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3 14:47:34
序論:在您撰寫家庭理財狀況調查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黑龍江;城鎮居民;家庭理財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8123
隨著國家經濟的迅猛發展,以及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使得黑龍江省經濟不斷發展,2017年上半年黑龍江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163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4%;[1]2016年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36元,比上年增長63%;[2]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為家庭理財提供物質基礎。[3]現對有效回收的302份黑龍江城鎮居民家庭理財調查問卷進行數據分析,著重探討黑龍江省城鎮居民家庭理財的特征和存在的問題,制訂行之有效的理財方案,使城鎮中低收入家庭實現財富最大化的目標,提高家庭收入,同時也豐富和發展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
1黑龍江城鎮居民理財特點
11投資理財方式增多
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居民選擇理財產品的視野也不斷擴大,股票型基金、貨幣基金、信托、外匯理財以及人民幣理財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并且隨著“互聯網+”思維的深入人心,城鎮居民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投資規模迅速擴大,并且在投資群體年齡段上趨向于年輕化。
12家庭理財方式保守
在當前銀行利率如此之低以及人均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的時代大環境下,仍有818%的城鎮居民偏好儲蓄投資,其中有392%偏好投資債券、股票、基金等變相儲蓄投資,426%傾向儲蓄存款,132%傾向于更多消費。
13家庭理財行為隨機性強
目前城鎮居民理財知識普遍匱乏,缺乏科學的指導,因此在理財方式的選擇,以及理財周期的把握方面大多依靠感覺,并且受到先行者的示范作用影響較大,忽視自身家庭的理財目標與資產負債水平,盲目向投資獲利者效仿,具有很強的隨機性。[4]
2黑龍江城鎮居民家庭理財行為存在的問題
21理財行為急功近利
對黑龍江城鎮居民家庭理財狀況的調查問卷進行數據分析后發現,中低收入家庭理財行為在整體上缺乏科學的指導,期望一個季度就收取利潤的人數高達半數以上,多數人群投資周期較短,期望在最短的時期取得最大的回報,具有急功近利的問題。以下是關于黑龍江城鎮家庭理財中理財周期,比重以及回收期的問卷調查情況見下表。
22家庭理財產品的選擇盲目性與從眾性并存
通過有效回收的調查問卷和訪談調查來看,目前黑龍江城鎮居民的理財意識顯著增強,理財目標也非常明確,但在理財產品的選擇上,理財者盲目聽信網絡宣傳來選擇理財產品,缺乏理財方面的獨立思考,呈現盲目性的特點。另外在投資理財的整體規劃方面也非常欠缺,經調查統計,有722%的投資者表示,其理財規劃易受周圍人中先行獲利者影響,很少考慮自身的理財目標與財務狀況,具有顯著的盲目性與從眾性。
23理財者普遍對保險和互聯網金融存在誤解
我國保險業起步晚,加之少數不法分子損害被保險人的利益,并且城鎮中還存在著保險推銷人員虛假宣傳等亂象,導致城鎮居民普遍對保險類理財產品產生了錯誤的認識?!盎ヂ摼W+思維”也是近年才提出,加之諸多利用互聯網套現行為的曝光,使人們對于互聯網理財還持觀望態度。在調查中還發現,由于互聯網金融為生活帶來便利,一些持觀望態度的人在涉及互聯網產品使用時將其綁定銀行卡,當使用結束后當即解綁與之相關的銀行卡,以此保護個人財產,可見這一部分人承認了互聯網金融為生活帶來的便利,但也對其的危害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另外,在調查中還發現,35歲以下的年齡群體對于互聯網理財的認可度很高,但由于目前經濟實力并不強,其在互聯網金融理財方面還處在嘗試階段。
3不同年齡結構的家庭理財策略
31青年階段家庭理財策略分析
青年階段的財務狀況從整體上看,呈現收入相對較低和支出水平相對較高、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強的特點,青年階段還可細劃分為單身期和新婚期兩個階段,二者的理財策略是不同的。
單身階段的理財目標是結婚以及應對應急事件的支出,如突發疾病、親友借錢和意外事故等。因此處于這個階段的人為了積累財富,可以每月將一部分收入用于銀行儲蓄等低風險低收益的理財路徑,還可選擇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便于隨時提取。在單身期的末期,可以選擇風險稍高同時收益也稍高的理財產品,不過也要注意把握尺度,例如房地產、股票甚至期貨等超出此階段人群承受能力的理財品種仍不建議投資。
新婚階段人群的理財目標是完成購置房產和家庭轎車以及孕育子女等家庭重任,對中低收入家庭群體來說,多數仍需要通過銀行貸款并且按月償還的方式購房。首先應通過銀行儲蓄或證券基金等方式建立購房基金和子女教育基金,并且新婚階段的人群仍是風險型偏好投資者,但承擔風險的能力遠低于單身階段,屬于穩健型的投資者,因此新婚期人群最優化的理財組合是提高中低風險理財產品在家庭理財中所占的比重。
32中年階段家庭理財策略分析
中年階段人群財富積累已初具規模,理財經驗也日漸成熟,但理財策略與青年階段有明顯的不同,以家庭成長期和家庭成熟期兩部分進行分析。
家庭成長期的人群的理財目標:子女教育和贍養父母,這一階段的家庭總支出增多,除了選擇風險較低的國債以及銀行儲蓄之外,還應兼顧基金等中等風險的理財產品。
家庭成熟期階段是指家庭中的子女具備獨立的經濟能力期。這一階段的人群的銀行貸款等負債逐漸減少,子女經濟獨立,也不再需要按月提供生活費用,家庭財富積累增加,但由于身體健康程度的每況愈下,醫藥費的支出逐漸增多,加之子女結婚需要購房買車等開銷也需要父母支持,這一階段的理財目標是擴大理財規模,理財策略上應以低風險投資為主,同時兼顧疾病險等保險類的投資,在心理能夠承受風險的范圍之內進行少量的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的投資。
33老年階段家庭理財策略分析
老年群體身體健康狀況普遍下滑,導致醫藥費支出增大,另外消費欲望較單身期和中年期有所下降,加之子女大多形成了自己的家庭,對老年期家庭在經濟方面的牽制程度降低,同時由于前期的理財積累,使老年期群體普遍擁有一定的積蓄,但風險承受能力則在整個生命周期中表現最低,因此,在理財風險選擇上,應選擇低風險的理財產品,理財目標也變化成為了在保值的基礎上進行增值,以此來保障生活質量和有效地應對疾病等突發事件。[5]
4結論
這份調查選取了我國社會日漸崛起的中等收入家庭為主要研究對象,針對家庭理財中所涉及的各類金融產品,對其家庭收入、投資目標、投資品種、理財觀念和行為習慣等方面進行了多維度的深入分析。調查樣本覆蓋了中國大陸包括東北、華北、華中、華南、華東、西北、西南等主要區域。
調查報告顯示:近60%的家庭有理財經歷,但仍有約23%的家庭拒絕理財。在本次調查的中等收入家庭中,59%家庭正在或者曾經進行投資理財;18%的家庭從未進行投資理財,但未來半年會考慮進行投資理財;同時有23%的家庭會拒絕理財,這些家庭從未進行過投資理財,并且在未來半年內也不會考慮進行投資理財。在有理財經歷的家庭中,45%的家庭的理財行為未有明確的目標,隨機性較強, 21%家庭有比較明確的理財目標,更有15%的家庭已將理財視為生活的樂趣。
在對中等收入家庭理財動機進行研究后發現,主要動因集中在提高生活質量、抵御物價上漲、籌劃養老這三個方面。他們的投資品種選擇,以股票、基金和投資型保險作為其首選三個品種。在追求投資樂趣的家庭中,投資股票的比例相對較多;注重籌劃未來的家庭中,選擇投資型保險比較多。但即使投資目的各有不同,都有超過40%的家庭會選擇投資基金。
過往投資盈虧的經驗將會極大影響未來投資決策。選擇某一種理財產品的理由往往是過往投資盈虧“經驗”,這一點在中等收入家庭的理財決策過程中尤為明顯。如果過往沒有實現盈利,未來的投資決策會比較明顯表現為減持;如果過往投資盈利,則會根據對于不同品種的預期,部分人會選擇落袋為安,但同時有部分人會選擇繼續增加投資。這些都是中等收入家庭在具體投資行為上表現出的明顯特點。
關鍵詞:個人理財;家庭;理財工具;規劃;現狀
那么何為家庭理財?想要理清家庭理財,首先要了解個人理財的概念。個人理財,是專業理財人員根據個人或家庭所確定的階段性的生活與投資目標,按照個人或家庭的生活、財務狀況,圍繞個人或家庭的收入和消費水平、預期目標、風險承受能力、心理偏好等情況,形成一套以個人或家庭資產效益最大化為原則的、人生不同階段的個人財務安排,并在財務安排過程中提供有針對性的、綜合化的、差異性的理財產品和理財服務。從廣義上說個人理財包括家庭理財,而個人理財的個體常以家庭出現,所以在這里我們只談家庭理財的現狀與規劃。
來自上海的一份抽樣調查顯示:大多數上海市民認為"未經專家指導的自發理財方案有很大風險";有87%的被訪問市民表示會接受銀行提出的理財建議,其中32%的市民"最感興趣的是銀行的理財咨詢和理財方案設計";40%的人認為"應增加客戶投資操作,提供專家服務",并"希望能與銀行理財專家建立穩定和經常性的業務聯系"。由以上調查結果可見,如何合理規劃家庭個人的財產,使之能夠不斷保值、增值,發揮更大的作用已經成為越來越多逐漸富裕起來的國人所關心的話題。家庭理財也隨著經濟水平的增長而備受關注。
家庭理財已經進入了中國人的視野,但是為什么家庭理財在我們身邊卻沒有熱起來呢?主要源于三點:①個人理財業有待規范成熟②大眾錯誤的理財觀念③對理財工具的陌生。
一、個人理財業有待規范成熟
就拿理財規劃師(CFP)來說,我國的銀行里給你推銷理財產品的工作人員大多沒有理財規劃師的資格認證,而且他們在推銷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回避風險、夸大收益率的現象,他們的目的在于賣出理財產品,由于目的本就不純所以也難以為顧客提供適合自身家庭的可行的理財規劃。中國的個人理財師群體還沒有被大眾認可信任,也沒有形成規范。
而在個人理財萌芽地的美國,CFP制度最大的特點是倡導從業者在提供理財服務時,只能幫助客戶制定一個長期的可執行的計劃,為客戶提供專業咨詢,而不是推銷理財產品。在這種制度的推動下,美國個人理財業逐漸發展成一個獨立的成熟的金融服務行業。
二、大眾錯誤的理財觀念 。
另一方面,大多中國人還沒有理財意識和成熟的理財觀念,一部分人以為自己的儲蓄還達不到理財的門檻,還有一部分認為自己有錢又能夠賺錢,理財太雞肋從而放棄理財。而有些已經意識到理財重要性的人又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形成了保守、封閉、財不外露的思想,對于由別人來規劃、打理自己辛苦大半輩子賺來的“血汗錢”本身就缺乏足夠的信任。
誤區一:窮人談不上理財。
相比較富人來說,普通人的經濟壓力更大,養老育小、買房還貸的費用占據了一個家庭的大部分支出,這樣的標準中國家庭一旦家庭成員遭遇天災人禍,醫療費用在瞬間就會搬空一個家庭的存折上多年累積的數字。理財無疑是他們應對長期經濟壓力提高生活水平的一個最有效益的方式。
誤區二:富人理財很雞……
臺灣富豪溫世仁離世后,臺灣稅務部門核定的其家人應納的遺產稅為40億元新臺幣,創下臺灣稅史紀錄,而這位身價過億企業家在生前并沒有理財規劃導致其家族以廣達集團46000多張股票充抵稅款。溫世仁的夫人呂來春逝世后,她的遺產稅估計約20億元。合計溫家夫妻二人的遺產稅共60億元,堪稱臺灣財稅史上遺產稅繳最高的夫妻。
相比之下,臺灣首富蔡萬霖則依靠理財的避稅作用發揮到了極致:蔡萬霖去世時留下了46億美元的遺產。按臺灣遺產法律估算,若蔡萬霖生前不做任何財產安排,上述資產需要繳納高達23億美元的遺產稅??墒?,其家族最終只交了5億新臺幣遺產稅。因為在生前,以壽險、信托業務起家的蔡萬霖購買了數十億新臺幣的巨額壽險保單以轉移財產,而在法律上保險金是不算做應納稅所得額里的。
通過中國股市股票交易頻率我們就能看出來,大多數的中國人是投機者,而不是投資者。投資是在發掘潛質資產,進行長期投資,放長線釣大魚。而投機主要目標是短期的價差利潤,當然投機的短期收益率可能更高,但是風險一定更大。
三、對理財工具的陌生
家庭理財中常出現的理財工具有證券、信托、保險等。我在這里對比一下最常見股票和債券。
對于股票,中國人看起來好像很懂的樣子。中國出現過兩次炒股熱潮:一次在07年,剛過去的一次就是在2015年。時隔8年時間的大熊市行情,牛市的身影再一次展現在大眾的面前的時候,不管有沒有證券知識的新老股民統統變成巴菲特一擁而上。但是股票的高收益也伴隨著高風險,不是所有人都能清醒的控制風險權衡收益,換句話說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去股市撈一筆的。要多對比不同的理財工具,選擇最適合自己家庭財產狀況以及風險承受能力的一樣或幾樣工具。
四、結語
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生活態度。雖然目前中國理財狀況不盡如人意,但是國人的理財觀念正由急功近利一步步轉變為成熟穩健的理財觀念,大眾對專業知識的了解也會越來越深,這樣的趨勢會刺激中國個人理財業的快速發展以及行業的規范,個人理財業的成熟反過來會加大家庭理財行為在中國的普及,相信中國的個人理財業國人的理財觀念將日趨成熟。
參考文獻:
[1] 吳曉求.《證券投資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 《個人理財》.吳清泉、陳麗虹、周莉、南旭光編.人民郵電出版社.
[3]謝懷筑、陳利敏.美國個人理財業的發展歷程及對我國的啟示.中國金融 半月刊
后金融危機時代,在全球經濟衰退企穩背景下,伴隨著資本市場的持續震蕩,中國經濟將迎來一個重要的發展轉型期。在趨勢轉換、前景依然迷茫的形勢下,如何在新一輪經濟發展中更加接近理財真諦,盡快實現家庭及個人的生活夢想,投資者需要注意以下四點。
理財盲目從眾不可取
C2008年股市的大跌又一次驗證了投資大師彼得?林奇著名的“雞尾酒會”理論,即在雞尾酒會上,當股票處于低位時,沒有一個人會談論它;上漲15%時,也幾乎沒有人注意;只有上漲了更多之后,人們才開始興致勃勃地談論它;而到了真正的高位,所有的人都會談論它,而且紛紛來告訴你應該買哪只股票。當鄰居們都來告訴你應該買哪只股票并希望你聽從他們意見的時候,股市可能就到了該下跌的時候了。
作為一名普通投資者,可以向理財專業人士咨詢,根據自身及家庭情況制定合理的理財規劃,并堅持執行,不應盲目跟風,在遇到疑問或者困惑時,及時向專業人士進行咨詢可以避免很多不該有的損失。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B每個人的經歷、背景、資金實力、未來需求不同,決定了他對于投資收益的預期、風險承受能力也千差萬別,所以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投資標的和組合,關鍵在于適合,“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一名激進型的投資者可以適當投資股票、期貨等高風險投資品種,但是也應當量力而行,進入股市前需要明白可以控制的資源有多少,將來必要的支出有多少。如果投資者正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就不應將大部分資金投入股市。如果期望股票投資在家庭理財中扮演雪中送炭的角色,這并不可取,股票投資更多時候是一個錦上添花的角色,這個尺度是基礎。
家庭理財重在優化配置
A大多數人會認為家庭理財就是錢生錢,與投資并無區別,其實這是一種誤區。所謂理財,就是追求長期而穩定的收益。它不同于投資,更和投機無關。而家庭理財首重保值,重在通過優化配置家庭資產以達到風險最小化、結構最優化,其宗旨是盡可能地化解家庭財務現有風險并預防將來可能發生的風險。投資則是以承擔高風險為代價換取超額收益,其根本目的是獲取高額收益,與家庭理財預防風險的目的不同。
正因為人們普遍存在這一誤區,才導致眾多家庭將大部分資產投放在風險較高的股票、期貨、外匯等金融工具上,一味追求超額收益,導致家庭財務風險加大。
定期自檢防患未然
家庭財務健康自檢包含了各種指標,如現金流量診斷、收入構成診斷、食物支出指標、消費健康診斷、盈余狀況診斷等,每一個指標的背后都有一個世界公認的正常值,如果指標偏離正常值說明該項資產配置出現問題,需要重新進行優化配置。
關鍵詞:新環境家庭理財
一、目前我國家庭投資理財的誤區
(一)理財=投資
來到理財中心的客戶,可能首先問理財師的是:“給你100萬元資金,你可以給我多少收益率?”人們總是將理財與投資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但實際上,“投資”和“理財”并不足一回事,不能等同。理財關注的是人生規劃,是教你怎樣用好手頭每一分錢的學問,它不僅要考慮財富的積累,還要考慮財富的保障;而投資關往的是如何錢生錢的問題。因此,理財的內容比投資要寬得多,我們不能簡單地將炒股等投資行為等同于理財,而應將理財看作是一個系統,通過這個系統和過程,使人的一生達到“財務自由”的境界,從而使自己生活無憂。
(二)理財隨大流,盲目跟風
近年股市的賺錢效應使得中國不少百姓更渴望“快速致富”,在這潮流中,常??梢钥吹阶C券公司有許多老人,他們可能把所有的養老金都投資于股市。而不理會風險。隨著理財新品的不斷推出,還可以看到類似一哄而上的現象?!巴顿Y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從家庭理財的角度來看,人的一生可以分為不同的階段,在每個階段中,人的收入、支出、風險承受能力與理財目標各不相同,理財的側重點也應不同。因此,我們需要確定自己階段性的生活與投資目標,時刻審視自己的資產分配狀況及風險承受能力,不斷調整資產配置、選擇相應的投資品種與投資比例。
(三)追求短期收益,忽視長期風險
近年來,在房價累積漲幅普遍超過30%的市況下,房產投資成為一大熱點,“以房養房”的理財經驗廣為流傳,而對租金收入超過貸款利息的“利潤”,不少業主為自己的“成功投資”暗自欣喜。然而在購房時,某些投資者并未全面考慮其投資房產的真正成本與未來存在的不確定風險,只顧眼前收益。
其實,眾多的投資者在計算其收益時往往忽視了許多可能存在的成本支出,如各類管理費用、空置成本、裝修費用等。同時,對未來可能存在一些風險缺乏合理預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建議國內投資者,在投資房產時必須深入研究分析,事先作好心理準備,不要有太高的奢望,也不要期望能長期獲利。
(四)關注短線投機,不注重長期趨勢
有許多國內投資者比較樂于短線頻繁操作,以此獲取投機差價。他們往往每天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研究短期價格走勢。關注眼前利益。在市場低迷的時候,由于過多地在意短期收益,常常錯失良機。特別是在證券投資時,時常是騎上黑馬卻拉不住韁繩摔下,還付出不少買路錢。更有甚者,誤把基金作為短線投機,因忍受不住煎熬,最終忍痛割愛。
二、正確理解家庭理財
(一)什么是家庭理財
家庭理財,就是合理、有效地處理和運用錢財,讓自己的花費發揮最大的效用,以達到最大限度地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從技術的角度看,家庭理財就是利用開源節流的原則,增加收入,節省支出,用最合理的方式來達到一個家庭所希望達到的經濟目標。這樣的目標小到增添家電用品、外出旅游,大到購房買車、儲備教育投資,直至安排退休后的晚年生活等等。成功的理財講求理財規劃。家庭理財也不例外。就家庭理財規劃的整體來看,它包含三個層而的內容:首先是設定家庭理財目標;其次是掌握現時收支及資產債務狀況;最后是如何利用投資渠道來增加家庭財富。
(二)收入永遠大于支出,現金流管理是家庭理財核心
家庭理財規劃的目的是平衡現在和未來的收支,使家庭經常處于“收人大于支出”的狀態,不會因為“無錢付賬”而導致家庭財務危機,影響家庭生活幸福。因此,現金流的管理成為家庭理財的核心所在。
一般家庭的現金流入主要包括:經常性流入:工資、獎金、養老金及其他經常性收入;補償性現金流入:保險金賠付、失業金;投資性現金流入:利息、股息收入及出售資產收入。家庭的現金流出主要包括:日常開支:衣、食、住、行的費用;大宗消費支出:購車、購房及子女教育;意外支出:重大疾病、意外傷害及第三者責任賠償。家庭的現金流管理是要將收入與支出盡可能的“匹配”起來,使家庭保持“富余”的支付能力,而且“富余”的程度越大越好,越“富余”說明財務狀況越“自由”。
中國經濟正處快速增長的階段,由于這種增長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也使人們未來的收入消費存在很大的“變數”,比如收入的不穩定、失業的威脅、通貨膨脹的因素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家庭的理財規劃應該“保守”一些,以免未來陷入財務困境。在目前社會“貸款消費”風行的情況下,更是要注重家庭現金流的管理,以免成為“貸款”的奴隸。
(三)家庭理財不是據金而是平衡
我國的個人理財市場,2005年,由于資金規模增大及理財品種增多,被稱為“理財元年”,眼下又進入一個人氣高漲的春天。據麥肯錫的調查顯示,在過去的6年中,中國個人理財市場每年的業務增長率達到18%,預計2006年,中國個人理財市場規模將達到570億美元,今后的理財市場增長率將以每年10%~20%的速度突飛猛進。個人理財市場不僅是理財機構眼中的“蛋糕”,也是考驗投資人智慧的博弈場。
近日,有關機構公布2005年理財產品收益排名結果顯示,理財產品有好有次,差距懸殊,排名第一的是某銀行發行的1年期港幣產品,其收益為同期港幣存款收益的5.86倍,而排在最后一位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年收益率僅為2.72%?;鞠喈斢诙ㄆ诖婵?。因此,投資人如何確立投資理念及選擇理財產品,對于財富的保值和增值至關重要。
三、家庭理財的投資策略
(一)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取向及理財方式
任何投資都存在著風險,每個家庭要正確評價自己的性格特征和風險偏好,在此基礎上決定自己的投資取向及理財方式。多做一些長期規劃,選擇一些投資穩健的產品,因為只有根據年齡、收入狀況和預期風險承受能力合理分流存款,使之以不同形式組成個人或家庭資產,才是理財的最佳方式。家庭在投資理財中,一定要善于把握經濟規律,揚長避短,根據家庭成員的實際情況,考慮自身的資金實力,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選擇何利?投資方式,要從自己的經濟實力出發,綜合考慮自身的職業性質和知識素質。
然而。現實中不少人對一種投資理念可能爛熟于心,那就是“分散風險”“東方不亮西方亮”總有一處能賺錢。這也是眼下不少人奉行的理財之道。但是在實際運用中,不少投資者卻走向反方面,往往過分地分散風險,使得投資追蹤困難或“分心乏力”,
資深專業知識素質跟不上,造成分析不到位,最終導致預期收益降低甚至出現資產減值的危險。對于資金量較多的客戶而言,有必要通過資產分散投資來規避風險;但對于資金不多的投資者而言,投資過于分散,收益可能不會達到最大化。具體操作時,建議集中資金投資于優勢項目中,這樣可能會使有限的資金產生的收益最大化。由于各個家庭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在具體投資理財中,就應立足當前,注重長遠。一般來說,投資能獲取收益,但工薪家庭不應該將自己的全部資產全都用于投資。
(二)制定合理的家庭理時規劃
應該說,一個好的家庭理財規劃至少應妥善考慮家庭經濟生活中的幾個“宏觀”問題,具體體現為:適當開源,增加家庭收入,利用各種投資增加資產的價值;控制預算,倡導節流,削減不必要的支出;系統地考慮家庭重要支出事項(如高額教育經費),有效積累大額、長期性資金;保障家庭財產安全,妥善進行家庭資產管理;處理好家庭風險問題,防患于未然。
在擬定家庭理財規劃時,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所有的日標必須具體、可行。具體意味著:理財目標一定要明確、量化;對自己家庭的財務狀況力求了解得全而準確,切忌好高騖遠,不切實際,防止在理財過程中顧此失彼;家庭理財要將稀缺的貨幣資源用得其所,為家庭創造更大的效用和收益??尚幸馕吨号梢赃_到。如果竭盡全力仍難于達到的目標最好不要列入規劃。其實任何人都不能也沒有能力把所有的事、希望和理想全列入規劃并實現它,家庭理財規劃充分權衡需要和可能的關系;不純粹是為了錢而制定理財規劃。另一方而,在制定家庭理財規劃時,還應注意到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其財務需求足不同的,確定家庭的財務目標,制定財務計劃,運用各種理財工具,達到不斷積累并合理運用財富,從而達到這些目標的實現。
(三)儲蓄型保險有泡沫,謹慎購關多思量
目前,投資型壽險和分紅類壽險占到了整個保險品種的絕大多數份額,許多投保者是看中了此類保險的投資功能而將其當成了儲蓄的替代產品。但是,存款利率下調后,這種產品的現金回報率可能會不如銀行,加上近年來分紅保險的實際分紅不太理想,所以,單純追求現金回報率的投資者可以將收益低的保險改為收益高的銀行儲蓄。不過,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投資者對投資分紅型保險的其它保障功能電應充分考慮。不要盲目退保,造成更大的資金損失。
(四)學會消費理財,以聰明的消費來分享升息抑制通脹的成果
利率上調之后,存錢的人多了,消費的人少了,一些相對價格較高的商品就會跌價,對通貨膨脹會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作為消費者,這時學會消費理財便會達到“少花錢、多辦事”的理財效果。另外,理財的最終目標是為了生活得更好,只有適度消費、提高生活質量才符合理財的初衷,否則,見利率漲了就只存錢不消費,這樣攢的錢再多也不能算科學理財。
關鍵詞: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
1.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現狀
1.1金融投資成為家庭理財的主要方式
我國大眾家庭理財指的是普通家庭將閑散資金進行投資,參與社會金融活動并從中獲取利潤的過程。大眾家庭理財實際上是社會剩余資金以某種形式參與社會經濟建設,同時展示貨幣價值的過程。從20世紀80年代起,大眾家庭理財主流是儲蓄,國家需要大量的資金儲備,而市場經濟發展不足,金融市場發展更為緩慢,國民需求較少,儲蓄利潤高于大多數的理財形式。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尤其是金融市場的發展,很多金融理財形式顯示出較高的利潤率和靈活的操作性,人民幣購買力的變化使得民眾更愿意參與各種形式的金融投資,以股票、基金為代表的理財形式,成為目前我國家庭理財的主要方式。
1.2新興理財產品成為熱門
我國現階段的金融投資市場具有種類豐富的理財產品,為家庭投資提供廣泛平臺。與股票、基金、期貨、理財保險同步,為了獲取資金優勢,銀行也衍生出大批理財產品,該現象符合金融市場規律,也符合我國家庭理財行為的發展規律,即民眾參與金融市場的活動,以民眾手中的財富量為標準選擇理財產品。隨著網絡金融的發展,很多家庭理財逐漸轉為網絡金融理財形式,參與P2P投資或者在第三方交易平臺購買購入門檻低、隨存隨取的理財產品,是現今我國大眾家庭金融理財的新潮流。
2.我國大眾家庭金融理財的問題及原因
2.1大眾家庭金融理財受市場影響大
我國大眾家庭以理財的形式參與金融活動,作為金融市場中的一員,同樣受到金融市場變化的影響。從儲蓄理財轉為以股票、基金為主流的金融理財,再轉變為即時的網絡金融理財,大眾家庭理財經歷著我國金融市場的轉變。也正是由于受金融市場影響大,大眾家庭理財的收益同樣也由金融市場決定,但家庭理財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卻是十分有限的。據相關資料顯示,由大眾家庭理財匯入金融市場的可用資金額度不容小覷,但是,這部分資金的收益率卻遠不如大型企業或銀行在金融市場中的活動。然而,大部分金融理財風險卻由普通家庭理財承擔。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大眾家庭理財的管理者是普通民眾,他們缺乏專業的金融知識,對金融市場的敏感度不高,對理財本身的理解程度也僅限于“拿利息”,非專業的理財行為和態度,使得家金融理財的發展受限,這也是未來我國大眾家庭金融理財發展的突破口。
2.2大眾家庭理財風險高
近年來,我國居民對于儲蓄的欲望連續降低,在該現象產生同期,我國股市行情持續走高,具有較大比例的股民存在將自己的家庭存款從銀行轉移到股市的意愿。參與股票、基金等金融理財的家庭越來越多;有些家庭對P2P投資,以期獲得相關的收益。但是,大多數家庭金融理財所獲收益都不能滿足家庭理財管理者的預期,很多家庭金融理財活動,受股票、期貨交易的波動性影響,呈現出“賠本”的狀態。股市行情不佳導致家庭破產的事件時有發生;P2P公司無法收回單款,間接導致投資家庭本金虧損的現象也普遍存在。大眾家金融投資理財仍然面臨著較高的風險,并且,這種風險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呈現出越來越高的趨勢。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大眾家庭理財中的理較少,而根據金融理財的主流趨勢,以及小部分股民投資獲益的選創效益,大眾家庭理財存在著比較嚴重的盲目跟風現象。跟風作為中國公民思維習慣特點,也容易造成巨大虧損,因此,如何理性地參與金融投資理財,如何盡可能地規避金融市場風險,是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的方向之一。
2.3大眾家庭理財需求難滿足
我國普通民眾家庭參與金融投資理財,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利用閑散資金賺取利潤,而這些利潤將應用于個人花銷或者家庭開支。實際上,有目的地、積極地參與金融理財的家庭,將理財所得用于固定家庭開支的占大多數。例如,在固定資產理財較為盛行的時期,部分家庭將購買房地產作為理財的主要形式,購房后將房屋出租,利用租金供應子女大學期間每個月的生活費,在子女畢業之后,將房產作為子女結婚成家之用,這是典型的理財滿足家庭需求的形式。但是,在金融投資理財活動中大眾家庭理財缺乏一定的計劃性和目的性,理財所得收益不穩定,在滿足固定的家庭開銷需求方面,可操控性不是很強。金融投資理財的高收益吸引著大量家庭的參與,但是其對家庭理財需求的滿足能力不足,又使得一些家庭理財管理者將理財的視角轉向其他項目上。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國金融市場針對大眾家庭金融理財設計的產品,本身缺乏相應的穩定性和指向性,對于家庭型客戶來說,理財產品和相關服務的個性化不明顯。如何滿足理財需求,也是大眾家庭投資理財發展的主要目標。
3.我國大眾家庭金融理財的趨勢
3.1家庭可參與的金融理財項目逐漸固定
民眾以家庭為單位參與金融市場活動成為大勢所趨,但是,要求家庭理財的管理者具備專業的金融知識和對金融市場的敏銳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是不現實的。在民眾積極參與金融投資理財活動的同時,隨著各種金融理財活動發展逐漸穩定、民眾在理財過程中的不斷交流和總結,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項目會逐漸穩定。首先,在國民經濟迅速提升、投資受益者比例大的前提下,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股票投資的隊伍中。股票作為金融投資理財的主要形式,已經在家庭理財中存在了一段時間,股票行業本身的參與規則逐漸固定、經濟人對參與者的指導能力不斷提高,使得股票收益和風險的比例越來越大,可以作為家庭參與金融投資理財活動的首選;其次,因政府的資金管制政策和大眾家庭對投資上技能的缺乏,國內大眾家庭均會進入到門檻更低、風險更小、收益更加穩足、變現能力更強的金融投資領域,比如說購買基金和股票等;而對于那些專業技能要求更強的房地產、黃金、期貨等項目,大眾家庭可能不能加入其中。這意味著,我國股票行業仍以大眾家庭為主要發展的客戶群體,為家庭型投資者提供股票和基金購買指導以及相應的服務,是促進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主要策略。
3.2家庭理財管理者以及相關理財產品對風險進行高度控制
在家庭金融投資行為中,投資者可把市場運動的方向分為基本運動、中期趨勢和日常波動。對于普通民眾而言,投資的關鍵在于抓住中期趨勢,中期趨勢在短時間內不會發生大幅變動,安全性高。對于一個投資者來說,要學會掌握基本運動以及中期趨勢,忽略日常波動;在此基礎上,投資者還應始終保持樂觀的投資心態,根據家庭資金的持有情況以及自身對風險的承受能力,理性地進行投資,盡量避免盲目追求利潤,否則投資的獲利虧損的大幅起落容易對其造成極大的消極影響。除了家庭理財管理者從主觀角度進行風險控制之外,提供投資理財產品的證券公司、銀行等,也應在經營和服務過程中,幫助大眾家庭識別和預測風險,盡量降低投資風險對家庭理財的損害?;ヂ摼W金融投資理財作為新興的理財形式,已經得到大量家庭型投資者的支持,為了高度控制風險,相關金融主體,如P2P貸款公司,應該主動向參與者披露經營信息以及必要的會計信息和征信信息等,這些能夠成為家庭型投資者衡量風險、進行理性投資提供很大的幫助。
3.3針對家庭理財需求設計更具個性化的金融理財產品
大眾家庭進行金融投資理財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家庭開銷需要,在服務個性化的現代社會,金融市場也開始重視針對家庭型投資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即根據家庭理財的主要目標提供合適的投資型理財產品,在對家庭財產狀況、收支狀況進行深入調查的基礎上,以客戶分析作為開發理財產品的基礎,使理財顧問成為家庭型投資者的指導者,幫助他們更好地實現金融投資理財目標。我國大多數商業銀行已經開始進行這樣的金融理財產品開發和推廣。例如招商銀行推出的養老理財產品、興業銀行推出的教育型投資產品等。這些產品具有明確的目標,并且,銀行為客戶提供的理財顧問,能夠對客戶進行一對一的貼心服務,幫助家庭型投資者選擇最合適的理財產品,這種從產品到服務的個性化發展,是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的主流,也是銀行以及其他投資公司發展家庭型客戶的主要策略。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大眾家庭已經成為金融投資理財的主要參與者,家庭型投資者在理財能力和知識技術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對理財風險的客觀認識且目前的理財產品尚不能完全滿足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需要。理財項目逐漸集中并且固定,無論是投資者還是金融機構的經營者,都需要充分考慮如何規避理財風險。希望本文能夠為我國普通民眾家庭參與金融投資理財活動提供參考性的建議。
參考文獻:
[1]王頔.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現狀分析及趨勢探討[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08):129-130.
【關鍵詞】 家庭理財教育; 大學生消費行為; 影響
一、引言
消費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輛馬車之一。當前,在投資和出口這兩大“經濟馬車”均已放緩的大背景下,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持續上升,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消費這輛“經濟馬車”正逐漸加速。近年來大學的不斷擴招使得大學生的人數越來越多,大學生的消費數量及消費能力均在不斷增加,大學生不僅是當前社會消費主體之一,也是未來社會的消費主力,為此,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對整個社會消費導向的影響不容忽視,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也應該得到充分重視。影響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因素很多,本文著重研究家庭理財教育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主要是考慮到大學生在上大學以前和社會接觸較少,而且大部分大學生沒有收入,他們的一切開支基本由家庭承擔,所以其消費行為受到家庭理財教育和理財方式的影響。本文所研究的大學生消費行為是指除學費、住宿費、書雜費等之外的生活花費。
為了研究家庭理財教育與大學生消費行為相關問題,課題組以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徐州市四所高校1200名本科生進行調查。調查問卷共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相關問題,另一部分是家庭理財教育相關問題。由于這四所大學的生源來自全國各地,本次調查注重了生源的地區分布均衡問題,所以該次調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課題的研究以家庭的理財教育方式與大學生消費行為存在著相關性為前提,在調查問卷中專門設置題目“對你當前消費行為及消費導向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哪些?”,此題為多選題,同時選擇A項(家人消費行為)以及D項(家庭理財教育方式)兩項的大學生所占比例為83.6%,也證明了此項假設的合理性?;厥沼行柧?099份,在此基礎上,課題組進行整理研究,對家庭理財教育與大學生消費行為及其相關性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如何加強家庭理財教育,從而更好地促進大學生消費行為的良性發展。
二、大學生消費行為的主要表現
(一)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總體來說較為合理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月消費水平為500元左右的約占27%,800元左右約占57%,500元以下約占10%,消費水平在1000元以上的僅占6%??梢姶髮W生消費水平主要集中在800元左右,根據調查學校所在地區的整體消費水平來看,大部分大學生的消費行為還是趨向合理的,屬于中等消費水平。而且大部分消費行為屬于求實性消費,追求商品的實用性和價格的合理性。對于“發現周圍的某些同學擁有比你更好一些的物品,你會?”一題,80%的同學選擇了“不會想太多”;對于“在你選購商品時,你比較注重商品的哪些方面?”一題,85%的同學選擇了質量和價格。而且大學生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較強,對網購的價格較低也比較認可,80%以上的學生都有上網購物經歷。如果購物網上的店家在低價格的同時能夠注重質量,那么在校大學生將會成為他們的主力消費軍。不過,大學生最喜歡的購物模式還是去專賣店購買,特別是打折的時候,可以買到質量和價格都較為滿意的物品。
(二)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呈現多元化現象
從消費結構來看,在總的消費金額中,伙食費所占比例基本在50%左右,這可看作是大學生的“恩格爾系數”,可見大部分大學生消費水平尚處于溫飽狀態,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處于滿足生理需求的最低階段。但是這個“恩格爾系數”的分母“總消費”中是不包括學費和住宿費等,如果把學費等包括進去,那么得出的“恩格爾系數”會低得多。而且從理性上講,作為在校學生,除了伙食費和其他日常必需品外,不應該再有額外的支出。但是從調查顯示可以看出大學生還有另外等同于伙食費的支出,消費結構日益呈現多元化特征。在伙食費以外的支出中,用于購物的支出所占比重較大,大部分學生偏向于購買電子產品。對于女生來說,較偏向于購買服飾和化妝品。再次是用于娛樂消費,如KTV,旅游等。這種現象和大學生的消費心理是有一定關系的,大學生所能使用的花銷主要來源于家庭,受到一定的約束,但是由于大學生已接受了十幾年的正規學校教育,加強了他們對精神和內心情感的追求。所以即使沒有充分滿足生理需求的情況下,也存在高層次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而用于購買課外書籍的支出僅占5%,購買的書籍主要為英語和計算機等級考試、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等書目。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大學校園圖書館藏書較為豐富,收入有限的大學生就把此項支出作為能省則省的項目。另外,大學生的人情消費、交際消費比重日益增大,這是大學生自我發展的一種需要,很多學生擔心處理不好人際關系,會影響工作和學習,所以請客吃飯、請人唱歌、給他人過生日等現象在大學校園里越來越多。
(三)大學生消費行為中也存在著不和諧現象
在大學生的眾多消費行為中,也存在著不和諧現象,如攀比性消費、沖動性消費以及超支性消費,這些不和諧的消費行為主要表現在購物方面。很多大學生進入大學后第一次獨立支配自己的各種開銷,往往沒有目標、沒有計劃,加上有些大學生自尊心與虛榮心較強,所以會在消費過程中表現盲目性攀比,或者為獲得自我滿足而進行沖動性消費和超支性消費。從性別來看,男生偏向于攀比性消費和超支性消費,而女生更多的是求實性消費和沖動性消費。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男生比較愛面子,從而可能進行攀比;對于戀愛中的男女生,消費一般由男生承擔,所以男生會出現超支性消費,把未來的錢花在現在,超出其實際經濟能力。而且校園里人情風的蔓延,也是造成攀比性消費和超支性消費的一個原因。從地域來看,農村學生基本屬于求實性消費,主要是和家庭經濟條件有關,而城市學生特別是城市中的獨生子女更加偏向于攀比性消費和沖動性消費。從年級來看,大四的學生求實性消費行為最少,這與大四的學生即將畢業,并且與社會接觸較多有關。
三、家庭理財教育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
(一)家庭理財教育和大學生消費行為存在著相關性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在上大學以前,家長對子女的消費基本上實行滿足供應的政策,全權由家長安排其各種支出,同時家長關注較多的是子女的學習情況。但是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調查顯示,83.6%的大學生認為家人消費行為以及家庭理財教育方式對自己當前的消費行為及消費導向有著最重要的影響。52%的學生承認父母對其當前理財方面所持的意見是欣然接受的,40%的學生則是大部分采納??梢?,家庭理財教育和當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是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的。
(二)合理的家庭理財教育方式產生良性影響
在對家庭理財教育狀況進行調查時,54%的學生認為父母能夠運用相關的理財知識進行引導教育;60%以上的家長對自己子女的消費情況比較了解,并有所關注和指導;48%的父母對于子女額定范圍以外的開支需求是以獎勵的形式進行滿足;50%以上的父母和子女明確地交流過家庭經濟的真實情況。這些較恰當的理財教育方式對大部分大學生較為合理的消費行為是有影響的。通過數據的篩選,發現合理的家庭理財教育方式下90%以上對應于大學生的求實性消費行為,這些學生在購物上注重的是物品的實用性,要求質量好、價格低,并不去刻意追求名牌產品。而且這些學生基本對每個月的生活費都有支出計劃,對于購物時遇到自己中意的但是計劃外的物品,這些學生81%表示不會購買,其余表示偶爾會買,這說明合理的家庭理財教育方式對于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確實能起到良性影響。以父母支付子女生活費方式為研究對象,65%的家長選擇月初或學期初定量地支付子女一筆生活費,在這種支付方式下,產生的是90%以上的求實性消費行為。主要是由于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控制自己的消費,需要大學生對自己的消費有一個很好的安排和計劃,也鍛煉其理財的能力。
(三)不合理的家庭理財教育方式產生不良影響
不合理的理財教育方式會造成大學生的一些不良消費行為。通過數據的篩選分析,以近21%的溺愛放縱型的家庭理財教育方式為整體樣本進行研究,結果發現這種教育方式對子女的任何花費要求都是100%滿足,而且家長在支付子女生活費時,大多是一次性給孩子一筆錢,等孩子用完了再給,這種沒有節制的方式引起大學生90%以上的不良消費行為。其對子女消費行為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其中57%子女消費行為屬于攀比性消費,10%的子女消費行為屬于超支性消費,25%的子女消費行為屬于沖動性消費。這些大學生90%以上屬于獨生子女。對于這些獨生子女,家長從小就把他們當作家庭的重點對象,上大學后,總是擔心苦了在外的孩子,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會無條件滿足子女的消費要求。由此也可以看出對孩子放任自流、不進行約束的教育方式,導致這些大學生在優越的環境中長大,很難體會到賺錢的艱辛,他們往往把花錢作為體現自己身份和地位的一種方式,所以容易出現不良消費行為。
(四)家庭理財教育方式影響的其他表現
筆者以超支性消費行為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數據篩選,發現造成這種行為的家庭理財教育方式竟以教育引導型和干預控制型居多,并且所占比重相當。究其原因,教育引導型的教育方式一方面會促使大學生進行求實性消費,另一方面由于大學生接受了很多的理財知識后,在急需現金時往往會嘗試借貸消費,對這種行為要了解其花費去處,如果是用于正確的花費也應該鼓勵。而對子女消費行為過多的干預控制、指手畫腳,往往會引起大學生的逆反心理,增加其不良消費行為。由此可以看出,家庭理財教育方式所起到的效果不一定都是正比關系,作為家長,要在對子女充分了解的情況下,進行相關的合理的教育,才能起到正面的作用。
四、大學生不良消費行為產生的原因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家庭理財教育方式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下面就從家庭理財教育方式方面對大學生不良消費行為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
第一,部分父母不重視對孩子理財的教育。有些父母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書中自有黃金屋,而掙錢養家是大人的事情,理財消費也是大人的事情,孩子知不知道沒有關系,所以父母很少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甚至錢花在哪里孩子都不知道。這樣孩子在成長過程必然缺乏對錢對理財的認識。家庭理財教育的缺失致使子女在獨立支配金錢的時候無所適從,導致許多不良消費行為的出現。
第二,父母由于溺愛而盲目滿足子女的要求。調查顯示,30%的父母對子女生活必需品之外的需求是毫不猶豫地滿足,也就是說近三分之一的家長對子女是有求必應。有的父母自己小時候生活條件不好吃苦受罪,不愿自己的孩子再受一點罪,所以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消費需求。還有的父母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有什么吃什么,自己家的孩子也不能比人家差,怕孩子自卑不合群,所以也盲目地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父母對孩子的溺愛或多或少造成了孩子盲目跟從、炫耀攀比、鋪張浪費等一系列不良消費行為。
第三,父母不恰當的言傳身教也對子女產生不良影響。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父母是他們的第一位老師。父母錯誤的消費觀念和行為或不正確追求財富的行為,都會影響孩子。有的父母自己過度看重金錢,給孩子灌輸金錢是萬能的思想,往往導致孩子也形成拜金主義,孩子長大以后金錢至上的觀念可能影響其一生;還有的父母自己平時花錢大手大腳不加節制,孩子潛移默化地也會養成這種習慣。這些都引起大學生不良消費行為。
五、正確引導大學生消費行為建議
在現代生活中,理財能力是一個人在生活和事業上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而理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個分支,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家庭是對孩子進行理財素質教育的最主要、最理想的場所。下面從家庭理財教育方面提出如何正確引導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建議。
(一)加強家長理財教育觀念的建立
理財能力的培養應該從少兒階段就開始進行,抓得越早,效果越好,否則等一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已經定型后,再進行理財教育將十分被動。家庭是對少兒進行理財教育的最佳場所,家庭能為這種教育提供所需的內容材料和組織具體活動。家長必須改變只要孩子學習好,前途就一片光明的思想。作為家長,不僅要自己學會理財,還要樹立教育子女理財的觀念。家長應該在子女少兒時期就教授其理財知識,言傳身教地教孩子正確地對待和處理金錢,培養子女的理財能力,使正確的理財觀念和合理的消費行為在孩子的腦海里根深蒂固,為其將來獨立生活時多一份保障。
(二)家長應樹立理財教育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即使沒有做到像老師那樣傳道授業,但是其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要教育孩子正確理財,家長首先應樹立良好的理財榜樣,發揮對孩子理財消費教育應有的職能。如果父母本身就追求時尚、名牌,甚至以犧牲家庭的其他一些必要支出為代價,那么子女將來就可能出現攀比性消費以及超支性消費等不良消費行為。反之,如果家長對每個月的支出都會做詳細的計劃,在購物時注重物品的質量和價格,那么子女將來的消費行為往往表現出求實的、有計劃的消費行為。父母的言行要讓孩子知道賺錢的艱辛,了解錢的實際價值,讓孩子樹立合理利用安排金錢,而不是大手大腳花費的意識。
(三)把握正確的理財教育方式
家長在樹立了理財教育的意識后,還要把握正確的理財教育方式。首先要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一個人金錢觀念支配著其消費行為和消費導向,所以培養孩子健康的金錢觀極其重要。要讓孩子明白并不是想要的每一樣東西都能得到,賺錢是辛苦的,金錢的總額是有限的,買了這樣東西就不能買那樣東西。要樹立顧全大局的觀念,樹立其對家庭、對他人的責任感。要讓孩子明白不一定要穿名牌,而是要穿出自己的風格。其次要培養孩子的理財技能。對孩子理財技能的培養可以從零花錢開始,定期支付孩子零用錢,并讓他自己支配,給孩子理財機會,讓孩子通過切身實踐來增長理財技能。同時要教育孩子懂得一定的商品知識和購物常識,懂得注重物品的質量和合理的價格,懂得貨比三家的道理。并且要鼓勵孩子參與家庭經濟決策和管理,在實際消費過程中教會孩子正確理財。最后要注意糾正孩子錯誤的消費行為。由于社會經驗和理財知識的缺乏,在消費過程中,孩子是最容易犯錯誤的,這些錯誤如果不進行糾正的話,會直接關系到孩子的發展和前途。比如說不做理財計劃,一買東西就把身上的錢花光等。當孩子出現錯誤的消費行為時,家長一定要注意引導,不能因噎廢食,鼓勵孩子向正確的消費行為發展。
總之,家庭理財教育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經濟的發展,一個人的理財能力越來越重要,而大學生理財能力的高低將導致其消費行為的走向,最終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理財教育要從少兒抓起,家庭作為理財教育的最佳場所,家長要承擔起教育責任,為其子女將來成為大學生進行自主消費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巖,楊衛華,張丹.大學生消費行為分析及對策[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8(4):120-123.
[2] 許夢龍.大學生消費偏高的成因與對策分析[J].企業家天地,2010(2):91.
[3] 石慶新.家庭理財方式對大學生消費行為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