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8 17:00:53
序論:在您撰寫工商管理專業的必修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面對日趨激烈的就業市場,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管理實踐能力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重視,面對這種局面,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應該引起思考,將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管理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到首位。本文通過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現狀進行闡述,積極探索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管理實踐能力的培養模式,并提出相應的方法、對策,以期能夠對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發展有一定的借鑒、啟發意義。
關鍵詞:
工商管理專業;管理實踐能力;培養模式
隨著我國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我國在校的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就業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因而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管理能力的培養已經迫在眉睫。本文擬采用調查分析法與文獻分析法相結合,從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現狀入手,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闡釋,以期能夠對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培養起到一定的啟發。
一、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現狀
筆者進入中國知網以“工商管理”合并“實踐能力培養”為主題詞進行高級檢索,檢索出文獻合計35條,文獻時間集中于2006年—2016年之間,說明近十年以來,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已經引起了關注;以“工商管理”合并“就業”為主題詞進行高級檢索,共檢索出文獻598條,其中從2011年1月1日至今共計334條,說明近五年來,工商管理專業的就業情況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重視,筆者就這兩方面的文獻選擇其中的一部分進行閱讀與分析,并結合調查分析情況,發現目前高校學生的實踐能力方面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程教學安排的缺失
由于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性質,通常高校在安排課程的時候較多地安排為理論課程的學習,以本學校為例,工商管理專業當中分為必修課、選修課與實踐課,其中必修課為95學分,選修課為2分,實踐課為32學分,共計156學分??梢悦黠@看出,其中必修課占總學分比例的60.9%,選修課占總學分18.6%,實踐課占總學分20.5%。雖然選修課所占學分比例與實踐課程僅相差2%,但是因為選修課與必修課都屬于課內教學,也就是說,實際上課內教學占了總學時接近80%。也就是說,長期以來,實踐教學僅僅是作為課內理論教學的補充存在的,并沒有相對獨立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存在,在課程教學安排上僅僅是理論教學的補充,長期以來流于形式。因此,學生的能力很難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二)學生實踐意識缺乏
長期以來,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在思想上更重視課堂上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注重對自己專業知識的培養,而對于時間能力培養的忽視伴隨著高校課程安排的缺失由來已久,因而,缺乏參與實踐的意愿、對實踐活動的認知不足、缺乏提高自身專業能力的意識已經是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在實踐能力上面缺失的主要特征。高校也開展過很多實踐活動,但是收效甚微,一是學生實踐意識的淡薄由來已久,二是有些參與到活動當中的學生認為這種實踐活動對自己實踐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根據筆者的調查,很多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參與實踐的基本方式是外出學習或者直接到相應的企業進行實習,他們認為學校組織的一些實踐活動參與的意義不大,沒有必要性。
(三)教學方法呆板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院校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都是理論教學,似乎將理論學得透徹了,能力自然就上去了。但事實上,工商管理專業是一個實踐能力要求極高的專業,而學校方面對于實踐活動和實踐教學方面的安排并不多,采取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
(四)評價方式單一
在評價方式上,工商管理專業在考試評價上依然采取的是閉卷考試的考查方式,缺乏靈活性,而其考試內容僅僅是對課堂理論進行考查,對實踐課程或者實踐活動缺乏考查內容,或者僅僅是上交一張實踐活動表格證明自己參加了實踐活動,并未對實踐情況進行相應的考評。因而,這樣的評價方式扼殺了學生對于實踐技能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極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應變能力與表達能力的提高。
二、探究有效促進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管理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的策略
(一)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教育目標重新定位
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工商管理專業的不斷發展及就業單位對于人才方面的要求,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教育目標進行重新定位,是解決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管理實踐能力的首要問題。工商管理專業應該培養的是能夠應用于實踐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的人才,其未來就業的方向主要是管理研究與咨詢、企業戰略管理、人才管理及管理培訓方面,這些內容對于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管理實踐能力要求極高,因而高校必須重新定位教育目標,落實對學生管理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改革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
改革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促進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管理實踐能力是重中之重。學生的職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其課程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因而,要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對現有課程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增加實踐課程與實踐內容,完善對實踐課程的評價,將實踐內容納入期末考核中,使學生重視實踐課程,進而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三)轉變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是當前世界發達國家工商管理專業當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我國高校在借鑒這種教學方法的時候要立足于我國的國情,以本土化為原則,根據我國高校的實際情況和我國經濟管理的模式進行適當的修訂,并發掘適合我國當前國情與經濟的成功案例,運動到課堂當中。進行案例教學時應注重對學生的啟發與引導,強化學生對課堂的參與意識,讓學生了解學習的目的、方法,鼓勵學生參與互動,并充分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讓學生能夠直觀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
作者:韓麗娜 單位:西京學院至誠書院
參考文獻:
[1]李旭軒.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3,02:42-44.
關鍵詞: 工商管理專業 管理實踐能力 培養模式
隨著我國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我國在校的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就業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因而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管理能力的培養已經迫在眉睫。本文擬采用調查分析法與文獻分析法相結合,從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現狀入手,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闡釋,以期能夠對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培養起到一定的啟發。
一、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現狀
筆者進入中國知網以“工商管理”合并“實踐能力培養”為主題詞進行高級檢索,檢索出文獻合計35條,文獻時間集中于2006年―2016年之間,說明近十年以來,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已經引起了關注;以“工商管理”合并“就業”為主題詞進行高級檢索,共檢索出文獻598條,其中從2011年1月1日至今共計334條,說明近五年來,工商管理專業的就業情況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重視,筆者就這兩方面的文獻選擇其中的一部分進行閱讀與分析,并結合調查分析情況,發現目前高校學生的實踐能力方面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程教學安排的缺失
由于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性質,通常高校在安排課程的時候較多地安排為理論課程的學習,以本學校為例,工商管理專業當中分為必修課、選修課與實踐課,其中必修課為95學分,選修課為2分,實踐課為32學分,共計156學分??梢悦黠@看出,其中必修課占總學分比例的60.9%,選修課占總學分18.6%,實踐課占總學分20.5%。雖然選修課所占學分比例與實踐課程僅相差2%,但是因為選修課與必修課都屬于課內教學,也就是說,實際上課內教學占了總學時接近80%。也就是說,長期以來,實踐教學僅僅是作為課內理論教學的補充存在的,并沒有相對獨立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存在,在課程教學安排上僅僅是理論教學的補充,長期以來流于形式。因此,學生的能力很難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二)學生實踐意識缺乏
長期以來,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在思想上更重視課堂上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注重對自己專業知識的培養,而對于時間能力培養的忽視伴隨著高校課程安排的缺失由來已久,因而,缺乏參與實踐的意愿、對實踐活動的認知不足、缺乏提高自身專業能力的意識已經是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在實踐能力上面缺失的主要特征。高校也開展過很多實踐活動,但是收效甚微,一是學生實踐意識的淡薄由來已久,二是有些參與到活動當中的學生認為這種實踐活動對自己實踐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根據筆者的調查,很多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參與實踐的基本方式是外出學習或者直接到相應的企業進行實習,他們認為學校組織的一些實踐活動參與的意義不大,沒有必要性。
(三)教學方法呆板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院校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都是理論教學,似乎將理論學得透徹了,能力自然就上去了。但事實上,工商管理專業是一個實踐能力要求極高的專業,而學校方面對于實踐活動和實踐教學方面的安排并不多,采取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
(四)評價方式單一
在評價方式上,工商管理專業在考試評價上依然采取的是閉卷考試的考查方式,缺乏靈活性,而其考試內容僅僅是對課堂理論進行考查,對實踐課程或者實踐活動缺乏考查內容,或者僅僅是上交一張實踐活動表格證明自己參加了實踐活動,并未對實踐情況進行相應的考評。因而,這樣的評價方式扼殺了學生對于實踐技能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極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應變能力與表達能力的提高。
二、探究有效促進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管理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的策略
(一)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教育目標重新定位
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工商管理專業的不斷發展及就業單位對于人才方面的要求,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教育目標進行重新定位,是解決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管理實踐能力的首要問題。工商管理專業應該培養的是能夠應用于實踐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的人才,其未來就業的方向主要是管理研究與咨詢、企業戰略管理、人才管理及管理培訓方面,這些內容對于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管理實踐能力要求極高,因而高校必須重新定位教育目標,落實對學生管理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改革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
改革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促進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管理實踐能力是重中之重。學生的職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其課程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因而,要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對現有課程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增加實踐課程與實踐內容,完善對實踐課程的評價,將實踐內容納入期末考核中,使學生重視實踐課程,進而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三)轉變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是當前世界發達國家工商管理專業當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我國高校在借鑒這種教學方法的時候要立足于我國的國情,以本土化為原則,根據我國高校的實際情況和我國經濟管理的模式進行適當的修訂,并發掘適合我國當前國情與經濟的成功案例,運動到課堂當中。進行案例教學時應注重對學生的啟發與引導,強化學生對課堂的參與意識,讓學生了解學習的目的、方法,鼓勵學生參與互動,并充分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讓學生能夠直觀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
參考文獻:
[1]李旭軒.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3,02:42-44.
關鍵詞:工商管理專業;管理實踐能力;培養模式
隨著我國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我國在校的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就業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因而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管理能力的培養已經迫在眉睫。本文擬采用調查分析法與文獻分析法相結合,從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現狀入手,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闡釋,以期能夠對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培養起到一定的啟發。
一、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現狀
筆者進入中國知網以“工商管理”合并“實踐能力培養”為主題詞進行高級檢索,檢索出文獻合計35條,文獻時間集中于2006年—2016年之間,說明近十年以來,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已經引起了關注;以“工商管理”合并“就業”為主題詞進行高級檢索,共檢索出文獻598條,其中從2011年1月1日至今共計334條,說明近五年來,工商管理專業的就業情況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重視,筆者就這兩方面的文獻選擇其中的一部分進行閱讀與分析,并結合調查分析情況,發現目前高校學生的實踐能力方面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程教學安排的缺失
由于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性質,通常高校在安排課程的時候較多地安排為理論課程的學習,以本學校為例,工商管理專業當中分為必修課、選修課與實踐課,其中必修課為95學分,選修課為2分,實踐課為32學分,共計156學分??梢悦黠@看出,其中必修課占總學分比例的60.9%,選修課占總學分18.6%,實踐課占總學分20.5%。雖然選修課所占學分比例與實踐課程僅相差2%,但是因為選修課與必修課都屬于課內教學,也就是說,實際上課內教學占了總學時接近80%。也就是說,長期以來,實踐教學僅僅是作為課內理論教學的補充存在的,并沒有相對獨立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存在,在課程教學安排上僅僅是理論教學的補充,長期以來流于形式。因此,學生的能力很難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二)學生實踐意識缺乏
長期以來,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在思想上更重視課堂上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注重對自己專業知識的培養,而對于時間能力培養的忽視伴隨著高校課程安排的缺失由來已久,因而,缺乏參與實踐的意愿、對實踐活動的認知不足、缺乏提高自身專業能力的意識已經是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在實踐能力上面缺失的主要特征。高校也開展過很多實踐活動,但是收效甚微,一是學生實踐意識的淡薄由來已久,二是有些參與到活動當中的學生認為這種實踐活動對自己實踐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根據筆者的調查,很多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參與實踐的基本方式是外出學習或者直接到相應的企業進行實習,他們認為學校組織的一些實踐活動參與的意義不大,沒有必要性。
(三)教學方法呆板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院校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都是理論教學,似乎將理論學得透徹了,能力自然就上去了。但事實上,工商管理專業是一個實踐能力要求極高的專業,而學校方面對于實踐活動和實踐教學方面的安排并不多,采取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
(四)評價方式單一
在評價方式上,工商管理專業在考試評價上依然采取的是閉卷考試的考查方式,缺乏靈活性,而其考試內容僅僅是對課堂理論進行考查,對實踐課程或者實踐活動缺乏考查內容,或者僅僅是上交一張實踐活動表格證明自己參加了實踐活動,并未對實踐情況進行相應的考評。因而,這樣的評價方式扼殺了學生對于實踐技能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極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應變能力與表達能力的提高。
二、探究有效促進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管理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的策略
(一)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教育目標重新定位
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工商管理專業的不斷發展及就業單位對于人才方面的要求,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教育目標進行重新定位,是解決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管理實踐能力的首要問題。工商管理專業應該培養的是能夠應用于實踐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的人才,其未來就業的方向主要是管理研究與咨詢、企業戰略管理、人才管理及管理培訓方面,這些內容對于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管理實踐能力要求極高,因而高校必須重新定位教育目標,落實對學生管理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改革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
改革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促進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管理實踐能力是重中之重。學生的職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其課程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因而,要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對現有課程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增加實踐課程與實踐內容,完善對實踐課程的評價,將實踐內容納入期末考核中,使學生重視實踐課程,進而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三)轉變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是當前世界發達國家工商管理專業當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我國高校在借鑒這種教學方法的時候要立足于我國的國情,以本土化為原則,根據我國高校的實際情況和我國經濟管理的模式進行適當的修訂,并發掘適合我國當前國情與經濟的成功案例,運動到課堂當中。進行案例教學時應注重對學生的啟發與引導,強化學生對課堂的參與意識,讓學生了解學習的目的、方法,鼓勵學生參與互動,并充分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讓學生能夠直觀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
參考文獻:
[1]李旭軒.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3,02:42-44.
[2]余忠,劉燕娜,肖友智,戴永務.對構建《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新模式的思考———基于培養學生管理實踐能力的視角[J].科技和產業,2009,12:104-107+110.
托利多大學商學院授予工商管理、信息技術科學、應用組織技術等學士學位。其中工商管理包括會計、電子商務、家族企業創業、金融、金融理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國際商務、市場學、運作與供應鏈管理、組織領導與管理、銷售等專業。各專業課程設置情況如表1所示。其中工商管理專業的共修課程包括工商管理發展方向、信息技術管理、財務會計信息、統計數據在商務決策中的應用、職業發展、專業溝通等課程。各專業還有各自的必修課和選修課。以市場學專業為例,市場學專業要求學生學習顧客行為和關系營銷、市場研究與數據庫管理、營銷分析與決策等共計12學分的課程,然后從模塊一中選擇6學分的課程,再從模塊一和模塊二中選擇6學分的課程。其中模塊一包括國際營銷、網絡營銷、營銷溝通原理、企業營銷、實習、銷售。模塊二包括供應鏈管理、全球電子商務框架、廣告戰略、直接營銷、銷售渠道管理、國際采購物流與運輸、高級營銷分析、產品價格管理、專題、購買與企業關系管理、銷售領導力[3]。多數專業方向都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但家族企業創業、人力資源管理等方向的課程以必修課為主。
2課程設置的主要特點
美國托利多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體現出通識教育基礎雄厚,專業教育目標明確,課程關聯相互支撐三個顯著特征。
2.1共修課程教育基礎雄厚
如前所述,托利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通過共修課程為學生提供了堅實而雄厚的工商管理專業學習的基礎,形成了通識與專業基礎教育的框架。在四年制工商管理本科教學中,第一年和第二年各專業的課程設置完全相同。在這些課程中,大學寫作、報告寫作為學生提供了寫作能力學習的平臺;微機應用、信息技術管理等課程為學生提供了信息技術手段和工具;商務應用數學、商務數據分析、統計數據在商務決策中的應用等課程為學生提供了統計數據工具基礎;財務會計信息、決策會計、財務管理原理等課程為學生提供了財務分析基礎工具;工商管理的發展方向和商務概論、市場營銷、生產與服務、宏觀經濟學、經營環境、高級商務政策論壇等課程將工商管理的各類要素和相互關系整體呈現給學生,從工商企業外部環境的關鍵要素到企業內部的人、財、物的管理過程,從企業產品的生產到企業產品銷售各個環節給學生呈現了清晰的學科內容。同時,托利多大學在通識與專業基礎教育中貫穿了職業發展的相關課程,讓學生具備學習知識同時思考自身職業發展的能力。
2.2專業方向教育目標明確
托利多大學為進入商學院選擇不同專業的學生確定了明確而清晰的職業定向,并用與工商管理實踐緊密相聯系的課程設置來實現其教育目標。例如,銷售專業是托利多大學獲得AACSB認證的第一個重要專業,獲得了美國國家級的榮譽和大學銷售專業的領導地位。所有銷售專業的班級被設計成真實的企業,學生未來可以成為企業銷售領域的領導者。銷售專業要求學生必修商務營銷、購買與商務關系管理、銷售、會計與區域管理、銷售領導力、高級銷售、銷售實習共計21學分課程,同時需要的人文科學課程分必修和校級核心課程,包括心理學初步(校級核心課程)或者社會學初步(校級核心課程)任選一門,個體溝通(校級核心必修課)、批判思考(人文社科領域)和邏輯學初步(自然科學領域)任選一門。在溝通原理與實踐、公共演講、群體溝通、勸說理論、非語言溝通等課程中選擇兩門課程。這些課程為培養學生出色的表達與溝通能力、聰慧的關系管理和科學推理能力、審慎的決策和領導能力提供了實踐與知識相結合的平臺,有利于實現托利多銷售專業的教育目標。再如電子商務專業是AACSB的特色項目。托利多大學商學院為學生提供了兩種職業軌跡,一種是讓學生在學習電子商務專業的同時輔修市場營銷、信息系統、金融、國際商務或者創業等其他專業方向,成為在這些專業領域中有電子商務專長的人;另一種是學生成為專業電子商務技術人員。這兩種職業軌跡可以使他們將來成為管理者、企業家、經理人才和網絡開發者。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商學院要求該專業學生必修電子商務和網絡經濟、網站設計和商務傳播、商務智能管理、電子商務模型和計劃管理課程,同時選修電子商務的信息技術、網絡營銷、財務營銷和制度、全球電子商務框架等課程,并積極鼓勵學生輔修其他專業方向課程。
2.3課程關聯相互支撐
托利多大學商學院的課程之間的相互關聯和支撐促進了學生對工商管理理論與實踐的較快融合。所設課程之間由淺入深、由工具到實踐,形成相互支撐的多層次課程體系。以工商公共必修課程(第一層次)為例。微機在商務領域的應用課程是信息技術管理課程的先修課程,財務會計信息是財務管理和決策會計的先修課程,商務數據分析是統計在決策中的應用課程的先修課程,工商管理學生的發展方向課程是職業發展Ⅰ和職業發展Ⅱ課程的先修課程,職業發展Ⅰ是職業發展Ⅱ的先修課程,商務初步是各管理類課程的先修課程,統計在決策中的應用是生產與服務系統原理的先修課程,商務數據分析是財務管理的先修課程[4],在以上課程先修的基礎上,才能進入高級商務政策論壇的課程。這些課程之間形成的先后關聯,使學生學習各門課程均學有所用,并隨著課程的進展反復應用所學理論并不斷深化。同時,虛線框所示,在公共類必修課中,分為信息技術類、財會工具類、數據分析類、職業方向類和管理核心類五大類課程。其中信息技術類課程為數據分析類、財會工具類和管理核心類課程提供最先進的手段,數據分析類課程為管理核心類課程提供縝密的分析工具,財會工具類課程為管理核心課程提供理解工商企業信息的專業技術。而職業發展類課程更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管理核心課程中不斷調整職業心理預期,在職業選擇調整中不斷增強學習信念和能力。在專業選修課和必修課(第二層次)中,需要在以上課程作為先修課程的基礎上,切入特定專業方向深入學習和實踐。
3教學手段及其資源特色
在科學合理配置的課程體系基礎上,托利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手段、教學資源選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3.1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
在教學手段方面,商學院擁有先進的教學設備。例如,新教學樓中的每個階梯教室里,所有課桌都安裝電源和網絡插口,這為學生提供了同時上網、與教師同步進行對網絡信息資源操作的機會。教室中多媒體設備齊備,面積較大的階梯教室中甚至設有三個屏幕裝置,教師利用教學軟件或幻燈片切換都非常方便。另外,商學院學生有利用學院機房資源免費打印課程資料的權利,學生自由打印課程學習資料。
3.2教師發揮各自特點引導學生創新思維
托利多大學的教師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講授角色和引導角色交替進行。學生隨時在課堂提問,教師立即解釋和引導學生討論。每名教師制定的教學計劃不盡相同,選擇的商務模擬系統不同,對學生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教師通過固定答疑時間、電郵、網站等交流方式與學生在課外積極溝通。同時,商學院教師大多數具有企業背景和經歷,結合案例內容指導學生到企業調研或在公共企業數據庫查閱資料完成各種調查或研究報告。
3.3網絡模擬和視聽教學資源的選用
在商學院的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使學生在教室里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與實踐對接。例如,商務初步是一年級新生在第一個春季學期就開設的專業基礎課程。筆者在旁聽該課程教學中發現教師在講授理論的同時,充分利用Capsim公司開發的企業模擬系統讓學生在虛擬的市場環境下進行公司管理實踐。不僅要求學生在網上建立自己的公司,當課程進行到管理各項職能的介紹時,讓學生對自己的公司進行新產品市場預測、進行生產決策等。教師也可以利用該系統對學生進行測試,并及時了解學生課下對自己公司的運作情況。為了讓學生理解公司發展中創業者的性格所起的作用,教師在課程計劃中安排了Film計劃,加入蘋果電腦公司成立的影片,并組織討論。
3.4以應用為第一要素選擇教材
在托利多大學商學院中,教師選擇教材考慮的重要環節是是否與企業實踐緊密結合,能否有豐富的案例資源和應用價值。以統計學為例,我國國內的統計學教材內容涵蓋描述統計學和推斷統計學的內容,雖然很多教材中也注重各章節后面加入案例內容和Excel、Spss等軟件應用內容,但大學本科教材基本涵蓋描述統計、概率、抽樣分布、假設檢驗、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指數體系等內容,并以理論闡述、例題的數學推導類課程模式闡述統計學的內容。托利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將統計技能課程分為商務數據分析和統計在企業決策中的應用兩門課。前者教材主要以貫穿案例的形式闡述描述統計學的內容,后者教材以企業決策案例的形式闡述推斷統計學的重要作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實用的教材為藍本要求學生使用統計軟件根據模擬或實際的企業數據完成作業或報告。
3.5人性化的課程輔助網絡資源
在托利多大學,商學院教師和學生的教學互動過程受到學校網絡資源的人性化支持。例如,在教師方面,學校網站不僅為教師提供了電子圖書、電子視頻等資料,而且專門設計了軟教學資源模塊,包括做教學計劃的技巧、做多媒體可見的技巧和素材資源推薦、各種情境下的教學技巧推薦等信息,這些軟資源幫助教師職業發展,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非常具有人性化特征。同時,在學生方面,商學院為了輔助各專業的教學實踐,在學校網站上特別設計了RealConnection模塊,主要作用是收集學生社會實踐的需求信息,幫助并指導學生進行簡歷設計,與企業聯系幫助學生搜尋就業信息。這不僅成為商學院職業發展課程的主要工具,也直接幫助了各專業學生的社會實習和就業。因此,人性化的課程輔助網絡資源對教師更好教學、學生及時學到求職技能起到了“授人以漁”的功效。
[關鍵詞] 工商管理專業; 課程體系; 教學特色;托利多大學
[中圖分類號] G649.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4634(2012)01-0050-04
0 引言
工商管理專業是我國高等院校文科建設的重要構成部分,肩負著培養符合企業實際需要的管理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許多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存在與人才市場需求脫節的現象,高等教育中存在學與用脫節、理論多實踐少[1]、課程設置模式單一等現象[2],成為工商管理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課題。因此,本文力圖以美國托利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特點為例,分析說明工商管理專業學科發展的重要經驗,為我國普通高等教育的工商管理專業發展提供借鑒。
托利多大學是美國俄亥俄州13所州立大學之一,成立于1872年。2006 年 7 月與俄亥俄醫學院合并后,成為俄亥俄州近百所高等院校中財政預算排名第三的公立大學,目前有10個學院,230個本、碩、博專業,其專業廣泛性位居美國第十七位。全校學生對教員的比率為 19∶1,80%的教師擁有博士學位。托利多大學商學院是全球高校中5%獲得AACSB(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認證的大學之一,其工商管理和信息技術科學學士學位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獲得了該認證。AACSB提供世界最權威的商學院本科及研究生工商管理及會計學科的認證。在我國大陸地區通過AACSB的學院只有三所,分別是中歐、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因此,托利多大學商學院的課程專業設置和教學特色對我國高等教育中的工商管理專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1 課程設置的基本情況
托利多大學商學院授予工商管理、信息技術科學、應用組織技術等學士學位。其中工商管理包括會計、電子商務、家族企業創業、金融、金融理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國際商務、市場學、運作與供應鏈管理、組織領導與管理、銷售等專業。各專業課程設置情況如表1所示。其中工商管理專業的共修課程包括工商管理發展方向、信息技術管理、財務會計信息、統計數據在商務決策中的應用、職業發展、專業溝通等課程。各專業還有各自的必修課和選修課。以市場學專業為例,市場學專業要求學生學習顧客行為和關系營銷、市場研究與數據庫管理、營銷分析與決策等共計12學分的課程,然后從模塊一中選擇6學分的課程,再從模塊一和模塊二中選擇6學分的課程。其中模塊一包括國際營銷、網絡營銷、營銷溝通原理、企業營銷、實習、銷售。模塊二包括供應鏈管理、全球電子商務框架、廣告戰略、直接營銷、銷售渠道管理、國際采購物流與運輸、高級營銷分析、產品價格管理、專題、購買與企業關系管理、銷售領導力[3]。在表1中,多數專業方向都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但家族企業創業、人力資源管理等方向的課程以必修課為主。
2 課程設置的主要特點
美國托利多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體現出通識教育基礎雄厚,專業教育目標明確,課程關聯相互支撐三個顯著特征。
2.1 共修課程教育基礎雄厚
如前所述,托利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通過共修課程為學生提供了堅實而雄厚的工商管理專業學習的基礎,形成了通識與專業基礎教育的框架。在四年制工商管理本科教學中,第一年和第二年各專業的課程設置完全相同。在這些課程中,大學寫作、報告寫作為學生提供了寫作能力學習的平臺;微機應用、信息技術管理等課程為學生提供了信息技術手段和工具;商務應用數學、商務數據分析、統計數據在商務決策中的應用等課程為學生提供了統計數據工具基礎;財務會計信息、決策會計、財務管理原理等課程為學生提供了財務分析基礎工具;工商管理的發展方向和商務概論、市場營銷、生產與服務、宏觀經濟學、經營環境、高級商務政策論壇等課程將工商管理的各類要素和相互關系整體呈現給學生,從工商企業外部環境的關鍵要素到企業內部的人、財、物的管理過程,從企業產品的生產到企業產品銷售各個環節給學生呈現了清晰的學科內容。同時,托利多大學在通識與專業基礎教育中貫穿了職業發展的相關課程,讓學生具備學習知識同時思考自身職業發展的能力。
2.2 專業方向教育目標明確
托利多大學為進入商學院選擇不同專業的學生確定了明確而清晰的職業定向,并用與工商管理實踐緊密相聯系的課程設置來實現其教育目標。例如,銷售專業是托利多大學獲得AACSB認證的第一個重要專業,獲得了美國國家級的榮譽和大學銷售專業的領導地位。所有銷售專業的班級被設計成真實的企業,學生未來可以成為企業銷售領域的領導者。銷售專業要求學生必修商務營銷、購買與商務關系管理、銷售、會計與區域管理、銷售領導力、高級銷售、銷售實習共計21學分課程,同時需要的人文科學課程分必修和校級核心課程,包括心理學初步(校級核心課程)或者社會學初步(校級核心課程)任選一門,個體溝通(校級核心必修課)、批判思考(人文社科領域)和邏輯學初步(自然科學領域)任選一門。在溝通原理與實踐、公共演講、群體溝通、勸說理論、非語言溝通等課程中選擇兩門課程。這些課程為培養學生出色的表達與溝通能力、聰慧的關系管理和科學推理能力、審慎的決策和領導能力提供了實踐與知識相結合的平臺,有利于實現托利多銷售專業的教育目標。再如電子商務專業是AACSB的特色項目。托利多大學商學院為學生提供了兩種職業軌跡,一種是讓學生在學習電子商務專業的同時輔修市場營銷、信息系統、金融、國際商務或者創業等其他專業方向,成為在這些專業領域中有電子商務專長的人;另一種是學生成為專業電子商務技術人員。這兩種職業軌跡可以使他們將來成為管理者、企業家、經理人才和網絡開發者。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商學院要求該專業學生必修電子商務和網絡經濟、網站設計和商務傳播、商務智能管理、電子商務模型和計劃管理課程,同時選修電子商務的信息技術、網絡營銷、財務營銷和制度、全球電子商務框架等課程,并積極鼓勵學生輔修其他專業方向課程。
2.3 課程關聯相互支撐
托利多大學商學院的課程之間的相互關聯和支撐促進了學生對工商管理理論與實踐的較快融合。所設課程之間由淺入深、由工具到實踐,形成相互支撐的多層次課程體系。以工商公共必修課程(第一層次)為例,圖1顯示出各課程之間的關系。
如圖1所示,微機在商務領域的應用課程是信息技術管理課程的先修課程,財務會計信息是財務管理和決策會計的先修課程,商務數據分析是統計在決策中的應用課程的先修課程,工商管理學生的發展方向課程是職業發展Ⅰ和職業發展Ⅱ課程的先修課程,職業發展Ⅰ是職業發展Ⅱ的先修課程,商務初步是各管理類課程的先修課程,統計在決策中的應用是生產與服務系統原理的先修課程,商務數據分析是財務管理的先修課程[4],在以上課程先修的基礎上,才能進入高級商務政策論壇的課程。這些課程之間形成的先后關聯,使學生學習各門課程均學有所用,并隨著課程的進展反復應用所學理論并不斷深化。同時,如圖1中虛線框所示,在公共類必修課中,分為信息技術類、財會工具類、數據分析類、職業方向類和管理核心類五大類課程。其中信息技術類課程為數據分析類、財會工具類和管理核心類課程提供最先進的手段,數據分析類課程為管理核心類課程提供縝密的分析工具,財會工具類課程為管理核心課程提供理解工商企業信息的專業技術。而職業發展類課程更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管理核心課程中不斷調整職業心理預期,在職業選擇調整中不斷增強學習信念和能力。在專業選修課和必修課(第二層次)中,需要在以上課程作為先修課程的基礎上,切入特定專業方向深入學習和實踐。
3 教學手段及其資源特色
在科學合理配置的課程體系基礎上,托利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手段、教學資源選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3.1 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
在教學手段方面,商學院擁有先進的教學設備。例如,新教學樓中的每個階梯教室里,所有課桌都安裝電源和網絡插口,這為學生提供了同時上網、與教師同步進行對網絡信息資源操作的機會。教室中多媒體設備齊備,面積較大的階梯教室中甚至設有三個屏幕裝置,教師利用教學軟件或幻燈片切換都非常方便。另外,商學院學生有利用學院機房資源免費打印課程資料的權利,學生自由打印課程學習資料。
3.2 教師發揮各自特點引導學生創新思維
托利多大學的教師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講授角色和引導角色交替進行。學生隨時在課堂提問,教師立即解釋和引導學生討論。每名教師制定的教學計劃不盡相同,選擇的商務模擬系統不同,對學生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教師通過固定答疑時間、電郵、網站等交流方式與學生在課外積極溝通。同時,商學院教師大多數具有企業背景和經歷,結合案例內容指導學生到企業調研或在公共企業數據庫查閱資料完成各種調查或研究報告。
3.3 網絡模擬和視聽教學資源的選用
在商學院的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使學生在教室里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與實踐對接。例如,商務初步是一年級新生在第一個春季學期就開設的專業基礎課程。筆者在旁聽該課程教學中發現教師在講授理論的同時,充分利用Capsim 公司開發的企業模擬系統讓學生在虛擬的市場環境下進行公司管理實踐。不僅要求學生在網上建立自己的公司,當課程進行到管理各項職能的介紹時,讓學生對自己的公司進行新產品市場預測、進行生產決策等。教師也可以利用該系統對學生進行測試,并及時了解學生課下對自己公司的運作情況。為了讓學生理解公司發展中創業者的性格所起的作用,教師在課程計劃中安排了Film計劃,加入蘋果電腦公司成立的影片,并組織討論。
3.4 以應用為第一要素選擇教材
在托利多大學商學院中,教師選擇教材考慮的重要環節是是否與企業實踐緊密結合,能否有豐富的案例資源和應用價值。以統計學為例,我國國內的統計學教材內容涵蓋描述統計學和推斷統計學的內容,雖然很多教材中也注重各章節后面加入案例內容和Excel、Spss等軟件應用內容,但大學本科教材基本涵蓋描述統計、概率、抽樣分布、假設檢驗、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指數體系等內容,并以理論闡述、例題的數學推導類課程模式闡述統計學的內容。托利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將統計技能課程分為商務數據分析和統計在企業決策中的應用兩門課。前者教材主要以貫穿案例的形式闡述描述統計學的內容,后者教材以企業決策案例的形式闡述推斷統計學的重要作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實用的教材為藍本要求學生使用統計軟件根據模擬或實際的企業數據完成作業或報告。
3.5 人性化的課程輔助網絡資源
在托利多大學,商學院教師和學生的教學互動過程受到學校網絡資源的人性化支持。例如,在教師方面,學校網站不僅為教師提供了電子圖書、電子視頻等資料,而且專門設計了軟教學資源模塊,包括做教學計劃的技巧、做多媒體可見的技巧和素材資源推薦、各種情境下的教學技巧推薦等信息,這些軟資源幫助教師職業發展,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非常具有人性化特征。同時,在學生方面,商學院為了輔助各專業的教學實踐,在學校網站上特別設計了Real Connection 模塊,主要作用是收集學生社會實踐的需求信息,幫助并指導學生進行簡歷設計,與企業聯系幫助學生搜尋就業信息。這不僅成為商學院職業發展課程的主要工具,也直接幫助了各專業學生的社會實習和就業。因此,人性化的課程輔助網絡資源對教師更好教學、學生及時學到求職技能起到了“授人以漁”的功效。
4 結束語
托利多大學的課程設置和教學特色對我國高等教育工商管理專業的發展很有啟示。第一,通識教育是工商管理的重中之重,并且要和課程之間的緊密關聯性結合起來。沒有良好的通識教育基礎,各專業的工商管理人才無法適應不斷變化的企業發展環境;同時沒有課程之間的緊密結合,一些基礎課在以后的課程中很少用到,會讓學生覺得“學無所用”和“學不會用”。第二,及時了解企業人才市場需求,合理設置專業課程。人才市場需求決定企業人才培養目標,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科學設計專業課程才能使畢業生滿足企業的實際需要。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學生畢業后才發現不適應市場需求的現象。第三,積極整合教學資源,注重學生實際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職業發展的平臺。這樣才能實現企業與學生、學生與教師、教師與學校、學校與企業的共贏,從而促進高等教育工商管理專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玖河,李曉霞.工商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教學研究,2007,30(1):68-70.
[2]周萍.從課程體系建設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J].中國高等教育,2008,(1):52-53.
民辦院校對工商管理類人才的培養手段也是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堂教育則是以講授理論知識為主,傳遞知識的方法還是傳統的以口述的方式來講解相關知識,而且,民辦院校較普通本科院校的不足還在于師資力量的薄弱,民辦大學的學生由于資金的缺乏和教學資源的不足,相對于學生規模擴大的速度而言,專任教師的數量則明顯不足,這也影響了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程度。同時,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得不到相應的鍛煉。民辦大學由于資金和現實的一些原因,其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師在教學中存在:書本的講解內容多,具體的方法少,具體的業務少,教授的知識實用性不強,與現在存在的實際問題結合不夠,對培養學生自學和主動解決實際問題缺乏有效地途徑和手段。民辦大學的師資力量主要依托于公立大學,而公立大學能它提供的教師則大部分是閑置師資和退休教師,而隨著國家擴大大學教育的規模,公立大學的學生人數大幅度的增加,民辦大學更是面臨著巨大的師資聘用問題,缺乏穩定的師資力量。
二、普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畢業后的工作去向
1.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畢業后的工作情況是復雜多樣的,不僅是工業企業、商品流通企業、服務業和外貿等需要眾多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農業、信息業和金融業等對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多的但是普通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在畢業之后就能應聘上崗管理職位的人才卻是寥寥無幾的,因為工商管理類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很難滿足這類崗位的職位要求,他們的水平還遠遠不夠勝任這些職位,所以大多數本專業的畢業生在大學期間不停地忙于考取各種職業資格證書,畢業后所從事的工作也是五花八門的,多數做的是銷售和財務等方面的工作,或者備考國家公務員。
2.還有一部分大學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希望能在學術上得到更高的肯定,獲得更優越的教育資源有些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認識到了國內對于管理人才培養的缺陷后,選擇去國外“鍍金”希望能從國外先進的教育模式中得到更有價值的收獲,相比較我國培養出來的管理人才來說,大多數企業對于受過國外培養的管理人才還是從某種程度上給予認可的,這也取決于進修學生真正具備的管理能力和職業素養,他們在擁有了優越的條件和優勢后回到國內來嶄露頭角,實現自我價值。
三、工商管理專業的培訓目標及要求
1.培養目標工商管理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分析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2.對畢業生的要求掌握專業所需的基礎科學理論知識,掌握本專業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及必要的專業知識,具有本專業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業務素養;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以及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工作和問題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熟悉我國企業管理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國際企業管理的慣例與規則、掌握企業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具有創新能力和較強實踐能力,具有較強的終身學習能力、獲取及處理信息能力。
四、民辦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素質培養
針對我國工商管理本科應用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為了實現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目標,提高學生就業的競爭力,我總結出一下幾種方法:
1.加速教育方式的改革,突破傳統單一式教學方法要想能夠培養出全方面的工商管理類人才,學校必須要改變現在傳統單一的講授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發揮,提高學生的管理素質和綜合能力。學校應該多給學生提供一些企業的實習機會,把實習項目也當做必修課程,同時可以增加一些案例學習、角色扮演、企業家講座的學習的活動,讓同學們的創造性和實踐能力得到更大的進步。
2.調整好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比例傳統的教學課程主要是以必修課為主的理論學習,學生們一味的追求必修課成績的合格,而忽略了選修課的興趣培養,對于充當著輔修作用的選修課卻不能實現同學們對所學的知識發揮補充輔助作用,我們的教學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是十分可惜的,所以有效地調整好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比例分配是很重要的。為此,可以以學分制為基礎,向選修課制逐漸過渡,即在學分基本不變的基礎之上,降低必修課的學分,增加選修課的學分。這樣既不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又可以使學生對選修課的學習達到更有效地學習效果。
3.建設優質的教學團隊民辦學校的辦學條件有限,教師水平也參差不齊,教學氛圍不濃。因此應逐步提升教師的學歷層次和學術影響力,形成良好的學術氛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首先對于專職教師而言,他們是民辦高校教師的主要組成成分,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沒有企業實際工作經歷,因要采取多種形式來培養其雙師型素質。
1課程設置的基本情況
托利多大學商學院授予工商管理、信息技術科學、應用組織技術等學士學位。其中工商管理包括會計、電子商務、家族企業創業、金融、金融理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國際商務、市場學、運作與供應鏈管理、組織領導與管理、銷售等專業。各專業課程設置情況如表1所示。其中工商管理專業的共修課程包括工商管理發展方向、信息技術管理、財務會計信息、統計數據在商務決策中的應用、職業發展、專業溝通等課程。各專業還有各自的必修課和選修課。以市場學專業為例,市場學專業要求學生學習顧客行為和關系營銷、市場研究與數據庫管理、營銷分析與決策等共計12學分的課程,然后從模塊一中選擇6學分的課程,再從模塊一和模塊二中選擇6學分的課程。其中模塊一包括國際營銷、網絡營銷、營銷溝通原理、企業營銷、實習、銷售。模塊二包括供應鏈管理、全球電子商務框架、廣告戰略、直接營銷、銷售渠道管理、國際采購物流與運輸、高級營銷分析、產品價格管理、專題、購買與企業關系管理、銷售領導力[3]。在表1中,多數專業方向都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但家族企業創業、人力資源管理等方向的課程以必修課為主。
2課程設置的主要特點
美國托利多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體現出通識教育基礎雄厚,專業教育目標明確,課程關聯相互支撐三個顯著特征。
2.1共修課程教育基礎雄厚
如前所述,托利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通過共修課程為學生提供了堅實而雄厚的工商管理專業學習的基礎,形成了通識與專業基礎教育的框架。在四年制工商管理本科教學中,第一年和第二年各專業的課程設置完全相同。在這些課程中,大學寫作、報告寫作為學生提供了寫作能力學習的平臺;微機應用、信息技術管理等課程為學生提供了信息技術手段和工具;商務應用數學、商務數據分析、統計數據在商務決策中的應用等課程為學生提供了統計數據工具基礎;財務會計信息、決策會計、財務管理原理等課程為學生提供了財務分析基礎工具;工商管理的發展方向和商務概論、市場營銷、生產與服務、宏觀經濟學、經營環境、高級商務政策論壇等課程將工商管理的各類要素和相互關系整體呈現給學生,從工商企業外部環境的關鍵要素到企業內部的人、財、物的管理過程,從企業產品的生產到企業產品銷售各個環節給學生呈現了清晰的學科內容。同時,托利多大學在通識與專業基礎教育中貫穿了職業發展的相關課程,讓學生具備學習知識同時思考自身職業發展的能力。
2.2專業方向教育目標明確
托利多大學為進入商學院選擇不同專業的學生確定了明確而清晰的職業定向,并用與工商管理實踐緊密相聯系的課程設置來實現其教育目標。例如,銷售專業是托利多大學獲得AACSB認證的第一個重要專業,獲得了美國國家級的榮譽和大學銷售專業的領導地位。所有銷售專業的班級被設計成真實的企業,學生未來可以成為企業銷售領域的領導者。銷售專業要求學生必修商務營銷、購買與商務關系管理、銷售、會計與區域管理、銷售領導力、高級銷售、銷售實習共計21學分課程,同時需要的人文科學課程分必修和校級核心課程,包括心理學初步(校級核心課程)或者社會學初步(校級核心課程)任選一門,個體溝通(校級核心必修課)、批判思考(人文社科領域)和邏輯學初步(自然科學領域)任選一門。在溝通原理與實踐、公共演講、群體溝通、勸說理論、非語言溝通等課程中選擇兩門課程。這些課程為培養學生出色的表達與溝通能力、聰慧的關系管理和科學推理能力、審慎的決策和領導能力提供了實踐與知識相結合的平臺,有利于實現托利多銷售專業的教育目標。再如電子商務專業是AACSB的特色項目。托利多大學商學院為學生提供了兩種職業軌跡,一種是讓學生在學習電子商務專業的同時輔修市場營銷、信息系統、金融、國際商務或者創業等其他專業方向,成為在這些專業領域中有電子商務專長的人;另一種是學生成為專業電子商務技術人員。這兩種職業軌跡可以使他們將來成為管理者、企業家、經理人才和網絡開發者。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商學院要求該專業學生必修電子商務和網絡經濟、網站設計和商務傳播、商務智能管理、電子商務模型和計劃管理課程,同時選修電子商務的信息技術、網絡營銷、財務營銷和制度、全球電子商務框架等課程,并積極鼓勵學生輔修其他專業方向課程。
2.3課程關聯相互支撐
托利多大學商學院的課程之間的相互關聯和支撐促進了學生對工商管理理論與實踐的較快融合。所設課程之間由淺入深、由工具到實踐,形成相互支撐的多層次課程體系。以工商公共必修課程(第一層次)為例,圖1顯示出各課程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微機在商務領域的應用課程是信息技術管理課程的先修課程,財務會計信息是財務管理和決策會計的先修課程,商務數據分析是統計在決策中的應用課程的先修課程,工商管理學生的發展方向課程是職業發展Ⅰ和職業發展Ⅱ課程的先修課程,職業發展Ⅰ是職業發展Ⅱ的先修課程,商務初步是各管理類課程的先修課程,統計在決策中的應用是生產與服務系統原理的先修課程,商務數據分析是財務管理的先修課程[4],在以上課程先修的基礎上,才能進入高級商務政策論壇的課程。這些課程之間形成的先后關聯,使學生學習各門課程均學有所用,并隨著課程的進展反復應用所學理論并不斷深化。同時,如圖1中虛線框所示,在公共類必修課中,分為信息技術類、財會工具類、數據分析類、職業方向類和管理核心類五大類課程。其中信息技術類課程為數據分析類、財會工具類和管理核心類課程提供最先進的手段,數據分析類課程為管理核心類課程提供縝密的分析工具,財會工具類課程為管理核心課程提供理解工商企業信息的專業技術。而職業發展類課程更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管理核心課程中不斷調整職業心理預期,在職業選擇調整中不斷增強學習信念和能力。在專業選修課和必修課(第二層次)中,需要在以上課程作為先修課程的基礎上,切入特定專業方向深入學習和實踐。
3教學手段及其資源特色
在科學合理配置的課程體系基礎上,托利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手段、教學資源選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3.1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
在教學手段方面,商學院擁有先進的教學設備。例如,新教學樓中的每個階梯教室里,所有課桌都安裝電源和網絡插口,這為學生提供了同時上網、與教師同步進行對網絡信息資源操作的機會。教室中多媒體設備齊備,面積較大的階梯教室中甚至設有三個屏幕裝置,教師利用教學軟件或幻燈片切換都非常方便。另外,商學院學生有利用學院機房資源免費打印課程資料的權利,學生自由打印課程學習資料。
3.2教師發揮各自特點引導學生創新思維
托利多大學的教師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講授角色和引導角色交替進行。學生隨時在課堂提問,教師立即解釋和引導學生討論。每名教師制定的教學計劃不盡相同,選擇的商務模擬系統不同,對學生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教師通過固定答疑時間、電郵、網站等交流方式與學生在課外積極溝通。同時,商學院教師大多數具有企業背景和經歷,結合案例內容指導學生到企業調研或在公共企業數據庫查閱資料完成各種調查或研究報告。
3.3網絡模擬和視聽教學資源的選用
在商學院的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使學生在教室里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與實踐對接。例如,商務初步是一年級新生在第一個春季學期就開設的專業基礎課程。筆者在旁聽該課程教學中發現教師在講授理論的同時,充分利用Capsim公司開發的企業模擬系統讓學生在虛擬的市場環境下進行公司管理實踐。不僅要求學生在網上建立自己的公司,當課程進行到管理各項職能的介紹時,讓學生對自己的公司進行新產品市場預測、進行生產決策等。教師也可以利用該系統對學生進行測試,并及時了解學生課下對自己公司的運作情況。為了讓學生理解公司發展中創業者的性格所起的作用,教師在課程計劃中安排了Film計劃,加入蘋果電腦公司成立的影片,并組織討論。
3.4以應用為第一要素選擇教材
在托利多大學商學院中,教師選擇教材考慮的重要環節是是否與企業實踐緊密結合,能否有豐富的案例資源和應用價值。以統計學為例,我國國內的統計學教材內容涵蓋描述統計學和推斷統計學的內容,雖然很多教材中也注重各章節后面加入案例內容和Excel、Spss等軟件應用內容,但大學本科教材基本涵蓋描述統計、概率、抽樣分布、假設檢驗、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指數體系等內容,并以理論闡述、例題的數學推導類課程模式闡述統計學的內容。托利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將統計技能課程分為商務數據分析和統計在企業決策中的應用兩門課。前者教材主要以貫穿案例的形式闡述描述統計學的內容,后者教材以企業決策案例的形式闡述推斷統計學的重要作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實用的教材為藍本要求學生使用統計軟件根據模擬或實際的企業數據完成作業或報告。
3.5人性化的課程輔助網絡資源
在托利多大學,商學院教師和學生的教學互動過程受到學校網絡資源的人性化支持。例如,在教師方面,學校網站不僅為教師提供了電子圖書、電子視頻等資料,而且專門設計了軟教學資源模塊,包括做教學計劃的技巧、做多媒體可見的技巧和素材資源推薦、各種情境下的教學技巧推薦等信息,這些軟資源幫助教師職業發展,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非常具有人性化特征。同時,在學生方面,商學院為了輔助各專業的教學實踐,在學校網站上特別設計了RealConnection模塊,主要作用是收集學生社會實踐的需求信息,幫助并指導學生進行簡歷設計,與企業聯系幫助學生搜尋就業信息。這不僅成為商學院職業發展課程的主要工具,也直接幫助了各專業學生的社會實習和就業。因此,人性化的課程輔助網絡資源對教師更好教學、學生及時學到求職技能起到了“授人以漁”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