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2 17:03:39
序論:在您撰寫新型農村建設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新型農村;水利規劃;農田水利
自從我國建國以來,境內的大江大河流域水利規劃已經基本完成,在此基礎上,各個地方也都相繼編制了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的農村安全飲水、農田灌溉排澇配套措施、農田節水灌溉等相關的規劃,但是由于存在多方管理、投資比較分散、群眾的積極性不高等一系列的問題,這也影響到了投資效益發揮。
一、新型農村條件下的農田水利規劃
我國的農村現代化進程速度越來越快,在新型農村的發展條件下,農業的現代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灌溉,所以農田水利工程的發展狀況又是農業是否能否發展的好的一個基本保證。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概念,要想加快實現,不僅要求我們及時的調整農業生產的經營方式,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的觀念,并實現一定程度上的規模經營,同時也要求我們加大力氣提高農業的生產力,增加農產品的總產和品種的豐富。
那么,在如今現代化的農村建設過程中,要求我們必須大力的發展農業經濟、并協調處理好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而對于我們非常重視的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來說,主要是要考慮以下這樣四個要求:
1、在農村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實現農田水利工程的規劃
目前,我國的農村現代化改革逐漸深化,農業生產中所出現的一定程度上的規模性經營已經成了商品糧生產的必然要求,也逐漸成為了現代農業的基本保證。所以,為了適應這樣的變化,傳統的經營產業結構必須要進行調整,以前的生產經營方式也必須發生變化,農田的水利規劃建設也必須要適應這樣的改革發展要求。
2、農田水利規劃還要滿足農村社會經濟安全生產
我們都知道,現在由于農村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各種各樣的鄉村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的崛起,在此基礎上,很多的外向型的經濟以及第三產業經濟體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這樣也使得國家、集體以及個人的固定資產不斷的增多,隨著農村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農業生產對于灌溉水資源的安全保障的要求也必然會越來越高,這就要求農村的水利規劃建設必須要提供更好的服務。
3、農田水利規劃還必須要滿足發展糧食生產、保證糧食安全
民以食為天,糧食生產是一個國家人民生存的根本,這是自古以來農業生產的一個大問題,那么,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的經濟狀況有所好轉,一旦糧食供應量不足,就必然會引起物價的上漲,人心就會不穩定。
4、農田水利規劃建設還滿足縮小城鄉差距的要求
由于農民的經濟條件逐漸轉好,所以廣大的農民群眾對于物質和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所以,在農村的現代化建設進程中,農田的水利規劃建設就必須要考慮到農民對于生活更加富裕的要求,在可能的程度上,盡量的使城鄉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最終可以走城鄉居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新農村形式下的農田水利規劃特點
我們在上面介紹了一些農村的水利規劃和建設的基本要求,那么根據這些要求,必須在現有基礎上使得農村的經濟得到更大的發展。一般情況下,農田水利規劃的基本思路是要堅持“三個面向”:即要使農田水利的規劃面向農業經濟,加快農業經濟的發展;面向農村的工業,使發展朝有利于農村的工業發展的方向;面向農村的社會發展,最終要使農業經濟的發展朝著有利于農村小康社會的建設方向發展。除此之外,在管理上,要實現“三個綜合”:即綜合治理、綜合利用以及提高綜合效益。
水利事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的命脈和基礎性的產業,那么,新農村形式下的農田水利規劃就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農田水利規劃要適應當今農村生產力的發展
為了適應當代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農村的水利建設應按照能防洪水、能排澇、能灌溉、能除鹽漬的要求,并與農村的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比較高標準。
這要求在制定規劃時要按照當地歷史最高洪水位保證安全,另外,還要通過加強農村的骨干性水利工程的建設,來全面的改善城鄉河道的水體環境,推進農田的園林化進程,改善農村的環境質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條件,使水利工程的規劃能夠更好地發揮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條件的作用。
2、農田的水利規劃還要有能夠適應城鄉一體化要求
農田的水利規劃除了要適應農業生產的基本要求之外,同時也要盡量的滿足鄉鎮企業的供排水要求,再結合當地的交通、航運情況,爭取可以實現統一的規劃,使得各個方面都能得到發展。所以,如果農村的水利規劃與村鎮的企業發展規劃可以得到有效的統一,再加上當地有關部門對于農田水利設施的商業、交通、運輸、文教設施等的統籌規劃,必然會使得鄉鎮的發展呈現更為合理的布局,可以加快城鄉一體化的建設速度。
在如今城鄉一體化推進逐漸加速的情況下,水利工程在標準、形式、工藝上也必須要有新的變化。其主要的表現是在堤防的標準化、溝渠的永久化,降漬的管道化、道路的規格化、泵站的高效化等等,從而可以體現出農田水利工程的高效、節水、保土、省地的特點。
3、農田的水利規劃要建立合理的農業灌溉、排水系統
對于目前來說,我國農村的農業規模經營在不斷的擴大,機械作業也基本得到了普及,而且在此方面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所以我們就更要從布局和標準上來逐漸的調整和提高農田的灌溉和排水系統,同時還要布設必要的溝渠和相應的閘站橋涵等配套設施,從而可以適應更大的生產的需要。
4、農田水利規劃還要適應高效的農田工程
為了適應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迫切要求,農田的水利工程也逐漸形成了溝渠縱橫、水系成網、閘站配套以及機電排灌等工程標準。而且經過一些經濟較為發達地區的實踐,目前比較流行的主要有這兩種模式:
(1)農田灌水渠道的兩暗一明:即采用地下暗渠灌水,暗管降水,并利用明溝進行排水。
(2)農田的三暗工程:即用地下的暗渠灌水,地下的暗管排水以及地下的暗管降水。
結束語
農田的水利的規劃決定著農田水利建設的用地以及農業生態用地的構成格局。同時也是糧食生產安全是否能保證的重要一環,在建設過程中,要認真研究農田水利工程的各項要求,并了解其特點,才能讓修建之后的工程發揮最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劉富麗.農田水利規劃中的多功能設計實現方式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0(1).
關鍵詞:產業結構調整;新型農村建設;特色農業;產業化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9-0047-1
近年來,隨著“三農政策”的深入貫徹,各地鄉鎮一級政府部門堅持把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工作重點來抓,使農村經濟得到持續穩定的發展。今后一個時期,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動力,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努力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努力推進新型農村建設已經成為農村發展的重中之重。
1 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經濟源泉
產業結構調整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核心任務,也是擴大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要實現農村產業升級,達到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農村經濟結構特別是產業結構調整成為關鍵。
在整個新農村建設中,因為原有農業經濟結構的發展滯后,導致財政對農民急需的水利和道路等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遠遠不夠?!笆濉币院螅叭r”政策傾斜,政府對農業投入的絕對量大幅增加,但由于農村經濟本身弱點,使投入資金分散,難以形成合力。只有做好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為農村經濟發展尋求新的發展渠道,才能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經濟支持。
2 經濟結構調整是新型農村建設的發展方向
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在于:加快第一產業調整步伐,向精品農業、觀光農業和生態農業等發展;優化第二產業,大力發展特色鄉鎮企業;重點發展農村第三產業,加強培訓,提高第三產業服務水平。
2.1 發展特色經濟,促進結構調整
圍繞“十一五”總體發展思路,為進一步深化和細化產業發展規劃,優化產業布局,發展特色經濟成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苑莊鎮政府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上世紀90年代,苑莊鎮引導本鎮農民發展特色農業――冬暖蔬菜大棚。到目前為止,已發展到相當規模,全鎮十多個村莊都有發展,已具有相當大的規模,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其中,前小秦村是典范,全村現有冬暖大棚近300個,年產黃瓜約600萬斤,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2.2 造就新型農民,建設新型農村
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離不開當地農民、干部的熱情參與和積極支持。造就新型農民,才能為新型農村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目前,我國農民素質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技術水平上還有很大差距。做好相應培訓,提高農民素質,應做好以下幾點:首先,教育先行。與城市教育發展相比,農村教育相對滯后,農村文體活動相對缺乏,這主要源于農村教育資源的貧乏,所以加大農村教育資源投入力度,做好城市剩余教育資源的轉移,是當前改善農村教育現狀的關鍵。有了好的教育環境,才能形成好的教育風貌,也才能為新一代農民的成長營造優越的環境;其次,做好農民職業、技術培訓。有一技之長,是當代農民生存的基本。作為鄉鎮領導干部,應采取措施,做好相應工作。如上文提到的苑莊鎮發展蔬菜大棚的實例,政府為了有力推動產業調整,先在技術傳授上下功夫,從壽光請來專家,專門手把手教給大棚戶技術,解除了后顧之憂;最后,轉移就業培訓。針對當前農民工外出打工現象,政府加大法律、城市生活常識、各種實用技能等就業培訓力度,使外出打工的農民能很好地生活,能增加收入。
3 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是建設新農村的必由之路
農業產業化發展,是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機制保證。原有小規模分散生產,效率低下,牽制了太多的勞動力,不利于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通過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培植新型市場主體,對調整優化農業農村經濟結構非常重要。
有了正確引導、規范運作,農業產業結構會很好改善,實現農業組織化,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為下一步的新農村建設順利進行打下堅實基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重大改革,十一五規劃的這5年時間,將決定新農村建設是否有效,我們必須在政府的主導下,充分發揮農民的自主性,做好產業調整,使農民真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推動者、實施者和最終受益者。
總之,二十一世紀,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加速推進,小康社會全面建設,對農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的農業經濟結構能否順利調整,將直接決定國民經濟發展速度。我們必須打破傳統的農業經濟結構,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培植特色產業,以大膽構筑、開拓創新的勇氣膽識,大力推進農業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才能有效參與國內外農產品市場的競爭,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李紅偉,單士睿.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機經營模式[J].農機化研究,2010,(06).
[2] 張明勤.淺談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J]中國外資,
2011,(04).
[3] 高翔,孫健.淺析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與江蘇省農機化發展[J].中國農機化,2004,(02).
就我國目前的狀況而言,雖然對我國境內的江河水域規劃已經初步完成多年,并且各地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了適合自身發展的農田水利規劃,但是鑒于種種客觀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國農田水利規劃方面的工作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并且在當代的社會環境下,農田水利的發展將同新型農村建設共同進行。
一、目前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特點
農業在我國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其中農田水利工程對于我國農業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是無法計量的。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具有自身的特點,首先農田水利工程具有公共服務的屬性。對于目前我國所存在的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來說,無論其規模大小與能力的高低,都屬于公益性的項目,其主要的作用和目的都是為了保證該區域百姓的免受洪澇和干旱的干擾,保證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與此同時,農田水利工程還具有利益共享性的特點。對于農田水利工程來說,其影響區域是具有較大范圍的,在這個范圍內的所有百姓都會通過農田水利工程來獲益。所以說,通常情況下對于不同水利區域間的人們來說,彼此間的利益一般不會受到對方的影響。此外,農田水利工程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非價格性。嚴格意義上來說,農田水利工程屬于公共品,具有公共品的屬性,一般難以實現市場化模式的經營,這也使得很少有人愿意去進行農田水利工程方面的投資。在這樣的條件下,政府只有自行出資去修建。
二、新型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田水利規劃
(一)抓住規劃的時機
隨著我國新型農村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農業的發展也逐漸成為了人們所關注的重點。對于新型農村來說,其建設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農業發展的支持,從這個方面來說農業生產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新型農村的建設。所以說在當前的狀況下,既要促進農業的發展也要確保新農村的建設成功,并舉農田水利規劃與新型農村建設相結合。對于農田水利的建設來說,首先應當抓住規劃的有利時機。經過近年來我國農村改革的深入進行,農業生產規?;呀洺蔀榱瞬豢勺钃醯陌l展趨。為了更好的應對農業變革,就必須對過去的農業生產結構予以調整,農田水利規劃也要借助于整體發展的機會去適應這樣的發展方向,并就其相應模式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和完善。
(二)做好水利規劃的過程中兼顧其他發展要素
與此同時,我們在進行農田水利規劃的過程中不僅要將眼光投放到農業生產和發展上,更要注重其他方面的發展和進步。農業經濟通其他經濟具有相同的本質屬性,那就是促進經濟的發展。隨著我國農村商品經濟的不斷進步,農村的經濟個體和企業數量也得到了相應的增加。并且伴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這些經濟因素將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為此,農田水利的規劃不僅僅要重視起農業生產的正常需要,更要為相關的經濟個體和企業提供良好的服務,在為農業灌溉提供重要保障的基礎上兼顧到其他方面的發展,使農田水利規劃與新農村建設雙方形成一種相互促進的影響作用。
(三)農田水利的規劃要堅持以農業的正常生產為前提
此外,在進行農田水利規劃過程中我們應當始終明確一點那就是要確保農業的正常生產。對于農田水利的規劃來說,保證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才是其發展的本質目的。民以食為天,如果連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準備工作都沒有做好,那么缺少了物質保障的社會如何去進行其他方面的發展和提升。同時,對于現實的社會來說,如果糧食供應方面出現了問題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社會的穩定,進而影響到新農村建設的環境。
三、新型農村條件下農田水利規劃應當滿足的條件
(一)適應農村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對于新農村建設環境中的農田水利規劃來講,必須要滿足相應的條件,在堅持滿足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達到相應的規劃目標。為了切實滿足新農村建設的需要,農田水利規劃一定要按照能防洪、能排澇以及能灌溉和能除鹽漬等要求。農田水利工程只有具備了這些要素和特點,才能夠為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和提升做出應有的貢獻。但是這些特點要素也要求了在農田水利的規劃制定過程中要嚴格參考當地的歷史最高洪水位以確保安全。并且應當通過強化農村骨干型水利工程的建設,來推動河道水體環境的改善,在保證農田水利工程應有作用和功效的前提下提升農村地區的環境質量。借助于農田水利規劃來滿足農村地區廣大群眾對于物質和文化生活條件的需要。
(二)適應城鄉一體化的發展
與此同時,農田水利的規劃出了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外,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還應當滿足鄉鎮企業對于供排水方面的要求。根據實際的農田水利規劃,結合以當地交通。航運等實際情況,努力協調好各方面的統一發展。并且從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的角度出發,有關部門也要積極做好相應籌劃工作,對農田水利設施相關的商業、交通以及文教等設施進行科學的統籌規劃,使農田水利形成一個完整的布局,促進農村地區的合理有序發展,在新農村建設的影響下加速城鄉一體化的建設速度。并且農田水利規劃還要跟上時展的速度,在水利工程的標準。形式以及工藝上都要采取相應的變化,顯現出農田水利工程的高效、節水以及保土、省地等特點。
(三)建立良好的排水、灌溉系統
此外,農田水利規劃中還必須具有建立良好排水和灌溉系統的相關內容。農田水利工程的一個重要作用和功能就是進行排水和灌溉,這不僅事關我國農業生產的進步和發展,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新農村建設的成效。就我國當前的狀況來看,農村農業經營規模呈現出了快速擴張的態勢,農業的機械化生產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普及應用。并且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對于這方面的要求也將會不斷提高。為此,我們就要站在布局的角度上來進行農田灌溉和排水系統的調整,在建設灌溉、排水系統的基礎上做好相關配套設施的布設工作,為農業生產提供保障。
一、提升服務能力,做“服務型”農村基層干部
農村稅費改革后,廣大農村基層干部要轉換工作方式,樹立無私奉獻的思想,做“服務型”農村基層干部,全心全意為老百姓服務。
1、要興建公共事業,當好倡導者。要加強對年久失修,功能衰退,損毀嚴重的水庫、塘堰、泵站等農田水利建設,提高抗災能力;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治理、農村道路等村容村貌建設,改善鄉村環境;加強有線電視、電話通訊等公共信息設施建設,提供信息交流平臺;加強對學校、醫療建設,改善人文環境。
2、要廣泛宣傳政策法規,當好宣傳員。不少農民特別是邊遠山區的農民,他們對黨和國家的一些路線、方針、政策知之不多。比如,促農增收、退耕還林、計劃生育等方面有哪些政策性補助和獎勵,大多不甚了解。因此,農村基層干部要進一步做好政策宣傳工作,不漏傳、不漏戶,真正把政策交給農民,使其了解政策和從中得到實惠。
3、要及時信息,當好信息員。要以營銷、種養大戶、鄉土人才為農業信息重點用戶,了解他們的信息需求狀況,有針對性地向他們提供信息。要不斷提高信息的準確性,重視信息的分析預測、開發工作,精心篩選各種信息,為廣大農民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要根據季節性,及時提供針對性、時效性強、農民急需了解的信息,充分利用傳統媒體覆蓋面廣的特點,加強和傳統媒體的合作,以各種為廣大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常年向農民農業市場動態、農產品供求等信息。
4、要提供技能幫助,當好技術員。農村基層干部要幫助農民發展優質、高效產業,面對面了解農民需要哪些實用技術,多深入農戶,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作技術指導,排憂解難,為他們的產前、產中、產后提供各種技術服務,消除他們的顧慮。
二、提升科技能力,做“技能型”農村基層干部
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民群眾出現了舊產品、舊技術不適用,新產品、新技術不會用的問題,農村基層干部如果不能掌握行業管理和生產技能,服務群眾就成了空話,因此,農村基層干部要為群眾提供更多的技能幫助,只有掌握好各種技能,做“師傅型”的干部,才會受群眾歡迎。
1、要加強學習,提升科技理論水平。要多看有關農業方面的科技書籍、報紙,學習新的科學技術、了解市場信息。加強對種養技術、加工技術、營銷知識及其他實用技術的學習,提高生產、加工、包裝、推銷產品的技能。上級部門要積極組織好各種農業科技知識培訓,使農村基層干部系統的掌握農村科技知識。
2、要學以致用,提升科技運用水平。農業科技知識的提升,光理論學習是不夠的,必須要用到實處,用實踐來檢驗學習的成果。農村基層干部要率先把學到的科技知識運用到實際生產當中,發現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并不斷完善,切實加強對科技知識的掌握,使其能更好的指導群眾。
3、要廣泛宣傳,提升科技服務水平。要有誠心誠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急人民之所急,樂人民之所樂,真正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把技能用到“刀刃”上。要用示范引導、重點服務,以一帶十的方法,擴散、輻射服務范圍,提升技能服務的前瞻性和針對性,及時發現潛在的、對今后生產產生重大影響的問題。
三、提升創新能力,做“發展型”農村基層干部
發展是硬道理,帶領群眾發家致富奔小康,應是農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農村出現這問題、那問題,經濟欠發達是根本問題。作為農村基層干部,必須要提升創新能力,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1、要增強發展意識。目前,農村基層干部在抓經濟上,具有自滿、自卑、自大思想,把標準定位在看攤守業上,稍有點成績,則沾沾自喜,以功臣自居,向上級要待遇,對群眾擺架子,缺乏發展意識、干大事的雄心壯志。這些消極、片面的思想,與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任務,與群眾的愿望極不適應。因此,農村基層干部要增強發展意識,樹立“為官一任、致富一方”的責任感,解放思想,開闊思路,放大膽子,把經濟搞上去,經濟發展了,干部才會有說服力,農村工作才能走出困境。
2、要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提高農村經濟組織化程度。要優化糧食生產結構。糧食生產要以增收為目的,要以生產質量高、增加值多的農產品為主,努力提高糧食生產的綜合效益;要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畜牧業、林果業、水產業和蔬菜業等;要優化農業區域布局,為了避免地區之間產業過度雷同,實現規模經營,形成區域整體優勢。
3、要立足優勢促發展。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挖掘潛力,選準發展方向,找準突破口,闖出強村富民,發展村級經濟的特色路子。要變資源優勢為商品優勢,使一產變為二產、二產帶三產,多業并舉,多輪驅動,促進農民增收,集體增資。
四、提升帶頭能力,做“示范型”農村基層干部
做好示范引導,這是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最有效方式,是幫助引導群眾致富的有效途徑。
1、要帶頭履行國家政策法規,在政策上做好示范。國家政策法規的履行,關鍵在于干部,如果干部自己沒有做好,還談什么去領導群眾,因此,農村基層干部要以身作則,做政策法規履行的表率,自覺做好計劃生育、土地管理、環境保護等工作。要端正干事的態度和動機,堅持原則,守牢防線,過好權力關、錢物關、親友關,不能辦的事堅決不辦,不該拿的錢堅決不拿。
黨的十七大對新農村建設和加強農村衛生服務網絡提出了要求,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涵蓋了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建設與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最早試點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以下簡稱“新農合制度”)的東部省份之一,河北省以原有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為模板,建立起了一套成功的合作醫療體系,在農民中間顯然受到了普遍的歡迎,但不可否認的是其運行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弊端和不足之處,這些問題必須及時加以糾正和解決,才能更好的促進新農合制度的良性運轉。為更全面的認識新農合制度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筆者于2009年7―9月對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地區新農合制度實施情況進行了問卷結合訪談調查,以便探討新農合制度及其可持續發展的有關問題。
一、調查結果分析
(一)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的認知情況和了解途徑
河北省是實施新農合試點工作較早的省份,新農合已基本覆蓋了所有農村村民(有些在外打工的農民除外),但參加新農合的農民對新農合制度的認識水平較低。調查顯示,已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看病就醫有了基本的保障,農民的參保積極性一直呈上升趨勢。但許多農民對新農合政策內容認知水平較低,對于報銷程序也認識不清,對起付線、報銷封頂線、各級醫院報銷比例等關系切身利益的規定,僅有17.5%的參合人員表示非常了解或比較了解。不少農民對如何辦理住院手續以及定點醫院轉診、報銷等程序更是不了解,直接影響了參合農民的正常就醫和受惠程度。
農民對于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制度的了解,多來自于電視廣播等媒體,占到被調查人群的57.7%,由村干部上門宣傳的占到24.8%,其中年輕人多是通過網絡詳細了解,而年紀較大的中老年人多是通過傳統渠道比如村干部上門宣傳來了解新農合。
(二)參加新型農村醫療合作的情況與欠缺方面
被調查人群中,97.6%的農民表示愿意明年繼續參合,農民認為新農合這項制度好,感受到了切實的利益。河北省實施新農合這幾年來,報銷比例和范圍逐年調整,報銷的藥物目錄已全部納入政府價格管理范圍,報銷程序也在逐步完善中,但是對于農民來說,有的時候報銷程序仍顯繁瑣。首先是農民對于報銷程序的不了解,不清楚報銷范圍,更不清楚應該需要哪些憑證才能報銷,其次是定點醫院與上一級醫院之間的手續轉接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再次就是報銷程序的經辦人員沒有把工作做到位,公共服務方面有所欠缺。
二、對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制度的評價和建議
(一)對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制度的評價
被調查人群中,關于新農合的總體評價,有58.4%的人認為非常滿意,18.2%的人表示不是很清楚,另外有20%以上的人表示不是很滿意。從回收問卷中的其它問題來看,農民對新農合的不滿意主要集中在認為轉診的手續和制度比較繁瑣,合作醫療并不能完全解除看大病的后顧之憂,定點醫院的醫療和服務水平令人不滿意等方面,參加新農合的農民,主要是在定點醫院看病。但定點醫院藥價高、服務差的情況很普遍,使農民滿意度很低。調查發現,近六成的參合農民反映定點醫院醫藥價格偏高。與非定點醫院相比,定點醫院在醫療水平、服務態度、就醫便利性方面,并未得到參合農民的全面肯定。
(二)對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制度的建議
在實際參合模式方面,60.3%的人更偏好“保大病”,并希望能夠定期安排體檢,從經濟學角度講,定期體檢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從長期來看是有利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發展和運行的。
在資金管理方面,70%以上的人并不清楚資金的運作情況,許多農民認為資金管理應該交由政府管理運作而非委托基金公司或其他私人機構。
三、完善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對策
(一)進一步深化宣傳
重點是具體政策的深化宣傳工作,采取多種方式,如利用宣傳月、咨詢電話等各種方式廣泛宣傳。必須注意的是,要有針對性地突出重點宣傳,尤其是要注意對報銷程序、比例、惠及面、入、出、轉院辦理等各個方面的具體政策的宣傳解釋??蓪⑾嚓P政策、程序以“明白紙”的方式發放到農戶家中。
(二)建立健全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相配套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合理調整農村定點醫院布局,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督與監管,調節醫患關系,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增加農民對醫院的信任度。進一步完善新農合基本用藥目錄,要求臨床醫生熟練掌握用藥目錄,做到用藥合理、經濟,履行用藥告知義務,以使群眾對醫療狀況知情。
(三)進一步簡化報銷手續,提高保障水平,確保農民參合積極性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現代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 TV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當前我國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特點
1、公共服務性。當前農村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都是公益性的項目,主要功能是使某一區域的老百姓免受洪澇或干旱之苦,是政府為滿足老百姓生產需要和增加老百姓抗災能力而
發動群眾修建的工程,這些工程大都建于八十年代以前。
2、利益共享性。當前農村水利工程,每一個都有一定的影響區域。對該區域而言,水利工程能讓他們人人受益。而且水利工程讓所輻射區域受益的同時,往往不會影響到其他地區
的人的利益。對不同水利區域間的人來說,相互間的利益一般不會相互干擾。
3、非價格性。這類工程往往都是由政府出資,發動老百姓出工出力來修建的,具有純公共品的特征。由于其公共品屬性,其價值難以市場化,因此往往沒有直接的經濟效益,所以要想讓商家投資修建不太可能,至少純從公共品的角度看不太可能。這樣的工程由政府出資修建后,也只能由政府來管理。不過由于具有非價格性,而管理和后續的維修又有不斷上升的成本,一些地方政府覺得這是負擔,隨后就或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這類工程的存在,進而導致很多水利工程疏于管理而遭破壞,從而失去了應有的功能。
正是由于以上特點,當前中國農村水利工程面臨著嚴峻的問題,很多工程已喪失其應有的功能,而老百姓當前似乎也不太關注這個問題,當地政府也往往懶于過問。
二、引進現代化管理,恢復農村水利工程功能
當前農村水利工程大都建于計劃經濟時期,管理模式也一直沿用計劃經濟模式,所以和今天的市場經濟環境格格不入,進而導致了上述種種問題的出現。要改變這種狀況,在農村水利工程管理上必須走現代化道路,引進現代市經濟管理的一些理念,建立和完善符合現代社會特點以及新農村建設發展需要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恢復水利工程功能,為廣大農村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抗災保障。
1 明確管理上的權責利
當前的管理上最大問題之一就是水利工程的權責利不明確,一個地方的水庫該由誰負責?要負責哪些內容?出了問題有什么責任?管理者能收獲什么利益?這些在當地政府行政中完全沒有明確的規定,也沒有實際的操作。鑒于此,當務之急是,當地政府應當積極行動起來,明確各地水利工程輻射區域,確定責任人管理內容,必要時應專設一個管理崗位,從當地農民中聘一名農民兼作管理員,并讓水利工程輻射區域的老百姓集體監督。政府每年對管理員進行考評,根據考評結果核發績效工資。說到工資,有政府多,每個水利工程聘請一名農民兼作管理員,需要的人工成本一年也不會很多,政府每天的接官員可能覺得這又將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事實上,一個鄉鎮里水利工程數量并不待經費中適當省一點就足以滿足全鄉鎮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工成本。當然,這只是一種管理方式,一些地方根據實際還可以探索其他更好的管理模式。
2 建立運行耗費補償制
《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中,關于公共設施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提出的要求是:政府投資主要用于關系國家安全和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經濟和社會領域,包括加強公益性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欠發達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推進科技進步和高新技術產業化。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就其功能和性質而言,毫無疑問是公共服務產品性質的,因此對其運行過程中的管理成本和維修保養成本等,政府應當有相應的補償制度。
3 建立管養分離制度,避免腐敗滋生
對農村水利工程項目的管理進行充分調研,科學設崗定崗,確定管理人員編制。同時將維修和保養的業務從管理內容中剝離出來,在運行中如果需要維修保養,公開向社會招標。當然,與此同時,當地財政應當建立專門的水利工程維修賬戶,確保??顚S?,以保障水利工程維修項目順利實施,確保廣大農民利益不受損。這樣管養分離后,能有效避免管理人員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情況發生,減少了腐敗空間。這樣的體制下,當維修項目在進行時,管理員就成為一個監督員,對維修工程質量負有連帶責任。如此一來,管理員必定監督維修施工方認真施工,從而確保質量。
4 因地制宜進行市場化管理
某些水利工程如稍大型的水庫,如果交通等基礎條件具備,可考慮將整個水庫外包給個人作養殖之用,外包條款中明確包含水庫的管理,更要明確當有公益性的取水需要時以公益優先的內容。在維修上,超過一定金額的維修由政府承擔,小額的維修可納入承包范圍。承包人可以在水庫中發展養殖業等合法業務以賺取利潤。這樣的方式管理水利工程,可以減輕財政負擔,也可使工程管理變得更有質量,因為承包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會把水庫給管好。某些地方新的水利工程如果有市場發展潛力,也可以引進社會投資,由社會投資修建并在適當年限內可以憑工程獲取利潤。
三、結語
以上關于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改革,要堅持三個原則:一是因地制宜,充分考慮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二是保證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三是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堅持這些原則進行改革,新農村水利工程必將重新煥發光芒,為新農村建設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公共服務性。當前農村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都是公益性的項目,主要功能是使某一區域的老百姓免受洪澇或干旱之苦,是政府為滿足老百姓生產需要和增加老百姓抗災能力而
發動群眾修建的工程,這些工程大都建于八十年代以前。
2、利益共享性。當前農村水利工程,每一個都有一定的影響區域。對該區域而言,水利工程能讓他們人人受益。而且水利工程讓所輻射區域受益的同時,往往不會影響到其他地區
的人的利益。對不同水利區域間的人來說,相互間的利益一般不會相互干擾。
3、非價格性。這類工程往往都是由政府出資,發動老百姓出工出力來修建的,具有純公共品的特征。由于其公共品屬性,其價值難以市場化,因此往往沒有直接的經濟效益,所以要想讓商家投資修建不太可能,至少純從公共品的角度看不太可能。這樣的工程由政府出資修建后,也只能由政府來管理。不過由于具有非價格性,而管理和后續的維修又有不斷上升的成本,一些地方政府覺得這是負擔,隨后就或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這類工程的存在,進而導致很多水利工程疏于管理而遭破壞,從而失去了應有的功能。
正是由于以上特點,當前中國農村水利工程面臨著嚴峻的問題,很多工程已喪失其應有的功能,而老百姓當前似乎也不太關注這個問題,當地政府也往往懶于過問。
二、引進現代化管理,恢復農村水利工程功能
當前農村水利工程大都建于計劃經濟時期,管理模式也一直沿用計劃經濟模式,所以和今天的市場經濟環境格格不入,進而導致了上述種種問題的出現。要改變這種狀況,在農村水利工程管理上必須走現代化道路,引進現代市經濟管理的一些理念,建立和完善符合現代社會特點以及新農村建設發展需要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恢復水利工程功能,為廣大農村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抗災保障。
1 明確管理上的權責利
當前的管理上最大問題之一就是水利工程的權責利不明確,一個地方的水庫該由誰負責?要負責哪些內容?出了問題有什么責任?管理者能收獲什么利益?這些在當地政府行政中完全沒有明確的規定,也沒有實際的操作。鑒于此,當務之急是,當地政府應當積極行動起來,明確各地水利工程輻射區域,確定責任人管理內容,必要時應專設一個管理崗位,從當地農民中聘一名農民兼作管理員,并讓水利工程輻射區域的老百姓集體監督。政府每年對管理員進行考評,根據考評結果核發績效工資。說到工資,有政府多,每個水利工程聘請一名農民兼作管理員,需要的人工成本一年也不會很多,政府每天的接官員可能覺得這又將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事實上,一個鄉鎮里水利工程數量并不待經費中適當省一點就足以滿足全鄉鎮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工成本。當然,這只是一種管理方式,一些地方根據實際還可以探索其他更好的管理模式。
2 建立運行耗費補償制
《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中,關于公共設施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提出的要求是:政府投資主要用于關系國家安全和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經濟和社會領域,包括加強公益性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欠發達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推進科技進步和高新技術產業化。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就其功能和性質而言,毫無疑問是公共服務產品性質的,因此對其運行過程中的管理成本和維修保養成本等,政府應當有相應的補償制度。
3 建立管養分離制度,避免腐敗滋生
對農村水利工程項目的管理進行充分調研,科學設崗定崗,確定管理人員編制。同時將維修和保養的業務從管理內容中剝離出來,在運行中如果需要維修保養,公開向社會招標。當然,與此同時,當地財政應當建立專門的水利工程維修賬戶,確保??顚S?以保障水利工程維修項目順利實施,確保廣大農民利益不受損。這樣管養分離后,能有效避免管理人員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情況發生,減少了腐敗空間。這樣的體制下,當維修項目在進行時,管理員就成為一個監督員,對維修工程質量負有連帶責任。如此一來,管理員必定監督維修施工方認真施工,從而確保質量。
4 因地制宜進行市場化管理
某些水利工程如稍大型的水庫,如果交通等基礎條件具備,可考慮將整個水庫外包給個人作養殖之用,外包條款中明確包含水庫的管理,更要明確當有公益性的取水需要時以公益優先的內容。在維修上,超過一定金額的維修由政府承擔,小額的維修可納入承包范圍。承包人可以在水庫中發展養殖業等合法業務以賺取利潤。這樣的方式管理水利工程,可以減輕財政負擔,也可使工程管理變得更有質量,因為承包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會把水庫給管好。某些地方新的水利工程如果有市場發展潛力,也可以引進社會投資,由社會投資修建并在適當年限內可以憑工程獲取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