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1 16:37:37
序論:在您撰寫工商管理專業的優劣勢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選擇SWOT分析工具來源于麥肯錫咨詢公司,主要分析內容包括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s)四個方面,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SWOT分析實際上是將工科高校的內外部條件各方面內容進行綜合和概括,進而分析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的優劣勢、面臨的機會和威脅的一種方法。通過SWOT分析,可以幫助工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建設時把資源和行動聚集在自己的強項和有最多機會的地方。
1.機會與威脅分析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社會分工和管理專業逐漸細化,工商管理專業已由過去的熱門專業逐漸受到冷遇,與之對應的是從工商管理專業分離出來的市場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等專業逐漸成為市場的新寵。工商管理專業由于知識面廣,目標過于寬泛,造成了專業性不強,特點不明確,競爭優勢不突出等問題,受市場經濟激烈競爭的環境影響,企業需要更加專業更加細分的管理類人才,所以工商管理專業受到了營銷、人力、財管等管理類專業的競爭挑戰,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
工商管理專業盡管在市場中受到了其他管理類細分專業的威脅,暴露了專業弱化的特點,但也應看到工商管理專業的機會,這就是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工管專業所學知識涵蓋了企業各類管理崗位的需要,人才成長空間大適應性強,尤其適合我國微小型企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微小型企業近幾年來快速發展,由于受資金和規模的影響,無法設置細化的管理類崗位,所以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完全符合企業初期需要,一人能夠身兼數職且適合整個企業管理活動,性價比較高。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規模數量龐大的微小型企業和部分中小型企業給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帶來了機遇,這也給工商管理專業的建設提出了新的機會。
2.優勢與劣勢分析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受學校的性質定位影響,建設相對落后于學校其他工科專業,這屬于先天不足,而且在發展過程中也會處于弱勢地位,這是工商管理專業在工科高校建設所必須面臨的問題。受此影響,社會各界對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也持弱勢學科專業觀念,始終認為影響力不如財經類高校的工管專業,所以從內外兩方面,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在專業建設中都處于劣勢,對內比不過理工類專業,對外競爭不過財經類工管專業。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又有其顯著的發展優勢,首先,工科高校的工管專業立足理工類行業背景,專業設置鮮明,社會認可其對所屬工科行業企業的服務能力,在同財經類高校競爭時,這種出生所帶來的行業熟悉程度具有很強的優勢。其次,科技和管理對于行業企業的發展都至關重要,在科學技術水平達到成熟階段后,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日益迫切,所以立足工科高校,理工類專業會對工商管理專業的建設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赟WOT分析,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在建設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市場的微小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對管理類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機遇,結合自身立足工科高校的行業優勢背景積極進行專業建設,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專業性復合型人才。所以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策略選擇,應堅持立足行業,突出背景的優勢,走管工結合復合型人才培養道路,服務于行業類的各類中小型企業發展建設需要。
二、基于AHP的專業建設策略評價
依據SWOT分析的建設策略選擇,結合現有理論研究和專家經驗構建專業建設評價體系,采用Delphi法對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策略選擇進行評價,按照評價分值的差異給出不同情況下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策略選擇的建議。通過專家打分給出權重,并構建評價模型,通過計算得出E值,可以通過橫向和縱向的對比確定工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策略選擇的合理性。
三、結論
本文通過對工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分析,針對現狀為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策略提出建議。
1.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應充分分析自己所在學校的優勢,在利用現有優勢資源的基礎上結合市場發展選擇專業建設方向和策略;
2.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必須立足行業優勢背景走管理類復合型人才培養道路,在堅持管工結合的基礎上,體現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工業知識素養,滿足行業內企業的需要。
[關鍵詞] 理工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 C93.4 [文獻標識碼] A
理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從發展起步階段就落后于學校的其他主體專業建設,這是由學校的辦學歷史和定位所決定的,所以理工科高校從整體專業建設來看,無論硬件還是軟件,理工類專業的實力明顯優于文科類,工商管理專業作為文科專業也受此影響,另一方面,理工科高校也給工商管理專業的建設帶來了一些積極因素,這就是工業知識基礎和行業背景,如何將理工科高校的這些積極影響因素轉化為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的特色和優勢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能夠指導理工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建設和發展[1]。
1 工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特點
基于對11所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課程建設情況的調研,結合教育界的相關專家評價,對我國理工類和文科類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特點進行分析,得出理工科高校和財經類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存在較大差異,這種差異體現了學?;谧陨硖厣珒瀯莅l展工商管理專業的思路[2]。所調研的工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特點具體如下:
1.1 專業課程方面
工商管理專業必修課程設置中均含有行業基礎概論性課程安排,強化了學生對行業的了解和工業生產過程的認知,有的工商管理專業甚至安排有對應的工業認識實習,更進一步凸顯了學生所在學校的行業背景。
1.2 實踐成果方面
工科學校的聯合辦學單位、實踐教學基地和實習工廠90%均圍繞行業優勢學科分布,所以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80%仍然圍繞相關優勢學科行業背景展開,取得的實踐成果95%以上集中在這些工業行業知識體系內。
1.3 科研成果方面
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受學校所處行業優勢的影響,在開展的橫向和縱向課題申報研究中70%以上的成果均集中在這些工業行業知識體系內,尤其是橫向課題高達90%。
1.4 學生就業方面
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在學校優勢學科相關的行業中就業具有明顯優勢,從課程知識學習和工業企業實踐兩方面的積累,增加了學生的競爭實力,在此類行業中,比其他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受歡迎。
1.5 社會認可度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在工業知識積累方面為社會所認可,行業內企業招聘重點考慮生源地,逐漸形成人才的接續和社會的共識。
綜上所述,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從學生培養、教師科研到學生就業和未來發展都受到所在高校的優勢學科影響和相關行業的發展影響,進而逐漸形成了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的特色和方向,這是對所在工科高校優勢資源的利用,促進專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增加了專業的競爭力。
2 基于SWOT的專業建設策略選擇
SWOT分析工具來源于麥肯錫咨詢公司,主要分析內容包括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s)四個方面,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SWOT分析實際上是將工科高校的內外部條件各方面內容進行綜合和概括,進而分析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的優劣勢、面臨的機會和威脅的一種方法。通過SWOT分析,可以幫助工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建設時把資源和行動聚集在自己的強項和有最多機會的地方。
2.1 機會與威脅分析(OT)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社會分工和管理專業逐漸細化,工商管理專業已由過去的熱門專業逐漸受到冷遇,與之對應的是從工商管理專業分離出來的市場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等專業逐漸成為市場的新寵[3]。工商管理專業由于知識面廣,目標過于寬泛,造成了專業性不強,特點不明確,競爭優勢不突出等問題,受市場經濟激烈競爭的環境影響,企業需要更加專業更加細分的管理類人才,所以工商管理專業受到了營銷、人力、財管等管理類專業的競爭挑戰,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
工商管理專業盡管在市場中受到了其他管理類細分專業的威脅,暴露了專業弱化的特點,但也應看到工商管理專業的機會,這就是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工管專業所學知識涵蓋了企業各類管理崗位的需要,人才成長空間大適應性強,尤其適合我國微小型企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微小型企業近幾年來快速發展,由于受資金和規模的影響,無法設置細化的管理類崗位,所以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完全符合企業初期需要,一人能夠身兼數職且適合整個企業管理活動,性價比較高。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規模數量龐大的微小型企業和部分中小型企業給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帶來了機遇,這也給工商管理專業的建設提出了新的機會。
2.2 優勢與劣勢分析(SW)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受學校的性質定位影響,建設相對落后于學校其他工科專業,這屬于先天不足,而且在發展過程中也會處于弱勢地位,這是工商管理專業在工科高校建設所必須面臨的問題[4]。受此影響,社會各界對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也持弱勢學科專業觀念,始終認為影響力不如財經類高校的工管專業,所以從內外兩方面,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在專業建設中都處于劣勢,對內比不過理工類專業,對外競爭不過財經類工管專業。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又有其顯著的發展優勢,首先,工科高校的工管專業立足理工類行業背景,專業設置鮮明,社會認可其對所屬工科行業企業的服務能力,在同財經類高校競爭時,這種出生所帶來的行業熟悉程度具有很強的優勢。其次,科技和管理對于行業企業的發展都至關重要,在科學技術水平達到成熟階段后,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日益迫切,所以立足工科高校,理工類專業會對工商管理專業的建設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
基于SWOT分析,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在建設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市場的微小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對管理類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機遇,結合自身立足工科高校的行業優勢背景積極進行專業建設,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專業性復合型人才。所以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策略選擇,應堅持立足行業,突出背景的優勢,走管工結合復合型人才培養道路,服務于行業類的各類中小型企業發展建設需要[5]。
3 基于AHP的專業建設策略評價
依據SWOT分析的建設策略選擇,結合現有理論研究和專家經驗構建專業建設評價體系(見表1),采用Delphi法對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策略選擇進行評價,按照評價分值的差異給出不同情況下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策略選擇的建議。
通過專家打分給出權重,并構建評價模型,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1)
式中E為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策略評價;Ki為第i類指標評價值;Wi為第i類指標權重系數。通過計算得出E值,可以通過橫向和縱向的對比確定工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策略選擇的合理性。
4 結論
本文通過對工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分析,針對現狀為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策略提出建議。
4.1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應充分分析自己所在學校的優勢,在利用現有優勢資源的基礎上結合市場發展選擇專業建設方向和策略;
4.2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必須立足行業優勢背景走管理類復合型人才培養道路,在堅持管工結合的基礎上,體現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工業知識素養,滿足行業內企業的需要。
4.3 專業建設應滿足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小微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的管理類人才需求,通過目標市場的細分和定位強化學生培養和課程設置,積極引導學生就業。
參考文獻:
[1]金瑋,梁敏.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的過程研究[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1(11).16-17.
[2]朱寧.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構建[J].中國電力教育,2013(1).14-15.
[3]馬艷華,淺談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應用能力的培養[J].科技與企業.2013(19).13.
(一)易懂性工商管理知識主要是指《管理學》、《戰略管理》、《營銷管理》、《運營管理》、《新產品開發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專業核心課程所包含的理論知識。一般而言,上述課程所包含的知識都較為好懂。比如,泰勒的科學管理原理包括五方面的要點:定額、標準化操作方法、能力與工作相適應、差別計件工資制、計劃職能與執行職能分離。這五個要點都不難理解。從對本校工商管理類專業90名三年級學生的問卷調查來看,32.2%的同學認為他們自己能看懂管理類教材80%的內容;56.7%的同學能看懂50%的內容;僅有11.1%的同學認為只能看懂20%的內容。上述數據表明,工商管理知識具有易懂的特點。
(二)系統性工商管理知識的系統性是指工商管理核心課程所包含的知識內容是相互關聯的。比如,企業發展戰略的制定需要分析企業自身的優劣勢,這要用到《營銷管理》、《運營管理》、《新產品開發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課程所包含的理論知識;做好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需要了解企業的運行狀況,也需要熟悉《戰略管理》、《營銷管理》、《運營管理》、《新產品開發管理》、《財務管理》等課程所包含的知識。從知識運用的角度來看,工商管理核心知識只有被學習者系統地內化,才能作為一個整體發揮作用。
(三)指南性將工商管理知識與醫學知識進行比較,可以發現,醫學知識在其已探明的領域一般可以精確到操作層面,即具體到診療規程。相比之下,工商管理知識不能精確到如此程度,只是指南性的。例如,泰勒的科學管理原理指出,管理者應制定定額、找出最佳的操作方法,至于定額是多少,最佳的操作方法是什么,都要靠管理者自己研究具體情況后得出答案。行動學習的提出者RegRevans認為管理知識不能用來解決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需要管理者洞察實際情況,摸清具體規律,然后找出對策。
二、工商管理本科教學目標
(一)知識學習與技能訓練并重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一般表述為:“本專業培養具備經濟、管理基礎理論和知識,能在各類企業和事業單位及政府機關從事實際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鄙鲜霰硎鰪娬{了知識的重要性,從知識學習到知識應用的脈絡十分清晰。近來,有許多學者強調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如認為工商管理教育應突出知識的應用,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管理教育應以培養管理思維能力為導向,培養學生清醒、細心、透徹的思維習慣。從工商管理知識的指南性來看,工商管理知識是不能直接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因此,強調知識的學習或者知識的應用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這個意義上看,管理技能訓練應比管理知識學習更為重要。但如果工商管理教學拋開知識學習,只進行技能訓練是難以想象的。行動學習理論最初將知識學習撇開,后來還是逐漸認識到了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從工商管理知識的系統性來看,工商管理知識是作為一個系統在發揮作用,零散的、沒有內化的知識是不能有效指導管理實踐的,否則,就會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顧此失彼等現象。
(二)以理論知識框架構建統一知識學習及技能訓練既然工商管理知識是指南性的,那么,知識傳授的目的就在于讓大學生建立起思考管理問題的理論框架,作為管理實踐的指南。管理思維的理論框架由管理的基本理念、原則以及解決管理問題的程序、方法構成。管理的基本理念、原則方面的知識收錄在《管理學》教材之中。解決管理問題的程序與方法包含在《戰略管理》、《營銷管理》、《運營管理》、《新產品開發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教材之中。工商管理傳統教學在知識的講解上花費了大量時間,這與工商管理知識的易懂性是相悖的。工商管理教學應在幫助大學生學習管理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大學生將管理知識整合起來,形成框架。這樣既學習了知識,也訓練了技能。有此技能的支撐及理論知識的指導,大學生就能很好地勝任畢業后的工作。目前,注重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的大學生還不多。問卷調查中,當問及“學完一章之后,是否對所學知識進行了總結”時,90名被調查者中回答完全沒有的占7.8%,基本沒有的占52.2%,偶爾做一做的占20%,基本上做了及認真做了的僅占20%。大學生平時不注重知識的總結,一方面,所學知識不能系統內化,另一方面,其概念技能也得不到經常性訓練。
三、工商管理本科教學方法
(一)用案例還原工商管理知識工商管理知識來源于實踐,由實踐抽象而來。工商管理教學應該用案例對工商管理知識進行還原,便于大學生理解、記憶。鑒于工商管理知識大多易于理解,以教材為中心,“滿堂灌”是沒有意義的;另外,知識的長期記憶需要多次重復,也不可能通過一次細致的講授就形成。講授法目前依然是工商管理教學的主流方法,原因可能是教師已經習慣于將知識講深、講透,另外,還有不少學生依然期待教師將知識講深講透。
(二)引導大學生綜合所學知識對工商管理知識進行綜合,一方面,可以將工商管理知識系統化,另一方面,也利于概念技能的提升。知識的記憶及綜合需要平時下功夫,學生學完一門課程的各章后如果不及時總結,對該門課程的掌握程度應該是較差的;平時不嘗試對已學各門課程知識做進一步整合,系統思考管理問題的理論框架也不可能形成。從問卷調查情況來看,大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不夠好,對所學知識的信心還不足,這與沒有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有關。當問及“你的專業知識是否能滿足今后工作的需要”時,回答“基本不能”的高達40.4%,回答“基本能”及“完全能”的同學只占27.7%,回答“不知道”的同學占31.9%。
一、企業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分析
企業工商管理人才需求量的確定,需要根據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自身發展狀況和行業競爭者人才需求水準等指標進行綜合判斷。對企業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分析,主要從四個層面著手,分別為需求數量的確定、需求范圍的界定、需求層次的劃分和需求方向的鎖定。
1.需求數量的確定。近年來,隨著企業發展規模和數量的不斷擴充,企業對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大,就企業工商管理人才需求數量的確定而言,企業既可以按照勞動效率、設備、崗位和比例來進行需求定員,也可以按照數理統計、概率推斷、排隊論來進行需求確定。
2.需求范圍的界定。各行各業對工商管理人才都有一定的需求,只是不同行業對工商管理人才所具備素質和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首先,就服務業而言,其所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需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且能夠對客戶管理和團隊文化建?O實施有效協調的中層管理人才;其次,就采礦業而言,其所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既要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又要掌握一定的能源知識、專業技術和基層實踐經驗的技術性工商管理人才;最后,就金融業而言,其所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需要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抗壓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
3.需求層次的劃分。在需求層次上,大部分企業所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都是本科畢業生,而對工商管理專業專科畢業生、碩博研究生的需求量相對較少。另外,在高校的批次和知名度上,企業更愿意聘請重點高校的畢業生,而地方性高校畢業生則處于劣勢地位。
4.需求方向的鎖定。首先,經濟主體的多元化決定了企業對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多樣性;其次,從企業運營的側重點來看,企業對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方向可以細分為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以及采購管理等;最后,不同的行業企業對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不同,同一行業不同企業對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也存在差異性。
二、開展企業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1.實現對企業運營成本的控制,提高企業的整體運作效率。企業工商管理人才能夠對企業的資源配置和業務流程規劃進行統籌兼顧,一方面,通過精簡設計業務工作流程,能夠有效地提高企業的整體運作效率;另一方面,通過對各類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來實現合理分工,從而實現對企業運營成本的控制。
2.加強對企業運作方向的指引,提高發現企業錯誤的及時率。首先,企業工商管理人才在營銷方案實施前,會對市場外部環境、競爭對手情況以及企業自身優劣勢進行調研和分析,從而為加強企業運作指明了方向;其次,企業運營中出現紕漏或差錯時,企業工商管理人才能夠準確定位,從而降低事故的發生率。
3.提高員工管理的有效性,調動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企業工商管理人才不僅可以對員工進行合理規劃,從而提高員工管理的有效性,而且還能夠通過設置激勵制度、協助員工制定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以實現對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的激發。
4.實現企業運營同企業財務狀況的統籌,優化企業組織結構。維系企業運營和發展的核心要素就是資金的有效循環和安全流動,如果企業的資金鏈出現中斷,則企業勢必要遭受重創,而企業工商管理人才能夠對企業的資金流向產生一定的引導作用,從而提高企業資金運轉的可靠性。
三、當前我國企業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的現狀
1.企業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落后。傳統的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下,工商管理人才思想落后,缺乏創新意識,在面對困難和問題時,缺乏決斷力,害怕風險和承擔責任,由此致使企業工商管理人才難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2.對企業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缺乏科學定位。很多高校在對企業工商管理人才進行培養時,缺乏精確的目標定位,從而導致人們對工商管理人才的認識還停留在知識面寬、專業技能薄弱的層面。對企業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缺乏科學定位,不僅不利于人才與企業的無縫對接,還限制了工商管理人才綜合技能的提升。
3.課程的設計與企業實際發展需求脫軌嚴重。工商管理人才的課程體系設置與實際脫軌問題嚴重,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課程設置的精細化程度過高,從而忽視了工商管理人才的全面發展,加劇了人才培養的畸形發展;另一方面,工商管理人才所參與的社會實踐和實習也具有單一性,從而致使短時間內無法快速成長為企業所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4.高校師資隊伍建設落后,抑制了工商管理人才的全面發展。高校在對企業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由于師資隊伍建設落后而致使企業工商管理人才發展受限的情況比比皆是。在高校師資隊伍中,很多教員缺乏在企業從事管理工作的經驗和切身的實踐研究,從而致使教學內容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且內容設計生動性不足。
5.企業工商管理人員的實踐經驗不足。由于企業工商管理人才主要在企業從事人事管理、營銷策劃、市場分析以及行政管理等工作,所以實踐經驗豐富、管理能力突出、綜合素質強的工商管理人才更能夠受到重視,但是很多工商管理人員由于缺乏實踐經驗,且不愿從基層崗位做起,從而失去了專業優勢。
6.企業工商管理人員嚴重缺乏創新意識,且專業素養不高。企業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下面臨著諸多的風險,要想長期屹立不倒,則需要企業管理者要時刻保持創新意識,企業工商管理人員也不例外。但是,現階段很多企業工商管理人員嚴重缺乏創新精神,且專業素養較低。
四、加強企業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的具體措施
強化企業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需要從高校和企業兩個層面出發,從而才能夠有效實現企業管理人才由高校學生向企業職業人的角色過渡。
1.高校對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的具體措施。(1)加強教學方法的創新,積極引進現代化教學手段。首先,高校教師要加強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創新,學會利用實踐經驗和成功的企業案例來培養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其次,將工商管專業人才培養的側重點放在創新性思維模式的拓展上,從而為工商管理人才能夠更好地適應企業發展要求奠定基礎;最后,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教學工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工商管理人才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2)加強對工商管理人才的實踐教學。首先,增加企業管理模擬環節的教學設置,從而讓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能夠按照自身的思維模式和管理方法來解決企業管理中的問題,避免思維模式的僵化;其次,積極引導工商管理專業人才進行社會實踐,提高對專業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最后,加強校企合作模式的開展和創新,為工商管理人才提供真實的實習平臺。(3)對工商管理人才進行教學目標定位和職業規劃設?。首先,高校要以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就業為導向,來進行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設置,從而提高工商管理人才與企業需求的匹配性;其次,加強教師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職業規劃的設計,從而引導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向著高級管理者的規劃目標邁進。(4)加強高校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學習熱情。首先,加強高校師資力量的擴展,不斷引進實踐經驗豐富的企業優秀管理者到高校執教;其次,要發揮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師資隊伍的引導、教育作用,鼓勵教師發揮個人力量為工商管理人才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或實踐機會。
2.企業對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的具體措施。(1)加強對企業工商管理人才專業素養的培訓和考核。對于新入職的工商管理人員而言,由于其管理經驗不足,且對企業的發展情況了解得不夠全面,因此要加強對該人群職業素養的培養和基層實操工作的訓練;對于初級工商管理人才而言,要重點培養其管理能力、協調能力、組織能力和項目實踐能力,從而為其成為中高級管理者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中高級工商管理人才而言,一方面要提高其對初級管理者的培訓和指導,另一方面要加強其戰略決策能力和戰略合作溝通能力的提升。(2)分層對理論型和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進行目標設置。首先,要依據企業工商管理人才掌握理論知識的情況和實踐技能情況,對企業的工商管理人才進行層次性劃分,分別為理論型工商管理人才和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其次,對理論型工商管理人才而言,企業所設定的培養目標為加強工商管理人才運用理論知識來指導實踐的能力;最后,對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而言,企業所設定的培養目標為加強其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關鍵詞:工商管理 大學畢業生 就業技能培訓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1-135-02
近年來,普通高等院校大規模的擴招,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加之受經濟發展減緩及新勞動法頒布實施的影響,用人單位招聘大學應屆畢業生的意愿明顯下降,這使得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更加尖銳,畢業學生、高等院校及學生家庭多方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社會上關注的焦點。一方面大學畢業生找不到適合的企業或者找到企業通過試用后不被留用再度退回人才市場, 另一方面企業抱怨大學畢業生不具備基本的職業素質及技能,對大學畢業生報以失望的態度,歸結其原因之一是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企業的用人標準、企業人才的選擇條件沒有在有效的時間內傳遞給大學生,同時學校按照傳統講授理論所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缺少了企業希望他們具備的技能,大學生的培養缺乏市場導向。
通過調查研究,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普遍不強,主要存在著以下兩方面的問題。其一,工商管理類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素養達不到工作崗位的要求。其二,工商管理類學生缺乏核心競爭力,受到有技術背景并有一定管理經驗的其他專業畢業生的有力沖擊。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加強工商管理類學生就業技能培訓是眾多提高就業率方案中一個可操作性極強且效果良好的辦法。該職業技能培訓可以緩解工商管理類畢業學生與社會企業供求雙方脫軌的矛盾,通過對學生就業技能、職業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同時可以推動工商管理學科教育教學培養模式的改革。
一、工商管理學生就業技能培訓實施的現實意義
1.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韭殬I技能、應聘技能及職場適應技能通過專業的培養和訓練是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被掌握和提高的。從長期看可以通過校企溝通令學校培養的學生與社會企業的需要結合得更加緊密,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人才培養鏈條;從短期看,通過對學生在校期間相關職業技能、應聘技能及職場適應技能的專業訓練,以提高學生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提前做好學生擇業就職的心理準備,使學生一畢業就能較快地找到較適應的工作,同時更快地適應工作環境,較快達到崗位相關要求,降低就業后再次失業的失業率。
2.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資源。高校有大量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的教師,有多年從事學生心理輔導、就業輔導等工作經驗豐富的輔導員,可以充分利用他們的優勢,了解學生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3.完善教育培養模式。通過就業技能實訓可以在教學改革中做出新的嘗試,改變學校只做理論研究和專業知識傳播的單一教學模式,培養綜合素質強,適應社會的應用型人才。
4.培養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通過就業技能培訓實踐,加強教師隊伍的培養,使教師的注意力不僅僅停留在教學、科研方面,更應該關注教研科研內容與社會的銜接,相關實用職業技能的培養等方面,從而培養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5.增加學校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通過就業技能培訓實踐,創造廣泛與企業接觸的機會,了解企業需求,達到校企聯合的目的,使學生畢業后就能適應社會,滿足企業要求,上崗就業,實現學校提高就業率、學生找到適合工作、企業找到合適員工的多重目的,進而增加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
6.推行職業規劃思想。在校期間進行職業規劃的學習及自我設計,令學生及早的通過自我認知,明確個人發展的方向,及早著手進入職場的準備。
二、就業技能培訓的任務
1.通過調查明確工商管理類學生的需求。
2.通過外聯調查明確社會上企業對工商管理類學生的需求及素質要求。
3.通過高仿真模擬招聘演練,辦公設備實際操作,辦公公文實際撰寫等實踐活動,增強工商管理類畢業生的求職技能。
4.通過外聯搭建校企聯合的橋梁,為畢業生創建更多的實習基地及實習崗位,進而建立畢業生輸送渠道。
5.培養與社會緊密聯系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三、就業技能培訓的實施
就業技能培訓共分為六個階段加以實施,如下表:
1.第一階段:調查階段。此階段是培訓實施的基礎階段,此階段的正確實施是保證以下階段順利有效實施的關鍵。主要是通過問卷調查,明確工商管理類學生就業方面的需求,就業困惑。
2.第二階段:職業規劃階段。(1)認識自我。運用相關測評技術及測評軟件,用科學的方法測試學生的性格和職業興趣。通過一系列的自我性格測試、自我職業興趣測試讓學生認清自我,明確自身大致的擇業方向和發展方向。學生測評后要完成《自我測試報告》,報告內容包括――個人性格、職業興趣、今后的擇業方向、擬求職的崗位,大體規劃個人的近期目標。。(2)認識職場。采用頭腦風暴法列舉出適合工商管理類學生就業的主要行業的名稱、相關崗位、工作內容、任職要求等。明確企業看中、關注員工的哪些素質、這些素質所占的權重。
要求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崗位,通過調查、討論,形成《目標職業調查報告》。比較自己目前所具備的素質、技能與目標素質、技能的差距,找出彌補差距的具體方法并進行可行性分析。
3.第三階段:就業指導階段。(1)就業信息的獲取。主要介紹國家及地方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政策;介紹就業信息的搜集、(下轉第137頁)(上接第135頁)查詢辦法;教授解讀就業信息中的內涵;主要大城市的就業渠道;就業當年人力資源需求多的行業、城市等。(2)簡歷制作。主要介紹簡歷的格式、內容以及送達方式。(3)面試。主要介紹面試前的準備、面試禮儀、面試應答等;通過高仿真模擬招聘,進行情景演練,提高學生應聘心理素質及語言應答技能。
4.第四階段:職場基本技能實訓階段。(1)現代化辦公設備操作。通過實際操作,要求學生會使用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掃描儀等辦公設備,會運用電腦辦公軟件進行Word文檔的排版、Excel文檔的使用、PPT的制作。(2)基本公文寫作。學習通知、請示、報告、會議紀要、工作計劃、工作總結等基本公文的寫作。以學生親自寫作練習為主。(3)商務專項文件起草能力培訓。主要包括標書的撰寫(主要是商務標部分的寫作)、商業策劃書寫作、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的寫作、商業合同的起草與簽訂。此環節要求學生掌握商務專項文件的格式、內容,并根據案例要求進行相關文件的起草練習。
5.第五階段:培訓考核階段。(1)校外社會實踐考核。要求學生參加校外招聘會,以報告的形式描述招聘會的參與過程,說明相關信息,總結自身應聘過程中的優缺點。(2)培訓總結。要求學生撰寫培訓總結報告,分析自己在培訓各個環節的所感所獲,分析自己的優劣勢,診斷出自身的問題,明確解決方案。提出對培訓的反饋意見和建議,以便通過不斷改進完善培訓。
6.第六階段:個人咨詢階段。這個環節是始終貫穿于整個培訓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對擇業、就業等方面所持的困惑或遇到的問題向指導教師提出個體咨詢,咨詢過程中老師將單獨為學社生進行解答或問題疏導。
四、培訓效果總結
1.通過對受訓學生的調查問卷,分析培訓的效果。其中認為培訓使自己增加了對自己的了解的學生占80%,認為通過培訓更多地了解了行業和職業的占90%,增加面試信心的學生占91%,能夠掌握現代辦公設備運用的達到95%,學會基本公文寫作的占65%,學會商務專項文件起草的占30%,希望增加模擬面試次數和時間的學生占80%,希望增加個人咨詢的學生占70%,認為培訓對自己幫助不大的僅占3%。當然,培訓的實際效果還有待學生走向職場時,社會的真正考驗。
2.在就業技能培訓過程中,通過外聯工作,加強了高校與企業的聯系,對創建實習基地奠定了基礎。
3.通過就業技能培養工作的展開,大大提高了教學工作與社會實踐的接合,對培養雙師型教師,提供了實踐機會,有利于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4.通過就業職業技能培訓的設計、實施、總結,對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總之,工商管理類本科學生的就業技能培訓實踐,在充分利用學?,F有資源的條件下,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了有效的補充,有利于教學創新改革的實踐,培訓不僅使學生在走出校園前對社會行業,相應工作崗位有了較充分的了解,掌握了應聘擇業技能技巧,提高就業自信及就業競爭力,從而提高學生就業率,學校的影響力及美譽度都有所增加,同時也培養了雙師型教師人才,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王海棠.大學生就業指導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蔣天穎,程聰.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的現狀與對策建議[EB/OL].省略,2009.1.23
(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宜昌443002)
摘要:工商管理知識具有易懂性、系統性及指南性,只能用作管理實踐的指南,而解決現實問題靠的是管理技能,因此,工商管理本科教學必須做到知識學習與技能訓練并重,將二者統一到指導管理實踐的理論知識框架的構建上來,實現雙重目標。
關鍵詞 :工商管理知識;管理技能;工商管理教學;技能訓練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4)09—0046—02
一、工商管理知識的特性
(一)易懂性
工商管理知識主要是指《管理學》、《戰略管理》、《營銷管理》、《運營管理》、《新產品開發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專業核心課程所包含的理論知識。一般而言,上述課程所包含的知識都較為好懂。比如,泰勒的科學管理原理包括五方面的要點:定額、標準化操作方法、能力與工作相適應、差別計件工資制、計劃職能與執行職能分離。[1]這五個要點都不難理解。從對本校工商管理類專業90名三年級學生的問卷調查來看,32.2%的同學認為他們自己能看懂管理類教材80%的內容;56.7%的同學能看懂50%的內容;僅有11.1%的同學認為只能看懂20%的內容。上述數據表明,工商管理知識具有易懂的特點。
(二)系統性
工商管理知識的系統性是指工商管理核心課程所包含的知識內容是相互關聯的。比如,企業發展戰略的制定需要分析企業自身的優劣勢,這要用到《營銷管理》、《運營管理》、《新產品開發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課程所包含的理論知識;做好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需要了解企業的運行狀況,也需要熟悉《戰略管理》、《營銷管理》、《運營管理》、《新產品開發管理》、《財務管理》等課程所包含的知識。從知識運用的角度來看,工商管理核心知識只有被學習者系統地內化,才能作為一個整體發揮作用。
(三)指南性
將工商管理知識與醫學知識進行比較,可以發現,醫學知識在其已探明的領域一般可以精確到操作層面,即具體到診療規程。相比之下,工商管理知識不能精確到如此程度,只是指南性的。例如,泰勒的科學管理原理指出,管理者應制定定額、找出最佳的操作方法,至于定額是多少,最佳的操作方法是什么,都要靠管理者自己研究具體情況后得出答案。行動學習的提出者Reg Revans認為管理知識不能用來解決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需要管理者洞察實際情況,摸清具體規律,然后找出對策。[2]
二、工商管理本科教學目標
(一)知識學習與技能訓練并重
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一般表述為:“本專業培養具備經濟、管理基礎理論和知識,能在各類企業和事業單位及政府機關從事實際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鄙鲜霰硎鰪娬{了知識的重要性,從知識學習到知識應用的脈絡十分清晰。近來,有許多學者強調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如認為工商管理教育應突出知識的應用,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3]管理教育應以培養管理思維能力為導向,培養學生清醒、細心、透徹的思維習慣。[4]
從工商管理知識的指南性來看,工商管理知識是不能直接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因此,強調知識的學習或者知識的應用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這個意義上看,管理技能訓練應比管理知識學習更為重要。但如果工商管理教學拋開知識學習,只進行技能訓練是難以想象的。行動學習理論最初將知識學習撇開,后來還是逐漸認識到了知識學習的重要性。[5]從工商管理知識的系統性來看,工商管理知識是作為一個系統在發揮作用,零散的、沒有內化的知識是不能有效指導管理實踐的,否則,就會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顧此失彼等現象。
(二)以理論知識框架構建統一知識學習及技能訓練
既然工商管理知識是指南性的,那么,知識傳授的目的就在于讓大學生建立起思考管理問題的理論框架,作為管理實踐的指南。管理思維的理論框架由管理的基本理念、原則以及解決管理問題的程序、方法構成。管理的基本理念、原則方面的知識收錄在《管理學》教材之中。解決管理問題的程序與方法包含在《戰略管理》、《營銷管理》、《運營管理》、《新產品開發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教材之中。
工商管理傳統教學在知識的講解上花費了大量時間,這與工商管理知識的易懂性是相悖的。工商管理教學應在幫助大學生學習管理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大學生將管理知識整合起來,形成框架。這樣既學習了知識,也訓練了技能。有此技能的支撐及理論知識的指導,大學生就能很好地勝任畢業后的工作。目前,注重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的大學生還不多。問卷調查中,當問及“學完一章之后,是否對所學知識進行了總結”時,90名被調查者中回答完全沒有的占7.8%,基本沒有的占52.2%,偶爾做一做的占20%,基本上做了及認真做了的僅占20%。大學生平時不注重知識的總結,一方面,所學知識不能系統內化,另一方面,其概念技能也得不到經常性訓練。
三、工商管理本科教學方法
(一)用案例還原工商管理知識
工商管理知識來源于實踐,由實踐抽象而來。工商管理教學應該用案例對工商管理知識進行還原,便于大學生理解、記憶。鑒于工商管理知識大多易于理解,以教材為中心,“滿堂灌”是沒有意義的;另外,知識的長期記憶需要多次重復,也不可能通過一次細致的講授就形成。講授法目前依然是工商管理教學的主流方法,原因可能是教師已經習慣于將知識講深、講透,另外,還有不少學生依然期待教師將知識講深講透。
(二)引導大學生綜合所學知識
對工商管理知識進行綜合,一方面,可以將工商管理知識系統化,另一方面,也利于概念技能的提升。知識的記憶及綜合需要平時下功夫,學生學完一門課程的各章后如果不及時總結,對該門課程的掌握程度應該是較差的;平時不嘗試對已學各門課程知識做進一步整合,系統思考管理問題的理論框架也不可能形成。從問卷調查情況來看,大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不夠好,對所學知識的信心還不足,這與沒有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有關。當問及“你的專業知識是否能滿足今后工作的需要”時,回答“基本不能”的高達40.4%,回答“基本能”及“完全能”的同學只占27.7%,回答“不知道”的同學占31.9%。
(三)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
在學習一個小的知識結構之后,給學生一個案例,讓他們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以印證所學知識。如學完某一領導理論之后,可讓同學們分析案例中領導者的領導風格;學習戰略分析的框架之后,可讓同學們分析案例中決策者的思路存在哪些問題。這樣就有利于大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及記憶,也能使他們產生對所學知識的信心。大學生目前閱讀案例的數量還是偏少的。從問卷調查情況來看,平時基本不閱讀案例的占36.2%,平均每周閱讀一個案例的占36.2%,每周閱讀兩個及以上案例的占27.6%。平時閱讀案例偏少,不利于知識的記憶及理論框架的構建。
目前,有少數大學生參與了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這非常有利于技能的培養。如果選擇一學期能完成的較小問題,普遍推行,將非常有意義。從問卷調查情況來看,80.9%的大學生沒有在一學期內持續思考一個管理問題的經歷,這對知識整合及概念技能的提升是不利的。
[
參考文獻]
[1]周三多,陳傳明.管理學(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Reg Revans.ABC of Action Learning[M].London:Lemos & Crane,1998.
[3]李永強.發展我國工商管理教育之我見[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2).
【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高校畢業生數量迅猛增加, 200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僅為115萬人,到2013年大學畢業生已達到699萬人,大學生就業難成為了不爭的事實。畢業生就業壓力持續上升,就業指導工作已經成為擺在各個高校面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新的形勢下,結合高校和地方實際,針對經濟管理類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展開研究,對提高該類畢業生的就業率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就業指導;經濟管理;畢業生
一、經濟管理類畢業生就業的優劣勢分析
(一)經濟管理類畢業生的優勢。(1)社會需求寬泛,就業面廣。從本校經濟與管理學院設置的專業及專業方向看,經濟學類的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及其下設的國際商務方向、國際物流方向,管理類的有工商管理、財務管理、和市場營銷四個專業,這些專業涉及二、三產業的很多專業領域,經管類畢業生的就業選擇面是相當大的。(2)國家總體經濟環境良好。從根本上解決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歸根結底還得依靠良好的經濟環境。國民生產總值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就會提供80至100萬個就業崗位。近年來,我國的GDP保持較高的增速,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新的驅動力。
(二)經濟管理類畢業生就業的劣勢。(1)實踐環節鍛煉經驗缺乏。理工科畢業生在參加工作后,由于專業特點,較短時間內就能上手工作并發揮作用。而經濟管理類畢業生實踐應用能力相對較弱,需要進行崗前技術培訓,實踐經驗也需要不斷的積累,管理經驗更是需要較長時間積累的。目前很多企業缺乏自主培養高級管理人才的意識,不愿意招聘后花大量精力和時間進行培訓,只愿招聘有一定工作經驗的管理人才。(2)經管類專業重復設置現象嚴重。全國高校開設數量最多的十大專業中就有四個專業屬于經管類,分別是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市場營銷和工商管理,全國有一半以上的高校都開設這些專業。經管類專業屬于社會需求比較寬泛的專業,就業面較大加之辦學成本相對較低,很多學校都會根據市場需要開設多個熱門的經管類專業。雖然高等教育消費市場巨大,但就業市場不可能充分消化這些專業的所有畢業生,畢業生滯銷的情況在所難免。
二、經濟管理類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就業指導工作全方位和個性化相結合。我們應當對經濟管理類的學生,從入學開始,就進行全方位的就業指導工作,招生、教學與就業相銜接。新生入學前,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入學前咨詢服務,為其提供包括學校專業設置情況、專業內容設置、專業就業前景分析等,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提供咨詢服務。入學后還可以允許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調整專業或專業方向。這對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提供了廣闊的空問,有利于今后順利就業。通過全程就業指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另一方面高校應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辦學能力和地理位置,結合所開設專業、培養目標和用人單位的需求等狀況,確定畢業生的就業區域、行業范圍,對畢業生進行市場定位,確定畢業生的就業目標市場。如我校依據浙江地區民營中小企業高度發展的經濟結構特征,以及現階段支撐企業持續發展的家族財富傳承與管理人才缺乏的現狀,于2013年1月創建了國泰安創業學院,服務地方經濟,突顯自身特色。
(二)理論教學與實踐體驗相結合。就業指導課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參與性很強的課程。因此,在教學中若采用傳統的講授方法及教學模式,很難取得顯著的效果。因此不僅要通過課堂教學、主題教育等方式,還要積極開展咨詢服務、體驗實訓等參與性較強的活動。可以通過模擬式教學,將求職過程中的某些過程進行模擬,老師通過點評的方式來加深學生的判斷能力;也可以通過案例式教學引導、教育學生。作為高校應該積極與重點地區、重點單位建立友好的聯系,爭取讓重點地區、重點單位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和實習崗位。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動員學生積極參加課外實踐、暑期實踐活動,培養其實踐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如我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非常重視學生的暑期實踐活動。在大一暑假安排有專業認知實習、大二暑假安排有專業調查、大三暑假安排有暑期專業實習,為本專業學生更好的了解市場,了解專業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就業技能培訓與綜合能力培訓相結合。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技能培訓活動,教授學生簡歷制作、筆試應對策略、面試禮儀與面試技巧等技能。同時也要開展互補性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培訓,旨在使畢業生更好地適應用人單位的要求。例如經濟類專業的學生強化其法律、英語、計算機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因為這些知識在學生今后的工作中會涉及到。同時,高校還應注重加強學生實踐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訓。
(四)就業指導與市場調研相結合。就業指導課是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因此加強市場調研是保證就業指導正確方向的手段。只有加強市場調研,才能了解經管類專業的就業形勢及專業發展狀況。通過了解已就業學生的情況、掌握專業培養中的不足,可以最終改進學校的教學,還可以給學生在專業學習上提供建議。例如寧波大紅鷹學院近幾年開始都會委托專業調查機構,針對每屆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展開調查,形成調查報告。針對調查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分析原因,找出學校在人才培養上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改進教學,更好的開展人才培養、服務社會。
(五)健全就業指導機制,四方各司其職。人才的培養不能單單依靠高校。政府、高校、中介機構和用人單位都有責任和義務為畢業生順利就業各盡其能。四方應為大學生提供全面、高效并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與服務,積極推動大學生充分順利的就業。
大學生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來自市場經濟的沖擊、不良社會風氣的誘導,都會影響其對職業的看法。我們的就業指導工作,應該引導大學生更好地了解本專業的實際狀況和社會需求,培養其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不斷調整就業期望值,使其更加切合實際,實現由“精英化”就業向“大眾化”就業的轉變。
參考文獻
[1] 周焱.經濟管理類專業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思考[J].商業文化,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