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2 17:03:42
序論:在您撰寫保險公司的經營目標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問題的提出
傳統的企業理論將企業抽象為一個生產無法分割的單一產品的單位,它被假定為只有一個目標。這個概念所包含的現實性前提是,企業的所有成員都是利潤最大化的追求者,或者企業所采用的管理控制系統能夠保證不出現嚴重偏離利潤最大化目標的行動或決策。但是,我們在現實中看到的更多的情形是企業的所有權與企業的有效控制權的分離,并且這種特征有不斷發展的趨勢。由于執行成本的存在,使得那些控制著公司并擁有較大自的經理,有可能出于個人的動機,追求最大化利潤以外的其他目標,如規模、增長和支出偏好等。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導致了股東與經理動機上的沖突。事實上,這一沖突在保險公司也是存在的。需要研究的問題是:作為風險集散中介的保險公司,在其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條件下,股東與經理人員動機的沖突以什么樣的方式表現出來?它對保險公司的經營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如何控制或者糾正經營者目標與企業目標的偏離?
如果在股東要求經理們完全按其意愿行事時不存在執行成本,那么,即使經理們擁有自,企業仍然是一個利潤最大化的追求者。任何不追求這一目標的管理人員都將被替換。實際上,執行成本通常是相當高的,但這并不是意味著經理們不具有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動機。理論上,有多種方式可以使經理仍然去追求最大化利潤,如經理報酬制度、管理人員勞動力市場競爭等。據此,應主要在于從理論角度弄清指導保險公司決策的主要目標是什么,現實中的保險公司是如何進行組織的,并探討如何對保險公司進行有效的控制。由于包括經理人員和普通員工在內的人力資本所有者對于保險公司的行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也應對保險公司人力資本的某些重要特征進行研究。
二、保險公司執行成本分析
我國國有保險公司的改革與產權改革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建立以公司治理結構為特征的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保險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有逐步擴大的趨勢。但是,與之相伴而來的一個問題是保險公司的執行成本。由于所有權的高度分散,因此管理部門對保險公司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獨立于所有者(股東)。保險公司的所有者要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公司的經營中去,并使公司行為與他們的目標相一致,首先需要觀察公司的業績,了解該業績與可能達到的最佳業績之間的差距以及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是什么,經理人員和普通員工在其中分別所起的作用以及相應的責任。其次,他們需要知道以現在的人力資源能否解決現存的問題,并將這一可能與新的人力資源配置后可達到的改善程度進行比較。這就不僅需要對保險公司的當前業績進行評價,而且還要了解當前的不良業績在多大程度上是為取得更好的長期業績所做出的犧牲。這一點在當前具有特別突出的現實意義。由于我國保險市場發展的歷史條件,以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面臨外資保險公司直接競爭的現實條件,短期內保險公司放棄一部分利潤以追求一些非利潤最大化目標,如公司規模、增長等,因此而附帶產生一些保險公司非效率的問題,甚至引起外部不經濟,為整個保險市場的發展埋下隱患。第三,任何想撤換管理班底中某個成員的股東都要進行活動,以獲得其他股東的支持,發起、進行并贏得反對在任經理的斗爭需要成本,而在任經理所獲得的關于公司的具體經驗,以及保險公司業務人員所具備的專業技能往往難以替代,尋找新的管理人員以及隨之而來的契約費用也構成成本的一部分。所有這些成本,無論是財務上的,還是其他方面的,都被統稱為保險公司的執行成本。雖然這種成本通常是無形的,但卻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保險公司經理們有相當大的空間去選擇他們所要追求的目標。
三、保險公司人力資本分析
保險經營活動特別依賴于保險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保險公司的產品質量及其服務也需要具備專業技術才能的人員來提供并加以保證,因而人力資本管理對于保險公司而言是一個戰略性任務。在當前管理人員勞動力市場管理缺位、保險中介人角色錯位的情況下,保險市場的人才流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場秩序的混亂。從這種流動對人才流出公司所帶來的影響來看,也是與公平、公正原則相背離的。保險公司的競爭,無論是入世后中、外資保險公司的競爭,還是中資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關鍵在于人才的競爭,這已在保險業界達成了共識。因此,人力資本管理對于我國保險公司尤其具有現實意義。
對保險公司人力資本的分析,首先從考察保險公司人力資本所有者的個人動機入手。工資、地位、權力和安全感構成了公司理論發展的主要動機假設。在這一假設下,管理人員的工作時間不應被看作是同質的,管理人員的努力程度也存在差別,這種努力程度取決于公司的當前業績,并且影響利潤。這種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組織閑置的存在,意味著利潤很少被最大化。在面臨強大壓力時,公司通常能夠在不投入更多其他資源,只投入更多努力的情況下,使利潤超出沒有壓力時的水平。這與我們觀察到的許多保險公司的實際情形是符合的。另一方面是x——非效率,即公司內部因錯過了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機會而造成的低效率。它與組織資源的閑置是不同的,前者是最佳業績與實際業績之間的差距,它取決于公司內部與外部對于公司效率的激勵;后者是最佳業績與可接受業績之間的差距。它們都是衡量“保留資源”的標準,變動趨勢一致,并且都引起非利潤最大化行為。
保險公司經營的特殊性以及保險公司所具有的一般企業的共性,決定了在保險公司中存在著普遍的委托——問題。在保險公司中,保險公司的所有者(股東)是委托人,保險公司的經營者(經理)是人,擁有信息優勢;在保險公司內部的復雜組織結構中,存在著多層委托一關系。另外相似的問題還出現在保險人與投保人之間以及保險人與保險中介人之間。
理論上,委托方傾向于激勵方按照委托方的利益行事,但是,雙方都知道僅僅根據可觀察到的結果,委托方不能判斷方是否采取了適當的決策或行為。而委托人的利益與人的利益出于不同的動機考慮往往也是不同的。委托一問題涉及到兩個重要的方面:人的努力程度和所承擔的風險。在保險公司中,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經理人員和普通員工會寧愿獲取一筆數額較少但相對穩定的固定收入。但是,由于委托信息分布的不對稱,即使給經理人支付較高的固定收入也缺乏有效率的激勵,不利于經理的額外努力。這就存在著對保險公司經理人員和普通員工的激勵與約束問題。另外,由于保險公司勞動契約的不完備使得保險公司內部的效率激勵問題變得更加復雜。這里主要指的是,保險公司中個人人法律定位不明確,從而導致保險公司內部營銷人員角色錯位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得比較突出。
四、經理人員目標與保險公司目標偏離的表現形式
關于這一問題,前面的論述實際上已經涉及,在這里,重點指出兩種經理人員目標與保險公司目標偏離的形式。
1.組織尋租行為。產業組織理論指出,企業除了要達到利潤最大化目標外,可能還有其他目標,而這些目標的內涵及性質將依賴于企業控制權的性質,即企業是由所有者控制,還是由經營管理者控制。所有者自己控制企業的目標是實現利潤最大化,而被經營管理者控制的企業目標可能就不同了。管理者可能關心的是其地位的牢固程度以及權力的大小,因為這些將是其獲得高工資的關鍵因素,也是工作職位安全的保障。經營管理者利用手中的權力或職務之便,使自身效用最大化而使組織利潤最大化目標發生偏離的行為就是尋租行為。如果經營者在冒險過程獲得成功,則他可以邀功請賞;如果失敗了,則至多是暫時失去工作,真正受損的還是所有者或股東。因此,經營管理者的尋租行為會給組織帶來風險。
2.組織的專業化與其盲區。組織機構總是趨向于在一個有限理性框架內運作。這是因為:(1)在作經濟決策時,可資利用的信息是有限的;(2)人們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幾乎所有的大機構都傾向于將自身分成若干個部門,以使每個部門根據有效信息去完成專業化的任務,同時,又不過分下放經營管理決策權。在專業化分工過程中有很多問題自然也就出現了。首先,分工意味著機構內部將出現不同的利益或權力集團,它們都試圖擴大本集團的規模,甚至以不惜犧牲總體利益或其他部門的利益為代價。其次,專業任務的指派經常使各部門忽視它們間任務重疊的部門。在任務重疊的地方,各部門往往又會互相推諉。有時也正是在這里形成了職責的盲點,造成有的工作無人過問或互相推御責任的現象。這種現象在保險公司恰恰是普遍存在的,從而使經理人員目標偏離保險公司目標成為幾乎不可避免。例如,由于業務人員的收入往往與業務量掛鉤,從而業務人員可能過分重視業務量而忽視業務質量,由此給保險公司帶來潛在風險,影響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實現。
需要說明的是,經理人員欺詐、敗德等行為顯然偏離保險公司的目標,但由于已超出“可容忍”的范圍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故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圍之內。
五、保險公司治理的激勵約束機制
企業經理自的存在,并不必然意味著經理們不具有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動機。理論上有五種方式可以使那些控制著公司,并想追求最大化利潤以外的其他目標的經理,仍然去追求最大化利潤,緩解委托一問題的嚴重程度。這五種方式是:產品市場的競爭;管理人員勞動力市場競爭;組織設計;經理報酬制度以及市場上的公司控制權競爭。這里主要就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在保險公司中的實用性進行探討。
在國外,企業經理除了獲取較高的固定收入外,還可以根據經營業績顯著獲取股權未來價格與現價的差額收入。參股或股票期權的形式能夠有效地激勵經理致力于提高企業的長遠績效。在所有權與經營權兩權分離的情況下,由于經理人員與股東之間存在利益背離,所有者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監督經理的經營行為顯得更有必要,這就要求除了激勵機制之外,還要建立一種機制對經理人員進行約束,主要有兩種監督人的模式;一種是日、德模式,少數股東控制企業大部分股權,股權高度集中,大股東進入董事會,通過用手投票的方式,對企業長期目標等重大事項進行決策,選擇合適的企業經理,直接約束企業經理的經營行為;另一種約束機制是英、美模式,股權高度分散,小股東缺乏參與決策的信息和激勵,但是如果對企業的管理不滿,可以通過賣掉他們的股票的方式,“用腳投票”,使股價下跌,影響企業經理的身價,也可能引發接管,甚至對于那些沒有受到接管威脅的經理來說也是如此。
一、的提出
傳統的將企業抽象為一個生產無法分割的單一產品的單位,它被假定為只有一個目標。這個概念所包含的現實性前提是,企業的所有成員都是利潤最大化的追求者,或者企業所采用的管理控制系統能夠保證不出現嚴重偏離利潤最大化目標的行動或決策。但是,我們在現實中看到的更多的情形是企業的所有權與企業的有效控制權的分離,并且這種特征有不斷的趨勢。由于執行成本的存在,使得那些控制著公司并擁有較大自主權的經理,有可能出于個人的動機,追求最大化利潤以外的其他目標,如規模、增長和支出偏好等。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導致了股東與經理動機上的沖突。事實上,這一沖突在保險公司也是存在的。需要的問題是:作為風險集散中介的保險公司,在其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條件下,股東與經理人員動機的沖突以什么樣的方式表現出來?它對保險公司的經營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如何控制或者糾正經營者目標與企業目標的偏離?
如果在股東要求經理們完全按其意愿行事時不存在執行成本,那么,即使經理們擁有自主權,企業仍然是一個利潤最大化的追求者。任何不追求這一目標的管理人員都將被替換。實際上,執行成本通常是相當高的,但這并不是意味著經理們不具有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動機。理論上,有多種方式可以使經理仍然去追求最大化利潤,如經理報酬制度、管理人員勞動力市場競爭等。據此,應主要在于從理論角度弄清指導保險公司決策的主要目標是什么,現實中的保險公司是如何進行組織的,并探討如何對保險公司進行有效的控制。由于包括經理人員和普通員工在內的人力資本所有者對于保險公司的行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也應對保險公司人力資本的某些重要特征進行研究。
二、保險公司執行成本
我國國有保險公司的改革與產權改革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建立以公司治理結構為特征的企業制度過程中,保險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有逐步擴大的趨勢。但是,與之相伴而來的一個問題是保險公司的執行成本。由于所有權的高度分散,因此管理部門對保險公司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獨立于所有者(股東)。保險公司的所有者要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公司的經營中去,并使公司行為與他們的目標相一致,首先需要觀察公司的業績,了解該業績與可能達到的最佳業績之間的差距以及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是什么,經理人員和普通員工在其中分別所起的作用以及相應的責任。其次,他們需要知道以現在的人力資源能否解決現存的問題,并將這一可能與新的人力資源配置后可達到的改善程度進行比較。這就不僅需要對保險公司的當前業績進行評價,而且還要了解當前的不良業績在多大程度上是為取得更好的長期業績所做出的犧牲。這一點在當前具有特別突出的現實意義。由于我國保險市場發展的條件,以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面臨外資保險公司直接競爭的現實條件,短期內保險公司放棄一部分利潤以追求一些非利潤最大化目標,如公司規模、增長等,因此而附帶產生一些保險公司非效率的問題,甚至引起外部不,為整個保險市場的發展埋下隱患。第三,任何想撤換管理班底中某個成員的股東都要進行活動,以獲得其他股東的支持,發起、進行并贏得反對在任經理的斗爭需要成本,而在任經理所獲得的關于公司的具體經驗,以及保險公司業務人員所具備的專業技能往往難以替代,尋找新的管理人員以及隨之而來的契約費用也構成成本的一部分。所有這些成本,無論是財務上的,還是其他方面的,都被統稱為保險公司的執行成本。雖然這種成本通常是無形的,但卻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保險公司經理們有相當大的空間去選擇他們所要追求的目標。
三、保險公司人力資本分析
保險經營活動特別依賴于保險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保險公司的產品質量及其服務也需要具備專業技術才能的人員來提供并加以保證,因而人力資本管理對于保險公司而言是一個戰略性任務。在當前管理人員勞動力市場管理缺位、保險中介人角色錯位的情況下,保險市場的人才流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場秩序的混亂。從這種流動對人才流出公司所帶來的影響來看,也是與公平、公正原則相背離的。保險公司的競爭,無論是入世后中、外資保險公司的競爭,還是中資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關鍵在于人才的競爭,這已在保險業界達成了共識。因此,人力資本管理對于我國保險公司尤其具有現實意義。
對保險公司人力資本的分析,首先從考察保險公司人力資本所有者的個人動機入手。工資、地位、權力和安全感構成了公司理論發展的主要動機假設。在這一假設下,管理人員的工作時間不應被看作是同質的,管理人員的努力程度也存在差別,這種努力程度取決于公司的當前業績,并且影響利潤。這種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組織閑置的存在,意味著利潤很少被最大化。在面臨強大壓力時,公司通常能夠在不投入更多其他資源,只投入更多努力的情況下,使利潤超出沒有壓力時的水平。這與我們觀察到的許多保險公司的實際情形是符合的。另一方面是x——非效率,即公司內部因錯過了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機會而造成的低效率。它與組織資源的閑置是不同的,前者是最佳業績與實際業績之間的差距,它取決于公司內部與外部對于公司效率的激勵;后者是最佳業績與可接受業績之間的差距。它們都是衡量“保留資源”的標準,變動趨勢一致,并且都引起非利潤最大化行為。
保險公司經營的特殊性以及保險公司所具有的一般企業的共性,決定了在保險公司中存在著普遍的委托——問題。在保險公司中,保險公司的所有者(股東)是委托人,保險公司的經營者(經理)是人,擁有信息優勢;在保險公司內部的復雜組織結構中,存在著多層委托一關系。另外相似的問題還出現在保險人與投保人之間以及保險人與保險中介人之間。
理論上,委托方傾向于激勵方按照委托方的利益行事,但是,雙方都知道僅僅根據可觀察到的結果,委托方不能判斷方是否采取了適當的決策或行為。而委托人的利益與人的利益出于不同的動機考慮往往也是不同的。委托一問題涉及到兩個重要的方面:人的努力程度和所承擔的風險。在保險公司中,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經理人員和普通員工會寧愿獲取一筆數額較少但相對穩定的固定收入。但是,由于委托信息分布的不對稱,即使給經理人支付較高的固定收入也缺乏有效率的激勵,不利于經理的額外努力。這就存在著對保險公司經理人員和普通員工的激勵與約束問題。另外,由于保險公司勞動契約的不完備使得保險公司內部的效率激勵問題變得更加復雜。這里主要指的是,保險公司中個人人定位不明確,從而導致保險公司內部營銷人員角色錯位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得比較突出。
四、經理人員目標與保險公司目標偏離的表現形式
關于這一,前面的論述實際上已經涉及,在這里,重點指出兩種經理人員目標與保險公司目標偏離的形式。
1.組織尋租行為。產業組織指出,除了要達到利潤最大化目標外,可能還有其他目標,而這些目標的內涵及性質將依賴于企業控制權的性質,即企業是由所有者控制,還是由經營管理者控制。所有者自己控制企業的目標是實現利潤最大化,而被經營管理者控制的企業目標可能就不同了。管理者可能關心的是其地位的牢固程度以及權力的大小,因為這些將是其獲得高工資的關鍵因素,也是工作職位安全的保障。經營管理者利用手中的權力或職務之便,使自身效用最大化而使組織利潤最大化目標發生偏離的行為就是尋租行為。如果經營者在冒險過程獲得成功,則他可以邀功請賞;如果失敗了,則至多是暫時失去工作,真正受損的還是所有者或股東。因此,經營管理者的尋租行為會給組織帶來風險。
2.組織的專業化與其盲區。組織機構總是趨向于在一個有限理性框架內運作。這是因為:(1)在作決策時,可資利用的信息是有限的;(2)人們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幾乎所有的大機構都傾向于將自身分成若干個部門,以使每個部門根據有效信息去完成專業化的任務,同時,又不過分下放經營管理決策權。在專業化分工過程中有很多問題也就出現了。首先,分工意味著機構內部將出現不同的利益或權力集團,它們都試圖擴大本集團的規模,甚至以不惜犧牲總體利益或其他部門的利益為代價。其次,專業任務的指派經常使各部門忽視它們間任務重疊的部門。在任務重疊的地方,各部門往往又會互相推諉。有時也正是在這里形成了職責的盲點,造成有的工作無人過問或互相推御責任的現象。這種現象在保險公司恰恰是普遍存在的,從而使經理人員目標偏離保險公司目標成為幾乎不可避免。例如,由于業務人員的收入往往與業務量掛鉤,從而業務人員可能過分重視業務量而忽視業務質量,由此給保險公司帶來潛在風險,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實現。
需要說明的是,經理人員欺詐、敗德等行為顯然偏離保險公司的目標,但由于已超出“可容忍”的范圍要受到的制裁,故不在本文的范圍之內。
五、保險公司治理的激勵約束機制
企業經理自主權的存在,并不必然意味著經理們不具有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動機。理論上有五種方式可以使那些控制著公司,并想追求最大化利潤以外的其他目標的經理,仍然去追求最大化利潤,緩解委托一問題的嚴重程度。這五種方式是:產品市場的競爭;管理人員勞動力市場競爭;組織設計;經理報酬制度以及市場上的公司控制權競爭。這里主要就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在保險公司中的實用性進行探討。
在國外,企業經理除了獲取較高的固定收入外,還可以根據經營業績顯著獲取股權未來價格與現價的差額收入。參股或股票期權的形式能夠有效地激勵經理致力于提高企業的長遠績效。在所有權與經營權兩權分離的情況下,由于經理人員與股東之間存在利益背離,所有者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監督經理的經營行為顯得更有必要,這就要求除了激勵機制之外,還要建立一種機制對經理人員進行約束,主要有兩種監督人的模式;一種是日、德模式,少數股東控制企業大部分股權,股權高度集中,大股東進入董事會,通過用手投票的方式,對企業長期目標等重大事項進行決策,選擇合適的企業經理,直接約束企業經理的經營行為;另一種約束機制是英、美模式,股權高度分散,小股東缺乏參與決策的信息和激勵,但是如果對企業的管理不滿,可以通過賣掉他們的股票的方式,“用腳投票”,使股價下跌,影響企業經理的身價,也可能引發接管,甚至對于那些沒有受到接管威脅的經理來說也是如此。
以改革為動力,推進保險公司內部各項管理制度的創新
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保險公司的競爭優勢主要取決于公司的人才技術優勢和組織管理優勢,而不只是傳統的資源優勢和資金優勢。保險資源配置和經營管理能力的差異性以及保險公司利用這些資源的獨特方式,形成了公司各自的競爭優勢和比較優勢。建立內控制度和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提高保險公司的自我約束意識,防范和及時發現經營風險,建立公司內部相互制衡機制,確保正確反映公司的經營效益,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健全有效的內控制度可以監督和彌補公司管理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使公司在市場環境變化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實現公司的市場經營目標。
保險公司的內控管理制度建設應注重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可以參照國際先進的管理模式進行公司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比如公司價值鏈管理、組織結構管理、業務績效管理、客戶關系管理、公司價值管理、銷售渠道管理、服務質量管理、公司品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激勵約束機制管理等。
2003年車險管理制度改革是保險業的一次創新、體制創新、管理創新和實踐創新,對國內保險業改革的深化、保險公司經營增長方式的轉變、保險業務結構的調整以及促進保險業快速健康穩定發展將產生重大。保險公司應及時車險管理制度改革對公司的經營管理體制所帶來的影響,最大限度地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通過改革創新推動公司按照市場規則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按照公司內控管理制度的要求,保險公司總分支公司之間應該建立嚴格的管控機制和費率反饋機制,總公司對分支公司的經營活動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及時指導,監控到位;應建立嚴格的核保和核賠分離制度,必要的審核制度和檢查制度;對分支公司擅自越權和違法違規行為以及違反公司內控管理制度的行為,必須認真進行監督和檢查,加大處罰力度,還應及時修改和完善內控管理制度。
以監管為核心,監控和指導公司內控管理制度建設
加強保險公司內控管理制度建設的目的是在新的市場和環境下,將以往保險監管部門的部分監管責任轉變為保險公司的管理責任。保險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是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保證投資人的正當投資回報權益不受侵害,監督保險公司合法合規經營并具備足夠的償付能力。以往這種監管職能是通過對保險公司現場和非現場的例行檢查來實現的,但由于保險公司管理體制和業務經營復雜程度的提高,保險監管部門例行檢查和抽查的真實性、準確性、即時性和有效性遇到了嚴峻的挑戰,增大了保險有效監管的難度。在國際化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保險監管部門必須認真研究如何充分發揮保險公司的內控管理制度的積極作用,將保險公司的內控管理制度建設作為強化監管的重要,加強事后監管和償付能力監管。保險公司則應該認真檢討和審視公司內控管理制度執行的現狀,增強對公司內部機構、業務、財務、投資等方面的風險管理,完善和彌補內控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國際上一般將內部控制按職能劃分為內部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兩類。前者包括涉及直接與財產保護和財務記錄可靠性有關的所有和程序,包括分支機構授權和批準制度、責任分離制度以及對財產的實物控制和內部審計等。后者包括與管理層業務授權相關的組織機構的計劃、決策程序、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手段、信息交流、監督管理以及各種內部規章制度的執行狀況等。
保險公司總公司必須全面掌握分支公司的有關情況,如分支公司經營范圍和經營規模是否相適應,內控管理制度建設是否完備和完善,權利與責任的平衡是否對稱,重要職能和關鍵崗位的設立是否相互制約,獨立的內部稽核和公正的外部審計是否健全等。所有這些內容要求保險公司必須建立完善的內控管理體系,提高操作效率,確保現有規章制度的執行,同時,保險監管部門必須對保險公司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執行情況進行認真檢查和監督指導。
以競爭為手段,建立內外資保險公司競爭合作機制
保險公司應該具備全球化的戰略眼光和合作意識,提高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和質量,積極主動地參與業內的競爭與合作。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最低成本、最佳產品、最優服務、最大份額、最高利潤,是內外資保險公司共同追求的目標。保險公司共同開發和利用保險資源、保險、保險信息,以及保險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加強合作,是國際化經營的必然要求和發展趨勢。從管理的層面上看,外資保險公司在內控管理制度建設方面的先進經驗值得國內保險公司和借鑒。首先,內外資保險公司應該加強對國際通行的內控管理制度的信息溝通和交流,增強公司管理者對加強內控管理的意識;其次,應注重公司內控管理水平和質量的提高,以適應競爭與合作的要求;第三,應加強對業務無序競爭的管控,在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機制創新等方面開展競爭活動;最后,共同營造一種合作創新、共同發展的協作精神和協作方式。
以管理為目標,提高公司經營管理的整體水平
保險公司的組織結構是保證公司各部門和總分支公司各司其職、有序結合、分工明確和有效運作的組織保障。合理的組織管理結構可以把分散的力量聚集成為強大的集體力量;可以使保險公司每個員工的工作職權在組織管理結構中以一定形式固定下來,保證保險公司經營活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有利于明確經營者的責任和權利,避免相互推諉,克服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可以確保公司領導制度的實現。
圍繞風險控制和增進效益兩個目標,保險公司應該加強內控管理水平,增強競爭能力,在日益開放的經營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一是應建立高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并以此為核心,嚴格控制經營風險,保證其業務收益的穩定,滿足被保險人日益增長的保險需求;二是運用高新技術手段和先進對風險變動趨勢進行的預測,有效進行公司經營風險的控制和管理;三是完善保險風險內部控制機制,對經營風險實行嚴格的監控,建立科學的風險監測反饋系統,提高公司經營效益;四是完善公司內控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機構、管業務、管經營,并接受保險監管部門的指導和檢查。
以服務為理念,提升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的含量
產品創新能力反映了公司管理和競爭水平。保險產品的系列結構、規格品種,特別是產品更新換代的頻度,與保險公司產品管理能力的高低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因此,根據競爭的客觀需要,保險公司都把優化產品結構、增加和更新產品作為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同時我們必須看到,國內保險市場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保險產品結構雷同、業務單一、創新不足、粗放經營等。
隨著新《保險法》的實施,保險監管部門放松了對保險條款費率的管制,保險公司有了更大的條款費率制定權。因此,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險公司應該跳出傳統的業務框架,認真市場需求,建立推進產品更新換代的產品管理制度,加速開發公司自身的產品系列,提高公司產品的國際化、多樣化、專業化水平,努力開拓各種市場空間。培養適應產品創新的人才隊伍,造就一支掌握產品風險管理技能和方法的高素質管理隊伍,這是完善保險公司管理水平和內控機制的前提。
科技創新引導保險公司的服務創新。保險公司應在現有的基礎上,加快化和化建設的步伐,促進辦公自動化,豐富和拓展電子商務和網絡保險以及由此延伸的服務手段和領域,提高保險公司的業務處理能力和運作效率,以高效、快捷、優質的服務,積極參與保險業的國際和國內競爭。
加強人管理制度可以促進服務質量提升。新《保險法》修改的一個重要是,加重了保險公司對保險中介入和中介業務管理的責任和管理責任。保險公司應根據中介業務的實際,制定相應的保險中介業務管理辦法,加強和完善對保險中介業務的管理。
,保險公司間競爭的重點不再是產品的價格競爭,而是服務質量和方式的競爭。只有通過高質、高效、高附加值的服務競爭,才能將各種保險產品更快更好地送達顧客,才有利于擴大和穩定客戶關系,占有更高的市場份額。
提高保險服務質量的關鍵是靠保險公司服務意識的增強,靠保險公司服務的創新。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保險業的體制、機構、業務、管理、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歸根結底都將落在服務的創新上,因此,提高保險服務與促進保險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是保險公司在今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否立于不敗之地的客觀要求。保險公司要高度重視售前服務、售中服務、售后服務的各個環節,遵循公司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不能因人而異,降低服務水平和質量。以效益為中心,用內控制度管控公司所有經營行為
保險公司的經營目標是實現股東價值的最大化,這就需要保險公司對其分支公司的管理層進行監督,保證分支公司的管理層能夠按照公司的既定目標履行職責,有序、有效地開展業務,確保公司的經營目標得以實現。以實現股東價值的最大化為基礎的管理是一個綜合的管理工具,它可以推動創造價值的觀念深入到公司一線員工中去,用效益的觀點,通過內控管理制度和經營目標的實施,監督和控制公司管理層的經營行為。內控管理制度是保險公司經營效益實現的保證,而分支公司的管理層既是相關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執行者,他們的經營行為直接內控管理制度的執行績效。
保險公司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設是指保險公司為實現經營戰略和經營目標,控制經營風險和增強風險管理,加強對各級機構管理者的監督和檢查,確保會計和統計數據的真實完整等自身要求,出于生存發展和外部競爭需要,而主動采取的一種自我控制管理風險的行為。
從監管的層面看,加強保險監管部門對保險公司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設的監控和指導,目的是在新的市場和法律環境下,將以往部分監管責任轉變為保險公司的管理責任。保險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是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保證投資人的正當投資回報權益不受侵害,監督保險公司合法合規經營,具備足夠的償付能力。以往這種監管職能是通過對保險公司現場和非現場的例行檢查來實現的,但由于保險公司管理體制和業務經營的復雜程度增高,保險監管部門例行的檢查和抽查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有效性遇到了現實的挑戰,增加了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增大了保險有效監管的難度。在國際化競爭的大背景下,保險監管部門必須認真研究和充分發揮公司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積極作用,將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設作為強化監管的重要內容,加強事后監管和償付能力監管,保險公司則應該認真檢討和審視公司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執行的現狀,增強對公司內部機構、業務、財務、投資等方面的風險管理,完善和彌補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保險監管部門在加強保險法律法規建設的同時,應督促保險公司加強公司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設,兩者是相輔相成、不可替代、互為補充、缺一不可的。
從公司的管理層面看,建立內控制度和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提高保險公司自我約束意識,防范和及時發現經營風險,建立公司內部相互制衡機制,確保正確反映公司的經營效益,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健全有效的內控制度可以監督和彌補公司管理功能可能存在的缺陷,使公司在市場環境變化和人員素質差異的情況下,實現公司的市場經營目標。保險公司的經營目標是實現股東價值的最大化,這就需要保險公司對其分支公司的管理層進行監督,保證分支公司的管理層能夠按照公司的既定目標履行職責,有序、有效地開展業務,確保公司的經營目標能夠得以實現。保險公司總公司必須對分支公司的經營范圍和經營規模是否相適應,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設是否完備和完善,權力與責任的平衡是否對稱,重要職能和關鍵崗位的設立是否相互制約,獨立的內部稽核和公正的外部審計是否健全,內部制度建設和內部監督是否執行落實,職業道德水平和培訓質量是否提升,違法違規行為和有意誤導行為是否得到遏制,財務制度和會計準則是否得到執行等等進行研究和評估。所有這些內容都要求保險公司必須建立科學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提高操作效率,確保現有規章制度的執行。
目前,在保險市場中時有發生的分支機構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反映出上級公司仍然存在以保費論英雄,以規模為發展目標的經營指導思想,有些內部控制制度對部分分支機構管理者的經營行為缺乏必要的約束和監督,不能保證會計和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內部稽核和外部審計制度形同虛設,削弱了內部控制制度的監督效力,同時增加了保險公司經營風險和保險監管的難度和成本。
圍繞風險控制和增進效益兩個目標,保險公司應該如何加強內部控制管理水平?一是應建立起高效的風險管理機制,以風險管理為核心,嚴格控制經營風險,保證其業務收益的穩定,滿足被保險人日益增長的保險需求;二是運用高新技術手段和先進方法對風險變動趨勢進行科學的預測,有效進行公司經營風險的控制和管理;三是完善保險風險內部控制機制,對經營風險實行嚴格的監控,建立科學的風險監測反饋系統,提高公司經營效益;四是完善公司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機構、管業務、管經營,并接受保險監管部門的指導和檢查。
保險公司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設應注重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必須引入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一是應該提高管理者和員工的風險控制意識,增強自覺遵紀守法的觀念和氛圍;二是制定切實可行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和監督檢查制度,并在運行中不斷補充完善;三是強化會計核算的內部控制系統,確保業務數據和報表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四是加強和保證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有效運行,加大公司內部稽核和外部審計的檢查力度;五是建立和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機構,加強對決策者和管理者的監督和制約作用;六是加大對公司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檢查和完善,確??偣緦Ψ种Ч镜挠行ПO督和管理;七是保險監管部門可以根據公司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設的實際情況,制定鼓勵或限制公司業務和機構發展的監管政策。
財務預算是反映企業在未來的一定時期內預期的財務狀況、經營效益、現金收支等的預算,通過對財務預算的管理來合理配置企業資源,并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支持,以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財產保險公司的財務預算主要包括企業財務資源的合理分配、市場和管理方面的費用預算、根據企業目標制定經營指標等。由于保險行業的特點致使財產保險公司的財務預算管理也具有不同于其他企業的特點。首先是財產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具有很大的風險性、滯后性和不確定性,這就使得財產保險公司的財務預算管理工作變得十分復雜和特殊。其次,財產保險公司的收入和支出的確認情況與其他行業所遵循的配比原則并不相符,保險公司的費用支出,如當期的稅金、保險保障基金、業務管理費用、手續費等,都是計入會計當期成本中的,這些費用是以保費收入時間為確認時間,其核算方式是以保單獲取成本。第三是財產保險公司的責任準備金計提,由于會計期間與保單責任的差異決定了責任準備金計提需要精算師進行精算估計,而精算師的精算會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對財務預算的結果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財產保險公司財務預算管理的現狀
由于財產保險公司財務預算的種種特點,加上市場經濟環境的瞬息萬變,導致目前的財產保險公司在財務預算管理工作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第一是財務預算的管理制度問題。我國的財產保險公司一般都具有十分繁雜的層級結構,和分布廣泛的各種分支機構,而且很多保險公司內部都未設置專門的預算管理部門,或是部門職能不夠明確。沒有一套規范的管理制度自然無法順利開展財務預算管理工作,也就不能對公司的經營和投資等活動進行有效的預測和控制。公司各部門之間由于缺乏預算管理制度的規范,常常會只顧本部門的利益盡量多地爭取預算資金,財務預算管理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第二點是財務預算考核指標問題,保險行業并沒有統一的預算考核指標,所以各保險公司的預算體系和考核指標都不相同,具有各自的側重點。比如說有的保險公司的預算考核指標僅以會計利潤為標準,有的公司則會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制定考核指標。這樣就會影響同行業之間的比較和競爭,也會影響保險公司對本公司的業績進行正確評估,無法為保險公司改善經營管理提供依據,而且還會影響到保險行業的主管部門監管工作。第三點是財務預算管理的執行問題。有部分保險公司雖然設置了專門的財務預算部門,編制了預算方案,但是缺乏對預算的執行和控制過程的重視,空有預算方案而缺乏執行力度,根本無法發揮預算的作用。
三、加強財務預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企業職能部門的協調要求
財產保險公司的傳統管理模式一般是按照部門職能來劃分管理模塊,這樣的管理方式下各部門的管理之間因職責不同而引起沖突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企業的預算也無法落到實處。所以加強保險公司的財務預算管理有利于協調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二)各職能部門的發展要求
因為保險公司的預算是綜合考慮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平衡而制定出來的,所以每個職能部門的預算目標都符合公司的預算總目標要求,而公司總的預算目標自然是要以各職能部門達成各自的預算目標為基礎。因此加強對財務預算的管理可以說是將企業各職能部門的目標進行了量化,能夠使其在公司的整體目標引導下安排好本部門的活動,為公司的整體發展提供支持。
(三)企業內部控制的要求
由于企業的經營會受到外部環境、政策和企業發展階段等因素的影響,即使在財務預算執行過程中,實際的預算實施情況必定會與預算方案有一定的偏差。在這種時候預算就要作為對照標準,讓企業的經營決策者分析預算執行情況出現的偏差,以便根據預算指標及時調整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
(四)企業績效考核的要求
公司的績效考核是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的重要制度,在制定績效考核指標時,企業預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企業的整體目標分解成一層層的戰略目標的量化性指標,最終讓每一個員工承擔本崗位的職責。預算指標可以引導績效考核指標的確定,并且具有標準性,根據預算執行情況來考評工作績效,可以更加客觀準確地反映員工的工作情況和對企業的貢獻。
四、財產保險公司加強財務預算管理的措施
(一)健全財務預算管理體系
財產保險公司的財務預算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作,不能完全交由財務部門處理。在公司設置有專門預算管理體系的前提下,還可以設置專門的財務預算委員會。該委員會的成員應該由公司的主要經營者和負責人領導,由各部門的負責人組成,遵循權威性和全面代表性原則,將各部門的信息統一整合起來,增加預算的科學性,使預算具有可操作性。在各部門信息共享的條件下審批和編制預算方案,并監控預算實施情況,根據執行情況對預算進行實時調整,對公司發展的經營活動規劃實施全過程的預算管理。比如說及時發現公司經營情況和預算的偏差,并分析其原因,根據原因調整預算方案;或者解決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各職能部門之間的沖突和矛盾等。
(二)分解和細化財務預算指標
首先是以應分盡分為原則,公司的全面預算必須要分解為各職能部門預算或各經營機構預算,使各個預算執行單位都能明確本單位的工作目標;公司的年度預算要分解為季度預算,這樣有利于各預算執行單位將其作為組織本單位經營活動的依據,最終實現年度預算目標。其次是以責任到人為原則,各個預算執行單位對預算指標進行分解,按照責任中心制執行預算。例如業務管理部門是以保費收入、保險種類、賠付率、手續費率為關鍵指標,在年度預算時,制定出各區域、各機構、各險種和各時期的不同執行標準。行政部門是以資產、行政費用和辦公場所為關鍵指標,根據公司的年度總資產和總的行政費用來制定執行標準。人力資源部門是以職工總薪資和職工總人數為關鍵指標,根據公司年度預算的職工人數和薪資來制定合理配置的原則。
(三)完善財務預算的差異分析和考核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保險經營將面臨一系列的改革和轉軌。為適應改革保險管理體制和完善各項業務管理的需要,加強保險公司管理,規范保險公司行為,對于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保險業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章主要介紹保險公司管理的含義、保險公司管理的內容,分析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環境和目標,為進一步研究保險公司的管理作一個概括性的闡述。
關鍵詞:保險公司;管理;經濟效益
一、關于我國保險公司管理的基本分析
(一)保險公司管理的內涵。
保險公司管理是為實現保險公司經濟活動的合理化和實現取得最佳保險經營效益的目標,而對保險公司的組織、人員、資金、信息等經營要素以及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的活動過程。保險公司管理的這一含義,包括以下三項內容:其一,保險公司管理是一種有目的的實踐活動;其二,保險公司管理活動是由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五個環節所構成的系列行為;其三,保險公司管理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取得最佳保險經濟效益。
(二)保險公司管理的目標。
首先,保險公司管理的經濟目標。保險公司管理的經濟目標,是指保險公司為社會所提供的經濟補償量和經濟給付量。保險公司為社會所提供的經濟補償量和經濟給付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應當是社會必要補償量和社會必要給付量。所謂社會必要補償量和社會必要給付量,是指按照保險公司規定的責任范圍,應當給予的補償量和給付量。
其次,保險公司管理的社會目標。保險公司管理不僅有保險公司自身的經濟目標和社會經濟目標,而且還有其特定的社會目標,即保險公司管理所要達到的社會效果。所謂保險公司管理的社會效果,是指保險公司和保險行業管理的自身的經濟目標和保險公司對保戶的賠付和給付而形成的社會經濟目標以外的保險公司管理所取得的一切效果。
再次,保險公司管理的人文目標。保險公司除了具有經濟目標和社會目標,還具有人文關懷的目標。 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關和社會福利部門,不直接負有濟困扶貧的責任。但是,保險公司在這方面可以做出積極的貢獻。
(三)保險公司管理的特點。
1.保險公司管理風險的集中性。
從保險業的基本屬性來看,保險業是一個經營各種風險的行業,其服務和產品本身就是各種利益和物質的風險。保險公司在正常的運行過程中,保險公司通過承辦一定的風險活動,自身就會聚集很大的風險,從而造成了風險的相對集中。另一方面,保險公司通過建立保險基金的形式,積聚了大量資金,這些資金在保值增值的運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資金管理和運用風險。
2.保險公司管理具有很強的社會性。
保險公司的客戶非常廣,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和各個角落,其經營活動也會隨之帶有較為廣泛的社會性??蛻纛愋秃涂蛻粜枨蟮亩嘣?既要求保險公司的客戶服務具有更加廣泛的適應性,同時又要求保險公司在經營上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靈活性顯然,這一特殊要求是對公司綜合管理能力的一個巨大挑戰。
3.保險公司管理活動彈性很大。
由于保險公司涉及的范圍比較廣,風險事故的損失情況也會不盡相同。于此同時,我國涉及保險的監管政策還不夠完善,因此,在其經營管理活動中,保險標的承保前的風險評估、發生保險事故后損失金額鑒定等一些主要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彈性,這樣就不利于保險公司在企業管理中實現全面的標準化和系統化。同時,保險公司分支機構點多面廣,管理幅度大,管理層次多,客戶及其風險分布存在很多地域差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險公司管理活動的彈性。
二、新時期加強保險公司管理的策略
(一)不斷優化保險公司標準化管理水平。
首先,不斷規范保險公司的管理行為。隨著新《保險法》的頒布實施,對當前的保險公司管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保險公司不斷強化員工服務管理、提高誠信服務水平成為當前工作的側重點。在保險公司行為管理方面,要進一步實現服務工作的標準化和統一化,抓好服務、理賠等和保險公司經營目標的各個環節;其次,實現內部組織結構的標準化管理。在保險公司的運行過程中,保險公司可以根據各自的發展目標選擇不同的組織結構模式,從自身的發展實際出發,這樣才能夠實現保險公司內部的一致性和協調性;再次,保證標準本身的兼容性和簡潔性。在保險公司標準化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抓住重點,突出關鍵,根據保險公司的發展實際及時調整管理動態。
(二)不斷完善保險公司人力資源管理。
首先,加強保險公司人力資源的激勵管理。激勵機制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非常大,一方面能夠提高企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能夠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在保險公司的發展過程中,要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對保險銷售人員而言,單純的傭金制未必肯定就是方向。傭金制建立在銷售額的基礎之上,只有銷售額與利潤始終為正比例關系時,其分配導向才可能與公司目標相一致。但在保險經營過程中,這種正比關系并不是一種必然。因此,在銷售人員收入分配上,非常有必要研究建立一種以銷售預計利潤為基礎的薪酬分配制度,使之與公司經營目標高度吻合;其次,積極完善績效評估管理。保險公司員工的專業比較廣,崗位績效評估有一定的困難。因此,保險公司在管理的過程中,全面引入崗位評估績效的理念,按照行政管理、業務管理、技術管理等類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績效評估;再次,加強對員工的培訓管理。要把員工培訓當作公司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建立健全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制度,有針對性地開展員工的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
(三)構建完善的保險組織管理體系。
首先,推行大區執行管理模式。所謂大區執行管理模式就是由保險總公司在大區設立總部或事業部,把原先屬于總公司的監督和執行職能下派到各個大區的派出機構進行相應的實施。通過大區執行管理模式的實施,能夠優化保險公司的管理層次,實現監督到位、分類指導有效等優勢;其次,優化保險公司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這一模式雖已被國內保險公司廣泛采用,但集中的程度和效率卻各不相同;再次,完善保險公司的銷售組織管理模式。就當前情況來看,我國人壽保險公司基本采用了按團體、個人、銀行等渠道管理為主線劃分的銷售組織管理模式,但財產保險公司卻仍然習慣于主要按產品區分部門,渠道管理職能重疊,效率偏低。由于多數保險消費者在保險需求上都具有綜合性,同一個客戶往往要購買多個保險產品才能滿足其風險保障需要,因而,為了提高銷售效率和客戶滿意度,銷售組織結構必須有利于銷售活動的多產品并舉。
總之,隨著當前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不斷強化保險公司管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保險公司管理創新的重點應是建立健全與公司目標高度一致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構建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以提高客戶滿意度為導向不斷改進業務流程,持續提高標準化管理水平,大力強化和改善人力資源管理。
參考文獻:
[1]楊文燦,保險企業經營效率論,上海: 上海三聯書店. 2006.
[2]趙旭,關于中國保險公司市場行為與市場績效的實證分析 . 經濟評論 .2003, (6).
[3]侯晉,朱磊. 我國保險公司經營效率的非壽險實證研究. 南開經濟研究.2004, (4).
[4]陳璐,中國財產保險業效率實證分析. 現代財經. 2006.5.
中小財產保險公司的經營本來就比較困難,而此時施行機動車商業保險條款費率改革對主要以車險業務經營為主的中小財產保險公司也將無疑是雪上加霜,機動車商業保險條款費率改革對中小財產保險公司的生存和發展將產生重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產品差異化機動車商業保險條款和費率改革后,機動車商業保險在各保險公司將實現差異化經營,這種差異化包括條款的差異和費率的差異,條款的差異體現在保障范圍上存在不同,而費率的差異則直接體現在保費價格的不同。產品的差異化特別是費率的差異化將直接影響中小財產保險公司的經營與發展。中小財產保險公司由于保費規模小,服務水平一般,本來就無法于保險市場中的大公司抗衡,如果在費率上再存在差異,將更難與大公司競爭。
(二)競爭更加激烈由于產品的差異化,特別是費率的差異化,將直接影響機動車商業保險的市場競爭,進而影響車險市場的競爭,再進一步將影響整個財產保險市場的競爭。保險產品的費率厘定具有穩定性的特征,不可能隨時調整費率標準。因此,主要依賴車險經營的各中小財產保險公司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在費率既定的條件下,通過其他方式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而中小財產保險公司參與市場競爭的手段比較單一,大多是依靠提高中間成本的方式爭取市場份額,這將直接增加經營成本,給公司的經營和發展帶來更大的負擔。
(三)經營管理難度加大機動車商業保險條款和費率改革后,保險公司的承保利潤也會因費率厘定和市場競爭的原因而趨薄,甚至虧損,這將導致保險公司在短期內發生支付困難,經營狀況會因此出現惡化。保險公司如果僅通過增加競爭成本的方式,試圖改善惡化的經營狀況,可能會導致保險公司的經營進一步惡化。不過不能及時扭轉局面,保險公司的經營將出現長期性的惡化,進而只能被收購或兼并。
(四)保險監管對經營的壓力保險監管機關對保險公司的監管重點已經轉變為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監管,保險公司的經營如果出現問題,其償付能力肯定也會出現問題,如果達不到監管機關的最低要求,保險公司的經營將會受到一定的限制,輕者限制部分產品銷售,重者會責令關閉相應機構,更重者可能會被勒令退出市場。監管機關也正在研究保險公司的退出機制,監管方面的變化將對保險公司的經營帶來巨大的壓力。
中小保險公司應對舉措
面對機動車商業保險條款費率改革對中小財產保險公司的嚴重影響,中小財產保險公司要積極應對,采取有效措施,將這些影響帶來的負面效應降到最低。中小財產保險公司在應對機動車商業保險條款費率改革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市場變化,制定符合自身條件的應對措施,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考慮:
(一)科學合理厘定車險費率中小保險公司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市場因素,分析業務風險,結合公司的發展方向,科學厘定機動車商業保險的費率。費率厘定是否科學,將決定公司短期內的經營結果。如果費率厘定的過高,將直接影響產品的銷售,如果費率厘定的過低,又很難控制承保風險和經營成本,同時,費率厘定后需上報監管機關審批或備案后方可使用,且需嚴格執行,費率厘定不科學,經營一旦出現問題,短時間內是無法調整費率標準的。因此費率的厘定一定要科學慎重,如果可能,中小財產保險公司在厘定費率時可以互相參考和借鑒。
(二)加大非車險的支持力度機動車商業保險條款和費率改革后,車險業務的經營肯定會更加艱難。公司要發展,一定要擺脫對車險業務的依賴,可以通過加大非車險的投入,大力發展非車險業務,實現公司業務結構的均衡。但是非車險業務的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公司堅持不懈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通過不斷地培訓和市場開拓,提升公司的品牌和培養非車險的專業人員,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沉淀實現非車險業務發展。非車險業務的發展,不但可以增加公司的利潤,同時為車險業務的發展創造足夠的空間,保證公司長期穩定經營。
(三)審慎公司經營思路中小財產保險公司從總公司到分公司都應該重新審視自身的經營思路,規劃符合公司長遠發展的經營戰略,科學、合理地制定總分公司的經營目標。特別是總公司在給分支機構下達經營任務時一定要科學合理,符合市場規律和分支機構當地的市場環境,不能為了盲目追求規?;蚶麧櫍逻_不切實際的任務目標,而分支機構為實現總公司下達的經營任務,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加劇市場競爭方式來爭取生存的空間。只有從根本上解決為實現過高的經營目標而做出的擾亂市場秩序和加劇市場競爭的行為,才能為公司的長遠發展營造一個良好地內部和外部環境。
(四)專業化經營中小財產保險公司可以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進行專業化經營,即使是在車險業務中也可以就某一類車險業務領域實行專業化。通過專業化經營,中小財產保險公司可以繞開激烈的市場競爭,通過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開發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提供更有特色的服務項目,逐步樹立品牌形象,擴大保費規模,并由此帶動其他業務的發展。
(五)提升服務水平中小財產保險公司除了要注重產品的銷售外,更應注重服務水平的提升。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搭建客戶服務平臺,想客戶所想、急客戶所急,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貼心服務,客戶服務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成本,而且見效較慢,但是只要堅持不懈,肯定能夠實現用服務留住客戶,用服務爭取客戶,用服務換取業務,用服務換取利潤的目標,這才是公司發展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