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9 16:28:32
序論:在您撰寫采購管理重要性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火電廠建設 物資采購 采購管理 效果提升
一、采購管理對火電廠建設的影響
在火電廠的工程建設中,物資采購和工程施工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二者之前是一種工程內的上下游關系,資料的輸入幫助工程順利進行,而采購行為在整個工程實施中則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是物資進入到工程施工環節的核心工作,物資采用本身就是在為工程創造利潤。因為科學的采購管理可以降低采購成本以及物資成本,進而降低項目的執行成本,同時項目采購管理的作用還不僅僅停留在成本層面,其還影響到項目的施工質量,因為采購管理在某方面還會影響到物資側質量,而物資的質量優劣當然就會影響到火電廠的建設質量。最后采購管理還會影響到工程的進度,因為物資的充足與否會直接影響施工的進程,如為土建提供的設備和材料等,如果設備到位或者材料不足就會影響施工的進度。綜合的看,在火電廠項目中采購管理對其項目的成敗所產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二、火電廠建設中物資采購的基本特征
首先,從前面的分析可知,采購是影響條件與后續安裝和生產的重要輸入條件,是項目順利實施的樞紐;其次火電廠建設中其成本控制必須經由采購管理來實施,其材料采購支出都是經由采購環節,所以采購會直接影響項目總體成本的形成;其三,火電廠建設中的技術水平與材料性能等都會影響整個項目的建設質量,并最終影響火電廠的運行效益;其四,電力工程中材料的質量要求較高,所以采購管理的重要性也要高于其他工程;其五,火電廠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采購管理必須點對時間延長所帶來的項目風險;其六,火電廠建設期間采購和電廠運行是不同的活動內容,建設采購需要更強的控制性,以此保證物資的質量與成本降低,而運行過程的材料則突出的是計劃性。所以建設中的采購管理更需要強化管理。
三、加強火電廠建設中采購管理的要點
采購需要提供預算與成本控制。在施工建設前,按照設備應提出預算與成本控制目標,這時對采購進行控制基礎。預算不僅僅是一個計劃活動,更應該是一個組織管理的延續,尤其是采購管理中的預算,更應突出的是標準化,因為制定采購預算必須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針對項目的特征而定,所以其更是一種控制機制。采購預算是對項目資金利用的理性規劃,是在采購行為實施中訂立的一個基本標準,其不僅僅是資金的合理配置的規劃,更是擔負著對資金用度進行檢驗的責任,以此確保項目資金的利用在看一個可以控制的范圍內。有了預算的約束才能有成本控制的有效,才能體現成本空控制在采購過程中的作用。
供應商的確定。首先應對是供應商的數量進行控制,實際上就是對供應商的份額進行確定。從采購管理的角度看采購如果是單一貨源其項目的風險是很大的,此時也不利于對價格進行控制,缺乏對成本控制的主動性。所以從供應商而言,合理的批量采購可以降低生產中的成本消耗,從而為采購方提供更加低廉的價格,從而可以降低采購的成本。所以在采購中必須平衡采購貨源與采購數量的關系,即不能從單一貨源入手進行采購也需要平衡供應商的數量,尋求多家供應,但是有保障供應商提供的物資價格最低。這樣在采購管理中就需要對供應商的數量進行合理選擇,通常在火電廠建設中針對某一種材料應確定3-4家供應商,這樣既可以保證供應的質量,提供競爭激勵效果,也可保證采購價格的合理。
其次應從供應商的選擇方式入手選擇,通常的方式是公開競爭招標、有限競爭性競標采購、詢價采購、直接簽訂采購合同等不同的方式來確定供應商,其實就是招標方式與非招標方式。在實踐中項目采購通常會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來提高供應商之間的競爭意識,從而降低采購的價格。以此幫助項目采購到較低價格的物質。同時也應合理的招標設計來提高采購的效率與質量,從而達到既保證質量也降低成本的效果。
對供應商的管理。針對火電廠的建設而言,采購管理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而是貫穿了整個施工過程。所以對采購方圍巖一旦確定了供應商就建立了一種長期合作關系,此時就不能將二者之間的關系看做是簡單的供求關系,而應建立一種長期的戰略伙伴關系,即雙方必須可以共同承擔風險,使得采購方在長期的合作中獲得貨源上的保證與成本的優勢地位,也可讓供應商獲得穩定的客戶,從而保證其可以長期處在穩定法的狀態中。這個戰略伙伴關系可以實現雙贏,可以幫助采購管理實現有效的成本控制。
另外,實施對供應商的績效管理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采購管理模式,即利用一種評價機制對供應商進行評估,從而反應其在供應物資中優劣。如建立一個供應商信息管理系統,借助信息共享與數據分析來對供應商進行打分,建立量化的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保證結果的準確與科學。然后利用評價結果對供應商進行取舍,從而改變合作的關系,或者加大采購數量或者減小采購數量,甚至停止采購等。以此激勵供應商為成為優秀供應商而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包括質量與供貨時間等。
在火電廠的建設中,采購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內容,其對工程的進程、質量、成本等影響較大。所以在項目建設中必須重視對采購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從成本控制入手,建立一個全過程的控制系統,以采購流程全程成本控制的思路來加強對采購的管理,進而利用采購招標、采購戰略管理、供應商激勵等措施來保證采購成本與質量的最佳配合,從而實現最優化的采購管理模式。在獲得最低價格的同時也獲得質量最優的供應商,保證快速供貨并保證風險降低。
參考文獻:
[1]張新華.探討工程項目采購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及其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09,(23).
關鍵詞:企業;招標采購;管理;經濟效益
從表面含義上淺析,物資招標采購就是面對各種各樣的物資提供者,選出對企業最有益的提供者,在物資供應過程中公司也會對相應的物資供應商加強指導和管理組織,使物資提供者之間的競爭更加公正公平。物資招標采購的終極目的便是大大提高公司經濟效益,為企業提供優良的物資供應渠道。
一、企業招標采購管理的優勢
(一)招標采購有助于企業自身生存發展
實行招標采購管理對于市場潛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招標采購面對的是整個社會,消息的面對的也是社會整體,所以具有社會公開性。招標采購的這種社會整體性使只要適合相關要求的單位或人員都有機會參加招標采購活動,從而使物資來源渠道變寬,市場潛力變大。招標采購方式的實行,使企業每個工作環節運行成本實現更好的控制,對于采購環節中出現的采購腐敗、物資采購質量低劣、不合理采購狀況等降低企業經濟效益的狀況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使采購過程中不合理的狀況大大減少,有助于企業實現整體采購方式方法的優化整合,最終更好的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發展水平。
(二)招標采購有助于降低企業采購成本
近年來,伴隨著市場體制的完善,招標采購在企業發展運營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事實上,招標采購也是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控制下不斷發展的,使招標采購的物資成本更加接近現實,更好的去除人為狀況下的惡劣影響,讓招標采購的價值鏈條更好的發揮現實作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完善,物資招標管理體系也會愈加健全,這就有效的降低了企業成本,更好的控制不利于企業發展狀況的情況出現,例如控制企業資產的流失,企業腐敗情況的出現等,使企業經濟效益得到穩固提升。
(三)招標采購有助于減小企業發展壓力
不斷優化企業物資招標采購方案,可以在物資采購過程中多方選擇物資供應渠道,多方了解物資質量狀況,增強物資采購水平和物資質量水平,降低物資采購風險,從而降低企業各種物資成本,減少基本成本,減小企業在發展進步競爭過程中遇到的壓力,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企業招標采購存在的弊端
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完善,招標采購管理制度體系雖然也不斷健全,但是也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弊端。例如:一些企業在進行物資采購管理控制過程中,物資采購人員會一次選擇多個物資供應商,進行貨比好幾家,分析物資采購的各家利弊,然后運用合同談判,對物資采購價格、質量、數量等進行再次確認,雖然可以相應降低成本,保證物資質量,同時這種方法也是有很多不利之處的。這種方法極度考驗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而企業物資采購經濟效益的取得,采購物資質量、價格、數量的多少,這些也都會受到工作人員業務能力的影響。這種情況的出現,會使物資招標市場出現市場不公平、物資不合理的情況,有的工作人員會以此空檔進行謀私利,例如出現關系采購、感情采購等狀況。同時又是也會出現物資采購漏洞,出現企業腐敗更甚之資產流失狀況。
三、如何搞好企業招標采購管理工作
(一)完善企業采購機制,營造良好的物資招標采購工作環境
企業要加強組織機制的創建,針對物資招標采購管理工作展開多種方式的外界宣傳引導,組織宣傳活動,加強對工作人員以及相關責任人員物資采購專業化程度的教育培養工作,讓人們意識到,物資招標采購管理對于企業經濟效益的增加,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增強企業生存能力,減小企業發展壓力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從總體水平上增強物資基本管理,填補漏洞,深入貫徹領導提出的各項要求,是抵制物資采購領域暗度陳倉,,高買高賣等非法行為,增強黨的正確領導建設和企業經濟物資有效運轉的有利舉措。
(二)完善規章制度建設,使物資招標采購管理工作正規化
做好物資招標采購管理,就要建立完整的制度,在建立完整制度基礎之上,建立健全企業規章制度建設。企業的物資采購部門應實時歸納總結本部門物資采購相關規劃及工作進程,不斷提升工作效率。應遵從國家主要管理部門的各項指示標準,建立相關物資、紀檢、審計、財務、成本等各部門加入的物資招標采購管理部門,清晰明白自身工作職責要求,強化管理工作行為,建立嚴謹清正負責的工作態度,增強各部門各行業協作溝通能力,實時分析了解把握物資采購情況,提出物資采購招標引導意見。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物資采購招標過程中要不斷加強物資采購程序的嚴格化,各項工作積極到位,時刻關注各項個相關工作人員及相關責任部門的支持與引導,從而為物資招標采購管理工作提供舒適的工作氛圍。
參考文獻:
[1]馬彥坤.強化招標采購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中國集體經濟,2011,(10):86.
關鍵詞:政府采購;績效管理;指標
我國政府采購制度框架體系日趨完善,政府采購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資金使用效益不斷提高。根據財政部公布的2005年全國政府采購統計信息,2005年全國實際采購規模達到2927.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7.1%,節約資金380.2億元。2005年政府采購規模占全國GDP的比重為1.6%。實施政府采購改革7年來,全國政府采購規模年平均增長77.9%。
隨著我國政府采購規模的逐漸擴大,政府采購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一是政府采購范圍有限、規模較小。從發達國家看,一般國家政府采購的市場規模通常相當于其年度GDP的10%~15%。而我國政府采購規模占年度GDP的份額仍顯過少,采購項目單一,結構比例不合理。我國目前政府采購的項目主要集中在財政專項撥款的辦公設備購置、車輛購置及少數工程及房屋修繕,而對貨物工程及勞務等項目,仍未完全實行規范的政府采購,這使得政府采購節約財政資金的作用難以充分發揮。二是政府采購程序不完善,效率不高。我國的政府采購程序十分繁瑣復雜,導致整個政府采購的效率低下。一方面是采購資金的申請、撥付環節不夠順暢。雖然有的地方采購資金實行財政直接支付,但在資金申請環節的時間周期長,同樣影響了采購項目的執行周期。另一方面是對政府采購程序的認識不全面。大多數人認為,政府采購就是開標和評標的過程,而一個完整的政府采購過程包括項目的預算和計劃的制定,采購項目的實施方案,信息公告,供應商資格審查,專家的選擇,評審委員會的確定,評標標準的制定,開標、評標、定標,中標通知書,簽訂合同,履行合同,驗收以及資金支付等一整套過程,每一個環節在操作時都要力求嚴謹、規范。三是規章制度體系不完善。各地在政府采購實際操作中還存在著較大的不規范和隨意性,特別是管理體制還不順,操作上也是各行其是。這樣既影響政府采購的質量和效率,又不利于企業的公平競爭,也容易滋生腐敗行為。有違實施政府采購的初衷,最終影響政府采購的質量和信譽。四是政府采購人員素質亟待提高。五是政府采購信息溝通渠道不暢。
1我國政府采購部門績效評價目標與指標設立
1.1客戶角度
在績效指標體系中,將客戶角度的績效目標放在指標體系的首位。體現了政府采購制度是以客戶為導向的。只有及時回應客戶需求、提高采購商品和服務的質量、加強與客戶合作和溝通才是政府采購的績效內容的集中體現。同時,衡量客戶角度各個目標的績效指標也是指標體系的核心。
(1)客戶滿意度指標主要衡量采購當事人(包括采購人和供應商等)對政府采購的滿意程度??蛻魸M意度可以分三個指標進行考察:一是客戶對及時反應的滿意度;二是客戶對質量的滿意度;三是政府采購的投訴率(包括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2)有效服務指標主要衡量客戶對采購服務的有效性的滿意程度,主要考察客戶對政府采購中心的響應速度、合作和溝通的滿意度。
1.2財務角度
把財務角度指標放在第二位,這主要從我國政府采購的初衷是節約財政支出考慮的。政府采購資金節約率、政府采購規模效率和政府采購成本費用率等指標,是衡量采購部門績效水平最基本的指標,它要求采購部門提高服務質量,改進業務流程,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擴大政府采購規模,來驅動采購成本的最小化,改變以往政府機構提供服務不計成本的弊端。
(1)政府采購資金節約率指標主要是用于衡量政府采購的節支情況,是指政府采購的資金節約額(政府采購預算金額與實際采購金額之差)與政府采購預算金額的比率,它是評價政府采購績效的最基本的指標。資金節約率可以從三個層次上進行考察,①某個具體采購項目的資金節約率,用于考察某次采購的節支情況;②某類采購對象的節約率,用于考察不同采購對象的節支情況;③當年全部政府采購的節約率,用于考察政府采購的年度節支效果以及政府采購對財政管理和經濟總量的影響。一般來說,政府采購資金節約率越高,表明政府采購的節支效果越明顯。但較高的節約率并不是政府采購的惟一目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高節約率并不完全意味著政府采購的高效。
(2)政府采購規模效率指標主要是用于衡量政府采購的規模效益。政府采購規模是實現經濟效率的基礎,有規模才能發揮效益,才能節約更多的采購資金。政府采購規模效率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考察。一是政府采購整體規模效率,二是政府采購批量規模效率。三是政府采購規模年均增長率。政府采購整體規模效率是指全部政府采購金額占財政支出或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這一比重越高,說明政府采購對財政與經濟的影響越大,從而帶動財政管理以及經濟效率的提高。
(3)政府采購成本費用率主要用于衡量政府采購中心的成本費用情況,即要求政府采購中心以最小的采購成本費用完成盡可能多的采購量。
1.3管理過程角度
政府采購政策的制定是否科學、是否適用、是否能促進經濟增長、政府采購管理體制和機制設計得是否科學、是否能夠有效運作、政府采購周期是否合理等指標,是為了加強對采購過程的控制,確保政府采購的程序合法性與合理性,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提高政府采購的辦事效率。
(1)政策效率主要用于評價政府采購政策的制定是否科學、是否適用、是否能促進經濟增長。政府采購的戰略使命不僅是為了節約財政支出,而且也是政府宏觀調控經濟的重要工具,是政府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2)管理效率是用于衡量政府采購管理體制和機制設計得是否科學、是否能夠有效運作。政府采購管理包括預算管理、法律監督、政府采購方式、招投標管理以及投訴質疑管理等多個方面,政府采購管理效率是綜合管理的結果。管理制度健全與否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響政府采購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
(3)政府采購周期指標主要衡量政府采購的及時性。政府采購周期是指從上報需求計劃,政府采購中心接受委托。財政部門進行需求核對及下達任務單,媒體政府采購需求信息到簽訂政府采購合同為止的時間。以公開招標采購方式為例,一個完整的政府采購周期通常由以下幾個環節組成;媒體收到信息并刊登所需的時期;采購信息公告期;投標人編制投標書的期間;中標公示期;采購中心運作、審批、流轉等所耗費的時間;合同履行期間;合同履行完畢后付款期間。
1.4學習、成長角度
設置了人均采購額指標、員工對工作環境的滿意度和員工對專業、文化、價值和授權的滿意度等指標,體現了政府管理的人本主義精神。只有促使組織文化、人事管理發生根本性的變革,才能使政府采購部門工作人員更清楚自己的使命。并專注于完成主要績效目標。
(1)人均采購額指標是政府采購人員每個采購人員所分擔的采購額的大小。人均采購額越大,說明效率越高,相反,人均采購額越小,說明效率越低。人員效率主要受政府采購人員素質的影響,一般地,如果采購人員素質較高、辦事效率較高,那么,就能用較少的經費完成較高的人均采購額。
(2)員工滿意度指標主要衡量員工對工作環境和對專業、文化、價值和授權的滿意程度。
(3)組織的學習和創新能力指標主要考察組織的信息化水平、對新信息的反映速度、利用新信息的有效性以及工作方式的創新周期等。
2我國政府采購部門績效評價標準制定
我國政府采購部門績效指標可以分為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兩大類。評價標準一般分“優、良、中、低、差”五個檔次。
定性指標有:客戶對及時反應的滿意度、客戶對質量的滿意度、客戶對政府采購中心的響應速度、合作和溝通的滿意度、管理效率、員工滿意度組織的學習和創新能力等。
定量指標有;政府采購的投訴率、政府采購資金節約率、政府采購規模效率(政府采購整體規模效率、政府采購批量規模效率、政府采購規模年均增長率)、政府采購成本費用率、政府采購政策效率、政府采購周期、人均采購額等。
2.1定性指標的評價標準
定性指標中涉及“滿意度”的指標,一般運用問卷調查法,通過公眾評判的方式確定評價標準。如為:90~100分為“優”,80~90分為“良”,70~80分為“中”,60~70分為“低”,0~60分為“差”。對其中的管理效率、組織的學習和創新能力等指標一般根據制度要求、專家經驗或橫向比較的方法確定其評價標準。
2.2定量指標的評價標準
[關鍵詞]管理;ERP系統;采購;庫存
0引言
采購及庫存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無論是大宗原料、材料的采購,還是物資的管理,要靠傳統的手工記賬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所以某公司從2009年開始借助管理信息化ERP系統對采購的過程進行了精細化管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1良好的基礎平臺是提升ERP系統管理重要保障
為實現采購和庫存在系統中的精細和可靠管理,在建立系統之前做好基礎管理工作,必須建立存貨分類和代碼標準,這樣才能對物料統一標準進行管理,其次是對申報的物資計劃統一匯總平衡,庫管員了解全集團的庫存情況,通過平衡后可以快速的調撥所對應物資,在庫存不滿足需求數量的時候,才進行物資采購。
1.1建立存貨分類與代碼標準
在建設ERP之初首先要制定的就是《物資分類與代碼標準》,對系統存貨統一管理,實現一物一碼,該公司原來有22萬條存貨,通過系統整理為4萬條存貨,將一些重復和冗余的存貨進行整理規范。如:將石灰石、碳酸鈣、大理石三種存貨統一為石灰石。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企業自己的物資分類與代碼標準,這是全部采購工作的基礎。
1.2物資需求匯總平衡
在物資采購計劃申報后,相關的管理人員對物資需求匯總平衡,根據本次平衡的存貨+供貨組織匹配貨源清單,如果匹配到貨源屬性為內部的紀錄,則生成凈需求,提交組織為匹配到貨源清單紀錄上的供貨庫存組織,庫管員熟知各庫存組織的物資存儲情況,可以對庫存滿足需求的物資進行物資調撥使用;如果匹配到貨源屬性為外部的紀錄,則生成請購單,需求庫存組織為需求申請單上的需求庫存組織。比如,水泥公司庫存有300噸鋼材,化工分公司并不知道集團其他庫存能滿足需求,但依然填報購買計劃,采購部門也不清楚其他庫存可以滿足需求,重復購買,既造成了采購工作量增加,又占用了資金。通過物資需求匯總平衡,這樣可大大降低多余,避免物資資金占用。
2通過ERP系統實現對采購和庫存的管理
良好的基礎管理平臺建立之后,才是真正通過ERP系統對采購和庫存進行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2.1實現貨位管理。
通過在ERP系統中實施貨位管理,實現對庫存物資的精準定位,只要在系統內輸入任何一項物資的存貨編碼,就能立即看到本單位和系統內該存貨的名稱、數量和存放地點,具體精確到庫房和區、排、層、格、號,這樣既提高了出、入庫的準確性,降低倉儲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又有利于物資整理,提高勞動效率。原來同一種物資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造成庫管人員尋找困難,公司通過貨位管理后,實現入庫自動匹配存放位置,出庫時庫管員通過系統可以快速定位存放地點,進行出庫。
2.2實現對庫存盤點及調整,做到賬實相符。
在ERP系統中對庫存盤點及調整。對財務數據、供應鏈數據和實物數據進行全面盤點,保證三者數據的準確統一。根據盤點情況月底做差額調整,方便使用部門查詢實時庫存量并支持數據共享。在ERP系統中實時出庫,由原來的紙質出庫單改為ERP系統中實時出庫單,物資領用人員只需在系統內填寫所需物資編碼,經相關領導在系統內審批后,直接傳至庫房,物資出庫后,單據及時上傳財務進行核算,既減少了紙質版簽字帶來的不便,又避免了因積壓紙質出庫單出現賬實不相符等情況,為財務適時結賬和當日出報表創造了有利條件。
2.3實現庫存定額預警與庫齡分析
通過核定常用物資的庫存限額,在ERP系統中對安全庫存數據設置,當實際庫存小于設定的安全庫存時,系統自動報警,提示庫管員申報計劃,上報采購人員采購,既降低庫存資金占用額,又確保生產系統正常運行。通過庫齡分析,可以隨時了解某項物資的存放年限,根據生產的實際需求對積壓的庫存物資進行處理,從而為采購和處理積壓物資提供依據。
2.4調撥管理
通過ERP系統,公司所有人員可以查詢集團公司旗下所以企業的庫存情況,如有物資需求,可以通過系統查詢并調撥,調撥過程直接在系統中走相應的審批流程,這樣就簡化了調撥人員在不同公司之間找相應管理人員完成簽字手續才能調撥,大大降低了采購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5建立物資寄售體系
在ERP系統中設置寄售物資核算體系,在該體系下實現訂單、入庫、出庫等相關單據的錄入,準確記錄各種寄售物資名稱、數量、價格。適時將出、入庫單據上傳財務部門進行核算。寄售物資體系的啟用,把寄售物資視同自有物資進行核算,強化了對寄售物資的管理。
3ERP系統對企業采購和庫存管理的重要性
通過在ERP系統中對庫存貨位管理、賬務管理、調撥管理、庫存預警及庫齡分析管理和寄售物資管理,加強了對采購和庫存的管理,保障了生產現場物資的供應,降低了人力和資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3.1實現對采購和庫存的精細化管理
通過ERP系統的管理,可以對采購的物資計劃申報,申報內容、采購供應商和金額、庫存管理、領用管理和調撥管理等每個細節都做到精細化管理,管理人員對系統的賬務清晰可見,同時方便財務核算,ERP系統可以實現日、月和年賬務結賬,保障了賬務與實物的統一管理。
3.2降低人力成本
在傳統的手工管理模式下,需要很多管理人員,每天對庫房物資管理、庫房盤點和物資出入庫等操作,且物資堆放位置隨意性較大,人員尋找起來困難。通過ERP系統,人員可以很快定位到具體貨位的存放位置,實現對物資的管理,這樣就大大的精簡了人員,降低了人力管理成本。
3.3庫存占有資金成本降低
通過對貨位管理和庫齡分析管理,管理人員可以對冗余的物資合并整理,具體貨物定位在具置,管理有章可循,庫齡時間較長的物資進行及時處理,做到保障生產最低需求的最佳庫存要求,大大降底了庫存占用資金,加快了資金的周轉和流動。
3.4生產效率提高
通過對庫存預警,可以對庫存物資進行及時補貨,保障生產系統的供求物資。對于緊急物資的需求可以及時從其他已有該物資的庫房中調撥,加快了物資的供應,降低了采購不及時對生產帶來的影響。
主要參考文獻
[1]張毅.企業資源計劃(ERP)[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2]周玉清,劉伯瑩,楊寶剛.ERP原理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3]周玉清,劉伯瑩,.ERP與企業管理:理論、方法、系統[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4]王眾托.企業信息化與管理變革[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關鍵詞:物資采購;供應商管理;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F25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1-00-01
以往,企業的成功與否,是用規模、價格、質量、數量等“硬指標”來衡量的。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完善,衡量標準變得更加系統、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看規模也要看發展縱深、看價格也要看成本投入、看質量也要看售后跟蹤、看數量也要看客戶群體,衡量標準由“顯性”變得“隱性”。無論衡量標準怎么變,加強供應商管理都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一、加強物資采購中供應商管理的重要意義
隨著價格越來越透明、技術越來越全面,采購商和供應商都必須站在“臺前”,雙方脫離了“買”和“賣”的關系,變成了一個體系。那么,加強供應商管理對實現互利共贏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加強供應商管理,有利于發揮供貨體系的最大效能。加強采購關系管理也是企業管理學的重要內容,一是可以降低成本。據調查,如果采購成本是40%-60%,那么供應商的選擇有可能使成本降低5%-8%左右。所以,供應商的選擇,將成為決定企業終端的產品競爭力的綜合指標;二是提高產品質量。產品質量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企業自身的生產能力外,供應商提品的質量也是決定因素之一。通過適當的溝通和信息交流,可以使供應商提供契合度更高的產品,從而推動自身產品質量的提升;三是加快流通速度。通過調整采購時差可以縮短采購和交貨時間,減少庫存壓力,將供貨商建成自己“大后方”,既防止資金的過度積壓,又加快了產品的生產流程,也是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加強供應商管理,有利于提升采購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每個企業都把一個或者多個供應商納入自己的發展體系,通過密切合作,嚴格管理,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一是明確雙方關系?!肮┣蟆睂嶋H上是依賴共存關系,可以相互選擇,沒有絕對的依賴,只有互利互惠。在市場信息的指引下,通過分工合作實現這個增值過程;二是提升競爭水平。企業之間的競爭是市場的競爭、是客戶的競爭、也是產品更新的競爭,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商品或者是核心業務,而這些構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采購企業可以通過吸納供應商技術,利用融合創新等手段,進一步擴大這種優勢;三是促進產品研發。采購企業必須定期要求供應商參與新產品的研發和試用,以需促供,明確企業采購原料或者產品的標準,杜絕事后糾編,使采購企業在第一時間拿到合適的產品,減少失誤環節,提高工作效率。
二、物資采購中供應商管理存在的問題
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供應商和供應關系的選擇、管理與開發,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很多不足:
(一)供應商選擇流于形式,缺少戰略層面的考量。很多企業對供應商的選擇一般是采取招標制,大部分以價格為主,考察內容局限性較大;有的企業對資信評估、合作內容設置不好,注重短期效應,容易造成經濟損失;有的企業在選擇供應商往往選擇單項“冒尖”的企業,忽視綜合能力的評估,導致人力物力浪費。
(二)供需雙方溝通不順暢,導致信任度降低。主要表現在雙方互相隱瞞相關信息,除采購內容外,一般不允許透露無關的內容。信息的不對等,互不信任容易引發投機行為,有的采購商把價格放在首位,不低價不要;供應商就給你低價,而后把差價轉移到成本或者原料上,造成雙方的損失。
(三)雙方關系出現錯位,導致存續周期不固定。采購方在選擇供應商時,有時目光短淺,認為只有把這種供需關系放在臨時或者短期上,有了危機感才會讓供應商拿出好的商品來。這種采購的不確定性,造成供應商無序競爭、多頭競爭,容易造成采購企業的損失;雙方關系沒有定位在“合作”上勢必會造成溝通失效,信息反饋缺失。
三、加強物資采購中供應商管理的措施和對策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源自于產品的技術含量、成本投入以及市場開發程度,而如何采購成本的變化,主要還是依賴于供應商提供原料或者商品的增值系數。
(一)選擇適合的供應商,確保合作關系的長期性。對于供應商的選擇,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做好基礎管理工作,必須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查,確定2-3家供應商,實施長期、分批供貨戰略,確保不發生缺貨現象;要盡量減少中間商,與生產企業直接對話,減少中間環節,保持產品的增值優勢;做好合作供應商的登記,對自己可能需要的企業進行大范圍登記,建立自己的供應商資料庫,定期溝通,便于供應量的選擇和更替。
(二)加強信息共享交流,確保信息資源的準確性。信息共享交流,可以確保采購商第一時間掌握供應方產品的最新研發狀態,也可以讓供應商及時掌握采購方所需產品的指標變化情況。要將雙方信息的一致性與準確性統一起來,實施并行工程,確保供應商能夠拿出符合質量和功能要求的產品;建立雙方共同研發機制,基于某種需求或者某種產品的共同難點,采取合作開發的方式解決難題,可能會導致采購成本增加,但技術含量上升可以彌補這個差異。
(三)定期進行檢查評估,確保供應關系的持續性。在SRM體系中,供應商的績效評估是供應商關系管理的重要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意義??梢詮募夹g研發、供貨質量、響應速度及合同執行情況進行反饋;在評估中,做好新老更替工作,對于履行合同不好、產品競爭力下降、與采購方大戰略不適應的企業要及時進行調整。我們雖然要保持穩定的供貨群體,但也要考慮整體的發展戰略,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一、企業采購中供應商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從現在的企業采購情況來看,在供應商管理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由于供應商管理方面存在的一定問題導致企業的采購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也使企業的生產活動受到了干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供應鏈管理理念不完善,短期的行為影響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的長期合作。供應商和企業之間雙方達到最好的狀態就是達到雙贏的效果,但是現在在企業和供應商之間雙方考慮的都是自身的利益沒有考慮過實現雙贏,這就勢必會影響到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的長期合作。企業要想保證生產的順利運行,需要有可靠的供應鏈,如果供應鏈不穩定或者時常出現間斷等情況,這會給企業生產造成極大的干擾。這也會導致供應商的經常變換,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缺乏有效地溝通和相互之間的信任,這是影響企業長遠發展的一個弊端。另外還存在的問題是在供應商選擇和評價上不能貫徹科學性的原則,只有在供應商選擇和評價上貫徹科學性的原則,才能充分保證所采購物資的質量的安全,如果在供應商選擇時不按正常的程序選擇相關供應商,這就勢必會給企業生產帶來一定風險和潛在損失。供應商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還有對供應商的供應效益不能進行科學考核和激勵。對供應商的考核和激勵機制是企業保證采購物資,改善服務的一個動力,對其供應業績效進行科學考核和激勵能讓供應商最大程度上保證物資質量安全,也能激發出供應商的積極性,最后企業和供應商達到一個雙贏的效果。
二、企業采購中供應商管理的重要性
上邊介紹了企業采購中供應商管理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企業的物資采購和產品生產帶來了一定不利影響,這也就突出了企業采購中供應商管理的重要性。企業采購中供應商管理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對供應商實現合理管理,并且同供應商之間建立長期合作一方面減少了不斷尋找供應商過程中耗費的人力和物力資源,這樣就可以有效節約企業成本。另外如果和供應商達成了長期合作,企業對供應商提供的物資的評價上也就減少了相關成本的投入,并且長期合作的模式下,對供應商而言有固定的客戶,對企業而言有固定的采購物資來源,可以很好實現雙方之間的互贏,使雙方的利益都得到有效提高。另外一方面還可以使企業的生產更趨于穩定,物資采購對企業而言具有關鍵性的作用,是整個企業運行的一個前提和基礎,如果沒有穩定的物資供應,很大程度上會導致企業生產的中斷。而實現供應是商的合理管理可以使企業的生產更趨于穩定,可以有固定的物資供應者,對物資的質量也會減少一定的擔憂。這是供應商管理的重要性。
三、企業采購中供應商管理措施
由于企業采購中供應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和供應商管理在企業采購中具有的重要性,所以必須采取措施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使企業采購工作能更好進行,為企業的生產做好前期準備。
(一)完善供應商管理理念
完善供應商管理理念首先需要確立和供應商之間實現“雙贏”的理念,只有實現雙贏,才能使企業和供應商之間都具有積極性,兩者的合作才能更好開展。為了實現“雙贏”需要保持兩者之間的及時溝通,對合作中出現的相關問題通過洽談的方式予以解決,消除雙方之間的障礙,使合作順利進行。另外還需要在采購中實行集中采購策略,并且保持供應商之間的適度競爭,有了競爭才有改善質量和服務的動力,企業在不同供應商選擇方面就應該使其保持適度的競爭,這樣的策略對于企業而言,企業具有一定的選擇權,自己可以把握采購的主動權,另外也可以使采購物資有一個更好的保障。
(二)完善供應商的評價和選擇管理
為了實現供應商的評價和選擇管理首先要對供應商進行科學分類,對供應商進行分類是完善供應商評價和選擇的一個前提。供應商的類型一般包括瓶頸供應商、戰略供應商、杠桿供應商和一般供應商,這些供應商類型各有不同的特點,瓶頸供應商具有采購成本低、采購風險高的特點,在采購方面選擇的比較少。另外是戰略供應商,戰略供應商對企業的生產具有戰略性地位,一般采購數量和采購金額都比較大,采購的比重占整個采購的比重也比較多,也具有采購風險大的特點。杠桿供應商的物料成本不高,但是資金和使用量方面比較大,采購風險較低。最后是一般供應商,這類供應商的物料容易購買,企業的需求量也不是特別大,在采購資金使用上占總的采購資金也比較小。通過這些分類,企業在供應商選擇時可以根據具體的采購要求,結合不同類型供應商的特點進行選擇,使供應商選擇上更具合理性。
關鍵詞:供應商;調查;選擇;評價;關系管理
中圖分類號:F25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4-00-01
物資采購是生產企業物資供應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每一個企業不可缺少的經營活動之一,而供應商的管理又是整個采購體系的核心,只有與供應商保持良好的戰略伙伴關系才能確保物資采購工作高質量、高效率及低成本運行。要想使企業具有最佳的物資供應狀態,必須加強供應商的管理。本文就供應商的調查、選擇、評價及關系管理等方面進行論述。
一、供應商調查
首先對供應市場進行調查,對所采購的產品系統地進行調查,目的是了解供應商的整體情況:包括供應市場的規模、容量和性質、市場的環境、市場總體水平,包括供應市場的生產能力、質量水平、價格水平、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可供資源量、需求狀況和競爭性質等。在此基礎上對供應商進行初步調查,包括對產品的材質、品種、規格等進行調查;了解供應商的實力、規模、產品的生產能力、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及信用度;了解供應商的地理交通情況、運輸方式、運輸時間、運輸費用等。
二、供應商選擇
通過市場調查,找到潛在的供應商之后,對可能合作的供應商進行進一步的選擇,下列因素是供應商選擇時應考慮的重要依據:
1.價格因素。供應商的產品價格對生產商和銷售商的利潤率會產生很大程度的影響,價格通常是物資采購中最敏感的問題。供應商對既定商品組合報價是否合理,供應商是否愿意協商價格,供應商是否愿意聯合起來共同降低成本,并提供各種折扣,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2.質量因素。產品的質量是供應鏈的關鍵,因為產品的使用價值是以產品質量為基礎的。如果產品的質量低劣,該產品將會缺乏市場競爭力,并很快被消費者淘汰并退出場。因此,質量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一個企業要生存和發展,提供合適質量的產品已經成為最起碼的前提條件,隨著企業銷售觀念的改變和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升,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趨向于品牌或客戶資源、服務等這些無形的因素上,從這一方面看,質量因素是前提,正因為人們已經把質量看作是產品必須具備的條件,供應商提高產品的質量才成為更為重要的方面。
3.交貨準時性因素。如果供應商的交貨準時性較差,就會影響企業的生產計劃和客戶的銷售計劃,從而引起大量的浪費甚至供應鏈的解體。為了降低庫存,許多企業都盡量實行即時制生產,在這種形勢下,供應商交貨的準時性就顯得更加重要。因此,交貨準時性也成了供應商選擇的重要的因素。
4.供應商的地理位置。供應商所處位置對送貨時間、運輸成本、緊急訂貨與加急服務的回復時間等都會產生影響。而且當地購買有助于發展地區經濟,形成社區信譽。在分工日益精細化的今天,供應商地理位置的遠近直接決定了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管理成本和物流成本,供應商與生產商同處于一個區域,也便于形成產業積聚效應,提升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
5.整體服務水平。供應商的整體服務水平包括安裝服務、培訓服務、維修服務、升級服務和技術支持服務。
除了上述因素,還需對企業的供貨能力、技術力量、企業信譽及歷來表現、企業在同行業中的地位、企業財務狀況、通信系統等因素全面考慮,綜合權衡。
三、供應商評價
為了科學、客觀地反映供應商供應活動的運作情況,應與已考核合格的供應商建立績效考評指標體系。
1.質量指標。供應商質量指標是供應商考評的最基本指標,包括產品批次合格率、產品抽檢缺陷率、產品在線報廢率等,其中,產品批次合格率是最為常用的質量考核指標。也可以將質量信息、供應商體系等也納入考核,比如,供應商是否通過ISO 9000認證或供應商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是否達到國家、省、部、行業或企業標準。根據不同產品的特性可以要求供應商在提品的同時,還要提供相應的質量文件,如過程質量檢驗報告、出貨質量檢驗報告、產品成分性能測試報告等。
2.供應指標。供應指標是供應商的交貨表現,是供應商管理水平相關的考核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準時交貨率、交貨周期、訂單變化接受率等。供應商能夠接受的訂單增加接受率與訂單減少接受率往往不同,前者取決于供應商生產能力的彈性、生產計劃安排與反應快慢和庫存大?。缓笳咧饕Q于供應商的反應和對減單可能造成損失的承受力。
3.經濟指標。供應商考核的經濟指標總是與成本、采購的價格相聯系。質量與供應考核一般每月舉行一次,但經濟指標則相對穩定,大多數企業是每季度考核一次。經濟指標的具體考核點有:價格水平、報價是否及時、報價單是否客觀、透明、具體;是否有誠意配合本企業開展降低成本的活動;是否定期與本企業檢討價格;是否將降低成本的好處讓利一部分給本企業;是否能積極配合本企業提出的付款條件,開出的發票是否準確、及時并符合有關財稅的要求。
4.服務指標。同經濟類指標一樣,考核供應商在支持、配合與服務方面的表現,一般也是定性的考核,每季度一次。服務指標的具體考核點表現在對訂單、交貨、質量投訴等反應是否迅速、及時,答復是否完整;是否有合適的人員與本企業溝通,溝通手段是否符合本企業的要求;是否將本企業看成是重要客戶,供應商高層領導或關鍵人物是否重視本企業的要求;是否積極參與本企業相關的質量、成本、供應等改進活動;是否主動征詢本企業的意見、主動訪問本公司、主動解決或預防問題;是否參與本企業的各種相關開發項目、如何參與本企業的產品開發過程。
四、與供應商關系的管理
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關系,這也是企業關系營銷的必然趨勢,在管理與供應商的關系上,企業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在生產上幫助供應商;與供應商保持信息的溝通;讓供應商參與產品的設計;建立聯合的任務小組,解決共同關心的問題;對供應商實施有效的激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