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5 16:34:06
序論:在您撰寫古代文化傳承的途徑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文化常識;語文教學;理解;知識體系
一、在高中階段進行傳統文化常識教學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的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蘊含了這個民族優秀的精神,讓中華民族能夠一直傲立在地球的東方。但在中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許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正在被淡化甚至已經消失,外來文化不斷滲透,學生對優秀的傳統文化的理解日漸模糊。而在本應傳承傳統文化的基礎教育階段,由于應試的壓力,教學只為高分的現象極為普遍。經典古文未能涵詠,詩詞名篇未及吟哦,使得學生與大量的優秀傳統文化失之交臂。
為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教育領域深化改革的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在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途徑;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礎。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試中心的《2017年高考考試大綱》,在“古詩文閱讀”版塊中明確提出了“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核目標。
由此可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常識教學已經不再是一個做不做或者什么時候做的問題,而是一個當下必要而且迫切的工作。
二、關于高中階段傳統文化常識教學的內容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漢民族文化為主體的。從時間跨度看,從夏商周上先圣三代,一直到晚清;從內容上看,其主體應該是儒家文化,輔以道家、佛教、法家等文化形態。
研究近年來,北大、人大、南大等國內知名高校國學院的培養計劃,可以看到教學內容從古代哲學、古代政治、古代經濟到古代文學、古代史學、古代民俗……包羅萬象,無一不有。然而,高中階段,尤其是高中階段的語文課程中,現實的因素制約了我們不可能像高等教育一樣,將所有的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教學內容。
以課程標準和2016年的新考綱的實際要求,筆者梳理了現行通用的人教版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常識,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古代歷法常識。如古文中經常涉及到的紀年方式、計時方式等。
2.古代星宿相關常識。如《滕王閣序》中涉及到的星宿分野的知識。
3.古代姓名稱謂常識。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姓、氏、名、字的相關知識。
4.古代職官常識。如古文中常涉及到官名和官職變動的詞語。
5.古代年齡的稱呼。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一些表示年齡的詞語。
6.古代的禮儀制度。如婚戀詩中涉及到的出嫁禮儀。
7.古代的節慶常識。如古代重要的節日的時間和主要的民俗。
三、關于教學途徑的一些簡單嘗試和構想
由于急功近利的教學環境,一線教師們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往往是羅列出所謂“常見的文化常識”,然后讓學生們強行記憶。筆者所加入的各種教學交流群中,散見的皆是《高考文化常識100題》。然而,我們知道沒有理解的記憶是根本無法長久的,這種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顯然是不科學的。筆者在閱讀了大量的理論文章和相關經驗介紹后,做了一些思考和嘗試。
1.立足教材,用有限的教學資料拓展整合教學內容。文化常識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但絕不是唯一內容。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要進行文化常識教學,首先就需要我們充分整合教學內容,將教材中涉及到文化常識內容進行足夠地拓展和有效地整合。
比如,在學習《寡人之于國也》時,遇到“申之以孝悌之義”,這時就可以針對“孝悌”拓展延伸儒家的“八德”。不僅如此,還可以從“四維”(禮、義、廉、恥)到“五?!保ㄈ?、義、禮、智、信)再到“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演變,延伸到“孝”的地位在傳統文化中的日趨提升。并且講到古代越來越重視“孝”,是因為伴隨著中國農業社會的發展,以家庭為本位的農業經濟日益穩定與發展,家對于農業經濟的發展,對于社會的祥和與穩定功能日益突出。這樣,不僅讓學生積累了相關的文化常識,也加深了學生對宗法制社會和自給自足的家庭經濟社會的認識。
2.注重理解,調動既有閱讀經驗和生活經歷加深記憶。沒有理解的記憶是無法長久的,靠死記硬背明顯不是積累文化常識的好方法。文化常識雖然是古代的,但是許多優秀之處依然被傳承了下來,鐫刻入了我們的基因之中。學生無法理解某些文化常識,是因為學生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調動閱讀經驗和生活經歷。這就要求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彌補這些問題。
3.構建知識體系,讓思維做到有的放矢。有些文化常識不論講多少遍學生總是記不住,有些文化常識學生明明記住了但是一做題就出錯。歸根究底,筆者認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生沒有構建合理的知識體系,知識雜亂無章。因此,我們有必要指導學生構建科學、有效的知識體系。
4.通過實踐活動,鞏固所學內容。如果教學文化常識,僅僅是為了應付高考,或者坐而論道,就顯得有些狹隘了。進行文化常識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所以,進行文化常識教學,最后還是要學以致用。由此,進行實踐活動,也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式。
四、小結
在當下文化大繁榮的背景下,在語文學科之中進行文化常識教學,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更是迫切的。教學文化常識,不應是急功近利的,而應真正站在樹立學生文化傳承意識的立足點上,讓學生了解、感知、傳承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本文所探討的一些教學途徑,主要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的,希望學生能夠對傳統文化通過理解記憶而后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并且能夠影響自身的價值觀和處世方式。
⒖嘉南祝
[1]張岱年,程宜山.中國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2]程達.語文學科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全面學習與了解古代文學的需要。程千帆先生指出,中國文學中方輿色彩,細析之有先天后天的差異,先天者,原乎自然地理;后天者,原乎人文地理。無論自然還是人文原因,中國文學充滿了地域色彩,這是其發展歷程中的重要特征。這一特征在研究中受到了重視,但教學中以時間為脈絡的分期與講授方式,造成學生對古代文學地域性特色了解的缺乏,必然引起學生對古代文學認識的片面性。要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選擇某一地域為窗口,在教學中滲透與引入其地域文化信息資源,幫助學生透視地域文化與文學的關系,從而彌補單一時間為軸來審視古代文學的發展之缺陷。因而古代文學教學改革不能忽視地域文化資源的引入,這是中國古代文學自身特點提出的要求。
2.古代文學實踐教學依賴地域文化資源?,F今中國高校教學改革出現面向經濟、文化建設,面向地區發展服務的大趨勢,古代文學作為提升學生人文底蘊的重要學科,也需要加強實踐教學使傳統課程教學煥發新的活力,從而也使學生從書本知識的單一獲得轉向實踐考察理解與現實運用。這一實踐教學的開展就要以地方文化資源為依托,依靠地域文獻資源、地域文化生態資源、地域戲曲資源等開展實踐教學。同時,每一所高校,都會受到其所在地域的地方文化浸潤,校園文化、師生語言、衣食住行等都會帶上地方特色,這些為利用地域文化資源展開實踐教學無形之中提供便利。
3.學生參與地方文化保護的現實需要。培養學生文化傳承和保護意識,加強和提升其人文底蘊,這也是古代文學教學目標之一。而在教學中最能引起其興趣同時又切實可行的途徑是以地方文化資源為對象,激發、培養其傳承和保護意識,以實際行動參與到文化保護事業中來,成為本地文化保護的青年主力軍。這將具有多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對學生而言,發動學生在文化保護的目標驅動下自主地通過社會調查、實地考察、文獻考證等方式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對地方文化做積極、深入的了解,必將提升他們的地方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對地方文化保護來說,高校生源與畢業生就業地的選擇都會帶有當地地方色彩,從而使得高校學子在校期間與畢業后都會成為地方文化建設的參與者與見證者,那么在古代文學教學中加強他們對地方文化的了解,參與地方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勢必對地方文化的建設發展、地方文化的宣傳具有不可忽視的促進和推廣作用。
二、地域文化滲入古代文學教學
地域文化以各種形式留存在今天的生活中,筆者認為適合引入教學的文化載體形式以傳世文獻、文化名勝古跡與地方戲曲三種為主。
1.傳世文獻資源的引入。許多高校都坐落于歷史文化古城,對古代文人而言或為居留之地、或為漫游之所、抑或貶謫之驛,往往留下了大量吟詠佳作。以湖南衡陽為例,許多唐宋文人都曾過往,如李白、杜甫、劉禹錫、柳宗元、宋之問、張說、儲光羲、齊己、坡、秦觀、辛棄疾等等,而留下吟詠之作的文人從漢代至清朝一直沒有中斷過,這些都是記錄衡陽歷史文化的珍貴傳世文獻。在教學中,將這些有關衡陽的地域文獻資源滲入課堂講解或作業中,來自衡陽和湖南的同學會對這些地域文獻懷有鄉土情結,更容易產生認同和求知欲。這類地域文獻是我們探尋古代文學中的地域文化之重要文獻。教學中,地域文獻資源的引入,可以從多方面探索進行:首先,文學中的地域文化之課堂分析。對古代文學作品中出現的代表性地方風物,課堂講解分析時可著重分析,同時讓學生由此展開材料搜集與尋找,并形成對此作專門探討的小論文或文章。從而強化學生地域文化意識,也使他們由一般性知識點接受轉變為自己動手開展研究性學習,達到深刻理解和領會。例如筆者在課堂講授到王勃《滕王閣序》“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范仲淹“衡陽雁去無留意”等涉及“衡陽雁”的詩詞時,會引入學校所在地衡陽的雁城文化,激發他們對衡陽雁文化認知和了解的興趣,再布置相關作業讓他們通過文獻查找來完成。其次,地域文化的專題講授。學生們因為對本地文化有親切感和認同感,可以采取專題講座的方式講授有關本地文化的形成歷史、傳播與接受情況,如文人的貶謫與流寓帶給地方文化傳播的影響,歷代有哪些文人居住和來過,他們的作品對當地文化的傳播會產生什么作用。這些探討利用得更多的是地方文獻資料,因而在講解的時候,可以同時介紹哪些文獻中會保留有關本地的文化資料,是以哪些文獻載體為主,并結合今天傳承和保留下來的歷史文化進行比較分析,拉近時空距離,讓學生對以往僅僅存留于故紙堆的概念性知識有更深刻的親身感受。例如南岳衡山是許多文人都曾吟詠過的,那么我們可圍繞唐代文人對南岳衡山由自然景觀轉向人文景觀的文化形成中有何作用的議題來深入探討。再次,地域文化名人的學習社團。許多城市都有自己引以為傲的本地歷史文化名人,許多都成為當地的歷史文化名片,學生也成立一些社團和興趣小組專門學習和探討這些名人留下的相關著作。比如明末清初的偉大思想家王夫之是衡陽人,學生就成立了船山學社,進行學習調研活動,加強對本地文化的了解。
2.文化名勝古跡的探尋。名勝古跡與文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往往相映生輝,相得益彰。但凡有名勝古跡處則有文學產生,而文學的流傳又有助于名勝古跡之名聲流傳的久遠與廣博。有鑒于二者之親緣關系,開展古代文學實踐教學少不了對文化名勝古跡的探尋。
(1)地區名勝文化采風。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指出“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闡釋觸景生情對創作的重要性,文學學習也一樣要講求緣情而入文,披文以入情,讓學生通過地區名勝文化采風進入情境感受文學不失為有效途徑。許多城市融名山名水名城為一體,自然也有不少的名勝去處,這就成為所在高校進行古代文學實踐教學的重要文化生態資源?,F今許多學校文藝學科都組織學生進行文化采風來培養學生,這即是古代文學實踐教學的具體組織形式。筆者所在高校,每年都會組織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選擇地區名勝進行采風學習,對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實踐能力不失為有效嘗試。在對名勝古跡的采風活動中,可先要求學生熟悉歷代吟詠此名勝的佳作,讓他們在情境中感悟古人,同時也可讓他們創作相關擬作,在習作中感受古人如何描繪勝景。
(2)文化古跡的實踐考察。文化古跡是一個城市文明的標志和歷史的見證,也是地域文化靈魂的彰顯,同樣也是古代文學開展實踐教學不可忽視的。選擇高校當地的歷史文化古跡,作為古代文學實踐教學的課堂,將存留在文本上的文學作品轉變成實物和古跡等看得見摸得著的載體形式呈現給學生,無疑加強了熏陶和感染力,同時也提升了學生文化底蘊。以衡陽市為例,留存的文化古跡就有石鼓書院、杜甫墓、杜甫祠、禹王碑、南岳碑刻,借助對這些古跡的考察,同學們可以在情境中走入古人的生活,從而感悟文學的魅力,也體會古人詠物論史的具體情景。
3.地方戲曲資源的滲入。戲曲文學是元明清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表演作為基礎的特點讓戲曲文學的學習不能單獨停留在平面的劇本文學,而應該觸及和擴展到對戲曲舞臺藝術的了解。但古代戲曲藝術博大精深,因而引入地方戲曲資源成為了解戲曲舞臺藝術的捷徑。地方戲曲資源得天獨厚的人文環境親近感、就地取材的便利性以及教師與藝人間的直觀互通性等,為高校教改創造了切實可行的有利條件,同時獨特的地方戲曲品牌資源是鄉情教育的典型材料,也是學生獨特審美視角教育的最佳方案。具體的引入方式可依當地的戲曲資源情況而定,方式之一,可以請本地優秀的戲曲演員來演繹經典戲曲作品選段,演繹的形式可以直接請入課堂演唱文本,也可以針對課堂講授需要,先錄制好相關唱段的視頻,在講授過程中逐步播放。這種演唱往往加入了當地戲曲的地方特色元素,而且時間長短、演唱內容等可根據課堂需要而定,一方面讓學生在學習作品的同時感受到家鄉氣息,另外也比網絡戲曲資源更能有針對性地配合教學。方式之二,成立興趣小組,搜集整理當地的戲曲資源,了解地方戲曲發展情況。如筆者曾指導學生以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的形式對祁劇、衡州花鼓戲、衡陽湘劇和衡陽漁鼓等衡陽地方戲曲的傳承和發展現狀做調查研究。
三、古代文學教學實踐參與地方文化保護
地域文化滲入教學的同時,教學也可參與到地方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中來。通過教學實踐培養學生對本土文化的熱愛,讓他們成為地方文化保護的中堅力量,可行的方式大致有:
1.開設地域文化課程增強本土意識。高校青年學生是當地建設的生力軍,也自然將成為地方文化的傳承者,那么在校期間培養其地方文化保護意識,必然對今后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產生不可忽視的作用。開設地域文化課程,以課程為載體,增強學生保護和傳承本土文化的意識不失為其中重要的途徑。如開設一些地方戲曲欣賞課程、地方民俗文化等選修課程,讓學生在學習古代文學作品的同時,也系統了解地方文化,培養文化自豪感和本土意識,在這一過程中也進行了地方文化的傳承工作。學生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會在日常生活中關注本土文化因素,在潛移默化中積極投身地方文化保護和宣傳,從而為本地文化宣傳增添新力量。
2.實踐教學參與保護。古代文學實踐教學,在現實中必然需要以具體的文化實體或文獻文本為參照對象,那么我們在選擇這些參照對象的時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當地文化景點、本地古籍文獻為教學案例進行教學,則在將書本知識轉化到現實運用的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對當地文化知識的了解,熟悉了地方文化保護,從而讓實踐教學活動取得一舉兩得的效果。例如講到文人的貶謫與文學創作的關系,可以帶領學生去當地著名文化景點,讓學生考察這些景點有哪些文人在貶謫之時曾來此登臨賦詩題文,歷代主題有何變化,查找這些景點的歷代文獻記載,并要求以作業的方式來完成。學生在這些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加強了對本地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通過查找歷代文人的題詠,則既增強古代文獻知識又培養了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讓學生自發地投身于本地文化的保護與宣傳的事業中來。
1.全面學習與了解古代文學的需要。程千帆先生指出,中國文學中方輿色彩,細析之有先天后天的差異,先天者,原乎自然地理;后天者,原乎人文地理。無論自然還是人文原因,中國文學充滿了地域色彩,這是其發展歷程中的重要特征。這一特征在研究中受到了重視,但教學中以時間為脈絡的分期與講授方式,造成學生對古代文學地域性特色了解的缺乏,必然引起學生對古代文學認識的片面性。要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選擇某一地域為窗口,在教學中滲透與引入其地域文化信息資源,幫助學生透視地域文化與文學的關系,從而彌補單一時間為軸來審視古代文學的發展之缺陷。因而古代文學教學改革不能忽視地域文化資源的引入,這是中國古代文學自身特點提出的要求。
2.古代文學實踐教學依賴地域文化資源?,F今中國高校教學改革出現面向經濟、文化建設,面向地區發展服務的大趨勢,古代文學作為提升學生人文底蘊的重要學科,也需要加強實踐教學使傳統課程教學煥發新的活力,從而也使學生從書本知識的單一獲得轉向實踐考察理解與現實運用。這一實踐教學的開展就要以地方文化資源為依托,依靠地域文獻資源、地域文化生態資源、地域戲曲資源等開展實踐教學。同時,每一所高校,都會受到其所在地域的地方文化浸潤,校園文化、師生語言、衣食住行等都會帶上地方特色,這些為利用地域文化資源展開實踐教學無形之中提供便利。
3.學生參與地方文化保護的現實需要。培養學生文化傳承和保護意識,加強和提升其人文底蘊,這也是古代文學教學目標之一。而在教學中最能引起其興趣同時又切實可行的途徑是以地方文化資源為對象,激發、培養其傳承和保護意識,以實際行動參與到文化保護事業中來,成為本地文化保護的青年主力軍。這將具有多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對學生而言,發動學生在文化保護的目標驅動下自主地通過社會調查、實地考察、文獻考證等方式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對地方文化做積極、深入的了解,必將提升他們的地方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對地方文化保護來說,高校生源與畢業生就業地的選擇都會帶有當地地方色彩,從而使得高校學子在校期間與畢業后都會成為地方文化建設的參與者與見證者,那么在古代文學教學中加強他們對地方文化的了解,參與地方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勢必對地方文化的建設發展、地方文化的宣傳具有不可忽視的促進和推廣作用。
二、地域文化滲入古代文學教學
地域文化以各種形式留存在今天的生活中,筆者認為適合引入教學的文化載體形式以傳世文獻、文化名勝古跡與地方戲曲三種為主。
1.傳世文獻資源的引入。許多高校都坐落于歷史文化古城,對古代文人而言或為居留之地、或為漫游之所、抑或貶謫之驛,往往留下了大量吟詠佳作。以湖南衡陽為例,許多唐宋文人都曾過往,如李白、杜甫、劉禹錫、柳宗元、宋之問、張說、儲光羲、齊己、坡、秦觀、辛棄疾等等,而留下吟詠之作的文人從漢代至清朝一直沒有中斷過,這些都是記錄衡陽歷史文化的珍貴傳世文獻。在教學中,將這些有關衡陽的地域文獻資源滲入課堂講解或作業中,來自衡陽和湖南的同學會對這些地域文獻懷有鄉土情結,更容易產生認同和求知欲。這類地域文獻是我們探尋古代文學中的地域文化之重要文獻。教學中,地域文獻資源的引入,可以從多方面探索進行:首先,文學中的地域文化之課堂分析。對古代文學作品中出現的代表性地方風物,課堂講解分析時可著重分析,同時讓學生由此展開材料搜集與尋找,并形成對此作專門探討的小論文或文章。從而強化學生地域文化意識,也使他們由一般性知識點接受轉變為自己動手開展研究性學習,達到深刻理解和領會。例如筆者在課堂講授到王勃《滕王閣序》“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范仲淹“衡陽雁去無留意”等涉及“衡陽雁”的詩詞時,會引入學校所在地衡陽的雁城文化,激發他們對衡陽雁文化認知和了解的興趣,再布置相關作業讓他們通過文獻查找來完成。其次,地域文化的專題講授。學生們因為對本地文化有親切感和認同感,可以采取專題講座的方式講授有關本地文化的形成歷史、傳播與接受情況,如文人的貶謫與流寓帶給地方文化傳播的影響,歷代有哪些文人居住和來過,他們的作品對當地文化的傳播會產生什么作用。這些探討利用得更多的是地方文獻資料,因而在講解的時候,可以同時介紹哪些文獻中會保留有關本地的文化資料,是以哪些文獻載體為主,并結合今天傳承和保留下來的歷史文化進行比較分析,拉近時空距離,讓學生對以往僅僅存留于故紙堆的概念性知識有更深刻的親身感受。例如南岳衡山是許多文人都曾吟詠過的,那么我們可圍繞唐代文人對南岳衡山由自然景觀轉向人文景觀的文化形成中有何作用的議題來深入探討。再次,地域文化名人的學習社團。許多城市都有自己引以為傲的本地歷史文化名人,許多都成為當地的歷史文化名片,學生也成立一些社團和興趣小組專門學習和探討這些名人留下的相關著作。比如明末清初的偉大思想家王夫之是衡陽人,學生就成立了船山學社,進行學習調研活動,加強對本地文化的了解。
2.文化名勝古跡的探尋。名勝古跡與文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往往相映生輝,相得益彰。但凡有名勝古跡處則有文學產生,而文學的流傳又有助于名勝古跡之名聲流傳的久遠與廣博。有鑒于二者之親緣關系,開展古代文學實踐教學少不了對文化名勝古跡的探尋。(1)地區名勝文化采風。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指出“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闡釋觸景生情對創作的重要性,文學學習也一樣要講求緣情而入文,披文以入情,讓學生通過地區名勝文化采風進入情境感受文學不失為有效途徑。許多城市融名山名水名城為一體,自然也有不少的名勝去處,這就成為所在高校進行古代文學實踐教學的重要文化生態資源?,F今許多學校文藝學科都組織學生進行文化采風來培養學生,這即是古代文學實踐教學的具體組織形式。筆者所在高校,每年都會組織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選擇地區名勝進行采風學習,對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實踐能力不失為有效嘗試。在對名勝古跡的采風活動中,可先要求學生熟悉歷代吟詠此名勝的佳作,讓他們在情境中感悟古人,同時也可讓他們創作相關擬作,在習作中感受古人如何描繪勝景。(2)文化古跡的實踐考察。文化古跡是一個城市文明的標志和歷史的見證,也是地域文化靈魂的彰顯,同樣也是古代文學開展實踐教學不可忽視的。選擇高校當地的歷史文化古跡,作為古代文學實踐教學的課堂,將存留在文本上的文學作品轉變成實物和古跡等看得見摸得著的載體形式呈現給學生,無疑加強了熏陶和感染力,同時也提升了學生文化底蘊。以衡陽市為例,留存的文化古跡就有石鼓書院、杜甫墓、杜甫祠、禹王碑、南岳碑刻,借助對這些古跡的考察,同學們可以在情境中走入古人的生活,從而感悟文學的魅力,也體會古人詠物論史的具體情景。#p#分頁標題#e#
3.地方戲曲資源的滲入。戲曲文學是元明清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表演作為基礎的特點讓戲曲文學的學習不能單獨停留在平面的劇本文學,而應該觸及和擴展到對戲曲舞臺藝術的了解。但古代戲曲藝術博大精深,因而引入地方戲曲資源成為了解戲曲舞臺藝術的捷徑。地方戲曲資源得天獨厚的人文環境親近感、就地取材的便利性以及教師與藝人間的直觀互通性等,為高校教改創造了切實可行的有利條件,同時獨特的地方戲曲品牌資源是鄉情教育的典型材料,也是學生獨特審美視角教育的最佳方案。具體的引入方式可依當地的戲曲資源情況而定,方式之一,可以請本地優秀的戲曲演員來演繹經典戲曲作品選段,演繹的形式可以直接請入課堂演唱文本,也可以針對課堂講授需要,先錄制好相關唱段的視頻,在講授過程中逐步播放。這種演唱往往加入了當地戲曲的地方特色元素,而且時間長短、演唱內容等可根據課堂需要而定,一方面讓學生在學習作品的同時感受到家鄉氣息,另外也比網絡戲曲資源更能有針對性地配合教學。方式之二,成立興趣小組,搜集整理當地的戲曲資源,了解地方戲曲發展情況。如筆者曾指導學生以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的形式對祁劇、衡州花鼓戲、衡陽湘劇和衡陽漁鼓等衡陽地方戲曲的傳承和發展現狀做調查研究。
三、古代文學教學實踐參與地方文化保護
地域文化滲入教學的同時,教學也可參與到地方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中來。通過教學實踐培養學生對本土文化的熱愛,讓他們成為地方文化保護的中堅力量,可行的方式大致有:
1.開設地域文化課程增強本土意識。高校青年學生是當地建設的生力軍,也自然將成為地方文化的傳承者,那么在校期間培養其地方文化保護意識,必然對今后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產生不可忽視的作用。開設地域文化課程,以課程為載體,增強學生保護和傳承本土文化的意識不失為其中重要的途徑。如開設一些地方戲曲欣賞課程、地方民俗文化等選修課程,讓學生在學習古代文學作品的同時,也系統了解地方文化,培養文化自豪感和本土意識,在這一過程中也進行了地方文化的傳承工作。學生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會在日常生活中關注本土文化因素,在潛移默化中積極投身地方文化保護和宣傳,從而為本地文化宣傳增添新力量。
2.實踐教學參與保護。古代文學實踐教學,在現實中必然需要以具體的文化實體或文獻文本為參照對象,那么我們在選擇這些參照對象的時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當地文化景點、本地古籍文獻為教學案例進行教學,則在將書本知識轉化到現實運用的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對當地文化知識的了解,熟悉了地方文化保護,從而讓實踐教學活動取得一舉兩得的效果。例如講到文人的貶謫與文學創作的關系,可以帶領學生去當地著名文化景點,讓學生考察這些景點有哪些文人在貶謫之時曾來此登臨賦詩題文,歷代主題有何變化,查找這些景點的歷代文獻記載,并要求以作業的方式來完成。學生在這些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加強了對本地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通過查找歷代文人的題詠,則既增強古代文獻知識又培養了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讓學生自發地投身于本地文化的保護與宣傳的事業中來。
3.學生研究性學習項目的參與。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高校教育必須大力培養創新人才,使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為目的的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是高校改革教育教學的一個重點。它需要學生立足所學,從實際背景和問題出發,轉變學習方式,崇尚創造,從而在學習中獲得個性解放,提升自身能力。具體到古代文學的學習,則需探究地進行,這既包括對古代文學本身的探索學習,也包括運用古代文學知識去探究社會生活。那么地域文化則可成為學生運用古代文學知識來分析社會生活的重要對象。筆者在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課題選題時,以當地地域文化為對象展開研究,如探討古人吟詠當地的文學作品在旅游開發中的作用,討論當地街道、道路命名中體現的文學作品之應用,分析當地樓盤命名及宣傳中古代文學作品之顯現等等,這些研究性學習項目以當地地域文化為研究對象,運用古代文學知識對此進行探討,從而達到運用古代文學知識去探究社會生活的目的,也提升了學生對古代文學的綜合理解和運用能力。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地域文化作為學生研究性學習課題的分析對象,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為學生所關注,并展開分析探討,這無疑是對地方文化重要的傳承性保護。
【關鍵詞】古代漢語教學;傳統文化;傳承
古代漢語作為高等學校漢語言文學、歷史學、中文秘書學、教育學、哲學等許多文科專業都需開設的一門重要的社會科學課程,它在承擔起培養學生古書閱讀能力的同時,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也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我們的教學自然應當充分發揮其學科優勢,找到正確的途徑和方法,肩負起育人的職責。
一、古代漢語教學的傳統文化傳承作用
(1)促進華夏文明生生不息。古代漢語在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具有非同尋常的社會作用,一方面在現代社會,從事古代文化典籍研究的人已日漸減少;另一方面古文化距離我們又比較遙遠,古代文獻資料又是用文言寫成的,這種語言對現代人來說已日漸陌生,這更增加了文化傳承的難度。古代漢語是學習、傳承傳統文化遺產的基礎所在,要使文明延續,沒有捷徑可走,唯有掌握古代漢語文言這把開門的“鑰匙”,才能讓我們領略無限風光,在閱讀、思考、傳承和創新中繼承文明,使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傳。(2)構建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家園。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中華文化為源頭、中國境內的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長期歷史發展所積淀下來的文化。傳統文化是針對文化的傳承而言的,它強調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著這個本源傳承下來的全部遺產,是迄今為至中華民族經過篩選、淘汰,不斷豐富又不斷增長的人文精神的總和。百家爭鳴是中國思想史上偉大的高峰,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因此傳承文化時,對那些締造過我們民族精神,價值趨向的核心思想必須繼承下來,它是我們精神的家園。(3)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學生作為一名合格社會公民,主要應解決做“人”的問題。古代漢語教學,要在著眼字、詞、句教學的同時,更注重領會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人文情懷,在堂堂“君子之文”中,重德修能,體味中華文化的精神魂魄。時展到今天,多元文明滲透到許多領域,傳統文化正在經受著不同程度的沖擊。為了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產,保護文明的成果,我們寄希望于有識之士的倡導,寄希望于普通民眾的熱愛,更寄希望于對古代漢語教學的更上層樓,因為它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有著其他專業無可比擬的優勢。(4)發揮傳承文化的載體作用。古代漢語課要發揮文化載體的作用,擔負起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職責,以傳承傳統文化為己任,因為這關系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繁衍。學習古代漢語,有助于掌握古代優秀文化遺產,提高全民族的道德修養,堅定民族自信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民族的凝聚力。傾注了無數先哲心血的這筆財富是由文言文這種語言形式寫成的,要了解這些文化,必須具備閱讀經典作品的能力。(5)發揮文化在傳承過程中的鑒別作用。中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傳統文化深邃厚重。漫長的歲月里,祖先為我們留下了璀璨奪目的文化典籍,這些遺產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哲學、歷史、文學、藝術、天文、地理、醫藥、衛生、服飾、禮儀、典章制度等諸多領域,它們都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而這一切都是以古漢語文言的形式保存下來的。因此,我們要學習、繼承和研究它,要去粗取精,為今天服務,就必須掃除語言文字障礙。這就必須熟悉古漢語的語詞、語言、語法構造,以做到游刃有余。
二、古代漢語教學實現傳統文化傳承功能的措施
通過古代漢語教學來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具體措施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傳統的古漢語教學中,教師將這門課僅僅視作學習其他課程打通語法、掃除文字障礙的工具。新時期的教學改革首先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引導。要求學生多記誦名詩名文,從而加大對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的力度。還可以適時地結合傳統節日,滲透傳統文化觀念。其次,選取好的教學內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睂嶋H上中國傳統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諧統一的崇高道德標準就存在于我們的古漢語教學內容中,這就要求我們根據教學需要進行選擇。再次,改革教學方法。古代漢語教師不能一成不變地沿襲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應及時地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精心組織古漢語教學,注重弘揚民族精神。比如,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采用文化解讀的教學模式、生動活潑的圖片等再現古文字、歷史、詩詞畫面,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準確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識的積極意義,從而受到美的熏陶。
參 考 文 獻
【論文摘 要】古代漢語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益營養,古代漢語教學活動和教學過程也存在大量的弘揚傳統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機會。作為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好這個優勢,想方設法,為提高學生人文素質、提升學生人生境界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
古代漢語作為高等學校漢語言文學、歷史學、中文秘書學、教育學、哲學等許多文科專業都需開設的一門重要的社會科學課程,它在承擔起培養學生古書閱讀能力的同時,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也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我們的教學自然應當充分發揮其學科優勢,找到正確的途徑和方法,肩負起育人的職責。
一、古代漢語教學的傳統文化傳承作用
(1)促進華夏文明生生不息。古代漢語在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具有非同尋常的社會作用,一方面在現代社會,從事古代文化典籍研究的人已日漸減少;另一方面古文化距離我們又比較遙遠,古代文獻資料又是用文言寫成的,這種語言對現代人來說已日漸陌生,這更增加了文化傳承的難度。古代漢語是學習、傳承傳統文化遺產的基礎所在,要使文明延續,沒有捷徑可走,唯有掌握古代漢語文言這把開門的“鑰匙”,才能讓我們領略無限風光,在閱讀、思考、傳承和創新中繼承文明,使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2)構建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家園。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中華文化為源頭、中國境內的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長期歷史發展所積淀下來的文化。傳統文化是針對文化的傳承而言的,它強調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著這個本源傳承下來的全部遺產,是迄今為至中華民族經過篩選、淘汰,不斷豐富又不斷增長的人文精神的總和。百家爭鳴是中國思想史上偉大的高峰,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因此傳承文化時,對那些締造過我們民族精神,價值趨向的核心思想必須繼承下來,它是我們精神的家園。
(3)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學生作為一名合格社會公民,主要應解決做“人”的問題。古代漢語教學,要在著眼字、詞、句教學的同時,更注重領會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人文情懷,在堂堂“君子之文”中,重德修能,體味中華文化的精神魂魄。時展到今天,多元文明滲透到許多領域,傳統文化正在經受著不同程度的沖擊。為了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產,保護文明的成果,我們寄希望于有識之士的倡導,寄希望于普通民眾的熱愛,更寄希望于對古代漢語教學的更上層樓,因為它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有著其他專業無可比擬的優勢。
(4)發揮傳承文化的載體作用。古代漢語課要發揮文化載體的作用,擔負起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職責,以傳承傳統文化為己任,因為這關系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繁衍。學習古代漢語,有助于掌握古代優秀文化遺產,提高全民族的道德修養,堅定民族自信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民族的凝聚力。傾注了無數先哲心血的這筆財富是由文言文這種語言形式寫成的,要了解這些文化,必須具備閱讀經典作品的能力。
(5)發揮文化在傳承過程中的鑒別作用。中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傳統文化深邃厚重。漫長的歲月里,祖先為我們留下了璀璨奪目的文化典籍,這些遺產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哲學、歷史、文學、藝術、天文、地理、醫藥、衛生、服飾、禮儀、典章制度等諸多領域,它們都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而這一切都是以古漢語文言的形式保存下來的。因此,我們要學習、繼承和研究它,要去粗取精,為今天服務,就必須掃除語言文字障礙。這就必須熟悉古漢語的語詞、語言、語法構造,以做到游刃有余。
二、古代漢語教學實現傳統文化傳承功能的措施
通過古代漢語教學來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具體措施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傳統的古漢語教學中,教師將這門課僅僅視作學習其他課程打通語法、掃除文字障礙的工具。新時期的教學改革首先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引導。要求學生多記誦名詩名文,從而加大對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的力度。還可以適時地結合傳統節日,滲透傳統文化觀念。其次,選取好的教學內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睂嶋H上中國傳統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諧統一的崇高道德標準就存在于我們的古漢語教學內容中,這就要求我們根據教學需要進行選擇。再次,改革教學方法。古代漢語教師不能一成不變地沿襲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應及時地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精心組織古漢語教學,注重弘揚民族精神。比如,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采用文化解讀的教學模式、生動活潑的圖片等再現古文字、歷史、詩詞畫面,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準確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識的積極意義,從而受到美的熏陶。
參 考 文 獻
【論文摘 要】古代漢語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益營養,古代漢語教學活動和教學過程也存在大量的弘揚傳統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機會。作為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好這個優勢,想方設法,為提高學生人文素質、提升學生人生境界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
古代漢語作為高等學校漢語言文學、歷史學、中文秘書學、教育學、哲學等許多文科專業都需開設的一門重要的社會科學課程,它在承擔起培養學生古書閱讀能力的同時,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也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我們的教學自然應當充分發揮其學科優勢,找到正確的途徑和方法,肩負起育人的職責。
一、古代漢語教學的傳統文化傳承作用
(1)促進華夏文明生生不息。古代漢語在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具有非同尋常的社會作用,一方面在現代社會,從事古代文化典籍研究的人已日漸減少;另一方面古文化距離我們又比較遙遠,古代文獻資料又是用文言寫成的,這種語言對現代人來說已日漸陌生,這更增加了文化傳承的難度。古代漢語是學習、傳承傳統文化遺產的基礎所在,要使文明延續,沒有捷徑可走,唯有掌握古代漢語文言這把開門的“鑰匙”,才能讓我們領略無限風光,在閱讀、思考、傳承和創新中繼承文明,使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傳。(2)構建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家園。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中華文化為源頭、中國境內的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長期歷史發展所積淀下來的文化。傳統文化是針對文化的傳承而言的,它強調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著這個本源傳承下來的全部遺產,是迄今為至中華民族經過篩選、淘汰,不斷豐富又不斷增長的人文精神的總和。百家爭鳴是中國思想史上偉大的高峰,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因此傳承文化時,對那些締造過我們民族精神,價值趨向的核心思想必須繼承下來,它是我們精神的家園。(3)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學生作為一名合格社會公民,主要應解決做“人”的問題。古代漢語教學,要在著眼字、詞、句教學的同時,更注重領會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人文情懷,在堂堂“君子之文”中,重德修能,體味中華文化的精神魂魄。時展到今天,多元文明滲透到許多領域,傳統文化正在經受著不同程度的沖擊。為了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產,保護文明的成果,我們寄希望于有識之士的倡導,寄希望于普通民眾的熱愛,更寄希望于對古代漢語教學的更上層樓,因為它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有著其他專業無可比擬的優勢。(4)發揮傳承文化的載體作用。古代漢語課要發揮文化載體的作用,擔負起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職責,以傳承傳統文化為己任,因為這關系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繁衍。學習古代漢語,有助于掌握古代優秀文化遺產,提高全民族的道德修養,堅定民族自信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民族的凝聚力。傾注了無數先哲心血的這筆財富是由文言文這種語言形式寫成的,要了解這些文化,必須具備閱讀經典作品的能力。(5)發揮文化在傳承過程中的鑒別作用。中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傳統文化深邃厚重。漫長的歲月里,祖先為我們留下了璀璨奪目的文化典籍,這些遺產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哲學、歷史、文學、藝術、天文、地理、醫藥、衛生、服飾、禮儀、典章制度等諸多領域,它們都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而這一切都是以古漢語文言的形式保存下來的。因此,我們要學習、繼承和研究它,要去粗取精,為今天服務,就必須掃除語言文字障礙。這就必須熟悉古漢語的語詞、語言、語法構造,以做到游刃有余。
二、古代漢語教學實現傳統文化傳承功能的措施
通過古代漢語教學來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具體措施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傳統的古漢語教學中,教師將這門課僅僅視作學習其他課程打通語法、掃除文字障礙的工具。新時期的教學改革首先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引導。要求學生多記誦名詩名文,從而加大對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的力度。還可以適時地結合傳統節日,滲透傳統文化觀念。其次,選取好的教學內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睂嶋H上中國傳統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諧統一的崇高道德標準就存在于我們的古漢語教學內容中,這就要求我們根據教學需要進行選擇。再次,改革教學方法。古代漢語教師不能一成不變地沿襲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應及時地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精心組織古漢語教學,注重弘揚民族精神。比如,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采用文化解讀的教學模式、生動活潑的圖片等再現古文字、歷史、詩詞畫面,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準確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識的積極意義,從而受到美的熏陶。
參 考 文 獻
南音傳承劇本題材教育意義一、引言
南音,又稱為南樂、南曲、南管、弦管樂、郎君樂等。為我國“四大古樂”之一,因其典雅優美、委婉纏綿、深沉恬靜而被世人譽為“東方古典藝術的珍品”“中國古典音樂的明珠”“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等。2009年9月30日,福建南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如何更好地保護作為“世遺”南音藝術,并實現南音在傳承和發揚進程中的內涵深化和文脈延續,是具有歷史意義和社會意義的研究領域。這一課題領域需要在南音傳承和發揚的過程中積極探索和研究。
除了繼承模式與社會環境之外,南音和其他劇種一樣,本身就是一個藝術表現的綜合體系,南音劇的劇本題材也應該是南音傳承和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南音劇本題材創新的必要性
南音溯源漢唐,至今仍保留著漢《相和歌》的“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的演唱形式。可見南音不單單是一種單純的聲音,應該是綜合的集奏樂、表演、吟唱的藝術展現體系,所以,排除了南音自身的音律魅力之外,統領南音表演藝術的劇本(曲目)也是南音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1.南音劇本題材創新是南音藝術形式內在需求
雖然南音的表現形式包涵了演唱形式和記譜形式。但是對于傳播意義上來說,南音主要是要通過演奏(唱)來進行表現和展示的,因此,南音表演(唱、奏)是南音魅力的主要承載途徑。
根據泉州師范學院對南音問題進行的社會調查表明:在被問及是通過什么途徑了解南音時,有40%的人選擇了電臺、電視等媒體,49%的人選擇了觀看現場的南音表演。可見現場的南音劇表演幾乎占了人們了解南音途徑的一半。好的南音劇本有廣泛的社會群眾基礎,也有利于南音藝術魅力的更好展現。因此,南音劇本題材的創新是南音表現和傳播形式的內在需求。
2.劇本題材的創新能夠豐富南音表演的藝術語匯和感染力
由于南音所使用的語言是泉州地方古方言,雖然南音的曲調具有古樸典雅、委婉柔美的特點,但是其唱腔較為晦澀,唱詞咬字不夠清晰,再加上它歷史悠久,所表演的內容大多為年代相當久遠的歷史故事或人物故事,且這些故事人物不一定是人們熟知的歷史人物或者事件情節,因此有很多聽眾甚至包括相當一部分懂得閩南方言的人都無法聽懂其唱詞的內容,因此不很好地理解南音表演所要表達的意思,即使在現代舞臺表演中有字幕輔助的情況下,也無法使聽眾能夠實現“形式”和“內容”雙重的享受,相反還會容易使人昏昏欲睡,導致原本優美高雅的南音藝術顯得沒有吸引力。
所以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如何從現代人的欣賞格調出發,在保證南音原真性的基礎上,對南音的劇本題材進行創新。通過新穎高雅的劇本情結來豐富現代文化背景下的南音表演的藝術語匯和感染力。從而適當地將原生態形式的南音推向市場,與市場機制相協調,逐漸形成具有再生態性質的南音。
3.劇本題材的創新能夠有利于南音愛好群體的擴展
根據泉州師范學院對南音問題進行的社會調查:有49%的人表示聽過南音,但并沒有聽懂。這表明南音的受眾并不寬泛,喜歡南音的人群規模受到了較大的限制。
雖然,南音的地域性相當明顯,但是南音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傳承和發揚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和義務,也是一個具有廣泛社會意義的的研究課題。如何擴展南音藝術的愛好者,對于傳承和發揚南音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南音劇本題材的創新,就是要選擇和設計更多人喜聞樂見的或者具有親和力的故事人物作為素材,運用南音的演唱演奏技巧和幽雅清和、深沉古樸的藝術風格,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根據新劇情的內容和情緒的發展,有效地注入新的音樂節奏、音樂色彩和音樂情緒,這樣能夠既保留南音古色古香,又增加新的變化,從主題和音樂中都能讓觀眾感到全面的愉悅,這樣即使在聽不懂唱詞,但是能夠通過劇目展演或者字幕感受到南音藝術的內涵和魅力,從而實現南音愛好群體的擴展。
原封不動地保護南音的原生態是一種靜態的博物館式的傳承,而非物質文化認知下的南音保護注重活態傳承。南音劇本題材的創新正是在非物質文化認知下對南音的活態傳承。
三、《情歸何處》劇本和題材的創新契機分析
《情歸何處》為廈門市南樂團新創作的大型清唱劇,用南音的音樂為載體,匯總了歷史上中國古代四大才女的情感故事片段,給予觀眾視覺和聽覺上耳目一新,其表演主線為四大才女中李清照晚年對于年青美好愛情的回憶,對比四大才女年少執著的感情和現實遭遇,并萌發的種種思考。
1.有關古代四大才女的界定
歷史上的四大才女究竟為哪四人,藝術界和文化節一直存有爭議,較為普遍的說法為:蔡文姬(東漢)、李清照(宋)、卓文君(西漢)、班昭(東漢)四人,另有說法為:蔡文姬(東漢)、李清照(宋)、卓文君(西漢)、上官婉兒(唐)四人。
旅法女油畫家王俊英就以“中國古代四大才女”為主題創作的油畫《四大才女圖》中包含的是:蔡文姬、妙觀、衛夫人、管道升四人,這主要是根據琴、棋、書、畫四個領域來甄選的古代才女。
《情歸何處》的四大才女的界定采取了具有情感共性的的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班昭四人,根據這四人的情感和遭遇展開藝術創作和故事演繹。
2.古代四大才女的親和力(文化與歷史)
選材古代四大才女進行集中情感的藝術展現,主要是基于四人在文化和歷史上的廣泛親和力:
蔡文姬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之女,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相傳其精于天文數理,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其中《胡笳十八拍》更被譽為琴奏的千古絕唱?!拔募w漢”也是較有影響的歷史事件,成為廣受歡迎的藝術創作題材。
李清照作為家喻戶曉的女詞人,是婉約詞派的杰出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其代表作《聲聲慢?尋尋覓覓》《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夏日絕句》等廣為流傳,其中名句“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等深入人心。
漢代才女卓文君,除了自身的才氣和美貌,加上與司馬相如的戀情被人們廣為樂道,其與司馬相如因情私奔的故事也是后世文藝創作和文學作品描述的絕好題材。
班昭是我國第一個女史學家,她博學高才,其父是東漢史學家班彪,其兄更是著名的班固和班超,她繼承父親班彪和兄長班固未完成的事業,整理并最后完成了重要史籍——《漢書》。班昭還寫了《女誡》七章,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成為封建婦女必須遵守的道德行為準則,流傳久遠。
可見古代四大才女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和熟悉程度非常高,在這樣的前提下,以這四個人的情感作為南音藝術表演的題材,本身就形成了極強的親和力優勢。此外,人們對于四大才女的熟知主要集中在她們的才氣和作品以及歷史功績上,對于才女內心情感的探尋,更是人們相對陌生而非常感興趣的領域。
3.以四大才女的流傳典故、詩詞作為唱本
由于四大才女的故事廣為流傳,其典故乃至作品名句人們耳熟能詳,因此將這些典故或詩詞名句作為唱詞唱本,如李清照的“嘗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卓文君的“一曲鳳求凰,私奔付終身”、蔡文姬的“胡笳本自出胡中,十八拍兮恨蒼穹”以及班昭的“悔恨不該寫女戒,天陷女媧敢補天”等??梢栽诤艽蟮某潭壬蠌浹a南音作為古樂的生晦難懂的一面。同時,這些世人熟知的詩句在唱詞中能夠表現出極強的情感概括力和渲染力。
4.四大才女的情感共性
《情歸何處》的四大才女盡管家世、年代、造詣、遭遇都不盡相同,但是同作為封建女性,她們的情感卻驚人的相似,將四個杰出女性的情感進行集中展現也是《情歸何處》劇本題材的創新點。
四位才女雖然才華橫溢,博學多識,但是在中國古代,她們卻無意例外地屬于男性的附庸,所以最后的遭遇都有凄慘悲苦的共性。
此外,四位才女的才華和作品被人們廣為稱頌,但是她們的個人情感卻受到了忽略和輕視,乃至誤解,四位才女的才華并不是她們情感精神的全部,因此,通過音樂演唱和舞臺展示的手法,將四位才女的情感進行對比和集中呈現,可以使得四大才女的情感世界在觀眾心目中表達得更加完整和豐富。
四、發掘“文化”和“情感”的力量
南音劇本題材的創新,是南音傳承和發揚的重要內容,然而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南音劇本題材的創新和設計,須要遵循文化的脈沖,發覺文化的力量。而借助歷史文化的力量來傳承南音藝術,本身就是將作為世界遺產的南音藝術進行有效保護和發展的根本途徑。
南音是一種高雅的藝術,也是一種民間化的娛樂。其“雅文化”特性決定了南音題材創新的文化基調,南音舞臺劇始終要保持著作為高雅藝術應有的“高貴”身份。同時,南音作為民間流傳的藝術,尋常百姓也樂于將它作為自娛、甚至是陶冶情操的藝術方式,所以如何擴大南音的受眾,并且使更多的人能夠親近南音藝術,并且能夠感受到該藝術的魅力和精髓,也是南音傳承和發展工作的重要方面。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發展潮流下,大眾的審美需求也在不斷變中,但是人們的情感卻有著相對穩定性和從一性,任何人都有自身的情感追求,可以肯定的是,情感在文化歷史中的體現貫穿著社會歷史發展的始終,因此,藝術題材中對于情感的追求和提煉,是獲得成功和認可的關鍵。
所以,在劇本題材創新中發掘“文化”和“情感”的力量,著力體現其教育功能,這也是南音延續傳統、融入現代和接續未來的關鍵。
五、結語
南音正處在不斷的改革創新之中。一種完美的藝術必須是在不斷地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在不斷地改革、創新中發展壯大。南音這門古藝術雖然歷史悠久,但并非抱守陳規而停滯不前,她應該是充滿生機和活力。南音藝術的創新,使得其藝術表現形式更加多姿多彩內容更加豐富充實,也更加符合現代人對南音藝術的鑒賞需求。而南音劇本題材的創新,是南音與眾不同的藝術內涵和價值的集中體現,也是南音藝術情感和教育意義的重要載體,是新時期南音藝術發展和改革的重要內容,對南音在傳承和發揚進程中的內涵深化和文脈延續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思萱.重識南音的文化價值[J].福建藝術,2011,(5)
[2]沈華玉.非物質文化認知下南音保護現狀及對策——角色定位視角[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1)
[3]陳潔君.南音傳承問題淺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1,(14).
[4]劉建生.南音傳承與教育[J].藝苑,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