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1 16:23:26
序論:在您撰寫簡述教育素質的內涵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在新時代下,尤其是國家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律動教育作為特殊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提升律動教師的職業素質,加強內涵建設,不僅能夠提升律動教學的效果,而且能夠幫助特殊兒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對特殊兒童的成長有積極的影響。
一、特殊教育及律動教學的概念
特殊教育是指在課程設置、教材編寫、教學方法、教學組織模式和教學設備等多方面做出針對特殊兒童的修改、設計與編排,以適應特殊兒童的學習習慣、目的與要求,最大限度地滿足特殊兒童的教育需求,使他們增長知識,獲取技能,完善人格,最終適應社會,成長為有用之才。特殊教育在我國起步時間較短,在實踐方面取得的成果不多。大力發展特殊教育,提升特殊教育教師的職業素質,加強特殊教育教師的內涵建設,對提升我國特殊教育水平有著重大意義,將有更多的兒童從中獲益。
律動教學是指系統地、有計劃地組織特殊兒童開展律動教學活動,以矯正或補償特殊兒童的身體或心理的缺陷,促進特殊兒童身體和心理各方面實現健康的、全面的發展。律動教學的主要教學活動有舞蹈、基本體操、音樂和游戲等,能夠讓特殊兒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體驗情感,培養素質。教師作為律動教學的主要實施者和引導者,其職業素質決定了律動教學的效果。高素質的律動教師是特殊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推動特殊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特殊教育律動教師應具備的職業素質及內涵
1.淵博的知識。作為一名律動教師,需要具備淵博的知識,不僅包括專業知識,還應包括教育學、心理學、美學和社會學等相關知識。律動教師應保持時刻學習的態度,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使自己在學生面前有威望,得到學生的認可。特殊兒童不同于普通兒童,大多數在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需要律動教師在教授知識、傳授技能時有更多的激勵、鼓舞。這就對律動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律動教師擁有廣博的知識,能夠引導學生發展具體和抽象思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對特殊兒童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2.正確的動作示范。作為一名律動教師,正確的動作示范能力對律動教學非常重要。正確的動作示范將教師的知識、技能與身體相融合,直觀地展現教師的職業技能,是衡量律動教師職業素質的重要因素。正確的動作示范能夠提高律動教學效果,律動教師以正確的動作示范和富有感染力的表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覺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良好的心理素質。作為一名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尤其是面對特殊兒童的律動教師。特殊兒童在身體或心理上有一些缺陷,在學習知識與掌握技能等方面比正常兒童慢,這就更加需要律動教師以耐心、熱心、積極的心態教育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讓律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以耐心的態度教育每一個學生,尤其是當學生犯錯時,以鼓勵取代批評,以包容的心態進行日常教學活動。這樣特殊兒童才能夠在一個包容、積極、樂觀、向上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對他們的未來大有益處。
4.科學的教學管理能力。科學的教學管理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作為一名律動教師,需要具備高水平的教學組織能力,有效掌控課堂,積極有效地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茖W的教學管理能力能夠讓律動教師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的進度,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有所收獲。尤其是面對特殊兒童,他們的接受能力差,學習效率低,更考驗教師的教學管理能力。當學生認真學習時,教師應當及時表揚,對影響課堂紀律和教學進度的學生,教師應當與學生一起,找出原因并幫助其改正。
三、特殊教育律動教師職業素質現狀
1.職業感不夠強烈。職業感是教師最根本的素質,是指教師對事業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作為一名特殊教育教師,在熱愛教育事業的同時,更應有為特殊教育事業奉獻一生的敬業精神。強烈的職業感能夠讓教師更加熱愛教育事業,也更容易從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特殊兒童的缺陷和障礙使其更加需要教師的關愛和教育,成功的教育能夠幫助特殊兒童正視自己的缺陷或障礙,更好地適應自身與社會,教師也能夠發現職業的意義與價值。與普通教育相比,特殊教育是一項艱辛的工作,教師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職業感,才能更好地勝任這份工作。目前,特殊教育律動教師的職業感并不十分強烈,大部分教師只是將其視為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工作動力主要來自于生存需要,只有少部分人認為工作能夠體現自身價值。大多數特殊教育教師認為假期長、壓力小,或者沒有更好的選擇,迫不得已才選擇這份工作。由此可知,律動教師的職業認同感不高,缺少職業理想,職業感不強烈。
2.專業知識相對不足。特殊教育對專業知識要求比較高,教師不僅需要具備基本的教育學知識和心理學知識,還需要具備特殊教育知識。目前,大多數特殊教育律動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較高,能夠掌握相關教學技能,完成日常教學活動,但專業知識相對不足,主要體現在特殊教育理念和特殊教育專業知識方面,尤其是科研能力較差。一部分特殊教師沒有學習過特殊教育理論和專業知識,入職后的專業知識培訓較少,在教學工作中更是追求教學工作的熟練化,加之平時工作繁忙,沒有時間閱讀相關書籍。此外,有關特殊教育的課題研究成果比較少,科研層次低,律動教師參與科研的主要動力是評職稱,絕大多數不會主動參與科研工作,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參與科研。
3.教學能力仍需提高。特殊教育律動教學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要求比較高,要求教師在掌握科學的教學理論體系后,能夠因材施教、啟發引導,滿足特殊兒童的教育需求。良好的律動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運用符合學生發展水平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效控制課堂,有計劃地完成教學目標。特殊教育律動教師應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能夠根據特殊兒童的身體和心理特點,制定出相應的教學計劃,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進行科學的課堂設計,同時具備一定的觀察力、號召力和感染力。目前,特殊教師律動教師的教學能力不是很高,律動教師的課堂設計能力和課堂組織能力相對較強,但因材施教的能力則稍顯不足。這主要與特殊兒童的個人差異較大有關,律動教師的精力有限,無法根據每一個特殊兒童制定出不同的課程設計。
4.心理素質有待提升。特殊兒童作為弱勢群體,在物質和精神上都沒有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應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促進教學活動,提高自身的律動教學能力。例如,溝通感悟能力,通過多種手段與特殊兒童進行溝通;交際能力,爭取學校和社會的支持;合作精神,與家長、同事和學校領導之間進行合作;心理承受能力,積極應對高強度的工作。律動教師的心理素質直接影響特殊兒童的素質狀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律動教師的總體心理素質較強,但是面對特殊兒童,需要具備更強的心理素質,以滿足特殊兒童的發展。
四、特殊教育律動教師職業素養及內涵建設的途徑
1.加強職業教育與培訓。要加強律動教師的職業教育與培訓,促進律動教師的職業素養及內涵建設。教師職業素養建設需要經過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使教師在上崗之前掌握相應的教育知識與理念,入職之后通過在職教育轉變角色,增強職業感,強化知識,提高教學技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律動教師。完善職業教育與培訓,構建完整的特殊教育教師培養體系,有利于提高律動教師的職業素養,促進我國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
2.運用專業語言藝術及手勢語。律動教師的教學活動通常會涉及學生的形體和動作訓練,教師應運用專業語言藝術及手勢語,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語言藝術包括口頭表達能力、手勢表達能力和肢體語言表現力,專業的語言藝術能夠使教師更好地講解知識、表達意思、傳遞感情。在律動教學的動作教學中,主要涉及動作的構成、動作的要點和難點、實施方法和手段,律動教師需要實現口語、手勢語和肢體語言的相互配合,準確表達意思,生動形象地展示動作。專業的語言藝術能夠增加學生對教學的興趣,啟發他們的思考,激發他們的潛能,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3.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特殊教育律動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應當積極學習特殊教育理論知識,并切實運用到日常教學實踐活動中。理論知識是指導律動教師教學實踐活動的準則,律動教師應當學習先進的特殊教育理論知識,了解特殊兒童的學習需求,運用符合特殊兒童身心發展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成為特殊兒童的知識傳授者、技能培養者、道德培育者和良師益友,提高教學質量,促進特殊兒童的成長與發展。
4.校本培訓與自我發展并重。特殊學校應當積極開展校本培訓,結合校內外的各種優勢資源,結合教學實際,促進律動教師的職業素質培養和內涵建設。同時,律動教師應當注重自身發展,以積極的態度提升自我素質,自覺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律動教師可以通過校本培訓、在職研修、與他人溝通合作、教學反思等途徑,提高個人職業素養。
特殊兒童在身體和心理上有缺陷或障礙,他們理應受到更好的教育和更多的關注。律動教師作為特殊教育教師隊伍中的一員,其職業素質和內涵建設直接關系到特殊兒童的成長和發展,應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以及學校層面和教師個人的重視,采取多種途徑加強教師職業素質和內涵建設,從而推動我國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
Wu Yuling
(Library of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 高校圖書館內涵建設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闡述了新時期對大學生的素質要求,論述了高校圖書館內涵建設與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關系,并從加強高校圖書館內涵建設的角度,分析了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影響。
Abstract: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university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require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quality in the new period was expound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was discussed, and the impact on university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was analyz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trengthening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關鍵詞: 圖書館 內涵建設 大學生 素質教育 途徑
Key words: library;connotation construction;university students;quality education;approach
中圖分類號:G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6-0178-02
0引言
高校擁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功能,其中人才培養居于首位,是高校的基本功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1]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辦學的三大支柱之一,既是為高校教學、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及學校的文獻情報信息中心,還是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第二場所,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1新時期對大學生提出的素質要求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當今社會,綜合素質的高低往往是決定一個人事業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新時期對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大學生提出了以下素質要求: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廣博的專業文化知識;較高的科學創新能力;較強的信息組織能力;廣泛的語言交際能力;崇高的愛崗敬業精神;樂于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等等。這些素質的獲得與提高往往和圖書館息息相關。
2高校圖書館內涵建設的內容
高校圖書館內涵建設是相對于圖書館主體建筑而言的,主要指圖書館主體建筑之外的各種設施及配置,如圖書設備、家具設備、電子設備、文獻資源建設、圖書館隊伍建設、各項管理制度建設、圖書館服務意識等,它是圖書館工作的主要物質基礎和靈魂所在。[2]加強高校圖書館內涵建設,就是對上述這些要素進行強化和建設,以使它在高校教學、科研和育人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3高校圖書館內涵建設與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關系
高校圖書館以其豐富的館藏文獻、現代化的服務手段和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大學生獲取知識,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科學素養,提供了重要的載體,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這一重要功能的發揮,有賴于高校圖書館內涵建設的加強,和高校圖書館內涵建設密切相關。例如:①豐富的館藏資源可為提高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提供優質精神食糧;②良好的館舍環境可為大學生提供重要的學習場所;③高素質的圖書館員對大學生道德修養,文明習慣的養成產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④合理的規章制度有益于規范大學生的言行,提高大學生的道德修養等等。
4加強高校圖書館內涵建設,推動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途徑
4.1 擴大館藏資源,為大學生提供精神食糧館藏資源是圖書館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服務讀者的知識載體,也是圖書館借以完成各項任務、發揮多種功能的前提。高校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是大學生提高文化水平、豐富人生閱歷的精神源泉。隨著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館藏資源已從原來單一的紙質文獻轉變為由紙質文獻、電子文獻和網絡資源共同構成的圖書館信息資源。圖書館多樣化的信息資源既豐富了館藏,又拓展了讀者獲取信息的時空。進入書庫,大學生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不僅可以獲取知識,而且還能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同時,網絡資源給讀者提供了與外界聯系的機會,開啟了通往世界知識寶庫的大門,讀者盡可吮吸全人類優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4.2 搞好入館教育,上好圖書館素質教育第一課一年一度的新生入館教育,是新生了解、認識并學會利用圖書館的起點,是圖書館對大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第一堂課,其目的是給新生熟悉和利用圖書館提供必要的幫助,使其盡快掌握圖書館檢索資料的必要知識和技能,激發利用圖書館的興趣,并強化有關遵循圖書館各項規章制度,養成良好的圖書館學習習慣的教育。新生入館教育內容包括圖書館概況、開放時間、館藏布局、館藏書目檢索、電子資源利用、服務流程、規章制度等等。圖書館盡可利用好這個平臺,由業務精,素質好、形象佳、善表達的人員擔任,還可配以有關視頻在大廳巡回播放,為新生盡快認識圖書館、適應圖書館、利用圖書館打好基礎。
4.3 做好導讀工作,避免讀者借閱的盲目性導讀又稱閱讀指導,是圖書館一項重要的讀者服務工作。讀者步入圖書館,面對浩瀚的圖書,往往徒生喟嘆,不知怎樣尋找自己所需圖書。圖書館可根據讀者閱讀需要和閱讀能力,通過各種形式引導讀者選擇圖書資料。如在張貼欄定期預告新書,使讀者及時了解館里新進圖書情況;推薦優秀書目;定期在讀者中舉行讀書會、書評會、研討會等,交流讀書經驗,避免讀者閱讀的盲目性,提高閱讀效果。圖書館還可指派有關人士在活動現場講解,解答讀者在讀書過程中遇到的疑惑。另外,館里還可以在大廳設立讀者咨詢導讀臺,幫助讀者迅速索取到自己所需圖書。[3]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使讀者可盡快閱讀優秀圖書,早受教益,而且使讀者的專業素養和文化修養同步提高,真正發揮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功能。
4.4 完善規章制度,規范讀者言行規章制度約束和制約著人們的言行,對道德品質的形成起著規范作用。圖書館規章制度是圖書館人員管理的基礎,也是圖書館日常管理的依據。圖書館規章制度包括兩個層面,一是針對工作人員,在日常的讀者服務工作中,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二是針對讀者,在平時借閱、學習過程中,必須遵守有關圖書館規章制度,進而養成辦事遵規守章的良好習慣和思維定勢,例如:讀者入庫須知、借書證辦理與管理辦法、讀者借閱圖書規定、關于損壞、遺失書刊及其他違章情況的處理規定、自習室閱覽制度等等。讀者在利用圖書館時,必須遵守相關規章制度,規范自己言行,養成遵規守則習慣,促使自己綜合素質的提高。
4.5 發揮館員職能,影響感化讀者高校圖書館擁有一支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文化知識廣的專業技術隊伍,其中不乏高學歷、高職稱的碩士、博士、副研究館員、研究館員。如果他們能全身心致力于讀者服務工作,其學養風范不僅會使大學生心情愉悅,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對大學生良好職業道德的養成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這個角度講,圖書館工作是沒有講臺的課堂,圖書館員是不上講臺的老師,這種育人作用是其他部門和職工不可替代的。[4]
4.6 優化借閱環境,營造學習氛圍圖書館靜穆有序的借閱環境,濃郁的學習氛圍,成為大學生良好的學習場所。圖書館在此方面大有可為,如保持閱覽室的整潔、安靜,在閱覽室、書庫、走廊等處懸掛名人名言、名人字畫等等,努力創造有利于大學生全面提高、便于學習的環境,使學生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美的享受,激勵學生刻苦學習,立志成才。[5]
4.7 強化服務理念,提高服務質量讀者是圖書館存在的根本,沒有讀者,圖書館便失去了存在價值。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是圖書館工作的根本宗旨,一切為了讀者,為了讀者的一切,是圖書館工作永恒的理念,“讀者至上”是圖書館遵循的基本原則。強化服務理念,要求圖書館員樹立“讀者第一”意識,心系讀者,服務讀者,想讀者所想,急讀者所急,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
圖書館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圖書館功能、效用的發揮。圖書館員要想贏得讀者的尊敬,首先應有較好的服務態度。在館藏資源多樣化的今天,圖書館服務工作由原來傳統單純的坐等讀者上門、簡單的圖書借還服務變為現代復雜的科技咨詢查新、定題跟蹤、網上預約導航等服務。與之相應的是圖書館員也不再是單一文獻資料的保管者,而變為集文獻資料管理、科技咨詢查新、定題跟蹤等服務于一身的信息導航者。圖書館員唯有與時俱進,努力學習新的專業知識,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以適應日益復雜豐富的服務項目,將過去坐等讀者上門的被動服務狀態轉變為積極為讀者解答各種信息咨詢、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的主動服務狀態,以滿足讀者的知識需求和心理需求,最終達到讀者綜合素質的提高。
4.8 舉辦文化活動,增長讀者見識為豐富大學生的校園生活,拓寬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圖書館可定期邀請一些國內外專家學者或本校知名教師做相關專題的學術報告,也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如組織評選優秀讀者、演講大賽、書評大賽等,與讀者互動,增長讀者見識,以達到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的目的。
4.9 開通網絡Blog,實時解答讀者咨詢Blog又稱博客,是在網絡上按照日期排列內容的一種記錄形式,使用這一簡單工具將要書寫的內容成可瀏覽的形式,可以分類整理,從而形成個人信息管理的工具,使用Blog、管理個人信息,并與網絡上的人們(網民)共同分享信息和知識,從而建立屬于自己的網絡社會關系。[6]
圖書館員可以自己的姓名建立Blog,公布自己的工作崗位,讓讀者了解自己的工作性質,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及遇到的疑難問題上傳到Blog頁面上,與讀者進行互動,讀者可隨時提問在閱讀過程中碰到的疑惑,也可咨詢平時學習、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棘手問題,館員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實時予以解答,最終達到對讀者素質教育的目的。
5結語
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國家、社會以及學生家長均對此寄予厚望。作為高校辦學三大支柱之一的圖書館,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擔負著重要的角色。高校圖書館應注重加強內涵建設,在日常讀者服務工作中,轉變思想觀念,強化育人意識,多措并舉,強勢推進素質教育,使圖書館成為學校整體素質教育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參考文獻:
[1]白曉燕.論大學文化素質教育內涵及圖書館在基地建設中的作用[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科技文獻版),1999:43-45.
[2]曹福林.論圖書館內涵建設[J].蘭臺世界,2007,(3):64-65.
[3]郝錦.強化高校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A].方小容,李明.讀者服務工作拓展與創新[C].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253-255.
[4]胡安宏.注重內涵建設與創新,促進高校后勤改革健康發展[J].科技信息,2006,(10):30.
國內外教師專業發展的概念研究
對于教師專業發展概念的界定,國內外學者們的看法不一。
國外有關教師專業發展的概念簡述
Hoyie ,E提出,教師專業發展是指在教學職業生涯的每一階段,教師掌握良好專業實踐所必備的知識與技能的過程。
Glatthom ,A認為:教師專業發展即“教師由于經驗增加和對其教學系統審視而獲的專業成長過程。
Perry,P也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意味著教師個人在專業生活的成長,包括信心的增強、技能的提高、所任教學科知識的不斷更新拓寬和深化以及各種意識的強化。
Gabriel把教師專業發展定義為教師自發地學習如何更好地調整教學方式以適應學生學習需求的持續的學習過程。專業發展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自我揭示、自我反思、不斷演變的過程。
Little,J.W卻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指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教師教育)。強調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動作。
國內有關教師專業發展的概念簡述
國內學者葉瀾認為,教師專業發展就是指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或教師內在結構不斷更新、演進和豐富的過程。
肖麗萍的研究指出,教師專業發展是增進教師專業化以及提高教師職業素養的過程,強調教師從個人發展角度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作出設想,通過學習、進修等途徑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朱新卓經研究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以提高與完善包括知識、技能和情意等專業素質為基礎的專業成長與成熟的過程。
朱玉東也探究了教師專業發展過程,提出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專業信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情意等不斷更新、演進和完善的過程。
劉萬海則指出,教師專業發展是以教師專業自主意識為動力,以教師教育為主要輔助途徑,教師的專業知能素質和信念系統不斷完善、提升的動態發展過程。
國內外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研究
教師專業發展是在教師專業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教師專業化主要強調教師群體的、外在的、被動的專業性提升,是教師入職之初的要求;而教師專業發展則是教師個體的、內在的、主動的專業性提升,是教師從教過程中專業提升的過程。
國外有關教師專業發展內涵的理解
國外關于教師專業發展內涵的理解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觀點:
1、以Hoyie ,E等為代表的學者,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過程,是貫穿教學職業生涯具有一定特征的每一階段的過程。這種“過程說”突出了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知識結構等方面的動態變化,但是忽略了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和原因,不能全面地反映教師發展的全過程。
2、以Little,J.W等為代表的學者,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動作。持有這種觀點的學者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研究,其一是教師掌握教學復雜性的過程;其二是研究影響教師動機和學習機會的組織和職業條件。這種“動作說”的觀點側重對教師實施教學改革的動機和具體過程研究,缺乏對教師專業發展中自身知識和能力提升的關注,因此也不能全面地反映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
3、以Wideen, M等為代表的學者,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動作與過程相結合的。這種觀點即突出了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知識結構等方面的動態變化,也突出了對教師實施教學改革的動機和具體過程研究,較全面地反映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
國內有關教師專業發展內涵的理解
國內學者傾向于把教師專業發展理解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或教師內在專業素質結構不斷更新演進和豐富的過程,強調對教師專業發展中專業素質結構內涵的研究,形成了兩種觀點。
1、要素說,認為教師專業素質是由一系列的要素構成的要素說。
比較典型的有:三要素說,即德、智、體三個基本要素;四要素說,即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五要素說,即政治素質,品質素質,專業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這種觀點使得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具有無限的豐富性。
2、系統說,認為教師專業素質是一個系統而動態的體系。主要以學者唐松林為代表的三系統學說,主張教師的素質包括認知結構、專業精神和教育能力三個方面。以學者夏宣玉的四系統學說為典型代表,認為教師素質是由動力系統——思想政治品德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倫理道德等;知識系統——知識素質,包括良好的知識結構;能力系統——能力素質;支撐系統——身體素質等。這一系統說使得教師專業發展具有多層面性。
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述評
教師專業發展在教師專業化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經過了30多年的研究,其相關概念和內涵研究已經日漸成熟。但是在學術界還是沒有形成統一的觀點。教師專業發展經歷了由教師專業發展過程研究到教師專業素質內容研究的轉變。
國外學者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概念和內涵的解讀主要從過程變化的角度得出“過程說”、“動作說”及“過程動作相結合”的觀點。較全面地反映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然而大多數教師專業發展成果在解釋其變化機制上都存在不足,無法清晰說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國內學者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概念和內涵的解讀主要從專業素質內容的角度得出“要素說”和“系統說”的觀點。這些結論可以使人明白教師專業素質的主要構成要素是什么,但是無法說明這些要素具體在每個階段是怎樣構成的,又是如何變化的。
浙江省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小學語文教學研究試題
課程代碼:03329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1997年11月,對小學、中學、大學的語文教育展開了全面的批評,指出教材、教法、教師都存在許多問題的報刊是
A. 《中國青年報》 B.《中國教育報》
C.《北京文學》 D.《人民日報》
2.我國分別在1950年、1956年、1963年以及1978年頒發過四個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其中1963年頒發的是
A.《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行草案)》
B.《小學語文課程暫行標準(草案)》
C.《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
D.《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
3.創設了“我知道”、“寬帶網”兩個全新欄目,搭建了拓展知識的平臺的語文教材是由哪個出版社出版的?
A.江蘇教育出版社 B.人民教育出版社
C.語文出版社 D.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下列屬于識字教學的目標任務的一項是
A.識字能有效地提升學生人文素養
B.識字是學語文的基礎
C.識字要求分“認識”和“會寫”兩類,可以加快學生識字進程
D.識字對兒童智力發展起重要作用
5.學生在課內讀了《草船借箭》和《三顧茅廬》后自己去閱讀《三國演義》,這說明
A.探究性閱讀也是一種創造性閱讀
B.探究性閱讀既重視閱讀的結果,也重視閱讀的過程
C.探究性閱讀是自主、開放的閱讀
D.探究性閱讀只能用于課文的局部
6.葉圣陶先生說:“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隨時需要作文,所以要學作文。在從前并不是人人需要,在今后卻人人需要”,這句話說明了
A.寫作是小學生提高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
B.寫作是把小學生培養為小作家的重要手段
C.寫作是小學生提高思想品德素質的重要途徑
D.作文能力是小學生科學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7.下列關于“口語交際能力”新結構的第三層面要素中,屬于第二層面的“語言能力”類別的是
A.語法能力 B.口頭語篇能力
C.體態語能力 D.策略能力
8.下列關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表述中,哪一項是錯誤的觀點?
A.語文綜合性學習涉及到自然、社會、科學、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內容
B.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門整合各學科內容的綜合性課程
C.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帶有綜合性質的語文學習的方式
D.語文綜合性學習側重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
9.屬于常模參照評價的語文教學評價是
A.學科競賽 B.單元評價
C.期末評價 D.摸底考試
10.把調查研究分為問卷調查、訪談調查和其他調查的依據是
A.按調查的功能 B.按調查對象
C.按資料收集的方法 D.按研究的范疇
二、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在答題紙相應位置正確的涂“A”,錯誤的涂“B”。
11.從過去的強調學科內容,轉變為強調學習者的經驗和體驗;從過去的強調目標、計劃,轉變為強調過程本身的價值,這說明人們對課程的內涵認識發生了重要變化。
12.1986年的《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一個非常顯眼的特點是既提出了發展智力的要求,又提出培養非智力因素的要求。
13.語文練習冊、寫字本屬于語文教材的范疇。
14.有關研究表明,學習漢字有利于左腦開發,而左腦開發對兒童智力的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
15.方素珍的《明天去遠足》寫的是兒童遠足前夜心情的激動,學生在閱讀時所產生的主要是移情體驗。
16.圖畫法、音樂法和表演法等都屬于口語交際教學中的功能性引入。
17.1923年頒布的《新學制課程標準綱要小學國語課程綱要》第一次對口語教學的程序、方法和目標作出了詳細規定。
18.多元智力理論為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有效實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19.摸底測驗是一種常模參照評價。
20.“語文實驗教材與原有教材的比較分析”屬于發展研究。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1.1949年,“語文”課程正式定名,意為_______________和書面語言的全面訓練。
22.語文課程的目標是從語文學科的角度規定人才培養的_______________和質量要求。
23.20世紀20-40年代,我國正式采用了美國式的“六、三、三”學制,教科書的編寫特別注意與兒童生活相適應,這一時期較有代表性的教材有葉圣陶編寫的《_______________》。
24.語文課程標準規定,3-4年級需要累計認識常用漢字_______________個,其中2000個左右會寫。
25.李吉林老師“情境教學”的一般程序是初讀、_______________和精讀。
26.我國傳統作文教學采取的是“先放后收”的訓練序列,老解放區則采取“_______________”的作文訓練序列。
27.構建_______________能力結構的兩種模式是分析模式和綜合模式。
28.2001年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把“_______________”列入語文課程,與“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并列,這是建國來第一次。
29.從評價的時間和功能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_、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和終極性評價等。
30.研究報告的類型有_______________的研究報告、關于理論的研究報告以及綜合性報告。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31.語文教學評價
32.課程資源
33.語文綜合性學習
34.語文教學實驗研究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5.簡述語文課程標準與語文教學大綱的主要區別。
36.簡述閱讀教學的任務。
37.簡述小學各學段作文訓練的要求。
38.簡述語文教學調查研究的基本步驟。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重要性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應該傳揚的。而對于21世紀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要重視語文教育在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讓學生在小學語文中學習到最優良的文化內涵,才能充分發揮教育的意義。人文素養是一種精神方面的素質與內涵,只有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和提高人文素養,才能真正從小抓起,全民提高文化內涵,也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語文功底,從而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環。
二、提高和培養小學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具體方法
1.教師提高自身素養,做好示范
要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人文素養,首先就應該從老師做起,從古至今一直有為人師表的說法,所以,要想從實際上提高和培養人文素養就必須讓教師提高自身素養,做好示范。例如,在講授《大自然的警示》時,教師可以在分析課文后,升華主題,呼吁學生熱愛自然,珍惜愛護動物,盡自己的力量去維護身邊的環境,然而,這種單純的講述總會摻雜著無力,如果教師平時注意自己的言行,無論走到哪里都愛護環境,對身邊的垃圾隨手拾起,不浪費水資源等,就會形成上行下效的好效果,從而達到培養人文素質的目的。
2.活躍課堂氣氛,滲透人文關懷
人文素養,不僅僅在語文教學中有所體現和提高,這其中還包括一種氛圍下的人文關懷。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處于7~13周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活潑好動,很難全神貫注融入整節語文課堂中,為了讓這種情況下學生人文素質有所培養和提高,教師可以適當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主體地位。例如,在講關于親情的文章時,為了更好地培養人文情懷,教師可以通過比賽的方式讓學生搶答自己為父母做過的事,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會進一步滲透人文情懷,達到更加完美的教學效果。
3.創設情境,陶冶人文情操
除了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和活躍課堂氣氛,滲透人文關懷的方式外,還要學會創設情境,陶冶人文情操。眾所周知,小學語文的內容一般都是記敘文或者說明文,如果只是單純的簡述,相信并不能達到培養人文素質的目的,所以,創設情境是非常好的選擇。例如,在學兔賽跑時,如果教師讓學生分角色表演,然后再讓參加表演的學生總結心得體會,那么,就會讓文章寓意更加深入人心,從而達到提高人文素養的目的。
4.構建發展評價,提升人文情操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重要性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應該傳揚的。而對于21世紀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要重視語文教育在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讓學生在小學語文中學習到最優良的文化內涵,才能充分發揮教育的意義。人文素養是一種精神方面的素質與內涵,只有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和提高人文素養,才能真正從小抓起,全民提高文化內涵,也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語文功底,從而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環。
二、提高和培養小學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具體方法
1.教師提高自身素養,做好示范
要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人文素養,首先就應該從老師做起,從古至今一直有為人師表的說法,所以,要想從實際上提高和培養人文素養就必須讓教師提高自身素養,做好示范。例如,在講授《大自然的警示》時,教師可以在分析課文后,升華主題,呼吁學生熱愛自然,珍惜愛護動物,盡自己的力量去維護身邊的環境,然而,這種單純的講述總會摻雜著無力,如果教師平時注意自己的言行,無論走到哪里都愛護環境,對身邊的垃圾隨手拾起,不浪費水資源等,就會形成上行下效的好效果,從而達到培養人文素質的目的。
2.活躍課堂氣氛,滲透人文關懷
人文素養,不僅僅在語文教學中有所體現和提高,這其中還包括一種氛圍下的人文關懷。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處于7~13周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活潑好動,很難全神貫注融入整節語文課堂中,為了讓這種情況下學生人文素質有所培養和提高,教師可以適當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主體地位。例如,在講關于親情的文章時,為了更好地培養人文情懷,教師可以通過比賽的方式讓學生搶答自己為父母做過的事,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會進一步滲透人文情懷,達到更加完美的教學效果。
3.創設情境,陶冶人文情操
除了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和活躍課堂氣氛,滲透人文關懷的方式外,還要學會創設情境,陶冶人文情操。眾所周知,小學語文的內容一般都是記敘文或者說明文,如果只是單純的簡述,相信并不能達到培養人文素質的目的,所以,創設情境是非常好的選擇。例如,在學兔賽跑時,如果教師讓學生分角色表演,然后再讓參加表演的學生總結心得體會,那么,就會讓文章寓意更加深入人心,從而達到提高人文素養的目的。
4.構建發展評價,提升人文情操
【關鍵詞】高校舞蹈教學;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
一、簡述目前我國的高校舞蹈教學情況
就目前我國的情況來看,除了一些專業的藝術高校,其他高校對于大學生藝術素質的教育主要是由社團活動以及開設選修課的方式來進行。高校也會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要選修一門和藝術有關的選修課,但是很多高校在藝術教室方面的設備過于簡陋,所以很少有實際的舞蹈教學,通常都是理論上的教學,這就使得學生基本上沒什么收獲。在我國高校中,對于舞蹈教學方面的投入少,老師的水平也不高,專業的場地也沒有,教學的方式也與時代脫節,因此不能很好地實現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的目標。但是舞蹈能夠很好地提升大學生的藝術素養以及全面發展,所以其作用是十分關鍵的。
二、簡述高校舞蹈教學對大學生的藝術素質教育的意義
(一)能夠讓學生了解什么是舞蹈。舞蹈是一門高雅的學問,雖然很難讓所有的學生都學會舞蹈,但是可以讓每一個學生了解舞蹈以及學會欣賞舞蹈。舞蹈教學能夠很好的讓學生了解舞蹈的相關知識,學生在知道舞蹈知識的前提下就能很好的欣賞舞蹈的美,從而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
(二)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舞蹈藝術不僅僅是一項肢體表演,其內涵是十分多彩的,其中有人文的精神、美學的藝術和哲學的思考等等,了解舞蹈知識之后,能夠很好地提升大學生的審美水平;舞蹈的教學能夠讓學生知道很多地方和民族的舞蹈文化,了解他們的不同與相同之處,從而真正被舞蹈所吸引,幫助學生養成高尚的文化素養和品德。
(三)通過美學的教育來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在高校中,要想進行美學的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舞蹈教學,因為舞蹈更加的形象和直觀,能夠更加了解美學的內容。通過舞蹈還能讓學生的形體更加優化,并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學生在欣賞舞蹈的時候,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舞蹈的內容,身心愉悅的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生活水平。
三、如何更好地進行高校的舞蹈教學建議
(一)高校要重視舞蹈教學的資金的投入,提升教學隊伍的水平。高校要投入更多的資金來進行舞蹈教學的建設,提升舞蹈課程在師生心中的地位。另外,也要提升舞蹈老師的專業水平,提高老師的文化知識以及專業的技巧,有了優秀的老師才能保障學生更好地學習舞蹈的知識以及技巧。
(二)高校對于舞蹈教學的形式要進行改革,從而跟上時代的步伐。當前很多高校的教學方法與時代存在嚴重脫節,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比如,老師要想提升課堂的活躍程度,就可以使用多媒體的方式來實現,并且可以在學生之間舉行舞蹈講座及比賽和創作等等,多式多樣的教學手段能夠很好地推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對于舞蹈的了解更加深入以及全面,在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
(三)摒棄陳舊的舞蹈教學觀念。還有一些高校沒有舞蹈教學這一內容,而且教育工作者也不認為舞蹈教學是必要的,所以要想改變高校這一尷尬的現狀就要摒棄陳舊的舞蹈教學觀念,讓教育工作者了解學生藝術素養的重要性,學生通過學習舞蹈也能很好的拓展自身的想象力以及視野。很多高校的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了專業課程的學習上,基本上不會重視藝術教育的學習,他們認為藝術的學習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情,就算學好了也不能對將來的工作有任何的幫助,所以不僅教育工作者要重視舞蹈教學,也要提升學生對于舞蹈教學的重視程度,讓他們知道藝術教育的學習在他們的人生旅程中是十分關鍵的一個環節,并且和他們自身將來的發展也緊密相連,從而讓他們的藝術素養得到質的提升,在將來的工作以及學習生活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四、結束語
舞蹈的作用十分廣泛,不僅能夠讓學生在藝術素養方面得到提升,還能使得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鍛煉,還能將舞蹈作為一項基本的技能。所以對于高校來說,要積極發展舞蹈的教學,通過合理的撥款來建設更加標準的舞蹈教室和器械,并且聘請優秀的舞蹈老師,教學的方法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從而保持各個高校之間的人才的競爭力,進一步推動我國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同輝.淺談我國高校舞蹈教學的創新模式[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05):10.
[2]于亞峰.高校舞蹈教學與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4,(04):12.
[3]何小文.淺議高校公共藝術素質教育的現狀及實施途徑[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