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3 14:47:53
序論:在您撰寫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結合企業稅務工作開展要求及當前的市場經濟形勢特點,運用科學的方法構建出應用效果良好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有利于加強企業稅務風險的嚴格把控,消除各種干擾因素可能造成的影響,全面提升企業稅務工作計劃實施中的綜合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生產效益最大化發展目標的同時增強其發展穩定性。
一、引發企業稅務風險原因分析
結合當前企業稅務風險的研究現狀,可知引發企業稅務風險原因包括: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主觀方面的原因具體表現在:(1)企業經營活動開展中缺乏有效的納稅意識,自身的稅務風險管理能力不足;(2)稅務風險管理中缺乏可靠的管理機制,降低了實際的管理工作效率;(3)稅務風險管理中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掌握不充分,缺乏科學的監督體系;(4)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有待加強,實際的業務水平低,未能深入解讀各種政策,影響了稅務風險管理效果;客觀方面的原因包括:(1)當前形勢下我國的稅務機制并不完善,存在著一定的漏洞;(2)稅務執法工作落實不及時,執法效果有待加強;(3)各項稅務政策自身有著不確定的特征,加上企業與稅務機關的利益出發點存在差異性,加大了企業稅務風險,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科學管理,構建出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1]。
二、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要點分析
(一)扎實構建過程中的理論基礎
當前引發企業稅務風險原因既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既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因此,為了加強稅務風險管理,避免其實際影響范圍擴大,實現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企業應扎實這種管理體系構建中的理論基礎。具體表現在:(1)合理運用全面風險管理理論,深入理解風險評估、風險識別、風險應對等內容,在此基礎上開展稅務風險管理活動,降低稅務風險發生率;(2)企業應結合自身的發展狀況在扎實稅務風險管理基礎上,優化稅務風險管理流程,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法進行各類風險因素處理,并完善相關的管理機制;(3)在可靠的信息技術及計算機網絡支持下,構建出功能強大的稅務風險信息管理系統,并根據稅務法律法規內容,優化系統服務功能,實現企業稅務風險實現管理,增強其管理體系構建有效性[2]。
(二)優化稅務風險控制流程,合理設置風險控制點
結合各種參考資料及實踐經驗,可知企業稅務風險有效規避與具體的管理工作開展、風險控制流程優化及風險控制點的合理設置有關。因此,在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過程中,企業應采取各種措施不斷優化自身的稅務風險管理流程,合理設置風險控制點,促使稅務活動開展中能夠實現對各種風險的有效控制。具體表現在:(1)結合稅務方面的法律法規及各種政策,確定稅務風險控制點,并對給予的稅務風險管理流程進行優化,建立高效的自動化控制機制,實現對稅務風險的高效處理;(2)根據稅務工作開展的實際需要,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各項業務開展中可能涉及的稅務風險進行嚴格包括,制定出科學的控制流程,找出其中的控制關鍵點,充分發揮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實際作用;(3)企業應對稅務政策解讀及市場經濟形勢分析,加強稅務風險控制流程合理性評估,確保其設置合理性,避免稅務風險發生[3]。
(三)嚴格遵循相關特殊原則要求,提升稅務管理人員的認知水平
構建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實現稅務風險實時把控,需要企業嚴格遵循相關原則要求,即:按時繳納、準確申報、絕不拖欠原則,將稅務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確保企業業務活動的正常開展。同時,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中也需要達到全面性、經濟性、目標導向性等原則要求,增強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合理性。除此之外,企業應開展各種專業培訓活動、不斷提升稅務風險管理人員的整體認知水平,充分發揮他們的職能作用,加強稅務風險管理的同時為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提供保障。
(四)稅務風險的科學應對方式
企業發展中應針對不同類型的稅務風險,采取相應的應對方式進行處理,確保稅務風險管理可靠性,避免稅務風險影響范圍擴大。不同類型稅務風險的科學應對方式包括:(1)盡量避免易發生的稅務風險,應采取各種預防措施避免其發生;(2)運用科學的管理策略對發生幾率小、危害性小的風險進行高效控制,必要時可進行轉移。實際操作中應重視信息技術與計算機網絡的合理運用,根據風險發生率大小及危害程度選擇相應的應對方式,保持企業良好的稅務風險管理水平,為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提供參考信息。
三、結束語
未來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市場競爭形勢更加復雜,實際的競爭壓力也會加大。因此,為了保持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企業應提高對稅務風險管理的正確認識,重視管理活動開展,靈活運用各種管理學知識、管理機制、計算機網絡及信息技術等,實現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促使企業能夠長期處于穩定、高效的發展狀態,全面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樂德美.淺析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J].會計師,2015,20:33-34.
[2]蔡曉琴.關于如何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6,14:153+155.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制;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建設
引言
隨著社會發展,國家法律體系不斷健全,稅收征管手段不斷增強,促使企業必須依法納稅;隨著企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以及經濟業務情況日益復雜,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也隨之增加。這樣像以往簡單僅靠某個部門(財務部)或某個人已無法應對不斷變化的稅收環境,企業必須建立健全稅務風險管理體系,通過管理機制來控制稅務風險,從而實現降低納稅風險,促進企業依法納稅。
一、概念
稅務風險管理是企業風險管理的分支,是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重要部分。稅務風險是指企業稅務責任的一種不確定性,一方面是指企業未按照稅法規定承擔納稅義務而導致的現時或潛在的稅務處罰風險;另一方面是指企業因未按照稅收程序法的要求辦理相應的手續導致企業喪失本該享受的稅收優惠、稅額抵扣等稅收利益。
二、目的和意義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目的是為了健全企業風險管理機制,降低納稅風險,促進企業依法納稅。
三、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建設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一般包括:管理目標、管理組織機制、風險識別和評估的機制、風險控制應對策略和內部控制、信息管理和溝通機制以及監督和改進機制,簡稱“一個目標五大機制”。
(一)稅務風險管理目標稅務風險管理目標是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靈魂、宗旨,對整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建起到總體指導作用。企業治理層以及管理層稅務風險意識及態度,以及行業慣例、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等因素,對稅務風險管理目標設置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同時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往往會形成不同的稅務風險管理目標。因此設置適合企業發展的稅務風險管理目標非常重要。對于剛成立企業、小公司來說,稅務風險管理目標,基本上是以符合稅收相關規定和會計制度及相關規定作為管理目標,比如納稅申報、稅務登記、賬本憑證管理、稅務備查資料等等。隨著企業發展、稅收風險增加,企業會逐步建立相關涉稅處理規定、制度,制定涉稅事務操作流程,這時企業會以建立健全稅務風險管理機制,降低納稅風險、促進企業依法納稅為稅務風險管理目標。
(二)稅務風險管理組織機制任何有效管理都離不開有效的管理組織機制,有效的管理組織機制的核心是明確的管理職責和權限,稅務風險管理也不例外,必須建立稅務管理機構和崗位制度,明確部門、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如何建立有效稅務風險管理組織機制?首先,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和管理目標需要設計稅務風險管理機構,明確其職責和權限。其次,對稅務風險管理崗位設定崗位職責。1.組織機構設計遵從成本效益原則規模小的公司或剛成立企業,可以不需單獨設立部門,只設稅務管理崗位,甚至不安排專人只設崗位,這種設置并非不可行,只要確保稅務管理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約和監督便是可行。說到底任何管理必須遵從成本效益原則,如果管理產成的效果不能彌補管理成本,那還不如不管。規模大、經營復雜的企業,可以單獨設立稅務管理部門和獨立崗位。如圖1、圖2。2.建立制衡機制制衡機制,就是一種對權力的制約和平衡的制度。一般包括:部門、崗位責任制度,業務程序文件、控制流程,決策、執行和監督等不相容崗位分離機制,重大事項決策機制等。3.稅務風險管理組織機構設計根據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目標要求,遵從成本效益原則,結合內控制衡機制,建立合適的稅務風險管理組織。一般從三個層次考慮:企業治理層以及管理層、具體負責部門、監督評價機構。由企業董事會及類似機構制定稅務風險管理目標和管理制度流程,具體涉稅處理部門負責日常稅務處理和稅務風險管理,監督評價部門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工作有效性進行評價、考核、監檢。
(三)稅務風險識別和評估的機制稅務風險識別和評估機制,是稅務風險的事前控制管理,也是企業稅務風險控制和監督基礎。1.稅務風險因素影響企業稅務風險的內外部因素很多,主要有:企業領導稅務風險意識和對待態度、機構人員配制、專業水平、經營模式和工作流程、制度健全性及執行能力等企業內部因素,國家政策、行業慣例、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等外部環境因素。2.稅務風險識別和評估的方法稅務風險識別的方法,一般有按稅收種類進行稅務風險點管理和按業務活動產生的稅務風險點管理等方法。企業結合二種管理方法建立起稅務風險點管理清單,進行快速有效地稅務風險識別和風險點控制。(1)按稅收種類進行稅務風險點管理方法通過按稅收種類進行稅務風險點梳理方法來達到對企業稅務風險識別,此方法具有普遍適用性、指導性,可以應對各種經營活動產生的稅務風險,但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人員相關稅收法規理解程度要求高、專業性強。我國現行稅收種類,主要分為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已經取消)、關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企業可以根據相關稅收法規,建立起各稅種主要的稅務風險點作為企業稅務風險識別依據。稅務風險點一般表現為是否及時、完整、準確的履行納稅義務。如增值稅稅務風險點:確定增值稅納稅義務時間、確定增值稅應稅收入金額完整、確定增值稅適用稅率正確、確定增值稅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等,對其是否存在稅務風險進行描述和規范。(2)按業務活動產生的稅務風險點管理方法按企業業務活動情況,梳理出各種業務活動形成的稅務風險點。如采購業務活動,及時取得合法票據、按購銷合同繳納印花稅的稅務風險點;銷售業務活動,及時準確開具發票、銷售收入確認、按購銷合同繳納印花稅的稅務風險點;稅務申報作業,稅據填報、審核等不相容崗位設計的稅務風險點等。3.建立稅務風險管理清單和例外事項匯報管理稅務風險管理職能部門對公司內部控制流程進行全面梳理,結合業務特點,通過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等步驟,篩選出具有影響公司實現稅務風險管理目標的稅務風險點,建立常規業務稅務風險管理清單,對常規業務稅務風險進行事先規范管理和控制。根據企業經營活動特點,將出現風險可能性概率大小、稅務風險影響程度高低,劃分為重要性風險和一般性風險。如圖3:4.建立稅務風險評估機制企業制定稅務風險評估工作流程及相關程序制度,有序開展稅務風險評估。稅務風險評估可以由企業稅務管理部門牽頭組織,并制定評估方案,組建評估小組,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協助實施;也可以聘請中介機構協助實施。利用評估機制不斷完善改進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清單,指導工作。
(四)稅務風險控制應對策略和內部控制1.結合企業工作流程,將稅務風險點融入企業內控中稅務風險管理以控制稅務風險為出發點,根據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清單,結合企業程序文件、工作流程等管理制度,把各個稅務風險點融入各業務流程中,這樣達到稅務風險控制與企業經營業務內部控制完美結合。2.建立稅務風險預防性控制和發現性控制機制為確保企業涉稅崗位、涉稅行為和涉稅事項處理規范、有序、合法,以達到最大限度遵從稅收法規、降低納稅風險目的。企業應當結合企業內控機制,系統性制定相關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及辦法,對涉稅業務管理、工作流程以及稅務風險預防性進行控制。針對企業偶發性業務,在發生時進行稅務風險分析,查找相關稅收政策或咨詢外部中介進行涉稅事項處理。3.重大涉稅事項事先評估、報告機制企業在制定戰略規劃,進行重大對外投資、并購或重組,發生經營模式改變以及簽訂重要合同等重大經營決策時,應事先由稅務風險管理部門對涉稅事項進行稅務風險評估。企業因內外部稅收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對可能產生的稅務風險把握不定時,可以及時向稅務機關報告,以便避免承擔不必要的稅務風險。
(五)信息管理體系和溝通機制管理的另一角度理解,管理就是基于對信息變化的掌握與目標的對比,采取相應措施對變化信息做出的有效回應,如制度、措施、決策等。所以稅務風險信息有效和溝通渠道的暢通,是確保整個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有力保障。建立稅務風險管理的信息與溝通制度,利用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確保企業稅務管理機構之間、與各管理層之間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和反饋,為企業提供決策依據,對可能發生的稅務風險進行預防,對發現問題應及時報告并采取應對措施。建立多渠道稅務信息溝通機制,在企業內部之間、企業與稅務部門、企業與中介機構等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有關稅務政策溝通、交流。
(六)稅務風險管理的監督和改進機制任何有效管理都離不開有效的監督,從企業內部風險控制角度來說,權利需要制衡,責任需要落實。因此企業稅務管理機構應制定評價方案,組建評價小組,定期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機制的有效性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措施,持續不斷的改進(見圖4)。
一、我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現狀
(一)企業稅務風險的主要內容
任何企業都存在涉稅行為,自然也都存在涉稅風險,涉稅風險是世界各國企業普遍存在的現象。通常,企業的稅務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對稅收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理解不到位,未能正確履行納稅義務而受到查處;一是企業濫用稅收籌劃,盲目“節稅”放大了稅務風險而受到制裁。企業都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一切行為最終都是為了滿足其經濟利益,企業的納稅行為也是如此,在納稅活動上主要表現為少繳稅、緩繳稅以及不交稅,以滿足其經濟利益,這些行為在不同程度上為企業埋下了風險隱患。稅務風險具有客觀性特點,只要企業存在一天,就不可避免地要納稅,企業必然要面臨一些稅務問題和稅務風險,如果對涉稅行為處理不當,企業的經濟利益就可能受損。
按照企業涉稅環節,稅務風險可以歸納為六個類別:在企業內部引發的稅務風險,主要體現在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制定上;對涉稅政策理解有誤造成的稅務風險,如優惠稅率的使用等;財務處理方式上引發的稅務風險,主要體現在收入、成本、費用以及特殊項目的確認上;關聯交易引發的稅務風險,如內部融資等;發票管理和稅務處理引發的稅務風險,如增值稅發票的保管、營業稅的處理等;納稅申報和稅款繳納引發的稅務風險,如納稅申報單額及時性,稅款繳納的及時等。
(二)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
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信息的不對稱是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可以為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兩個方面,主觀原因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其一,企業對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納稅意識比較淡??;其二,企業稅務機構設置不合理,甚至并未設立風險管理機構;其三,企業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內部管控制度不健全;其四,企業稅務人員對稅收政策理解不到位,專業素質有待提高??陀^原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我國現行稅制存在漏洞,稅收法律制度有待健全;其二,稅收行政執法存在風險,稅務執法工作有待規范;其三,稅收政策存在不確定性的特征,稅務機關與企業之間的博弈總是客觀存在。鑒于客觀原因一時難以消除,也是企業無法左右的,所以要從主觀原因入手,加強自身的稅務風險管理,盡量將稅務風險降到最低。
(三)我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緊迫性分析
近年來,我國逐漸加大了對企業稅務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稅務風險不但會使企業受到法律制裁,直接影響其經濟利益,還會引發一系列的不利后果。首先,稅務問題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稅務風險往往會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相關決策;其次,我國《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試行辦法》施行后,稅務風險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信用評級,進而使企業的社會形象和商業信譽受損,這對企業的長遠利益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再次,稅務風險可能會給企業造成一定的稅收處罰成本,這回影響到企業的資金運行。全球金融危機后,我國企業普遍意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起步較晚,國內對風險管理的研究和應用還不成熟,稅務風險管理還存在一定的誤區,在這種情況下,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就顯得十分緊迫。
二、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具體途徑
(一)把握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理論基礎
企業的風險來自多個方面,對企業經營和發展造成重大影響的一般并不是某一方面的風險,而是一系列風險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只有從企業的整體角度來進行全面的風險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F階段,企業要想有效化解各種稅務問題,防范各種稅務風險,就應把握好全面風險管理理論。全面風險管理理論主要由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控制策略、信息溝通、問題監察等八個部分組成,稅務風險管理應以此為理論基礎,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從而實現科學、有效且全面的風險管理。
(二)重視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政策依據
2009年,國家稅務總局就企業稅務風險問題下發了具體的指導性文件――《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明確了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主要目標,指出了企業應重點識別的稅務風險因素,提出了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應對策略,其具體內容為企業稅務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據。企業應參照《指引》的具體內容,結合自身的經營現狀,制定合理、有效的稅務風險管理辦法,構建科學、全面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以控制企業稅務風險,防范稅務違法行為。當然,在政策層面上,《指引》中的內容還有待完善,如內容抽象、范圍窄、約束性較弱等。
(三)遵循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特殊原則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需要遵循其特殊的原則。企業要按照稅法規定,及時申報、準確申報、按時繳納相關稅務,履行其納稅義務,這就是納稅遵從原則,這也是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首要原則。此外,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還應遵循的特殊原則有成本效益原則、全面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目標導向原則、有效性原則等,這些原則可以為企業化解稅務問題、防范稅務風險提供必要的指導,促進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
(四)積極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實施框架
企業應從稅務風險管理實際情況出發,考慮到體系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積極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實施框架。實施框架主要包括目標設定、預防模塊、風險識別與評估、事后支持與改進四部分構成。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主要有經營目標和戰略目標,目標設定以此為基礎,構建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總體目標,搭建實施框架,并將管理流程細化為事先、事中、事后三大模塊;事先模塊就是預防模塊,設計預防模塊要對企業的內外環境進行全方位的考慮,以完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內控制度和組織結構;事中模塊就是風險識別與評估,通常會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評估方法;事后支持與改進模塊的重點是企業基礎信息系統的構建,以保障整個體系的有效運行。
【關鍵詞】企業稅務風險;風險管理體系;途徑
一、前言
就目前市場競爭形式來看,金融危機的席卷使我國企業面臨著非常嚴峻的經濟發展形式,企業要在這種惡劣的市場環境中立足就必須保證自身資源充足的同時具備各種應付風險和問題的應變能力。稅務風險管理是企業風險管理中重要的環節之一,稅務風險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和可持續發展。因此,企業必須督促自身積極構建一個科學、合理、可行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并且充分認識到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稅務風險的有效預防和處理,從而保證企業能夠獲得一定的市場競爭優勢。
二、企業稅務風險的主要內容
無論企業的規模、收益如何,一旦設計到稅務問題,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稅務風險的問題。企業存在的目標是為了盈利,所以開展的活動也都是圍繞經濟效益而開展,納稅行為也不例外。許多企業采取各種形式去逃稅、漏繳稅,雖然為企業謀得了短期經濟效益,但是卻為企業的發展埋下了深深的風險隱患。通常情況下,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大多就是企業未按相關稅收政策而發生的稅收風險以及盲目進行節稅而放大了某些稅務風險這兩個方面。按照涉稅環節的不同可以將企業稅務風險大致劃分為:第一,由于企業內部組織結構不合理或業務流程制定不規范而引發的稅務風險;第二,沒有完全領悟稅收政策而引發的稅務風險,主要體現在收入、成本、費用以及特殊項目的確認上,如優惠稅率的使用等;第三,由于財務處理不當或者關聯交易而引發的稅務風險,如企業內部融資等;第四,發票管理和稅務處理引發的稅務風險,如增值稅發票的保管、營業稅的處理等;第五,在繳稅申報及繳納的過程中,由于不及時性或其他問題而引發的稅務風險。按照稅務風險的影響程度可以將企業稅務風險劃分為:第一,資金風險,對企業的正常運營造成直接的影響;第二,違法風險,企業相關工作人員在納稅處理上有意無意的違法行為有可能直接構成犯罪;第三,信譽損失風險,一旦企業涉及稅收違法政策被暴露出來,會直接對公司的聲譽造成惡劣的影響;第四,稅收政策風險,這是企業違反了一些稅收法律相關規定而導致的無形損失。
三、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
從目前企業稅務風險的現狀來看,可以從主觀和客觀原因來分析。從主觀原因的分析主要從四個方面來體現:第一,企業納稅意識薄弱,忽視了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第二,企業內部稅務風險管理機制設置不合理,導致內部稅務風險管理秩序管理;第三,企業對內部稅務風險管理的監管機制設置不合理,制度不監督;第四,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低,專業能力有限,對稅收政策的理解不夠全面。從客觀原因的分析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體現:第一,目前我國企業稅務制度不健全,漏洞太多;第二,具體稅務執法工作落實不到位,需要進一步規范;第三,稅收政策自身存在不確定性的特征,企業與稅務機關因為各自的利益及出發點不同,博弈在二者之間總是客觀存在。就目前而言,產生企業稅務風險的客觀原因一時之間難以消除,企業對于此也是無能為力,唯有從主觀原因著手,不斷增強自身的稅務風險意識,加強對企業內部的稅務風險管理,構建完善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
四、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具體途徑
(一)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理論基礎
企業稅務風險不僅有內部和外部的原因,也有主觀和客觀的原因,因此要解決一系列企業風險問題,要求企業必須把握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理論基礎,如全面風險理論,全面風險管理理論主要由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控制策略、信息溝通、問題監察等八個部分組成,稅務風險管理應以此為理論基礎,詳細的了解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流程和方法,及時準確的編制企業適用的稅法規范制度并不斷更新;建立及完善健全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及更新系統,保障企業稅務管理系統與國家法律規范的標準保持一致,以此來構建科學的、全面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從而實現企業科學、有效且全面的稅務風險管理。
(二)制定風險控制流程,設置風險控制點
我國稅務局頒布的《大企業稅務風險指引》的文獻,其中明確指出了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并且為一些具體的稅務風險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和措施,不僅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明了方向,同時也使得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據。企業應該在圍繞《指引》展開一系列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工作,設置稅務風險控制點,采取人工控制機制或自動化控制機制,建立預防性控制與發現性控制機制。針對重大稅務風險所涉及的管理職責與業務流程,制定覆蓋各環節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對其他風險所涉及的業務流程,合理設置關鍵控制環節,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協同相關職能部門,管理日常經營活動中的稅務風險,聯系企業具體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適合企業發展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并且嚴格落實制度具體方案,最大限度的控制企業的稅務風險,杜絕企業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促進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
(三)遵循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特殊原則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要求企業必須遵循及時準確申報、按時繳納、絕不拖欠的特殊原則,堅決履行企業納稅任務,盡可能的降低企業稅務風險對企業正常運作的影響。除此之外,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要求企業還用遵循成本效益、全面性、可操作性、目標導向性以及有效性等原則,幫助企業成功化解各種稅務問題,并且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提供指引,從而促進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
(四)提高稅務風管理人員對稅務風險管理的認識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人員普遍風險意識薄弱,這也是制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發展的一大問題,作為稅務風險管理的主心骨,不僅要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及專業水平,同時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風險意識,才能有效地促進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發展,避免出現因為“謀私利”、“中飽私囊”等的現象。同時增強對風險的預知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稅務風險帶給企業的損失。
(五)規劃稅務風險應對策略
稅務風險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可大可小,企業對風險的應對也有多種策略,可分為可接受、逃避、轉移、小心管理等。因此,在處理稅務風險上可按照稅務風險的危害程度來選擇應對策略,對于比較容易發生且風險影響大的風險盡可能的避免;對于比較容易發生但危害程度小的可選擇轉移;對于發生幾率小危害程度也小的風險可選擇小心管理的策略,盡量控制風險使其合理化;對于發生幾率和危害程度都小的風險,就可以選擇可接受,適當適量的風險反而有利于推動企業的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為保障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必須遵循納稅原則,把握全面風險管理的理論基礎,重視相關的政策依據,重視稅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與風險意識的培養,構建一整套科學且全面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增強企業的稅務管理水平,進而增強企業的競爭軟實力,鞏固企業的競爭地位,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朝霞.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淺析[J].現代商業,2011,(35):227-227.
[2]胡一梅.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3.
[3]劉茜.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研究[D].山東大學,2012.
關鍵詞:稅務風險;風險管理體系;問題;成因;對策
一、企業稅務風險的問題和現狀
凡是涉及稅務問題和稅務行為的企業,就有可能面臨稅務風險。企業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利潤最大化,因此為了利益某些企業一心想著走捷徑,抱著僥幸心理,往往會不惜做出一些違法行為,比如不交稅、少繳稅等行為,其實這些行為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風險。我國稅務機關一直在加強對企業稅務的監管力度,但是企業仍然不能規范其稅務活動,這些投機行為一經發現,不但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損害企業的聲譽,得不償失。雖然企業的稅務風險是不確定的,但屬于可控因素。企業主要存在的稅務風險有:(一)公司在注冊階段存在的風險;(二)公司收入方面存在的風險;(三)成本費用方面存在的納稅風險;(四)公司的會計報表存在的風險;
二、企業稅務風險的成因
我國很多企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偷逃稅款,都會存在一定的納稅風險,只是嚴重程度不同罷了。通過認真地分析稅務風險的成因,希望能使企業提高風險防范意識,積極地面對其稅務風險,并進行防范和控制,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企業管理者的稅務風險管理意識薄弱
一些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風險防范意識薄弱,不能正確認識稅務風險,因此會出現各部門的權責分配不夠明確,管理混亂等現象,因此企業不能很好地處理好稅務風險。這些企業的管理層對于稅務風險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和曲解,不夠重視稅務風險,從而影響了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成效。
(二)虛假出資或抽逃注冊資本
很多公司在剛開始注冊時就已經存在風險了,表現在注冊資本不實或者注冊后不就資金退回或轉移。很多公司在注冊時會讓一些中介公司代為出資,等到相關部門驗資過后再將資金抽走。也有部分公司自己出資,過后將資金抽走或挪作他用。很多企業存在僥幸心理不夠重視或者根本不能認識到其中的風險,但是這對企業的運營是很不利的。根據《工商登記條例》,注冊不到位或抽逃注冊資本的,要求補足,并給予相應的罰款。嚴重者,將依據《刑法》判處抽逃注冊資本罪,如果造成重大社會危害的,股東還有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三)收入納稅風險
部分企業會有隱蔽性收入,存在賬外賬,資金體外循環。企業收到銷售款后,不計在收入上,而長期將其記在往來款項上,計入應付賬款或其他應付款上,不進行納稅申報。這種手段往往會運用在客戶不需要出具發票的情況下,這種手法這種行為經過了一段時間后,無法支付也無需支付。根據新的會計準則,企業銷售收入的確認,必須遵循權責發生制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一些不將收入全部上報,或者延長申報時間,以滯后進行納稅申報,從而增加企業的現金流量,這樣,企業將會被要求補稅,以及交付滯納金。根據我國的法律,偷稅漏稅等行為有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一些視同銷售的行為不遵稅法規定,逃避繳納稅款。按照我國稅法規定,企業有很多行為要視為銷售,有的企業不按政策處理,應該視同銷售的項目不視同銷售,不做納稅調整。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數是因為財務人員不了解稅收法律政策所致也有一些懂政策但故意違背。比如,企業的促銷行為必須視同銷售行為處理,但很多企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違背,這就存在納稅風險。
(四)成本費用納稅風險
一些企業存在大量收據或白條,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不符合國家相關的合法票據,不得入賬,也不得進行稅前抵扣。企業在很難取得正規的發票的情況下,必須進行納稅調整,但有一些企業不按規定進行納稅調整,就會存在一定的納稅風險。有一些企業可能會虛增人頭和工資,進行偷逃稅款,這種行為很容易被識別和查處。我國實行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的政策后,部分企業還會虛開發票以增加成本或隨意調整納稅期間的成本費用,以進行增值稅進項抵扣或所得稅稅前抵扣。我國的稅務雖然還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企業應該去適應法律,而非以身試法,做出投機行為,違背國家政策,否則只會損害企業的利益。
(五)會計報表稅務風險
企業會通過財務報表反映其經濟活動,但如果企業存在偷稅逃稅的行為,通過財務報表也可以查出來。一些企業想通過做假賬來偷稅逃稅,不被發現是很難的。比如,有些企業的報表連續幾年表現出虧損,但是企業的規模卻不斷擴大,這很難不會引起懷疑?,F金和銀行存款對企業來說一般容易控制,很容易就可以做到賬實相符。但是很難做到存貨的賬實相符,一般經不起盤點,這樣就會產生稅務風險了。
三、完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對策
企業的稅務風險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企業應采取積極地態度,從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構建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以應對風險。
(一)增強企業管理者稅務風險管理意識
企業運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稅務風險,如果不能有效地對稅務風險進行管理,就會對企業正常的經濟活動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會給企業帶來重大的損失,不利于企業的發展。企業管理者必須加強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稅務風險管理意識,提高企業內部對稅務風險的管理和控制水平。
(二)把握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的理論基礎
企業應該把握好全面風險管理理論,才能成功地應對各種稅務風險。全面風險管理理論是一種站在企業全方位的角度來考察整個企業的狀況,使企業的風險管理具有整體化特性,企業應該對稅務風險進行全面的管理。目前,最為流行的全面風險管理就是基于組織結構體系全面風險標準化度量的全面風險管理方法和基于風險決策因素的全面風險管理理論。目前來看,基于風險決策因素的全面風險管理理論效果更好,企業應以此為基礎,構建科學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以更好地防范和控制風險,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重視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的法律基礎
企業應該重視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的法律基礎,并對其進行充分的理解。我國稅務總局下發過相關文件,認為應該盡快建立相應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構建一套全面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企業應該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完善企業的內部組織機構,設立相對獨立的管理機構和崗位,明確分配好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權責。該文件指出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必須納入全面風險管理工作中去。當代企業應該遵循納稅原則,根據國家納稅相關規定履行法定的納稅義務,任何違反上述要求的納稅行為將會產生一定的稅務風險,給企業的經濟活動帶來巨大的風險,甚至還會面臨一定的法律制裁。
(四)做好稅務風險防控的計劃
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一定要具有很強的可行性,做好事前設計,事中風險識別和評估和應對、事后改進。事前企業要做好模塊設計,完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和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建立稅務風險管理企業文化,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事中要能及時識別風險,并進行風險評估,判斷其嚴重程度,進行稅務風險防范和控制。事后要及時進行信息交流,內部之間以及內部與外部之間相互溝通,并對其進行監督與評價,以支持企業進行改進稅務風險防控的計劃。
四、結語
企業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定的稅務風險,一旦不能做好防控,企業會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企業應采取措施積極應對,構建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使企業能夠從內部和外部全面防控稅務風險,合理納稅,這樣,既可以保障自己的納稅權益,又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天燈.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研究[J].管理世界,2013.
【關鍵詞】組織結構 多元化 企業風險管理體系 專業化
一、前言
隨著我國市場化的迅速發展,企業規模的得到快速發展,企業管理模式也處于多元化,市場經濟體制得到不斷完善。由于我國稅務法制體制越來越復雜,不但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市場化經濟打下了堅實基礎,而且稅務已將深入到企業的各個行業之中,企業稅務風險也成為企業經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組成。在我們現有的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中,大量文獻逐步修訂和更新,同時也對企業的稅務問題上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也對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稅務條款判斷能力要求越來越來越高,如若出現重大的問題,不僅給企業造成嚴重損失,也會企業聲譽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二、稅務風險管理概述
國外對風險管理研究,首次次提出稅務風險的認識是英國研究這,提出稅務風險即納稅人在履行稅務義務,規范稅收政策一種手段。Mincharmody carmody在2003年對企業稅務風險的成因進行研究,企業風險存在很多因素組成,主要有企業內部原因管理方式和外在經濟危機和市場影響。到了2009,Forun on Tax adminstratiom才提出全面的風險管理理論,針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進行界定,認為稅務風險管理是一種管理過程之一,會直接影響企業生產和運營。目前,由于我們國稅務風險體系定義并未統一,但是通常來說稅務風險是指納稅人履行稅務稅收的規定,少繳納和未繳納應繳納的稅款,面臨稅務機關的處罰和刑事訴訟以及信譽損害等風險。稅務風險是管理和規范企業的手段,使企業通過正規途徑合理合法的生產和經營,最終到達規定繳納最低稅款的目標。
三、稅務風險管理存在問題
(一)企業的納稅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淡薄
在市場化經濟的環境下,企業的目標最大是追求利潤后的最大化,由于稅收的強制性,很多企業在對交稅時,有諸多不滿,因此很多納稅人忽視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納稅意識比較淡薄。不僅有些企業利用稅收的非法手段,逃稅漏稅,逃避責任。不但會給稅收人員增加不必要的審核和監管力度,增加業務處理,同時也會給企業客戶造成不可避免的影響。如果企業沒有在生產和經營的稅務風險貫徹中,就不能對所適用的稅收法規進行把握,也將擴大企業的稅務風險,增加不必要的損失。
(二)現有財稅人員業務專業水平低
由于企業和稅收人員沒有統一的培訓和學習稅收相關知識和素質。導致業務水平層次不高,辦事效率低下,企業的風險稅務增加。財稅人員缺乏相關的稅法知識,不能準確理解稅收相關政策,因此對于企業應繳納稅金的計算不準,政策不清,導導致稅金繳納出現錯誤,漏交、重復繳納的事情多次發生。如果缺乏相應的溝通能力,不能將國家政策及時的傳達給納稅人。還有些稅務工作人員,素質低下,,從中獲利。
(三)缺乏專業的稅務管理機構和人才
由于我國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比其他國家發展緩慢,稅務機構尚不完善,很多職能部門不健全,甚至缺乏專業的稅務的風險管理人員。一些大型企業,都設置了專門的稅務機構和專業。他們都對企業的決策有參與權。較高的業務水平,敏銳的洞察力,對稅法的精準掌握,可以正確處理涉稅事項,幫助企業進行合理的繳稅籌劃。而我國對于這種高素質人才嚴重缺乏,而且財經高校的稅務風險管理人才也不愿意到基層工作,這樣就造成了企業人才的缺乏,利于企業的風險控制。
四、提高稅務風險管理的相關策略
(一)提高企業的納稅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
我國的稅收是強制性征收,而且數額很大,導致企業在進行稅收的繳納時,存在諸多不滿。因此要提高企業的納稅意識,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政府對企業進行稅收宣傳,另外要加大監督力度,及時與客戶進行溝通,保障政府的收益,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稅務風險是企業的一部分,企業也要及時了解到稅收的優惠政策,并對其加以利用,掌握好稅金的繳納時間和金額,維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提高財稅人員業務專業素質
財稅的執行者還是人力資源,因此想要做好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提高其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是非常有必要的。稅收人員和企業可以經過統一的培訓和學習,提高其業務水平,提升辦事效率。及時了解國家的稅法規定,調整企業的稅收籌劃,保證稅金正常繳納,不偷稅,漏稅。另外要保障資金的業務素養,不做假賬,為自己謀取利益。還有就是要保證良好的溝通能力,將國家政策及時的匯報,以便后期工作順利開展。
(三)建立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組織
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的情況,為企業的稅務管理選取合適的控制方法,全面控制稅務風險,健全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企業應該建立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組織,對企業涉稅的經營活動和風險管理進行規范化管理。對于企業來說,尤其是結構業務非常復雜的企業,設置專門的稅務管理部門是非常有必要的,企業高層在進行決策時,可以通過稅務風險管理人員對其確認,保障公司的資金安全。
五、總結
綜上所述,企業經營管理中需要應對的一項重要風險,具體是指企業涉稅行為因未能正確有效遵守稅收法規及因未能充分利用稅收政策或稅收風險規避措施運用不當而導致的企業未來遭受損失的可能性。這種損失可能是有形損失,如被稅務機關稽查而引發補稅、繳納滯納金或罰款,也有可能是無形損失,如企業的聲譽受損,在社會公眾面前和長期合作的企業中造成不良影響等。
參考文獻
[1]溫利銳.企業納稅風險及風險控制問題的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一、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依據的理論問題
理論是行動的指南,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企業要構建一個科學、合理、操作可行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首先就得掌握稅務風險管理的相關理論。這些相關理論分別是:
1.全面風險管理理論
全面風險管理是一種站在整個企業的角度進行的整體化風險管理。其核心思想為,企業風險來源于多方面,因而最終能夠對企業產生影響為一系列風險共同作用所產生的結果。因此,從整體角度對企業所面臨風險進行全面管理方可對其進行最為有效的風險管理。當前應用最為普遍的全面風險管理理論與方法包括以下兩大類:其一為TRM,即全面風險管理理論,該理論以風險決策因素為基礎,將風險管理策略的概率、偏好及價格此三因素概念引入,并提出實現此三要素的最佳平衡是風險管理的最終目標。但該理論當前缺乏實踐;其二為ERM,即以組織結構體系為基礎的全面風險標準化度量的風險管理。該方法基于企業整體系統這一角度對結構內部各個層次業務單位及業務環節進行通盤管理,從而實現對企業風險的全面有效管理。它與TRM理論相比,可操作性更強,得到了業界多數人的認可和采納。該方法包括了內部環境、目標識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付、控制策略、信息與溝通、監察等八個方面的具體內容。
2.危機管理理論
美國學者史蒂芬•芬克(StevenFink)早在1986年就提出危機管理就是規避風險的藝術的觀點。羅伯特•希斯(RobertHeath,2004)在其專著《危機管理》(第二版)一書中,認為危機管理包括對危機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管理,這也是目前學術界普遍認同的觀點。具本來說,危機的事前管理又包括風險規避、危機管理員預案、信號偵測及危機預警等步驟、內容,事中管理又包括危機情境、溝通與協作及危機決策與行動等步驟、內容,事后管理又包括評價學習與變革發展等步驟、內容。同時羅伯特•希斯還提出了危機管理的“4R”模型,即將危機管理過程分為縮減(Reduction)、預備(Readiness)、反應(Response)、恢復(Recovery)四個環節,該模型以預備、反應及恢復三個環節為核心。具體來說,縮減環節主要是進行風險評估,預備環節主要包括危機預警系統、危機管理計劃和培訓與演習等內容,反應環節又包括確認危機、隔離危機、處理危機及消除危機等步驟、內容,恢復環節又包括危機影響分析、危機恢復計劃、危機恢復行動等步驟、內容。風險與危機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而且風險可能轉換為危機。風險不等于危機,但風險的存在是危機發生的前提,只有對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評估和控制管理,才能防范危機的發生。如果對各種危機熟視無睹,或對已識別到的各項風險未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那么風險就轉換成危機。
二、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識別與評估體系構建問題
1.企業稅務風險識別方法體系
所謂企業稅務風險識別指的是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在對相關知識與方法加以利用的基礎上對企業可能發生的稅務風險加以辨認的過程。風險識別是企業進行稅務風險評估與應對的基礎。只有對企業可能存在風險加以識別方能夠針對性地進行相應的風險管理。因此,在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中,我們必須掌握以下稅務風險識別的方法:
(1)基本方法:稅務風險清單法該方法是運用類似于備忘錄的方式,將可能面臨的各類風險一一列舉出來,并聯系企業自身運營情況對這些風險進行綜合分析考察。企業的決策者和風險管理者依據所列舉的風險清單,對風險及其可能產生的后果作出合理的評估,并探究防止風險的發生和蔓延的對策。但應注意的是,通常情況下企業稅務風險清單是基于傳統風險管理方式而設計,因而其僅對純粹風險進行了考慮,而未對投機風險等加以考慮。因此。為避免忽略相關風險事項,企業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或聘請稅務顧問編制出更為全面、具體的稅務風險一覽表,對照該表企業就能夠比較簡單地識別稅務風險。
(2)輔助方法:財務報表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流程圖法①財務報表分析法此方法主要以企業財務報表如利潤表、資產負債表以及現金流量表等為依據,對企業收入、負債、利潤及資產等多方面情況實行風險分析,基于財務角度來對企業將面臨的潛在納稅風險進行識別。因企業財務報表中包括了投機風險相關信息,因而可將此方法應用于企業投機稅務風險的識別。通過資產負債表則可獲取損失暴露相關信息;而通過對利潤表的分析則可對企業盈虧風險來源以及應繳納稅別加以識別;通過對企業現金流量表進行分析可對企業現金流量風險加以識別。與此同時,通過對企業財務報表相關數據的分析,來對企業稅收負擔率指標及利潤指標等計算出來,而后對計算結果進行橫向比較,對本企業相應財務指標同本行業及企業的相應指標加以對比分析。若某項指標差異過大,則表明該企業存在著稅務風險。此外,還可進行縱向比較,通過將本企業當前變動指標同之前年度平均水平加以對比,對其發展與變化趨勢進行分析,通過對分析項目是否正常的確定來對該企業稅務風險的存在與否加以識別。②因果分析法該方法是日本東京大學石川馨教授于1953年在日本川締公司分析影響產品質量因素時提出來的,且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進而被推廣。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實踐中,引發稅務風險的因素很多,而這些因素往往又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若想要從根本上應對稅務風險,就必須準確無誤地找出產生問題的根源。而因果分析法,就是通過描繪因果圖,從導致稅務風險的原因出發,推導出可能發生結果的一種識別稅務風險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夠使得稅務風險管理者清楚、有效地整出稅務風險和各個因素之間的關系,并對其進行分析。③流程圖法此方法是通過生產過程或管理流程來對企業稅務風險加以識別的一種方法。首先,該方法對企業生產運營過程根據各個階段順序將其繪制成相應的流程圖,而后對其進行動態分析合動態分析。其中,靜態分析指的是對流程圖中各個環節按照順序加以調查,在找出潛在的稅務風險后對其可能產生的后果進行分析;動態分析則指的是對流程圖各環節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并找出主要納稅環節。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使用動態分析基本上可對企業生產運營各環節可能存在的稅務風險成功識別,并且此方法對企業營業中段以及連帶營業中段相關稅務風險識別尤為有效。然而流程圖方僅強調事故結果,對損失原因則并不關注。
2.企業稅務風險評估方法體系
所謂稅務風險評估指的是基于稅務風險識別運用數理統計與概率論的方法對損失發生概率及大小進行測算,并根據該企業應對風險的態度以及風險承受能力來對稅務風險的重要性及其影響程度加以評價的過程。它主要包括評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與評估風險產生的影響后果兩個方面的內容。稅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越大,稅務風險就越高。評估的方法既有定性評估法,也有定量評估法。
(1)定性評估方法這種評估方法適用于稅務風險本身無法進行量比,或不能獲得進行定量分析的足量可靠數據,或對數據進行分析與呈效益相關原則不符合的情況。定性評估的方法比較多,但本文只介紹SWOT分析法。SWOT[Strenth(內部優勢)、Weakness(內部劣勢)、Opportunity(外部機會)、Threat(外部威脅)]分析法是將企業的內部環境的優劣和外部環境的機會、威脅加以對照,對企業目前的內部和外部環境進行初步評估,明確本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從而制定最優戰略,實現企業的目標。此方法相關理念在近些年才逐漸被用于對企業稅務風險進行評估,其主要應用于對企業所處內部稅務環境與外部稅務環境加以分析,將不可量化風險對整個企業的影響程度加以判斷。若企業內外部稅務環境均處于良好狀態時,該企業所面臨的稅務風險相對較??;而當企業內外部稅務環境處于不理想狀態時,企業所面臨的稅務風險則相對較大;當企業內、外部稅務環境兩者中一個較好、一個較差時,則就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分析。
(2)定量評估方法①風險預警值測算法該方法是根據企業的財務指標設定風險預警值,測算稅務風險大小的一種方法。指標預警值可依據評估對象規模大小、所處環境、資金流向、所面臨風險以及企業產品類型等具體因素按照不同區域、不同行業及不同規模加以測算,采用數學方法將加權平均值、算數平均值以及合理變動范圍計算出來。在對其預警值進行測算時,應對地區、類型、規劃、稅種以及生產經營季節等諸多因素,將同一行業、同一規模以及同一納稅人各種相關指標若干年度平均水平納入考慮范圍,以確保預警值更為準確、真實及具有可比性。②綜合風險指數模型評估法此方法是以稅務風險對各類指數或因素變動敏感度的假設為基礎。作為損失額生成過程,多因素模型試圖將對所有稅務產生系統影響的重要經濟力量提取出來,并將其量化,而后將之代入相應數學模型從而實現數據化,根據此進行評估。企業稅務風險評估應以多因素、多項目綜合評估為出發點。因此,可建立下述模型來進行綜合風險評估:V(t)=∑Vit=P1it×S1it+P2it×S2it+……+Pnit×Snit+Eit在上述模型中i=0,1,…,n。我們假設各風險因素其發生概率P與敏感系數S為可知的。其中,V(t)表示的是t時間內綜合風險指數;而Pnit則表示的是t時間內第i個項目的第n個風險因素的發生概率;上述模型中Snit表示的是t時間內第i個項目的第n個風險因素其發生變化對預期收益率的敏感系數;E則表示的是隨機誤差項;i則表示的是風險項目數;式中t表示的是時間,最好以月或半月來算。該指數模型由于加入了時間因素t,因而其為動態風險評估模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人員可根據預期回報率、其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外部環境變化等相關因素來對當前及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的風險狀況進行綜合判斷,進而制定出統觀全局的稅務風險管理策略。
三、構建問題分析
所謂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績效評價指的是將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方案實施后實際結果作為依據,在此基礎上對該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手段與方法的適用性、科學性、實際收益等諸多方面加以分析與評價的過程。該評價結果則可作為企業制定新稅務風險管理規劃制定的一項參考。因而,企業要構建科學適用的稅務風險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稅務風險管理評價人員必須把握以下兩個大的問題:
1.評價步驟
首先應制定相應的績效評價計劃。企業相關機構應以本企業具體特點為基礎來確定評價范圍、對象、目標及評價方法,進而制定出相應的計劃,這也是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績效評價極為關鍵的一步。其次是搜集、整理與稅務風險管理有關的資料。在這一階段需要搜集的資料主要包括稅務風險管理措施實施后相關資料、當前國家相關稅收法律及法規資料、國家相關部門所制定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措施評價方法及其它稅務風險管理相關資料等。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再次是編制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績效評價報告。相關工作人員應根據國家相關評價格式對本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效果相應的分析結果在匯總的基礎上編制出相應的評價報告,并將評價報告提交至相關委托單位與被評價單位。因評價報告是最終成果,故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2.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績效評價的方法體系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績效評價的方法體系主要由定量評價的方法與定性評價的方法兩大部分組成。這兩類方法可以有機地結合使用。
(1)定量評價法企業在固定時段內可通過百分比、金額、罰款或損失次數等對該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績效進行定量評價,評價的指標主要有稅務風險發生率、損失程度以及管理成本與收益等。在評價時我們不能孤立地使用這些指標數據,需要采用“指標對比法”,將稅務風險管理措施實施后的實際數據或實際情況與實施以前的實際情況或實際數據加以對比,找出其中差異。比如,某企業將2013年其實施稅務風險管理措施后稅務風險事故發生所造成的實際損失與2012年進行相應的比較,就可得出其稅務風險管理效果,并可為以后的稅務風險管理提供一些參考。
(2)定性評價法企業進行稅務風險管理在基于定量評價法的基礎上,還可采取“專題調查法”、“專家評議法”等方法,對企業稅務風險的管理績效進行定性評價。如調查稅務風險管理效果的評價報告,企業可以通過召開有關人員參加的會議,廣泛吸取他們對評價報告的不同意見,必將有利于克服稅務風險管理決策中的片面性;對一定時期內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方案、管理決策的執行情況、管理制度的創新以及稅務損失控制等項目進行定性分析與綜合評判時,企業可以通過聽取有經驗、有能力的稅務專家的意見來分析、評估稅務風險管理績效,得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水平的等級(優、良、中、低、差)。
四、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