時間:2023-09-12 17:04:00
序論:在您撰寫稅務風險管控體系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由于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內部稅務風險管理控制體系,經濟業務涉及的稅務風險由財務部門事后處理。企業面臨補稅、罰款、加收滯納金,甚至刑法處罰,敗壞了企業社會聲譽,帶來稅務風險是必然的。遇到稅務機關稅務檢查、稽查時,往往是財務在單打獨斗。
影響企業稅務風險控制外部環境因素分析
(1)稅收執法環境不均衡導致。由于國家地域廣闊,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受地方經濟利益的驅使,各地稅務機關、稅務人員對稅收政策的理解程度和執法尺度不盡相同。
(2)稅務機關受人力所限、精力有限,稅務檢查、稽查只能采用抽查的方式,使企業往往抱有僥幸心理。稅務機關在其管理范圍內,受所管納稅企業戶數多的限制,沒有過多的精力對每戶企業進行全方位的檢查,只能采用重點抽查的方式。因此,企業主觀上就不自覺地放松了對稅務風險的管控。當企業遇到納稅檢查時,往往靠拉關系,有時的確解了一時之憂,但難解一世之慮。
如何建立企業稅務風險防范體系
稅收是企業一項必不可少的費用,它作為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對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和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至關重要。業內人士也常常將納稅風險比作是甩不掉的影子和定時炸彈。但對于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防范,鮮有企業有著足夠的思路、方法,更缺乏系統的防范理念。
1.制定和完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建立稅務風險控制體系
企業應針對所有涉及稅務風險的基礎業務工作進行流程梳理,制定覆蓋各個業務環節的全流程稅務風險控制措施,完善稅收風險的內控制度設計和建設,掃除企業財務管理等等制度中缺失的涉稅管理制度這一盲區。在稅收實踐中,我們知道不少的稅收文件中都規定稅前扣除必須以企業相關制度為前提。如合理工資稅前扣除的條件是企業要建立和健全薪酬制度、福利費發放要建立臺賬。也就是說企業有關制度的健全,必須要在有關管理制度中加入涉稅條款元素,才能建立和實施科學的涉稅內部控制體系,從而提高企業的稅收風險防范能力。不僅僅是規避企業經營風險,同時也要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筑起防火墻,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加強財務會計基礎工作建設,規范賬務處理,提高財務會計職業判斷能力
財務會計作為企業日常稅務管理工作的主要執行者,就要求企業廣大財務人員要加強學習,及時掌握國家、地方的相關稅收法規變化,及時調整、制定符合稅法的相關管理制度。例如:工資管理制度、勞務用工管理制度、發票和收款收據管理制度、物資設備采購與驗收制度,成本費用管理制度等。
3.以領導重視為基礎的企業全員稅收風險控制意識
企業在戰略性規劃和重大經營事項決策時,精于稅務的財務部門要深度介入,要進行充分的稅務風險論證。稅收風險控制工作效果,首先在于領導的重視程度和推動力度,其次是各級員工的稅務風險意識。企業法定代表人、財務會計人員和經濟業務經辦相關人員,要用好國家、地方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納稅業務是企業多部門、多環節共同的大事,不單是財務的事。大家必須要協同工作,企業所有經營業務要事先規劃,財務要認真研究經濟業務涉及的稅收風險。
4.實行稅務工作管理專門化
在企業負責人和總會計師領導下,企業應設立專門崗位,挑選精通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和稅務的理論與實際操作知識的人員,專司企業涉稅工作。企業甚至可以單設專門的稅務工作職能部門,實現企業稅務風險控制專門化。
5.企業應積極主動保持與稅務機關和中介機構的業務溝通,加強對員工稅務知識培訓,提高企業整體的稅務管理能力
稅務相關政策文件,頗為繁多,企業應與稅務機關在業務上廣泛溝通。有條件的企業,一定要參加專門的稅務中介、專業的稅務權威培訓機構的會員課程,便于盡快知曉和掌握有關的最新法規文件動態,及時改進企業稅務管理。
1 稅務會計核算工作
集團公司每個單位根據業務的復雜性,有單設稅務會計的也有其他會計兼稅務會計的,大的單位設置有稅價科。稅務會計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發票管理、申報納稅等具體同稅務機關打交道的工作。稅務核算同財務會計核算緊密相連,不可能將稅收的核算分錄每筆都單摘出來,因此每個會計的核算工作中均包含有稅務會計工作,主管會計對每項核算進行審核。
集團層面設置了稅價管理單元,負責集團本部稅務核算及匯總納稅工作。每月對分公司增值稅、營業稅等稅金統一通過內部銀行將稅金先收繳到母公司,由母公司匯總統算后再向稅務機關繳納,通過匯總繳納實現盈余補缺。集團公司稅務管理上日常工作包括稅收政策的整理傳達,對集團內部涉稅問題進行答疑,對疑難問題咨詢稅務機關。內部管理上要求涉稅的共同事項的同稅務機關統一協調,統一管理。對集團成員單位涉稅中介業務實行統一管理,掌握內部單位稅收稽查事項,對共性問題同稅務機關進行政策溝通。
從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稅務會計核算上可以看出,稅務會計師主要的工作是圍繞納稅申報開展核算工作,沒有充分發揮稅務會計師的作用。稅務會計師的核算工作其實貫穿于企業的經營活動之中,要將稅務會計師在核算中的指導作用發揮出來需在業務流程上作出規定,在經營活動的過程中發揮作用。會計核算和稅務會計核算通過內部工作程序的規定使之有機結合,在業務核算過程中,稅務會計人員對涉稅會計憑證、報表進行審核,同時對企業會計人員組織培訓,建立財務部門全員稅務風險控制體系。
在會計核算過程中稅務會計師應加強對業務的審核,從以下幾個方面準確運用稅法避免企業額外稅收負擔:
一是避免與會計核算相關的非正常稅收負擔,如兼營業務單獨核算、會計資料的完整性等;二是依法履行扣繳義務人的責任;三是做好納稅申報工作,在扣除項目、調整項目、抵免項目等方面取得應享有的權益。
2 企業稅務籌劃
稅務籌劃和避稅在出發點上有本質的區別,企業稅務籌劃出發點是在合法前提下,通過合理安排企業的活動降低納稅的成本,包括有形成本和無形成本。企業稅務籌劃首先依法原則,全員參與,全面整體規劃,充分考慮成本效益,不以降低稅負為目的。企業稅務籌劃應服務與戰略規劃,要充分考慮社會效益和企業整體利益,建立良好的納稅記錄,創建良好的稅收環境。企業通過稅務籌劃達到最低稅收風險目標,實現納稅綜合成本最優狀態,從而實現企業管理目標,維護企業的信譽。避稅的出發點是為了降低有形的納稅支出,以減少納稅為目的,有可能造成企業綜合成本的增加。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的稅務籌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在籌劃的組織保障上,集團大的決策上要經過財務部門專業的稅收咨詢,充分論證是否符合稅法規定,計算納稅成本,選擇合理的納稅方案,積極合理運用稅收優惠。作為大型企業集團應設立獨立的稅務會計師人員,而不是將稅務核算人員等同于稅收籌劃人員,應由專職人員進行稅收籌劃工作,分析企業稅負產生的根源,從源頭做好稅務管控工作。在稅收籌劃工作中不但要節稅、利用優惠政策,可以將工作更前移,研究稅法的基本精神去爭取專項的本企業的稅收優惠。
3 企業稅務管理
稅務管理包含于企業管理之中,首先遵循合法的原則,從企業開始到結束進行全過程的管理,全員參與,事前規劃,通過稅務管理履行納稅義務,規避納稅風險,控制納稅成本。按照管理的概念稅務管理其實就是對企業涉稅過程中涉及的人、財、物、信息等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活動。中國平煤神馬集團作為國有大型企業,在稅務管理上應更加將其系統化,建立稅收管理的組織結構,將稅收管理從稅務管理制度、涉稅業務流程、稅務風險評估、考核與激勵幾個方面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進行。
事前主要反映在稅收籌劃上,同時建立稅收管理制度,規范業務流程。事中的管理師稅務管理的主要體現在日常性工作具體的納稅程序的工作上,建立崗位職責制約機制,加強業務的審核。統一稅務管理,對共同稅收事項統一稅務,統一溝通,在過程中全面掌握所屬單位情況;對涉稅事項的建立信息溝通機制。集團公司將財務信息統一了平臺,通過信息系統及時發現核算的異常,定期對成員單位進行風險自評和測評工作。所有的稅務管理工作最終都要落實到考核政策上,沒有監督考核任何好的管理最終都會流于形式,在集團層面通過監督考核進行反饋管理。在國有企業中最缺乏的就是激勵政策,在技術開發費的歸集、專項設備稅收優惠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而這些工作應將其納入對稅務會計師的激勵考核上,才能為企業創造納稅效益。
在稅務管理中,除加強稅務會計師的作用外,還應加強信息化的建設。隨著企業集團的發展,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將越來越重要,通過外部程序的開發同企業財務核算軟件實現對接,直接生成納稅申報已經成為眾多企業的訴求。信息化手段的運用也更有利于發現問題及改正錯誤。
4 稅務稽查的應對
稅務稽查對企業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大部分的稽查工作會使企業補繳稅款,同時稅務稽查也不斷促使企業改進核算,堵塞管理的漏洞。對企業集團來說成員單位多,關聯交易大量存在,稅務稽查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在稅務稽查選案、立項、進駐、溝通、結案的全過程各環節都應重視信息的溝通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為避免作為異常戶被選,要定期進行自查,了解同行業稅收負擔率,同本企業進行比較,出現差異要找出原因,并及時同主管稅務管理機關溝通。在自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主動糾正,即時申報,及時清繳入庫。在涉稅資料的管理上企業要加強財務基礎工作,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申報納稅資料認真整理、裝訂、標識、保管。在接受檢查過程中,自覺接受稅務機關的檢查,積極配合。與稅務機關在納稅上發生爭議時及時溝通,基層單位應及時向上級單位反映,爭取更高層次的對接,對企業使用政策依據充分溝通達不到效果的,依法采取行政復議及法律訴訟手段。
5 稅務會計師對企業的作用及意義
(1)稅務會計師從宏觀上能夠降低國家的征稅成本,保證稅收的應收盡收,從微觀上在企業中可以對稅務會計核算起著指導和具體核算的作用,通過稅務管理工作,優化企業資源的配置,提升財務管理水平,降低企業稅收負擔,增強企業納稅意愿,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2)企業稅務會計師的定位。企業稅務會計師可以作為技術職務,最低應作為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在企業決策程序中應設計經過稅務會計師審核意見的流程,其所發表的可能沒有權限對管理部門不直接指揮,但是通過其意見可以影響決策的科學性,對違法的行為應具有否決權。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稅務風險;管控體系;建設
一、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風險管控工作現狀
(一)建筑施工企業稅務風險管控難度大
基于建筑施工企業的經營模式來看,大部分建筑施工企業都具備了經營范圍廣的特征,因而企業的服務功能也特別多,加之工程項目普遍具有施工工期長、成本預算流程多且雜等特點,所以在工程項目實施階段,經常會有“聯營”、“分包”等違法情況存在,一旦如此,就會致使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風險管控難度變大,無法保證企業的稅務風險管控效果達到預期目標。與此同時,考慮到一些建筑施工企業有跨地區經營的情況,而國家施行的稅金征收管理政策為施工地、注冊地的稅務監管部門的雙重管理,不同監管轄區的稅務部門對稅法作用于建筑施工企業的理解性、執行性方面均有很大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提升建筑施工企業承擔稅務風險的系數,致使企業內部稅務風險管控工作難以得到有效落實。[1]
(二)財務管理人員專業水準較低
著眼于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模式來看,大多數的建筑施工企業都在運用項目經理制管理模式,即工程項目在開展期間,全部的管理權利都交由項目經理負責,而項目經理結合經濟責任制在工程項目交工時得到相應的提成或者紅利。正因運用了這樣的管理模式,所以致使工程項目經理的思維想法受限,僅僅看重了如何通過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行為得到最多的資金收益,從而一味地降低工程稅負,用以擴增工程利潤,一旦如此,就會造成稅務風險急劇增加。加之,建筑施工企業的工作難度大,危險系數高,所以工程項目的人員流動性非常大,所以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水準高低不均,乃至工程項目報稅人員根本沒有專業資質,而是由其他部門兼任,這些工作人員在遇到稅法、相關法規條例更改變化時,根本就不知應該如何面對,如此就會使得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風險管控工作難以做到位,繼而增加大企業的稅收負擔。
(三)增值稅進項稅額難以抵扣
從建筑施工企業的增值稅管理情況分析,主要體現在(1)難以抵扣,目前國內仍舊有許多建筑施工企業在沿用大而全的經營模式,換言之,指的是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施工隊伍組建、物料設備采購、機械設備安裝、工程裝飾裝修等業務都由建筑施工企業承攬。基于此,就會致使建筑施工企業的增值稅管控難度變大,使得不同行業與應繳稅金之間的進項稅額抵扣存有很大的偏差。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為建筑施工企業在工程項目進場施工階段,使用的沙子、水泥、砂石等施工建材,大都是在小規模個體戶、小規模納稅人處采購而來的,而這些供應商根本不具備向企業開具增值稅發票的資格,這就是企業增值稅進項稅金難以抵扣的主要原因。(2)難以確定納稅時間?;诮ㄖこ添椖康氖┕すて谔貏e長,工程場地工作環境差,施工流程多且雜,所以,工程項目最終的計量通常都會涵蓋籌備階段的預算、施工階段的核算、交工驗收階段的結算,一些工程項目還會涉及第三方專業審計機構方面,故此,很難判定納稅的具體時間。[2]
二、建筑施工企業稅務風險管控體系建設的有效路徑
(一)在企業內部創建稅務風險預警系統
作為建筑施工企業,倘若想要強化企業稅務風險管控效果,就應首先對設立專屬的稅務管理部門,選聘擁有專業資質的稅務管理人員,以此保證企業稅務風險管控工作可以得到有效落實。在此基礎上還應創建健全的稅務風險預警系統,以此加強企業對稅務風險的防范能力。針對于此,建筑施工企業內部的稅務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應該創建出一套成熟可行的稅務風險預警系統,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在突遇稅務風險時,就可以在極短時間內選用實效性強的應對措施,將稅務風險降到最低,以免因為稅務風險問題的存在,致使建筑施工企業的經營效益遭受損失。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定期為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人員提供進修學習、參加培訓的機會,這樣才能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水準,使其可以通過學習、參加培訓活動,儲備更多的專業知識,提升其個人的稅務風險管控能力、風險評估能力。如此一來,才可以在工程項目開展期間,讓稅務風險管理人員,將工程項目實施階段,可能存在和突遇的財務風險預測出來,以便于企業及時選用針對性強的防范措施,編制應急處理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夠將建筑施工企業由于財務風險誘發的損失降到最低。
(二)做好合同管理工作,降低稅務風險影響程度
建筑施工企業應該重點關注,工程合同商談與簽署過程。在商談各項合同細則時,企業應該著重思考如何借助稅務統籌來減少實際稅負的情況,繼而經過明確合同細則條款,劃分各方的職責,以此防范風險。詳細而言,(1)使用最適宜的計稅方法,達到節稅的目的。如果企業選用的計稅方法具備很強的可行性,那么在承建一個新的工程項目時,就應選用清包工的方式,選用普通計稅方法或者簡易計稅方法,具體選用哪種計算方法,應比較二者的稅負成本,繼而篩選出一套最優化的方案,實現節稅的目標。(2)調整合同結構,達到節稅的目的。對于總承包制合同而言,由于合同涉及工程設計、物資采購、實際施工等若干方面的內容。而不同的內容其增值稅率也會存有差別。依照現有的規定,一項銷售行為的出現,倘若涉及了服務又牽涉到了貨物,即為混合銷售行為,應該參照主營業務確定出實際的增值稅率。故此,在工程合同總價不發生任何變動的情況下,如果想要防止總承包合同有混合銷售行為出現,就要針對合同內容分別簽署不同的合同。[3]
(三)重視稅務風險管控團隊的建設工作
站在建筑施工企業角度來看,倘若企業想要提升自身稅務風險管控能力,那么企業在建設稅務風險管控體系時,就應認識到對企業全部工作人員做好稅收分風險防范教育的關鍵性,唯有如此,才能夠強化相關人員的稅務風險防范思維意識。此外,企業還應將稅務風險管控工作的落實效果與相關工作人員的薪酬相關聯,通過編制實效可行的獎勵懲罰機制,將企業內部的稅務風險管控制度與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相融合,這樣才能夠從本質上強化全部工作人員的稅務風險管控意識,使其認識到稅務風險管控效果對自己對企業的關鍵性,以此提升稅務風險管控速率和效果。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加大對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通過參加培訓活動,使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人員鞏固財務相關的理論常識,強化相關人員的工作經驗,增強企業稅務風險管控團隊的總體實力,助力于企業財務風險管控效果的提升。
(四)完善組織管理架構,優化企業經營管理模式
現如今,在“營改增”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倘若想要在行業競爭如此緊張的環境下,凸顯優勢,得打勝利,就應通過完善企業內部組織架構的方式,優化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以此增強企業的經營實力,強化企業稅務風險管控能力,繼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地位,擴增企業得到最多的經營效益,促使企業可以得到永續發展。針對于此,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對以前使用的是轉包、分包的經營模式做出財務風險評估,以此明晰總分包商、物資供應商之間的關聯性,以免因為納稅流程繁雜,責任不明等情況產生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管理效果,并且還能夠規范分包行為,以免企業的資金收益遭受損失。
(五)強化增值稅發票管理的規范性,在基礎工作中管控好稅務風險
基于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監管具備了很強的嚴謹性、特殊性,所以在建筑施工企業購買和使用稅控設備時,一定要委派專人做好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并且嚴加遵從相應的規程標準,做好發票開具、確認、保管登記等管理工作。另外,發票管理部門還應參照建筑施工企業申報的實際需求,創建臺賬,并在此基礎上選用最適宜的計稅方法,爭取做到當月支取的發票,應在本月做好認證抵扣相關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防止有滯留票的情況產生。在開具發票時,一定要做好相應的備案工作,詳細記錄好工程項目相關的各項預交增值稅、附加稅的稅率、稅金。與此同時,還應對工程項目的稅務風險做好預測,以此得出稅務風險的產生,對企業帶來的影響程度,以此強化增值稅發票管理的規范性,在基礎工作中管控好稅務風險。[4]
關鍵詞:建筑施工工地企業;稅務風險;管控體系;簡要分析
建筑施工企業主要負責對房屋、建筑物的各項安裝生產活動,具有一定的獨立經營性質,是建筑產業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而建筑施工企業的主要生產經營活動普遍具有工程量較大、周期較長、成本較高的特點,所以對于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風險管控是我們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隨著社會現代化建設的意識提高,對稅務風險的建設工作也受到了普遍重視,納稅工作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
一、當前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風險管控工作現狀
(一)企業稅務風險管控意識建設不足在筆者的調查中發現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對于稅務風險管控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阻礙了企業整體在稅務方面的健康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部分企業會更傾向于重視項目工作,而為了增加企業的經濟收益,在納稅方面的積極性就會顯得不足,并且沒有認識到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部分企業人員認為稅務風險管控工作交給財務部負責就可以了,但稅務風險管控其實涉及到的工作是較為復雜的,并不能片面判斷。
(二)企業稅務風險管控體系建設不足對于建筑施工企業在稅務風險管控體制方面的建筑,筆者發現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在規模較大建筑施工企業中雖然建立了稅務風險管控體制,但在具體實行方面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并沒有在企業的整體發展中發揮出稅務風險管控工作的巨大能量。部分企業設立的稅務風險管控部門對于具體的稅務風險管控工作并不了解,在日常工作中只注重對企業各項稅務的報稅工作,并沒有深入研究如何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第二在部分小型建筑施工企業中完全沒有設立專門的稅務風險管控部門,也沒有專業人員負責這方面的工作,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埋下了一定隱患。
(三)企業稅務風險管控工作方式落后建筑施工企業一般來說都是勞動比較密集的企業,涉及的業務項目范圍也較廣,所以企業整體的稅務風險管控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在國家頒布“營改增”政策之前,企業的稅務支出中主要是營業稅,但企業并沒有對各個營業項目的稅務風險進行重點分析,也沒有將其作為項目負責人員的績效考核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稅務風險。其次,在稅務風險管控的工作手段上,部分企業也沒有進行現代化建設??偟膩碚f,工作手段和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合還不夠緊密。由于企業的稅務風險管控涉及到的業務較為復雜,其中對各項數據的統計、核算工作量較大,在處理起來也容易出現紕漏,所以人力核算和管控存在一定的難度,容易出現紕漏。
二、建筑施工企業稅務風險管控體系建設策略
(一)加強稅務風險管控人才隊伍建設在今后,建筑施工企業應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配備專業的稅務風險管控人才。在現有的稅務核算工作上開展稅務風險管理工作。在項目進行前、進行中以及完成后都要及時分析稅務風險管理工作,保證企業在獲得經濟收益的同時規避稅收方面的風險。除此之外,由于國家稅務政策的不斷改革,像“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工程造價、會計核算等工作都會受到較大影響,企業上下全體都應該深入學習“營改增”的具體內容讓稅務管理人員對增值稅有著深刻認識。尤其是“營改增”后,“工程稅金”是否作為競爭性費用納入建筑安裝工程造價還是由企業自主報價,這都需要稅務管理人員進行深入學習。若是以競爭性費用存在,企業就需要注意在投標環節確定工程稅金的費率標準。這些工作都是需要從企業人才建設層面入手,面對市場環境和國家政策的變化做好人才儲備,保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加強企業稅務風險管控建設在確保企業有高素質的稅務風險管理人才的基礎上,企業應當進一步對稅務風險管控體系建設,在現有制度的基礎上更一步進行完善。增強他們的稅務風險管理意識,對于各項法律法規進行及時學習,并且從企業層面出發建立相關的學習政策,定期組織學習會議。其次筆者認為稅務人員在具體工作上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在選購材料設備時,可以盡可能選擇能夠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供應商,并且根據采購業務的規模采用投標方式,防止虛假采購。對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可以在部分項目中采用外包手段,從而獲得具有抵扣性質的進項發票;部分建筑施工企業還應當對納稅銷售額進行精細計算,減少稅基、降低稅負。
(三)加強現代化技術手段的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全方面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生產,對于建筑施工企業稅務風險管控體系建設來說,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能夠極大提到財稅風險管理的工作效率,為企業帶去更大的發展動力?,F代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也能夠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突破傳統稅務風險管理手段的局限性,以更加精細化的管控策略提高企業的稅務安全。在對于這方面的工作,企業可以從以下層面入手:首先,提高工作人員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意識,信息化思維對于當前企業中的相關負責人員來說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企業可以借鑒相關經驗,分析案例來讓稅務工作者認識到信息化手段的優點,并加強自身信息化思維的建設。其次,企業還要加大信息化設備的投入,對于稅務風險管控來說需要建立專門的信息平臺,實現信息集成、信息分析的功能,在平臺中企工作人員可以隨時查看企業的稅務情況,并且及時輸入項目信息,和企業實際情況進行結合,最終提供有效數據來支撐稅務工作者的風險管理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平臺的建設企業需要考慮到多方面因素。在平臺的信息錄入中要對企業的重要文件、信息進行加強安全保護,并且對工作人員進行權限設置和安全監督,避免企業信息被篡改或盜取。
關鍵詞:財務風險;財務危機;財務預警
中圖分類號:F4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809(2010)-10-0219-02
一、中國水泥行業現狀
1、水泥行業現狀及特點
水泥行業是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原材料工業,其產值約占統計口徑建材工業產值的40%。水泥行業的上游相關產業包括能源、運輸、采礦、設備制造等產業,其下游相關產業包括房地產、建筑業等產業,同時又與環保產業密切相關。另一方面,由于水泥是基礎建設的重要材料,在公路、鐵路、機場、水利、能源、城市設施等國民經濟基礎設施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而同家固定資產投資――尤其是基本建設投資對水泥需求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近年來,受固定資產投資、第二產業、建筑業及房地產業投資高速增長的拉動,我國水泥工業市場需求旺盛,生產能力快速擴張,結構調整加快,效益顯著提高,特別是新型干法水泥快速發展,大型水泥企業實力明顯增強。
水泥行業由于其產品的特殊性,其生產銷售也會有表現出一定的特性,比如其產品銷售有一定的銷售半徑的限制,通常不超過200公里,所以水泥行業的營銷及發展地域性很強,在生產上,受季節的影響比較大,一季度通常是水泥銷售的淡季,所以一季度的產銷量很低、成本較高。水泥行業屬于傳統的重工業制造業,所以在財務結構上也有一定的特點,比如固定資產的比重較大,存貨、銀行借款較多等等。另外,從水泥行業的相關產業來看,水泥行業與國民經濟的諸多基礎產業息息相關,這就決定了水泥行業的發展周期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周期有著密切的關系。
2、水泥行業財務現狀
目前,全國水泥企業5000多家,產能16.5億噸,2009年企業平均規模僅35萬噸,規模很小。2009年前十家企業集團的生產集中度僅為20%左右,產量大于300萬噸的43家企業生產集中度不到35%。由于這種低產業集中度導致我國水泥行業局部區域產能嚴重過剩,市場過度競爭,因此水泥企業的利潤水平偏低,波動性較大,部分水泥企業尤其是中小規模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非常大,主要的財務風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資金結構不合理,負債資金比例過高。由于籌資決策失誤等原因,我國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的現象普遍存在,基具體表現是負債資金比例過高,很多企業資產負債率達到60%以上。
(2)項目投資分析不科學,投資決策失誤時有發生。在固定資產投資決策過程中,由于企業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加之決策所依據的經濟信息不全面、不真實以及決策者決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導致投資決策失誤頻繁發生。決策失誤使投資項目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投資無法按期收回,為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
(3)對外投資盲目,導致大量投資損失。由于投資決策者對投資風險認識不足,決策失誤及盲目資導致一些企業產生巨額投資損失,于是產生財務風險。
(4)賒銷比重較大,應收款缺乏控制。一些企業為了增加銷量,擴大市場占有率,大量采用賒銷方式銷售產品,導致企業應收賬款大量增加。同時,由于企業在賒銷過程中對客戶的信用等級了解不夠,盲目賒銷,造成應收賬款失控,相當比例的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直至成為壞賬。
(5)庫存結構不合理,存貨周轉率不高。目前在我國企業的流動資產中,存貨所占比重相對較大,且超儲積壓。存貨流動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業大量資金,另一方面企業必須為保管這些存貨支付大量的保管費用,導致費用上升,利潤下降。
二、水泥行業財務風險管控體系的建立
1、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經營總風險在財務活動上的集中體現,是企業財務活動未來實際結果偏離預期結果的可能性。財務風險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財務風險僅指籌資風險,廣義的財務風險是指包括籌資風險在內的所有由于不確定事項給企業帶來的可能損失及其損失程度,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收回風險、資產貶值(或跌價)風險、收益分配風險等。本文主要以廣義的財務風險為研究基礎。
2、財務風險管控的范圍及內容
針對我國水泥行業的財務現狀及面臨的主要財務風險,水泥行業的財務風險管控體系可以在以下四個方面建立:
(1)籌資風險管理。由于水泥行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周期聯系緊密,所以水泥行業的籌資通常會隨著國家宏觀政策的變化而受影響巨大,因此水泥行業的籌資風險管理也異常的重要?;I資風險管理主要是通過對企業舉債以及資本結構的控制,以及對不同籌融資工具的利用,使得企業保持合理的資本結構,在充分發揮財務杠桿作用的同時,又要盡量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這個環節要重點監測企業的負債規模、銀行借款的比例及結構、負債率等指標,在企業出現籌資風險問題時,及時進行調整和防范,保證企業合理的資本結構,以降低財務風險。
(2)投資風險管理。企業投資風險是指企業在進行短期或長期投資的過程中,由于對未來情況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或由于生產經營等方面的問題,致使投入的資金不能產生預期的投資效益,導致企業盈利、償債能力下降,甚至于出現虧損的可能性。一旦決策失誤,其損失將是長遠而巨大的。從微觀上講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從宏觀上講會使國家經濟遭受損失。因此,企業在投資時必須要經過預測、決策,并對投資項目實施嚴格的審核與管理,以防范和降低風險所造成的損失,提高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在國家鼓勵兼并重組以及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支持下,近幾年,中國的水泥行業結構調整不斷向縱深發展,一些大型的水泥集團通過并購重組、投資新建等方式,很快擴大了自身的規模,并嘗到了戰略重組的規模效益,然而也有一些企業對于投資管理較為混亂,很多產權不清、法律關系不暢的項目依然冒險去投資,還有一些新建或者并購項目根本無法通過可行性論證或者對可行性論證只是走形式的通過,并沒有充分去調研了解情況而冒然投資,最終造成重大投資損失而影響全局。
結合水泥行業的實際情況,具體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控制投資風險:①樹立風險意識,進行風險預測;②加強投
資項目的預測、決策分析及管理,提高投資項目的決策水平;③注重投資組合,以分散或降低風險;④要科學地對資金的投向進行預測和決策把有限的資金用到最需要的項目和效益較好的項目上。充分發揮資金的效能;⑤必須加強對投資資金的管理,以提高投資效果要堅持集中財力、物力保證重點工程建設的原則,嚴防出現戰線過長、資金分散的被動局面;⑥企業要提高質量意識,加強投資項目的質量管理;⑦企業要加強投資項目投產前的準備工作。
(3)資金回收風險管理。水泥行業因為其行業性質及產品特點,往往應收款項及存貨余額比較高,這樣企業在資金被占用的同時又承擔著資產發生減值或者壞賬的風險,繼而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所以對于水泥行業加強資金回收風險管理非常重要,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以下個方面實現資金回收風險的管理:①對應收賬款按照事前預防、事中監控、事后管理的模式進行管理。事前通過對客戶開展信用調查、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對企業銷售及客戶進行風險防控管理,事中通過對客戶建立信用及業務檔案,定期對賬及時催繳,對銷售業務過程進行財務監控,實時掌握企業資金回收風險狀況;事后通過財務賬齡分析,確定不同客戶的收款政策,對不同時期的應收賬款采取不同的催收方式,進行催討工作,防止應收賬款帳齡超過兩年的時效,并按照銷售及財務制度對業務人員進行業務考核,實現責任到位,獎懲分明;②對存貨要結合生產和銷售的情況建立科學的銷計劃體系,以合理安排采購、優化庫存。一方面,要保證完成生產計劃所需的原燃材料供應,避免出現采購與生產脫節導致的材料短缺或者囤積的情況,另一方面,要加快從存貨結轉到產成品變現的效率,也就是企業從生產到銷售過程,這要求企業要關注國家宏觀政策、做好市場調查,及時分析市場行情及走勢,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
(4)收益分配風險管理。收益分配風險的控制主要是圍繞利潤分配政策展開,通過對影響企業利潤分配政策因素的分析。充分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下,決定企業到底采取怎樣的利潤分配政策。水泥行業收益分配管理需要考慮以下四種因素:①法律因素,法律影響因素主要包括資本保全、企業積累、凈利潤、超額累計利潤等四個方面的影響;②股東因素,股東因素對于企業利潤分配政策的影響十分重要,它主要包括穩定的收入與避稅和控制權的稀釋兩個方面;③公司因素,公司影響利潤分配政策的因素主要包括盈利的穩定、資產的流動、債務問題、投資機會、資金成本及舉債能力六個方面;④其他因素,如股東個人將股利進行其他投資的機會多少和所得報酬率的高低、國家的經濟環境、通貨膨脹的變動、公司股票價格走勢及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平均水平的影響等等。企業應積極面對利潤分配政策的影響,一方面應該利用利潤分配政策因素對企業有利的影響,使之與企業分配政策相適應;另一方面要限制利潤分配政策因素的不利影響,使其危害降到最小。
3、建立財務預警體系
對于整個財務風險管理體系來說,財務預警體系是一個核心的系統,它是財務風險管控體系中識別、監測、評價財務風險的動態信息平臺,在整個財務風險管控體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財務預警的模式主要有定量和定性分析,其中定量分析又分為單一模式分析以及多變量模式分析,針對水泥行業的特點和現狀,可以采用定量分析中的單一模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建立財務預警體系。結合水泥行業的實際情況,對于財務預警指標的選取可以按照時效性分為長期和短期的預警指標,長期指標的選取主要以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為主,可以繼續將指標細分為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指標,短期指標的選取主要以現金流量表為主,反應企業的短期現金償債能力以及收益的質量。另外,企業還需要結合定性分析的方法建立一套非財務指標。來判斷分析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有可能導致財務風險的異常狀況。
在建立了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后,企業可利用其對風險信號進行監測,如出現產品積壓、質量下降、應收賬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據其形成原因及過程,指定相應切實可行的風險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臨財務風險通常采用回避風險、控制風險、接受風險和分散風險策略,其中控制風險策略可進一步分類,按控制目的分為預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預先確定可能發生損失,提出相應措施,防止損失的實際發生。后者是對可能發生的損失采取措施,盡量降低損失程度??傊?,企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管理目標的需要。根據預警的信息采取相應的策略方案,從而控制財務風險,防范財務危機的發生。
4、財務風險管控體系支持
企業因內外部各種原因產生的風險,如企業誠信風險、企業內部控制風險、企業生產企業技術及產品創新風險等等,最終都會表現為企業財務風險,因此,企業財務風險管控體系在確定管控范圍、內容以及管控的模式后,還需要很多資源去支持、維護,以保障這套體系持續穩定的運轉并發揮其作用,這主要依靠的是企業的風險管理機構和內部控制體系,所以建立企業的財務風險管控體系,也必須要加強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財務的基礎是業務,只有在業務的源頭上按照企業內控制度的要求控制了風險,才能最終在財務上將風險控制在可控范圍之內。針對目前水泥行業的現狀。企業有必要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建立合理、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通過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審計,支持財務風險管控體系的運行。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司,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63
[2]李勝,傅太平,論企業的全面財務風險管理(J],經濟與管理,2004,(6)
[3]葉弟豪,財務風險規避,知識出版社,1996
[4]宋明哲,現代風險管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3):39
在外企的發展過程中,企業成立之初各種稅務風險就己然存在,同時稅務風險因為不斷完善的稅務制度也是在不斷增加,并且在企業發展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出現。在進行執行各種稅務制度與稅收規定的過程中,這些企業也一定會面臨著各種類型的風險,而各類風險的成因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外企進行稅務風險方面的應對時要進行遏制,只有能夠識別稅務風險,才可以有效的規避風險。
稅務風險在表現形式上也是多樣化的。在稅收票務方面的管理尤甚,企業在進行稅務管理的過程當中,一般情況相對來說正式發票是比較難取得的,所以在此過程中便會有些不合規的發票出現。通常情況下國家是通過票務來對稅收進行管理與控制。如此情況某種稅務風險就會在這時出現??偟膩碚f,稅務風險對外企來說,是普遍存在于其發展過程中的,所以在此過程中的分析與應對是十分重要的。外資企業應加強實現全面、系統以及持續的收集內部和外部有效信息,之后,進行風險識別和風險分析,以此,充分挖掘出外資企業存在的一系列稅務風險;其次是評估風險。評估風險是應對風險的可靠前提,評估風險是指企業通過運用現代定量分析的方式進行估算某一風險發生的概率以及損失度。對于外資企業而言,其企業應定期的進行稅務風險評估;最后是
稅務風險內控體系的建立及運行
對稅務風險的預防對外企來講是相對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所以則需采取一定的措施來進行防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對國外有關稅務的要求與規定做出全方位了解
在他國發展的企業面對的是不同于本國的稅收方面的政策,所以要進行了解所在國基本的稅收方面的政策,來避免因不了解制度而導致的風險。因此企業必須對國外有關稅務的要求與規定做出全方位了解,并且企業可以專門的設置一個這方面的稅務管理小組,來進行處理有關國際稅務方面的各種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外企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在稅務風險方面也基本上有了一定的認識,便于能夠更好的進行風險的管理與應對。
(二)企業制定總體戰略時籌備相應的稅務計劃
在外企發展過程中,應該在制定戰略時籌備相應的稅務計劃。企業進行制定戰略計劃的時候,也就需要認真的考慮進行相應稅務計劃的制定,同時進行稅務方面的了解,并且積極的與國家稅務部門合作,進一步的來規避與應對可能存在的稅務風險。
(三)建立并且完善內部稅務風險的匯報機制
在外企發展過程中,建立并且完善內部稅務風險的匯報機制的意義十分重要,并且能夠產生比較積極的作用。通常來講,對內部稅務風險匯報制度進行建立,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做匯報標準與制度方面的建設,做好了這兩個方面,外企在進行規避各種稅務風險時便更有針對性了,也會使內部匯報更有科學性。當然在制度的建立過程當中還應該同企業的實際進行結合,做出比較有針對性分析,通常來說,在匯報事項中必須包括稅收的檢查、稅收的籌劃、有關重大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以及比較重大的涉稅合同等內容。同時也要對內部風險在進行上報時的流程做出不斷完善,以實現更加深入的了解風險,應對突發狀況能夠及時的做出相應調整。
(四)建立企業內部稅務風險有效的評估體系
在外企發展過程中,面對著變化多端的國際形勢,基于稅務方面的風險情況并非一成不變的,因此,應對稅務風險是一項復雜且重要的工作。針對于稅務風險問題,本文呼吁外資企業需建立其健全的內部稅務風險有效的評估體系,例如,外資企業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和特點,建立其風險預警指標,之后,依據風險預警各方面指標,不斷完善風險測評相關制度,同時,全面落實風險測評相關制度,切實充分發揮其制度的高效性。在當前情況下,在稅收方面的執法力度正在不斷的進行加大,所以說在建立稅務風險的預警機制方面加快腳步也是一個必要的辦法。
外資企業利用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籌劃
(一)合理選擇投資產業
對于投資農、林、牧、漁項目而言,新稅收優惠政策發揮著產業導向作用。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為鼓勵更多的投資者對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政府部門相繼頒布了一系列免征、減征優惠政策。因此,外資企業在選擇投資產業時,需結合自身的需求和優勢,盡可能選取具有較大優惠的產業進行投資,以此,不僅有助于投資企業與當地建立起良好的關系,而且還有助于實現投資企業經濟效益價值最大化。
(二)加大企業產品、技術以及工藝的創新研發
根據新稅法之規定:企業用于研發新產品、新技術以及新工藝的各種費用,對于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研發費用,政府部門可在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之上,依據其研發費用的一半加計扣除;對于形成無形資產的研發費用,政府部門需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進行攤銷。由此可知,我國政府部門頒布的一系列措施重在鼓勵企業注重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研發,同時,我國政府部門為外資企業加大企業產品、技術以及工藝的創新研發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從財務管理學角度分析,財務風險的主要特征有必然性、不確定性、系統性、收益性和損失性。具體地說,財務風險的必然性即在于企業日常經營管理與財務支持的密切相關性,企業的任何資金在運作過程中并不以主觀意識轉移,而是客觀存在的,企業必須時刻做好財務風險防控工作,才能夠將企業財務風險對企業整體發展的影響降至最低,最大限度減少企業經濟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其次,財務風險的不確定性,是因為企業財務活動發生過程中,難以確定財務風險所發生的時間、地點、強度,往往需要通過圍繞具體風險的發生程度等有限因素的分析,才能準確、及時控制和防范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再者,財務風險的系統性,即說明企業財務風險不只存在于企業財務活動的某一個環節中,而是存在于企業財務活動的全過程中,具有自上而下的系統性。第四,財務風險的收益性,指企業收益的多少通常是與風險的大小有著直接地聯系,企業往往采取一定手段向著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努力,以盡可能地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因而通常會產生一定收益性結果。此外,財務風險的損失行,則是指企業財務風險與其日常經營生產過程中的資金流動是否穩定有著直接地聯系,一旦出現財務風險將直接影響企業的利益,因而又具有一定范圍的損失性。
二、財務風險管控對企業的意義
(一)保障企業經營管理穩定
目前,企業常見財務風險主要是投資風險、結算風險以及收益風險,等等。這些風險的防控是否得當,將直接影響企業的負債情況。因此,做好企業財務風險防控管理,建立健全財務風險管理防控機制,確保企業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管理方針,能夠有效保障企業經營管理穩定、有序地進行,實現健康發展。
(二)有效控制財務風險損失
做好企業財務風險管控工作,積極完善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制度能夠湯內部管理層全面、深刻認識財務風險對企業造成的損害,從而促其及時作出財務風險應對方案,科學合理安排風險處理先后順序,最大限度地控制風險事故的惡化程度,將財務風險損失值降至最低。
三、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
(一)市場普遍存在不良競爭行為
由于建筑行業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一些建筑企業為謀取高額經濟利益,而在招投標過程中采取弄虛作假等不正當競爭行為;還有部分沒有建筑施工資質的企業,也試圖采取某些違法途徑獲取建筑項目,擾亂正常經營秩序;此外,還有部分地方保護主義的干涉,導致建筑市場競爭秩序整體呈現出混亂局面,不僅致使建筑企業財務風險頻現,長期保持這種經營現狀的工程質量也會對國家及人民的財產產生了一定負面影響。
(二)受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甚大
通常,建筑企業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臨時變更性問題,使得工程結算遲延,由此該建筑項目的資金回收也就隨之出現延遲,從而導致企業不能輕松運轉,甚至出現虧損的局面。同時,建筑企業一般工程預算量較大,若這些工程結算資金一直無法到位,則將出現大量效益流失,進而產生財務風險。其中部分建筑企業為求生存,甚至包攬一些沒有保障的工程項目,明知項目無法盈利也要借款墊資進行施工,如此一來不僅無法創造效益反而負債經營,一旦資金鏈條斷開,企業又沒有很強的抗風險能力,便將陷入破產危機中,情況堪憂。此外,建筑企業涉獵的施工項目多為高耗能、低產值率,在國家基建投資大規模增長的前提下,國家宏觀調控布局政策日趨縮緊,無形中對建筑企業產生了較大風險。再加上國家稅收政策的間歇性調整,也相應增加了建筑企業的稅收成本,且由于不能盡快辦理退稅,建筑企業多交的所得稅占用的資金流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業的資金風險。
(三)財務風險管理意識有待加強
現實中,部分建筑企業的財務人員仍然執著于過去單一式的財務管理理念,認為財務風險只與企業的資金管理情況有關,并沒有意識到財務風險的必然性,過于主觀地認識間接導致財務風險的發生因素。同時,還有部分建筑企業管理層沒有給予財務風險應有重視,既沒有事先商榷財務風險的處理方式,又缺乏控制偏差和處理突發危機事件的經驗,也沒有安排專職人員對財務活動進行監督,導致企業財務風險頻現,對企業整體管理與發展影響負面。
四、提高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管控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樹立正確的財務風險管理意識
這是企業財務風險管控的基礎,只有企業管理層、決策層達成共識,提高對財務風險管控的重視程度,才能有力地將相關措施和制度落到實處,實現管控個目的。對此,這就要求建筑企業管理層全面地、深刻地、系統地看待財務風險管理,并給予大力支持。比如,可通過管理會議、年度報告等形式向企業各部門傳達財務風險管控工作的精神,積極與相關部門事先商榷財務風險的處理方式,避免過于追求眼前的利潤大肆籌資舉債而無端加重企業財務負擔的情況發生。
(二)建立統一的財務管理體系
現實中,建筑企業的施工項目通常分散在不同地域,因而財務管理也因此相對分散,極易造成建筑企業資金流的大量沉淀。對此,為有效解決上述財務管理困難,減少資金壓力,建筑企業應及時建立一套完善、統一的財務管理系統進行集中管理,以適應財務管理的變化。比如,可在每個建筑項目上設定該項目的預算管理,通過整個預算管理系統來加強對企業成本的控制,并將其貫穿至各個施工項目的始終;還可以通過網絡化辦公系統的建設,來及時督查各項目區域的動態信息,便于企業決策層進行及時判斷和分析,最大限度降低財務風險值。
(三)進一步完善內部風險控制制度
即,加強內部風險管控監督,創設良好的內部管控環境,建立獨立的內審部門,全面加強對財務工作的管理和監督,盡量從源頭化解財務危機,第一時間發現財務運行風險,從而更好地發揮企業資金的作用。其次,明確企業各部門在財務管理中所處的地位及職責,一旦風險發生要確保能夠落實、及時追查和具體部門及個人,做到真正的權責分明。此外,有條件的企業還可建立領導責任制,要求各部門主管定期或不定期向?務部門及上級匯報財務活動實際情況,并提交建設、投資等相關進度報告,以便及時發現潛在財務風險。
五、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