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5 16:35:07
序論:在您撰寫新生兒科護理綜述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 目的 探討加強護理模式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方便選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該院兒科住院就治的280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黃疸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加強護理模式。干預后,對兩組患兒的相關療效性指標進行觀測、分析比較。結果 觀察組有131例、對照組有122例完成觀察,完成觀察的兩組患兒在性別、胎齡、生產方式、喂養情況、年齡、體質量、Apgar評分及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兒黃疸持續時間為(4.02±1.01)d、黃疸消失時間為(7.05±2.20)d、胎糞初次排出時間為(12.94±4.06)h、經皮膽紅素(8.98±1.31)mg/dL及血清膽紅素(12.01±1.61)mg/dL,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加強護理模式;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3(a)-0149-04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tensive Nursing Model in the Hyperbilirubinemia of Newborns
CHEN Qing, MA Yi-qiu, WEI Su-lan, HUANG Xiao-ming, CHEN Cui-l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Yongni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Nanning, Guangxi, 53029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tensive nursing model in the hyperbilirubinemia of newborns. Methods 280 cases of newborn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jaundic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intensive nursing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the related curative effect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gender, fetal age, delivery method, feeding situation, age, body quality, Apgar score and severity of diseas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31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122 case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jaundice continuous time, jaundice disappearance time, first meconium discharge time, transcutaneous bilirubin and serum bilirub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4.02±1.01)d, (7.05±2.20)d, (12.94±4.06)h, (8.98±1.31)mg/dL and (12.01±1.61)mg/dL,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Intensive nursing model; Hyperbilirubinemia of newborns; Nursing effect
目前,新生焊叩ê燜匱癥占新生兒住院病因第一位,由于新生兒血腦屏障還未發育成熟,因此游離膽紅素易通過該屏障[1-2],由于游離膽紅素具有神經毒性作用,特別是對大腦基底核及各種腦干神經核的毒性,導致腦細胞損傷出現神經系統異常表現,可引起膽紅素腦病的發生。新生兒膽紅素腦病死亡率極高,50%~75%死于急性發作期,幸存者中75%~90%可有嚴重的神經系統后遺癥,是造成患兒聽力障礙、視覺異常及智力發育遲緩的重要原因[3]。近年來,膽紅素腦病的發生率有呈增高的趨勢[4],由于膽紅素神經毒性的可逆性,故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是降低高膽紅素血癥和膽紅素腦病發生關鍵,也是新生患兒護理的工作重點。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采用加強護理模式干預131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綜上所述,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經過及時有效的護理干預后可明顯縮短病程而早日康復,防止膽紅素腦病的發生,該次研究所采用的加強護理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治療護理效果,值得臨床推廣。但同時也應該加強新生兒預防高膽紅素血癥的護理工作,許多高膽紅素血癥患兒若能進行早期護理干預,是完全能防止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生,因此關于該方面的前瞻性研究可能會成為今后新生兒護理研究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 顏云,李清平.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的早期診斷研究進展[J].瀘州醫學院學報,2015,38(1):101-103.
[2] 陳陸飛,吳坤海,劉琛,等.高膽血癥新生兒溶血癥血清學檢測結果及相關因素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35(23):3173-3175.
[3] 范倩倩,王少華.膽紅素腦病早期診斷的臨床進展[J].醫學綜述,2014,20(7):1186-1189.
[4]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兒科雜志,2014(10):745-748.
[5] Bhutani VK, Johnson L, Sivieri EM. Predictive ability of a predischarge hour-specific serum bilirubin for subsequent significant hyperbilirubinemia in healthy term and ner-term newborns[J]. Pediatrics,1999,103(1):6-14.
[6] 張德芬.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藍光照射治療依從性的護理干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1):2626-2627.
[7] 林一霞,王穎慧,李志宏.新生兒重癥高膽紅素血癥危險因素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s志,2013,22(22):2424-2426.
[8] 陳昌粹.新生兒黃疸護理研究進展[J].安徽預防醫學雜志,2014,20(4):279-285.
[9] 張寧.護理因素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影響及其措施分析[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5,6(2):77-70.
[10] 許文波,周麗,陳玲.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治療[J].中外醫療,2015(15):62-63.
[11]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中國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研究協作組.中國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的多中心流行病學調查研究[J].中華兒科學雜志,2012,50(5):331-335.
[12] 王艷麗,鄒靜靜,汪惠琴,等.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的危險因素及其轉歸情況[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108-110.
[13] 張恒梅.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193例臨床病例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9(18):140.
[14] 馬繁榮,單玲.優質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14):150-151.
新生兒科存在或潛在的護理風險因素
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法律意識淡漠:在護理過程中,因部分護理人員缺乏慎獨精神和法律知識,服務意識不強,不耐心解釋家屬提出的有關問題,也沒有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操作規程和交接班制度,因此出現疏忽大意或用藥錯誤或各種醫療儀器的使用方法不當等,也未落實醫療器械用前檢查和治療中觀察等措施。尤其在夜班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護士任意簡化操作規程,致使護理記錄不準確或不及時,從而造成護理風險的存在。
護理人員技術不熟練,知識經驗缺乏:新生兒科護理人員嚴重不足,達不到規定的床護比例要求,特別在工作繁忙之時,常造成患兒家屬長時間的等待。同時再加上一部分護士對新藥的作用和藥物配伍禁忌缺乏足夠的了解、穿刺技術不太熟練、??浦R及經驗缺乏、護理工作量較大以及護理人員工作負荷過重等原因,導致某些護理流程不盡合理,因此易引起糾紛或產生護理技術風險。
新生兒科護理風險管理對策
加強護士風險意識教育,做好風險評估:要規范護理人員的操作程序和執業范圍,認清當前形式,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轉變護理服務觀念,實施全程護理質量管理,并有計劃、有目的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與風險教育意識,以減少護理中的風險。在護理中,由于患兒家屬有權知道各項護理操作內容和應承擔風險的事宜,因此護理人員要嚴格做好疾病發展的可預見性和風險評估[2],通過識別與評價風險,認真履行告知義務。對于風險評估較低的新生兒,應做好重點監護。我科在明確護理工作具有高風險的基礎上,針對潛在的護理風險,制定了相應的風險管理制度,如新生兒沐浴、撫觸等技術的指導和護理常規等,達到了預防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的目的。
加強護理質量監控,明確風險管理職責:要加強護理人員的醫德修養,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思想素質,切實履行護士的職責。要根據新生兒科護理工作的實際情況,成立新生兒護理質量監控小組,并制定風險管理制度、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及宣教制度,明確護理風險防范措施,使大家對各項護理工作有章可循,護理質量管理要職責分明。不斷強化對護理人員的知識培訓,定時進行護理安全管理討論,找出潛在的不安全隱患,并提出有針對性的防范和改進措施。注意加強巡視和記錄新生兒體溫、大小便次數、新生兒吸吮等情況,不斷促進新生兒科護理質量。在收送新生兒沐浴或護理操作時,應堅持逐個拆開清洗,不可同時脫掉多個新生兒的衣服,待洗完后應及時查對新生兒識別帶或手圈是否正確,在確定無誤后及時包裹好。注意沐浴期間應隨時調節水溫,工作人員更不得隨意外出,亦不可有非工作人員進入,避免導致護理風險的發生。
實行人性化管理,合理安排人力資源:人性化服務是強調以人為中心,在護理工作中不斷轉變護理人員的服務觀念,制定護理服務用語和護士風險防范培訓計劃,使其了解風險管理的作用與目的,明確護理人員和患者各自的權利,這不僅有助于護理服務質量的全面提高與持續改進,同時也對降低醫療護理風險具有重要的作用[3]。要根據新生兒科具體情況,制定可能發生的各項護理風險應急預案,并制作成冊,發到每位護理人員手中,要求人人掌握,從而進一步完善制度。另外要加強夜間、午間以及交接班期間的薄弱環節的工作,合理安排人力資源,盡量減少患者等待時間,提高巡視次數,以減少不必要的護理風險。
討 論
新生兒科是臨床高風險科室,但由于患兒家屬對醫療或護理風險認識不足,加之病情變化較快和患兒無家屬陪護,且從住院到出院均有護理人員操作進行,所以如果稍不注意某個細微護理環節,就可出現差錯,導致潛在護理風險的存在或造成新生兒不良后果。本組通過不斷分析護理工作中存在或潛在的風險隱患以及各項措施的落實,及時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加強和健全了新生兒科護理風險管理機制,做到了持續質量改進,使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及防范護理風險的意識得到了增強,提高了護士主動查找護理安全隱患和工作中薄弱環節的積極性,都能嚴格按照護理范圍和人性化的服務理念進行護理操作,并有針對性地規避了相關風險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了護理風險的發生,收到了滿意效果。
隨著醫學的發展和護理模式的改變,公眾的健康意識和維權意識日益增強,患者對護理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使護理風險管理已成為一項長期性和持續性的工作。尤其作為新生兒科護理人員,只有不斷加強防范護理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健全護理管理機制,合理配備人力資源,完善各種規章制度[4],努力從制度規范、護理服務流程、人員培訓、風險評估等各個環節入手,善于觀察,總結和分析護理安全風險管理與防范措施,從而才能有效推進科學化、制度化的護理質量管理,杜絕護理風險的發生,確保新生兒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王淳德,鄭思炳,王渠江.醫療風險管理淺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3,18(7):405.
2 夏純,鄧瑛瑛,王曉艷.臨床科室的護理風險管理[J].中國醫院管理,2005,25(2):44-45.
早產兒腦血流及與顱內出血的關系溫春玲張巍黃醒華(245)
公告(249)
超聲心動圖檢測動脈導管未閉對極低出生體重兒左室舒張功能多普勒參數的影響任錦霞姜維張鳳仙吳雅峰(250)
窒息新生兒血糖、皮質醇、胰島素水平變化及其臨床意義新生兒科雜志 周英陳菲巴雅(254)
新生鼠缺氧缺血腦損傷的組織學和MR影像變化孟淑珍張可冰薛辛東(257)
丹參對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腦皮質氧化還原因子-1蛋白和凋亡細胞的影響舒桂華朱玲玲徐向明郭錫熔李述庭(261)
固爾蘇治療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氣體交換功能的影響詹為紅(265)
連續腰穿治療早產兒重度腦室內出血療效觀察房曉祎郭繼忠吳北燕林霓陽(267)
2679例新生兒產后訪視分析葛秀英彭慧(269)
新生兒咽部畸胎瘤脫落致嘔血一例王郁戴愛玲(271)
Ⅰ期會陰成形及瘺修補術治療新生兒無肛舟狀窩瘺齊新李敏(272)
雙胎同患水痘二例閆芳華(274)
新生兒胎-胎輸血、先天性心臟病并肺炎一例葉一蓮卓觀達陳美英(275)
圍產期腦損傷診治進展學習班通知(253)
從影響因子看《新生兒科雜志》在兒科醫學期刊中的地位(260)
第九屆全國兒科急救醫學學習班通知(264)
新生兒顱腦超聲診斷技術學習班通知(286)
《新生兒科雜志》2005年第20卷索引(289)
《新生兒科雜志》征訂啟示(F0004)
紅霉素爐甘石混懸液治療新生兒膿皰病臨床觀察張玉琴(276)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治療新進展李春娥(綜述)夏振煒(審校)俞善昌(審校)(277)
母親孕期甲狀腺功能減低對子代智能的影響韓慧君(綜述)魏珉(審校)(280)
超聲心動圖對新生兒肺動脈壓力的評估鄭春華(284)
腸道微生態與益生菌JosefNeu黃瑛(287)
繼承傳統,繼往開來——《新生兒科雜志》20年回顧與展望馮琪(1)
加強窒息復蘇培訓,為降低新生兒窒息病死率及傷殘率而努力虞人杰葉鴻瑁(3)
新生兒窒息復蘇的有關進展華(7)
在實踐中掌握新生兒復蘇的技術要點和難點朱小瑜虞人杰(11)
新生兒科雜志 新生兒學術研討會及學習班通知(2)
全國生物信息資源檢索與利用學習班(2)
抗D和抗E所致新生兒溶血病一例林虹李春蕾(6)
摘自:2004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14)
新生兒乳糜胸1例姜春明米延關莉(22)
先天性膈疝誤診為多囊肺餅肺炎一例楊長坤耿紅麗(26)
新生兒限局性骨化性肌炎一例李慎黃萍(30)
從影響因子看《新生兒科雜志》在兒科學術期刊中的地位(32)
危重、高危新生兒血糖的臨床監測張莉萍竇山朵(38)
搶救新生兒有機磷中毒七例分析孫銀峰孫紅娟閔慶玲(40)
嚴重先天性肺發育不良二例報告徐承懿(42)
21-三體綜合征合并先天性巨核細胞性白血病一例張成元張海鯤李麗(43)
新生兒“胎糞吸引管”已生產(43)
早產兒慢性肺部疾病診治新進展戎群芳黃綺薇張國琴(44)
《新生兒科雜志》投稿須知(47)
早產兒早期及日間血漿β-內啡肽變化趨勢研究張雪峰童笑梅葉鴻瑁(15)
經鼻持續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評價劉翠青李莉劉素哲馬莉紀素粉(19)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酶在早期評估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預后中的價值黃燕萍李小權王安生康燕羅樹舫史瑞明辛華(23)
33家醫院新生兒復蘇前狀態的初步調查張小蘭朱小瑜李小毛(27)
膽紅素腦病患兒腦脊液中膽紅素水平相關的血清指標探討連志明(31)
淺談醫院產兒合作蘇艷芳李斌王永生崔宇(33)
鼻塞持續氣道正壓和肺表面活性制劑聯合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譚稼榮陳靜富琴琴蔣琦(35)
持續鼻飼喂養與間斷鼻飼喂養對極低出生體重兒的療效評估周小堅陳鮮威劉江勤陸中權(49)
早產兒早期靜脈營養耐受性的探討柳潔劉正娟張振強(53)
極低出生體重兒腸道外營養相關性膽汁淤積的臨床研究李卉馮琪王穎郭在晨(57)
窒息新生兒血清總膽汁酸、前白蛋白變化及其臨床意義探討鄭俊虎鄭駱穎王靖陳權新(62)
靜脈注射用丙種球蛋白治療新生兒ABO溶血病對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響曾華黃玉英盧曼中李毅吳曙粵(67)
新生兒敗血癥血清瘦素水平分析吳華向開富萬勝明(71)
健康新生兒血二胺氧化酶、D-乳酸測定及意義陳少華邱蕓蕓鐘富珍甘翠紅劉運科周曉光(74)
新生兒腸穿孔一例徐烈媛梁勇(52)
幽門前瓣膜伴空腸狹窄一例李延林(56)
新生兒絞窄性腸壞死三例診治體會新生兒科雜志 陳必全(66)
巨大肝臟海綿狀血管瘤破裂出血一例楊旭錦陳雪輝周彥文張愛華(70)
新生兒腸旋轉不良致多發性腸閉鎖一例魏艇鐘麟劉文英唐耘熳(86)
13-三體綜合征伴多發畸形一例程立紅肖娟祁俊明(87)
新生兒腸穿孔致胎糞性腹膜炎一例王碧祥(87)
圍產期新生兒急救學習班(61)
全國新生兒急救學習班(88)
40例早產低出生體重兒靜脈營養臨床觀察申宛冬王新民徐天鶴華子渝(77)
窒息新生兒胃黏膜pH值變化的臨床意義楊彤(79)
早產兒生后早期電解質特點的臨床分析馮俐平肖昕劉秀香(81)
先天性胃壁肌層缺損并穿孔八例臨床與病理分析楊戎威(83)
桂西地區337例壯族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病因分析李強潘紅飛楊顯先(84)
多胎早產兒38例治療與護理體會陳賀蘭王桂宏孫宏華(89)
動脈導管未閉的藥物治療進展王晨華(91)
核黃疸及其監測吳運芹黃玫(94)
宮內肺炎診斷陰影及其修正與結局朱小瑜梅家平鄺文英連朝輝楊傳忠(97)
先天性遺傳代謝病的早期診斷黃玉春張春花李茹琴莊蘭春程憲郭惟(101)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血清IL-18水平變化的臨床意義蔡寶萍婁燕陳永梅梁秋瑾李曉梅(104)
院前急救與轉運網絡對救治危重新生兒的實踐分析劉政孫平蓮張言圣(107)
作者投稿須知(106)
對作者書寫統計符號及論文中表格的要求(110)
新生兒HIE頭部亞低溫治療學術研討會及新生兒醫學新進展學習班通知(118)
新生兒行為神經測定、嬰幼兒智力測驗及早期教育培訓班(143)
高氧暴露下早產大鼠血清皮質醇變化的動態研究里健薛辛東(111)
胰島素對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腦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汪穎燁葉莉芬(115)
新生兒科雜志 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早期診斷及內科治療王慧琴(119)
新生兒心內直視手術麻醉前后呼吸循環管理白潔陳煜陳錫明周泓張劍蔚劉勤(121)
新生兒心律失常34例臨床分析李楊方吳玉芹陶娜劉玲許昆(123)
80例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血液酸堿失調臨床分析劉玲胡玫張路沈璟(126)
新生兒病毒性心肌炎8例臨床分析努爾亞加娜爾孫荷(128)
無脾綜合征一例方潤婷李銳欽黃瑩盧卓君柴鳴榮黃全發(130)
新生兒先天性腎病綜合征一例葛桂芝李普(131)
新生兒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一例曹永利王峻王凌夏(132)
新生兒先天性皮膚缺損一例朱鳳蘭王波(139)HtTp://
間斷咳嗽、憋氣二個月一例李鐵耕李娟娟(133)
窒息新生兒血清cTnI和CK—MB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王慧王立金余新超汪思應(136)
部分靜脈營養治療早產兒30例魏久貞(138)
轉化生長因子-β1與缺氧缺血性腦損傷關系的研究進展艾婷孫曉勉(140)
早產兒治療用氧和視網膜病變防治指南葉鴻瑁(144)
俯臥位輔助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臨床觀察林秀珍劉志慧(145)
重組人類促紅細胞素和鐵劑在極低出生體重兒中的應用研究饒斯清梁元清何政賢劉桂珍徐群芳(148)
低出生體重兒的圍產死亡分析馬雅玲張巍黃醒華(153)
早產兒血中過氧化脂質水平檢測及其意義蔣群胡迪(157)
新生兒MN溶血病一例高存嬌高瑞玲孫正蕓(152)
先天性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一例胡顰陳敏(177)
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致休克一例何縵(178)
母A型新生兒ABO溶血病1例王鑫王惠蔡寶萍張淑琴(179)
橫紋肌肉瘤一例新生兒科雜志 魏秀清田維敏江濤(F0003)
膽紅素誘導海馬區神經細胞Fas蛋白過度表達的實驗研究楊光英吳曉翠孔祥英田蕓崔韶峰(160)
MK-801對圍生期缺氧缺血性損傷后腦細胞線粒體膜電勢的影響黑明燕曠壽金殷萍(164)
腺苷蛋氨酸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應用研究崔其亮張慧劉海燕羅哲慧譚岱峰(167)
影響新生兒機械通氣治療成敗的因素分析陳艷娟李定華(169)
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裴敏昕巨容王斌(172)
新生兒重度窒息多器官損害的臨床分析黃華飛(174)
31例新生兒獲得性高鐵血紅蛋白血癥臨床分析李風華(180)
早產兒慢性肺疾病的炎癥反應機制及抗炎治療徐焱(綜述)華(審校)(181)
新生兒胃食管反流的診斷方法及治療進展陶源(綜述)姜毅(審校)(185)
全國第六屆兒童發育和臨床學術研討會暨兒童早期綜合發展學習班通知(188)
歐洲和加拿大肺表面活性物質臨床應用指南和建議甘小莊宋國維(189)
C-反應蛋白在監測早產兒院內感染中的臨床應用王瑩張巍黃醒華(193)
新生兒科雜志 NICU中早產兒營養狀況的初步探討孫秀靜華(198)
母乳中瘦素含量及其對新生兒生長調節作用的研究賁曉明秦玉明喻文亮陳冠儀張偉利吳圣楣(202)
新生兒陣發性血紅蛋白尿臨床分析周曉苓何振娟朱建幸儲淞雯(206)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測定的臨床價值徐舒楊樹杰易海英劉賀臨左華凱鄧香蘭劉翠忠(210)
神經節苷脂對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腦組織SOD、MDA影響的研究李靜劉冬云殷憲敏劉長云(214)
新生兒醫院感染23例分析及對策陳洪杰(216)
20例新生兒梅毒誤診原因分析李學珍成登菊(218)
結腸造影對新生兒腸旋轉不良診斷價值的探討李敏王瑋(219)
極低出生體重兒十二指腸喂養臨床探討段維權賈隨征(221)
新生兒水痘一例孫曉紅粱玉蘭李紅梅(F0004)
新生兒麻疹一例楊云鳳張麗萍許榛(197)
新生兒淚囊炎致敗血癥一例呂連菊(226)
“全國兒科主任(新生兒專題)臨床適宜技術高研班”將舉辦(209)
《新編新生兒窒息復蘇》出版書訊(233)
新生兒呼吸困難沈菁(整理)(223)
細胞黏附分子CD11b與新生兒感染郝玲(綜述)李艷芝(審校)(227)
紅霉素與新生兒喂養不耐受陳健平(綜述)劉義(審校)(230)
[關鍵詞] 新生兒黃疸;冷光源;藍光照射;照射時間
[中圖分類號] R722.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08-7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repeated intermittent and continuous cold light source blue light irrad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Methods 150 cases of full-term delivery of newborns with disease of jaundice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73) and control group (n=77) according to the light source.All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cold light source blue light irradiation,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ultiple intermittent cold light source.The levels of serum total bilirubin (TBIL) and direct bilirubin (DBIL)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evaluated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corded during treatment.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BIL and DBIL before treatment (P>0.05).After treatment,TBIL,DBIL concentr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TBIL,DBIL concentra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13.7%,in control group 32.5%,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ly of two groups (P
長時間的藍光持續照射,容易導致患兒煩躁不安,依從性較差,導致護理難度增加,患兒康復效果差,形成惡性循環[12];且研究顯示持續照射藍光還可能損傷新生兒染色體[13]。間歇藍光照射符合黃疸的組織分布,待深部膽紅素轉移至體表并達到一定濃度后進行光照,每次光照治療效率高,可以有效消除新生兒皮膚\表組織間隙中的間接膽紅素,達到降低體內總膽紅素水平的目的[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TBIL、DBIL濃度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TBIL、DBIL濃度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兩種藍光照射方式均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臨床療效相近的情況下對患兒進行間歇藍光照射治療,可有效降低患兒體內膽紅素濃度及不良反應發生幾率,提高患兒治療效果以及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Scrafford CG,Mullany LC,Katz J,et al.Incid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neonatal jaundice among newborns in southern Nepal[J].Tropical Medicine and International Health:TM and IH,2013,18(11):1317-1328.
[2] 唐紅裝,梁麗清,謝映梅,等.短時多次藍光療法在新生兒黃疸治療中的效果觀察與護理[J].廣東醫學,2010,31(23):3154-3155.
[3] 王林送.影響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預后多因素的臨床分析[J].安徽醫藥,2013,17(7):1178-1179.
[4] 楊璇.藍光照射聯合綜合治療對新生兒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所致高膽紅素血癥患兒血清指標的調節作用[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2):189-192.
[5] 《中華醫學會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全國新生兒黃疸與感染學術研討會紀要(附新生兒黃疸干預推薦方案)[J].中華兒科雜志,2001,39(3):184-187.
[6] 施旭紅,林海芳.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藍光照射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30):3762-3763.
[7] 劉備,馬國.新生兒黃疸的治療藥物研究進展[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5,35(16):1515-1519.
[8] 陳海英,劉玉惠.兩種護理方式配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對照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5,5(15):132-134.
[9] 孟娥,朱彥.不同藍光照射方式對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17):2857-2859.
[10] Liebmann J,Born M,Kolb Bachofen V,et al.Blue-light irradiation regulates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human skin cells[J].The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2010,130(1):259-269.
[11] 付小紅,魯紅.冷光源藍光間歇輔助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6):177-178.
[12] 樊愛民.新生兒黃疸藍光治療時間與不良反應的相關性分析[J].貴州醫藥,2016,40(5):503-505.
[13] 毛英.新生兒黃疸治療現狀與進展[J].醫學綜述,2011,17(5):723-726.
[14] 邵志芳,秦家龍.冷光源結合益生菌及護理干預治療98例新生兒黃疸的臨床療效[J].激光雜志,2015,36(7):147-148.
1 藍光照射的原理
膽紅素能吸收光線,以波長450~460nm的光線作用最強,由于藍光的波長主峰在425~475nm之間,故有人認為是人工照射的最好光源[3,4]。光療主要是使膽紅素光異構化[5],形成構象異構體(4Z,15E2bilirubin Ⅸα,簡稱ZE; 4E,15Z2bilirubinⅨα,簡稱EZ)和結構異構體(lumirubin,LR)。這些異構體屬水溶性,可經膽汁排泄到腸道或從尿中排出,從而使血清膽紅素降低。光療作用的部位是在皮膚的淺表組織,藍光照射是使體內的膽紅素不斷上升至皮膚表面后,使其分解,以達到降低血清膽紅素的目的。
2 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適應證及其不良反應
2.1 適應證 關于何時進行光療爭議頗多,鑒于核黃疸的高致死率和高致殘率,有些學者提倡早期行光療,但我國有些學者認為除非血清膽紅素異常升高,否則對患兒的神經系統并無顯著影響[6] 。同時Beutter等[7]研究認為膽紅素是一種強抗氧化劑,維持一定的膽紅素水平,可保護機體免于氧化的損害,就此爭議世界各國提出了不同標準。2000年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提出,不能用一個固定的界值作為新生兒黃疸的光療標準,而應根據患兒胎齡、日齡、出生體質量的不同而改變。因此,丁國芳等[7]推薦了適合我國國情的新生兒黃疸光療標準,見表1、表2。
表1
不同出生時齡的足月新生兒黃疸光療
標準(μmol/L)
時齡
血清總膽紅素水平
考慮光療光療
~24 h≥103≥154
~48 h≥154≥205
~72 h≥205≥257
>72 h≥257≥291
表2
不同胎齡/出生體重的早產兒黃疸光療
推薦指標
胎齡(周)/出生體質量(g)
總膽紅素界值(μmol/L)
出生~24 h~48 h~72 h
~28 周/
29~31 周/1 000~1 500 g≥17~103≥103~154≥154
31~34 周/1 500~2 000 g≥17~103≥103~171≥171~205
35~36 周/2 000~2 500 g≥17~120≥120~205≥205~239
2.2 不良反應 常見不良反應有發熱、煩躁、腹瀉、嘔吐、腹脹、皮疹、核黃素缺乏與溶血、青銅癥等。目前認為光療發熱與光譜中含紅外線而導致產熱過多有關;腹瀉與光療后膽紅素光異構體產生過多,腸道排泄時抑制腸道乳酸酶活性有關; 皮疹與光過敏有關[8] 。護士應了解這些不良反應,以便給予預防、護理和選擇恰當的光療方法。
3 藍光照射的儀器設備
常用藍光照射的儀器設備有單面藍光治療儀、雙面藍光治療儀、藍光毯、藍光床、藍光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s,LEDs)等。關于藍光照射儀器的選擇研究很多,袁曉路等[9]總結出臨床工作中可以首選BiliBed藍光床治療新生兒黃疸,不僅退黃效果肯定,而且方便、實用、不良反應少、不影響母乳喂養,同時又減少護理的工作量。李妮[10]發現Bilibed 嬰兒藍光床不僅在療效和護理方面優于傳統光療法,而且其治療方式也易被患兒及家屬接受。牟園芬[11]比較藍光毯與藍光箱對新生兒黃疸的療效及討論相應護理問題,得出結論輕中度黃疸以選藍光毯為宜,較重度黃疸則選藍光箱。孫金秀等[12]探討雙面與單面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療效及護理方法得出,雙面藍光照射在相同時間內使膽紅素異構化速度加快,對減少核黃疸有重要意義。張晨美等[13]探討藍光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s,LEDs)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光療效應,結果LEDs 在同樣的光強度下能起到普通單面藍光一樣的光療效果,可安裝在保溫箱內,有利于早產兒光療,且不良反應并不增多。目前國外主要通過HPLC 檢測膽紅素光異構體變化來選擇最佳光療光源。HPLC 應用薄膜層析原理,按照不同膽紅素光異構體具有不同極性將其分離,然后準確地測定每種膽紅素異構體量的變化,這種方法不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擾[14]。因此臨床上要根據患兒的黃疸程度和科室現有儀器選擇藍光照射的設備。
4 藍光照射的時間
不同醫院采用光療的時間也有不同,通常有間歇光療8~12 h和連續光療24 h。有學者認為,光療開始時,光療反應隨光強度的增加而增強,隨后光強度繼續增加,但反應增加率下降,直到達到“飽和”狀態,即在此點以后,即使光強度繼續增加,光反應也不會增加,當膽紅素濃度下降至100 mol/L時,即使繼續光療,膽紅素亦不再降低;連續或間歇照射療效無差別,后者可減少不良反應,可用于預防和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光療效果并不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加療效[15]。李華娟[16]、王金鈺[17]研究結果顯示間斷藍光照射避免了藍光持續熱效應對患兒體溫波動、生理節奏、生活環境的長時間干擾和影響,既能使黃疸消退,又不致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有利于疾病的康復和患兒的發育成長。劉仁蓮等[18]研究表明間歇藍光照射對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不僅療效好,而且可使新生兒父母在新生兒煩躁哭鬧時用語言和撫觸安慰,避免新生兒“皮膚饑餓”現象,使新生兒安靜,達到心理上的滿足與身體舒適[19] 。鑒于間歇藍光照射的效果更好,不良反應相對較少,因此建議臨床上多采用間歇光療法。
綜上所述,藍光照射是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首選方法,藍光照射的時間首選間接光療,光療的儀器設備臨床上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陳金龍.中華新生兒學.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437.
[2] 陳吉慶,昊升華.實用兒科診療規范.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37-39.
[3] 金漢珍,等.實用新生兒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05-307.
[4] 楊羊珍.新生兒黃疸日光早期干預的療效觀察.中國誤診雜志,2002,2(5):411.
[5] Onishi S,Isobe K,Itoh S,et al.Metabolism of bilirubin and its photoisomers in newborn infants during phototherapy.J Biochem,1986,100:789-795.
[6] 李鳳英,陳自勵.新生兒黃疸診斷治療中的分歧與爭議.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9,14(2):831.
[7] Beutter E,Gelbart T.Demina A1 Racial variability in the 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 1(UGT1-A1)promoter:a balanced polymorphism for regulation of bilirubin metabolism.J Proc Natl Acal,Sci,1998,95(14):8170-8174.
[8]Moan J.Light therapy of newborn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Tidsskr Nor Laegeforen,1992,12:1459-1463.
[9] 袁曉路,洪洲.藍光床與傳統光療箱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比較.安徽醫藥,2007,11(7):632-633.
[10] 李妮.新生兒黃疸2 種藍光療法的臨床比較.實用護理雜志,2000,16(5):23-24.
[11] 牟園芬.藍光毯與藍光箱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比較.護士進修雜志,2001,16(11):814-815.
[12] 孫金秀,馮玉梅,呂守英.雙面與單面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療效比較.齊魯護理雜志,2007,13(3):24-25.
[13] 張晨美,杜立中,王玨.應用藍光發光二極管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研究.中華兒科雜志2001,39(6):323-326.
[14]Myaea A,Sender A,Valette V,et al.Early changes in cutaneous bilirubin and serum bilirubin isomers duing intensive phototherapy of jaundiced neonates with blue and green light.Biol Neonate,1997,71:75-85.
[15] 馬加宏,陳凱.臨床新生兒學.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261.
[16] 李華娟,劉月利.間斷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36例療效觀察.山東醫藥,2001,41(16):49.
[17] 王金鈺.多次短時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7,15(3):77.
關鍵詞:新生兒;二次斷臍;臍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4-0313-01
新生兒臍部是病原微生物人侵的特殊門戶,極容易發生局部感染,若處理不當,容易引起新生兒臍炎和出血。二次斷臍有預防新生兒臍炎、臍部出血和縮短臍部脫落時間的作用。我科對正常新生兒實施二次斷臍,防止臍部感染,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對2011年8月~2012年2月出生的187例新生兒二次斷臍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選擇2011年8月~2012年2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兒,包括正常分娩和剖宮產分娩的新生兒187例,不包括轉科和轉院的新生兒。
1.2 時間:新生兒出生后,胎兒出生后1~2分鐘應用氣門芯在平臍輪處結扎,距結扎遠端0.5 cm處斷臍,擠除殘血,再用5%碘酊消毒斷面,以無菌紗布覆蓋,并用經環氧乙烷消毒的新生兒護臍帶包扎,出院當日新生兒體格檢查無異常,在晨間沐浴后,行二次斷臍。
1.3 方法:新生兒出生72小時以上,于哺乳后1 h進行,操作室室溫調節至28℃。在晨間沐浴后,用0.5%碘伏棉簽消毒臍部二次,左手拿無菌有齒鑷提起臍帶殘端,暴露臍根及周圍,右手持無菌組織剪(剪刀頭部有一月牙形缺口),剪刀與新生兒臍部皮膚角度呈15°~3°夾角,沿臍根部從不同方向環形剪除殘端臍帶,保持創面平整,減少臍帶組織殘留。然后用0.5%碘伏消毒創面及創面邊緣的皮膚,直徑5cm,再用一次性愈臍貼包扎臍部,如創面有少量滲血,用無菌棉球壓迫止血,如出血較多可用明膠海綿壓迫止血。二次斷臍時有滲血或出血的新生兒,要3分鐘、60分鐘,90分鐘,2小時仔細觀察臍部滲血情況,并常規告知家屬和產婦,注意觀察臍部有無滲血,避免新生兒大聲哭鬧。如發現有滲血及時處理。新生兒每日沐浴后用0.5%碘伏清潔臍帶殘端及臍周皮膚,更換愈臍貼,連續3天,注意保持臍部干燥、清潔。
2 結果
對187例新生兒二次斷臍進行觀察。家屬對新生兒二次斷臍的效果滿意率100.00%,無一例新生兒出現臍部感染、交叉感染和意外損傷等并發癥。99.33%的新生兒2次斷臍后5天~7天臍部創面完全愈合,效果佳。0.66%的新生兒臍帶創面愈合延長至第10天愈合。有約8%的嬰兒有哭鬧現象,隨著護理人員的細心呵護,哭鬧很快停止。0.5%的新生兒二次斷臍后有極少量出血,只需用無菌吸收性明膠海綿和愈臍貼加壓纏繞于腹部即可止血。新生兒二次斷臍前對其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及健康宣教,制訂操作規范流程,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是保障新生兒二次斷臍效果的重要措施。
3 討論
3.1 新生兒出生后,常規氣門芯結扎臍帶,用一次性臍帶卷包扎臍部,次日晨間沐浴后,解除臍帶卷,使其暴露自然干燥,72小時后行二次斷臍,此時臍部殘端較干燥,剪除殘端不易出血,若過早剪去臍部殘端,由于臍部殘端暴露時間過短,還未干燥,剪除時易出血。因此出生72小時后行二次斷臍效果最佳。
3.2 新生兒出生后,臍部用氣門芯結扎,若未進行二次斷臍,臍帶殘端不易脫落,往往造成出院后由于臍部消毒處理不當而引起臍部感染,滲液,滲血。造成家屬擔心,沐浴時也不方便。二次剪臍法在預防新生兒臍炎,臍部出血和縮短臍部干燥所需時間等方面取得滿意的效果。
3.3 二次斷臍時嚴格無菌操作,無菌鑷及組織剪應每人一份,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擦干,高壓消毒備用,
防止交叉感染。
3.4 對住院新生兒觀察和出院新生兒的隨訪發現,二次斷臍后臍孔恢復良好、美觀,無1例發生繼發感染,家長滿意率100%。
4 小結
新生兒臍部是一個易感部位,臍帶斷面又是一個創面,是細菌入侵的門戶,若臍帶處理不當,容易引起臍部感染。通過正確評估臍殘端的性狀、干濕度、顏色的變化,適時二次修剪臍殘端,在預防新生兒臍炎,臍部出血和縮短臍部干燥所需時間方面取得很好的療效,由于操作方法安全,簡便易行,效果滿意,使圍產兒保健工作得以提高,因此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總之,二次斷臍推廣應用需遵循知情同意權,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制訂操作規程,加強培訓及考核,是保障二次斷臍安全的重要措施,對保證醫療安全、減少醫療糾紛也有積極的防范作用。
參考文獻
[1] 于海泉,韓全鄉,姜祖光.新生兒皮膚醫院感染淵查分析EJ3.中外健康文摘,2007,4(7):878-879
[2] 顏芳.新法剪臍預防新生兒臍部感染的臨床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06,21(10):955
[3] 王華英,胡婉珍,李樂華,等.新生兒剪臍時機的臨床觀察EJ3.中華護理雜志,1999,34(9)523-525
[4] 鄭小莉,熊仕富.二次剪臍法在產科中的I臨床應用EJ3.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8)86
[5] 張宏玉,蒙莉萍,謝春麗,等.臨床臍帶護理方式現狀綜述.中華護理雜志,2008,43(3):275.277
[6] 劉雪梅,袁秋云.新生兒一次斷臍162例臨床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09,18(3)
[7] 沈惠琴,馬桂芹,齊玲.新生兒二次剪臍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7,26(5):512-513
[8] 林澤.圍產兒厭氧菌感染.新生兒雜志,1990,5(5):231
[9] 黃德珉,陳儉紅.新生兒疾病學.北京:人民衛士出版社,1988:354-355
[10] 王慕荻.兒科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38
[11] 李海秀.新生兒臍炎合并敗血癥的護理[J].中華現代兒科學雜志,2004,1(3):275-276
[12] 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8
[13] 王蘭華.新生兒剪臍時機的臨床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1999,34(9):523
[14] 朱新群,賈殿舉,馬楠.婦產科感染基礎與臨床E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354
關鍵詞:新生兒,黃疸,中醫護理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皮膚、鞏膜及黏膜黃染的臨床癥狀。在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發病率高達
34. 94%[1]。新生兒黃疸包括生理性與病理性兩種。生理性黃疸多不用治療,而病理性則可能引起后果嚴重的膽紅素腦病即核黃疸,導致患兒出現死亡或神經系統后遺癥。我院對該病采取中醫治療、預防、護理,效果顯著,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臨床資料 選取2006 年1 月~2009 年10 月我院出生的全部新生兒黃疸病例,,共27例。其中生理性黃疸16 例,病理性黃疸11 例。根據臨床表現,輕度黃疸15 例,中度9 例,重度3 例。患兒住院天數最短5天,最長10天。27例患兒中,足月兒19 例,早產兒8 例;女嬰12 例,男嬰15例。
1.2護理方法
1. 2. 1 一般護理 每天在護理時至少要測4 次體溫,觀察是否有發熱,若發熱說明有并發癥產生,應及時處理;囑產婦及時給新生兒供給奶水,注意患兒吮乳情況,若患兒吮乳有力,進食量亦可,并多喂水保證熱量供應。在護理時應注意臍部清潔,并每日勤換柔軟的尿布。
1.2.2重點護理 皮膚是重點觀察項目,應注意觀察其皮膚面目黃染的發生時間、顏色深淺,消退及加深時間等。若黃染的發生時間過早、過晚或時間過長,其顏色較深,或該退不退,均說明其黃疸為病理性黃疸,病情較重,應及早治療。觀察小便時,應注意小便的顏色深淺。
1.2.3 辨證施護 護理人員掌握好藥物的性能與禁忌,根據不同分型辨證施治施護,如濕熱熏蒸型選用茵陳蒿湯加味;感受邪毒型選用犀角散加減;寒濕阻滯型選用茵陳理中湯加味,瘀血內阻型常選用血腑逐瘀湯加減。
2. 結果
2. 1 護理結果 全部病例均痊愈,無一例發生膽紅素腦病。隨訪患兒均生長發育正常,無神經系統后遺癥的發生。
2.2 護理療效判定
依據高等醫學院校4 版教材《兒科學》新生兒黃疸診斷標準[2] ,足月兒血清膽紅素> 205/ umol/L ,早產兒> 256umol/ L 為病理性黃疸;如小于以上數字則為生理性黃疸。痊愈:辨證施護后黃疸消失,血清膽紅素降至正常( ≤17. 1umol/ L) ; 好轉:肉眼觀察皮膚黃疸消退,血清膽紅素下降,但未降至正常值( ≤17. 1umol/ L) ; 無效: 黃疸未消退,血清膽紅素持續不降。
3. 討論
中醫認為:黃疸的出現多由孕母感受濕熱或寒濕傳入胎兒,或小兒出生后感受濕熱邪毒所致。無論孕母懷胎,還是小兒出生后,感受濕熱或寒濕之邪而致病發病,皆有濕在其中。其治法為熱則清之,寒則溫之,濕則化之、祛之。臨床常將其分為濕熱熏蒸、感受邪毒、寒濕阻滯、瘀血內阻四個證型進行治療。
祖國醫學的精髓在于辨證施護,而中醫護理的關鍵也是辨證施護,在本組患兒的治療中,中藥茵陳至為關鍵。茵陳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的功效,是治療黃疸的主藥。由于其作用突出,故可配伍用于各型黃疸?,F代藥理研究表明:茵陳有明顯的利膽作用,在增加膽汁分泌的同時,也增加膽汁中固體物、膽酸和膽紅素的排出量。因此,茵陳在治療黃疸時,是必不可少的藥物。在辨證治療新生兒黃疸要注意小兒年少,用藥時宜輕宜小,中病即止[4]。雖然用藥是醫生的職責,護理人員也要掌握好藥物的性能與禁忌,對臨床觀察病情、判斷疾病的轉歸和預后很有幫助。
新生兒黃疸主要表現為: 皮膚黃、目黃、小便黃,大便顏色淡或呈白色,出現發熱、拒食、精神不好、嗜睡、兩眼呆滯等癥狀。因此在新生兒黃疸的護理中,皮膚是重點觀察項目。應注意觀察患兒皮膚面目黃染的發生時間、顏色深淺,其顏色是逐漸加深,還是逐漸消退,加深及消退的時間等。如果黃染的發生時間過早、過晚或時間過長,且顏色較深,或該退不退,均說明其黃疸為病理性黃疸,病情較重,應及早治療。觀察小便時,應注意小便的顏色深淺,聞尿味臊淡或重,如顏色深黃,尿味臊重,說明濕熱較重;如顏色淡黃,尿味不大,說明其濕熱不重?;純捍蟊愕念伾珵辄S色味大,說明其熱象較重;若為灰白,說明有瘀血內阻[3]。
總之,新生兒黃疸除給以及時積極治療外,臨床護理也非常重要,特別是辯證施護,更能有效地促進黃疸嬰兒的康復,預防膽紅素腦病的發生。本組27 例新生兒黃疸經合理的護理,收到很好的療效,說明辨證施護在本病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高桂娥,綜述,吳曙粵,新生兒黃疸的中醫藥治療概況,廣西醫學,2007,11月,29(11):1732-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