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4 16:25:00
序論:在您撰寫統計學概念匯總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醫學應用統計學的四個步驟
1.統計設計。統計設計是統計工作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是對統計工作全過程的設想和計劃安排。 統計設計就是根據研究目的確定試驗因素、受試對象和觀察指標,并在現有的客觀條件下決定用什么方式和方法來獲取原始資料,并對原始資料如何進行整理,以及整理后的資料應該計算什么統計指標和統計分析的預期結果如何等。
2.搜集資料。搜集資料是根據設計的要求,獲取準確可靠的原始資料,是統計分析結果可靠的重要保證。醫學統計資料的來源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本文由收集整理一是統計報表 統計報表是醫療衛生機構根據國家規定的報告制度,定期逐級上報的有關報表。如法定傳染病報表、出生死亡報表、醫院工作報表等,報表要完整、準確、及時。二是醫療衛生工作記錄 如病歷、醫學檢查記錄、衛生監測記錄等。三是專題調查或實驗研究 它是根據研究目的選定的專題調查或實驗研究,搜集資料有明確的目的與針對性。它是醫學科研資料的主要來源。
3.整理資料 。整理資料的目的就是將搜集到的原始資料進行反復核對和認真檢查,糾正錯誤,分類匯總,使其系統化、條理化,便于進一步的計算和分析。整理資料的過程如下:一是審核:認真檢查核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二是分組:歸納分組,分組方法有兩種:一是質量分組,即將觀察單位按其類別或屬性分組,如按性別、職業、陽性和陰性等分組。二是數量分組,即將觀察單位按其數值的大小分組,如按年齡的大小、藥物劑量的大小等分組。三是匯總:分組后的資料要按照設計的要求進行匯總,整理成統計表。原始資料較少時用手工匯總,當原始資料較多時,可使用計算機匯總。
4.分析資料。分析資料是根據設計的要求,對整理后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結合專業知識,作出科學合理的解釋。 統計分析包括以下兩大內容: 一是統計描述將計算出的統計指標與統計表、統計圖相結合,全面描述資料的數量特征及分布規律。二是統計推斷使用樣本信息推斷總體特征。通過樣本統計量進行總體參數的估計和假設檢驗,以達到了解總體的數量特征及其分布規律,才是最終的研究目的。
二、臨床研究中統計學的作用
臨床研究中統計學的作用是什么?我們所做的就是區分事實和偶然性。我們需要比較組間差異,并檢驗干預的效應。
在對試驗進行分析時,統計學的作用是什么?我們應當記住,統計方法僅僅是一種幫助我們解釋試驗中所獲得的數據的工具。它們是一種工具而不是試驗的最終結果。而且像任何工具一樣,使用統計工具必須小心。計算機可以產生一些或有統計學意義的數據,但是只有研究者才知道該使用何種統計學檢驗來進行統計學分析。已參加培訓的研究者可以很容易地選擇統計學檢驗方法,必須記住的很重要的一點是,對于沒有足夠知識的人而言,有強大功能的統計軟件包可能導致致命性的錯誤。
生物統計學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其正確性。對于關鍵性的數據分析、試驗的結果尤其是結果的發表,正確性都是其核心。有兩種正確性:內部的和外部的(可推廣性)。
內部的正確性就是在設定的試驗范圍內結果是準確的,使用的方法和分析經受得住檢驗,數據和相關的醫學文獻均支持研究者對試驗結果的解釋和結論。
外部正確性或可推廣性決定了試驗設計是否能夠允許所做的觀察和所得的結論推廣到整個人群。試驗人群的選擇決定了最大可推廣范圍,這個概念我們在這個講座的其它部分已經談到過。如果研究對象包括男性、女性、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年齡分層,那么就有更多的機會將臨床試驗的結果應用于普通人群。另一方面,受試者的選擇也將決定研究和結論可應用的人群范圍。例如,如果在臨床試驗中選擇年齡介于5~10歲的兒童,那么該試驗的結果就僅能應用于該人群。如果選擇45歲以上的男性作為受試者,那么試驗結果就只能應用于這個人群。
現在我們將要討論如何看待一些類型的數據。首先是相對危險度和比值比。這是評價后果的指標,當比較暴露因素對結果的影響時是非常有價值的。比值比主要用于病例對照研究。相對危險度主要用于隊列研究。
讓我們首先看一下相對危險度。數據顯示是如何得到一個相對危險因素的。表格被分為兩行兩列,第一列是發病,第二列是未發病。我們看一下發病是否是暴露于危險因素的結果或者未暴露于該危險因素。暴露組發病數被標為a,暴露組未發病數被標為b,非暴露組的發病數被標為c,非暴露組未發病數被標為d。從這張表格中我們可以得到相對危險度,相對危險度是暴露組的發病率除以非暴露組的發病率,即(a/(a+b))/(c/(c+d))。這就是相對危險度。用來計算比值比的表格結構與上表相似,但是計算方法不同。仍具有這樣的自變量,暴露于危險因素或未暴露于危險因素與發病或未發病比較。即a和b,與c和d。但是比值比與相對危險度不同,它是由(a×d),即病例組有暴露史×對照組無暴露史除以(b×c),即病例組無暴露史×對照組有暴露史。比值比即(a×d)/(b×c)。
在解釋關聯性檢驗時,我們如何使用比值比和相對危險度?實際上非常簡單。當比值比或相對危險度小于1時,這種危險因素與疾病呈負相關或該因素是保護因素。比值比和相對危險度等1時二者無關聯性,如果大于1時,二者均證明為正相關。
統計學是一門關于搜集、整理、匯總、描述和分析數據資料,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推斷和決策的方法論科學,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實踐性。統計學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財經類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非統計學專業開設此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統計思維能力和統計基本技能,為學生運用統計學的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和實務提供方法論基礎。在開設此課程時,更應把重點放在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上,使學生具備利用統計工具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職業學校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目標,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灌輸理論、枯燥的公式講解,學生無休止的計算器的按壓等。手工計算使得學生學習的興趣大減,教學目標難以實現。
二、計算機技術應用于統計教學的途徑
(一)采用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多媒體教學方式組織教學
在統計學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日益突出:一是可以克服傳統板書的局限,可以演示數據、呈現數據,處理數據,探索數據和研究數據分布的具體過程,增加教學的靈活性,在過去傳統教學方式下,無法在一個課時內利用多種統計方法處理同一組資料,無法同時顯示多種統計計算公式、相關圖形及計算結果,無法直接利用結果和圖形進行預測,而采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后,則可使繪圖、制表、數值計算、預測一氣呵成。另外,利用計算機特有的模擬功能和動態演示功能還可使統計學的抽象理論變得直觀、具體、形象,從而增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及方法的運用。二是可以介紹一些基本的統計軟件,并以此為輔助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學習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時,掌握用計算機進行統計分析的現代信息處理手段,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三是可以為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創造了條件,從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強化統計軟件、特別是EXCEL
軟件在統計學習中的作用統計的學習與運用必須與計算機結合,才能事半功倍,而統計軟件的應用作為載體恰恰起到了這一作用。現代統計軟件是依托計算機、網絡平臺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使學習統計變成是一件有趣的事情。EXCEL作為一款優秀的電子表格軟件,它的應用不僅僅局限與表格的計算EXCEL具有強大的統計功能,幾乎包括統計數據采集和整理、統計數據描述、統計概率分布與抽樣分布、參數估計、假設檢驗、方差分析、回歸分析、時間數列分析與預測等統計學習中所有常用的統計數據模型。使得統計計算和分析變得容易多了。例如統計整理作為統計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主要是根據統計研究的目的,將統計調查所得到的大量的原始資料,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加工整理、綜合匯總,使之條理化,系統化,以得出能夠反映現象總體特征的綜合數字資料的工作過程。運用EXCEL軟件則只須輸入數據,學生利用EXCEL軟件提供的多種數據整理工具就可以對數據進行分組、排序和篩選、利用其分類匯總功能將數據歸類、并進行求和、均值等計算,就可將計算結果通過統計表、統計圖的形式顯示出來,以便對數據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只要學生掌握了 EXCEL電子表格的使用方法即可在很短的時間里完成過去需要數倍時間完成的作業。
三、計算機應用與統計教學真正相互交融下的教學設想
(一)計算機的應用,有助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案例教學法統計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講,學生聽,概念加解釋,即使舉例也只能是蜻蜓點水。學生只充當學習過程中的被動角色,難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學生靠死記硬背學習專業知識,難以從實質上抓住理論,概念的要點。統計學中繁雜的公式,抽象的術語,枯燥的數據,經常使學生感到高深莫測。然而,利用背景材料進行實際的統計案例分析,并對統計結果給予實際意義的解釋,則會使學生體會到統計的功能與作用,感悟到現實生活中統計規律的存在,便于真正地掌握統計方法,在大量的不確定現象中尋求事物的本質。國外多數統計學教科書都集統計理論,統計案例分析和統計軟件為一體,使統計學不僅保持了其理論性與科學性,同時又體現出較強的應用性與實用性。由于統計學的一個主要特點是應用,只有結合真實案例進行教學與分析,使教師在應用中教,學生在應用中學,統計教學才能活起來,所以案例教學在統計學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梢?,計算機應用與統計教學的結合使案例教學法使用起來更得心應手,教學效果與效率大大提高。
(二)增加實驗實訓課程
計算機與統計教學的結合一方面是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多媒體技術和EXCEL等軟件教學生如何使用,另一方面學生必須能在電腦上完成老師布置的實際“案例”。但單在課堂上只有老師的一臺教學電腦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操作需求。必須開設實驗實訓課,使統計學與計算機教學有機地合為一體,增加在計算機房上課的時間,至少應有二分之一的教學課時在機房進行。
(三)改革考試方法和考試內容
考試是檢驗教師教學效果及學生學習程度的手段,在統計學教學與計算機教學有機合為一體的同時,要改變考查學生學習效果的方法,改革考試的內容和方式。在過去的《統計基礎知識》教學中,基本運算能力被認為是首要的培養目標,教科書中的各種例題主要是向學生展示如何運用公式進行計算,各類輔導書中充斥著五花八門的計算技巧。從而導致了學生在學習《統計基礎知識》課程的過程中,為應付考試搞題海戰術,把精力過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記硬背上。考試方法的改革不應再是幾張考卷,應要求學生能在計算機上利用統計軟件,結合具體的案例,從統計調查表的設計、資料數據的搜集、整理、統計表與統計圖的輸出,數據的分析,形成案例分析報告,得出結論,整個統計工作過程能夠作為一項技能任務來完成。而考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形成良性循環的教學導向,可以引導學生在學好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注重技能訓練與能力培養。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所以,在統計教學中,要考慮理論知識的適度、夠用,而不刻意追求理論體系的完整。要強調統計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統計基本技能的訓練,注重提高學生運用基本理論和方法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語言表述上,力求簡明、通俗、易懂,把概念表述準確、完整,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同時,將統計知識與計算機知識融為一體,讓復雜難懂的統計理論和方法變得簡單、快速、準確。將反映國計民生的最新統計數字放在恰當的地方與教材內容緊密結合,讓學生感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的豐富多彩,國家變化的日新月異。這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科學設置教學內容統計的目的是認識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的數量方面,從中發現帶有規律性的東西。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統計需要做一系列的工作。統計課的教學內容就是按照統計工作過程的每個階段來安排的: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描述、統計推斷、統計分析和數據積累。其中,統計設計和統計數據積累理論性較強,原則上讓學生知道“是什么”、“怎么做”就行了。而對于統計調查、統計整理這兩部分,內容雖然多,但容易理解,可以簡單講解,讓學生多看,借此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統計描述、統計推斷、分析這幾部分內容,要在學生對統計基本概念準確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系統講解。搜集統計數據的過程又稱為統計調查,就是圍繞統計指標及其體系搜集統計數據,特別是原始數據。主要方法包括直接觀察法、報告法、采訪法、郵寄法和實驗設計調查法。統計整理,即對調查資料進行加工匯總。統計調查所獲得的資料往往是分散的、不系統的原始資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統計調查所獲得的資料進行科學的整理,并通過合適的形式把這些整理結果表述出來。具體來說,統計整理是根據統計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對統計調查所得到的原始資料進行科學分類、匯總,或對已初步加工的資料進行再加工,使之系統化、條理化,成為能夠反映現象總體特征的綜合資料的工作過程。統計整理主要講方法,包括分組、匯總和編制統計表和繪制統計圖。統計課的主要內容包括:統計描述(綜合指標)、抽樣推斷、統計指數、時間數列(動態分析)和相關與回歸分析。這也是重點和難點。
(三)注重學科知識的系統性統計各章節內容的安排是有邏輯性的,前面內容往往是后面內容的基礎。學習過程環環相扣,不能跳越某一章節而直接進入后面的章節??傉摬糠质菍y計課程教學內容的概括描述,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統計學的基本框架體系,把握統計學的涵義、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統計活動的過程,尤其要準確理解統計學的基本范疇(基本概念)。統計學基本范疇包括:總體、總體單位、標志、統計指標以及延伸出的小概念。如果把統計課的學習比喻為蓋高樓大廈,那么這些基本范疇就是地基或基石。深刻理解領會這些基本概念的含義,準確把握基本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并能正確運用,就為這座高樓大廈夯實了地基、穩固了基石。教師講解這些概念時,可結合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例子深入淺出地講解,課下布置練習進行鞏固。
二、統計課重點、難點內容解析
(一)統計學的基本概念最基本的概念包括:總體、總體單位、標志、統計指標。如上所述,這是學好統計課的基礎。例如,“總體”這個概念。毫不夸張地說,統計所有章節的內容都是圍繞“總體”展開的。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大量的客觀現象,特別是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包括數量特征、數量關系和數量界限,目的是認識社會經濟現象發展變化的規律性。而社會經濟現象包羅萬象,種類繁雜,包括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人民生活等領域的各種現象。統計研究時需要分門別類,把他們界定為一個個客觀存在的、具有某種共同性質的許多個別現象或事物組成的集合體,即統計總體。個別現象或事物就是總體單位??傮w具有大量性、同質性、差異性三大特征。大量性即總體是由許多單位組成的,一個或少數單位不能形成總體,因為統計研究的目的是要揭示大量事物的普遍規律性,所以,統計研究的對象必須包括足夠多的個體。同質性即構成總體的各單位必須具有某種共同性質,這是形成總體的客觀依據,也是我們確定總體范圍的標準。差異性即總體的各單位除了某些方面的共同性外,在其他方面必須有差異,這些差異是統計研究的基礎和前提。如果學生不理解“總體”這個概念,就不能在特定的統計研究目的下,準確地界定總體的范圍,描述總體的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平均指標就無從理解和計算,更談不上利用這些指標進行統計推斷和統計分析。
(二)平均指標這是統計課中最重要的基礎性指標。平均指標用以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總體各單位某一數量標志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所達到的一般水平的綜合指標。它反映總體分布的集中趨勢。其中,算術平均數是基礎的、最重要一種。明確它的計算原理和含義,就能順理成章地掌握變異指標、抽樣推斷、時間數列分析、指數分析中各類指標的計算和應用。平均數的計算學生并不陌生,在小學或者初中都學過。這是學習統計平均指標的基礎。但要讓學生明白,他們以前學的平均數是一個抽象的量,而這里的平均數是有特定經濟內容的,是具體的有空間范圍、時間限制的量。學習平均指標首先要搞清分類。平均數分為兩大類:靜態平均數和動態平均數,這跟時間有無變化有關。計算靜態平均數的每個數值都是同一時間點上的,它表示每個總體單位在某一數量標志上的平均水平。計算動態平均數的每個數值是某一個統計指標在不同時間上的取值,是表示該指標在每個時間單位上的平均水平。最常用的平均數是算術平均數,其基本公式為:算術平均數=總體標志總量總體單位總量這個指標的含義、計算原理、四個計算公式以及應用都要講透,特別是加權算術平均數的計算和應用,對學生的要求不能停留在“會就給定的資料計算出算術平均數”這個層面,而要讓學生透徹理解掌握其計算原理,并把它運用到復雜的領域。因為標準差、抽樣平均誤差、平均發展水平、綜合指數、平均數指數、相關系數、回歸分析等有關指標的計算都是以算術平均數的計算原理為基礎的。
一、統計工作的意義
1、統計工作就是指通過收集、匯總、計算統計數據來反映事物的面貌與發展規律。在統計信息工作上有兩方面的特點。
(1)指綜合性。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聯系性.統計信息從整體上看,涉及了國民經濟各種行業、社會、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以及人民生活的每個方面,同時。也涉及了宏觀與微觀的每個環節和每個領域。利用統計信息的特點,不僅可以對事物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而且還可以對不同事物進行有聯系的綜合性分析,可以總結歷史和探測未來。
(2)指數量性。它是通過數字來揭示事物在特定時間、特定方面的數量特征,是幫助我們對事物進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從而作出正確的決定。這樣看來,統計信息正在逐漸和其他信息結合在一起,都是以統計數字顯示或以統計數字為依據的,可利用程度也大大提升。
2、企業主營業務統計大都是由計劃部門所負責的.而生產型企業和流通型企業,統計信息運行方式都是從下至上的單向或縱向運行,則統計數據由班組到車間再到計劃部門撮后再經計劃部門匯總后呈現給企業領導.并對外報出。而在一些勞務型企業工作當中,不論是何種類型的企業.其非主營業務的統計,如基建技改統計、人員工資統計以及科技開發統計等。都是分別由不同的部門負責.并分別向主管領導呈送并對外報出。但這種管理體制的運行方式有幾個不利因素。
(1)企業各部門之間很難實現信息交換與共享,使信息的可利用范圍縮水。在當前的企業體制下,仍有部分企業重視統計工作,支持業務統計部門負責設計本企業統計制度以及綜合各種統計信息工作。
(2)目前對企業收集、匯總的各種統計信息難以進行更高層次的配套分析,這就使信息的利用僅停留在初級階段。
(3)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從企業適應市場競爭的多側面和多角度、從經營管理的全方位來綜合考慮企業各個方面所需要的統計信息,以及收集這些信息的有效方法。
3、由統計的特性所決定。如果一個企業的建立,是以完善一套科學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統計工作制度為基礎的。那么.這套制度對于企業而言。就具有一定的作用,它既可以反映企業在某一時點上的現狀,也可以反映企業在特定時期內的動態性。
(1)結構上,它反映企業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質量結構等,反映企業的速度,也反映企業的效益與效率。
(2)再從動態觀察,它既可以反映企業的生產發展情況、產品質量狀況以及科技開發、經營銷售、財務盈虧等方面的情況,還可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反映企業的規模和結構。
二、統計學中的幾種統計思想
所謂統計思想,就是統計實際工作、統計學理論及應用研究中必須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指導思想。統計思想主要包括:檢驗思想、均值思想、相關思想、估計思想。
1、檢驗思想
統計方法總是歸納性的,其結論永遠帶有一定的或然性,基于局部特征和規律所推廣出來的判斷不可能完全可信,檢驗過程就是利用樣本的實際資料來檢驗事先對總體某些數量特征的假設是否可信。
2、均值思想
均值是對所要研究對象的簡明而重要的代表。均值概念幾乎涉及所有統計學理論,是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均值思想也要求從總體上看問題,但要求觀察其一般發展趨勢,避免個別偶然現象的干擾,故也體現了總體觀。
3、相關思想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在變化中,經常出現一些事物相隨共變或相隨共現的情況,總體又是由許多個別事務所組成,這些個別事物是相互關聯的,而我們所研究的事物總體又是在同質性的基礎上形成。因而,總體中的個體之間、這一總體與另一總體之間總是相互關聯的。
4、統計思想的形成
統計思想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經歷統計觀念、統計意識、統計理念等階段。統計思想是根據人類社會需求的變化而開展各種統計實踐、統計理論研究與概括,才能逐步形成系統的統計思想。
5、統計思想的特點
關鍵詞:工程項目管理;統計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F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9-0449-01
1、統計學概念及其應用
統計學是一門研究如何根據事物的隨機性規律來收集、分析數據并利用于進行推斷的科學;其貫穿社會生活的全部,是自然,經濟,工程等各個領域解決問題的方法論。
對于當前工程項目建設來說,項目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工程性項目管理貫穿于工程開工到竣工的各個階段,具有一次性的特征。而統計在項目管理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能反映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工程項目中的統計學具有數量型、綜合性的特征,實現對工程項目定量、定性的分析。而利用這些統計數據可以對工程項目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對于項目管理人員做出準確的決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要對統計學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情況做出闡述。
2、工程項目管理中的統計特征
2.1 數量性
工程項目管理中搜集、匯總、計算等一系列工作是由統計學工作來完成的,是由統計數據全面反映的。數量性統計信息在工程項目管理中是最鮮明的體現和最普及的應用,即通過數字揭示工程項目實施管理過程定時間特定方面的數量特征,幫助我們對工程項目的管理進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從而做出正確的施工管理方案。
2.2 綜合性
在工程項目管理中以統計數字顯示或以統計數字為依據結合其它信息對自身進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對與工程項目管理有聯系的勞動力資源、建筑材料、機械設備等的供應來源、價格、條件以及市場預測等情況;并且以統計數字、統計指標來核算銀行貸款利率、擔保收費、保險費率及投標報價等有關的因素;同時各項法規,如企業法、合同法、勞動法、稅收、工程管理條例以及技術規范、競爭對手情況等也與統計學相融合既統計學綜合性分析特征,在工程項目管理中得到充分體現。
3、統計學在工程項目的具體應用
3.1 統計學在工程項目組織管理的應用
在一些工程項目管理中,因為工期長,而且場地鋪展比較長,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完善的工程項目組織管理機構,而在確定組織管理機構的職能、結構以及各項制度的時候就需要參考統計上報的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量化分析和綜合性分析,從而制定相應的管理機構,而應用統計學中的普遍性原理可以對工程項目組織管理中一些細節問題進行掌握,從而對一些異常情況能提前做出反應。另外,在工程項目組織管理中以統計信息為依據,將各級工作進行細化,能在全部范圍內形成一個有效的溝通網絡。
3.2 統計學在工程項目施工中的應用
在工程項目開始之前統計工作就必須首先要進行,在工程前期的地質測量中,對于施工場地的地質情況要做出準確的測量,然后利用統計學原理將所得信息進行匯總,做出量化的分析。在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中,因為工期較長,要利用統計學原理將工程實際的施7-'情況與原先的預計目標進行對比,對存在差距的地方進行調整。在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也離不開統計學,因為在一些工程建設中,例如燃氣過鐵道、穿綠地的建設中,影響到工程成本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加上施工的時間較長,各種物料、人工費用都會產生一定的波動,而統計學的應用對于降低工程成本有很大的作用,在工程施工之前,根據以往的工程施工統計資料對本次工程成本進行計劃和確定,在每一階段的工程完成之后,都需要對當期的成本,包括材料、機械、人工以及工程量進行統計,然后將兩者進行對比,就能及時發現存在差異的地方,避免工程項目施工中各種超支現象的發生。
3.3 統計學在項目結束綜合評價中的應用
對于工程項目來說,在縱向上涉及到項目建設單位、工程項目部、施工隊以及施工小組等等,在橫向上涉及到技術部門、財務部門以及管理部門等等!在工程性項目結束中要對整個工程進行評價就需要用到統計學,例如:在燃氣建設項目中,在最終的工程結算中利用統計方法將工程量進行統計,確定實際的工程量,然后按照工程量做好結算工作。另外,在對整個工程總體的施工情況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時也要用到統計學知識,將各方面的情況做量化分析和匯總,做出精細化的工程項目檔案,從而為相關的評價提供真實、可靠、清楚的依據。
4、工程項目管理中統計方法的應用
4.1 抽樣調查統計
抽樣調查統計是在全部需要檢測的構建中隨機的抽取一部分樣品驚醒檢測,如樁基檢測過程中,隨機的抽取一部分樁進行靜載荷試驗適當比例的抽樣調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控制質量以及控制成本的作用,更能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所以,采用抽樣調查統計對工程項目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4.2 控制表
控制表是對項目是否在計劃的時間達到預期節點的一種相對直觀的圖表展示,常常用來判斷項目的進度或成本是否在預期的范圍內,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進行調整,對項目的進度和成本控制具有監督和及時修訂的作用。
4.3 排列圖
排列圖由管理事件發生的頻率組織而成,是一種直方圖.用以顯示已確定的各種類型的原因產生多少成果等級序列是用于指導糾錯行動的管理項目小組首先采取措施去解決導致最多缺陷的問題。
關鍵詞:園林綠化;綠化統計;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09)04-0176-03
近年來,我國城市綠地面積增長很快,每年接近9個百分點,都接近于國民經濟的增長幅度。然而,當前園林綠化統計工作卻存在一些問題,統計工作無人過問,統計隊伍素質低,特別是對綠化的環境效益,還處在有認識無評價或有評價無計量的狀況。多數單位對綠化的效益還停留在從概念到概念的水平上。這一現象嚴重地影響了園林綠化統計工作的完整性、準確性,阻礙了正確評價園林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當前城市園林綠化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統計工作自20世紀50年代起,逐步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正規的統計制度和指標體系。園林綠化的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共綠地三項統計指標,全面而直觀地反映了城市綠化的水平與質量。在近年來國家大力建設園林化城市的帶動下,城市園林綠化已經成為一門新興的環境產業。在國家法律、法規的調控下,城市園林綠化與經濟發展形成了相互促進、互為基礎的態勢,也從中顯示了古老同林的嶄新魅力。在綠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城市綠地系統的結構組成發生了巨大變化,園林統計工作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經不能全面地反映綠化成果,因此,園林統計工作完善和創新是當務之急。
但因種種原因,園林綠化統計基礎工作明顯被減弱。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1)領導認識偏差所至重視不夠。大部分領導認為統計是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產物,是反映計劃完成情況、為計劃而服務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統計的地位和作用應該弱化。對園林綠化來講,只不過是數據的加減或匯總,填幾張報表完事,不能與企業相比,把統計工作簡單化。(2)認為統計是為政府統計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服務的,只是為了完成上報任務,上報準確與否都無所謂。因此,同林綠化統計臺賬和原始記錄越來越不健全,填報統計指標的隨意性加大,統計數據質量下降。尤其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林綠化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管理形式發生多樣性,新生了一部分企業化管理的綠化公司、景觀公司,這些公司沒有嚴格按照《統計法》的要求建立規范的統計制度,有的甚至沒有明確設立統計工作崗位,統計報表由其他部門的人員代填代報,一些統計指標也難以準確按照統計制度的具體要求來計算填報。(3)認為統計對園林綠化而言沒多少用途,更沒有實際意義,許多園林綠化單位不設立統計職能部門,特別是在改革、重組、調整中,統計人員精簡,統計崗位撤銷或合并,且變動頻繁,專職統計員少兼職多的現象普遍存在,沒有權威單位對報出的統計數字的準確性進行監督。(4)統計隊伍素質低。多數統計人員普遍理論水平較低,未系統地學習,又因重會計輕統計,造成統計人員事業心不足,責任感不強,積極性、主動性較差,個別統計員既不懂會計又不懂統計,只是被動應付填幾張報表而已。實際工作中,往往憑經驗或運用不正確、不恰當的統計方法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匯總和加工,造成統計數據的差錯、失誤,很少甚至不向領導及有關部門適時提供針對本單位的內部統計資料,更談不上進行統計調查、分析與預測,提供統計咨詢,實行統計監督。
由于統計工作存在諸多問題,所以統計對決策層的參考作用就有所減弱,或者說就沒有發揮過太大的作用。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視,越得不到重視就越難以有效發揮作用。之所以陷入這樣一個怪圈,我認為主要在于領導對統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深,對統計人員的工作內容了解不夠。
二、城市園林綠化統計工作的意義與作用
針對上述認識上的誤區,我認為有必要加強園林綠化統計在城市環境建設中意義的認識和作用的發揮。統計學是一門研究隨機現象,以推斷為特征的方法論科學,“由部分推及全體”的思想貫穿于統計學的始終。具體地說,它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總體信息的數字資料,并以此為依據,對總體特征進行推斷的原理和方法。用統計來認識事物的步驟是:研究設計一抽樣調查一統計推斷一結論。顯然統計學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釋數據的科學。而統計工作是通過收集、匯總、計算統計數據來反映事物的面貌與發展規律。統計信息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數量性。即通過數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時間特定方面的數量特征,幫助我們對事物進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正因為如此,統計信息正越來越多地和其他信息結合在一起,如情報信息、商品信息等;而諸如此類信息,尚能以統計數字顯示或以統計數字為依據,則可利用程度也大為提高。二是綜合性。世間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聯系。統計信息從整體上看,涉及國民經濟各個行業,社會、文化、科技各個領域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也涉及宏觀與微觀的各個領域和環節。利用統計信息,不僅可以對事物本身進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對不同事物進行有聯系的綜合性分析,既可橫向對比,也可總結歷史預測未來。做為園林綠化統計工作,主要是了解城市綠化的水平和情況,衡量各城市園林綠化的差異,促進各城市的園林綠化事業全面健康地發展,充分發揮綠地系統改善生態環境,美化城市的作用,滿足人們游憩的需要。
園林綠化統計將具有以下作用:既可以反映園林綠化單位在某一時點上的現狀,也可以反映在一個特定時期內的動態。從宏觀看。它可以反映目前各城市生態環境、文明程度等社會效益。從微觀看,既反映單位的機構、人員、資產、負債等各方面情況現狀,又動態地反映生產發展情況,科技開發、財務運轉等方面的情況;還可預測未來趨勢。從規???,可以反映本單位的資產規模、人員規模、生產規模、盈虧規模等。從結構看,反映本單位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人員結構、技術結構和質量結構等。既可以反映速度,也可以反映效益與效率。在數量方面,包括了產銷、人財物投入與產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在質量方面,則主要是反映產品質量、維修質量、設施質量和服務質量。
三、樹立創新意識,進一步提升城市園林綠化統計工作
園林綠化統計工作是實行科學管理,監督整個園林綠化活動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園林綠化制定政策和計劃的主要依據。隨著城市園林化和園林管理精細化的發展,我們必須加強統計隊伍建設,提高統計人員素質,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健全統計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統計管理模式,真正體現統計的“信息”、“咨詢”、“監督”三大職能。
(一)科學設置和完善指標體系。規范城市園林綠化統計工作
隨著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統計創新工程已經提上議事日程,統計學與各門實質性學科的緊密結合,不僅是歷史的傳統更是統計學發展的必然模式。實質性學科為統計學的應用提供了基地,為統計學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各地生態城市、園林城市的創建,造成原有的統計指標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適應自身的發展要求,科學設置和完善指標體系,已成為園林綠化統計工作的當務之急。我們必須根據園林綠化發展的需要設計較為科學的指標體系,要克服貪大求全的做法,處理好宏觀與微觀、需求與可行的關系,刪繁就簡,講究高效務實。如:綠化覆蓋率的統計?!熬G化覆蓋率,指統計區內一切用于綠化的喬、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積……包括園林綠地以外的單株樹木覆蓋面積。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航空遙感技術或調查方法測量的數據為準(無條件的地方可按原計算方法計算)。目前,全國絕大部分城市不具備航空遙感技術測定綠化覆蓋率的條件,使用原計算方法各地標準很不統一。同樣樹種、規格,其覆蓋面積可能不一樣。我們的計算方法是:各種綠地的覆蓋面積等于它的實有占地面積;零星樹與行道樹不分樹種、規格,一律按喬木(包括落葉與常綠)數乘4平方米,灌木株數乘2平方米得出覆蓋面積。事實上,這個計算方法有顯著誤差:(1)各類綠地面積即為覆蓋面積不準確。其中沒有剔除綠地內道路、小品建筑、管理用房、游戲設施等占地,覆蓋面積一般均小于綠地面積。(2)零星樹、行道樹覆蓋面積計算方法較現實的是:按樹種、規格分類、分級,經實際調查算出最接近樹木實際投影面積的系數,再乘以同類樹木株數得出覆蓋面積??筛魇∈蟹謩e確定各自的系數,減少計算誤差,增強覆蓋面積(覆蓋率)的可信性。
在具體設置和完善指標體系時,應當遵循以下原則,既滿足國家宏觀的要求,也要滿足微觀的要求。(1)普及性原則。統計指標的含義應當簡單明了,大眾化,易懂易記,避免產生誤解。不僅專業綠化人員易于掌握,也能為非專業人員所運用。(2)科學性原則。統計指標的概念要準確、避免模棱兩可,防止具體操作時無所適從,指標設置更加科學化。(3)積極性原則;園林綠化指標不僅應客觀反映一個城市的綠化現狀與水平,還要以此調動城市搞好綠化的積極性,有力地促進城市各類綠地的發展和提高。(4)統一性的原則。各個統計指標的計算口徑要統一,統一的口徑來源于明確的要求和準確的標準。(5)全面性原則。指標體系的內容應包括發展狀況,收入、效益和投資情況,人力資源以及當地社會經濟等方面的信息,并且盡量使指標細化。
(二)健全統計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方式
第一,設立綜合統計部門并明確其職責。有條件的單位設立綜合統計機構。無條件或者從精簡機構提高效率的目的出發,不設獨立的統計機構,那么也應在其他機構中設立綜合統計崗位,明確其職能,并使其保持相對獨立性。綜合統計機構或綜合統計崗位的職能:設計并制定統計指標體系及統計信息的報送要求。提出完整的指標體系并分解到各個部門、單位,明確其報送或提供的時間、內容及方式。明確各部門的統計責任。收集、審核、匯總、提供各種統計信息。要對應由綜合統計部門負責且由各單位層層上報的信息進行審核,而后加以匯總;要收集審核其他職能部門負責匯總的信息;要收集分析園林綠化以外但對園林綠化有參考價值的各種統計信息。利用各種統計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分析生產進度情況、綜合分析、統計信息分析、發展前景預測)。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內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結果應以分析研究報告的形式體現。
第二,明確各個職能部門的統計職能及責任。為確保統計資料的系統性完整性,應該在各部門的工作職責中明確相應的統計責任,要求其按統一確定的口徑、范圍及時間提供相應的統計資料及分析報告,要特別重視一些被忽視的部門信息。
第三,將統計信息自下而上的單向運行變為上下左右之間的多向運行。這種信息運行方式應該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各種基礎信息由各基層單位(如班組)向各職能部門運行,滿足各職能部門的匯總需要;二是各職能部門的專項信息向綜合統計部門橫向運行,滿足其綜合對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經過加工、分析的各種綜合信息由綜合統計部門向領導、各職能部門及基層單位多向運行,分別滿足其管理決策、研究問題和了解情況的需要。
(三)加快統計信息網絡建設,強化統計信息決策功能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網絡時代已經進入到各行各業,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園林綠化統計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建立健全統計信息網絡,實現主要統計數據的及時更新,加快統計信息網絡與部門統計網絡的連接,實行聯網直報,使統計信息既可及時地為政府和行業統計部門提供必要的統計資料,滿足國家和行業的統計需要,又建立適合本單位特點和城市發展需要的數據庫與內部報表,及時反映發展和經濟效益情況??傊?,園林綠化統計應充分運用現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計算機技術。廣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處理、傳遞和反饋速度,進一步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加快統計信息的傳遞與應用,強化統計信息決策功能。
1.1研究對象
抽取新疆醫科大學護理學院護理本科生2012級78人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36人和對照組42人,實驗組再次分6組,每組6人。實驗前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上學期期末平均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實驗組采用三明治教學法,通過引入教學內容、小組討論、小結匯報、“金魚缸討論”、總結等五個階段完成學習。
1.2.1引入教學內容。教師用10min進行簡單而吸引人的開場白,先簡單介紹糖尿病的概念、流行病學、病理生理、治療護理等;列舉學習目標和問題;組織學生分組。
1.2.2小組討論和交叉學習。學生分組討論和交叉學習時間均為10min。教師隨機發給每組一個問題,組員開始查閱資料并參與第一輪討論。討論結束后,緊接著進行交叉學習,學生重新分組。此時,每一組的同學都帶有6個問題的答案,每位同學分別向小組的其他成員介紹剛才的討論結果。此環節為時10min。
1.2.3小結匯報。通過小組討論,由小組成員推選出對所討論問題掌握最為準確、語言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組長,分別在3min內對自己小組負責的討論內容進行匯總。之后,由老師用20min進行有側重的總結,注意糾正一些錯誤或不清晰的概念,并使用2個以上臨床案例講解本節知識點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進一步鞏固學習內容。
1.2.4“金魚缸式討論”總結后,由教師根據臨床實際提出護理問題,抽取組長以外的另一名同學參與“金魚缸式討論”,其余同學也可為本組參與討論者加油助威、出謀劃策。此過程持續10min。
1.2.5總結。教師利用10min時間對當天所學做出總結。教師根據學生課堂表現進行評分,并將成績納入期末考試總成績。課后,教師提出的典型案例,要求學生結合本課知識點,撰寫案例分析報告。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對一般資料進行描述性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進行統計描述,計量資料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進行統計推斷,檢驗水準取雙側α=0.05。
2結果
2.1對照組與實驗組學生理論及實驗成績比較
實驗組學生理論成績、案例分析成績及總成績均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學生實驗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對照組與實驗組學生教學反饋結果比較
教學反饋問卷結果比較顯示:兩組學生對兩種教學方法反映不同,實驗組學生對“三明治”教學法認同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提高人文關懷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反饋結果。
3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