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1 17:25:44
序論:在您撰寫長期臥床的病人護理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以及心腦血管等疾病,導致老年人長期臥床的病例越來越多。因此,護理人員應切實做好長期臥床病人的護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命質量,促進康復。我科從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10例臥床大于2月的病人,通過精心護理,無并發癥的發生,現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10例病人,女性3人,年齡72-80歲;男性7人,年齡71-84歲。其中帕金森2例,阿爾茨海默病3例,腦梗塞合并腦出血3例,腦梗塞2例。
2.護理
2.1壓瘡的預防
2.1.1保持床鋪平整、清潔 床鋪每日整理2-3次,保持平整無皺褶,清潔干燥。如遇尿濕,便跡應及時更換。做好患者的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做到勤洗勤更換,早晚兩次給病人擦洗。
2.1.2局部皮膚防止受壓 臥氣墊床,每兩小時翻身一次。在骨隆突處置支撐物,以減少局部受壓,經常按摩骨突出處及受壓部位。
2.1.3減少摩擦力和剪力 搬動患者時或使用便器時,動作宜輕柔,不可強行推、拉、拖等,用海綿圈保護肘部、足跟部等。避免長時間頭部抬高大于30度,以免尾骶部、足跟部承受大壓力和剪力。
2.1.4增進營養 加強飲食補充,如進食困難,予鼻飼或靜脈營養支持。
2.1.5嚴格交接班 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2墜積性肺炎的預防
保持病室溫濕度適宜,減少人員探視。對于氣管內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者,給予間斷氧霧化吸入。每兩小時翻身叩背一次,由下至上叩背。指導病人有效咳嗽,給予正確方法進行床上功能被動鍛煉。加強基礎護理,防止呼吸道分泌物逆流及防止胃液反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遵醫囑合理使用抗生素,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2.3泌尿系感染的預防
穿寬松透氣吸濕性良好的棉布衣褲,戒除不良憋尿習慣。協助病人床上排尿,訓練膀胱反射性動作。鼓勵病人多飲水,并保持會清潔。需長期留置導尿管的病人,妥善固定好導尿管,做好尿道口護理。同時注意多飲水或靜脈補液,保證入量充足,保持出入量平衡。認真觀察尿量、顏色、性質,必要時進行膀胱沖洗,導尿管定時夾放。
2.4心理護理
長期臥床病人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思維能力喪失,應24小時陪護,用肢體接觸病人,使其有安全感。對焦慮、恐懼、失落甚至絕望的病人,態度和藹、誠懇、耐心、仔細觀察病人的心理反應,做好心理疏導,改善不良情緒,使情緒穩定平和。
2.5飲食護理
協助病人采取舒適的就餐,要細嚼慢咽,以防誤吸。鼓勵病人自己進食,少量多餐。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纖維素,多吃蔬菜水果,多飲水,以利大便通暢。忌辛辣、刺激性、油膩等食物。不能進食者給予鼻飼,注入營養液及流汁食物,并做好鼻飼管護理。
2.6促進肢體的功能鍛煉
每日定期活動病人肢體,對偏癱、肢體攣縮的病人,更要加強肢體活動。給病人講解肢體活動的重要性,鼓勵和幫助病人進行肢體的主動或被動鍛煉。保持關節功能位置,配合推拿按摩等,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
【關鍵詞】長期臥床病人;褥瘡;預防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4-0165-02
1 褥瘡的定義
褥瘡又稱壓迫性潰瘍與壓瘡,是局部組織持續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局部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的軟組織潰爛和壞死。
2 褥瘡的好發部位
褥瘡易發于受壓部位和缺乏脂肪組織保護、無肌肉包裹部位,不同臥位受壓部位不同。常見發生于以下部位:
2.1 平臥位:易受壓部位有枕后、肩胛骨、手肘、骶尾部、腳跟。
2.2 側臥位:易受壓部位有耳廓、肩峰、髖部、內外膝、內外踝。
2.3 俯臥位:易受壓部位有額頭、下頜、肩峰、、腹部、膝部、腳趾。
3 褥瘡的預防
長期臥床病人機體功能下降,抵抗力下降,皮膚營養和彈性隨之降低,容易發生褥瘡,但只要護理措施得當,就可預防褥瘡的發生,對于長期臥床病人預防褥瘡的主要措施在于消除誘發因素有效地間歇性解除壓迫,恢復受壓部位的血液供應,應做到“五勤”,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換。
3.1 避免和解除局部長期受壓,指導長期臥床病人定時翻身,鼓勵能翻身者勤翻身,對不能自由翻身者協助翻身,協助病人翻身時,應將病人抬起,避免拖、拉、推的動作,白天2小時翻身1次,晚上不超過3小時,翻身間隔時間最長不能超過4小時,建立床頭翻身記錄卡。易受壓部位,在肌肉包裹較薄的骨隆突處墊以海綿墊、氣圈或褥瘡墊[1]。
3.2 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對有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病人應及時擦洗干凈,以保護皮膚免受刺激。床鋪要保持清潔干燥,平整無碎屑,被服污染及時更換,不可讓病人皮膚直接臥于橡膠單。不可使用掉瓷破損的便盆,以防擦傷皮膚。
3.3 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況,經常檢查受壓部位,定時用50%的酒精按摩,以手掌大小魚際部分緊貼皮膚作壓力均勻向心方向按摩,由輕至重,由重至輕,每次按摩約3至5分鐘。對酒精過敏者,用熱毛巾敷后涂劑按摩。[2]
3.4 加強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長期臥床病人應給予營養豐富易于消化的膳食,因此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給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多吃蔬菜水果,以增強抵抗力和組織修補力,不能進食的病人,應給予靜脈營養。
4 褥瘡的分期及護理
褥瘡一旦發生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應以局部治療為主全身治療為輔的綜合治療與護理。
褥瘡的分期及護理
4.1 淤血紅潤期。此期病人開始出現紅、腫、熱、痛、麻木感。此期要及時去除病因,加強預防措施。防止局部再度受壓,避免潮濕、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強營養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4.2 炎性浸潤期。紅腫部位如繼續受壓,血液循環得不到改善,局部紅腫向外浸潤、擴大、變硬,表皮有小水泡形成,對未破小水泡要減少摩擦外敷厚實的滑石粉防止破裂感染,讓其自行吸收,大水泡者可用酒精消毒后用無菌注射器抽出泡內液體,然后涂以0.02%呋喃西林溶液,消毒后用無菌敷料包扎。[3]
4.3 潰瘍期。輕度潰瘍者,淺層組織感染,膿液流出,潰瘍形成;重度潰瘍者,膿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圍及深部擴展,可達骨骼。此期處理原則是解除壓迫,清潔創面,用生理鹽水沖洗,局部用濕敷料,保持傷口濕潤,周圍皮膚保持干燥。
除以上褥瘡的分期護理外,還應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長期臥床病人由于疾病纏身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顧,很容易產生諸如焦慮、被遺棄感、孤獨悲觀、依賴等方面的心理問題,在臨床中針對病人出現的以上心理問題,需要護理人員掌握正確合適的方法,以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病人能充分信任護理人員,幫助病人克服各種心理問題,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復。
5 小結
長期臥床病人因體質衰弱、免疫力減退、抵抗力降低,極易發生褥瘡。褥瘡的護理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未病先防。杜絕褥瘡,重在預防。要做到“五勤”,同時要求護理人員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素質,發揚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一絲不茍,不折不扣地完成醫療護理使命。對已發生的褥瘡以局部治療為主,輔以全身治療,采取綜合防治措施,達到促進創面愈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華,馮正儀,胡永善,等.社區腦卒中病人家庭康復狀況調節及護理對策[J],中國全科醫學,2002,5(5):388.
【關鍵詞】 鹽酸金霉素眼膏;生物流體敷料膜;壓瘡;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13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8-2742-01
壓瘡,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局部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的軟組織潰爛和壞死。[1]有些原有的內科疾病,使病情加重,發生全身營養障礙和循環不良,使皮膚失去活力和彈性減少,再加上長期臥床,因此,增加了壓瘡的好發。[2]我科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一直非常重視壓瘡的預防和護理,現將2009年1月-2012年1月20例長期臥床患者壓瘡分2組進行不同治療,觀察比較,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20例均為我科住院的Ⅱ度壓瘡患者,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齡54-87歲。將其隨機分為2組,實驗組:患者10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5例、呼吸衰竭行機械通氣的患者3例、肺部惡性腫瘤患者2例,共有創面13處,分布在臀部4處、骶尾部7處、足跟部2處,創面直徑2-4mm。對照組:患者10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6例、呼吸衰竭行機械通氣的患者2例、肺部惡性腫瘤患者2例,共有創面12處,分布在臀部3處、骶尾部8處、足跟部1處,創面直徑2-3.5mm。2組在年齡、性別、壓瘡部位、創面的處數、面積、深度方面基本一致。生物流體敷料膜由浙江省醫學科學院科技開發公司提供。
2 方法
2.1 治療和護理
2.1.1 一般處理 保持創面干燥、完整,對未破小水泡可減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讓其自行吸收,大水泡用無菌注射器抽出泡內液體,[3]切忌將水泡外層皮膚剪除,然后局部用碘伏棉球消毒。
2.1.2 創面換藥 實驗組:經一般處理后先涂鹽酸金霉素眼膏,再用生物流體敷料膜外涂待干。對照組:經一般處理后直接用無菌紗布敷蓋。局部保持清潔、干燥,每日換藥,換藥次數根據創面情況而定,一般每日2-3次。
2.1.3 變換 自發的和被動的翻身是預防壓瘡的關鍵。[4]根據患者病情及營養狀況來確定變換的時間、臥位及幅度等。
2.1.4 營養支持 營養不足可延遲創面愈合,降低免疫力和肌張力等。所以我們要根據病人的營養狀況制定合理的膳食,少量多餐,保證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合理供給。
2.1.5 減少刺激因素 已發生壓瘡的部位應用柔軟棉墊架空,解除持續性受壓刺激,有大小便失禁者隨時更換衣褲和被褥,防止潮濕,酸堿等化學性刺激。
2.2 統計學處理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采用x2檢驗。
3 結果(見表1)
4 護理體會
碘伏是由表面活性劑與碘絡合而成的不穩定絡合物,表面活性劑超載體和助溶作用,磺與菌體蛋白質中氨基酸結合使其變性,磺伏能在溶液中逐漸放出碘,可保持較長時間的殺菌作用,對各類細菌、芽胞、病毒、真菌、原蟲均有較強的殺滅作用。
鹽酸金霉素眼膏可影響細菌或其他微生物的蛋白質合成,還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白細胞的趨化運動,降低哺乳動物膠原酶和其他一些金屬蛋白酶的活性。
生物流體敷料膜外涂待干后形成一層保護膜,可保護皮膚創面,能抑制創面細菌的生長,促進創面愈合。[5]
治療結果表明:鹽酸金霉素眼膏加生物流體敷料膜治療Ⅱ度壓瘡效果良好,方法簡便,經濟,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陶麗云.護理基本技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9
[2] 王志麗.褥瘡的預防及護理[J].中華醫學實踐雜志,2003,7(2):88.
[3] 張志華.壓瘡分期護理的方法及探討.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1:183.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長期臥床的患者,感到所患疾病難以治愈,而產生自卑、被遺忘的感覺,進而情緒抑郁,意志消沉而影響治療,所以必須對其實施以良好的心理干預和優質的基礎護理,下面談一下自己長期以來這方面的護理策略。1 對長期臥床患者的心理干預策略
1.1 利用良好的首因效應使患者對醫護人員產生信賴安全感,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我們醫護人員必須認真學習醫學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在護理過程中能夠很好地應用,配合以微笑服務,體貼的照顧、溫暖的語言,讓患者在和諧、信賴的心理狀態下恢復;
1.2 對患者進行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知識的教育,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同時制定長期的護理計劃,使患者樹立恢復健康的信心;2 優質基礎護理策略
2.1 要注重患者的衛生保健,對其病室應定期進行徹底清理,患者的皮膚、足部、手部、口腔等每日都應進行整潔。
2.2 維持患者舒適、安靜的修養環境,保證患者有充足的睡眠,以促進其康復。
2.3 應指導患者如何進行飲食,在用餐之前應先洗手,可應用枕頭等物幫助托住患者的背部,用餐時應注意調節好姿勢,也可使用側臥位的進行飲食。
2.4 保證患者營養的攝取,要針對患者的不同病情,對其進行飲食指導,既保證有充分的營養,又要預防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類的疾病發生。
2.5 對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定期進行清理,并應保障患者的各項安全,調整好患者床護欄的高度,以保護患者的安全。根據患者的日常習慣輔助其進行護理工作,患者的各項用品應整理好放置規定的位置,方便應用。3 護理策略
3.1 預防肺部感染 長期臥床或體質虛弱的病人,痰液不容易咳出,可引起肺部感染,在護理過程中,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經常通風,還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應盡量保持呼吸道通暢,鼓勵病人做深呼吸或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痰液粘稠者可以行霧化吸入。
3.2 預防尿路感染 長期臥床的病人易并發尿儲留或尿失禁,導致泌尿系感染。在護理過程中,排尿時按壓下腹部幫助排尿及減少殘余尿,可進行下腹部熱敷法、按摩法等,必要時在無菌操作下進行導尿,從而減少尿路感染。
3.3 預防便秘 長期臥床的病人運動量減少,胃腸蠕動減慢容易發生便秘,用力排便容易造成腦血管疾病,所以應囑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多飲水,排便時按摩下腹部,或口服緩瀉劑以防便秘的發生。
3.4 預防褥瘡 褥瘡是長期臥床病人的嚴重并發癥,患者由于長期臥床經久不改變,使局部組織受壓過久而造成血液循環障礙,皮膚營養不良而形成,局部護理可用15%紅花酒精按摩受壓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對于消瘦的患者局部可墊棉圈、氣墊,有條件者可睡氣熱床。如患者不能進行活動,需絕對臥床,應對其進行定期翻身、按摩等護理措施,并對其的受壓皮膚處進行觀察,出現問題給予解決。
3.5 預防足下垂 可用外物進行托墊,以讓其肢體保持一個舒服的,如在冬季應進行足部的保暖工作,并注意不可讓其受到壓迫,患者還應進行下肢的鍛煉,可讓患者自行或患者家屬幫助其進行關節的鍛煉,避免其關節出現僵直等并發癥。
3.6 避免患者的膝關節出現畸形的并發癥 在患者的膝關節之下放置一個舒適的墊子,以保護患者的膝關節。4 長期臥床患者護理策略
4.1 患者平臥時,在肩關節下方放墊子,以防止肩關節脫位;腿、臀外側放毛巾卷,防止關節外展、外旋。
4.2 偏癱病人健側臥時:在患側上肢內收于胸肘下放置墊子;患例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墊子;背后放置枕頭,防止軀干痙攣。
4.3 偏癱病人患側臥時:患側上肢伸展位,健側上肢屈曲于胸,患側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墊子。
4.4 患者半坐位時:兩臂離開軀干、上肢微屈,肘部下放置墊子,防止肩關節內收畸形。5 促進患者功能訓練策略
為了防止患者關節僵直、肌肉萎縮、廢用性變,運動是保證康復期到來時關節活動的重要條件。
5.1 被動運動方法適合病人不能進行主動運動時,進行床上被動操的鍛練方法,通過對各關節(上肢:肩、肘、腕、指各關節;下肢:髓、膝、踝、趾各關節)、各方向的活動,活動順序由大關節至小關節,運動幅度(屈、伸、旋)從小到大;各關節各方向運動3-5遍,每日l-2次;速度宜緩慢,手法宜輕柔,循序漸進同時配合按摩;
5.2 主動運動方法: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對不限制活動的部位都要保持主動活動,進行鍛練。因活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是保持關節軟骨面生理功能的基本因素,是預防關節面發生退行性變的有效方法。6 必須重視的幾個要點
6.1 口腔護理的重要作用 患者因為需要長期臥床,其口腔中會有很多的細菌,故應做好各項護理工作,避免出現感染等并發癥。
6.2 對患者的口腔進行護理 患者應每日都進行口腔的清洗,如患者為臥床,更應保證其的口腔護理,要保證如下幾項原則。①患者在進行刷牙之后還要進行漱口,對其的咽部進行有效的沖洗,以有效控制細菌。刷牙和漱口可有效地避免患者發生呼吸道感染等疾病。②在漱口后還應對其牙齒上的殘留物進行清理。③嚴重疾病的患者或患者有吞咽的障礙時,應在飲食之后進行漱口,以進行口腔護理。④進行臥床休養的患者在飲食之后一定要進行漱口的口腔護理工作。
臥床病人的床位設置應盡量考慮病人的方便、舒適、安全等條件,床的寬度,視病人的病情需求、生活習慣等而定,通常較一般用床寬10~30cm,床旁應留有放日常用物(如眼鏡、手表、收音機、梳子、小鏡子、痰杯等)之處。床旁物品的放置:如小鏡子,可提高臥床病人生活的情趣,看到居室周圍的環境,擴大視野,通過反光鏡看到外面的“世界”和走進居室內的客人,使病人建立生活的信心,度過由臥床帶來的困難。
基礎護理
(1)晨間護理:可促使病人血液循環和保持口腔衛生,使病人感到清潔舒適,有利于預防并發癥;能通過觀察疾病的進展情況,為診斷、治療和制定護理計劃提供依據。內容包括:口腔、臉、手、足、皮膚、床單的清潔以及頭發梳理(男病人剃須)和按摩受壓處。
(2)晚間護理:可使病人舒適、清潔,促進睡眠。在晚飯后為病人做一次晚間護理。內容包括:除重復晨間護理內容外,給病人擦背與臀部,用熱水泡腳;女病人沖洗會陰,剪指(趾)甲(修剪指甲形狀應與指尖相同,足趾應平剪,剪后應磨平),整理床鋪,注意保暖。
(3)協助病人進餐:先排尿、洗凈雙手,用棉被或大枕頭托住病人腰部,雙手放在床的餐桌上,協助病人進餐,餐后洗手并整理用物。
對于不能取坐位進餐者,可采用側臥位進食方法。
長期臥床病人主要合并癥
的家庭預防護理
(1)主要合并癥: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褥瘡、靜脈血栓炎和繼發功能損害。
(2)家庭護理中的預防
A.預防足下垂:足下垂,又稱垂足畸形,下肢癱瘓者極易形成。足部應給予支持,如使用足板托、枕頭等物,使足與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以預防跟腱攣縮。冬季保暖時,應注意到棉被對足部壓迫,可用支架或干凈硬紙盒支撐被子,避免壓迫足背。指導和幫助病人鍛煉踝關節,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直。
B.膝關節畸形的預防:膝關節下放墊子,可防止膝腫脹和關節過度伸展(膝反張),時間不可過長。每日數次去墊平臥,防止膝關節屈曲攣縮。
C.肩、髖部關節預防:
a.平臥:肩關節下方放墊子,以防止肩關節脫位;腿、臀外側放毛巾卷,防止關節外展、外旋。防止床墊太軟,臀部凹陷,使得臀部長期處于屈曲位而發生畸形。
b.偏癱病人健側臥:患側上肢內收于胸,肘下放置墊子;患側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墊子;背后放置枕頭,防止軀干痙攣。
c.偏癱病人患側臥:患側上肢伸展位,健側上肢屈曲于胸;患側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墊子。
d.半坐位:兩臂離開軀干、上肢微屈,肘部下放置墊子,防止肩關節內收畸形。
D.運動鍛煉:防止關節僵直、肌肉萎縮、廢用性退變,這是保證康復期到來時關節活動的重要條件。
口腔護理與預防呼吸道感染
口腔護理中,要注意到刷牙與漱口的關系。對于臥床的病人,有時漱口比刷牙顯得更重要。因此,要求臥床的病人在就餐后(或喝牛奶、飲料后)一定要漱口;病重或吞咽有困難的病人(中風、腦癱、口腔內腫瘤術后)等,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自己不能漱口的病人,可在就餐后用飲水的方法代替漱口,必要時社區護士需親自做或指導家屬做口腔護理。漱口的方法是,含一口(大約10ml)溫開水用水沖洗牙齒上下及口腔的左右。漱口之后是刷牙,清潔牙齒面上和牙縫內的殘留物。刷牙后仍需漱口,目的是將齒面、縫內刷出的殘留物通過漱口,清出口腔(徹底清潔牙刷后,牙刷要向上放置保持干燥)。刷牙漱口后應飲一到兩口溫水,以沖洗咽喉部,其目的是將該部位的細菌總數的數量減少,是將細菌稀釋后吞咽至胃內由胃酸殺滅。如遇疾病限制飲水的病人,可利用全日飲水總量控制,分多次、少量飲水,達到清潔口腔、預防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皮膚護理
對于癱瘓或床上活動困難的病人,要定時翻身和有具體的翻身計劃,白天每2小時翻身一次,夜間不超過3小時翻身一次。計劃可寫在紙上掛在墻上,附以表格讓執行者記錄,以保證計劃的實施。翻身前應先拍背,囑其咳嗽,再讓病人飲溫開水1~2口,后行翻身。每次翻身均應檢查受壓的骨突部,以便及時了解皮膚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于受壓的骨突部位,作局部按摩或使用氣墊等措施以預防褥瘡。
大小便失禁病人的護理對策
首先要分析病人的年齡、病情、失禁的原因、時間(晨間、晚間等),根據分析制訂個體化護理方案。
臥床病人的床單位設置應盡量考慮病人的方便、舒適、安全等條件,床的寬度,視病人的病情需求、生活習慣等而定,通常較一般用床寬10~30cm,床旁應留有放日常用物(如眼鏡、手表、收音機、梳子、小鏡子、痰杯等)之處。床旁物品的放置:如小鏡子,可提高臥床病人生活的情趣,看到居室周圍的環境,擴大視野,通過反光鏡看到外面的“世界”和走進居室內的客人,使病人建立生活的信心,渡過由臥床帶來的困難。
2.基礎護理
(1)晨間護理:可促使病人血液循環和保持口腔衛生,使病人感到清潔舒適,有利于預防并發癥;能通過觀察疾病的進展情況,為診斷、治療和制定護理計劃提供依據。內容包括:口腔、臉、手、足、皮膚、床單位的清潔,以及頭發梳理(男病人剃須)和按摩受壓處。
(2)晚間護理:可使病人舒適、清潔,促進睡眠。在晚飯后為病人作一次晚間護理。內容包括:除重復晨間護理內容外,給病人擦背與臀部、用熱水泡腳;女病人沖洗會陰、剪指(趾)甲(修剪指甲形狀應與指尖相同,足趾應平剪,剪后應用控刀磨平)、整理床鋪.注意保暖。
(3)協助病人進餐:先排尿、洗凈雙手,用棉被或大枕頭托注病人腰部,雙手放在床的餐桌上,協助病人進餐,餐后洗手并整理用物。
對于不能取坐位進餐者,可采用側臥位進食方法。
3.長期臥床病人主要合并癥的家庭預防護理
(1)主要合并癥: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褥瘡、靜脈血栓炎和繼發功能損害。
(2)家庭護理中的預防
1)預防功能損害的擺放
A.預防足下垂:足下垂,又稱垂足畸形,下肢癱瘓者極易形成。足部應給予支持,如使用足板托、使足與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以預防跟膽攣縮。冬季保暖時,應注意到棉被對足部壓迫,可用支架或干凈硬紙盒支撐被子,避免壓迫足背。指導和幫助病人鍛煉踝關節,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直。
B.膝關節畸形的預防:膝關節下放墊子,可防止膝腫脹和關節過度伸展(膝反張),時間不可過長。每日數次去墊平臥,防止膝關節屈曲攣縮。
C. 肩、髖部關節預防
a.平臥:肩關節下方放墊子,以防止肩關節脫位;腿、臀外側放毛巾卷,防止夠關節外展、外旋。防止床墊太軟,臀部凹陷,使得臀部長期處于屈曲位而發生屈髓畸形,一旦病人可以離床站立時,身體的額關節屈曲而不能站立。
b.偏癱病人健側臥:患側上肢內收于胸肘下放置墊子;患例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墊子;背后放置枕頭,防止軀干痙攣。
C.偏癱病人患側臥:患側上肢伸展位,健側上肢屈曲于胸,患側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墊子。
d.半坐位:兩臂離開軀干、上肢微屈,肘部下放置墊子,防止肩關節內收畸形8)。
D.運動鍛練:防止關節僵直、肌肉萎縮、廢用性變。
a.被動運動;病人不能進行主動運動時,進行床上被動操的鍛練。
方法:各關節(上肢:肩、肘、腕、指各關節;下肢:髓、膝、踝、趾各關節);各方向(前、后、左、右、上、下);活動順序由大關節至小關節;運動幅度(屈、伸、旋)從小到大;時間:各關節各方向運動3~5遍,每日l~2次;速度宜緩慢,手法輕柔,循序漸進同時配合按摩。
b.主動運動: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鍛練。因活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是保持關節軟骨面生理功能的基本因素,是預防關節面發生退行性變的有效方法。
運動內容:上、下肢各關節:按照生理活動范圍,鼓勵病人積極活動,作產L操;手關節:用力握拳和充分伸展手指;足關節:踝用力背屈,足趾伸屈活動。并經常保持手的精細動作的訓練,如書寫、用筷子進餐等動作
4.口腔護理與預防呼吸道感染
臥床病人體弱、免疫力減退,抵抗力降低,呼吸道和肺部的防御功能減低或減退,易發生吸入性、墜積性肺炎??谇皇遣≡⑸锴秩霗C體的途徑之一,口、咽部細菌的吸入是產生細菌性肺炎的主要途徑。
口腔護理中,要注意到刷牙與漱口的關系。對于臥床的病人,有時漱口比刷牙顯得更重要。因此,要求臥床的病人在就餐后(或喝牛奶、飲料后)一定要漱口;病重或吞咽有困難的病人(中風、腦癱、口腔內腫瘤術后)等,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自己不能漱口的病人,可在就餐后用飲水的方法代替漱口,必要時社區護土需親自做或指導家屬做口腔護理。漱口的方法是,含一口(大約10ml)溫開水用水沖洗牙齒上下及口腔的左右。漱口之后是刷牙,清潔牙齒面上和牙縫內的殘留物。刷牙后仍需漱口,目的是將齒面、縫內刷出的殘留物通過漱口,清出口腔(徹底清潔牙刷后,牙刷要向上放置保持干燥)。漱口,刷牙漱口后應飲一到二口溫水,以沖洗咽喉部,其目的是將該部位的細菌總數的數顯減少,是將細菌稀釋后吞咽至胃內由胃酸殺滅。夜間排尿后最好也能飲一到兩口溫開水,易感兒童及老人外出活動時間過久,回家后也應先漱口,再飲l~2口水,目的同上。如遇疾病限制飲水的病人,可利用全日飲水總量控制,分多次、少量飲水,達到清潔口腔、預防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5.皮膚護理防止褥瘡
對于癱瘓或床上活動困難的病人,要定時翻身和有具體的翻身計劃,白天每2小時翻身一次,夜間不超過3小時翻身次。計劃可寫在紙上掛在墻上,付以表格讓執行者記錄,以保證計劃的實施。夜間翻身可根據家屬或照顧者睡眠習慣,安排翻身時間,如家屬晚11點睡覺,可在睡前給病人翻身,晨2點前家中誰起夜,由起夜者再為病人翻身一次,5點前給病人翻身一次至天亮。翻身前應先拍背,囑其咳嗽,再讓病人飲溫開水l~2口,后行翻身。每次翻身均應檢查受壓的骨突部,以便及時了解皮膚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于受壓的骨突部位,作局部按摩或使用氣墊等措施以預防褥瘡。
對于在床上能活動的病人,視病情和耐受情況制定和指導自行翻身的護理計劃。計劃要切合實際,訓練要循序漸進。方法;白天利用晨起、早中晚飯前、午睡前后、夜間睡前的排尿時間進行翻身。夜間葉根據睡眠習慣和排尿次數增加1~2次。
6.大小便失禁病人的護理對策
做好心理護理必不可少(病人和家屬),首先要分析病人的年齡、病情、失禁的原因、時間(晨間、晚間)等,根據分析制定個體化護理方案。
【關鍵詞】臥床;皮膚護理
長期臥床的原因多種多樣,如:腦血管病后遺癥患者、外傷導致的高位截癱等,如果護理不當,極易導致褥瘡的發生,我院在對該類患者常規治療和護理的同時,制定了詳細的皮膚護理措施,預防了褥瘡的發生,并使患者已有的褥瘡得以愈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自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我院連續收治了21例因不同原因導致的長期臥床病人,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齡27―81歲,平均住院天數28天,其中1例為腦外傷所致意識障礙伴癱瘓,該患者轉入我院時骶尾部已出現褥瘡,處于炎癥侵潤期;18例為腦血管意外,2例為急性心肌梗死,21例患者中7例同時伴大小便失禁。
1.2 方法 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相應的護理措施,如勤翻身、多按摩避免局部長期受壓,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強營養控制感染等,預防褥瘡發生;對已出現褥瘡的患者,根據其不同分期制定出相應的護理措施。
1.3 結果 通過我們的精心護理,21例患者中無新的褥瘡發生,其中,處于炎癥侵潤期的患者,創面逐步干燥結痂,14天后愈合。
2 護理措施
2.1 褥瘡的預防 定時翻身,避免局部長期受壓。2.1.1病人入院后,定時更換,使骨骼隆突部位輪流承受身體重量,一般2小時翻身一次,夜間不超過3小時,必要時1小時翻身一次。翻身時動作輕柔,避免拖、拉、推等動作,防止擦傷皮膚。對骨骼隆突處可墊氣圈、棉墊等。
2.1.2局部涂抹凡士林,避免刺激:患者入院后首先用溫清水擦洗患者的臀部、內外踝的褥瘡好發部位,然后取凡士林涂抹在脊背、骶尾部、內外踝等骨骼隆突處。當患者更換或大小便后,先將皮膚擦洗干凈,再將凡士林均勻涂抹在皮膚上,以緩解局部垂直壓力,減輕皮膚擦傷,起到保護膜的作用。同時,及時更換床單被褥,保持床鋪平整無皺褶,清潔干燥。
2.1.3 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晨晚間護理時,檢查受壓部位并給予按摩。按摩時護理人員手掌涂滑石粉,緊貼皮膚,壓力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作環形按摩,以促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況。
2.2 褥瘡的護理
2.2.1淤血紅潤期及護理:表現為受壓部位紅、腫、熱、觸痛。此時,及時去除致病因素,防止繼續受壓,局部熱敷改善血液循環。
2.2.2 炎癥侵潤期及護理 表現為紅腫部分向外侵潤擴大、變硬,表皮有水泡形成。1例腦外傷患者轉入我院時,骶尾部褥瘡處于此期,我們讓患者輪流左右側臥位,避免仰臥位,每日2次按摩褥瘡周圍皮膚,同時,用無菌操作法抽出泡中液體,外敷潰瘍粉加泡沫敷料,保持創面干燥。
2.2.3 淺度潰瘍期及護理 表現為水泡破潰,局部感染,淺層組織壞死,潰瘍形成。護理時,我們徹底清除創面,剪除壞死組織,先用3%雙氧水沖洗創面,再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外敷潰瘍粉,泡沫敷料,2―3天換藥一次。
2.2.4 壞死潰瘍期及護理 表現為i壞死組織侵入真皮下層和肌肉層,感染向周圍深部組織擴展,可達骨骼,嚴重者甚至引起膿毒敗血癥。處理創面時徹底剪除壞死組織及異物,用刮勺刮拭創面,見到創面紅潤有血運為止,再取生理鹽水50ml、慶大霉素8萬單位反復沖洗創面,然后干紗布加壓片刻,再用高濕度的多次生理鹽水紗布包扎,連續2―3天清創換藥,注意創面局部勿受壓。
以上各期褥瘡均用60瓦燈泡距離創面40厘米,每日照2次,每次25分鐘,以促進創面干燥和血運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