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9 16:28:30
序論:在您撰寫icu護理常規護理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隨著人們對服務質量的要求也不斷增高,尤其是對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CU患者病情比較嚴重,為了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需要開展護理風險管理工作。本研究對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接受治療的200例ICU患者護理情況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200例ICU患者,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兩組,研究組100例患者,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齡25~93歲,平均(70.79±15.47)歲;對照組100患者,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齡25~94歲,平均(70.11±15.6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即在患者入院之后,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訴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要做好心理準備工作,并熟知治療中的注意事項,避免由于護理人員講訴不清晰的原因 [1]。研究組患者給予護理風險管理:首先,醫院建立一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小組中的成員,專門負責護理風險管理工作,并將在護理工作中,所出現的一系列護理問題,均一一列出,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其次,重視對護理人員技能的培訓,在培訓工作中,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護理操作,使新入職的護理人員不但掌握到護理的方法,而且還能快速的適應到新的ICU工作環境中[2]。在護理工作中,做好記錄管理工作,護理過程中,出現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均給予重視,查明導致不良反應的因素,采取正確的方法解決。另外,還需要注重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緩解患者的情緒,為患者打造出一個舒適的治療環境[3]。
1.3效果判定標準 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分為3個,即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調查患者的滿意程度,采用的是護理部統一設計的量表做調查。
1.4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使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 12.0,計量資料主要是使用x±s表示,組間對比則通過t檢驗,存在統計學意義則以P
2結果
研究組出現6起風險事件,護理滿意率為94.00%,對照組出現24起風險事件,護理滿意程度為83.00%,研究組在風險事件發生率、護理滿意程度等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對差異顯著(P
3討論
ICU患者病情十分嚴重,與普通患者的病情存在很大的差異。風險管理是新的一種護理方法,該方式是以患者為工作的中心開展,將患者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使用換位思考的方式提供服務,從而降低護理風險事故的發生率, ICU患者病情嚴重,隨時可能面臨生命危險,護理人員必須要具備專業的護理技能與急救知識,負責風險管理的護理人員,還需要具備法律知識,護理防范意識等,提高患者對風險事故的認識度[4]。在護理工作中,加強風險管理工作,大大降低了風險事故的發生率,護理人員時刻保持防范意識,為ICU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降低護患糾紛。
本研究對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200例ICU患者護理情況進行分析,結果100例研究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程度為94.00%,對照組為83.00%,在護理風險事件上,研究組出現6起事件,對照組出現24起風險事件,研究組護理滿意程度、護理風險事件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
參考文獻:
[1]梁彥,李桂芳,周紅.ICU護理風險管理與防范[J].寧夏醫學雜志,2010,32(10):975.
[2]李建華.風險管理在急診CIU護理中的應用[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6):507.
[3]陳桂蓮,向艷芳,劉森,等.風險管理在ICU護理中應用探討[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4):161-162.
[4]李玉秀.基層醫院CIU護理風險管理[J].中國醫藥科學,2012,12(16):172.
[5]房君,王春英,黃淑群.風險護理在ICU患者中的實施及其效果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10(15):129-130.
【關鍵詞】 ICU; 急癥搶救; 護理臨床路徑; 常規路徑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2.038
ICU是危重患者進行集中救治的場所,搶救工作時有發生,時間和效率對ICU急癥患者非常重要,必須爭分奪秒。ICU的護理工作流程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搶救及治療效果,而ICU護理臨床路徑是以患者病情需要為導向,以原有的工作流程為改造對象,以患者病情轉歸為標準,對原有的流程進行優化和重新設計,重新建立起流暢的服務鏈[1],以挖掘各類護理人員潛能,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動作,為患者爭取寶貴時間,提高搶救效率。為此,筆者所在醫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引入了邁克爾?哈默提出的作業流程重組概念對現有常規路徑進行優化再造,取得了一定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住院患者中急癥搶救的患者110例,男63例,女47例,年齡18~90歲,平均48.7歲,腦外傷30例,胸部創傷5例,腹部外傷24例,多發骨折10例,復合傷17例,自發性顱內出血24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5例,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和護理,治療組采取再造的ICU護理臨床路徑進行治療和護理。觀察兩組病例開展專科有效搶救時間及醫囑執行時間。
1.2 再造方案 (1)強調醫護配合,隨時組成搶救應急小組,配對值班;(2)將護理人員根據職稱、學歷和工作能力不同分為護士A(高年資)、護士B(中年資)、護士C(低年資護士);(3)在護理人員排班上做到新老搭配,高年資低年資搭配,每班中高年資護士為組長,負責制定搶救監護計劃,協調指揮低年資護士的工作;(4)每遇急癥搶救,由高年資護士A站在患者床頭,負責觀察生命體征及瞳孔意識等,保證氣管插管、胸腔閉式引流管及其他引流管的安全及妥善固定,采取緊急救護措施,并指導護士B、C的工作;護士B站在護士A對側,負責查看管路及引流情況,協助護士A實施心肺復蘇、吸痰、吸氧,臨時注射給藥;而護士C站在床尾,配合護士A、B,準備液體及急救器材,同時負責病室內其他患者的治療及護理。
1.3 評價標準 (1)開展專科有效搶救時間,即從患者病情突變到實施正規專科有效搶救治療為止;(2)執行醫囑到位時間,即從醫生下達醫囑到藥物進入患者體內為止。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開展??朴行尵葧r間和執行醫囑到位時間分別為(3.4±1.1)min、(1.9±0.8)min,對照組患者開展??朴行尵葧r間和執行醫囑到位時間分別為(5.5±2.1)min、(5.4±2.3)min。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目前,ICU常規治療護理工作存在以下弊端:(1)醫護配合欠協調;(2)護理人員排班中,老年、中年、青年,高年資、中年資、低年資搭配不合理;(3)搶救反應能力差,患者病情突變時不能很快進入搶救狀態;(4)遇到搶救患者時,出現醫務人員扎堆忙亂現象,不能各司其職,及時展開救治。
業務流程再造理論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由美國邁克爾?哈默提出,在成本、質量、服務、速度等衡量企業績效的重要指標上取得了顯著進展。ICU護理臨床路徑是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創造價值,提高對患者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2],節省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
本研究對原有工作流程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改進創新:(1)明確工作目的。張亞卓[3]研究表明,合理的分工合作能提高急救監護的效能。本研究發現,實施ICU搶救臨床路徑后,醫護人員無論年資長短,或經驗是否豐富,只要根據工作小組事先指定的搶救計劃嚴格執行即可。這樣就盡量避免了人為因素造成的治療差異,使護理人員按照計劃,有序的進行工作,可以使參加搶救的護士明確自身在整個搶救路徑中的作用、工作的目的,充分調動各級護理人員的積極性,發揮各自的潛能,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避免兩個人同時準備同一項操作或操作位置不夠合理,影響其他人員的搶救。(2)節約人力資源,提高搶救效率。有相關資料顯示,每延遲1 min,成功率下降7%~10%[4]。傳統的搶救模式是,護理人員按個人經驗或習慣參加救治,不同的護理人員,因技術水平和臨床經驗不足,工作方式會有很大出入,治療搶救過程中難免出現疏忽,嚴重影響了搶救效果和護理質量。ICU護理臨床路徑,實行新老護士配對值班,保證了各班的監護力量,使高年資護士充分發揮自己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優勢,發掘出了潛藏在護理人員心中的知識和經驗,使之沉淀為ICU的顯性知識,高、中、低年資護士優化組合分工明確,彌補了護士相互間的技術水平差異,減少了資源的浪費,護士A、B、C職責明確,有分工又有合作,避免了搶救分工不明確導致的慌亂緊張現象,提高了工作效率。(3)做好傳幫帶。目前,筆者所在醫院ICU護士無法進行正規崗前培訓,只能延承了師帶徒,徒再帶徒的師徒式管理方式,所有進入ICU的護士,首先在外科系統輪轉后,經過ICU崗前培訓,再由老護士帶班上崗。低年資護士動作迅速,反應靈敏,但工作中缺乏經驗,而ICU急癥搶救護理臨床路徑程序順暢,分工詳細,職責明確,由高年資護士進行一些技術含量高的操作,而低年資的護士則從事一些技術含量低而速度快的操作,分別為患者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同時讓年輕護士通過場景訓練,培養應急應變的能力,使其在真實的搶救工作中得到較好的訓練,而高年資護士則能夠以身示范,容技術經驗于一體,通過對不同患者、不同病情實施不同的搶救措施及方法,為年輕護士做出表率。
綜上所述,ICU護理臨床路徑護士A、B、C形成組合,高、中、低年資護士相互搭配發揮各自優勢,有效利用了人力資源,節約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急癥患者搶救中具有實效、簡便的特點,使搶救工作更具有條理性和程序性,提高了搶救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陳亞文,蔣翎翎,秦薇萌.優化護理流程在危重患者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雜志,2009,26(74):18.
[2] 胡楊,胡蓓,許世政.面向顧客的流程管理及其應用研究-以醫療服務為例[J].經濟師,2007,1(5):216-217.
[3] 張亞卓.創傷鏈式搶救流程在急救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雜志,2006,23(9):13-15.
鄭大五附院急診科EICU,河南鄭州 450052
[摘要] 目的 對比研究集束化護理和常規護理在防治ICU腹瀉患者肛周皮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1月該院ICU中92例腹瀉患者進行研究。按隨機數表法,隨機分為試驗組47例,對照組45例,試驗組采用集束化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經不同護理后,對兩組患者周皮炎發生情況、愈合時間及肛周皮炎嚴重程度分級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經不同護理方法后,試驗組肛周皮炎的發生率為8.5%,對照組肛周皮炎的發生率為33.3%,試驗組肛周皮炎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6441,P=0.0033);試驗組愈合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發生肛周皮炎的嚴重程度分級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集束化護理用于防治ICU腹瀉患者肛周皮炎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集束化護理;ICU;腹瀉;肛周皮炎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11(b)-0135-03
ICU患者多病情較重,由于本身生理狀況、機械通氣腸內營養及抗生素使用等原因,胃腸功能極易紊亂,導致腹瀉。由于長期的排泄物直接刺激,ICU腹瀉患者肛周皮炎發生率較高[1]。集束化護理是一種新的護理理念,提倡多種單個有利于元素共同作用,在臨床上有了較為廣泛的應用[2]。該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采用集束化護理用于防治ICU腹瀉患者肛周皮炎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ICU中92例腹瀉患者進行研究。入選患者每日排便次數≥4次。按隨機數表法,隨機分為試驗組47例,對照組45例,試驗組中男27例,女20例;年齡12~88歲,平均年齡為(72.3±12.7)歲;每日排便次數4~18次,平均排便次數(8.2±3.4)次,致病原因:Ⅱ型呼衰竭 10 例,胰腺炎 4 例,膿毒血癥8例,腦梗死 6例,腦出血 6例,復合傷 4例,消化道出血 5 例,藥物中毒2例,嚴重中暑 2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19例;年齡13~89歲,平均年齡為(72.5±11.8)歲;每日排便次數4~18次,平均排便次數(8.5±3.7)次;致病原因:Ⅱ型呼衰竭 9 例,胰腺炎3例,膿毒血癥7例,腦梗死 7例,腦出血 6例,復合傷 5例,消化道出血 5 例,藥物中毒1例,嚴重中暑 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每日排便次數、致病原因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具體包括:在患者每次排便后清洗區及會陰區皮膚,后局部涂抹鞣酸軟膏,對于排水樣便患者進行引流。試驗組采用集束化護理,具體包括:①積極治療腹瀉。根據患者最近的腸內營養種類,應用抗生素種類及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臥床時間等因素,對腹瀉原因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積極與醫生進行溝通,對患者腸內營養種類、單位時間腸內營養量、總量及濃度等進行調節;應用藥物進行調節腸道菌群,必要時應用止瀉藥,給予部分腸外營養;合理控制抗生素應用時間及種類,適當進行調換;②根據患者肛周皮膚情況,盡早的采取肛周皮膚保護措施。針對肛周皮膚狀況較好的患者,在其每次排便后用濕紙巾清潔或清洗區及會陰區皮膚,并應用創口保護膜或賽膚潤;在處固定一件式造口袋,用于收集糞便,在固定時及拆除造口袋時,對黏膠的處理應小心輕柔,避免損失皮膚;針對肛周已經發生皮炎且存在創面的患者,同樣在其每次排便后用濕紙巾清潔或清洗區及會陰區皮膚,局部涂抹潰瘍粉后噴灑無刺激作用的保護膜,同時在肛周固定一件式造口袋[3]。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周皮炎發生情況、愈合時間及肛周皮炎嚴重程度分級進行比較分析。肛周皮炎嚴重程度分級:Ⅰ級:周圍皮膚出現局部的丘疹及潮紅;Ⅱ級:周圍皮膚出現局部的滲液或紅腫;Ⅲ級:周圍皮膚出現局部的滲液、紅腫及糜爛潰瘍。
1.4 統計方法
選擇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來表示,均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肛周皮炎發生情況及愈合時間比較分析
經不同護理方法后,試驗組發生肛周皮炎4例,肛周皮炎的發生率為8.5%,對照組發生肛周皮炎15例,肛周皮炎的發生率為33.3%,試驗組肛周皮炎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χ2=8.6441,P=0.0033);試驗組愈合時間為(4.5±2.1)d顯著少于對照組(1.5±0.8)d,兩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t=2.7549,P=0.0135)。
2.2 兩組發生肛周皮炎嚴重程度分級比較分析
經不同護理方法后,試驗組發生肛周皮炎的嚴重程度分級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ICU 收治的多為病情危重的患者,由于多種原因,患者多會發生腹瀉。一般導致腹瀉的原因可分為以下方面:①患者本身原因:ICU患者多年齡大,本身營養狀況差,如患低蛋白,器官功能多有不全,耐受性差,長期在ICU中臥床治療,勢必會導致患者胃腸紊亂,發生腹瀉,而且不易恢復持續時間長;②腸內營養相關原因:ICU患者由于腸外營養途徑限制或為迅速糾正營養狀況促進患者恢復等原因多數需要進行腸內營養,假如出現單位時間腸內營養量過多、輸注溫度過低、總量過大、濃度過高及微生物污染時,均極易導致患者發生腹瀉;③ICU相關用藥及操作原因:在ICU中為了防治患者感染,多需應用抗生素,如應用時間過長及抗生素種類不合適,患者也易發生腹瀉;對于一些肺部通氣換氣障礙的患者,需行機械通氣操作,易出現胃腸脹氣及其他刺激胃腸道的情況,從而誘發腹瀉[4-5]。腹瀉時,排泄物含水量較高,長期刺激周圍局部皮膚,加之由于患者本身生理原因及原發疾病導致肛周皮膚薄、彈性差及血供障礙,對于外界刺激耐受性及回復能力差,肛周皮炎的發生率較高,所以防治ICU腹瀉患者肛周皮炎應是原發病治療如病因治療、合理應用腸內營養及抗生素等與肛周皮膚護理相結合的綜合和性醫療措施[6]。
在本次試驗中,我們對試驗組患者采取了集束化護理,也取得了與楊艷等類似的結果[7-8],其中在兩組肛周皮炎發生情況及肛周皮炎嚴重程度分級的比較中,試驗組均有較明顯的優勢,其肛周皮炎發生率僅為8.5%。在患者剛發生腹瀉時,該組就采用了該護理模式,在護理過程中,試驗組同樣對患者便后進行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同時在處固定一件式造口袋,用于收集糞便,并應用創口保護無刺激作用的保護膜。其中創口保護膜有防摩擦、防水及隔離便液刺激的作用,同時對于已經發生潰瘍的皮膚有保護作用利于其恢復;而賽膚潤能夠改善肛周皮膚血供情況,提高皮膚抗摩擦能力及對便液的刺激耐受能力;潰瘍粉及無刺激作用的保護膜,能夠隔離刺激及促進創面恢復。這些措施有效的避免了排泄物對肛周皮膚的浸漬,同時極大程度的改善了肛周皮膚狀態,縮短愈合時間。除此外試驗組對腹瀉原因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積極與醫生進行溝通,對患者腸內營養種類、單位時間腸內營養量、總量、濃度及抗生素的應用進行進行調節,從而消除腹瀉原因,治愈腹瀉,從根本上杜絕了肛周皮炎的發生[8]。以上的治療措施均是針對病因及疾病發展過程的關鍵環節采取的,有效性均經臨床證實,但是試驗中的這種捆綁式的實施方法還有待商榷,如何優化集束化各個措施構成仍需研究。
因而綜上所述,集束化護理用于防治ICU腹瀉患者肛周皮炎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美云,李玉.ICU患者腹瀉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4):238-239.
[2] 單君,朱健華,顧艷葒,等.集束化護理理念及其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0):889-891.
[3] 張彩玲.ICU腹瀉患者肛周皮膚損傷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5):336-337.
[4] 王健葉,劉蓉,王曉紅,等.影響ICU患者腸內營養性腹瀉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22):91-92.
[5] 陸文妍,楊柳枝,黎偉燕,等.ICU患者腸內營養相關性腹瀉原因分析[J].現代醫院,2011,11(7):96-97.
[6] 李愛萍,朱小蘭.ICU患者腹瀉發生原因及護理措施[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4):191-193.
[7] 楊艷.兩種護理方法對預防ICU患者腸內營養相關性腹瀉所致肛周皮膚損傷的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7):233.
方法:隨機將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間收治的60例ICU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對照組30例,兩組ICU患者均給予一般常規性ICU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在給予一般常規護理干預的同時,增加詢證護理干預,并觀察記錄兩組ICU患者護理前和護理后的抑郁自評(SDS)評分和焦慮自評(SAS)評分,并對觀察記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前的SDS評分和SAS評分均高于臨界值,實施一般性護理之后對照組患者SDS評分和SAS評分無明顯改善,在一般性護理基礎之上增加循征護理干預之后,觀察組患者SDS評分和SAS評分較護理前和對照組出現了明顯改善。
結論:循征護理可以有效改善ICU患者的SDS評分和SAS評分,改善ICU患者抑郁和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對ICU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廣為推廣。
關鍵詞:循證護理ICU患者不良心理狀態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034-02
由于ICU患者全部都屬于急危重病人,且病情來勢常常十分兇猛,起病十分急促,病情發展迅速,同時加之ICU病房環境具有特殊性[1]。因此ICU患者極易產生抑郁、焦慮,甚至絕望心理,這不但為患者帶來了極大的身心痛苦,同時也為患者疾病的治療增加了新的困難[2]。循證護理(EBN)作為新型的護理理念已在臨床護理中廣為推廣,但臨床護理研究中循證護理在ICU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成果數量有限,其實用價值和科學可信性都有待繼續開發[3]。本文通過對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間收治的30例ICU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并與同期收治的未采用循征護理的30例ICU患者進行護理效果對比,發現實施循證護理的ICU患者SDS評分和SAS評分得到明顯改善,循證護理在ICU患者護理中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ICU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廣為推廣。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間收治的60例ICU患者作為本文研究對象,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最大為81歲,年齡最小為14歲,平均年齡48.1歲?;颊咧饕朐翰∫蛴校憾喟l性骨折15例、呼吸衰竭13例、肺心病12例、腸梗阻10例、有機磷中毒5例、急性左心衰竭3例、其他2例。隨機將60例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對照組3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以及治療方式上對比(P全部>0.05)無顯著差異,存在可比性。
1.2護理方法。觀察組30例患者和對照組30例患者,在入住ICU病房之后均給予一般常規性ICU護理干預,觀察組30例患者在給予一般常規性ICU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實施循征護理干預。實施循征護理干預應首先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ICU患者往往存在較嚴重的抑郁和焦慮情緒。經過對患者資料和ICU患者臨床特點分析發現,患者產生抑郁和焦慮的主要因素有兩點:①環境因素,陌生的環境為患者帶來了一定的壓力感,由于患者往往處于重癥昏迷狀態進入醫院,因此患者清醒后發現自己處于醫院病房之中,必然因陌生環境產生壓力感;②由于患者處于ICU病房,而ICU病房各種醫療設備都相對齊全,加之隨著護理知識的普及,一般患者對ICU病房均有一定了解,因此患者必然感覺自己病情危重,加之患者對治療情況和預后情況的不了解和胡亂猜想,導致患者極易產生抑郁和焦慮情緒。針對以上ICU患者的臨床特點,我院制定了以下三點相對應的循征護理措施:①改善ICU病房的室內環境,將我院ICU病房的燈光進行了調整,使其光線更加柔和,同時要求醫護人員禁止在ICU病房內喧嘩,醫務人員在交流、走動過程中也要盡量保持安靜,確保患者不因噪音而感到心情煩躁;②對患者實施音樂護理干預,我院根據患者的情況制定了各種音樂模式,可按照各個患者的具體喜好進行播放,同時在為患者播放音樂的過程中需為患者佩戴耳機,并將音量調至患者舒適,舒緩平穩的音樂,有助于緩解患者的抑郁、焦慮的情緒,使患者心情趨于平穩;③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醫護人員在于患者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要使用和藹可親的語言,要向患者詳細的講述疾病的治療情況和康復預期,確?;颊邔ψ约旱牟∏橛幸粋€正確的樂觀的認識,特別是患者自身情況出現好轉時,要及時的告訴患者,增強患者信心,同時護理人員應隨時觀察患者的思想起伏,謹防患者因壓力過重出現各種不良心理反應。
1.3觀察記錄與評價方法。分別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前和護理后的抑郁和焦慮情況,并通過SDS評分和SAS評分對患者抑郁和焦慮情況進行測評。其中SDS評分共有20個評分題目,每個題目對應的分值為4分,滿分為80分,40分作為抑郁臨界分值,患者評分高于40分,分值越高則表明患者抑郁程度越高,40分以下則表示患者無抑郁發生;SAS評分也有20個評分題目,主要評定患者焦慮出現的頻率,分為4個級別,以50-55為臨界分值,表示患者已出現輕度焦慮,高于55分則表示患者已處于焦慮狀態,低于50分無焦慮[4]。
1.4統計方法。本文所有研究數據全部采用IBM 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涉及的計量資料全部采用t檢驗,P
2結果
經測試兩組患者護理前的SDS評分和SAS評分,均高于抑郁和焦慮狀態臨界值,兩組患者間數據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對照組經過一般常規性ICU護理干預后SDS評分和SAS評分均無明顯改善,而觀察組經過一般常規性ICU護理干預,同時增加詢證護理干預之后,SDS評分和SAS評分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SDS評分和SAS評分均低于抑郁和焦慮狀態臨界值,抑郁和焦慮癥狀消失,如表1所示。
3討論
隨著護理知識的廣泛普及,ICU護理在患者心中似乎已被認定為難以治愈疾病或超重疾病的護理模式,因此一旦患者得知自己處于ICU病房,往往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負擔,患者的生理也會隨之發生巨大的病理改變[5]。為了減輕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提高患者治愈自信心,ICU病房護理工作更應當注重患者心理變化情況,嚴防患者抑郁和焦慮等不良情緒的蔓延[6]。因此,ICU病房護理工作中穩定患者心理情緒,降低患者抑郁和焦慮程度,對幫助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具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循征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科學護理理念,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通過探尋患者在護理中的各種問題,并通過不斷的實踐完好的解決問題,是循征護理最為重要的工作流程,也是實現循征護理的根本手段[7]。我們通過對上文研究結果分析可以清楚的發現,采用一般常規性ICU護理干預,同時實施詢證護理干預之后的觀察組,相對于僅經過一般常規性ICU護理干預,沒有實施詢證護理干預的對照組而言,其抑郁和焦慮狀態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SDS評分和SAS評分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且下降后的SDS評分和SAS評分均低于抑郁和焦慮狀態臨界值,這也表明觀察組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癥狀都已經消失。這充分說明循征護理有利于改善ICU患者的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值得在ICU患者臨床護理中廣為推廣。
參考文獻
[1]劉萍.綜合ICU患者氣管導管堵塞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9,31(1):152-153
[2]馬微、殷曉寧.循證護理在ICU患者壓瘡護理中的實踐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2,(4):73
[3]彭燕妮.循證護理在ICU應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管理中的應用[J].中外醫療,2012,(9):147-148
[4]谷雪蓮,楊玉香,李霞.循證護理在ICU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家庭護士:下旬,2007,(3):37-38
[5]譚雪貞,賴慧晶,葉蝶蓮.循證護理在ICU腸內營養支持患者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0,(6):811-812
關鍵詞:ICU標準化護理,床旁交接班,實施效果
ICU病房是危急重癥患者生命維持的重要場所,ICU患者由于病情的特殊性,對臨床護理的要求標準要遠高于其他患者群體[1]。在ICU患者的每日臨床護理流程中,床旁交接班屬于關鍵護理環節,該護理環節的質量高低能夠對護理效果的好壞產生直接影響[2]。因此,為有效保障ICU患者的護理效果,臨床上需對床旁交接班環節制定標準化流程,以有效降低風險因素對護理質量的影響[3]。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為探究分析ICU標準化護理床旁交接班實施效果。
1樣本選取與研究方法
1.1樣本選取
以2019年1月~2021年1月作為研究對象的選取時間,納入對象是在我院就診治療的100例ICU患者。以ICU病房患者及臨床資料完整患者為納入標準,以認知功能異常、溝通困難患者為排除標準。隨機數字表分組,50例常規組患者護理方案為常規護理,50例研究組患者護理方案為標準化護理。其中:(1)常規組男女比例為27:23;年齡21~65歲,平均(43.26±5.83)歲。(2)研究組男女比例為25:25;年齡22~66歲,平均(43.47±5.79)歲。臨床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倫理標準委員會批準該研究進行,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且同意參與。
1.2方法
常規組護理方案為常規護理,護理內容均參照傳統床旁交接班護理模式進行。研究組護理方案為標準化護理,護理內容:(1)監護儀干預,護理人員需對監護儀情況進行檢查,需確認監護儀報警系統處于開啟狀態,需確保監測導聯線的位置適宜,還需對生理參數的監測有效性進行確認。同時,還需保證波形監測界面為顯示界面,需確保監護的備用電極充足。(2)呼吸機干預,護理人員需對呼吸機進行檢查,需確保呼吸器功能正常行使,需保證濕化器處于開啟狀態,還需對濕化液的水容量進行確認。此外,還需定時傾倒積水瓶中的冷凝水,需保證冷凝水容量始終低于1/3。(3)設備帶干預,護理人員需對吸氧裝置以及吸痰裝置的有效期進行確認,需保證吸氧裝置及吸痰裝置的功能正常行使。同時,還需對其進行定時消毒。(4)患者干預,護理人員需對患者情況進行確認,需查看約束具的使用情況是否合乎規范,需對各種管道的情況進行查看,還需對引流袋的有效期進行確認,并對患者的個人衛生情況進行查看。
1.3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常規組與研究組不規范事件發生情況,具體包括監護儀、呼吸機、設備帶以及患者。統計分析常規組與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以院內自制調查問卷評估,評估維度包括護理操作、護理態度及工作責任心,單項滿分值為100分,分值越低,患者滿意度越低。
1.4統計學方法
對常規組與研究組不規范事件發生情況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使用spss24.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其中,不規范事件發生情況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差異顯著。
2結果
2.1常規組與研究組不規范事件發生情況
研究組不規范事件發生率低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常規組與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
研究組在護理操作、護理態度以及工作責任心方面的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常規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3討論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標準化護理,從監護儀干預、呼吸機干預、設備帶干預以及患者干預四方面對患者病情進行護理。監護儀干預的主要實行目的是為保障監護儀功能正常行使,以確保監護儀準確對患者生命體征狀況進行反映。由此得以方便醫護人員實時了解患者病情狀況,能夠在患者病情出現突況時及時予以有效處理,保障患者護理安全[4]。呼吸機干預的主要實行目的是為確保呼吸機能夠輔助患者正常呼吸,濕化器及冷凝水的干預處理則能夠降低粘膜損傷、感染等不良事件的發生概率。該舉措能夠對患者的病情恢復起到有效促進作用[5]。設備帶干預的主要實行目的同樣是為確保裝置功能正常行使,吸氧裝置及吸痰裝置的干預能夠確?;颊咦o理期間呼吸道持續通暢,定時消毒能夠有效降低感染事件的發生風險,對患者病情恢復有利[6]?;颊吒深A則主要確?;颊邆€人衛生、等多方面干預情況良好,以降低患者因素對護理質量的影響,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更好地滿足患者護理需求[7]。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不規范事件發生率低于常規組,在護理操作、護理態度以及工作責任心方面的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常規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ICU標準化護理能夠有效降低不規范操作發生頻率,提高護理質量,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好地護理服務。綜上所述,ICU標準化護理在床旁交接班環節中的實施效果良好,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陸晨.ICU標準化護理床旁交接班實施及其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2):48.
[2]邱琳,邱美芳.標準化SBAR溝通模式在ICU護士床旁交接班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0,27(9):182-184.
[3]徐建華.ICU標準化護理床旁交接班的實施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5):56-57.
[4]高瑩瑩,賴文娟,徐佳卿,等.“IPASSABCDEF”標準化交接班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中國數字醫學,2020,15(6):125-127,142.
[5]王雪英.探討標準化床頭交接班流程在ICU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34):158,160.
【中圖分類號】R473.58
【文獻標志碼】
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6-139-01
在重癥監護病房之中的患者因為會被醫治類環境、病情與治療方式等各類要素所影響,會產生記憶有所減弱、知覺有所減小等精神方面的表現,即ICU綜合征[1]。文章調研了ICU優質護理干預模式運用到ICU綜合征老年患者中的功效,并總結結果如下:
1相關資料與方式
11相關資料選出2015年3月到2018年1月這一時間段我院接受并治療的78例ICU綜合征老年患者當作本次研究的樣本,并參照不同護理方式分成兩個組別。組一收入了患者39例,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即24例、15例;患者的年齡最大85歲,最小60歲,平均年齡為(72±838)歲;組一患者施以常規的護理。組二收入了患者39例,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即21例、18例;患者的年齡最大86歲,最小61歲,平均年齡為(73±983)歲;組二患者施以ICU優質護理干預模式。對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進行對比發現,P>005。
12方式組一患者輔以常規的護理:隨時監測患者的心跳、脈搏、血壓等;定時為患者輔以翻身與叩背等;組二患者在組一患者予以護理的前提之下施行ICU優質護理干預模式:
(1)住院環境方面的優質護理:醫護人員要給患者構建舒服的住院環境,借助對于光照、噪音、空氣等輔以把控,把不時常加以運用的醫治類設施放到其余位置,減小對于患者予以的負性影響;醫護人員不可以在患者可以聆聽的前提之下調研患者的病情,還應適宜調整各類設施的噪聲,以舒緩患者焦躁、懼怕等負性心理。
(2)增強護患間的交談:醫護人員在患者進至ICU以前,要對患者輔以探訪,告訴患者ICU有關的體制與所需注重的事宜等,清除患者產生的懼怕感與焦躁感,讓患者具備相應的心理方面的準備。
(3)隨時監測患者病情產生的變換,構建ICU評測系統:患者在進至ICU后,醫護人員要盡早施行各大評測,對于患者精神型障礙產生的各類要素輔以評測,盡力發現預兆,以盡早輔以護理與治療。
(4)人文方面的關愛:醫護人員對于患者各類合規的需要要盡力應允,在輔以護理期間,動作要溫柔,伴隨微笑,尤為細致,讓患者得以盡早恢復。
(5)個體化護理類規劃:醫護人員要依據患者不一致的具體情況,以匯編不一致的護理類規劃。
13療效評測記錄兩組患者在護理后的總體滿意率,分數總共即100分,囊括了十分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大層級,十分滿意:總分即90-100分,滿意:總分即70-89分,不滿意:總分即0-69分??傮w滿意率:十分滿意率、滿意率相加。
14數據統計學調研憑借SPSS170一類統計學軟件統計并調研相關的數據,頻數及百分比(%)運用到顯現計數資料,統計指出P
2結果
組二護理后總體滿意率好于組一,P
3討論
ICU綜合征不單會促使患者的病癥有所加重,還會使得患者產生其余并發癥,讓患者的住院耗時有所增多、恢復受堵。特別是對于老年患者來說,患者的心理擔負能力、應對能力等有所減弱,提升了ICU綜合癥產生的概率。所以,為ICU綜合征老年患者輔以身心、住院環境等各類優質護理無可或缺。ICU優質護理干預模式即一大總體型、個性化的護理方式,能夠與患者身心等方面的需要相一致。其中,對ICU綜合征患者盡早輔以評測,應借助個體化預先型護理對策;對于ICU環境之中的不舒服予以改良,減小環境對于患者予以的傷害;增強護患間的交談與人文方面的關愛,提升了患者的安全類理念,讓患者得以盡早恢復。
【關鍵詞】集束化護理;壓瘡;ICU
集束化的護理服務模式指的是,將護理服務工作的每個元素都經過臨床實踐的證實,使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提高[1]。本次研究對出現壓瘡的ICU患者實施集束化護理的效果進行研究?,F匯報研究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出現壓瘡的ICU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平均每組37例。對照組中男性22例,女性15例;患者年齡34-81歲,平均年齡(56.3±1.5)歲;壓瘡出現時間1-14小時,平均發病時間(5.4±0.7)小時;觀察組中男性23例,女性14例;患者年齡32-83歲,平均年齡(56.5±1.4)歲;壓瘡出現時間1-12小時,平均發病時間(5.6±0.8)小時。兩組患者上述三項自然指標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方法
1.2.1對照組護理模式采用常規ICU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護理,主要措施包括:①應用隔式充氣氣墊床;②定時幫助患者翻身;③保持床鋪清潔,定期更換床單;④對受壓局部進行按摩;⑤每個月必要營養支持。
1.2.2觀察組護理模式采用集束化護理模式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主要措施包括:①患者狀態及壓瘡情況評估;②將病情評估結果向患者家屬告知;③對評估結果和病情進行分析;④適當合理減壓;⑤針對性治療;⑥給予該類患者特殊關注[2]。
1.3觀察指標選擇兩組患者的壓瘡徹底消失時間、ICU治療時間、住院治療總時間、護理滿意度、壓瘡病情治療效果等指標進行對比。
1.4治療效果評價方法臨床治愈:癥狀表現徹底消失,局部皮膚外觀和功能恢復正常,ICU治療方案能夠順利實施;有效:癥狀表現明顯好轉,壓瘡皮膚外觀和功能有顯著改善,IUC治療方案略受到影響;無效:癥狀表現沒有任何好轉,局部皮膚外觀和功能沒有任何改善,ICU治療方案的實施受到嚴重影響[3]。
1.5數據處理所得全部研究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劑量資料用均數加減標準差(χ±s)形式表示,并進行t檢驗,對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如果兩組數據比較P值小于0.05,則認為兩組對比數據之間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壓瘡徹底消失時間、ICU治療時間、住院治療總時間對照組實施常規ICU護理后(5.18±1.36)d壓瘡癥狀徹底消失,共計接受ICU治療(7.42±1.57)d,持續住院接受治療(11.81±1.44)d;觀察組實施集束化護理后(3.11±1.08)d壓瘡癥狀徹底消失,共計接受ICU治療(4.98±1.26)d,持續住院接受治療(8.54±1.35)d。兩組患者壓瘡徹底消失時間、ICU治療時間、住院治療總時間三項指標組間差異顯著(P
2.2壓瘡病情治療效果對照組實施常規ICU護理后壓瘡病情控制總有效率67.5%;觀察組實施集束化護理后壓瘡病情控制總有效率91.9%。兩組該項觀察指標組間差異顯著(P
2.3護理服務滿意度對照組中有29例患者對常規ICU護理服務模式滿意,滿意度為78.3%;觀察組中有36例患者對集束化護理服務模式滿意,滿意度為97.3%。兩組該項觀察指標組間差異顯著(P
3體會
ICU患者的病情程度通常比較嚴重,其肢體長期處于一種被動的,出現壓瘡的可能性較大,給臨床護理服務工作帶來不小的困難。因為諸多的臨床綜合性因素都會直接導致ICU患者的出現壓瘡的可能性高于普通病房患者,所以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預防壓瘡的出現,并對出現壓瘡的患者實施周到的護理服務顯得非常有意義。集束化護理的方法是一種根據循證醫學指南的相關要求,并結合醫療單位的實際情況,將患者疾病的治療方法與壓瘡的護理聯合在一起,逐步實現疾病有效的治療的護理服務方式,該項護理模式可以充分保證臨床護理服務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避免出現各類風險事件[4]。
參考文獻
[1]張允,陳建芬,黃曄,等.集束干預策略防治ICU壓瘡高危患者壓瘡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52):5885-5886.
[2]寧月敏.循證護理在ICU患者壓瘡護理中的臨床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中旬刊),2012,15(11):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