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1 17:25:55
序論:在您撰寫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無形財產權。
1.2確認或授予必須經國家專門立法直接規定。
1.3雙重性:既有某種人身權(如簽名權)的性質,又包含財產權的內容。但商標權是一個例外,它只保護財產權,不保護人身權。
1.4專有性:知識產權為權利主體所專有。權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經權利人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別規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這種權利。
1.5地域性:某一國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領域內發生法律效力。
1.6時間性:法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規定一定保護期限,知識產權只在法定期限內才是有效的知識產權。
企業的知識產權是指在生產勞動中對生產技術、工藝發明、改造及科研的一種肯定并以法律形式確認的具有不可侵犯、盜用的一種屬于企業、個人或企業與個人共同擁有的類似財產性質的權利。在我們的中小企業中幾乎匯集了機械工業中所有的技術工種,生產方式是在一定人為技術指導下的操作行為,他們在進行產品的生產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技術,也開拓創新了不少的實用技術成果,由于我們的很多中小企業在建廠初期也是我國的改革開放初期,那時候我們國內還沒有完全走上市場化經濟,大多數的經營活動中并沒有融入市場經濟的潮流,也基本沒有面臨一種你死我活的殘酷的市場競爭狀態,是以一種計劃性質的生產經營方式來滿足分國內各種產品的需求。
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基本是一項幾乎沒必要的工作,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和發展以及經濟結構的變化,市場競爭的殘酷性慢慢突現,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也才開始呈現出來,在知識產權保護這一點上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廣東、江浙一帶的一些效益好企業就做得很不錯,他們對自己的核心技術進行了嚴格保密的同時還通過各種渠道對其進行法律上的保護,如通過專利申請及商標注冊的手段等,他們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是相當強的。
但就目前來講很多中小企業其實有很多技術成果,卻沒有申請過一項專利,也沒有對在生產中比較重要的核心技術進行有效的保護。因此我們大多數中小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上是非常薄弱的。
從戰略的高度上來看這樣一種狀態對我們中小企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也將滲透至企業的每一個角落,到時由于市場經濟的沖擊,面對越來越激烈和殘酷的市場競爭,如果不做好知識產權保護的準備工作,增強保護意識,在未來的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將會處于一個不利的境地,甚至會出現由于知識產權的保護不當的而使企業面臨崩潰的局面。這種情況在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是時有發生的。因此中小企業必須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為即將到來的我國完全的市場經濟做好充足的準備。
2專利申請是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手段
作為中小企業來說怎樣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與開展專利申請的工作呢?以下提出幾點看法。
2.1在企業范圍內大力宣傳知識產權的重要性。要覆蓋到班組,要通過各種手段讓每一位員工都認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如對現場作業中的發明創造給予充分肯定,讓職工同志們充分認識這樣的發明創造就是知識成果,是可以通過申請專利來獲得企業和國家的肯定的,從而提高職工同志們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2.2加大專利申請力度。對在企業范圍內的合理化建議、技改、科研及其他技術成果和發明創造,對具備專利申請條件的要積極申請。
2.3建立和完善對發明創造的獎勵機制。在作業過程中對工藝、設備、技術進行改造而達到提高生產效率和改善員勞動強度、改善作業環境等的發明創造視其效果的大小給予不同程度的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
2.4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和專利申請的制度和體系。設專積或兼職的專利申請聯絡員。由聯絡員對本單位不同時期的各種技術成果進行收集、整理。對具備專利申請條件的技術成果上報有關部門進行專利申請。對于工作出色專利申請優秀聯絡員,要給予一定的精神及物質上的鼓勵以促進這方面工作的開展。
2.5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和專利申請的培訓和組織開展相關的活動。讓廣大企業員工充分的掌握更多的知識產權保護和專利申請的知識進一步的了解和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和專利申請的實質及目的。
在企業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及專利申請的力度的同時時還可以加快科技創新的腳步,刺激企業員工創新的動力和激情。在現階段我國科教興國的濃烈氛圍中,中小企業通過知識產權的保護而讓員工們更加重視工作中的技改、科研、技術創新及合理化建議的申報,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技術成果。作為企業的管理層對員工這種發明創造的精神堅決的給予鼓勵及宏揚對其產生的價值予充分的獎勵,進一步促進員工科技創新的積極性,總之在知識經濟時代及全球化市場經濟進一步的深入的背景下,在我國大力宣揚科技創新及自主創新的新型社會里,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及專利申請已成為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保護法》.
當前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對知識產權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如何進一步將知識產權管理融入中小企業的工作流程,在運營中體現知識產權的價值,以企業自身為主導,切實提升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能力,推動中小企業實現新的突破,是當前需要考慮的重點。以天津為例,通過對天津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調查問卷,綜合分析,現狀如下:
(一)重視知識產權管理,但缺少戰略管理意識
調查顯示,近80%的調研企業建立了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具備相應的知識產權管理規定,但不少單位仍由科研管理部門兼管知識產權相關工作。由于多年來形成的管理思路與管理機制的限制,往往存在重成果、重論文、輕專利的現象,導致知識產權相關能力的培養與建設嚴重不足,很少能從戰略的高度策劃知識產權的運營。
(二)知識產權管理意識淡薄,經費不足
調查顯示,調研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共4.12千萬元,占主營收入的2.89%;專利申請與管理成本共支出0.03千萬元,專利相關支出與研發投入比為1:137。很多企業將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的實施當成一項額外的“成本支出”,如申請費、維護費、調查費、專家費、保護費用等,沒有認識到知識產權是一項獨立的知識資本,沒有為知識產權管理提供專門的經費,致使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難以深入。
(三)知識產權應用水平較低,知識產權流失嚴重
調查顯示,我市專利實施方式以自行實施為主,專利轉讓實施和許可實施比例分別只占3.24%和7.95%,這說明我市的專利實施方式較為單一,通過專利權的交易促成實施的情況比較少。超過90%的調研企業沒有開展專利交易活動,大部分院校及科研單位中有一定數量的具有市場化潛力的專利沒有得到實施。
(四)解決知識產權糾紛意識不強調查顯示,有11%的企業在遭遇侵權后,既沒有請求行政機關解決糾紛也沒有拿起法律武器維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專利權人對行政管理機關在維權中所能起到的作用缺乏認識,且法律訴訟的周期長、成本高。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專利權人自身的維權意識還有待提高,對采用法律手段解決的熱情不夠高,司法保護意識不強。
二、改善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模式的建議
知識產權管理是一個整體的系統。它由多個子系統構成,各個子系統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共同服務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目標。從知識產權管理活動的縱向過程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涉及從技術研發前的創新準備到創新成果產業化的全過程;從其在市場競爭中發揮作用的橫向過程看,知識產權管理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連。在內部,知識產權管理各子系統之間協同配合;對外而言,知識產權管理系統與外界不斷進行大量的人、財、物、信息交換,如引進技術人才、獲得風險投資、取得知識產權信息,以形成協同力和促進力。因此,知識產權管理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
(一)企業應建立戰略思維,將知識產權融入到各項管理中
應用管理雅寶庫考核機制權利管理研發管理規劃設定市場調查項目檢索資金投入試驗評審自身實施權利許可價值評估市場融資交易申請確權合同管理技術保護維權訴訟信托績效評估獎懲記錄改進流程人才開發自身評估目標選取組織結構職能責任工作環境
(二)企業應加強經費投入
企業應加大投入,建立知識產權資本運營理念,關注高校中沒用實施運用的高校潛力專利,靈活處理購買、自用、許可使用和轉讓專利之間的關系,用知識產權融資所得投入到知識產權管理中,提升申請質量,建立專利池,更好地盤活資產。
(三)企業應樹立信心,通過各種渠道保護自身知識產權
企業應學會通過合理布局專利申請,提高專利申請書的撰寫質量構建更好的權利保護范圍。在面對侵權行為時,應樹立信心,多渠道開展維權,及時提訟。
三、政府在中小企業加強知識產權管理方面應采取的措施
推進中小企業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也是政府的重要職責,我國于2013年2月7日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29490-2013)》,并訂于2013年3月1日起實施。該國家標準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制訂,經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頒布,對企業策劃、實施、運行、評審和改進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做出了具體規定,也對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推行中,政府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試點
選定部分試點企業,協助企業梳理自身已有制度、結合企業的發展目標制定制度、建立管理體系、實現內部控制和外部交流、對組織流程改善/專利產出/競爭力提升等各方面開展評估和考核、不斷改進管理標準。
(二)推進建立各種高效的知識產權專業服務機構
政府應加強公共服務機構建設,完善專利信息平臺功能建設,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為社會提供基礎性、公益性專利信息、專利咨詢、專利侵權舉報投訴等公共服務。積極引進專利復合型人才,鼓勵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更加細化,更加深入。
(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關鍵詞] 中小企業 知識產權 有效管理
在知識經濟時代,對知識產權的有效管理已成為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這一激烈的戰場中能否獲勝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前我國中小型企業4200萬戶,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吸納了全社會75%的就業人員,提供了全國60%以上的出口額和50%的稅收收入,創造了全國70%的新增工業產值和58%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而這些中小企業在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地面臨著知識產權的困惑,并沒有對自身的知識產權進行有效的管理,這種狀況嚴重制約了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甚至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口。
一、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知識產權現狀與實施環境
我國經濟和貿易的持續快速增長,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濟環境,一方面,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快速成長,有利于企業生產和技術創新,有利于國內高科技產業競爭力的增強,有利于生成更多的知識產權;另一方面,由于國外跨國企業相繼進入我國,在我國采取的“產品未到,專利先行”的方法保護其技術、產品和市場,使得處于弱勢地位的我國中小企業置身于如此激烈的國際環境中,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和緊迫的壓力。據南京中院的一項調查,2003年~2004年南京民營企業涉訟知識產權案件174件,其中2003年78件,2004年96件,上升23%。知識產權案件數量持續上升,涉及糾紛的領域比較廣泛。調查情況表明,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特別是傳統制造業、雕塑業、醫藥業和新技術企業等行業競爭激烈,涉訟企業希望通過知識產權訴訟合法地排擠競爭對手,贏得市場優勢。案件的訴訟標的越來越大,一些案件與中小企業生存發展息息相關。
為不斷提高我國知識產權的創造、管理、實施和保護能力,完善現代知識產權制度,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實現的總體謀劃,2005 年 1 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文成立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制定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并由吳儀副總理任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制定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近幾年我國政府加強了知識產權法制建設,為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環境,積極推動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然而,我國知識產權起步畢竟較晚,在知識產權制度方面還不能很好地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知識產權制度的完善尚需要一個較長的階段。
二、中小企業在知識產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較少擁有自己的專利產品和技術,一些行業整體缺乏自主知識產權,行業仿制率高。許多的中小企業甚至沒有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對培育和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重視不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還不到位。企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過分重視有形資產的投入,對專利和商標等無形資產的潛在價值認識不足,不善于用知識產權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智力勞動成果。有些企業雖然有自主研發的技術,卻連一項專利都沒有。在申請專利的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企業不是出于真正保護自己的自主技術的驅動而申請專利保護的,而是把申請專利作為申報項目所不能或缺的、或是為了獲得政府的獎勵、宣傳公司形象的一個過程來由別人提醒操作的,所以可想而知,這些企業主動申請專利的又有多少?對獲得授權的專利又有多少保護和維權意識?往往會出現直到自己研發的的技術、創立的品牌被他人搶先申請為專利或注冊為商標,形成“知識產權壁壘”,反過來制約使用的時候才意識到不得不化重金贖回本屬于自己享有的知識產權及應由自己占領的市場份額。筆者接觸過一家成長中的小型企業老總,企業在委托別人開發核心技術時,居然沒有任何的書面約定,當問及技術成果的歸屬權時,對法律是如何規定的也是一無所知,企業沒有自己的法務部門,更不用提知識產權法務專員了,在技術開發時基本上是不去檢索現有技術的,在交流中發現他們雖然有朦朧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卻又舍不得化錢去委托專業人士協助完成整個技術開發合同及其通過專利檢索來確定開發方向,或是通過商標檢索來申請自己的品牌。
2.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尚不健全。一是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缺失、管理制度匱乏。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2002年《工業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狀況調查報告》,在1245家被調查企業中,設有專門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的企業有152家,占有效樣本的13%;設有兼職機構的企業676家,占57%;專、兼職機構都沒有的企業350家,占30%。配備知識產權工作專職人員的企業只有157家,占13%;配備兼職人員的企業766家,占65%;專兼職工作人員都沒有的企業262家,占22%。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2002年《工業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狀況調查報告》,在被調查的1245家企業中,制訂了知識產權內部規章的企業有425家,占有效樣本的36%,正在制訂規章的企業有365家,占31%;沒有制定規章的企業395家,占33%。近三分之二的企業正在建立或者根本沒有建立知識產權內部規章。二是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人才缺乏。這是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薄弱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數據顯示,美國IBM公司專利工程師有500多人,微軟公司全球25000名員工近五分之一從事知識產權工作,索尼和日立公司均有300多人從事知識產權工作。而我國現有的知識產權專業人才主要集中在知識產權專業服務機構以及司法領域,大量企事業單位的知識產權法律、管理、經營人才幾乎是空白。
3.企業知識產權擁有量少,技術含量低。據統計顯示,我國有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并且很多企業不夠重視他人的知識產權。建國以來我國生產的西藥有3000多種,而其中99%是仿制;農藥146個品種,仿制率達95%;精細化工3500個品種,仿制或低檔產品占97%;我國是集成電路使用大國,但大多數中小廠商沒有自己的設計能力,還停留在芯片封裝等低級附屬生產階段,無法與國外競爭。同時企業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與企業的經營額也成一定的正比關系,有數據顯示,營業額在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開始生產自己的產品,其中一小部分企業在其他企業已有技術的基礎上研發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些專利技術或非專利技術。絕大多數企業的技術僅僅與已有的某個產品線個別技術的解決或改良,幾乎沒有可以形成較大規模產業的技術。中小型企業和規模以下企業的專利均以外觀設計為主,發明專利申請比例偏低。我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技術含量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中小企業往往是由于銷售侵權產品而被行政機關處罰或者被權利人,甚至有些企業明知生產和銷售的是侵權產品,仍然抱著僥幸的心理去搏一搏,有些企業雖然擁有知識產權,員工的流動,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薄弱和對知識產權無形價值認識的不足,往往又不能很好地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對培育和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重視不夠,企業對知識產權無形價值認識的不足是他們一個致命的弱點,也是制約了企業的發展的一個重要障礙。
三、中小企業宜采取的知識產權管理策略
目前,建設創新型國家正如火如荼展開,倡導創新創業的風尚正在形成,這對中小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中小企業想要在紛繁復雜的知識產權紛爭面前,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化被動為主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保持企業的持續發展,實現利潤最大化,必須采取有效的知識產權管理策略:
1.增強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意識,提高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知識產權的價值既包括其基本價值,也包括其運用價值。例如一項專利技術,不僅要明確這一專利主體是誰,這一專利權所受法律保護的范圍有多大。還要明確這一專利的運用價值,比如實施后所能帶來的潛在價值或許可給第三方所能帶來的隱含價值。這就需要企業采取以下的具體措施:
(1)加強宣傳教育,使企業管理者和廣大職工都能意識到知識產權不僅是企業的無形資產,而且是國家法律賦予產權所有者的一種特殊的合法壟斷權利,可以通過對市場的獨占而實現超額利潤,是更為有效的競爭手段和更為強大的競爭武器,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標志和體現,要充分認識市場經濟條件下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2)加強培訓,促進企業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提高企業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將知識產權培訓納入到企業內部的培訓計劃中,制定具體的年度培訓計劃。培訓的方式,可以采取先行將企業負責知識產權工作的人員輸送到專業的培訓機構去培訓,再由該人員具體負責給企業全員進行培訓;也可以通過邀請單位的法律顧問、高等院校的專業教師或實務部門的專業人士對全員進行授課的方式進行培訓;通過培訓,在企業內部建立起知識產權的激勵機制使知識產權成為企業利潤的核心轉化模式和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
(3)培養員工的保密意識,在員工出席專業領域的會議,發表學術著作、演講時,很有可能正是競爭對手一直尋求的關鍵信息。所以,對企業員工發表專業性文章、出版著作以及相關講演等做相應培訓和教育,必要時,應進行適當監督及控制。同樣,對于廣告、展覽等可能失密的活動也應進行相應知識的培訓、乃至檢查與控制,以防止失密。
2.健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組織體系,完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和制度。發達國家企業內部都有專門負責知識產權工作的管理機構,配備了一批專業人才,負責分析專利信息、專利申請、專利開發、專利轉讓、專利保護、專利訴訟等知識產權工作。例如,日本日立公司的知識產權部約有360人,豐田也有150人;國內一些著名企業如海爾、華為都設有知識產權部。這些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完善的企業均制定有完備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我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工作處于起步階段,且各企業的經營范圍、規模大小等情況不盡相同,鑒于中小企業的規模和現狀,宜采取以下的具體措施:
(1)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的設立應與國情、企業的實際相結合,可設立直屬于企業最高管理者或企業研發部門或企業法律部門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或只確定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知識產權管理。其中有條件的中型企業可配備專職知識產權工作人員,建立專門機構,其他一些不具備條件的中小企業可從社會中介機構中聘請知識產權顧問,幫助企業開展知識產權工作,但企業內部依據工作需要也應明確承擔知識產權工作的機構及專職或兼職人員,由該機構或人員負責與知識產權顧問的聯絡及協助知識產權顧問開展企業內部的知識產權管理工作。
(2)為避免小型企業勢單力薄的缺陷,可建立行業保護聯盟,對侵害加盟企業知識產權的行為,采取聯合對策及行動。通過企業組成行業保護聯盟或知識產權保護協會,使知識產權制度行業化和社會化,這是更廣義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范疇。
(3)企業內部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有關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以使知識產權管理保護工作有章可循。包括企業的知識產權培訓計劃、企業的保密制度、對職務知識產權歸屬的規定、保密文件的歸檔、知識產權的創造獎勵制度、知識產權的許可、轉讓制度等。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促進知識產權的保護、合理利用和擴散。積極應對處理企業有關知識產權方面法律糾紛或爭端,將平時在有關知識產權研發、投入、實施情況等方面的原始記錄和基礎數據用制度的形式要求相關人員予以記錄和保存,以備作為主張權利或應訴時的證據材料。
(4)要善于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不是裝點門面的飾物,而是市場競爭的利器。知識產權是訴訟中的權利,其價值通過訴訟才能得到最充分的體現。根據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規定,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可采取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兩種途徑,中小企業可以在單個案件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其中的任一途徑。
3.加大企業技術創新力度,促進知識產權的形成。中小企業若要長遠發展,就必須要培養創新能力,鼓勵開發研制自己的核心技術,才能突破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口,這就需要中小企業采取以下的具體措施:
(1)改變思路,將以跟蹤和模仿為主的初級模式調整為以自主創新為主的發展模式,在資源分配上,逐步加大對科技創新資金的投入,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研發經費比例,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中小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公有技術,結合企業特點進行技術改造,特別是注意追蹤了解新近失效的專利技術,發現有應用價值的及時利用加以開發。
(2)加強知識產權信息開發利用,節約開發成本。企業要建立適合本企業的專利信息利用機制,開通專利文獻檢索渠道,了解最新專利信息;對相似技術由專業人員進行侵權分析,避開侵權技術,并了解本行業技術發展趨勢,確保企業技術研發的方向和合法性。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專利信息占整個技術信息量的90%,在技術研究各個環節中,企業善于利用專利信息不僅可以提高研發起點,而且能節省40%的科研經費和60%的時間。同時企業在產品投產和銷售前都要進行專利檢索,以免侵犯他人專利權。現在網絡上國內外大部分專利說明書都是免費全文提供,這就給企業提供了方便。
(3)要加強產學研合作,按照“利益享受、風險共擔”的原則,共同開發新產品和新技術,在取得知識產權后,要積極創造條件,加大投入,促進產業化。對企業內部暫不具備轉化條件的知識產權,通過合資合作、技術入股等辦法加速實現產業化,有些項目可通過技術市場向外轉讓許可使用,促進知識產權的流動和擴散,實現動態中的保護和增值。同時,建立知識產權激勵機制,推進知識產權制度創新。對知識產權的發明創造者或持有人可采取股權激勵機制,使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參與到分配中,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科技革新潛力。
目前,各級政府為鼓勵中小企業獲取和實施知識產權,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和資助獎勵措施,如對專利申請被授權后的資助、對軟件著作權登記后的資助等等,作為中小企業,要充分利用這些政策,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起知識產權的有效管理體系,從而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和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彬:我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思考[J].知識產權,2008,(1):50
[2]劉紅兵: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若干問題研究[N].江南時報,2006-07-08:(12)
[3]熊英: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設計思路.info.省略/2007/120704/c000055442.shtml.
[4]朱婀丹:我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模式選擇[J].山西科技,2006,(2):24
關鍵詞: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文獻標識碼:A
前言
近年來,萊蕪經濟和貿易的持續快速增長,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濟環境。一方面促進了萊蕪中小企業的快速成長,有利于企業生產和技術創新,有利于生成更多的知識產權;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加入WTO,國外跨國企業相繼進入我國,進入山東,使得處于弱勢地位的萊蕪中小企業置身于激烈的國際環境中,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和緊迫的壓力。據調查,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開始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特別是傳統制造業、雕塑業、醫藥業和新技術企業等行業競爭激烈。涉訟企業希望通過知識產權訴訟合法地排擠競爭對手,贏得市場優勢。案件的訴訟標的越來越大,一些案件與中小企業生存發展息息相關。本文從小處著手,以萊鋼鍛壓有限公司等中小企業為例,綜合分析萊蕪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現狀,得出其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目前中小企業存在的知識產權問題,并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
一、萊蕪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整體現狀。近年來,萊蕪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事業得到較快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和企業自身的發展。但從總體上看,萊蕪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工作基礎薄弱,還存在知識產權量少質低,職務發明專利占比低、專利實施轉化率低、對企業發展的支撐力不強等問題,公眾意識、管理水平、對知識產權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知識產權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也深為缺乏,有待進一步提高??偠灾?萊蕪中小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也相當突出,大部分中小企業還沒有從經濟和市場的角度真正領會知識產權的重要性,這與建設創新型企業的要求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還不相適應。
萊蕪中小企業在2002~2009年8年間平均每3.5項獲獎科技成果才申請1件專利;平均發表5.5篇論文才申請1件專利。這種“兩多一少”的結構,反映了目前萊蕪中小企業依然重視科技成果評獎和,而忽視專利申請,也反映了萊蕪企業研發能力較弱、研發水平較低、專利意識不強、專利質量低下、自主知識產權嚴重不足。萊蕪中小企業目前的技術創新狀況和知識產權現狀并不容樂觀。
(二)存在的問題。萊蕪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整體狀況不容樂觀,存在著眾多問題,以下從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以及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兩個方面展開論述。
1、產權保護意識不強。萊蕪大部分的中小企業缺乏足夠的知識產權意識,很多創新成果不能在第一時間產權化,企業缺乏知識產權管理思想和意識,尤其是知識產權戰略管理意識,給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帶來了不少困難。
(1)中小企業對技術創新成果的產權化意識不強。由此導致了企業自主知識產權數量不多,自主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并造成了企業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的流失。以萊鋼鍛壓有限公司為例,由于受傳統計劃經濟時代科研體制的影響,該企業對研究開發的新技術熱衷于通過鑒定、評審等程序獲得獎勵或者鑒定證書,然后將技術成果束之高閣,而對技術成果申請專利表現得十分冷淡,對知識產權保護重視不夠,以至于有些已有技術被別人搶先注冊了專利技術,使自己被冠以仿冒者的罪名,譬如柔性管端模具。
(2)企業缺乏知識產權管理思想和意識,特別是知識產權戰略管理意識。舉例來說,萊鋼鍛壓股份有限公司的知識產權管理總體上停留在較低的層次上,如申請項目管理、開發項目管理、獲權項目管理、基本法律事務處理等,遠遠沒有上升到戰略管理層次,而且此企業在知識產權管理定位上存在誤區,即將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等同于企業技術生產管理或法律事務的管理,根本沒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它將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的實施當成一項額外的“成本支出”,如申請費、維護費、調查費、專家費、保護費用等,沒有建立獨立的知識資本制度,沒有為知識產權管理提供專門的經費,致使其知識產權管理流于形式。
2、產權管理體系不健全。大部分的萊蕪中小企業,沒有建立起良好有效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存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缺失、管理制度匱乏、知識產權管理人才缺乏、研發資金投入不足、重開發引進而輕吸收引進等方面的問題。
(1)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缺失,管理制度匱乏。根據萊蕪知識產權局2009年《萊蕪市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狀況調查報告》,在被調查的100家中小企業中,制定了知識產權內部規章的企業有36家,占有效樣本的36%,正在制定規章的企業31家,占31%;沒有制定規章的企業33家,占33%。近2/3的企業正在建立或者根本沒有建立知識產權內部規章。
(2)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人才缺乏。這是萊蕪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薄弱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國IBM公司專利工程師有500多人,微軟公司全球25,000名員工近1/5從事知識產權工作,索尼和日立公司均有300多人從事知識產權工作。而萊蕪地區80%的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法律、管理、經營人才幾乎是空白。
(3)研發資金投入不足。萊蕪中小企業研發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舉例來說,2000~2009年的9年間,萊蕪中小企業研發平均經費內部支出僅占銷售收入的2.13%,最高年份也僅為4.32%,沒有達到5%。
(4)缺乏有效的知識產權激勵機制。萊蕪很多中小企業并沒有建立知識產權的有效激勵機制,不能充分調動員工從事技術以及知識創新的積極性,使得企業缺乏競爭的后勁。以萊鋼鍛壓有限公司為例,該企業章程規定,對于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的員工一次性給予500元獎勵。此規定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很多員工取得技術突破后申領獎金,卻以成績不夠突出為由被企業拒絕,嚴重打壓了員工創新的積極性,而且即便是申領到獎金的員工,也因為獎勵力度不夠而積極性低落。
(5)重開發引進,輕消化吸收。在技術方面,大多數萊蕪中小企業只注重技術開發引進而輕視消化吸收,缺乏技術開發引進的后期跟進工作,技術消化吸收經費明顯匱乏。以萊鋼鍛壓有限公司為例,雖然該企業每年在技術開發方面都投入大量資金,其中技術改造經費占經費總額的54.36%、技術引進經費占35.71%、消化吸收經費占6.02%、購買國內技術經費占3.91%。(圖1)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是企業在引進技術上進行技術創新的前提,而從我國很多中小企業的現實情況來看,企業的消化吸收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改善萊蕪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對策
(一)增強企業的產權意識。增強企業的產權意識首先應當樹立起創新成果知識產權化的意識,其次還應當積極采取措施,增強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意識和水平。
(二)逐步建立健全企業產權管理體系。為適應生存發展的需要,各中小企業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管理工作,健全機構、規范制度、落實人員、保障經費,形成責權明晰、規范統一、運轉高效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
1、建立健全產權管理機構。各中小企業應當設立比較健全的管理機構,分別負責市場調研、知識產權信息搜集、專利申請、制定知識產權戰略等等諸多知識產權事宜。其職責除制定企業規章制度、組織實施知識產權培訓、研究制定知識產權戰略、處理企業內外知識產權業務等方面外,還包括制定企業知識產權發展規劃,對本企業技術、產品領域知識產權發展狀況和動態進行跟蹤分析,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建議,為企業開展經營管理從技術開發、產品營銷方面提供支持,及時對本企業的知識產權實施保護,預防本企業侵害他人知識產權等。在實際操作方面,中小企業可以組織相關人員到愛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萊鋼、泰鋼等知識產權管理方面的先進企業進行參觀學習。
2、建立健全產權規章制度。在宏觀層面應確立企業知識產權的基本政策、指導方針;在微觀層面應針對不同領域、產品、人員制定規章制度,如與企業員工,特別是接觸和掌握企業重要知識產權的員工簽訂知識產權問題的協議,包括商業秘密保密協議、職務技術成果歸屬、競業禁止協議等。還應建立企業在與其他企業等單位和個人進行業務交流時的商業秘密保密制度、技術合作的產權處理制度等。無論屬于何種層面,對企業知識產權的確權和保護、利用、監管等運營方面的規定必不可少。以確權而論,企業應當建立及時對知識產權進行確權的制度,如對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工藝開發而產生的技術成果的相應專利申請制度和技術秘密保護制度,對企業商標在國內外的及時申請注冊制度和對企業著作權的及時登記制度;以監管而論,需要建立對企業的知識產權進行全程跟蹤、監控的機制,以保障整個企業知識產權的運營依法進行,并及時發現侵害本企業知識產權的行為,確保企業知識產權不受侵害。
3、培養產權管理專門人才。要促進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健康較快發展,中小企業必須強化抓知識產權就是抓企業發展的理念,建立一支創新團隊,培養知識產權尤其是專利明白人。在這方面,中小企業可以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大學院校優秀畢業生的加入,并定期組織對相關人員的職業培訓;還可以聘請相關知識產權專家擔當顧問,為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開展予以指點、監督。
4、建立健全產權激勵機制。這種激勵機制的建立需要規范企業與科技人員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完善獎懲制度,建立鼓勵企業技術創新、發明創造的激勵機制(包括知識產權要素參與分配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知識產權專項獎勵基金),并創建體現科技創新價值的考核指標體系等,將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質量作為技術人員晉升職稱和提升工資的標準,以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
(三)提高知識產權的實施轉化率。各中小企業資金技術實力本來就比較薄弱,所以更應當做好知識產權的實施轉化率。應當建立知識產權的效用監督、考核體系,積極做好知識產權引進后的效能評比工作,加大知識產權消化資金的投入,實現知識產權效用的最大化,變相地節約成本,如固德化工有限公司2007~2009年間專利消化資金投入增加了20%,結果知識產權效能增加了80%。
(四)拓寬途徑,增加研發資金投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特別是在知識產權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今天,在資金方面處于劣勢的眾多萊蕪中小企業,應當積極采取措施,拓寬途徑,增加企業研發資金的投入。
1、關注政府政策。目前,萊蕪市人民政府為鼓勵中小企業獲取和實施知識產權,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和資助獎勵措施,如設立了專利發展專項資金,僅2010年一年萊蕪市專利發展專項資金就由市級財政預算安排70萬元,主要用于專利申請、專利實施、專利管理及專利保護等方面的專項資助。各中小企業取得的專利權、商標專用權、著作權等,經資產評估事務所評估,有關部門審核認定后,還可以按照評估的實有資產價值作為質押申請銀行貸款。作為萊蕪地區的中小企業,要充分解讀并利用好本地區的相關政策,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大研發資金的投入,加快企業知識產權的創建。
2、借助知識產權中介服務體系,節約開發成本。僅靠資金未必就能確保開發出成功的產品。一些公司之所以超過競爭對手,并不是因為它們在研發上花費更多,而是因為它們的開支更明智。比如,甲骨文公司2008財政年度的研發開支占收入的12%,而軟件類企業的總體比例為13.6%,但2009財年甲骨文的利潤增幅達到29%,且該公司目前還在增長。這說明了企業應當追求研發資金效用的最大化。
對于萊蕪眾多的中小企業而言,資金、技術實力相對薄弱,更應當合理有效地配置研發資金以實現資金效用的最大化。由于內部人員信息上的不足,在面對紛繁復雜的知識產權事務時,可以求助專業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幫助處理。專門從事知識產權服務的機構擁有合理的人員構成,長期從事知識產權領域的研究與實務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這對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省時省力的一條捷徑??梢院芎玫靥嵘髽I研發資本的利用效率,達到資本效用最優化,節約開發成本,變相增加企業知識產權的投入量。
三、結論
萊蕪是一個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比較淡薄的地市,公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正在逐步建立,對知識產權的理解也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隨著我國加入WTO,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環境,眾多的萊蕪中小企業,既要主動參與、遵守國際游戲規則,也要盡量利用機制,揚長避短,并充分利用好國家的相關政策,為企業爭得最大的發展空間。
(作者單位:青島農業大學經管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朱丹.山東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模式選擇[J].山東科技,2006.2.
[2]Kumar Nagesh.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Market Orientation and Location of Overseas R&Q Activities by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J].World Development,2006.4.
[3]王立誠.萊蕪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戰略研究[J].企業經濟,2008.7.
[4]朱雪忠.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7.
論文關鍵詞: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
知識產權,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自從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企業逐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知識產權的保護顯得更加重要。[1]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現代企業管理論文,入世這些年來我國因知識產權保護而出現的各類問題層出不窮,致使我國在國際貿易中吃了不少的虧。
中小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中相對活躍的部分,只有不斷地研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依靠知識產權的獨占性占領市場,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站穩腳跟,并謀求更大的發展cssci期刊目錄。因此,在市場經濟洪流的沖擊下知識產權保護已刻不容緩,中小企業中加強知識產權更應該成為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點。
一、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現狀
1.研發數量少
許多中小企業不愿花費較大的資金來培育和發展具有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因此不得不付出高額的專利使用費,并在市場競爭中喪失先機。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較少擁有自己的專利產品和技術。統計顯示,建國以來我國生產的西藥有3 000多種,而其中99%是仿制;農藥146個品種,仿制率達95%;精細化工3500個品種,仿制或低檔產品占97%。[2]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現代企業管理論文,截止2007年11月,在中國境內申請的發明專利中,專利申請地址來自于日本的有204723條,美國為136875條,而地址為中國的發明專利僅有17466條,根據權威部門估計,每年“中國制造”為專利技術支付的費用大約占出廠價的25%——30%。[3]可見,我國中小企業的專利技術研發數量太少,而隨著全球經濟的迅猛發展,其競爭也越顯慘烈,很多中小企業,特別是缺乏專利產品和技術的企業,更是在經濟競爭中難以立足。
2.研發質量低
中小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除了需要加強知識產權的研發意識之外,還需要側重核心知識產權技術的研發,即注重知識產權的質量。根據2006年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統計,我國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企業僅為萬分之三現代企業管理論文,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2004年,我國的專利技術申請為13萬件,有一半來自跨國公司。從專利的構成看,中國申請的100件專利中,只有18件是發明專利;而國外企業申請的100件專利中,有86件是技術含量較高的發明專利cssci期刊目錄。[3]從這一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中小企業不僅在專利技術發明的數量上較少,而且質量較低,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地位。
二、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問題
1. 內在因素
目前,許多的中小企業雖然研發了新的產品和技術,但是不能迅速轉化為生產力。有些中小企業自身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沒有及時創立自己的品牌和產品,而讓他人搶先申請了專利和注冊商標,從而喪失了專有使用權。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業雖然對于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較強,但是缺乏專業的人才、知識產權保護專業機制也不健全。以美國的337調查為例現代企業管理論文,2002年——2006年,在涉及我國出口產品的46起337調查中,有14件案件我國企業未應訴,未應訴案件約占全部案件的1/3。一些337調查案的原告方利用我國企業付不起訴訟費和搭便車的心理,刻意選擇那些可能不愿應訴的小企業作為列名被告,以侵犯其核心知識產權為由,向ITC尋求普遍排除令的保護,從而直接打擊我國整個行業的利益,甚至不得不退出美國市場。[4]可見,中小企業不做好自身的知識產權保護的防護工作,不未雨綢繆,必然會在遇到實際問題中吃虧。
2.外在因素
第一,政策法律、法規不完善
由于知識產權屬于法定的權利,它不僅表現為權利內容法定,而且還表現為獲取和行使權利的方式法定,因此,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工作也必須具有相應的規范性。但是現代企業管理論文,目前我國對于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政策法規還并不完善,沒有詳盡的知識產權保護條例、專利申請審查制度、職務發明創造申報與審查制度、科技成果登記制度、知識產權投資管理制度、商業秘密保護制度、研究開發項目登記與定期審查制度等。[5]這就使得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難以規范,使得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陷入混亂cssci期刊目錄。
第二,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尚不完善
由于知識產權申請、評估、確認等工作較為復雜,對于一般的中小企業人員而言,由于信息不足,往往需要專業的服務機構進行輔導處理。但是,目前高質量、體系完善的專業服務機構較少。而高質量的服務機構收費較高,也超過了一般中小企業的承受能力,因此許多中小企業不得不選擇資質較差、收費較低的中介服務機構,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的實力差距,不利于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
第三,內部控制不足、實施效率較低
目前一些中小企業也關注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并設立的專門的人員和機構處理相關事務,而國家對于高新技術的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的開發和保護給予了較多的優惠,也頒布了一些相應的優惠政策。但是因為缺乏較好的內部控制管理,雖然目標在制定之初是有利于知識產權保護的現代企業管理論文,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卻發生了偏離,從而導致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陷入僵局。
三、加強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措施
1.提高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中小企業要明確知識產權在其自身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樹立知識產權開發和保護意識。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知識產權研發、申請和保護專門機構,并培訓專業的人才從事知識產權相關工作。建立一套與政府、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相協調,成熟有效的糾紛風險評估和處理機制,從而確保中小企業在面臨知識產權糾紛中能夠從容面對。
2.不斷完善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制度
政府部門應該意識到中小企業在國家經濟中的重要地位,要從戰略上對中小企業進行重視,要給予那些具有一定規模的中小企業的技術中心提供資金、人才、信息和研究項目等更多的支持,扶持具有較強研發能力的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中心,使其在知識產權的爭奪戰中獲取有利的優勢。并不斷總結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經驗,參照國外發達國家較成熟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結合國情,制定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cssci期刊目錄。鼓勵中小企業進行知識產權的自主創新,并進行相應合理的政策扶持。
3.完善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
鼓勵專業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建立,完善知識產權服務的規章流程,強化中介服務機構的信息服務意識,并進行合理的人員配置。政府機構也應規范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的收費標準,對于需要知識產權服務的中小企業現代企業管理論文,可以給予適當的補貼,以鼓勵中小企業可以接受高質量的知識產權服務,確保申請了知識產權的中小企業都能夠得到有效保護。
4.建立內部控制工作
對于中小企業本身,政府從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部門,以及知識產權保護中介服務機構都應該建立適當的內部控制機制。根據各主體的復雜程度建立相應的完整的內部控制機制,通過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過程控制和相互牽制作用,防止個別人員出現操作風險,保證知識產權保護目標實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此外各部門之間、人員之間應相互配合,各崗位和環節都應協調同步,各項業務程序和辦理手續需要緊密銜接,從而避免扯皮和脫節現象,減少矛盾和內耗,以保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高效性和連續性。
參考文獻:
[1]蘇元機.論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及保護意識的增強[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1):44.
[2]朱婀丹.我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模式選擇[J].陜西科技,
2006(2):24-25.
關鍵詞:中小企業 知識產權 有效管理
隨著經濟進入飛速發展的階段,中小型企業逐漸成為我國所有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知識性經濟社會中,影響中小型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是知識產權。但是國內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普遍不高,整體管理水平較低,侵權行為時有發生,缺乏一種科學化、系統化、合理化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模式。制定符合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模式,規范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多方面配合,才能做好知識產權的管理工作。
一、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論述
(一)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構成要素
企業知識產權就是企業為獲得并確保市場競爭優勢,利用知識產權保護方法取得最大經濟利益的手段。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是企業經營管理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體系,有其基本結構內容,包括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方針、戰略目標、戰略計劃、知識產權法及戰略調節機制等。
(二)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管理目標
企業拓展研發部門和市場營銷管理部門必須與企業知識產權戰略部門確定目標的過程緊密結合。拓展研發部可根據研究結果和技術的進步申請知識產權戰略的立項,知識產權戰略部門依據此立項,通過互聯網檢索相關文獻資料,與此同時,市場營銷管理部門應調查相關市場的信息并隨時向知識產權部門反饋信息,確保知識產權申請過程的完善。
二、中小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現狀
(一)申請獲取知識產權后不能很好的維護和運用
當前許多中小型企業往往到了發覺自己的知識產權受到侵害、市場被嚴重擾亂甚至擠壓、在快要失去市場時才想起維護自己的權益。
(二)不注重知識產權維護
直到今天我國很多中小型企業都沒有樹立完整的品牌意識,不重視知識產權的維護工作,對市場上出現的假冒偽劣產品不過問,濫用自己企業的知識產權行為不重視,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的干預措施還任其發展。
(三)中小型企業對知識產權管理人才的缺乏
一項數據表明,在1999年我國擁有大約一萬余擁有專利的工作人員及平均13萬中才有一個清楚專利的人員。國內擁有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的企業非常少,能把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和企業內部業務聯系起來的專業人才不多,致使大多數專利申請之后卻無人管理,知識產權得不到充分利用。
(四)技術創新能力不高
在近三十年的發展進程中,中國漸漸成為了制造業大國,享有“世界工廠”的美譽。但是大部分的產品是made in china (中國制造)而不是made by china(中國創造),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十分有限,企業只會一味引進國外技術,造成企業在技術引進上產生依賴性。
三、知識產權管理落后的原因分析
(一)企業方面
企業存在的問題主要在知識產權管理的方式不正確導致相對的管理效果不明顯。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知識產權意識淡薄,缺乏主動性,有關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沒有一定的戰略部署。在多數發達國家中,企業的知識產權都受到極大重視,認為知識產權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構成要素。在我國由于過去體制的慣性思想,企業轉向知識產權管理的時間較短,其次就是過去的成果管理體系仍然影響著多數企業的發展方向,給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帶來巨大影響。
(二)制度方面
制度體系的不完善,使多數中小型企業不僅缺乏自身知識產權管理意識,還會侵犯其他企業的知識產權,因而生產出一些假冒、偽造的產品,在企業發展中運用了不正當的競爭手段。因此我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問題從根本上講就是制度方面的原因,只有完善制度改革才能有效解決中小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問題。
四、建設中小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有效對策
(一)政府要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政府應多與發達國家就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多溝通多交流,了解國際社會有關的知識產權法規和政策。政府行政機關應多與技術專家、知識產權法律專家進行溝通交流。企業應是知識產權保護的主要內容,企業的良好發展對整個國家的社會經濟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不斷完善中小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
企業領導必須增強知識產權管理理念,使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與社會環境相契合,最大程度增強企業的核心戰斗力。此外,設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增進相關專業人員,受企業決策層的直接領導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體系完善手段。
(三)對知識產權進行綜合保護
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應進行綜合保護,綜合保護必須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分析是否存在被侵權的可能性,制定有關計劃減少侵權所帶來的利益損失,在發現有侵權的行為時,必須做好舉證工作,將侵權證據妥善保管,務必采用有效的、簡單的解決方案;其次就是企業自身產品侵權的可能性,相關部門必須對專利信息進行有效分析,避開不必要的風險,確定企業自身是否有相關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
五、結束語
中小企業若能進行有效的知識產權管理,將在企業發展前景、制定發展目標上起到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可提高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應用和保護,從而提高中小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科學化、系統化。
參考文獻:
[1]于濤.國外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模式分析[J].電子知識產權,2003,(6):18-22.
[2]劉希宋,于雪霞.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特征和本質[J].科學管理研究,2008,26
[3]馮曉青.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基本問題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0
[關鍵詞]中小企業 知識產權管理 托管 培訓 規范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8-0106-01
“托管”即委托管理。所謂知識產權托管即指知識產權所有者將擁有的知識產權委托給一個專門的機構或系統進行保護、管理、經營和操作。接受知識產權委托的機構或系統稱之為知識產權托管系統。
目前,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存在著知識產權的保護觀念還相對薄弱,而且由于中小企業普遍規模較小、人力物力相對較為薄弱,很難對知識產權相關的工作進行系統、周全地考慮,即便考慮到了這方面工作,也很難投入較大的力量,對于自身核心技術的保護方面尚不能從戰略的高度去考慮和踐行。例如企業在技術研發前,若不了解相關技術發展現狀,不熟悉相關知識產權的存在現狀,不掌握待研究產品潛在的合作伙伴和競爭對手,則容易造成重復開發,不僅浪費人力物力,甚至會使企業遭遇侵權風險。所以中小企業將自身知識產權工作托管給相應的專業機構,是目前能夠較好地解決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困境的有效辦法。
基于這樣的市場需求,知識產權托管服務應運而生,通過專業的知識產權服務,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而中小企業實行知識產權托管的目的在于提高自身創造、管理和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
知識產權托管服務機構可對企業的知識產權布局、信息利用、維權思路、知識產權運營等提供專業建議,提高知識產權工作的專業性,提升知識產權信息利用能力,避免侵權和被侵權的風險。
對于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而言,如何真正在廣大中小企業中開展好知識產權托管服務工作,實現上述目的,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實際需求與能力不足的矛盾。我們認為主要應當從以下幾點開展工作:
一、托管服務-培訓是支撐
托管機構為中小企業進行知識產權的宣傳、培訓是提升企業員工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加強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有效途徑。培訓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各層次員工的知識產權意識,使他們了解知識產權與企業發展壯大如何息息相關,并充分認識到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資產能夠為企業帶來的競爭優勢,并切實掌握企業如何利用好知識產權來助力企業發展壯大。
因此,現有的托管服務中,對于企業提供由上至下因地制宜的培訓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培訓工作可以從與各中小企業發展關系密切的知識產權問題作為切入點,緊緊把握知識產權創造、管理、運用、保護四個重要環節,通過基礎知識宣講、典型案列介紹、現場討論、互動交流等培訓形式,為各類中小企業相關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舉辦各類培訓。
例如,通過開展知識產權戰略系列培訓,從戰略高度幫助企業對其知識產權工作進行了定位,幫助企業提升科技創新意識和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通過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專題系列培訓,使企業管理人員能夠及時了解國內外知識產權形勢,提高其創新意識及知識產權管理、運用水平,使企業能夠充分利用專利制度,規避創新風險,實現其經濟價值;通過舉辦各類專利實務培訓,幫助企業工作人員在專利申請、專利撰寫、專利管理、專利侵權訴訟及專利信息利用等方面的實際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培養知識產權的專門人才花費時間長,培養成本高,對于知識產權管理處于初級階段的企業而言,可以采取知識產權管理事務外包的方式。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逐步培養出既熟悉企業實際情況又熟知知識產權事務的人才才是解決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問題的一勞永逸的方法。
在現有的托管服務中,受托服務機構可以進駐企業內部,為企業的各層各類人員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對于負責公司全部知識產權事宜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而言,需要掌握企業各部門可能涉及的知識產權環節和事項,可能產生知識產權成果的節點,以及可能存在知識產權風險的情形。因此,針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可以有針對性地為其提供各類培訓課程,使其逐步成長為具備知識產權敏銳觸覺、能夠處理一般性知識產權事務的管理人才。
二、托管服務-規范管理是基礎
中小企業中的科技型企業主要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的研制、生產和銷售,技術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命脈,而不斷的創新并且有效保護創新成果,是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保證。由于企業規模等客觀原因,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管理水平相對較低、管理不夠規范的問題,當然知識產權管理也概莫能免。因此開展規范化、體系化的知識產權管理,對于中小企業來講十分迫切。通過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實施規范的知識產權管理,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研發、采購、生產、銷售各環節的知識產權風險,進而提高企業的知識產權競爭力。
在現有的托管服務中,服務機構可以協助和引導企業建立知識產權管理機構、配備具有專業知識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逐步加強各個環節的知識產權管理和工作流程建設,從而有效避免可能出現在研發、生產和銷售等各個環節的知識產權風險。
例如,托管服務機構可以協助企業建立與其發展相適應的知識產權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和激發員工的發明創造積極性,增強其創新的主動性,引導和激勵其積極主動地開展發明創造和技術創新活動。
再如,在協助企業規范管理的過程中,應當逐步實現對于包括人力資源、基礎設施、財務資源和信息資源等各種資源的管控。具體而言,在對人力資源的管控方面,對于新入職人員,尤其是研發崗位人員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崗位人員,企業需要對其進行知識產權的背景調查,簽署相應的知識產權聲明,以及競業限制協議;對于離職人員,企業需要對其進行知識產權事項提醒,執行競業限制協議,從而在最大限度保護企業的知識產權不外流的同時,避免侵犯其他企業的知識產權。在于財務資源的管控方面,應當明確企業用于知識產權機構運行和知識產權激勵的費用,以及知識產權申請、注冊、維持、檢索、分析、評估、訴訟、培訓等經常性預算費用,從而保證企業的知識產權工作能夠有足夠的財力做支撐。
又例如,可以協助企業在多個工作環節適應性地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評估制度和工作流程。具體而言,可以包括在項目立項前所進行的檢索分析基礎上的技術可行性評估和風險評估;在知識產權獲權后以及權屬變更和放棄前進行的價值評估;在知識產權實施前后進行的貢獻度評估;隨著中小企業發展壯大,企業涉及知識產權運營形式逐漸增多時,還可能發生在轉讓、許可、投融資環節進行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以及境外投資、并購或剝離資產前進行的風險評估等。
目前的知識產權托管服務還處于初探階段,前文述及的四個環節是目前開展托管工作的重點,相信隨著托管服務深入企業,與企業實際情況不斷結合,托管服務內容會不斷豐富、調整和完善,托管服務能力也能得到不斷的積累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