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1 16:23:26
序論:在您撰寫金融監管行業現狀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監管理論;監管政策;金融危機
一、緒論
目前,全球化趨勢下,銀行在的資本流動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各國的銀行業都面臨著壓力與挑戰。我國雖然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但我國商業銀行還未形成完整有效的金融市場監管體系。對于商業銀行體系的監管,我們必須要聯系國情,從實際出發,不盲目學習西方國家的經驗。過于嚴厲或者過于松懈的監管方式,都有可能給我國的經濟帶來嚴重的危機。在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學習研究國際銀行的監管體系,才能為當下我國的銀行監管提供有意義的發展思路。
二、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監管分析
1.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監管的現狀
(1)監管體系不健全
目前雖然在金融監管方面已經出臺了三部法律文獻,但是法律法規還是有不完善的方面,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法律層次太低,沒有長遠的觀點。一般的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的執行率并不高。二是法制框架的不系統,不具備相對有效的市場退出法制,仍需要逐步補充的業務法和相關配套法制等。
(2)監管內容過于狹隘
銀行業監管需要能夠監管銀行業務的方方面面。但我國目前的監管方式,不但缺少規范的風險標準,而且在市場退出前,缺少完備的監管。
①內部控制的監管
目前國有商業銀行主要根據《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來進行內部控制,雖然這樣能減小偏差,但這種監管缺乏嚴格的客觀標準,偏差較大。國有商業銀行往往會用政策性業務做幌子來掩蓋內部經營的問題,從而規避內部機制的建設。
②網絡銀行的監管
我國網絡金融監管水平也在逐步的發展提高,目前的問題一是如何在網絡上實現比較全面的信息監管。
③監管人員的素質
與國外監管方式相比,我國在如何培養專業的監管人員的方面也包含很多問題,主要的問題是缺少專業的從業人員,從業人員沒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資格認定方面,全面的金融監管人才極度缺乏。這些問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我國金融監管的深度和廣度。
2.我國銀行監管的方法
資本監管指監管當局規定銀行必須持有最低的資本,又稱最低資本。其中包括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這兩部分,監管當局在資本充足的條件下制定并執行的一系列監管標準、方法和行動則被稱為金融監管。
現在銀行監管核心的內容就是資本的監管。在《中國銀行監督管理委員會現場檢查規程》中,提出現場檢查需要由銀監會執行,或者由銀監會的派出機構。其現場作業的流程,按照時間的順序進行,依次是檢查準備、檢查實施、檢查報告、檢查處理和檢查檔案整理。
三、如何完善我國商業銀行的監管
要完善我國的商業銀行監管,并不是單獨憑借某一部門的調整就能夠達到目的,而需要各個部門的努力。怎樣加強新的形勢下的銀行監管,在各國研究銀行監管的形勢下,我國該怎樣完善商業銀行的監管?
1.完善我國的銀行監管工具
我國的商業銀行監管工具很少,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由于我國的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不足,經營與管理方面存在欠缺。隨著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出臺,我國監管工具得到了進一步的升級?,F在而言,我國的金融監管包含四個新監管工具,分為第一,在撥備覆蓋率的基礎上,引入動態撥備率指標控制經營風險;第二,調整商業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第三,引入杠桿率監管指標;第四,在現有流動性比率監管基礎上,引入流動性覆蓋率和凈穩定融資比率指標。
我國參考國際金融監管的最新變化,對相應的金融監管工具進行調整,并加大銀行執法力度。
2.健全銀行監管法規,完善金融法制
(1)立法方面
立法方面,我需要引導建立相對完備的銀行法律體系。第一是加強對現有法律條款的專業性法規,條例等補充與完善,使銀行業更加可靠。第二是補充市場退出,銀行債權保護的法律條款,使銀行業的經營活動得到保障。第三是確保理論聯系實際,經過充分的討論,明確法律體系在銀行監管體系中的地位,使銀行業更加科學。
(2)執法方面
第一是人民銀行要認真做好銀行機構的執法監督,按照相關的法律條文對我國銀行業進行監督,及時發現違反國家銀行法律法規的情況并進行處罰。第二是法院等國家司法部門要執法必嚴,為了保護國家金融業的健康發展,不惜嚴厲打擊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對于金融違法犯罪絕不姑息。提高執法的效率。
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令行禁止,維護銀行機構的正當合法權益,保護正常的金融秩序,促進銀行體系的安全與穩定。
3.加強商業銀行市場退出監管
市場退出制度能夠起到許多有利作用,例如預防或減小風險,提高銀行的工作效率等等。所以加強我國商業銀行市場退出監管能夠加強我國的銀行的監管。
第一,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完善商業銀行市場退出相關的詳細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必須要詳細,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有法可依,不能讓人鉆法律的空子。
第二,確立人民銀行在市場退出機制中的權威地位,如果發生了金融危機,人民銀行應該站出來領導各大商業銀行,與相關的國家機關一起尋找方法來解決問題。從而減少人民大眾的利益損失。
第三,對于沒有太大問題的銀行的市場退出盡量收購來挽救損失,而那些有重大問題的銀行,最好直接讓它破產。因為,這種問題大的銀行一旦破產,由于其監管問題,會對社會造成極大的沖擊。這種沖擊不但會影響到社會,而且對其他銀行可能會造成連鎖反應,一旦處理失誤將造成更加龐大的損失。甚至影響到我國全部的金融體系。
第四,我們可以用市場手段和行政手段共同解決市場退出的相關問題。并且要多利用市場手段,少用行政手段。因為行政手段需要國家政府付出資源,而且效果并不如市場手段理想。行政手段只需要在關鍵時刻帶動一下節奏就可以了,相對的,市場手段就方便的多,只要一點優惠政策,就可能改變整個行業的風向。
第五,加強對存款者的金融風險意識教育?,F在我國的人民大多存在著一個誤區,那就是存在銀行的錢是最安全的,不會有任何的風險。這個想法是錯誤的。銀行也是有可能倒閉的,只是因為我國政府一直對銀行進行保護,所以至今沒有出現銀行市場退出的事件。缺乏危機意識的我國公眾,一旦發生了銀行倒閉事件,就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隨之而來的就會是社會動蕩,產生更多的金融危機。所以,對于社會公眾的相關性教育必須普及。這樣,才能提高社會公眾的承受力,在金融危機中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穩定和諧。
四、結論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金融業步入了高速發展的時代。金融產品不斷創新,金融業務不斷發展。在此同時商業銀行也順應著時代的發展。對于商業銀行,監管變得越來越重要。商業銀行監管體系也是金融體系的重要部分。在全球化的國際趨勢下,金融業在全面發展的同時也促成了越來越激烈的競爭,金融風險也在不斷擴大。為了保證金融業的良性發展,減少金融風險的影響,對銀行業實施有效監管已經成為了一種重要手段。在建立健全的監管體系下,國家經濟才能夠能夠保持的穩健運行。
綜上所述,我國的銀行金融監管仍然面臨這多方面的各種困難,需要不斷地改進,艱難前行,才能在金融監管方面做出進步。面對國際化的潮流,面對外資銀行資本的大量涌入,我們要立足國情,建立相對有效的應對機制,形成獨特的金融格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商業銀行監管體系,滿足F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
參考文獻:
[1]田穎.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4.
[2]蘇國強.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及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03.
[3]黎明.我國商業銀行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4]忽詩佳.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現狀及對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
(一)現狀
現階段,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勢頭良好,逐漸掀起金融創新的新浪潮。目前,互聯網金融企業逐漸增多,金融交易數量同比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且金融產品創新層出不窮。縱觀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主要呈現三方面的特點:首先,互聯網金融中的商家“百花齊放”。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截止到2015年底,基于P2P網貸平臺的企業達到1000家以上,包括京東、蘇寧等電商和系列商業銀行,金融教育同比2014年增長402.7%。更多人紛紛在網上進行開戶,是我國互聯網金融得以快速發展的重要表現。其次,基于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交易規模不斷擴大,僅在2015年,我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金額突破9萬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267.83%。最后,互聯網金融產品創新層出不窮,如“余額寶”等,在金融服務領域中不斷拓展延伸,支持保險、信用卡、支付結算等諸多流程。
(二)問題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法律法規相對具有滯后性、金融創新能力不足、監管合作較少、金融監管機構缺乏、監督機制不健全等方面,阻礙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進程。首先,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快速發展條件下,應通過健全的法律規章制度加以約束,然而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不能規范互聯網金融交易行為,是導致該行業風險隱患相對較多的重要原因。其次,關于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金融創新進程雖然不斷前進,但其創新能力仍然表現出不足的問題,如國家未能對金融創新項目給予大力支持、關于金融創新的人才儲備力量不足等,直接阻礙我國互聯網金融創新的發展進程。再次,相關部門之間未能加強有效合作,使監管力度相對較小,或者跨國際監管能力不足等,導致互聯網金融行業存在監管空白的問題,影響互聯網金融發展進程。第四,由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環境相對較為復雜,使金融監管機構相對較少,難以全面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而服務。最后,缺乏健全的金融監管機制,不能對互聯網金融交易行為發揮約束性作用,同時監管難度較大,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不利。
二、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
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進程中,面臨著較為復雜的環境,只有對其加強監管,才能為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規范性作用??梢?,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具有必要性。首先,能夠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加強監督和管理,使各相交易活動得以有序進行,形成良性的競爭局面,對帶動國家經濟平穩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條件。其次,能夠規避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中的系列風險隱患問題。由于互聯網金融具有開放性、虛擬性等特點,使其在實際交易活動中,存在著業務風險、技術風險、信用風險、交易風險、法律風險等諸多問題,阻礙該行業的發展進程。而在加強監管作用下,相關部門能夠引導該行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達到規避風險隱患的目的。
三、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與加強金融監管的建議
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發展勢頭良好,能夠為人們的快速交易活動提供便利,但在該行業發展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可能對行業可持續發展產生不良影響。所以,我國相關部門有必要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合理的強化金融監管建議,如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加大金融創新力度、加強監管合作、設置金融監管機構和完善監督機制等,能夠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保駕護航。
(一)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對于我國而言,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有必要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進一步規范互聯網金融環境,為其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條件。首先,對現有的金融法律法規進行有效修改,以實現相關法律的修訂,如《保險法》、《證券法》等。其次,針對互聯網金融行業而制定和完善《互聯網金融法》,用以約束該行業的良性發展,并制定一系列與之相配套的行業規章制度。最后,國家政府部門針對互聯網金融行業而推出具有針對性的規范意見,明確該行業的組織形式、監督管理、風險責任等內容。
(二)積極開展金融創新
在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應積極開展金融創新活動,加強互聯網技術的有機滲透,為互聯網金融發展提供充足動力。首先,監管部門人員應進一步加強工作,對互聯網金融活動中的風險問題進行發現和解決,以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其次,國家相關部門人員應對金融創新給予大力支持,并加強科研研究,以實現金融產品創新?;诖耍嚓P人員應將現代信息技術與金融活動有機聯系,積極研發金融新產品,推進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進程。
(三)加強監管合作
在全球化浪潮下,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愈加頻繁,而互聯網金融跨地域、行業的交易逐漸增多,為監管工作加大難度。所以,加強金融監管合作具有必要性。首先,各金融監管部門之間應加強合作,不僅能夠確保監管工作全面開展,而且對增強監管效果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其次,加強國際之間的監管合作具有必要性,能夠為跨國境的互聯網金融交易活動進行有效監管,維護世界經濟貿易活動的有序進行。
(四)設立金融監管機構
要對互聯網金融行業加強監管,應設立金融監管機構,以明確監管主體,推動互聯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此,相關部門人員應從綜合角度出發,設立金融監管機構。首先,設立金融監管機構要立足于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以指派專門的監管部門,全權負責互聯網金融監管工作。其次,以相關法律為依據,對互聯網金融監管機構進行合理設置,使監管部門人員可以積極履行自身的職責,更好開展監管工作。最后,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監管平臺的構建,采用多樣化的監管手法而開展監管工作。基于此,相關人員可以通過互聯網而開展互聯網金融監管,對提高監管效率和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五)完善監督機制
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相關部門應積極完善監督機制,為監管部門工作人員提供重要的監管依據。首先,完善監督機制,應建立權責明確的責任與義務制度,針對監管部門人員而合理分配工作內容,使監管人員能夠明確自身的監管范疇,進而更好開展監管工作。其次,在完善監管機制過程中,相關人員應加強對監管辦法的創新,使監督機制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ヂ摼W金融行業的跨度相對較大,是以網絡信息技術為重要依托的金融行業,因而應創設良好的互聯網金融運行環境,積極創新監管辦法,確?;ヂ摼W金融的平穩運行。
一、現階段金融管理存在的問題
1.1、金融管理易出現安全隱患
雖然近些年來我國金融行業發展迅猛,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金融行業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潛在的風險和問題。首先,在金融行業中,它存在著的潛在風險主要有資金的運轉風險、理財風險、監督管理風險等,無論企業采用何種經營管理方式,只要它與外界企業有著聯系,也并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但是就目前現狀來看,我國金融行業風險意識薄弱,尤其是金融行業在計算機應用方面,存在著較為嚴重的風險狀況。這是因為在金融管理方面,信息技術的運用一般是非技術人員進行操作的,而非技術人員缺乏相應的信息安全意識和技術知識意識,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計算機運行時容易出現安全隱患。
1.2、金融管理機制有待完善和提高
就目前我國金融管理體制機制來看,雖然近些年來我國金融行業不斷發展,計算機對于加強金融監管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但是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機制并沒有得以完善,由于監管體制的不完善,使得監管部門的金融市場運營缺乏必要的制度束縛,即使在自由發展的情境下,也最終使得金融行業發展走向極端。由于我國金融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并且加上管理機構尤其是中國人民銀行一能多職情況的存在,沒有太多的精力來對金融行業進行監管,因此這也就需要聯合其他部門對金融行業進行大規模的監管,但是在這種監管體制下,監管體系中內設機構較多,權利存在相互交叉的現象,又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監管機構權利的正常使用,最終導致監管不到位,金融行業出現大量風險。除此之外,我國金融部門在運用計算機進行金融監管過程中還存在著計算機使用人員專業素養不高、金融管理機制反應能力較弱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與改革。因此,如何加強并發揮計算機在金融監管工作中的作用已經迫在眉睫。
二、如何計算機技術發揮金融監管的作用
2.1、運用計算機技術創新金融產品
金融管理的目的實質是對金融產品和人才的管理,雖然近些年來我國金融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金融行業是一個需要與日俱進、不斷創新的行業,如果金融產品長期得不到更新與改革,金融行業將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機。但是要想促進金融產品的革新,就需要引入高科技技術?,F如今,金融行業不斷引入計算機技術,運用計算機技術加強對金融的監管,利用計算機技術對現存的金融要素進行重組,金融要素主要涉及金融工具、金融產品、金融業務以及金融機構等,將金融要素進行重組劃分,可以更好的將它們聯系在一起,實現相互促進、相互帶動。因此,采用計算機技術可以不斷更新金融要素,創新金融產品并促進金融行業發展。
2.2、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建立完善的金融信息計算機網絡系統
雖然近些年來計算機技術在金融行業的作用越來越大,但是就目前現狀來看,我國金融市場并沒有建立相對完善的金融信息計算機系統。由于各行在金融電子化建設方面一般均采用各自為政、互不往來的做法,這樣會在很在程度上導致信息很難實現共享,造成計算機信息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中央銀行作為國家的最高銀行,也很難通過計算機網絡來獲取信息,進行監管。因此,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需要中央銀行帶頭組織,協調并解決商業銀行在電子化信息建設方面的各種關系和矛盾,各商業銀行共同出資,共同建立一個開放型的城市金融信息網絡,并頒布符合當前金融信息網絡發展的制度和措施,規定各個商業銀行哪些數據一定要通過網絡傳送到人民銀行的計算機服務器中,哪些數據可以資源共享等。
2.3、盡快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金融監管人才隊伍
由于當前計算機在金融監管過程中存在著計算機使用人員專業素養不高的問題,要想加快發揮計算機在金融監管中的作用,就有必要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金融監管人才隊伍。首先,可以安排懂計算機技術的專業人員到監管部門進行專業化學習,同時擔任監管部門業務人員的計算機培訓工作;其次,金融有關部門該需要對監管部門的業務人員施加一定的壓力和動力,制定相應的培訓制度和考核制度,實行持證上崗,鼓勵計算機監管人員加快形成培訓意識、自學意識,盡早的學會金融監管知識和能力。除了要在上述幾個方面努力之外,要想真正的促進計算機在金融監管工作中的作用,這些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加快探索,加快實踐,但是這些都需要得到各級行政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離開這一點,所有的都將成為空話。作為最高銀行的中央銀行,也需要協同金融監管部門和科技部門,互相協作,相互配合,共同為計算機技術和金融監管工作結合付出努力,開辟出新的天地。
金融行業是當今社會發展最為迅速的行業之一,它的發展能夠盡可能的帶動我國經濟的發展。雖然就目前現狀來看,我國計算機在金融監管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也產生了一些金融風險,但是只要我們加強重視,深化改革,努力將計算機技術和金融監管工作相結合,我國的金融事業一定能夠又好又快的發展與進步。
作者:宋真真
參考文獻:
[1]王永牛.計算機在金融監管工作中的作用探析[J].計算機與金融創新導報.2012.
早在2007年美國在發展過程中因為多種原因出現了次貸危機,這一危機的出現引發了全球經濟危機,這對于各個國家的發展來說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在這期間,我國在發展過程中為了改善當前發展現狀推出了4萬億刺激資金,但是這些資金在中國房地產中的應用導致中國房地產處于一種泡沫狀態,增加了中國房地產的金融風險。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全球經濟危機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這對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來說仍有一定的影響,如果這一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就會影響到中國人的自身經濟,因此,我國房地產行業在發展期間應該根據自身發展的現狀制定出一項科學、合理的監管制度,加強對中國房地產監管,減輕全球經濟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中國當地產行業可以快速發展下去。
二、中國房地產金融法市場概述
(一)中國房地產金融市場
房地產金融市場主要指中國房地產行業在發展期間房地產資金的供求雙方運用金融工具進行房地產資金交易,形成房地產總和資金。而中國房地產的金融市場是一個固定的場所,在實際進行期間可以通過無形的方式進行,在交易期間可以通過間接的形式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金融行業的交易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從而房地產金融市場快速發展。隨著適合不斷的發展,我國經濟水平逐漸提高,房地產金融市場發展迅速,原有的房地產金融市場規模逐漸擴大[1]。
(二)房地產金融市場分類
金融市場房地產金融行業中重要組成部分,而房地產金融行業中發展期間可以根據社會發展現狀進行分類,其中主要根據金融房地產服務對象進行歸類劃分,同時還能按照金融市場的發展現狀按照不同的層次種類進行劃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房地產金融市場的交易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
(三)房地產市場與金融市場的關系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我國經濟水平逐漸提高,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迅速,這對金融市場的信貸來說也不例外。房地產金融行業的發展與金融市場的發展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
三、中國房產金融危機的形成和肌理
現階段,我國房地產金融行業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導致中國的房地產的金融監管制度處于失靈狀態,導致中國房地產的貨幣流?臃豪模?嚴重影響了我國房地產金融行業發展。另外,中國銀行在發展期間銀行投資、保險業務在實際開展期間主要通過證券化的形式進行操作,只有這樣才能將其中存在的風險問題進行轉移,減少風險問題的發生。我國房地產金融行業在發展期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導致整個金融市場出現了系統性的風險問題,原有的金融市場化處于一種分散的狀態,從而導致市場經濟失效,金融市場失去流動性[3]??傊袊慨a金融市場在發展過程中,由于金融市場經濟流失,導致房地產金融的監管管理制度的真正價值被埋沒。
四、加強中國房地產金融監管的有效對策
(一)平衡監管
現階段,我國房地產金融行業在發展期間要想保證金融監管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就應該根本據自身發展現狀制定出一項科學、合理的監管制度,并以平衡的形式進行管理。而我國房地產金融行業在發展期間主要通過“一行三會”的形式進行,這對城鄉建設和房屋保障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一行三會”中的相關機構主要受命于當地的政府部門進行操作管理,加強對房地產與金融行業的管理。另外,我國房地產金融行業在發展期間還應將現有的監督管理制度創新、完善,擴大監管范圍,保證方房地產金融行業在發展期間嚴格遵守國家指定標準進行[4]。
(二)發揮地方政府作用
房地產是最佳受益者就是社會人民群眾,而房地產金融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還應該明確中國房地產與金融市場的比例安排,加強地方政府的管理,做好房源的管理工作,從而保證中國房地產的金融監管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當地政府在開房產金融監管工作時,還應該明確當地政府的經濟來源,并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現狀制定出一項科學、合理的監管制度,將當地政府的真正的真正價值發揮出來。
(三)創新房地產監管制度
我國現有的房地產金融監管工作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如果房地產金融監管制度失靈,就會威脅到整個房地產金融行業的發展。因此,我國房地產金融行業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將現有的金房地產金融監管制度創新、完善,明確房地產的金融主體,加強對房地產金融的管理,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為其制定有效的解決對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房地產金融監管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其次,中國房地產金融領域在發展期間還應該根據自身發展現狀構建出一項全新的金融風險管理框架,做好監管部門與房地產金融領域的溝通、交流工作,提升金融監管工作質量與效率[5]。最后,在開展房地產金融監管工作時,還應該借鑒先進的技術與經驗將現有的監管制度創新、完善,明確監管工作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金融監體系可以穩定的運行下去。
論文關鍵詞 金融監管 金融安全 功能性監管
一、序言
“金融監管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中央銀行或其他金融監管機構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的授權對金融業實施監督管理?!?“金融監管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上金融監管的對象和內容十分寬泛和復雜,涉及金融交易的內容、途徑、市場、行為以及各種相關服務,而狹義上的金融監管,側重指金融監管當局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對包括金融機構及其所從事的各項業務活動在內整個金融業所實施的監督管理?!?本文所討論的金融監管限在狹義意義上來討論。
二、我國金融監管現狀與問題
我國目前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單一體制。即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銀監會以及保監會分別主要負責貨幣政策、證劵期貨業監管、銀行業監管和保險業監管。這種分業監管的體制在以往的確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利于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和化解風險,但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一)分業監管不適應現代金融混業經營監管的模式
“作為20世紀70年代以來金融自由化的結果,混業經營成為主要經濟體金融業和國際金融業發展的主導模式和趨勢?!?因此在如今金融業市場分業監管的模式不能解決金融各個行業交錯復雜產生的各種狀況。且混業模式下的經營,金融機構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一個機構可能經營多種業務,涉及多個行業,這就可能造成重復監管,監管沖突的問題比如銀行業從事保險業務,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都開展基金管理業務等等,這就容易出現監管盲區或重復監管的情況。 從目前我過的監管體系來看,一行三會各成體系,各有標準和目標,各部門之間容易沖突,監管對象要承受各個監管部門的壓力,交易成本增加,不利于交易有效率的進行,長期如此,對整個金融市場的運行非常不利。
(二)機構監管逐漸暴露出問題
機構監管是監管當局對金融業內不同機構實施監管的制度安排。這與我國的問責制有很大的關系,每個機構分配了具體的任務,明確職責,我國的行政機關大多都是這樣的模式,而對于如今的金融市場卻不太適合。單一機構的監管模式適應于金融業發展的初期階段,金融品種少,業務量小,這樣的監管有利于明確職責,提高效率。但在金融發展水平較高的階段,金融品種豐富,每個品種所涉及的行業不止一個,金融風險較高,機構監管將不能滿足這樣的需求,特別是我國正處于金融行業轉型發展的階段,市場比較寬松,金融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機構監管已不能適應我國目前金融行業的發展現狀。
(三)監管機構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
我國當前各個監管機構之間協調監管事務主要是通過“聯系會議制度”,僅僅是為了便于溝通信息,而沒有建立實質的聯合監管,這也是很多學者都談到的一個問題,筆者認為,這與我國分業監管的體制有關,各個部門之間的職責劃分明確,如銀監會監管的事務涉及到保監會,會對保監會造成不利的影響,但并不在銀監會職責范圍內,即使問責也問不到銀監會。似“九龍治水”,不利于整個金融市場的發展。
三、我國金融監管完善建議
(一)我國金融監管應堅持的理念
1.金融監管建設應服務于金融活動
我國經歷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時代,以前經濟問題是由政府一手主導,計劃操作,如今市場經濟下,在金融監管這一塊應尊重市場本位的前提,再去談監管,監管的目的是為了創造一個合理、公平的競爭環境,維持穩定的經濟秩序,相對應的金融監管的法律應堅持這樣的理念,為了更良好的競爭環境,為了更好的服務于金融活動,而不應以傳統家長制的作風來一手操辦。金融監管應以市場為基礎,運用市場機制規范金融活動。
2.金融監管應兼顧公平
英國經濟學家Michael Tavlor提出了著名的“雙峰”理論(Twin-peaks):“認為金融監管存在兩個并行的日標:一是審慎監管目標;二是保護消費者權利的目標。 這里的消費者即投資者,其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也一直以來是金融活動堅持的原則,而在我國金融活動中這一理念并沒有得到最佳踐行,不利于營造一個相對公平合理的環境,保護弱勢群體利益。且金融監管機構代表著一種公權力,相對于其他的私權力,金融監管機構更有力量和權利,更有條件去做到兼顧公平,在金融監管活動中應領頭引入兼顧公平的理念,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
3.以金融安全促金融效率
金融安全是金融監管的初衷和最重要目標。但金融安全與金融效率長久以來呈矛盾狀態。例如金融危機的治理會陷入一種循環,即“金融危機—強化金融安全,加強監管—克服危機,經濟發展—強化金融效率,放松管制一經濟繁榮,盛極而衰一金融危機—新一輪強化金融安全,加強監管—克服危機一新一輪強化金融效率,放松管制……” 如邢會強教授提出的三足理論:在金融安全與金融效率中加入消費者保護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來相互牽制,相互制衡,這樣才能找到一種平衡點。筆者認為,金融效率與金融安全是相輔相成的,當然這種金融安全目的是為了金融活動更有序的進行,維持良好的金融秩序。從而借金融安全來提高金融效率,良性競爭會更有效率。
(二)金融監管完善具體建議
1.金融監管以市場為導向
金融監管應為金融市場服務,我國的金融監管融入了過多的行政化的色彩,我國的金融市場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階段,用單純的行政手段來駕馭必然是不可行的,金融監管應該以市場導向作為出發點,為金融市場更好的發展提供環境和條件,并且要維持好金融安全。如美國的次貸危機,是金融監管的缺位,因此完全以市場自身來調節亦是不可行的,這就需要政府以市場為基礎,把有形的手于無形的手相結合,使金融市場有序持續的發展,尊重金融行業本身市場規律,不能把金融監管當成單純的行政事務來完全,要融入市場,服務市場,盡量不要采取強行命令性的要求,由于金融行業的特性,應給予相對寬松的環境來發展金融,把握好底線來維持金融安全,這不僅僅只牽涉到金融行業,還會波及到國民經濟以及社會的穩定,如有些學者提出過的適度監管原則,即金融監管主體必須以保證金融市場調節的基本自然生態為前提,尊重金融市場的規律,運用有效的監管措施增進金融效率,以此促進金融業的發展。
2.分業監管模式向功能性監管模式轉變
“功能性監管是指從對特定金融機構的監管轉向特定金融業務的監管,是監管部門職能性、功能性監管方式的改變?!?這種監管方式以美國為代表,比較適合于混業經營的金融模式,是金融水平發展到較高的水平,比較常適用的一種方式,它的好處在于“能夠有效解決混業經營、金集團化條件下金融創新產品的監管歸屬問題,能針對金融業務的互相交叉現象層出不窮的趨勢,實施跨業務、跨產品、跨機構、跨市場的監管?!?我國金融行業正呈現混業經營的趨勢,分業監管的方式逐漸不能適應混業經營中出現的各種新問題,這對于金融創新、金融交易的的效率問題是個比較大的障礙。由此,可逐步推進分業監管向功能監管模式轉變。
3.建立監管機構之間良好的協調機制
由于機構監管的方式,各個機構各自為營,未形成系統的協調溝通機制,這對于現在界限越來越模糊的金融行業現狀,辦一項金融業務常會關聯到幾個機構,需每個機構的批準,步驟復雜,過程較長,不適應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的步伐,這就需要建立系統的協調機制。首先,要實現信息的共享,一行三會需要建立一個共同的監管信息平臺,這樣可以提高監管的效率,降低成本。其次,可建立聯合的監管機構,類似于現在一些行政部門聯合辦理業務的平臺,只需要在一個窗口或者一個地點就可以找到各個相關的辦事部門,這種方式目前在國內一些地方試點并在推行,尤其是對于金融行業,筆者認為這更是有必要的,金融行業信息變化迅速,一個重要的信息可能決定是否盈利虧損,因此其非常追求效率,因為這直接關系到利益,像這樣的聯合監管機構,可以在金融行業中試行?!袄缫獯罄谥醒脬y行、股票和資本市場監管委員會、國家壟斷局等相互獨立的金融監管機構之間建立“常設協調委員會”以最大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克服監管分散的缺陷。”
關鍵詞:金融危機;中國;監管體制;趨勢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金融已經成了國家發展的核心,近些年來,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的金融監管體制也正在迎接著新的挑戰。改革開放以來,世界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國與國之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跨國企業越來越多,不斷沖擊著傳統的金融規則與秩序。就此看來,我國傳統的金融體制監管模式似乎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需求,我們必須做出改變。
一、中國現行的金融監管體制現狀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以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為主,以銀證保三者為監管聯席會議機制的金融監管體制。而金融監管體制的主體則是國務院,國務院委托監管三大金融監管體制,金融監管體制只有通過國務院才能發揮其監管職能,所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2005年修訂后的“證券法”明確指出,國家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要對國家的證券市場采取統一管理、統一監督的措施,來維護市場秩序,以保障市場正常的運行。我國的金融監管體制,雖然管理比較集中,但是正是由于這種過于集中的管理模式,才導致了監管體制之間缺少合作與交流,形式比較單一,與國際的交流少。而這種現狀已經顯然不能適應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挑戰,我們必須改變這一現狀。
金融危機造成了全球經濟的衰退。中國作為一個新興的市場經濟體,危機主要是通過貿易來對中國進行影響的。我國是一個出口導向型經濟體,金融危機使全球經濟增長的緩慢,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出口業務。在2007年年初匯豐銀行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有60%出口的物資輸到發達國家,其中美國占了28%。2009年、2010年以來金融危機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不大,但不良貸款風險存在的條件下,房產等投資出現萎縮,中國經濟增長停滯。此外,中國企業銷售的賬款回收風險進一步提高。間接上造成銀行業效益增長停滯,銀行不良貸款出現反彈。
二、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金融已經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核心,隨著世界經濟與金融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國際金融行業正在進行不斷地發展變革。加強金融監管制度建設是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這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業改革和發展有序進行的重要保障??偫碓谒龅恼ぷ鲌蟾嬷兄赋觯覈仨氁幚砗媒鹑陂_放、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關系。加強管理與監測跨境資本的流動,維護金融行業的安全與穩定。金融創新是當前我國金融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應從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謹慎創新,避免因金融創新而造成的十分嚴重的后果,使創新成為中國金融業穩定、健康發展的動力。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金融業一直在不斷創新,不斷走向更高的階段。但中國的金融創新無論是在制度、產品還是手段上都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初級階段的金融創新,導致中國目前利率市場化程度低,缺乏多元化的金融產品,金融機構的進入門檻過高,競爭程度不高,缺少新型金融機構。我國金融監管機構應該結合自身國情,密切地聯系金融市場,防止業務風險向金融風險的轉化,密切關注金融衍生產品的市場監管程度,加強金融機構的監管力度,保證金融監管的前瞻性、全局性與有效性。
三、中國金融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
(1)向合作化發展。金融危機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和隱蔽性,它的多變性和復雜性特點也使金融危機的危險性擴大,波及范圍也擴大,以至于已經蔓延到世界各地,甚至是影響到了發展中國家的金融行業。我國的銀行、保險和證券金融行業,特別是發達地區的行業,已經導致許多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遭受了重大的損失,一些沿海地區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相繼破產。在這種情況下,內地的金融行業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承受住金融危機的打擊。為了能在國際金融危機中處于不敗之地,我國的金融監管方式也必須豐富起來,最好是能夠采用靈活、多變、務實、高效的金融監管體制,實現廣泛協調、合作團結的監管體制,向合作化發展。
(2)向混合化發展。金融市場隨著經濟的發展也正在不斷發展壯大,在激烈的競爭背景下,金融業已經開始了創新和變革,新的金融產品也層出不窮,比如說由金融衍生出來的產品交易,受網絡環境的影響,網上銀行交易等創新業務也相繼而來,我們只有緊跟著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發展多元化的金融管理體制,鼓勵多元化的金融產品,開展多種類型的金融業務,為行業提供新鮮的服務和產品。監管的方式也應該更加具有針對性、和適用性,以提高金融行業的效率,適應混合化經營的需要,推動金融體制的組織結構體系開始逐漸向混業監管或完全混業監管的模式發展。
(3)向國際化發展。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國際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各國金融市場之間的依賴性也不斷增強,很多金融活動已經跨越了國家的界限。但是由于各國金融監管體制的不一致,導致許多跨國企業利用其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分支來逃避國家的金融監管,鉆國家的法律漏洞,從事高風險暴利的非法經營活動,導致金融風險的蔓延和擴散。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我國的金融監管體制必須要以國際為標準,將國家內部的監管法律法規與國際保持一致,加強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強化聯合監管,使跨國金融機構的監管也趨于一致,走向國際化。參考文獻:
[1] 張穎蕾.金融危機下中國金融監管的思考[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11(2).
論文關鍵詞 金融監管 金融安全 功能性監管
一、序言
“金融監管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中央銀行或其他金融監管機構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的授權對金融業實施監督管理?!?“金融監管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上金融監管的對象和內容十分寬泛和復雜,涉及金融交易的內容、途徑、市場、行為以及各種相關服務,而狹義上的金融監管,側重指金融監管當局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對包括金融機構及其所從事的各項業務活動在內整個金融業所實施的監督管理?!?本文所討論的金融監管限在狹義意義上來討論。
二、我國金融監管現狀與問題
我國目前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單一體制。即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銀監會以及保監會分別主要負責貨幣政策、證劵期貨業監管、銀行業監管和保險業監管。這種分業監管的體制在以往的確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利于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和化解風險,但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一)分業監管不適應現代金融混業經營監管的模式
“作為20世紀70年代以來金融自由化的結果,混業經營成為主要經濟體金融業和國際金融業發展的主導模式和趨勢。” 因此在如今金融業市場分業監管的模式不能解決金融各個行業交錯復雜產生的各種狀況。且混業模式下的經營,金融機構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一個機構可能經營多種業務,涉及多個行業,這就可能造成重復監管,監管沖突的問題比如銀行業從事保險業務,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都開展基金管理業務等等,這就容易出現監管盲區或重復監管的情況。 從目前我過的監管體系來看,一行三會各成體系,各有標準和目標,各部門之間容易沖突,監管對象要承受各個監管部門的壓力,交易成本增加,不利于交易有效率的進行,長期如此,對整個金融市場的運行非常不利。
(二)機構監管逐漸暴露出問題
機構監管是監管當局對金融業內不同機構實施監管的制度安排。這與我國的問責制有很大的關系,每個機構分配了具體的任務,明確職責,我國的行政機關大多都是這樣的模式,而對于如今的金融市場卻不太適合。單一機構的監管模式適應于金融業發展的初期階段,金融品種少,業務量小,這樣的監管有利于明確職責,提高效率。但在金融發展水平較高的階段,金融品種豐富,每個品種所涉及的行業不止一個,金融風險較高,機構監管將不能滿足這樣的需求,特別是我國正處于金融行業轉型發展的階段,市場比較寬松,金融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機構監管已不能適應我國目前金融行業的發展現狀。
(三)監管機構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
我國當前各個監管機構之間協調監管事務主要是通過“聯系會議制度”,僅僅是為了便于溝通信息,而沒有建立實質的聯合監管,這也是很多學者都談到的一個問題,筆者認為,這與我國分業監管的體制有關,各個部門之間的職責劃分明確,如銀監會監管的事務涉及到保監會,會對保監會造成不利的影響,但并不在銀監會職責范圍內,即使問責也問不到銀監會。似“九龍治水”,不利于整個金融市場的發展。
三、我國金融監管完善建議
(一)我國金融監管應堅持的理念
1.金融監管建設應服務于金融活動
我國經歷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時代,以前經濟問題是由政府一手主導,計劃操作,如今市場經濟下,在金融監管這一塊應尊重市場本位的前提,再去談監管,監管的目的是為了創造一個合理、公平的競爭環境,維持穩定的經濟秩序,相對應的金融監管的法律應堅持這樣的理念,為了更良好的競爭環境,為了更好的服務于金融活動,而不應以傳統家長制的作風來一手操辦。金融監管應以市場為基礎,運用市場機制規范金融活動。
2.金融監管應兼顧公平
英國經濟學家Michael Tavlor提出了著名的“雙峰”理論(Twin-peaks):“認為金融監管存在兩個并行的日標:一是審慎監管目標;二是保護消費者權利的目標。 這里的消費者即投資者,其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也一直以來是金融活動堅持的原則,而在我國金融活動中這一理念并沒有得到最佳踐行,不利于營造一個相對公平合理的環境,保護弱勢群體利益。且金融監管機構代表著一種公權力,相對于其他的私權力,金融監管機構更有力量和權利,更有條件去做到兼顧公平,在金融監管活動中應領頭引入兼顧公平的理念,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
3.以金融安全促金融效率
金融安全是金融監管的初衷和最重要目標。但金融安全與金融效率長久以來呈矛盾狀態。例如金融危機的治理會陷入一種循環,即“金融危機—強化金融安全,加強監管—克服危機,經濟發展—強化金融效率,放松管制一經濟繁榮,盛極而衰一金融危機—新一輪強化金融安全,加強監管—克服危機一新一輪強化金融效率,放松管制……” 如邢會強教授提出的三足理論:在金融安全與金融效率中加入消費者保護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來相互牽制,相互制衡,這樣才能找到一種平衡點。筆者認為,金融效率與金融安全是相輔相成的,當然這種金融安全目的是為了金融活動更有序的進行,維持良好的金融秩序。從而借金融安全來提高金融效率,良性競爭會更有效率。
(二)金融監管完善具體建議
1.金融監管以市場為導向
金融監管應為金融市場服務,我國的金融監管融入了過多的行政化的色彩,我國的金融市場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階段,用單純的行政手段來駕馭必然是不可行的,金融監管應該以市場導向作為出發點,為金融市場更好的發展提供環境和條件,并且要維持好金融安全。如美國的次貸危機,是金融監管的缺位,因此完全以市場自身來調節亦是不可行的,這就需要政府以市場為基礎,把有形的手于無形的手相結合,使金融市場有序持續的發展,尊重金融行業本身市場規律,不能把金融監管當成單純的行政事務來完全,要融入市場,服務市場,盡量不要采取強行命令性的要求,由于金融行業的特性,應給予相對寬松的環境來發展金融,把握好底線來維持金融安全,這不僅僅只牽涉到金融行業,還會波及到國民經濟以及社會的穩定,如有些學者提出過的適度監管原則,即金融監管主體必須以保證金融市場調節的基本自然生態為前提,尊重金融市場的規律,運用有效的監管措施增進金融效率,以此促進金融業的發展。
2.分業監管模式向功能性監管模式轉變
“功能性監管是指從對特定金融機構的監管轉向特定金融業務的監管,是監管部門職能性、功能性監管方式的改變?!?這種監管方式以美國為代表,比較適合于混業經營的金融模式,是金融水平發展到較高的水平,比較常適用的一種方式,它的好處在于“能夠有效解決混業經營、金集團化條件下金融創新產品的監管歸屬問題,能針對金融業務的互相交叉現象層出不窮的趨勢,實施跨業務、跨產品、跨機構、跨市場的監管。” 我國金融行業正呈現混業經營的趨勢,分業監管的方式逐漸不能適應混業經營中出現的各種新問題,這對于金融創新、金融交易的的效率問題是個比較大的障礙。由此,可逐步推進分業監管向功能監管模式轉變。
3.建立監管機構之間良好的協調機制
由于機構監管的方式,各個機構各自為營,未形成系統的協調溝通機制,這對于現在界限越來越模糊的金融行業現狀,辦一項金融業務常會關聯到幾個機構,需每個機構的批準,步驟復雜,過程較長,不適應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的步伐,這就需要建立系統的協調機制。首先,要實現信息的共享,一行三會需要建立一個共同的監管信息平臺,這樣可以提高監管的效率,降低成本。其次,可建立聯合的監管機構,類似于現在一些行政部門聯合辦理業務的平臺,只需要在一個窗口或者一個地點就可以找到各個相關的辦事部門,這種方式目前在國內一些地方試點并在推行,尤其是對于金融行業,筆者認為這更是有必要的,金融行業信息變化迅速,一個重要的信息可能決定是否盈利虧損,因此其非常追求效率,因為這直接關系到利益,像這樣的聯合監管機構,可以在金融行業中試行?!袄缫獯罄谥醒脬y行、股票和資本市場監管委員會、國家壟斷局等相互獨立的金融監管機構之間建立“常設協調委員會”以最大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克服監管分散的缺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