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8 16:30:27
序論:在您撰寫國際經濟和金融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金融危機 影響 政策建議
0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金融業迅速得到發展,它在經濟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然而,伴隨著金融業高速發展而頻繁爆發的金融危機,也引起人們日益密切的關注。
1 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的沖擊
金融危機(Financial Crises)最簡單的定義是指突發的、覆蓋幾乎全部金融領域的金融狀況惡化。金融危機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的定義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短期利率、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金融危機具有三層含義: ①金融危機是金融狀況的惡化;②這種惡化涵蓋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領域;③這種惡化具有突發性質,是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偨Y起來,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主要有以下影響:
1.1 影響我國的外貿出口 我國的對外貿易最近幾年來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率,但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國的外貿出口已經出現衰退,中國的出口商品競爭力較大幅度地減弱,對外經貿形勢面臨嚴峻挑戰。導致我國外貿出口衰退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國與東南亞地區各國出口商品結構頗為雷同,出口市場結構也非常相似,競爭性大于互補性。產品種類均主要是電子、化纖、服裝、玩具、鞋類等勞動密集性產品,市場也均集中在美國、歐盟、日本等地,因此,東南亞金融危機將削弱中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
1.2 影響我國企業引進外資 此次金融危機對工業項目招商引資和企業投資產生了普遍影響。部分投資者缺乏投資信心,致使引進資金、技術等借助外力的發展受到限制和影響,招商引資難度加大,項目引進勢頭減弱。出于對未來宏觀經濟走勢的擔憂,部分生產企業對國際經濟走勢難以預料把握,多數企業處于觀望狀態,經濟增長放緩及企業投資削減會逐漸凸顯,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未來工業引進外資增資擴能。
2 金融危機帶來機遇與希望。
國外很多媒體在提到中國時,都用“rising China”(崛起中的中國)來形容,可見在危機中的中國,聚集了全世界的眼球,也凝聚了全世界的希望。
金融危機帶給中國的機遇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2.1 有助于中國爭奪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話語權 金融風暴爆發后,從實體經濟來看,我國沒有受到金融危機太大的影響,我國的國際經濟地位將較快地提升。從戰略角度考慮,隨著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只有通過非軍事的經濟手段才能取得與其實力相適應的國際地位,這次金融風暴或許是調整國際秩序的序幕之一。因此,我國應該利用此次金融危機帶來的機會,加快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重新塑造布雷頓森林體系,并在改革過程中,增大中國的發言權。中國應該積極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張,拿出自己關于新的國際貨幣體系的設計范式,特別是在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份額和投票權的議題上,中國應該整合新興經濟體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力量,力爭體現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潛力及相應的話語權。而中國在鍛造金融競爭力,強化金融體系的穩健過程中,應該建立多元化的外匯儲備體系,積極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步伐,積極進行人民幣的國際結算業務和人民幣的國際債券業務。最終形成美元、歐元、人民幣為基軸的國際貨幣體系,形成相互制衡的全球金融穩定三極。只有建立了穩定的匯率,把握了金融市場的定價權和話語權,我國的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才不會控在投機資金手中。
2.2 有利于我國調整產業結構 在勞動力成本增大、原材料價格上升和人民幣升值等系列現實壓力下,再加上受金融危機的打擊,中小企業來自歐美訂單的大幅減少,這讓以出口導向為主的中小企業面臨更嚴峻的威脅。在目前的危機下,中小企業必須研發高附加值產品、升級技術、改善設計和提高品牌知名度,開拓新興市場、啟動國內銷售;但我國出口企業很少具備這些實力,且增加這些方面的實力需要很長時間,金融危機為這個戰略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就是從國外購買技術和品牌,歐洲、日本和北美大多數中小企業都具備這樣的品質,而且現在非常便宜。政府應給予更多的政策扶持,以促進產業調整,甚至可以將外匯借給出口企業,讓他們去買國外優質的品牌、技術甚至并購。
2.3 有利于我國擴大內需,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 2007年我國財政收入增長32.4%,達51321.78億元,2008年前三季同比增長25.8%,達48946.86億元,我國完全有財力通過收入的二次分配,從財政收入中調出部份資金注入住房平準基金及社會保障、醫療保障基金,以穩定中低收入階層的消費信心。政府要通過改革金融證券管理體系、財政預算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及健全工業產業投資指引,以擴大內需,同時轉變經濟增長模式,通過提升資產附加值來刺激經濟。刺激經濟的關鍵是激活內需,而激活內需的前提,必須要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進行收入分配的改革,這樣,人們才敢將儲蓄從銀行里調出來,大膽地消費,形成增長的良好循環。
關鍵詞:中國經濟 金融危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近年來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中國經濟迅速得到發展,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然而,伴隨著金融業高速發展而頻繁爆發的金融危機,也引起人們日益密切的關注。2007年由美國房價下跌導致的次貸危機,讓美國經濟遭受衰退危險,特別是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陷入嚴重財務危機,并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后,金融危機迅速蔓延到實體經濟,全球經濟急劇萎縮。
基于此,本文收集國內外大量相關的文獻資料和研究報告,查閱我國現行的金融危機管理的主要著作,借鑒國際上金融危機防范經驗,提出中國應對金融危機風險的幾點政策建議。
一、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金融危機(Financial Crises)最簡單的定義是指突發的、覆蓋幾乎全部金融領域的金融狀況惡化。金融危機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的定義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短期利率、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金融危機具有三層含義:1.金融危機是金融狀況的惡化;2.這種惡化涵蓋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領域;3.這種惡化具有突發性質,是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偨Y起來,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主要有以下影響:
(一)影響我國的外貿出口
我國的對外貿易最近幾年來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率,但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國的外貿出口已經出現衰退,中國的出口商品競爭力較大幅度地減弱,對外經貿形勢面臨嚴峻挑戰。
由于中國進出口總額占我國國民生產總值比重近1/4,尤其是出口已成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一個重要“邊際因素”,因此,貿易順差減少,對我國經濟影響巨大。同時,由于我國的出口中一半以上屬于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國民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已達到較高水平,國際經濟環境對中國經濟運行和發展己開始產生較大直接影響,因此,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對國內經濟的影響日益增加。
(二)影響我國企業引進外資
此次金融危機對工業項目招商引資和企業投資產生了普遍影響。部分投資者缺乏投資信心,致使引進資金、技術等借助外力的發展受到限制和影響,招商引資難度加大,項目引進勢頭減弱。出于對未來宏觀經濟走勢的擔憂,部分生產企業對國際經濟走勢難以預料把握,多數企業處于觀望狀態,經濟增長放緩及企業投資削減會逐漸凸顯,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未來工業引進外資增資擴能。
二、對中國防范和應對金融危機的幾點政策建議
(一)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一國匯率制度的選擇應該順應不同時期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和金融制度的特征而適時主動調整。目前人民幣匯率還不適合完全自由浮動,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要繼續深化和推進,進一步健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逐步擴大匯率彈性區間,以增強匯率對國際收支不平衡的調節能力,發揮匯率作為金融危機緩沖器的作用。匯率雙向波動也有利于提高市場參與者防范風險的能力,并抑制短期資本的流入。同時,保持適度的外匯市場干預。貨幣當局應動態和準確地把握市場匯率相對于均衡水平的狀況,遵從匯率目標區調控原則,采取“目標區內相機干預”和“邊界干預”相結合的方式,逐漸擴大目標區寬度,保持漸進性與合理性,避免超調現象發生,使匯率水平能在自由浮動的情況下保持一定穩定的水平。
(二)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
資本自由流動這把雙刃劍,在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包藏著巨大風險。發達國家的資本自由流動是與其經濟發展水平、市場完善程度和金融監管水平相適應的。對發展中國家來說,資本項目對外開放要慎之又慎,如果在條件不具備或者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貿然實行資本項目的自由兌換,當國際游資流入時,運用不當將使本國經濟陷入困難,如果一有風吹草動引起大量資金外流,本國將面臨對外支付的困難。我國匯率彈性增大后,資本項目實行自由兌換應逐步推進,慎之又慎,待條件比較充分時再實現資本項目自由兌換,對投機資本的大量涌入和隨后可能發生的流向逆轉保持高度警惕。首先要夯實市場基礎和完善市場規范,同時在開放中的動態博弈中逐步提高金融監管水平,有步驟地有計劃地實現我國金融市場和金融制度的調整,從而更加安全地融入全球資本市場。
目前,大量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資和數據巨大的外債,已對人民幣形成壓力。如果要避免因為過分依賴外商投資帶來的潛在風險,中國就必須盡全力發展自己的資金市場。只有國內資本市場越活躍,中國對外資的依賴程度才會越低。因此,我們應該加快發展新的融資市場的步伐。在發展國內融資市場的過程中,特別應重視證券、債券和保險市場的發展,使它們成為中國國內基金的一個穩定來源的重要補充,特別是保證耗資巨大的基本建設項目的資金來源,減少對外國資本尤其是對短期外國資本的過分依賴。要建立充分完整的、市場化的資本市場運行規則,加強對資本市場的監管;擴大市場流通總規模,提高市場內在價值;提高市場透明度、全面公布信息,以幫助投資者對金融風險做出正確評估,提高投資者抗擊市場風險的能力。
(四)堅持正確的利用外資政策,合理控制外債規模和外債結構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快和最富活力的國家之一,也已連續數年成為發展中國家中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外資的大量涌入的確彌補了國內資金缺口,也支持了重點項目或大型項目的建設。但與此同時,也對我國的外資和債務管理提出了更為嚴峻的課題。首先,我國必須將外債規模確定并維持在一個適度或合理的水平上,即借用外債既要考慮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對外債償付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不能盲目大量向外舉債。此外,還必須對外債結構的各個要素構成比例進行合理配置,優化組合,特別是要合理安排短期債務和中長期債務的比例,以達到降低成本、減少風險、保證償還的目的。最后,盡管中國外債規模一直控制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以內,但應加快清理那些實際對外負債、又脫離政府監管的“隱性外債”,把“隱性外債”納入外債監管范圍之內,提高外債規范管理的有效性。
(五)維持國際收支平衡,保持充足的外匯儲備,提高國家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一場國際收支危機和債務危機。片面追求高的經濟增長率,進口需求超過出口能力,必然會導致國際收支出現逆差,使外匯儲備減少,削弱了國家經濟的抗風險能力。因此借鑒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教訓,必須維持國際收支平衡,我們既不能為出口而犧牲進口,更不能為進口而犧牲出口。在科學吸引外資的同時,我們更應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提高本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在維持國際收支平衡的同時,保持良好充足的外匯儲備,以提高國家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恒陽等編.全球金融危機經典案例[M].長沙.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9;
[2]石俊志著.金融危機生成機理與防范[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
[3](澳)羅伯特?希斯著、王成等譯.危機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4]李棟巍.金融危機的成因及預防措施[J].財稅與會計.2003.(09);
【關鍵詞】金融發展 經濟增長 對外開放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一直保持在8%左右,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然而,經濟增長過程中高投入低效率的問題卻不容忽視,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學者的關注。如何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進一步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提高資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已成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重要的戰略問題。另一方面,伴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展開,特別是2005年我國匯率制度的改革以及資本交易管制的逐步放松,“流動性過?!薄百Y產價格大漲大落”等金融因素對我國宏觀經濟的沖擊也更加明顯。當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則更是凸顯了國際化背景下金融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就以下幾個問題進行回答:一是我國金融部門的發展是否影響了我國的經濟增長和增長方式的轉變?在我國的不同地區間,金融發展的增長效應是否存在著顯著差異;二是開放背景下,金融發展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是否有所不同,我國地區經濟開放水平的不同是否能夠解釋金融發展效應的地區差異?所帶來的啟示是什么?對此,我們首先基于數據包絡分析和永續存盤法對全要素生產率和資本深化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進行了測算,在此基礎上,我們繼而深入分析了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以及增長方式的影響,并對我國不同地區間,金融發展經濟增長效應的差異進行了對比分析。最后,我們在開放的視角下,進一步分析了金融發展對我國經濟增長以及增長方式的影響。
一、文獻綜述
有關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研究可以追溯到Schumpeter(1912)。Schumpeter(1912)強調金融中介的資金動員職能,認為功能完善的銀行能夠通過發現和支持具有較大成功概率的創新項目而刺激創新,繼而推動經濟增長。此后經過Gurley和Shaw(1955)對Schumpeter思想的發展、Patrick(1966)對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因果關系的研究以及McKinnon(1973)和Shaw(1973)金融抑制理論的提出,金融發展理論漸成雛形。而在實證研究方面,結構主義代表人物Goldsmith(1969)則首先應用跨國數據,對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實證檢驗。
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交易成本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內生增長理論的興起以及計量工具的迅速發展,對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進行研究的文獻大量涌現。在理論研究方面,新古典理論中完全信息和完全市場的假定被逐漸放松,內生增長理論框架下,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產生影響的渠道被加以細致分析。這其中包括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對金融發展風險識別功能的研究,以及Bencivenga和Smith(1991)、Saint-Paul(1992)對金融發展配置資源,促進產品和服務交換職能的考察等等。而在實證研究方面,Levine(1997)在樣本選取、控制變量選擇、金融發展指標選擇、分析方法等幾個方面拓展了Goldsmith(1969)的研究,并為以后的實證研究奠定了一個基本的分析范式。伴隨著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因果關系的進一步爭論(Bell和Rousseau,2001;Calderon和Liu,2003;Christopoulos和Tsionas,2004),采用產業及企業層面的微觀數據對于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研究也大量出現。(Rajan和Zingales,1998;Wurgler,2000;Demirguc-Kunt和Maksimovic,1998等)。
雖然總體層面上對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進行研究的文獻層出不窮,但在一個統一的框架下,對金融發展促進經濟增長具體渠道的分析卻仍然較少。Beck等(2000)使用1960~1995年77個國家的面板數據,采用截面回歸和廣義矩估計兩種方法對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資本積累、生產率進步和私人儲蓄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得出了良好的銀行部門有利于動員儲蓄、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進而促進全要素生產率和經濟的長期增長的結論。而Rioja和Valev(2004)則在Beck(2000)研究的基礎上,區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研究了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影響效應的差異。Rioja和Valev(2004)認為,對于發達國家而言,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是通過促進生產率提高實現的。而對于發展中國家,金融發展在資本積聚方面的作用則更為明顯。
伴隨著我國經濟和金融中介的快速發展,對我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研究也大量涌現。這其中包括曹爾階(1992)、尚明、吳曉靈和羅蘭波(1992)對信用擴張與中國經濟增長和穩定性的研究;盧峰和姚洋(2004)、張軍(2005)對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相關性的研究等。從現有研究來看,雖然在整體層面上對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研究的文獻較為豐富,但在一個統一的框架下,進一步對金融發展促進經濟增長的渠道,以及我國金融發展地區效應差異進行比較研究的文獻仍然相對較少。同時,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逐步展開和國際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提高,生產企業的融資渠道與融資方式必然會與封閉條件下的情形有所差異。因此,在開放背景下,重新審視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也有其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二、方法和數據
(一)經濟增長源泉的分解
由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控制變量的符號均能在經濟學意義上加以解釋,說明我們控制變量的選取是合適的。重點考察金融發展對各經濟增長變量的影響,我們發現:
我國各地區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在統計上均顯著為正,說明金融發展在總體上有利的推動了我國地區經濟的發展。比較不同地區間金融發展變量系數的大小,發現不同地區間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差異較大,中部地區最為明顯,其次是東部地區,金融發展對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最小。
具體分析金融發展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渠道,發現金融發展水平的提高不但促進了各地區間全要素生產率的進步,還對人均資本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只不過,在不同地區間,金融發展對全要素生產率和資本形成的相對貢獻有所差異而已。在東部地區,金融發展主要是通過推動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來推動經濟增長,而在中西部地區,金融發展在推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資本深化的特征較為明顯。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地區間,金融發展影響地區經濟增長的渠道和方式都有所差異。這其中的原因很多。在此,我們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從開放的視角下,對我國不同地區間,金融發展效應存在差異的原因加以解釋。使用的模型見式(5)。
從表2可以看出,當在回歸方程中加入開放變量的交叉項,將視角由封閉轉向開放時,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以及增長方式的影響又有所差異。注意到在以人均產出和人均資本形成為被解釋變量的方程中,金融發展變量的符號顯著為正,而經濟開放變量與金融發展變量交叉項的符號顯著為負,這說明雖然金融發展水平的提高對經濟增長和資本形成都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這種促進作用隨著經濟開放水平的提高卻有所降低。而在以全要素生產率為被解釋變量的方程中,金融發展變量及其交叉項的符號都顯著為正,則說明隨著對外經濟開放水平的提高,金融發展對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的貢獻在逐漸增大。開放經濟條件下,金融發展影響經濟增長的這一特征是與當前我國的發展水平及制度安排相對應的。這一點,在金融開放時,更容易理解。隨著各個地區實際利用外資的增多,地區經濟發展中,生產活動面臨的融資約束有所降低,對地區金融發展水平的依賴也就相應減少,反映在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上,便是資本形成效應和經濟增長效應的減弱。而另一方面,由于外商直接投資往往蘊含著較為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貿易部門相對于非貿易部門也往往具有較高的生產效率,因此在貿易開放水平較高的地區,銀行部門會有更大的機會將貸款投放給那些制度完善、生產率較高的生產企業,金融發展對生產率提高的促進作用也就更加明顯。
四、結論
綜上,對于我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整體上看,金融發展水平的提高顯著推動了我國的經濟增長,但金融發展對我國地區經濟增長以及增長方式的影響差異較大。金融發展對中部地區經濟增長促進作用最為明顯,西部地區最小。從具體渠道來看,金融發展主要是通過推動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來推動東部地區經濟增長,而在中西部地區,金融發展在推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資本深化的特征較為明顯。
第二,開放條件下,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以及增長方式的影響同封閉條件相比也有顯著不同。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金融資產和私人部門信貸數量的增多以及政府對信貸市場干預的減少對經濟增長特別是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的貢獻,越來越為顯著。開放條件下,金融發展更為有利的促進了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集約化轉變。
第三,為保證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必須盡快調整當前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實現增長方式的集約化轉變。而這其中,金融部門的發展至關重要。一方面,應進一步推動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提高我國金融系統的整體運行效率。另一方面,由于開放條件下,金融發展對要素生產率提高的促進作用更為明顯,所以在積極完善各地的制度環境和改善產業結構的同時,應繼續堅持我國的對外開放戰略,在繼續推動貿易開放逐步深化的同時,應謹慎有序的進一步開放資本賬戶,以及通過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進一步促進金融發展對我國經濟方式轉變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包群,陽佳余.“金融發展影響了中國工業制成品出口的比較優勢嗎”,《世界經濟》2008年第3期.
一、sna與mfs概述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世界各國的經濟都在迅猛發展,但在統一向前的大步伐中,世界各國的發展仍體現出明顯差異。為了增強統計的國際可比性,協調世界各國的宏觀經濟統計制度,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先后制定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國際收支手冊》(bop)和《政府財政統計手冊》(gfs)等國際統計準則。2008年聯合國專家組又對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1993)進行了修訂,推出了08sna。
sna以全面(綜合)生產理論為基礎,運用會計賬戶方法對一定時期一個國家或地區國民經濟活動的全部內容進行系統的統計核算,為宏觀經濟分析、決策和管理提供客觀依據。sna作為最為全面和系統的宏觀經濟統計國際準則,其中包含相當豐富的貨幣與金融統計國際準則。
但是,在2001年,經過長期研究和多次修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又頒發了一部專門的貨幣與金融統計國際準則《貨幣與金融統計手冊》(mfs),用于指導和協調世界各國的貨幣與金融統計。mfs的出版,填補了貨幣與金融統計領域國際準則的空白,對世界各國的統計、金融事業及宏觀經濟管理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概念和原則上,mfs與1993年sna保持一致,并與《國際收支手冊》(簡稱bop)和《政府財政統計手冊》(簡稱gfs)等國際統計準則相互協調。
本文嘗試從宏觀上把握sna與mfs的區別與聯系,并以金融工具分類為切入點,細致探討兩者的具體不同。
二、宏觀把握sna和mfs的區別與聯系
sna是關于整個宏觀經濟統計的國際準則,mfs則是專門針對貨幣與金融統計的國際準則。僅就貨幣與金融統計而言,兩大國際準則之間既有密切的聯系,又有明顯的區別。
(一)核算目的不同
sna是為了核算國民經濟的整體運行而設計的。它以整個社會再生產為主線,全面核算再生產的條件、過程與結果。全面測定生產、收入、分配、使用和資產負債的總量。在sna中,反映國民經濟的綜合指標主要有國民生產總值(gnp)、國民生產凈值(nnp)、國民收入(ni)、個人可支配收入(pdi)等。國民本文由收集整理經濟全部活動以賬戶和矩陣的形式列出。賬戶形式即會計賬戶的借貸格式,借貸雙方平衡,最基本的是生產、消費、積累和國外(即國際經濟往來)四大賬戶。體系中包括:國民收入計算,投入產出表,資金循環表,國民資產負債表與國際收支表等內容。
mfs是關于貨幣與金融統計表述方式的國際準則,是為了測定整個社會的金融活動狀況、分析其對國民經濟的影響而設計的。mfs范圍覆蓋了廣義金融的各個方面及相關經濟活動,內容包括貨幣與金融統計的定義、分類、指標、方法和表式等。它以經濟體中的資金運動為主線,側重于金融性公司部門以及次部門的金融資產負債的流量和存量核算,在金融領域自成體系。
核算目的的不同是sna和mfs最根本的區別。
(二)理論基礎與指標體系不同
mfs和sna兩套核算目的的不同導致他們建立的理論基礎也不同。sna以社會再生產理論為基礎。社會再生產理論認為:社會生產活動是一個生產-分配-流通-使用不斷循環的過程,是一個綜合物質運動與價值運動的過程,生產活動是一起經濟活動的中心,以此為指導,sna全面核算社會再生產的生產-分配-流通-使用各環節的價值和實際的流量與存量。其總量指標有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總收入、國民可支配收入、消費、儲蓄和資本形成總額等。
而mfs以金融理論為依據。金融理論認為:貨幣供應取決于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貨幣供給可以制約貨幣需求,進而影響國民經濟的運行。以此為指導,貨幣與金融統計全面統計了金融交易形成的流量和存量,根據金融性公司的職能不同,核算了影響經濟和金融過程的重要指標,詳細描述了金融性公司部門以及次部門的債權和債務。
(三)sna和mfs的主要聯系
1 核算主體一致
一國之內的單位、個人和國外的單位、個人參與的經濟與金融活動,是sna和mfs核算的主體。
2 核算客體一致
盡管sna和mfs在核算內容上與有關于生產、分配、使用等方面的差異,但是金融資產和負債額流量與存量是二者相同的核算客體。
3 基本概念一致
sna和mfs在經濟核算的許多基本概念上取得完全的一致。比如常住單位。機構部門、金融交易、金融資產、負債等,兩套核算體系采用了完全相同的定義。
三、sna與mfs金融工具分類比較
mfs的統計標準是以sna的統計標準為基礎的,sna的統計標準是組織、計量、處理經濟體中非金融和金融活動的完整框架。因此,sna的基本原則決定了mfs的統計原則。但是,由于兩者統計的目的不同,因而sna貨幣與金融統計與mfs無論在體系結構和具體內容上均存在較大的差異,下面就以金融工具的分類為例,具體來比較sna和mfs的不同。
sna沒有明確提出對金融工具進行分類,只從存量(金融資產)與流量(金融交易)出發將金融工具分為不同的七個類別。它采用復合分類法,在第一層次上把金融資產和負債劃分為七種:貨幣黃金和特別提款權、通貨和存款、股票以外的證券、貸款、股票和其他權證、保險技術準備金、其他應收/應付賬款。同時對一些一級分類做了二級分類,例如保險準備金分為住戶對人壽保險準備金和養老保險的凈權益。保險費預付和未決索賠準備金。對于貸款和債券分為長期和短期。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政策協調;貨幣金融合作
[中圖分類號]F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18X(2015)04-0062-07
一、引言
20世紀90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喚醒了東亞國家的貨幣金融合作意識,也促成了東亞貨幣金融的初步合作,東亞“10+3”機制不斷得以完善和拓展,近年來在復雜的東亞地緣政治經濟環境中,受制于各國的合作意識分歧、東亞美元“本位”的固化等因素,東亞貨幣金融深入合作止步不前、陷入困境,嚴重阻礙了東亞貿易和投資合作的長遠發展。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和對外開放的持續深化,中國融入全球貿易、金融、投資活動更為廣泛和深入,人民幣國際化已尤為迫切。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在國際范圍內行使貨幣功能,成為主要的貿易計價結算貨幣、金融交易貨幣以及政府國際儲備貨幣的過程。從國際主體貨幣發展的歷史來看,一國貨幣要實現國際化必須具備一些前提條件,從近年來我國經濟總量的快速增加和對外政治經濟活動角度來看,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已從萌芽開始逐步成長,但要實現最終的國際化目標,還將面臨一個漫長的過程,將面臨經濟國際化穩定發展、政府積極規劃引導及與國際經濟強國綜合博弈的挑戰。從經濟因素的角度來看,人民幣國際化實施大致面臨三個階段,首先是人民幣成為周邊國家貿易結算的主要貨幣,其次是成為區域性的投資貨幣,最終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重要一員,從而實現從周邊化、區域化到國際化的演進。
歐洲經濟危機和美國次貸危機以后,歐元的競爭力大為削弱,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也有所動搖。長期以來東亞各國在國際經濟活動中過度依賴美元,而實現貨幣獨立、抵御金融風險的重要途徑就是加強區域內貨幣金融合作,這已成為東亞各國的共識。近年來人民幣在東亞乃至國際上的地位和吸引力不斷提升,東亞各國對人民國際化的進展廣泛關注,促使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成為必然趨勢,通過人民幣國際化能夠推動東亞金融貨幣合作的突破性進展。
本文回顧東亞貨幣金融合作進展,指出現階段東亞貨幣金融合作的困境,闡述人民幣國際化對東亞貨幣金融合作的影響,最后,就當前人民幣國際化提出了建議。
二、東亞貨幣金融合作的進展及現階段的困境
(一)東亞貨幣金融合作的初步成就
自啞洲金融危機以來,東亞各國加快了貨幣金融合作的步伐,主要在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就。
第一,推動了共同監督和信息協調機制的建立。1999年11月,在“馬尼拉框架(MFG)”防范金融危機預警機制的基礎上建立了東盟監督機制(ASEAN Surveillance Process),東亞各國就金融、貨幣和財政政策方面逐步進行了廣泛的協調和合作。
第二,建立了貨幣互換與融資渠道便利機制。2000年5月清邁協議(CMI)簽訂后,貨幣互換的廣度(參與的國家范圍)與深度(互換規模)取得了飛躍性發展。2012年5月3日,東盟與巾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決定將清邁協議多邊化機制(CMIM)下設立的區域外匯儲備基金規模擴大到2400億美元,使貨幣互換與融資渠道便利機制邁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第三,東亞債券市場的建立取得了初步發展?;跂|亞節儉的民族文化,東亞國家的國際收支情況長期保持較好發展(東亞金融危機年份外),外匯儲備充足,尤其是經常賬戶平衡狀況優良(見表1),這為東亞債券市場的發展奠定了較好基礎。2003年6月2日,東亞正式推出第一期亞洲債券基金(ABFI),2005年5月21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推出第二期亞洲債券基金(ABF2)――香港債券指數基金(ABF香港創富基金),成為東亞債券市場不斷深化的里程碑,推動了各成員國的債券市場與國際債券市場的接軌。2008年5月,“10+3”財長會議審議通過了發展亞洲債券市場的新路線圖。2012年“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進一步審議并修訂了亞洲債券市場新路線圖,推動了東業債券市場的初步建立。債券市場的初步發展為企業、政府和金融機構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有利于東亞各國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提高應塒金融風險的能力。
(二)東亞貨幣金融合作現階段的困境
東亞貨幣金融合作雖然取得一定進展,但是對美元過度依賴形成的慣性效應,導致對新興主體貨幣存在較大的排斥心理,加之美日等既得利益者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極力阻撓東亞進行實質性的貨幣金融合作,盡管在低層次的貨幣金融合作方便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匯率協調和合作方面仍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東業貨幣金融深度合作陷入困境。
1.區域性匯率協調和聯動機制缺乏
隨著東亞區域內投資和貿易一體化的加快,東亞各經濟體相互依賴增強,市場與匯率政策的溢出效應日益顯現,各經濟體都極為密切關注其他各國的貨幣政策。由于金融危機的傳染效益,區域性匯率協調和聯動機制的建立已經十分必要與緊迫。雖然東亞各國早已意識到匯率協調與合作對于東亞貨幣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但是鑒于匯率協調與合作牽涉到各國的貨幣讓渡等敏感因素,因此匯率協調和聯動機制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長期以來東亞釘住美元的匯率政策,使得東亞地區的匯率和金融市場一直處于波動狀態,這種機制容易受到投機行為的沖擊,區域性匯率協調機制的缺乏嚴重制約了東亞貨幣金融合作向深層次發展。
2.東亞經濟體難以擺脫對“美元體制”的依賴
亞洲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使得東亞各經濟體意識到東亞金融合作的重要性,要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但是由于東亞區域內匯率協調和合作機制難以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因此實際上金融危機過后,依舊對美元存在較大的依賴?,F階段,東亞各經濟體與美國金融市場在深度和廣度上無法匹敵,再加之美國是國際上終端產品市場的重要提供者,盡管近年來美國在終端產品市場上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從總體上來說,不論是中國還是日本在最終產品的提供上其市場發達程度與美國還存在較大的差距,而且東亞各經濟體依舊將美元作為主要的外匯儲備,經貿貨幣的結算也使用美元,因此短時期內難以擺脫對“美元體制”的依賴,
3.東亞主要國家在貨幣金融合作意識和戰略上分歧大
東亞主要國家在貨幣金融合作意識和戰略上的分歧主要體現在中日兩國。90年代中后期以來日本經濟一直萎靡不振,面臨國際金融危機的強烈沖擊和國內經濟的不景氣狀況,日本無法對東亞貨幣金融合作起引領作用,相反,中國在金融危機后外匯儲備保持穩中有升,堅持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人民幣匯率改革和資本市場漸進開放將進一步增強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同時會進一步削弱日元的國際地位。亞洲金融危機后,日本調整其日元國際化戰略,提出“亞洲日元”,顯然不希望亞洲出現另一國際貨幣,中日對東亞貨幣合作態度存在著較大分歧,尤其是對東亞貨幣金融合作的貨幣主導權的爭奪幾乎無法妥協,再加之近年中日在問題和中菲、中越在的爭端,使部分國家間合作的信任度降低,這對現階段東亞貨幣金融合作造成較大困惑。
4.歐美對東亞貨幣金融合作的遏制
在與東亞各國進行貿易往來時,美國通過美元國際貨幣的優勢地位,利用經常項目的逆差將美元輸出,同時進口大量居民生活用品,既刺激國內消費增長,又穩定了物價,同時還享有鑄幣稅所帶來的巨額收益。東亞許多國家都是將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東亞貨幣金融合作必然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這較大程度上挑戰了美元在亞洲的影響力。為了維護美元在東亞的主導地位,美國采取各種手段和措施打壓人民幣,遏制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從而導致東亞貨幣金融合作困難重重。中國與已經實現貨幣國際化的西方大國,既存在意識形態上的差異,又存在經濟利益上的沖突,美國不會輕易放棄美元的霸權地位,與英國、日本等結成的政治經濟同盟及歐元區國家都會維護既得利益和既定經濟格局,他們可能采取各種措施抵制和阻礙東亞金融貨幣合作。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中國會分享由原來發達國家獨享的國際鑄幣稅、國際貿易投資便利、國際實物資源占用等優勢,發達國家不愿這種利益被新興國家分享,發達國家尤其是美日對人民幣國際化產生強烈的排斥。除了美日外,其他國家出于國家戰略的考慮,也對人民幣國際化持消極態度,這嚴重影響到東亞貨幣金融合作的深入推進。
三、人民幣國際化對東亞貨幣金融合作的主要影響
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美國更多的是維護自身利益,并沒有履行維護全球金融穩定的義務,另外日元、歐元匯率的頻繁波動,給發展中國家經濟帶來很多不確定性,而協調金融市場的IMF和世界銀行也被美國等大國掌控,難以起到應有的效果,在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環境下,東亞只有進行區域貨幣合作,才能改變不合理的國際貨幣體系,改變世界經濟政治格局。中國在兩次全球重大金融危機中負責任的態度與美日等大國表現出不負責任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中國履行了人民幣不貶值的承諾,幫助東亞其他國家一起復蘇經濟,使中國贏得了良好的國際信譽和形象,也讓東亞各國認識到國際貨幣體系的不合理、東亞主導貨幣的缺失和貨幣協調合作機制的不完善。作為東亞地區最大的經濟體,中國與東亞其他國家的經貿往來日益頻繁和深入,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的推行不僅是中國重構金融戰略的有力措施,同時也對東亞貨幣金融合作產生重大影響,人民幣東亞區域化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過渡期,將凸顯人民幣在東亞金融合作中的地位,實現人民幣在東亞地區的主導性貨幣作用,將有利于推動東亞貨幣金融合作取得更實質性的進展,有力促進東亞區域內金融市場的穩定。
(一)日益緊密的經貿關系促使東亞必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首要區域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90年代以來,中國與東亞其他國家的經濟貿易快速提升,中國對東亞的貿易增速遠高于同其他區域國家的增幅,東亞各國近年來與中國的對外貿易快速提高。以2012年為例,中國與日本的貿易額達到3295億美元,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量的8.52%:中國與韓國的貿易額達2564億美元,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量的6.63%;中國與東盟國家的貿易額達4001億美元,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量的10.340%(見表2)。簡單核算,2012年中國與東亞國家的對外貿易占中國與世界貿易的比重高達34.32%。中國與東亞國家日益增長的貿易關系和迅速增長的其他經濟活動無疑對人民幣結算、匯兌等金融活動產生迫切需求,使得人民幣逐漸成為東亞地區國際經濟活動中日益增多的國際貨幣。同時東盟各國為推動本國經濟的繁榮和發展,維持該國的金融安全,也迫切需要中國的加入。建立在中國與東亞各國緊密的經濟聯系上的人民幣貨幣職能,將推動貨幣金融合作,并能營建穩定的經濟金融環境,同時也符合中國的經濟利益。
(二)人民幣國際化有利于東亞各國抵御金融風險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對東亞地區經濟造成嚴重沖擊,使東亞各國深刻認識到不能依靠單一美元儲備貨幣,作為東亞地區重要的經濟體,中國在危機中的表現對穩定東亞乃至全球金融市場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依據前述數據,人民幣有望填補東亞地區主導貨幣缺失的空白,促進東亞貨幣合作使人民幣成為東亞區域的主導貨幣。人民幣一旦成為主導貨幣,東亞各國可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范疇,穩定持有人民幣并將其作為國際硬通貨,不必擔心美元貶值帶來外匯儲備縮水的風險。對于中國來說,人民幣國際化不但對外匯儲備的需求減少,還能利川人民幣進行國際結算,發行人民幣債券和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符合中國發展需要。這都能健全東亞各國的金融環境,增強中國和東啞各國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
(三)人民幣國際化有利于促進東亞區域內匯率協調機制的建立
人民幣國際化,有助于東亞各國逐步改變長期以來堅持的釘住美元的匯率政策,減少日元等出現大幅波動對東亞經濟造成的外部沖擊因素。隨著中國在國際上政治經濟地位的提升和人民幣區域化進程的加快,人民幣參考一籃子貨幣的政策會對東亞乃至全球產生深遠影響,并且作為東亞區域內貨幣合作的關鍵錨貨幣之一,人民幣正發揮著特殊的領導和推動作用。要實現匯率穩定,必須提高東亞各國貨幣政策的透明性和信息的協調性,建立匯率聯動機制,比較理想的是以美元、歐元、日元和人民幣為核心的加權匯率聯動機制。長期以來東亞處于僅以美元為錨的浮動匯率體制之下,但近年來美元持續疲軟,歐洲因歐債危機深受創傷,日本經濟長期不振,使得這種理想的聯動機制實現起來缺乏現實基礎。另一方面,由于美元在東亞地區的影響,如中日能真誠合作,可以建立一個以中日兩國貨幣為核心的“亞元”聯動機制,對抗美元貶值的風險。從中國自身角度出發,在推進資本項目有效開放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以人民幣為核心的匯率聯動機制,長遠來說,是東亞貨幣金融合作的一種現實選擇。人民幣國際化使得東亞各國調整匯率政策的意識加強,建立了有效互惠的信息溝通機制,對于穩定東亞地區的雙邊匯率,進一步推動東亞地區的貨幣合作提供了良好環境。
(四)人民幣國際化有利于提高東亞的國際支付能力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國際上更多的貿易和投資都可選擇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不但可減少兌換貨幣時間,還可減少兌換貨幣成本費用,使雙方在貿易往來上實現雙贏。人民幣國際化擴大了人民幣在東亞區域流通范圍,縮短人民幣流通周期,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在東亞,與我國有著貿易順差的周邊國家基本上是發展中國家,外匯短缺,國際結算手段明顯不足,人民幣國際化尤其是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建立增加了這些國家使用人民幣進行國際結算的頻率,解決其外匯和國內資金短缺的問題,通過人民幣渠道可拓寬投融資方式,提升東亞各區域的國際支付能力,加強中國與東亞其他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為東亞地區貨幣合作進一步深化和金融市場穩定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五)人民幣國際化從長遠看有利于東亞共同貨幣的建立
近年來中國不斷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提高了匯率機制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在不斷擴大人民幣經常項目自由兌換的同時,還繼續推進資本項目的可兌換范圍,并且積極加入東盟地區的匯率機制、危機防范機制等促進東亞貨幣金融合作的穩定機制建設,不斷完善本國貨幣政策。中國應在適當時機弱化釘住美元機制,建立共同貨幣,并與東盟各國建立類似共同貨幣的核心次區域,循序漸進地提高人民幣在共同貨幣籃子中的加權比重。Ogawa認為人民幣、日元、韓元和新加坡元是亞洲的核心貨幣,而人民幣又是核心中的核心,經測算,人民幣加權比重約為34.79%,遠高于日、韓、新貨幣的27.8%、9%、6.36%。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加快,人民幣在東亞地位有了質的提升,相反日本經濟不景氣讓日元在東亞地位有所下降,而且這種趨勢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愈加明顯。無論將來東亞貨幣是一籃子共同貨幣還是單一貨幣,毫無疑問人民幣都是最重要的權重或單一貨幣。單獨或多元籃子人民幣參照權重的變化能帶動東亞區域體貨幣體系的變化,人民幣國際化在東亞共同籃子貨幣建設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人民幣有望逐步取代日元、美元等國際貨幣,成為東亞主要流通貨幣,最終成為東亞的主導貨幣。
四、現階段人民幣國際化的思考
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漸進的漫長過程。有利的推動條件和外部國際經濟政治環境,將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從現階段的目標任務來看,主要是促進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其他貿易緊密國家的逐步流通,使人民幣成為東亞國家和其他貿易緊密國家普遍采用的結算貨幣。
(一)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培育和完善適應國際規則的金融市場體系
長期以來,我國的金融體制和金融機制受制于濃厚的行政干預,人民幣國際化必然要求金融凋控部門依據市場機制保持調控手段的獨立性,國有金融機構應當去行政化,適應市場機制,符合國際競爭要求。發展和培育具有競爭力的金融機構,完善市場體系,健全市場機制,培育資本國際化的市場環境,以適應國際金融市場規則。這不僅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條件,也是匯率自由兌換穩步實施的重要保障。
(二)完善和推廣自由貿易試點,形成本土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和人民幣回流機制
2013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中國(上海)H由貿易試驗區,自貿區有關金融制度和機制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便是: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自由兌換、金融業對外開放和離岸金融中心嘗試。這一機制設定正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和核心所在。白貿區內具體的金融機制內容主要有:一是推行金融市場以及產品創新,將國內的人民幣債券延伸到上海自貿區,為離岸人民幣提供豐富的投資標的:二是允許國內外的金融機構在上海自貿區內建立面向國際的交易平臺,開展人民幣跨境業務,促進投資和貿易資金的自由兌換:三是充分發揮自貿區作為中資金融機構海外總部的優勢。這一機制可在自貿區發揮離岸市場的功能,形成本土的人民幣金融中心,也使得境外人民幣具有回流機制,增強人民幣國際化的循環能力。
上海自貿區金融機制不斷改進和完善的同時,廣州、天津、福建等自貿區已獲批準成立,全國其他地區也在積極探索,推進全國自貿區的發展建設,充分發揮自貿區的金融機制和功能,壯大區內人民幣相關業務的規模。全國白貿區金融機制的成功實施并有序推進將對人民幣國際化產生重要影響和推動作用。
(三)推動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改革,協同推進資本項目開放
資本市場的開放、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完全浮動是近年來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和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核心內容,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要素和基礎。當前我國利率確定的主要因素取決于國內經濟金融環境,匯率變動則主要取決于我國相對于其他國家的貿易條件。國內經濟金融環境主要包括居民的消費和儲蓄習慣、資金使用效率、資金供求狀況、企業盈利能力、物價水平以及貨幣當局的利率調控能力等 貿易條件則主要包括勞動力成本、技術條件、產業結構、資源稟賦以及貨幣當局調控匯率的能力等
正確把握資本項目開放的速度、順序和進程對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開放資本市場的原則應是“先流人后流出、先長期后短期、先直接投資后證券投資,先機構投者后個人投資者”。現階段我國資本賬戶有序開放處于難得的戰略機遇期。我國企業“走出去”已較為頻繁,而且也具備相當規模,富裕的外匯儲備和國內過剩的產能向對外直接投資提出了現實需求和客觀要求,加快推進資本項目的漸進開放顯得尤為迫切。目前,人民幣資本項目雖然尚未實現完全可兌換,但人民幣已經在周邊國家跨境使用,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越大,使得人民幣在資本項目完全可兌換后風險相對減小資本項目開放與利率、匯率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齊頭并進,資本項目的開放離不開利率市場化和匯率有管理浮動,需要二者形成良性互動。協同推進資本項目開放與利率市場化和匯率自由化改革,首先要提高金融政策國內和國際協調,其次要營建優良的國內經濟金融環境,再次要調整經濟結構優化對外貿易結構,轉變低端價值鏈和加工貿易的生產方式,逐步轉向出口中間產品高附加值終端產品和進口具有延伸產品鏈價值產品的貿易。
(四)促進人民幣區域化,形成東亞貨幣金融合作與人民幣國際化的良性互動
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也是對外貨幣金融合作的過程,如前文所述,自2001年起中國與周邊國家及經濟貿易密切的國家簽署大量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尤其是與東亞國家的貨幣合作具有天然優勢條件,中國2002年與東盟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區協議,2010年已開始正式啟動,目前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正處于攻堅階段,中韓自由貿易區已在2015年簽署協議。在此有利的基礎上,中國應積極促進與東亞國家區域內人民幣貿易結算的規模,充分鞏固在原有的CMI(清邁協議)框架和近年外匯儲備庫建設已取得的貨幣互換成果基礎,繼續提升外匯儲備庫的規模及實際運作效用,增強東盟國家對人民幣的信心,擴大人民幣國際化的國際政治經濟互信基礎,循序漸進地推進人民幣的區域化,不斷提升人民幣在東亞貨幣合作中的地位。由中國主導2015年年內即將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不僅有助于東亞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也是東亞貨幣金融合作與人民幣國際化良性互動的重要見證。
關鍵詞:泛北部灣 金融合作 金融機構
泛北部灣區域,包括一灣相擁的中國與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等東盟國家。泛北部灣區域合作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框架下的海上次區域合作,其中各國和地區間的金融合作與金融服務至關重要。
我國融入泛北部灣金融合作的意義
金融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其強大的杠桿功能使地區發展的原動力快速增強。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我國融入泛北部灣金融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各國金融機構之間的技術合作減少了銀行的損失。如加強跨行跨區域銀行承兌匯票查詢、復查業務的合作,減少托收過程中的“惡意延付、無理退票”等行為。其次,實現資本合作,強強聯合。建立合資金融公司,通過參股、入股等形式,依托資本紐帶建立資本型合作模式,充實銀行資本,降低銀行經營風險。這樣的合作方式可以使金融機構奠定業務上融合的基礎。再則,增強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能力。金融機構可以共同建立信息交流制度,建立對風險的協同反應機制,以加強風險預警,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最后,加快銀行業務結構調整,創新金融產品。
泛北部灣區域金融合作現狀
為加強區域內多邊經濟聯系、交流與合作,探討區域內經濟金融問題,亞洲地區成立了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且通過了一些合作協議,并以此為基礎構建起了泛北部灣金融合作框架。
(一)亞太經合組織(APEC)
APEC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成立于1989年,目前共有21個成員國。在APEC組織下的金融合作主要是建立各國財長論壇,為各國交流觀點和信息提供平臺,推動金融機構的發展和自由化。2001年6月,中國政府在海南三亞APEC財長會工作組會議上提出“APEC金融與發展項目”倡議,項目總規模250萬美元,其中由中國政府出資200萬美元,通過舉辦培訓、論壇和研究等活動,促進亞太地區金融與發展領域的能力建設。
(二)《清邁倡議》
2000年5月,在泰國清邁,“10+3”國的央行行長及財長會議正式通過了《建立雙邊貨幣互換機制的倡議》(簡稱《清邁倡議》)。該倡議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擴大東盟貨幣互換安排,建立“10+3”雙邊互換和回購協議網絡,促進資本流動的數據和信息交換,在金融監督體系的基礎上建立危機預警機制,以防范區域貨幣危機,維護區域金融穩定。按照安排,“10+3”框架內各國之間相繼簽署了一系列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尤以中、日、韓三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協議為主。《清邁倡議》對于防范金融危機、推動進一步的區域貨幣合作具有深遠的意義,也使東南亞貨幣金融合作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重視。
(三)亞洲債券基金
2003年6月,11個亞太地區國家的中央銀行宣布成立亞洲債券基金,第一期總金額10億美元。2004年4月,又發行第二期,總額約為20億美元,投資于以亞洲本地貨幣計價的債券。亞洲債券基金的建立,表明東亞地區金融合作已從危機應對機制與流動性安排開始向實質性的旨在促進區域金融市場一體化和投資深化的安排轉變,有助于提高外匯資產的安全性和收益率,為區域內各國提供政策反饋的渠道。
泛北部灣地區絕大多數國家都屬于新興的發展中國家,金融合作盡管已經取得一定的進展,但由于地區的歷史、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原因以及金融合作所面臨的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復雜性,使得其金融合作也面臨不少困難。
我國融入泛北部灣金融合作面臨的困境
(一)經濟發展水平在區域內層次較低
區域金融合作對參與國之間經濟金融發展的一致性與同步性的要求,要高于對多樣性和互補性的要求。泛北部灣區域內國家和地區各國人均GDP差距較大,經濟存在著發展階段和模式上的差異,呈明顯的梯形態勢(見表1)。新加坡、文萊為第一層次,馬來西亞為第二層次,中國與印尼、菲律賓為第三層次,越南為第四層次。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在區域內層次較低,增加了金融合作的難度。
(二)金融機構對政府的依賴性較強
我國金融機構對政府依賴性的核心表現就是嚴重依靠國家投入資金來化解風險,導致金融不安全程度增高。除發行特別國債、用外匯儲備為國有商業銀行補充資金外,我國在1999年專門成立了華融、信達、東方、長城四家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來剝離當時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不良資產剝離的狀況(見圖1)。我國金融機構自身化解不良資產的能力弱,對抗金融風險的能力不強,對國家的依賴度偏高,這也為區域內的金融合作帶來障礙。
(三)金融市場一體化程度較低
目前我國的金融市場主要局限在本國范圍內,開放程度、國際化程度較低。資本管制程度和資本流動量體現了一國金融一體化的程度。我國資本管制程度較高,在金融市場的資本流動量也不大,這意味著我國金融市場一體化程度不高,限制了我國融入區域金融合作。
另外,我國參加區域金融合作還存在其他困難。首先,人民幣沒有實現資本項目下的自由兌換。人民幣資本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是人民幣走向世界貨幣的必要前提。無法自由兌換的貨幣,其國際接受范圍將十分有限,風險度也相對較高。其次,金融市場不發達,銀行系統當前還存在不少問題。多數銀行的管理和業務水平不高,資產質量較差,各銀行財務指標參差不齊。
推進我國融入泛北部灣金融合作的對策
(一)大力發展經濟以構建金融合作平臺
中國現已成為亞洲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這也使我國在亞洲乃至世界經濟舞臺上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和發言權。2001-2006年中國GDP值(見圖2),由圖2可知,中國經濟從2001年到2006年,連續6年保持8%至10%左右的增長速度。但同時也要看到目前中國還依然是一個人均GDP為2000多美元的國家,國民收入水平仍較低。在未來時期,中國仍應繼續大力發展經濟,保持國內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夯實經濟基礎,同時積極融入國際經濟和金融市場,承擔起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所應該承擔的國際責任。
(二)提高銀行的獨立性以增強抗風險能力
金融風險是以不良貸款為主要表現形式的信用風險,銀行依靠國家注資來改善經營狀況,不利于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必須通過不斷挖掘新的金融業務,增加優良資產,同時通過資產證券化的方式處置不良資產,實現資產結構的優化,提高銀行的獨立性。一方面,我國當前開展的資產證券化業務對銀行改善信貸期限結構,在宏觀上提高金融系統的穩定性大有裨益。同時從微觀角度也有助于促進銀行轉變盈利模式和提高資本充足率,從而積極提升銀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資產證券化發展程度是衡量市場經濟體系成熟度的指標之一,而且其在作為為企業發展提供高效、便捷的直接融資途徑的同時,也成為一般投資者進行資本市場投資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深化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發展。
(三)金融機構業務創新
通過金融創新擺脫對傳統信貸業務的過度依賴,加大中間業務占比,從而實現資產結構和盈利模式的優化,逐步與泛北部灣國家的金融業務接軌和融合。金融創新包括業務創新和機構創新。業務創新主要是順應利率匯率政策的變化,主要通過表外業務來實現,包括貸款承諾、擔保、金融衍生工具和投資銀行業務等。而機構創新則是與證券化相伴隨的,包括融資的證券化以及資產的證券化,即將商業銀行貸款債權等流動性差的資產以證券形式進行轉讓,這就要求金融企業開展綜合經營,對傳統的中間業務進行創新。近年來,受資本約束和金融脫媒影響,國內金融創新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創新產品不斷推出,從某種程度上說,金融創新是未來衡量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四)加快融入區域內金融一體化進程
區域金融市場一體化是指國內和國外金融市場之間緊密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逐步走向一個統一的金融市場的狀態和趨勢。其實質是通過區域內金融資源的自由流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生產效率。區域內金融機構之間通過相互聯動來提供整體性的跨區域金融服務,包括區域支付結算體系的構建、金融機構間業務合作與跨境經營許可、投資自由化等。如:我國可以通過加強地區間金融機構的聯系與溝通,鼓勵金融機構開展跨地區股權合作;創造條件,引入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分支機構或投資入股境內金融機構;鼓勵金融機構之間開展銀團貸款、融資業務等合作;支持金融機構聯合進行業務創新,進一步提升經濟區的金融輻射和帶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金柏松.關于泛北部灣次區域合作構想[J].東南亞縱橫,2008,1
關鍵詞:有效需求不足;信用危機;過度消費;生產過剩
中圖分類號:f8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101(2012)05-0025-07
此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發生以來,國內外學界對這場危機的實質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見。但是,也有一些觀點,如果聯系危機發生的過程和現實,運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加以分析,就會發現其中的非科學性、荒謬性以及為資本主義制度的辯護性。本文在對當前國內外學界一些觀點進行評析的基礎上,對此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實質、形式、特點及相關問題進行探討,以求真理。
一、國內外學界關于此次金融和經濟危機實質問題的觀點及其非科學性
源自美國次貸引發的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發生以來,國內外學界對這場危機的實質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有以下觀點值得關注:(1)此次危機在本質上是“有效需求不足”[1]、“儲蓄過剩”或“儲蓄相對于投資過?!钡奈C[2];(2)此次危機實質上是一場“支付危機”[3]、“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清償力危機”[4]或“信用危機”[5];(3)此次危機的實質在于“過度消費”[6];(4)當前的危機“是一場國家干預的危機”[7];(5)“這場危機是盎格魯——薩克遜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危機,是華盛頓共識的危機”[8];(6)美國危機的本質是“信心危機”[9];(7)道德危機“可能是我們面臨的問題的癥結”[10];(8)這是一場“資產負債表引起的風暴”或“資產負債表的危機”[11]等。
上述觀點,從表面看,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如果聯系危機的歷史和現實加以分析,就不難發現其中的非科學性。
拿“有效需求不足論”來說吧。早在19世紀初期,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西斯蒙第就有“群眾消費不足”的說法。但能否以“消費不足”來解釋危機的實質呢?答案是否定的。認為,“群眾消費不足”或“消費水平低是數千年來的經常的歷史現象”,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中“普遍的商品滯銷”,只是資本主義大工業時期到來之后“才變得明顯”。[12]“群眾的消費水平低,是一切建立在剝削基礎上的社會形式,從而也是資本主義社會形式的一個必要條件;但是,只有資本主義的生產形式才使這種情況達到危機的地步”[13]。在說明當代資本主義金融和經濟危機時,應當承認“群眾消費不足”這個事實,但只能把它放在應有的從屬地位,而不能用它來解釋危機的原因和實質。從歷史到如今,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每一次都恰好有這樣一個時期作準備,在這個時期,工資會普遍提高,工人階級實際上也會從供消費用的那部分產品中得到較大的一份。”[14]“群眾的消費水平”可以作為“危機的一個先決條件”,“但是它既沒有向我們說明過去不存在危機的原因,也沒有向我們說明現時存在危機的原因?!盵15]20世紀30年代,作為對“群眾消費不足論”的發展,凱恩斯又提出“有效需求不足”論。按照凱恩斯的說法,有效需求由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構成。有效需求不足,系由消費太低和投資萎縮所致。消費太低和投資萎縮,則是由消費傾向、資本的邊際效率和靈活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或心理規律決定的,由于消費太低和投資萎縮,結果導致生產過剩,危機隨之發生。經濟危機在實質上就是由上述三大基本心理因素或心理規律導致的有效需求不足而發生的經濟蕭條或生產過剩的危機。此次危機在本質上是“有效需求不足”的說法,實際上是19世紀初期西斯蒙第“群眾消費不足”論和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有效需求不足”論在21世紀初期的再現,它不是把危機的原因歸結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而是歸結于人民群眾的“消費不足”或“有效需求不足”,掩蓋了危機的真正根源,歪曲了危機的實質,帶有濃厚的主觀唯心論色彩。
把此次危機的實質說成是“支付危機”“清償力危機”或“信用危機”也是不科學的。首先,“支付危機
“清償力危機”或“信用危機”,只是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常見現象和重要組成部分,或者說只是危機的起點或爆發點,而非危機的實質和原因。“在危機期間,支付手段感到不足”,清償能力喪失,“這是不言而喻的。“[16]研究和揭示危機的實質,不能只看現象和發生的始點,而必須由此出發,深入問題的內部,揭示其內在的聯系和根據?!霸谠偕a過程的全部聯系都是以信用為基礎的生產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現金支付才有效,危機顯然就會發生,對支付手段的激烈追求必然會出現,所以乍看起來,好像整個危機只表現為信用危機和貨幣危機?!盵17] 事實上,“只要再生產過程不斷進行,從而資本回流確有保證,這種信用就會持續下去和擴大起來,并且它的擴大是以再生產過程本身的擴大為基礎的。一旦由于回流延遲、市場商品過剩、價格下降而出現停滯時,產業資本就會出現過?!保爸灰偕a過程的這種擴大受到破壞,或者哪怕是再生產過程的正常緊張狀態受到破壞,信用就會減少。通過信用來獲得商品就比較困難。要求現金支付,”“每個人都想賣而賣不出去,但是為了支付,又必須賣出去,”“正是在這個信用最缺乏(并且就銀行家的信用來說,貼現率也最高)的時刻,不是閑置的尋找出路的資本,而是滯留在自身的再生產過程內的資本的數量也最大?!薄斑@時,由于再生產過程的停滯,已經投入的資本實際上大量閑置不用。工廠停工,原料堆積,制成的產品充斥商品市場”[18]。因此,整個經濟運行突出地表現出來的雖然是支付手段缺乏,清償能力衰竭,信用崩潰,但究其原因,卻是由生產過剩引起。經濟危機,實質上就是生產過剩的危機。這次由美國次貸引發的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也不例外。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后,房地產業即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支柱,為了加強房地產業,刺激經濟增長,美聯儲連續13次降息,實行擴張政策,結果房地產業迅速擴張,形成過剩局面。為了緩解過剩,銀行家、商家和美國政府沆瀣一氣,采取各種措施鼓勵居民舉債消費,結果使居民債務迅速膨脹。2006年,美聯儲為抑制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又連續17次加息,致使購房者還貸負擔加重,市場需求急劇下降,房產價格急劇下跌,次貸違約率急劇上升,諸多貸款機構和投資機構相繼破產,危機隨之發生。這次危機也突出地表現為支付手段短缺,清償能力枯竭,信用崩潰,但危機的實質卻不在這些,而在于房地產業的過度擴張,生產過剩?!爸Ц段C”“清償力危機”“信用危機”論,實際上只是“那些根據自身的個人需要來判斷危機的小資產者所想象”出來的幻境[19],而非這種幻境背后的真諦。 實質在于“透支消費”或“過度消費”的觀點,其非科學也是顯而易見的。就這次危機來說吧,本來是由于美國政府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實行擴張政策,引起房地產業膨脹和過剩所致,是生產出了問題,而不是消費出了問題;本來是由于美國政府、銀行和商家為了推銷過剩的住房商品,相互勾結,采取各種措施,鼓勵居民舉債消費,導致居民債務膨脹,債務鎖鏈拉長,最后由于政府緊縮政策,利率上升,購房者還貸負擔加重,次債鎖鏈破裂所導致,而不是居民透支消費、過度消費所造成;本來由于剩余價值規律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所決定,一方面房地產業過度擴張,生產極大過剩,另一方面,廣大群眾,無力購買,不得不在政府和商家的引誘下,舉債購房和消費,而不是廣大群眾追奢求侈、豪華消費。把危機的實質歸結于“透支消費”和“過度消費”的觀點,割裂了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是“消費決定論”在危機實質問題上的反映。
把“國家干預”或“華盛頓共識”說成是危機的實質的觀點,也不是什么新鮮異見,而是新國家干預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兩種經濟理論在危機實質問題上的反映。前一種理論以凱恩斯經濟學為基礎,以批判新自由主義理論、揭示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在經濟運行過程中造成的惡果、以致引發危機的弊端為宗旨,主張以新國家干預主義理論和政策來拯救經濟,解決經濟崩潰問題。后一種理論,則是以斯密和李嘉圖古典自由放任的市場理論為淵源,以經過改進了的新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為基礎,以治理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滯脹為背景,以“撒切爾主義”“里根經濟學”和“華盛頓共識”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集合體。這種理論是盎格魯—薩克遜模式即英美資本主義模式的理論基礎,主張以某些改良的經濟政策來治理危機,目的在于防止和避
免建立在西方經濟學假設和理論基礎之上、經過幾十年構建的資本主義“知識大廈”和“理智大廈”的轟然崩塌、危及資本主義制度的生存。兩種理論觀點貌似相互對立,不可一世,但細究起來,卻有明顯的一致性。它們都把制度性危機說成是經濟體制或經濟模式危機,從而掩蓋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和剝削本質;都把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和政策體系的失靈當作危機的實質,回避資本主義制度及其基本矛盾必然產生的、普遍而基本的經濟現象即生產過剩這一危機的實質;都把危機的責任推給對方,歪曲或掩蓋危機的真正根源和實質,帶有明顯的辯護性質。把危機說成是“信心危機”的觀點,同樣沒有什么新意,完全是在現代西方經濟學中十分流行的凱恩斯、庇古和拉文頓等關于“心理危機論”的翻版。這種理論認為,當資本家對社會和自己的經濟狀況充滿信心并抱有樂觀情緒時,就會增加投資,擴大經營規模,從而推動經濟的高漲和繁榮;而當資本家過度樂觀,對經濟形勢誤判,產生錯誤時,悲觀情緒就會油然而生,壓縮投資規模,導致有效需求減少,引發危機。把危機歸結為資本家缺乏信心,完全顛倒了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狀況與這種狀況在資本家心理上的反映即“信心“之間的關系,把屬于意識范疇的心理狀態說成經濟運行狀況的決定性因素,把危機的現象當作危機的實質,歪曲危機的根源和原因,以其荒謬的理由,呼吁政府通過財政“補貼”,對貪婪成性的金融財團進行“市場救助”,使之擺脫破產倒閉的境地。這種理論的唯心主義世界觀基礎和階級本質是再明顯不過的了。
至于把危機說成“道德危機”的觀點,更是荒謬絕倫。認為,道德是一個意識形態范疇,是一定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思想、觀念、意識的產生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觀念、思維、人們的精神交往在這里還是人們物質關系的直接產物。表現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學等的語言中的精神生產也是這樣的?!盵20]“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21]。還認為,道德“在階級社會中,始終是階級的道德;它或者為統治階級的統治和利益辯護,或者當被壓迫階級變得足夠強大時,代表被壓迫者對這個統治的反抗和他們的未來利益。”[22]?!懊恳粋€階級,甚至每一個行業,都各有各自的道德,而且也破壞這種道德,如果它們能這樣做而不受懲罰的話?!盵23]“在歷史上剝削階級的道德,都是虛偽的,都是剝削和壓迫廣大勞動人民的工具?!薄敖^大多數的人民都不過是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充當了一小撮特權者發財致富的工具。但是所有過去的時代,實行這種吸血的制度,都是以各種各樣的道德、宗教和政治謬論來加以粉飾的”。[24]在這次金融和經濟危機中,華爾街金融巨頭似乎只是個人的行為,但歷史已經證明,這些個人“只是經濟范疇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階級關系和利益的承擔者?!薄吧鐣洕螒B的發展是一種自然的歷史過程。不管個人在主觀上怎樣超脫各種關系,他在社會意義上總是這些關系的產物。”[25]華爾街金融巨頭的貪婪和道德缺失,決不是這些人的天性,而只能是資本的天性,或者說,只能是現存的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天性。對此次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本質和原因,“不應當在人們的頭腦中,在人們對永恒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在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在有關的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在有關的時代的經濟學中去尋找。”[26]把此次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實質說成是華爾街巨頭的“道德危機”顛倒了物質和意識、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政治上層建筑與意識形態上層建筑的關系,在世界觀方法論上“從天上降到地上”[27],陷入了歷史唯心主義的思維定式之中;三是在談論此次金融和經濟危機時,不涉及資本主義制度,不涉及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及其運行規律,或者故意掩蓋在上述因素作用下的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普遍的、基本的現象和特征,歪曲危機的根源和實質,自覺或不自覺地投入金融壟斷資本的懷抱,充當了壟斷資本的辯護人。列寧曾經說過:“當人們還不會從任何一種有關道德、宗教、政治和社會的言論、聲明和諾言中揭示出這些或那些階級的利益時,他們無論是過去或將來總是在政治上作受人欺騙和自
己欺騙自己的愚蠢的犧牲品的?!盵28]在研究和分析此次由美國次貸引發的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時,這句話應當成為這些人的警鐘! 危機也絕不是“資產負債表的危機”。誰都知道,“資產負債表”只是經濟或資產經營運作狀況的記錄,是經濟或資產運營信息的反映和提供者,是經濟或資產運營的現象,而決非經濟或資產運營危機的根源、原因和實質。把作為經濟或資產運營狀況的記錄、信息的反映和提供者也說成是危機的根源、原因和實質,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在此,就不浪費筆墨予以評價了。
二、此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實質是什么
從當代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狀況以及危機發生的過程和特點來看,此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在實質上,依然是一場生產過剩的危機。
從理論上看,自19世紀2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第一次生產過剩的危機發生以來,資本主義已經經歷了若干發展階段。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又由私人壟斷經過國家壟斷發展為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壟斷同盟為特征的國際壟斷。目前,國際壟斷已發展為以金融資本壟斷為龍頭,金融、經濟、政治、軍事以至意識形態話語權壟斷為一體的超級國際霸權壟斷的資本主義。與古典資本主義相比,當代資本主義在各個方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但是,在當代資本主義的經濟運行中,其固有的基本規定性仍然未變,引發危機的各種因素依然存在。這些因素雖有深化和發展,但它們作為系統性因素發生作用的結果,仍然推動著資本主義經濟不斷走向周期性過剩,引發危機。
第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特點依然存在,并向世界范圍發散,日益具有普遍化的品格。商品關系的普遍化雇傭勞動制度以及剩余價值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決定性的動機,作為資本主義生產突破其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界限和走向無限擴張的激素,使資本主義始終不能走出生產過剩的怪圈。
第二,作為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剩余價值規律和競爭規律依然存在,其作用的力度越發增強,以其強制性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推動資本以無限的規模和深邃的內涵進行擴張和發展,從而使資本主義生產不能不具有過剩的趨勢和特點。
第三,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雖然經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多次改良和調整,仍未得到解決,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導的國際體系蔓延和擴展,演變為經濟全球化與占有制的私人性的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這一矛盾的深化和發展,必然導致資本、生產和貿易的無序擴張,經濟結構的失衡,資本剝削的加強,貧富差距的拉大,勞動與就業、生產與消費、供給與需求等經濟運行的各種矛盾在對抗中進一步發展,不斷把世界經濟推向結構性過剩和全面過剩,走向危機的深淵。
第四,資本主義的發展,壟斷規律的產生和作用,使自由資本主義發展為壟斷資本主義。但由于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存在,壟斷雖然限制了自由競爭,但并未消除競爭,反而使競爭更加劇烈,具有壟斷競爭的特點。壟斷競爭的產生,使競爭的對手、競爭的內容、競爭的手段都發生了變化,競爭的程度更加慘烈,破壞性更加巨大。各壟斷組織為了擴充自己的經濟實力,加強自己在競爭中的地位,獲取高額壟斷利潤,無不利用自己雄厚的資本和先進的生產能力,進行生產規模的擴張。這樣,就不能不使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進一步深化和發展,從而使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無政府性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發展的不平衡性迅速增長,供給與需求、生產和消費的矛盾進一步加劇,生產過剩的局面進一步發展,危機發生的機率進一步增大。
第五,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的絕對規律。自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以來,這一規律作用的深度、廣度和強度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頂點。這一規律的作用,不僅導致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壟斷同盟的產生,而且也引起各國壟斷同盟實力對比的變化。實力對比的變化,不僅引起各國壟斷同盟之間更加劇烈和更加殘酷的競爭,而且還引起資本主義各國之間對經濟領土乃至殖民地的爭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新殖民主義出現,雖然許多原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在名義上獲得了獨立,但壟斷資本在經濟和政治上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陰影依然籠罩在世界的上空。資本主義瓜分世界是靠“實力”說話的,而實力是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各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維護和鞏固自己在國際上的壟斷地位,必然會運用雄厚的資本和先進的生產
能力,推動經濟的擴張,使生產越過市場的界限,走向過剩。
第六,在當代國際經濟政治格局中通行的是霸權規律。美國作為一超獨大國家,處于霸主的地位。美國利用國際貨幣體系實質上的美元本位制和金融霸權,不斷向國際市場輸出美元,吸收發展中國家的物資輸出,從而提高國內的消費水平和對外資產的控制權,同時又利用貿易霸權大肆提高高新技術產品和高端產品的價格,并以國家安全為由,制定相應法規嚴格限制這些產品的出口;而發展中國家為了賺取外匯和引進外資,求存圖強,又紛紛采取以出口導向為特征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這樣,就必然導致美國國際收支赤字越來越大,廣大發展中國家手中結余的美元越來越多,從而不得不循環回美國用以購買其政府的債券。這樣,就不能不造成美國的債務過剩、國際流通中的美元過剩和發展中國家用于出口的商品過剩。在美國國內,為了構建“一個人人擁有住房的社會”,美聯儲又推行了信貸擴張政策,結果推動了房地產業的擴張和金融機構之間、金融機構與居民之間債務鎖鏈的延長。房地產業和金融業的擴張,又帶動了建筑、建材、鋼鐵、汽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這樣,不僅造成以房地產為龍頭的各項產業的全面過剩,而且還造成了信用膨脹、流動性過剩、投機過剩、金融商品及其衍生商品過剩、債務和次級債務過剩。這樣,國際經濟與美國國內經濟的各種過剩就相互作用、相互結合,導致此次深重的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發生。
從現實來看,在此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過程中,生產過剩的內涵與馬克思在《資本論》及相關著作中所揭示的相比,顯著地擴大了。馬克思依據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危機的情況,認為生產過剩一是指商品的生產過剩[29],二是指資本的生產過剩[30],其中商品的生產過剩是指“作為按一定的利潤率剝削工人的手段的勞動資料和生活資料的過剩”[31],而資本的生產過剩實質上“就是危機中出現的產業資本過多的現象,即產業資本的過?!盵32]。在當代資本主義經濟運行中,生產過剩雖然也包括商品的生產過剩和資本的生產過剩,但商品的生產過剩除了包括生產資料商品和生活資料商品等物質商品過剩之外,還包括金融商品和金融衍生商品過剩。而資本的生產過剩,除了馬克思所說的產業資本過剩之外,還擴展到金融資本和以各種有價證券形式出現的虛擬資本。 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實質的生產過剩,在形式和規模上也有了較大發展。
第一,貨幣過剩。2001年以來,美聯儲為了防止因互聯網產業泡沫破裂和“9·11”事件所導致的經濟持續衰退,放寬信貸管理,實行擴張政策。2001—2003年間,連續13次降低利息率。同時,還利用短期標售、定期證券借貸、一級交易商信貸等貨幣政策工具,直接向金融市場的多個子市場注入流動性;利用貼現窗口直接向商業銀行貸款,鼓勵社會客戶從銀行大量提取現金;結果使流通領域的貨幣量超常增長[33]。美國貨幣的超量發行,又通過一定渠道傳染到歐盟和世界各地,結果,又導致國際流通的貨幣過剩。據統計,至2006年底,在全球流通的紙幣,美元為7 600億,歐元為7 600億[34]。國際流通貨幣過剩,使世界各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通貨膨脹,推動了許多商品尤其是大宗商品諸如石油、糧食等價格大幅上揚。
第二,房地產過剩。2001年之后,為走出經濟衰退的低谷,美國對產業結構作了相應調整,把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加大對房地產業的投資,企圖以房地產業帶動經濟增長,結果使房地產業迅速擴張,樓市價格迅速上漲。據統計,2000—2006年許多城市住房價格上漲幅度超過了100%,住房價格總水平上漲了60%以上[35]。到2007年初,美國房地產市場總值約達21萬億美元[36]。但好景不長,從2004年6月起,美聯儲為了控制流動性過剩,抑制房地產業過度擴張,實行緊縮政策,連續17次加息,結果又使房地產市場一落千丈。到2007年,美國全年新房銷售量僅為77.4萬套,比上年減少24.8%,舊房銷售量只有562.5萬套,比上年減少12.8%,新房開工率比上年低24.8%。[37]美國房地產業由盛到衰,處于崩潰的境地。
第三,金融過剩。房地產業的擴張,帶動了金融業的發展,刺激了金融創新業務的增長,從此次以“次貸”為始點的金融創新來看,涉及此類業務的金融機構有2 500多家,全球45家大銀行和證券商都卷入其中。2007年,美國次貸金額有1.2萬億美元~1.5萬億美元,經過包裝之后,其衍生品證券在二級市場流通的總規模達到1
0萬億美元,其中國際市場流通額占2 / 3以上[38]。據國際清算銀行2008年3月公布的調查結果,在金融創新的推動下,全球金融衍生商品總值從2002年的100萬億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516萬億美元,為全球gdp總額48萬億美元的10倍多,其中近300萬億美元在美國。[39]金融資產也呈現出迅速增大的趨勢。1980年,全球金融資產價值僅為12萬億美元,與當年全球gdp相當;1993年,全球金融資產價值為53萬億美元,是當年全球gdp的2倍;2003年,全球金融資產價值為118萬億美元,約為當年全球gdp的3倍;到2006年,全球金融資產總值則高達150萬億美元。[40]美國金融資產的規模更是大得驚人,2006年美國金融資產市場規模達到46萬億美元[41],2007年美國金融資產占世界金融資產總量的34%、世界gdp總額的25%、世界貿易總額的11%[42]。龐大的金融商品和金融資產規模與實體經濟的規模形成了鮮明對照,過剩的程度可謂登峰造極。
第四,投機過剩。隨著貨幣過剩、以房地產業為典型的生產過剩、以金融商品及其衍生商品的炒作和次貸規模的增長,各類資本家不斷遭受“資本太多”的痛苦。最大的金融機構和投資銀行為了擺脫困境,便對債務抵押債券(cdos)和結構性投資工具(sivs)等金融工具進行層層包裝,借助信用評級機構的虛假信息向社會出售,進行欺詐活動,于是投機活動便猖獗起來,以致造成投機過剩的局面。據《華爾街日報》披露:2007年3—7月,花旗債務抵押債權等用于欺詐的金融工具,規模之龐大,在高峰期竟達390億美元。自2007年8月以來,投機觸角又急劇向石油、小麥、大豆、大米等市場擴展,結果導致市場各類商品包括運輸價格迅速上揚[43]。有人估計,在美國,僅房地產市場的投機泡沫就達8萬億美元[44]。難怪有人把美國經濟稱作金融投機經濟[45]。
第五,債務過剩。由于美國過剩的經濟靠貸款刺激消費來消解,居民消費靠信貸來支撐,國家和地方財政虧空靠發行債券來彌補,結果使美國經濟淪為債務經濟。截至2006年,美國國債已達10多萬億美元[46]。2000—2004年,家庭債務余額達11.4萬億美元[47]。2006年,美國內外債務余額為53萬億美元,為當年gdp的1.6倍[48]。日益繁重的債務負擔,給美國經濟罩上陰影,此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從直接原因來說,系由美國債務過剩及其鎖鏈斷裂釀成。
第六,虛擬經濟過剩。上面所列過剩,除房地產過剩以外,均屬虛擬經濟范疇。毫無疑問,金融、投機、債務過剩的發展,推動整個虛擬經濟向過剩發展,1973年以來,隨著美元與黃金脫鉤,貨幣、信用和資本日益虛擬化起來,加上新自由主義理論及其政策的推動,金融資本急劇膨脹,虛擬經濟加速發展,日益脫離實體經濟這一物質基礎。據統計,1952—1979年美國金融資產流量與gdp之比為257倍;而1980—2007年則迅速增長到418倍。非金融公司的金融資產與實際資產之比,20世紀70年代為40%多,到90年代則接近90%。金融部門獲得的利潤,20世紀70年代還是非金融部門的1 / 5,到2000年則達到70%左右[49]。長期以來,在美國gdp中,由實體經濟創造的份額逐年下降,1950年為61%,2007年則為33.9%。同期,虛擬經濟創造的gdp,則由11.37%上升到20.67%[50]。虛擬經濟的過剩,給實體經濟造成日益繁重的壓力,當實體經濟不堪重負時,必然崩潰而發生危機。
第七,對外貿易過剩。上面說過,美國利用國際貨幣體系實質上的美元本位制和金融霸權,向世界輸出大量美元,吸收發展中國家的物資和商品,以提高國內的消費水平和對外國資產的控制權。同時,美元本位制及其霸權又使美元成為國際貿易中的結算貨幣、外匯資產的儲備貨幣,廣大發展中國家為了引進外國資本和先進技術,振興民族經濟,紛紛采取以出口導向為特征的外向型經濟戰略,于是,便引起了這些國家外貿產業的迅速發展、出口產品的生產過剩。外貿產業的迅速發展和出口產品的生產過剩,又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結果導致了國內經濟結構的失衡和全面的生產過剩,從而使本國對外貿易依存度不斷提高,變成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為中心的外圍依附性經濟。按wto和imf的數據推算,2003年,全球平均貿易依存度接近45%,其中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為38.4%,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則高達51%。而我國2004年和2006年的外貿依存度則為68.4%和65.51%,大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51]。在如此國際貿易格局中,美國發美元,外國賣商品,美國貿易逆差加大,外國貿易順差攀升,美國
進口過剩,外國出口過剩。一旦美國經濟過熱,對內實行緊縮政策,對外實行保護政策,遍布全球的生產過剩的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就會爆發。對外貿易過剩,是2008年發生的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一個突出特征。 經濟危機所表現出來的現象和特點,雖然千奇百怪,變化多端,但萬變不離其宗,生產過剩仍然是普遍的、基本的、一般的、具有實質性的現象和特征。事實證明,此次危機的實質不能是別的,只能是與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對應的生產過剩。任何否認、掩蓋、歪曲和偏離生產過剩這一實質的觀點和做法都是不妥的。
三、結論和啟示
生產過剩這一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本質特征,并不是直觀地呈現在人們面前的,而是運用抽象法,通過對金融和經濟危機過程一系列現象由表及里的分析揭示出來的。許多西方經濟學家由于其階級和思想方法上的局限性不能也不愿揭示生產過剩這一危機的本質特征。而我國一些崇拜西方的學者,在此次危機的實質問題上,也不能越雷池一步。研究當代資本主義金融和經濟危機的現實,正確認識和把握此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實質,必須堅持和運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歷史階級的產物。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在資本主義社會以前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由于那時人們追求的不是交換價值而是使用價值,根本無所謂過剩的生產。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后的一個很長時間,由于生產力仍處于較低水平,市場狹小,經濟結構仍具有自然經濟色彩,經濟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因處于萌芽狀態而未突出并發展起來,因而也不存在生產過剩和生產過剩的危機。只有到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時期以后,生產力獲得了極大發展,社會化程度有了顯著提高,封建所有制關系已經解體,被資本主義私有制尤其是大私有制所代替,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已經成熟并充分展開,剩余價值規律和競爭規律成為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主導規律,各國經濟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場,資本主義制度帶有國際的性質,生產過剩及其危機才得以發生。生產過剩隨著資本主義統治的產生而產生[52],生產過剩及其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的顯著特征”[53]。
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永恒伴侶和不治之癥。自資本主義脫離幼年時期而進入大工業時期以來,生產過剩及其危機的幽靈一直環繞在資本主義制度的周圍。“資本主義的所有政黨,資本主義的所有稍有名望的活動家,從最‘英明’的到最平凡的,都曾經試用自己的力量‘預防’或‘消滅’生產過剩的危機”,“但是他們都失敗了?!盵54]“問題不在于資本主義的領導者或政黨,雖然資本主義的領導者和政黨在這里也有不小的作用”[55],而在于資本主義制度本身。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生產過剩及其危機就不能“消除”。要消除生產過剩及其危機,就必須消滅資本主義制度。
有人可能會以我國經濟被卷入這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出現結構性生產過剩特點為由,懷疑上述論斷的真理性,這顯然是不對的。事實上,我國經濟之所以被卷入這場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出現結構性生產過剩的特點是由我國所處的國內外經濟環境造成的。從國際上看,全球化的發展、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實施,在使我國分享世界經濟、科技發展成果的同時,也使我國經濟融入國際壟斷資本主導的現代國際經濟體系之中。這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出現了問題,我國經濟也難以獨善其身。從國內來說,當前,我國的所有制結構已是公有制為主體、公私經濟并存;在經濟規律體系上也是公有制為基礎的經濟規律與私有制為基礎的經濟規律并存。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失衡,出現生產過剩,甚至發生危機有時也難以避免。在改革開放過程中,要使我國經濟少走彎路,減少震蕩,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就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鞏固、發展和壯大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參考文獻:
[1]【美】保羅·克魯格曼.蕭條經濟學的回歸與2008年經濟危機[a].陳佳貴,劉樹成.國際金融危機與經濟理論反思[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100.
[2]【英】克里斯·哈曼.從信貸吃緊到全球危機的幽靈[a].程恩富.金融危機啟思錄[m].北京:中國法律出版社,2009:34.
[3]陳佳貴.國際金融危機與經濟理論反思前言[a].陳佳貴,劉樹成.國際金融危機與經濟理論反思[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2.
[4]【美】
克里斯·哈曼.從信貸吃緊到全球危機的幽靈[a].程恩富.金融危機啟思錄[m].北京:中國法律出版社,2009:41.
[5]林汶奎.美國金融危機的幕后元兇[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9:83.
[6]【阿根廷】阿蒂略·博龍.從無窮的戰爭到無盡的危機[a].李慎明.世界在反思[m].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0:4.
[7]【法】帕斯卡爾·薩蘭,皮埃爾——阿蘭·米埃,等.英美金融資本主義的終結[a].李慎明.世界在反思[m].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0:5.
[8]余永定.反思次貸危機[a].突圍——中國金融四十人縱論金融危機[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3.
[9]葛兆強.金融危機下的經濟思考[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0:10.
[10]【美】法里德·扎卡里亞.資本主義宣言:貪婪即美德[a].李慎明.世界在反思[m].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0:8.
[11]李稻葵,等.預判國際金融危機之演變[j].經濟學動態,2009:(6):5.
[12][13][1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10頁。
[1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57頁。
[1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54頁。
[1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54-555頁。
[1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46-547頁。
[1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63頁。
[2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頁。
[2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