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1 19:00:44
序論:在您撰寫英語教與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微課;英語學術論文寫作;一課多用;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H319
基金項目:1. 廣東省教育廳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試點專業”(GD2013104);2. 廣東省哲學與社會科學“十二. 五”規劃項目“外語學科專項”(GD15WZ14)
一、引言
2010年,佛山教育局率先在國內組織開展了全市中小學教師優秀微課資源征集與評審活動,首次正式給出微課概念 并開展了一系列微課建設實踐與應用研究。由此可見,在我國,微課興起于中小學教育領域。隨著微課在中小學教育領域的成功實踐,微課以其主題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應用面廣等特點被廣泛認可,在各個階段、各個層次的教育領域中迅速傳播,成為教育改革和教學模式創新的研究熱點。
在中國知網(http:///)的搜索器中,用檢索關鍵詞的方法,查找以微課為關鍵詞的文獻,截至目前,共有2334個條目。按發表年度查看,會發現2013(92條)至2015年(1552條)間,相關文獻數量增長迅速,并且有望進一步增長。
2012年12月,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舉辦了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推動和促進了微課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建設和應用。2015年6月,外研社組織開展了第三屆“教學之星”大賽 ,并將本屆大賽的主題設定為“微課與翻轉課堂”,探索微課的設計、制作及其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應用。由此可見,微課在高校英語教育的改革和教學模式的創新過程中,已然備受關注與推崇。
隨著微課在各教育領域中的建設與應用,對微課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斷深化?,F階段普遍認為微課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
本文在教育教學方式變革這一宏觀的邏輯框架中,以英語專業某一門具體課程的教與學活動為微觀切入點,探討微課在變革具體課程的教與學活動中的有效應用。具體來說,本文結合當前三本院校英語專業學術論文寫作課的教學現狀和該類院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在學術論文寫作中普遍面臨的問題,提出借助微課來轉變該課程現行的教學與學習模式,將微課運用到課前預習、建構翻轉課堂、導師研修和即時在線學習中。
在以下論述中,筆者結合入職以來的教學工作經驗,以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外語系英語專業學術論文寫作課的教與學現狀為例,探討在本?,F有條件下,具體課程的微課建設與應用,希望借此為同類學校提供有益參考。
二、三本院校英語專業學術論文寫作課的教與學現狀
根據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外語系2012級英語專業本科生現行的人才培養方案,學術論文寫作課作為專業必修課開設于第七學期,共計16個學時。筆者以旁聽和隨機采訪上課學生的形式,深入調查了該門課程的教與學現狀。
從教學模式的層面上來說,該課程仍然沿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講授法,盡管課堂上也會有師生間的問答活動,但這類互動基本局限在概念性的問答。比如,教師提問摘要的內容應該由哪幾部分組成,接著抽點學生回答。但學生光知道摘要的內容通常由六個部分組成(主題闡述、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與數據收集、研究結果和總結與啟示[4]),是遠遠不夠的,這充其量只能是在寫作過程中起一個指引的作用。當學生實在無從下手時,能夠以此為指В找到突破口。但如何才能寫好摘要?什么樣的摘要才算得上是一個好的摘要?關于這些問題,在課堂上缺乏分析、討論。又比如教師在講授“提綱 (outline)”這一小節時,給同學們舉例說明提綱有三種寫法,第一種是標準提綱,第二種是小數點提綱, 第三種是短語提綱,并要求同學們要掌握第一種和第二種提綱的寫法,以及第一種和第二種提綱之間該如何轉換。但是,實際上是不是每個同學都掌握了提綱的寫法呢?他們在寫提綱的時候出現了哪些細節的問題呢?這些問題僅憑課堂上有限的時間是解決不了的。
從師資力量的層面上來說,大多數院校在開設學術論文寫作課時,都是采取一名教師包干整個年級該課程的教學工作的做法。仍然以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外語系為例,只有一名教師負責講授該課程,然而2012級英語專業需要學習這門課程的本科畢業生卻有384名。就該課程而言,師生比例為1:384,客觀上說,光靠一名教師是無法掌握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情況的,也無法統計歸類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困難。盡管通過課后練習的形式,可以摸到一些問題。但不得不考慮只有一名授課教師如何能在一周內批改384份作業且還得一邊歸類由此反映出的同學們在知識點掌握上存在的問題。即便該教師能在一周內完成上述工作,但也很難做到連續8周都如此,且不說該教師可能還得承擔其他課程的教學或是學術科研任務。
從學習效果的層面上來說,經過8周16個課時的學習,同學們在面臨畢業論文寫作任務時,仍然覺得壓力山大,無從下手。從認知負荷理論 的視角來分析,很顯然,學術論文寫作課的課堂屬于教學單元內容艱澀、知識點繁多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當中,學習者的認知負荷過高,其知識建構活動將受到阻礙,導致教學進行十幾分鐘后學生注意力開始渙散。借旁聽之機,筆者觀察了2012級英語本科1班和2班的課堂學習情況,發現:(1)到課率并沒有達到100%,可見少數學習者在學習該課程時建構的知識體系并不完整。第二,到課的學生無法將100%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師90分鐘的授課當中,有不少同學尤其是位置靠后靠邊的同學時不時會擺弄手機,或是整堂課都在做與該課程無關的事情(比如,趕下一門課程的作業、考研復習、備考專八。)第三,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課程學習上的同學也不能確保100%理解掌握授課內容。課堂的90分鐘只能確保教師完成知識的傳授,并不能確保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內化。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知識的內化需要通過學生課后完成作業或實際操作來實現。考慮到三本院校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普遍偏低這一客觀事實,即便教師布置了課后作業,也無法確保所有學生會完成,更加無法確保他們能夠認真完成。另外,鑒于該課程1:384的師生比例,即便所有學生都認真完成了課后作業,教師也很難做到逐一批改并進行總結。結合筆者指導畢業論文寫作和參加畢業論文答辯工作的經驗來看,學生在畢業論文的寫作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選題缺乏新穎性、論文格式不規范、框架結構不嚴謹、理論基礎薄弱、文獻資料掌握不全面等。從學生的反饋信息來看,同學們普遍不知道該如何選題、如何搜集文獻資料、如何圍繞中心論點統籌各個章節的內容以及如何撰寫開題報告等。甚至有同學不知道如何清除地表述論點、如何提煉關鍵詞、摘要和正文當中的introduction部分該寫些什么內容。
綜上所述,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學術論文寫作課無論是在教師的教學層面還是學生的學習層面都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改善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切實提高三本院校英語本科畢業生的學術論文寫作水平,亟需轉變該課程的教學模式與學習模式。
三、以微課為依托的新型教學模式與學習模式
國內外微課建設與應用的成功案例表明,微課是進行教學模式創新的有效突破口。與傳統課件相比,微課既具備優化和輔助教學的功能,還具有自足性、易傳播、一課多用的特點。為有效延長學習時間、彌補傳統的90分鐘課堂講授的不足(例如,缺乏課堂討論、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等),筆者提出建構一個以微課為依托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并使微課“一課多用”的特點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具體設想如下:
第一,依據教學重、難點制作若干個10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為確保準確把握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中普遍遇到的難點問題,擬從三個渠道搜集數據確定視頻內容:(1)抽樣查閱上一屆畢業生的論文,按成績等級各抽十份,分別總結各個等級的論文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再進行交叉比較,確定若干典型問題;(2)隨機采訪10位有論文指導經驗和參加過畢業論文答辯工作的老師,請他們回顧各自在指導和評閱學生論文時發現的突出問題,并例舉一些典型案例;(3)針對學術論文寫作課的教學效果和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應屆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并通過SPSS進行數據分析。
第二,將微課視頻應用到學術論文寫作課的課前預習當中,并逐漸建構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學過程的顛覆。在翻轉課堂中,教師是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學生是主動研究者,課堂內容以問題探究為主。 具體來說,要求學生在課下觀看視頻資料,完成視頻末尾的思考題,并以小組為單位記錄總結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和疑點,在下一節課前匯總給教師。教師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回顧視頻中的關鍵知識點,集中講解學生們在預習中碰到的難點、疑點,帶領學生進行深入學習或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討論。例如,教師可以制作一段介紹具體的選題方法的微課視頻。對于本科生來說,比較易于領會和操作的選題方法是檢索已經學過的課程、清點知識儲備、確定大致的研究方向。在這堂微課當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學過的專業課程并從中歸類幾個選題范圍,再逐個例舉大的選題范圍內可供參考的論題。學生通過微課中提供的選題思路,確定好大致的選題范圍,試探性地搜索相關資料。課堂上,教師將選題范圍一樣或類似的學生編成小組,要求學生就自己的研究興趣、選題思路和搜集的資料與小組中的其他成員進行交流、討論。教師對各小組的討論依次進行指導。這樣一來,有助于學生擴寬研究視野、進一步明確選題,還能有效避免重題現象。
第三,將微課視頻應用到論文指導教師的研修中。學術論文寫作課是為畢業生更好地完成畢業論文服務的,但幾百名學生的論文指導工作無法由該課程的任課老師一力承擔。論文指導工作必須得由其他老師共同來完成,但是不是所有的指導老師都熟知學術論文寫作理論呢?未必見得。根據以往經驗,學生論文終稿的格式五花八門就能很好地說明這一點。此外,是不是所有的指導老師都足夠重視論文指導這項工作呢?或者說他們有沒有充分意識到畢業論文于畢業生而言的重要性呢?也未必見得。不少學生反映在寫作過程中并沒有從導師那得到足夠的有效指導;導師也沒有及時督促學生提交論文稿件,導致論文修改時間倉促。在交叉評閱論文時,仍然存在結構、格式、語法方面的重大問題。因此,有必要借助第七W期畢業論文動員大會之機,以微課為依托對論文指導教師進行培訓。第四,將微課視頻應用到學生的論文寫作過程中。論文撰寫和修改工作主要集中在第八學期。作為應屆畢業生,除了要保質保量地完成畢業論文,還要忙著找工作,不停地參加筆試、面試,以及參加畢業實習。實際上,大多數同學的畢業論文都是在離校的狀態下寫成的。在這種狀態下,導師很難實現即時的指導。但在移動終端設備和互聯網的輔助下,學生可以通過再次學習微課視頻尋求即時解答。甚至還可以通過微課平臺和在線的同學進行討論,得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四、結語
將微課應用到英語專業學術論文寫作課的教與學活動中,必將促成英語專業學術論文寫作微課的建設。在確定該微課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必須先系統地總結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在學術論文寫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將有助于教師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有的放矢,同時也將有助于各導師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意識地規避這些問題。將微課應用于實際的教學情境中形成翻轉課堂,有利于改善該課程的教與學效果,有助于挖掘學生的獨立學習潛力、培養協作意識,從而有效提升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學術論文寫作水平。將該微課應用于教師研修,除了能解決一些論文指導工作中的切實問題,還能啟發教師革新所教課程的教學方式、學習微課制作策略與技術。
參考文獻:
[1]. 胡鐵生,黃明燕,李民. 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啟示 [J]. 遠程教育雜志. 2013(4):36-42
[2]. 胡鐵生,周曉清. 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 [J]. 現代教育技術. 2014,(2):5-13
[3]. 楊滿福,桑新民. 對MOOCs浪潮中微課的深度思考――基于首屆高校微課大賽的分析 [J]. 教育發展研究. 2013(23):1-5
[4]. 周開鑫. 英語專業學生學術論文寫作手冊 [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4
[5].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J]. 遠程教育雜志. 2012,(4):46-51
[6]. 劉名卓,祝智庭. 視頻微課的實用學分析 [J]. 開放教育研究. 2015,(2):89-96
一、教學與交際
教學過程是師生雙邊活動過程。教與學、師與生在教學過程中有著本質的聯系,這種聯系就是師生教學活動的交際。師生關系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一種關系,教與學是互為影響的一種雙向交際關系。教師的教不斷影響學生的學和學生個性發展;學生的學也在不斷影響教師的教,并在促進、檢驗著教;師生之間的交際影響具有相互反饋的雙向交際作用。實質上,教學過程就是師生之間的交際活動。
(一)交際的定義
翻開《辭?!?,“交際”詞條下寫著:交際,《孟子·萬章下》:“敢問交際,何心也?”朱熹注:“際,接也。交際調人以禮儀幣帛交接也?!焙蠓褐溉伺c人的往來應酬?,F代漢語對“交際”解釋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或人際來往?!?980年泰勒、羅斯格蘭特、邁耶和桑姆普爾在《Communicating》一書中對交際下的定義是:Theprocessofreceivingsti muliandinterpret-ingthem(assigningm eaningstothem)throughourcentralnerv oussystem.這段話意思是:交際是通過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接收各種刺激和理解這些刺激(確認各種刺激意思)的過程。由此可見,交際是一個活動過程。英語教學離不開交際活動,離不開師生雙方在教學中反復實踐和認識的活動過程。用哲學語言來表達,過程是以物質的運動、變化、發展為前提,沒有物質的運動就沒有過程,否定過程也就否認了物質運動。因此,從哲學角度看,英語教學是學習英語的實踐和認識過程,也是師生雙向交際的活動過程。
(二)教育是交際
古往今來有關“教育是什么”論述的共同基礎是把教育看作是一種活動。在現實生活中,教育確實以活動的形態存在。人們為了學習前人積累起來的經驗,使知識得以延續和發展,靠的是教育。教育活動中,師生往往以面對面直接交往的形式進行教育??梢哉f沒有人際交往活動就不存在教育,就這個意義而言,教育的實質是交際。
(三)英語教學是交際
一般說來,教學的定義是教師傳授和學生學習的共同交往活動。教學是教與學相互作用的交際統一整體,缺少任何一方面的交際都不能構成教學過程。英語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必須共同參與,相互配合。學生要掌握某一語言項目,不僅要在觀念上形成規則性知識,而且要能正確地操作和運用,這需要經歷一個反復、多向、多渠道的交際過程。英語課常常是一系列師生之間教與學的反復交際活動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沒有師生間的教學交際活動,英語教學也就不存在了。一位稱職的英語教師不僅應該有較高的專業水平,還應善于運用交際技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教學交際的主體、客體、媒體
教學過程交際的基本要素是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物質(教材、教具、教學設備等)。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盡管承擔的任務不同,但都是組成教育活動的承擔者,都處于主體地位;英語教學內容是教師選擇、提供給學生學習和掌握的語言信息,是英語教學的客體;而教學物質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媒體。教學媒體把教學二主體與客體緊密聯系在一起,準確、快速地傳遞知識,提高教學效率。這四個交際的基本要素在教學過程中,不是簡單地湊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一個動態的交際結構,各自發揮自己獨立的作用。教學中各交際要素之間的最佳組合,可以取得整體功能的最優教學效果。
(一)主體——教師與學生
交際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思想、感情和信息的過程,交際雙方都是主體。交際是人有意識、有目的的行為。同樣,教育活動是由“教”與“學”兩類相依相存的活動復合構成,教師和學生二主體的合作關系是平等的。教和學構成的交際活動是師生二主體相互聯系的紐帶。二主體之間具有互動性,教師的教對學生的學產生影響,學生的主動狀態、情緒反應也直接影響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水準、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因此,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投入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教師巧妙安排英語教學,與學生配合默契地交際,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這樣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享受到與人交際的情趣,從而增強主體意識,與此同時也積極地學到了知識。
(二)客體——信息
在教育的認識活動和實踐中,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客體是教育內容,即主體活動指向的共同對象。教師向學生提供要掌握的知識信息,該信息就是師生共同活動的對象,是英語教學的客體。
英語教學是學生掌握某種語言項目的過程,這一過程由許多具體的信息傳遞和接收步驟構成。從信息論的觀點看,在教學交際過程中存在傳遞、儲存和處理信息的過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和學生自身多向傳遞教學信息,能發揮學生的學習潛力,既有利于學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學習內容,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多向傳遞教學信息的交際形式是我們現代英語課堂教學的方向。
教學的每一步驟都是輸入—操作—輸出。教師所輸出的新語言信息要以大多數學生能理解為基矗學生接收這一信息后,為進一步理解所輸入的語言信息,通過操練對該信息進行編碼和轉換,使輸入的語言信息順利進入記憶。英語課堂上的對子活動、小組活動的練習,使學生把新獲得的語言信息的結構與功能高效率地納入已有的穩固的知識結構中去,以備檢索。課堂上模擬真實情景,學生進行對話、表演等就是語言輸出。在模擬交際中,學生進一步認識到語言結構用于表達的交際價值和語言交際功能的實際意義。學生在語言輸出的同時強化了所學內容,鞏固了認知成果,發展了認知水平。整個英語教學過程是:教師輸入信息;教師輸出信息;經過變換,學生從教師和教材中輸入信息;學生經過對信息的儲存、變換,輸出信息,這信息又反饋給教師和學生自己;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輸出評價信息。沒有學生的反饋信息,教師無從評價;沒有教師的評價信息反饋,學生的學習難以糾正與提高。教師通過對學生反饋信息的分析、評價得知教學的成敗,看到自己的教學進度是快還是慢,內容是深還是淺,從而更進一步了解學生,深入教材,研究教法來調整教學方案,改進教學。整個英語教學就是在信息的傳遞和接收反復循環的交際中進行。
論文摘要:闡述如何實現從教師為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雙方的積極性,注重教與學的互動。
隨著全球一體化時代的到來和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深入發展,英語的重要性已被全社會認識了,社會對大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的期望值越來越高。
長期以來,我們的公共外語教學所沿用的是“以教師為主”的原則,把教師認真備課、講課內容豐富有條理作為評價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教師講解占去了課堂的主要時間,無法給學生的實踐提供足夠的機會,使學生成為語言知識的消極接受者。實際上,外語學習的首要任務是“學”而不是“教”。開展個性化的自主學習給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個性化的自主學習不是“放任自流”,不是“教”、“學”分離,只是教師角色的一種轉換。傳統教學基本上是以教師傳授為主,極少承擔“導”的角色,學生總是被動學習;如今,教師角色職能擴大了,發揮著管理、指導、服務、組織等多種功能。教師的角色轉換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英語不同于其它基礎學科,它是一門實踐課,其語言技能是需要通過學生個人的實踐才能培養和提高的。
一、改革教學方法
1、小組合作學習是創造、實踐、交流的平臺
教師讓學生憑興趣任意選擇,或根據每個學生性別、學習方法和語言能力、組織能力、個性等方面不同的特點編在一組。每組2人或4人均可,保證每個學生均有不同的分工和任務。小組之間、小組各成員之間是相互幫助、又相互競爭的個體。老師通過設計問題情境產生懸念,促使學生提前預習課文,以便更好的參與小組活動。在老師的引導、啟發、點撥下,通過觀察、閱讀、歸納、討論、交流等方式主動尋找答案,嘗試獨立解決問題,進行自主性學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前準備材料,利于養成良好的預習、勤查字典、自主探究、質疑的習慣,使他們會學、樂學。
在課堂進行小組活動時,老師一定要加強引導,把握好小組活動的時間,明確討論要解決的問題。問題的設計不可太籠統,要利于調動學生參與探究的欲望,讓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得著,不要用唯一性答案統一學生的見解,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老師一定要提前布置討論內容,使學生們能充分準備,課堂討論才能富有成效;否則,每次只有幾個學習好的學生發言,就違背了老師組織小組活動的初衷,也達不到幫助學生的目的。教師應在教室巡回指導,及時掌握各小組活動的情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經常聽取他們在小組活動中的真實體驗,肯定他們的成績,鼓勵他們不恥下問,積極參與語言實踐。
2、案例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
恰到好處的案例,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發展能力。就英語課堂教學而言,講解單詞要使用例詞,呈現新句型要使用例句,語法知識的講解更需要列舉大量的例句,使抽象的語法規則更加具體、形象、生動,便于理解、記憶和運用。由于英語學習者不具備良好的大語言環境,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信息獲得與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主要依靠教材和課堂上的語言實踐,因此,舉例就成為英語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
3、對學生一分鐘說話訓練與點評
英語是一種信息載體,一種交流工具,不斷地聽說讀寫,嘗試用英語來表達生活感受和理性思考,是學習與掌握英語的有效方法。基于這個原因,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安排課前口頭表達這種特殊形式,給學生創造說英語,用英語敘述現自己生活、表現個性的機會,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引導學生學會主動地發展、主動地學習。當然,主動地去表達新感受、新思維,靈活運用英語知識,遠比聽教師詳細講解,記誦單詞、句型、語法要困難得多。好在課前口頭表達,需要當眾亮相,是優是劣,既有當堂“公”評,又有前后比較,無須教師多言,學生自有壓力和動力。教師只要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活動,適時點撥、鼓勵、指導,就能把這項活動有聲有色地開展下去,推動學生學好英語,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嚴謹的學風,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二、與專業緊密結合,進行特色教學
除了上述三點之外,還要特別強調一下,針對藝術專業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地要跟專業相結合,并切實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成為有特色的學習主體。
1、英語聽力學習與音樂欣賞相結合
音樂與英語結合的方式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有韻律、有節奏的音樂配以圖文并茂的影視音像輔助材料,使學生能很快沉浸其中,學習起來輕松自如,情趣盎然。更重要的是通過情景劇的精心設計,給學生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展示他們才華的機會,直接有效地培養學生興趣和激發他們的熱情。再配以精心設計的練習,把要掌握的知識與能力、興趣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此外,音樂教學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語言教學和文化層面之間的疑惑,提供給學生一個真實的了解外國風俗、文化的平臺,對增強學生的語感、陶冶性情和提高鑒賞力不無裨益。此外,根據各種節日的具體情景,還可精心設計有針對性的配套練習,如學唱英文歌、看英文原版影片、經典影視原音模仿,音樂劇改編等。
2、根據不同的專業要有不同側重內容的銜接。
雖然學生的專業都跟藝術類有關,但各個班級的情況又不盡相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給他們講授教材和基礎的音樂常識之外,還要兼顧與不同專業地銜接,有機地引導學生自發的對其專業知識進行深入擴充。當然這樣會讓教師的備課量大大加重,但只有這樣他們才可以把自己的知識與專業相輔相成,使英語能夠真正地成為他們有利的工具。
3、增設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成功都離不開學生的興趣。由于學生們的個體情況不盡相同,所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開設第二課堂:小語種班、瘋狂口語、藝術專業英語、考研輔導和A、B級輔導班,并且都是免費對學生開設的。從客觀上給他們創造了更多的學習機會,他們可以根據各自的興趣有目的地進行塞選。這樣,不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而且取得的效果也相當不錯。
4、成立各種收集小組
根據學生的愛好和層次不同,可成立諺語、格言警句收集小組;幽默、英語笑話收集小組;英語歌曲愛好者小組;街頭英語標識收集小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班與班之間展開交流、進行比賽,還可以組織英語手抄報比賽、單詞接龍游戲等活動,營造多渠道的學習空間。
主題貼近生活,切合實際;課堂教學安排、教學模式、課堂設計等突出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對知識進行整合,讓研究性學習走進各學科基礎性課堂教學,是我?,F階段正大力進行著的教學改革的核心內涵。英語不同于其它基礎學科,它是一門實踐課,其語言技能是需要通過學生個人的實踐才能培養和提高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教學模式的改革,實現從教師為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雙方的積極性,注重教與學的互動。有效地組織起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及時發現他們的困難,為他們排憂解難,成為他們學習的引路人。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語言教育與文化教育密不可分,語言教學本質上是一種文化教育,大學英語教學不僅是語言教學,而是文化教學。因此,在大學英語教育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滲透文化教育。筆者首先從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入手,分析當前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現狀,進而闡述文化與英語語言教學的相互關系及文化教育對語言教學的重要意義。
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中指出:“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加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彼?,大學英語教學在重視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更要重視對學生社會文化能力的培養。
一、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語言時時處處反映著文化,文化在任何時候都需語言,文化與語言之間是密不可分的,而文化又包羅萬象,無論是西方文化還是本土文化的習得對學生掌握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都能起到很大的幫助?!闭Z言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基本內核,而語言又處處浸透出文化內涵。語言和文化緊密相聯,語言本身就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文化現象,是人類文化的傳播媒介,是其進化的基礎。反過來說,語言,包括語言的使用方式在內,都不能超越文化而獨立存在,文化是語言的存在環境。基于這種關系,學習語言就是學習文化,學好文化,可以促進對語言的學習。文化的發展,能夠推動和促進語言的發展;同樣,語言的發達和豐富也是整個文化發展的必要前提。語言始終是與文化同步發展變化的,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學習一種外語必須了解這種語言承載的文化?!爸蛔⒅匦问?,而不注意語言的內涵是學不好外語的?!?/p>
二、外語教學與大學英語學習的現狀
1 教材內容有缺陷。目前,大學英語教材所涉及文化背景知識不夠完善和系統。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缺乏有目的、有計劃的文化教學。教師只能零碎地介紹一些課文涉及到的背景知識。這些都說明文化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還沒受到充分的重視。
2 學習動機功利化。目前對學生英語技能評估的標準與英語學習目標嚴重脫節,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普遍較為“功利”??荚噳毫ΑW位要求、等級證書數量、就業市場競爭等使學生無奈地被迫接受英語學習。學校以四、六級通過率來考評教師的教學效果,學生也多以拿到四、六級證書為最終目標。
3 考試指揮起誤導。長期以來,我國的各級各類英語考試一直以考查學生的聽、說、讀、寫、譯五種語言能力為主要內容,使學生形成一個錯覺;學英語就是學語言。因此,在考試引導下,學生自然就把學習注意力集中在語言上,而對語言所承載表述的文化內容視而不見。
4 教學環節有偏差。我國大學英語教育一直以來比較側重語言能力的培養,強調語法,而忽視運用。目前不少老師也注意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受種種因素制約,教學思路和方法基本上還停留于傳統模式。授課重點放在語言結構的教學上,忽視文化教學,把語言與文化截然分開。這樣,大學英語課堂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了著重詞句講解的老俗套,文化知識也就成了英語課堂教學可有可無的內容。
三、大學英語中文化教育的意義
1 語言教學離不開文化教育的大背景。
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重要的作用要求教學中進行文化導入。讓學生拋開英美文化而去孤立地學習英語語言,就不能使其了解英語語言中所蘊涵的豐富文化內涵。這樣是永遠也不會真正掌握英語的。在語言交際中容易出現語用失誤,形成交際障礙。可見,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僅注重語言知識是不夠的,必須將文化背景知識融會其中。所以,我們在語言教學的同時必須融入文化教學。
2 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是互補的。
由于語言與文化特殊的親密關系,在語言中學文化,在文化中學語言,是可行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在教學實踐中,逐步改變學生“英語學習就是背單詞,記語法,做習題”的片面認識和長期形成的低效乏味的學習習慣,讓“英語學習”在“英語文化學習”的興趣與動力中更加具體、靈活、有的放矢。
3 通過文化教育培養文化素質
大學英語作為一門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為特點的課程,對于文化素質教育發揮著重要作用。大學英語教學應寓文化教學于語言教學之中,借助于文化知識傳授,幫助學生探索英語語言中深刻的文化內涵,站在文化高度,挖掘課程中文化教學內容,通過課文中所涉及和反映著英語國家的文化、傳統、價值觀、風情等等的分析,幫助學生逐步領會其文化內涵,把文化知識內化為人文精神,培養和提高學生文化素質。
1.反思性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美國心理學家Posner曾在1989年提出了經典的教師成長公式,即教師成長等于經驗與反思之和。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作為一門實踐課程,眾所周知英語需要通過學生的實踐才能培養和提高其語言技能。因此,學生的學習成果才是教師教學效果的主要評價方式。教師在對材料進行組織,對教學方法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應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參與性加以考慮,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設法調動,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思考和探究自身的教學效果,對學科發展的動向時刻留意,對教學反饋的信息著意收集,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對自身的業務能力進行提高。優秀的教師往往會在信息的積累過程中不斷反思,改革教學方法,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從這點來說,反思性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是其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2.反思性教學有利于教師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起來。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除了是知識的傳授者外,還是一個學習者。教師一方面要著重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進行培養,另一方面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使教與學齊頭并進。反思性教學能夠幫助大學英語教師認真思考自己的整個教學過程,如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對自己教學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并能夠根據反思的結果對教學過程進行改進,促進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達到理想的大學英語教學效果。
3.反思性教學能夠增強大學英語教師的科研能力和責任感。大學的不斷擴招,加重了英語教師的授課任務和工作壓力,使他們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科研任務。反思性教學這種通過反思和解決問題來提高教師能力的理論,能夠幫助教師通過合理的教學實踐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觀察,對某些問題的反思、實施和驗證有利于增強大學英語教師的科研能力,為其論文撰寫和科研提供素材。此外,反思性教學會對教師的教學效果產生影響,因此在反思性教學中可以增強大學英語教師的責任感,對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
二、基于反思性教學理論下的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建議
進入20世紀后,廣大教師和各級教育管理部門逐漸將教師專業發展作為關注的熱點之一,如何通過反思性教學促進大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是當前大學英語教育研究中一直被強調的問題。在終身教育的新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師的作用也在發生著悄然的變化,需要教師在實踐中對新的觀點和方法進行探討,改進教學的同時提高自身水平。總體來說,在反思性教學理論下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可以從如下幾點入手:
1.在教學中始終保持反思意識。隨著我國政府對英語課程標準的提高,目前進入大學的新生基本都已經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無論聽、說、讀、寫都基本能夠達到大學英語四級水平。學生入校后對英語課堂的期待是教師能夠教給自己什么,大學英語教師也應站在學生的立場反思自己的教學如何才能符合學生的期待。這就要求大學英語教師始終保持反思意識,要有職業危機感,能夠根據現有知識結構不斷地進行調整、充實和提高以勝任更具挑戰性的教學任務,與當前個性化、專業化的教學需要相適應。大學英語教師應將教學當成教學實踐與反思不斷循環發展的過程,對自己的教學不斷地進行反思。根據自身所處階段和需求的不同,對自己欠缺的知識結構認真反思并以開放的心態加以彌補,反思的內容可以是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目標,也可以是教師的作用和學生的全面發展等,通過反思來促進自身專業的不斷發展。
2.對知識結構進行整合,促進自身專業能力的提升。隨著社會對高水平、高素質、復合型外語人才的需求不斷高漲,我國大學英語教學開始逐步向多元化發展,開設了各種不同的英語專業方向。這個發展趨勢促進了英語專業類型和專業方向的豐富,但同時也給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知識結構帶來了新的挑戰。大學英語專業教師在知識結構方面通常包括三部分,即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但從當前情況看,我國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仍然顯示出了一定問題;一些英語教師的跨學科知識結構尚不夠全面,學科知識結構不夠合理,很難真正培養出復合型、創新型人才;部分大學英語教師教育理念落后于時代步伐,有待加強實踐性知識的學習等。面對種種問題,大學英語教師必須立足時代的變遷和學科范式的轉變,對以往的教學進行反思,全面地重新整合自身的知識結構,轉變以往單一的教學理論方法為跨學科、多樣性和多層次的研究理念,對專業發展目標進行清晰的界定,促進自身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3.通過對話與合作尋求共同發展,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大學英語教師雖然同教一本書,但由于不用坐班,各個教師之間通常聯系較少,基本處于“互不干涉”的狀態,使大學英語教學成為一種封閉式教學,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十分不利。大學英語教師應對這種教學方式加以反思,認識到彼此工作的相似性,從而加大彼此的對話與合作,通過集體共同研究和探討解決問題,尋求彼此的共同發展。這就要求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協作”,為彼此提供相互切磋、相互啟發的機會,并在此基礎上對自身較好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進行分享,通過觀摩示范課等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開闊自己的視野,學習對同一問題的各種不同處理方式;其次,大學英語教師應在專業發展中認識到自己的身份———教師和學者,即大學英語教師除了英語教學能力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將日常教學與科研工作結合起來,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促進自身教學模式從技能型教學向研究性教學轉變。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積極參加和組織教改實驗,對各種教研、科研論文進行撰寫,將教學過程中反思的問題上升為研究主題并投入到研究和行動中,從而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完成理論研究,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中學生因其所處特殊的年齡階段,逆反心理相當嚴重,假若教師一味以嚴厲的姿態出現,凡事批評當先,往往會使教育效果適得其反。久之,學生對任課教師的畏懼也引發到所教課程的厭惡,更不要說有學習興趣了。因此,要使學生學好英語,必須關心愛護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可以說,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
作為老師,應當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尤其是差生,絕不能“戴有色眼鏡”看人。每個學生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平等對待和公正評價,這樣他才會對這位老師產生好感,有興趣,才能以正常的健康心理投入到學習中去。一個能尊重學生,體貼學生的老師,學生同樣也會尊重他,喜歡他,這樣才能形成良性的師生關系。也是教好英語,學好英語的基礎。
二、寓教于樂的課堂教學
最新改版的初中英語新教材(JEFC)內容大都是真實的、自然的交際情景,這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鍛煉機會。教師可靈活運用教學大綱規定的復習(Revesion)、呈現(Presentation)、操練(Drili)、練習(Practice)、和鞏固(Consolidation)五個教學環節,讓每一堂課都上得精彩、有效。
a.利用實物。在教單詞、句型的過程中,如果把新單詞跟實物聯系起來,一定能使學生的興趣大增,達到生動形象之效果。如:教單詞apple,orange,pencil,dask等時,教師可以準備實際的物品或隨時指出這些東西。另外,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實物,或發動學生自己制作,學生運用自己制作品進行訓練,效果更佳。比如在教有關顏色的單詞時,教師可帶一盒顏料或多種彩紙,在一張白紙上教一個單詞就填一小塊顏色或貼上一張彩紙,這樣學生從音、形、意多方面感知、理解和速記,輕松又有效。
b.創設情景。新教材是以“語言交際為原則”編寫的。其本身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有相當多的情景會話和描述。如果我們把書本上面的內容搬到生活中來,以學生為中心,采取動作表演等手段進行情景教學,既可使課堂生動活潑,又可以培養學生在實情實景中的交際應付能力,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第三冊的現在完成時態時,可先叫一個學生:“Pleaseclosethedoor.”學生走過去關門,老師問全班同學:“Whatisdoing?”學生回答:“heisclosingthedoor.”關好門后,再問:“Whathashedoor?”然而啟發學生回答:“Hehasclosethedoor.”緊接著把這兩句話寫在黑版上,并帶讀。為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可再舉例,讓一女生擦掉黑版上的字跡,同時問她:
“Whatareyoudoing?”“Iamcleaningtheblackboard.”擦掉字以后問:“Whathaveyoudone?”并幫助她回答:“Ihavecleanedtheblackboard”。同學們跟著復述,教師板書這兩句話,并給出現在完成時的主要用法之一表明過去的動作對現在產生的影響和結果,構成形式;助動詞have/has+動詞的過去分詞(p.p),如此舊句型引出新句型,舊時態過渡到新時態,學生既感興趣,又不感到陌生和突然,很快就接受。
c.利用簡筆畫。簡筆畫是最簡單,最實用,也是極有趣的一種教學工具。有人說一幅畫值千字,這一說法恰到好處的表明了簡筆畫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無論是引出新單詞,提出新句型,操練句型,復習舊句型,還是講解課文都可以運用簡筆畫。簡筆畫的優點在于可使課文中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且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師生一同分析、討論簡筆畫的進程中,教學內容自然呈現,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d.課堂小游戲。課堂小游戲是使學生輕松而樂于參與教學的又一種妙法。初一教材中經常做的“Pollysays”游戲就很有效地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反應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又如在鞏固初二的第31課時,就可以依課文內容要求六名同學上臺表演,其它同學競猜“Whohaseraser?”通過這種既有主角,又有全班同學參與的游戲,不但使學生知識得以鞏固,更能在大范圍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更重要的是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語言實踐機會。課外活動的形式要靈活多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個人的興趣愛好,有選擇地,自由地學習和鍛煉。
課堂教學中提到的英語游戲,也是課外最受學生歡迎的活動之一。游戲的形式不勝枚舉,只要老師多動腦筋,或者啟發學生開動腦筋,編出一些實用有趣的游戲是很有意義的。此外,開展英語競賽,舉行英語晚會,英語詩朗誦,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講座,開辟英語角,出英語墻報等等,都是英語課外活動的很好形式。
總之,興趣問題是英語教學中的首要問題,“興趣是學習之母”,一個好的英語教師應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英語課上成活潑有趣的言語技能課,讓學生在學中樂,在樂中學,全面提高英語教與學的質量,努力提高英語的教學效果。
心理學認為,情感對人的活動具有驅動作用。有些學生對某一問題或學科進行深入研究和不懈追求,就是興趣和好奇等情感體驗下產生的驅動力所使然。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教學內容的內在力量、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和教師個人的情感感染力,往往是吸引學生有效注意、啟迪學生積極思維、啟發學生主動探索的最佳手段。學習既是一種行為參與,也是一種情感心理體驗。教與學不單是一個從知識到知識的單純認識過程,也是一個心理變化過程,并且認知的效果常常取決于情感的變化。在教學實踐中你會發現,高興地學和愁苦地學,效果是大不一樣的。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勞動,需要積極情感的指引和維持。教師應盡可能在教學過程中創造一種積極的融洽的情感交流氛圍,設法使學生享受積極的情感體驗,變苦學為樂學,教與學才可能具有持久的高效率。本人在民族中學的英語教學中,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情感教學。
1.理解和信任學生,化消極情感為積極情感
情感因素是英語學習出現兩極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尤其是少數民族學生占大多數的班級,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普遍薄弱。學習好的學生,學習上有成就感,受到教師的鼓勵和同學的羨慕,對學習起了促進作用,而那些“跟不上隊”的學生,對學習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抑制。抑制反過來又對學習產生消極影響,以致惡性循環,于是兩極分化日趨明顯。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我們一定要重視情感因素的作用,正確利用情感因素,以促進英語教學。有些少數民族學生由于英語基礎差,學習習慣和方法上存在一些問題和障礙,英語學習成績也較差。要想把這些“學困生”從“學困”中解脫出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于他們常常要有大量的情感投入,而最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老師愛他們.理解他們,信任他們。就拿本班的一個瑤族學生來說,剛進入中學時,英語成績很不理想,而且還有逃避學習的傾向,常常以身體不舒服為由而不上早讀課,不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對于他的這些表現,我沒有在班上批評他,而是在課后反復與他談心,首先是對他的一些行為表示寬容和理解,然后鼓勵他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幫他找出英語學習上所存在的實際困難,并加以幫助和指導。慢慢地,他不再逃避英語學習,有了困難和問題也愿意主動和我交流,英語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由此我深切體會到教師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一時跟不上表示理解,必須給予密切關注,同時還要有極大的耐心、寬容心和同情心。在教學中不歧視、不討厭、不排斥他們,而是與他們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以滿腔熱情積極引導他們共同參與,給他們以極大的信任和理解,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學習精神。
2.用愛的力量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和求知的欲望
創造成功是促使學生形成穩定而持久的積極學習情感的有效途徑?!笆∧顺晒χ浮?,這是我在英語教學中從學生身上感受到的。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運用多種手段,以滿腔熱情為學生積極創造成功的條件,想方設法為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少數民族學生創造表現自我、體驗或功的機會。例如,在學習每一個模塊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分組學習,我只是起到組織和引導的作用。不管學習的時間多么緊張,我都會安排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利用表演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讓每一個同學都有表現的機會。他們的精心準備和精彩表演經常會令我吃驚。學生表現出很大的潛力,我對學生每次的表演都感到滿足。我相信我的學生一定能行,每一次表演,都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他們產生愉快的、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感受到老師、同學對自己的關注。在這種愉快的情緒影響下,學生就會不斷走向成功。
3.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人際關系
在與少數民族學生的交往過程中,師生之間坦誠、無拘無束的交往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當熱情,具有同情心,采用恰當的鼓勵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尊心,建立信賴、理解的情感人際關系。課堂氣氛應融洽,不宜過于拘謹、死板或嚴肅。對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的錯誤應采取謹慎的態度,多使用積極反饋。經常在交流過程中或大庭廣眾下“有錯必糾”,會造成學生心理上的壓力和怕出錯誤的緊張感,增加焦慮感。實際上,少數民族學生的語言錯誤很多都是過濾性的,隨著語言水平的提高,他們會自己改正,所以盡可能給學生更多的積極反饋,少給消極的反饋。
4.搞活課堂氣氛,永遠使學生有一種新鮮感
初學英語的同學感到英語較新穎,課上發言的機會多,再加上一些對話的表演,吸引了許多同學、但隨著難度的增加及對教師上課思路的了解與熟悉,學生沒有了初學時的新鮮感,上課再不像以前那樣專心投入了,漸漸地一些同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因此,對于教師而言,就應該加強教學理論的研究與實踐,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除了經常使用的教學方式之外,時不時地增加一些新穎的教學形式,改變一下自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不覺得是老一套,這樣也有助于師生情感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