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1 16:23:14
序論:在您撰寫高中政治哲學知識結構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 運用
一、 信息技術的運用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1. 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政治課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主體作用的發揮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和發展,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最重要的就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重要特點是集光、聲、色、像為一體,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效果,并能滿足學生心理的不同要求。它可以把多種形式的感性材料以形象生動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以及恰如其分的音樂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習內容圖文并茂,從而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2.信息技術的應用能提高的外部刺激的多樣性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與保持
在政治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和互聯網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單一的刺激,而是音樂、動畫、視頻等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這對于知識的獲取和保持是十分重要的。實驗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著名的知識保持即記憶持久性的心理實驗。結果是這樣的: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所閱讀內容的10%,自己聽到內容的20%,自己看到內容的30%,自己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我們可以改變傳統的板書教學使學生既能直觀的看到又能形象的聽到,這樣學生所獲得的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于傳統教學的效果。
3.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傳統的板書教學中,教師往往會花很多時間在黑板上書寫板書,這樣往往會造成課堂時間的浪費。而且如果板書太多,教師還需要擦掉前面的板書,這樣又不利于學生完整地掌握知識的結構。運用多媒體講教師的教學內容制作成為課件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教師在備課便已做好了課件,上課時只需講準備好的材料呈現給學生,這樣可以省掉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板書的時間而且用課件呈現也是非??旖莸?。另一方面,臨近課堂結束的時候還可以通過播放課件多之前的教學內容進行回顧,便于學生在腦中形成完整的框架結構。這樣,課堂教學的效率便大大提高了。
二、如何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
1.創設真實情境,精心導入新課
一個巧妙的導入對于政治課堂是十分重要的,是否能在一開始就吸引到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一節課是否能成功。教師在導人新課時,應該聯系實際創設真實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現代信息技術,課前通過多媒體播放與本節課有關的動畫、錄像、圖片、聲音等.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影響價格的因素》這節課中,首先播放視頻《豬肉大漲價》,利用這些年來豬肉價格的變化引導學生思考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通過學生討論發言之后教師引導學生一起分析影響價格的因素進而就引出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但要注意,短片要短而精,切不可占用太多時間。
2.應用多媒體,突破重難點
多媒體課件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效率。政治課堂上有些知識點僅僅靠教師的口頭講述不能使學生很好的理解,而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象、文字、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于一體,化靜為動,生動有趣,直觀形象,虛實結合可以在學生頭腦中建構理論模型和知識結構,輕而易舉地突破重難點。如在講解匯率與幣值的關系的時候,知識教師口授,學生難于理解。如果用計算機技術在課件中利用表格把匯率與幣值的變化情況直觀的表現出來,學生就很容易對于理解記憶,也不易造成混淆。但要注意在課堂上也要避免一味地利用課件,形成教師對課件的依賴。
3.運用形象講授,解決抽象問題
高中政治教材尤其是哲學方面的教材存在著抽象不易懂的難題。在講授哲學問題的時候,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抽象的哲學材料通過生動形象的課件材料表現出來,這樣就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哲學問題。如在講授“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時,教師可以制作人生歷程嬰幼兒、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動畫圖來分析說明“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客觀事物都是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都有其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一問題,形象生動,深入淺出。
4. 回顧課堂內容,完整結束課堂
一節課四十五分鐘的時間,學生要接受那么多的知識,難免會造成遺忘。所以在課堂臨近結束的時候,帶領學生回顧課堂的全部知識就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可以在每節新課結束的時候,設計一個課堂小結或者是小試牛刀來幫助學生復習整節課的知識點。有些人也許會質疑,傳統的板書教學也可以達到這一效果。但是,一般課堂最后的結束新課階段是比較短的,如果用板書的話大概是來不及給學生復習的。所以運用多媒體,在課件上呈現課堂的知識結構或是補充練習題是最為適當的方法。
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政治教學,教師可以在現今資源豐富的舞臺上多種手段并用、因勢誘導,有效調動學習興趣;學生可以在強烈的求知欲驅使下變被動為主動,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充分發展個性,挖掘潛力,全面提高自身整體素質。這樣,勢必可以促進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苑永波.信息化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比較[J]. 中國電化教育. 2001(08)
[2] 吳陸順.淺談網絡教學在思想政治課程中的應用[J]. 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09(01)
為什么要談高中政治學科教師的專業知識問題?主要緣之于教學工作中遇到的許多實際問題:(1)在日常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我們時常會發現,教師往往對教學形式的關注要多于對教學內容的關注,如課堂教學如何導入、如何使用多媒體、如何組織檢測等,而很少關注對教學內容本身的理解。事實上教師自身知識的欠缺會直接影響到一些教學難點問題的解析和突破。(2)在談到政治課課堂教學效果時,教師往往歸結到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態度等問題上。事實上作為課程實施者的學科教師,對所教學科知識內容的理解以及對學科知識內容相關的教學知識的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科教學的效果。(3)在談到政治學科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培訓時,人們往往會想起教師觀念的轉變,教學方式的變革等,因為我們常把當前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也都歸因于此。但是我們往往忘記了一點,如果教師本身的專業知識相對豐富,對教學內容分析透徹,即使他沒有提問,沒有所謂的互動,學生照樣聽得津津入味,教學效果自然不錯。反之,形式多種多樣而對教學內容本身不甚了解,教學效果自然很差。因此,我認為非常有必要研究一下政治學科教師本身的專業知識及其相關問題。
一、高中政治學科教師的專業知識解析
美國當代教育家舍恩通過對“技術理性”的批判,肯定了教師這一專門職業,并為教師專業化奠定了理論基礎。他在《反思性實踐者———專業人員是如何思考的》中指出,教師是典型的反思性實踐者,教師專業知識是在“對行動反思”和“在行動中反思”中產生的,當實踐者如此反思時,就會成為實際情境中的研究者,并在這種過程中獲得“正式的和嚴謹的專業知識”,而且這種知識是“默會的”、“直覺的”,“行動中的知識”。
(一)學科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分析
一般學者都認為作為學科教師的專業知識就其外延而言,主要包括兩大范疇:具體的學科知識,有關教育學活動的知識。美國教育家舒爾曼特別強調有關“內容”的知識,主要包括兩類:學科知識和學科教學知識。他定義了構成教學的知識基礎的七種類別的知識:學科知識、一般教學知識、課程知識、教學內容知識、學生及學習特點的知識、教育環境知識和關于教學目的和價值的知識。
(二)高中政治學科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分析
傳統教師專業知識的研究基本定位于“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模式。而針對具體的學科教育背景,比較扎實地就具體學科教師專業知識發展進行深入的研究甚少。更何況,對于高中政治這樣一門特殊的學科,國外學者沒有也不可能進行深入的研究,國內關于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專業知識,在一些論文中有所涉及,但也不夠系統。但從幾十年幾乎不變的大學本科師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可推斷出大家比較公認的高中政治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知識。 我們認為,林崇德教授等學者從教師專業知識功能出發的分類(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文化知識)既較全面地刻畫了教師專業知識的內容,又清晰明了。因此,我就以此分類模型為依據解析高中政治教師專業知識的結構。
1.高中政治教師的本體性知識
本體性知識即學科專業知識。一直以來,教師的學科專業知識都被放在首位。對于高中政治教師而言,本體性知識就是指高中政治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主要包括相關政治理論學科基礎知識和政治理論發展史的基礎知識。
(1)相關政治理論學科基礎知識
政治理論基礎知識是政治教師開展教學的基礎,是政治教師專業知識結構中的主要部分。教師對基礎知識有完整、系統、精深的掌握,才能在教學中統觀全局地處理教材內容。高中政治教師必須掌握的政治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倫理學、法學等。
(2)相關政治理論發展史的基礎知識
從相關政治理論發展的角度來說,發展史集中體現了政治主要概念、理論的發展歷程,包含著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因素,包含著深刻政治理論和觀念的變革,包含著探索者的思索、創造、艱辛與悲歡。在高中政治教學中,了解其理論發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政治概念、理論。新課程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強調,更是凸顯了發展史教育的價值。高中政治教師必須掌握的相關政治理論發展史的基礎知識主要包括:馬克思哲學史、中國哲學史、經濟學常識、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等。
2.高中政治教師的條件性知識
條件性知識是教師所具有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涉及教師如何教的問題和如何使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把學科知識轉化為學生可以理解的知識,是對本體性知識的傳授起理論性支撐作用的知識。條件性知識是教師順利進行教學的重要保障。對高中政治教師來說,條件性知識包括一般教學知識和政治課教學知識。
(1)一般教學知識
一般教學知識范圍相當廣泛,包括教育科學理論、心理學基本理論、教育心理學、教育改革與實驗以及現代教育技術知識等。政治教師只有全面系統地掌握一般教學知識,才能確立先進的教育思想,正確選擇教學內容與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科學地傳遞給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政治課教學知識
由于高中政治課本身具有的理論性、時政性、教育性等特征,因此高中政治課教學具有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的特征。新課程對高中政治課教學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強調政治課教學不只是教知識技能、教技巧,還要教政治思想方法,把政治的學術形態轉變為教育形態,努力去體現政治課的文化價值和政治課的教育價值;培養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注重政治理論與實際的聯系,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3.高中政治教師的實踐性知識
高中政治教師專業知識的實踐性主要體現在:第一,高中政治教師專業知識是在政治課教學實踐中建構的;第二,高中政治教師專業知識是關于政治課教學實踐的,多是具體的小敘事,比如:“這個概念學生理解起來較困難”;第三,高中政治教師專業知識是指向教育實踐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教師的實踐性知識主要由策略性知識、情境性知識、自我知識等組成。
(1)策略性知識
高中政治教師的策略性知識是指政治教師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和評估教學效果而采用的靈活多變、適應性強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如教學反饋、先前知識回顧等。它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對理論性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政治教師個人經驗和思考的實踐性知識。
(2)情境性知識
高中政治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是在特定情境的教育現場中不斷形成的,是政治教師從處理各種教育事件的歷史經驗中逐步積累起來的,它依賴于政治教師對情境的敏感性、對學生及其特點的了解和感知、課堂教學與管理技巧的掌握和變通等。情境知識能夠增加教師對實踐情境的辨別力和判斷力,能夠賦予教師時刻敏銳地感知和辨別特殊的教育情境,使教師透過教學機智在特定時間壓力下做出瞬間判斷和迅速決定。
4.高中政治教師的文化知識
有學者在談到“?!迸c“博”的關系時曾說過,使用某種“專業知識”時,常常需要更多的“一般知識”來做它的后盾,像冰山一樣,浮出海平面的一部分,需要一個巨大的基座來支持它,而這個巨大的基座指的就是教師廣博的文化知識。政治教師的文化知識包括:文學藝術的一般知識,現代科學技術的一般常識,社會科學發展的主要理論與觀點,法律知識、經濟學和社會學的一般分析方法等。
二、高中政治學科教師專業知識發展的路徑
實際上,教學是建立在對教材內容理解的基礎上,教師的教學其實就是傳授“教師個人對中小學教材內容的理解版”的知識。而對教材內容“理解”需要幾個方面的知識支撐,理解就是教師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包括學科專業知識、教育教學知識、相關學科知識、實踐知識等)對教材內容從教學角度給出的個人詮釋,包括教材內容的理解、側重取舍、如何講解、如何呈現等。在這個理解過程中,學科專業知識可以使教師從高觀點或宏大的境域中去理解教學內容,以致更好地把握教學內容;相關文化知識幫助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融會貫通、知識的通俗理解和講授、類比比喻和表征等策略的良好運用;教育教學知識幫助教師選擇更好的更有效的方式手段將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實踐知識是經驗、智慧,是教師教學抉擇的基礎。
那么,作為高中政治學科教師,我們應當如何發展、提升這些知識呢?主要的路徑有:
(一)多看書
對教材中某些知識理解不透的,必須找相關專業書進行系統學習,不能簡單地上網搜索一下,要理解其理論的來龍去脈。同時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看一些時事評論等雜書,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多看書主要是解決學科專業知識、相關文化知識的問題。
(二)多聽課評課、多反思研討
教育教學知識、實踐性知識等都是在教學實踐中產生的。通過聽課評課,相互研討以及對自身教學實踐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認識,不斷增長我們的教育教學知識、實踐性知識。而這些知識只能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多聽課評課、多反思研討來獲得。
(三)特殊路徑———研究高考試題和嘗試編制試題
研究高考試題之所以能夠促進教師專業知識的發展和提升,其根本在于高考試題本身的特質。眾所周知,高考試題是眾多例題專家的學科智慧和優秀學科思想的結晶,可以說,高考試題最大限度地體現了中學學科核心內容知識及學科思想方法本質。高中教師研究高考試題,總體而言,不僅能夠梳理教師個人的學科專業知識,而且能夠加深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豐富學科內容的廣度,優化教師的學科內容知識的結構和品質。研究高考試題對新手教師來說更是具有特別的意義,因為新手教師往往對高中學科教學深度把握不準,知識理解不透徹,知識表征單一,知識應用能力有限,通過研究高考試題,對他們盡快掌握高中學科教學要求非常有益處。
【摘要】為提高農村高中政治教學課堂有效性,采取“知識結構圖示法,引導學生梳理基礎知識,突破重難點,探究分析,合作學習,提升能力,構建知識結構體系,適應高考能力立意要求。
關鍵詞 農村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知識結構圖示法
中學政治知識結構圖示法是一種把政治學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它們之間內在聯系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的一種最優組合的教學方法。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不論我們教什么學科,要教授學生懂一門學問的基本結構和主要概念,而不是沒完沒了的記誦資料,不要把孩童訓練成為一個活動的圖書館,要培養他們能像數學家般思考,政治學家般研究問題。為了克服學生中存在的死記硬背現象,幫助學生掌握政治概念,克服知識的遺忘,認識政治方法,發展政治思維,在教學中采用知識結構法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謂知識結構圖示是指教師在教授新課或復習舊課時必須在黑板紙上把所講內容進行整理制成比較系統完整的知識結構圖示。我認為在政治教學可以利用結構圖示提高教學效率。
首先,有助于學生記憶和鞏固復習考點。
圖示結構教學法把分散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使學生用整體眼光看到完整的知識骨架。這樣就把繁多、抽象的知識通過知識網絡結構圖示加以簡化,從而獲得系統完整的又是提綱挈領的知識。把書本詳細資料通過組織、概念、綜合、簡化等方式進行具體形象的加工,濃縮來表達,使知識保存在自己頭腦中,這就有助于學生的記憶和鞏固已學的歷史知識。如我們在復習必修四《生活與哲學》時,可以用下面的圖示教學法,使學生能從宏觀把握教材,便于鞏固哲學知識,提高復習效率。
其次,有助于學生掌握中學政治教學內容結構和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能力。
由于結構圖示教育法突出政治教材知識結構的特點,而且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政治知識進行分析、綜合、概括、系統化。這個過程使書本知識傳借知識結構圖示整理、重現,從而揭示教材內存結構,有助于學生理解和熟悉中學政治教材的規律,并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在整理知識結構同時可以調動與學生參與,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以更好地養成學生學習政治的能力。我們在教學價格理論時,可以采用下面的圖示加以分析,從中得出知識結構,在以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時,可以迅速調動相關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
三、有助于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政治教學中的難點,往往是學生不容易弄懂的概念和它們之間的聯系。知識結構圖示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中將內容化難為易。例如我們在教學哲學史上“兩個對子”之間的關系時。學生對“兩大陣營”、“兩個隊子”的區別較難懂。就可以用結構圖示表示出來,把這兩個概念講清楚。
綜上所述(圖3),在中學政治教學中運用知識結構圖示法,能夠有助于學生記憶和鞏固政治知識;有助于掌握中學政治教學內容并且能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能力。要使學生在學習政治教材時感到既輕松又易于掌握知識點,可以依靠知識結構圖示法,在課堂上進行到位、有效的,知識羅列。形成知識結構圖示法,如上課教師在教學過程精心設計、啟發誘導,一定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四、活用圖示,服務解題
政治高考考查以能力立意,要求考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圖示法可以訓練學生嚴密的思維邏輯能力,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2011.北京32】近期,我國批準成立了一下消費金融公司,向個人和家庭提供消費貸款,消費貸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當前消費水平,是因其能()
A.減輕社會不平等程度B.促進宏觀經濟的穩定
C.增強人們當前支付能力D.增加人們的預期收入
我在講解時運用已經建立的知識圖示來解答,能將解讀題意,提煉關鍵信息與答題思路結合起來。達到有效的把教材知識與理解、運用相結合,增強知識的駕奴能力。
教學實踐證明圖示法能夠增強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降低掌握系統知識的難度,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心五.《中小學課堂教學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2]姚敬華.《思想政治課“‘自主——合作——創新’三維復合”教學方式初探》,《中小學教材教法》04年4期
[3]《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
[4]《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2001年6月7日
[5]鄭秀華.《例談圖示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運用》
【作者簡介】
【關鍵詞】遷移理論;高中政治教學;策略;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06-0064-02
當前,復雜抽象的理論基礎知識和繁瑣的課程結構成為高中生政治學習的首要難題,并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這意味著傳統的政治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政治教學的發展要求,必須對高中政治教學模式進行革新。隨著“遷移理論”在高中課堂中的普遍應用,政治課堂也掀起了一股教學改革熱潮,充分利用遷移理論可以幫助學生在知識學習中舉一反三,這對高中學生學習政治學科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遷移理論概述
實踐證明,遷移理論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是學生充分掌握和運用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在遷移學習過程中,主要是將教學內容的相關知識理論和概念進行遷移,其中一種學習知識對另一種學習知識造成了障礙,將其稱之為負遷移;相反,在遷移過程中產生了推動作用,則稱之為正遷移,正遷移是教學中所追尋的教學目標。正遷移發揮的作用越大,就表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順應教學環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越強,教學效果越明顯。
二、遷移理論的特點
遷移理論在知識學習運用中分為橫向遷移和縱向遷移,橫向遷移是指充分利用其他學科的知識體系,包括文、史、地在內的學科進行政治知識的遷移,同時也包括相關學科思想和能力的遷移;縱向遷移是指新知識和舊知識的遷移,利用政治課堂中的舊知識促進新知識,通過新知識鞏固舊知識的學習過程。
1. 遷移理論中知識的轉移
學生通過政治教材內容建立知識結構體系,全面、系統、牢固地掌握教材知識結構體系,在此過程中會逐漸暴露新問題。其中,具備遷移的能力越強,遷移范圍就越廣,學習效果就越明顯。部分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對新課程的教學模式理解成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全盤否定,忽視了相應基礎知識的掌握,這樣的教學認知是錯誤的。高中政治課堂的總體教學目標是: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生能夠用的基本觀點及方式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建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由此可知,新課程教學的目的不是去除基礎知識,而是不斷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建立穩固的基礎知識結構體系。
知識概念及原理是形成知識結構體系的重要因素,美國心理學家及教育學家――杰羅姆?布魯{認為:遷移的主要途徑是掌握一般的概念及原理。實現遷移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理論的同時,加強技能方面的培養,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師要緊抓理論概念和原理,加強對教學難點的重視,注重將知識結構體系與現實問題進行緊密的聯系。高中政治學科的知識體系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將各個知識點、基本原理、理論概念梳理清晰,并將其運用到實際問題中。政治基礎知識學習環節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完整、全面、系統的關于章節、單元、課時、概念、原理的知識框架,通過圍繞知識主線將相關知識串聯在一起,讓學生能夠明確所學知識的層次及脈絡,并能夠根據知識網將前后知識進行緊密結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習遷移。
例如,高中政治教材在講解政府一節課程時,教師可引導和幫助學生建立這樣的知識網:我國的國家性質,我國政府的職能、作用、權力,我國政府內部系統及外部系統對政治權利的監督和制約,讓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我國政府。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要學會將已學知識與新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分析其中的區別和聯系,吸取有利因素,進而實現政治理論知識的遷移。
高中政治學科與很多學科之間都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和相通性,例如,在選修課“國家與國際組織常識”中講解英、法、美國家的政治體制時,需要結合相關的歷史知識進行講解;“生活與哲學”講解過程中涉及語文知識中的成語、諺語、歇后語、名人名言等;“文化生活”中講解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及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時,需要結合歷史知識及地理知識進行解析。所以,高中政治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運用到遷移理論中的橫向遷移和縱向遷移,具備這樣的遷移能力不僅可以突出新舊知識的相同因素,還能幫助學生有效的復習、鞏固舊知識,了解、促進新知識,形成舉一反三的良好局面,進而更好地完成知識學習的正遷移。
2. 遷移理論中能力的轉移
高中政治學習過程中,全面掌握理論基礎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單純掌握知識是沒有價值的,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教師作為教學知識的傳播者,不能單純進行知識傳授,還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閱讀材料的能力、收集及整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辨別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實踐創新能力。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打破“填鴨式”和“灌輸式”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以下兩種能力:
(1)閱讀材料的能力。現在的政治材料與以往的教材相比具有一定的可讀性,教材從實際角度出發,更加理性化和具體化,通過典型的案例和生動的故事解釋教學觀點和理論,更能讓學生熟悉知識發展規律,加深對材料的了解。閱讀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覷,教師在引導學生了解課堂內容時,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安排指導學生進行閱讀,以便更好地加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感知。
(2)社會實踐能力。政治課不僅是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服務于生活,這也是教學的最終目的。高中政治教學為了培養和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讓學生運用所學解決社會問題,必須將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去工廠、社區、企業等機關單位進行實踐鍛煉,通過參觀、調查及研究培養社會實踐能力。
3. 遷移理論中道德品質的轉移
高中時期是學生樹立人生觀及價值觀的重要階段,思想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及心理素質的養成對學生今后的生活及學習有重要的影響。受年齡、生理特征、心理特點、學習環境、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思想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具有較強的可塑性。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發揮政治課的思想作用,將學生培養成新時代有思想、有文化、有素質的人才。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這是加強政治課程教學的前提,也是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的過程中,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特征,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活動;其次,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內容,以德育教學為目標,突出其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
4. 遷移理論中思想內容的轉移
高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習慣教育進行正確的引導,對學生今后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發展還不夠完善,思想教育的難度大且效果不明顯。政治課堂教學中,要發揮思想政治課德育的重要作用,將學生培養成有抱負、有紀律、有文明、有道德的人才,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核心。如何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學生思想覺悟方面的有效遷移呢?首先,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理清學生的思想,結合教學實際情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將教學方法和教材內容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進而找到思想教育的重點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其次,有效地挖掘政治教材中關于思想教育的內容,進而確定德育目標,并將其有效地反映在課堂中。
三、遷移理論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運用的實施策略
1. 利用形象化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習知識的遷移
高中政治課堂的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定的難度,借助形象化的教學情境能夠塑造具體的政治現象,將政治理論的學習通過豐富的案例進行教學,是高中政治教學中促進學生知識遷移的有效方法。
2. 加強政治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橫向聯系,促進學習知識的遷移
政治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要想促進學生政治理論的感知,必須培養學生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政治學科涉及很多學科知識,政治課能夠順利開展不可避免地要聯系其他學科的知識,因此,要利用政治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橫向聯系,促進學習知識的遷移。
3. 創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習知識的遷移
知識遷移的前提條件是全面、系統地掌握知識理論,學生只有充分發揮邏輯思維能力,才能促進知識的遷移。因此,課堂教學活動中要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通過小組劃分的形式,針對教師提出的課堂問題進行討論,在討論環節開發頭腦風暴,勇于探索,大膽發言,促進學習知識的遷移。
總而言之,遷移理論在高中政治學教學的學習方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學生通過橫向遷移和縱向遷移,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同時,有效運用遷移理論,能夠幫助學生充分掌握理論基礎知識,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對學生以后的生活和學習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蔣躍青,辯中論.論中學――淺析辯論式情境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的應用[J].教育觀察(下旬),2015,(6).
[2] 周慧英.辯式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2.
[3] 劉愛華.用情教學以情促學――談談高中政治情感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3).
[4] 蒲進.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時事政治運用探究[J].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0.
【關鍵詞】高中政治 政治知識 運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85
高中政治知識涵蓋了人文社會的全方面的知識,主要包括經濟、政治、文化、哲學四方面的基礎知識,學習政治知識是從這些理論知識中汲取營養,了解社會各種現象背后的本質,把握事物規律。高中政治學習具有其基礎性和重要性,所以我們要探究出如何才能讓學生學懂知識和會運用知識。
一、政治知識學習
政治知識學習是我們以往教學和學習的重點,我們關注的主要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因此在教學中就需要找到方法,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政治基礎知識,并且牢固掌握。探究有效的教學方法,首先我們要對高中政治知識的特性作分析,并提出相對應的方法。
(一)高中政治知識的特點
1.復雜性。高中政治知識第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其復雜性,首先,四本教材的內容要涵蓋各個方面的人文知識,大至政治國際關系、哲學宇宙規律,小至產品物價、個人價值觀等等,由此可見,政治這門學科的知識結構是極其復雜的。其次,政治這門學科知識密度相當大,教材內容既要提出社會現象,又要從中總結出深層次的含義并加以系統說明,由一句簡單的總結性語言延伸出長篇的說明性語言,在教師進行講解說明的時候又會不斷增加知識點,以求把知識點講解清楚透徹,而且需要所學知識更全面,課外的補充學習同樣必不可少,所以知識內容呈現出一種只增不減的狀態。
2.抽象性。高中政治知識的另一特點是知識的抽象性,這也是所有人文學科的一個共性。政治是我們學習人文科學的基礎學科,通過對社會現象的分析,探究出其紛繁復雜表面下的本質和相互聯系,運用語言文字加以表述說明,甚至不能用圖片加以說明;相比于自然學科可以將生活中客觀存在的物體作為研究對象或者是參照物,以政治學科為代表的人文科學知識就沒有一個客觀物體或者固定的參照對象,人文科學研究的是抽象的一系列事件,所以它的參照學習對象也是較抽象的。
(二)高中政治知識的教學方法
高中政治知識的復雜性和抽象性既是其兩大特性,也是學習的難點所在,我們的教學方法要以其特性為依據,探究出高效的教學和學習方法。
1.從整體出發,構建知識框架。雖然高中政治知識復雜且內容多,但是其知識的延伸都在一個固定的框架中進行,所以我們首先要用整體眼光來看問題,從全局角度把握知識框架。
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我們在教學時就要注意先整體后局部。許多教師在教學時會從一個知識點出發講解,一個點講完又跳躍到另外一個點,例如講《經濟生活》中“神奇的貨幣”這一章節,第一點,商品的含義: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第二點貨幣的含義: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以這種方法講解,知識點是零散的,學生對某一個知識點有印象,但是總體回憶起來卻是模糊不清的,且對其相互聯系、知識規律并不了解,隨著學習內容的逐漸增加,學生的掌握情況并不樂觀。
因此,我們采取先整體后局部的方法,在教學時先運用多媒體或者板書等方式把所學內容的知識框架展示出來,然后進行細化填充。例如,學習《經濟生活》這本教材時,首先要告訴同學們我們將把經濟生活劃分為四個方面來學習:生活與消費,生產、勞動和經營、收入與分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然后講解每一章節都以這樣的方法構建框架,逐層講解。不僅教師要采用這種方法教學,我們也要督促學生以此方法學習,我在日常教學中發現,教材目錄就是一個最好的知識框架,所以要讓同學們學會看書先看目錄,背書先背目錄,然后再去學習或者回憶具體知識點。當然,同學們有不同的學習情況,我們也要鼓勵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學習理解總結出所學知識的框架結構,最好是將它寫下來,隨時參考、修正和補充。
2.著眼局部,與實踐相結合。把握整體知識結構,要對每一個知識更好的記憶,就需要對這些知識點作深入的理解,如何才能讓學生理解這些抽象的理論呢?許多老師在教學時習慣于就理論談理論,或者是用理論來說明理論,結果導致知識晦澀難懂、枯燥乏味,只能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來學習,當然學習效果并不好。政治理論知識雖然具有抽象性,但是它是從實踐問題中總結而出的,所以在學習時也要結合實踐問題進行說明,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讓知識生動形象的展示出來,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記憶。例如講《經濟生活》中的消費知識,我們就可以結合最近的時事新聞,以最近的物價情況等等為例進行說明。在這樣一個現象到理論、理論到現象的過程中,一個理論知識就會逐漸立體,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更深的記憶。
二、知識運用能力培養
學習知識、理解知識是我們高中政治教學和學習的出發點和主要目的,也可以說是為了迎合考試需求,但是真正地掌握一門課程,不僅要對所學知識熟練掌握,還要能夠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人文學科知識的運用同樣與其知識特點一樣具有抽象性,自然科學知識的運用可以通過實踐實驗來實現,但是我們不能說用實驗來運用政治知識,人文學科知識的運用主要還是在理論范圍內進行。本文所談到的高中政治知識的運用主要包括兩方面:能夠用理論去解釋社會現象和能夠從現象中總結出理論。主要的教學方法為:實踐性教學和學生主體教學。實踐性教學方法在前文中已經進行了說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把理論和知識一一對應,學會用理論知識去解釋現象,或是從現象中看到本質。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政治課;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5)03-0063-02
思維可視化是指運用圖示技術把抽象思維直觀地呈現出來,使其清晰可見的過程。如果將思維可視化技術運用到學科教學中,可以實現零散知識系統化、隱形思維顯性化、解題規律模型化,從而更有利于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以及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思維導圖是思維視覺化的一種呈現方式,主要通過使用顏色、符號、詞匯、線條和圖像等方式來連接、創建、記錄、思考和創作學科知識點,連點成線,擴線成面,從而將知識系統化、邏輯化的過程。
新課程改革以來,思維導圖策略被逐漸引用到高中政治課教學中,對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大多是以教師、教材為中心,過多采用講解的教學方式,壓抑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忽視了知識之間的聯系,沒有形成一定的知識框架;忽視了學習情境的創設,學生沒有機會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使政治課堂顯得枯燥無味。那么,如何運用思維導圖的優勢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政治課堂“活”起來?我們進行一些實踐探索。
一、創編構課時思維導圖,讓零散知識系統化
運用思維導圖反映相關知識之間的關系,通過線條、符號、關鍵詞等對重要概念及它們之間的關聯進行系統構建,可以幫助學生整體了解、把握章節知識與知識結構體系,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和應用。
例如,學習高中政治模塊四生活與哲學第二課關于哲學的基本問題時,可以做如下導圖:
又如,學習模塊三文化生活第六課,我們可做如下知識整合(如下圖示)
二、思維導圖設計要突出課堂教學的核心知識與知識結構體系
通過教學板書呈現思維導圖,能將教學中的零散知識在學生頭腦中構建起全景式知識體系。傳統的教學板書,通常的呈現方式是線性觀,各知識點間缺乏橫向聯系,教師展示思維也比較零散,沒有整體性,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性把控能力薄弱。而通過用簡單線條聯結關鍵字詞的導圖能使學生清晰把握知識脈絡,保持思維發展的連續性,不斷強化所學的認識。
如在學習模塊四生活與哲學第一課關于世界觀的學說,可做設計如下板書導圖:
三、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實踐的實例
在教學復習階段,運用思維導圖進行章節復習,可以讓學生進一步內化知識,系統歸納知識,整體掌握和運用知識,爭取達到游刃有余的程度。
例如,復習經濟生活中商品、貨幣及價值規律知識時,可設計如下導圖:
在試題分析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簡潔清晰地列出考點涉及的知識、原理,幫助學生有效地捕捉試題信息,排除干擾因素,更加準確地解答問題。
(2003年全國高考試題)不少農民“跟風種地”,去年市場什么品種走俏,今年就種什么品種,結果往往事與愿違。他們之所以不能取得預期的經濟效益,主要是因為市場調節具有( )
A.開放性 B.競爭性 C.自發性 D.滯后性
用思維導圖解釋思路:
另外,通過思維導圖向學生展示做題的方法與策略,步驟要求一目了然,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解題方法策略:
四、繪制課堂筆記思維導圖,把握知識脈絡,促進知識理解與記憶
關鍵詞:高中政治;復習效率; 教學方法;教學實踐
伴隨著新課改在全國范圍內的廣泛推行,一方面要求教師要打破應試教育的束縛和桎梏,給學生“減壓減負”,另一方面又要求學生實現有效學習,因此對于教師來說,其教學壓力很大。要想在高考中能夠有所收獲,必須在復習中刻苦努力,需要科學的學習方法的指引,要能夠刪繁就簡,化抽象為具體,將零碎的知識點加以整合、歸納、總結,提高復習的效率,才能確保政治總復習的效果。
一、夯實基礎,細化知識
高中政治的復習的確需要構建知識網絡體系,甚至是搭建立體化知識架構,但是這些系統化、理論化的整個模塊知識離不開學生對基礎知識點的基本理解和掌握。簡而言之,即任何的知識網絡結構的搭建都需要有著對基礎知識全面、細致的把握作為支撐和保障。高中政治學科中,牽涉到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哲學等方方面面的學科知識,而且其中更不乏有些艱澀、難懂、少見的知識點或概念,需要學生去透徹地理解,作為高考解題的依據。而在總復習階段,學生要能夠在每個知識點上花足夠的時間用以琢磨、研究,為第二輪總復習階段知識網絡的建構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在高中政治《生產、勞動與經營》的單元復習中,有關于股票、債券和保險等多種投資方式的概念理解。作為尚未走進社會、真正和投資理財打交道的高中生而言,對于這些生僻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進行第一輪復習的時候,我就深挖知識點,將其加以對比分析講解,幫助學生掃清知識點、理解障礙,為后續的知識模塊劃分奠定基礎。
二、提綱挈領,整理歸納
在將思想政治高考大綱范圍內的所有知識點進行逐一細化講解之后,一方面要求學生不可松懈,抓緊時間對各知識點進行深入、透徹的理解記憶;另一方面積極引導學生,幫助學生選取一種最為全面、細致的知識網絡架構模式進行知識點的填充和聯系。在高中政治第二輪復習環節,我將課本的各個知識點進行逐一的細致研究,然后提綱挈領地引導學生按照科學、合理的劃分方式制作知識體系完備、知識講解透徹的知識框架圖,并在復習的過程中,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及時地充實、完善知識網絡,便于學生的記憶和掌握。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充分發掘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嘗試構建自我獨特的知識結構,然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完善,推進高考總復習的進程。
如在高中政治中,必修二模塊是對經濟生活知識的講授,我就抓住政治經濟學中最基本的網絡關系鏈條――“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將整本教材的知識點進行重新整合、歸納,然后再尋找其與經濟生活四環節的聯系節點,然后以此構建知識網絡,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進行知識記憶和理解,提高高中政治總復習的效率和質量。
三、精講強化,鞏固練習
在新課改的理念下,要求我們完全摒棄傳統高考復習中的“題海戰術”,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就不需要做題。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適當的習題練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習題數量相對減少的情況下,要求教師在題目的選擇上“宜精不宜多”,而在這方面,歷年高考真題的練習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高考復習環節,以憑借精講習題來鞏固和強化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把握,讓學生在練習實踐的過程中發現知識遺漏點,查缺補漏,提高學習效率。
在高中哲學模塊中,往往存在“學生基本理解概念或定義,但是一遇到題目還是一無所知”的教學難題,這就說明學生對于知識的整體把握還是不夠到位。這時,形象、具體的習題能夠給學生帶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驚喜,教師在帶領學生處理習題的時候,整理總結出一定的解題技巧,利用題目中出現的知識點引出其他相互聯系的知識點,構建知識網絡,培養學生全面的思維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高中政治復習效率。
總之,高中政治的總復習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和教師的合理科學指導,確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因為每種方法都有其特性,并不存在所謂的高考復習“萬能法”,需要教師不斷創新、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