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9 16:28:36
序論:在您撰寫就業安全應對策略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企業投標方案;知識產權;侵權案例;管理流程再造;組織機構優化
中圖分類號:D9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09)20-0094-03
近年來,企業招標投標中的知識產權糾紛不斷,相關侵權案件頻頻見諸于報端。這一系列侵權事件的發生,破壞了招投標公平有序的運作規則,背離了招投標良性競爭的初衷,同時也折射出隱藏于案件背后的企業招標投標過程中的知識產權管理問題。
一、企業投標方案知識產權流失問題揭示
為深入探究企業招投標過程中的知識產權管理問題,筆者通過多種渠道的查找和搜集,共獲取五個企業招標投標知識產權侵權案例,這些案例集中發生于2002年至2006年間,基本涵蓋了工程招標、貨物采購招標和服務招標等招投標主要類型,包括兩個工程設計招標案例、一個工程施工招標案例、一個貨物采購招標案例、一個創作方案招標案例。
通過表1的對比分析可以發現,在選取的五個招投標典型案例中,只有一個案例反映的是招標項目所涉技術的知識產權瑕疵問題,其余四個案例所反映的問題最終都可歸結為企業的投標方案被招標方和中標方侵占或盜用,致使方案中含有的知識產權流失。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企業投標方案的知識產權流失問題較之招標項目所涉技術的知識產權瑕疵問題來說更為普遍,是目前企業招投標實踐中發生頻率較高的問題。因此,本文重點討論企業投標方案的知識產權流失問題。
投標方案是投標文件的核心組成部分,其中涉及投標企業的多項知識產權,不論中標與否,投標方案的版權以及方案中所運用的投標企業自身擁有的專利和技術秘密等都應歸投標企業所有。如果招標方需要全部或部分使用失標方案,須征得失標企業的書面同意,并給予其一定的經濟補償。
結合筆者搜集的典型案例來看,企業投標方案的知識產權流失主要發生在工程建設招標(包括工程設計招標和工程施工招標等)和服務項目招標(包括創作方案招標和項目咨詢招標等)領域,大致表現為以下幾種情形:其一,投標企業的設計方案沒有中標,但招標方卻在中標方案中抄襲或照搬未中標人的設計方案;其二,投標企業在某項目的一期招標中成功中標,并運用自己擁有的技術完成項目施工,但是他在隨后的二期招標中失標,二期中標人卻在項目施工中使用一期中標人的技術;其三,兩個以上企業組成一個聯合體參與投標,投標方案完全由其中一方獨立設計完成,該聯合體中標之后,未參與投標方案設計的一方與招標方私下串通侵占盜用設計方案,撇開了方案的設計者。
二、企業投標方案知識產權流失的應對策略
導致企業投標方案的知識產權頻頻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到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較薄弱、知識產權信用環境惡化的影響,又與我國招投標法律體系缺失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的制度缺陷緊密相關,同時“僧多粥少”的招投標買方市場所引發的雙方地位失衡現狀,也使存有侵犯投標方知識產權動機的招標方有機可乘。
不過,投標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管理缺陷是其遭遇知識產權侵權的關鍵原因所在。因此,投標企業應當苦練內功,以最大限度地保護、管理和運用企業的知識產權資源為指導方針,進行企業內部管理的全方位創新,在招投標全過程中融入知識產權管理內涵及管理要素,從系統的角度來配置知識產權資源,實現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與招投標操作規程質的融合。
(一)組織機構優化
投標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組織機構優化,首先是對企業招投標知識產權管理職能進行重新定位;其次,為企業內部投標工作機構的各崗位人員設定相應的知識產權管理職責;再次,以設定的職責為評判依據,考核各類人員在投標工作中的知識產權管理績效。
1.知識產權管理職能的全過程定位。目前大多數投標企業對于招投標中的知識產權管理僅僅限于侵權糾紛發生后的協商和訴訟,在此之前的知識產權管理事項并未納入企業招投標管理職能之列。這種事后補救雖然有可能挽回損失,但存在著因為舉證不力而敗訴的風險,且牽扯企業過多的時間和精力。
據此,投標企業應當首先調整原先的知識產權管理職能定位,將事后維權的管理職能轉變為招投標全過程的知識產權管理職能,把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關口前移,使工作重心從事后補救措施轉移到事前、事中的侵權預防措施上來,最大限度地降低被侵權的可能性,減少侵權糾紛的發生。
按照企業招投標的流程順序,投標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職能的具體定位應調整為:在招標至投標階段,明確界定己方的知識產權權屬;在投標至評標階段,防止投標方案中核心技術和內容的流失;在定標階段,對未中標方案進行后續管理。
2.知識產權管理職責的多元化設置。從大多數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配置專人負責招投標過程中的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在短期內難以實現,因為不論是企業領導,還是各級管理人員,抑或是專業技術人員,大都缺乏招投標知識產權管理經驗。所以,較為現實的優化途徑是,在企業的投標工作機構的現有管理層級和崗位職責的基礎上,分別細化各類人員在投標工作中的知識產權職責,使其把好各自的知識產權關口,相互配合、相互銜接,將知識產權的流失風險降至最小。(1)領導層的職責設置。領導層主要指企業投標工作機構的負責人。設定其為企業投標工作全過程的知識產權管理總責任人,監控招投標各環節中己方擁有的知識產權保護狀態,對投標項目的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擔負監督和指導職責。與此同時,落實招投標知識產權管理責任制,即如果發生因忽視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而給本企業造成重大損失的情況,無論該負責人是否是直接責任人,都應當承擔失察責任,并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罰。(2)管理層的職責設置。管理層在企業招投標知識產權管理中發揮著協調作用,主要包括企業投標工作機構的合同管理人員、市場分析人員和估算人員。1)合同管理人員,設定其在投標準備階段負責分析審查招標文件中的知識產權條款是否存在不利于己方的合同條件,在獲知企業未中標后及時向招標方索回投標方案并將其整理歸檔;2)市場分析人員和估算人員,設定其負責投標過程中企業商業秘密和經營信息的保密,特別是確保企業擬定的投標策略和投標報價不對外泄漏。(3)技術層的職責設置。技術層是指企業投標機構中負責設計構思、方案布置、數據處理、圖紙繪制、模型創建、軟件程序編寫等技術性工作的專業人員。由于技術人員比其他崗位人員更易于接觸到設計方案中的核心技術,特別是尚未公之于眾處于保密狀態的技術秘密,故設定其在編寫技術方案時負責標注版權聲明、專利聲明和技術秘密的書面保密要求,同時避免將技術方案編制得過于詳盡,做好關鍵技術的保密防護措施,防止技術外泄。
3.知識產權管理績效的分層級考核。以企業各個層級、不同崗位人員的知識產權職責為依據,設定相應的績效考核指標,衡量其在投標工作中履行相應職責的準確度和實施效率。(1)領導層績效考核。企業投標工作機構負責人的知識產權管理績效考核指標設定為投標方案的知識產權發生流失事件的數量及造成的經濟損失數額,也就是將企業投標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績效作為該負責人任期目標責任制的重要考核內容,由企業最高領導層來實施具體考核措施,以衡量其對招投標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及其領導能力和管理水平。(2)管理層績效考核。根據管理層級中合同管理人員、市場分析人員和估算人員在企業投標中承擔的不同職責,分別創建知識產權管理考核指標。合同管理人員的考核指標為其審查出的招標文件中不利于己方的知識產權條款個數、投標方案索回率和索回存檔時間;市場分析人員和估算人員的考核指標為投標報價、投標策略的泄露次數。通過對管理層知識產權管理績效的考核,使組織運行更有效,管理流程更順暢。(3)技術層績效考核。將技術人員的知識產權管理考核指標設定為設計方案中技術秘密泄露次數和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額度。通過對技術層知識產權管理績效的考核,提升技術人員保護企業知識產權的意識,防止企業核心技術流失。
(二)管理流程再造
在知識產權容易流失的招投標重要節點,融入知識產權管理要素,建立一套與招標投標基本程序相對應的知識產權管理流程,達到善用企業知識產權資源、預防知識產權侵權的管理目的。該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重要節點,如圖1所示:
1.招標環節:嚴格審查招標文件的知識產權條款。投標企業獲取招標文件后,應認真查看和分析其中合同條件部分的知識產權條款是否明晰、公平、合理。具體來說,分析招標方對于雙方編制的文件特別是投標方案的版權歸屬、使用及補償方案,投標方案中擬使用的專利技術和技術秘密的權屬和許可使用,商業秘密和技術秘密的保密義務劃分和保密責任設定,以及項目執行過程中新生成的知識產權的申請權和所有權的約定等是否合法,雙方的知識產權權利和義務是否對等,有無顯失公平的條款,是否對未中標方的經濟補償、未中標方案的退回及未中標方案的使用和費用支付等問題作出約定。
投標企業如果發現招標文件中存在違反現行法律或者顯失公平的知識產權條款,應當在招標方組織的投標預備會或答疑會前規定的時間內,以書面形式向其提出質疑,要求其予以解答和說明。
2.投標環節:編制投標文件時提出知識產權書面保護要求。投標企業在編制計算書、設計圖紙、模型、技術方案、投標報價和經營信息等涉及己方版權、專利、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的文件時,應當在投標文件的顯著位置以醒目的字體注明“版權所有,未經書面許可嚴禁復制或傳遞給任何第三方”和“投標文件涉及的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未經書面同意,不得披露和提供給任意第三方使用”等類似的以文字或圖示形式出現的知識產權聲明信息,并可附上“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的標識。
3.開標環節:避免過度公開投標方案的核心技術。在公開宣讀標書或當眾闡述投標方案的過程中,投標企業應當注意不要過度公開己方的核心技術。投標企業可以簡要介紹投標文件的主要內容,包括投標方案布置、主要功能指標、項目總投資匡算、期限、費用報價等不涉及關鍵技術成果的非內容,但對于投標方案中涉及的關鍵技術和技術秘訣不要過于詳盡地介紹,以免方案中的專有技術喪失其新穎性或被他人不正當利用。
4.評標環節:切勿毫無保留地闡述內容。投標企業在答復評標委員會提出的需進一步澄清的問題時,不應毫無保留地對設計方案的構思細節、具體落實方法等內容進行細致的闡述和說明。
5.定標環節:重視未中標方案的后續管理。失標企業應在收到招標方的中標結果通知后,盡快索回未中標方案,并交與企業的檔案部門整理歸檔。檔案管理部門對于涉及企業知識產權的檔案應作為特殊檔案予以妥善保管,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私自保留或向外擴散。
投標企業發現招標方未經許可擅自使用己方享有專利權或專有技術權的工藝、材料、產品、設備,或者盜用、侵占己方的設計方案和設計構思時,應當及時收集對方侵權的確切證據,直接向侵權人發出信函要求其停止侵權,并說明侵權的后果。可先就賠償等問題與侵權方協商,若協商不成,在法定時效內訴諸司法機關。
三、結語
企業招投標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相繼發生,反映出的不僅僅是法律層面的問題,揭開雙方利益紛爭的這層面紗,顯露出的更深層的問題是企業招投標過程中知識產權管理的缺失。在知識產權日漸成為競爭利器和關鍵資源的今天,這一管理缺陷足以引起各方的關注和重視。
參考文獻
[1]魏小毛.招投標中的建筑設計方案到底屬于誰[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6-03-29.
[2]顧奇志.深圳寶安機場專利侵權案塵埃落定[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5-08-03.
[3]林善謀.招標投標法適用與案例評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4]夏金彪.“冶金智囊團”遭遇訴訟專利糾紛困擾鋼鐵[N].中國經濟時報,2004-10-25.
【關鍵詞】女性;職業生涯阻隔;內容分析
1、引言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的開放、觀念的更新、政策的支持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女性的發展日益受到社會關注。女性的發展水平和速度是整個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標志。女性就業和職業生涯的發展是女性自由解放與發展的重要條件。女性職業的發展,不僅關系女性自身的發展與社會地位的提升,而且是現代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之一,關系著社會的文明與進步【1】。
職業生涯阻隔是職業生涯發展研究領域中一個非常熱門的研究主題。職業生涯阻隔(Career Barriers)一詞最早是由 Crites(1969)提出來的,意指職業發展過程中個體所遭遇到的內在沖突,如無效能感、低成就動機等;以及外在挫折,如性別歧視、年齡歧視等。1997 年,Swanson & Woitke 對定義進行了修訂,認為職業生涯阻隔是“個體內在或外在環境中使職業進步(Career Progress)發生困難的事件或情境”。Swanson & Woitke (1997)的定義概括性更強,因而被更多研究引用。早期的職業生涯發展研究發現,在職業生涯決策中感知到的阻隔極為重要(Crites,1971;Gottfredson,1981)。許多對職業生涯阻隔的研究都集中在感知到的阻隔上?!案兄降摹币辉~的意思是指個體認為現在存在的或可能會在將來遇到的與職業生涯相關的阻隔,這些阻隔無須以事實或實際的信息為基礎(Luzzo,1990)。但是,盡管阻隔無事實基礎,仍舊能且常常會對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產生直接影響(Luzzo,1990)。
女性職業生涯阻隔:亦稱職業性別隔離。構成勞動力隊伍的各個群體,包括不同的性別、種族和民族,在數量上是不同的。如果一種職業所包含的勞動力構成相異于不同人口相對于勞動力人口的相應比例,就說明在這種職業中存在著職業隔離。職業性別隔離指勞動力市場中存在“女性”職業和“男性”職業的現象。職業性別隔離表現在三個方面:1、橫向隔離,就是男女在某一職業中的構成比例與其在全部勞動力人口中的比例不—致;2、縱向隔離,在幾乎所有職業、包括女性職業中,在具有較高的技術、責任、地位和收入的職位上,存在著女性所占比例相對于男性不斷下降的趨勢;3、工資的性別差異,除了縱、橫向職業隔離外,勞動力市場的歧視和男女在人力資本投資方面的差異也是造成工資性別差異的原因 【2】。
在中國,由于女性同時存在家庭成員、公司成員以及社會成員等多重角色,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迫使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推遲婚姻、生育,甚至是放棄生育權利等消極措施,從而導致離異和要求“婦女重返家庭”等一系列問題 【3】。由此,研究女性正在遭遇到職業生涯阻隔時,分清具體影響因素及能夠采取哪些有效的因應策略緩解阻隔,直接關系到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具有較大的社會意義 【4】。
2、研究方法
2.1文獻取樣
以“職業生涯阻隔”為關鍵字,在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搜索2003年至今的相關文獻,根據摘要選取研究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文獻下載并進行逐篇閱讀。納入分析的文獻所研究的內容必須包括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影響因素分析和對策研究,按照此接受標準,有報告及碩博論文共23篇作為分析我國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研究現狀的樣本。
2.2分析單元
分析內容分三類,共8個單元。(1)第一作者單位類型及所屬地區、文獻來源刊物、發表時間。(2)研究樣本的總體,即文獻所研究的女性所從事的職業;研究方法,即綜述研究、問卷調查、分析法或實驗研究等。(3)報告所提出的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
2.3統計方法
對每篇文獻所報告的8個單元逐一加以統計,每個單元的頻次、百分比以及每篇文獻研究的影響因素和應對策略的具體內容。統計分析用EXCEL完成。
3、結果分析
3.1第一作者單位類型及所屬地區、文獻來源刊物、發表時間
研究將作者的單位類型分為學校及其他兩類。學校包括各類高校及大中專院校,其他包括各級企事業單位。
表1列出了第一作者單位類型及所屬地區的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撰寫有關女性職業生涯阻隔文章的作者主要來自學校(91%),只有很少部分來自企事業單位。作者所屬的地區中,占第一位的是華東(39.13%)、其次是華中(30.43%),東北、華北和華南地區只占不到10%,并且沒有從西南和西北地區搜索到符合此次研究主題的文獻。說明撰寫女性生涯阻隔方面文章的作者主要集中在華東華中地區,其他地區的研究人員對此問題的關注不高。
表2列出了文獻的來源刊物和發表時間的情況。
表2數據表明:此次加入分析的關于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研究報告中的39%發表在各類學術雜志,另39%為碩博畢業論文,剩下的22%來自高校學報。結合表1說明近年來關于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研究報告不僅研究者大部分來自于學校(91%),其載體也多為學校資源——碩博論文及學報(61%)。在文獻發表時間上,多集中在2007年以后。
3.2分析采用文獻的研究方法
通過閱讀,發現納入分析的文獻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有綜述研究、問卷調查、量表測量、比較分析、相關分析、因素分析、定性分析。分析后可發現,碩博士畢業論文都是采用兩種及以上的研究方法;在學術雜志上發表的文獻65%采用綜述研究,35%采用問卷調查法;而在高校學報上發表的文章則都采用的是綜述研究法。
3.3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影響因素分析和應對策略
3.3.1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影響因素分析
將納入分析的文獻所提出的因素加以概括和總結后,可以得出:目前我國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因素分為三個大的方面,社會因素、組織因素和個人因素。
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社會因素包括:首先,從社會觀念和社會心理的角度來說,社會性別角色定位對女性的職業生涯有制約和性別刻板意識也對女性職業生涯有不利影響,因此我國傳統文化和社會性別觀念對女性的職業期待偏低是造成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社會根源。第二,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社會保障體制不夠健,不公平的公共政策、競爭環境和平等就業保障機制的缺失惡化了女性職業阻隔的趨勢,包含女性參與非傳統行業的阻礙和女性在職業生涯中遭遇性別化差異對待的情況。在女性職業生涯阻隔中最常見的案例就是“玻璃天花板”問題,,即一些看不見的障礙阻礙了有資格的女性在工作中得到晉升。一位研究領導多樣性的專家說:“在所有阻礙職位晉升的藩籬中,刻板定型名列榜首”。性別刻板定型、職業機會不均、不受重視嚴重制約了女性才能的發揮。最后,宏觀形勢的影響,現代社會工業化、市場化與全球化的進程,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促使女性參與社會化生產,但也對女性的就業參與造成了消極影響,主要表現為女性的就業質量不高。全球化進程對于我國女性就業參與的影響是女性就業過多集中于非正規就業中,這使許多女性無法進入高層次職業領域,不利于女性職業生涯的發展。我國就業市場勞動力過剩,供求失衡的問題突出,就業壓力加大,這也是我國女性就業的不利因素之一。
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組織因素包括:第一,組織文化與制度,“男性”化的組織文化中,組織的價值定位以男性職業標準來定義,組織結構中以男性主導的管理層結構,用人單位先入為主的統計性歧視及人力資本投入差異影響了女性的職場定位與發展。第二,招聘與選拔,歧視性雇傭政策,例如不招聘孕齡女性,不公平晉升政策,例如考慮到家庭對女性的牽絆,在管理層的晉升中,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男性。第三,績效與薪酬,雖然法律一直在完善,但是同工不同酬的情況還是很常見。
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個人因素包括:(1)自我概念,指個體對自己各方面的綜合看法。Swanson與Tokar(1991a)曾強調自我概念是形成個體生涯阻隔的內在沖突因素之一,如個體身體的自我概念模糊或持負向的自我概念,則易產生對于工作世界及生涯相關信息等各方面疑惑,形成生涯不確定的情形。(2)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指個體對于本身完成某項工作能力的主觀性評價。Betz(1994)與Mcwhlrter,Torres和Rasheed(1998)發現,女性在生涯發展過程中會呈現出較低的自我效能期望,形成生涯上的一大阻隔。(3)人格特質,人格指個體在適應人、事、物等情境時,所顯現出異于其他人的性格。Slaney、Stafford和Rushell(1981)指出,缺乏自信、無安全感、以及焦慮的人格特質,是造成生涯阻隔的最大因素。(4)生涯態度。主要指個體在生涯發展過程中對于生涯相關事物所抱持的想法、信念,Greenhaus、Hawkons和Brenner(1983)指出,個體對于工作所抱持的信念、價值觀,常會與現實的工作環境產生差異,進而限制個人的就業市場,阻礙生涯發展方向。(5)角色沖突包括了性別角色沖突、多重角色沖突等。(6)無法控制的個人條件如外表,健康狀況等。(7)來自家庭的影響,職業女性受到來源于工作對家庭(包括婚姻和子女以及家庭責任)的影響,家庭對工作的影響,以及兩者之間角色沖突的困惑。(8)知識更新慢。(9)自我目標定位,自我抑制,心理弱勢,生理影響,諸種不適應等。家庭與工作的沖突
3.3.2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應對策略
對應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影響因素,各研究報告提出的應對策略也分為三個方面,既社會應對策略,組織應對策略和個人應對策略。
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社會應對策略:1、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和社會保障制度,加強政府對女性職業發展的政策支撐,營造消除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良好氛圍,為女性建立公平的競爭機制以及制定性別平等的退休政策,加強社會組織的引導和服務作用,為女性的職業發展提供指導和便利。2、倡導男女平權的現代職業生涯發展理念樹,健全社會心態。提高女性受教育的切實程度,建立終身教育體系,加強職業培訓,積極鼓勵女性自主創業,提供咨詢與指導。3、促進家務勞動社會化,緩解女性由于角色沖突而增加的負擔。4、更快發展服務業,減低婦女的家務負擔,肯定和保護女性的生育價值。
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組織應對策略:1、營造兩性平等的企業文化,突破生涯阻隔的文化障礙。2、透明的招聘與選拔系統,倡導“男女平等”用人意識,打開生涯阻隔的入口障礙。3、科學的績效評估與薪酬體系,確立“實績優先”用人標準,打通生涯阻隔的關鍵障礙。4、培訓與發展,緩解女性生涯阻隔的發展障礙。
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個人應對策略:1、突破傳統觀念,突出自我價值的體現,明確個人目標正視社會現實。2、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負責,女性要樹立職業發展和職場競爭意識,營造積極心態,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定期檢查職業發展目標的實現,做好追蹤與反饋工作。3、實現終身學習,優化文化素質。充分展現性別優勢,詮釋自身所扮演的角色。4、家庭支持系統的建立。
4、結語
本研究搜索的范圍為近10年來,有關我國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文獻,通過對選用文獻的分析與整理可以看出,文獻數量并不是很多,基本能反應社會對此問題的關注度,選用文獻的發表時間多數在2007年以后,說明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女性的增多,女性職業生涯阻隔逐漸在受到重視。文獻作者的所屬單位超過百分之九十為各高校,與高校研究資源豐富學術氛圍濃厚的關系不可分割。文獻作者的所屬地區集中在中部及沿海地區,這與我國地區經濟發展程度相符,說明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職業女性的相關問題更受到關注。從文獻的發表形式來說,有近百分之四十為碩博士畢業論文,相比發表在學術雜志和高校學報上的文獻做了更加深入和細致的研究,說明女性職業生涯阻隔這個問題不僅是值得研究也可以做進一步的研究。
整理選用文獻中所提出的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影響因素和應對策略,基本都從社會、組織和個人三個方面來闡述,但研究不同職業中的女星時又各有側重。研究影響因素就是為了找到應對策略,而與三方面因素相對應的策略中,可操作性最大的應該是個人應對策略,在社會和組織的大前提變化很慢的情況下,女性只能通過提高和調節自身來應對可能遇到或正在遇到的職業生涯阻隔。其次可操作的應對策略是組織策略,組織文化和諧,組織政策公平,就能為女性職業生涯的良好發展提供無限可能。在女性自身能夠積極應對職業生涯阻隔以及組織能夠打造“無性別差”的職場大環境的同時,對職業女性的社會觀念自然就會相應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春鳳.不同組織高學歷女性職業生涯阻隔差異比較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
[2]劉德中,牛變秀.中國的職業性別隔離與女性就業[J].婦女研究論叢,2000(4):18-201.
[3]Asian women managers:participation,barriers and future prospects.John Benson,Vimolwan Yukongdi.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 2005,11(2):283-291.
[4]熊雅羚.高學歷女性職業生涯阻隔因應策略有效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
[5]田力.基于領導-成員交換的女性管理者職涯阻隔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
[6]柯靖.女性MBA學員的職業生涯阻隔和應對策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
[7]程芳.高校女教師職業生涯阻隔的調查與分析[J].教育科學,2011,27(3).
[8]劉建花.城市女性的職業生涯阻隔及消除路徑探索[J].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9(6).
[9]冉娟.公共部門女性職業生涯發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
[10]羅青.高校女性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研究[D].天津大學,2006.
[11]劉保平.我國知識女性職業發展研究——以過渡與探索期女大學生為調研對象[D].河海大學,2007.
[12]林佳.中國女醫生職業倦怠對其職業生涯阻隔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
[13]李春鳳.從組織性質看高校與企業女性職業生涯阻隔的差異[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08(4).
【關鍵詞】大學生;壓力應對;策略;探討
最近幾年在一些高校當中時有發生大學生自殺事件,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學生無法承受自身的壓力。他們不懂得如何有效地應對和管理壓力,日積月累,當壓力到大他們無法承受的時候,就會選擇一些不良的應對方式,甚至是采取一些極端的手段。這也提醒我們在高校的教育中,要對大學生進行壓力管理的相關培訓,幫助他們科學地認識壓力,引導其進行壓力預警,最重要的是培養他們采用積極的應對策略,有效地控制壓力。那么,大學生應該采取哪些積極有效的對策去應對壓力成為了現在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壓力應對的內涵
壓力應對是指個體認為自己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可能給其帶來負擔,甚至超出自己擁有的資源時,為減少、最小化或容忍這種交互作用的內外需求而采取的認知和行為上的努力。壓力是一把“雙刃劍”。采取積極的壓力應對策略,壓力會成為促進自我夢想實現的動力;而如果消極地去應對壓力,自己很可能會一蹶不振,學習效率大大降低,甚至會嚴重影響到身心健康。因此,正確認識壓力并找到正確的應對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二、大學生壓力現狀
大學是人生中的重大轉折。從高中進入大學,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新的學習目標都會給學生帶來或多或少的壓力和新的挑戰。在工作中,筆者會接觸到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通過與他們的談心聊天,筆者發現很多學生都或多或少地承受著各種壓力,其中包括就業壓力、學習壓力、人際交往壓力以及經濟壓力等。就業問題是比較普遍的壓力來源,大學生對畢業后的個人前途普遍有焦慮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的前景認知上也比較迷茫。學習壓力是大學生面臨的另一大壓力。中學主要是應試教育,一切是為了高考。而大學側重于自主學習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師的教學方法都在不斷改革。這些都讓大學生產生不適應之感。大學生來自于五湖四海,家庭條件差距大,成長環境也各不相同,現在大學生獨生子女偏多,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嚴重,人際交往方面明顯有困難。近幾年來,國家雖然出臺了很多助學、獎學的政策,但物價的上漲、學習用品的增加以及學費等仍然對很多貧困學生帶來了經濟上的壓力。而自由開放的大學生活容易滋長互相攀比之風,這也會讓一部分經濟困難的學生感到自卑,甚至會產生心理障礙。
三、壓力應對策略
(一)正確認識壓力
“壓力”可以說是每位大學生都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但未必每位大學生都能夠正確地認識壓力。如果不能正確地認識壓力,就沒法做到科學地應對和管理壓力。首先,大學生應該認識到壓力是不可以消除的,壓力會伴隨人的一生。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時,有些同學就想該如何去消除這些壓力。有這種想法的同學最終一定會是非常失望的。因為壓力根本不能消除,可以說壓力是人們生活的附屬品,不同的人要承受不同的壓力,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也要承受不同的壓力。其次,大學生還要認識到壓力是把“雙刃劍”,適度的壓力會使行為有效、精力充沛。人們通常會認為壓力是有害的,生活中最好沒有壓力。其實沒有任何壓力也未必是件好事。大學生如果沒有壓力就會失去動力,覺得生活無聊,也不能很好的發揮工作效率。
(二)增強應對技能
應對壓力,首先要不畏懼壓力,辯證地看待壓力的積極和消極功能。大學生要認識到壓力本身并不是敵人,當處理不好時才會成為敵人。在應對壓力的時候,要不斷的給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比如大學生在面對考試的時候,如果他們把考試看成是一件阻礙自己畢業,對自己的學業會產生一定威脅的事情,那么他們可能就會產生一定的壓力,但是如果大學生能夠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考試,把考試看成是對自身知識的一種的檢驗,看看自己還有哪些地方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學習當中繼續加油的話,那么大學生肯定就能夠去正常的對待考試,不會在心理產生一定的壓力和負擔,甚至還可能對自己的學習有促進作用。其次,大學生要進行有效的時間管理,制定計劃,合理地安排學習和生活。大學生承受的壓力很多時候是因為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較多的任務。因此在面對壓力的時候應該選擇主動的計劃和積極的行動,這樣可以直接的去解決問題、消除壓力的來源。比如要面臨就業的壓力,大學生應該及早做好職業規劃,科學地管理時間,這樣就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為就業增加更多籌碼,就業壓力自然也會有所緩解。很多的壓力事件最后都可能會成為大學生自身的壓力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因為這些壓力事件不能夠被解決,而是因為自身解決問題能力有限。因此,增強壓力應對技能顯得尤為重要。
(三)發展合理思維
應對壓力的治本之策乃是發展合理性思維,培養積極正向的思維方式。心理學中有個著名的ABC理論:不同的人看待同樣一件事情會有不同的情緒體驗,就是因為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都不同。同樣是半杯水,一個人看見會遺憾只剩下半杯,甚至會產生抱怨,另一個人可能會慶幸還有半杯水。眾所周知,經濟壓力是當代大學生尤其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壓力來源之一。但是貧困生在面臨經濟壓力時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有些貧困生“人窮志不窮”,把苦難當成人生的一筆財富,不僅刻苦學習,還利用課余時間打工賺錢,不僅能夠解決自己生活費,還能夠為家庭出一份力。相反,有的學生在經濟壓力面前就顯得非常消極,經常抱怨自己的父母不好,沒有給自己一個富裕的家庭,還認為貧窮讓自己寸步難行,阻礙了自己的發展。顯然,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會帶來不同的結果。生活中很多事情亦是如此。不管面對什么問題,人們都可能會產生消極的情緒和積極的情緒。所以在面對那些壓力的時候,大學生可以對這些壓力采用積極的情緒進行再次的評價,也就是說大學生在面對壓力的時候應該要有意識的去給予這些壓力一些積極的意義,或者是讓一些普通的事情在積極的意義下變得更加有活力,這樣大學生就能夠在這些壓力和普通事件當中收獲到積極的情緒,從而就能夠有效的減輕自身的痛苦。
(四)尋求社會支持
當大學生在面對各種壓力的時候,去積極尋求社會上的幫助和支持是非常有效的。大學生在面對壓力的時候需要時刻記住的一點就是,你并不是自己一個人,在你的身邊還有很多人愿意去幫助你,也有很多人和你有著相同的經歷,面對過相同的問題,這些人能夠給你很好的建議,能夠和你有共同的話題。大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當中應該建立起自己的社會支持網絡,在這個網絡當中包括了自己的家人、朋友、教師、長輩、同學以及一些專家,另外社會上的一些組織機構也能夠成為大學生的社會支持來源,其中就包括了法律等。在有了這些社會支持之后,就能夠有效的去滿足大學生的實際需要,包括了安全、歸屬、自尊以及關愛等。在大學生面對各種壓力的時候,這些社會支持就能夠給他們提供相應的幫助和需求,比如理解、建議、指導以及一些金錢方面的支持等,這樣就能夠有效的減輕大學生的壓力。如果一個人的手里面有很多社會資源的話,那么他在面對壓力的時候也就會更加容易應對。另外當大學生面對壓力的時候,還可以去尋求一些專業人士的幫助,而這個渠道也是最佳的一種獲取情感和信息支持的方式,比如在大學生面對心理壓力的時候就可以及時去需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他們所提供的建議和意見是最有幫助的。
(五)平衡生活方式
平衡生活方式也是壓力應對策略中不容忽視的方面。研究發現,攝入不同的食物會對人體的荷爾蒙系統產生不同的影響,因而進一步地會影響人們的情緒??梢姡侠淼娘嬍沉晳T也會幫助人們緩解壓力。平時要多吃蔬菜、水果,增加體內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這樣可以提高抗擊壓力的能力。此外,體育運動能夠增強體質,因而也能夠增強抗壓能力,人們還可以通過運動釋放壓力。還有一些有助于大學生緩解壓力的好方法,如看電影、聽音樂、唱歌、散步、做深呼吸等等。
四、結語
當現在的大學生在面對現實社會當中各種各樣的壓力時,他們需要做的不是想辦法去逃避這些壓力,而是要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去解決這些問題,讓大學生自己能夠在逆境當中不斷的成長和發展,在面對壓力的時候,大學生應該要學習和鍛煉自己怎么樣去應對,讓自己能夠在壓力當中有所收獲,這樣自己才能夠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虹霖.大學生壓力、心理健康與應對策略的相關性研究――上海大學生群體經驗性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 2006,07:44-49.
[2] 鄭紅.運用積極心理學教育理念建構大學生壓力應對策略[J].中國健康教育,2007,04:312-314.
[3] 王成德,康金艷,段曉娟.大學生心理壓力狀況及應對策略[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115-119.
[4] 陳天軍.獨立學院大學生壓力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J].南昌高專學報,2010,06:63-64+95.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 就業指導 積極自我
[作者簡介]歐陽勝權(1979- ),男,安徽太湖人,桂林理工大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講師,研究方向為心理健康教育。(廣西 桂林 541004)
[課題項目]本文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生工作研究分會2012年高校學生工作研究課題“高校貧困生積極自我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課題編號:LX2012Y001)、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廣西學生資助研究專項立項課題“西部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工作體系優化與模式構建”(課題編號:2012ZZ004)、廣西教育科學研究2010年度規劃課題“廣西高校貧困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與提升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10C087)、2011年廣西高校安全穩定立項研究課題“積極人格的培養對大學生特殊群體心理健康的促進研究與實踐”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32-0096-02
高校貧困生就業工作備受關注,無論是政府還是高校,都為他們的就業工作做出很多努力,其中高校針對他們就業工作未雨綢繆地開展的就業指導意義重大。但目前的研究表明,這一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較非貧困生弱一些,“貧困生的自尊顯著低于非貧困生”“較非貧困生而言,貧困生……多采用消極應對方式……且其防御方式較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因此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培養高校貧困生的積極自我,即提升自尊感,增強自我效能,提高應對壓力的技能和策略至關重要。
一、積極自我的內涵及界定
自我分為主體自我和客體自我。積極自我在客體方面,主要強調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主要的思想是“當我們積極評價自己(高自尊),并相信自己會在我們努力爭取的目標上獲得成功(高自我效能感)時,我們會更健康和更幸?!?。在主體自我方面,積極心理學側重用恰當的應對策略去面對生活的挑戰,能應用適應性防御機制去處理內在心理沖突。它主要包含高自尊、高自我效能、積極應對策略和適應性防御機制四個方面。由于適應性防御機制有專門的文章論述,這里僅論述其他三個方面。
1.高自尊。自尊即對自我價值的感受,其取決于個體實際成就與抱負之間的比值。其中的抱負是指個體對其潛在成功的評估,可以從自身價值、目標和追求中獲得預知。同時,自尊還是一個多維的結構,主要包含個體在學校、家庭、工作等不同的情境和對象中,對自我價值的具體評價。高自尊的表現主要包括:生活事件中適應能力強、積極情感、內源控制、成功應付對批評或消極的反饋等。低自尊則與心理適應能力差、人際關系不穩定、不能較好地處理應激反應等相關。積極自我要求我們要學會將注意力和精力從勉強避免失敗中轉換過來,即不能僅僅是找不足之處,而應該更多地關注可以提升自我的信息,尋找各種機會來提升自我和展現自我。通過尋找機會表現和運用自身優點來獲得成功,以此來提高對自我的評價,進而提高自尊。
2.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我們對自己有效地組織和完成某項特殊任務的主觀評價。這一概念的創立者班杜拉認為,在任何情況下,我們的自我效能感決定了我們對行為效果或結果的預期。當這種預期是積極的,則會促進我們去取得成功,反之,則會阻礙我們實現自己的目標。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自己的成功體驗、別人的替代性經驗和當時身體及情緒上的狀態等。因此,自我效能感可以從百折不撓后戰勝困難達到目標的成功經驗中獲得,也可以通過觀察別人的成功經驗中感受到。如果個體的社會支持系統中,有強有力的支持者告知個體能夠獲得成功,然后給予可以證實勸告的一些挑戰的機會,那么個體的自我效能感也會提高。最后當我們的身體素質尤其是我們的情緒狀態較好的時候,也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
3.恰當的應對策略。積極自我的培養過程中,恰當的應對策略,可以幫助他們分析對于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應對,而對于目前無法改變的現實,比如社會經濟資源相對缺乏應該如何通過建立和維持可以提供支持的朋友關系等社會支持系統,并且掌握宣泄的方法等進行有效調整和積極接納。對于他們在求職過程中偶爾會遇到的受挫,則可以通過回避策略,引導他們暫時性地讓自己減少失敗的痛苦,進而養精蓄銳,更好地去贏得就業。簡而言之,這種“避重就輕”的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幫助他們避免挫敗感,獲得克服困難的能力,有助于他們正確克服困難。
二、高校貧困生就業指導中培養積極自我的意義
高校就業指導的開展旨在幫助學生正確了解自己,確立合理目標,順利實現就業。在就業指導的過程中,培養大學生的積極自我對大學生就業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有助于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克服就業障礙,提升就業能力,積極實現就業,對增進他們的自我實現和主觀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義。
1.高自尊的培養有助于高校貧困生設置正確的目標。在就業過程中,因為目標設置不合理導致不能順利就業或者就業之后頻繁跳槽的現象不在少數。對于貧困大學生而言,因為缺乏職業規劃,缺少擁有相關職業的社會資源的指導,在確立目標的時候,容易依靠自己“單兵作戰”,或者從眾和隨波逐流地就某一份工作而“蜂擁而上”。大學里面,沒有規劃地去大城市就業,或者僅僅為了不想過早踏入社會而考研的同學不在少數。這代價對于貧困大學生而言,顯然是不堪承受之重。培養他們積極自我的高自尊,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和同學們“和而不同”,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家庭特點以及人生發展方向等原因,去設置正確的目標。這是他們順利實現就業的前提。
2.高自我效能感有助于高校貧困生積極地實現就業。目前整體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但是就大學生個體自身而言,不能利用數年的大學生活,將自己從一個依附于父母、家庭的懵懂中學生,培養成可以適應社會發展和單位需求的高層次專門人才,是主要的原因。因此,有策略地提升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幫助他們在求學的路上能夠運用長遠眼光來構建自己的生活,傾向于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機會而不是選擇麻煩,設想成功的結果并以此來指導自己解決問題,學會設立能夠激發潛能并具有挑戰性的目標;相信自己的努力會帶來好的結果,即使失敗了,也會把失敗歸結為自己不夠努力、策略不合適或者環境不利等可控制的因素,從而越挫越勇,進而積極地提升能力,全面地發展綜合素質,也就有助于他們積極地實現就業。
3.恰當的應對策略有助于高校貧困生正確克服困難。我們曾經對高校貧困大學生的就業障礙做過一些研究,發現他們在就業過程中存在常見的焦慮、自卑、被動、從眾等因自我認知失調導致的心理障礙及表現。從對自己認識不充分、自我認識矛盾、社會實踐經驗缺乏等主觀因素和社會、家庭、學校等客觀原因方面分析了形成他們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積極自我的培養過程中,恰當的應對策略,可以幫助他們分析對于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應對,而對于目前無法改變的現實,比如家庭經濟困難,社會經濟資源相對缺乏應該如何通過建立和維持可以提供支持的朋友關系等社會支持系統,并且掌握宣泄的方法等進行有效調整和積極接納。對于他們在求職過程中偶爾會遇到的受挫,則可以通過回避策略,引導他們暫時性地讓自己減少失敗的痛苦,進而養精蓄銳,更好地去贏得就業。
三、高校貧困生就業指導中培養積極自我的策略
1.明確自身優勢,開展針對訓練,樹立合理目標,培養高自尊。培養高自尊的策略有很多,主要有技能訓練、環境改變、認知治療等。在就業指導過程中培養高自尊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可以通過心理測試或者職業測評,幫助貧困大學生明確自身的強項,進而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進行強化。幫助他們認識到哪些領域是自己的弱項,盡可能避免過多投入。其次,當低價值感是由經濟貧困或社交能力差造成的,通過開展人際交往能力提升訓練的團體輔導等練習可以提升價值感,也可以針對就業技能中的面試交談技巧的提升,來實現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還可以通過幫助他們有目的地參加相應的社團和社會實踐去檢驗和進一步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范圍和能力。最后,當低價值感是由不切實際的理想和目標造成時,可以通過幫助個體降低他們這種過高的標準,更好地立足現實,分階段、有步驟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同時,可以通過結構式團體輔導,幫助他們學會接納積極的自我反饋,學會掌握問題解決技能和社會技能產生的成就價值,從比較成功的生活事件中提高自尊。
2.豐富自我認知,強化成功動機,培養積極體驗,提高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通過認知、動機、情緒和選擇加工來調節運作。首先認知方面,幫助貧困大學生樹立目標的同時,還需要教會他們用積極的想象等策略,設想成功的結果并以此來指導自己解決問題來引導自己的生活,讓自己在認知方面,獲得更多的認知資源,更富策略上的靈活性和有效性,運用長遠眼光來組織他們的生活,傾向于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機會而不是選擇麻煩,學會作出更加合理和有助于未來幸福的選擇。其次動機方面,幫助貧困大學生學會設立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可以在整體就業目標設置正確的基礎上,更好地預期自己的努力會帶來好的結果。在對可能遭遇的失敗境遇上,學會正確的歸因,即在發揮優勢的基礎上,更多地把失敗歸結為自己不夠努力、策略不合適或者環境不利等可控制的因素,讓他們認識到這些是可以克服的。最后,就業指導的過程中,幫助他們調節情緒體驗,比如運用幽默、放松等方式來減輕由潛在威脅情境引起的情緒喚醒。
3.強化責任意識,順勢調整能量,發展有效策略,提升應對策略。首先,培養貧困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正確面對那些需要自己提升的方面,勇敢嘗試,積極進取。我們發現,在貧困大學生成為“雙困畢業生”之前,高??梢詭椭麄兘€人成長檔案,詳細客觀地了解貧困大學生需要解決的專業知識、英語水平、表達能力等主要問題,進而更好地積累就業競爭力,真正實現“輸血到造血”的轉變,達到幫助貧困大學生成才的目的。其次,學會調整身心能量去實現目標。我們要在貧困大學生就業之前,通過課堂教學、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朋輩間的互助成長等,引導甚至是訓練他們養成敢于戰勝困難的決心,去調整自己的狀態,形成“辦法總比問題多”的思維方式,積極面對挑戰和困難。最后,發展并使用有效的應對策略。我們難以在教育和指導的過程中,將所有的應對策略窮盡。但是,我們確實可以在就業指導的過程中,著重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注意開發他們內在的潛能,借助每一個人應對問題的不同傾向,幫助他們形成適合自己的有效的應對策略。當然,還可以專門針對他們中的同一類問題,進行專題的培訓和指導。
積極自我的培養,內容非常豐富,策略因人而異,它貫穿我們每個人自我實現的征途。本文只是借助目前高校就業工作過程中,對貧困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積極自我的培養,作了一個粗淺的探討,希望能夠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更好地幫助年輕的大學生培養積極的自我,塑造積極人格,為他們的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育文,陳青萍.貧困大學生心身健康與自尊、人際關系、成就動機的相關[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
【關鍵詞】校園安全問題 應對策略
前言
近年來,各地陸續出現了一些與校園安全相關的案例,比如復旦大學投毒案、川師大殺室友案等等,學生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脅,這些都反映了目前校園安全問題的嚴峻局面,怎樣保證校園安全,減少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已經成為了重要課題。
一、我國當前校園安全問題及原因
當前高校安全隱患主要有心理健康安全隱患、居住安全隱患、飲食衛生安全隱患、校園交通安全隱患和校園網絡安全隱患。下面就這五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安全隱患。這是目前所有校園安全問題中最為突出的一個方面。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目前已經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大學生的心理不健康主要分為性心理不健康、競爭心理不健康和減肥心理不健康三方面。由于大學生沒有接受足夠的性教育,產生歪曲的性心理時也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引導,由此就會引發一系列問題。同時目前社會就業競爭形勢嚴峻,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猛增,產生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如果自身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又得不到外部世界的關懷,很有可能發展成心理疾病,發生自殺或他殺等校園安全事件,對自己和社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目前很多大學生,尤其是女性,沉迷于減肥無法自拔,找不到健康有效的減肥方法就以節食為主,因此產生各種身體問題,甚至引發厭食癥,危及生命。
(二)大學生居住安全隱患。首先,學生宿舍是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場所。一旦發生安全問題就會威脅學生的人身安全。近幾年,大學生頻繁在宿舍內使用電飯鍋、熱得快、電熨斗等大功率電器,很多電器質量并不過關,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漏電、自燃或爆炸等問題,由此引發火災,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同時,很多大學生宿舍的安全通道常年封閉,或是堆滿了雜物,發生火災等突發性情況時,學生就會面臨無路逃生的情況。其次,幾乎每所高校的校外都會有很多沒有合格手續的民房供學生租住,這種民房基本上都沒有消防安全設施,并且管理松散,任何人都可以隨便進出房屋,對學生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造成了威脅。
(三)大學生飲食安全隱患?;旧希覈克髮W的周圍都會分布著很多小攤小販,這些餐飲店沒有合法的食品經營執照,也沒有衛生許可證,價格方面比學校便宜得多。很多大學生為了便宜和方便,在這些違規的餐飲店就餐,就會產生身體不適甚至食品中毒案件,
(四)校園網絡安全隱患。當前高校的校園網已經成為了為全體師生服務的電信網,覆蓋范圍擴大了,功能也日益復雜,很多大學生缺乏自制力,沉迷于網絡游戲,熬夜或逃課上網,面臨被退學的困境。同時,大學生與社會接觸不深,沒有足夠的社會經驗,在網絡上認識一些動機不純的人也不能及時辨別,輕易與其見面,威脅人身安全。
二、當前校園安全問題應對策略
針對上文分析的我國當前校園安全問題的五個方面,我們可以提出以下幾方面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在學校建立完善的心理教育和輔導體系,成立專門的心理輔導辦公室,對學生采取普遍教育和個別疏導相結合的教育方法,建立長效心理健康防御機制。其次可以在學校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向學生灌輸心理學以及心理衛生知識,傳授一些心理減壓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心理調適技能,培養強大的心理承受力。再次,學??梢越M織學生成立心理健康社團,通過社團活動向全體大學生傳輸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關心那些情緒不正常的學生,積極加以引導,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加強校園治安保衛工作
規范學校治安管理工作,招聘專業的安保人員,他們需要具備熟練的技術和豐富的安保經驗,學校對他們組織培訓,使他們了解高校的教學規律、教育特點以及校園環境,以此成立一支校園內部巡視隊伍,及時發現危險情況以及不良分子。同時,學校要與周邊的城管、社區街道辦事處、治安交通和衛生環保部門加強溝通交流,取得各執法部門的配合,共同建設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
(三)加強安全意識教育
高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包括安全防范意識教育和網絡安全教育。向大學生普及法律知識,督促他們少乘坐黑車,注意食品衛生,盡量不要去路邊攤就餐,加強保護自身的意識。加強網絡安全教育,以專題講座的形式幫助學生學會辨認網絡上的不良信息,不在網上結識不良分子,不輕信謠言,不傳播謠言。
結束語
近年來,校園安全事故頻發,嚴重影響了高校正常的運行,給廣大高校學生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恐慌。因此,加強校園安全建設非常重要,不僅保障了大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也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要舉措,同時,也推動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龔彬彬,吳超,鮑瑞雪. 高校校園安全隱患以及應對策略[J]. 安防科技,2011,03:41-44.
[2]尹曉敏,方益權. 公共治理:我國校園安全管理的一種新范式[J]. 現代教育論叢,2011,03:13-17+6.
【關鍵詞】 依戀;大學生;壓力感;應對策略;負性情緒;橫斷面研究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729(2008)005-0348-05
嬰兒對父母的依戀會在其成長過程中逐漸內化,形成穩定的內部工作模式,這種工作模式會影響個體一生中與各種親密他人的關系以及壓力應對的整個過程及其結果。依戀的內部工作模式包括兩個因素[1]: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Brennan等人[2]根據依戀的焦慮-回避維度(對應于“自我模型”-“他人模型”)將成人依戀劃分為四種類型:安全型(低焦慮和低回避)、回避型(低焦慮和高回避) 、焦慮型(高焦慮和低回避)和懼怕型(高焦慮和高回避)。
近年來,國外的研究開始更多地關注在親密關系(如婚戀)中,依戀與壓力應對、負性情緒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安全型依戀的個體對壓力事件的威脅性評估較低并且對于自身應對壓力的能力具有比較樂觀的預期,另外,他們對積極情緒記憶的提取速度要快于消極情緒記憶[3-5];回避型個體往往通過自身努力使自己遠離困擾,很少采取求助他人的應對策略等[3-5];焦慮型的個體更關注自己的壓力感受,并采取以情緒為中心的應對策略來應對壓力,由此更加重了壓力的困擾[4-6]。另有研究表明,來自親密關系以外的壓力事件或信息也可能激活依戀系統,從而對個體的認知、情緒和行為產生影響[7]。國內有關成人依戀的研究較少,探討親密關系以外的一般生活壓力的依戀研究尤為少見。本文探討大學生依戀對壓力感及其應對策略、負性情緒的影響。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采用匹配文理科、整班施測的方法,在北京六所大學(3所為國家重點大學,3所為非重點大學)各發放問卷160份,共發放問卷960份,回收有效問卷800份,有效率為83.3%。其中男生349人,女生451人;文科生372人,理科生428人;大一74人,大二418人,大三270人,大四38人;平均年齡20.5+1.5歲。
1.2工具
1.2.1自編壓力感問卷 根據國內外相關研究,編制壓力感問卷初稿,共18題。通過前測(樣本為北京師范大學本科生185名),刪去在因素分析中不符合預設維度(學業、人際和經濟)的三個題目,其余題目維度劃分良好,且載荷均在0.50以上。正式施測的壓力感問卷分為學業壓力(含學業自身、擔心將來和家人期望)、人際壓力(含家人關系、朋友關系)、經濟壓力(含目前費用、打工賺錢和經濟保障)三個分量表,共15題,采用5點評定,從“1沒有壓力”到“5極度壓力”。該問卷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78,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分別為:學業壓力 0.72,經濟壓力 0.84,人際壓力0.61。
1.2.2應對方式問卷[8] 共62題,包含6個分量表:解決問題、自責、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每題有 “是”或“否” 兩個選項,各記1分和0分。得分越高即表示該應對方式使用越多。
1.2.3負性情緒量表 包括抑郁問卷[9]和焦慮問卷[10]。均采用4點評定,總分越高表示抑郁、焦慮情緒越強。本研究中,抑郁問卷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α為0.90,焦慮問卷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α為0.89。
1.2.4親密關系體驗問卷(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11] 由36個題目組成,分為回避、焦慮兩個維度,各18題,采用7點評定,要求被試根據自己在戀愛或親密朋友關系中的感受對每項陳述做出從“1非常不贊成”到“7非常贊成”的選擇。本文根據ECR原作者提供的類型計算方法得出四種依戀類型:安全型、懼怕型、焦慮型、回避型[2]在本研究中,回避維度和焦慮維度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α分別為0.81和0.83。
以班級為單位,在課堂上統一發放問卷,測試時間約為20分鐘,被試完成后當場收卷。
1.3統計方法 進行描述性統計和方差分析。
2 結果
2.1大學生依戀類型分布
800名大學生中安全型依戀型225人,占28.1%,懼怕型216人,占27.0%,焦慮型201人,占25.1%,回避型158人,占19.8 %。
2.2不同依戀類型大學生壓力感差異比較
表1顯示每種依戀類型的大學生所感受到的學業壓力、人際壓力、經濟壓力在程度上具有顯著差異(F=75.42、83.25、59.10、66.30,P均=0.000)。經事后檢驗(LSD)表明,四種依戀類型的大學生感受到的學業壓力均最大(P
2.3不同依戀類型大學生應對方式差異比較
表2顯示不同依戀類型大學生的解決問題、自責、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存在顯著差異(P
2.4不同依戀類型的大學生負性情緒評分差異比較
四種依戀類型的大學生抑郁和焦慮問卷評分有顯著差異(P
2.5依戀維度與壓力感、應對方式及負性情緒的相關分析
表3顯示依戀的回避維度與學業壓力、人際壓力、經濟壓力、自責、退避、合理化、抑郁、焦慮均呈正相關,與求助呈負相關,但r均較小。依戀的焦慮維度與學業壓力、人際壓力、經濟壓力、自責、幻想、退避、合理化、抑郁、焦慮均呈正相關,與解決問題呈負相關。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800名大學生中安全型、懼怕型、焦慮型、回避型依戀各占28.1%、27%、25.1%和19.8%,這與國內外其他使用ECR量表的研究結論一致[2,12]。由此可知,雖然本研究直接采用ECR原量表的依戀類型劃分方式,但其類型劃分結果仍然是比較可靠的。國內外研究采用相同依戀量表所得到的依戀類型分布往往具有較高的一致性[11,12],而采用不同依戀量表(如ECR、RQ)所得的成人依戀類型分布差異較大[2],這可能是由于不同依戀量表對同名的類型采用的判斷標準并不完全相同,例如ECR量表對于安全型依戀的判斷標準比RQ量表更加嚴格和細致[2]。
在生活壓力上,本研究支持了已有研究結果,即目前大學生中學業壓力感高于其他生活壓力感[13]。可見,在競爭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對未來的擔憂使得大學生必須更加努力學習以爭取升學和就業機會,因此學業壓力也就成為他們最大的壓力來源。安全型和回避型依戀個體(均為低依戀焦慮維度)的三種生活壓力感都明顯小于焦慮型和懼怕型(均為高依戀焦慮維度),且依戀焦慮維度與三種壓力感均呈正相關。提示積極的自我模型(由于在本量表中的焦慮維度與依戀工作模型中的自我模型具有反向對應關系――即低焦慮維度對應積極的自我模型,高焦慮維度對應消極的自我模型,回避維度亦是與他人模型具有反向對應關系。因此,為了使解釋更清楚明了,后文一律用自我模型代替焦慮維度,以他人模型代替回避維度。)作為應對壓力的主要心理資源,可以減少各種生活壓力感的強度。焦慮型和懼怕型個體所共有的消極自我模型使得他們不信任自己應對壓力的能力,傾向于過度關注消極生活事件,相對放大了現實壓力事件帶來的壓力感受。此外,這兩種類型的人不僅在人際關系上感受到更多的壓力,在學業和經濟上也比其他依戀類型的人感受到更大的壓力。提示一般的生活壓力事件也同樣可以激活依戀內部工作模型[14]。
在應對策略上,由于安全型和回避型依戀個體都具有積極的自我工作模型,他們比焦慮型和懼怕型個體更傾向于依靠自己的努力,使用解決問題的應對策略。焦慮型和懼怕型個體更傾向于使用自責、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應對策略,而較少使用解決問題的應對策略。這與已有研究結論類似[15,16]。
在負性情緒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焦慮型和懼怕型依戀個體在經歷壓力事件后感受到的抑郁和焦慮情緒顯著多于回避型個體;回避型個體的抑郁和焦慮情緒顯著多于安全型,也與已有研究結論類似[4-6]。但是回避型依戀個體真的就比焦慮型和懼怕型依戀個體體驗更少的負性情緒么?有研究證明[14,17],回避型的個體采取去激活的情緒調節策略來壓抑負性情緒,使自己遠離困擾。雖然這種方式使他們對情緒的表達大幅減少了,但是被壓抑的情緒并沒有真正消失。已有研究者通過閾下刺激和生理指標檢測到,實際上和焦慮型及懼怕型個體一樣,回避型個體在壓力下具有很強的負性情緒[6,17]。
總之,安全型依戀大學生的壓力感和負性情緒得分最低,而懼怕型和焦慮型依戀大學生得分最高。在應對策略上,安全型依戀的大學生傾向于更多地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如解決問題、求助;而懼怕型和焦慮型依戀的大學生則更傾向于使用消極的應對策略,如自責、幻想等。從Bowlby的理論來看,安全的依戀關系被視為一個可以幫助個體成功應對生活壓力的“內在資源”。安全依戀的發展來自于早年積極的親子互動過程。主要照顧者敏感的撫育態度使個體建立了對外界以及對自我的信任感[17]。同時這些正向經驗也使個體發展出有效處理壓力的能力,并在需要的時候積極向外界尋求幫助[16]。而焦慮型依戀和懼怕型依戀的人從早年不安全的依戀經驗中發展出的消極的自我工作模式,使他們在面對困境時容易去夸大困難的威脅程度,認為對事件無法改變也無法控制;他們對自我的無力感、無助感,以及缺乏安全依戀關系也會使他們無法將困擾擱置一邊,從而產生更多的負性情緒[16]。
雖然本研究較好地揭示出依戀和壓力、應對策略及負性情緒的相互關系,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大學生的依戀對象正逐漸從父母轉向戀人,戀愛關系是其人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本研究壓力量表中的人際關系維度并不包括戀愛關系。因此后續研究可以加入戀愛關系這一維度,從而更充分地探討依戀與大學生實際生活壓力的關系。其次,本研究只是初步探討了大學生依戀對壓力應對和負性情緒的影響,想要更清晰地揭示出依戀工作模型對整個壓力應對過程的作用機制,還需要在本研究基礎上增加一些變量,如認知因素、壓力的情境因素等,并使用回歸分析、建立模型等方法,作進一步深入地討論。
參考文獻
1 Lopez GF, Brennan AK.Dynamic Processes Underlying Adult Attachment Organization:Toward an Attachm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y and Effective Self.J Couns Psychol,2000,47(3):283-300.
2 Brennan KA,Clark CI,Shaver PR.Selfreport measurement ofattachment. An Integrative overview.In:Simpson JA,Rholes WS, eds.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8:46-76.
3 Birnbaum G,Orr I,Mikulincer M,et al. When marriage breaks up: Does attachment style contribute to coping and mental health?J Soc Pers Relat,1998,14:643-654.
4 Mikulincer M,Orbach I.Attachment styles and repressive defensiveness:The accessibility and architecture of affective memories.J Pers Soc Psychol,1995,68:917-925.
5 Mikulincer M,Florian V.Maternalfetal bonding,coping strategies,and mental health during pregnancyThe contribution of attachment style.J Soc Clin Psychol, 1999,18:255-276.
6 Mikulincer M.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functional versus dysfunctional experiences of anger.J Pers Soc Psychol,1998,74:513-524.
7 Pereg D,Mikulincer M.Attachment Style and the Regulation of Negative Affect:Explo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Mood Congruency Effects on Memory and Judgment.Soc Pers Soc Psychol,2004,30(1):67-80.
8 肖計劃.應對方式量表. 見:汪向東,王希林,馬弘.編著.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109-115.
9 劉平.流調中心抑郁量表(CESD).見:汪向東,王希林,馬弘.編著.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200-202.
10 馬弘.狀態-特質焦慮問卷(STAI).見:汪向東,王希林,馬弘,編著.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238-241.
11 李同歸,加藤和生.成人依戀的測量:親密關系經歷量表(ECR)中文版.心理學報, 2006,38(3):399-406.
12 金艷,唐日新.大學生依戀類型與抑郁和幸福感的關系.社會心理科學,2007,22(1):163-165.
13 王成義.大學生壓力狀況的調查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13(4):311-314.
14 Shaver PR,Mikulincer M.Attachmentrelated psychodynamics.Attach Human Dev,2002,4(2):133-161.
15 Fraley RC,Shaver PR.Airport separations:A naturalistic study ofattachment dynamics in separating couples.J Pers Soc Psychol,1998,75:1198-1212.
16 Mikulincer M.Attachment Working Models and the Sense of Trust:An Exploration of Interaction Goals and Affect Regulation.J Pers Soc Psychol,1998,74(5):1209-1224.
關系機遇
被“蹭”方:老師、校友
“蹭”方理由:“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毙S岩娦S岩材墚a生別樣的化學反應。無論是畢業求職還是日后工作,“關系戶”能享受更多優待。而在各種社會關系中,老師和校友恐怕是最安全、可靠、給力的一方了。
校方應對策略:統一戰線,互惠共榮
2008年10月,中山大學正式啟動校友日,將每年11月第2個星期六定為校友日。校友日意為校友返校日,是學校專門為其畢業生、校友舉辦回校慶?;顒拥娜兆印.斎?,“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慶祝只是個幌子,拉校友回校捐贈,幫在校學生綢繆就業機會才是學校的真正用意。在中山大學第一年的校友日上,校長黃達人就打開天窗說亮話,呼吁校友:“為師弟師妹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或機會?!?009年的畢業生招聘會上,暨南大學還專門新增了“校董、校友企業,校市合作單位”專場招聘。
回想一下,每年學生求職的畢業季,老師推薦都是一個最給力的就業途徑。四年求學,幾萬塊的學費不單是要用來買知識,還要“買關系”啊。
蹭
免費“培訓”
被“蹭”方:圖書館、課堂、學校數據庫
“蹭”方理由:總是在離校后,才發現自己多么有必要“充電”。回學校泡泡圖書館,再去聽幾堂感興趣的課,如此舒適、免費的“回爐”方式,怎能錯過。
校方應對策略:肅清校外人士
2007年11月5日,北京大學一句“社會閑散人員”給那些在北大的“蹭課族”定了性。基于“蹭課族”嚴重影響學生聽課的現象,北大決定以抽查學生證的方式來肅清教學樓中的非北大學生。原來,某些老師擁有較高的知名度,他們開設的課程廣受歡迎,就連老師本人帶的學生都有可能聽不上。一些本來是小班教學的課程,教室座位上早就被校外“蹭課族”的“占座書”捷足先登。
事實上,許多高校的課堂、圖書館都曾遭遇蹭客“攻擊”。每到周末,想來充電學習的、蹭空調睡大覺的、打發空虛時日的蹭客便不斷涌入,讓教室、圖書館等地人滿為患,嚴重影響了在校生的學習效果。各校不得已紛紛使出殺手锏:憑證入場。據悉,中山大學某圖書館還要求,校外人士每次支付5元的“門票”并提供相關身份證明材料才能入內。
蹭
便宜消費
被“蹭”方:食堂、運動場、宿舍
“蹭”方理由:工作后才發現,到哪能找到比學校食堂還便宜的飯店,比校園體育館還舒適的鍛煉場所,比宿舍還劃算的住所呢?
校方應對策略:加收搭伙服務費
2007年,“白領午餐食堂蹭飯地圖”在網上大熱,這份標注了地址、時間、注意事項,甚至指導價格的地圖成了白領高成本生活“下流化”的導火索。當生活成本越來越高,都市白領只能將目光轉向幾塊錢一餐而且品種豐富的高校食堂,以及幾塊錢就能占用任意時長、場地永遠充足的校內運動場。大眾點評網等網站、論壇對各高校的食堂、運動場等都有詳細的點評和優惠價格介紹,甚至給出了“高校蹭飯(蹭場)策略”。
面對洶涌而至的校外人士,各高校唯有“提高門檻”。成都某高校在被“蹭飯族”折磨得苦不堪言后,終于貼出公告:從2011年3月10日起,未持“一卡通”刷卡的消費者,將被視為無卡消費的外單位就餐人員,加收20%搭伙服務費;對校內、校外人士進入運動場設置不同的收費標準。每到寒暑假,山東某大學的學生宿舍便被外來準備考研的人士租住,失竊事件時有發生。為保證校園安全和學生享用資源的優越性,學校最終決定假期封校,以“抵御外侵”。
蹭
景點文化
被“蹭”方:校園景點、文化氛圍
“蹭”方理由:近水樓臺,以解相思。對于現在的80后、90后來說,他們與校園接觸的時間可能比待在父母身邊的時間還多,這也難怪他們即便畢業了仍懷念學校里的一草一木。
校方應對策略:下發 “限客令”
浙江林學院東湖和衣錦兩個校區都有植物園風光,所以幾乎每天都有數對新人來這里“蹭”婚紗照外景,最多的一天居然有72對新人。事實上,許多高校都深受“游客”的困擾,知名學府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