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 14:56:01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語文教育案例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引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的目的在于有意識的幫助學生增強對漢語文化的理解能力與對語言描述能力的表達,因此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案例模式”應用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勢在于可以拘束于課本,只要是好的文章都可以采用這種模式,而且還能在教學中有機滲透,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的實踐性,讓學生的語文水平有所提高。
一、充分利用教材,拓展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
相對而言,語文閱讀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是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的一個過程。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定義為:“閱讀是一種從印的或寫的語言符號中獲得意義的心理過程。閱讀可以分為感知、理解、評價三個不同的階段,但是思維活動卻是貫穿這三個階段的始終。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通過眼睛對文字的識別將抽象的符號變成具體的信號傳入大腦,然后進行思維分析。而入選教材的文章絕大多數都是很有典范的語言作品,可以說是語言藝術精華的濃縮,作品反映出作者敏銳的觀察力、精辟的分析與周密的推理,新奇的想象,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開展“案例模式”閱讀教學,拓展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
例如在講有關父愛的時候,這必然要牽扯到一個寫作的問題,而當時又是閱讀課,所以只能實現這兩種可重的融合,而采用“案例模式”是較好的一種方式。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文章內容可以碩士樸實無華,但是如果同樣是背影的話題讓學生寫作,學生卻不能構思作文寫作的細節,準確把握作文的立意。我痛毆這篇文章采取了舉一反三的凡是更好,也就是在講述這篇課文的時候,讓學生思考自己生活中父母的身影,讓學生通過一件小事來刻畫父親母親的偉大。直的指出的是,駕駛在采用“案例模式”的時候還要積極對教材的內容進行評價分析,讓學生結合自己生活進行的寫作訓練。
二、閱讀教學過程中融入“歷史案例”,開拓學生視野
初中語文閱讀教材有很多內容與歷史相關,特別是在詩詞閱讀方面。詩詞中中蘊含的豐富的歷史文人知識,教師如果僅僅是教授詩詞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意境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基于其詩詞的語言環境的差別,要想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在授課過程中就需要將其中的歷史背景也闡述出來,特別是提出一些與之相關的“歷史案例”,才能夠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學生閱讀杜甫的《石壕吏》詩的時候,學生如果憑借自己已有的感官能力與閱讀思維分析能力,他們會很快知道表現出來的當時封建統治下的統治者殘暴無比,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但是如果教師問學生“詩人是在什么背景下寫下來的這首詩呢,為什么當時的統治者如此殘暴呢、”學生則很少能夠回答。在這個時候,我是穿插融入了“安史之亂”的歷史,給學生講述那場動亂是李唐王朝由強盛變為衰落的轉折點,經過這場東亂后國家財政枯竭,而地方藩鎮格局,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只能增加稅賦。農民占當時人口的絕大部分,因而成為了主要承擔者。又例如,在學習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時,可能學生很難理解作者重歸田園的那種喜悅之情,教師可插入東晉時期政治黑暗的歷史案例就行分析,舉出幾個例子表明當時社會情況,由此反映了作者迫切歸園田居的心情。閱讀教學過程中融入“歷史案例”,一定程度上開拓學生視野,讓學生能夠從閱讀中理解歷史。
三、開發語文新資源,實現案例與閱讀有機融合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開發新資源成為教師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重要手段。開發語文新資源,不在于教材上的內容,也有課外教材的內容,也就是只要文章寫的好,不妨拿來“試一試”。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實現案例與閱讀有機融合也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關鍵所在。文學作品源于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對作品的認識,挖掘語文課外的教學資源,開發語文教學研究課題,提升新型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自主創作能力。
在語文教學課程中,案例教學法是比較重要而且也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打破傳統教學方法的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被灌輸”形式的僵化、單一的局面。合理地利用案例教學方法,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優化學生知識結構,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初中語文 應用策略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區別于傳統教學方法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協作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對教學進行分析和反思的方法有著重要作用。在本文中,筆者結合初中語文教學實際情況,探討了在課堂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1.案例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作用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習動機
案例教學法所使用的案例取材于語文教育實踐,提供了給學生實際體驗場景,教師扮演的是組織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學生作為主角之一,在這種情境氛圍下引導學生對語文課程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感同身受,親自體驗,不斷地刺激學習者的興趣點,變被動學生為主動學習,非常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增加學生學習動機。
(2)培養學生協作能力
案例教學法最常見的方式是分組討論,這種方式即需要同學之間、師生之間有很好的合作能力去完成的。這訓練團隊合作能力。教師轉變為是和學生朋友,一起分析、研究、思考,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在合作中要互相溝通,表達自己思想,同時也要學會善于聽取他人意見,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了學生合作能力的發展。
(3)幫助學生掌握對教學進行分析和反思的方法
在案例分析與討論中涉及各種問題,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分析創造能力,知道如何對待似的情境或問題的解決思路,學會善于接納他人的建議,學會如何修正和完善自己;還有助于學生實踐性知識的積累,從被動學習走向了主動學習, 去接受去探索學習真諦, 提升學習自主性,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養成是非常有助于的。
2.案例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教學目標,確立案例教學類型
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將課堂知識延伸運用到課外。所以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就應該明確這堂課所要達到的目標,根據目標進行精心制訂詳細的整體計劃。在教學目的的前提下,靈活地導入情景,巧妙地設立問題,多種形式地討論問題,激發參與熱情,挖掘學生思路和解決方案的潛能,擴展學習角色定位。有一點需要我們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以小組為形式展開討論案例、評析案例、 進行對話時時,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對全程進行掌控,不能課堂變成“放羊”狀態。這需要我們應該及時關注討論中是否偏離主題,在學生發揮自由討論同時,教師在旁邊給予誘導擴展思維的思路。運用案例法在語文教學中類型一般有三種。一種問題評審型,即直接提供學生進行評價案例所反應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二是分析決策型,不給出解學生決問題的方案只呈現現實敘述包含問題的案例事實,讓學生討論分析做出判斷;三是發展理論型,經過案例討論從中發現新的道理延伸點。蘇教版初一(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為你打開一扇門。需要訓練學生理論思維的需要,則可采用第三種案例教學。
(2)周到選擇案例,明確研討問題
運用案例教法的主要環節是案例研討。在案例討前應明確研討程序,考慮整體結構、案例的典型性、學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案例的選擇也應該考慮案例的特殊性典型性,對學生有啟發性。精心選擇好案例后,少不了對確定好的教學案例進行解讀。循循漸進地引導學生進入教師設定的情景,慢慢地打開學生思維,讓他們了解情景的主要矛盾,提出問題,誘導并加以分析進行。多樣化運用案例,多改革創新教案,比如,文字案例、原生態案例、音像案例和的課堂教學案例等等。多樣化案例的運用,不僅僅能豐富課堂,同時也能激發學生興趣,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運用。 如在蘇教版初一(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為你打開一扇門。 可以討論思考題如下若干基本問題 :為你打開一扇門,“門”指的是什么門。如何打開這扇“門”,打開這扇“門”有什么意義……進行合理進行分組討論。同時要注意的是,為保證小組討論的質量,合理分組尤為重要。在分組中小組成員之間應該差異化,這樣通過不同成員之間的思維模式,分析問題的角度,能有效地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對其他成員有著思維擴散的作用。同時也不斷修正個人觀點使其更加合理和完善,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
(3)重視堂課收尾,擴展能力訓練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結尾也有重要意義,特別是教師最后總結點評通常都是畫龍點睛效果,對于學生討論的結果,創新的、正確的給予鼓勵和支持,對于有疑問的及時解答、錯誤的及時更正、不足的進行完善擴展。解決答案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與學生一起探討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如果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夠結合實際情況去延伸去擴展,教給學生不僅僅是一個答案,是一種方法,一種思路,讓學生在今后工作學習生活碰到類似問題中能夠得到有效利用。教學時應重視教學收尾工作,能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案例教學常用的收尾方式。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在課堂學習討論寫下總結,不僅僅有助于學生加強對這堂課知識的記憶,也能為下一堂課打下基礎。 教師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在教學方式上不斷改進與創新,在強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認知與理解的基礎不斷激發其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龐巧妹.以案析理、提高效率――論案例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 (11)
關鍵詞:初中語文;衍生式教學設計;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11-0117
衍生式教學就是在原教材的基礎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以及教學背景來對教學進行靈活的調整,從而達到共建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對語文的綜合素養的目的。但是前提是要有彈性預設。因此,在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著重把握“衍生”的理念,根據教材中的內容,結合學生的反映情況靈活的調整教學進程。同時在預設的時候,應該突出重點,不需要面面俱到。在課上,要預設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能夠自主探究,還可加強學生間的學習交流。
一、開拓教學空間,把教學與生活相結合
語文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歸于生活。生活就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第二課堂。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學空間只局限在課堂上,會使得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一知半解,不能真正的理解知識的內涵,因此,除了在課上傳授課本知識還要開發利用社會上的資源,將課堂延伸到學校外,讓學生去了解社會生活,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對所學的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
1. 具有選擇地運用課本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具有選擇性的使用課本,沒有必要將整本教材都講解,比如說書上的自讀課文,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學習,畫出學生自己疑惑的地方,然后在課堂上講解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其次,老師也可以選一些具有時代性并且符合學生水平的讀物,讓課堂更加具有開放性,教材更加充實。
例如:魯迅的《風箏》就可以以開發課外教學資源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延伸,因此選擇清代詩人高鼎的《風箏》一詩導入。
師:“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放學歸來旱,忙趁東風放紙鳶。”同學們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情景?
生:主要寫了兒童在謄天放風箏的情景
師:好多同學都有過放風箏的體驗,能說一下你們放風箏的感受嗎?
生紛紛回答(學生結合了自己的生活體驗,自然有話可說)
師:如果你想放風箏卻被粗暴的阻止時,內心的感受會如何?(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自然的引入了本文的難點:在誤解和沖突中表現親情。)
在課后的結尾處,可以選擇課外短文《風箏》與課文比較閱讀,對學生進行人文熏陶和多角度閱讀訓練,這樣教學延伸培養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加深了學生對丈本《風箏》的領悟,把全文的難點轉化成學生容易理解的延伸材料,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 將課堂內外聯系起來
在衍生式的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可以在第一課堂的基礎上來開設第二課堂,把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這樣既拓展了教學空間,同時也使得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拓。
3. 重視學生的思維與體驗
這主要是重視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悟,以及學生自己的個性化閱讀,但是它的前提是尊重文學作品。在此期間,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對閱讀體驗的感悟,并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化以及獨特性,從而讓學生的思維能夠與作者相匹配,產生共鳴。
二、延伸教學內容
教師在可以整體把握課本的情況下,以教學目標作為依據,緊扣教材來對知識進行適當的延伸。在延伸學習內容時,教師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 緊扣教學目標
我們應該知道,延伸的教學內容是屬于課本范圍之外的,所以它必須服務于教學的目標。在對知識進行拓展的時候,要進口教學目標,不可搞形式主義。
2. 延伸適度
教師應該知道什么時候該拓展栝伸,并且不隨意延伸,盡量把握延伸知識的度。
3. 注重創新
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延伸的形式需要多樣化,具有新穎性。如在學習老舍的《濟南的冬天》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本文與朱自清的《春》來進行比較閱讀。這就需要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靈活選用延伸的形式,從而創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三、整合學習方式
在國內目前最常用的主要有兩種學習方式:一種是傳統的教育學習方式,另外一種則是學生主動、合作的學習方式。前者主要是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觀性、依賴性還有受動性的基礎上,而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還有合作性,總而言之,這種學習方式是一種封閉式的、被動的學習方式。后者則注重學生的能動性和合作性,主要提倡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成為真生的學習的主人,換言之,這就是一種合作的、發現的學習方式。其實這兩種學習方式都各有各自的優勢,同時也有自己的不足之處,關鍵的是我們應該以哪種學習方式為主,哪種學習方式為輔。
在新課改中,改革重點便放在了學習方式上,并且學習方式還是新課程實施的關鍵步驟。它不僅有助于學生從片面失調調節為整體和諧,還可以使學生彰顯自己的個性。比如說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自我反思,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學會自我調控;而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既可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也可以使學生領會到合作的真諦。然而,這也僅僅是這幾種學習方式的優勢所在,并不代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就是學習語文的全部。在有些課文的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或許會更適合。因此,在衍生式教學中,應該讓教師學會把多種的學習方式整合起來,從而優化課堂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習方式要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取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結束語
第一課時:學生自讀課文。談閱讀印象與初讀感受。
第二課時:四步閱讀法,完成小說賞讀。
一、尋讀,辨析主要人物。
亮點探究一:從標題上看,這篇小說寫的是誰?(于勒)從小說的內容看,于勒是小說的主人公嗎?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
1、討論前,教師提示:如何判定一個人物是否為主要人物呢?有三個角度,首先看人物著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說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創作意圖。這種帶著一個主問題進行閱讀的方式叫做尋讀,尋找發現,大家開始閱讀,發現后做好記錄,然后分組活動。并確定發言人。
2、學生尋讀課文。開始思考批注。
3、分組活動,確定本組發言人。
4、確定四個小組開始交流匯報各組的發現。
5、教師歸納小結。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這樣出現的,一是全家人的談話,二是插敘介紹,三是在游船上,真正的主人公則是菲利普夫婦。
亮點探究二:于勒雖然不是小說的主要人物,可老師感覺于勒這個人物在文中無處不在。大家的意見是怎樣的?從文中尋找信息談談你的理解。
1、學生尋讀課文,整理相關信息。
2、相互交流,明確:于勒顯然著墨不多,但很重要,它的命運決定著菲利普夫婦的變化,并在他們一家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瀾。他是小說的線索人物。我們帶著第一個問題閱讀解決了另外一個問題——小說的線索,這就是尋讀的效果。
二、理讀,體會精妙構思
剛才我們一起弄清楚了小說的線索,下面請大家據此梳理本文的情節,對課文進行梳理式閱讀,就是理讀。并通過理讀情節,各提練一個字概括情節內容:
從課文順序上看:[盼]于勒——[趕]于勒——[贊]于勒——[罵]于勒——[躲]于勒
從小說情節上看:[趕]于勒——[盼]于勒——[贊]于勒——[罵]于勒——[躲]于勒
亮點探究三:作家為什么作這樣的安排情節:①為什么將“趕于勒”以插敘方式安排?②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我可以這樣設計:于勒來過幾次信,再以寫信告知其不幸落魄不可以嗎?改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1、分組活動,確定小組發言人。
2、相互交流,一人發言,其它同學可作補充。討論明確:①巧設懸念,開頭反復渲染盼歸的氣氛與心情,埋下伏筆;②一波三折,迭起,構成情節的曲折美,俗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這個道理。③安排船上相遇給人物亮相提供了一個特有的展臺,更能體現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具有一種較強的諷刺意味。
3、教師小結:概括后板書:小說的情節美。
三、品讀,評說人物形象
本文除了以精妙的構思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其豐滿的人物形象而經久不衰。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讀細節。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去品析。這篇小說寫得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罵于勒,部分)
首先,我們來一起讀一讀幾個精彩片段,請大家在我的提示下朗讀課文片段。
①在游船上,父親被太太高貴的吃法打動了,于是請家人吃牡蠣,他故作高雅,擺架子愛慕虛榮的高峰,同時也是不幸的開始。母親的一番話別有情趣:(讀23段)
②當父親朝那年老的水手走去時,突然發現那人很像于勒,神色不安,驟而緊張,以至失魂落魄:(讀25段)
③在母親的要求下,父親再一次向船長走去,在極度的擔憂與恐慌中終于證實那就是于勒。這一消息對于母親如同晴天霹靂,怒火如同火山爆發,他們虛幻的幸福峰巔一下子跌入了現實的悲苦深淵:(讀38段)
④也許是對叔叔不幸的一絲同情與憐憫,我給了于勒叔叔10個銅子的小費,但母親仍不忘作了最后一次精彩的表演,讓其卑劣自私的靈魂再次曝光:(讀46段)
亮點探究四:對人物的描寫中,哪些詞句最有表現力。抓住這些具有表現力的詞句評說人物形象。
1、品讀示范:第25段,品析“不安”,“瞪著眼”,“趕緊”,“十分蒼白”,“兩只眼也跟尋常不一樣”,“低聲”等詞語對表現人物的作用。
2、學生讀句品析,評說人物形象。
3、教師小結:通過品析,我們看到了一個唯利是圖,虛偽,自私冷酷的形象,他們以貧富為兄弟相認的原則,在他們眼中,情不如錢!(板書)
四、說讀,對人物說話。
賞讀完這篇小說,大家有沒有什么話想對小說中的人物說呢?或者對作者有什么話說嗎?例如:老師讀完后,我想對作家說:莫泊桑,謝謝你的一支妙筆,向我們勾畫了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至上,人性泯滅的現實,在這樣的現實中生活,是人類的悲哀!大家結合自己的閱讀體會說幾句好嗎?
學習在合作討論與交流表達中結束了,回顧這篇文章的教學。我覺得三種構想的實施是成功的。
一、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自由讀好文本。這是對話的基礎。通讀文本,并讀出自己的感受。這樣的閱讀才是自由的閱讀,有效的閱讀。而我們平時的教學,學生自己讀書的時間少,自己讀出感受的更少。上課伊始,學生還未開口讀書,學生未及進入作品之中體驗,教師就已經強加給了學生,表現出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體驗的充分不相信。我在教學中,給學生一節課自由讀書(自外),并要求在讀完后能談自己對作品、人物的認識。事實證明,這個目標實現了。
“潭清疑水淺”是光的折射產生的一種現象。很深的水潭會給人造成水淺的假象,如果在不熟悉的水域下水游玩、嬉水,很容易造成溺水事故。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到山上或雜物堆積的地方不能亂扔礦泉水瓶,礦泉水瓶進水后就變成一個凸透鏡,會聚太陽光會引發火災。通過這樣的實際事例,我們可以教育學生改掉亂扔垃圾的惡習。紫外線是一種看不見的光,少量的紫外線有助于人體骨骼的生長發育,過量的紫外線會對人體皮膚造成損傷,情況嚴重甚至會引發皮膚癌。云南地處高原地區,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較強。作為一名初中物理老師,我們更應該教育學生在陽光下不宜長期暴露,或采取一些防紫外線措施,如帶防紫外線傘和穿防紫外線衣等。
二、熱現象
固體熔化時吸熱,液體蒸發時也會吸熱。如遇到發高燒的病人時,可以采用物理降溫,先將病人的體溫降下來,再送去就醫,為病人爭取寶貴的救冶時間。物理降溫就是用冰袋、酒精等物質與病人的身體直接接觸,通過熔化或汽化的方式將病人身體上的熱量及時帶走,以達到降低病人體溫的目的。液化放熱———這就是高溫水蒸汽燙傷比開水燙傷更要嚴重的緣故。教師要教育學生遠離高溫水蒸汽,防止被燙傷。燙傷患者馬上用冷水吸熱降溫,是利用水的比熱較大的知識。熱傳遞是改變內能的方式之一。不接觸和遠離高溫物體,可以避免被燙傷。做功是改變內能的一種方式,摩擦生熱就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使物體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不能用手去接觸長時間下坡后的自行車的鋼圈,以免燙傷。
三、力現象
慣性是一切物體所具有的保持物體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可利用慣性解釋說明與慣性相關的交通法規,如前排乘客必須系安全帶,嚴禁超載,兩車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車距等。為了防止慣性對人造成的傷害,教育學生不能從運動的車輛上隨意下車,在運動的車輛中要坐好、扶好,騎自行車時同樣也要保持兩車之間的車距,遇到障礙物要提前剎車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們給物體施加一個力,同時也要提防物體給我們的反作用力對我們造成的傷害。壓強的大小與受力面積有關,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拷蚺c人體接觸的物體盡量要寬大,如書包的背帶、皮帶等物品。使用鉛筆、鋼筆等尖銳物和刀、斧等鋒利物品時要注意安全。浮力產生的原因,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上下兩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并且存在著壓力差。如果下表面的壓力不存在時,物體將喪失浮力。所以在有淤泥沉積的水域游泳,學生會很容易造成溺水事故。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學習了這部分知識后,告誡學生不能跑到火車道旁玩耍,游泳時不要靠近游輪,以免被火車或游輪“吸”過去而釀成悲劇。龍卷風能將行經處的物體包括人吸入并卷上空中,是一種很危險的自然現象,應教育學生不能追風而行,應避風而行。
四、電現象
觸電是電流流經人體的現象,輕者使人受傷,重者會使人喪生。在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斷開狀態。學習家庭電路后,有個別學生會在家里連接一些簡單的電路,切斷電源后再動手連接組裝,就可以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為了防止觸電,應牢記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的原則。雷擊也是一種觸電事故,并且是一種很嚴重的觸電現象。在講到這一部分知識時,筆者都會借機給學生普及防雷的要領和措施。
五、能源
關鍵詞:初中英語;作文教學;合作教學案例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1-0048
寫作是英語學習中的最高境界?!皩憽笔菍W生對所學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很高。那么,這就提醒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注意教學手段,不能出現因為寫作的要求高,學生聽到寫作心里煩從而不愿意去練習的現象。合作教學是教師可以進行嘗試的一種作文教學手段,它讓寫作活動成為學生共同合作的活動,彼此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在此期間,學生還可以增進彼此了解,學習彼此的語言能力、思維方式和個人品質。以下是筆者在初中英語作文課堂教學中進行的兩個生生合作教學案例。
案例一:“拼圖式”合作教學
題目和要求:
As students, you go to sc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 How do you and your classmates usually go to school?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ay to school?Why?Please write a passage about the information above.
合作教學方式和過程:
以一位同學的作文為例,讓其寫在教室白板上。通過全部集體分析作文,同學們很快明白自己作文的問題所在,主要是:沒有回答題目的問題,亦未抓住題目信息中的重點。接下來馬上讓同學們進行合作學習,按位置便捷,把全班分成五組,合作學習任務如下:了解大部分同學的上學方式為第一步。同學們非常積極地問組內組外同學: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第二步:小組合作學習匯報成果,每個小組說一個答案,不能和其他組重復,然后再搶答說出之前大家都沒有說出的答案。最后總結有:by bus, by bike, by car, by underground, by taxi, on foot,當然個別同學幾種交通方式混合使用。接下來,筆者按照六種交通方式重新分組,把同學們分成6組,并注意組內人員的能力構成,盡量安排英語能力好的和中的以及下的一起合作,一組內英語能力有明顯的差異。每組的任務是說出自己組所選的交通方式的優點和缺點。并且:每組如學有余力,可以考慮別組的內容。同學們踴躍參與,討論熱烈。下面以簡單的表格形式來看看同學們所思考的成果。
合作教學的成果:
對此次合作教學的評價:
這是一個“拼圖式”的合作教學方式,各組各完成一個任務,最后進行任務的整合和相互補充。在教學中,同學們增加了和他人交流的機會,加強了對彼此的了解。基礎好的同學和其它層次同學搭配,可以幫助他人在語言表達困難時給與及時的幫助,幫助提高了其語言能力,也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在思維方面,通過合作起到了很好的相互提示:比如分析問題思考要完整,對所選擇的交通方式的優缺點要很明確;比如思路要清晰,既然選擇一個方式,那么就要多說其優點。
案例二:“團體研究”式合作教學
題目和要求:
According to our reading passage in Unit 4 9B,what aspects(方面) would you like to talk about computer facts?Please write down a topic sentence then detailed information with at least 60 words.
合作教學方式和過程:
首先:課文的內容已經包含電腦的發展、主要功能這兩方面。由于拓展有一定的難度,筆者還明確學生們可以繼續談論書上關于“電腦事實”的這些方面,亦可談到其他方面。作為教師,筆者示范自己準備講的方面的內容:Shopping online。支撐信息如下:Nowadays most of the people like shopping online. There are some reasons for this. First of all, people in modern life are really busy doing their work. And also they care lots of other things. So computer and internet give people a good chance to choose various goods without leaving their houses. Then most of the goods are cheaper online than in the common stores. Now people can buy most of the things online. And the situation i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likely to buy things online and they only eat and drink in common shops or enjoy music or films in theatres or cinemas. 筆者原本覺得自己示范后,學生會有許多不同的想法,可是單個學生在回答的時候,所說內容不如筆者預設的答案那么豐富。
接著,筆者就進行了合作教學。按照原先reading第一課時的post-task時的分組方式,四人組活動繼續進行討論來拓展關于computers facts的內容。學生們在reading第一課時的基礎上,比較熟悉地繼續進行小組活動為作準備。四人組小組活動的要求和內容如下:繼續討論準備講“電腦事實”方面的哪些內容,達成一致后,組內推選一個leader成員寫出組員決定的topic內容,并一起協調修改。接著大家需要用足夠的信息來支撐主題句,每人都要有句子呈現。學生進行了小組討論,筆者同時也允許他們在實在不會相關英語詞匯的時候用中文來表述,組內能力強的同學盡可能幫助其用已學英語知識進行表述。果然,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筆者了解到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想法很多。一組:他們打算說說電腦的歷史和發展(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第二組:他們說到電腦的環保性。第三組:說到電腦和網絡相結合的強大。再一組:說到電腦的將來。非常豐富的內容,讓筆者體會到頭腦集合的強大。
對此次合作教學的評價:
參考文獻
[1]王婷婷.多元智能理論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研究及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1
[2]卓麗華.運用游戲教學法構建中職幼師專業特色的英語新課堂[D].遼寧師范大學2011
[3]劉俊.語法翻譯教學和交際法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
[4]邵丹.中國初中英語學習者二語心理詞匯的調查及其對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D].遼寧師范大學2008
[5]朱廣瑜.文化語境與高中英語教學[D].遼寧師范大學2010
[6]孫敏.新課改下的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7]曹劍波.英語交際教學法與英語傳統教學法在初中課堂的結合與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9
[8]孫麗娟.合作學習在職業學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9
[9]竇黎.高中生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成績的相關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
[10]趙萍.高中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D].遼寧師范大學2009
[11]郝亦佳.中美跨文化交際中文化沖突的案例研究及其對第二文化習得的啟示[D].遼寧師范大學2010
[12]王璐.個體主義/集體主義傾向對成人英語學習者學習信念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09
[13]黃金子.三語教育背景下的朝鮮族英語教育[D].遼寧師范大學2009
[14]朱瑩.雙重代碼理論在中專英語情景對話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9
[15]劉秀花.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D].遼寧師范大學2009
[16]康丹華.大學英語四級測試中同義詞的研究及啟示[D].遼寧師范大學2009
[17]劉靜.個案研究:探索有效利用電影提高跨文化意識的途徑[D].遼寧師范大學2009
參考文獻
[1]陸婷.應用語言學學術語篇三詞立場詞塊對比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2]楊慧.詞塊運用與大學英語寫作水平關系的個案研究[D].延邊大學2010
[3]何濟生,王家云.“過程習作法”簡介[J].國外外語教學.1996(04)
[4]李燦.詞塊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13
[5]王錦霞.談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的介入[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1(04)
[6]張艷紅.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動態評價體系建構[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01)
[7]王永林,卞永成.教師介入對提高學習者自主性的作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6(05)
[8]江慶心.論教師介入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J].外語界.2006(02)
[9](美)傅丹靈,王志軍,著.如何教寫作[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10]劉英賢.詞塊教學對大學生英語語用能力影響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
[11]龔成紅.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在不同文體寫作中詞塊變體運用的實證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
[12]張素君,葉華.學生作文構思過程的教學干預[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9(07)
[13]儲愛華.詞塊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
[14]孔昭莉.中國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寫作中的詞塊使用發展模式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1
[15]張攀.不同寫作水平的學習者在英語寫作中詞塊使用情況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1
[16]況博群.詞塊在中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
[17]周瑜.中外英語專業碩士學位論文中的高頻四詞詞塊對比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18]膝春紅.英語語法與寫作--對美國堪薩斯大學中國留學生英文水平的調查[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3(04)
[19]SusanBosher.ThecomposingprocessesofthreeSoutheastAsianwritersatthepost-secondarylevel:Anexploratorystudy[J].JournalofSecondLanguageWriting.1998(2)
參考文獻
[1]趙娜.真實性理論下對等師生關系對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14
[2]郭俊娜.關聯理論對主持人話語解釋的有效性[D].遼寧師范大學2013
[3]劉海英.習語的認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4]盧思函.概念整合理論下英漢新詞的語義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3
[5]宋丹妮.大學英語教材真實性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6]李旭新.現代英語和漢語中名動轉類詞現象的認知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2
[7]田楊.初中生英語學習動機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8]馬龍玉.大學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9]張鐘予.澳洲原住民夢幻敘事語篇《卡彭塔利亞灣》連貫性解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3
[10]豈宇光.概念合成理論視角下廣告語言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11]王成偉.減負環境下初中英語作業布置的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12]高芳芹.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中國家庭圖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13]吳佳麗.合作學習在農村高中英語練習課中的實證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14]鄭麗華.框架理論視角下的婉約詞英譯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15]孔祥雯.概念合成理論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1
[16]李成瑗.四維文化智商理論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的應用及其對跨文化教學的啟示[D].遼寧師范大學2011
[17]董鑫.標記象似性和框架理論在言語幽默分析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1
[18]張婉音.真實性課外活動對大學英語教學反撥作用的實證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19]尹宏博.關聯理論視角下形容詞詞義不確定性的詞匯語用充實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20]郭蕊.概念整合框架下澳大利亞英語特色詞匯產生的認知機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21]劉妍.VOA在線聽寫系統對非英語專業學生聽力影響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22]張琳琳.語言教學真實性原則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2
[23]韓蕾.標準澳大利亞英語土著借詞的詞義變化解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