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4 13:01:13
序論:在您撰寫專項資金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最高審計機關國際組織(INTOSAI)第15屆大會的代表們認為,環境方面的專業技術必須在政府環境績效審計中得到有效運用,這些技術的獲取途徑包括邀請專家開展培訓、招收新的專家進入最高審計機關或利用別國最高審計機關職員的專業知識進行聯合審計等,代表們一致認為完善環境審計技術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最高審計機關之間相互交換有關技術評價標準和環境審計技術培訓等方面的資料。此外,代表們認為環境技術委員會應當考慮向最高審計機關國際織織成員推薦幾種可行的審計方法(楊麗,2010)。OfficeOfInspectorGeneral(1997)指出,項目分級評估工具(PART)已經成為美國環保局(EPA)對環境保護項目進行績效評估的最重要工具之一。PART提倡將定性問題定量化分析,通過設計問卷的形式對項目的績效和管理進行評價,傳統的PART包括項目目標、戰略性規劃、項目管理和項目效果四個部分。另外,MillarA(2001)指出,邏輯框架法(LFA)作為項目的評估工具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這種由美國國際發展署在1970年提出的項目開發工具,直到現在都被廣泛的運用在項目考核評估中。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2008)在一份結果公告中提到,OfficeOfInsp-ectorGeneral在2003年對EPA的績效考評中,應用了平衡計分卡法(BS)。依照BS法的框架,對環境類公共支出項目的績效評估從績效目標影響因素、為完成重大任務而增加的財務負擔、內部管理和運作等4個方面進行。楊玉楠等(2011)研究指出,費用效益分析法是目前美國應用最為廣泛的環境類項目評估手段。
2國內研究現狀
2.1環保專項資金績效審計評價視角
何芹(2009)針對目前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績效審計評價中的主流兩大類指標,即經濟指標和環境指標提出質疑,認為兩者的獨立運用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建議采用生態效率的概念來衡量真實的績效。袁廣達(2007)建議以貨幣方式作為計量單位,從生態環境變化影響的視角,考察資源耗費、環保成本等方面評價績效。并且參考《循環經濟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從環境保護資金投入使用效益、環境保護能力建設、環境保護管理的監督以及社會效益綜合評價等維度評價環境保護的效益。黃溶冰等(2012)從真實性、合規性、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回應性6個維度來定義績效,并且對每個維度的特征進行了分析。賈卉(2013)建議可以運用共性指標與個性指標,從項目決策、項目管理和項目績效三個方面對環境保護財政資金績效進行評價。
2.2環保專項資金績效審計評價標準
劉曄、竇國棟(2007)以山西省污染防治資金為例,強調制定了農業與資源環保資金與項目的效益審計標準的重要性,建議將標準劃分為定性標準和定量標準。其中,定性標準主要包括人大批準的部門預算、健全的法規和管理制度、是否有利于發展的根本標準以及審計人員的經驗判斷等;定量標準主要包括計劃概算指標、部門或行業績效指標以及其他相關指標等。何芹(2009)指出,評價標準是判斷和衡量環境審計對象真實合法、環保公平以及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尺度,它主要包括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國家頒布的環境標準、績效指標的具體標準等。劉長翠等(2007)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問卷結果顯示,69.39%的被調查者參照其他行業經濟效益評價的標準,18.37%的被調查者將監管人員的主觀判斷作為績效評價的標準。
2.3環保專項資金績效審計評價方法
劉曄、竇國棟(2007)以農業與資源環保效益審計為例,認為效益審計分析評價的內容復雜多樣,應該采用一套有效的技術方法全面、深入的進行審計評價,例如價值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對比分析法。程亮等(2012)在其構建的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項目評估模型中建議,對項目效果層次的評估可選用系統分析、專家評議、文獻調查法、橫向對比法、費用效果法等;對項目影響層次的評估可以選用規制對比法、有無對比法、先后對比法、橫向對比法以及系統分析和專家評議等方法。楊玉楠等(2010)認為績效的評估適宜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評價中央環保專項資金項目的實施是否滿足保障環境保護規劃可持續運行的需求。袁廣達(2007)認為環境效益評價中,可以運用“因素量化法”把一些與環保資金相關的非計量因素進行量化,并且按照其影響和重要程度進行排列,進而運用“對比分析法”與有關行業標準進行比較,以便得到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結論。王爽(2012)建議環保財政資金績效審計評價可以選用沃爾評分法、模糊數學分法、綜合指數法、因素分析法以及方案比較法等,并且舉例說明了沃爾評分法和因素分析法的具體應用。
2.4環保專項資金績效審計評價模型
房巧玲等(2000)運用系統論的觀點構建環保項目財政支出評價模型。模型涵蓋了作為一個系統的財政資金運作的全過程,績效的評價作為行之有效的系統反饋回路,由三級指標構成,一級指標分別為關注環境保護支出系統運作轉換過程的指標———合規性、環境保護支出系統輸出的指標———環保的效果和資金的使用效率。萬寅婧(2012)以江蘇省節能減排(重點污染排放治理)專項引導資金為例,基于邏輯框架法構建了包括從投入、管理、產出和效益三個方面在內的環保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模型,并且對應模型的三個方面構建了有三個級別構成的評價指標體系。程亮等(2013)運用邏輯框架法從投入、產出、效果和影響四個方面構建了包括評估內容、評估指標、評估信息來源、評估方法在內的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項目評估模型。孫童等(2007)分析評價了河北省省級環保專項資金績效評價辦法,該辦法堅持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對環保專項資金的項目實施內容和功能情況、資金保障情況、經濟社會效益情況以及實施管理情況建立分層次的評價指標體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張芳麗(2007)認為環保專項資金使用效益不僅包括經濟效益,還要考慮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在此基礎上,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個方面設計了相對系統的、涉及資金使用過程的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袁廣達(2007)借鑒《循環經濟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從環境保護項目資金投入的使用效益、環境保護的能力建設、環境保護管理的監督以及社會效益綜合評議等四個方面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李強(2012)將模糊綜合評判法運用到環保專項資金績效審計評價中,首先使用德爾菲法、文獻調研法以及層次分析法構建一套由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和主要觀測點組成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級指標的權重,基于此構建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法的綜合評價體系。
3結語
存在問題
(1)小型企業監管難度大。平邑縣礦山數量較多,但缺少大型礦山企業,礦山規模不大,企業經濟效益較差,財務制度不健全,賬目不規范。這些因素制約著采礦權價款、使用費和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數額的增長。由于礦山企業規模較小,礦產品市場又未形成統一的銷售價格,補償費征收數額只能根據礦山設計生產規模、企業自行申報價格等綜合核定,給資源補償費準確核定增加了難度。(2)緩減免行為有待規范。緩減免礦業權價款、使用費制度不夠健全,在執行相關征收政策上與實際工作開展不好把握,有時工作不夠平衡,征管力度達不到,甚至有時存在緩減免現象,造成了收入的流失。(3)分成比例低,出讓成本高。地方征收入庫的礦業權價款在分配過程中,縣級財政分成比例較低。該縣采礦權全部實行招拍掛出讓,前期工作費用(出讓成本)較大,有的礦山分成所得不抵前期投入,不同程度制約影響了礦產資源的有效儲備。
對策建議
(1)探索推進礦產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直接征收改革。從規范理順礦產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征收程序入手,按照財政部有關規定,借鑒兄弟縣區的經驗和做法,探索推行征收方式改革,試行礦產資源專項資金征繳由現行的委托執收部門征收改為由同級財政部門直接征收,確保財政部門及時掌握礦產資源審批管理情況,加快礦產資源專項資金征繳入庫進度。(2)進一步做好礦業權市場監督管理。一是及時清理出臺的礦業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實施辦法等規范性文件,摸清每個探礦權、采礦權出讓的具體情況。進一步總結實施礦業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二是認真分析推進探礦權、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規費征收等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問題并提出對策措施。三是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計征礦產資源補償費,同時抓好重點地區和重點礦種的征收工作,對欠繳、少繳或不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嚴格按照規定處罰,從而提高礦產資源專項資金的征繳入庫率[3]。(3)不斷完善網絡系統建設。針對有條件的礦山,逐步引進礦山產量遠程監控系統或計量系統,為礦產資源補償費、價款的征收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據,避免因統計數據不實而引起的國有資產流失,進一步提高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4)嚴格采礦權有償使用制度。對新設礦產資源積極納入政府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嚴格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全部實行“招、拍、掛”出讓礦業權。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限時辦結,依法、及時為礦山企業換發相關證照,辦理相關手續。(5)加強日常監管。健全完善礦產資源專項資金征繳動態巡查機制,充分發揮基層國土資源所的作用,不定期對礦業權人儲量動態變化統計臺賬、礦產品的銷售及其價格情況、采礦權使用費、采礦權價款和礦產資源補償費的繳納情況等進行動態監管,規范辦礦行為。加大對探礦權、采礦權出讓中各種違規違紀行為的查處力度,依法對違規減免,不履行收費職責,應收不收,不及時足額繳庫,截留、坐支、挪用及商業賄賂等違法、違紀行為從嚴查處。
(一)專項不專
我國的財政專項資金涉及行業龐雜且金額巨大,涉及到教育、農業、工業等各個領域,專項資金的種類多達幾十種。"基數加倍增長"是我國預算機制長期采用的增量預算機制,隨著人員的調動、時間的變遷單位積存的專項資金和單位公用支出混合在一起進行使用,完全變更了專項資金的使用范圍和使用職能,使得大金額的專項資金專項性質不強,這也增加了專項資金的管理難度。
(二)使用隨意
我國現行的編制預算實行的是"人員經費按標準,公用經費按定額,專項經費按實際"模式,依據基數加上增長,有的甚至還將專項資金切塊分配,此種模式也就造成了專項經費的編制標準不夠科學合理。專項資金預算的主觀性和隨意性,也就直接導致了專項資金使用上的隨意性,截留、挪用現象普遍,例如,用來補貼困難群眾的醫療救助資金,就被不同程度的挪用。類似行為歪曲了專項資金的真實用途,財政資金的不合理利用也使人民群眾有一定的損失,造成財政資金的浪費。
(三)使用效率不高
各級各部門在申請財政專項資金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從項目的策劃,到申請材料的準備和申報,都占用了專職工作人員的大量時間,使得專項資金的申請成本在無形中增大。此外,不同的專項資金被不同的部門掌控,統一項目可以從不同部門以不同的名義來申請專項資金,使資金的用途被分散,最后導致資金難以統籌規劃合理配置,使專項資金的作用不能最大地發揮出來。由于專項資金的下撥在不同部門之間轉手,導致專項資金的撥款周期較長,對資金的使用效益造成了不利影響。
2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措施
(一)清理申報項目,縮小范圍
長期以來,專項資金并沒有很好的做到專款專用,為此,對多達幾十項的專項資金要進項定期的清理,對資金的使用情況、資金的管理情況、資金的使用效益等進行具體的了解,并且對各項資金存在的必要性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對于使用效率不高使用效益不明顯的資金,進行大力的壓縮,并且在一般性預算支出中加入經常性的專項支出,例如對農村生活貧困家庭的資助,以及對警車以及警務設備的定期檢查和更換費用,可以列入到經常性的專項支出。
(二)明確各部門責任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說,各個部門的負責實際上也是各個部門的不負責,這樣的管理基本上是無效的,只有明確各個職能部門的責任,才能建立起有效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制度。財政部門與管理部門之間相互制約、相互監督,才能好的形成監督體制。財政部門和管理部門可以就相關的責任進行明確的劃分,并制定合理的違責處理辦法。將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納入到財政監管的范圍之內,將主管部門挪用專項資金的行為從根本上杜絕。
(三)多方面審計監督機制
財政專項資金數額大、覆蓋面廣,國家審計人員數量相對較少,且對各地方的財政政策相對不熟悉,因此決定國家審計人員難以對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全面判斷。由于審計部門與被審計部門在同一行政體制之內,所以審計結果和審計意見在獨立性的顯現方面有很大的限制,這時就需要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相結合。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的結合,通過橫向和縱向的結合,從而提高對財政專項資金的審計的效率和效果。
(四)提升政府理財的能力和水平
提升政府的理財能力和水平,可以有效的規范地方政府的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首先需要逐步淡化財政專項資金的作用,使政府和市場的職能邊界得到規范,使基本化公共服務均等化,運用政府的獨立財權有效提高其對資金的調度和運營能力。其二,要加強績效控制工作,從而對績效審計和績效監督進行有效推動。使財政專項資金項目的收益和成本的比重得到有效提高。其三,要將年度預算管理向財政專項資金中期考核機制進行轉變,使政府的會計制度向全責發生制進行轉變,從而有效提高政府的理財能力。
3總結
一、總體構想
專項資金的管理核心是一個滾動項目庫,一套數量化指標體系。主要目的是通過建立依公共財政的思想設立的量化指標體系,將單位報送的若干年專項項目,按照指標體系的要求進行量化評價,將評價的結果按照分值由高到低進行排序,并依次提供資金安排意見,以利于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優化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為領導科學決策和外部有效監督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一個滾動項目庫。各單位申報財政補助的所有專項項目,均納入項目庫管理,項目庫本身具備項目維護、項目評價、項目排序、財力控制、審批流程管理等多項功能,并與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編審系統相結合,將專項資金預算納入整個部門預算,并將明確的財政補助專項轉入財政預算執行系統進行管理。
一套量化指標體系。作為專項項目庫管理的基礎,專項指標評價體系要按照公共財政的原則進行設立,將審批專項資金的思維過程予以細化、量化,分解為若干指標,并對應相應的分值。將申請財政補助的所有專項項目全部納入此指標體系進行量化評價,得出相應的分值,供項目庫進行排序。
二、細化指標,建立體系
從各角度全方位地評價每一個專項資金項目,就必須根據可能涉及的專項資金的情況,設立一整套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其結果才有說服力,也才能據以提出科學的項目取舍和資金撥付的決策參考意見。因此,細化指標和建立指標體系是專項資金項目庫工作的重中之重。
專項資金項目庫指標體系遵從全面評價原則、財政效率原則和項目優先原則。接項目的性質分為(l)建設性項目;(2)車輛、設備購置項目;(3)維修、小型改造及租賃項目;(4)會議、活動項目;(5)業務費、培訓費、開辦費、手續費、臨時人員費等項目;(6)科技三項、企業挖潛改造支出等6大類進行分類排序。鑒于支農項目有其特殊性,暫不列入專項項目評價指標體系。
在專項項目分類的基礎上,將項目評價指標分為兩大類分別對項目進行評價:項目基本評價指標(以下簡稱“基本指標”)和項目分類評價指標(以下簡稱“分類指標”)。基本指標是項目庫中所有項目均要進行評價的指標;分類指標是分別對各類專項的不同性質而設定的評價指標。每一類指標按照公式1,分別計算出基本情況指標得分和特性指標得分。
評價得分=∑(第I項指標總得分×第1項指標權重)公式1
再根據每類所設的權重比例,并考慮附加分等條件進行修正并代入公式2計算出本項目的最后得分。
評價得分=∑(第1類指標總得分×第1類指標權重)十附加分公式2
基本評價指標的評價范圍是所有專項項目,每個專項項目不論項目類別均要按照基本評價指標進行評價。基本評價指標對項目的基本情況進行評價,主要包括項目所屬產業、項目主要功能、項目替代成本、資金配套率、項目受益范圍和受益時間等,每項指標有一個基本分,另有具體可能情況的相應系數,二者乘積即為本項的得分。如項目所屬產業指標以行業系數確定權重,若某專項項目對應項目所屬產業為科技,其行業系數1.0,本項的基本分為20分,則此項目本項指標的得分=20×1.0=20。
分類評價指標按不同分類設立,能體現國家政策,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指標,這些指標的設立,既要符合項目自身的特點,又要有利于量化測算,比如建設性項目可以設立項目完成情況、項目時間限制、資金使用計劃等分類指標進行測算。又如科技三項及企業挖潛項目可以分為關于項目可行性論證報告的指標、關于項目單位的指標、關于項目本身的財務經濟指標等三項指標??傊黝愴椖恳鶕嶋H情況和評價目的細化后的測算指標,計算分類評價指標的得分。超級秘書網
項目附加分和減分主要是對項目外在性及某些未能列入上述指標體系的特殊項目,以絕對分調增調減,綜合平衡。
每一個項目都要先進行項目基本評價指標的評價,具體到某一類項目又分別應進入各自所屬類別的項目分類評價指標進行評價;然后將項目附加分和減分計入,根據最后的得分在該項目所屬類別內各項目間進行滾動比較,擇優提供資金支持。
三、管理形式
申報與評價。單位申報專項項目采用年度申報與臨時申報相結合的辦法,項目庫的評價分為定期評價與不定期評價。各財政撥款單位應于每年報送下一年度部門預算時一并報送今后幾年擬進行的專項項目,同時提供項目申請報告及附屬資料。申請報告和附屬資料必須全面、詳細、準確。財政預算部門收到后,將專項項目用專項資金評價指標體系評分,將結果錄入專項資金項目庫。
組織形式。財政部門成立專項資金項目庫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項目庫的評價、管理、協調等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主管預算工作的局長擔任,成員由預算主管科室、部門主管科室、專業主管科室及其他有關科室的主要負責同志組成。
論文摘要: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是社會安定的重要保證。為加強水利建設、發展水利事業,我市在水利工程的投資強度也比較大,這就面臨著大量的資金使用管理工作,能否用好、管好水利資金,關系到水利工程的建設、水利工作的開展、水利事業的發展。本文從規范水利工程運作程序、機構健全管理、加強施工控制、加大資金管理力度等方面,分析了加強水利工程專項資金管理的新思路、新措施,供大家參考。
一、引言
近幾年來,在中央、省里水利發展政策的有力推動和水利補助資金的大力支持下,朝陽水利事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水利工程建設形成了重點突破、全面推進的新格局。同時,水利工程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就需要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本文提出了加強水利工程專項資金管理的新思路,從水利工程運作程序、機構健全管理、加強施工控制、加大資金管理力度等幾個方面作為分析。
二、規范水利工程運作程序
水利工程建設應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四制”,即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
(一)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
項目法人系指具有法人資格和地位,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設立或認定,對建設工程項目負有法定責任的企業或事業單位。項目法人責任制是在工程建設中形成的一套由項目法人擔負相應責任的制度,堅定不移地付諸實施,項目法人依照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二)全面推行招投標制
招投標制是“四制”的中心環節,是實行“四制”的基本內容。通過招投標選用具備一流素質的承建隊伍,以保障工程的質量和建設進度,對于建設資金的管理是非常關鍵的。凡是符合招標規模和條件的建設項目均實行公開招標,按照合理低標法評標,“好中選優、優中選強、強中選廉”。通過標段細化,雖然增加了管理難度、協調工作量,但有效地節約了資金,通過項目概算調整,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更多的建設項目中。附屬工程和零星設備,按照詢價制度,采用“同等產品比價格、同等價格比質量”的原則選用供應商。
(三)對工程實施建設監理制
建設監理制是工程質量過程控制的重要環節。建設監理制是指項目法人通過招標或委托,選用具備相應資質的監理單位,根據已經批準的工程項目建設文件、監理合同、建設合同等規定,對工程建設實施的專業化監督管理。工程建設過程中,充分授予監理“三控制、二管理、一協調”的職能,積極為監理工程師行使職權創造條件,樹立和維護監理的權威,對監理提出的問題高度重視,及時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處理。
(四)以合同管理制規范業主與中標單位間的行政行為
合同管理制,就是整個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依照法律法規、招投標文件等約定簽訂書面承諾,用以規范、監督和約束業主與各中標單位間的行政行為。按照合同制要求,管理處與工程的勘測設計、監理、施工、設備制造、安裝等中標單位依法簽訂了合同協議,明確質量目標、質量責任、獎罰措施等。簽訂合同的同時簽訂廉政協議、安全及消防責任書。
三、健全機構,落實管理責任
管理和使用好建設資金,首先要建立健全管理機構,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制。一般可分為如下幾個部門:
(1)工程管理部。管理部主要負責施工管理、質量監督、現場協調、政策處理、資金使用、宣傳教育等工作,制定工序驗收參與制度、現場巡檢、重要部位旁站等規章制度。
(2)工程治安值勤室。及時做好工程的協調、治安、安全、保衛工作,維護施工秩序,保證工程施工順利進行。
(3)質量監督項目組。項目組由質監、設計、建設等單位人員組成,定期和不定期開展質檢活動,解決質量和技術難題。
(4)各施工和監理單位,成立工程項目部,全面推行項目負責人制和項目法人管理。
四、加強施工過程控制
施工質量控制也制約著資金的使用,只有保證施工遵循設計,質量保證第一,才不至于到工程后期階段出現超投資的現象發生。工程在質量管理體制上,應建立項目法人統一管理、施工單位嚴格自控,監理單位認真核查,政府監督全面到位,使用單位提前介入的質量管理保障體系,嚴格把好“四關”。
(一)把好材料關
工程使用的鋼筋、水泥、砂石骨料、膨潤土、石料等主材,全部由施工單位自行采購,材料進場前由建設、監理踏勘考察施工單位選定的廠家,就材料的各項技術指標、廠家的生產能力和服務質量提出綜合評價,優選廠家。材料進場后由施工單位實驗室、監理部和工程部對質量進行檢查驗收,施工單位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對材料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查,監理單位按照不少于施工單位抽檢總數的20%送第3方檢測單位檢測。并做到不合格材料嚴禁進場,已進場的不合格材料嚴禁使用到本工程中。(二)把好施工隊伍素質關
水利工程往往由于施工面廣,施工班組多,工段間施工隊伍素質參差不齊,為確保質量,工程隊伍管理上實行樣板法。進場的隊伍必需按照設計和規范要求完成樣板段。通過監理和業主驗收合格后,方能繼續施工。
(三)把好現場驗收關
嚴格“三檢”制逐級驗收,前道工序未完成通過驗收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并按照規范要求辦理好工序簽證手續,技術不達標、資料不全一律不予驗收。對完工的單元工程、分部工程按照水利水電工程質量評定規程和驗收規程及時組織評定和驗收,各單位工程投入使用前組織階段驗收。
(四)把好建設過程關
(1)逐級建立工程質量目標責任制、質量一票否決制度。明確質量目標、責任、權利和獎罰措施,落實到每個單位工程、單元工程,甚至施工中的每道工序。工程質量責任制的建立和逐級督查,強化了工程各參建單位的質量意識,促進了工程施工中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和運行,有力地推動工程建設的質量管理。
(2)處理好工期與質量控制關系。建設過程中處理好工期控制與質量控制的關系,絕不因工期緊或趕工期而犧牲質量;處理好業主、監理和施工單位間的關系,質量控制上推行“小業主、大監理”逐級督查的質量管理體制。
五、加大管理力度,確保資金安全
水利工程資金管理應作為一項嚴肅的紀律來抓,資金問題是一條高壓線,任何人都不能違規操作。為此采取以下幾項措施,切實加強財務和資金管理力度。
(一)健全財務制度
加強規章制度建設,在貫徹國家有關財務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嚴格執行省、市的相關制度。
(二)規范財務程序
(1)設置工程財務管理機構,配備了專職工程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負責工程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
(2)按照國債資金管理有關規定,在建設銀行開設專戶存儲,同時設立配套資金專戶,專款專用,防止人為滯留、擠占、截留、挪用、串項、置換現象發生。
(3)嚴格規范資金支付程序,即根據進度由施工單位提出申請,經監理單位審核后報管理處,經工程管理部負責人及分管領導審核、法人代表批準后予以支付。
(4)涉及工程任何款項,不得采用現金支付。
(5)積極編好工程建設項目各種報表,認真做好工程投資成本核算工作。
(6)積極參加各種不定期的培訓,提高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水平,確保資金使用安全,確保建立優質工程,培養優秀人才。
摘要:專項支出在公共支出中所占比例甚高,專項支出使用管理對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產生直接影響,加強專項資金的管理,將對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整體效率和效益起到重要影響。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資金管理
在我國行政體制改革過程中,政府職能發生轉換,公共財政體系建設有新的進展,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部門預算、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財政資金使用及全過程監督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在此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問題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
一、專項資金及其管理環節
1.專項資金基本理解
為促進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政府會對國家資金實施合理化運作,專項資金即是其中一項確保資金正確運用的有效手段。從定義上將,專項資金即為完成特定工作或達到某一事業發展目標而給出專門用途的資金;從預算管理角度將,專項資金主要是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向行政事業單位撥付,并用于某一專項工作或工程,同時需單獨報賬結算的資金項目。由概念分析,專項資金具備三大特點,即源自財政或上級單位及單位自籌部門,專用于特定事項,且須單獨核算。
2.專項資金具體管理環節
根據資金使用的差異,專項資金主要包括發展性專項和事業性專項,其資金規模大、使用影響范圍廣,適用于國民經濟發展的多個方面。隨著國庫集中支付和部門預算的普遍實行,資金使用單位在對專項資金管理上,具體的規范環節應分為:專項資金預算環節,如將專項資金預算納入年度預算,取得財政撥款;未被納入預算的突發項目,須經追加申請后爭取財政專項;專項資金使用環節,如資金近授權審批、支付金額、支付方式等;專項結束后的項目決算,如結余資金管理、項目資金具體使用情況分析等;資金使用效果的績效評價和跟蹤調查。
二、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非稅收入使用不合理
根據相關規定,非稅收入中專項收入和基金收入均應專款專用,單位內部財政對其不能加以統籌。近幾年來,財政預算體系改革不斷深入,行政事業單位一些收入明顯增加,單純的??顚S媚J揭扬@得不合時宜,其不僅容易造成單位內部突擊安排項目,使得項目質量難以得到保證,還極易致使資金大量結余,甚至使諸多政府急需安排的項目缺少可用資金,降低財政性資金使用效益。如此一來,非稅收入使用不盡合理,公共財政功能相對難以充分發揮。
2.制度約束不夠有力
目前,較多行政事業單位對專項資金管理缺乏力度,許多專項資金管理部門未明確專項資金管理制度,造成制度落實不到位,制度對專項資金支出行為的監管力度不強,當那些不合理、超預算的支出行為發生時,領導予以姑息,相關辦事人員難以實施強有力的監督,最終使制度流于形式,制度約束欠佳。
3.專項資金預算準備工作不到位
預算是資金管理的基礎,對專項資金管理而言尤為如此。從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對專項資金預算的處理可以看出,專項資金預算工作中前期準備工作十分不充分、不詳細,制定預算方案時不夠認真、嚴謹,所制定預算并未細化到具體項目。作為非稅收入的征收主體,行政事業單位仍然是專項工作的組織單位,也是專項預算的申報單位,由于其負有日常行政事務性工作,則行政事業單位仍然要實施嚴格的申請立項、專家論證以及可行性研究等一系列的工作程序。在上述資金預算前期準備工作中,往往需要中介機構和專項實施單位的介入,但此類機構和單位又難免對專項資金預算的意義和重要性把握不足,結果導致責任主體缺位、專項資金預算不到位。
4.績效評價體系及跟蹤機制缺位
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是專項資金有效使用的客觀保證。但一些專項資金管理單位抱持“花完錢才算完成任務”的觀念,對績效評價體系完全忽略,使得項目實施過程中資金不合理列支現象嚴重。此外,專項資金使用方向管理上缺少跟蹤機制,資金流向何處、使用在哪個環節、項目實施中哪些地方更需要資金、項目實施仍缺少多少資金等一系列問題,資金管理單位均無法跟蹤了解,對某些領導政績做足表面文章的負面行為亦無法及時掌握,項目正常運行受到極大影響。
5.過程管理及專項成果管理缺失從現有情況下,較多專項資金管理部門并非對應的資金使用部門,專項資金經上級單位申請后,往往還須按照業務所需撥付給下級單位,從賬務核算到資金管理,上級單位均無法對資金使用狀況做出精確的反映,若下級單位又未及時將相關信息反饋至上級單位,則容易形成信息交流不暢、擠占乃至挪用專項資金、滋生腐敗等不良現象。在專項資金使用過程中,財務人員應具備過程管理和監督管理意識,但較多財務人員均對專項支出過程管理和專項成果管理甚為忽略,導致超預算、不合理項目列支等惡屢屢發生。加上上下級單位間信息交流不暢,資金撥付與項目進度難以一致,則上級單位專項資金則長期滯留,下級單位項目無法開工,即項目資金與項目進展脫節,專項資金管理失控,或者當上級單位其他工作任務緊張時,下級單位項目實施進度將被一再延誤,項目開始陷入超期狀態。
三、完善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有效舉措
1.建立健全專項資金預算編制及管理體系
建立和完善科學的專項資金預算編制和管理體系,增強專項資金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與執行的規范性。首先,應針對行政事業單位項目支出預算狀況,以標準項目文本方式,實施恰當管理,即通過項目申報、項目審核、項目核定和組織實施、項目監督和考核等四個具體階段,對項目支出預算實行全過程管理,并組織專家組對其做出可行性研究和評審,根據研究報告和評審結果,在一定規定程序下,申報項目支出。然后,要建立部門項目庫,積極采取事前論證、過程監督和事后審計,不斷規范專項資金預算編制和執行,保證預決算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2.加強財務職能和財務人員角色定位
財務職能應定位為全面參與資金使用及運轉過程的決策與控制。一項專項預算批復后,財務管理將在專項資金運作中起到監督和控制作用,整個資金流將對行政事業單位所有業務的開展、工作實踐進度等產生重要影響。這要求行政事業單位應提高對財務部門、財務工作以及財務人員的重視程度,一則合理規范財務部門分工和崗位職責,保證財務職能有效實現;二則財務人員正確樹立角色意識,在日常工作中關注資金管理的全過程,尤其要對資金流向進行統籌規劃,促進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3.促進財務管理制度規范化建設
思想上重視財務管理對專項資金運轉的作用僅僅是一個方面,在具體實踐中,還應完善規范化的管理制度,促使資金管理者、使用者、財務人員對資金申請、下撥、使用、報銷結算等全過程均十分了解,任何人員均不得違規辦事。從財務管理角度分析,應建立專項資金申請、使用和評價制度,建立科目設置、結轉等規范化財務管理制度,并根據《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相關規定,將專項資金會計核算納入“撥入??睢薄ⅰ皩?钪С觥笨颇恐泻怂?同時規定“??钪С觥钡慕Y轉時間定在項目完成后,由有關部門單獨列報,年終“撥入??睢庇囝~須向撥款單位單獨報賬且獲得核準項目時,方可予以結轉。通過對專項資金的有效管理和監控,專項資金完整性與安全性才得以實現。
4.強化績效評價對專項資金支出的控制
行政事業單位應集中專項資金之財力辦大事、要事,這促使資金管理部門對專項資金的使用實施嚴格控制,以保證專項資金存在的意義。項目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實踐,則是對專項資金使用最優的監控手段,比如先由各級主管部門通過績效評價機制,充分調動專項資金使用單位節約資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然后區分不同項目的不同特點,構建相應的評價指標,以科學的方法評價和獎懲專項資金使用狀況,最后根據考評結果審批年度專項資金,使財政撥付資金和事業開展項目盡可能保持進度上的一致性。
參考文獻:
1.劉欣.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思考.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8第28卷(1).
一是出臺林業項目和專項資金管理的規范性文件?!吨醒胴斦謽I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出臺以后,為認真貫徹執行《辦法》的有關規定,我局按照省政府行政審批事項的規定,及時對林業方面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了全面清理,對過時的、不適應林業專項資金管理需要的文件及時進行廢止。同時,我們在廣泛征求意見并開展廉政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出臺了兩個規范性文件:《江蘇省林業項目管理辦法》、《江蘇省林業項目驗收管理規定》。明確并規范了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在項目申報、項目和資金監管、項目驗收等方面的行為,從制度上防范責任風險和廉政風險。二是完善有關政策。會同省財政廳對生態公益林補助資金和綠色江蘇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調研,對投資結構,資金扶持重點,補助對象,補助標準等進行合理調整,并以項目申報指南的形式予以落實,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使用效益。三是改進管理方式。商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簡化項目管理程序,對省級有關林業項目采取“以獎代補”、委托驗收等管理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科學編制預算,規范執行預算,林業財務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首先,科學編制好年度預算。2014年,我省省級部門預算在政策上做了很大調整,在嚴控對一般性支出、一般公務用車購置費、“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實行“零增長”的同時,對2015年省級各部門、單位的專項轉移支付數量壓減1/3,同時整合相同或相近的專項,逐步減少競爭性無償支持專項;實行“部門專項資金管理清單”和“專項轉移支付管理清單”制度。為此,我們在編制2015年部門預算時,重點把握三點:一是依據“十二五”林業發展規劃,堅持以規劃為導向;二是堅持有保有壓,確保重點。壓縮一般性支出,保障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林業重點工作所需經費和林業規劃確定的重點林業工程所需經費支出預算;三是嚴格審核,確保所編預算合規合理。在匯總、編制預算的過程中,我局林業計財部門認真履職,嚴格把關,嚴格審核支出預算內容是否符合預算管理法規和相關政策要求,申報支出預算與工作任務和建設內容是否匹配,所擬定的績效目標是否合理。其次,規范執行年度預算。2013年,中央出臺了“八項規定”,我省也相繼出臺了“十項規定”和公務接待、會議費、培訓費等管理規定。全面把握政策要點,加強林業經費支出管理,是林業計財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年來,我們以“三公經費”支出管理為重點。嚴格按預算法、會計法以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規定要求,嚴把經費支出關,堅決杜絕違反“八項規定”和財經紀律的行為。為此,我們完善了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加強了省林業局系統財會人員的業務和法律、法規知識培訓,提高他們的依法管理水平。今年,局機關和直屬單位“三公經費”、會議費等一般性支出,較上年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第三,實行預算和決算公開。按照江蘇省政府總體部署和要求,在省財政廳的統一指導下,我局制定了切合林業實際的、便于監督的財務預算和決算公開的程序、方案,并按省財政廳的統一標準,及時將我局2013年財務決算和2014年預算情況對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三、明確責任,加強林業項目管理,確保建設成效
省林業局明確了林業項目管理責任。通過出臺《林業項目管理辦法》,規定了省、市、縣三級林業主管部門以及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內設職能機構在林業項目管理方面的責任,加強林業項目的申報管理。省林業局啟動了林業項目管理專家庫建設,明確規定了競爭性立項的林業專項項目必須經專家評審,林業主管部門依據項目申報指南并結合專家評審意見申報項目。重大林業項目申報和資金申請,需由林業主管部門集體研究決定,并按規定的程序申報。組織開展項目中期檢查和現場查驗,督促項目建設單位按預定的目標、任務或批準的實施方案實施項目。及時開展項目竣工驗收和績效評價。項目建成后,我省各級林業主管部門按有關規定,并根據項目資金來源、額度,分別由省、市、縣三級林業主管部門分工負責項目驗收。省林業局還根據省財政廳的要求,設定綠色江蘇建設項目績效評價指標,及時開展績效評價,評價結果良好。
四、強化林業專項資金監管,確保資金安全有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