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1 16:23:21
序論:在您撰寫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根據上級統一設置的教育內容,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內,由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通過某種固定模式來共同完成教與學的活動。依托網絡搞教育,特點是資源豐富,教育與被教育者的距離拉近,交流方式由面對面變成了“點對點”,呈現出明顯的互動性、開放性。同時,教育的覆蓋范圍、傳播速度、存儲介質、更新周期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善于運用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可以豐富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還可以提高教育效率,加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接近性。
針對官兵的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教育者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優勢,從培養官兵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入手,引導官兵自覺接受積極、健康的信息,拒絕有害的信息。網絡上的有益信息與不健康信息混雜在一起,要保證官兵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堅定,就應該認真抓好創新理論的學習,幫助官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信息侵害往往是因為接受者對錯不分、真假難辨、是非不明。要通過強有力的政治教育,使官兵保持清醒頭腦,自覺做到不信、不看、不傳有害信息,抵御各種不良思想的侵蝕,筑牢思想防線。
網絡在信息傳輸、資料共享、知識更新、掌握動態等方面呈現出很大優勢,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拓展了新的思路和領域。當前,不少部隊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網和單位網站。在網絡世界里,各類思想政治教育資料信息比較齊全,教育者可以從這里輕松地收集各類思想政治教育資料。但由于受人力和信息資源的制約,有的部隊網站信息更新的頻率滯后于官兵的現實需求,許多教育信息已不完全或不再適用于現在的教育課堂。因此,還要緊貼部隊形勢任務和官兵的現實思想,不斷加快信息更新速度,滿足部隊教育和官兵學習的需求。網絡信息要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就必須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系統的規范,堅持思想性、趣味性、可讀性有機結合,選取和制作與部隊任務、官兵思想聯系緊密、富有特色的信息上網,及時對各種信息進行處理和過濾,切實達到規范、系統。此外,要加強對網上信息內容的監控,堅決抵制各種有害乃至有毒的信息在網絡上傳播。
關鍵詞: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0-0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Z)12-114-02
隨著社會的深刻變革和科技的迅猛發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當代高校炙手可熱的新興產物。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以其開放性、交互性、虛擬性和直觀性等特征,深刻影響和改變著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傳統教育理念。新形勢下,如何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決的時代課題。
一、創新思維方式,把住思想根源“總開關”
目前,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一提到網絡,第一反應就是“謹慎”式的恐慌,對網絡教育熱情不高,態度模糊。解鈴還須系鈴人。認識上的問題還需從思想根源上找原因。只有把住思想根源的“總開關”,深化理解認識,更新思想觀念,才能科學地駕馭網絡,發揮信息網絡的最大功能。一是要在認清社會發展變革中增強責任感。隨著社會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信息網絡日漸普及,并以其詳盡的功能、獨特的視角、成熟的技術逐漸浮現在高校師生面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在了解信息技術,在最新動態中把握發展其趨勢,真切感受信息技術帶來的巨大便利和優勢,從勢不可擋的信息化潮流中,認清思想教育工作面臨的難得機遇和嚴峻挑戰,強化不適應形勢就會落伍、不積極應戰就被淘汰、不主動作為就是失職的責任意識。二是要在緊跟網絡建設浪潮中增強使命感。一味排斥就是退步,一味停留就是落后。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敢于正視網絡,樂于接受網絡,勇于駕馭網絡,從事關全局的高度認清推進網絡信息化建設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要緊跟高校建設科學發展的浪潮,乘勢而上,強勢運用,積極利用校園信息化建設契機,認清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教育是使命所驅、職責所系、工作所需。三是要在分析網絡教育現狀中增強緊迫感。目前,雖然絕大多數高校學生宿舍都聯通了互聯網,建有互聯網學習室、校園“網吧”等,但是,利用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則明顯不足。有的認為教育需要“面對面”,對虛擬網絡“信不過”;有的感到網絡是把“雙刃劍”,難以駕馭。不敢用網、不善用網、害怕用網,已成為影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一個短板。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吸納社會文明成果,改進教育方法手段,占領思想輿論陣地。
二、積極主動作為,搭建信息網絡“聯通橋”
搭好舞臺才能唱好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一樣,沒有配套的網絡教育“大舞臺”,就不可能有富有成效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大課堂”。只有具備完善的硬件設施、配套的軟件設施、過硬的素質本領,集中優勢資源,抓好各項建設,才能搭建信息網絡的“聯通橋”。一是要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地位。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地位,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一次大變革、大調整,也是探索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次大機遇、大挑戰。只有敢于打破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維定式,才能建立符合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在規律的工作模式。通過探索思想調查線上進行、學習培訓網絡開展、教育引導網上實施等有效途徑,把備課試講、評教評學、總結講評搬上網絡,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組織方式向網絡化轉型。二是要抓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基礎建設。網建規模決定教育覆蓋面,網密程度決定教育延伸面,網端數量決定教育受眾面。要確保網絡投入有規劃、敢投入、見成效,網絡終端要聯得通、用得上、速度快,網絡內容要貼得緊、更新快、內容多,確保防范“上級喊一陣子、迎檢抓一陣子、平時松一陣子”的不良傾向,靜下心來抓建設、扎扎實實打基礎。三是要強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技術支撐。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有專門的教育平臺做支撐。只有抓好需求建設,搭建專門的教育網站,在搞好總體策劃上抓好具體建設,才能讓網站內容和功能緊貼教育需求。只有把指導功能突出出來,做到上下能便捷溝通,使各級組織及教育單元在網絡環境下聚合起來,才能形成完整的組織體系,為開展網絡教育提供工作平臺、技術支持和智力支撐。
三、豐富內容形式,拓展網絡教育“功能網”
沒有完善的網絡教育功能,就沒有完美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要積極打造內容豐富、主題突出、功能齊全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不斷完善網絡教育的“功能網”,努力拓展教育“空間”,延伸教育“時限”。一是開設網絡大課堂。探索在校園網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頁,大項集中教育通過網絡、電視電話會議系統進行現場直播,并將授課教案、多媒體課件和輔導視頻掛在網上供師生點擊下載,讓學生能及時在網上接受教育,使教育延伸到每一個角落,覆蓋到每一名學生。二是架起互動連心橋。通過在校園網開設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頁、學習討論專題模塊、專家答疑解惑論壇等,確保每次大項集中教育結束后,都有學生在網上跟帖發表個人觀點,讓師生平等交流、相互啟迪,真正實現點到點、點到面的交流互動。三是拓展民主新渠道。通過在校園網設立“心靈港灣”、“心理宣泄室”等專欄,鼓勵學生將公開場合有所顧忌不敢開口、涉及隱私難以開口、條件受限沒機會開口的心里話講出來,一對一疏導,鍵對鍵化解,為師生架起直抒胸臆、傾訴排解的橋梁。通過開通領導信箱,開辦網上議事廳,開辟重大事務網上公示欄,對涉及高校建設的重大和熱點問題,傾聽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營造大事眾人議、共同來監督的民主氛圍。四是鋪就成才高速路。通過在校園網開辦輔導學校、成才講壇等有效形式,設立人文知識、法律常識、心理知識、音樂書畫等學習欄目,設立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考等培訓欄目,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支持。挑選專業有特長、學習有專長的優秀大學生,開設“學生大講堂”、“理論大辨析”等專題欄目,匯集學生智慧,相互學習提高。
四、注重建章立制。筑牢校園網絡“防火墻”
論文搞要: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和載體,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日益凸顯出它的重要性。文章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和特點入手,探討了當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提出要加強網絡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等措施。
1994年,我國正式成為接人國際互聯網的國家,從此開啟了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新歷程。深人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關鍵在于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與特點,前提在于了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重點在于完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及特點
網絡是指以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為基礎,以實現便捷通訊和資源共享為目的,發展人的本質的虛擬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念、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據此,本文認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網絡本質,針對網絡影響,利用網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網民施加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和信息素養教育方面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養的網上雙向互動的虛擬實踐活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網絡信息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式和制高點,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的重要方面。深人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關鍵在于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
(一)虛擬性強。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空間、主體和環境都具有虛擬性。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根據上級統一設置的教育內容,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內,由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通過某種固定方式來開展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空間主要是互聯網,形式多種多樣,具有靈活性。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極大地豐富了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環境,但是由于其本身所具有魚龍混雜、真偽莫辨的特性,使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虛擬性顯得更為突出。
(二)技術性強。互聯網是一個傳遞信息的網絡,不僅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而且需要通過變革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播和互動方式來不斷促進人類的進步和發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介體是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它必然會隨著人類社會技術的進步而不斷發展。
(三)隱蔽性強。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有隱蔽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和實踐性的活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到網絡環境下教育主體的廣泛性和不可控性以及網絡環境復雜性的影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實現的目的具有一定的隱蔽性。
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網絡的特點決定了其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具有兩面性:既有機遇也有挑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主要表現為:
(一)互聯網給思想政治教育創造了積極良好的育人環境?;ヂ摼W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空間,使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為寬闊的發展前景。網絡信息傳播的快捷性,擴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面,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ヂ摼W高容量的信息環境、平等的交往環境和個性化的服務環境都給我們創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二)網絡的應用和發展,給思想政治工作者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網絡給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帶來了很多便利之處,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比較,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重要的載體即網絡。近年來,關于網絡思想教育的各類紅色網站應運而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也建了不少,這些都為我們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機遇。
(三)信息網絡技術給人們帶來了積極的文化和思想觀念。網絡的開放性,有助于人們多元化觀念和全球意識的養成;網絡的超時空性,有助于人們收集和了解更為廣泛和實用的價值形態;網絡環境下的匿名性,有助于增強人們的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網絡交往的自由性和平等性,有助于增強人們的民主意識和權利意識。
與此同時,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主要表現為:
(一)網絡信息的混亂容易對網民產生誤導作用。網絡上既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信息,又包含宣揚西方國家意識形態的信息,還有一些“黑色”信息和“黃色”流毒充斥網絡。如果我們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就會侵襲到網民的頭腦中。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面臨新的嚴峻的挑戰。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面臨著轉變觀念和更新知識的挑戰,網絡知識和信息的日新月異,網絡技術的更新換代,人們思想意識的多元化和大眾傳播媒體的狂轟濫炸都給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
(三)網絡技術特征容易給人們的心理和行為造成負面影響。網絡的虛擬性容易導致人際交往失去真實性,長期“人機交往”下來,使人產生一些孤獨、恐慌等心理疾病;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會導致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心理,弱化了人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此外,互聯網的隱蔽性還容易導致人們不道德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的增多。
(四)網絡文化對民族文化提出了挑戰。網絡具有的開放性和超時空性特點使各國不同的文化、觀念在網上交匯,網民能深切地體會到網絡中的文化沖突。可以說,網絡已成為各民族文化、各種意識形態交鋒的主戰場,誰能讓自己的信息最大限度地進人網民的頭腦,誰就會成為網絡的霸主,贏得最后的勝利。
三、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一)從內容上講,要加強網絡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在法制教育中,可以培養人們的網絡法制意識,特別是增強網絡空間的權利和義務觀念,使其認識到任何科技成果包括網絡技術,都要受到法律法規約束;在網絡道德建設中,必須加強“網德網風”建設,將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網絡技術發展與人文精神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使道德成為網絡文明最堅實的依托。
(二)從形式上講,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要搭起“美”的舞臺。隨著人們的思想認識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必須追求內容上思想性和形式上藝術性的有機統一,寓教于樂,充分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設計成吸引人、教育人、娛樂人的易為網民接受的信息,從而努力在育人上做到潤物無聲。
(三)從方式上看,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網上思想教育活動。在局域網和廣域網上開設各種交互式欄目,如在線交流、BBS(電子公告牌)、留言本、社區論壇等,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專、兼職人員或有關權威人士與網民進行實時或非實時的對話、討論,對他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進行解答,幫助其排憂解難。
關鍵詞:網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社會網絡化發展的前
沿。大學生作為最大的網絡群體,正受到網絡潛移默化的影響,其中不乏消極影響。用積極的思想文化占領網絡陣地無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項重要的課題。
一、網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1.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適應現代科技發展的需要
(1)網絡的超信息量和信息的固有本質,使教育內容變得豐富而全面,并且具有可選擇性。
(2)網絡具有較高的文化與科技含量,教育內容的政治性本質隱含在歷史文化知識和現代科技信息之中。因而,由多媒體技術集聲、色、光、畫等多種現代手段的演繹,使教育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有趣。
(3)網絡傳遞信息的速度和實效是任何一種媒介都難以比擬的。充分運用網絡的時效性,可以挖掘出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4)網絡的開放性擴張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從多種視角和層面來利用網絡資源,可以培養大學生的網絡自律意識。
2.網絡的負面作用同樣不可忽視
(1)思想政治教育還未能完全占領網絡主陣地。由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對網絡知識掌握的程度有限,對網絡教育的特點了解不深,造成目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的飛速發展對比,觀念和手段都顯得滯后。內容單一,互動性少,對學生以宣講性為主,從而造成現階段思想政治類網站的訪問量過少,影響范圍有限。思想政治教育類網絡建設沒有能夠主動適應形勢的發展,沒有形成自身所應有的影響力,沒有成為大學生思想價值觀形成的領路人。
(2)網絡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負面效應日益突出。當代大學生面臨學習、生活、就業等各方面的壓力,當這些壓力超過一定限度時,很多心理相對脆弱的學生就會漸漸沉溺在虛擬的網絡世界
中。這一群體很有可能在現實生活中漸漸與同學、社會疏遠,產生孤獨、自閉、消沉情緒,甚至對網絡產生依賴感,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
(3)敵對勢力利用網絡傳播方式進行各種政治文化滲透。目前,在國際互聯網上英文信息占到全部流通信息的95%,西方敵對勢力充分利用網絡傳播方式的超地域性,極力向世界各國傾銷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青年學生作為網絡主體,因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容易受到網上內容所隱含的文化價值觀的影響,從而使自身經常性地處于相互矛盾、相互沖突的道德選擇中。
二、新形勢下做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1.加強校園網建設,構筑網絡陣地
(1)校園網是學生的“網絡家園”,高校應當努力建設信息量大、覆蓋面廣、訪問人次多的校園主網站。學校通過校園網,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藝術和娛樂等活動,開設學術論壇,搭建師生交流平臺,加強網上互動交流,及時解決大學生關心的理論和實際問題。
(2)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要建設專題網站。專題網站要緊緊圍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題,深入開展以理想信念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教育,以愛國主義為重點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全面發展為目標的基本素質教育。
(3)高校校園網絡正在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校長信箱、學生論壇、QQ群和學生網站是反映學生網上輿情和輿論的重要窗口。學校必須密切關注網上輿情,及時了解和認真分析校園網上動態,組建網上評論員隊伍,圍繞熱點問題主動撰寫博文,定期總結論壇上的主要觀點,及時反駁消極信息,有效引導網上
輿論。
2.建立師生互動平臺
(1)高校要利用網絡方便、快捷、易傳播、易交流的特點,建立互動平臺,通過BBS、聊天室、QQ、E-mail等方式,促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老師也可以在論壇上發表一些帖子,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利用網絡為同學們排憂解難,使問題及時解決。
(2)開辦網上“虛擬班級”。高??稍谛@網上開設班級主頁,建立“虛擬班級”,以輔導員所帶班級為單位開展各種活動,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比如,在班級組織參觀和實踐活動后,將相關照片、體會文章等上傳到班級主頁。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情會加強對班級、對同學的關注,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3.建立網絡信息員隊伍
要從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選派骨干,從網絡專業人才中挑選優秀人員,強化培訓,組建起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由專職教師和部分學生骨干組成的網絡信息員隊伍,捕捉、反饋信息,了解和反饋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總結校園網絡論壇上的主要觀點,從中發現學生的最新思想動態和若干傾向性問題,提請有關部門注意;傳遞學校工作意向,對一些難以對付的消極信息進行平衡,積極傳播健康信息,擴大正面主流輿論,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
4.開設心理咨詢的網站
很多大學生有心理問題時常常由于怕別人知道而不愿去看醫生,于是便把目光投向網絡。由于網絡具有匿名性,因此,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網上進行,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輔導和疏導。當老師的力量有限時,還可以讓其他同學發表看法。通過網上平等坦誠的交流,緩解或解除大學生心中的困惑與心理的沖突。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具有不同于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顯著特點。我們應當積極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手段開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領域,從而做好大學生的網絡
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張再興.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2]張光慧.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創新研究.中國言實出版社,2009.
摘要:運用網絡載體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交互性是關鍵,本文重點分析了web1.0、web2.0 、web3.0技術下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互動平臺的特性,并根據其特性提出了利用網絡平臺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的互動性的策略。
關鍵詞:網絡平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性
一、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性的內涵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網絡已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領地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其重要作用日益突顯。
(一)高校網絡思想教育的內涵
思想政治教育,即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1]
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據傳播學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在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和現代傳播技術等手段的基礎上,緊密結合當代大學生認知特點而設計的一種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它通過相關網絡建設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制作、傳播和控制,從而實現用正確、豐富、生動的網絡信息熏陶大學生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和信息素養,使他們形成符合社會主義社會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養的網上雙向互動的虛擬活動。
(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性的內涵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互動,實質上就是以電腦為介質,以網絡為平臺,以信息交流為主,通過人機交互或人―機―人交互方式,在網絡虛擬空間教育主體實施、監控和調節網絡行為,受教育對象即大學生網民自主選擇、認同接受、自我整合、內化提高和實際踐行,實現教育主體與受教育對象的認知協同,目標趨一,使大學生網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知、情、意、信、行內在道德自律的網上互動的虛擬實踐活動,從而達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2]
運用網絡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網絡交互性是關鍵,只有深入了解其內涵,把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網絡互動平臺的特點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提高網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互動平臺的發展所帶來的影響
隨著web技術的不斷更新,高校網絡思想政治互動平臺不斷發展,高校網絡思想政治互動方式也隨之改變。
在以“門戶網站”為代表的Web1.0時代,教育者主要通過建立校園網絡、構建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的方式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此時,網站內容成為了教育者關注的重點,教育者主要通過建立高質量、高信息量的教育網站向大學生灌輸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而作為受教育者的大學生只能通過閱讀和下載網站上的內容進行學習,盡管在當時教育者已經意識到在網上與大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的重要性,但受到技術的限制,教育者只能通過建立bbs等方式給彼此提供網上交流的平臺,而作為絕對從屬地位的bbs卻很難滿足大學生進行網上交流的需要,對于個性張揚、渴望表現自我的80后、90后大學生來說,沒有參與權、主動權和歸屬感的網站教育已經很難再吸引他們的注意。
而Web2.0時代的到來,無疑給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重新注入了活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獲得更多更好的在網上傳播、分享信息的自由,信息傳播的成本變得非常低廉且高效,博客、RSS、Wiki、Digg、Bookmark等成為了教育者和受教育青睞的網絡互動平臺,尤其是博客的運用。博客作為一種持續更新、開放互動的網絡交互平臺,在高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博客為代表的Web2.0時代,盡管網絡互動方式已經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接受,但受到條件的限制,人們更渴望一種隨時隨地分享和接受信息的網上互動方式的出現。
正是基于這種需求,加上3G網絡的不斷發展成熟,一種具有創新性的網絡互動方式“微博”應運而生。微博可以廣泛分布在桌面、瀏覽器、移動終端等多個平臺上,與博客的面對面交互不同,微博上是背對臉的交流,就好比你在電腦前打游戲,路過的人從你背后看著你怎么玩,而你并不需要主動和背后的人交流,可以一點對多點,也可以點對點。微博的即時通訊功能非常強大,在沒有電腦的地方,只要有手機也可即時更新自己的內容,微博作為新興網絡交互平臺為大學生開啟了新的網絡生活方式,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給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強大的網絡交互平臺,但是事物都有其兩面行,不論在哪種技術背景下,高校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同樣還面臨著各方面的挑戰,尤其是隨著網絡互動性的加強,挑戰也愈來愈大。
三、利用網絡平臺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性的策略
利用網絡平臺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性,其本質是教育者能正確及靈活地運用網絡互動平臺,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加強與大學生的互動,并有方法有技巧地通過網絡平臺對大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能理性地對待各種觀點和言論,形成符合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因此,筆者認為,利用網絡平臺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性,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轉變觀念,完善隊伍建設。
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性,首先要從根本上轉變教育者的思想觀念,讓教育者清楚意識到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互動的重要性。教育者在做好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時,還應把握機會提升自己的網絡信息素質(即優秀的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良好的信息道德),同時,高校也應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升網絡信息素質創造條件,定期舉辦相關培訓班,提供深造、外出交流等機會。
其次,要繼續擴大網絡思政教育隊伍。網絡思政教育主體既應包括傳統的專職輔導員,也應吸收黨委辦公室、宣傳部、網絡中心等職能部門的網絡管理人員、校園網各欄目的負責人,還要明確任課教師在思政教育包括網絡思政方面的職責、發展版主等學生骨干隊伍。同時,應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進行績效考核,對表現突出的組織和個人予以表彰,保證思政教育主體隊伍不斷優化,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二)多管齊下,靈活地運用網絡互動平臺。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網絡互動平臺及方式也更為多樣化,不論是交互性一般的教育網站還是具備強大交互功能的微博,它們都具備自己獨特的教育功能,因此,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性,不能單純僅依靠某一種網絡平臺,而應該多管齊下,根據各種網絡互動平臺的特性,充分挖掘它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靈活地運用多種網絡平臺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務。下面以時下流行的主題教育網站、BBS、博客、微博為例進行闡述:
1、主題教育網站
主題教育網站信息較為全面且權威性較強,高校應不斷整合校內教育資源,積極開發系列特色主題教育網站,精心構建網上思想政治教育環境。首先,應樹立品牌意識,創建知名網站。只有創出品牌,才能留住老朋友,迎來新朋友,高校應通過宣傳提升網站的知名度,以“品牌”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并通過與其他熱門網站或高校知名網站的鏈接,建立內容共享的伙伴關系。第二,應發揮榜樣的無窮力量,如請名家學者,各行各業的先進代表人物在網上和學生網民直接對話或組織網上討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BBS
目前很多大學都有了BBS,幾乎遍及全國上下,其影響力同樣不可小覷。因此,重視校園BBS的建設,應派專人負責監控BBS上的輿論導向,如遇上熱點問題出現情緒化意見,要及時作出反饋。要把校園德育的調研工作與BBS中權威人士的座談工作結合起來,教育者可以根據BBS上同學們反饋出的思想動態,開展網上的調研工作和進行現實生活中的德育工作,做到德育的虛實結合。在大量的調研工作后,要有針對性地請權威人士到BBS上與同學們直接對話,解決近期同學們思想上存在的某些思想認識偏差。
3、博客
博客是一種表達個人思想,內容可按時間、主題等形式進行分類且可以進行鏈接的網絡個人信息方式,它給青年學生思想品德的養成提供了有利的資源和環境,同時給青年學生實現個人價值、展現個性自我提供了便捷方式,有利于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利他德性的養成。因此,利用博客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性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引導學生博客,關注同輩影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習慣通過網絡來宣泄情感、表達自我。因此,可以建立起學生博客,形成一個良好的同輩群體環境,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發現和引導好的博客并做好鏈接,讓更多人共享。第二,建立教師博客,發揮示范作用。教師在自己的博客中通過記錄自身的教育行為,可以保留和展現自己的工作軌跡,并隱蔽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其中,學生通過訪問教師博客可以在無形中受到感染,一個好的教師博客不僅可以達到教育目的,還可以讓學生真正認可教師的教育行為和教師的人格魅力,樹立教師權威。第三,建立師生互動博客,加強溝通了解。教育者可以根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建立班級博客、主題教育博客,提供一個真正民主平等的平臺讓學生抒發己見,交流經驗,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通過博客加以延伸和擴展。
4、微博
每當一種新媒介產生時,都會首先在青少年群體中掀起一股熱潮,并很快滲透到他們的生活中去,進而引起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的改變,微博的產生和流行同樣如此。靈活運用微博,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性,搶占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點非常重要。首先,可以將微博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教育者可以利用微博方便快捷、形式多樣的優勢,既可以即時一些關于熱點新聞、政策及理論學習的文字、圖片、視頻或網絡地址鏈接,傳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也可以針對熱門話題發起討論,是教育對象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并在討論學習中獲得思想認識的提高。其次,可以將微博與學生的思想管理相結合。教育者可以通過微博即時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動態,然后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有側重的引導,幫助受教育者矯正偏離的思想方向,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政治觀點,并在微博上建立一定的管理組織,通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相互“關注”形成一個完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系。在運用微博進行思政教育時,要注意教育目的的隱蔽性,不能簡單采取刻板的方式轉載或發表言論,而應該有創新性地將晦澀難懂的政治理論或敏感的時政新聞用一種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在微博上進行傳播,從而達到教育目的。
(三)提高大學生的網絡素養,營造高雅網絡環境。
要引導大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全面評價信息網絡的社會功能,培養對信息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價能力和創造能力,恰當地利用網絡,而不受制于網絡。為此,可在課程中增加或滲透“依法使用網絡,創建網絡文明”等教育內容;以廣播、報刊、報欄、櫥窗特別是校園網為載體,運用標語、漫畫、專題討論、FLAH、VOD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提高網絡素養等教育內容,同時,可以通過舉辦各種主題班會加強學生的法制觀念,引導學生理性對待各種網絡言論,引導大學生在網絡世界與現實生活之間理性地自由地無障礙通行。
總之,教育者要充分發揮網絡交流模式之長,補傳統交流方式之短,揚網絡交流模式之優,避網絡交流方式之缺,實現高校師生課后交流的優化與立體化,豐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互動的內涵,構建具有信息化社會特征的師生交流體系,重塑一個既有傳統文化精髓,又具有現代文化內涵的師生互動關系。
參考文獻:
關鍵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當前,網絡信息技術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網絡已成為大學生和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網絡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時代課題。因此,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避免網絡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對于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互聯網的發展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
(一)對大學生的影響
1.對大學生認知的影響。網絡的發展使大學生的信息來源渠道得到空前拓展。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成熟的關鍵時期,具有極強的求知欲,對外界事物有著極強的接受能力,但又缺乏必要的信息篩選能力。超過一定限度時,他們對信息的概括和抽象就會出現錯誤,看事物膚淺化、感情化,難以把握事物的本質,出現認知問題。
2.對大學生心理的影響。網絡交流具有時效性、互動性、自由性和匿名性等特征,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為方便和隱蔽,甚至可以使人們跨越時間和空間建立起各種關系。許多大學生在網絡或者游戲中能夠達到自我實現和與人交流的目的,于是網絡的“去抑制性”特征在他們身上不斷擴張和扭曲,使他們對網絡產生依賴,甚至出現網癮。
(二)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
1.教育環境的復雜化。在網絡時代,信息傳播渠道豐富多樣,所以社會上的各種思潮對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影響更加明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會環境更加復雜。從某種程度上說,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2.教育模式的復雜化。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一切心理教育都要歸結為自我教育。網絡交流的自由性、匿名性等特征使人們在網絡上具有天然的平等性。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會不自覺地把教師當成平等的交流對象,而不是傳統意義上“高高在上”的教師。由于網絡交流的互動性,學生既能以被教育者的身份出現,又能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現,協助教師對其他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互動型的教育機制。
3.教育對象的復雜化。在網絡環境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各種教育資源,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圍不僅可以覆蓋本校的學生,也可以覆蓋其他學校的學生,甚至可以覆蓋學生家長和其他社會人員。同時,由于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之間的關系是非緊密型的,如果教育模式和方法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就會不接受,就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困難。
二、目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戰略規劃方面
互聯網對傳統的教育模式來說是一種新生事物,所以許多高校在開始進行網絡建設和網絡教育時存在一定的認識偏差,對校園網的功能不能準確定位。許多校園網僅僅作為學校新聞的窗口存在,沒有設置學校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的欄目,使校園網在大學生成長成才中應當發揮的作用受到限制。另外,高校開展網絡建設和網絡教育的人才儲備也不足。在許多高校中,懂網絡的教師沒有思想政治教育經驗,而有思想政治教育經驗的教師卻又不熟悉網絡的相關知識,這就嚴重制約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指導思想方面
網絡可以迅速實現世界范圍內的信息交流,也使西方腐朽思想的滲透范圍更廣、力度更大、形式更多樣。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時刻警惕,要積極搶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陣地。與此同時,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不僅要面對西方敵對勢力的挑戰,還要面對一般商業網站的競爭。學生每天上網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他們上網時大多挑選最能吸引自己、最能引起共鳴的網站。學校的網站如果不能吸引他們瀏覽,就無法起到宣傳和教育的作用。商業網站為了提高點擊率采取了各種各樣的運作手段,而高校網站在這方面則做得遠遠不夠。對于高校而言,并不是建立了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或網頁就萬事大吉了,建立網站僅僅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高校還要用較高的建設質量吸引大多數學生看,讓學生感到看過之后有所收獲,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網站內容方面
網絡教育不同于我們以往所見的任何教育方式。網絡教育中,學生在浩如煙海的信息面前,往往會感覺無所適從,難以分辨真假正誤,容易形成迷失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網絡技術的整合使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從抽象變為具體、從靜態變為動態、從平面走向立體。然而,很多高校的校園網內容陳舊、說教味濃,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容易使學生產生抵觸和厭倦情緒,無法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校園網內容的枯燥直接導致點擊率不高,網站也就無法發揮應有的教育功能。
(四)教育形式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作為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必須能夠吸引學生、啟發學生,這樣才能發揮作用。隨著網絡的普及,視頻、音頻、聊天軟件等許多新興載體成為網絡信息傳播的主流,深受大學生的喜愛。但是,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頁面呆板、內容單調,沒有充分利用新興載體,只是簡單地將政治理論知識的文字上傳到網上,沒有充分依托網絡的技術優勢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加靈活多樣。這樣就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勞而無獲。
(五)管理方法方面
目前,很多校園網都存在功能定位不準確、結構不嚴謹、主題不突出、欄目缺乏互動性等問題,對于學生關心的情感、娛樂、健康和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缺乏迅速的反應。這就造成網站和網頁上的信息缺乏時效性,容易使學生在認識上產生偏差,學生的思想問題也就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網絡的交互性和隱蔽性決定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平等互動的過程,因此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堅持“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的理念才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三、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
對新時代的大學生而言,網絡與電視、手機一樣已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所以高校必須以開放的姿態主動出擊,迎接挑戰,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引導大學生樹立堅定正確的價值觀念和信仰。
(一)科學規劃,完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戰略布局
在網絡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適應社會進步的需要, 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和發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要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明確方向、理清思路、抓住重點。為此,高校應就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全面規劃和整體部署,對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隊伍建設、工作機制和資源投入進行科學的規劃。
(二)轉變觀念,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戰略意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建立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弘揚社會主義的主流文化。要對網絡流行文化中消極之處及時矯正,為大學生在心理接受機制上砌起一道“紅色防火墻”。我國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采用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育模式,但網絡的匿名性和自由性很容易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大學生被腐朽思想腐蝕。因此,高校要特別重視培養大學生的批判精神,使大學生提高認識水平,不迷信網上的言論和行為,敢于革故鼎新、激濁揚清。
(三)完善機制,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的建設力度
高校要讓大學生接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要重點建設內容豐富、服務性強、受眾面廣的校園網,在網站內容和形式建設上必須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方法開展教育。在網站運行中,高校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高度重視與學生的互動,發揮網絡高度自由性、廣泛性和參與性的特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學校網站的認同度,增強學生的集體歸屬感,為學生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良好互動平臺。學生的積極性一旦被調動起來,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臺,他們就會把積極性轉化為強大的內驅力和行動執行力,促進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四)積極創新,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
高校輔導員應積極學習計算機知識和網絡知識,將政治輔導工作從“網下”轉化為“網上”與“網下”相結合。對于許多人提出的培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專業人才”的意見,筆者不能茍同。在現代社會,上網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并不是技術或科研行為,而只是一種休閑和生活方式,因為上網并沒有太高的技術要求。對于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來說,這是必須掌握的工作技能,是了解學生心理和行為必不可少的工具。誠然,我們不能要求每個輔導員都是網絡高手,也不能只在計算機專業畢業生中選擇輔導員。網絡的普及給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廣大輔導員必須與時俱進、加強學習,使扎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在網絡中同樣有用武之地。
(五)加大投入,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長效性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建立長效機制,但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的校園網絡建設都不能滿足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甚至有的高校根本無法自主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無法發揮網絡的思想教育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建設必須堅持長期性、時效性和互動性,及時維護,及時監管,及時互動,從形式到內容進行及時、全面的改善,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增強學生的歸屬感。最好使各高校思想政治網絡聯合起來,加強交流,形成一個具有規模性和互補性的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網絡,這將使網上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得以不斷擴大和鞏固。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正在改變著高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改變著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建設是一項緊迫而現實的艱巨任務,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新時期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方法。高校只有積極調整思路,才能成功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不斷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參考文獻:
[1]孟勇.論網絡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05,(9).
[2]蔡海江,楊華琴.論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網絡健康的互動關系[J].前沿,2005,(5).
[3]潘敏,陳中潤,于朝陽.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綜述[J].思想政治教育,2005,(5).
[關鍵詞]網絡 青少年 思想政治教育 網絡時代 思想觀念 形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02-0000-01
思想政治教育是古今中外一種普遍存在的實踐活動,是人類階級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教育實踐活動。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途徑,即鏈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目的的重要紐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顯得尤其重要。
二十一世紀的科學技術正在迅猛快速的發展,網絡的出現為人類開創了另一個生存的空間,這個被稱為虛擬空間的世界剛剛出現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甚至讓人們都來不及認真的適應和了解,就已經深陷在網絡帶來的巔峰刺激和新鮮快捷中。它的出現預示著舊的生活模式的改變,一個以通訊和信息技術為支撐的電子信息網絡時代已經開始。 網絡的廣泛不但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還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邏輯和生活方式,人們還在網絡空間中締結了各種各樣的關系,網絡對青少年的思想觀念,心理發展,道德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產生了諸多深遠的影響。
一、網絡文化對青少年思想的沖擊不容忽視。
網絡文化的最大特征是開放性,完全打破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使世界各國人民緊密聯系起來。一方面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大量鮮活而真實的信息,以及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和先進的理念,另一方面又對我們在封閉環境中建立的意識形態體系形成巨大的沖擊,甚至可以動搖和改變一些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青少年之所以成為網絡成癮的高發人群,與青少年這一特殊階段的發展特點分不開??梢哉f,網絡使用的種種特點正好迎合了青少年時期的眾多需要,是青少年網絡成癮的關鍵所在。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與社會的交往越來越廣泛。而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一個最重要的塑造期,是個體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渡期,青少年精力旺盛、富于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人生的黃金時期,但也是人生一個最為脆弱和危險的時期。逃避現實的最佳場所。青少年面對最多的現實是學習。學校學習具有強烈的競爭性,為了在這種競爭中獲得優勝,中學生成為中國學習最用功的人群。
在沉重的學習負擔下,青少年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尤其那些在學業競爭中失敗的人,更是迫切要擺脫所面臨的一切,而網上社區是逃避現實的最佳場所。除了在學業競爭中必然有失敗者外,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期望過于單一,把學習的好壞作為評判孩子優劣的唯一標準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我們很容易發現,學校中有兩種青少年最容易網絡成癮。一種是學習失敗的青少年,另一種是以前學習特別好,但隨著升入高一級學校難以在競爭中保持原來位置的青少年。 此外,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問題也會迫使某些青少年在網絡中尋求安慰。
二、網絡環境下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的探討。
網絡環境下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務和根本措施是進一步加強馬列主義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分析辨別力,使他們能正確判斷和分析遇到的各種事物的是與非。
1、在網絡中多渠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爭取最大化地占領網絡信息空間。
網絡是一個開放的空間,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信息;網絡是一個新的工具,思想政治教育一樣可以利用它;網絡又是一塊陣地,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占領它。因此,在網絡環境下,加強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利用一些機會盡可能多的在網絡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同時也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融匯到其它網絡信息之中,力爭讓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傳播給網絡上的人們,爭取最大化的占領網絡信息空間。
2、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通過網絡主動對思想政治教育客體進行引導和啟發。
網絡增強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之間的互動性。在網絡環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直接面對面的交流已大為減少,但在虛擬空間通過網絡的主客體的交流卻是另外一種“面對面”。在這種網絡交流中,教育客體能更真實地向教育主體表達思想,教育主體也就能夠更具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引導和教育。因此在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應主動與客體進行網上交流,可以通過進入聊天室和網絡論壇與眾多教育客體直接對話,可以通過QQ與個別教育客體進行深入探討,也可以通過特定的主題引發教育客體的集體討論與思考。所有這些方法都是針對網絡環境下灌輸式教育機會減少而采取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3、創建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體系。
網站對于網民的作用不可小視,好的網站和點擊率高的網站一定會給進入它的人們以持久的影響。創建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并以之為陣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空間,延伸了時間,擴大了覆蓋面,提高了時效性,解決了部分“空白點”和“盲區”的問題,大大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滲透力和感召力。目前,諸如“紅色網站”、“之家”、“紅色中國”、“思想政治教育之窗”等思想教育及理論學習網站相繼建立,己逐漸形成了一股網上思想政治教育的聲音和陣地。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網絡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在網站建設方面有所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建設者應著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網絡傳播兩方面的規律,從形式到內容進行全面改善,力爭建設好一大批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
青少年有自己的小環境,它既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又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大環境。思想政治教育者應該依據現實形勢的發展變化對思政工作的具體內容做相應調整,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導向作用,優化校園文化環境,從而反作用于網絡大環境。校園文化環境對青少年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滲透力和熏陶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下功夫營造多層次的校園文化,以高品位和高學術性為目標。廣泛組織以思想、文化、娛樂、學術科技為基本內容的校園文化,形成良好的整體氛圍?,F時,在組織校園文化活動時,要用現代高新技術的手段來提煉,豐富和完善各種文化內容和形式?,使之更吸引學生參與。通過校園中這種積極、健康的文化環境,凈化人們的心靈,鼓舞人們的精神,提高青少年的民族優秀文化的功底和文化品位,增強自身的抵御能力,使其不受消極網絡環境的左右。
結語
本文以網絡環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從網絡的起源和主要特征開始,依次分析了網絡環境下青少年的現狀和網絡環境對青少年的影響,進一步的論述了在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挑戰,指出了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網絡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對網絡監管力度的同時,建立一些適合青少年的網站,家庭和學校也要加強對青少年的網絡道德教育,以便發揮網絡的積極影響,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程華平.談體育與德育的并行教育[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 劉綠絲.高校人本德育的內涵、困境及實現路徑探析[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
[3] 陳慶省.系統構建民辦高校學生品德培養教育體系[J];江西藍天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