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 14:56:07
序論:在您撰寫在線課堂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在線教育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影響
(一)線上教學給傳統教學帶來的影響
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教學有其突出的特點,首先藝術設計專業本身是一個考驗設計者創新能力的專業,因此在藝術設計教學方面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線上教育相比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有其突出的優勢,其可以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同時幫助學生收集素材,為學生的設計提供靈感和設計元素。在現代化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網絡技術不斷革新,數字化網絡也帶動著教學領域的各方面改革,拓寬了藝術設計課程的深度和廣度。當今的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應該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更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完善教育教學的方法和教學體制,豐富相關的教學資源。近年來,教育工作者通過深入研究探討建構主義的相關觀點,產生了在線教育的教學理論,并將這種理論逐漸運用在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上逐漸推廣和實踐。對于課堂時間的安排,教師們不應該把時間全部浪費在教學內容上,而是應該讓學生主動組織安排相關活動并使用相應的解決策略。比如通過聽音頻、看視頻以及閱讀電子資料等網絡方法完成課前自主學習,在課堂學習中,學生把自己的困惑以及收獲和同學老師分享交流,達到所需的教學效果。這和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不同,這種模式中,老師以及學生所扮演的角色已經互換,課堂的主導核心變成了學生,而老師只充當組織者以及協作者。學生在任何時間都可以運用網絡教學平臺去查找需要的學習資料,這種方法也可以提升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這種學習方式是一種碎片化的認知學習行為可以利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化時間,發掘學生潛在的學習時間,提升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二)信息化是教育的有效手段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行黨和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來落實教育改革,以完善教育領域體制。受到資源條件的約束,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的信息化進程受到了阻礙。但在國家政策的不斷扶持下,職業教學體制的信息化程度已經發生了質的飛越,僅用幾年時間就實現了從封閉到開放,硬件到云端的巨大轉變。在對高職教育信息及其改革方面,其相關的要求和標準也會相應地提高。教育工作者在面臨改革時的首要任務是將網絡信息與實際的操作相結合,精準的定位教學的方向。在實際的藝術設計教育教學操作過程中,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做好提前的調查和總結,通過完整的體系建設彌補教師經驗不足所產生的問題,并且還要注意學生的發展特色,將教育計劃細化,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發揮自身的特色。將大數據的信息作為基礎,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來選擇其發展的方向。
(三)新時代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方向
網絡的飛速發展在給學生學習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學生的思想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所以在藝術設計教學實驗時也要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培養和輔導,要讓學生學會選擇,根據相關的信息做出正確的選擇從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教會學生使用藝術設計專業類型的軟件,制定出屬于個人的學習計劃和安排,提高學生基本的學習技能。借助這次教學改革,再利用網絡的便捷性,能夠讓學生全面的了解課程知識,深入的探究最新的設計思想理念,可以保證學生與社會保持同步。課程教學的方法可以選擇圖文同步,這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高職院校在線教育和課堂教學融合的實踐
短小精悍和使用靈活方便的線上課程是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發展的重點,而且線上課程的制作成本并不高,所以很多的一線教師比較青睞于線上課程。另外一個方面,在線上課程的推廣方面,一些學校提供了良好的課程網絡教學平臺作為媒介。如今,在中國的高職教育范圍,已經出現了新的在線教學的形式,效果顯著引人注目的當屬慕課以及線上課程。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MOOC等慕課形式在中國高職院校被廣泛推行,擁有很高的影響力。但是,在學分認可、身份認證、制作成本、社會認可、教學模式和長期效應等方面,很多問題出現在慕課的教學實踐中,而且不宜解決。如何在高職院校中推廣在線教育,使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完美融合,是目前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關鍵。
(一)教師方面
教師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既負責組織課堂,也是課堂的實施者以及主導者,同時也負責傳授教學內容。在線教育的出現正逐漸顛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線上教育不再是以老師為主,而是讓學生成為課堂主導者,教師只組織和協調課堂氛圍。但新模式并不是說要削弱教師的作用,而是要求教師們要做得更好,例如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課程中,對于各種信息化技術的掌握,還要懂得在大量學習資源中尋找合適的資源。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個性化教學十分重要,教師在運用線上教學的同時要注重在課堂教學要有針對性的組織教學內容,從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出發,對課堂內容進行靈活調整。至于學生成績的評定,不能僅僅依靠一張試卷,而是要通過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來考核評價,給出合理的成績,同時收集學生在線上學習的相關資料,作為評定成績的參考。所以,教學改革的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在于教師隊伍的素質高低,要想快速順利地進行教學改革,擁有強大的專業知識儲備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學好現代化信息技術,方便開展網絡課程建設和在線教學。
(二)學生方面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收集資源并進行自主學習是學生必備的技能,學生要將學習變成無所不在無時不能的習慣。在上課之前,學生可以通過在線自主學習,了解個人的時間安排以及真實學習能力,從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有選擇學習。學有余力的時候,再進行補充性的拓展學習。無法理解的要整理筆記,上課時向老師提問,這樣學生的疑問就能夠得到有針對性的講解,同時教師可以以設計為主題將這些問題作為課題進行討論,引導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和傳統課堂相比,學生所了解到的知識已經不僅僅來自教師,在線教育讓學生從被動接受學習變為主動獲取知識,學習時間也由學生靈活掌握,平時生活中就可以利用排隊、坐交車以及睡覺前等時間使用手機進行碎片化的在線學習,這樣便可以使以往單一的課堂學習過程變為動態、多元性的學習過程,提升學生對藝術設計的理解,豐富學生的設計經驗,使藝術設計教學更加個性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課程網絡教學平臺
課程網絡教學平臺作為教師以及學生溝通的媒介,在當今社會,網絡教學平臺普遍存在于大部分高職院校,實施線上教學與課堂教學的主要措施就是建構網絡課程體系以及改造校網絡教學平臺。由于藝術設計專業本身的特點,學生主要不斷在網絡中尋找新的設計元素,只有充滿靈感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因此針對這一現象應當提升網絡課程平臺的資源更新速度,而目前眾多高職院校的網絡教學平臺資源更新速度不快,而且功能單一,更新教學資源的能力也很差,無法更好地推廣在線教學。因此,我們必須立即采取措施,完善校網絡教學平臺,豐富在線教學資源。在中國,線上課程已經逐漸滲透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其會逐漸替代原有的課堂錄像。呈現出教學內容的形式多種多樣,課程質量逐漸上升的趨勢。對于藝術設計課程而言,老師應當立足于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各自特點,運用針對性的信息化教學形式開展教學活動。教學平臺在在線教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既是學生學習的平臺,也是教師溝通學生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教師幫助學生規劃學習并考核學生,不斷豐富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的內容。同時要針對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對校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改善,讓在線教學更加便捷,使線上教育與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
三結語
線上教學現在還處在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的階段,在線教學以及課堂教學內容如何合理安排,學生通過校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課堂前后的教學活動如何有效推行等問題還需要通過不斷地思考實踐對其教學平臺進行完善,真正顛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在線教育與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
作者:馬娜娜 單位: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近年來以“翻轉課堂”為代表的在線課堂教學模式逐步進入高校,通過分析高?;瘜W類課程在線課堂的發展歷程,總結了其具有教學時空擴大、解答針對性強、演示實驗安全性三大優勢,但是也存在學生學習自覺性較差、高校師生互動薄弱、知識點過度簡化、動手實踐無法替代這些不足,建議通過授課教師學科交叉背景、豐富的案例教學、合理的考試考核、強化課程考核測量與評價等環節逐步完善高?;瘜W類在線課堂的教學。
關鍵詞:
高校;化學;在線課堂;教學模式
1高校化學類在線課堂發展歷程
2004年,薩爾曼•可汗用計算機遠程指導他表妹學習數學,后來他開始錄制十幾分鐘的教學視頻放到網絡上,供其他人下載學習。2007年,在前期的積累下,薩爾曼•可汗創立了可汗學院,興起了“翻轉課堂”為代表的在線課堂教學模式[1]。近10年來,在線課堂不僅在國外發展迅速,在我國也是逐漸被廣大師生接受。2000年以前,受制于電腦硬件軟件價格高昂,國內大多數高校非計算機類的專業的教學過程只有較少的使用電腦。進入21世紀的前5年,PPT這種教學手段廣泛進入了國內高校的課堂,但是大學生個人電腦的持有率還較低。2005年以后,個人電腦基本在大學生中普及,雖然這一時期電腦軟硬件價格下降了,但是網絡通信的費用還是比較高,同時網速較慢也制約了利用網絡進行教學,這一階段,雖然國內很多高校制作了精美的精品課程網站,但是這些網站基本沒有互動,且較少更新。2010年之后,智能手機迅速發展,同時網絡資費大幅度下降,為國內高校在線課堂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基礎[2]。近幾年來,國內高校大量的在線課堂紛紛呈現出來,但是基本偏向文科類和通識教育,理工科在線課堂不多,其中的化學類在線課程就更加少了。截止2017年3月15日,在國內幾大主要在線課堂平臺上搜索題目中帶有“化學”的課程,其結果如下:(1)在超星公司爾雅通識課有復旦大學的化學與人類、浙江大學的化學與人類文明2門;(2)“智慧樹”在線學習網有蘭州大學的化學工程基礎、中國海洋大學的食品化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的生物化學3門。第三,清華大學“學堂在線”課程有9門,分別為清華大學的有機化學、四川大學的化學反應工程、清華大學的材料化學導論、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水分析化學、北京大學的化學與社會、臺灣新竹交通大學的微觀化學世界、哈佛大學的生物化學原理、麻省理工學院的固體化學導論、美國戴維森學院的藥物化學。第四、網易公開課在線學習課程較多,有大連理工大學的改變世界的化學、南開大學的化學類專業導論、化學與社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化學與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中國石油大學的身邊的物理化學世界、濟南大學的化學與人類健康、天津大學的化學漫談、安徽大學的化學與科學素養、湖南大學的化學與能源、南京理工大學的神奇的化學元素、河北工業大學的綠色化學技術、河南大學的走近化學,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普通化學、有機化學、化學生物導論、熱力學和化學動力學,麻省理工學院的魔術背后的化學、固態化學導論、化學原理、耶魯大學的新生有機化學、可汗學院的基礎化學、有機化學??梢钥闯鰢鴥却髮W的課程仍是以科普通識教育為主,雖然也有少數高校為專業性比較強,但相對于國外高校較弱。
2高?;瘜W類在線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
有統計分析表明,可汗學院制作的一些課程比美國常青藤高校制作的一些免費課程還受歡迎,因為在國外許多高校的在線課程,依舊主要是只錄制教師上課的過程,某種層面來講,依舊是滿堂灌的一種形式,而可汗學院則強調了學習的過程。大量的研究表明,學生無法在接近一個小時的課堂里高度保持注意力集中,而可汗學院的每個在線課堂視頻則比較簡短,在十幾分鐘內完成,可以保證學生高度的注意力[3]。同時把教學的時空界限打破,不在拘囿于過去的學校,而可以學生在課下觀看視頻進行提前自學,然后將某些不理解的內容帶到課堂上由授課教師答疑解惑,從而完成一個知識點的學習。除了以上這些共性的優點之外,高?;瘜W類在線課堂還有自身的優勢,就是化學演示實驗,對于專業學習化學的大學生而言還是必須了解的,但是由于某些危險性存在以及課時的限制,無法在學校實驗室課堂上展示,這時利用在線課堂的安全性就體現出來了。
3高?;瘜W類在線課堂教學模式的不足
但是由于在線課堂在高校中推廣的時間短,還是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首先,高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對較為薄弱,尤其是缺乏高考等一些大型考試的指揮棒,學生課下提前自學的熱情和態度相對不高,甚至在一些網購平臺例如淘寶出現了代看在線課堂視頻的服務,尤其是一些通識教育課程居多。這主要是由于在線課堂時空分離的帶來的一個不足,無法實現學生學習過程的實施監控。產生這樣的一個很大因素與學生的學習態度迷失,缺乏對專業、對課程的應有熱情。其次,高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熟悉程度有限。由于高校課程設置的特點,學生不再像中小學那樣有固定的教室可以長時間的在一個教室里,而教師在在教室的時間同樣較短。再加上學生人數往往較多,甚至有一百人以上的大班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一定的默契和了解,這對于開展在線課堂中的課堂答疑環節存在一定的不利。第三,在線課堂教學模式可能存在過度簡化的缺陷,因為在線課堂時間較短,有些本來需要用數學公式做嚴謹證明的內容,往往用特定的例子去解釋說明,從而不具有廣泛的應用性[4]。以高校化學類課程為例,尤其是理論性較強的物理化學,還是需要數學公式的推導,在過去已有的PPT模式之下,已經存在學生反映進度較快,沒有用黑板板書效果好,而現有的在線課堂這樣的過渡簡化進一步加深了。最后,在線課堂模式不可替代實驗動手操作,化學類課程雖然有些演示實驗可以采用在線課堂的模式,但是還是有很多的實驗技能需要學生通過在實驗室中親手操作才能掌握。這些實踐技能用教學視頻是無法替代。
4高校化學類在線課堂教學模式的發展對策
首先,不同專業的化學類課程授課教師應具有交叉化的學科背景。高校非化學化工專業學生在化學類課程學習的熱情不高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往往這些課程由純化學背景的教師任課[5]?;瘜W專業科班出身的教師雖然能保證化學教學上的深度,但是無法保證化學教學的廣度,教師需要完善自身的學習,才能更好的通過簡短的在線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引導。第二,在線教學設計需要更多的引入案例教學,例如環境專業,可以以大氣污染引入化學反應動力學的學習,如果只是簡單羅列物理化學的基本公式,會造成學生本專業上缺乏認同感,進而影響學習興趣。只有深入研究教學過程,并通過準確的案例指出哪些化學知識點在哪些環境保護與治理的實踐中如何應用,才能使學生在學習興趣上強化。第三,完善考試考核形式,不能只注重在線考核,也要注意線下的考核。但是同時要注意考試考核的難度與廣度,不能所有的專業一刀切,采用一個難度,還是應該充分考慮不同專業的特點,根據這個專業的課時以及后續相關課程的要求,進行設計考試考核,實現課前在線課堂預習、教室答疑解惑、課后作業鞏固等環節的全方位考核。第四,強化高校化學類課程的考核測量與評價。在高校雖然一般考試有試卷分析與考核評價,但是形式過于簡單,往往是簡單的劃定一下成績的比例,再對比較突出的問題進行主觀性的文字描述,缺乏大量的數據分析。這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化學類課程的考核相對于中學較少,中學一般一個學年有多次考核,能達到月考甚至是周考,而在高校一門化學課程往往只有在一個學年考核一到兩次,這樣的考核,無法使任課教師掌握學生學習的動態,這時候,對學生成績的測量與評價更加顯得重要,一方面可以給本學期授課學生成績進行合理分析,還可以進一步指導下一學期或者學年的教學工作。
5結論
以“翻轉課堂”為代表的在線課堂教學模式在高?;瘜W教學中還是比較新穎的,在今后的推廣中,需要進一步強化其優點,克服其不足,使之能夠較好的為高?;瘜W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牟新利.公共選修課“疾病、藥物與健康”翻轉課堂的實證研究[J].大學教育,2015(7):147-148.
[2]瞿旭晟.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對國內高校課堂教學的影響與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2):105-106.
[3]張小坡,魏娜,靳德軍,等.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法探索天然藥物化學教學[J].廣州化工,2016,44(12):191-193.
[4]袁素真,衡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缺點分析[J].長江叢刊,2016(21):235-235.
【關鍵詞】考勤 過程化考核 互動交流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一線教師的教學理念都會有所變化。在課堂考勤上,大部分教師原來都是采用人工點名的方式。如果教師采用此種方式考勤,那么可能會占用課堂時間,而且還要花時間整理出勤情況。另一方面,有些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果,采用過程化的考核方式,過程化考核一般是隨堂考查,所考內容都是前段時間內所學的內容。如果教師采用紙張考試,那么必然會消耗大量紙張,不符合環保理念。另外,教師也不可能為每位學生出一份試卷,通常都是一次考試一套題目,這樣會存在學生抄襲的現象,達不到公平考核學生掌握知識程度的效果,也不客觀體現學生的學習效果?;谝陨咸岬降膯栴},本文設計和實現了一個帶考勤、過程化考核、互動交流和資料上傳下載等功能的在線課堂教學輔助平臺系統。
1 系統設計
1.1 主要功能模塊的設計
系統的主要功能模塊有考勤模塊、過程化考核模塊、互動交流模塊和資料上傳下載模塊等四部分。
1.1.1 考勤模塊
考勤模塊的設計需要考慮到學生的五個出勤狀態,分別是簽到、遲到、早退,請假和曠課等。在系統的設計時,上課和下課顯示的操作按鈕是有所不同的,上課考勤只顯示“簽到”和“遲到或缺席”按鈕,下課考勤則顯示“簽到”、“早退”、“請假”和“曠課”按鈕。因此,在考勤模塊中,教師需要做上課和下課兩次考勤。
上課考勤:教師點擊上課并選擇班級,系統檢測是否已經完成了上課的考勤,如果是,則顯示已經完成考勤的信息;如果否,則顯示班級的名單,每個學生都有兩個按鈕,分別是“簽到”和“遲到或缺席”按鈕。針對所有遲到、請假和曠課的學生,教師都點擊“遲到或缺席”按鈕。
下課考勤:教師點擊下課并選擇班級,系統檢測是否已經完成了下課的考勤,如果是,則顯示已經完成考勤的信息;如果否,則顯示班級的名單,每個學生都有四個按鈕,分別是“簽到”、“早退”、“請假”和“曠課”按鈕。如果點擊“請假”或“曠課”按鈕,則系統會自動減一次上課考勤的遲到或缺席次數,然后在對應的“請假”或“曠課”那里增加一次。
1.1.2 過程化考核模塊
過程化考核模塊的設計需要考慮到通用性的問題,因為不同課程有不同的考核內容。為了能實現通用性,系統的試題編輯采用了文本編輯器,學生答題也采用了文本編輯器。文本編輯器是帶有文件上傳功能的。如果是圖形設計類的課程考試,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通過文本編輯器的文件上傳功能提交給系統。
另外,教師需要設定當次過程化考核的題量數,而且當次所出的試卷量必須是不少于設定的題量數。系統會在當次教師所出的試題中,隨機抽取指定的題量數考查學生。例如,教師設定當次考試題量是兩道,教師出了六道試題,那么系統會為每位學生在六道題目中隨機派發兩道試題,這樣在一定情況上可以增大學生的抄襲難度。
1.1.3 互動交流模塊
互動交流模塊的設計主要考慮教師或者學生之間的交流信息。教師和學生只能刪除自己所發表的內容,管理員才有權刪除所有用戶的交流內容。
1.1.4 資料上傳下載模塊
資料上傳下載模塊的設計主要是考慮教師共享課程的教學資料,如電子書籍、視頻、課件和教學資料等等,所有教師有上傳和下載操作功能,學生只有下載功能。另外,教師只有更新和刪除自己所上傳資料的權限,管理員有更新和刪除所有資料的權限。
1.2 數據庫的設計
數據庫設計具有簡潔、結構清晰以及便于維護等特點。本系統主要的數據庫表包括學年學期表,課程表,教師表,班級表,學生表,考勤參數表,學生考勤表,試卷參數表,試卷內容表,學生答題情況表,成績表,討論內容表,文件表等數據表。
(1)學年學期表:主要用于存放學年學期的基本信息。
(2)課程表:主要用于存放課程的課程號,課程名稱等信息。
(3)教師表:主要用于存放教師的工號,用戶名,密碼,姓名,職稱,簡介等信息。
(4)班級表:主要用于存放班級的年級,班級名稱等信息。
(5)學生表:主要用于存放學生的班級,學號,姓名,性別,出生日期,用戶名和密碼等信息。
(6)考勤參數表:主要用于存放班級考勤的上課和下課次數和狀態。
(7)學生考勤表:主要用于存放學生的出勤情況數據。
(8)試卷參數表:主要用于存放考試試卷的名稱,題量,適用班級,試卷狀態等信息。
(9)試卷內容表:主要用于存放試卷的題目等信息。
(10)學生答題情況表:主要用于存放學生答題的答案或者內容等信息。
(11)成績表:主要用于存放學生考試的成績。
(12)討論內容表:主要用于存放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信息。
(13)文件表:主要用于存放資料文件的路徑信息。
2 系統實現
2.1 系統部署
課堂教學輔助平臺是基于S2SH架構和MVC模式開發的B/S系統,它的數據層采用Mysql5.0作為后臺數據庫,Tomcat7.0作為web服務器,部署在Linux操作系統上。
2.2 部分課程的應用
由于本系統是新開發的,目前只在《電子商務程序設計》和《電子商務網頁制作》兩門課程中應用,后續將會推廣給學校的其它課程使用。
3 小結
本系統很好地解決了教師傳統考勤的局限性,并提供了在線過程化考核、互動交流和教學資料上傳下載的功能,從而對提高教學質量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參考文獻
[1]蔡廣艷.網絡教學輔助平臺的分析與設計[J].煤炭技術,2011(12).
[2]柯建波.基于WEB的計算機教學系統研究與設計[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04).
作者簡介
張永雄(1982-),男,碩士學位?,F為廣州工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移動商務的研究。
關鍵詞:數據挖掘;在線微視頻;翻轉課堂;系列課程;考核評價方式
0引言
眾所周知中國社會在形態上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無論是網民數量還是網絡經濟發展的速度,均堪稱世界第一。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6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8.8%,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6.20億,占網民總數的90.1%,20~29歲年齡段網民的比例為31.4%,在整體網民中的占比最大。由此可見,互聯網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通過這種高效、快捷、方便的傳播媒介,學生可以尋找到他們諸多學習疑惑的答案。隨著各種在線視頻課程如火如荼的發展,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做出相應調整。
在全球大數據浪潮中,對大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和處理已經成為政府、企業、高校的關注焦點。在未來一段時間數據分析師將成為國內外人才緊缺的職業之一,這也對高校信息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挑戰。數據挖掘基礎課程是大數據分析的基礎,大數據時代各種類型數據的爆炸式增長,對這門課程的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將以重慶郵電大學數據挖掘基礎課程改革建設為例,探討結合在線課程教育的課堂教學改革。
1相關教學方法調研
在線課程的興起可以追溯到2007年前后翻轉課堂在美國的出現,但是到2011年以后,另一個重要在線教育方式MOOCs開始逐步崛起,二者本質上的區別主要在于:前者強調“互動與反饋”,而后者倡導建立“在線學習社區”。近年來,國內眾多高校競相鼓勵教師運用網絡技術積極推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這種混合教學模式具備如下兩個主要的特點:先學后教的方式賦予了學生更多的自由,他們的學習興趣和針對性更強;“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式逐漸過渡到圍繞“以學生為中心”來展開。這些特點都為改善本科教學質量提供了一條合適的路徑。
雖然這種混合教學方式具有一系列優點,但也存在某些問題。公開在線課程每一節課的視頻都超過45分鐘,要讓所有學生將一門課程所有的45分鐘以上的視頻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全部學習完是非常困難的。原因在于無論網上老師講得再精彩,學生始終面對的是冷冰冰的機器,無法保證注意力的始終如一,相反課堂上面對面的教學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更多的互動、關注和交流帶來的人文情感,這些足以在適當的時候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教學中完全的翻轉課堂方式,容易使優生更強,卻會使得那些不善于交流和表達的中等生論于邊緣,本來的差生就更不用說了。近年來,一種以短小視頻為核心的在線課程引起了教育者的極大興趣,這種小型在線課程被稱為微課程,它主要是針對某一知識點進行設計,錄制成時長不超過15分鐘的視頻,同時提供配套的學習材料,幫助學習者隨時隨地快速學習。它能讓學生課前迅速掌握每次課的主要學習點,帶著問題來到教室進行進一步深入的學習。它的缺點是受時間限制,無法保證深入詳細地給出每個知識點的來龍去脈。
因此我們認為引入微視頻,探討“在線微視頻課程+翻轉課堂+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新的教學模式,進行相應的教學方式改革,可以改善教學的質量,更好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課程改革起到實效。
2教學模式的設計
2.1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伴隨著高等教育后大眾化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應用蓬勃興起,結合90后學生的性格特點,我們發現目前的課堂教學存在如下主要問題:
(1)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需要不斷更新。隨著網絡資源的豐富,學生已能夠隨時從網絡上吸取很多新知識新理念,專業課程的知識再也不能一成不變,必須隨時更新。同樣面對大數據時代及其帶來的各種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需要具備更廣泛的數據分析相關知識和技術,這些都迫切需要核心專業課程數據挖掘基礎不斷地吐故納新。
(2)教學模式和學生學習習慣發生變化。面對高等教育后大眾化時代帶來的學生數量急劇增加問題,以及在線網上教育帶來的沖擊和挑戰,改革自身的教學模式成為必然。目前在校生全部都是95后,他們是在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身上具有時代特點。他們注意力時間更短,見識廣,興趣多,更熱衷于在線學習。
(3)考核評價方式亟待發生改變。95后的大學生特立獨行,更愿意表現自己。隨著互聯網這種新媒體承載知識的不斷豐富,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成績的評價不能再僅限于筆試考核,這倒逼著考核方式的轉變。
2.2教學改革的主要措施
1)建立“在線微視頻課程+翻轉課堂+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新的教學模式。
首先借助已經上網的在線微視頻課程作為數據挖掘基礎課程的“課前推送”,引導學生課前對每一講視頻的內容進行課前預習并完成該視頻課程提供的課后作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課前作業的完成情況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同時學生通過課上互動,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度。對于一些簡單易懂的數據挖掘算法,比如關聯規則挖掘中的Apriori算法、分類算法中的決策樹ID3和C4.5算法、KNN算法以及聚類算法中的K-means算法,要求學生學習微視頻課程,制作PPT并在課堂上講解這部分內容。這種在線教育和實體課堂優勢的相互融合,會獲得良好的教與學效果,同時也能反哺式建設在線微視頻課程。
2)形成圍繞數據挖掘基礎課程的系列課程,強化系列課程的教師團隊建設,保障教學質量。
大數據時代給計算機人才帶來了機遇,也提出了挑戰,教學應該不斷地適應計算機人才培養的需要,調整相關的課程體系結構,以幫助學生實現與社會需求的無縫對接。因此建立一個圍繞專業核心課程的系列課程體系非常重要,這種建設緊緊圍繞核心課程展開,既可以保障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質量,又可以滿足學生學到的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不掉線。為此我們確定了以數據挖掘基礎課程為核心的系列課程體系,即數據分析實踐、數據可視化和大數據分析與處理,這3門課程的學時統一設置為24學時,其中的數據分析實踐課程主要講授數據統計分析方法的知識,數據可視化課程圍繞數據分析可視化的方法展開,大數據分析與處理主要介紹目前較流行的大數據平臺應用知識。
一支穩定的中青年結合的教學團隊是保障系列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穩定的教師隊伍可以有效地保證教學過程中的大綱設置、內容更新和教材使用的一致性,有利于教學過程中的溝通,從而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
3)數據挖掘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模塊化建設。
隨著大數據時代對人才的需求,不同專業都有了開設數據挖掘課程的要求。我們根據不同專業的不同需求,及時調整并規范不同學時下的數據挖掘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并優化教學大綱,提煉教學內容。將整個課程內容分為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如表1所示。對智能科學技術專業要求必須講授全部兩個模塊的內容,而一些學時有限的其他信息類專業在完成必修模塊內容的同時,可以根據需要適當選講部分選修模塊的內容。
4)改革數據挖掘課程的考核評價方式。
學生期末總評成績在期末開卷筆試基礎上,引入小組作品完成質量的考核。作品完成質量從“過程參與表現+口頭表達能力”兩個方面進行評分,這有利于對學生真實能力的評價,過程參與表現就是將每個學生在小組項目中所做出的貢獻作為最終期末考評的一個考核指標,這一分數可以由小組內成員互相給出??陬^表達能力體現在小組代表講解和答辯項目成果的表現上,這一成績可以由小組之間互相打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將學生的成績加上教師給出的答辯成績作為該項評價的總分。目前我們給出的這個成績的換算比例是“組內分數30%+組間分數30%+教師分數40%”。這種考核方式可以保證教師準確把握每個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也利于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真正改善課堂的教學質量。
3結語
關鍵詞:課堂教學;在線教學;在線討論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09-30
通過將課堂教學和在線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來實施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教師的主要作用就是為學生提供導學、輔導、幫助和支持,以協助學生在線完成學業,即是一個促進者的角色。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可以形成一種個性化的、公開性的、社區式的、開放式的學習氛圍,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創造一種 “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模式。
1.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在線教學環境下,學生可以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學習知識,而教學視頻的制作一般都是通過教師反復推敲,反復修改才完成的,這樣就使得教學內容在視頻上具有準確性、邏輯性和知識性,從而更有利于學生抓住關鍵,掌握重點,突破難點,也更有利于學生進行選擇性的學習,將知識學深、學精、學透。而且利用網絡視頻和PPT課件進行在線學習,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進行在線學習,從而營造了一個寬松和廣泛的學習環境。在寬松和廣泛的學習環境下,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而成為一種輕松的、自然的或自發的行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安排學習,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這就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矛盾。
2.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線教學環境下,學生可按照興趣在學習內容上有所側重,對掌握得比較好的內容花比較少的時間,而對掌握不扎實的內容,可以通過反復觀看,反復學習,直到理解透徹為止,這樣避免了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只能按照教師的安排來學習所造成的時間和精力的浪費。學生可以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并且完全自由地選擇學習的內容,獲得充分的學習自主性。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將自己的學習體會以發帖的形式公開討論,教師可以通過在線進行評價,學生間也可以在線進行互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都是透明的,這樣就可以充分分享他人的成功學習經驗,也可以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這種形式能夠有效地感染其他學生,有效帶動被動的學生,從而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團體。
3.培養學生的協作學習能力
在線教學模式下,學生可借助“學習中心”或“測試中心”完成基礎內容、知識性內容的自學、自測等,可在“交互中心”公開或私下向任課教師發表學習感受和提問。教師也能夠準確掌握到學生的真實學習感受,可以通過學生在網上的發言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得到第一手教學資料,從而及時調整教學的深度、側重點,或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深入的分析,有效地提升了課堂的教學質量。此外教師通過在論壇中的啟發、誘導和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師生間、生生間的交互討論也帶動了大家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雖然是一個人學習,卻有著有人“陪讀”的感覺,營造了無論在何時何處都如同在教室集中學習的氛圍。
4.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
在線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把作業提交到網絡平臺,教師根據每一位學生在每一模塊中的表現和提交的平時作業,可以給出評價反饋,學生也可以查看并評價其他同學的作業。提交學生本人也可以進行自評,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交流,各抒己見。教師的評價起到了方向上的引導作用,同學互評營造了一種軟性的競爭環境,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精神力量”,開始重視他人的評價,隨時了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學習效率得以提高。
總之,在線化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推進了教育的個性化和終身化,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進一步適應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需要,培養了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以及對資源的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胡 晶.在線課程教學設計探索[J].中國遠程教育,2010,(6).
[2]王同明.高校網絡輔助教學的研究與探索[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
關鍵詞關鍵詞:翻轉課堂;在線課程資源;思維導圖;協作學習;教學策略
DOIDOI:10.11907/rjdk.161849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800(2016)008-0208-02
0 引言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改變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并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重新規劃,實現對傳統教學革新[1]。學生課前通過自主學習資料完成知識傳授,課中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協作學習完成知識內化。目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已成為國內外教育研究者關注的熱點話題,眾多學校在實踐中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不斷探索。
隨著網絡時代的飛速發展,大量在線課程資源如雨后春筍般呈現,慕課、視頻公開課、資源共享課、微課程等為翻轉課堂的實施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如何在翻轉課堂教學中高效整合、利用、管理這些在線課程資源成為亟待研究的課題。本文結合在線課程資源優勢和翻轉課堂教學特點,在分析翻轉課堂利用在線課程資源可行性與必要性的基礎上,提出基于在線課程資源的翻轉課堂教學策略,論述了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 在線課程資源利用
隨著信息技術給教育領域帶來的沖擊,翻轉課堂知識傳授環節,提供給學生的課前學習資料也由最初的PPT演示視頻演變為微視頻、慕課等,紛繁多樣的學習資源為翻轉課堂教學的實施提供了支持,同時也給其帶來了挑戰。
1.1 在線課程資源整合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最初被廣泛采用時,以教師在課前制作微視頻(10分鐘以內)為主要學習資料。2010年,“可汗學院”推出大量的免費優質教學視頻;2011年,MOOC網站的大規模開放及課程資源的大量增加,解決了翻轉課堂教學中資源匱乏的問題[2]。國外比較著名的在線課程網站有Coursera、edX、Udacity、Iversity等,其提供的課程主要來源于國際名校的相關課程資源。我國在線課程資源網站也在近年呈急劇上升趨勢,如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網易公開課、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慕課網等,課程來源以我國名校教師的課程為主。
眾多的在線課程資源為翻轉課堂教學實施提供了豐富的課前學習資料,學生不再局限于教師提供的有限資料,教師也無需囿于技術問題困于翻轉課堂前。而面對紛繁多樣的在線課程資源,如何對其高效整合、利用,發揮其優勢和價值,成為基于在線課程資源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的挑戰。
1.2 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以學生為中心”是教育教學遵從的原則之一,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特色的體現。課前,教師將學習資料提供給學生,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學習時間、地點,調整學習進度;課中,針對學生自學中的問題開展協作討論;課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評價反饋修訂教學目標、教學任務。面對教師提供的大量學習資料以及豐富的在線課程資源,準確把握學習目標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挑戰。自主性^強的學習方式容易迷失方向,偏離教學目標軌道。面對眾多學習資源,如何正確選取成為又一挑戰。
2 翻轉課堂教學策略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自提出后,研究學者從不同維度對其進行了剖析,并形成各自教學模型,而借助在線課程資源進行翻轉教學的論述比較少。筆者結合國內外翻轉課堂的研究與實踐,根據翻轉課堂教學環境特點,針對課前、課中、課后3個教學環節,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并對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進行了補充,如圖1所示。
2.1 課前策略
思維導圖(Mind Map)是用圖表組織和呈現思維活動或知識的工具,是使用者對信息表征工具,如詞語、圖片、圖形等進行組合運用,并呈現概念之間的關系和思維順序關系,從而實現概念的可視化呈現[3]。這種可視化能夠使學習者從全局和整體視角進行思考,進而提高學習者的發散性思維能力。根據皮亞杰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是有意識地對習得的知識進行建構的過程,圖式是主體的認知結構[4]。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借助思維導圖對其自主學習進行干預,能夠對學習者在學習目標、資源利用、任務完成上起到指引、促進作用。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任務等進行明確制定,指明需要的學習資源,以可視化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師生之間借助交互平臺進行溝通,從而實現課前高效利用在線課程資源及其它教學資源自主學習。
2.2 課中策略
協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學生以小組形式參與,為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在一定激勵機制下最大化個人和他人習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關行為[5]。在翻轉課堂中,學生之間可以通過此方式共享交流自主學習中的課程資源及其它學習資源。課中,學生在學習問題或任務的驅動下確定主題,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以在線課程資源或其它學習資源為檢索基礎,對檢索到的資源進行共享。在教師的指導下,借助學習資源對相關知識進行補充,最終解決問題并反饋,達到個人智慧向集體智慧的跨越,實現教學目標。
2.3 課后策略
學習共同體是由一群有著共同目標、觀念和信仰的人,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探討、交流、分享各種學習資源,并運用各種學習工具來構建知識,共同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的團體[6]。信息技術的發展擴大了學習共同體的范圍,只要擁有共同學習目標的人都可以進行網絡上的討論交流,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翻轉課堂中,學習者可以在課后與學習共同體成員進行資源的擴充、共享,在線課程資源的學習為學習者構建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探討平臺,并在學習過程中提高了在線課程資源的利用率。
2.4 重構翻轉課堂教學的多維度評價系統
基于在線課程資源的翻轉課堂教學策略是在課前、課中、課后教學環節中,高效利用在線課程資源提出的解決方案,因此針對教學評價體系,應對其進行補充。翻轉課堂教學評價依據的是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的多維度評價系統。而基于在線課程資源的翻轉課堂評價系統,應注重在線課程資源利用、管理、共享的數量與質量、交互程度等方面的評價,即自主學習過程中,采取激勵機制,鼓勵學習者對在線課程資源價值的挖掘,并在過程中給予評價和指導,不斷培養、提高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能力。
3 結語
本文基于在線課程資源的翻轉課堂教學策略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協作學習理論、學習共同體理論,從高效利用在線課程資源的角度出發,在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環節中分別提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法,為在線課程資源在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實施路徑,并對翻轉課堂教學在資源利用、管理、共享上提供理論參考。同時,基于在線課程資源的翻轉課堂教學策略也對教師、學生、平臺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對教師而言,應當提高對在線課程資源的判斷、選擇能力,應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同時注重資源的質和量。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能力、學習風格的基礎上,提供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和充分的學習時間,并在教學中注重方法指導。對學生而言,應注重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即對網絡在線課程資源的判斷、質疑能力,并在自W和協作中增加與他人的交流。在線課程資源的豐富度及其質量成為教師、學生選擇的主要依據,因此在線課程平臺應注重課程資源的多元化、多層次性,同時加強平臺的交互性。
參考文獻:
[1]沈書生,劉強,謝同祥.一種基于電子書包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13(12):107-111.
[2]楊紅云,陳旭輝.國內外翻轉課堂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J].高教探索,2016(4):78-85.
[3]趙國慶,陸志堅.“概念圖”與“思維導圖”辨析[J].中國電化教育,2004(8):42-45.
[4]趙佳娜.思維導圖在認知結構建構中應用模式研究――以大學基礎英語實踐課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4(6):121-126.
[關鍵詞]通識教育在線課堂教學法公選課課堂教學質量體系優化
1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公選課教學質量體系存在問題
通識教育在國外高校的辦學歷程中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相比之下,我國的通識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發展很不完善?,F行的很多實施方法都是借鑒國外的經驗。然而由于地域文化、學校辦學定位等實際情況的差異,我國高校在推進通識教育發展的過程中遭遇到很多問題。具體如下。
1.1課程設計不合理
通識教育課程在設計環節存在諸多不合理方面。其一,“水課”現象比比皆是。這在高職院校中尤為普遍。課程負責人對通識教育的理念認識不到位,設計通識課程時受傳統專業教育思維制約,依然把培養學生從事某項職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作為課程開設的根本宗旨,繼續把學生視為一個僅僅會“做事”的“個人”來繼續展開訓練,而忽略了通識課程真正的意旨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其二,課程內容過于膚淺,實用性不強。通識教育課程由于牽涉到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因此課程負責人在設計課程時有意識地把課程內容簡單化,以達到能讓學生易于理解的目的。但這不可避免地導致設計出來的課程過于簡單,喪失了實際意義。如個別院校開設的禮儀課程,學生不僅渴望學到日常生活中會經常用到的禮儀,更愿意在教師的引導講解下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禮儀區別。然而,可能很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并不會講解到這方面知識。其三,課程主體不夠突出,很多通識課程依然停留在教師一味宣講的“獨角戲”式傳統課堂授課模式。通識課程應該轉變觀念,必須明確確定以學生為課程主體,課程的設計必須要留出足夠的時間、空間來與學生進行交流,創造機會讓學生表達自己意愿,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相互交流學習心得。
1.2學生盲目選課
部分院校主管部門沒能結合實際情況深入思考公選課的開設意義,只是機械式地按照類別均衡開設相應類別課程供學生選擇。這導致課程無法切實滿足學生需求,造成資源浪費。部分學生對待公選課也沒進行理智思考,憑一時主觀印象扎堆選報某一門課程,或按照畢業學分要求隨意挑選。這導致部分課程選課人數爆棚而無法一一滿足所有選報學生或部分課程選報人數寥寥無幾,課程學習期間學生消極對待,主要表現在課堂氣氛沉悶、出勤率低等方面。
1.3教師授課質量差異大
不同教師,授課質量良莠不齊。其一,部分授課教師將通識教育課與專業課區別對待,對待通識教育課程態度不夠端正,認為通識教育課只是一門可有可無的選修課,課程上得好與不好對自己職稱晉升及工薪待遇沒有影響,因而不愿意多花精力到課程建設上。其二,部分教師教學經驗不足,且備課不足。對于課堂內容只會照本宣科,對于學生提出的學習疑問,他們或無法給予回答,或給予泛泛回答,根本無法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1.4課程考核評價具有隨意性
公選課一般都沒有統一的考核標準,考什么怎么考一般都由任課教師自行決定,課程考核評價方式過于隨意。其一,課程考課程主管部門很難通過課程考核結果對課程開設進行監管評價。專業課一般都有嚴格的考核標準,課程主管部門通過對照標準,分析考核結果,可以比較客觀分析得到課程開設的實際效果,以便做出必要的調整,但這種操作在公選課上是無法執行的。此外,由于考核的隨意性,學生也很難通過考核結果總結自己的學習成果或查找出自身不足。其二,很多公選課的考核內容是課程結課后要求學生上交一份學習報告或心得,任課教師通過批閱報告或心得而直接給學生評分。這種考核方式有欠嚴謹,學生由于對課程的不重視,經常會東抄西抄應付了事,教師由于責任心不強而放任學生的各種抄襲行為。這導致課程的考核演變成走過場,對于學生素質提高或課程建設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促進作用。
2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在線課堂設計
混合式教學指將傳統課堂講授與在線課程自主學習有機融合,實現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2]。這種模式區別于傳統的教師一味講授的“填鴨式”課堂授課模式,又區別于完全在線課程自主學習模式,教師和學生依然還是課程的主體,且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加突出,教師更多的是起到引導、答疑等輔助作用。這種模式對以前沉悶課堂氣氛進行改觀,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空間來表現,課程效果良好。
2.1課程教學流程設計
課程課時主要由課堂教學和在線教學平臺兩部分組成。如16個學時的通識教育課程,若采用混合式教學,課堂教學只占8個學時或更少,而在線教學平臺則占8個學時或更多。這相對于傳統的學時分配做了非常大的改革。課程在設計時就明確課堂教學環節并不會像傳統的一味講授,而是改為答疑或就課程某一內容與學生交流互動。而在線教學平臺則成了學生進行課程內容學習的主要平臺,平臺上教師將各個知識點通過視頻、多媒體、音頻等方式模塊化地向學生進行傳授。學生學習完每個知識點后會被要求馬上進行在線實踐環節的考驗,成績會被自動統計保存,作為課程總結考核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此外,網絡教學平臺也提供了師生之間或者學生之間在線交流、答疑的功能,給予師生更多的課程學習交流機會。
2.2課程內容構建
課程內容的構建主要參考教學資源庫的做法,將課程內容按知識點分布進行模塊化碎片化,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有目的性地選擇學習內容。在網上授課環境下,課程內容的編排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設計能調動學生興趣的問題、實踐環節。利用網上學習環境,促使學生之間就課程內容開展協力合作,協同完成課堂作業。
2.3課程考核評價體系設計
課程考核評價既是師生對課程的一種總結提煉,也是主管部門對課程教學效果的一種督導。教師對學生課程學習的考核貫穿于整個課程學習階段。平時課堂講授時學生的表現及學生在在線教學平臺的測驗結果等都是課程考核的重要參考指標。這種做法強調了過程學習的重要性,而淡化了傳統的終結考核對課程成績的影響。此外,學生通過在線平臺評課、評教功能對課程及教師的教學評價也是課程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延續使用傳統的學生評課、評教體系。通過學生的評課、評教,教師本人能深刻認識到自身講授環節的有待改進地方,課程主管部門也能更加直觀地了解到課程建設不足。
3通識教育視域下在線課堂教學法對高校
公選課教學質量體系優化的啟示通識教育在國外經過多年的積累沉淀已經有了一套非常成熟的實施模式。近年來,隨著我國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推進,通識教育也被賦予了新的時代使命。通識教育的實施方式更加靈活多樣。但這些方式方法中,毫無疑問,公選課是比較符合我國現在教育國情的,實施恰當,能在短時間內成效顯著。推進通識教育改革的關鍵在創新公選課的模式、方式,在線課堂模式新穎、內容豐富、實施便捷,對于優化公選課教學質量體系是有積極作用的。
3.1利用在線課堂教學法拓寬公選課的授課渠道
傳統的公選課授課渠道大多只能通過課堂講授,受時間、地點局限非常大。在線課堂教學打破了傳統公選課授課的單一渠道,通過利用網絡技術,課堂可以由線下延伸到線上,線下與線上有機融合,既有過去傳統的課堂講授、答疑,又有現代的在線自主學習。授課渠道的拓寬要求公選課課程從課程設計階段就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創新,同時也從課程頂層設計的高度奠定學生學習課程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課程的積極性[3]。
3.2利用在線課堂教學法創新公選課的授課模式
在線課堂激活了傳統公選課的授課模式,使公選課變得富有生命力。通過利用網絡技術,在線教學平臺成為了公選課開展課程教學的重要“課堂”。教師將搜集到的與課程知識點相關的視頻、音頻、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等素材在平臺上進行展示。與傳統授課方式相比,平臺上的素材圖文并茂,形式新穎,更受學生青睞。此外,教師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在在線平臺上的作用,也不再局限于過去的宣講課程知識,而是既講授課堂知識,同時也對學生提出的學習疑問進行答疑交流,通過答疑、交流這種方式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的距離。
3.3利用在線課堂完善公選課的考核評價體系
在線課堂通過網絡技術能對學生的訪問、測驗、互動等情況進行即時的統計分析和保存。這些數據都能作為教師對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的考核評分依據。此外,在線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也能幫助教師、課程主管部門分析課程建設、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因此,相比于傳統的公選課課程考核評價,在線課堂對學生學習、教師講授、課程上層設計等方方面面都能做出更加系統客觀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