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8 16:30:11
序論:在您撰寫對環境污染的感想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不斷地將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帶給地球家園。隨著人類改造自然的力量日漸強大,人類環境的破壞變得日益嚴重,人地關系矛盾加劇。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愛護環境感想發言稿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愛護環境感想發言稿一
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環境,然而,人類在謀求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的同時,不斷地將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帶給地球家園。隨著人類改造自然的力量日漸強大,人類環境的破壞變得日益嚴重,人地關系矛盾加劇,現已危及人類自身的生存。
我們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一時的經濟繁榮,不能徘徊在無知和狂妄之間對大自然苛求無休。我們既不是大自然的奴仆也不是大自然的主宰。 面對日益嚴重的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人類開始反思以往的行為對地理環境所造成的嚴重后果,重新認識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逐步構建了人類與地理環境的新型伙伴關系人地伙伴論。讓我們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發展模式,在謀求生存與發展的同時,認識和解決好環境問題,永遠與自然和諧相處。 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自然資源的形成與演化,往往需要經歷漫長的發展過程。人類無休止的征服自然和索取資源,以掠奪性的生產方式,造成了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在世界經濟高速增長的今天,大自然向人類亮出了紅燈。
我們無法阻止前人浪費資源、破壞環境,就像后人也無法阻止我們去犯同樣的錯誤。如果我們不能阻止當代人自毀家園的愚蠢行為,那么我們的子孫后代也無資源可用,無立足之地!
人類已經警醒,世界正在行動。珍惜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把青山留給大地,把潔凈留給天空,把綠蔭留給小鳥,把沃土留給子孫讓我們在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中,求得永續發展。
當我們陶醉于人類創造的現代文明,慶賀征服大自然偉大勝利的時候,各種有形、無形的環境污染正從四面八方悄悄襲來:工業三廢污染、化肥和農藥污染、生活垃圾污染、惱人的噪聲污染、眩目的光污染、無形殺手電磁波污染毒害著我們健康的肌體,破壞著我們美好的家園。
生存還是滅亡?人類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覺醒吧!人們,勇敢的直面環境污染帶來的生存危機。行動起來吧!人們,重建我們美好的家園。
仰望星空,茫茫宇宙,目前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放眼全球,人口大爆炸、森林銳減、水源污染、土地退化
我們難以恢復地球往日的潔凈。然而,重新營造一個美好的生存世界又是何等艱難。
20世紀70年代以前,對于環境問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限制污染物排放和治理污染源。然而在實踐中,人們逐步認識到環境問題并不是單純的污染問題,僅僅采取工程技術措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治理問題。
保護環境是全人類的共同任務,沒有國際間的廣泛合作,沒有各國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規,沒有廣大公眾的積極參與,就不能從根本上治理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向環境污染宣戰,做堅定的環保衛士,是我們每個人責無旁貸的使命。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全人類的共同行動創造地球更加美好的明天!
愛護環境感想發言稿二
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顆為藍色的星球,他就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地球母親給予了我們生命,給予了我們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環境,讓我們在她溫暖的懷抱中快樂的生活。如今,他已被人們折磨的遍體鱗傷,我們正在一步一步把自己推向滅亡!
不知何年何月開始,兩極的冰川開始逐漸融化,海平面正在逐漸升高,陸地面積普遍減少,地球溫度迅速增高!不知何年何月開始,森林大幅度減少,人們腳下的土地開始退化,沙漠不斷的增加,各種自然災害席卷而來!不知何年何月開始,各種生物逐漸滅亡,人類正在走上孤獨之路!
在草原上,那些原本數量繁多的動物如今已一一消失,導致這個結果的都是人類。大量的捕殺,已經致使大量的物種瀕臨滅絕,大量的占用土地使越來越多的動物悟出犧身。在西雙版納附近出現了野象襲人事件,還吃掉了農民辛苦勞作的莊稼。人類都會不約而同的認為野象很可惡,可是人類有沒有想過自己,要不是我們搶掠了他們生存的環境,奪走了他們的食物,讓俺們會莫名其妙的襲擊人類嗎。雖然大象沒有比人類聰明,但是沒有任何物種會在安穩的生活去闖入他人的領地。我們與動物共享地球母親所賜的生活環境,可是我們太貪心,不知足,得到了自己的一份,還要去搶掠動物的,動物們總是無聲無息的忍耐著,而我們卻一次又一次打擾他們的清夢。
在生活中,科技越來越發達,而人類越來越不注重保護地球。曾經地球母親給予了我們太多,但現在,我們不僅沒有報效地球母親,反而不斷的糟蹋!現在人們都說2012只是無稽之談,按照我們現在的做法繼續下去,人類不再重視環境,地球隨時有可能毀滅。只要人類現在有所悔改,地球還是有機會回復成原來的樣子,其實保護環境不是必須花耗大量的金錢,其實我們只要多多植樹,讓森林面積大幅度增加,減少尾氣的排放……
想想過去,天是那樣的湛藍,人是那么的和諧,空氣是那么的清新。河里的水清澈見底,水中還有許許多多的魚蝦在游動!人們總是不約而同的來這兒消遣,娛樂!隨著時間的推移,河中的水逐漸變樣了,從前那清澈見底的水變成了那烏黑的工業廢水,水中游動的魚蝦轉眼間變成了那需要幾千年才能分解的塑料垃圾。水邊長出了密密麻麻的青苔,當從河邊走過時,人們不再逗留,而是紛紛捂著鼻子,快速的穿過,那惡臭的氣味撲鼻而來,那是人類自己的報應!
現在我們的環境很差,需要世界上所有人齊心協力來把環境搞好,讓我們一起保護這美麗的地球!現在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學生,我們更應該讓我們周圍的人一起來保護環境。讓我們繼續與地球和諧美好的共存下去。
愛護環境感想發言稿三
人類與他所身處的環境是密切相關的,環境對人十分重要。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好的環境可以感染一個人,而壞的環境可以影響一個人,讓人走上歧途。我們要想健康的成長,就一定要在一個好的環境中成長。
在戰國時代的孟母,因為看到孩子的生活環境不好,就連續搬遷了3次。那時的孟子熱愛學習,就”近朱者赤“,后來成為了一名儒學大師。這說明,我們身處在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遠比在一個烏煙瘴氣的環境好許多。
但這里所說的”環境“并非生活條件怎么這么優越,而是周圍的人的品德、道德修養怎么樣。例如,那些從小生活在皇宮中的皇子,受到天下一流的教育,吃穿住行都十分優越,最終卻很少成材的,大都是一代不如一代。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一般都是和宦官長大的,身邊的人對他阿諛奉承,這會滋長那些皇子的傲慢。他們交的都是些壞朋友,久而久之,自然“近墨者黑”了。
我們從中可以看出,環境對人的巨大的影響。好的環境可以給人以美的熏陶、無聲的改變人的性格;壞的環境卻會,令人蒙蔽,甚至走向墮落之途。也許我們都想生活在好的環境里,但這是不可能的。當我們無法改變周圍的環境時,可以改變自己。
自古以來,有許多寒門弟子,他們出身低賤,卻一樣取得了成功。就比如鑿壁借光的匡衡,自己家境貧窮,父母也沒多大文化,家庭環境不好。但他熱愛讀書,想盡一切辦法為自己創造條件,最終獲得了成功。我們也不應該抱怨自己的條件不好,我們應該多向匡衡哪樣的人學習,自身環境不行,就創造出好的條件,自己拼出一個天地。
一、教學對象分析
1 通過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高二學生對環境污染的知識已有一定的認識,但不夠全面,所以本節課以課本上一些化學物質引起的污染為起點,借助于網絡上豐富的環保資源,幫助學生了解化學對污染的防與治所起的積極作用。
2 學生對電腦操作的熟練程度不同,在學生自主探索時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引導學生查閱一些關鍵詞。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較全面地了解環境污染及危害。重點了解化學知識在防治污染方面的積極作用。
2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利用網絡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3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學好化學,利用化學做一個綠色家園捍衛者的主人翁。
三、教學策略
采用知識競賽的方式展開教學過程,可充分調動其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增強合作意識。
四、教學過程:教師先準備專題學習網頁
1 以一首《太湖美》引出課題。
2 學生自主探索:通過網絡查找、概括相關主題的資料。
3 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通過回答競賽題的方式進行討論、交流、學習。
4 簡單小結、布置作業。
附:環境污染與防治競賽提綱
1 準備階段:
各學習小組組長先將要查閱的內容進行分工.然后每位成員利用百度、谷歌或利用教師準備的專題學習網頁等搜索引擎,輸入關鍵詞查找相關網頁。查閱到相關內容后,快速閱讀,概括出重點內容,將該網頁保存或者最小化,以便答題時有據可依。
2 各小組準備題:
第一小組:環境污染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根據我們學習的化學知識舉例說明引起水污染或大氣污染的物質。(關鍵詞:有關環境和環境污染的基本知識)
第二小組:介紹幾例污染引起的重大事件。(關鍵詞:環境污染事件)
第三小組:介紹近階段國內外在環境保護方面的信息。(關鍵詞:國內外環保動態)
第四小組:結合化學知識談談如何對待我們平時用過的廢舊電池。(關鍵詞:廢舊電池污染、如何對待廢舊電池?)
第五小組:談談環保新能源。(關鍵詞:燃料電池一環保新能源)
3 所有小組共同準備題:(1)太湖污染的治理情況。(關鍵詞:太湖零點行動、太湖治污用上新法、去除藍藻凈化湖水)
(2)談談化學對環境保護的巨大作用。
(關鍵詞:綠色化學浪潮)
作業:為了使“人間天堂”更加名副其實,結合本節課的知識談談你的感想。作業請完成在網頁上的討論版上。
五、教學反思
一、引領學生正確看待金錢
正確對待錢財,是德育的一大重點,其中奧妙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學生們畢業后走向社會,不嚴于律己是不行的。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財物方面一失足成千古恨,抱恨終身。我告訴學生們要學得有智慧,要學會認識錢的價值,懂得真理,尊重法律,恪守制度,履職盡責,時刻惕勵。并且指導學生能夠正確處理各方面的人際關系,以備將來做一個優秀的人才,我告訴學生們西漢文帝寵臣鄧通和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范蠡的故事。鄧通廣開銅礦,富甲天下。可是此人沒有任何智慧,不會正確看待金錢,還無意得罪景帝。景帝登基,立即革鄧通職,抄家查辦,鄧通債臺高筑,借住他家,最后餓死。范蠡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后,三次經商成巨富,又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乃中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敝劣谡f到“錢”字簡化,亦有深意,雙戈變為“戔”字,“戔戔微物”,“為數戔戔”,何足引身至死?何至于為此銅臭“同室操戈”?另外,父母之錢,也來之不易,應該節儉又節儉,同時要好好學習,以報父母劬勞之恩。
二、帶領學生走進社會,激發學生的品德修養
學習是實踐的基礎,只有走進社會,所學所知才能夠在生活中大顯身手,才能夠熠熠生輝。課堂的范圍畢竟有限,社會的天地足以讓學生一展羽翼。走進社會,要學會觀察,學會分析,學會探索,多想一個為什么,將知識變為見識,有機地融入社會中?,F在的社會,空氣污濁,噪音頻雜,污染嚴重,危害多多。在我帶學生們考察的過程中,看到很多工廠的煙囪林立,濃煙滾滾;空氣雜味怪異,粉塵飄落;工廠的墻外,污水汩汩,采訪中,聽說莊稼減產,人患惡病的事情不勝枚舉,有的工廠四周寸草不生,看到這些觸目驚心,周邊居民怨言紛紛,又無可奈何。
有了這些實踐,我布置作業讓學生思考:知識有多重要?學習有什么作用?科學對人民有什么益處?你認為哪一項對環境污染最嚴重?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危害大的環境污染有哪些?哪些污染本來可以避免?如果你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要從哪些地方著手?看到這些污染,有什么感想?環境污染之外,還有哪些污染?到處張貼小廣告算污染嗎?打打殺殺的電視連續劇算污染嗎?你將來打算走向社會以后,改變哪些污染現象?在熟悉生活的過程中,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了解到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增強品德修養。
三、通過故事感染學生幼小的心靈
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在故事的講述過程當中,學生們幾乎全部能夠做到凝神諦聽,心耳合一,我就利用他們的這一特點大做文章。舉世知名的居里夫人,一生獲得兩次諾貝爾獎,蜚聲海外,功勛赫赫;近代原子學說的提出者道爾頓在任教的時候居然嫌工資微博,棄教務農,后來一生獻身科學,正是這樣一個有趣的人,為紀念道爾頓,他的胸像被安放于曼徹斯特市政廳的入口處,這些故事引發學生對人生對民族的認真思考。我國的古明,比如,造紙術與火藥,可圈可點,可是起源于中國,卻被外國利用來欺負我們國家。學生們從中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了解了科學家的感人事跡,懂得了人生的價值取向,激發了民族自豪感,推動了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
1. 了解生存環境是由多種不同物質和生物共同組成的系統,系統中的各個組成元素相互影響,共生共榮。
2. 能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并能按照要求完成探究活動。
3. 喜歡大膽想象。
4. 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教學建議
一、復習和整理
1. 上節課我們對自己生活環境中的污染問題進行了調查,誰來說一說調查結果?談談自己調查后的感想。
2 這個單元我們學習的主題是《環境污染與保護》。我們通過各種目的不同、方法各異的調查和大量的討論交流活動,了解了污染環境的幾種原因和人們保護環境所采取的一些措施?,F在一起來回顧一下,我們都調查了哪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問題?用到了什么調查方法?
3. 小結:我們用到了實地考察、查閱資料、訪談、實驗等方法,對空氣污染、水污染、垃圾處理等環境問題進行了調查。
4. 通過調查我們有哪些收獲?
二、確定自由研究的內容
1水、空氣、土地、礦產、森林、草原和各種動物等組成了我們生存的環境。你們可以用自己掌握的知識預測一下: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部分減少、變質或者消失,會對我們的生存環境造成什么影響嗎?
2. 你能夠用我們前面學到的調查方法,詳細的列舉出人們為保護某一部分自然資源所采取保護措施嗎?說一說自己準備研究那一部分,并且講講自己研究這一部分的理由。
3. 你準備采取哪些研究方法?
“沒有想到事故是由于企業對自身設備設施管理不善,造成苯胺通過雨水和污水管道泄入濁漳河造成污染;沒想到一起當時認為一般的安全生產事故能發展成環境污染的大事。”這是山西省長治市市長張保于2013年1月7日在“12·31”苯胺泄露事故第三次新聞通氣會上的說辭。
連續兩個“沒有想到”使這次污染事故再度升級,人們不禁要問,到底還有多少污染被“沒有想到”?為什么會“沒有想到”?
被污染的“美麗”
如今,“污染”已不是陌生的名詞。作為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副產品,它已經從以往單一的大氣污染、水污染等,轉變為以重金屬污染為代表的有毒有害化學物品對生存環境近乎毀滅性的污染。
不知是否機緣巧合,我國最近的兩次污染事故的發生相當有默契。上一次引起公眾對環境污染事故廣泛關注的廣西河池鎘污染,正好發生在張保表達兩個“沒有想到”的一年前,即2012年1月7日。不知張保等負責人對此“巧合”作何感想,但是,將兩個“沒有想到”作為對污染事故發生及遲報的擋箭牌,著實滑稽。雖然兩次事故的發生原因有所不同,但是政府部門對污染的監管失責卻表現得出奇一致。
有媒體報道,苯胺泄露事故發生后,離污染源最近的辛安村村民表示,他們本已對水污染司空見慣,現在連牛羊都不喝河水,他們自己喝井水。然而,在了解了苯胺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后,村民也開始變得擔心,因為污染可能滲入地下水。
他們的擔憂并非妄自揣測。根據科普網站介紹,食入、吸入或皮膚接觸苯胺都可能引起中毒。中毒者可能出現頭暈、頭痛、心跳不規律、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重金屬污染猛于虎。近幾年的環境污染,不僅使當地的生態環境千瘡百孔,更可怕的是,每一樁污染事故都與癌癥等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掛上了鉤。
河池鎘污染雖然并未直接發生因污染引起的疾病,但是日本曾發生的“痛痛病”卻讓當地人聞“鎘”色變。2011年8月被媒體曝光的昆明曲靖鉻污染事故,則導致附近農村近百頭牲畜死亡,化工廠附近的興隆村則被稱為“死亡村”。曲靖鉻污染事故仿佛是美國真實事件改編的著名影片《永不妥協》在曲靖的回放,只可惜,這里的受污染村民至今并未像電影中的受害者一樣獲得巨額賠償。
有媒體曾如此評論:在中國經濟騰飛,特別是GDP已在概念中成為世界第二的今天,我們有必要回望來路,在一座座礦山、低端產業透過重金屬排放、滲透導致污染,制造支撐的GDP大山之下,有多少深受其害的生命危如累卵。
上述評論并非言過其詞。工業確實給社會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利益,放大了講,為GDP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環境污染的外部不經濟性卻由普通公眾,尤其是處于最底層的村民來承受,這種外部性儼然已經成為他們不可承受的痛楚。
觸目驚心的環境污染頻頻見諸于報端。但是,這些僅僅是被曝光的,仍然還有很多污染正在進行,被相關負責人“沒有想到”。
出于對工業環境污染的關注,本人曾于2011年8月在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河濱工業園區調研。在這個工業區和居民區尚未分離的工業園區內,運轉著焦化廠、氯堿廠、碳化硅廠等上百家重污染企業,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氣味。園區居民把高聳的煙囪稱為“毒氣罐”。據他們反映,這里空氣污染最嚴重的時間在零點至凌晨三四點。而在石嘴山環保局公布的當月環境質量狀況中,惠農區的空氣質量為“優”。雖然當時并未對園區的污染程度做科學檢測,但是本人所聞所見與官方的空氣質量的差距如此懸殊,不得不讓人懷疑這份環境質量月報到底有幾分真。
其實,河濱工業園的污染早已名聲在外。2003年,石嘴山市被評為全國空氣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之一,惠農區的工業污染也在2005年被焦點訪談曝光。近兩年來,在全國各工業區環境污染問題頻頻曝光的大潮流中,河濱工業園區尚相安無事。不知道這是否是暴風雨前的平靜呢?
污染何時休?
在經歷這些毛骨悚然的環境污染事故后,必須多問問“為什么”。
為什么會接二連三地發生環境污染事故,難道環境污染有小草一般的韌性,哪怕是“法律制裁”這把大火都難以燒盡?
筆者認為,中國的環境污染之所以能如此頑固,主要在于中國的法律制度給環境污染滋生了繁殖的空間。
目前,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對污染企業設置的罰款數額偏低,最低只有幾千元,對于一般排污企業根本不足以形成制約與震懾。且現行的補償性賠償原則從根本上決定了污染企業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不可能太大。根據著名法律經濟學公式:漢德公式(B=PL),(B為預防事故的成本,P為事故發生概率,L為一旦事故發生造成的實際損失,PL是事故發生的預期成本),污染企業寧愿承擔較小的事故預期成本也不愿負擔較高的預防成本支出。因此,眾多的企業才會對環境污染有恃無恐。然而,截至目前,具有威懾、遏制效果的懲罰性賠償在中國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法律制度中仍然只是一個議題。
雖然我國《刑法》也規定了污染環境罪,但是,可以借用某媒體的說法來透視該刑事責任在環境污染事故中的尷尬境地——“環境污染事故很熱,‘破壞(污染)環境罪’”。該媒體還指出,“這一法律在執行過程中卻幾乎成了棉條棒子。每年以‘破壞(污染)環境罪’”定案的極其罕見,中國司法在環境領域近乎失效,豈非咄咄怪事!”
為什么污染企業能夠如此猖狂?為什么司法在環境污染領域近乎失效?
主要原因就是地方保護主義在作祟。凡是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企業基本都是規模大、效益好的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是當地的納稅大戶,它們與政府利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地方環保部門有時候形同虛設,監管失責的身影也就頻繁出現在環境污染事故中。
導致徽縣血鉛超標的肇事企業,十年來一直超標排污卻安然無恙;導致岳陽縣飲用水源砷超標的企業,未經過任何環評就擅自開工,卻被市政府列為“掛牌重點保護”單位;紫金礦業污染的發生雖然由不可抗力引起,但是其違反環境安全的要求將污水儲存池建在可能發生洪水的古河道里面,卻通過了環保部門的審批;曲靖鉻渣露天堆放20多年卻未曾引起環保部門的“注意”。而這次的苯胺泄漏事故的肇事者天脊集團卻擁有“中國化工節能減排20強”、“山西省節能減排先進單位”等多項環保桂冠。
【關鍵詞】網絡教學 高中地理 課堂 應用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7B-0090-02
高中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區域性的特點,所研究的對象時空跨度很大,內容通常涉及多學科知識,僅僅依賴課本和教師的講解,學生是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因此,教師可充分利用網絡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使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
一、地理網絡教學的特點
(一)變地理課堂“封閉教學”為“開放教學”。網絡教學在時間、空間和教學內容上都具有開放性,可拓展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的時空格局,使課堂更具有生機和彈性。一是教學時間變得開放。課堂上教學活動一旦展開,便可不刻意地受課堂45分鐘的限制,教學內容在時間上可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的活動情況靈活安排,網絡教學環節可在課內完成,也可在課余時間完成。二是教學空間變得開放。課堂上不再僅僅是課桌凳和講臺的簡單組合,而是龐大的網絡系統,教學的空間組織形式包括學生的座位可由“固定式”變成“自由式”。三是教學內容變得開放。網絡教學由于其教學資源的豐富性和開放性,使得學生的學習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學習內容和形式較傳統的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多樣,這樣,既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變地理課堂“教的課堂”為“學的課堂”。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培養”活動,課堂以教為中心。在地理課堂上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可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網絡教學中,教師是指導者、組織者,同時又是參與者。教師可和學生一起,結合某一地理問題建立網站,通過提出問題、組織討論問題、展示成果等基本環節,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成共識,進而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三)變地理課堂“要我學”為“我要學”。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適應學生能力發展的需要,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展示、學生主體性在課堂上得不到充分體現。網絡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地理網絡教學過程中,學生可根據個人需要,結合自己的認知結構,按照自己的思路和進度學習。這樣,既充分尊重了學生個體的差異,又給學生以靈活思考的空間,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利用網絡強大的功能,努力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思維方法,主動探究問題,最終得出答案。這種教學過程真正體現了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精神,成為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創造、主動思考的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為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終身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網絡教學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具體應用
下面以“環境污染及其防治”教學內容為例,探討網絡教學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具體應用。
(一)收集資料,建立網站。在上課前,教師可和學生一起收集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音污染以及環境污染對人類危害的文字資料、圖片和相關視頻資料,尤其是近期發生的一些重大的環境污染事件,并將這些素材進行加工,整理成圖文并茂、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網頁。一方面,這對課本知識進行了拓展延伸,擴大了課堂的知識容量;另一方面,這些網頁直接刺激學生的感官,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求知欲。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在這節課中,教師可利用網絡播放學校所在地區有關霧霾天氣真實狀況的視頻??赐暌曨l,學生會有很多感想,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環境污染就在我們身邊,這就創設了情境。此時,教師可趁機提問:在我們身邊或周圍還有哪些環境污染呢?這些污染帶來了哪些危害?這就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時,教師便可適時引導,達到導入新課的目的。
(三)提出問題,發散思維。濃厚的學習興趣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積極活動。地理課堂教學中,運用網絡教學,在激發興趣、豐富感知的同時,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思維,此時,教師可通過適時恰當的層層設疑,誘發學生由淺入深地思考,驅使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活動不斷由低級向高級遞進。
在導入新課后,教師可利用網絡向學生顯示富有針對性、可探索性的五個問題。(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哪些行為會造成對環境的污染,請舉例說明。(2)近年來,鄉鎮企業發展迅速,據調查,鄉鎮企業污染物的排放已成為我國環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假如你是政府主管領導,你認為該如何做?(3)2013年以來,福建已發生八起赤潮,受影響面積累計278平方公里,對(下轉第97頁)(上接第90頁)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試分析誘發赤潮的直接原因。(4)2013年初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多次出現霧霾天氣,甚至許多城市空氣出現中重度污染,這種天氣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請說明理由。(5)通過對“環境污染及其防治”的學習,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和一名有志青年,我們應該怎么做?學生帶著這些問題上網查閱資料,大大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利用網站,解決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解答疑惑點,鼓勵學生主動上網查閱資料,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五)及時反饋,及時評價。運用網絡教學,學生可根據課堂所學知識和自己在網上查找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整理,最終形成問題答案并上傳網絡,供師生一起討論交流。整堂課充分利用網絡教學,通過師生之間合作、討論、交流,形成了“師生互導、生生互導、師生互學、生生互學”的良性教學循環。
總之,網絡教學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進而增強教學效果。在高中地理課堂中,教師可通過收集資料,建立網站;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提出問題,發散思維;利用網站,解決問題;及時反饋,及時評價等方式,有效地進行網絡教學。
【參考文獻】
[1]呂斌.有效利用網絡教學,打造中學地理高效課堂[J].特色教育探索,2012(3)
[2]呂斌.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開放式教學的思考[J].內蒙古教育,2008(11)
一、深入挖掘美術課程資源,滲透環保教育內容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首先需要立足美術教學內容,選擇與環保教育相關的課程資源。教師要仔細研讀美術教材,尋找到美術教學與環保教育的結合點,借助現有美術課程資源,讓學生在美術學習活動中自然而然地了解環保常識,激發環保意識,達到滲透環保教育的目的。在學習蘇教版美術七年級《人類的朋友》一節內容時,教師對這節課的內容進行細致的分析,圍繞“動物是人類的朋友”這個主題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教師在創設學習情境時,提前搜集了一組人類獵殺野生動物的圖片,在課堂上介紹這些瀕危野生動物的生存現狀,以及污染對動物生存環境的危害,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圖片和語言,意識到保護環境、人類與動物和諧相處的重要性。教師提問:“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除我們人類之外,還生活著各種動物,欣賞了這組圖片,大家有什么發現或者感想呢?”有的學生說:“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已經嚴重地影響了動物的生存,以及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庇械膶W生說:“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動物是人類的朋友,為了人類以及動物能夠更好地生活,我們更加需要保護人與動物共同的家園――地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边@樣教學,由于這些圖片真實、直觀觸動學生的心靈,引發學生深刻的思考,教師結合具體教學實際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加深了學生對環保問題的認識。
二、利用生活廢棄材料,增強學生環保理念
生活中的很多垃圾來源于商品包裝,我們如果把這些廢棄的包裝回收利用,可以有效減少垃圾堆放,而這些廢棄材料也可以作為美術課的手工制作材料。教師是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者,也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引導者。教師可以創新美術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利用生活廢棄材料,如空飲料瓶、廢紙盒、紙袋等物品作為藝術創作的素材,創造出各種具有審美價值的美術作品,讓學生運用自己的雙手變廢為寶,提高環保意識,強化保護環境的行為,養成節約的習慣,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有效激l學生的創作靈感。在學習蘇教版美術第十五冊《體積與空間中的生命》一節內容時,教師讓學生在課前搜集生活廢棄物品,利用自己的雙手加上創新的思維,對這些廢棄物品進行設計創作,最后在班級交流、展示,如有的學生創作了造型筆筒,有的學生創作了環保書包等。教師再組織學生在教室中陳列展示這些作品,學生眼、手、腦并用,逐一對環保物品欣賞、點評,從中感受到了把廢棄物品轉變為藝術作品的樂趣,在提升審美能力的同時真正領悟到了環??梢詮淖晕易銎稹男∈伦銎?。教師充分開發利用生活資源,靈活地開展美術教學,用自己的言行教育感染著學生,樹立了勤儉為榮的風尚,促使學生親身體驗保護環境的樂趣和意義,加深了學生對環保的理解。
三、密切圍繞環保主題。組織美術學習活動
初中美術教材圍繞美術教育的目標,設計了各種不同形式的美術學習活動,教師要靈活運用美術學習活動密切圍繞環境保護這一核心主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加強環保教育,讓學生在增長美術知識的同時培養了環保意識。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不同主題的比賽活動,如設計開展以“環?!睘橹黝}的美術作品比賽,讓學生們認真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環境污染現象,運用獨特的創作形式對這些污染現象進行生動地展示。有的學生以河面上漂浮著各種垃圾為主要內容,創作了《清澈的河水去哪里了》的美術作品;有的學生創作了《化工廠的大煙囪》的主題美術作品。學生通過主題繪畫對環境污染問題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從而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意義。這樣把環保主題與美術學習活動密切結合起來,介紹與環保相關的背景知識,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活動,讓學生從中受到環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