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1 17:25:48
序論:在您撰寫統計學的基礎知識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討論教學法與范例教學法交叉使用
討論教學法,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圍繞中心問題相互交流個人看法,相互啟發,相互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情緒,活躍學生的思想,便于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范例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采用范例進行講解及組織學生對范例進行研討,引導學生從實際范例中學習、理解掌握一般規律、原則、方法及操作實驗,從而有效地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相互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
在第一章概述中,要求理解統計和統計學的含義,對于高一新生來講,面對這些專業術語,很難理解,這時教師采用“討論教學法”效果要好,第一步,教師設疑,什么是統計?統計與統計學有什么關系?第二步,學生自主思考,自由討論,每個小組選一位發言人回答上述問題;第三步,教師總結發言,概括各種意見和分歧,幫助其得出結論,切入主題。
在講解什么是總體、總體單位、標志、指標、指標體系、變量時,采用范例教學法,學生更易接受。以研究本班學生的語文成績為范例,指出總體是全班的所有學生,總體單位是本班的每一位同學,每位學生的成績是數量標志,全班語文總分是統計指標,并且語文總分、數學總分、英語總分、政治總分、專業綜合總分又構成了一個總成績的指標體系,同時對于各位學生而言各科成績又不盡相同,那這個可以有不同取值的成績就是變量,各種分數就是變量值。通過這個范例,夯實學生對上述概念的認識,并以此為例,舉一反三,指導學生再投入到其他經濟現象的討論中。
二、案例教學法與情境教學方法的交叉應用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了解案例發生的背景,反映的事實,找出案例中存在的問題,或者案例中應用的方法措施,引導學生掌握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驟,從案例中分析其反映的本質內容。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將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引入到課堂中,是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教材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中,通過設置一些學生常見的生活案例,引入到授課中,引導學生親身感受統計學的魅力,從而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出來。例如,在講授“調和平均數”時,就可以應用學生比較常見的場景為案例。例如,紅富士蘋果的價格,甲乙丙三個超市,分別是3元、3.25元、3.5元,若在3個超市各買10元的該蘋果,請計算其平均價格。通過預設學生日常相關的實例,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簡單的運算公式,得出蔬菜的平均價格。這樣,將生活情境和案例分析結合起來,讓學生把實際生活與統計學聯系在一起,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認真思考,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所學內容。
三、對比教學法與歸納總結教學法的交叉應用
對比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解學習內容,激發學生探究性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準確把握基本概念,理解抽象的公式。
歸納總結的教學方法是將一些具有相同特性的內容,總結在一起,可以將學習的內容進一步鞏固和理解。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統計基礎知識》的教材中,有許多的基本概念比較難理解,也比較容易混淆。例如在第二章中我國常用的幾種調查組織方式,利用對比教學法,可以是學生更加容易的理解這些概念,同時利用歸納總結法,將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通過表格的形式,總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基本的學習構架。
四、啟發性教學與強化訓練結合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盡量減少講授教學。因為,講授法的教學方式,不能夠打開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采取引導啟發式教學,例如在案例分析中,可以引導學生在案例中發現問題,同時,提出應該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將問題留給學生,教師做一些引導,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后,在將一些類似的案例,或者題目,讓學生進行強化訓練,鞏固所學知識。
五、總結
《統計基礎知識》這門課主要研究自然和社會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進而從數量上認識客觀世界的一門獨立的方法論科學。它在眾多的專業課中,內容比較抽象,屬于比較難的一門課程。因此,教學方法的恰當運用,會使得教學任務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鮑愛芳.學以致用中職學生必備的能力.科技信息,2011,(11).
[2]寧.在統計教學中實施情境創設的探索.內蒙古統計,2007,(2).
關鍵詞:統計課;教學;有效性
統計基礎知識是中等職業學校財經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一門學科,重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創新能力及統籌兼顧的綜合能力。因此,統計課的教學是否有效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有關專業課的學習及走向社會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所以,提高統計課教學的有效性,將統計課的內容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抽象為直觀,激發學生學習統計基礎知識課的興趣,是相當重要的。以下是我對統計課教學有效性的幾點見解。
一、統計課教學有效性的內涵
統計課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專業技能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并且能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反思、批判,一步一步得到提升。表現為: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眾所周知,職中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及文化水平都參差不齊,統計基礎知識又是一門較難學的課程,且該學科各章節之間存在著很強的關聯性,前面知識掌握得是否扎實會直接影響到后面章節的學習。所以,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好學、會學、樂學,最終提升學習統計專業課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提高統計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轉變傳統備課理念是提高統計課教學有效性重要保證
備課是教學的首要環節,要上好課,首先要備好課。而傳統的備課重點是備教師的“教”,忽略了學生的“學”,不是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考慮備課的,這勢必導致課堂教學質量的低下。備課時必須提前了解分析學情,因為只有了解學生認知特點,才能從德育、知識、技能等方面來闡述教與學內容、目標、重點、難點等。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備課時,要想辦法先讓學生重新認識甚至喜歡這門課。可以搜集統計重要性的案例,如,用一副為常人所樂道的對聯來闡述統計工作的重要性。還可以搜集一些統計學的故事,讓學生喜歡上統計,如,護理學的創始人、著名統計學家南丁格爾的故事,“若想了解上帝在想什么,我們就必須學統計,因為統計學就是在量測他的旨意。”萊布尼茲的故事,“音樂是人類靈魂從計數中感受到而沒有意識到這是計數的那種快樂”。誠然,小到居家生活,大到國情國力,都離不開統計。家庭生活,包里有多少錢,缸里育多少米;企業的生產、銷售等都離不開微觀統計。一個地區,有多少城市和農村人口,就業率多少,多少人均收入,價格水平多高;一個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多少,財政實力如何,能源供給,外匯儲備等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宏觀統計??梢哉f,統計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國民經濟的每一個行業,重要性非同尋常,等等。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有針對性地備出學生喜歡的課,否則課堂講解、討論都很可能難以落實。即便如此,教師在課堂上有時也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問題,這就要進行教學反思,寫出自己課堂上成功的經驗和失誤體會。這樣準備的課既是符合教學規律的,也是學生喜歡的,一定也是能保證課堂有效教學的。
2.激發學生興趣、優化課堂結構是提高統計課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興趣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動力。當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了強烈的興趣時,不用老師教,他也會自己去學,不懂會去查、去問。因此,學生在課堂上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學生知識的來源。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要講究方式方法,創設情境就是方式之一。這樣通過巧設情境,學生會愉快地就進入本節課的學習中。
學生的學習不但與學習情景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與教學結構或者說教學環節組織得嚴密與否有很大關系。教學環節環環相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的學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教師不斷地納入新鮮的學情、靈活的因素。這樣,教師和學生都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發展,課堂教學自然是在有效中進行的。當然,課堂教學結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課堂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隨時都處于發展變化中,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和學生思維的發展,教師要不斷地調整、豐富和更新,用自己的教學機智,創造一個靈活、充滿活力的課堂,要善于捕捉課堂上的靈感,讓課堂緊緊圍繞預設的目標發展。
3.關注學習過程、加強學法指導是提高統計課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如何發揮學生統計課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統計課程的學習中有章可循,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把握其內在的聯系及規律性,是教師教學過程中承載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從學生學習的實際考慮,幫助并促進他們自學。所解決的重點問題是“學什么”“怎樣學”“學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上來。要做到這點,一是要尊重學生人格,二是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最終,多數學生不但會計算發展速度、增長速度、平均發展速度等指標,基礎好的學生還能夠明白時間數列的速度分析就是動態相對數和平均數的具體應用。這樣,不同層次學生都有收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明顯提高。
總之,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教學的共同追求,也是教師必備的教學觀念,統計課教學的有效性尤其要關注學生的發展,讓每個學生真正有所學、有所得,讓每一位學生增值,使他們真正成為既懂理論又善實踐的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統計學基礎 教學模式 思路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4-0104-01
統計學基礎課程是高職高專財經大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屬于必修科目,是各專業課程體系中建立經濟知識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探索現代大學教育條件下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筆者結合本院的實際情況,對會計系學習統計學基礎課程的會計與統計專業近200名??茖W生進行了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并經過反復的試驗及對比分析,概括出了統計學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的基本框架。
一 課程考核改革的指導思想
1.體現高職教育人才的培養目標
高職教育是進行技術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等教育形式,其核心目標是高級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高職人才既要掌握文化基礎知識、現代科技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專業相關知識,還要有適應職業崗位的專業技能和實踐技能,并具有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實際能力和與之相應的方法技巧。
2.體現課程教學目標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對統計這門學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掌握數據處理與分析的基本知識和方法,能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完成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并能運用統計方法分析、研究有關經濟管理方面的問題,提高經濟管理水平。
3.體現可操作性
實施方案作為指導性意見,只有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才能保證改革的有效性??己藘热莸脑O計都是基于對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特別是Excel計算技術情況調研基礎上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能力完成各項形成性的考核內容。
二 統計學基礎課程建設改革的具體措施
1.課程內容的改革
統計學基礎課程要求教師正確認識課程的性質、任務及研究對象,全面了解課程的體系和結構,對統計學科有一個總體的把握,將課程內容分為四大模塊,即統計的基本問題、數據搜集、數據處理、數據的搜集及應用。采取案例教學、課堂討論、現場教學等方式,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課程實訓等,引導學生牢固掌握統計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統計的基本理論,掌握統計的基本原理和學科方法,學會理論聯系實際,能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統計學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現實經濟問題,培養學生采集與處理數據、分析問題的能力。
2.教學方法的改革
在課程實施上,對每個單元的實訓采用案例教學、課堂討論、實際單位現場參觀、實習等方式,配合理論教學同步進行。在集中實訓中配合課程教學內容,安排專題實訓,采取提前布置、課下閱讀實訓資料、課堂上在教師指導下采用專題訓練的方式進行教學。另外,還通過學生團隊、統計網上指導、撰寫與實習相關的統計小論文,甚至參與企業的具體課題制作等形式來貫徹實踐教學方案,落實實踐教學培養目標。在指導方法上主要采用:(1)討論式教學。通過討論式教學,強化學生對社會調查及其方法運用的重要性和具體調查方法、技術環節的認識,促進社會調查方法技術程序化使用意識的進步。(2)案例式教學。通過案例式教學,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消化教學內容,增強感性認識,理論聯系實際,培養運用社會調查方法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實踐小組。通過組建調查小組和學生實習團隊,引導學生根據社會實際,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選擇調查課題,進行全過程的社會調查活動,增強獨立地、全過程地使用社會調查方法與技術的能力。(4)統計沙龍。這是針對統計課程的特點而嘗試的一種特殊的教學方式。一般是針對一個特定的經濟管理問題,事先進行較充分的準備;然后,學生們集聚在一起,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暢談,相互啟發,也可以爭論,形成相同或不同的思路,便于事后形成文字材料。
3.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試方法采取以“能力為中心,綜合測評”的方法,所謂“以能力為中心,綜合測評”是指根據課程教學的目的要求,采用課堂、作業、模擬實習、項目實訓、考試等方式分別對學生進行測試,最后形成學生的綜合成績,力求客觀地、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4.教學資源庫及課程網站的建設改革
統計學基礎課程要求教師正確認識課程的性質、任務及研究對象,全面了解課程的體系和結構,充分體現教學大綱的指導思想,完善教學程序,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建設內容豐富的教學資源庫,并實現資源共享。這門課程網上資源目前還處于初級的狀態,擬建立統計學基礎的課程網站,逐步把該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方案、教學課件、學習指導書、參考文獻及教輔資料等資源上網并免費開放。
總之,統計學基礎是會計與統計專業的一門核心主干課程,我們本著實施采用層次推進法教學模式,運用模塊組織教學,力求使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緊密結合,使課程內容更加合理,從而體現統計崗位的針對性、實用性;培養學生較高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管理素質,把該課程建設成為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特色、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課程。
參考文獻
[1]李妍、王洪錄.“一主三分”式教學模式分層教學的教學策略探析[J].開放教育研究,2003(6)
[2]周小山、嚴先元.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思路與教學模式[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
關鍵詞 統計學 項目教學法 高職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Thinking on Project Teaching Implemented in
Vocational Statistical Basic Courses
LIU Yinfang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Zhangjiakou Educational College, Zhangjiakou, He'nan 075000)
Abstract Project teaching, it is a form of teaching through "project". The ne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tatistical foundation cours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significance are discussed, and strive to improve statistics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Focus on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job vocational ability.
Key words statistical; project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其本質是既強調學習者的認識主體作用,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①高職統計學課程的項目教學法是指在工學結合課程模式下,以項目小組為單位通過自行組織或參與社會組織的方式,共同探討,選取社會熱點問題作為項目課題,開展社會實踐調查,組織實戰演練,以培養高職學生熟練掌握統計崗位技能的教學方法。②
1 高職院校統計學基礎課程實施項目教學的必要性
1.1 社會崗位的現實需求
統計學是一門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總體數量方面的方法論科學,具有綜合性、應用性和數量性的特征。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能夠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比較系統地掌握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掌握并能運用統計基本方法和技術進行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一定的統計分析,掌握并運用統計工具為自己所學的專業服務,以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墒?,目前許多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體會到他們在學校學習的統計學知識很難完全直接運用到他們的工作中,主要原因即為傳統統計學課程的教學忽略了對學生進行實際動手能力與思考能力的培養。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統計學是高職院校經濟類、管理類等相關專業的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專業課程,對于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來說,更應該注重其實踐性教學,而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實踐性教學方法,在高職教育中應得到廣泛應用。
1.2 課程改革的必然結果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統計學課程枯燥,概念多、公式多、考試合格率低、統計崗位技能實踐訓練缺失。為了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崗位職業能力成為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現在很多高職院校都增加了實踐教學環節,在統計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根據目前高職院校統計學課程的教學現狀,我們不斷探索,并總結出一系列既具有創新觀念,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由教師出問題,學生做開放式回答,以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開放式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的,對現實問題和某一特定事實進行交互式探索,結合不同專業、不同學科內容,選擇典型案例,進行課堂討論或引導學生思考的“案例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手段,將教學內容制成課件的“多媒體教學法”;應用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進行統計分析的“統計軟件應用教學法”;采用工學結合課程模式,實施“項目實戰”,培養高職高專學生統計崗位技能的“項目教學法”。③
在這些教學法中,“開放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統計軟件應用教學法”是針對消化、理解、掌握統計基本知識而使用的教學方法,但為實現學生掌握并運用統計工具為自己所學專業服務,以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目標,更需要應用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項目教學法”。
2 統計學課程實施“項目教學”具體實施方案
2.1 確定項目小組
統計學任課教師應組織授課班級的學生進行討論分組,要求4~5人為一組,自行分工,成立組織以進行管理,并選出各小組組長。
2.2 確定實施項目目的
組織學生針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項目調查。目的是通過組織社會調查,使學生掌握統計調查工作方法和步驟。
2.3 確定項目課題,實施項目調查 (下轉第62頁)(上接第38頁)
結合第二章統計調查教學內容,以項目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針對授集到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討論,確定其項目課題,實施項目調查。具體內容包括:
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在學習、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例如可以將化妝品消費情況、圖書館使用情況、書籍購買閱讀情況、大學生消費水平情況、手機使用情況、環保情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情況等問題,確立為調查項目課題,然后設計調查方案和調查問卷,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實施項目調查。各組開始自己動手實施計劃,老師參與其中。剛開始學生在實施的過程中會提出很多問題,對于少數人提出的簡單問題個別進行輔導,并注意收集學生提出的有共性的問題,然后集中進行講授。
2.4 項目資料整理
以項目小組為單位對搜集到的資料,運用統計分組等方法進行整理,并運用SPSS、Excel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2.5 編寫項目調查報告
將統計整理后的資料運用所學的知識編寫調查報告。
2.6 檢查評估完成情況
當項目實施結束后要進行評價,評價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各小組組長向全班匯報對自己的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自我評價;二是班內其他小組對該組的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評價,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評出成績,更是為了改良項目,以便應用。
3 實施“項目教學法”的意義
在以上這種教學方法的指導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1)以“項目實戰”過程中學生學習的態度和完成統計調查報告的質量,綜合評定“項目教學”成績。由于“項目教學”成績是統計學綜合成績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所以可以減輕期末考核的壓力。(2)要完成調查報告,學生需要將其所需過的統計知識融會貫通,并親自走向社會,搜集原始資料,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推動學生能動性。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3)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不但鞏固原來所學的知識,同時也探索尋找出新的方法,并達到掌握新知識的學習,而且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
在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踐中,教師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書或一個供學生利用的資料庫,而成為了一名向導和顧問。他幫助學生在獨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進,引導學生如何在實踐中發現新知識,掌握新內容。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獨立完成項目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理論水平和實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師有目的地引導下,培養了合作、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同時,教師在觀察學生、幫助學生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專業水平。可以說,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
注釋
① 劉雅漫.新編統計學基礎[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關鍵詞:統計學 項目教學法 高職教學
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其本質是既強調學習者的認識主體作用,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①高職統計學課程的項目教學法是指在工學結合課程模式下,以項目小組為單位通過自行組織或參與社會組織的方式,共同探討,選取社會熱點問題作為項目課題,開展社會實踐調查,組織實戰演練,以培養高職學生熟練掌握統計崗位技能的教學方法。②
1 高職院校統計學基礎課程實施項目教學的必要性
1.1 社會崗位的現實需求
統計學是一門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總體數量方面的方法論科學,具有綜合性、應用性和數量性的特征。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能夠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比較系統地掌握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掌握并能運用統計基本方法和技術進行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一定的統計分析,掌握并運用統計工具為自己所學的專業服務,以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墒?,目前許多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體會到他們在學校學習的統計學知識很難完全直接運用到他們的工作中,主要原因即為傳統統計學課程的教學忽略了對學生進行實際動手能力與思考能力的培養。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統計學是高職院校經濟類、管理類等相關專業的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專業課程,對于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來說,更應該注重其實踐性教學,而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實踐性教學方法,在高職教育中應得到廣泛應用。
1.2 課程改革的必然結果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統計學課程枯燥,概念多、公式多、考試合格率低、統計崗位技能實踐訓練缺失。為了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崗位職業能力成為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現在很多高職院校都增加了實踐教學環節,在統計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根據目前高職院校統計學課程的教學現狀,我們不斷探索,并總結出一系列既具有創新觀念,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由教師出問題,學生做開放式回答,以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開放式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的,對現實問題和某一特定事實進行交互式探索,結合不同專業、不同學科內容,選擇典型案例,進行課堂討論或引導學生思考的“案例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手段,將教學內容制成課件的“多媒體教學法”;應用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進行統計分析的“統計軟件應用教學法”;采用工學結合課程模式,實施“項目實戰”,培養高職高專學生統計崗位技能的“項目教學法”。③
在這些教學法中,“開放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統計軟件應用教學法”是針對消化、理解、掌握統計基本知識而使用的教學方法,但為實現學生掌握并運用統計工具為自己所學專業服務,以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目標,更需要應用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項目教學法”。
2 統計學課程實施“項目教學”具體實施方案
2.1 確定項目小組
統計學任課教師應組織授課班級的學生進行討論分組,要求4~5人為一組,自行分工,成立組織以進行管理,并選出各小組組長。
2.2 確定實施項目目的
組織學生針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項目調查。目的是通過組織社會調查,使學生掌握統計調查工作方法和步驟。
2.3 確定項目課題,實施項目調查
結合第二章統計調查教學內容,以項目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針對授集到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討論,確定其項目課題,實施項目調查。具體內容包括:
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在學習、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例如可以將化妝品消費情況、圖書館使用情況、書籍購買閱讀情況、大學生消費水平情況、手機使用情況、環保情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情況等問題,確立為調查項目課題,然后設計調查方案和調查問卷,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實施項目調查。各組開始自己動手實施計劃,老師參與其中。剛開始學生在實施的過程中會提出很多問題,對于少數人提出的簡單問題個別進行輔導,并注意收集學生提出的有共性的問題,然后集中進行講授。&n
bsp;
2.4 項目資料整理
以項目小組為單位對搜集到的資料,運用統計分組等方法進行整理,并運用spss、excel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2.5 編寫項目調查報告
將統計整理后的資料運用所學的知識編寫調查報告。
2.6 檢查評估完成情況
當項目實施結束后要進行評價,評價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各小組組長向全班匯報對自己的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自我評價;二是班內其他小組對該組的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評價,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評出成績,更是為了改良項目,以便應用。
3 實施“項目教學法”的意義
在以上這種教學方法的指導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1)以“項目實戰”過程中學生學習的態度和完成統計調查報告的質量,綜合評定“項目教學”成績。由于“項目教學”成績是統計學綜合成績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所以可以減輕期末考核的壓力。(2)要完成調查報告,學生需要將其所需過的統計知識融會貫通,并親自走向社會,搜集原始資料,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推動學生能動性。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3)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不但鞏固原來所學的知識,同時也探索尋找出新的方法,并達到掌握新知識的學習,而且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
在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踐中,教師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書或一個供學生利用的資料庫,而成為了一名向導和顧問。他幫助學生在獨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進,引導學生如何在實踐中發現新知識,掌握新內容。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獨立完成項目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理論水平和實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師有目的地引導下,培養了合作、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同時,教師在觀察學生、幫助學生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專業水平??梢哉f,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
注釋:
① 劉雅漫.新編統計學基礎[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② 劉亞明.項目教學法在實習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農業機械化與電子化,2006(3).
論文摘要:項目教學法,它是通過“項目”的形式進行教學。本文對目前高職院校統計學基礎課程進行項目教學實施的必要性、具體的應用過程、意義等方面進行了論述,力爭提高統計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著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崗位職業能力。
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其本質是既強調學習者的認識主體作用,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①高職統計學課程的項目教學法是指在工學結合課程模式下,以項目小組為單位通過自行組織或參與社會組織的方式,共同探討,選取社會熱點問題作為項目課題,開展社會實踐調查,組織實戰演練,以培養高職學生熟練掌握統計崗位技能的教學方法。②
1 高職院校統計學基礎課程實施項目教學的必要性
1.1 社會崗位的現實需求
統計學是一門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總體數量方面的方法論科學,具有綜合性、應用性和數量性的特征。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能夠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比較系統地掌握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掌握并能運用統計基本方法和技術進行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一定的統計分析,掌握并運用統計工具為自己所學的專業服務,以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墒牵壳霸S多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體會到他們在學校學習的統計學知識很難完全直接運用到他們的工作中,主要原因即為傳統統計學課程的教學忽略了對學生進行實際動手能力與思考能力的培養。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統計學是高職院校經濟類、管理類等相關專業的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專業課程,對于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來說,更應該注重其實踐性教學,而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實踐性教學方法,在高職教育中應得到廣泛應用。
1.2 課程改革的必然結果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統計學課程枯燥,概念多、公式多、考試合格率低、統計崗位技能實踐訓練缺失。為了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崗位職業能力成為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現在很多高職院校都增加了實踐教學環節,在統計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根據目前高職院校統計學課程的教學現狀,我們不斷探索,并總結出一系列既具有創新觀念,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由教師出問題,學生做開放式回答,以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開放式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的,對現實問題和某一特定事實進行交互式探索,結合不同專業、不同學科內容,選擇典型案例,進行課堂討論或引導學生思考的“案例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手段,將教學內容制成課件的“多媒體教學法”;應用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進行統計分析的“統計軟件應用教學法”;采用工學結合課程模式,實施“項目實戰”,培養高職高專學生統計崗位技能的“項目教學法”。③
在這些教學法中,“開放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統計軟件應用教學法”是針對消化、理解、掌握統計基本知識而使用的教學方法,但為實現學生掌握并運用統計工具為自己所學專業服務,以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目標,更需要應用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項目教學法”。
2 統計學課程實施“項目教學”具體實施方案
2.1 確定項目小組
統計學任課教師應組織授課班級的學生進行討論分組,要求4~5人為一組,自行分工,成立組織以進行管理,并選出各小組組長。
2.2 確定實施項目目的
組織學生針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項目調查。目的是通過組織社會調查,使學生掌握統計調查工作方法和步驟。
2.3 確定項目課題,實施項目調查 (下轉第62頁)(上接第38頁) 轉貼于
結合第二章統計調查教學內容,以項目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針對授集到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討論,確定其項目課題,實施項目調查。具體內容包括:
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在學習、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例如可以將化妝品消費情況、圖書館使用情況、書籍購買閱讀情況、大學生消費水平情況、手機使用情況、環保情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情況等問題,確立為調查項目課題,然后設計調查方案和調查問卷,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實施項目調查。各組開始自己動手實施計劃,老師參與其中。剛開始學生在實施的過程中會提出很多問題,對于少數人提出的簡單問題個別進行輔導,并注意收集學生提出的有共性的問題,然后集中進行講授。
2.4 項目資料整理
以項目小組為單位對搜集到的資料,運用統計分組等方法進行整理,并運用SPSS、Excel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2.5 編寫項目調查報告
將統計整理后的資料運用所學的知識編寫調查報告。
2.6 檢查評估完成情況
當項目實施結束后要進行評價,評價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各小組組長向全班匯報對自己的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自我評價;二是班內其他小組對該組的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評價,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評出成績,更是為了改良項目,以便應用。
3 實施“項目教學法”的意義
在以上這種教學方法的指導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1)以“項目實戰”過程中學生學習的態度和完成統計調查報告的質量,綜合評定“項目教學”成績。由于“項目教學”成績是統計學綜合成績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所以可以減輕期末考核的壓力。(2)要完成調查報告,學生需要將其所需過的統計知識融會貫通,并親自走向社會,搜集原始資料,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推動學生能動性。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3)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不但鞏固原來所學的知識,同時也探索尋找出新的方法,并達到掌握新知識的學習,而且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
在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踐中,教師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書或一個供學生利用的資料庫,而成為了一名向導和顧問。他幫助學生在獨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進,引導學生如何在實踐中發現新知識,掌握新內容。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獨立完成項目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理論水平和實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師有目的地引導下,培養了合作、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同時,教師在觀察學生、幫助學生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專業水平??梢哉f,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
注釋:
① 劉雅漫.新編統計學基礎[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各種教學方法的應用要根據課程內容特點分清主次
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有很多,各種教學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教學的其他環節構成了相輔相成的整體。每種教學方法都不能照搬使用,必須在本學科中根據其知識特點綜合運用。近年來,筆者參加了各類教學教研活動,項目教學、項目課程的提法不絕于耳。但本人認為,并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適宜用這種方法。即使有些適宜采用項目教學法的課程,也并不是所有章節采用項目教學的效果都好。從筆者的教學實踐來看,項目教學法比較適宜實踐性較強、理論知識點相對集中的課程,而一些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就比較適宜采用傳統的課堂教育。很多人認為,《統計基礎知識》這門課理論性較強,不適宜采用項目教學法。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總結出這門課若采用一般的項目教學法,教學效果不明顯,但如果采用連貫性項目教學法,則教學效果顯著。
《統計基礎知識》這門課,由于理論性強,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比較枯燥。如何為學生創造豐富多彩的學習空間,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模式,一直是筆者不斷地探索新問題。經過多次實踐,認為適當地轉變“傳遞→接受”教學模式以及傳統的班級授課制,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走出課堂,轉變師生角色,靈活地采用教學方法,創造有利的教學環境,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比如,行為導向教學方法,典型的教學方法是項目教學,完全不同于傳統的書本知識教育,擺脫書本、課堂的制約,學生自由分組、合作,在教師指導下,共同完成某個項目,小組成員團結、協作,師生關系發生根本的變化,教師是指導者、協調者,整個教學活動學生都是處于積極參與狀態,而不是被動的接收知識。在職業教育教學中,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而實施的教學活動。筆者在《統計基礎知識》這門課的教學中,將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并且突出了項目教學法的連貫性。
一般性的項目教學法與連貫性項目教學法的區別
一般性的項目教學法只將整本教材的某一個或幾個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結合在一起,分步實施教學,產生局部效應;而連貫性項目教學法則將整個課程教材中的主要教學課題連貫成一個項目,通過這個項目的實施,使教材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結合在一起,將課程需要學生學會的知識與技能通過一個項目的完成,全部掌握,產生整體效應。一般性的項目教學法和連貫性項目教學法的區別是前者突出的是“個別教學課題”應用于“同一個項目”中,后者突出的是“大部分教學課題”應用于“同一個項目”中。
也許有人會問:“大部分教學課題”應用于同一個項目中可行嗎?筆者在《統計基礎知識》這門課中,嘗試用連貫性項目教學法,答案是可行的,而且教學效果顯著。連貫性項目教學法的特點是將統計學的全學期主要教學內容即統計的五個工作步驟: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統計預測貫穿在一個項目中,對統計工作的每一個工作步驟,要求學生都親自去實際操作,每次得出的結果都是一個小結論,沒有最終結論,最終的答案要等到學完本課程的內容才揭曉。每個結論都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寓學于樂。
在整個學期的教學中,由于一般性項目教學法的項目多,在不同項目中,大量地用到許多學生從未接觸過的新知識、新技能,常常是學生做該項目時無從下手,連貫性項目教學法避免了這個缺點。連貫性項目教學法是循序漸進的,新知識不會提前出現。例如,學生利用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時,因為是同一個項目的內容,學生就會按照所學到的知識逐步展開,不會涉及后面未學到的新知識。另外,整個學期的靠后項目中,一般性項目教學法必定會用到學生早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因為是以項目的形式出現,在實踐操作中,學生要想觸及項目中的新知識,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花費大量的時間尋找項目中的舊知識,這會浪費大量時間,而且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影響教學質量。連貫性項目教學法是循序漸進的,舊知識不會重復應用。例如,學生利用前面統計調查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整理時,不用再重復統計調查這部分內容,可節省教學時間,教學效果更佳。
一般性項目教學法是將系統的知識拆成零碎的部分分布在若干項目中,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總結和記憶。而連貫性項目教學法在整個項目中將同類事物按一定的關系組成一個整體,平時有小結,項目完成時,有一個最終總結,當該項目的全部工作完成后,學生基本掌握了統計工作的五個基本步驟。
連貫性項目教學法在《統計基礎知識》課程中的實施步驟
任務設計的重要性 項目任務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項目任務的設計、編排非常關鍵?!督y計基礎知識》課程在中職教學中注重實際操作,著眼于統計基礎知識的理解和統計工作基本技能的掌握。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離不開統計數據,統計是人們正確運用統計理論和方法采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以及由數據得出結論的實際操作過程,是人們從數據上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認識活動和結果。據此,筆者給出的項目任務是“調查我校在校學生的消費水平”。這個任務既簡單,又切合實際,不僅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在項目教學法的實施中,任務是整個教學活動的核心,項目任務設計是否適當,將直接影響教學實施的效果。
與傳統教學方法結合運用的合理性 《統計基礎知識》這門課的上課時間是每次兩節課,第一節課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講述理論知識,第二節課用項目教學法,時間安排比例是1∶1。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并不是對立的,它們的關系應該是有機結合、相互補充的。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良好結合可以提供完整的學習機會。傳統教學法的優勢在于理論教學,項目教學法的優勢在于實踐。傳統教學法與項目教學法的區別是:(1)傳統教學法的目的在于傳授知識和技能,項目教學法的目的在于運用已有技能和知識;(2)傳統教學法以教師為主,學生被動學習,項目教學法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學習;(3)傳統教學法中學生聽從教師的指揮,項目教學法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做出選擇;(4)傳統教學法中外在動力十分重要,項目教學法中學生的內在動力得到充分調動;(5)在傳統教學法中,教師挖掘學生的不足以補充授課內容,在項目教學法中,教師利用學生的優點開展活動。通過分析以上兩種教學方法,筆者在教學上揚長避短,以便學生在實踐應用中加深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轉貼于
情境設置的現實性 創建項目環境,創建學生當前學習的內容與現實基本接近的情境,也就是說,把學生引入到需要通過某知識點來解決現實問題的情境當中。在“調查我校在校學生的消費水平”這個項目任務中,每一個學生是一個基層統計員,作為一個基層統計員,他們必須熟練掌握統計工作的五個步驟。這些基層統計員的工作環境就在校園,為了得到準確而及時的統計資料,學生必須到課室、宿舍、小賣部以及飯堂等地方進行調查。學生的辦公室就在實驗室里,在實驗室里有統計工作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用具,有固定的桌椅給學生堆放統計資料,每組學生配備一臺電腦。這樣的情境設置符合中職學校的辦學條件。
互動合作的固定性 “調查我校在校學生的消費水平”是一個連貫性的教學項目,在學期結束時,學生才能完成該項目的所有任務。因此,在這過程中,合作伙伴中途不能換人,因為其固定性,所以,學生分組時,一定要綜合考慮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保證項目任務的完成。為了使活動順利、有效地進行,合理的人員編排至關重要。由于統計調查是統計工作步驟的基礎環節,統計調查擔負著為整個統計工作提供基礎資料的任務,統計調查中,對統計資料的采集必須做到準確、及時、全面、系統,否則,就不能很好發揮統計認識社會的作用,甚至還會導致錯誤的結論,造成嚴重的結果。而統計調查必須要到本班和外班去進行。因此,項目分組的依據要考慮以下一些因素:首先,要考慮每組學生中必須有一個社交能力強的人,這是首要因素。其次,要考慮學生之間的能力應為互補型。將全班學生以4~5人為1組,每組設立小組長,全面負責小組的學習討論和工作安排。例如,設計能力強的學生負責整體項目的規劃,外向活潑的學生可以進行信息的調查、資料的收集;計算機操作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負責完成統計調查表和計算表的設計、網上調查問卷的設計;數學成績好的學生可以進行數據分析和預測;分析能力強的學生寫出統計分析報告和統計報表。小組成員一經確定,不能隨意更改。
階段性的指導和評價 (1)階段性的指導。項目的實施過程要完整有序。學生在完成項目前,教師要進行適當引導。引導主要包括對新知識中重點內容的講解。例如,在“調查我校在校學生的消費水平”這個項目中,首先提出問題:現在的在校中專生消費很大,花錢更是大手筆。然而,是什么原因使中專生消費如此之大呢?中專生的錢都花在哪些方面?這種消費水平合理與否?學生的消費觀念父母是否贊同?這種消費狀況會引起什么問題?以上問題可由教師指導,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要求每組學生不能互抄,不能雷同。每組學生都會根據自己的調查目的設計不同的調查表格。調查之后再用科學的調查方法得出比較正確的結論。(2)階段性評價。如果采用一般項目教學法,項目結果的優劣、成功與否并不重要,關鍵是對學生活動過程的評價。通過活動遇到了什么問題,如何利用所學知識得以解決,教材要求掌握的內容如何得以深層次的理解,所學知識怎樣與實際工作和生活緊密結合。但是,如果采用連貫性項目教學法,階段性評價尤其重要。由于該項目教學法是連貫的,因此,每個階段的項目成果的匯報,學生的自我總結,項目完成的評價將會影響下一階段的工作。例如,有一組學生統計的數據與現實非常不相符,那就要他們自己找原因,是統計調查方法的錯誤,還是統計整理方法的錯誤。如果不及時地作出階段性的評價,就會影響后面的統計分析和統計預測工作。評價可以分三級來考核:第一級是由各個小組成員根據每一組員對本組活動所做出的貢獻和實際表現進行互評;第二級是由另外小組對本小組的完成項目情況進行評定;第三級是由教師對小組完成項目情況進行評定。
適時引導,分析項目要素的及時性 連貫性項目教學法的項目在每一階段操作都包含著新、舊知識。學生接受項目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項目,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將會遇到哪些不能解決的問題,這些是他們想要知道的知識點,教師適時將新知識傳授給他們,可調動學生主動求知的欲望。例如,有一組學生統計的數據與現實非常不相符,教師發現他們用的是整群抽樣法抽取樣本,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嘗試用另一種方法進行抽樣,如分層抽樣法,兩種方法對比,比較抽樣誤差的大小,從中學到抽樣誤差這部分內容的新知識,從而掌握抽樣誤差的計算方法。教師應針對學生可能產生的問題及時地引導,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課本中的新、舊知識來幫助學生解決在完成項目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
實操工作的規范性 學生在“調查我校在校學生的消費水平”這個項目結束時,每一個組都要寫出一份統計分析報告,統計分析報告主要以統計數字語言,直觀地反映事物之間的各種復雜的聯系,以確鑿的數據來說明具體時間、地點、條件下社會經濟領域的成就和經驗、問題與教訓、各種矛盾及其解決辦法。統計分析報告必須以統計資料為依據,要用統計資料來說明觀點。這就要求編寫統計分析報告時,必須處理好材料與觀點的關系。統計資料要支持報告所說明的觀點,而觀點要依據統計資料,做到材料與觀點的辯證統一。如果材料與觀點脫節,便失去統計分析報告的說服力。而統計資料的獲取必須依靠學生在整個連貫性項目的不同階段認真工作,建立健全的原始記錄和統計臺賬,規范統計數據采集、整理、計算、匯總、審核的方法和程序。
連貫性項目教學法在具體實踐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確立實用、優秀的項目 連貫性項目教學法的確立不是一件輕松隨便的事。首先,項目要包含全部教學內容并盡可能自然、有機地結合多項知識點;其次,項目的難易度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來確定;再次,項目要被大多數學生喜愛,并可以用某一標準公平準確地給予評價。當然,不是每個項目都能面面俱到,教師要根據具體的培養方向來確立最合適的項目。
項目活動團體的確立要根據具體情況妥善安排 項目是由學生獨立完成,還是分組合作來完成,要根據項目的具體特點來確定。筆者通過多次的教學實踐得出:單純針對某一新知識的項目,以學生獨立完成較合適;而對于涉及知識面較廣、難度較大的連貫性項目,則要分組合作完成,因為學生各有所長,知識互補性可以幫助他們解決更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