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0 16:26:49
序論:在您撰寫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國的傳統節日意義深遠,它從多方面滿足了人們心理上、生理上等各種社會需要,傳承者自強不息、貴和尚美、精忠愛國等文化精神。中國傳統節日以及節日中保留的一些習俗經過幾千年的風云變幻在現代社會仍然有立足之地,完全取決于中國傳統文化自身所具備的的強大的文化生命力。尤其是傳統節日春節,放眼中華大地,舉目五洲四海,每逢春節,禮花綻放,龍舞翻飛,歡聲笑語蕩漾,春節熱鬧了中國,春節也正走向世界。
【關鍵詞】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傳承;利用
1 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中國傳統節日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文化,深深扎根于民眾之中,是傳統文化的亮點,正如諺語中所說的:“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有規定的日期的,這是約定俗成的,正月初一是春節,也是所有傳統節日的開始,每個節日都有一定的祭祀或紀念的對象,民間流行著春節祭祖,端午節祭屈原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等等;此外,每個節日慶祝的禮儀形式也是有區別的,如清明掃墓踏青,端午吃粽子,中秋賞月等等;端午節主要是為了紀念屈原,中秋節主要是為了紀念嫦娥奔月,豐富的民間傳說故事被融入到每個傳統節日中。重要的是傳統文化節日有文化內涵,有歷史記憶,有文明禮儀的傳承,還有一種情感的寄托,所承載的文化意蘊不僅存在于傳統社會,在當代社會依然具有活力,在未來社會也會被傳承。
中國的傳統節日蘊涵著千百年的傳統文化,而且每一個節日都有它自己的發展形態,融合了美妙的傳說、源遠流長的歷史以及獨特的情趣。傳統節日習俗具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深深地寄托著整個民族對生活的美好愿望與憧憬。
中國的傳統節日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不少節日自商周之后上升為禮俗,成為國家祭典。到秦漢時元旦、除夕、端午、七夕等節日基本已經定型了。之后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溝通,節日文化得以加快交流,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節日內容不斷地得到了充實,如:登高、秋千等新節日內容。道教的發展和佛教的廣泛傳播,也對節日內容有了新一層的影響,如:四月八浴佛節、臘月初八臘八節等都為佛教信仰的產物。自宋元起,有的傳統節日已經成為禮儀和娛樂性質的活動,擺脫了宗教迷信的籠罩、壓制,例如用來驅除鬼神的鞭炮,逐漸成為了節日慶典活動的必需品。所以說,節日是在發展中不斷的有所補充、豐富、完善,又有所淘汰改進的。
中國傳統節日體現了中華民族樸實、熱情、勤勞等美好的品質特征,也凝聚著歷代人民對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中華民族永不能忘記它那鮮明的文化符號和文化記憶,它已經成為維系中華民族融合與統一的重要紐帶。
2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意義
從哲學意義上講,傳統節日文化濃縮了一個民族的精神,體現了一個民族的追求,凸顯一個民族的價值。中國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縮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合一的產物,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體現著中華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更具有鮮明的特征傳承著中國的幾千年的歷史文化。
中國人向來有“天下一家”的概念,這種古典的世界主義雖然與今天全球意識不同,但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事實上,傳統節日文化融入異國需要一個流動地適應、變化與變異成新的過程。值得中國人驕傲的是春節在某些歐美國家或是城市已發展成為一年一度的大型文化節,作為觀光旅游項目供人欣賞。當地政府會組織與其相關的活動,市長還會在當天向民眾致辭并一同參加游行活動,參加者不僅僅是我們的華人華僑,更多的外國人會參與進來,感受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讓世界民眾在享受快樂的同時,還能夠普及世界文化知識,認識到中華民族的溫厚與崇高,我們應努力讓春節走出國門,影響更多世界民眾。
當今不僅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同時也是文化重組與創新的時代,各國文化通過多種渠道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揚長避短,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人們在聯系中對不同體系的文化重新做出判斷,多一種文化樣式,多一種文化選擇,這已經成為一種時代的潮流,勢不可擋。
3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社會功能及現實價值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與現代城市生活相結合,對人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信仰、民俗活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如今,中國傳統節日與中國現代城市的生活息息相關,其社會功能有以下幾點:
3.1 通過飲食文化來緬懷祖先,寄托思念
飲食文化是最易傳承的,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在現代城市生活中的人們仍保持著這個傳統的飲食文化。
端午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這一天各地習俗不盡相同,要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懸艾葉、搗蒜芷,喝雄黃酒,還有的地方要吃油糕和綠豆糕。包粽子所用箬葉可療咽痛或調女經;將搗蒜和雄黃酒灑在院落門庭可以驅蛇,掛菖蒲,懸艾葉可以驅邪祛病,凈化環境。 可見,端午節既是紀念和緬懷愛國的詩人,也是一個驅除瘟疫的節俗。如今,古老智慧和燦爛文化融于一體的端午節已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并被列入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與此同時,節日的飲食是飲食文化的精華,是中國自古以來烹飪技術的集中表現。無論人們的生活水平再日益的增高,但傳統的飲食仍然經久不衰,一次又一次的出現在我們節日的餐桌上,受到人們的喜愛。
3.2 通過節日活動可以凝聚親情、友情、鄉情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節日活動可以讓人們從巨大的工作壓力和社會壓力中暫時解脫出來,使得身心獲得休息,調整心態,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協調相互關系, 緩和矛盾。節日期間,人們有大量的時間走訪親友、相會鄉親四鄰,以獲得較好的人際 關系,增進人們生活的快樂指數。
3.3 通過節日中的文化娛樂活動帶動各個領域的經濟效益
通過傳統節日的慶典活動,能夠影響各行業各領域的產業發展及經濟效益;與民俗文化活動相結合,產生濃郁的地方特色。從其現實價值看,中國傳統節日是傳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傳統節日不僅能促進旅游經濟的發展,促進節日消費,改善人民生活,還能夠調節民眾身心健康,是民眾情感的寄托,更能夠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安定團結,維護祖國統一。
4 現代城市生活對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利用
我生活在古都西安,這是一個既現代又古老的城市,對待每一個中國傳統節日都有不同的文化精神,對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不僅僅是表現在思想上,更多的是對現代城市的衣食住行,信仰等方面的影響。如:“尚紅”觀念是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色彩精髓,這一點在西安現代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所體現。因為保護傳統節日的意義是為了延續歷史,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只有利用才稱的上是傳承保護。
今天的傳統節慶其精神內涵越來越不受重視,反而更多地被視為物質享受和假日娛樂。究其原因,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葛劍雄給出了答案——傳統節日失去了信仰的支撐。傳承中國傳統節日最根本的保證是將民間傳統轉化為民族信仰和公眾共識,將傳統文化中具有積極意義的信仰賦予新的內容,創造出新的有生命力的節日。
我們不能總讓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停留在一種原始的質樸的社會生活水平中,成為一種僅僅是被人們記憶的節日,我們應該將其精神、內涵融入到現代社會之中,在滿足對現代社會物質生活的精神向往的同時,更好地在利用借助中傳承利用。因為對“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傳承利用的目的,仍然是為了發展。通過尋找一些曾經在歷史文明中存在,現在已經漸漸消失的文化,或者是在現代文明中,仍然可以通過轉型過來,發揚廣大的傳統文化精神,來推動其他各個產業的發展,真正的讓節日文化帶動經濟,在發展中得到傳承利用。
讓人們了解到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及精神,傳承利用要以文化產業為載體,直接為現代城市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將文化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更好的為現代城市的文化產業建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露露,中國節—圖說民間傳統節日[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2]李露露,中國民間傳統節日[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3]張海英,中國傳統節日與文化[M],山西:書海出版社,2006年6月。
一、電影中色彩的運用與中國文化的映射
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視覺語言。色彩作為電影藝術造型的一個重要的視覺元素,除了能像繪畫那樣還原物象的原有色彩外,還能傳遞感情、表達情緒。色彩不但可以表現思想主題,刻畫人物形象,體現時空轉換,創造情緒意境,烘托影片氣氛,更是構成影片風格的有力藝術手段。在張藝謀的電影中,紅色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顏色。無論是電影《紅高粱》還是《大紅燈籠高高掛》都將紅色演繹得淋漓盡致?!都t高粱》開頭,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大塊的紅色和黃色所構置的畫面,影片中,十八里坡的貧瘠荒涼,紅色的花轎在黃土飛揚中顛簸起伏,其中“顛轎”一場戲很經典,紅色花轎與環境的土黃色形成一種反差色,紅色布匹與染房的和諧、不同顏色的服裝與沙漠對應所產生的不同的含義、回憶的色彩斑斕與現實的暗淡無光……就像一幅色彩畫,整體大色調中細節處處都有不經意的對比,都體現出張藝謀對色彩把握的整體性構想。
紅色本就是中國文化中最常使用的色彩,紅色在中國人的意向中除了喜慶色彩之外,還象征著勝利、紅紅火火,象征著強烈的生命力和意志力,象征著人物敢愛敢恨、敢作敢為的情感特征。此外,以紅色為基調,還可以利用色彩對人的視覺沖擊,激起觀眾的愛國情懷,喚起民眾的共鳴。
除了紅色之外,在之后推出的電影中,張藝謀還在電影《金陵十三釵》中使用了灰色。此部電影摒棄了傳統的中國紅,而是在灰色調和十三釵們色彩斑斕的變化中,顯示出影片中戰爭的殘酷、人物內心的豐富色彩、價值觀的轉變和個人價值的升華,映射出了中國文化中對色彩的渲染和運用。
這些色彩的渲染和運用無一不是對中國文化的詮釋,也象征著中國電影文化的進步,從最初最傳統的單一紅色的渲染到多種色彩對比的出現,中國電影業也從最初的展現中國農耕文化一方面,開始從更深層次挖掘中國文化,試圖更理性、更深層次地喚醒國人對自身文化甚至歷史的正視和探究。
二、電影主題從鄉土文化向城市文化的發展
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農耕文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傳統中庸思想的禁錮和孔孟思想的深入,也使得大眾甚至導演的視覺往往都落在中國的鄉土文化中。因此,中國傳統電影的視角也往往從鄉村開始,農民形象深入人心,張藝謀早年的電影《紅高粱》、《秋菊打官司》無一不是鄉土電影的代表,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本質之一。電影中人物形象的原型大都來源于現實生活“現實中的人物往往比較復雜,具有多面性”鄉村電影中農民形象的臉譜化,使人物形象的飽滿度和故事情節的吸引力。但是鄉村電影的內容往往會讓西方文化認為中國文化中只有刻板、落后、愚昧甚至專制的中國鄉土形象,因此后續的中國電影開始走向城市。
電影《金陵十三釵》則是站在歷史的角度,還原了中國歷史,從歷史的角度,描述在非常時期,中國人對自己、對民族及對國家的理解和成長。中國的電影不再局限于對鄉村生活的表述,而從國家、民族的視角映射中國的民族文化,映射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的轉變。
三、電影中所折射的中國女性的個人覺醒與成長
無論中外在傳統文化中,女性形象總是圍繞兩個對立面展開的:第一類是受歧視的女性。男人與女人從出現起,就被置于不平等的地位。長久以來,男人的價值總是高于女人,到處被賦予積極的意義,他們總是優秀的和受贊美的對象;而女性則處處劣于男性,所起的都是消極作用,她們不但魅力被否定,而且總是跟惡毒與放蕩聯系在一起。第二類是受到頌揚的女性。女性相夫教子的天職和為家庭自我犧牲的精神越來越多地受到贊美。
張藝謀電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體現了中國女性的個人覺醒和成長。從最初的電影紅高粱,導演張藝謀遵從原作者莫言的思想,還原了他描繪的女性世界,在再現歷史的基礎上展現出女性在那個年代的壓抑和頑強。《紅高粱》中展現了九兒形象鮮明的充滿生命的活力和努力向上的女性形象,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她努力掌控自己的命運,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她具有鮮明的獨立意識和勇敢反抗世俗的精神。影片中的九兒勇于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形成鮮明的性格特點,她試圖走出男人為自己劃分的家庭世界,和男人一起抗擊日寇,這個過程表現出了女性強烈的獨立意識和愿望,同時也展現出了她的勇敢和前衛,顛覆了封建禮法的觀念。同樣是抗擊日寇,電影《金陵十三釵》中從女學生對風塵女子的好奇、懷疑到懷念尊重,到風塵女子對女學生的不在意輕視到彼此之間的互助成長,讓他們從世俗的視角中,從對傳統的遵從和背叛中,共同成長,從社會的視角從民族的視角,體現中國女性的成長、覺醒和塑造新的女性形象。
四、電影中的倫理道德觀與社會價值觀
關鍵詞:傳統文化 消解 功利主義
中圖分類號:G4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1(a)-0240-02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進入了21世紀,不論是生活方式還是思想觀念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生活方式上,物質的極大豐富無時無刻不在誘惑著人們,使人們目不暇接,注意力也隨之不停地轉移;在思想觀念上,信息的極速傳播不分晝夜地影響著人們,使人們難以分辨,陷入泥淖而無法自拔。經歷歐風美雨的沖刷,受過“”的洗禮,如今很多人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已不甚了然了,甚至一提起傳統文化,就聯想到小腳長辮、三綱五常等,認為學習傳統文化就是開歷史的倒車,就是和現代文明為敵。這不能不說是對傳統文化的極大誤解,更令人擔憂的是:持這種想法的人還不在少數。
傳統文化“是指中國幾千年文明發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環境、經濟形式、政治結構、意識形態的作用下形成、積累和流傳下來,并且至今仍在影響著當代文化的‘活’ 的中國古代文化。它既以有關的物化的經典文獻、文化物品等客體形式存在和延續, 又廣泛地以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倫理道德、性格特征、審美趣味、知識結構、行為規范、風尚習俗等主體形式存在和延續。”[1]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在長期的社會歷史過程中創造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雖然也包含一些在今天看來很封建落后的東西,但更多的是今天人們應該繼承的優良傳統。而且考慮到當今大學生的思想現狀,弘揚傳統文化不失為一劑良方。
1 大學生崇尚功利的現狀令人擔憂
現代人越來越忙了,忙得很難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內心”,而是整天奔波著去爭取金錢名利等“身外之物”。人們很少再為道義和信念而活,更多的是出于功利上的考慮,希望以最少的付出取得最大的回報。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對傳統的道德觀產生了沖擊,人們傾向于通過經濟的發展狀況來衡量社會發展的水平,而對道德建設卻難免有些忽略。有調查顯示:“在對1000名大學生抽樣調查中,關于‘知識、友誼、享受、金錢、誠實、創造、成才、奉獻、責任感、關愛心’的選擇中,63%的學生表示最重要的是金錢,30%的學生認為,‘錢是社會的獎章, 是價值的標準?!盵2|
功利主義充斥于各個領域,連教育也不例外。劉正正指出:“應試教育重學習成績,社會看重文憑和學歷,家長、教師客觀上不得不抱著功利的心態來實施教育,甚至這種功利的態度使德育更加無所適從,所謂‘創新教育’、‘生態意識’等新理念成為德育的新時代要求,恐怕也是實用理性的體現?!盵3]這種功利的心態影響著家長和教師,也同時在塑造著我們的青年學生。在學習方面,很多同學重視實習經驗、績點、分數和實踐教學環節,但不重視理論知識;考試前突擊復習,但在平時不注意積累;閱讀的課外書以流行小說、勵志書籍和人物傳記為主,但傳統經典名著則少人問津;奔忙于各種考級和考證,但基礎知識的儲備卻很不夠……部分同學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工作,上大學不過是拿些學分混張文憑而已,在校期間學習、人際交往和入黨都是為了給畢業和就業提供方便。在活動方面,很多同學只參加有“加分”的社團組織和活動,只爭取素質學分予以認定的項目,社會實踐只作容易引人注意事情,把大量的心思都用在了宣傳炒作上。大家也習慣了以就業的難易和收入的高低作為評判專業好壞的依據,而專業的發展前景、社會意義和個人興趣等反而都退居其次了。不少女生認為“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傍大款已經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而一年一度的“公考熱”更是讓人感到無奈和悲哀。張宏總結說:“不少大學生陷入了‘理想的真空狀態’,‘實’與‘利’已當仁不讓成為主導因素。追名逐利已滲入諸如交友、入黨、各種集體活動等生活的所有領域。對‘實利’的享受滿足了大學生‘利己’和‘對外物占有’的自然本性,而得利者頤指氣使、眾星捧月的場景,更強化了大學生對利益的即時企盼?!盵4]大學生應該是充滿理想和激情,鐵肩擔道義、糞土萬戶侯的群體,但現在暴露出來的功利傾向卻是十分令人擔憂的。
2 在高校中弘揚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
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開發利用民族文化豐厚資源。”這是對全社會發出的倡議,也是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要求。
從理想人格形成來說,中國傳統文化“表現在哲學、史學、教育、文學、科學、藝術等各個領域,樂以成道,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表現了鮮明的重人文、重人倫的特色”。[5]傳統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是反對過分地世俗化和物欲化,重視修身養性的?!洞髮W》中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張衡的“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6]等等,都可以作為典型的代表。這種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對修身養性的重視,使得人們在面對誘惑時多了些內心的抗拒,從而更容易擺脫功利的束縛。在高校中弘揚這樣的傳統文化,使“大學之道”得以回歸,讓學生們明白上大學不僅僅是為了拿文憑、找工作,而是為了使自己道德更加高尚,人格更加完善,可以使社會更加進步,人們生活更加美好。就像北宋大儒張載所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盵7]這是一個知識分子的使命和抱負,也應該成為所有青年學子的最高宏愿。
從對義與利的看法來說,中國傳統文化主張超越功利或者說義利統一?!蹲髠鳌分械摹暗铝x,利之本也”,《國語》中的“夫義者,利之足也……廢義則利不立”,都強調“義”是“利”的前提和基礎??鬃拥摹安涣x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泵献拥摹胺瞧涞溃瑒t一簞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8]雖然都不反對追求“利”,但也都把“義”擺在更重要的位置上。這種“義利觀”對我們今天無疑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通過對大學生進行相應教育,使他們在追求“功利”的過程中能始終心懷一把“道義”的標尺,不因貪圖小利而忘卻大義,不因崇尚物質而迷失自我。
綜上所述,在高校中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大學生們體會到傳統文化中理想人格的魅力,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心中擺正“義”與“利”的關系,促使自己成為正氣凜然、人格完善的人,這對于抵制與消解“功利主義”有著極大的作用,就像劉可在闡述中國哲學時所說:“中國哲學強調人的道德主體能動性的發揮和人生精神境界的追求,成為協調人際關系、改善社會風尚、增強民族凝聚力的一種精神力量,中國哲學的宇宙觀念、人生智慧、思維方法、行為方式等在現代仍然是全人類極其寶貴的思想傳統和思想資源,是具有道德教育功能的完美體現。”[9]
參考文獻
[1] 顧冠華.中國傳統文化論略[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6):34.
[2] 薛虹.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思考[J].前沿,2006(8):65.
[3] 劉正正.傳統德育對現代德育的啟示[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1):26.
[4] 張宏.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滑坡的社會原因探究[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20.
[5] 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368.
[6] 范曄.后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99,3:1284.
[7] 張載.張載集·朱軾康熙五十八年本張子全書序[M].北京:中華書局,1978,8:396.
摘 要 跆拳道是一項內外兼修的體育運動,它不僅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強身健體的作用,且注重禮儀文化和思想品德修養,使練習者學會尊重、禮讓、守紀、忍耐等優秀品質。本文就跆拳道禮儀與中國傳統禮儀文化進行研究,為培養大學生優秀思想品質、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 跆拳道 禮儀文化 思想行為 一、前言
跆拳道起源于朝鮮半島,近代起風靡世界各地,是一項集競技、健身、娛樂于一體,內外兼修的體育運動。跆,意為以腳踢;拳,以拳頭打擊;道,則是代表道行、禮儀修煉的藝術。跆拳道不僅要求練習者學習技術,更注重禮儀和道德修養。跆拳道可以培養人的熱愛祖國、謙虛禮讓、堅忍不拔、尊重他人、守時守紀等優秀品質。
跆拳道運動在我國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深受青少年的喜愛,全國各地跆拳道館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出現。全國各高校中也廣泛開展跆拳道運動,主要開展形式有跆拳道課、跆拳道訓練隊、跆拳道俱樂部,頗受大學生歡迎。在上課、訓練中將跆拳道禮儀與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結合進行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在思想品德修養方面會起到不可忽視的積極影響。 二、跆拳道禮儀與精神
跆拳道禮儀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表現在人的行為上,高尚的、有價值的舉動。外在表現形式為敬禮,表達尊重友好;內在表現人的自身修養。謙虛的語言、友好的態度、好學的作風是跆拳道的重要禮儀。練習跆拳道要做到“講禮貌、重禮儀,尊敬師長、團結互助,謙虛友好、遵紀守法”。練習者在學習技術之前,首先要學習跆拳道禮儀知識,只有懂得并嚴格遵循跆拳道禮儀,才能練好跆拳道,從而達到更高層次。
跆拳道推崇“以禮始,以禮終”的精神,“以禮始”即練習者首先要向國旗敬禮,然后向教練致鞠躬禮,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師長的尊敬;訓練比賽前,雙方要互相敬禮,表達尊重?!耙远Y終”即訓練比賽結束后,向對手、對方教練、本方教練致鞠躬禮,表示尊重、友好和感謝。跆拳道禮儀的作用在于提高練習者的道德修養,磨練其意志品質,使練習者能夠始終在禮儀規范下學習跆拳道技能。
跆拳道精神主要體現在隱忍克己、百折不屈。跆拳道練習過程中注重培養練習者堅忍不拔的精神,練習者必須克服自身的弱點,全力以赴積極進取,戰勝自己才能達到更高的競技境界。 三、中國傳統文化與跆拳道的結合 (一)中國傳統文化概述
中國是禮儀之邦,傳承千年的傳統文化在海內外廣受推崇?!岸Y貌、重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基本要求,文明禮貌不僅是個人的事,它直接影響整個社會的風氣。一個人無論智力如何高,如果個人修養不夠,不會得到社會的認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孝、勇、信、忠”等一系列內容也積極影響著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培養。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跆拳道教學與訓練中的實施情況
中國自古以來注重禮儀文化,跆拳道亦是如此,因此跆拳道禮儀與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具有一致性。一個人呈現在別人面前的最直觀印象就是文明禮儀素養。有些人的成長過程中缺少禮儀教育,連最起碼的尊重別人都做不到。跆拳道禮儀中的“尊師重道”有效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
將跆拳道禮儀教育加入教學和訓練中,讓學生內外兼修,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做到強身健體與禮儀規范并重,讓中國傳統文化通過跆拳道禮儀得到傳揚。
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歷年的跆拳道課及跆拳道隊訓練為例,教師十分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第一節課并非講授跆拳道技術,而是向學生講授跆拳道禮儀和基本知識,讓學生了解跆拳道的真正內涵。
跆拳道課及跆拳道隊訓練中,都有嚴格的禮節儀式。學生需穿著統一的跆拳道服裝,按要求系好道帶,每位學生在上課及訓練前都需向國旗和老師敬跆拳道鞠躬禮,以表達對國家的熱愛和對老師的尊敬。兩人配合練習時,要互相敬禮,練習結束后也要再次敬禮,以表示友好和尊重。練習過程中出現動作不到位、氣勢不夠等情況,教師示意后要行禮以表示歉意,目的是讓學生的練習動作到位,減少傷害。教師講解時,不得隨意打斷講話,如有問題需行禮鞠躬,得到許可后方可提問問題,得到回到后行禮并說“謝謝”。對抗比賽中,每局開始前雙方要敬禮,以表示尊重;如果對判罰有異議,需先向裁判敬禮后再有禮貌的向裁判提出質疑;比賽結束,雙方需敬禮,并向對方教練敬禮、握手。上課或訓練結束后將跆拳道器材整理歸位,所有學生在教師指揮下整理隊形,行跆拳道鞠躬禮后離開跆拳道場地。大家一起發聲、出招、用力,互相配合,互助友愛,從一定意義上說,跆拳道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增強集體主義精神。 四、跆拳道禮儀對大學思想行為的影響
通過在大學生跆拳道課和訓練中實施禮儀教育,對提高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跆拳道禮儀的內涵與中國傳統文化一致,可以說跆拳道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形式。 (一)禮儀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學生的文明禮貌培養
跆拳道課或者訓練中,要求跆拳道練習者舉止端莊,有禮貌,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隊友。訓練中隊友之間比賽前后都要行禮,以表示友好和尊重。往往大學教育中注重社會規范,而對日常禮儀教育缺失,跆拳道禮儀教育恰巧對此進行了有效補充。從實際效果來看,接受跆拳道禮儀文化教育前后學生的表現有較大變化,言談舉止更符合當代大學生應有的氣質。 (二)禮儀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學生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的培養
跆拳道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培養優秀的意志品質。練習跆拳道的過程必定不是輕松的,跆拳道練習是循序漸進的,只有練習到一定程度才能向更高級別晉升,每一級的鍛煉都是需要付出百分百的汗水才能實現。在面對困難時,可能會有放棄和逃避的想法,此時練習者一定要以堅韌不屈的精神克服各種困難,戰勝自己心中的畏難情緒,迎難而上。對當代大學生來說,這種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在今后從事其他領域的工作也一定會受益匪淺。
大學生無論在校學習期間,還是今后走向社會,都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就能夠在面對各種問題時迅速、準確的做出反應。相反如果缺乏好的心理素質,遇到問題時容易導致思維混亂,無法解決問題。練習跆拳道可以鍛煉人的心理素質,因為在跆拳道對抗比賽中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這就要求練習者處變不驚,放松自己,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合理運用正確的技戰術以打敗對手。 (三)禮儀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學生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現代社會任何活動都離不開交際,良好的溝通交際能力往往可以化繁為簡,事半功倍。禮儀是人際交往的前提,一個具備較高修養的人更容易被別人認同,更能夠在社會活動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跆拳道練習過程中,溝通交流非常重要,一個人悶頭練習是無法得到提高的,這就要求練習者學會與教練、隊友交流,發現自身問題及時改進。溝通交流必須嚴格遵守跆拳道禮儀要求,在一定的規范下進行。大學生在練習跆拳道的過程中如果掌握了跆拳道禮儀的精髓,就可以為建立人際關系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今后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四)禮儀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學生提高自身修養
個人修養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約束著我們的行為。任何一個人只有具備良好的個人修養,才會被人們所尊重。古人曾經就提出過“修身養性”,現在我國也應把思想品德、個人修養作為學生的必修課。跆拳道教學、訓練中要求必須遵守禮儀,因為跆拳道對抗是非常激烈的,故必須以禮為先,在不違反規則的前提下積極主動進攻爭取勝利。在這個過程中,練習者身心得到升華,從而不斷提高自我修養。 五、結束語
跆拳道既是一種格斗技術,更是鍛煉個人修為的方法。跆拳道禮儀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跆拳道禮儀與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相結合,對提高國民思想文化素質有積極促進作用。在大學跆拳道教學中將技術學習與禮儀教育并重,缺一不可。對于當代大學生,應該大力發展禮儀教育,讓專業知識學習、強身健體與禮儀規范齊頭并進,能夠更迅速融入社會,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丁燕.淺析跆拳道的禮儀與精神[J].體育世界.2012.4:102-103.
[2] 魏箐河.試論跆拳道禮儀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耦合關系[J].科技創新導報.2012(26):243-244.
[3] 任曉鳳.跆拳道禮儀內涵及其價值[J].中州體育.2012.2:13.
電視節目與傳統文化二者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被人們認為是不容易交集的,甚至是對立、對峙、不可融合的。因為自電視節目產生以來,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人們對它的印象都是大眾的、流行的、時尚的;而對傳統文化的印象則是小眾的、冷僻的、艱澀的、書齋氣的甚至是過時的。這些刻板印象的導引,使得以往的電視節目中鮮有傳統文化的呈現。近年來,隨著中國電視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走本土化之路的道路自覺、文化自信的意識日漸增強,人們開始打破這種對電視節目和傳統文化二元對立的刻板印象,以傳統文化為資源的電視文化節目,得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廣度和熱度快速崛起,引發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掀起了電視文化節目的收視狂潮。
僅從 21世紀第二個十年以來熒屏上出現的那些傳統文化題材的電視文化節目來看: 2011年湖南衛視就率先發力,打造了一檔以解讀姓氏文化為主題的電視文化節目《非??孔V》,在趣味互動之中為觀眾解讀姓名深意,追溯家譜文化。但當時的傳統文化類電視節目并未形成可觀的體量,也未能引發人們對傳統文化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持續關注。而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定位的各類文化節目真正成規模地在電視熒屏上陸續出現的時間節點應該是從 2013年開始的。首當其沖的是 2013年7月,河南衛視推出了一檔旨在“體現漢字之美”的電視文化節目《漢字英雄》,從此打開了電視文化節目創作的新思路與新局面;緊接著同年 8月,中央電視臺也制作播出了同類題材的文化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也同樣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這兩檔以“漢字”為題材的文化節目所引發的收視熱潮以及激蕩起的全民文化熱議,使得之后一段時間里,央視及全國各大衛視都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傳統文化”這塊電視文化節目取材的富礦,并持續發力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電視文化節目熱潮。這些文化節目在題材上廣泛涉獵了漢字、成語、謎語、詩詞、姓氏、典故、書信、禮儀、習俗、戲曲、民歌、民樂以及特定的文化群落和文化系統等傳統文化樣本,可謂網羅廣闊,定位精深。直到 2017開春之際,電視媒體再次憑借“詩詞”和“書信”的文化魅力重新引燃了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與熱情。
對此,一方面我們為電視文化類節目找到傳統文化這一富礦感到欣喜,另一方面又對傳統文化資源可能被過度開采感到擔憂。電視文化節目應以怎樣的姿態、方法與方式來挖掘、再現、表現傳統文化?本文的核心命題就此提出:電視怎樣應對傳統文化?圍繞這一命題,本文提出電視節目應對傳統文化的三種理念:留存、體驗、創造。
一、留存:電視節目對傳統文化內容的探索與表達
所謂留存即是對傳統文化的一N廣普式的打撈尋跡、多層級的凝練提純以及藝術化的精美再現。留存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保護,這就警醒我們要以一種敬畏的態度去遴選傳統文化當中的優秀樣本,使其更加真實、自然、美好地呈現于電視熒屏之上。對傳統文化的原生態與本真性的追求,實是要謹防我們在留存文化的實踐過程中可能對傳統文化進行的有意無意的內容歪曲、形象毀壞甚至是價值顛覆,使得傳統文化喪失本真而變得面目全非。中華傳統文化體量巨大,內涵豐厚,不僅包含了文學性的語言、文字及各種類型的文體創造,還有藝術性的書畫、音樂、舞蹈、武術、曲藝等豐富內容,更有著人倫德行、世風規約、價值觀念等源遠深邃的思想性文本。如此龐大的傳統文化體系歷經千載仍得以傳承留駐并不斷擴容增義的一個充分必要條件就是:世人都會在歷史與當下的對視中,持續地從歷史中搜尋到能夠對接當下、啟迪當下、激發當下的文化文本,并以此為基準創生新的文化樣貌與機體,從而完善和煥新文化的圖譜。因此,留存文化的實踐路徑中我們要層層推進地對傳統文化樣本進行鑒別、甄選和詮釋。
(一)精心發掘
對傳統文化的精心發掘是十分需要洞察力的。然而面對如葳蕤大樹般繁茂的文化文本時,我們往往困于從何處著眼入手。其實,我們可以明確出三個傳統文化發掘的基本定向:其一,從經典中采擷。經典之所以能被譽為經典,必定是在經歷了歲月的淘洗后仍舊能夠被人們接受、認可甚至是追捧。它體現的是“美”的穿透力,從文人詩詞歌賦到名仕琴棋書畫,無不體現著“美”的通融與包孕。其二,在傳統中探尋。傳統并非意味著刻板與嚴肅,反而是一種靈動與親善的存在。傳統包含著經典的文化藝術品類,更重要的是它體現在對思想道德、風俗典范的規約上。它蘊涵的是“善”的感染力,從美譽傳說到佳節風氣,皆在傳遞著“善”的溫暖與感念。其三,到生活中體察?!皞鹘y文化”之“傳統”與現代生活并不是斷然割裂的存在。在現代生活當中我們既能觀察到傳統文化與當下潮流的融合,也會身臨那些不斷新生的文化樣態之中。它顯現的是“真”的生命力,這就需要我們從具體可感的社會生活中,以文化為主線去發現真切的情緒,探尋真誠的情感,見證真摯的情懷。以發掘民歌為例,這種憑借口口相傳的方式延續至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既依靠從傳統文化的富礦中去找尋成體量的民歌曲目,又倚賴尋跡經典中的記載來填補對它的認知,還需要我們從生活中發現它與歌者的蹤影來完善對它的感悟。
(二)精細過濾
對傳統文化的精細過濾是非??简炁袛嗔Φ?。在對傳統文化文本經過了精心發掘的基礎之上,就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對其去粗取精,過濾提純以及推陳出新。首先是去粗取精,傳統文化源于歷史也行于歷史,而歷史的局限性也就必然會帶來傳統文化泥沙俱下的客觀存在狀態,這就要求我們要對傳統文化樣本有最基本的價值判斷。而判斷的標準即為它是否與我們當下的行為規范相貼近,是否與我們當代的價值觀念相符合。陳舊的、落后的、封建的、迷信的文化糟粕皆應排除在電視文化節目的選題之外,這不單單是為了凈化電視生態,更是在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其次是過濾提純,這就要求我們對傳統文化采取更加精細和精準的歸納總結,凝練提升。把相對松散和抽象的傳統文化樣本進行精煉概括,留取其中最閃光、最動人、最出彩的部分。最后就是推陳出新,這其實是將傳統文化進行精簡之后的再次增容,意在結合當下現實而對傳統文化精華進行大力發揮和完善。從簡明化到 “點”的傳統文化內核出發,接著以 “點”連“線”的關聯化到當下生活的相關議題當中去,終以“線”鋪“面”地將傳統文化進行系統化的再鍛造,從新建構一套引領潮流、典范當下的文化體系和精神圖譜,從而真正實現文化的激活與革新。
(三)精美呈現
對傳統文化的精美呈現是極其需要調動想象力的,這也是電視應對傳統文化的關鍵一環,它不僅需要電視人的智慧和才情,更需要其打開豐富的文化想象。類型和性質迥異的各種不同文化文本,如何在體量有限的電視節目中以最舒展的姿態進行表達和呈現,這是需要我們認真打量和精準對位的。電視對“精美”的追求一方面體現在傳統文化本身所呈現出來的美學氣質,另一方面也體現在其努力地對趣味性的精巧節目設置進行不斷探索的各種嘗試。如果過于偏重文化的知識性、藝術性傳達,趣味性、娛樂性就會略顯短缺,節目就會缺少更大范圍調動全民關注和參與文化實踐的能力。 2013年至今的歷次電視文化節目熱潮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實現了傳統文化的輕娛樂化表達。從表一匯總的文化節目信息來看,這些富含娛樂性的電視文化節目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型:即以《中國詩詞大會》為代表的“求知”屬性的知識競賽類,以《??﹪颠藛堋窞榇淼摹扒竺馈睂傩缘难堇[競藝類,以《咱們穿越吧》為代表的“求真”屬性的體驗競技類。一個“競”字,其實包含了知識性、趣味性和戲劇性在內的諸多精彩的節目表現形式,實現了傳統文化在電視節目中的精美呈現。
二、體驗:電視節目對傳統文化意涵的認知與感悟
所謂體驗即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臨場式的觀摩體察、多元化的親歷體味以及友好性的分享傳播。體驗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傳承,膚淺的、表層的體驗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只有帶著情感和溫度的對傳統文化進行切身感受和深入體會才會更有效地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在體驗的探尋中,實質上是一種人在文化面前的參與與回歸。在對傳統文化文本進行深度發掘的基礎上,我們要進行一場與傳統文化之間的精神之旅,以此來逐步深入到對傳統文化意涵的體認、領悟與探索之中。相比對文化的“發掘”,這里的“體驗”更注重人與文化接觸過程中感性經驗的獲得與積累。電視文化節目的創作過程中,要謹防創作者對文化文本的二度文化閱讀甚至多手文化尋覽。電視人必須走出“閉門造車”的文化創作桎梏,這就需要創作者們走近文化的源頭去獲取第一手的感性認知,豐富第一手的文化經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體驗到文化真正魅力與意涵的同時,將電視文化節目的文化地基夯實打牢,由此做出來的文化節目才會更有底氣,更具風度。
(一)親臨觸摸
文化并不都是抽象的,它也可以是具體可感的存在。電視文化節目的創作之初,特別需要我們走近傳統文化的源頭和原本,去與文化進行直接的靜觀對望。無論是觀摩一幅古樸的畫卷,聆聽一首明快的民謠,品味一盞清冽的茗茶,還是打探一段非凡的傳奇等,這些對傳統文化的零距離“觸感”都可以引起我們對文化最直接的感性認識。同時,這種以手、眼、耳、鼻、口等感官對傳統文化進行的直接接觸所獲得的即時感性認知,也是激發電視文藝創作創新靈感的不竭源泉。在黑龍江衛視播出的《見字如面》節目當中,每一封跨越古今的書信被誦讀的背后,都是節目創作者們從各路渠道收集的成千上萬封歷史信件中經過反復研讀、判別而最終甄選出來的。更有文化學者在節目中擔任“拆信人 ”的角色設置來為觀眾暢聊解讀每一封信件背后的傳奇故事與歷史脈絡。同樣是文字信息,如果通過對信件原件的筆跡、墨跡、修痕、紙張等的直接覽閱,就會得到豐沛的“觸感”,那么在嘉賓誦讀和解說的時候就會更加合情合景,入境入心。
(二)親身感受
如果說對傳統文化的親臨觸摸,是我們對文化文本深入了解的輸入過程,那么親身感受則是我們在吸收文化經驗之后對其進行輸出過程中的真摯發揮和演繹。文化的體驗者將自己對文化的理解和感受進行表達過程中最關鍵的還是以情動人,也就是將自己對文化的豐沛的感觸借助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傳遞給觀者、聞者。這方面,在電視已播出的部分文化節目中是有諸多節目樣本可供參考的:《藝術人生》的動情訪談、《百家講壇》的真情講座、《文化正午》的深情評論、《開講了》的激情演講、《朗讀者》的溫情誦讀、《傳承者》的熱情表演等等,都在電視節目與文化結合的探索中樹立起了各種典范模式。一個“情”字,不僅將肺腑之情的文化感念進行了抒發,同時還囊括了專業性、藝術性和美學性等在內的各種內容延伸。相信觀眾們在屏外之端亦能夠捕獲來自傳統文化的震撼心靈的魅力。
(三)親切參與
電視文化節目的理想目標和追求永遠都是為了讓更多的觀眾通過收看文化節目,而受到心靈的陶冶、精神的洗禮,并持續關注和參與到現實的文化實踐當中去。那么親切參與,其實就是我們在將文化感受輸出的過程之中,充分與觀眾分享和交流的實踐。這種實踐是為了讓觀眾們能夠最大限度的互動其中,實現電視文化節目真正的全民關注與參與。親切,強調的則是觀眾參與文化節目收視過程中的友好體驗。比如在文化體驗的環節設置上,文化節目就可以置換文化體驗主體。將學者、藝人、傳承人、主持人等角色的文化體驗過程讓位給普通大眾進行體驗,讓觀眾、各行各業的普通人走進節目,走近文化,并用鏡頭紀錄他們的驚奇與動容。這種置換必定會更加貼合觀的收視期待,激發觀眾的收視熱情,因此能夠更加深入地產生經驗共鳴和情感共鳴?!独首x者》首期節目里的六位朗讀人當中就邀請了兩位普通素人來誦讀書信,他們用平凡的文字來解讀自己有意義、充滿正能量的人生和傳奇故事,令觀眾領略到了普通人平凡中的不凡而倍受鼓舞和感動。
三、創造:電視節目對傳統文化價值的拓展與再造
所謂創造即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動態化定位立意、時尚化的重塑改造以及開拓化的融合創新。創造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創新,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持續地激發傳統文化的活力?!拔幕敝盎背藵櫸餆o聲的“感化”“教化”“凈化”,更有與時俱進的“優化”“變化”“進化”之義。文化總是在伴隨著時代的車輪不斷地更新和擴容,以適應和滿足當下日常生活對文化的需求與期愿。這就需要我們在電視文化節目的創作過程要時刻保持對文化文本的當下定位、立意進行清晰的理解和判斷。只有在此基礎之上,我們才能夠使文化的創造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在創造文化的理念設計中,有三個關鍵詞是要準確把握的:即日?;F代化和開放化。
(一)日常化處理
文化對當下日常的關照總是文化最廣泛意義上的價值所在。對傳統文化的日?;幚碛腥齻€層面的釋義:其一,是古為今用。傳統文化是源于自古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并在歷史的長河中持續積淀、傳承和創新。歷經幾千年的諸多文化文本可謂浩浩湯湯,而今天我們所需要的文化必定是能夠與日常生活發生關聯的,并對日常生活有著啟迪性和引領性作用的。因此我們應當秉持電視文化節目關照當下日常生活的宗旨來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和表達。其二,是雅為俗用。電視文化節目要謹防文化的高談闊論。電視是服務大眾的藝術樣態,因此對文化的表達要從精英視野走向大眾范疇,著力將陌生化的、小眾化的高雅轉化為日常化的、大眾化的通俗認知。其三,是殊為常用。一些傳統文化文本有著特殊的面貌和形式,對日常生活來說也是較為陌生化的存在。如原生態的歌唱形式,雖有充滿原始生命力的野性美感但并不都是悅耳動聽的,我們若用現代化的搖滾、古典、流行等音樂形式對其進行藝術化的演繹,將會使其重新回歸到日常生活中來,再次走進普通大眾的視野當中。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在近幾年來每逢春節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時段,文化類的電視節目都會小成規模的集中呈現,聚力播出。應當令我們感到欣慰的是,這種借力傳統節日的節目播出策略,確實能夠在一定的單位時間內掀起不小的文化熱潮,從而提振傳統文化的傳播度與接受度。但想要達到持續性的文化傳播效果,還是需要以特殊性的節日節點來帶動和活躍日?;奈幕置?。
(二)現代化展示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認同?,F代人對傳統文化的接受是有很大程度上的主觀判斷,沒有流行外衣的文化內核是很難被廣泛關注、認知和接受的。所以,電視文化節目在塑造傳統文化文本的時候要借用最時尚的、最摩登的方式進行演繹,使其成為當下有機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同樣有可能轉變為現代意義上的“流行文化”。央視猴年春晚上,歌手譚維維演唱的一首《華陰老腔一聲喊》就是雜糅了傳統的戲曲形式華陰老腔與現代流行音樂形式搖滾進行了生動的演繹,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同時也點燃了觀眾們對傳統曲藝劇種的關注與興趣,不失為一次對傳統藝術進行現代化展示的成功案例。北京衛視 2015年底推出的一檔傳統文化競演類節目《傳承者》中,有很多古老而傳統的曲藝文化被搬上了電視舞臺。在被重新編排和設計的同時,一些傳統曲藝表演會被伴以美輪美奐的舞美燈光、搭配動感流行的背景音樂,為觀眾帶來了同樣震撼的文化體驗。這些節目案例足以說明傳統文化與現代化藝術形式的適宜結合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一條可行路徑。
(三)開放化對接
開放意味著廣納并存,這也是文化的一種自信的、包容性的姿態。追求文化的開放化,一是要將傳統文化設定為一種多元的存在狀態,讓單一文化文本與其他多元的文化樣態進行碰觸、對接與融合,以產生新的文化樣態、現象與景觀。比如電視文化節目在內容創作上可把城市文化、青春文化、民族文化、“非遺”文化、亞文化等文化樣態做相互之間深度的對接、碰撞、與糅合,這將會出現一種嶄新的文化釋讀視角,以透視現代社會與現代人獨特的文化氣質,同時這種多元融合的文化創新也是作為主流媒體的一種文化引領姿態和倡議方式。二是傳統文化的表達要力求開放和多元。如被譽為傳統文化精髓的古詩詞,除了文化節目中競技性的背誦、默寫、釋義,還可以對接其他的文化藝術形式拓展出新穎獨特的呈現方式,比如吟唱、戲劇化表演甚至是舞蹈演繹。只要以開放的心態大膽創新嘗試,不斷施展創意,就會有創造文化的新機遇和新領域。
一、英語學科教學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當今世界,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因此,我們必須加強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和滲透,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從而自覺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從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特點來看,傳統文化對于培育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審美和道德素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視智能、強調文化藝術修養、注重人文素質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時期的人的思想素質的提高。而在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中西兩種文化的相互滲透和對比,可以提升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進一步認識,避免對西方文化盲目接受的行為,使中西文化在相互聯系和相互吸收中實現融合,從而樹立一種進步的、創新的、正確的文化價值觀。
(2)滲透中華傳統文化,增強跨文化意識,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F在的青年學生們對英美文化津津樂道,但對中華傳統文化卻只字不提。在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中,適時地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不僅有助于青年學生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也有助于加強他們對異國文化的認識,增強跨文化意識,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而對于一個價值觀和人生觀正在逐步形成的青年學生來說,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要提高學生語言學習的能力,更要教會他們用英語介紹中華傳統文化的語言技巧,從而提高他們的中華文化意識和傳播中華文化的能力。我們在教學中,通過不同文化價值觀的對比,還可以激發青年學生對中國優秀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成就感與責任心,并指明中華文化對現實社會的指導意義,這是英語教學的重點。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著五千多年的東方文明歷史,對西方有著很強的吸引力,所以作為新生代的21世紀的青年學生有責任和義務去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因此,在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是跨文化交際的需要。
(3)通過滲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學習英語是為了交流,這種交流不但包括普通的日常交際,而且包括信息和文化的雙向溝通。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其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的知識灌輸為主,學生的積極性不高,雙邊教學的體現不明顯。而在現代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其教學模式采用更適合于學生的多樣化的有效的教學形式。因此,在我們的日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適時地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我們教學的有效性。
在以上的內容中,我們簡單地分析和探討了在英語學科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我們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呢?
二、英語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1)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潛移默化地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對于一線的初中英語教師們來說,我們除了必須完成課標要求的知識傳授任務以外,還要注重傳統文化的滲透,也就是要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們在備課環節就應特別注意設計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這一問題。因為只有不斷地熏陶、不斷地學習我們的傳統文化,學生才能在潛移默化的學習中認識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和精深,從而達到一種潤物無聲的良好效果。因此,我們在平時的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潛移默化地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使我們所教的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就能潤物無聲地繼承我們優秀的文化傳統,并通過加深對西方文化的理解,從而實現中西優秀文化的融合。
(2)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教師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前提是我們教師自身需要不斷提高認識及專業素養,不斷加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由此看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教師必須先要以身作則,只有教師重視了,才能無形中給予學生影響和熏陶,從而讓學生能認識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需要新時代的新人類去繼承和發揚,也才能讓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學習更多的中華文化。
(3)在英語學科教學內容安排上,我們要以人為本,與時俱進。與時俱進即指能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和實踐前沿,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開拓進取,在大膽探索中繼承和發展。因此,繼承中華傳統文化必須與時俱進、以人為本,摒棄舊思想、舊文化以及傳播的舊途徑,即傳播傳統文化必須要體現進取性、時代性、開放性和創新性。
【關鍵詞】高等學校;傳統文化教育;方式;途徑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傳統文化教育既要承傳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明成果,又要結合現代社會的客觀實際,對高校而言更是如此。高等學校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核心價值觀的根本,拋棄傳統、忘記根本,就是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離不開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中,增加對大學生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具有重要且長遠的意義。
一、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素質的基本情況
當前高校大學生普遍為90后,他們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有著相對明顯的特征。
(一)價值觀偏差和信仰缺失。
90后大學生普遍成長在信息多元化的社會,各種價值觀念和不同的文化意識形態相互碰撞與融合,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90后大學生在安逸的生活中,存在一定的惰性,尚未形成穩定而正確的價值觀念。在崇尚個人選擇、強調個體意識的90后大學生當中,近1/3的大學生處于無信仰狀態?!皩Φ男叛觯侵袊锩鼊倮囊环N精神動力”,大學生信仰的缺失,對大學生保持正確的價值觀,明確個人奮斗目標,社會的不竭發展造成影響。
(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缺乏。
從教學實踐來看,大學生普遍對優秀傳統文化缺乏應有的認知,對傳統文化中的基本內涵缺乏理解。從大學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名著的學習和閱讀來看,大學生普遍對中國傳統文化書籍學習閱讀興趣不高,傳承情況不佳,大部分學生沒有完整的看過“四大名著”,對身邊的傳統藝術和民俗也了解甚少。剛入學的學生中文化品位有西方化的傾向,也證明了傳統文化教育陣地的缺失使大學生很容易接受外來不良文化的侵襲。
(三)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心不足。
在與學生的交談中,學生普遍更樂意談最新的娛樂八卦等非主流文化和西方的流行文化,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大部分學生表示希望自己能夠有較高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素養,但往往因為覺得傳統文化學習較為枯燥,較難理解或者不夠時尚等原因不能主動學習。對中國傳統文化未來的發展,大部分學生能夠談到中國在國外設立的孔子學院將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對外傳播起到巨大作用,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國內的不斷發展也表示出了樂觀的態度,但也有部分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未來的發展信心不足。
二、高校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和不足
(一)課程設置的邊緣化。
在市場經濟和高校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高校,尤其是二本以下的普通高校,課程設置越來越傾向于就業導向,在專業設置上更加接近市場需求,相應就弱化了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大學人才培養上更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教授,忽視大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提高。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除了專業課程之外,接觸更多的是外語和計算機,較少主動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高校自身對傳統文化教育教學認識不夠,缺乏明確的指導也是造成傳統文化課程教育邊緣化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內容的附屬化。
大部分高校將《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列為選修課,作為學生獲得課外學分的資源,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只是作為主要學習課程的配角。另一方面,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教學工作長期以來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來開展的?!锻晟浦腥A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提出要加強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也是指出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加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教學比例。
(三)教學形式的簡單化。
高校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幾乎都是采取課堂教學的方式。近年來,部分高校開設了國學班,專門學習研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形式也相對豐富,但也是作為一個專業來開展教學工作的。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理解只限于課堂教學,尚未安排其他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大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對于中傳統文化知識的感觸也都來源于書本,沒有開展體驗式教學形式,不利于學生對傳統文化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三、加強大學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方式和途徑
(一)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改革傳統文化教育方式
目前,各高校普遍開設有中國傳統文化課程,但絕大多數是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的,屬于零散滲透式教學。在大學生中普遍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就是要突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零散滲透式的教學形式,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體系,完善教學課程和教材建設;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師資隊伍自身素養,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二)以立德樹人活動為載體,引導大學生形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覺
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標就是要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與開展立德樹人活動的目標相一致。世界各國文化融合日趨增強,文化在增進彼此的交流溝通,增進共識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同文化間的沖突。在高校中普遍開展立德樹人活動,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大學生中深耕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大學生在對外交往溝通中實現,不斷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對外交流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