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9 16:28:39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班級管理策略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
班級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個基本群體。班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實現教育目標,使學生得到充分、全面的發展。初中是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可塑性非常強,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從本班的實際出發,確定班級管理策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班內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為班級建設貢獻力量。對此,筆者結合當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想行為特征,探討了初中班級管理的優化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讓學生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
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努力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班集體,讓學生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愛,學生才能更用心地去維護好這個大家庭。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要摒棄傳統的以威嚴治班的管理理念,在班級管理策略中融入愛心,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努力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班級氛圍中學習。另外,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每位學生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不僅要關心學生,還要耐心傾聽學生的傾訴,經常和學生聊天,了解學生的心理和困惑,并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教育工作。當學生在班級中出現問題和困惑時,教師要及時和學生溝通,加以引導和幫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從而信任教師,愿意向教師敞開心扉。在這樣的情感基調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才能順利得以開展。
二、為人師表,發揮榜樣的作用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想讓學生遵守班級管理的各項管理制度,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嚴格按照制度進行,為學生做出表率,為學生遵守班級管理的規章制度提供學習的榜樣。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經常聽到學生對制度的各種抱怨:教師都不能遵守制度,憑什么這么要求學生。這種現象的產生歸根結底是由于教師對管理制度的不重視、不遵守,導致學生對教師有意見。只有教師嚴格按照管理制度執行,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不僅可以對學生進行監督和督促,還能增加制度的威嚴性,給學生做出榜樣,使每個學生都能按照章程來進行班級活動。因此,在班級管理制度確定執行以后,教師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共同執行,為學生嚴格執行管理制度做出表率。如在要求學生按時上、下課方面,教師要在上課前到達教室,在下課鈴響后才能離開教室,用行動來告訴學生規章制度同樣對教師有威懾力。用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起學習的榜樣,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執行班級管理制度,為班級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使班級管理活動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發揮好班干部的帶頭作用
班干部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發揮班干部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班級管理工作復雜而瑣碎,只依靠班主任的管理遠遠不夠,教師要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依靠班干部的集體力量加強管理班級各項工作。學生之間相處較多,就能更深入地了解班級的各種情況,以及每位學生的具體特點。讓班干部來參與班級管理活動,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不僅能使班級管理工作順利開展,還能促進學生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和發展。因此,班主任要大膽放手,把班級管理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來管理班級工作。另外,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管理工作進行指導,糾正學生在管理工作中的缺點和不足,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使班干部的管理工作順利進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做好家訪,開好家長會,及時反饋
及時做好家訪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對促進班級的順利進行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及時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情況,把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在校表現及時、客觀地反映給家長,家校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家長會也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教師要適當組織家長會,增加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教師要及時開好家長會,與家長討論學生的在校表現,加強與家長的交流,促進家長對教師的信任,讓學生能夠在家校共管中不斷成長。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師要積極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使學生在輕松的班級環境中實現管理和自我管理,使班級更好地發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作者:趙新光 單位:濱州市濱城區濱北辦事處北城中學
參考文獻:
一、師生矛盾多與理性教育策略
在初中班級管理中,學生與老師的矛盾特別突出,即使在某些情況下,學生明明知道老師是為自己好,也要和老師“對著干”。究其原因,一方面主要是因為初中學生的思想還不太成熟,又急切地渴望長大,個性較為張揚,容易滋生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例如,一些學生為了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在課堂上故意做小動作、講“怪話”,影響課堂秩序。另一方面是由于社會環境的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模糊,對于自我的認識不足,缺少必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導致其與老師的教學理念、家長的期望形成強烈的矛盾,而學校作為學生教育的主要陣地,師生的矛盾自然會加劇。要想改變這種情況,老師首先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教師可通過感恩教育、班級活動等培養學生對生命、對未來的正確認識,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使其漸漸地變得理智、成熟。如建立學生與家長溝通的新渠道,引導學生體會人類的情感,明白父母、社會的期望。其次,在師生發生沖突后,老師要盡可能地與學生溝通,協商解決,避免頻繁地找家長。如果經常找家長只能使師生間產生更大的情感縫隙,使學生的叛逆情緒高漲,甚至發生一些失去理智的沖突。例如,某學生迷戀網吧,經常翻墻逃課,頂撞老師,老師氣憤之下直接將其家長找來進行教育,導致學生與老師的矛盾升級,最后演變成學生與家長的“持久戰”、與老師的“對抗戰”,后來發現這個學生小小年紀就和一些社會青年“混”,其一生也許就因為這一個錯誤“毀了”。如果老師能夠理智處理,不急著找家長,先與學生溝通,弄清學生迷戀網絡的真實原因,從這些因素入手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引導其正確認識網絡的用途,幫助其樹立人生目標,事情則完全可以是另一個結局。此外,在教育過程中,老師可以以“談心”的方式,先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再和學生探討糾正錯誤的方法,通過討論、溝通緩和師生矛盾,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依賴感,從而使老師可以更好地教育學生。最后,老師要理性地認識學生所犯的錯誤,不要“一棒子打死”,并能積極地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思想、行為,使學生不盲目自大、也不灰心喪氣,保持一種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心態。同時,還可以利用集體文化精神影響學生,使其融入集體,感受集體文化,逐漸糾正其個人主義、自私自利主義等不良習性,最終使其能夠積極地擁護老師對班級的管理。
二、管理問題多與科學進退策略
初中生問題多,管理難度大。在班級管理中,老師的威信度、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是開展班級管理的基礎,因此在學生管理、教育中,老師一定要把握好進退尺度,樹立較強的威望和聲譽,建立和諧的、互利的師生關系。例如,一些學生的壞習慣屢教不改,還出現與老師的僵持、對立,甚至當眾詆毀、侮辱老師的情況。作為一個初中生,他們對于語言、行為的理解與成人有一定的差距,如“我靠”、“衰”、“”等流行語包含著侮辱、傷害他人的意思,而一些學生使用這些詞語并不是為了侮辱、傷害他人,只是因為好玩,為了展示“獨特”的個性。認識上的分歧導致了學生頻繁地出現使用這類語言的錯誤行為,面對這種情況,老師在教育時不要“小題大做”,可以通過班會討論的形式“研究”一下流行語的利弊,引導學生認清自己的行為,從而自覺地糾正錯誤。又如,在班級管理中,一些學生頻頻犯錯,引起部分學生的不滿、“告狀”。對于常犯錯學生的管理,批評教育效果甚微,老師一定要科學地掌握進退策略,如批評前先表揚,某某同學最近一段時間表現不錯,不亂動同學東西,上課也不太做小動作了,只是……這樣就更好了。這種委婉的說法容易使學生產生認同感,配合老師的管理和教育。再如,一些學生性格偏激、固執,在教育過程中往往表現出一種“戰斗狀態”,甚至動不動就和老師發生激烈的沖突,在此情況下老師更要表現出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理智和修養,可以先“涼一涼”,讓學生情緒穩定后再進行處理,處理過程中盡可能照顧學生的自尊和“面子”。這種方式可以降低教育的阻力,使學生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降低對老師的抵觸情緒。此外,在班級管理中老師一定要放下自己的“架子”,融入學生,將自己變成學生中的一員,通過班級活動、班會活動等影響學生、引導學生,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反思,總結管理理論與實踐配合的策略,提高自身班級管理的綜合能力。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個性存在著很多差異,又具有一定的共性。在初中班級管理中,老師要認清學生的共性,還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重視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在行為上將學生當成“成人”,在思想上則要把他們當“孩子”,采取溫和的、科學的、理性的教育方式,避免師生代溝的產生,營造一種和諧的、民主的班級環境,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進而提升老師班級管理的綜合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國萍.情感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3(18):149-150.
要想真正做好班級的管理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同時還需要了解學生,當然還需要一定的技巧與方法。正是因為如此,班級管理工作不僅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有時候還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由此可見,對于初中班級管理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2 農村初中班級管理的策略分析
2.1班主任要樹立先進的班級管理觀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動的先導。對于農村學校的初中班主任而言,一定要充分意識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而在實際的工作中勇于探索、不斷創新,開創班級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具體來說,先進的班級管理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固然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但是僅僅依靠班主任的一己之力是很難真正做好的,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
第二,班主任必須要不斷加強學習,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尤其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真正做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開展班級的各項管理工作。
2.2加強對學生干部的培養
要想真正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靠班主任的一己之力是很難實現的。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班主任應該注重對學生干部的培養,進而使其成為自己今后班級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通常,班級團隊建設工作在學生剛進校的時候便開始,所以對學生干部進行選拔和培養工作時,班主任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對學生干部的選拔要公正。
學生干部是建設班級團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說,他們是直接貫徹落實學校及班主任布置的工作的人。這就要求班主任在進行學生干部選拔時,應該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基本原則。只有這樣,才能選拔出德才兼備的學生干部,而只有這樣的學生干部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全體同學的認可與信任,進而為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將對學生干部的培養融入日常的工作中。
學生干部的職責不僅僅在于做好其各項本職工作,更為重要的是要做好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和紐帶。任何一個教師,要想真正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首先就要讓班級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成為一個優秀的團隊,并使每個成員都能夠對這一團隊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要想順利達成上述目標,師生之間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尤為重要,而學生干部憑借其在學生中的威信,很容易幫助班主任實現這一目標。作為班級管理工作中重要構成部分的學生干部,必須具備的素質包括:首先對于學生干部的定位要準確,把服務意識等理念放在工作的首位;要正確看待學校及老師對于學生干部的整體評價;要注意自身角色的引導作用,樹立積極向上的形象。學生干部具有良好的品質和創新能力對于農村初中班級管理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因此,班主任要想真正發揮學生干部對班級管理的積極作用,必須將對其的培養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開展,不僅要求學生干部時刻樹立團隊的觀念,更要讓學生干部明確自己在班級管理中不可忽視的積極效用。
2.3注重班級團隊文化的建設
班級文化作為一個班級的靈魂,是凝聚班級中每一名學生最好的方法,它不僅代表著一個班級的形象,同時體現了班級的生命力。因此,一個合格的班主任,可以定期開展一些富有特色的文體活動、社會實踐等活動,逐漸帶領大家創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班級文化,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進一步優化班級與學生的交流環境,增強學生對班級團隊的認同感,為順利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
2.4注重學生創造性的發揮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在這樣一個特殊時代里,學生們有著鮮明的個性,而每個學生都具備創新心理潛能,如果班主任能夠針對這一特點對學生進行合理、適當地引導,這將成為一筆最為寶貴的財富。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注重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充分調動學生,使其積極參與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才能保證班級團隊成員之間的團結、奉獻以及合作互助。
班級管理工作效果的好壞與學生的參與程度有很大的關系,班級管理工作不僅僅需要教師和學生干部,同樣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與廣泛支持。為此,對教師而言,一定要注重學生個體創造性的發揮,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們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
最后,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教師還要注意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及時了解并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等,以便能夠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關鍵詞:初中班級;班級管理;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738(2012)04-0112-01
學生在初中階段的成長期是關鍵期,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可塑性較強。能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此,結合當前教育形勢和初中階段學生的思想行為特征,探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優化對策,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新班主任管理觀念
長期以來,在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形成了一種施與和接受的關系,班主任擁有絕對的權威,而學生處于服從者的角色,班主任與學生處于對立的狀態。而當前,班主任要改變傳統的管理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管理就是服務的觀念。班主任要將管理工作建立在對學生關心、愛護、信任、同情的情感之上,使學生發自內心地尊重班主任,信任班主任,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與管理。同時班主任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和需求,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要具有奉獻精神,要善于為學生服務。唯有如此,學生管理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二、以素質教育推進管理工作
素質教育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眰鹘y的應試教育以考試分數來衡量初中生學習效果,進而致使初中生心態被扭曲,心靈也變得相當脆弱。因此,初中班主任必須實施素質教育,推行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體的教育,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等綜合能力的提高,進而引領學生積極健康的成長。
三、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初中階段是學生個性最為活躍的時候,班主任只有充分尊重學生個性,使學生各顯其能,各盡其才,才會培養出異彩紛呈的各類人才,學校才會真正成為人類文明的“搖籃”。因此,班主任要改變以往的整齊劃一管理方法,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把學生當作自尊的個體,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的迸發。
四、實施剛性管理方法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目前,初中生的遲到、早退、打架斗毆、沉溺網絡、大吃大喝、頂撞老師等現象也比較多。這些學生不服從班主任管教,經常惹是生非,惟恐天下不亂,給班主任管理工作帶來巨大麻煩。因此,針對這些學生,班主任要給予適當的批評與懲罰。只有對這些學生實行剛性的管理,才可能管理好這些學生??傊?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任務,初中班主任要切實采取有效對策,解決管理工作中的難點問題,進而促進學校教育的發展以及學生自身的健康發展。
五、厚愛中差生,面對全體學生
不容忽視的是:優生畢競是少數,中差生卻是學生群體中占壓倒多數的蕓蕓眾生。教育學理論告訴我們:小學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對少年兒童進行身心全面發展的基礎性素質教育,也就是說,應屬于為少年兒童身心兩方面的和諧、統一發展,為他們學會怎樣做人和進一步的學習與發展,全面地打基礎的教育。素質教育主要的標志是:教師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進行全面發展的教育。由此看來,教育者如何對待中差生問題,中差生的境遇和狀況如何,關系著我們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實質性地進行素質教育。
應該說不存在面向優生的問題,故而面向全體的關鍵就在于能否面向中差生。大量事實說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差生,不一定明天還是差生,更何況所謂"優生"與"差生"的評判標準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比如許多在校的優生,在社會實踐中不一定工作就很出色,而有一些所謂在校時的差生,倒還表現出了創造性。這說明:唯有堅持"面向全體",特別是面向中差生才是切切實實的素質教育。
不是有人曾說:如果孩子天生就是優生,哪教育還有什么功能?又談什么基礎的素質教育呢?因而對占相對多數的中差生,我們更應變嫌棄為喜愛,變忽視為重視,變冷漠為關注,變薄待為厚待。
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傳統觀念認為管理就是控制,現代觀念則認為管理就是服務。作為班主任,要努力創造適合學生學習、生活的班級環境,營造有利于每位學生健康成長的發展的良好氛圍。這也是素質教育對班主任工作的內在要求。因此,班主任僅作為具有愛心的“長者”出現是不夠的,還應作學生的知心朋友,應與學生建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老師可通過“感情”這條紐帶把準學生成長的“脈搏”,以便對癥下藥,及時解決各種問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班主任要放下架子,多擠出點時間參與同學們的活動,多渠道溝通師生間的感情,努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如下情況學生更需要班主任親切、真誠的問候:如學生思考有疙瘩時;學生之間產生矛盾時;學生遇到困難時;班級某種不良風氣抬頭時;學生受到挫折、犯錯誤時;……每當這時,我總是第一個主動接近他們,真心實意地促膝交流,像朋友一樣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逐漸釋放他們的心理壓力,隨時隨地同他們心理換位,想其所想,再曉之以理,導之以行,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生們學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作為班主任,走近每一個學生,真誠的一次問候,認真的一次傾聽,對他們來說是那么的重要,特別是對一些學困生,你的某些行為甚至可能從此改變他的一生。
七、班主任要用德與才在學生中樹立榜樣
班主任的威望與號召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的道德修養。由于青少年學生的可塑性、模仿性較大,而班主任的思想品德、治學態度、行為習慣等時刻處于學生監督之下,所以,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和熏陶是潛移默化的?!坝魅苏呦茸悦?,欲正人者先正已?!卑嘀魅我杂X提高道德修養,要具有終身從教的敬業精神、刻苦鉆研的探索精神、愛生如子的園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從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給學生施以正面影響。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的榜樣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問題;對策
1當前初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班級內部管理中依然是以班主任為絕對權威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依據一定的要求和規范,采取適當的方式方法,對所帶班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課外活動等進行管理教育,以建立優良的班集體,進而促進和保證全體班級成員全面發展的綜合性活動。在傳統的教育理論和思想中,班主任都被認為是學生的管理者、監督者和引導者,具有較大的權威,但是其卻忽略了班主任同時也應該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和合作伙伴,共同服務于班集體的建設,應該使自己與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與尊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1.2 過于看重學習成績,忽略了影響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
智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核心,而智育的重要途徑就是通過文化課的教學活動,學習文化課知識是學生的最主要活動,也是學生成長過程中認知能力得到提高的重要途徑。班主任搞好對學生的學習管理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條件。然而,在現實的學習管理中,部分班主任混淆了學習要求和學習指導的含義,過分看重學生成績,只要求學生一定要好好學習,拿高分,卻忽略了一系列影響學習成績單因素。
2做好初中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
2.1 加強教育,強化責任
班干部是全班同學的榜樣,在班級管理中起著組織者、管理者和火車頭的作用。一個班級能否健康發展,良好的班風學風能否形成,班干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作為班主任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召開班干部會議,教育他們時時刻刻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要在同學中起榜樣和帶頭作用。
2.2實行多遠的工作方式,提高管理效果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了著名的強化理論,他認為正強化和負強化對于學生行為的塑造會產生相當重要的影響。采取單一進行懲罰的工作方式,對學生訓斥則會造成師生情感對立,彼此敵意增加,造成學生自暴自棄、心理畸形發展,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完全相悖。因此,根據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學說,在初中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多用正強化的手段來塑造學生的良,用不予強化的手段來消除消極行為,而且應慎重對待懲罰這一負強化,因為負強化職能讓學生明白什么不能做,而不能讓學生知道什么能做和應該怎么做。
加強管理只是實現教育目標的一種手段,教育最終的目的是要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是由教育的內部關系規律所決定的。所以,班主任應采取多元化的工作方式,激勵學生的良,消除其消極行為,進而提高管理效果。
2.3 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施行民主管理,增強班級凝聚力
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不僅僅是老師與學生的關系,“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觀念在當今這個追求平等的社會已經不合為宜。班主任應認真思考學生之間的關系。
一方面,鑒于初中生仍然處于一種心理的半成熟化狀態,班主任依然要對學生的人生做好引導作用,教會其做人、學習、與同學合作的方法。
另一方面,班主任除了是學生的良師,更應該是益友,應與學生建立一種朋友的關系,以一種交流、友好、寬容的態度善待學生,關心學生,從內心講學生置于與自己平等的地位,在班委會選舉、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等方面建立民主的機制。例如:改變傳統的班主任指定班干部的做法,讓學生都有資格參與班干部的選舉,并且在可能的情況下,改固定式班干部管理制度為輪流管理制度,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班集體的管理。這樣能使每位學生都意識到自己是這個班集體的主任,在每個學生心里都形成一種班級榮譽感,從而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3總結
綜上所述,針對當前初中班級工作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只有從以上幾方面入手,才能提高管理效果,進而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關鍵詞】班主任;初中班級管理;策略
初中班主任作為教學管理工作中的領導者、組織者和協調者,同時也是學校與家庭以及社會溝通的橋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班主任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班主任如何做好初中班級的管理工作,在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引導其健康成長,已經成為初中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
1、提高自身素養,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班主任應樹立甘為“人師”、“人友”、“人范”、“人梯”的崇高信仰,樂于為師,愛崗敬業。在人格特征上,要寬容,要善解人意,要有自信心。要善于寬容學生在成長中難以避免地出現的無知和莽撞;要善于體驗學生體驗到的情感,理解他們成長的煩惱;要學會期待,對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好學生富有信心,才能博取學生的信任,才愿意與你交往。
同時,由于初中階段是人生中非常關鍵的時期,這段時期中的初中生具有可塑性強、好奇心大、適應性強等方面的特點,而針對這些特點,班主任在對初中班級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首先必須要做好自身的模仿帶頭作用,充分發揮出高度負責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得到學生的信任和家長的滿意。只有得到了學生的信任,才能讓學生在最大程度上的做到對班級管理工作上的配合;而得到家長的滿意,才會從家長那里得到更多的配合和支持,從而實現對班級的全面管理。
2、尊重學生人格,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各種教育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班級中的師生關系對每個學生和教師的情緒、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有著重大的影響。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諧的班風、有利于完成教育教學目標。
初中生正處在從少年時期向青年時期的發展階段,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一個過渡時期,其生理和心理處于急劇變化的狀態,心理特點很不穩定,具有簡單、幼稚和半成熟的特點。只有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條件下,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自由度,才能使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3、注重情感教育,與學生用心溝通
在做好自身表率帶頭作用的同時,班主任還要具備一份關愛學生的愛心,加強感情上的投入,同時還有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決心和信心。在對待學生上需要在感情上親近,用心交流,在生活上給予一定的關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讓學生在感受到班主任愛心的基礎上,可以實現對自己人生坐標的定位,明確目標并為之奮斗。
在具體工作中,一定要將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作為自身的行為準則,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即使是學生犯了錯誤,也要因勢利導、心平氣和。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的策略和具備足夠的耐心,尤其是一些在學習上比較落后的學生,不能指望僅僅依靠一次兩次的教育就可以實現學生的學習效果上的提高,而要有持久戰的耐心和決心,在教育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對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進行發掘,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進步。
4、培養優秀班干部,建立平等的生生關系
要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班主任還應選拔、培養幾位優秀的班干部,選出的班干部應具有工作能力強、心地善良、胸懷開闊、頭腦聰明、思維敏捷等優秀品質。同時,要做好對班干部的管理工作。
班主任應做發揮自身能力,調動班干部的積極性,提高班級管理效率。一是要在班集體活動中培養班干部的熱情和能力,無論是主題活動、文體活動、評比競賽活動、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去組織、去設計,讓他們在“臺前”亮相,班主任在“后臺”指導;二是教育他們要抓緊時間學習,既要善于工作,又要善于學習,對一些學習上確實有困難的干部,應聯系科任教師給以個別輔導,是他們逐步撞過學習上的難關,堅定當干部的信心;三要注意保護班干部的積極性,創設良好氛圍,為順利工作創造條件,全體同學之間應團結信任、應由集體主義依榮譽感,服從干部的指揮安排,如有意見應采取恰當方式途徑提出,但原則上應先執行,少數必須服從多數,班干部工作方法卻有不當,經全班同學討論后改正,必要時班主任出面承擔責任??傊?,對學生干部既要交給任務,又要教給方法;既要大膽放手,又要小心扶持;既要熱情鼓勵,又要嚴格要求;既要在培養中使用,又要在使用中培養;支持、鼓勵并發揮其特張是使用班干部的主要方法。
5、營造積極的班級文化,建立班級目標
現代教育正在由單純的學科教學向學科教學與人文文化熏陶相互滲透的綜合化方向發展,現代管理正在有外顯的行政管理向內隱的文化驅動方向轉變。文化影響力的大小已成為一所學校、一個班級是否具有現代性的重要標志。班級文化建設作為學校全方位育人的一個重要方面,已越來越受到各級各類學校的重視,成為深化教育改革,優化育人環境的一項重要課題。初中班主任應負起責任營造積極的班級文化。
加強物質文化建設。班級物質文化包含教室內的環境布置及師生的儀表等各個方面,這是班級文化的基礎。在班級物質文化建設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個學生都積極投入到班級文化建設中。建立和健全班級規章制度,塑造良好的班級制度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班級制度文化是指那些以規章制度、公約、紀律等為內容的,班級全體成員共同認可并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所表現出來的文化形態。因此,班主任在制定規章制度時不僅要注意制度本身的科學發展,還要賦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其具有濃厚的人文氣息。加強班級精神文化建設,建立班級目標。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和靈魂,體現著班級的價值觀,是班級全體成員的群體意識、輿論風氣、價值取向、審美觀念等精神風貌的集中反映,也是值得全體成員依賴的東西。班主任應引導學生建立共同的班級目標,并為之不斷努力奮斗。
關鍵詞:班級管理;心理特點;心理學策略
一、何為班級管理
班級是學校開展管理及教學工作的最小單位,而所謂班級管理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F代班級管理強調以學生為核心,尊重學生的人格和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這就要求班級的管理者了解學生的心理行為特點,并借助相應的心理策略進行班級管理。而采取相應的心理學策略的前提是了解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二、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學生的初中階段大約從11、12歲開始到14、15歲結束,這一階段正處于人生長發育的青春期。所謂青春期是由兒童少年發育到成年的過渡時期,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人的身體和心理以加速度發展和變化。青春期是人精力奔放、智慧煥發時期,有人以“狂飆期”、“危機期”、“心理斷乳”期來形容青春期的劇烈變化。處于這一過渡階段的初中學生的心理現象也是交織矛盾的,主要具有以下幾個心理特點。
(一)自我意識高度膨脹。
初中學生希望能盡快進入成人世界,希望盡快擺脫童年時的一切,尋找到一種全新的行為準則,扮演一個全新的社會角色,獲得一種全新的社會評價,重新體會人生的意義。因此這一時期又被稱為心理斷乳期。因此,初中學生容易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傾向,其表現為任性、思考問題總是從自己出發,而在某些事情上又由于父母的溺愛具有某些依賴心理,缺乏獨立意識。
(二)叛逆心理。
由于自我意識的高度膨脹,學生就會有叛逆的心理傾向。而這一時期的學生最主要的心理特征也是叛逆心理。叛逆心理是指人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初中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批判的態度。正是由于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才產生了叛逆心理,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同時,初中學生又敏感自卑,容易產生嫉妒心理。
(三)智力水平迅猛提高而自控能力較差。
思維活躍,對事物的反應能力提高,分析能力、記憶能力增強。對自然現象、社會現象的理解能力不斷提高,但尚不成熟,缺乏社會經驗,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初中生分析鑒別事物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較低,缺乏計劃和布局的頭腦。在這個心理矛盾錯綜復雜,心理發展明顯失衡的前提下,自然會有一批學生忘卻了自己的身份,不會選擇正確的方式而我行我素。
(四)人際交往欲望強烈。
由于自我意識的增強,初中生對于朋友的需要開始膨脹,而和家長開始疏遠。同時由于性意識的發展,初中生開始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對異性神秘并好奇,表現出更多的關注,樂于接近異性,甚至對某一個異性若有所思、若有所失,這種關切若得不到控制將引發早戀,造成對學習沒有興趣(厭學)、上課走神,精神恍惚。
三、初中班級管理中的心理學策略
對于初中班級管理,一定要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點,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公平原則。
初中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尊心,所以有爭強好勝的心理,而同學們又都各有所長,所以,初中生有時又會有自卑、嫉妒的心理。因此,教師首先要把握公平原則。初中生出去情緒不穩定階段,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如果學生感到教師在班級管理上沒有公平原則,就會產生逆反等心理失衡心理。教師把握了公平原則,就會讓所有的同學感到自己受到平等的對待與重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接受班主任的對班主任的管理活動,并主動的參與到班級活動之中。反之,如果學生感到教師偏袒他者,而班級的管理針對自身,那么他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從而產生逆反行為。
(二)表揚原則。
由于學生的自尊心比較強,因此在教學管理活動中,要以鼓勵為主。鼓勵學生的前提是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要在管理活動中,從細微之處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鼓勵學生繼續努力。人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因此,教師還要多組織能發揮學生特長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初中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已經提高到一定層次,因此,對他者的鼓勵,也是激勵另一些人的過程。
(三)發揮榜樣作用。
列寧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處于心理成長過渡期的初中學生,由于自我意識的發展,具有一定上進心,甚至爭搶好勝。同時,處于這一時期的初中生又善于模仿。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樹立榜樣,能激勵學生在行動上效而仿之。這一原則首先要求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有真誠,坦誠的做人品質。其次,樹立的榜樣要貼切學生的現實。初中的學生幾乎都有喜歡的明星,班主任要因勢利導,發掘這些明星的優點,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最后,在學生中樹立榜樣要體現公平性原則。每個學生幾乎都能發掘出優點,因此,樹立的榜樣可以落實到個人,而是落實到其中的某個優點。這種樹立榜樣的方式不但起到了激勵作用,還起到表揚鼓勵的作用。
(四)以情感人,和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
初中學生由于自我意識的增強,因此希望得到他者的理解、尊重和認同。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還要去了解學生,知道他們心里的需要是什么,他們要表達什么。在日常的班級教學管理中班主任要對學生的行為多一些理解和尊重。初中生對人際交往的欲望比較強烈,同時和家人的關系卻比較冷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長和學生之間沒有進行良好的溝通。因此,班主任要真誠地、平等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并在溝通中理解并關心學生,力求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相互理解信任。同時,對于學生的合理需要要盡量支持滿足。由于初中學生對自身的行為控制能力較差,在遇到學生的不良行為及傾向時,教師要及時通過溝通經行疏導,而不是以管制為主。班主任教師如果以一個管理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學生會產生逆反的心理,而以良師益友的立場出現,學生在心理上對教師的管理活動支持和認同。
參考文獻
[1]張艷紅.班級管理中的心理導向[J].安徽教育,1999(2).
[2]閉錦華.心理學原則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淺探[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