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 14:56:08
序論:在您撰寫素質教育行業前景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對師范生進行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教育的途徑
1.課堂教學是對師范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對師范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最重要途徑應該是課堂教學。在當前的素質教育研究中,應該提倡如何利用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滲透。由于學科教學的課堂不同于思想教育課,所以利用課堂教學對師范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應該在滲透上下工夫,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而政治理論教育的課程則可以集中有效的時間和內容對師范生進行專門的師德教育??梢?只要我們重視利用課堂教育的途徑對師范生實施職業道德教育,一般都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2.班、團主題活動是對師范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
班級和團組織具有較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應該利用班級和團組織活動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而主題班團會這一活動形式對處于青年初期的師范生具有較大的教育作用。主題的啟示作用對于學生自覺按照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分析自己,為自己確定奮斗目標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
3.教育實踐活動是對師范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課堂
教育實踐活動是師范院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師范生以一個教師的身份與學生接觸,其心理角色發生了巨大變化。這時他們所受到的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不僅是外在的動力,更多的是內在的動力。另外在教育實踐中,他們和小學、幼兒園的教師天天接觸,這些長期從事基礎教育,無私奉獻、熱愛教育事業的優秀品質會對師范生產生巨大的影響,使他們自覺地向這些教師們學習,并形成自己的優秀品質。
二、對師范生進行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教育的方法
對師范生進行思想品行教育方法與職業道德教育方法基本相同,但對師范生進行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又有其自己的特點。我們在實踐中體會到以下幾種方法是比較科學有效的。
1.學科滲透法
學科滲透法是指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向學生滲透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學科滲透,有結合教學知識的滲透、結合教學過程的滲透、結合教學方法的滲透、還有教師治學精神的滲透。如教學方法的滲透主要是教師以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如何做一名優秀教師。教師治學精神的滲透,則是以教師對學生、對學業的自律精神和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來實現的。
2.教師人格影響法
教師是師范生直接學習的榜樣,因此師范院校的教師應該自覺按照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人格成為對學生精神影響的最大力量。如我校有位退休的老教師,長期堅持在教學第一線,對事業對學生有一顆令人敬佩的無私奉獻的心,并在教育事業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種人格上的影響力對學生的啟發作用是十分明顯的。
3.專題研究討論法
所謂的專題研究討論法,是指教師可以在特定的集體活動中,提出進行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命題,組織學生集體研究相互討論,然后在統一認識的基礎上對學生提出教育要求。這種教育方法效果非常明顯。
4.榜樣激勵法
榜樣激勵是指定期組織小學、幼兒園中的優秀教師或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優秀畢業生對在校學生現身說教,讓優秀的典型和實際生活的榜樣,啟發學生自覺按照教師的職業道德完善自己。
那么如何提高職業教育教師資隊伍素質呢?筆者以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教師的素質:
1 提高教師的道德素質
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數學習成績差、自我約束力差。 他們為職業教育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往往是對授課教師“度德而師之”。因此作為教師必須明確自己所從事職業的意義,明確自己所肩負的重任,而且要“修己德,正己身”,為人師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敖泿熞椎?,人師難求”。教師必須在為人師表上狠下功夫,提高道德素質,各個方面都要做學生的表率。正如俄國教育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教師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是這種人”。教師的一言一行,無時不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為教師不僅是學生的知識導師,而且是學生的道德形象楷模和思想道德領路人。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師德修養,以高尚的情操和模范的行為去影響學生、教育學生。
2 重視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的學習和應用
心理學、教育學是教師必須掌握的基本專業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理論。對學生來說,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揚其所長,因材施教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它要求教師必須熟悉學生發現學生,掌握學生的個性心理,才能選準教法,因材施教開發學生的潛能。這些都需要熟練地運用心理學、教育知識。隨著教育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心理學、教育學也在不斷發展,只有不斷學習新內容,豐富自己的頭腦,探索規律,才能把學得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創造性地運用到成人教育中去,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才能真正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
3 改革創新教師的知識結構
“問渠哪得清水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合理的知識結構是教師高素質的源泉和基礎?,F代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這就要求職業學校的教師要不斷地學習現代科學技術,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聯系本地實際,精通多門適用技術,才能使自己的學識跟上社會發展步伐。未來的教育是終身教育,終身教育對應的是終身學習。在職業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員之間并沒有嚴格的界限。他們之間的差別只是“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師生之間的關系也不再是單向傳遞的關系,而是雙向交流的關系,教師不但要有能力回答學生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要同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認知交往。所有這些都迫切地要求教師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量,不斷地接納和吸收新知識,使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得到改造和更新。
4 提高與發展教師的教學能力
教師的知識結構是否合理,固然對教學水平及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但教師的教學能力同樣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素質。在現代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知識經驗三者之間不再是一條鏈式結構。 教師的教學能力包括對于知識的處理能力和對于教學的監控能力等。教師對于知識的處理能力要求教師有很強的表達能力 ,教學中主題鮮明、簡明扼要、條理清晣、生動有趣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師還要有對知識的組織處理能力,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教學適合于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教師還要有很強的接受能力,能夠站在科學文化的前沿,避免思想陳舊,知識老化現象的出現。同時教師還要有熟練的現代教育技術的操作能力,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直觀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有效地融進學科新成果、新信息,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素質。而教師對于教學的監控能力是指教師為了保證教學的成功,在教學全過程中,不斷地對教學活動進行積極主動的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5 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質量的創新人才,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教師在先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進行教育科學研究,把理念有機地轉化為創新實現。作為學校,要經常引導教師培養“科研先導”、“科研興教”的意識,經常引導教師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與教育科研結合起來,要引導教師主動地參與教育科研,在教育科研中將有助于教師把握教育教學的動態 ,明確教育教學的改革方向,確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使之成為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教師知識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使之更好地為職業教育教學服務。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成敗系于教師”。知識經濟時代的職業教育,呼喚著高素質的職業教育教師隊伍,教師肩負著引導社會文明不斷進步的使命,在新形勢下,職業教育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才能不辜負這個神圣的使命。
參考文獻
[1] 《簡明中國教育簡史》(北師大)
[2] 《古文觀止》
[3] 《論語·子路》
[4] 《朱文公文集》
[5] 韓愈:《師說》
論文摘要:從職業的角度看,怎樣做好我們自己的職業,實際內涵較多,除了先進的設備、技術、制度、技能等因素外,作為職業人,其職業道德、情感、習慣的培養尤為顯得重要,這也是實現高職教育理想的必然選擇。
一、職業素養教育的深遠意義
今年有幸在日本呆了一段時間,過去對日本的印象是從書上獲得的或是從到過日本的朋友所提到的,在我知道自己有機會去日本的時候,我就開始想象日本與我們國家的不同,不管怎樣努力去想象,得出的印象就是:日本是一個島國,是地震、海嘯經常光顧的地方;置于日本國中,只要不開口說話,誰也看不出我們就是中國人;說的語言雖不同,但滿大街的海報或標簽文字有不少都是我們能通過其字面意思揣摸出來的。說實在的,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一)日本給我留下的印象,顯現出每一個日本人對待自己職業的精神
1.日本公共場所秩序井然的美麗。來到東京,第一感覺就是這里的空氣清晰,街道整潔,但并沒有覺得有啥不一樣,畢竟是在日本國的首都嘛,接下來,在橫濱、富士山、浦郡、京都、大阪等我們到過的大街小巷,沒有發現任何隨意丟棄的垃圾,也沒有看到可丟棄垃圾的裝置—垃圾桶(我們的城市為了街道的整潔,隨處可見到的裝置),更沒有看到為了城市的整潔,大家應萬眾齊心愛護我們自己生存的城市的大幅激勵性質的標語。在公共場所,如公共汽車站??奎c、大型購物場所的電梯間等人多聚集的地方,沒有擁擠混亂的窒息感,惟獨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種愜意的秩序井然的美麗。
2.日本人的務實和對社會的責任感。在我們人住的酒店里,有一個驚奇的發現,不管是檔次高點的酒店,還是檔次低點的酒店,在他們床頭柜隨手可觸摸到的地方,有一個可應急用的手電筒,后來從導游那里得到證實,是日本人為了防備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突然停電以備緊急使用的,我心里有一種不信任感,認為這恐怕是裝裝樣子給人看的吧(在我有限的人生經驗里,我所知道的,是我們往往會辜負一些人,又被一些人辜負,于是,因為辜負和被辜負,沒有安全感的懷疑正在侵蝕我們的生活,我們逐漸成了本能的懷疑論者)。接下來,在其他酒店人住后,我第一件事就是驗證這個手電筒的應急功能,果然每一個酒店的手電筒只要,就馬上發揮了它作為手電筒的應急作用,亮起來給你看。我為自己以前的想法感到無比羞愧,從這種公共設施的完善處,讓我看到了日本人的務實和對社會的責任感,讓我感受到他們對秩序的迷戀與維護達到了國人所不得不為之贊嘆的境地。
(二)團結的形成與維持
日本公共場所呈現出的秩序井然的美麗,充分表明了日本人的務實和對社會的責任感,這讓我馬上想起“團結”這兩個字非常適合這個民族的集體精神,團結是日本人對秩序的迷戀與維護的決定性條件和全部社會理性的基礎。
團結離不開對自己和他人的真實,對自己的真實就是自愛和自重,對他人的真實就是一種友誼和友情。處于團結中的每個人都盡量表現出自己的真、善、美,在他人中認識自己,相應地,他人也在我們中認識他自己,處于團結中的每個人都不破壞對“公共秩序井然的美麗”的信仰和擁護。處于團結中的人關心的是共享生活情境的完整性,處于團結中的參與者從來不會體驗到敵意或憎恨,頂多是有禮貌的觀點差異。
綜合來看,團結的形成和維持,不是一種刺激—反應的結果,不是上行下效的結果,而是參與者相互行動、不斷生成的結果。盡管不同的參與者都帶著自己的目的來,但在團結這種關系的調節下,各自的目的消融在一個主體間一致中。主體間一致比較直接的意思是,我與他人的溝通是何以可能的,另一個具備全部個性和特性的人,如何能在我的意識中構成,然而又實實在在地有別于我。主體間一致就是全民基于語言和行動的知識共有和理解共享,即把雙方的主觀性都暫時去掉,以實現一種共同性和更高的普遍性。
(三)職業素養教育的深遠意義
從職業的角度看,如果沒有每個日本人的務實和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就不會有日本公共場所秩序井然的美麗。要使我們的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在社會中的各行各業發揮應有的作用,那么,我們如何基于語言和行動的知識共有和理解共享,在從事職業時,如何使處于團結中的參與者不會體驗到敵意或憎恨,如何將我們所有的主觀性都暫時去掉,以實現社會職業環境的共同性和普遍性,達到社會的真正和諧。
如今年夏天濟南市雨災,導致34人死亡、數百人失蹤受傷,看似是天災人禍,但追根溯源責任在于城建排水系統的“總設計師”,好看的城建景觀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政府的政績和形象,但這種華而不實的城建景觀卻經不起自然災害的檢驗,這也是我的不信任所導致的對日本國家的區區手電筒也產生懷疑,可日本人就沒有讓我們中國人失望,出了問題,也不象我們拿德國人在青島設計的租界排水系統相比,說人家的工程技術人員有遠見、職業道德高尚。無獨有偶,今年這個夏天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媒體朋友們所報道的紙餡包子事件、“史上最毒后母”事件,這些假新聞事件讓媒體這個行業承受巨大的恥辱,一個懷抱理想和職業追求的媒體人,恥辱感應該是其職業的生命。又如我們人人都會到醫院去看病或者不幸做手術,醫院的設備往往都是一流的(很多醫院的醫療設備清單足以證明這一切);醫生的技術往往都是頂尖的(宣傳欄內教授級的專家也會讓我們眼花繚亂);醫生、護士、要害部門的各種巡查制度也是一應俱全的,但各種“醫患關系”仍是大家耳熟能詳較突出的社會矛盾。在當下社會,我們發現很多社會矛盾的存在,并不是我們的設備、技術、制度,或者職業人的專業技能出了問題,而是職業人的道德、情感、習慣等職業素養出了問題。要整體實現高職教育的理想,滿足“世界制造中心”對職業人才的無限需求,這也必然地對我國職業人才的職業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
職業素養教育是高職院校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性專門技術人才的重要內容,也是高職教育體現自身特色的關鍵環節,是發展高職教育的客觀要求,是辦好高職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也是辦好高職教育的必由之路,更是以就業為導向發展高職教育的必然選擇。
二、關于職業紊養的內涵
(一)職業的內涵
職業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從事的以獲得物質報酬作為自己主要生活來源并能滿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在社會分工中具有專門技能的工作。
從目前高職學生就業的情況分析,職業崗位的要求和勞動方式逐步由簡單向復雜方面轉化,過去單一技能就能勝任的工作,現在往往需要相關專業的許多知識和技能。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人,人們相互之間的交往和協作大大加強,增加了一些以人與人之間聯絡、溝通為表現形式的內容,職業的內涵也由此擴大了。
從職業的角度看,怎么做好職業的間題,實際上內涵較多,除了先進的設備、制度、技術等因素外,還有人與人之間以聯絡、溝通為表現形式的職業道德、情感、習慣等內容。
在當下作為一個職業沒有做好的,很普遍。因此,中國高職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這也是高職教育存在的普適意義。
(二)職業素養的內涵
職業素養是職業人在從事某種職業時所必須具備的綜合素質,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情感、職業習慣。
職業道德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由于從事某種特定職業的人,有著共同的工作內容和方式,受到共同的職業訓練,因而,往往具有共同的職業理想、興趣、愛好、習慣和心理特征。職業道德是將各種職業規范轉化為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職業道德品質的重要環節,包括職業理想、職業態度、職業義務、職業技術、職業紀律、職業良心、職業榮譽和職業作風等。
職業情感是人體對某種特定職業是否滿足自身需要而產生的內心體驗,如職業興趣、職業美感、職業意志等。職業人只有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有濃厚的興趣,才能自覺地刻苦鉆研業務,苦練基本功,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引發強烈的職業熱情,形成對職業的長久注意力,時刻關注與自己職業有關的新信息和新技術。只有熱愛自己職業的人,才能真正做到“愛崗敬業”、“在本職、創一流”。 每種職業都有其特定的要求,長期從事某種職業的人,都有著與職業有關的良好習慣,有時我們通過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即可判斷他的職業。
可見,做好一個職業,除了企業、組織所提供的先進的設備、制度、技術等客觀要件之外,職業人本身的職業道德、職業情感、職業習慣是做好一個職業的充要條件。
三、實現職業素養教育的措施
(一)按行業、組織特點確定職業素養教育培養標準
在職業素養的培育過程中,職業素養教育的標準要明確,什么標準才算是有素養,在很多國家這是有標準的,把標準定下來后,就按此培養。如給當與不當一個標準,讓學生在行為之前就可以預判自己的行為。給學生的行為一個確定的規范,而不要用恩威莫測的辦法來神秘管理。恩威莫測的做法,只能使學生嗓若寒蟬、恐懼于未知的禍福、唯唯諾諾、手足無措,而不足以使學生培養出道德和尊嚴。
1.確定標準,讓職業素養教育貫穿于學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在完成專業學習之前,規定在完成專業教育計劃以取得畢業證書的過程中,學生應當獲得的職業道德、職業情感和職業習慣。這主要包括:維護公共利益和提高對社會責任的敏感度;堅持持續的發展和終身學習;保持可靠性、責任感、及時性以及謙虛和尊重的行為;遵守法律和法規。讓職業素養教育貫穿于學生所做的每一件事,讓他們致力于職業道德、職業情感和職業習慣的建設之中。因為適當的職業道德行為、職業情感行為、職業習慣行為同技術行為一樣重要。
2.參照標準,明確所承擔的任務和發展目標。學生可根據即將從事的職業所承擔的任務和發展目標,參照所確定的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情感、職業習慣等能力要求,評價自身職業能力的優勢與缺陷,平衡其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情感、職業習慣的發展。同時可通過確定的職業能力框架為學生制定即將從事的職業標準提供指南,因為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情感、職業習慣的內容與要求,能更有效地判定學生是否具備應有的素質,使學生的能力持續地與其履行的職責和承擔的任務保持一致。
3.按照標準,衡量學生的職業素養。在評估學生的職業勝任能力時,集中衡量通過學習之后職業素養的獲得與保持情況,比衡量已完成的各種學習活動更優越。也就是說,在評估學生的職業勝任能力時,應評價學生通過學習之后職業素養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而不是評價其是否完成了規定的學習任務。
(二)結合專業開發職業素養教育課程
根據各專業的不同,因地制宜,可開發相應的選修課程,加強職業素養教育。如工商企業管理等專業可開設知名人士創業案例等課程;計算機網絡等專業可開設網絡禮儀等課程;會計、證券投資與管理等專業可開設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發展歷史等課程;文秘、旅游專業可開設有關地方語言發展、地方特色景點、民俗等方面的課程;服裝專業可開設傳統粵繡技藝的歷史沿革方面的課程:汽修、模具等專業可開設中外知名企業發展比較等方面的課程;通過這些課程的開設,既可以增強學生對本專業的歷史與現狀的了解,又可以使學生自發地產生對本專業的熱愛之情,進而加深對專業的研究,還可以通過學習,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崇高的職業道德、情感和習慣,更好地為各行各業服務。
隨著培養目標的深化,為實現“零對接”,主動掌握行業和組織對職業素養有哪些更新和擴展,可與企業密切合作,開發相應的職業素養專題講座。在開發課程時,組成一個課程開發團隊,團隊的成員應包括:學校教學人員、工廠企業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以及企業培訓部門專職培訓人員。這樣的開發團隊可保證在課程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進行合理有效的整合。開發出的專題講座,由這些專家進行講授,這是難得的活頁教材,即使是純學術的專題講座,也可以滲透職業素養教育,如通過這些專題講座內容中涉及的各學科、各行業的專家、學者們的奮斗經歷、科學態度,或自己的人生與學術經歷、學術思想、專業技術成長過程,等等,都可使學生在獲得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得到啟發教育,從而培養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的職業道德和勇于探索、創新的職業情感。
(三)在專業教學中實施職業素養教育
職業素養的養成,教師在教學中可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培養。
1.創設職業問題情境,加強職業道德訓練。如很多服務行業,職業道德是不可缺少的要素,通過模擬學習,可讓學生扮演職業人角色,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模擬各種真實情境,可人為制造一些麻煩,如客戶排起了長隊,情緒變得煩躁不安,看學生如何處置?客戶和扮演者商量、吵鬧時,看學生是否還能毫不猶豫地按原則辦事?平時的業務程序必須嚴格遵守,若出現了程序錯誤,出現責任事故看學生怎么辦?
關鍵詞:光電學科;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7-0107-02
一、引言
隨著國民經濟和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逐步認識到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并于2006年啟動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試點工作。經過四年的試點探索,目前已在機械、電子信息等10類專業領域的102個專業點開展了專業認證,初步構建了我國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體系[1]。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不同于以往的專業評估,它并不看重某些突出成績,而是要對整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考量,以確保每一位畢業學生都是國內外互認的合格工程師[2-3]。大學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其使命是將接受了基礎教育的剛成年的學生培養成符合國家要求、社會需求的人才。根據大學間不同的自我定位、生源質量、教學專長,人才培養模式應截然不同。國內第一流大學,畢業學生大多會進一步深造,應注重培養他們的理論分析和科學研究能力,使其成為高素質研究型人才;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畢業學生大多直接進入對口企業,應注重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職業技能,使其成為應用型人才。而作為一本重點院校,中國計量學院,將人才培養定位于“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是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并重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這是符合當前工程教學改革主題和我校實際情況的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路徑。
二、光電學科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根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人才培養基本要求,高等學校培養的學生必須達到的知識、能力與素質的十項基本要求,包括人文素養和職業道德;相關數學、自然科學知識;專業基本理論知識;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獲取信息的方法;創新意識和研究開發能力;法律法規知識;組織管理能力、團隊能力;適應發展的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以及國際的視野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等。因此,我們從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學生發展、師資隊伍四大方面對光電學科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
1.建立課程結構比例科學、滿足預期畢業生能力要求的課程體系。針對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脫節的問題,實施特色專業建設計劃,對專業培養目標進行改革。在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上,要適應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充分考慮行業和產業的需求,有明確的服務對象。我們采取多形式的調研、邀請相關行業和企業界人士參與討論、選派教師深入企業鍛煉等形式進行。通過針對國內外光電學科和長三角暨浙江省光電產業布局和人才需求的調查研究,找出了目前光電類產業急需人才的專業素養要求與學院現有專業培養目標的差距,匯編的調研報告成為企業人才需求的一手資料,受調研企業積極配合,并對我院能夠與其溝通人才需求而感到欣慰。當前,專業類課程約為總學分安排的40%,根據以上調研結果,結合本專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對已不適應新形勢的課程進行刪減,相關內容的課程合并。增加應用性課程和前沿技術課程,體現了光電學科的專業特色。實踐教學約為總學分安排的25%,包括五大模塊,即課程實驗(含課內實驗和獨立設課實驗)、大型綜合設計(課程設計)、實習教學(金工實習、電子實習、生產實習)、創新訓練(學科競賽、課外科技、論文專利等)、畢業論文(設計)模塊。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
2.建立理論課程和實踐環節相統一的教學模式。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常常忽視理論課程和實踐環節的內在聯系。在理論課程中過度追求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過分強調學科專業基礎知識的深度,忽視其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在實踐環節中過分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忽視其背后的理論內涵。但是,為實現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必須將二者有機統一,讓學生在學習中應用,在應用中學習。理論課程的教學側重學科專業基礎知識的廣度,著眼于學生未來的崗位適應性和技術創新的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注重講授有現實需求的專業知識。同時,利用鮮活的實際應用例子和匹配的課程實驗讓學生能夠結合應用學理論。以光電專業的骨干理論課程《信息物理基礎》為例,我們改變了以往講授純理論半導體知識的局面,結合當前熱點的半導體照明和太陽能光伏產業,講解切合實際需求的新鮮專業知識,受到了學生的熱烈歡迎。在實踐環節的教學方面,建立起以問題為核心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習精神為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給學生創造較大的探索空間。實踐過程中要求教師注重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回顧和提升,并要求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深入理論分析和解釋。
3.采用多種方式全方位提高學生能力素質。建立學生盡早參與科學研究的制度,發揮學院的科研優勢,以新苗人才計劃、本碩創新、開放性實驗項目等科技創新平臺為依托,鼓勵有能力的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以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學院創立的學科公司、學院參與的LED產業創新聯盟等社會實踐平臺為依托,積極推動學生參與校外學習、實踐和創新。以光電設計大賽、電子設計競賽等為平臺,激發學生學習和研究的潛能,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同時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建立儀器設備網絡、數字圖書館、交互性學習系統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搭建學習支持服務平臺,使學生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享受最需要的優質教育資源并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
4.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加大了教師的培養力度,組織任課教師定期進行培訓,召開經驗交流會,定期旁聽優秀教師授課,給教師發展提供機會和條件,促進教師素質持續提升。制訂專業教師隊伍的進修、科研和發展規劃;注重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培訓,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注重教師隊伍的多元化,選擇一定比例的行業、企業的一線專家為兼職教師,引進有工程背景的教師。選派教師到企業鍛煉學習。教師在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也對一定的工程實際問題進行研究,從而可將自己的實踐經驗融入教學,產生新的課程亮點。學院已有多名教師被選派至相關的企業單位和行業學會,如杭州中宙光電公司、浙江省照明協會LED專委會,并在課程教學中引入最新的工程教育知識。另一方面,學院要求教師不僅對學生進行理論、實踐課程的講授和指導,還要擔當起學生和企業之間的“橋梁”。一方面,要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應用背景有充分了解,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而學”,從而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為學生穿針引線,幫他們找到實習、實踐機會,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三、結束語
總之,我校光電學科利用申請和接受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契機,自主推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升工程教育質量和專業知名度,明晰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積極推進專業結構調整,優化課程體系,加強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形成產、學、研合作的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起“思想品質好、綜合創新能力強、視野開闊適應性廣”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體系的培養模式,切實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提升了學生的創業就業競爭力,取得了顯著成效。
參考文獻:
[1]吳啟迪,穩步推進專業認證工作?搖提升工程教育國際競爭力[J].中國高等教育,2009,(2).
[2]羅正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及其對高校實踐教學的影響[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27).
素質教育指的是,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礎上,學生通過教育、實踐和自我修養等活動,達到基本品質的養成和綜合素養的提升。對于大學生來說,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工作崗位需要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術能力,除了上述的基本素養之外,還要強調心理上的理想、道德、人格、品質等,關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素質教育的內涵主要包括保障要素、支撐要素、拓展要素三部分。其中,保障要素對大學生起到的是基礎性、根本性作用的因素,比如說身體健康、體制能力、心理狀態、意志品質、溝通交流等;支撐要素指的是能夠對將來的職業和崗位起到支撐性保證和后盾的要素,如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這些知識和能力能夠幫助大學生在畢業后更快的適應新的環境,進入全新的工作狀態;拓展要素主要指的是大學生將來的個人發展潛力,從個體的職業生涯規劃中能夠充分體現出長遠的目標和理想,明確自身的努力方向,在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等方面不斷的完善自我。
二、加強旅游專業高職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意義
人文素質教育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國家教育部《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人文素質教育主要是通過文學教育、歷史知識教育、哲學文化教育、藝術熏陶等方式進行的,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綜合素質。不僅如此,人文素質培養能夠奠定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知識、綜合能力、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可以促進這些能力的形成。由此可見,人文素質教育在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另外,旅游業屬于第三產業,服務性質比較重要,也具有強度非常大的實踐性,而且還要求行業工作者具有寬度、廣度的知識構架。不僅如此,旅游行業中還具有藝術氣息與審美特性,這種特質同時也與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旅游資源不僅蘊含著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與歷史內涵,還體現著豐富的中國人文文化。因此,旅游業的相關工作者對于旅游業的特性需要必須有扎實的了解,在熟練掌握旅游專業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之上,還要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地理文化、人文文化都有一定的了解。在高校教學過程中,學校要達到這一教學目的,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相關理論知識,尤其是培養學生對于中國文學、中國哲學、中國、中國藝術淵源等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以此來不斷提高旅游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當前高校旅游專業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1.培養目標定位不明確,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高校培養目標不明確,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適應行業需求。當下,許多高校旅游專業的專業教學計劃、人才培養方案都缺乏針對性,導致該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專業知識、實際能力等方面與行業旅游專業崗位需求都有較大的差距,簡而言之,高校培養出來的應屆畢業生與社會行業市場需求無法較好地融合。這種結果同時也是由于高校在旅游專業教學中過分重視生存因素,忽視了發展因素,才導致旅游專業學生在個人綜合素養上具有一定的漏洞,才無法滿足市場中崗位對于人才的需求。
2.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手段落后
高校在安排教學時間、設定教學內容、設定教學人員、選購教學施舍以及管理教學系統的時候,往往沒有從素質教育這個核心關鍵出發。大多數高校在安排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方案是這樣操作的:各專業部在設定好各專業學生的前兩年素質教育方案后由教務處統一管理,再交由就業部負責后兩年的大學生素質教育,而學校僅僅負責推薦學生就業。這種實踐教學管理模式的缺陷顯而易見,沒有將大學生四年的素質教育連成一線,而且和社會行業的實際需求不對接。此外,素質教育的手段迂腐、不當、不科學,導致素質教育開展的效果十分不理想。
3.忽視素質教育
高校旅游專業教學中,教師過分重視專業知識技能培養,卻忽視了職業道德教育。從高校開設旅游專業以來,學校就一直重視傳統的旅游專業知識技能培養,促進學生努力學習旅游專業知識,培養學生行業需求的基本技巧、服務意識、管理意識、創新意識。但是,學校卻一直都沒有設置與旅游行業職業道德教育相關的教學,將道德教育置于一個可有可無的地位,導致學生對于旅游行業的職業道德沒有一個清晰的了解與明確的概念,對于旅游職業道德的了解僅憑個人的理解,導致這種理解不到位甚至完全不正確。所以,如果高校仍然采取“重技能、輕道德”的教學方式,將會嚴重影響旅游行業從業者的整體素質。
4.師資力量不足
在我國,旅游專業屬于新興專業之一,發展時間并不長,所以該專業中的部分教師都是從其他專業轉行過來進行教學的,這種“半路出家”的師資隊伍由于沒有系統的學習旅游專業知識,導致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都明顯偏低,不僅數量不多,名師就更加少了。近年來,已經開始有旅游專業畢業的教師加入師資隊伍中來,他們雖然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但是實踐能力模塊卻成了較大的問題。由于他們都是從學校畢業進入學校工作的,缺少了社會實踐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學校也并沒有為這批年輕教師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與此同時,由于旅游專業興起較晚,其專業知識更新周期過程,無法適應當下社會對于旅游專業的人才需求,與現實嚴重脫節。
四、基于素質教育的高校旅游專業教學改革措施
1.將素質教育融于高校旅游專業教學理念中
當前,高校專業教育的執行關鍵就在于樹立正確的素質教育觀,并在其指導下開展高效率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為了樹立正確的素質教育觀,首先是要在全體學生范圍內提高德育成績在學生考核中的比重,強調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使學生們有更多的機會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操作中。遵循全面發展的原則,使學生們不僅僅在智力發展上有所建樹,還要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要想高效培養專業性、應用型人才,就要堅持文化知識與素質培養相融合。此外,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就要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眾所周知,發散性思維有別于傳統的依附性思維的最關鍵要素,就是其核心是創造性的想法。而這正是從素質教育中可以得到的。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關注到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多維度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能夠舉一反三,從中獲得屬于自己的想法和靈感。多發現問題,多思考問題,多解決問題,正是素質教育無與倫比的魅力所在。
2.課程設置由“知識體系”轉為“綜合能力”
大學生素質教育體系必須堅持以發展“綜合能力”為根本目標,不斷完善學生人格的發展,在培養學生旅游專業知識的同時,設置與專業密切相關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系統課程,不斷發展成以素質教育、工商管理基礎教育、旅游專業課程教育構成的三段式課程。在培養體系中要積極發展專業能力、通用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在專業能力培養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旅游專業的行業特點,重視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通用能力的培養主要依托于工商管理基礎教育;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假期的社會實踐、獲取更多旅游專業的相關職能資格證書等途徑。不僅如此,學生還可以根據個人不同的興趣愛好,通過其他途徑提升自我能力。
3.重視職業實踐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連接學生理論知識與崗位需求之間的地帶。所以,高校教育必須重視專業技能的培養。大學生要從學校這個象牙塔真正走向社會,面對的挑戰并不僅僅只是專業知識技能的運用,更多的是旅游專業行業內部任職的原則與要求,但這些在學校的單純環境之下是無法得到體驗的,只有真正走上社會經歷過這一切鍛煉才能讓學生真正懂得行業的需求,也會讓他們受益匪淺。所以,要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僅要開展傳統的社會實踐,還要積極開展與高校旅游專業、社會行業需求相結合的新型職業實踐活動。高校旅游專業學生職業教育中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分為是:企業認知見習、校內仿真實訓、假期專業實踐和專業頂崗實習等。企業認知見習可以視為學生提高職業素質的基礎點,在學生剛剛接觸旅游專業時就可以組織學生前往各個景區、旅行社等旅游相關地點參觀,通過這種了解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對于今后工作的地方、行業的就業前景、崗位的任職需求有初步的了解。校內仿真實訓是讓學生成為實踐的主體,通過旅游專業導師的手把手教學指導的方式,讓學生在校內通過特定場所、特定設施的設定去感受模擬的真實職業氛圍。假期專業實踐主要是指在“十一”、寒假、暑假前往校外旅行社、景區等實踐基地進行實習訓練,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對于旅游行業前景的進一步了解,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4.強化素質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我國的教育市場是比較廣闊的,家長以及社會各界對于教育的關注是非常多的。教輔是一個市場需求量非常大的領域。而且各個出版社都會以提高經濟收益為切入點對教輔進行編輯。所以要想讓教輔為我國的素質教育服務,應該先讓素質教育概念在教育領域進行普及。教師們如果能對素質教育給予一定程度的重視。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會有對教輔的需求。教師對教輔的需求也是比較大的,教輔在進行編輯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考慮教師的參考意見。更要根據學生們的學習特點,現狀以及教育領域的教學方式進行編輯。這樣才能編輯出一本科學化的教輔。這對于學生們的素質教育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突破。教輔對學生們的素質教育應該有更多的涉及,我國的教育領域應該體現教師教學的教學質量,素質教育中對于教師教學質量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學生們在接受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對教輔有一定的需求。教輔市場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1]。
二、教輔市場中競爭激烈對教育行業的主要影響
我國教輔圖書印刷量是比較大的,市場需求目前來講是比較穩定的。更新教輔內容的成本也會越來越低。對于出版單位來說,穩定的受眾人群是固定收入的主要來源。教輔市場的競爭對于圖書行業來會是一個非常重要激勵。圖書市場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就是市場競爭。廣闊的市場前景以及誘人的利潤空間會讓眾多出版社以及民營公司參與到教輔出版當中。很多培訓機構以及教輔策劃機構也會對教輔編輯工作進行插手。當前的教輔市場需要針對學生們的具體學習情況和心理狀態進行分析,這樣才能編寫出更加符合學生素質教育的教輔內容。教輔的品質是市場競爭中重要的因素。圖書市場中的競爭將通過品質來體現。出版市場應該讓市場競爭中存在更多的活力。我國的素質教育應該被提上具體的日程,學生們的素質教育需要和知識教育同步進行?;A教育課程改革應該在全國正式開展,教輔也要進行參與。教師要和學生們共同使用專業的教輔,這對于素質教育開展是非常有利的[2]。
三、教輔編輯如何跟上素質教育的步伐
素質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展示教育改革的優勢成果。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教輔編寫過程中需要對素質教育的發展過程進行了解,這樣才能及時跟上素質教育的步伐。教輔的主要作用是對主教材的相關內容進行補充擴展。教輔類圖書想要有長遠發展的過程就要讓產品立于不敗之地,這就需要增強相關的適應能力。與時俱進才能讓教輔不被時代所淘汰。在進行正確的改革過程中,可以對國內外的優秀教輔圖書進行了解,不斷的創新不斷地完善才能打造獨特的教輔圖書特色。
(一)第一學期1.目標。對于一年級新生,針對其要完成從高中向大學轉變的需要,開展穩定專業思想等方面的適應性教育和實現學習角色轉換等方面的文明修養教育。2.活動。開展“連心橋”新生入學教育系列活動,包括醫學生入學宣誓儀式、新生入學導航講座、“心連心、手牽手”互幫互助活動等;組織“黨在我心中”黨的基本知識宣講教育系列活動,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開展“青春綻放在美麗校園”文化素質系列教育活動,重視激發學生廣泛的文藝興趣,鼓勵每個學生結合自己的個性和特長,參加高雅的文化藝術活動,加強藥學類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
(二)第二學期1.目標。在學生早期接觸藥學專業課程階段,培養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使其對自己所學專業的特點和發展前景有充分認識,樹立牢固的自信心。2.活動。以社會實踐為載體,使學生在深入社會、深入基層中接受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教育,使學生更深刻體會到行業的性質特點和道德要求,體驗到崗位生產的各項規范,并將自身的職業品質轉化為自覺的職業行為,在實踐中堅定自己的職業理想。開展企業文化進校園活動,將企業文化有機地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形成有特色的校園文化,使學生在具有專業文化的環境中得到熏陶。
(三)第三學期1.目標。對于二年級學生,針對其成長的目標和定位,聯合友好企業等合作單位,進行職業意識、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提升的系列專題教育,幫助學生根據自身特點設計初步的職業生涯規劃。2.活動。堅持課堂教學與職業素質教育相結合,職業素質教育應當進入每一門專業課程教學,由專業任課教師根據本門學科的具體專業要求來實施,做到講授知識與傳授工作經驗相結合,課堂學習和課外實踐相結合,用生動的實例授課,使藥學職業素質要求深入人心,為學生展現直觀的職業前景規劃。以就業為導向,聯手企業,讓學生以切身的體驗重新認識自我,找準合理的自我定位,形成初步的職業生涯規劃。
(四)第四學期1.目標。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針對其即將走上實習工作崗位,實現人生角色重要轉變,開展企業文化宣講教育,加強職業關鍵能力等方面的培養。2.活動。組織企業文化知識競賽,使學生切身了解不同企業對人才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崗位的具體要求,引導學生加強意向職位的自我學習和知識補充。組織人文知識類講座,加強學生職業關鍵能力培養,職業關鍵能力是除職業技術能力以外,職業人才所應具備的跨行業、跨專業、跨職業的基本能力,包括合作的能力、學習和運用技術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組織實習動員大會,積極開展心理疏導,引導學生積極面對實習,完成角色轉換。
(五)第五學期1.目標。這個時期的學生已經進入職業生涯的初始階段,因此,幫助學生適應工作環境、增強抗壓能力、構建和諧人際關系,順利完成實習工作是主要目標。2.活動。通過實習檢查和日常工作,加強對學生實習期的人文關懷,通過QQ、微信、手機短信、電話和面對面等交流方式,關注學生在實習期間的工作表現和思想動態,為下階段的求職就業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六)第六學期1.目標。這個階段的學生處于求職的攻堅階段,加強學生的求職心態、求職技巧、求職注意事項、政策法規、誠實守信等方面的職業素質教育是本階段的主要目標。2.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招聘會,廣泛收集各類就業信息,提供準確及時的招聘信息,傳授一定的面試經驗,拓寬學生就業面。輔導員要掌握每一位學生的情況,通過信件或網絡平臺,開展互動式的一對一交流溝通,給予學生個性化的建議與指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鼓勵學生下基層、到企業,幫助學生樹立就業信心,盡早就業,順利邁過人生的重大轉折點。
二、評價體系
進一步完善藥學類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制度建設,促進職業素質教育的科學化、規范化和系統化發展,構建藥學類學生職業素質教育評價體系。
(一)評價體系的基本原則構建適合高職院校實際的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評價體系,必須堅持適應性與導向性相結合、系統性與創新性相結合、可操作性與不確定性相結合的基本原則。
(二)評價體系的基本內容1.思想理念評價。先進的教育理念和領導的高度重視是開展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有力保障。將職業素質教育納入日常工作中,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和手段加以引導和監管,推進職業素質教育在學校育人體系的滲透,從而提高學校育人水平和質量。2.條件保障評價。全方位、立體化的組織管理與制度保障是順利開展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基礎條件,包括科學合理的組織管理,優良的師資隊伍,充滿生命觀、人道主義精神的人文環境,豐富的輿論宣傳平臺等。3.活動過程評價。主要對各個階段活動項目的主題、具體內容、組織形式等進行質量監測。在方法上,將職業素質教育活動項目作為一個目標進行監測,控制活動項目開展的質量,保障活動開展的有效性。4.教育效果評價。采取座談、問卷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和職業技能測驗,以此掌握職業素質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同時,還要考察學校、家庭、醫院、企業等對職業素質教育效果的評價,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全面參與的職業素質培養的良好局面。
三、保障體系
(一)組織機構1.成立專家指導組。聘請相關部門領導、行業專家擔任指導組成員,負責指導、監督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工作的開展。2.成立工作小組。負責具體落實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方案。
(二)師資隊伍保障1.建設結構優化、精干高效的教師隊伍。突出高等職業藥學類教育特色,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建設一支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相關職業資格標準及崗位技能的“雙師”素質和骨干教師隊伍,提升學生職業素質教育質量。2.建設素質優良、富有活力的輔導員隊伍。加強輔導員理論水平和實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科學化管理水平,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輔導員隊伍,具體實施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方案的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