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0 16:26:35
序論:在您撰寫高中地理教學初探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主動參與 合作競爭 展現自己
高中地理教師在充分學習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前提下,樹立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實施新的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他們得到充分發展,為學生構建好主動參與、勇于探究、合作競爭學習的新模式。
一、優化高中地理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高中地理新教改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科學實踐精神,在教學內容、課程目標、教學設計、評價標準等很多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堅持“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盡量地減少教師的講述,引導學生學會使用地圖,讓學生從地圖上獲取知識,從而逐漸樹立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
1、讓學生學會從地圖上主動獲取信息
如在“大洲和大洋”的教學中,為幫助學生熟記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輪廓特征,可設計了以下幾個活動:讀圖搶答 擬出下面幾個問題:“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東半球?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南半球?赤道橫穿哪些大洲的大陸?哪個大陸主要分布在寒帶?哪個大陸主要分布在熱帶?”讓學生搶答,激發學生潛在的競爭意識和求知欲,同時,加強新舊知識的縱向聯系,溫故而知新。
2、讓學生在閱讀地圖過程中學會獲取信息的方法
在利用“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學習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特點時,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圖例,并指出不同的色彩表示不同的氣候類型,再讓學生觀察圖中各種色彩的分布地區,從而討論、歸納各種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同時,因材施教,不斷地鼓勵基礎較差、讀圖較弱的學生,結合教材中的“想一想”、“做一做”,為他們設計難度較小可操作性強的問題,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循序漸進,逐步培養他們讀圖用圖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全體學生讀圖、用圖的技能,使其最終能掌握獨立地從地圖上獲取信息的方法。
二、豐富高中地理教學模式,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形式單一,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學生更多的是為了完成作業而作業,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豐富高中地理教學模式,是適應現代課程改革的需要,使高中地理學習充滿活力,而不抽象、乏味的獲取知識。新模式提倡“以學生發展為主”的理念,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使他們得到充分的發展。小組合作學習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常采用如下兩種形式。
1、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
在新地理課程教學改革的理念指導下,高中地理課程應充分利用本學科的特點和優勢,重視培養高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改變教師過分重視地理知識的傳授,而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模式,促進學生主動和富有個性地學習,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地理”走向“主動探索實踐”。在學生學習了“地圖”的知識之后,可設計一個小組合作競爭的活動,主題是繪制學校平面圖,看哪個小組繪制得最準、最快、最合理。全班十多個小組的各位成員行動積極,分工合作。在繪圖的過程中,每個同學各抒己見,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各顯神通,既分工又合作,將校園平面圖繪得相當準確,各具特色,并評比展出了部分優秀作品。
2、讓學生在學習中合作
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交流的平臺,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新教改后的課堂教學要打破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聽課的模式,課堂中即要發揮教師教授的水平,又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體現教與學完美的結合,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課堂中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認識和發展的主體,“教是為了不教”,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學會求知。課堂教學中要努力營造輕松、愉快、和諧、民主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給學生以創新的條件、機遇和氛圍,這樣,有利于引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和學習動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成才意識。
三、創新高中地理教學模式,讓學生走上講臺展現自己
創新教學是以現代教學理論為指導,以教學實踐為基礎,改變統的教學模式。使教學更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欲望和社會責任感。為更好創新高中地理教學模式,教師應把課堂交給學生,就是把黑板、講臺、學具、時間交給學生,由學生在互動中完成活動內容,進而求得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教學相長。
1、利用黑板給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機會
如在“天氣及其影響”的教學中,通過“比一比,看誰書寫的描述天氣變化的地理術語最多?”的活動,把黑板讓給學生,解放學生的手和腦。在活動中,10分鐘內20多人次爭先恐后地在黑板上寫出術語50多句術語!倘若仍然由教師在講臺上邊講邊寫,恐怕寫不出這么多,而且所寫的術語學生也不一定喜歡和接受;50多句術語的展現,讓學生和教師都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
2、讓學生充當“老師”角色互換
體驗成功的樂趣給學生布置長周期作業,讓每位學生都能上講臺當一回“老師”。時間約為5-8分鐘,凡是涉及到地理知識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加以評論。競賽的要求與規則由學生集體討論,學生自己制訂細則,組內協作。要求該“老師”精神飽滿,主題鮮明,言簡意賅。當該“老師”講完后,再由其他同學講評,優良、及格、不及格)、優點、缺點、意見和建議等。
四、結束語
總之,高中地理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結合新課改提出的要求,根據實踐教學經驗和實際教學情況,打破傳統高中地理教學模式,探索高中地理教學的新模式,讓學生喜歡地理知識在先,以考試為目的的學習在后,從而提高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的興趣,輕松掌握所學知識,為培養現代地理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宣霖.高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初探[J].大觀周刊,2011.47.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教法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個話題深深沖擊著每個教師的心靈……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固然與學生自身努力與否有關,但教師在其中起到的關鍵作用更是勿庸置疑的。課堂教學質量的核心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作為一名高中地理老師,如何卓有成效地開展教學工作,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就結合我的多年教學經驗,淺談一下我的看法。
一、創最佳的課堂環境
創設情境,可以理解為導入新課。常言道:施教之功,貴在引導。課堂教學導入要以最少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拉近學生與教師、學生與教材的心理距離,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因此導入時間一般應控制在5分鐘之內。同時,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創設能讓學生引起興趣、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相吻合的情境,并為本節課的研究課題服務。導入要目標明確,激發學生興趣。“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新課作用如下。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地理教師在導入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精心設計生動的導入語言,充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或展示圖片、演示實驗,就會使學生感到學習地理既有意義又富有趣味,從而產生積極的學習心向。
(2)啟發學生思維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如果導入設計引入啟發性的問題,采用形象化的語言敘述,創設富有聯想的教學情境,就能燃起學生的思維火花,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增長學生的智慧。所以,導入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增強學習注意力,明確學習任務,學生對一節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有了明確的認識,學習過程就能主動和有序。上課伊始,教師在導入過程中將即將學習的主要內容、學習要求、學習方式預先告訴學生,使之能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快的速度進入學習狀態,從而增強地理學習注意力,明確學習任務。創設情境的方法主要有:①復習、提問、故事等語言描述性引入;②直觀畫面或教具導入;③聯系實際或實地觀測引入;④課堂演示、室內實驗引入。
二、精心各好每一堂課,活化教法
作為新參加工作的教師,我特別注意對教材的熟悉,精心地備課,從學生學習活動的角度來備課,備課時著重考慮的問題:這堂課有哪幾項活動,怎樣安排,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怎樣指導,怎樣與學生互動,在活動中怎樣進行評估和調控等等。而且不僅做到事先備課,還做到事后備課,就是進行教學反思。堅持教學反思,提高教師的創新意識、專業化水平和元認知技能。反思產生于問題。開始時,我對許多問題模糊不清,包括對什么是有效教學,什么是低效教學,知道的是籠統的,薺不具體;膚淺的,并不深刻。
例如上“世界表層洋流分布圖”這部分知識時,采用教師先講授,然后學生填圖練習鞏固的教法,大部分學生都老老實實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但每個班總有幾個學生提不起興來,仍然我行我素,如何克服,讓每位學生都動起來呢?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模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闭n堂教學中怎樣才能使學生主動積極、情緒高漲地學習,順利達到一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關鍵就看教學方法,經反思,我采用了拚圖游戲法和小組競賽法,讓學生在玩中學,個個興趣高漲,學習效果甚佳。
可見,堅持教學反思,讓自己審視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教學,質疑自己的教學,找出教學中的低效或無效的問題,進行研究,最終可生長出新觀念、新教法、新措施,使原來的教學走向有效教學。
三、回歸學生的現實生活,進行生態化地理教學。
地理課堂教學中,要從生活中選取情境,設置探究問題、引導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思考、辨析、提升、回歸,做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基于生活的感受而不拘于生活的細節。從而發展到以創設情境而教學的生態化取向,這樣的教學就兼顧了教育者、學習者、教學內容、地理環境與社會環境各要素。將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置于開放性、與外界的不斷互動的生態化的系統中來考慮,因而就有助于學生探究、互動和社會化的實踐環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討論,猜測、探究、解釋,評價等活動,形成自己對問題的觀點與解決方法,建立社會化的交往方式,而不只是關注答案是否正確,這樣就會促進地理教學走向真實生活世界,走向現實生態環境,溝通地理學習與生活世界之間的聯系,溝通學生在校學習與社會學習之間的聯系,以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讓學生的精神生活與生命體驗成為地理課程文化的重要成分。
另外,激情、熱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的理想的本質力量,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有人對真理的追求,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精神需求,就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敖虒W藝術的本質不僅在于傳授本領,而且還在于激勵、喚醒與鼓勵?!睂W生的學習熱情、探究興趣、對知識的感悟,正確態度價值觀的形成,終身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有賴于情感的支撐,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學生的學習就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學習過程就是一種享受而不是痛苦,這樣就會調動學生的情感,點燃學生激情之火,主動開發潛在資源,充分利用創生資源,營造對學習有意義的真實情境,有利于發展學習者主動性、獨特性和社會性的活動,開展生態化地理教學。
四、充分利用地圖、圖片,引導多角度提取地理信息,教學手段現代化
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圖片,它們不僅能刺激學生感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含有豐富的地理信息。因此,我非常注重這些現成的學習資源的利用,引導學生獲取圖中已知或隱含的地理信息的同時,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也在與日俱增。如在復習必修一《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我以圖3-1-1導入:觀察――圖中的植被有什么差異,分別代表了什么樣的自然環境?續問――不同地區自然景觀為什么會產生差異?拓展――這些差異又有什么規律可循呢?這些針對性問題的逐步提出,不斷整合學生頭腦中的知識,實現知識框架或體系的構建,結合視頻,在達到教學新的高度的同時,亦激發著學生探究自然奧秘的欲望。地圖是地理教學中始終離不開的信息載體,對地圖不能僅僅局限于“看圖說話”,即傳統教學中的會讀圖、分析圖?!秴^域地理》對讀圖能力的要求更高,許多同學感到了吃力。這充分說明了學生地理思維的發展還停留在初級階段,還不能很快向抽象的現實方向發展形成創造性思維。學生思維缺乏創造性,根源之一是老師對學生的創造想象力缺乏強有力的指導。 為了使地理思維在理想的時空范圍內自由馳騁,形成思維的深刻性和獨創性,我總是鼓勵學生在專題地圖面前多嘗試自己制作:有開始,才會有成功的希望。故我的學生的筆記本上總是圖文并茂,改錯本上豐富多彩,多種形式不斷開發、激化學生大腦潛力,開拓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區域識別的能力不斷的提升。
教學手段現代化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只有發揮主體性教育功能,使學生自覺、自主地選擇知識,能動自如地加以改造,才能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主體能力以及主體人格等。華盛頓博物館有句格言:“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比祟悘穆犛X只能獲取信息的20%左右,視覺只有60%以上,其他則由觸覺、嗅覺、表情、手勢等途徑獲得。而多媒體與網絡技術最獨特的魅力在于它的圖、文、聲、動畫同時刺激人的感官神經。豐富的感性材料,全方位的組織形式,使學習者能夠在課堂上有效掌握某種知識和技能,并且知識的保持時間要遠遠高于傳統教學。
五、凸顯地理教學中學科本身功能
1、凸現素質教育功能----地理教學的可持續性發展
地理學科的教育教學在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功能。學習地理有利于學生對科學的整體理解、有利于創造能力的培養,有利于知識內化、也有利于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賴融合。地理學科的教育教學可以給學生以知識,地理教學可以給學生以智慧。通過學習人類科學知識上發展的歷程,各種技術產生與演進的歷程,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關系,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對人類文明的促進作用,以及作為科學家的人對社會發展的貢獻,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科學的真諦和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同時地理學科真實、豐富地反映了地理科學家的學術生涯和地理科學的演變過程,通過地理學科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地理學習的完全意義,確保地理教育教學的可持續性發展。
2、凸現美育價值功能----地理教學的自身魅力展現
地理美育是指從美學的角度進行地理知識教學的教育方法,它蘊涵著豐富的內容,是地理教學在優美藝術氣氛中實施的過程。地理美育的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地理美育能培養學生愛自然、愛祖國的情感。地理學科中涉及自然美、人為環境美的內容十分豐富,是其它學科所不能比擬的。通過教學,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愛自然、愛祖國的情感,其效果遠遠超過單純的說教;地理美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而地理集聚精華,展示特色,現其原理,誰不向往聞名中外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跡,誰不好奇神秘奧妙的宇宙天空、海洋大漠。當學生有了強烈的向往欲時,教師隨即指出,你怎樣去了解,又怎樣去欣賞、評價呢,地理知識可以告訴你。這樣既能激發學生對美的向往,也能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其次,地理美育能使學生受到藝術教育。人類生產生活離不開環境,身邊的美好事物常被我們忽略,當我們仔細觀察時,就會發現這些地理事物是那么美好。
總之,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是以促進學生的知識發展為核心,教學過程已不再是如何“教”的過程,而是引導學生如何“學”的過程。在新課程下,課堂教學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無論運用哪種教學方式,都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使學生在民主、平等、愉悅的氣氛中,激活思維,探求創新,促進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和運用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
參看文獻:
[1]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S].北京:人們教育出版社,2003.
一、存在問題
1. 初高中地理知識銜接難的問題。由于安徽省中考不考地理,因此許多初級中學地理課程的設置只是一種擺設,學校沒有認真組織教學。
2.高中地理教學課時數少的問題。由于新課改后高一增設了生物課,使高中課時數更加緊張,很多學校減少地理等科目的課時數,每周只給高一地理開兩節課。
3.教學方法與課程標準掌握不到位,合作學習和探究少。體現在以下幾點:①地理教學目標與課程標準脫節;②重教材輕課標,課堂教學內容與課標要求不符;③重結論教學輕探究過程;④不同的課型沒把握好。
4.先進的教學方法與落后的教學方法的矛盾。①一些老教師教育觀念落后,不注重教育理論學習,不注重或不會運用多媒體技術,上課僅憑一張嘴、一支粉筆和一套不完整的地圖。②一些中青年教師因為多媒體教學形象、生動、直觀,上課簡單方便,學生也容易理解,從而過分依賴多媒體,放棄使用傳統的教學藝術等。
5.幾乎從未做過地理實驗。中學地理實驗教學起步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中學開展地理實驗的條件有限,以及受教師實驗觀念和能力欠缺等因素的影響,當前中學地理實驗教學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二、解決策略
1.解決好初高中地理銜接的問題??紤]到安徽省許多地方初中地理上得較少,在高中地理教學之初,把初中地理重新上一遍又不太實際。這樣不僅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而且也不科學,不利于學生高中地理的進一步學習。我們不妨結合實際情況,適時將初中知識穿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并適當拓展延伸。這樣既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又容易讓學生看到知識的連貫性、系統性,加深印象。
2.積極爭取高中地理課時數。首先向學校領導介紹本省或其他省份兄弟學校的高中地理課程設置情況,以及本市兄弟學校的高中地理課程安排。然后分析本校多年來高考文綜地理成績為何一直不高的原因,而兄弟學校重視高中地理又有何結果,等等。相信經過地理教師的共同努力,高中地理的地位會逐步提高,課時數也會相應增加。
3.加強備課,優化教學設計,多開展合作學習和探究活動。要獲得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首先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做到三原則:①問題化原則。將知識點設計成問題,不要以填空的形式呈現。問題的編寫,既源于課本,又不落俗套;既注意扎扎實實打好基礎,又注意加強知識之間的拓展與聯系。②方法化原則。在學案設計的過程中,重視對讀圖的指導,對地理原理及規律應用的指導,對合作學習與探究活動的應用。③生活化原則。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將課堂知識與現實生活生產相聯系。其次要優化教學設計,加強二次備課。一備學習目標、重難點,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難點準確;二備教學流程,即有幾個教學環節,每個環節做什么、注意什么;三備教學媒體的使用;四備學案的使用,要根據自己所帶不同班級的學情對學案進行刪減、補充、修訂。
4.正確使用多媒體教學。首先,提倡教師使用多媒體,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有利于解決重難點問題。其次,中青年教師應該適當地使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有許多優點,但也應該看到它的缺點,我們不能把多媒體課件當做黑板來使用,多媒體課件只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因此,多媒體課件不必完整地反映一節課的內容,可以就某一個方面展開。
教育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教授給學生豐富的知識,在地理的以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模式主要在于講,學生的學習模式主要在于聽。其更多時候都是以教師講述知識為中心,主動的把知識灌輸到學生的腦里,學生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更不明白該怎樣去學習。而事實上我們的學生并不是一個機械的接受知識的機器,他們有著豐富的情感和心理,他們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心理接受的過程。知識機械的輸送和接收,只會讓學生產生短暫的記憶效果,這不是教學真正的目標。而自主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使用自己的學習方法獲取知識,自主學習中的學生學習更具有主動性和高效性。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觀察圖畫,讓學生針對教材中的學習重點進行主動性的學習,如此學生才能真正的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地理的學習中。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把本節課學生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使用多媒體展示出來,然后讓學生自主結合教材和手中的材料進行學習。為了讓學生高效的完成自主學習的任務,教師需要做好以下兩個準備。一是教師要課前進行充分的備課。教師在多媒體上羅列出來的重點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力和學習速度,一旦教師羅列的重點內容與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有所出入,就會直接把學生的思維帶入一個錯誤的區域,從而浪費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和質量。二是教師要做好重點內容的引導工作。比如在學習“地殼運動”時,教師可以通過列舉我國歷史上所發生的一些重大地震事件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想要去了解的欲望;再比如在學習與臺灣有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鄭成功”的故事,并列舉近些年臺灣發生的重大事件以及目前中國的對臺政策,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梢哉f學生能否成功自主學習的一半因素在于教師是否能夠成功的引導。同時教師不要輕易的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去打斷學生的學習思路,要盡量保證學生能夠在一個完整的思考空間里完成地理的學習任務。
二、以學生合作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
現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力的社會,我們的高中生如果不具備競爭的能力,是很難適應并快速的成長的。為了提高學生的競爭力,要先讓學生學會合作的技巧。有些學生喜歡孤立自己,閉門造車,直接導致的結果便是學生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對其他學生的想法一無所知,這樣的學習可以說對學生未來的生活和發展毫無用處。學生只有在高中階段積極的加入到合作學習當中,鍛煉自己與人合作的能力,才能為以后迅速的適應這個社會做好積極的準備。而地理學習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更適用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如果學生能夠充分的利用好小組合作這個媒介,將會給地理學習帶來極大的益處。學生小組合作有各種各樣的方式,總的來說小組合作學習主要分為兩個主要的過程。首先在初級階段,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組合,自由組合即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合作學習的同學,這樣以來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就會更加的融洽,但是隨之產生的便是成員之間互異性較強的問題。在自由組合中,很多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組合在一起或者是成績不好的學生組合在一起,使得小組間合作效率產生了巨大的差異。這樣就需要進行第二個過程即合作學習的基本組合?;窘M合就是小組中的成員要具有不同的特長特色。在小組中,不同的學生要分別擅長領導、擅長記錄或擅長匯報等等,這樣每一個人都能夠在小組合作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定位,從而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得到提高。比如在學習“不同等級服務城市的功能”這一節時,教師布置了“小、大、特大城市功能區分”的探究題目,那么學生就可以在小組內進行合作學習,由善于領導的學生分配具體的工作細節;由善于思考的學生搜集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功能特點;由善于記錄的學生記錄下其他學生總結的不同觀點,最后由善于匯報的學生在班級里匯報本小組的合作學習結果,由此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教師布置的合作學習的任務。
三、以開放式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
地理來源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傳統的地理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地理學科的社會性,習慣于把學生“圈”在課堂上進行地理的教學活動,其實封閉式教學不僅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限制了學生授課的思維。這里所講的開放式教學是指讓學生走出封閉的課堂,走進社會,從社會中挖掘地理的元素。比如在學習“農業的區位選擇”時,教師就可以放棄在課堂教學的模式,和學生們一起走進農業園區,讓學生親身觀察,這時教師再結合學生所看到的景象,為學生講解當地農業區位選擇的標準,繼而拓展到我國農業區位選擇的標準和世界農業區位選擇的標準,讓學生不僅只是將地理知識掌握在書本中,更懂得了地理知識在現實生活生產中的實際應用,提高學生學以實用的能力,從而實現地理教學的真正價值。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學習地理原來也可以是“甜”的,更有甚者出現了害怕下課的情況,在老師宣布下課時,就會有學生感慨“怎么那么快?。 ?、“怎么又下課了啊!”學生最終會真正的愛上地理的學習。
四、結語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存在問題; 策略
符合現代教學實踐的教學策略定義是以一定的教學觀念和教學理論為指導,為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或教學任務,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對影響教學的各個要素進行系統化的總體評析、研究,進而策劃、形成可以具體操作的整體化實施方案。并進一步保證教學過程中的監控與調節,從而保證教與學的生動、活潑、主動而高效進行。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地理學習興趣不濃、態度不積極。學生升入高中以后,認為地理不重要,當地理教師反復強調其重要時,學生己經產生了極大的反感情緒,態度消極,更談不上興趣了。所以,在教學時地理教師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入手,培養學生地理審美情趣、愛國情操、人文地理情像、積極的學習態度等。
(2)學生地理知識基礎薄弱。學生對初中地理知識總體了解不夠,有待于進一步補充加強,特別是對地圖知識的基礎極為薄弱,連最基本的中國行政區劃有多少個都知之甚少,半數以上的學生對地理知識范圍了解較少,這對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非常不利,以至于高三畢業生也對地圖知識掌握不到位。
(3)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較差。由于不重視地理實踐活動和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識了解很少,而地理學科恰恰是離不開實踐的,這也正是學生對地理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4)高中地理教學對學生思維拓展不大。隨著地理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地理課程目標也日益深化。地理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讓學生了解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問卷中看出,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對學生的思維拓展不大。
(5)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許多學生認為地理是文科,只要背就行了,特別是女生,其實不然,任何學科靠死記硬背也是學不好的,必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自學習慣。還有,學生沒有統籌規劃時間的習慣,學習時喜歡觀望,或者推著走,哪科老師追得緊,就多學一點,缺乏計劃性。
二、高中地理教學策略分析
(1)創設教學情境。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教學過程中,一般可以采用播放視頻、講述故事、描繪神話傳說等形式,啟發學生的求知欲,吸引器注意力。其次,讓學生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推理生活中的各種自然、社會現象,找出其中蘊含的地理現象。因為生活情境真實、形象,易于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把枯燥的地理知識轉成了一個個活生生的具體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進入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的裝狀態,創造有意義的、高效的課堂教學。
(2)地理教學過程要以活動為中心。實踐證明,開展多種自主學習活動,不僅能培養學生主動去探究地理問題的創新精神,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而且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形成獨立人格。為此,最大限度地將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學生自主的地理活動,必將成為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基本方向。具體方法是:第一步,老師先將學習內容布置給學生,并結合教學內容提出若干難度不同的問題。第二步,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自學,并在自學的基礎上帶著問題去查閱資料、咨詢有關專家。第三步,小組內部總結知識結構,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和小組成員之間提出的問題,以使小組各成員都能完成大綱要求。第四步,小組間相互提問與解答。第五步,教師總結。總結的主要目的,一是點撥學生還比較模糊的內容,二是進一步突出重點,三是抓住知識的內在聯系,建立知識結構。
(3)提倡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新課標提倡主動探究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教學主體,促使學生真正地展示自己,充分地提高自己。比如,在講 “工業的區位選擇”這一節內容時,首先采取情趣導入法導入新課,以調動學生的情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領學生快速進入自主探究情境:“假設你是一名企業老板,想創辦一個工廠企業,那么,在選擇地點時,你將考慮哪些因素呢?”無論學生的答案是否合理,我都從中找出“發光點”予以肯定,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和總結,讓同學們了解到影響工業區位的有關因素,從而一方面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濃厚興趣,另一方面使學生增強自主探究的動力。我在給予學生充分肯定、提高自信心的基礎上,繼續拋出問題,引發學生探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邊設疑邊釋疑,能激發學生從各個角度和層面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在相對較難的知識點上作適當點撥,從而在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良好思維習慣。
參考文獻:
[1] 孟成偉.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探索[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 2008(06)
教學實踐證明現代中學地理教學的設計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操作:
一、興愉悅學習之風
1.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教學氛圍中最重要的一個要素,建立具有時代特征的新型師生關系是一切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我們認為現代師生關系應包含下列基本要點:
(1)師生關系是一種民主、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2)師生之間是一種相互信賴的朋友關系。
(3)師生關系是一種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
(4)師生關系是一種教與學的關系。
2.實施激勵機制,創造興奮點。
(1)教學內容設置盡可能使學生產生“跳一跳,能夠得著”的感覺,最大限度地刺激學生對知識渴求的欲望。
(2)幫助學生增加獲得成功喜悅的機會。當學習遇到障礙,教師應予以提示或者誘導,盡量使學習者能領悟到參與教學及獲得成功的喜悅,這種喜悅往往會成為學生繼續前進的加油站。
二、發創新起點之問
“發明千千萬,起始在一問?!边@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的確從某種意義上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1.從矛盾中引發問題。借助直觀手段,顯示與已有知識矛盾的事實,形成問題情境。如通過展示死海上躺浮著人的照片或圖畫,學生自然會產生疑問:為什么人不會沉下去呢?
2.在誘導中隨機設問。創設問題情境,一氣呵成。如在“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教學時,一開始讓學生根據“風是怎樣形成的”的原理,繪出大氣環流圖。
3.因果關聯大膽質疑。
三、揚地圖教學之長
地理圖像,作為直觀教學的重要形式,最能體現地理教學直觀性特點。怎樣充分發揮圖像化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呢?
1.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媒體。在充分運用好“三板”教學藝術的基礎上,利用投影、幻燈、錄像以及多媒體計算機等現代化電教手段,以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力求教學內容圖像化。在深入研究教材文字與圖像系列相互關系的基礎上,盡量使文字內容圖像化,圖像內容概括化。具體作法有:
(1)變死圖為活圖。如利用“地球公轉演示儀”或自制活動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講解地球公轉運動。
(2)化繁圖為簡圖。如將黃赤交角的變化用共面直線來表示。
(3)變文字為圖像。五種地形的異同點可用圖像展示(地形圖略)。世界洋流分布規律的學習則采取邊畫地圖邊講授的方法。其結果事半功倍。
(4)創設寓意圖。利用“地球出汗了”“小鳥的哀鳴”等寓意深刻的漫畫、圖片幫助學生加深對地理觀念的理解。
四、走因材施教之路
教學實踐證明,課程設計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從教學內容而言,中學地理教材涉及自然、人文、區域三大部分,教育對象又處于動態變化之中,如何因材施教、卓有成效是關鍵之所在。具體而論,教者必須精心備課、靈活處理好教材。
1.自然地理課除了要精講地理事實、地理規律、地理原理之外,還要向學生展示一些地理之謎,介紹一些地理名家與日新月異的地理科學。
2.人文地理內容的教學設計,應富有時代感及責任感。諸如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生態問題等等。
3.區域地理是研究不同范圍、不同層次的區域特征的形成,是由居住在該國家或地區的人們與地理環境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而不是簡單地由某一地理要素所決定的。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高中地理
翻轉課堂是一種顛覆傳統教學模式的先進教學模式,它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重構,其已經被逐步運用于高中教育中,同時取得一定的教學成果。但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教師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認識還并不到位,需要得到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基于此,本文在此初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促進高中地理教學改革與創新。
一、運用翻轉課堂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在傳統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多數教師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主要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從主觀上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這就導致學生獲得的認知并不深刻,求知的興趣也不高,教學的質量也隨之降低。
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學生在主動的探究中建構知識。以《冷熱不均引起大氣環流》為例,教師根據課標,在分析重難點的基礎上自己操作演示熱力環流實驗,同時配合教學內容的講解,錄制一段15分鐘左右的視頻,讓學生課前在家中提前觀看。這樣一來,學生失去了教師的限制,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拍攝的教學微視頻可以保證每個學生能夠清楚直觀地看到熱力環流形成的全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而主動探究熱力環流原理,明白冷熱不均是引起熱力環流的直接原因,使學生在探究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
在此過程中,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利用自身的能力解決其中的問題。因此,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探究與學習能力。
二、運用翻轉課堂開展更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
與此同時,教師還能夠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更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在課前預習時,學生能夠梳理和總結學習中的疑難點,課堂就成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相應的節省出時間來完成作業或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為個性化的學習提供真正的平臺。教師也能以此為基礎開展更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
例如,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前學習中國自然災害的特點,但教師發現,學生自主學習對其中的特點難以把握,因為學生沒有將重點放在中國這個地域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針對這個問題進行詳解,結合中國的地理特點向學生闡述中國自然災害的類型與特點,并對其他學生已經基本掌握的知識點進行簡潔的講述。
這就減少了教學內容,變相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總的來說,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還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它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翻轉的是課堂,更新的是理念,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它為高中地理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時也需要教師在實踐工作中對其進行完善,進一步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