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5 16:34:10
序論:在您撰寫藝術的社會環境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技術創新 行動 環境變量
技術創新作為一種具有工具合理性的科技與經濟相結合而一體化發展的結構功能連續統,乃是現代社會系統為滿足其經濟、科技與社會協調發展之功能需要而作出的一種系統結構功能分化的結果。技術創新不僅在微觀上構成了企業為滿足其生存發展所必須作出的主導性行動,而且在宏觀上也逐漸顯示出其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并構成了一種獨特的社會結構功能層面??梢院敛豢鋸埖卣f,技術創新“已經構成了一種至少從工業革命以來的社會轉型的基礎發動機”([1],p.13)。
正因為如此,自從熊彼特首次提出創新概念并建構了其作為一種經濟發展理論的創新理論體系以來,技術創新就一直受到了學術界的關注,并對其進行了大量的經驗研究、理論概括和統計測度,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和顯著的社會效益。透過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看到,由于技術創新主要是在經濟與科技相結合的領域中得到生成和發展,故而首先主要是在經濟學的理論框架下由技術經濟學、科技管理學和企業管理學等學科作出了較詳細的考察和研究。但是,隨著對技術創新研究層次的深入及研究范圍的拓展,而且也隨著技術創新活動逐漸越出單純的經濟系統并在社會整體系統之中功能凸顯趨勢的增強,其所具備的社會行動性質和社會關系結構等非經濟特征就遠非純粹的經濟學理論框架所能涵括的了。而這實際上就是為對技術創新的社會學研究提供了契機,即對技術創新進行社會學研究的必要性。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對技術創新給出這樣的解釋性定義:技術創新是由創新主體(企業)所啟動和實踐的、以成功的市場開拓為目標導向、以新技術設想的引入為起點,經過創新決策、研究與開發、技術轉化和技術擴散等環節或階段,從而在高層次上實現技術和各種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及其社會化和社會整合,并最終達到改變技術創新主體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社會行動或行動系統。從這樣一種定義出發,可以看到,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行動或行動系統,技術創新無論其創新資源的獲取與社會動力的提供,還是其社會運行機制的展開和社會功能滿足方式的呈現,都總是離不開其社會環境的。因此,考察技術創新行動或行動系統的社會環境變量及其特征,就成為題中應有之義了。
在社會學理論中,環境是與行動相關聯的。從社會學中行動或行動系統的概念來看,任何社會行動總是行動者與其環境之間的某種關系,而社會行動之所以具有區別于行為或“觀念的流溢”的規定并從而具有客觀的自主性正是從這一關系中得出的。一般來講,社會行動具有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與行動的主觀方面即行動者相對應的有兩個因素:①目的——行動過程所要達到的未來狀態;②規范——與行動目的相一致的價值標準和行動規范。與行動的客觀方面即環境相對應的也有兩個因素:①條件——環境中不能為行動者所控制的因素;②手段——環境中能夠為行動者所控制的因素。這四種因素的組合即構成了所謂的社會行動的“行動參照構架”。正是這種行動參照構架(又可簡化為手段——目的構架或條件——規范構架)的形成,不僅從整體上規定了社會行動的基本特征,即社會行動本身是包含其環境因素的行動參照構架整體,或者說是一種行動系統,而且也規定了社會環境的性質,即環境是作為行動的客觀方面而參與了行動參照構架的形成,環境是不能脫離行動而自在成立的。這也就是說,社會行動不僅是有目的的,而且它總是在一定的客觀環境中進行的,這種客觀環境一方面作為條件限制了行動的取向和范圍,另一方面又為行動提供了手段或工具;行動者在其行動過程中不能超越于環境之外,但卻能從環境中獲取行動的手段或工具。同時,環境也不是自在和孤立的,而是在和行動的關聯中存在著和發展著的;其對行動的條件限制和手段提供只有在和行動的目的相連接時才能成立,才有意義。更進一步地講,環境只有在和行動的互動關系格局中才能獲得自身的存在意義和價值,才能獲得其與行動者相對應的獨立性和外在性。行動者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以文化為中介的,文化的作用是為行動者提供了行動規范。
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行動或行動系統,技術創新也必然具備上述的行動參照構架的特征。也就是說,在技術創新行動中,它必然要以其主觀方面即技術創新的目的與規范同其客觀方面即技術創新的手段和條件之間的關系來建構自己的行動構架。這一方面表明,技術創新行動不僅有著自己特定的目標指向,而且也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會環境之中并與之發生關系,它或者受到環境的限制而調整自己的行動路線和范圍,或是從環境中獲取技術創新的手段和資源以達成自己的行動目標,并在此過程中同時也參與了對環境的重建。另一方面則表明,要考察技術創新行動的社會環境,就必然離不開技術創新行動本身,因為環境已經成為了技術創新行動構架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技術創新之社會環境的考察應以環境和行動之間的互動關系為出發點。但是,遺憾的是,在以往的對技術創新的研究文獻中,不僅對環境因素的作用強調不夠,而且即或有所提及,也只是把技術創新行動和其環境當作兩個無內在關聯性的分離系統來處理的。而從社會學的角度以社會行動參照構架為理論出發點來考察技術創新行動的社會環境變量及其特征、技術創新行動與其環境的互動作用關系以及由此引發的環境變遷的社會過程和機制等就更是殊見。因此,在本文中筆者將主要以技術創新行動之行動參照構架為理論基點,去考察技術創新行動其特有的社會環境變量及特征,而技術創新與環境的互動作用關系和環境變遷的社會過程及特征則留待它文中再作闡述。
從一般的意義上講,技術創新行動的社會環境就是作為創新主體的企業所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大系統。社會系統是由多種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因素集合而成,其中經濟的、政治的、科技的、文化的乃至自然環境的等等因素,構成了社會這一復雜的有機體。因此,廣義地講,這些因素及其關系均可作為技術創新的社會環境因素而存在。但是,由于我們在這里考察技術創新之社會環境因素的理論出發點是技術創新的行動參照構架,這種行動參照構架中的環境因素或者作為創新手段為創新主體所把握,或者作為條件因素制約著創新目標的達成。這就表明,要確定技術創新的社會環境因素就必須從其與技術創新行動的關聯性特征出發,才能從廣泛的社會環境因素中獲得技術創新之獨特的社會環境因素的恰當的定位。從環境因素與技術創新行動的關聯性或技術創新之行動參照構架出發,我們可以確定出作為技術創新行動之特定社會環境因素的幾個變量,即社會物質資源、社會制度模式和社會文化背景等三個環境變量。
1.社會物質資源
社會物質資源是影響和制約技術創新行動的最基本環境變量,是社會環境系統中對技術創新行動的“硬性”約束要素。如果社會物質資源出現短缺,或者其與技術創新行動系統的互動交換關系發生障礙,則勢必導致技術創新之行動參照構架中手段要素的比例減少而條件要素的比例增加,其結果,是在限制了創新主體對創新資源的有效獲取的基礎上也阻礙了技術創新行動的正常展開和順利實現。
如果以文化的主層次結構的標準來看待技術創新行動之社會環境系統的話,則社會物質資源這一環境變量是居于該系統結構的器物層次,其和技術創新行動的互動作用和交換關系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領先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居于技術創新行動之社會環境系統結構的器物層的社會物質資源環境變量并非純然是一種具自然物質性的要素的集合,而是一種包含了生產要素資源、人力資源、資金投入、市場需求和信息資源等在內的廣義性社會物質資源系統。
生產要素資源包含了技術創新所必須的原材料和機器設備等,它是影響技術創新的社會物質資源環境變量中的最基本的成份。如果缺乏這種最基本的環境要素的供給,技術創新行動將無從談起。在熊彼特的創新概念中就曾指出,所謂創新就是把一種從未有過的關于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現有生產體系之中,而其中的一種新組合形式即獲得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的供應來源的實現就是一種創新。由此可見,雖然生產要素資源不能涵括技術創新之社會環境要素的全部特征,但作為一種基本的社會物質資源性環境要素卻是技術創新行動所不可缺少且必須與之發生互動關系的。
人力資源主要包括企業家群體和技術創新各環節所需的專門人才,它構成了技術創新行動的人才性資源環境。技術創新作為一種包含諸多運行環節或階段的社會行動,其全過程的順利展開和成功實現必須通過人的活動或行動才能完成;其各個環節、各個階段的運行質量和速度都取決于從事該環節工作的專門人才的科技水平、創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的高低。企業家群體是技術創新的啟動者、協調管理者和風險承擔者,而技術創新各環節所需的專門人才則是創新能否正常運行和順利實現的技術性保證。因此,如果技術創新行動系統不能同其人力資源環境要素發生通暢的社會交換和互動,則勢必導致創新所需的企業家和各類專門技術人才的匱乏和枯竭,從而也必將導致技術創新行動的瓦解。在這一點上,美國著名經濟學家T·舒爾茨也曾指出, 在通過科技進步提高生產力的問題上,“資本的傳統概念必須加以擴大,以便容納人力資本”([2],p.1),“從分析的角度來說,如果有可能將所有不同形態的人力資本集中在一起,其作用會大大超過全部非人力資本”([2 ],p. 2)。這種看法實際上是以一種經濟學投入產出分析框架中的資本概念闡明了人力資源的貯備以及對其進行的投資對于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的重要性。
資金投入是技術創新的社會物質資源環境變量中又一重要的約束性因子。由于技術創新行動的高風險、高投入和高效益性質,從而決定了資金投入作為一種技術創新之社會物質資源環境要素的獨立性和重要性。西方的一些發展經濟學家曾經指出,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因為根據哈羅德-多馬模型,在一定的生產技術條件下, 社會資本總擁有量與總產出之間存在著由資本產出系數所表示的關系;若資本產出系數不變,增量產出則完全要依賴增量資本投資。據此,他們認為,大規模的投資和由此造成的資本累積是使一國經濟實現起飛的前提條件。不管這種純粹的經濟學增長模型的假設是否恰當,單從技術創新行動本身來看,如何選擇合理的資金投入方向以及降低資金投入的風險- 效益比,則的確是制約技術創新成功實現的前提條件。
市場需求既是促進技術創新的外部社會動力,也是技術創新之社會物質資源環境變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世界范圍內的技術創新實踐來看,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壓力。市場發育不健全,市場體系不完善,則以市場需求信號為主要表征的市場機制就不能有效地起到促進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并引導其創新發展方向的作用。因此,在技術創新行動中,如何準確地把握市場需求的類型及其發展趨勢,如何建構良好的市場體系和市場運行機制,從而把市場需求從技術創新行動參照構架中的條件取向轉化到有利于技術創新的手段取向上,并形成技術創新行動系統和市場需求之間靈敏通暢的社會互動關系,乃是技術創新能否順利啟動和成功實現的重要保證。
信息資源是技術創新之社會物質資源環境變量中的又一重要成分。從信息論的角度看,技術創新行動實際上就是技術創新行動系統內部以及該行動系統與外部社會環境之間信息的輸入和輸出關系的總和。就技術創新行動系統和環境之間的信息交換來看,在創新的啟動和決策、R&D、生產、銷售和創新擴散等諸環節或階段上, 都存在著大量的信息的流動和交換活動。如果缺乏這種從外部社會環境中獲得或輸入的足夠的信息資源,如科技發展信息、市場需求信息、地區和行業技術改造信息、技術引進信息等,則勢必導致技術創新行動由于得不到適度質量和數量的信息保證或是無法作出決策而啟動,或是創新諸環節之間聯系紐帶中斷,或是創新產出過程受阻,或是創新擴散過程失效等。因此,在闡述技術創新行動的社會物質資源這一環境變量時,就不能只定位在人力、資金、市場或生產技術要素等物質性的成分上,還必須充分認識到信息資源的重要性和制約能力,從而充分發揮信息資源在技術創新行動中的觸發作用、紐帶作用以及創新資源集聚作用等。這實際上就是要求在技術創新行動中,必須謀求有效的技術創新行動系統與其社會環境之間的信息溝通,并建構出有效的溝通渠道。這種信息溝通的渠道大致有以下幾種:①大眾新聞媒介;②學術刊物和學術會議;③政府部門的信息;④技術市場;⑤行業之間的信息網絡;⑥同學、同鄉、熟人等非正式的人際關系網絡等。
2.社會制度模式
在社會學看來,社會制度是“被歷史地加以傳遞的外部社會安排以及在社會化過程中加以傳遞的內化了的社會價值”([3],p.316)。帕森斯則更明確地指出,“制度是規范的一般模式,這些模式為人們與他們的社會及各種各樣的子系統和群體的其他成員互動規定了指定的、允許的和禁止的社會關系行為的范疇。在某種意義上,它們總是有限制的模式”([4],pp.144—145)。這就表明,社會制度作為人們社會行動和社會關系的制度化規范價值體系,是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而出現、發展而發展的。它在規范人們社會行動、實現社會進步以及必要的社會秩序的維系等方面都發揮著核心的作用。
從上述界定中我們可以看到,社會制度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特征:第一,社會制度具有相對于社會行動的外在性和獨立性。社會制度是在人們為滿足某種社會需要并維持社會秩序的整合過程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建構出來的;但社會制度一經建構出來,由于其組織人類社會生活的形式化程序和合法化價值,從而導致了它逐漸地同具體的人類社會行動相脫離而具有了外在性和獨立性的特征。正如P.布勞所指出的:“社會制度構成一種歷史現實,它至少部分地存在于人類之外并獨立于構成社會的人類”([3],p.316)。第二,社會制度對人們的社會行動具有限制性和規定性。由于社會制度的外在性和獨立性,導致其表現為一系列形式化的規則和程序,從而為人們的社會行動提供了一種限制性和規定性。作為制度的外在安排,這種形式化的規則和程序往往是由制度建構者或提供者通過強制性的方式建立起來的,從而也使得社會制度本身具備了一種強制性的力量。
對于技術創新行動而言,社會制度的這種外在性和獨立性特征必然導致其作為技術創新行動系統的外部環境變量而出現;而社會制度的強制性和規定性力量則決定了它必然成為技術創新行動系統所必須面臨的最為重要的環境變量的性質。作為技術創新行動的一種特殊的社會環境變量,社會制度或制度模式不僅為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企業提供了一種共享的行動規范,從而使企業之間或企業與其環境之間的互動和交換能夠按照某種穩定的或可預期的方式進行,而且在這種互動或交換活動的制度化過程之中,它也歷史地塑造出了一種企業之間、企業和社會之間的利益分配格局。企業在共享這一制度安排后果的歷史過程中,隨著其合法化和形式化程度的提高。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對這種制度化安排付出不斷的、大量的利益投入尤其是機會成本投入,并對其抱有長期的利益收益預期。由于這種在歷史過程中所付出的成本投入- 利益收益行為選擇模式是很難更改的,因為更改意味著企業以往的成本投入可能全部或大部分作廢,因此,在這一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往往具有很強的剛性,從而對企業從事具“更改”性質的技術創新行動構成了強大的障礙和挑戰。這就正如帕森斯所說的,社會制度模式以及其所塑造出來的利益分配格局“它們在滿足處于某種典型條件下的系統功能必要條件的意義上,維持一種穩定狀態的條件。它們規定的限制使經濟和其他方面的約束得以生效。這種限制一旦被打破,不僅會涉及利益的得失,還會涉及權力和義務的破壞和侵犯?!保╗5],p.90)對于企業的技 術創新行動而言,其具體表現為技術創新行動的功能目標要求與企業既定利益分配格局之間的摩擦和沖突,表現為那些在技術創新過程中利益得失不同的企業或企業成員對由技術創新行動所建構出來的新的制度安排或原有制度安排的調整其社會認同方面的嚴重差異和分歧,等等。而所有這一切都構成了企業從事技術創新行動并由此建構新的行動規范和組織形式以及實現其制度化過程的嚴重障礙。
根據社會需要類型的分類標準,即根據社會制度滿足人類社會需要和規范協調人們社會行動與社會關系的不同維度,我們可以把社會制度模式劃分成如下類型:經濟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軍事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及福利保障制度等等。其中能夠納入技術創新之行動參照構架中成為技術創新之社會環境變量的主要制度類型有經濟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而其他社會制度類型雖也可作為環境因素影響技術創新行動系統的結構、過程與實現,但較之于前述幾種的影響而言則僅具有一種間接性和邊際性,因而在一般情況下可以對它們存而不論。
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社會制度這個詞在社會科學或社會學中的使用其涵義是十分廣泛且有較大差別的。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它不僅指“由周密制定、易于確認和相對穩定的規范、價值觀和法律控制的社會行為的各個方面”([6],p.298),不僅“指日常意義上在社會中出現的各種社會組織模式”([6],p.299),而且也指控制著社會生活的某些重要方面的制度領域或社會系統中各種獨立完整的結構功能層面。上述社會制度的不同層面或維度均構成了技術創新行動必須面臨且不得不產生和運行于其中的一種制度環境,而不論這種環境是表現在制度建構的發生學維度上還是表現在制度轉軌的結構過渡維度上。新制度學派經濟學家戴維斯和諾思曾對所謂的“制度環境”和“制度安排”作了區分,在他們看來,“制度環境”是“一系列用來建立生產、交換和分配基礎的基本的政治、社會和法律基礎規則”([7],p.270),而“制度安排”則是“支配經濟單位之間可能合作與競爭的方式的一種安排”([7],p.271),它可能是正規的、長期的,也可能是非正規的、暫時的。其實,這種區分從社會制度之作為技術創新行動的社會環境變量來看,并不是一種制度之作為技術創新行動的環境變量和內生變量的區分,而只是表明了社會制度作為技術創新行動的環境變量其作用方式的正式性與非正式性之分,表明了在社會制度模式中正規的制度安排或制度化的行為規則同非正規的制度安排或非制度化的行為規則即所謂社會潛網的區分。但是,從這種經濟學家對制度所作的區分中卻可以啟發我們看到,在技術創新行動中,由于技術創新行動本身也體現為一種新的制度規范或創新潛網的建構過程,而這種創新潛網作為更廣泛的社會潛網之一部分往往對技術創新行動發揮著更直接更具體的影響。因此,同上述新制度經濟學家不同,我們在闡述技術創新行動的社會制度模式環境變量時,應當更為關注這種社會潛網及其作用,因為不僅在現實生活中大量起作用的就是這一類行為規則,而且對于具創造性、新穎性和超前性的技術創新行動來說更是如此。
3.社會文化背景
社會文化背景是影響和制約技術創新行動的又一重要環境變量。前面已經指出,社會制度模式由于其外在性、獨立性、強制性和規定性的特征而對技術創新行動發揮著重要的決定性的環境影響,它構成了技術創新行動賴以發生、運行并實現其社會化和社會整合的制度性依附。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技術創新行動中所依循的社會規范和社會價值并不完全是由社會制度來體現和承載的,也就是說,在技術創新行動的社會環境系統中還存在著一種無所不在且強有力的社會力量來補充社會制度模式在規范現實的技術創新行動時之所不及。這種力量不是一種與社會制度模式相對立的,也不能僅僅被理解成是社會制度模式的補充力量,而是一種包含社會制度模式在內的、更廣泛、更深層的影響技術創新行動的社會價值規范體系,它甚至還成為了社會制度賴以創生、演變和發展的基本依據。這就是以文化價值規范為核心內容的社會文化背景。
在對技術創新行動的規范和制約中,社會文化背景作為一種技術創新行動之特殊環境變量具有兩個基本特征:第一,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社會文化背景對技術創新行動的制約作用或者說社會文化價值規范的功能發揮并不完全以正式形式為條件,不一定具有相應的正式組織或設備作為其實體性物質基礎;但正因為其不具備完整的、正式的實體形式,才顯示出其對技術創新行動的無所不在的制約力量來??梢哉f,它不僅廣泛地影響著技術創新行動的各個環節和層面,不僅涉及了技術創新行動的具體行動方向、范圍和路線,而且還深刻地影響著從事技術創新行動的企業家及相關人員的心理定勢、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第二,作用層次的內在性與外在性相統一。社會文化背景對技術創新行動的制約力量具有超越于單個技術創新行動主體之上的外在性,同時又具有影響每一個技術創新行動主體的內在性。前者指的是任何技術創新行動主體在進行技術創新行動的選擇或決策時,不得不依從既有的文化價值規范,從而力求為技術創新行動的開啟、展開和實現謀求一種普遍的社會認同;后者則指社會文化背景具有深遠而廣泛的歷史經驗和文化累積的性質并積淀在每一個技術創新行動者的意識之中,從而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其在技術創新行動中的具體表現。社會文化背景的這種內在性與外在性相統一的特征,體現了其對技術創新行動制約作用的張力范圍,塑造了其對技術創新行動的既促動又限制的作用性質。
最后我們可以說,作為技術創新行動的社會環境變量之一,社會文化背景對技術創新行動的影響或作用雖不如社會物質資源環境變量那樣直接,也不如社會制度模式環境變量那樣具有決定性,但它卻通過自己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和作用層次的內外統一性的作用特征為基礎,以一種文化規范潛網的方式發揮對技術創新行動的功能影響,并填補了此二種環境變量對技術創新行動影響不及的作用真空地帶。
4.技術創新行動之社會環境的特征
上面我們從技術創新作為一種社會行動其行動參照構架出發,闡述了作為技術創新行動之社會環境因素的社會物質資源、社會制度模式和社會文化背景等三個環境變量。當然,這并不是說它們就已經包含了影響技術創新行動的所有社會環境因素,而只是表明在和技術創新之行動參照構架的關聯中它們被確立為技術創新行動之特有的社會環境因素的恰當性和重要性。但盡管如此,通過上面對三種環境變量的闡述,我們已基本上可以把握住技術創新行動其社會環境因素的主要內容和面貌,并且進而也可歸納出以上述三種環境變量及其關系為主體的技術創新行動之社會環境系統的基本特征。
第一,關聯性。這是指構成技術創新行動之社會環境的各種要素或變量之間都是相互聯系和相互依賴著的。社會物質資源的交換與獲取離不開社會制度模式的規范限制和社會文化背景的價值影響;社會制度模式的規范性限制離不開社會物質資源的支持和社會文化背景的認同;而社會文化背景的力量也只有通過社會制度模式和社會物質資源為載體才能具體表現出來。應當強調指出的是,正是這種社會環境諸要素或變量之間的關聯性,表征了我們前面把技術創新視為一種行動系統并以其整體性的行動參照構架作為考察其社會環境的理論出發點的正當性。因為,由于環境變量之間關聯性的存在,使得技術創新行動主體在和任一環境變量發生互動交換關系的時候,都必然牽連著其他環境變量乃至整個環境系統的影響,如果不從系統的角度來把握技術創新行動的特征,不以技術創新行動的整體行動參照構架為理論基點來把握技術創新行動的社會環境的內容,就勢必導致技術創新行動與其環境之間互動交換關系網絡的離散,并最終導致技術創新行動其社會環境系統之結構和秩序的紊亂。
第二,層級性。從社會系統論的觀點看,我們可以把技術創新行動其社會環境系統的結構劃分成分別以上述三種環境變量為表征的三個層次,即器物層、制度層和價值觀念層。其中,器物層是以社會物質資源表現出來的社會環境,制度層是以社會制度模式表現出來的社會環境,價值觀念層是以社會文化背景表現出來的社會環境。同時,如果我們從技術創新行動與其社會環境系統之互動作用的順序考察,也可以看到環境結構的很明顯的層級性,即首先是技術創新行動和社會物質資源之間發生互動交換關系,其次涉及到社會制度模式,最后是社會文化背景。而反過來,則是形成一種作用調節的信息控制等級次序結構,即在信息方面社會文化背景制約著社會制度模式與技術創新行動的互動作用并限制著其互動關系的變化范圍,而社會制度模式作為對扮演技術創新主體角色的企業的期望,又限制著其在和社會物質資源之間發生互動交換關系的動機、目的和決策過程。
第三,差異性。在技術創新行動中,由于存在著不同的創新行動主體,它們有著各自不同的目標取向、收益預期、行動方式和功能要求,從而決定了技術創新行動和環境之間的互動交換關系在形式和內容上會有差異,而這實際上也就表明了社會環境的差異性特征。對于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企業來講,其可能采取不同的創新方式,或產品創新,或工藝創新,或組織創新。而對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而言,其所面對的社會環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會物質資源和社會制度模式,而對組織創新或制度創新而言,其所面對的社會環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會制度模式和社會文化背景,等等。社會環境的差異性一方面可以為技術創新行動提供適宜的行動契機和行動方向,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導致創新主體獲取創新資源和手段的機會和位置的差異,從而導致創新主體之間在技術創新行動中的不平等競爭。
第四,動態性。這是指技術創新行動之社會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創新行動的展開會處在變動不定的狀態之中。首先,社會環境的各種要素或變量具有較大的可變性。一方面每一環境變量都處在其他環境變量所構成的環境中,為了自身的存在和發展,每一環境變量都將在獲取資源的過程中不斷改變自身的形式和內容從而表現出一種動態的適應過程;另一方面,由于技術創新行動本身也參與了其周轉環境的構造與重建,因此由技術創新行動所體現出來的更新取向也必然導致環境變量的動態性發展。其次,各種環境要素或變量之間的結合方式或互動作用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經常地具有新的內容和新的結構。
最后,利用上述的技術創新行動的環境變量及特征的分析框架來對照中國現實的技術創新狀況,可以看到在中國技術創新行動的社會環境結構的三個變量層次上,明顯地存在著短缺效應、轉型效應和遲發效應等三種環境變量的影響和制約,并形成了中國企業技術創新行動其社會環境結構的剛性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正是它們阻礙了中國企業技術創新行動的順利啟動、運行和實現。因此,從理論上講,要消除這種環境影響的障礙和限制,就必須在對技術創新行動的目標選擇和具體操作上要有一種系統的觀念,即不單是把技術創新行動同其社會環境看作是兩個互無內在關聯的系統,而必須是把環境因素納入到對技術創新之行動參照構架的建構過程之中,從而通過行動建構系統的過程不斷地把環境因素中的條件成分轉化到手段成分中去,形成一種技術創新行動與其環境的共同創新和重建過程。
參考文獻
[1]G. Dosi, Technic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1984.
[2]西奧多·W·舒爾茨:《人力資本投資——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務印書館1990年版。
[3]P.布勞:《社會生活中的交換和權力》,華夏出版社1988年版 。
[4]T.帕森斯:《現代社會的結構與過程》, 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年版。
[5]T·帕森斯:《經濟與社會》,華夏出版社1989年版。
【關鍵詞】環境藝術;景觀設計;設計策略
在社會發展進程中,人們對生存環境重視度越來越高,精心設計環境藝術,可以高生活水平,為人們工作和生活環境提供多元化、豐富化、健康化資源。并且在現代社會發展進程中,生活環境質量好壞是衡量社會文明的基本標志之一。
1.簡述環境藝術含義
環境是人類生存賴以生存的基礎和空間,廣義環境是指圍繞主題行為所產生影響的一切外界事物。人們按照自身生存需求適應和改變著環境。所以,環境既包括精神主體,也包括物質主體。環境由四部分構成:自然環境,是指自然生態環境,例如:風、山、河流等組成的自然環境系統;次生環境,是指人類按照自身需要對其加工或改造后的環境,例如:人造湖泊、野山、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等;社會環境,是指由經濟、人文和政治組成的環境,同時也是人文社會環境;人工環境,與此生環境不同,是指人工建造的藝術品、景觀(例如:庭院、公園、廣場)等設置,組成人工環境系統。
2.環境藝術和景觀設計
環境藝術內涵有多重理解意義,包括美化環境、地景藝術、偶發藝術、景觀藝術等。其中,景觀藝術意旨為人類創造更加功能化、安全、舒適、有藝術氣息環境為基準,對如何將物體和空間統一、合理安排設計的一門綜合學科。景觀設計雖獨立于環境藝術,但是二者在某些方面存在從屬關系。
3.影響環境藝術下景觀設計因素
3.1 生態因素
針對現代生態環境平衡提出的保護性措施,我們給定義為生態保護。所有生態環境都有其自身規律性與特點,是自然環境自身屬性。人類想要進行景觀建筑活動,需要從根本上認識到環境變化與生態因素,景觀設計過程中離不開環境保護理念。自然環境因素主要有植物、空氣、陽光和土壤等。植被在一定生存條件下具有環境衛生、凈化空氣、改善氣候、保持水土、美化環境、防塵固沙等效益。
3.2 人文因素
人文內涵以“人”作為中心內容,認可人在社會發展中做出的巨大貢獻,尊重人性,維護和遵從人基本價值。在景觀設計中基本素質就是人文素質,人文素質更能夠體現出高尚設計精神和藝術境界。經過幾千年積累下的人文精髓,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中仍然有積極作用價值。
3.3 社會環境
經濟快速發展帶動了社會進步,人們思想和生活方式都有很大改變,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因此,現代化環境承擔著文化、社會和生產生活三方面職能。優雅、舒適的城市環境可以,滿足人們心理需求和物質需求。而城市景觀是人類對理想和精神需求寄托于物質環境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屬于精神物質范疇。環境藝術中的景觀設計,對于園林設計、城市綠化、街道改造等更多社會基礎設施建設來說,需要從城市整體內容和構架進行分析,在環境承載能力下,合理利用和開發資源,尊重環境,構陷和諧的人-環境關系。
4.環境藝術景觀設計的特點
4.1 結合傳統與現代
景觀設計與文化、經濟發展一樣,在繼承、批判基礎進行改革變新,從而形成新景觀設計理念,在標榜前衛、創新追求基礎上傳承者文化積淀,這都與歷史文化發展有直接聯系。無論景觀設計形式、內容和立意如何發生改變,其實細細品味,其中依然夾雜著傳統氣息。
4.2 空間和空間的統一
隨著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景觀設計從圍墻設計擴展到了自然保護區、建筑物、街道、花園、廣場等,并融合與城市和自然資源,沒有明確的界限。景觀設計者通過不斷嘗試和努力,將設計融入到人類生活環境各種空間中,例如: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建筑學三個空間,保證人與自然和諧性,促進共同發展。
4.3 平衡社會、自然和藝術
景觀設計是一門綜合性藝術,需要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上,不但要按照自然生態發展規律,同時還要滿足社會基本需求,并富有藝術性。缺失哪一個內容,景觀設計都不會完整,每一個景觀設計都有其側重點,立足于長遠發展,這就要求景觀設計師需要整體協調這些因素,并突出設計主題,例如:文化、社會、經濟、藝術、科學等因素,因素之間存在關聯性、相輔相成。高效景觀設計就需要在一定資源范圍內,獲得最大效益,有機平衡社會、自然和藝術因素,充分發揮出各因素功能。
5.環境藝術的景觀設計策略分析
5.1 根據地區條件
根據環境藝術的景觀設計基本原則,對高地區進行實地考察,掌握地區環境特征。對于建筑物來說,建筑物特征和形態可直接反映與環境協調情況,同時也是度環境特征的一種說明。將人與環境間進行合理調節,可使得環境特征表現的更加突出和鮮明。而如何調節自然環境和建筑間關系,可憑借景觀設計師對自然特征了解深度,從地區環境特色著手,將自然環境地區化表現的淋漓盡致。
5.2 制定景觀設計具體項目
環境分析是景觀設計的基礎,主要對該地區精神需求、人文環境、社會環境和物質需求等進行調查分析。設計景觀功能不僅僅在于滿足人類對生活美的享受,而且還是實用性景觀,給予人們一定休閑娛樂和生產生活空間。不同的自然環境對景觀設計有很大影響,例如:亞熱帶或熱帶與寒冷地域,在景觀布局上有明顯差異。景觀設計需要結合外界客觀聯系、環境因素、人類因素等,設計內容要求也比較廣,例如:植被種植、氣候環境、地形地貌等。景觀是城市重要結構,對城市環境起到優化作用,讓人們可以在這樣舒適環境中進行環保、教育、娛樂休閑、文化活動等。
環境藝術的景觀設計前需要明確設計基本理念,分析設計方案可行性和景觀屬性,總體概括出設計主題思想。景觀設計涵蓋環保、教育、休閑娛樂等,并根據城市需求和屬性制定具體主題思想。利用現有技術和自然資源,加以進化、改造和創造,在藝術靈感和加工技術下創造出景觀,其是一種創作藝術品和科學技術綜合性環境工程。環境藝術景觀設計過程中,要突出設計個性與城市品位,以“保護環境”為準則,創造形式新穎,內容突出。
5.3 制定景觀設計方案
環境藝術設計項目內容確定后,深入研究設計位置、區域人群、社會背景、文化修養、生活習慣、自然條件、城市規劃,掌握城市環境基本情況后,統一制定景觀設計方案。技術人員通過調查研究和收集具體資料內容。例如:高原與平原地區景觀設計結構或格局有很大差異,與人們生活生產方式、社會情況有直接聯系。所以,在方案設計前,需要充分了解該地區地理、地勢、地質結構、落差,保證因地制宜景觀設計的順利進行。景觀設計具有實用性、目的性、生態健康性、美觀性特點,確保景觀的利用價值。景觀主要有四方面功能:保護功能、使用功能、綜合功能、精神功能。在環境藝術中,景觀設計在城市建設中屬于相對穩定的組成要素,分為人造環境與自然環境兩部分,并且存在一定固體形態,因此,穩定性很高。
結束語:
環境藝術的景觀設計為綜合性較強的學科,與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關聯。真正做好景觀設計工作,還需要有一定環境藝術知識和技術儲備基礎,并最大程度的發揮出景觀設計功能。
參考文獻:
[1]左小強. 環境藝術的景觀設計特點分析[J]. 美術教育研究. 2013(08-15).
體驗性旅游;北禪寺;旅游產品
體驗與旅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隨著旅游業的深入發展,人們的旅游需求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人們既注重旅游產品的健康和文化內涵,又越來越重視在旅游活動當中所獲得的體驗。因此,創新能給游客帶了更多更好體驗的旅游產品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在提倡讓游客獲得暢爽旅游體驗的今天,以道家文化為主,融儒家釋家元素為一體的北山景區依靠傳統的旅游項目為支柱的景區,逐漸喪失了其應有的吸引力。在現在旅游市場需求多樣化的今天,為使景區重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我們必須時刻瞄準市場,立足本地實際,以游客需要為導向,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做市場的開拓者和領路人。對北禪寺景區進行傳統旅游產品的延伸開發,對產品進行創新。既可以為旅游者提供一個上佳的選擇,又可以提升景區形象,創造出更高的效益,同時又為景區的保護提供了雄厚的資金支持,利于景區永葆生機。
1.西寧北禪寺自然環境、社會及經濟環境分析
自然環境分析。北山位于西寧古城北,祁連山余脈的一個山巒上,與南山寺對峙相望。北魏旅行家酈道元跋涉到西寧,登臨土樓山,于《水經注》中寫道“湟水東流,經土樓南,上有土樓,北依山原。峰高三百余尺,有若削成?!北鄙较褚恢粖^翼欲飛的雛鳳,而土樓山又似一只雛鳳的翅翼,從此又多添了一個雅號叫“鳳翼山”。北山現有植被多為楊柳樹叢和低矮灌叢,山巒由于流水侵蝕、溶蝕、重力崩塌作用形成了典型的赤壁丹崖,遠處看去為紅色山戀,山體為鮮紅的巖石,崢嶸挺拔,姿態不凡。
社會環境分析。從政府旅游政策來看:西寧市政府為改變當前西寧旅游發展滯后的現狀,于2008年出臺了《關于加快旅游商品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切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全市旅游商品的發展上一個新臺階。并制定了詳盡的發展目標和發展規劃。中國夏都西寧加快旅游業發展實施綱要中,更是提出加快北禪寺景區的開發建設,深入挖掘道教文化歷史,對景區內文物、配套設施及周邊環境進行修復和綜合開發,將北禪寺土樓觀建成3A級景區。
從社區居民角度來看:西寧市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西寧市民注重休閑、飲食及康體娛樂。由于這里相對而言發展較為緩慢,造就了西寧舒緩、閑適的生活特征。市民們愿意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休閑、養生、健身、娛樂和美食中去。
從信息交流來看:西寧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限制,以及宣傳不到位等原因,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一直不為人知曉。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觀念的轉變,現在的西寧,已經成為高原乃至西部的一個新型信息中心,能為旅游者提供便捷的服務。
經濟環境分析。西寧市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城市居民消費性支出也大大提高,2009年,全市城市居民消費性支出為8717元,是1999年的2.20倍,十年間年均增長8.2%。城市家庭居民消費處于享受型的較快形成階段,消費結構由被動型、發展型消費逐漸轉向主動型、享受型消費,西寧人享受型消費比重上升了3個百分點,居民家庭消費正蓄勢突破,家用汽車、旅游及文化消費熱點的形成,這些必將推動城市居民消費結構快速升級,西寧人越來越懂得享受。
2.北山宗教旅游產品的體驗化開發
在體驗經濟理論的指導下,對北山旅游產品的體驗化開發,主要由物質文化產品和精神文化產品兩大類組成。
A.道教物質文化產品設計開發
中國的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宗于道家,道家思想主要來源于上古時代先民們在烹飪中,對火與水的運用所獲得的認識,進而又從飲食與醫藥中,獲得養與治理的認識。到距今兩千多年的春秋、戰國時代,前者發展成為認識客觀世界的哲學思維,總結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后者發展成為飲食養生的理論體系,成為《黃帝內經》的重要組成部分。故而道教重養生,而是追求今生的健康長壽。
綜合道教注重養生的思想理念,在分析北山自然、人文資源及問卷調查結果的基礎上,從旅游者進行體驗旅游的意愿出發,在體驗旅游區和體驗旅游項目兩方面,對北山的體驗旅游進行設計和開發,具體思路如下:
飲食文化體驗旅游產品。北禪寺的道教屬于道教派別中的全真道“重清素、戒殺生”,不沾葷腥,這種道教信徒的素食既體現了道教和慈善愛的精神,又暗合養生之道。
在進行體驗旅游項目設計時,可以開辟寺院的菜園,為游客提供的材料,主要包括一些新鮮的季節蔬菜。另一部分則由市場提供補足原料。這種情況是在寺院內菜園提供不足時作為補充。在選料的時候,可以請游客自主選擇,而蔬菜類可以讓游客在菜園內自由采摘,從而進一步加強游客的體驗效度。當游客選好烹飪原料后,可以在寺院師父指導下,自己動手進行烹制,在享受素食養生的同時,體驗勞動的快樂和烹飪的藝術。
養生文化體驗旅游產品。對北山道教養生文化體驗旅游產品的開發,主要從食療和運動兩個方面進行:
食療——道教養生主要以粥類、羹類、茶類、酒類等具有調養治療功效的食物為主。粥類、羹類、茶類一般為即用即制,講究味美有效,而酒類因為要用中藥浸制,需要提前制備。制備食療的這些條件現在較為容易滿足,且現有北山市場區域與景區不協調,可在此基礎上改建為開展食療的一些餐飲,藥膳等的設施,使之與北山養生這一主題遙相呼應。
太極拳——在設計具體體驗旅游產品時,可以在北山設置太極拳運動場館,請專業的拳師做指導,游客在此通過學習拳術,可親身體會到音樂的韻律,哲學的內涵,美的造型,詩的意境。這樣不僅有助于游客強健體魄,更有助于形成一種氛圍,一道景觀,給旅游者新增加一種旅游體驗方式,使旅游者獲取旅游體驗最大化。
B.建筑文化體驗旅游產品
建筑文化體驗旅游主要位于現在北山山體之上,一部分位于北山市場改建后的體驗區之內。在現有的北山市場改造當中,開發出一般性旅游產品“客棧”和體驗性較強的中高端旅游產品“靜室”。北山新的旅游項目“靜室”的開發將遵循實現人工建筑和自然的和諧統一這一原則。出于不同市場需求,“客棧”為短暫停留旅游者提供住宿及一定的餐飲條件,而“靜室”是為中長期旅游者避暑養生而設。居于“客?!被颉办o室”之中的客人似乎處于一種時空交錯當中,享受反襯中難以感受的寧靜和諧,從而獲得與眾不同的旅游體驗。
C.道教精神文化產品設計開發
對北山道教精神文化產品的開發,主要從道教的典籍文化和道教藝術文化兩個方面進行。文化體驗旅游產品。對道教典籍文化的開發,主要側重于道教中的哲學思想開發。北山典籍旅游產品的開發項目主要有:
開設“問經閣”——這里所謂的問經閣是針對旅游者特設的,由具有很高修養的大師授課,在授課過程中,由游客詢問或是發表見解,與大師直接進行交流溝通,使游客得到印證和體悟。這種互動性的活動,能讓游客緊密參與其中,并且獲得至高的旅游體驗。
開設“靜室”——靜室將被開發為全木質結構仿古院落式建筑,傳承上述建筑體驗中的建筑原則。開設靜室一方面解決游客住宿的實際問題;另一方面可以給游客提供感受更好的體驗的場所,延長其感知體驗時間,使其獲取旅游體驗最大化,同時也有利于景區創收。
在進行北山典籍旅游產品的體驗開發時,可以利用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成功轉移游客的注意力,緩釋其長期生活在都市生活所產生的方方面面的壓力,達到悅己、悅心、悅意的初衷,使自己能夠心境平和,利于身心健康。這些給游客可以帶來強烈的
下轉第047頁
上接第008頁
旅游體驗感受,增強游客對旅游產品的認同度和信可度。
藝術文化體驗產品。對北山道教藝術文化的開發,主要側重于道教音樂和繪畫藝術的開發:
道家音樂美學思想自誕生之日起,就與中國的音樂文化揉合到了一起,它的核心是自然、虛靜,渴望達到“大音希聲”的境界;對北山的道家音樂開發,可以在北山開設“聞聲閣”,閣內裝修應古樸典雅,可以組織演奏樂隊,以古樂器如古箏、簫等演奏道家音樂,讓游客去傾聽和感悟,使他們不但聞得天籟般的道家聲樂,也能在音樂的感召下去聽聞、感悟他人與自己的心聲。使游客聞樂而忘憂,留戀忘返。
道教文化的繪畫藝術,主要以宗教故事和人物為素材。北山作為宗教文化集中地,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顯取經時。北山的“九窟十八洞”中,保存了大量的佛教、道教壁畫和雕塑,有“西平莫高窟”的美譽。北山道教繪畫藝術的開發,主要依托于北山“九窟十八洞”。在這些資源的基礎上,對洞窟中的壁畫和雕塑進行修繕,為旅游者開辟出一個“宗教繪畫藝術博物館”。
通過北山旅游產品的體驗化開發,使西寧北山的道教文化得到進一步深挖,在飲食文化、建筑文化、典籍文化、養生文化和藝術文化等方面開發出一批富于體驗,能為旅游者直觀感受的旅游新產品,從而帶給旅游者前所未有的體驗,吸引旅游者,通過旅游產品創新使旅游者獲得旅游體驗的最大化,通過旅游體驗的最大化同時帶來北山旅游效益的最大化。
[1]約瑟夫·派恩,詹姆斯·吉爾摩.體驗經濟[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史常凱.論體驗經濟時代的體育旅游營銷[J].學術評論,2006.20
關鍵詞:波普藝術;大眾文化
波普藝術是20世紀極具代表性的一種國際性流行文化流派,同時也是將大眾文化與傳統藝術直接聯系起來的藝術活動。起源于英國倫敦,盛行于美國,影響波及全世界。它的出現打破了生活和藝術的界限,將繪畫從現代主義狹窄的圈子里解放出來,其欲意表現的大眾文化,消解了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區別,將藝術還原于現實生活,讓藝術接近人民大眾,因此,再由現代主義向后現代主義的轉變中。波普藝術是一個征兆,由此,邁開了后現代藝術奔放的步伐。
一 ,波普藝術的產生
波普藝術也叫“普普”藝術。就詞義而言,波普是大眾的意思,同時也具有流行的含義,所以有人也將波普藝術翻譯成流行藝術。波普是一詞源于“pop”,即棒棒糖的簡化口語。而波普藝術是 Popular art的簡寫,即流行文化。因此在波普藝術中的“POP”譯為流行的,通俗的。
波普藝術的名稱首先是由英國藝術評論家L.阿洛威于1954年酌定的,是對大眾宣傳媒介所創造出來的大眾藝術的簡稱。英國藝術家理查德?漢密爾頓用圖片拼貼手法完成的《今天的生活為什么如此不同,如此富有魅力》標志著波普藝術的誕生。
波普藝術所欲表現和歌頌的是大眾文化,因此,要了解波普藝術就必須探討何謂“大眾文化”。所謂“大眾文化”,是工業革命以及其后一系列科技革命的產物,是把流行、民主和機器結合為一體的一種文化,即商品電視畫、廣告宣傳畫、流行款式等大眾宣傳媒介。那么,波普藝術何以要鮮明地表現“大眾文化”并一致努力要把“大眾文化”從娛樂消遣、商品意識的圈子中挖掘出來,從而引入到美學領域中來加以研究討論并熱情歌頌呢?
二,波普藝術對大眾文化的歌頌
在20世紀五十年代,西方藝術還是以現代主義占主要地位,戰后的藝術仍然沉靜在嚴肅、規范的現代主義語匯中,藝術剩下的僅僅是對形式語言無窮盡的純粹性上,形式主義達到了極致,而美國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實際上也是歐洲現代派繪畫在美國的延續,其形式越來越單調、語言泛濫、內容貧乏,離現實生活越來越遠,而波普藝術正是對抽象表現主義的叛逆。年輕的藝術家開始脫離抽象表現主義的道路,標新立異,關注大眾,著重表現對現實的認識和情感的表達。
從意識形態和社會環境分析,波普藝術反抗權威文化和架上藝術,即體現出對傳統學院派的逆反,同時具也大膽地否定現代主義藝術。虛無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成為波普藝術的精神核心之一。波普藝術家往往具有隨心所欲的創作態度,正符合當時人們要求解放藝術,展示自我的心理。這都使波普藝術成為60年代西方風行一時的反文化浪潮的有機組成部分?!?0年代波普藝術的發展,是在越南戰爭和西方廣泛的反戰示威運動,美國黑人為中心的民權運動的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反對美國政府和整個資本主義體制的上層建筑的動機,因此,波普藝術從一定程度上看是60年代的‘反文化’運動在視覺藝術上的體現,有特殊的反傳統文化色彩?!雹?/p>
二戰后,美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得以迅速復興和發展,許多享樂方式進入日常生活、新的意識形態的出現,到處充斥著高爾夫球場、汽車影院、咖啡店和現代化的設施,成為典型的后工業化社會,一些年輕的藝術家開始覺醒,提出“我們成天生活在這個充滿汽車、可樂瓶子、廣告、電視等大眾文化的先進國家中,為什么不去表現它們呢?”②的反思。適逢50年代中期,英國的波普藝術家運用了許多來自美國的影視劇、大眾崇拜的偶像、漫畫、標志牌等大眾文化形象進行創作。這大大地激發了美國藝術家的創作熱情,加以美國特有的文化背景,美國藝術家更加大膽和活躍地搞起以大眾文化為主要語匯的波普藝術作品。
著名的波普藝術作品《到底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在這幅不大的拼貼畫中,漢密爾頓表現了現代人被大眾文化所圍繞的生活場景:一個健美先生拿著一個寫有“POP”字樣的棒棒糖,正在向人們展示著他那發達的肌肉。房間內是大量的現代文化產品,如:出現美女鏡頭的電視、臺式錄音機、連環圖書上的一個放大的封面、福特徽章和真空吸塵器廣告等;在畫面一角的紅色沙發上放著報紙,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正在放映著的電影《爵士歌手》里艾爾?喬爾森特寫的鏡頭。作者采取拼貼手法將現代大眾文化的娛樂產品集于室內,表現了現代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其作品借用大眾文化的公共圖像,以具像寫實的藝術手法,來反判現代藝術的純粹性,正如藝術史家H?H阿納森所說,波普藝術不是格羅茲那樣的表現主義者,也不是本世紀30年代的社會現實主義者,對城市文明的丑惡和不平發起進攻。
隨著中國商品經濟的大潮的充斥,物質文化日益豐富的中國人也開始玩味大眾文化。受美國波普藝術大師勞申伯的影響,1985年波普藝術也在中國發展起來。谷文達、吳山專等較早接觸波普的藝術家開始采用“模仿”波普的方式進行創作。席卷中國畫壇的波普畫風形成于90年代以后,這與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消費經濟越來越發達,人們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后,開始追求與大眾文化相符合的審美需求。當這個席卷全球的流行文化傳人中國后,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波普藝術。中國的波普藝術家更強調對各種具有歷史與政治含義符號的借用,從而揶揄歷史與政治的神話。雖然波普藝術的大時代在當代中國以不復存在,但波普式的創作思維方式與對待文化的態度和自我的表現力卻遺留給了許多藝術家,在擅長技術的東方繪畫將這種概念化的復制創作發展成另一風格的波普藝術。
由此可見,波普藝術是藝術家對大眾文化抱著兼收并蓄的態度,是對大眾文化的一種贊美和思考,其聲稱所從事的大眾文化藝術與美洲的原始藝術和印第安人的藝術類似,是美國文化傳統的延續與發展,是一種沒有折扣地道的美國藝術,它使美國藝術家擺脫歐洲文化殖民的夢想得以實現,是美國本土文化意識和傳統的現實主義精神的勝利,是對大眾文化的一種全面贊美。可以這樣說20世紀70年代前,大眾文化跟著藝術走,那么70年代后,藝術就跟著大眾文化走。由此在由現代主義到后現代主義的轉換中,波普藝術所贊美的大眾文化,開啟了后現代主義前進的腳步。(作者單位:湖北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H?H阿納森:《西方現代藝術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5
[2] 陳建軍:編著《沃霍爾論藝》[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12
[3] [德]提爾曼?歐斯特沃德:《波普藝術》[M],紐約:塔森出版社,1999.2
[4] 約翰?多克著 吳松江 張天飛譯:《后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9
[5] 蘇偉光:后現代文化傾向下的西方繪畫[J],中國美術家網,2008.10.28
[6] 王受之:當地藝術對話―第一次:新波普運動 價值中國 2009.2.25
注解:
研究背景
1.經濟的發展,生活品質的提高。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們已經從最基本的物質生活需求,上升到如今的心理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高度上來,社會更加繁榮,商品市場也日益琳瑯滿目,在這樣一個大的社會環境下,為人們追求更高品質、更個性的家居生活環境,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調。
2.家居軟裝飾行業需要創新??茖W技術不斷創新與發展,市場經濟繁榮昌盛,社會分工也越來越細化,各式各樣的行業層出不窮、應運而生。橫向來說,各種行業分支日益細化,縱向來講,在同一行業里的各種產品種類、款式也越來越多,消費者可選擇的余地日益寬泛,因此,就必然出現目標消費群體的細分定位,家居設計行業需要順應時代的大潮流,不斷地創新,滿足不同目標消費群體的需求,才能不斷地保持新鮮感,更好的為更多的人服務,經久不衰。
3.特定消費群的需求(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如今,家居軟裝飾中的產品種類繁多,年輕人作為一種特殊的消費群體,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和特殊的影響力。如今,他們活力四射,消費意愿很強烈,并且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和水平,他們追求新鮮的事物,與眾不同的產品最能吸引他們的眼球。再加上,近幾年,80后的宅男宅女越來越多,并且也成為了大部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因而與“家居”打交道的時間也大大增多,如此對家居軟裝飾的品質也有較高的要求。
4.波普藝術的影響。波普藝術追求藝術生活化、大眾化,在歷史的長河中,也給人們留下了通俗流行的深刻印象。許多藝術大師將隨處可見的生活元素提取,重新排列疊加,甚至可以大量生產,更是將藝術拉近了人們的生活,為大眾所能接受。至今,波普藝術風格都廣泛地應用于服裝設計、平面設計等領域,對當代藝術影響深遠。
市場環境分析
長久以來,人們的觀念都是“重裝修、輕裝飾”,無論對于裝修公司,還是消費者自身而言,軟裝飾都是不被重視的。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滿足最基本的生活所需,現代人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軟裝飾設計也在市場需求的呼喚下,逐漸發展??v觀軟裝設計的發展,始終是和人們的審美不斷提升緊緊相連的,而伴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滿足,對于精神層面的關注自然就更多了起來。
消費者分析
追求個性化,提升生活檔次,滿足心理需求是消費者購買產品的主要動機
目標消費人群:軟裝飾品潛在消費者主要集中在橙黃色區域內。主要以年輕群體、中高收入階層為主流客戶群體。購買傾向為追求個性化、時尚化、文化多元化,家居藝術化。
消費者性別比例:女性人群比例到 64.4%,男性人群占比為 35.6%。
影響消費者購買因素:品牌、款式、價格、實用性、環保、售后服務、購買途徑
消費者需求分析:1.追求創意、時尚、個性化;2.產品精致、價格平民化;3.綠色低碳,環保安全。
以年輕人為主,在消費中價格敏感度低,注重的是品牌、舒適度和生活方式,具有強烈的“享受生活”的觀念。
調查結果顯示:1.家居軟裝設計近年來逐漸地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消費觀念從重視產品,到重視功能,再到今天重視生活方式。2.重裝飾已經形成了一種趨勢;3.軟裝飾市場還沒有得到全面的開發;4.人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生活品質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5. 軟裝飾越來越被重視,并且裝修中比重日益增加。
波普主義設計理論
在波普藝術風格的歷史長河中,有三位藝術大師對當代藝術影響深遠。1、安迪?沃霍爾:他擅長捕捉流行符號,并常以重復母題元素為主要風格,將相同的元素不斷地重復疊加,創造一種視覺上的延伸感。他的作品大多體現人們的日常生活,廣泛地將生活中的物體、風景等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藝術當中,具有社會化和大眾化的特征;2、理查德-漢密爾頓:他認為波普藝術是通俗廉價的、性感迷人的、短暫但風趣的,最重要的是能夠大量生產的。他的作品一直以來都致力于探求表現藝術、大眾化和設計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他擅長將非常有代表性的視覺元素進行拼貼,這種藝術手法至今仍在各個領域被使用著,對當代藝術影響頗深;3、羅伊?利希滕斯坦:他的作品表現了當時美國商業的時代特征,他的作品的靈感來源于美國漫畫的形象和情景。利希滕斯坦通過復制和放大美式漫畫中的卡通形象為人所熟知,運用大眾所熟知的元素,更容易為大眾所理解和接受,使藝術不再是那么遙不可及,高高在上,使藝術回歸生活。
關鍵詞:建筑設計;傳統建筑設計;創新理念;
1、現代建筑設計與傳統建筑設計的區別
在我國,傳統的建筑設計偏重于技術,而現代建筑設計則面向功能化,環?;?,科技化等多方面發展,將經濟環境、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既重視設計的內容也注重設計過程的管理,所以建筑不但要滿足現代人的要求,還要有利于子孫后代的持續發展,也就是要創造條件,使人與自然協調,科技與人文共同進步。為此,建筑設計師要有一個整體的觀念,要視建筑設計為一個系統的工程,從整體中把握,滿足人在使用和功能上的要求,為人類創造一個最適宜工作和生活的環境。
在傳統的設計中,大多是按照原有的經驗操作,模仿已有的建筑模式進行效仿。而現代建筑設計則是要求預測未來的發展前景和分析人們的心理、生存需求及創造性的發揮相互結合,并貫穿開發的全過程,從市場需求到可行性進行研究,從具體施工到工藝修改等等多方面的工作。
2、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的基本條件
現代建筑設計中,創造性思維的運用,是提高建筑構思創意水平的重要途徑。它與解析性邏輯思維的根本區別在于創造思維是一個囊括創造主體多種因素的集合體,是決定設計作品一個多元創作的重要機制。這一點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尤為重要。作為一種創造性的勞動,也就是創作者自我意識與自我潛能的一個表現,例如創作的動機,創作的本意等都構成了設計創作工作的動力。設計者沒有動力、沒有激情就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來,這里面也包括興趣、愛好、信念、獨立性等多種心理因素。產生創作的動機是確保設計過程中創造性思維產生的重要因素,也是在建筑設計中產生創新思想的重要條件。
設計創作者通常富有超長的想象力,常帶有綜合因素,因為設計創作是一種知識集合過程和形象思維比較突出的創作活動,這就是設計靈感。設計靈感是一種思維的跳躍。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與體驗都是設計靈感的培養。對人文知識的理解與積累也是一種設計思維的培育。這些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領悟也是培養具有創新思想的現代建筑設計工作者的基本條件。
設計者最大的創作源泉就是想象力,想象就是憑借潛在的理論知識與直覺的感召對現實的事物大膽的進行猜測與聯想,提出觀點,將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中的圖像進行重新組合的結果。想象力的開拓,在于設計者在工作中的認同度以及在設計中激發想象的各種外在條件。想象力也是藝術的一種直覺能力。想象力的開拓有助于新的藝術形象得產生,就是產生事物本質的設計靈感的過程。培養想象力對一個現代建筑設計師來時也是尤為中還要的。
3、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的理論基礎
尊重客觀環境被多數建筑師們看作是創新的首要。國家一級建筑設計師楊文焱副教授認為針對廣東地區的氣候、地域環境,應該有一種比較適合的空間形式能夠做到節能,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很大的創新。青年建筑師鐘喬則認為,設計一個建筑物時更多的是一個分析的過程而不是一個暢想的過程,只有在場地分析、環境分析、人文分析、氣候分析等基礎之上,才可以談到建筑的創新。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任董事長、總建筑師冼劍雄先生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提出建筑創新并不容易,必須結合地域、文化等客觀環境的差異。
建筑設計創造科學理論的體系化和規范化一直是設計創作者倡導的,從提高構思創意水平到工程設計實踐,都應該加強職業設計規范化理論的建設。
4、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創新理論的運用
4.1現代建筑設計與傳統設計相結合的創新
建筑藝術是社會的藝術,也是歷史的藝術,他的本質在于不斷的創新、發展和改革,才能符合歷史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們在學習傳統建筑設計時要以積極進取的心態來吸取從古至今的建筑設計的精華,把建筑設計創新作為設計創作的的高度來衡量現代建筑設計的創作水準,從而反映新觀念的設計創作。西方建筑師在其社會發展進程和文化框架中有意識地發展了現代建筑,而從歷史的角度看,中國建筑師則是被動地被拽入了現代設計。日本的丹下健三、黑川紀章、磯琦新、安藤忠雄等人的作品,既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又不失本國韻昧,堪稱為現代建筑的日本表現。而我國北京的京廣大廈、廣州的白天鵝賓館、武漢的晴川飯店等與美國的聯合國總部大廈、西格拉姆大廈等,無論從設計到理念都是那么的格調一致――在風格西化的同時,抹去了民族特色。建筑作為一種視覺產品,既要創新,又要與藝術性、地域環境、人文環境以及風格相結合,體現出作品的美學價值。“創新要與文化融合,提煉出一條明晰的思路,不能左手是《詩經》、《春秋》,右手是《哈姆雷特》?!?/p>
4.2現代建筑設計中人文精神的創新
建筑創作不是孤立的,它是在人們心里認知的美的意向以及對美的轉換和映照。所以建筑藝術形象應具有強大的視覺表達力和沖擊力,這樣才會引起人們對其美的共鳴。在現在的市政建設、建筑等這些迅速增長的新建筑中所具有的意義是異乎尋常的,因為他們聯系著一種人文精神,一種公眾精神,一種首創精神;這種精神都是新建筑、新城市多承載的人們認知的美的意向。是新的人文景觀,是人們心里的認知與歸屬感的聚集點,體現著現代人文精神的追求與象征性的表現,也是市民自豪感相結合的新的美學意向,主要通過這些城市建筑所反映。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尊重環境的整體性、多樣性是建筑設計整體的藝術形象,表現出現代新美學建筑觀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設計藝術的特征,以及對城市的環境、人文精神的尊重與認同。
4.3現代建筑設計中科技的創新
現代建筑設計的科技化不僅僅是一種信息的儲存和處理技術的運用,而是信息社會知識經濟的技術基礎。
建筑設計的創新不僅可以體現在建筑外形中,也可以體現在建筑技術中。例如:在清華大學超低能耗樓設計中就有多處創新之處,在圍護結構設計中包含了生態艙的設計、相變蓄熱地板的設計、植被屋面的設計及各種幕墻的設計。其中的生態艙位于建筑物一層北部,將綠色植物引入室內,創造性地在建筑內部增加了與自然接觸的人性化空間,并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內環境質量。能源主要采用太陽能和天然氣,將這些天然能源轉化為電能和熱能,減少了動力電的使用。
關鍵詞:《紅樓夢》 性格悲劇 愛情悲劇 林黛玉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塑造了集靈慧、癡情、率真于一身卻偏偏命運多舛的惹人憐愛的林黛玉形象。林黛玉,屬金陵十二釵正冊,小名顰兒,賈母外孫女,寶玉表妹,出身于“鐘鼎之家”“書香之族”。母親為賈敏,是賈赦、賈政之妹,早喪,故黛玉寓居于賈府。后其父林如海亦亡故,遂長期寄居在賈府。小說中不僅寫出了她的不幸生活,更重要的是向讀者展示出率真自我和封建制度的碰撞。林黛玉的悲劇是這個時代的悲劇,是歷史不可逆轉的必然。
一、林黛玉的性格悲劇
林黛玉出生在一個已漸沒落的封建家庭。祖上曾封列侯,但到她父親一代已不能襲爵。父親是科甲出身,官做到巡鹽御史。林家支庶不盛,人丁單薄。林黛玉獨自一人,沒有兄弟姐妹。母親的早逝使她從小失去母愛,從母親那里受到禮教婦德的熏陶和訓練。因此,封建禮教和世俗功利對她的影響較少,她保留著純真的天性??筛改傅南嗬^去世使得她不得不去依靠外祖母,在賈府過寄人籬下的生活。
賈府中的人對林黛玉的評價是“行動愛惱人”。這正是由于她強烈的自尊心,她執著地維護著自己的自尊心,不容別人一點輕視和褻瀆。這反映到生活中,就是大家公認的“小性兒”,體現為說話刻薄、挑剔,不好相處。而這一性格的背后都是源自過分自尊、自傷自憐的焦慮情緒。其實,這些都是一種表面現象,在其“小性兒”、說話尖酸刻薄等令人不喜歡的性格背后,隱藏的正是她那顆十分強烈的自尊心。執著地維護自己的自尊心,正是她一切性格的根源。林黛玉不能夠清楚客觀地認識自己的生活狀況,從心底沒有接受父母雙亡投奔外祖母的處境。她自尊心和敏感都超出常人,且多愁善感,導致了她在大觀園中沒有結交到知心好友,不能夠將自己的內心世界與他人進行溝通,并長期積壓在心底,不能夠及時將內心壓力舒緩開。這些都是她在生活中我行我素,不考慮其他人感受,不考慮得失后果,警惕戒備,心理素質不夠強硬的原因。
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
賈府對于林黛玉來講就如同一個冰窖。但是偶爾的機會,林黛玉遇到了熱情誠懇的賈寶玉,且在接觸的過程中在其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經過多次的試探之后,得到了賈寶玉發自肺腑的諾言,進而與賈寶玉相戀。林黛玉刻骨銘心的痛就是沒能和與她癡心相愛、知她懂她的賈寶玉結為眷屬。這不僅是她人生中諸多不幸中最大的不幸,更加是讀者心中最深的遺憾。林黛玉和賈寶玉那深沉而執著的愛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與祝福,卻反而遭遇狂風暴雨,雪上加霜。賈寶玉受到欺騙,娶了自己不愛的人,林黛玉則在賈寶玉成親歡天喜地的禮炮聲中絕望而死,深怨賈寶玉沒有遵守諾言,含恨而終,這是多么悲慘的結局。林黛玉為愛而生,與賈寶玉相知相愛,時時為愛而憂,卻最終沒在一起。她這種為追求美好的愛情而犧牲自我的精神深深震撼了讀者。
林黛玉沒有受到封建淑女、大家閨秀教育的影響,具有較強的叛逆精神,與封建社會對女子的要求相悖,在心底還期盼婚姻自由、彼此知心,追求個性解放。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她沉于詩詞,才華橫溢,在賈府中可稱得上是首屈一指。她沉浸在藝術的美好境界中,不懂人情世故,蔑視封建女子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林黛玉和賈寶玉的相戀違背了封建社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不顧“金玉良緣”的言論,追求戀愛自由和婚姻自主,執意相戀,無視封建倫理道德觀念。所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注定是一個悲劇。
三、林黛玉悲劇命運的根源
從林黛玉的生活環境分析,賈府是一個傳統勢力十分頑強的封建沒落家族,在賈府存在著封建社會的各種各樣不堪入目的事情。而黛玉堅持本性,“質本潔來還潔去”,不肯融入大染缸,對黑暗的社會產生極大的不滿,使得她性格上與現實發生尖銳的矛盾和沖突。在奢華的賈府寄人籬下生活,她產生了強烈的自卑,而她又要用過分的自尊來掩飾內心的自卑。林黛玉的“小性兒”說到底是她對現實生活中傷害的防御。
林黛玉既沒有薛寶釵的金玉緣,也沒有史湘云的金麒麟;既沒有薛家那樣家道殷實的家庭做堅實后盾,也沒有史湘云那樣身居高位的叔叔作為依靠,這使得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不符合整個家族的現實利益。這些客觀條件阻止了賈寶玉與林黛玉的相戀,更是他們不可逾越的鴻溝。賈母不是不心疼體弱的林黛玉,而是她作為賈府的最高權威者,不得不考慮到整個家族的利益。林黛玉的體弱多病、孤傲的品行以及私訂終身的行為都得不到賈母的認可,更不會考慮她做賈府的孫媳婦。追根溯源,悲劇的源頭不是賈母、元妃或者是王熙鳳某個人,而是封建社會。封建社會的婚姻制度是以“夫貴妻榮”的封建思想為基礎的,追求的是生活上的富足與榮譽。而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卻打破了常規,追求戀愛自由,這是與封建的愛情婚姻背道而馳的,成為他們愛情以失敗告終的根本原因。
四、結束語
林黛玉的悲情人生在中國文學史上描下了色彩濃重的一筆。她悲苦的人生是由她生活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以及她自身的心性共同作用而造成的。林黛玉的悲劇不僅是性格悲劇,還是一個愛情悲劇。這兩類悲劇,進而衍生出了恒久的人生啟示,向我們展示出率真自我與殘酷的現實之間的巨大鴻溝以及現實對人性的磨礪和摧殘。
參考文獻:
[1]唐小晶.淺論林黛玉的性格及其悲劇命運[J].現代語文,2009(17):34-35.
[2]劉麗莎.才如江海 命如絲――林黛玉悲美形象賞析[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2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