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5 16:34:07
序論:在您撰寫如何發展鄉村經濟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鄉鎮圖書室;農村經濟;作用;對策;
中圖分類號:G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10-00-01
引言
鄉鎮圖書館作為公共圖書館在農村的延伸和發展,是直接為廣大農民朋友服務的文化設施,是鄉鎮文化站的一個標志性窗口,是傳授科學知識,提高全民素質,創建和諧社會的文化陣地。鄉鎮圖書館的建設發展將會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農村經濟建設發揮不可限量的作用。
一、鄉鎮圖書室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一)豐富農民文化生活、提升農民思想素質、促進農村教育發展農村經濟在發展,農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變化,隨著物資生活的提高,對文化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但是農民文化生活卻極其單調與乏味。農村文化生活建設亟待改善。鄉鎮圖書館是最基層的公共圖書館,是傳播科學文化、教育知識的重要陣地。是農村的一個知識寶庫,通過書刊流通,可以逐步培養一大批喜歡讀書的讀者群,進而在農村營造出良好的讀書氛圍,發揮社會教育、信息服務和文化娛樂的職能,提高農民文化素質。
(二)普及傳播科學知識和農業科學技術
鄉鎮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的延伸,是農村普及科學知識和信息傳播的前沿陣地和重要機構,農民致富的好幫手,是決定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鄉鎮圖書館植根于農村,面向農村,直接為農民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科技文化知識的需要,農民和農民工通過借閱圖書館的科技資料,參加圖書館舉辦各種類型的信息會,觀看形象生動的種植業、養殖業、庭院經濟等專題科技錄像片,學習掌握各種種植養殖技術,大力發展多種經營,促進鄉鎮經濟的發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實踐說明,辦好鄉鎮圖書館不僅對社會有利,還給農民帶來實惠。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鄉鎮圖書館的農村信息、情報、科技中心初露端倪,而其他的機構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三)豐富農村學生的課余生活
圖書館作為人類的知識寶庫,作為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鄉鎮圖書館的建立,應堅持“二為”服務方向努力加強自身建設,以培養人為己任,拓寬服務領域,為活躍和豐富中小學生課余生活服務。但是農村的中小學由于條件的限制和鄉鎮圖書館的經營理念,學生讀物欠缺,使學生的課外閱讀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鄉鎮圖書館應在市、縣圖書館的幫助下,經常組織中小學開展“讀書活動”、舉辦“讀書心得”交流會和“書評”活動,舉辦“知識競賽”。特別是在“減負”以后更應根據中小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利用節假日舉辦有利于學生健康發展的各種類型培訓班,開展講故事等活動,從小培養農村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豐富農村學生的課余生活。使農村學生能享受到城市學生所能享受到的課余閱讀條件,讓鄉鎮圖書館成為農村學生的第二課堂,為培養人才做貢獻。
二、加強鄉鎮圖書室建設的對策
(一)加大鄉鎮圖書館建設的投入
在鄉鎮圖書館的建設中,要通過加大政府投入,特別要加強農村基礎文化設施建設的投入,滿足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保證購書經費投入。要像投入教育那樣來加強鄉鎮圖書館的建設,對鄉鎮圖書館的投入應納入日程工作,同時引導社會資金以多種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業。保證設施建設投入。如鄉鎮圖書館配備計算機上網,建立能和市圖書館計算機業務管理系統聯網的遠程工作站,加入“文化資源共享工程”,農民在鄉鎮圖書館就可以查閱各館的全部資料,能利用各圖書館的書目及網上資源。保證管理人員投入,如負責解決圖書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等等。
(二)發展創新鄉鎮圖書館模式
鄉鎮圖書館要以政府辦館為主,社會辦館為輔。為了優化服務資源,深化服務內容,完善服務設施,實現知識的共建共享,鄉鎮圖書建設必須要走多元化道路。1.流動型模式。流動型圖書館是指以“汽車圖書館”為主要形式的一種,把圖書館服務拓展至沒有固定圖書館的新發展區和偏遠地區。這種圖書館具有經濟、靈活、快捷、方便等特點,可以將分散的、有限的資金集中起來,實現一次投入、多館共享,可以較少的投資創造最大的社會效益。汽車圖書館的創辦對于鄉鎮圖書館建設與發展有著獨特的優勢。2.聯辦模式。聯辦圖書館,即鄉鎮文化站與企業、工廠、學校、書店等團體聯合創辦鄉鎮圖書館。這種模式可吸納社會大量熱心于公益事業的個人與團體,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鄉鎮圖書館藏書陳舊、固定經費短缺等不足。特別是與鄉鎮中小學圖書館、書店等聯辦,可大力提倡。
(三)堅持為農民送書上門服務
主動服務是一種開放性的服務活動, 它要求鄉鎮圖書館的知識傳遞速度快、范圍廣, 充分發揮鄉鎮圖書館的“耳目”、“尖兵”作用為領導決策當參謀。他們廣泛收集最新、最受當地農民歡迎、最實用的情報信息和開發文獻資源。編制二、三次文獻,為農民讀者快速開展有償的跟蹤服務、定題服務并不斷地改善辦館條件, 改變讀者的文化生活環境。
(四)提高思想認識
關鍵詞:縣域經濟;農村金融體系;中小企業
縣域涵蓋城鎮與鄉村,是聯結城鄉的樞紐;縣域兼有農業與非農產業,是城市和農村的結合部。因此,縣域經濟發展是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載體。當前,我國縣域經濟以農業經濟和農村工業經濟為主,農村服務業發展也逐漸顯現出發展潛力。
一、金融支持之于縣域經濟的必要性
(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離不開金融支持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農田水利建設、農產品流通重點設施建設、商品糧棉生產基地、用材林生產基礎和防護林建設,農業教育、科研、技術推廣和氣象基礎設施等。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新農村建設和改善農村民生的重要舉措。根據宏觀經濟學理論,基礎設施投資具有強大的“乘數效應”,會引致更大的投資、增加收入并帶來消費需求。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大、周期長、見效慢,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僅靠財政支持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各類金融機構的參與和支持。
(二)農業產業化離不開金融支持
加快農業發展,促進農業產業化,是實現農業走上市場化、規?;?、集約化經營,農村走向繁榮,農民富裕增收的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國農業產業化有企業+農戶、合作社、市場+加工企業+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多種經營模式。無論何種模式都涉及到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它將農民、企業與市場聯結在一起,并貫穿了三次產業。在產業化過程中,龍頭企業的發展、農戶的生產、農業科技創新,農業產業化所需的標準化建設、信息化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金融支持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關鍵。
(三)農村城鎮化進程離不開金融支持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加快城鎮化進程的發展戰略。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有利于促進生產要素的集聚和資源的集約使用,拓展產業發展空間,也有利于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根據我國2010年人口普查的結論,我國的城鎮人口已達49.86%,較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12.46%,這說明了10年來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然而,這一數據無論是與發達國家平均80%的城鎮化率,還是與我國期望達到的70%的城鎮化率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沒有金融支持,城鎮化進程的前進步伐必然受到影響。
(四)農村產業結構優化離不開金融支持
在推動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沒有農業的穩步發展,農村的工業化就無法順利進行。但是隨著農村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縣域經濟中農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改變,農業的作用逐漸下降,而第二產業工業和第三產業服務業的作用則逐步加強,此時縣域經濟的發展應更多地依靠第二和第三產業來推動。
金融支持與農村產業結構優化關系體現在金融部門能夠實現資源在不同部門、不同地區、不同產業間的重新配置,實現農業產業更新換代和升級調整,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在農村地方財力普遍緊張,無法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外部資金支持的情況下,金融部門的信貸資金無疑是支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最重要的一個渠道和環節。
二、現有農村金融體系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現狀
關鍵詞:縣域經濟;農村金融體系;中小企業
縣域涵蓋城鎮與鄉村,是聯結城鄉的樞紐;縣域兼有農業與非農產業,是城市和農村的結合部。因此,縣域經濟發展是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載體。當前,我國縣域經濟以農業經濟和農村工業經濟為主,農村服務業發展也逐漸顯現出發展潛力。
一、金融支持之于縣域經濟的必要性
(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離不開金融支持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農田水利建設、農產品流通重點設施建設、商品糧棉生產基地、用材林生產基礎和防護林建設,農業教育、科研、技術推廣和氣象基礎設施等。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新農村建設和改善農村民生的重要舉措。根據宏觀經濟學理論,基礎設施投資具有強大的“乘數效應”,會引致更大的投資、增加收入并帶來消費需求。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大、周期長、見效慢,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僅靠財政支持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各類金融機構的參與和支持。
(二)農業產業化離不開金融支持
加快農業發展,促進農業產業化,是實現農業走上市場化、規?;⒓s化經營,農村走向繁榮,農民富裕增收的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國農業產業化有企業+農戶、合作社、市場+加工企業+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多種經營模式。無論何種模式都涉及到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它將農民、企業與市場聯結在一起,并貫穿了三次產業。在產業化過程中,龍頭企業的發展、農戶的生產、農業科技創新,農業產業化所需的標準化建設、信息化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金融支持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關鍵。
(三)農村城鎮化進程離不開金融支持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加快城鎮化進程的發展戰略。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有利于促進生產要素的集聚和資源的集約使用,拓展產業發展空間,也有利于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根據我國2010年人口普查的結論,我國的城鎮人口已達49.86%,較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12.46%,這說明了10年來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然而,這一數據無論是與發達國家平均80%的城鎮化率,還是與我國期望達到的70%的城鎮化率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沒有金融支持,城鎮化進程的前進步伐必然受到影響。
(四)農村產業結構優化離不開金融支持
在推動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沒有農業的穩步發展,農村的工業化就無法順利進行。但是隨著農村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縣域經濟中農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改變,農業的作用逐漸下降,而第二產業工業和第三產業服務業的作用則逐步加強,此時縣域經濟的發展應更多地依靠第二和第三產業來推動。
金融支持與農村產業結構優化關系體現在金融部門能夠實現資源在不同部門、不同地區、不同產業間的重新配置,實現農業產業更新換代和升級調整,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在農村地方財力普遍緊張,無法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外部資金支持的情況下,金融部門的信貸資金無疑是支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最重要的一個渠道和環節。
二、現有農村金融體系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現狀
(一)金融支持主體薄弱導致金融供給嚴重不足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出于利潤最大化考慮,按照“經濟、合理、精簡、高效”的原則,加大了機構調整力度,對縣級城市支行按照10%-30%的不同比例進行撤并和調整,縣域分支機構和基層營業網點大量減少。特別是發揮主導作用的農業銀行,改制上市后面臨著“面向三農與商業化運作”的矛盾,在利潤最大化的驅使下必然將戰略重心向城市傾斜,支持縣域經濟明顯不足。作為政策性金融的農發行專營農副產品收購資金的供應和管理工作,但隨著糧食和棉花流通體制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農發行的作用大大減弱,在農村的業務范圍也僅限于加強糧棉油收購資金的封閉運行,無法起到增強農業發展后勁的作用。從職能定位和發揮的作用來看,離一個發展銀行的功能相差太遠。以農村信用社為主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主要通過發放小額農戶貸款、農村個體工商戶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來支持縣域經濟,盡管數量較多,但規模小,實力較弱,抵抗風險能力有限,從期限、額度和方式上很難滿足縣域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由于市場定位模糊,改組為農村商業銀行或農業商業銀行后,開始進城發展,從經營業務上來看逐步遠離服務三農和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有悖于其改建的初衷。在正規金融無法滿足縣域經濟發展情況下,民間金融因其貸款手續簡單、期限靈活等優勢取得了很大發展,但由于尚未取得合法身份以及監管缺位而受到國家法律和金融法規方面的限制,難以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
(二)縣域經濟中的中小企業經濟基礎薄弱影響其融資能力
縣域經濟中的企業大多數是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諸多生產要素的約束,資金短缺尤為突出。目前,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發展較為滯后,尚無面向縣域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使得中小企業對銀行形成較大的依賴性。另一方面,縣域中小企業普遍生產規模小、財務管理不夠規范、抗風險能力較弱,用于抵押的有效資產少,擔保難,評估、咨詢、登記等費用過高,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導致中小企業往往難以獲得銀行貸款且需要承擔較高的資金成本與風險。
(三)農村金融與縣域經濟尚未形成良性循環
我國的農村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差,不良貸款比重高。中小企業貸款違約率高一直是令農村金融機構頭疼的問題,過高的不良貸款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金融機構拓展農村業務的積極性,使得農村金融服務缺失問題愈加嚴重;而得不到金融支持的縣域經濟更難以負擔市場化的金融資源成本,從而導致了農村金融與縣域經濟在低水平上的惡性循環。
三、構建與縣域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農村金融體系之思路
我國的農村融資渠道較為單一,主要依賴于銀行信貸資金。因此,要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必須發展和完善農村金融市場,建立一個多元化、多層次、相互補充的農村金融體系。
(一)堅持商業性金融在農村金融體系中的主體地位
充分發揮包括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內的商業性金融機構在網點數量、市場滲透和份額、業務范圍、人才和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擴大對農村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和掌控力,根據其市場定位,重點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效益好的中型企業服務,支持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和主導產業發展、支持市場體系和城鎮建設。改進金融服務觀念,變被動為主動,深入基層,根據實際適當增加縣級行的授信額度和審批權限,簡化貸款審批和發放程序,允許縣級行在上級行核定的貸款額度內自主發放貸款,合理配置資源,切實有效地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
(二)發揮政策性金融的主導功能,擴大業務范圍
政策性金融是為了彌補市場的缺陷而出現的,涉足的領域應嚴格限定為微利或無利的業務范圍。因此,政策性金融應突出專項功能,強化政策性,針對農村經濟的弱質性,把職能定位于支持農業基礎設施性項目。目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已在糧食流通領域貸款的基礎上,擴大了金融服務覆蓋面,其業務包括糧棉油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工企業貸款、農業科技貸款業務、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農業綜合開發貸款和農業生產資料貸款業務等。除此之外,應鼓勵金融創新,允許其通過發行農業金融債券、建立農業發展基金和農民共同基金等形式,面向農業、農民籌資,以擴大資金規模,增強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持能力。
(三)改革和完善農村合作金融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是服務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金融機構,對我國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發揮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各地根據經濟發展實際對農村信用社進行了改革,組建了農村商業銀行或村鎮商業銀行,其產權關系、治理結構不斷完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還應在貸款管理方式、貸款條件、信貸品種、拓展業務新領域上下功夫,推出更多的、更為便捷的金融產品,真正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四)合理引導民間金融發展
對于民間金融,應改變過去以打擊、遏制為主的方式,采取引導、監督并納入法制管理的前提下,適當給予發展空間,如加強監管情況下適度放寬農村金融市場的準入條件,以發揮其在農村金融體系中的拾遺補缺作用。同時,要加快民間金融立法,使民間金融有法可依,規范發展。
(五)發展農業保險、信用擔保等多種金融形式
1、建立農業保險體系。農業受自然和市場風險影響較大,加之我國的農業險種偏少,風險都集中在農村金融機構身上,這導致農村金融機構貸款積極性不高。應盡早制定和頒布《農業保險法》,建立起一個包括政策性農業保險、商業性保險等多種形式在內的農業保險體系,完善農業保險補償體制。
2、建立健全信用擔保體系。在農村,由于信用擔保體系的不健全,銀行出于對信貸資金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的考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獲得貸款的難度越來越大,直接制約著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建立健全信用擔保體系,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信用保證,既可以解決中小企業找保難、貸款難的問題,又能有效地分擔銀行的貸款風險。
3、發展融資租賃、農業信托,拓寬縣域經濟發展的間接融資渠道。
(六)試點開展農村資本市場運作,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融資平臺
積極推進農業企業的股份制改造,鼓勵龍頭企業進入證券市場,通過發行企業債券、股票為涉農公司融通資金的作用,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持久發展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楊仕省.統籌城鄉發展,縣域經濟需金融先行[n].華夏時報,2010-12-21.
2、林民書,張樹全.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演變的實證分析[j].河南社會科學,2007(4).
3、陳柳欽.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金融支持[j].經濟研究參考,2005(54).
鄉村旅游作為一種活動形式變得越來越時興,為農村經濟結構進行優化。不僅能夠增加農民收入,還可以對勞動力進行轉移。這是農村的一個新的機遇,但是,要想發展就要解決文化、經濟、利益分配和生態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只有提高了經營管理水平,引入文化保護,做到經濟循環,才能促進農村經濟繁榮,做到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鄉村旅游;問題研究;可持續發展
鄉村旅游近幾年來是一個新有名詞,在20世紀80年代初作為一種旅游形式出現。是一種高效應、低消耗、生態合理、經濟可行的有益活動。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活動的種類也逐漸豐富起來。鄉村旅游不僅成為農村經濟帶來新的經濟增長,而且被旅游局作為旅游業發展的主題。可以說鄉村旅游是發展農村經濟的一個重要的戰略。本文通過對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淺談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1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
現如今,鄉村旅游還是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問題多發生在管理方面,因為管理不當會造成宣傳力度不足,限制開發,沒有新意等諸多問題,只利用旅游資源和強調經濟效應,導致旅游資源的消亡,影響可持續發展。要使鄉村旅游實現經濟效應最大化,合理利用生態系統,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鄉村旅游依賴與傳統文化。所以,當地居民也依賴于傳統文化,主要矛盾還是生態環境和經濟效應之間的沖突。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問題原因,下面進行論述。
1.1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生態環境作為鄉村旅游開發和經營的重要環節,應該重點保護資源環境。只有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問題為對生態環境不夠重視,部分管理部門認識不足,不知道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只看重經濟效應,從而利用資源過度。還有就是當地的居民對環境保護意識不強,隨意破壞一些傳統的文物。最后就是游客的素質問題,一些游客生態意識不足,不負責的旅游,非生態化的旅游行為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1.2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鄉村旅游的特色應該是本土性,鄉村性。因此,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的又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沖撞。鄉村旅游在物質、精神方面與游客的生活水平具有差異,一些農民因為都市文明的誘惑力和影響力放棄了自己的特色文化,鄉村旅游的特點就會消失。所以,我們應該在如何保護傳統文化,保護鄉村文化的本土性和鄉村性上下功夫,解決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難點。
1.3利益分配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鄉村旅游之所以發展迅速,是因為有當地居民做基礎。當地居民的貢獻不可磨滅。居民不僅造成了特色的民俗文化,地域特征,還為鄉村旅游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從而形成了濃郁的文化氛圍。所以應該保護居民收益成為了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的又一新的問題。鄉村旅游作為一條產業鏈,涉及了政府、農村集體、經營商、開發商、農民等眾多環節,這使得當地居民成為產業鏈的最底層,可能無法享受成果。如何調節這些環節,達到利益分配最大化,這是目前可持續發展的難題。
1.4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鄉村旅游的根本是致富,經濟問題與生態問題不統一就會造成旅游周邊毫無新意,宣傳跟不上等問題,導致無法實現經濟效應最大化,走上小康富強之路。所以,在開發鄉村旅游時,應該正確預測資源成本,不能只一味的強調旅游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導致本末倒置,外部性大于獲得的效應。長久以往會使鄉村旅游走向消亡。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經濟問題和生態問題協調統一相輔相成,不能一味的保護生態環境,也不能一味的發展經濟不顧生態,這樣才能實現鄉村旅游經濟效應的可持續發展。
2如何實現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上面對可持續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可以看出,要想可持續發展,應該從保護和改善方面下手。要考慮好生態環境的價值,改變傳統的發展觀念,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根本保證。從鄉村環境、文化、經濟等方面問題下手,解決在建設鄉村旅游途中遇到的這幾個問題,提出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如何實現。根據以上信息以及鄉村旅游應注意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主要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2.1如何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展鄉村旅游,經濟效應應該是在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對經濟目標不斷進行宏觀和微觀的調整,從而更好地發展鄉村旅游。在鄉村旅游的發展中,應避免生態資源的過度開發,要以保護為主,更不能為了眼前利益粗放經營,要走高質量的生態環境。這樣才能進行可持續發展。應該建立一系列管理、規劃等有效舉動,使旅游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缺一不可,實現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2.2如何實現人文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鄉村旅游的鄉村文化有自己的特殊性,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保護自己特有的鄉村特色,不能一切都效仿城市文化,應該找準自己的特色,大力發展。發展鄉村文化,應該合理開發人文資源,恢復和發揚自己的傳統文化,找準自己的特色。鄉村文化應該具有自己的神秘性、特殊性、地方性、民族性和藝術性,應該保持特有的民族風情和民俗活動,有自己特色的鄉村風格。另一方面,要大力宣傳當地的風俗民風、風土人情,使游客了解當地的民風民俗。當地的居民應該大力抓住自己的地方文化,以自然統一為原則,使游客了解當地的鄉村民族文化,達到可持續發展。
2.3如何實現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在鄉村旅游發展的過程中,不能為了急于求成而破壞自然生態系統。所以在鄉村旅游的開發中應該提高當地居民的意識,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生態系統的開發中不能超過自身的恢復閾值,否則就會在鄉村旅游發展的過程中帶來環境污染。造成客流量的威脅。因此,要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應該注重環境保護,要思考怎么做到生態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最大化。我們應該制定一系列措施,減輕對生態系統的破壞,不斷進行生態系統的調整,達到自然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3總結
要發展鄉村經濟,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我們應該充分保護環境效應和社會效應,制定管理制度的有效措施,生態系統和經濟效應協調發展,在發展中,應該讓居民參與鄉村活動中來,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主體,從而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鄉村旅游有不同的類型,形成原因也有各種差異,但主要總結來說是保護和改善兩大方面,要解決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要從這兩大方面入手,保護生態環境,改善當地生活質量,保護當地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特有的風俗民風,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綜合管理,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姜春志.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J].青年與社會,2013,(16):238.
[2]歐陽曉晴,吳婷婷.湖南鄉村生態旅游的環保問題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4.017.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教育公平化;鄉村地區;農村義務教育
一、研究背景
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公平化與教育平等問題是一個越來越突出的社會問題,它需要國家、教師、父母、監護人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但主陣地是學校,教師是關鍵,我們要本著對每一個孩子負責的態度,把更多的關愛和呵護給這些心靈最脆弱的孩子
們,加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只有創造優良、平等、公正的氛圍,才會讓他們在健康和諧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二、研究起因與過程
2016年5月以來,以“供給側改革”思潮促進教育的公平與平等發展,促進教育均衡化發展成為熱議的話題。教育公平與平等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文明水平的重要標志;教育公平涉及千家萬戶,影響每個人的終身發展,是人民群眾的重要關切;教育公平是黨和政府關注的重大課題,旨在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的命運。2016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也是邁向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關鍵之年。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如何理解教育公平與平等?如何準確把握教育公平與平等的發展階段?如何處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與教育公平和平等的關系?這些都成了教育改革所要關注的地方。21世紀是義務教育階段蓬勃發展的時機,這樣一來,義務階段的教育公平化與平等就顯得尤為重要。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新時期下,如何順應供給側改革,如何實現供給側改革下農村義務教育的公平與平等,這成了我們應該探尋的焦點之一。
鄉村地區的義務教育公平化與平等問題已經有所發展,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提高覺悟,遵循教育改革的規律,努力完善。教育領域的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就是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堅守“以生為本”的原則,為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終身發展,既要不斷提升教育供給端的質量、創新和效率,又要不斷豐富和優化教育供給結構,為青少年學生提供多樣化、多元化和可選擇性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模式。
三、研究所得與反思
要保證義務教育的平穩發展,實現教育公平與平等,有制度方面的問題,也有政策制定的問題;有政府部門和教育系統的執行能力問題,也有大學和研究機構基礎數據支持與研究的問題;有學校的責任,也有社會要克服偏見的問題。所以,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課題,或者增加財政經費,或者取消政府干預就能解決的。這有待于我們長期地探索。
教育公平化與平等問題對于我們鄉村來說,就顯得任重而道遠了。我們鄉村地區多數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們都是留守在農村的祖輩在帶,年事已高、文化素質偏低的祖輩往往與孩子缺乏溝通,而老師也因難以與孩子父母溝通而苦惱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問題。鄉村孩子的教育公平化問題需要從他們的心理、生理、成長環境等方面入手,這是一個個長遠的課題。同時,鄉村的教育問題,也要加強鄉村教師的改革。義務教育階段的鄉村教育公平化與平等問題,除了需求政治保證、經濟保障外,更需要教育自身的力量支持。具體如何發展,如何順應供給側改革的趨勢,這無疑還有一段較長的探索之路。目前城鄉教育還存在明顯差別。由此看來,以“供給側改革”思想應用于教育,從而推進教育發展,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鄉村教育公平化和平等問題,還有待于社會上各個方面共同努力,也還有待于我們的共同探索??傊逃摹肮┙o側改革”,既不意味著否定需求側的重要性,也非一味滿足教育自然需求,而是以教育的最終目的和學生現實需要為出發點,建立新的供需結構,實現教育供給端的轉型升級;提供“引領性”的教育供給、“精準性”的教育供給、“有效性”的教育供給,即“科學的供給”,實現供給側與需求側的協調平衡和良性互動,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從而達到提高教育質量與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德祥.關于義務教育區域內均衡發展的思考[J].教育評論,2002(4).
關鍵詞:鄉村;生態旅游;景觀規劃設計
1.鄉村生態旅游景觀的定義
有關“鄉村生態旅游景觀”的含義,在理論界一直沒有明確的闡述,但是這種新型的旅游景觀一定是要具有相關的價值的,而這種價值最終體現出來的就是經濟價值;“鄉村生態旅游景觀”主要強調鄉村的特征,這種特征把鄉村和城市的景色截然分開,具有自身獨特的景觀價值;“鄉村生態旅游景觀”不但要演繹出一種鄉村風情,表現出一種鄉村的特色,更要準確的把握其中的關鍵點,這個關鍵點就是人和自然該如何相處的問題,也就是保護生態平衡,讓自然資源可以持續的被利用。所以,這種景觀帶有綜合的性質,主要包含生產景觀、鄉村聚落、鄉村生態、鄉村文化以及那些可以進行觀賞的景觀。
2.鄉村生態旅游景觀規劃設計的若干原則
對鄉村生態旅游的各種景觀進行規劃,需要了解很多學科的知識,主要是規劃整體的景觀要素,要想取得成功的效果,必須要關注到景觀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綜合考慮鄉村的經濟、社會以及環境等條件,同時還要結合中國的實踐,只有這樣才可以合理恰當的對鄉村旅游景觀進行規劃。
2.1生態性原則
旅游業在在發展的同時,會造成一定范圍一定程度的污染,而鄉村景觀自身的運轉也要符合生態要求,做到環保、低碳、綠色,盡量達到循環利用各種資源,構建一個正常的生態環境。要有保護環境的意識,降低污染,不能給自身以及周邊帶來負面作用。以生態的原則對景觀進行規劃,所要達到的效果是盡量打造恬靜的旅游景觀區域,形成適合旅游的環境,這樣可以提高景觀的質量。
2.2經濟性原則
發展鄉村旅游業以及改造鄉村旅游景觀都是為了推動經濟的發展,所以在進行規劃時要考慮到經濟的因素。例如,在鄉村生態景觀中開展采摘園這個項目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規劃時不但要對采摘點進行合理的設計,還要想出在淡季也可以吸引游人的方法,不斷的增加收益。對景觀進行設計要注重經濟性,也就是保證旅游經濟以及生產經濟都可以發展起來。
2.3特色性原則
鄉村旅游業想要順利發展下去,必須要有特色,旅游景觀必須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如何規劃以及設計出有特色的景觀呢?就需要綜合考慮園區不同方面的特征,例如經濟、歷史、自然、社會、文化等,然后結合這個特征,找好自身的特色所在,讓園區的設計可以與眾不同,和大眾化的景觀規劃區別開來,這樣才能夠將更多的游客吸引過來。
2.4參與性原則
如今比較流行的旅游方式是讓游客可以親自的參與進來。農業園區比較適合觀光游覽,因此占地空間很大,內容也豐富多彩,可以讓游客參與進來。從城市過來的游客必須親身體驗園區的生活方式,才可以真正的感受到在農村生活的樂趣,也只有這樣,游客才可以真正的走近鄉村,體會更外一種生活方式。
2.5多樣性原則
不管是什么類型的旅游項目,也不管什么規模的旅游形式,都需要留給旅游者很大的空間進行選擇。對鄉村生態景觀進行設計時,要以多樣性為基礎,也就是在開發產品、設計路線、選擇時間、確定游覽形式以及消費水平時,盡量設計出不同的方案,可以讓游客有選擇的空間;而且對于在園區內各種品種的組合、景區內各個小區域如何分布以及資源配置方面要注重多樣性以及豐富性。
3.鄉村生態旅游景觀規劃的實施重點
3.1景觀生態規劃建立在產業適宜基礎上
對產業比較適宜的地帶進行規劃,也就是分析鄉村景觀的各種要素以及整個景觀情況,以相容性為基礎進行生態規劃。對這種相容性進行分級,構建起判斷相容性的矩陣,以此為依據,規劃產業比較適宜的地帶,以便于確立一種科學的行為體系。
3.2景觀生態規劃要充分規劃鄉村土地
根據鄉村生態旅游景觀規劃的幾項原則,如何充分的利用鄉村土地進行良好的旅游景點規劃非常重要。在此我們可以將將鄉村景觀劃分為四個區域,分別是鄉村景觀保護區、鄉村景觀整治區、鄉村景觀恢復區和鄉村景觀建設區。在這幾個區域合理的規劃好之后,可以充分的解決生產土地和景觀規劃用地之間的各項矛盾,不僅僅給鄉村土地帶來了更多的生態價值,還創造了新的產值,可謂是一舉兩得。
3.3景觀生態規劃要以鄉村聚落為中心
對景觀生態進行規劃主要建立在鄉村聚落的基礎上,主要內容是規劃景觀意象、功能以及性質,規劃土地利用方面的景觀生態以及景觀平衡,規劃聚落形態以及空間景觀,規劃聚落規模以及功能區,塑造聚落的風貌以及體系,規劃道路交通體系,規劃基礎設施,規劃環境建設以及綠地系統,規劃景觀控制以及景觀區劃,規劃災害的控制等等。
3.4景觀生態規劃中融入田園公園式風格
伴隨著鄉村旅游業的不斷發展,田園公園成為具有很多功能的主題園,它建立在鄉村景觀的基礎上,具有自然、休閑、生產以及康樂的特點。鄉村生態旅游更多的關注趣味性、參與性、趣味性。對田園公園進行規劃,讓生態旅游帶動旅游業向前發展。
一、區域空g尺度
縱觀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發展歷程,以縣域空間為單元,可以明顯看到縣域經濟優劣是衡量城市群發育程度的絕佳視角。區域可持續發展應基于發達縣域經濟單元基礎上逐次演替過程,長三角集中眾多全國百強縣便是最好例證。長三角發展后勁強于珠三角、京津冀,中心城市極化作用及競爭力優于北、廣、深,正基于其有強大的縣域經濟基本細胞單元組成強健的體魄、豐厚的沃土提供充沛的營養。正如細胞質與細胞核的內在機理驚人相似,相比珠三角、長三角,尤其是長三角的強勁發展勢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合理的區域空間功能體系;京津冀長期以來的相對劣勢,則可以歸咎于畸形功能體系造成縣域機會缺失、停滯甚至衰退,最終使得區域整體后勁不足。以此推想,理論上區域空間尺度內核心與基質之間是否存在類似黃金分割的最佳比例?長三角、珠三角的發展歷程,實質是省―市―縣三級空間單元相互博弈演替的過程,尤其省、市對于縣域空間爭奪,也進一步印證區域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機體,具備鮮明的生命體征及生命周期,不同階段需要相應的空間治理手段。
河南省近幾十年的縣域經濟空間演進也有力支撐了該理論假說,百強縣集中區域也正是中心城市實力最強勁、經濟最具活力區域;反之亦然。因此,空間政策應分類引導,核心圈層內強調中心極化,做大做強中心城區;圈層應強化擴權強縣、省直管,削減中心城區規模指標及對縣域空間資源的低效掠奪。當前核心任務在于釋放縣域活力,對于核心圈層如何實現中心極化、都市區一體化,撤縣改區是必然;外部圈層,尤其三山一灘、黃淮四市尚處于發展初級階段,在于強縣擴權、省直管,而非拔苗助長,切忌政策一刀切。
二、縣域空間尺度
以縣域空間尺度審視河南縣域經濟發展,能夠清晰看出一條主線,所謂不同縣域經濟模式,實則若干特色鎮域產業集群與城區產業集聚有機耦合,與其說縣域經濟,不如說特色鎮域經濟更貼切;未來縣域發展核心在于三大抓手:縣城產業集聚與特色鎮域產業集群培育、縣城與特色鎮域空間格局構建、村莊人口流動暢通機制保障。在此過程中需正確處理幾大關系:農業產業化與工業化關系、發展主導產業與產業多元化關系、引進外資與利用民間資金關系、向政府要錢與向市場要錢關系、營造良好環境與提升縣域形象關系。
縣域發展大多基于資源、區位、產業、企業或村民自發發展、集聚、轉型、提升而來,規劃只是在發展達到一定程度之后適當加以規范化,尚未出現由于規劃而從無到有產生的新型縣域經濟形態和空間實體。不同模式間最大區別在于發展理念不同,這是學習和總結不同模式的核心。必須認識到任何模式都并非完美,不能簡單機械套用。任何縣域都不是單一經濟模式,而是多模式的綜合,關鍵在于因地制宜,選取主導發展模式,同時借鑒其他模式的合理理念與方式,融入地方實際發展過程之中,最終實現各縣域的特色化發展。
當前關于縣域經濟與城鎮化發展成功模式的總結不勝枚舉,當多數眼光專注于成功縣市的聚光燈下時,更需要對曾經的明星縣市的衰落進行反思,逆向思維尤其稀缺,成功經驗固然重要,縣域衰退的例子更具警醒意義,縣域發展中也需要吳曉波“大敗局”式研究。
三、鄉村空間尺度
當前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正在從以鄉村為依托、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為主體的傳統縣域經濟,向以縣城和中心鎮為依托、以非農經濟為主導,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新型縣域經濟轉變。必須認識到鄉村地區城鎮化是一漸進過程,而非一蹴而就,鄉村人口向城鎮轉移是必然,但鄉村不可能消亡,過渡至一定階段將會達到長久動態平衡。重在判定不同階段、解決不同時期核心問題,從而逐步實現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