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9 16:28:48
序論:在您撰寫債務危機案例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清債工作目標
按照國務院關于“制止新債、摸清舊債、明確責任、分類處理、逐步化解”的總體要求,通過清理自查,摸清我鎮村級債權債務形成的原因、構成和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核查審定、鎖定債權債務,為下一步按照中央有關政策化解村級債務,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促進我鎮農村經濟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二、成立機構、明確職責
根據區政府規定,我鎮成立了清理鎖定村級債權債務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鎮政府鎮長;副組長:,鎮工會主席;成員單位由鎮財政所、社會事務綜合管理站等單位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清債辦),抽調專業人員組成工作組,負責組織指導和幫助各村開展村級債權債務的清理自查和統計上報等具體工作;各村委會成立有村民代表參加的清債工作小組,在區鄉兩級政府的政策指導下,具體實施村級債權債務的清理自查工作。
三、清債工作的主要內容
(一)全面自查、摸清底數
通過村自查清理、摸清底數,為鎮級核查提供翔實的基礎數據和有效依據。
1、時間安排
自查工作從2012年5月15日—5月底。由各村清債領導小組牽本村委會(包括村民小組)2011年底以前形成的各種債權債務和村級資產按要求進行全面自查。
自查工作務必于15天內內完成,自查結果按要求登記匯總后,報鎮黨委、政府審核。
2、工作要求
(1)自查統計工作應根據區統一設計表格(表樣見附件),結合本村實際,按照債權債務發生的時間、用途、利率、經手人、證明人、債務人、債權人等項目進行分門別類、登記造冊;對村級集體所有的資產要按照資產名稱、數量、價值(估值)等內容登記臺帳,并在自查后實施動態管理,及時登記。
(2)村級自查結果要經過村民理財小組和村民代表逐筆核對、審查、確認,經自查登記入冊的債權債務和村級資產必須具備充分有效的原始依據,確保帳冊相符、帳據翔實。
(二)徹底核查、鎖定債務
1、時間安排
核查工作由鎮清債辦從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核查工作組,工作組根據各村自查結果,有針對性地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村組先行試點核查,同時區清債辦也要對部份村進行核查。根據試點結果總結經驗,研究制定明確的鎖定債務原則和方案,再在全區全面鋪開。核查試點工作從2012年6月開始,具體全面鋪開到核查鎖定工作結束時間,根據試點工作情況再另行確定。
2、工作要求
核查鎖定債務試點工作原則上按照以下工作原則確定,遇重大特殊事項或以下未列舉的事項,難以確定的,由鎮核查工作組報區清債領導小組討論研究后再確定。
(1)核查工作以村級自查為基礎,以會計帳目為依據,帳內帳外相結合,同時注意聽取群眾的意見,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要重點進行核實。
(2)對在賬面往來沒有的債權、債務,各村應出具有效原始依據,經核查組審核確認屬實的,憑有關依據按程序可及時補登有關賬表。
(3)對由于時間較長或其他歷史原因造成原始資料不完備的,審核時除通過對債權債務相關記錄進行分析核對外,還應注重聽取群眾意見,審核其他能相互印證的資料,必要時進行實地核實,并由相關單位出具書面證明和資料缺失原因說明材料等。
(4)經清查不實的村級債權債務,以及違反規定增加農民負擔形成的債權債務,原則上村級債權債務中剔除,特殊情況報區清債辦研究確定。
(5)對債權單位或債權人已撤消或者主動放棄追債要求的,經雙方協商一致簽訂有關協議后,按有關程序核銷雙方債權債務。
(6)對村內過去興辦電力、通訊、交通、水利、教育等公益事業所欠債務,若其事權、財權、產權已上劃的,先對其債務單列,通過協商后,按有關程序劃轉給有關單位;對確屬用于集體生產、興辦公益事業形成的債務(對形成有形資產的必須到實地核查驗證),借貸手續齊全,使用開支合理的,可確認為集體債務,由集體逐步償還。
(7)對村組集體在發展農業生產、興辦公益事業過程中形成的工程,其工程造價以決算審計報告為準,無工程決算審計報告的以項目中標價、合同價或驗收決算單為核實依據,同時要通過實地勘察和查賬相結合核實工程造價是否符合規定,工程造價必須符合國家或地方定額規定和公允市價,超過部分一律從債務本金中剔除。
(8)對以村組集體名義為個人和其他單位貸款或擔保形成的債務,先對其債務單列,并通過認真協調,幫助其解除擔保關系,盡量從村級債務中剝離出來。
(9)對村級管理費開支形成的開支,由村民代表逐步審核確認,與村集體事業無關、村民不同意的,按“誰舉債、誰負擔”的原則落實責任人,從村級集體債務中剝離。
(10)對由村集體代墊代繳應由農民承擔的合理稅費而形成的債務,應將其債務分解落實到相應農戶,并明確稅改前、稅改后欠稅費項目、金額。對此類債務先分類統計匯總,再根據統計數據,報區政府研究后決定處理辦法。
(11)對村級集體所有的資產,根據村級自查結果,通過實地調查驗證后可對其數量和價值進行初步確認,有必要的可請專業機構確認。經確認的集體資產由區核查組指導鄉鎮經管站會計人員按照有關確認文書和有關程序建立動態管理臺賬,并對資產的增減變化按有關管理要求,實施動態管理,實時登記。
原告:林文騫,男,38歲,個體經商。
原告:劉達森,男,37歲,個體經商。
原告:林其田,男,41歲,個體經商。
原告:潘儒山,男,55歲,國家公務員。
原告:林文進,男,37歲,個體經商。
原告:王生堂,男,41歲,個體經商。
被告:林子中,男,47歲,個體經商。
被告:劉秀鳳,女,41歲,系林子中之妻。
1989年至1993年間,被告林子中、劉秀鳳夫婦因經商資金不足,先后向原告林文騫、劉達森、林其田、潘儒山、林文進、王生堂等6人借款48萬元,其中林文騫17萬元,劉達森10萬元,林其田75000元,潘儒山45000元,林文進25000元,王生堂65000元。1992年7月10日,林子中與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舊城改造辦公室簽訂預購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崇榮路109幢4號店面房合同,該合同規定:房屋建成后,由林子中驗收,并負責辦理房產證。1993年2月25日,林子中交清房價款229469元,并于同年9月28日從賣房單位接管使用所購店面房,但未依約向房管部門申辦產權登記和領取房產證書。此后,因欠6名原告借款未還,被告林子中、劉秀鳳于1994年2月5日與原告林文騫、劉達森達成以店面房抵債協議,該協議約定:座落在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崇榮路109幢4號店面房以48萬元抵償給林文騫、劉達森,產權歸其所有;林子中、劉秀鳳欠林其田、林文進、王生堂、潘儒山21萬元債務轉由林文騫、劉達森承擔;林子中、劉秀鳳將購房發票交由林文騫、劉達森辦理房產證,有關費用由林子中、劉秀鳳負擔。協議簽訂后,林其田、林文進、王生堂、潘儒山均同意林子中、劉秀鳳所欠債務轉由林文騫、劉達森承擔。林子中、劉秀鳳在收回6原告全部欠條并銷毀后,將店面房及購房合同書、發票交給林文騫、劉達森。同年2月15日,林文騫、劉達森又與林子中、劉秀鳳簽訂店面房租賃協議,約定:林子中、劉秀鳳每月付租金2000元,繼續使用4號店面房做生意至同年12月份。林文騫、劉達森一次性收取了租金2萬元。1994年12月中旬,林文騫、劉達森委托他人到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舊城改造辦公室(賣房單位)辦理店房戶主更名手續,因林子中、劉秀鳳與他人發生其它債務糾紛,該店面房于1994年12月被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人民法院查封,致使林文騫、劉達森未辦成店房產權登記、過戶手續,林文騫、劉達森也未償還林子中、劉秀鳳尚欠林其田、林文進、王生堂、潘儒山之借款,引起糾紛。林文騫,劉達森于1995年元月訴至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人民法院,請求判令林子中、劉秀鳳歸還欠款48萬元或將訟爭店面房判歸其所有。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人民法院在審理時追加林其田、林文進、王生堂、潘儒山作為共同原告參加訴訟,他們要求被告歸還其欠款,或要求原告林文騫、劉達森歸還替被告承擔的欠款,并支付欠款利息。
被告辯稱:所欠6原告的借款,已經用其店面房與原告林文騫、劉達森簽訂以店抵債協議償還。原告林文騫、劉達森未及時到有關部門辦理房產證,是造成該房被法院凍結而無法辦證的原因,其責任應由原告林文騫、劉達森承擔。
「審判
三明市三元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林文騫、劉達森與被告簽訂以店面房抵債協議時,被告的店面房未按有關規定申辦所有權登記,也未辦理過戶手續,違反了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該協議屬無效協議?;谠搮f議而派生的債務轉移及店面房租賃協議,亦無法律效力。原告林文騫、劉達森向被告收取的店面房租金應退還給被告。被告未歸還所欠6原告的借款,是導致本案糾紛的原因,被告應歸還所欠原告的借款,并償付銀行利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五)項、第一百一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七條第(六)項,《城鎮房屋所有權登記暫行辦法》第十條,《福建省房屋抵押管理暫行規定》第十條第(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之規定,于1995年3月17日判決如下:
一、原、被告間所簽訂的以店面房抵債協議無效。
二、原告林文騫、劉達森退還收取的2萬元租金給被告。
三、前項金額沖抵借款,被告應償還林文騫、劉達森借款25萬元及同期銀行利息29737.5元(自1994年2月6日起至1995年3月5日止,按月息9.15‰計算)。
四、被告應償還林其田借款7.5萬元及同期銀行利息1040.63元(自1994年12月22日起至1995年3月5日止,按月息5.55‰計算)。
五、被告應償還潘儒山借款4.5萬元及同期銀行利息624.38元(自1994年12月22日起至1995年3月5日止,按月息5.55‰計算)。
六、被告應償還林文進借款2.5萬元及同期銀行利息2973.75元(自1994年2月6日起至1995年3月5日止,按月息9.15‰計算)。
七、被告應償還王生堂借款6.5萬元及同期銀行利息7731.75元(自1994年2月6日起至1995年3月5日止,按月息9.15‰計算)。
宣判后,被告林子中、劉秀鳳不服,以用店面房抵債屬雙方自愿,沒有違反法律規定,應認定有效;原審將不存在的訴進行處理顯然不當等為理由,上訴至福建省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
6原告均以同意林子中、劉秀鳳上訴的理由,進行了答辯。
福建省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債權債務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上訴人林子中、劉秀鳳應償還所欠被上訴人的48萬元借款。上訴人林子中、劉秀鳳因無錢還款,將其向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舊城改造辦公室購買并已實際占有、使用、收益的店面房,用以抵償債務,系自愿所為,與被上訴人林文騫、劉達森簽訂的以店抵債協議內容沒有違反法律規定,應受法律保護。該協議非買賣店房,林子中個人未辦理產權證,不影響該協議效力,基于該協議而產生的債務轉移及店面租賃協議也合法有效。上訴人提出以店抵債有效理由成立,予以采納。原審認定事實有誤,適用法律不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定,于1995年7月18日作出如下判決:
一、撤銷三元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
二、上訴人林子中、劉秀鳳與被上訴人林文騫、劉達森簽訂的以店面房抵債協議合法有效,三明市三元區崇榮路109幢4號店面房產權歸林文騫、劉達森所有;林子中、劉秀鳳欠林其田、潘儒山、林文進、王生堂借款21萬元由林文騫、劉達森負責償還。
「評析
本案一、二審法院認定事實相同,但處理結果截然相反,分歧在于對被告以其所有但還未辦理產權登記的房產,與原告林文騫、劉達森簽訂的抵債協議應如何認定?
從本案事實來看,被告向三元區舊城改造辦公室預購了4號店面房,預購合同約定:房屋建成后,由林子中驗收并負責辦理房產證。此后,被告交清了購房款,取得了發票,出售方交付了房屋,被告已予以使用。從這種預購房屋關系來看,出售方交付了預購的房屋,購買方接受了預購的房屋的,房屋產權即轉移到購買方,剩下的僅是購買方憑購房手續辦理產權登記。因此,不能認為購買方未辦理產權登記就不享有房屋產權。本案被告既然已經享有4號店面房的產權,就有權用其所有的財產向債權人抵債。債權人同意債務人的抵債行為,與債務人所簽訂的抵債協議,依法即成立生效。從債務人將抵債物交付于債權人時起,債權債務關系消滅,抵債物所有權轉移給債權人所有。所以,二審法院以當事人之間的協議并非買賣房屋,林子中個人未辦理產權證,不影響該協議的效力為理由,認定本案抵債協議有效,是正確的。隨后所簽訂的租賃協議也隨之有效。
1、股東加速出資的法律適用
依照現有的法律規范體系,《公司法》[1]未對此問題進行規定,《公司法司法解釋三》[2]構造的補充賠償責任,能否進行擴張性的解釋,即債務清償責任擴展到出資未到期的股東,目前爭議較大,在公司非破產、解散的情況下,犧牲股東出資期限利益,履行到期債權,落實到具體執行工作中存在較大難度。
2019年出臺的《九民紀要》[3],以股東依法享有期限利益為由,明確提出原則上不支持加速到期,同時規定了兩種例外情形?!毒琶窦o要》看似對于股東加速出資給出了權威的解答,但卻無法作為審判執行的依據。例外規定1的實質要件與破產[4]規定并無二致,即要求加速股東出資,償還到期債權,但在執行效果上是完全不同的。若根據例外規定1做出執行裁定,要求股東加速出資到期的財產,其結果是個別債權人受償。若依照破產程序,將未到期的股東出資歸入破產財產,其結果是由公司所有債權人公平受償。在執行效果上,《九民紀要》的這一規定會導致偏頗性清償。
當前關于股東加速出資的法律規定,審判、執行工作的標準無法統一,通過查找相關司法判例可知,對于是否引入股東加速出資,賦予了審判員較大的自由裁量權。
2、司法實務中對于加速出資的爭論焦點
(1)認繳出資的約定義務與補充賠償責任的法定義務
部分觀點認為,認繳出資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基于公司章程,約定股東認繳、實繳金額及時間,本質上是公司內部的約定,其不具備對抗債權人債權實現的效力。而股東的補充賠償責任,是法人在市場交易活動中,作為獨立的法人實體,應承擔的交易風險,應對其進行擴張性解釋。股東認繳制度不能成為股東逃避補充賠償責任的原因,補充賠償責任應股東認繳這一行為發生時就產生效力。約定義務不能對抗法定義務,在企業無可供執行財產時,可以加速股東出資。
反對觀點認為,公司作為法人實體,在設立時會對外進行信用信息公示,股東出資情況會完整的體現,股東出資情況因公示行為而獲得公信力,股東基于公示行為享有出資的期限利益。第三人在與公司交易時,可以實時查詢到企業出資情況,如第三人自愿與企業進行商業貿易,客觀上即認可股東認繳期限,不能以債權到期為由,加速股東出資。
(2)股東加速出資清償單獨債務人與破產清算均償的矛盾
根據《九民紀要》第6條規定兩種例外情況,情況1規定,當窮盡所有執行手段后,仍無財產可供執行,已具備破產原因,但不申請破產的。根據《九民紀要》,債權人申請執行公司到期債權時,如符合第6條規定,法院可執行未到期的認繳出資,實現債權人的到期債權。然而這一規定實施受到了批判,反對觀點認為,首先,當公司資產不足以清償到期債務時,應依照破產法規定,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未到期認繳出資應由公司全部債權人共同均分,因執行某一案件而加速股東出資,是對其他債權人利益的侵害。其次,即使在公司破產前,加速股東出資,清償了某一債權人的債權,在進入破產程序后,其他債權人仍可以行使撤銷權,撤銷已執行債權,無疑會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
法官點評:
從執行工作角度出發,如何確保公司獨立法人地位、促進股東出資自由、維護公司債權人利益是相關法律設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討論股東加速出資這一問題時,應當著眼于保持公司、股東、債權人這三方利益的相對平衡,對股東出資義務的規則進行修補。
1、明確法律適用的選擇
之前已討論過當前法律構建,根據現行法律規范體系,首先,應明確是否對公司法第3條進行文義解釋,即“股東”是否包含出資期限尚未屆滿的股東。對公司法司法解釋第13條是否進行擴張解釋,認為在公司到期債務無法清償的情形下,“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應當包括出資期限尚未屆滿而未實際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
2、完善《公司法》司法解釋
有觀點提出,應跳出現有法律體系對于股東加速出資規定模糊不清的情況,完善相關立法,才能根本解決當前法律漏洞。但修法的時間成本過高,牽涉的范圍太廣,修法并不是最佳選擇。建議在充分考量當前審判執行工作的痛點,以相關判例為研究基礎,推動《公司法》司法解釋的完善,統一司法審判標準。
3、短期過渡方案:實施執行轉破產程序
從執行工作出發,通過參考部分執行工作處理方法,執行轉破產程序可作為短期過渡方案,當收到執行申請人的執行申請后,窮盡全部執行手段,確認公司無財產可供執行后,可終結執行程序轉交破產清算。這一制度設計仍有相關細節需要把控,如:執行與破產清算工作如何銜接;窮盡全部執行手段、無財產可供執行是否由相應標準,防止轉破產程序的隨意性等。
[1]《公司法》第3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2]《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13條第2款: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已經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住宅商品房過去一直沿用以建筑面積計價的方法。隨著墻體材料和建筑技術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住宅使用功能有了新的要求,住宅設計也已做了相應的改進。為適應住宅建設發展的新形勢,根據國發〔1992〕66號文、京政發〔1993〕4號文和(91)首規辦規字第124號文的有關規定以及經市政府批準頒布的《北京市“九五”住宅建設標準》,決定對北京地區新建住宅商品房(包括危改和安居住宅售房)實行按使用面積計算首次售價的辦法。具體規定如下:
一、從1997年1月1日起,新建住宅的設計圖紙必須明確標出每套住宅的建筑面積和使用面積。
二、住宅套內使用面積的概念是每套住宅戶門內除墻體厚度外全部凈面積的總和。其中包括臥室、起居室、過廳、過道、廚房、衛生間、儲藏室、壁柜(不包括吊柜)、戶內樓梯(按投影面積)。利用坡屋頂內空間作房間時,其一半的面積凈高不低于2.1米,其余部分最小凈高不低于1.5米,符合以上要求的可計入使用面積;否則不算使用面積。
每戶陽臺(無論凹、凸陽臺)面積在6平方米以下的,不計算使用面積;超過6平方米的,超過部分按陽臺凈面積的1/2折算計入使用面積。
三、住宅建筑施工總承包單位要認真做好施工過程中的洽商變更記錄,對建筑面積和使用面積的變動要準確地反映在竣工圖上。
四、從1997年1月1日起,北京地區經銷的住宅商品房均以使用面積作為首次計價單位。為保持過去長時期以來住宅商品房按建筑面積計價的延續性,亦同時注明按建筑面積換算的單方價格。根據市政府1992年3號令由市物價局會同市計委、市建委審批商品房價格的規定,并按照(92)京價收字第124號文規定的作價辦法計算出每一平方米使用面積的售價,報市物價局批準。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9)
摘 要:近年來,伴隨自由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各國經濟普遍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相應的,也將利益與風險捆綁在一起。最近發軔于希臘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之一。首先,介紹了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的基本情況及深刻原因,然后,結合中國發展的實際分析了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可能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重點研究危機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啟示。
關鍵詞 :債務危機;歐洲;中國經濟;影響,外匯儲備
中圖分類號:F81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14
收稿日期:2015-04-08
1 緒論
近年來,伴隨自由經濟的發展和金融市場的逐步全球化,各國經濟普遍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相應的,自由化和全球化將利益與風險捆綁在一起。最近發軔于希臘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之一。所謂主權債務,就是指某一主權國家以自己的國家信譽作擔保,通過發行債券等方式向國際社會所借的債務。由于所借債務大多是以外幣計值,因此,一旦債務國家的信用評級被調低,就會引發主權債務危機。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國債負擔率(國債余額與GDP之比)和赤字率(赤字總額與GDP之比)來分析和評價政府債務風險。比如,歐盟在《穩定與增長公約》中就規定,各成員國公共債務水平和財政赤字比例分別不得超同期GDP的60%和3%。
2009年10月,希臘政府宣布,2009年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預計達到GDP的12.7%,公共債務占GDP的比例也預計達到113.4%。此消息一出,隨即全球三大評級公司相繼下調希臘主權信用評級,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率先爆發。這之后,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相繼爆發債務危機,希臘債務危機最終發展演變擴大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如今,歐洲債務危機不斷加劇蔓延,全球經濟都面臨全面陷入的危險。中國經濟雖然發展迅速,面對不斷擴散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必須高度重視,應及時做好應對措施,避免我國出現債務危機。
2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的原因
2.1 對周期性較強產業過度依賴
希臘、西班牙、愛爾蘭等國家過于依賴周期性產業,而這些產業受危機影響最為嚴重。以希臘為例,旅游業、造船業、文化業和農業是該國的主要產業,尤其是旅游業比重已超過20%。當金融危機爆發,希臘經濟備受打擊,2009年旅游業收入較之2008年,減額達到12億歐元。西班牙的產業支柱是房地產和旅游業,隨著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來襲,房地產市場遇冷,價格持續下跌,空置率也居高不下;它的旅游業發展情況也不容樂觀,游客稀少,酒店入住率嚴重不足,普遍都在不足50%以下。在愛爾蘭,其支柱產業——農業,也因為金融危機的原因,出口受阻、價格下跌。相應的,因危機財政收入銳減的背景下,各國為了應對危機,提振國內經濟,紛紛采取大規模財政刺激手段,如此政策疊加,各國的財政赤字和政府負債水平普遍大幅上揚。
2.2 畸形的收入分配制度不斷積累隱患
二戰之后,歐洲國家相繼建立起以高福利為標志的社會收入分配制度與社會保障制度。首先,在工資水平上,歐洲國家一直以“高工資”著稱。以希臘為例,它屬于歐洲較貧困國家之列,雖然它的GDP增長速度始終徘徊在1%-2%,實際工資卻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增速超過5%,在2008年甚至達到8%,比歐盟平均水平高出4個百分點。其次,在社會福利上,歐洲各國建立了包括兒童津貼、病假補助、失業救濟、養老保險、殯葬補助、醫療、教育等各類完善的福利制度,覆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對失業人口提供的巨額補助,是拖累政府財政的重要原因。希臘的失業率常年在10%左右,這個比率在歐洲地區并不算最高,但是由于希臘綜合國力薄弱,因此失業救濟給政府增添了巨大的壓力。
2.3 救濟政策不力,市場投機盛行不斷推波助瀾
希臘等歐洲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既有其自身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問題,也是歐元區體制上缺陷的集中體現。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各國政府為拯救本國經濟,紛紛推出規模巨大的財政刺激計劃和投資計劃,以債治債,借債投資,造成許多經濟體財政赤字攀升。雖然最終全球的大救市使得經濟回暖,但是并未解決政府過分干預使得資源錯配、低效的核心問題,最終以主權債務危機的形式表現出來。其次,諸如美國高盛集團等投資機構為了謀取高額利益,打著“創新”的旗號,為希臘政府設計出系列投機大、風險高的金融衍生品對于危機的發生與蔓延不斷起到推波助瀾作用。
3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3.1 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雖然歐洲發生主權債務危機的國家在我國貿易出口中僅占很小的份額,但是這些國家的債務危機波及到了整個歐盟地區,使得歐盟國家財政收入、社會投資、居民消費等方面發生緊縮。由此可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發生和蔓延會對世界其他地區造成不可小視的影響,特別是對于我國這樣一個嚴重依賴歐洲市場的發展中國家。
3.2 對我國外匯儲備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一直保持快速增長,截至2013年底,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高達4億美元,其中近70%都是美國資產。本著外匯儲備多元化的方向,我國增持了更多的歐元資產。但是隨后歐洲爆發主權債務危機,歐元對美元顯著貶值,匯率從2009年22月26日的1.514下降至2013年12月31日的1.198,貶值幅度將近18%,而且存在進一步貶值的風險。這無疑加大了我國外匯儲備的風險,為我國外匯儲備多元化發展增添了新的難題。
4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中國的啟示
4.1 謹慎對待和處理中國的主權債務問題
面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給全球經濟特別是給主權國家經濟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也提醒各主權國家包括中國,應該對政府債務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和謹慎對待處理。據我國財政部數據顯示,到2013年底,我國中央政府債務占GDP的17%。債務水平遠低于警戒水平,短期內發生主權債務危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這是排除地方政府債務之外的統計數據,2013年底,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總額已達107 174.91億元,其中67 109.51億元債務附有償還責任,占比62.62%;其中23 369.74億元附有擔保責任,占比21.80%;另外16 695.66億元附有救助責任,占比15.58%。如果將地方政府債務、大型國企債務等情況統計在內,2013年我國政府債務的總比重就達到驚人的82%。龐大的隱形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不容忽視,面對如此高壘的債務水平,政府必須謹慎對待,加大財政監管力度,嚴控地方政府舉債行為,切實降低地方債務違約率,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4.2 強化金融監管,加強金融機構改革
首先,建立完善的銀行業監管體系,尤其是對其合規性監管。加強銀行業的風險管理,強化風險控制,嚴格控制政府負債規模。其次,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金融風險預警以及處理機制。再次,對金融機構應推行有效的市場退出機制。另外,建立和完善市場的法律法規,強化金融機構存款保險制度,可以對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財政影響起到防范和緩解作用。
重新定位國有銀行和政府之間的關系。政府不能繼續充當國有銀行的庇護神,切實增強銀行的經營意識、市場意識和風險意識。要對國有銀行進行產權改革。實現產權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必須重視吸收民間資本和國際資本。推動籌集資金的方式多種多樣,例如引入境外投資者、發行基金證券和注資等。充分發揮非國有股東的盈利動機和風險規避意識,強化國有銀行的防線內約機制,降低金融風險對國家財政的負面影響。
4.3 慎重用好財政刺激政策,把握好財政赤字的“尺度”和“亮度”
財政刺激政策是政府干預市場看得見的“手”。在我國,無論是基于根深蒂固的“GDP考核觀”,還是經濟下行時的有效提振經濟措施,財政刺激政策都有可能多次伸出手,并且效果不錯。但應該看到,財政刺激政策過大,也可能造成通貨膨脹的壓力,以及對私人部門的擠出效應,容易造成經濟的大起大落,因此,應把握好財政刺激政策的“尺度”。
同時,隨著中國經濟日益全球化,一個主權國家財政刺激政策必然會影響其他社會經濟體的發展與決策。因此,主權國家的財政刺激政策的透明度問題將越來越多地被關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說明,我國應該加強與國際機構的溝通、協調,與國際接軌,增加中國財政的“亮度”。
4.4 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投資出口導向型向消費導向型轉變
出口、消費、投資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出口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中,顯示過分依賴出口拉動的發展方式極易受到外部沖擊,也是不可長期維持的。從長遠和健康發展的角度看,中國的經濟發展不能長期依賴出口導向型模式。必須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依靠外需轉到以內需為主。消費是比出口、投資更好、更長效的拉動經濟增長的持續動力,擴大內需是中國經濟結構性轉換的核心因素,倘若不主動轉向內需為主,在面臨危機時將處于被動的位置。同時,在出口地區與國家來看,應將主要向歐美國家出口逐步轉向亞洲新興國家、東盟、非洲國家等;出口產品也應全面轉型升級,從單純初級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結構向高附加值、高技術轉變。
參考文獻
1 原博.淺析歐債危機對中國的影響[J].東方企業文化,2011(22)
2 韓曉琴.歐債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其應對[J].桂海論叢,2011(6)
3 王軍強.歐債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啟示[J].現代商業,2012(2)
4李京陽.歐債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及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思考[J].財經科學,2012(3)
5 Prospects for European Integration as the EU Deals with the Debt Crisis[J].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2012(2)
6 沈國棟.試析歐債危機的成因、未來走向以及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中國外資,2012(6)
7 曾寅初,劉君逸,梁筱筱.歐債危機對中歐農產品貿易的影響分析[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2(2)
8 徐愛勤.淺析歐債危機對中國外貿的影響及對策[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8)
9 董彥良.歐債危機對中國投資歐盟的戰略影響[J].商場現代化,2012(11)
在經歷了之前一段時間市場對歐元區通貨膨脹問題的關注后,近期人們的視線又重新轉移到歐元區債務危機上。這次被關注的對象仍是希臘。希臘接受歐盟與IMF的1100億歐元救助已一年,仍面臨收入不足和深度衰退困境。在希臘將于6月面臨134億歐元融資缺口之際,各界關注其是否需要重組債務。不過,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和歐洲央行的多位高層官員表示希臘必須避免債務重組,并且要大力推進減赤和私有化進程從而克服該國的債務危機。根據民意調查,大多數的希臘民眾反對采取進一步的緊縮財政政策并舉行全國性的罷工,這無疑是對希臘執政黨的又一次考驗。另外,希臘近期被標普調降3個信用等級,希臘3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攀升至27%。市場對于希臘債務重組的不可避免的憂慮又加深了一層。
這些有關希臘可能重組債務的跡象令投資人感到恐懼,但正如往次一樣,債務重組對歐元的信譽將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如果希臘進行債務重組,那么重組可能擴散,損害整個歐元區的聲譽和經濟一體化進程。無論將希臘債務重組說成重新“調整”、“安排”還是“自愿的債務交換”,都會被普遍理解為違約。希臘一旦違約,包括西班牙在內有債務危機的其他歐元區國家將立即被推到危機最前線。歐元區各國一定會盡力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否則他們此前所作的種種努力將功虧一簣。事實也是如此,5月末的歐盟財長會議堅決否認了希臘債務重組的可能性,德國態度軟化,歐元區開始討論第二輪援助方案。
在希臘問題鬧得沸沸揚揚之前,葡萄牙作為第三個獲得援助的國家,IMF和歐盟在2011年5月總計敲定了780億歐元的援助金額,使得葡萄牙在兩年多一點的時間內可以不必進入市場發售中長債。5月20日,IMF表示將立刻向葡萄牙先發放61億歐元的貸款,以緩解投資者的憂慮。但一切僅是個開始,施援條件據預測會導致葡萄牙今明兩年經濟均萎縮2%,該國必然要經歷一段艱難的調整期――要么直接面臨死亡,要么現在開始動一系列手術。
歐洲債務危機的成因:表面的與深屢次的
歐洲債務危機的產生,表面上看是由于歐盟成員國自身巨額債務引起的,但其更深層次的根源在于歐元區統一的貨幣政策和歐盟的結構性失衡以及難以為繼的高福利制度。
首先,歐元區實行統一的貨幣政策,這就極大地限制了歐元區各國運用經濟政策發展本國經濟的空間與能力。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個國家調節經濟運行的兩個最主要政策工具,由于歐元區實施統一貨幣政策,整個區域內沒有統一與嚴格的財政政策框架,因而各個國家都盡可能地把財政政策運用到極致。2008年,美國爆發大規模金融危機,歐洲各國為走出衰退泥潭,大都采取了大規模的擴張財政政策來刺激本國經濟,這就導致了債務風險的快速積累,并不斷演化成了可能危及全球經濟發展的債務危機。
其次,歐元區成員國之間的經濟結構不平衡。在歐元區成立之初,歐元區的各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距甚遠。根據《穩定與增長公約》的要求,歐元區成員國必須達到下列標準:首先是控制政府開支不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其次是國債必須保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60%以下或正在快速接近這一水平,最后是通貨膨脹率不能超過三個最佳成員國上年通貨膨脹率的1.5%。當時真正滿足這一系列標準的成員國并不多。包括希臘在內的許多國家在做出遵守有關財政赤字與債務等限制性規定的承諾后,才得以加入歐元區。另外,近幾年歐盟的過快擴大不僅末能緩解歐盟發展結構性失衡問題,反而更加劇了這種失衡。以歐盟委員會前主席德洛爾為代表的相當一部分人就認為,現在出現諸多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歐盟未徹底消化上次擴大的成果,便又急于吸納新成員國,這不僅破壞了其穩定基礎,還削弱了其向外投射影響力的能力。如果成員國間競爭力差距不縮小,債務問題無法根本解決,勢必成為影響貨幣聯盟穩定的“定時炸彈”。
最后,盡管歐元區成員國經濟實力差異較大,但隨著歐洲―體化進程的推進,各成員國均形成了以高福利為主要特征的社會保障制度。特別是希臘,遠遠脫離其自身經濟實力水平的高福利制度使得希臘財政不堪重負,但為了維持民意支持率,政府又不得不延續這種高福利制度,并通過發行債券來獲取施政資金,致使債務風險不斷積累,最終釀成歐洲債務危機。
歐債危機將何去何從
歐洲債務危機的持續擴大,不僅威脅著歐元區甚至整個歐洲的穩定,而且也威脅著整個世界經濟的復蘇進程,已成為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最大誘因。
從本質上來說,歐洲根本走出債務危機有賴于經濟的全面復蘇,如果歐洲經濟增速放緩,將令歐盟各國削減財赤的壓力陡增。另外,歐元區成員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差距也比較明顯,一方面是以德國和法國為代表的核心成員國正在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另一方面,是西班牙、愛爾蘭等國家因緊縮措施而逐漸落后。經濟復蘇勢頭的不均衡不僅難以縮小歐洲內部發展的不平衡,反而會加劇歐洲內部失衡問題。此外,歐元區高福利社會制度下財政支出方式的不合理性仍將是擺在歐盟面前的棘手問題。為削減財赤,歐盟觸碰了社會福利這塊“奶酪”。目前,緊縮政策已導致多國官民對立加劇,激進勢力抬頭和政局不穩,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
但歐盟也在積極尋求解決歐洲債務危機蔓延的方法,并陸續出臺了多項措施。歐盟委員會5月12日正式出臺改革建議,擬完善歐盟層面上的經濟治理,通過強化財政紀律和加強成員國間經濟政策協調等措施防范希臘債務危機重演。另外自希臘債務危機爆發以來,根據與歐盟及IMF的救助協議,希臘政府將削減300億歐元赤字,保證2014年赤字占GDP的比重下降至3%以內。葡萄牙、西班牙等國也相繼推出了一系列財政緊縮計劃。近期德國在提出一項建立中期的、全面的穩定計劃中,強調希望將歐盟成員國的財政鞏固措施納入其中,歐元區“財政聯盟”的議題也成為市場議論的熱點。
雖然歐盟改革的道路并不平坦,歐洲債務危機也將會是歐盟長期必須面對的問題。但總體而言,目前鬧出債務問題的歐洲國家的GDP僅占整個歐元區的5%,整個歐元區的預算赤字占GDP的比重大約在6%,遠低于美國以及日本。未來我們需要更多關注歐元區經濟增長問題,這是解決歐洲債務問題的根本后盾。如果經濟增長出現大的問題,則是真正擔隴的開始。
信心比處理危機更重要
從歷史上看,債務水平高于希臘的國家比比皆是,但并非每一次都導致了經濟危機。遠的不需去尋找,只看看我們的近鄰日本,其政府債務水平從上世紀末開始就居高不下,目前甚至已經超過了GDP的2倍。盡管如此,日本政府卻依然能夠以極低的成本在資本市場上融資,也似乎很少有人擔心日本政府會出現違約。實際上,在過去的200多年中,世界上從不缺乏陷入債務危機的國家,相對而言,經濟危機則不是那么頻繁。從統計關系來說,債務危機與經濟危機似乎并沒有天然的因果關系。
債臺高筑確實潛藏風險,但僅僅是債務并不足以導致經濟危機。打個比方,如今大學生依靠助學貸款上學的很多,大部分學生即使日常參與打工,其年收入也僅維持日常開銷而已。按照同樣的方式計算負債比率的話,每個貸款大學生“債務水平占GDP水平”的比例恐怕都在數十倍、數百倍之上。但多數銀行似乎并不認為學生貸款的風險過高。原因何在?除了學校提供的擔保之外,學生未來的發展前景為其還債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歷史上債務危機比比皆是,但經濟危機卻不是必然。之所以同樣的債務卻有著不同的結果,關鍵也在于此 不同的國家發展前景大不相同。希臘處境之所以難堪,不僅僅是由于其債務過高,更重要的是市場對其增長前景失去了信心。
三種解決方案都有利有弊
對于到期難以償還的債務,政府的選擇一般來說有三種最樸實的做法當然是勒緊褲腰帶還債;最狡猾的做法是把債務賴掉;最經濟的做法則是借更多的債務來以新償舊。希臘的問題在于,這三條路徑都面臨著現實的制約,似乎都難以成為一個好的選擇,都難以有效地改善其未來經濟增長的前景。正因如此,債務危機的后果才如此嚴重。
勒緊褲腰帶還債是希臘目前正在做的事。對任何個人來說,借債太多就必須節衣縮食還債是常識,對于國家來說,這似乎也應是常識。但是,對于一個國家來說,這里有兩個難題不好解決。最直接的問題在于,節衣縮食是個痛苦的過程,對于個人來說自己借的債自己還天經地義,但是對于國家來說,被增稅和被節支的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則需要宣泄的渠道,這正是目前希臘正在發生的事情。更麻煩的問題在于,經濟陷入衰退時,公共部門常規的做法是擴大開支以刺激經濟。此時公共部門為解決債務問題反其道而行――縮減開支??s減開支的政策措施就很可能導致惡性循環,學究一點的說法叫做乘數效應,即縮減開支加深經濟衰退,經濟衰退進一步縮小了政府征稅基礎,并導致債務危機更進一步惡化。這是希臘目前的做法很可能引致的長期隱患。固然,縮減開支是治本,但很多時候,處理經濟問題猶如治病,很少有標本兼治的良方。一味追求治重癥當下猛藥的策略,并不見得是最佳的處理方式。
當然,政府也可以選擇賴掉債務。雖然說都是賴賬,但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結果。最直接的,就像不久前冰島政府所做的,直接宣布不還債。這可能是所有解決方案中最糟糕的一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南美國家由于債臺高筑,選擇了賴掉債務,其結果是國外資本的大量外逃,經濟長期難以走出衰退。一般擁有獨立貨幣政策的政府都會選擇更隱蔽的方式來賴掉債務――貨幣貶值。實際上,歷史上很多時候貶值都是政府自我免除債務的常規手段。當然,這一方式有副作用,貨幣貶值的同時也就意味著通貨膨脹。但是政府有計劃、有步驟地貶值,是有可能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的,過去也不乏成功的案例。譬如上世紀90年代的阿根廷政府,通過貶值的方式化解債務危機,就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不過,很可惜,對于希臘來說,除非退出歐元區,否則不可能實行貨幣貶值的方案。而且就目前情況來看,對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加入歐元區的希臘來說,拋棄歐元似乎不是個政治上可行的方案,而且如此一來,將更難以從德國等國獲得援助。
借新償舊可能是目前所能想到的最佳的解決方案。最成功的應用這一應急措施的案例是獨立戰爭之后的美國。其時美國的境況比如今的希臘更糟。由于剛剛經歷了長期的戰爭,美國政府可謂債臺高筑,對外國政府的借款、對國內民眾的借款數不勝數。同時,與西歐的專制國家相比,剛剛成立的合眾國政府還缺乏征稅權,未來還債能力飽受質疑。但是。通過發行新債券替代舊債券,這個國家將債務重新整合,在解決債務危機的同時,更為其后200余年持續的增長奠定了基礎。目前,IMF和歐盟正在致力推動的援助計劃,其期望達到的效果,在緩解希臘到期債務壓力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要給予希臘借新償舊的能力。但是,可惜的是,在這類國際援助中,大多附有嚴格的條款,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縮減政府開支。對于將錢借給希臘的國家而言,這很好理解,畢竟一個曾經揮霍無度的政府已經很難再取得旁人的信任;但對于希臘而言,正如上文所言,縮減開支將在很大程度上延緩經濟復蘇的速度,甚至可能導致經濟發展長期陷入難以增長的惡性循環,國際援助措施的效果也將因此而大打折扣。
所以說,希臘目前最主要的問題,不是債務問題難以解決,而是每種解決方案似乎都難以避免對其經濟復蘇的前景產生不良影響。
希臘給我們提了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