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5 16:33:46
序論:在您撰寫農牧業發展的合理措施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F323.2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1
一、發展農牧業循環經濟的必要性
(一)促進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自然生態環境中,農牧業作為其主要部分與自然環境之間聯系緊密,這就使得農牧業的經濟系統也被逐漸的納入到了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的過程中,并最終建立起了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而在農牧業規模較大的地區來說,農牧業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這一地區人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但是從現行的農牧業生產方式上來看,其主要具有消費高、產量低、環境污染嚴重等特點的單項流動的線型模式,這就造成了資源利用率低,造成資源的浪費。如果在農牧業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及時的對這種傳統的生產方式進行創新,勢必會造成環境的惡化和資源的浪費,最終危機整個區域原有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破壞整個地區的生態環境安全,最終制約區域可持續經濟的發展。要想改變傳統農牧生產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就應該發展資源消耗量小、可循環利用的發展模式,從而實現農牧區域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有利于實現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農牧業
由于人類處于食物鏈的最頂端,同時也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其主要參與整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以及能量轉換,在很大的程度上實現了循環經濟的發展,并從根本上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所以農牧業與人們自身的消費是密切相關的。而在農牧業發展規模較大的地區來說,人少地多,生產水平低,可以利用的土地資源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傳統的農牧業生產規模會使得這一區域的生態環境更加的脆弱。而發展循環經濟,不僅能夠合理的利用可開發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還可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這一地區農牧民的生活水平,最終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二、優化農牧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措施
(一)轉變發展理念,重視農牧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發展農牧業循環經濟對維護區域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提高農牧業的綜合生產力,同時也是促進區域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所以,要想促進農牧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最重要的還是要轉變農牧民的發展理念,重視農牧業循環經濟的發展。首先,政府部門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將推進農牧業循環經濟的發展作為促進可持續、節約型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此外,政府部門還要出臺相關的政策,制定相應的規劃和發展措施,確定重點發展區域。其次,農牧業企業和經濟主體還要轉變生產觀念,并通過大力的宣傳和推廣循環經濟模式使農牧民樹立循環經濟意識和綠色消費觀,最終實現健康文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相結合的現代化的消費和生產模式。
(二)構建以農牧業為主要載體的循環經濟平臺
第一,要搞好循環型農牧產品工業園區的建設,如制定發展規劃,并以生產要素作為相互聯系的紐帶,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廢棄物的再利用。第二,要搞好各個區域內生態園區的建設,并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建設具有居住功能、生態功能、文化功能以及循環經濟功能的生態居住園區。第三,利用特色農牧產品,建設農牧產品的出口園區,實現農牧產品的清潔生產,規范農產品的生產,使得農牧產品的質量和環保方面都符合國際標準的要求。
(三)加大科技投入,促進農牧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發展循環經濟還需要技術力量的支撐,而科學技術則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先導力量。所以面對發展循環經濟中存在的問題,就應該整合農牧業區域的科技力量,針對本區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攻關,為農牧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在農牧業循環經濟的發展中,我們主要應該推行的技術主要包括:對農牧產品的加工技術;高寒地區風力發電、太陽能照明以及太陽能取暖等技術;雨水、雪水的儲藏和凈化儲存技術;抗旱植被破壞后的修復技術;特色農牧產品的種植和再利用技術等。
(四)加大資金投入,搞好區域試點
在發展農牧業循環經濟的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區選擇重點發展區域建立區域試點,為農牧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示范。如青藏高原的農牧業可以根自身的地理環境以及農牧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多方面的集資活動,扶持青藏高原地區林草種植業、藥材種植業以及養殖業等產業的建設,并將建設的重點主要放在水、電以及沼氣等設施的建設上,為農牧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便利的條件。
(五)建立健全促進農牧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法規
政策法規對農牧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具有引導和激勵的作用,所以我們應該完善和發展農牧業循環經濟的標準,規范政策法規體系,將循環經濟的建設工作納入到農業標準化以及現代化建設的軌道上來。此外,還要依法對農牧業清潔生產和節約生產實施必要的審核和檢查,最終促進農牧業循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三、總結
農牧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對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以及生態環境發展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在發展農牧業的過程中,我們要采取積極的措施來發展循環經濟,從而規范我國的農牧業生產。
參考文獻:
[1]鄭利霞,周琳琳,張樹禮.內蒙古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初探[J].內蒙古環境科學,2007,(1).
[2]沈鐵冬中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及配套措施研究[D].遼寧大學,2010.
[3]a在坪.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08,(9).
關鍵詞:內蒙古;少數民族;特色;農牧業
隨著內蒙古農牧業現代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其作為第一產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農牧業產業化的規模不斷上升,使得農作物種植面積和糧食總產量都持續上升,在牲畜頭數基本穩定的基礎上提升畜產品生產能力,轉變農業部門結構,逐漸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農畜產品。但是,在內蒙古特色農牧業發展過程中依舊存在著諸多制約因素及困難。
一、內蒙古少數民族地區特色農牧業發展現狀
1.農、林、牧、漁業增長迅速。從2004―2014年這十年間的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農、林、牧、漁業在整體上都陳顯出不斷增長的趨勢,其中農業增長了九成,種植業增長了五成,畜牧業增長了近一倍,漁業增長了兩成,但是,由于一味的犧牲環境來謀取經濟增長,導致生態遭到嚴重損壞,較高的增長速率也會逐漸降低[1]。
2.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類作物的比例正趨于合理化。2004年時,糧、經、飼中糧食依舊占有很高的比例,其比例大致上為6∶1∶1,這種比例明顯偏離了最為和諧的發展結構的目標,但是,到了2014年,三者比例接近逐漸到了3∶2∶2,這是一種較為和諧的比例結構。這就為內蒙占農牧業發展提供了優質的后備力量和基礎保障,對著產業結構逐漸趨于合理,能夠為區域特色化的農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2]。
3.乳業崛起,帶來了農牧業結構調整的機遇。內蒙古具有豐富的奶業資源,也是一直以來我國的乳制品重要產區。從這個優勢出發,要不斷調整乳業生產的結構布局,充分發揮骨干企業的標榜作用,促進產業鏈的規?;?、產業化、完整化,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幫助農牧業生產者能夠積極調動結構的優化[3]。
4.城鄉二元經濟體矛盾突出,城鄉經濟差距較大。城市和農村在收入上、勞動者素質上和體力上都有著較大的區別,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這個差距逐漸擴大。在2004―2014年十年間,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三成,但是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僅僅增加了5%,這與內蒙古地區的城鎮化水平低、發展速度慢,支柱產業少、支撐能力弱等因素是離不開的。為了提高農牧民收入,逐漸縮小農村和城鎮之間的差距,就要尋求特色農牧業的發展出路[4]。
二、內蒙古少數民族地區特色農牧業發展問題
1.農牧業生產成本明顯增加,經營收益相對下降。內蒙古農牧業面臨著越來越高的生產成本,生產效益逐年降低。農牧業的生產成本主要是由以下兩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內蒙占憑借其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優勢,針對市場需求,不斷調整產業結構來尋求經營方式的轉變。雖然,農牧業逐漸形成規模化的產業結構,但是農業單位產量沒有因機械程度的提高而上升,但其成本卻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從相關政策來看,受到政府的相關補助,農戶們更多地嘗試購買農牧業機械,從而降低人力在農業生產中的負擔,逐漸形成農牧業機械化,但該政策卻沒有達到最為理想的效果。此外,隨著機械化程度的提升,使得部分勞動力得到了解放,但農村牧區對于機械性剩余勞動力并沒有充分的吸收能力,閑置勞動力從另一方面來講也是成本的一種提高[5]。其次,隨著糧食收購價格的上漲,農資成本也有著相應的提升。
與農業生產成本相比,畜牧業的成本的上升更為明顯,程度也更高。由于天然草場的面積不斷減少,國家實施了禁牧體牧、圍封舍飼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更多地采取了人工飼草的方法,導致飼草料的價格水漲船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畜牧業養殖成本,給牧民帶來了更為沉重的負擔。
2.農牧業的機械化程度不高。當前,內蒙古地區的農牧業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70%,可以說初步進入了農牧業機械化階段,但這種機械化是低級的、簡單的,主要作物關鍵環節并沒有實現機械化,尤其是牧區的畜牧業僅僅實現了低水平的機械化,僅限于打草、捆草等環節的操作。由于地理環境、經濟狀況和科技基礎的差異,導致內蒙古各地農牧業的機械化水平也千差萬別。
內蒙古地區的農牧業并沒有形成完善的服務體系。第一,農機生產企業的維修站一般都在市一級區域,在縣鄉兩級地區幾乎沒有。第二,農機產品在維修的時候需要有大量的零部件供給,但是當前維修服務網點并不能承擔起大型農業機械的維修保養工作。第三,農機維修院的素質較低,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機維修行業的發展。
3.家庭經營、分散生產不夠現代化。第一,由于農牧戶使用的是家庭經營、分散生產的經營模式,大大降低了耕地資源的利用率,牧民們不愿意承受因改變個體、家庭經營的模式而帶來的風險。在經濟統計、項口支持、惠牧政策等一系列措施的執行過程中都是以牧戶為單元的,因此對于牧民的個人意識有一定的加固作用。第二,農牧戶這樣的生產經營模式阻礙了農牧業朝著現代化的發展趨勢。為了實現農牧業的機械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技術和勞動力,但是受到內蒙古地區的經濟條件的制約,小家小戶的經營單位根本無法實現現代化農牧業所需的基礎條件。第三,家庭經營、分散生產的經營模式導致生產成本的提升,降低了經濟利益,農牧戶對于市場風險的應對能力較差。
三、內蒙古少數民族地區特色農牧業發展創新措施
1.積極培植壯大特色農牧業龍頭企業。特色農牧業龍頭企業是連接國內外市場和普通家庭用戶的重要紐帶,能夠指導生產、拓寬業務、深化理解、保證服務的特點,以特色農牧業龍頭企業為領導和指引力量,對普通農戶有著市場推廣和輻射的作用。運用龍頭企業的力量把農牧業和農牧民推向市場,使普通農牧業的小規模、分散式的經驗模式能和市場保持緊密聯系。
為了實現特色農牧業龍頭企業的高收入,能夠加強企業實力、擴大輻射效應,規避和減小特色農牧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風險,最終實現讓農牧民增收的目的。因此,龍頭企業必須具備完善和健全的現代企業制度,在技術上不斷創新和改進,實現產業的技術性改造。通過法律的成文規定來與農牧民之間建立暢銷的保障制度,協調企業與農牧民之間的關系。龍頭企業要逐步實現專業化、產業化、規?;?,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推動內蒙古地區的特色農牧業的發展。
2.完善特色農牧業市場體系。針對當前的小市場格局,要通過合理規劃和布局,改變當前條塊式的、奮筆狀的分割狀況,使生產要素的市場推廣做到極致,實現跨行業、跨區域、跨人員的大范圍流動,實現市場的國際化、一體化和開放式,能夠與國際市場有著更加緊密的連接。
農牧業發展需要配套的價格體系和市場機制,實現農畜產品的增收;建立完善的商品流通體系,使資源配置成為商品市場網絡的核心;在生產資料、資金儲備、人力資源配置、科學技術手段等方面都實現完善、良好的配置和構建。
為實現內蒙古農牧地區市場管理的科學化、法制健全化、行為規范化,通過網絡信息手段來規范市場,利用電子商務來實現經營,在網絡營銷的現代化交易手段的幫助下,能夠使銷售人員更具備專業素質,能夠使倉儲、運輸、加工、配送等一系列的操作和流程更加系統化,建設一個平臺進行利益的共享,實現產業化的一條龍服務體系,共同承擔經營活動中的風險。將產業發展的核心防線建設區域性批發市場上,能夠將其打造為各類特色農牧業產品的專業化批發市場和集貿市場。
3.加強特色農牧業的技術創新。特色農牧業發展的基礎支持就是技術。要將技術創新放在首要的戰略地位,從特色產業為核心著手,實現產業技術的結構調整,確定科研的發展目標,實現科技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在重視特色技術引進的同時也有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進行自主研究。
進一步實施“種子工程”,關鍵是要推進特色農牧業優良品種的拓展,在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過程中注重新型育種手段的開發,使優良品種在農牧戶主之間普及,重點加強新品種的引進和培養工作,進一步形成生產推廣、引進自發一體化的物種養殖和培育格局。
為了實現的特色農牧業高新技術產業,要將信息化產業、農業機電一體化技術、育種選種技術、生態經濟發展技術放在重要的戰略地位。將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作為拓展市場,提高競爭力的主要手段,推進產業化、集成化、機械化的進程,突破傳統產業發展的局限。從技術創新的角度將其作為特色農牧業發展的突破口,提高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和占有率,從而帶動周邊產業的發展和振興,提高全區特色農牧業業主的個人素質。
當前,內蒙古少數民族的農、林、牧、漁業速度增長,糧食、經濟、飼料類作物的比例逐漸合理,乳業給農牧業結構帶來調整,城鄉二元經濟加大城鄉經濟差距。但是,農牧業生產成本增加,經營收益下降;農牧業的機械化程度不高;家庭經營、分散生產不夠現代化,使得農牧業生產遇到瓶頸。因此,要積極培植壯大特色農牧業龍頭企業,完善特色農牧業市場體系的建設,加強特色農牧業的技術創新。
參考文獻:
[1] 王關區.內蒙古現代農牧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J].北方經濟,2103,(12).
[2] 李紅.農業機械替代勞動力的實證分析[J].農業與技術,2103,(10).
[3] 李靖,肖運來,常瑞甫,等.青海省農牧業發展現狀和特色即發展戰略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4,(1).
一是加快建立綠色經濟核算制度,推動循環經濟快速發展?,F行的國民經濟核算方法沒有計算資源的機會成本和環境污染的損失,與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不相適應,制約著循環經濟的發展。因此,建議互助縣有關部門要加快研究制定綠色經濟核算制度,盡快在全國范圍率先內付諸實施。二是完善和實行綠色GDP考核體系。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可持續發展、生產與消費意識,增強發展循環經濟的自覺性。把循環經濟和環保指標納入干部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各級領導要切實轉變農牧業經濟發展的傳統理念,在農牧業生產中注重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的統一。
二、加強政策引導
1.政策支持
循環農業經濟是政府導向經濟,而不是市場導向經濟,為此政府要倡導和推動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向著有利于循環農業經濟的方向發展。強化政府政策引導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制度環境。產業政策應強調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環境保護,促進農牧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以有利于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一是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循環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主要包括:
(1)農業投入政策
政府要安排并落實農業和農村的預算支出,嚴格執行預算,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機制。對一些發展循環農業經濟必需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直接投資或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支持。
(2)土地承包政策
土地承包政策應繼續穩定,依法保障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保護農民對承包土地的使用權,這是發展循環農業經濟的基礎。
(3)社會保障政策
不斷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保障農民的生產生活,為互助縣農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后盾。二是建立政府激勵機制。政府要加大激勵和懲罰力度,建立激勵機制,引導循環農業經濟發展。通過制定相關的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使得農牧業循環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有利可圖,使農牧民對環境保護得到更多的效益,引導循環農業經濟健康快速地發展。二要設立各種獎勵政策,對于進行農牧業廢棄物資源化的企業或者個人,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或獎金鼓勵,對超標施用化肥或者農藥等相關農牧業生產資料征收相關費用或稅收,從而達到防止過度使用的目的,減少系統內的物質投入,誘導農牧民發展循環經濟。三要設立稅收優惠政策和貸款優惠政策,以鼓勵農牧戶、企業使用環保設備和再生資源。四要制定各種收費政策,以實現資源使用的減量化,如廢舊物資商品化收費、居民水費中污水治理收費等。五要制定對使用再生材料的產品實行政府優先購買的相關政策或法規,以引導社會綠色消費行為,各級政府要使得有再生成分的產品在政府采購中占據優先地位。
2.法律支撐
發展循環農業經濟、實現節約型農業是一個新的領域,政府除了在政策、財政上給予支持外,還要在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上給予保障。目前,我國己頒布實施了《清潔生產促進法》《節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包含發展循環經濟內容的法律,各地也有一些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立法實踐和探索。互助縣也應該研究出臺發展循環經濟相關規劃、法規、政策和標準,為各領域、各行業開展發展循環經濟的工作提供具體的法規依據。
3.健全社會中介機構
依靠農村各類專業合作社(協會),促進循環農業經濟發展。農牧區專業協會是按農牧民自主、自愿為原則,是以自組織機制構建的“中介組織”,具有“信息咨詢與傳播、技術指導與培訓、為農服務”的多種功能。其組織成員來源于農牧民,服務貼近于農牧民,與農牧民具有良好的溝通機制和組織化優勢,所以發動農牧民發展循環農業經濟,依靠農村牧區專業協會可以得到有效組織化推進。
三、發揮經濟手段在構建循環農業經濟中的作用
1.構建農牧業自然資源價格調控機制
幾乎所有農牧業資源包括環境資源都變得越來越稀缺。因此,各類農牧業資源的定價問題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只有合理的價格機制才是保護資源、降低監督成本的重要手段。首先,進一步明晰農村牧區土地產權。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租賃權收益、財產抵押權等。尤其是針對目前仍然十分霸道的土地征用制度,要切實提高征用補償費用、真正落實失地農牧民保障、培訓等,真實反映農村牧區土地價值,有效地防止農牧業重要生產資源的非正常減少;第二,合理確定水資源價格和用水價格。任何淡水資源開發都應支付相應的水資源價格;任何用水價格都應當包括水資源價格+水工程價格+污水排放價格,而目前僅支付了水工程價格。同時還要進一步落實水資源保護的補償機制,加大補償力度,鼓勵區域間水使用權轉讓,充分運用“無形之手”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第三,著手評估自然環境價值和實施環境使用付費制度。一般地講,自然環境的價格等于環境能容納的最大排污量。因此,任何企業、農牧戶、政府、自然人使用自然環境都必然付費,如果其行為對環境可能產生“負效應”,應采取事前評估、達標排放、污染付費等措施,環環控制,實現資源、環境的源頭治理。
2.積極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經營
發展農牧業產業化經營。農牧業產業化以農牧業經營活動的市場化、集約化為主要內容,是實現互助縣循環農業經濟的現實途徑。不斷優化農牧業產業結構,在農牧業內部要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要根據“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產”的原則,優化農牧業產業結構,形成立體種養加工一體化以及農林牧副漁各業互補的產業發展全鏈條,以實現全面、多層次利用自然生態資源、清潔生產以及人類經濟、生態、社會和諧發展的綜合目標。從實際情況出發,有利于從總體上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做到“靠山養山、靠地養地、靠水養水”,抓好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的建設,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要選擇具有資源優勢、市場前景好、技術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強、帶動作用大的農產品加工業,積極培育扶植,發展綠色農牧業,使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要突出區域特色,把培育主導產業與區域經濟開發結合起來,既能形成特色鮮明的區域經濟格局,也能從總體上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要促進循環農業經濟形成工農商、產學研、生產、流通、消費和還原融通的整個社會的產業大循環,實現農牧業和農村牧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
發展循環農牧業經濟,要立足本地,實行個人、集體、國家三結合,多層次、多渠道籌集資金,增加投入。一是繼續增加財政農業業和農村牧區發展的投入。政府要依法安排并落實農業和農村牧區的預算支出,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機制。適當安排生態農牧業建設專項資金,用于開展生態農牧業建設規劃、技術培訓、經驗交流和試驗示范活動的補助。對規劃建設的項目,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及銀行應在資金上有選擇地給予支持。二是加快農牧業金融制度創新,拓展融資渠道。如鼓勵金融機構對技術含量較高和發展前景較好的循環農牧業科技項目提供專項貸款、設立政府發展循環農牧業專項擔?;鸬?。三是創造條件,降低風險,吸引工商資本和私人資本投資發展循環農牧業。
四、加強科技創新,為循環農業經濟提供技術支撐
1.循環農業經濟是對傳統農牧業生產方式的根本變革
現代化的循環農業經濟已不僅是建設幾個沼氣池、增施有機肥、提倡秸稈還田等簡單的技術創新,還應充分考慮到在農牧業規模化、企業化、產業化發展趨勢中出現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以及經濟效益的提高和農牧業精品名牌的創新等問題。提高循環農業經濟的科技水平,一是加大科研資金投入,大力建設一批先進的綠色技術科研基地,努力培養農牧業科技人才,積極建立農牧業清潔生產、廢棄物資源化、生態產業鏈等綠色循環技術體系。把政府、生產、高校、科研部門的力量聚合起來,搞好技術研發,逐步建立和完善支撐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的綠色技術體系,形成投入———開發———應用———增值———回收———再投入———再增值的良性循環體系。二是創新農技推廣體制,大力發展農村牧區專業合作組織為主的多元化農技服務組織,優化農技推廣隊伍結構,形成一套完整的農牧業技術研究、推廣和普及的網絡體系,并建立一套激勵機制,激勵技術人員創新,激勵農牧民采用生態農牧業技術。鼓勵、引導各類科研單位、大專院校、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以多種形式開展農牧業技術推廣服務。充分發揮科技示范園區、科技示范村(戶)的帶動作用,加快農牧業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步伐,全面提高農牧民科技文化素質。
2.現代科學技術是發展循環農業經濟的有力支撐
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的關鍵是以現代科學技術作支撐。有了先進可行的農牧業技術才能使循環農業經濟模式得以創建和發展,因此,我們要發展相關的農牧業技術體系,支撐循環經濟的發展。一是發展滴灌技術。在引進滴灌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造,例如采用膜下滴灌技術。這種技術把地膜栽培技術與滴灌技術結合起來,通過可控管道系統供水,把與肥融合后的灌溉水滴滴均勻、定時、定量地輸入到作物根系。二是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保護性耕作技術的主要內容是保證地表殘茬覆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田間作業程序,比如可以使用“免耕直播”法、免耕和少耕相結合的方法等。通過合理輪作、科學施肥等綜合措施,為作物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性耕作的實質是改善土壤結構,減少風蝕、水蝕和養分流失,保護土壤性狀;減少勞動力、機械設備和能源的投入,提高勞動生產率,達到節本、增收的目的。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
(1)相關部門組織創建示范區,強化技術推廣;
(2)狠抓配套物資服務;
(3)推進農牧業標準化建設,建立節約型農牧業技術推廣的長效機制;
摘 要 把改善農牧業基礎條件作為提升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措施;以創新加快現代農牧業發展;加快實施農牧業產業化;進一步強化推進農牧業結構調整的戰略措施加快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實施科教興農興牧戰略,加快農牧業科技推廣,著力提升農牧業的科學化程度;實施城鎮帶動戰略,加快發展農村牧區二、三產業,著力提升農牧業的商品化程度;實施人力資源開發戰略,加快新型農牧民培訓,著力提升農牧業的組織化程度。
關鍵詞 現代 農牧業 發展 思考
包頭市作為最大的工業城市、我國中西部地區的一個重要的中心城市、我國的一個重要的工業基地,是一個工業經濟占主導的城市。既有發達先進的工業經濟,在經濟總量中占絕大部分;又有落后的農牧業經濟,在經濟總量中占很小部分,這種“大工業,小農(牧)業”的經濟結構,也為充分發揮“大工業”優勢,加快我市現代農牧業發展提供了優勢條件,
一、目前包頭市現代農牧業發展的現狀
包頭市是個工業大市、農業小市,全市土地面積277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2.11千公頃,草場面積2120千公頃;絕大部分是廣大的農村牧區。2008年全市常住人口253.22萬人,城鎮人口192.22,農村牧區人口61萬人,農牧業人口占24%;地區生產總值1760億元,第一產業(農牧業)52.1億元,僅占3%,農牧民人均純收入7076元,在我國西部地區近幾年一直排在前三名,連續七年位居自治區各盟市之首。包頭市農牧業屬于城郊型農牧業,種植業以糧食和經濟作物為主,養殖業以奶牛和肉羊為主,經過幾年發展,包頭市農牧業已基本形成菜、薯、肉、乳四大主導產業。
(一)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通過改善生產條件,大力推廣地膜覆蓋、測土配方施肥、立體種植等先進適用技術,落實國家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補貼,糧食生產能力明顯提高,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
(二)畜牧業生產方式發生了轉變,畜禽飼養規模不斷擴大,畜產品產量成倍增長。全市奶牛業已經進入理性發展階段,全市奶站已由416個減少到227個,奶牛集中、規模飼養程度達到50%。按照第一產業“三區”規劃要求,將我市山北地區確定為肉羊產業重點發展區域(羊存欄數量已占全市的70%以上)。
(三)農牧業內部結構進一步優化。一是種植業結構、品種優化。2008 年全市馬鈴薯、玉米和蔬菜面積分別為101.9萬畝、142萬畝和15.9萬畝;脫毒馬鈴薯和玉米良種面積分別48萬畝和142萬畝。二是畜牧業布局、品種結構優化。按照第一產業“三區”規劃要求,將山南和山北地區分別確定為奶牛、肉羊重點發展區域。全市33個奶牛小區建設項目全部安排在山南地區,連續三年將80%的市級羊舍飼圈養項目重點安排在山北地區。
(四)農牧業產業化經營穩步推進,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目前基本建成了優勢比較明顯的菜、薯、肉、乳農牧業四大主導產業,并涌現出了一批如華資、鹿王、呱呱叫、海德、大圣、小肥羊、小尾羊、草原牧歌等國家級、自治區級龍頭企業;“小肥羊”、“鹿王”、“草原”、“雪鹿”等中國馳名商標。
(五)農業科技和裝備水平穩步提高。農作物新品種的推廣,有效提升了農牧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農牧業科技體系建設有了長足發展,由1950年的一窮二白的面貌發展到目前市縣鄉村四級農牧業科技服務體系基本健全的新格局。
(六)設施農牧業實現新突破。通過實施“南菜北薯”戰略,山北地區設施馬鈴薯面積達到26萬畝,山南地區蔬菜保護地總面積達到4.7萬畝。在土地流轉基礎上發展設施農業,在依法、有償、自愿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對農民的宣傳、引導工作,由村級基層組織、企業、中介組織等牽頭,通過轉包、轉讓、租賃、股田制等方式,促進設施蔬菜和馬鈴薯向小區、大戶和企業集中,為規?;?、產業化發展奠定基礎。
二、包頭市現代農牧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包頭市正處于一個由傳統農牧業向現代農牧業轉變的關鍵時期,盡管近年來包頭市的現代農牧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現代農牧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及存在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1.促進現代農牧業發展的制度建設相對滯后。目前,與包頭市實際相符合、與現代農牧業發展相配套的土地草場流轉制度、經營管理制度、支持服務制度和投入保障等制度還沒有建立起來,保護和加快生態建設的長效機制尚未真正建立起來。
2.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沒有根本改變,城鄉分異的戶籍管理制度遲滯了我市城鎮化步伐。目前,包頭市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已涉及戶籍身份、土地制度、收入分配、公共財政、社會保障等諸多方面,已成為制約城鄉社會福利和政治權利公平分配、人力資源循環發展的經濟根源,特別是作為計劃經濟時代產物的戶籍管理制度已不能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
3.包頭市財政對現代農牧業建設投入總量不足且分配結構不盡合理。自然條件差、農牧業基礎建設薄弱、社會事業滯后是包頭市發展現代農牧業所面臨的主要困難,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與現代牧業發展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由目前,包頭市在財政投入上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市級財政投入農牧業與同期財政收入的增速極不相稱。
4.農牧業科技水平整體落后,農牧民文化素養亟待提高。目前,包頭市在農牧業科技方面問題嚴重,集中反映為科技投入嚴重短缺、農牧業科技創新體系滯后、農牧業科技推廣機制不發達、農牧業科技人才大量流失。
5.農牧業發展方式仍然落后。由于農牧民市場化觀念淡薄,農牧業生產經營方式仍相對粗放,勞動力生產效率低,市場競爭力較弱。農牧民傳統的粗放式種植放養觀念難以轉變,多種因素造成土地草場退化壓力不斷增大。
三、加快我市現代農牧業發展的對策
發展現代農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包頭市的農牧業經濟目前仍處在由傳統農牧業向現代農牧業轉變的起步階段,實現農牧業現代化必須經過長期而艱苦的努力。
(一)實施基礎先行戰略,加快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增強農牧業發展后勁,把改善農牧業基礎條件作為提升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措施
抓住國家加大農村牧區基礎設施投資、增加各種專項補貼的有利時機,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加大對農牧業的投入力度。突出加強四項建設:一是加強農田草場、水利基本建設,二是加強農村牧區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為發展現代農牧業奠定基礎。三是加強農村牧區能源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牧區能源結構。四是加強農牧業機械化建設,把過多的勞動力從土地草場里解放出來,從事二、三產業。
(二)以創新加快現代農牧業發展
1.創新支農支牧政策,推進 “四個轉變”。一是推進政府支農支牧人、財、物主要由支持小農牧經濟向支持大規模企業化經營轉變;二是推進金融支農支牧主要由支持單家獨戶的農牧民向支持從事農牧業規?;a業化經營的企業轉變;三是推進扶貧式支農支牧向支持建設現代農牧業轉變;四是推進主要支持工業企業發展向支持工業、現代農牧業協同發展轉變。
2.創新經營形式,推進“三化”互動。一是推進土地草場流轉化。實現土地草場突破地域、跨村鄉鎮(蘇木)、村(嘎查)有效整合;二是推進生產企業化。引導和鼓勵工業企業積極參與現代農牧業建設。三是推進運營公司化。由政府組建現代農牧業開發公司,擔當政府服務農牧業重要載體。
3.創新服務體系,實現“五個統一”。一是統一配套基礎設施,二是統一配備專業人才,三是統一打造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三是要根據包頭市工業經濟和城市經濟發展方向,由政府出資對農牧民進行統一職業培訓,四是由政府和企業合作把農村牧區高考落榜生送到有關的職業院校統一培養,畢業后由有關企業錄用。五是統一建設集中居住區,實現農牧民生活城鎮化。
4.創新產業體系,發展循環經濟。一是按照土地規?;?、灌溉節水化、作業機械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組織化、經營產業化的要求發展以玉米為主的種植業,為大規模養殖園區提供飼草料。二是發展一定規模的養殖園區,為種植業和設施農業提供有機肥。三是建設大型沼氣池,使養殖園區產生的糞便生產沼氣,為生活區和設施農業提供能源。四是建設規模設施農業,發展蔬菜、苗木、花卉等特色品牌種植業。
(三)加快實施農牧業產業化
就包頭市牧業產業化體系建設來講,各環節都涉農涉牧,均屬弱勢群體,需要政府不斷地為其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和發展空間。一是建立完善農牧業產業化基金投入增長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二是提高信貸服務水平,著力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三是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龍頭企業。五是加快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步伐,提高農畜產品附加值。六是加大農牧業產業化園區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七是實施工業反哺戰略,著力提升農牧業的集約化程度。
(四)進一步強化推進農牧業結構調整的戰略措施加快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步伐
農牧業結構調整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是一個依托資源優勢、瞄準市場、突出高產高效的動態生產過程,是實現產業強村富民的重要途徑。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對快加包頭市農牧業結構調整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真正把農牧業結構調整作為發展現代農牧業重要的戰略舉措。一是突出特色,優化布局。二是培育龍頭,產業化經營。三是加大力度,發展設施農牧業。
(五)實施科教興農興牧戰略,加快農牧業科技推廣,著力提升農牧業的科學化程度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現代農業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把現代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當前,包頭市要以發展“高產、高效、優質、安全”農牧業為目標,把加快設施農牧業、節水農牧業、生態農牧業作為現代農牧業建設的主要內容,引入先進的經營管理機制,結合農村牧區綜合改革,建立健全菜、薯、肉、乳等農牧業科技服務體系,推行“科技承包”制度,把有償服務和無償服務相結合,著眼于增強農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指導農牧民按照標準化生產,切實提高農畜產品的優質率。進一步強化農牧業的商標意識,對于頗具地方特色的農畜產品要壯大規模,進一步提高知名度,擴大市場占有率。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和諧社會 西藏農牧業 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和“和諧發展”是近來出現在我國社會經濟領域的兩個高頻詞語,其中“循環經濟”是指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產出、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的經濟,轉變為依賴生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目的是為了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從而促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和諧發展”關注的是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及人與環境之間的全面協調發展的問題,所以在實施“和諧發展”戰略的同時,必須積極主動地發展循環經濟,在西藏尤其應發展農牧業循環經濟,這不僅是由西特的地理條件決定的,更是構建西藏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一、農牧業在西藏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農牧業在西藏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藏是一個以農牧業為主的地區,西藏自治區自成立以來,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農牧業生產在西藏國民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現在:農牧業人口比重較高,近年來一直保持在80%以上,即使與西部其它省(區)相比,也明顯偏高;雖然近幾年以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發展迅速,但第二產業很不發達,鄉鎮企業處于起步階段。農牧業生產是西藏農牧民收入的最主要來源,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農牧業生產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農田基本建設有了很大發展,為農牧業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由于中央及當地政府對農牧業生產的高度重視,特別是以“一江兩河”農業綜合開發等為代表的一系列項目的實施,使西藏農牧業生產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在1990年~2000年的10年間,已累計改造中低產田25600 hm2,新墾農田5200 hm2,建立良種繁殖基地2133hm2,科技示范田7667hm2,工程造林7000hm2,新建苗圃672hm2,人工種草和草場建設2×104hm2。新增灌溉面積10677hm2,改善灌溉面積9867hm2,除澇面積2000hm2。
2、農牧業生產穩步發展。;據統計,全西藏生產糧食85萬噸,人均300多公斤,全區1998年就基本實現了糧食自給。
3、農牧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較為穩固,為地區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做出了貢獻。2004年,農牧業在西藏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20.5%。
(二)西藏地區發展農牧業經濟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如前所述西藏地區在農牧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應當清醒地看到,農牧業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已經成為農牧業以及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障礙:
1、農牧業生產結構不合理。由于西藏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管理不嚴格、科學水平較低,使得農牧業生產結構不合理,沒有建立適當的農牧結構比例和較為完善的農牧結合模式,造成大量資源浪費。西藏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西藏經濟中占主導的是以生態為特征、勞動生產率較低的農牧業,對西藏來說,在資源量和環境承載力兩個方面都經不起傳統經濟形式下高強度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如果繼續走傳統經濟發展之路,以末端處理為環境保護的主要手段,只能阻礙西藏發展的步伐。
2、農牧業產業化水平不高及生態漸趨惡化。由于尚處于粗放的原始農牧業生產狀態,產業化水平不高,未形成具有良性循環和增值功能的產業鏈,農牧業生產效益低,農牧區貧困問題仍很嚴重,在一些農業開發強度較大的地區,土地退化現象嚴重,長期以來對草原低投入高索取,毀草造田,超載放牧,掠奪式經營,造成草原退化率不斷上升,引起草地生態功能與生產能力的下降。目前,西藏現有耕地的1/2是不能保證灌溉或不能灌溉的低墾殖耕地;草場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1/10明顯沙化,部分地區草場實際載畜能力已超過理論載畜量的1/5,致使鮮草產量下降20%~75%,可食牧草比重由80%降至30%;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現象嚴重。
3、農牧民勞動素質普遍低。進入市場、參與競爭、加速農畜產品轉化增值的意識不強,節約資源和環保意識淡??;區內干部群眾經營管理水平、思想觀念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存在較大的差距,這些均嚴重影響著農牧業生產的快速發展,從而放慢了西藏和諧社會實現的步伐。
4、農牧業生產組織及管理方式嚴重滯后。由于交通、信息不夠暢通以及幾十年來基層組織的相對松散,致使農牧業經濟組織的微觀單位一直處于與現代經濟隔離的狀態。畜牧業尤為突出,逐水草而牧、由牧擇居的形式,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難以形成規模生產,所以經濟效益很難得到提高,政府的有關規劃及服務措施也難以得到有效的實施。
二、發展農牧循環經濟對構建西藏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
(一)東部地區發展經濟的教訓
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初提出率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后,在一輪又一輪的經濟發展熱潮中,東部地區抓住機遇,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20多年來,高投入、高消耗雖然實現了經濟的增長,卻也形成了高污染、粗放式的增長模式,造成了能源緊張、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困境。目前經濟高速增長的社會成本代價還在不斷上升,東部的發展恰恰是步了西方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塵,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東部地區的教訓是:過度盯住眼前的發展,勢必犧牲子孫后代的利益,如果等受到懲罰后才清醒,勢必付出沉重的代價,對于生態環境脆弱的西藏來說更應從中吸取教訓大力發展農牧業循環經濟。
(二)西藏的客觀現實決定了必須發展農牧業循環經濟
首先,是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方式決定西藏必須走循環經濟發展之路。西藏經濟的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巨額的投資推動的,經濟效益不高,呈現明顯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質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
其次,是西藏特殊地位決定了發展農牧循環經濟的重要性。青藏高原作為“江河源”和“生態源”的特殊地位,其巨大的生態價值以及在國內、東亞甚至全球的可能地位,是顯而易見的。主要表現在: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巨大的基因庫、全球氣候的重要啟動器、周邊地區的固體水庫與江河之源和我國東部地區的生態源與生態屏障等幾個方面[7]。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態地位,其生態功能遠大于其生產功能。
最后,和諧社會應該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過去西藏的農牧經濟增長基本上是粗放型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為代價的,這不是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應大力發展農牧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機制,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持續利用的資源基礎和生存環境,為構建西藏和諧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西藏發展農牧循環經濟措施的思考
既然明確了循環經濟是西藏農牧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那么,怎樣在當前轟轟烈烈地推進西藏構建和諧社會和實現跨躍式發展中發展循環經濟?具體目標和措施如何?這些是我們必須思考的現實問題。
(一)構建循環型農牧業體系
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快傳統農牧業、資源耗費型農牧業向生態型農牧業、資源循環農牧業轉化。繼續加大種養結合的比重,優化區域布局,加強農牧業生產過程中資源的循環利用,形成農業內部良性循環,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投入的減量化,逐步降低農牧業的各類污染,積極推廣農牧業清潔生產模式。
西藏農區的種植業可以建立立體種植、養殖模式,改造中低產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提高農業用水利用率。發展養殖業的同時與種植業相互補充,可以由過腹還田,直接還田,沼氣發酵等途徑,提高動物糞便的綜合利用效率,完成農業生態系統內的物質循環利用。
(二)發展特色農牧業經濟
一、重新認識并定位農牧業機械化
農牧業機械化,是指運用先進適用的農牧業機械裝備農業,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條件,最大限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對農牧業機械化的最初認識,是建立在田間機械作業替代部分人力和畜力作業基礎上的,而這種認識現在依然影響著人們對農牧業機械化的理解。一提起農牧業機械化,大多數人本能地認為就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田間機械作業,田間機械作業已成為農牧業機械化的代名詞。在發展現代農牧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時期,應重新審視農牧業機械化,正確理解農牧業機械化的科學內涵。就農牧業機械化的發展規律而言,農牧業機械化要經歷從選擇性機械化,發展到基本機械化,再發展到全面機械化。從農牧業機械化的發展過程看,農牧業機械化的內涵在不斷豐富,外延逐漸擴大并呈開放之勢。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推動了農用工業的快速發展,鄉鎮企業迅速崛起,農牧業機械的制造和使用更具靈活性、廣泛性和適應性,涵蓋了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農機產業初步形成,農牧業機械的經營主體呈現多元化,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初步建立,農牧業機械化真正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四是依法促進階段(2004年至今)。《農牧業機械化促進法》的頒布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開始啟動付諸實施,規模逐年擴大;支持農用工業發展,加快推進農牧業機械化的政策法律已經出臺并全面貫徹落實,農機工業和農牧業機械化開始走上現代化發展道路。因此,應順應科技發展潮流,著眼于建設現代農牧業,適應農業精準化、設施化、規?;a業化發展的要求,加快開發多功能、智能化、經濟型農業裝備設施,重點在設計制造、田間作業、設施栽培、健康養殖、精深加工、儲運保鮮等環節取得新進展,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健全現代農牧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發揮支撐作用。
二、加快推進農牧業機械化的制約因素
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農牧業機械化適應農村經濟體制的深刻變化,在改革中前進,在創新中發展,農機裝備水平、作業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與發展現代農牧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加快推進農牧業機械化的制約因素依然存在。
1、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與農牧業機械大規模生產之間存在矛盾,制約了農牧業機械化的發展。的建立,客觀上形成了一家一戶分散的經營模式,“細碎化”的小規模土地不利于田間機械作業,尤其是限制了大型農牧業機械的使用。近年來,盡管加快了小型、微型農牧業機械的研發、設計、制造和推廣速度,但分散經營的農戶不可能家家購買,購買了農牧業機械的農戶,作業時間相當有限,農機具大部分時間在閑置,導致農牧業機械的的普及率難以提高;盡管通過農村土地流轉推動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與農牧業機械大規模生產之間的矛盾,但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遠遠落后于農牧業機械化的發展要求,制約了農牧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
2、勞動力素質低與農牧業機械操作要求高之間存在矛盾,制約了農牧業機械化的發展。隨著勞務經濟的發展,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精壯勞動力都進入大中城市務工或從事二、三產業,留在農村進行農業生產的多為老年人和婦女,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專業技能,出現了農牧業機械無人操作的現象,制約了農牧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
3、科技創新動力不足與農牧業機械應用領域的拓展之間存在矛盾,制約了農牧業機械化的發展。從制造方面看,科研創新能力比較滯后,生產能力仍然不強,農牧業機械與農藝措施依然存在難以銜接的問題。從裝備方面看,高性能、大功率的田間作業動力機械和配套機具發展較快,但農機裝備結構依然不盡合理。從作業方面看,耕整機械、播種機械、收割機械等田間作業機械和運輸機械發展較快,畜牧業、漁業、林果業、農產品加工業和設施農業等領域的機械化水平較低,制約了農牧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
三、農牧業機械化是發展現代農牧業的重要支撐
農牧業機械是農業設施裝備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建設現代農牧業的重要物質基礎?,F代農牧業是從農牧業機械推廣應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農牧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就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的。農業設施裝備,從狹義上講就是農牧業機械裝備,從廣義上講,涵蓋了農牧業機械裝備制造、農牧業機械的推廣使用、配套設施建設和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各個方面。農牧業機械已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和各個領域,不僅在加快推進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還積極發展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進一步提高畜牧業、漁業、林果業、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業機械化水平;不僅大力推動農作物耕種收環節機械化,還推動種子處理、灌溉、植保、烘干、貯藏等各個生產環節的機械化,全面提高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等各領域機械化水平。農牧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已成為提升現代農牧業設施裝備水平的推動力,促進了農業集約生產、安全生產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
一、農牧業在西藏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農牧業在西藏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藏是一個以農牧業為主的地區,西藏自治區自成立以來,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農牧業生產在西藏國民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現在:農牧業人口比重較高,近年來一直保持在80%以上,即使與西部其它省(區)相比,也明顯偏高;雖然近幾年以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發展迅速,但第二產業很不發達,鄉鎮企業處于起步階段。農牧業生產是西藏農牧民收入的最主要來源,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農牧業生產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農田基本建設有了很大發展,為農牧業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由于中央及當地政府對農牧業生產的高度重視,特別是以“一江兩河”農業綜合開發等為代表的一系列項目的實施,使西藏農牧業生產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在1990年~2000年的10年間,已累計改造中低產田25600 hm2,新墾農田5200 hm2,建立良種繁殖基地2133hm2,科技示范田7667hm2,工程造林7000hm2,新建苗圃672hm2,人工種草和草場建設2×104hm2。新增灌溉面積10677hm2,改善灌溉面積9867hm2,除澇面積2000hm2。
2、農牧業生產穩步發展。;據統計,全西藏生產糧食85萬噸,人均300多公斤,全區1998年就基本實現了糧食自給。
3、農牧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較為穩固,為地區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做出了貢獻。2004年,農牧業在西藏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20.5%。
(二)西藏地區發展農牧業經濟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如前所述西藏地區在農牧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應當清醒地看到,農牧業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已經成為農牧業以及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障礙:
1、農牧業生產結構不合理。由于西藏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管理不嚴格、科學水平較低,使得農牧業生產結構不合理,沒有建立適當的農牧結構比例和較為完善的農牧結合模式,造成大量資源浪費。西藏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西藏經濟中占主導的是以生態為特征、勞動生產率較低的農牧業,對西藏來說,在資源量和環境承載力兩個方面都經不起傳統經濟形式下高強度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如果繼續走傳統經濟發展之路,以末端處理為環境保護的主要手段,只能阻礙西藏發展的步伐。
2、農牧業產業化水平不高及生態漸趨惡化。由于尚處于粗放的原始農牧業生產狀態,產業化水平不高,未形成具有良性循環和增值功能的產業鏈,農牧業生產效益低,農牧區貧困問題仍很嚴重,在一些農業開發強度較大的地區,土地退化現象嚴重,長期以來對草原低投入高索取,毀草造田,超載放牧,掠奪式經營,造成草原退化率不斷上升,引起草地生態功能與生產能力的下降。目前,西藏現有耕地的1/2是不能保證灌溉或不能灌溉的低墾殖耕地;草場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1/10明顯沙化,部分地區草場實際載畜能力已超過理論載畜量的1/5,致使鮮草產量下降20%~75%,可食牧草比重由80%降至30%;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現象嚴重。
3、農牧民勞動素質普遍低。進入市場、參與競爭、加速農畜產品轉化增值的意識不強,節約資源和環保意識淡?。粎^內干部群眾經營管理水平、思想觀念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存在較大的差距,這些均嚴重影響著農牧業生產的快速發展,從而放慢了西藏和諧社會實現的步伐。
4、農牧業生產組織及管理方式嚴重滯后。由于交通、信息不夠暢通以及幾十年來基層組織的相對松散,致使農牧業經濟組織的微觀單位一直處于與現代經濟隔離的狀態。畜牧業尤為突出,逐水草而牧、由牧擇居的形式,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難以形成規模生產,所以經濟效益很難得到提高,政府的有關規劃及服務措施也難以得到有效的實施。
二、發展農牧循環經濟對構建西藏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
(一)東部地區發展經濟的教訓
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初提出率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后,在一輪又一輪的經濟發展熱潮中,東部地區抓住機遇,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20多年來,高投入、高消耗雖然實現了經濟的增長,卻也形成了高污染、粗放式的增長模式,造成了能源緊張、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困境。目前經濟高速增長的社會成本代價還在不斷上升,東部的發展恰恰是步了西方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塵,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東部地區的教訓是:過度盯住眼前的發展,勢必犧牲子孫后代的利益,如果等受到懲罰后才清醒,勢必付出沉重的代價,對于生態環境脆弱的西藏來說更應從中吸取教訓大力發展農牧業循環經濟。
(二)西藏的客觀現實決定了必須發展農牧業循環經濟
首先,是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方式決定西藏必須走循環經濟發展之路。西藏經濟的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巨額的投資推動的,經濟效益不高,呈現明顯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質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
其次,是西藏特殊地位決定了發展農牧循環經濟的重要性。青藏高原作為“江河源”和“生態源”的特殊地位,其巨大的生態價值以及在國內、東亞甚至全球的可能地位,是顯而易見的。主要表現在: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巨大的基因庫、全球氣候的重要啟動器、周邊地區的固體水庫與江河之源和我國東部地區的生態源與生態屏障等幾個方面[7]。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態地位,其生態功能遠大于其生產功能。
最后,和諧社會應該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過去西藏的農牧經濟增長基本上是粗放型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為代價的,這不是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應大力發展農牧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機制,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持續利用的資源基礎和生存環境
,為構建西藏和諧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西藏發展農牧循環經濟措施的思考
既然明確了循環經濟是西藏農牧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那么,怎樣在當前轟轟烈烈地推進西藏構建和諧社會和實現跨躍式發展中發展循環經濟?具體目標和措施如何?這些是我們必須思考的現實問題。
(一)構建循環型農牧業體系
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快傳統農牧業、資源耗費型農牧業向生態型農牧業、資源循環農牧業轉化。繼續加大種養結合的比重,優化區域布局,加強農牧業生產過程中資源的循環利用,形成農業內部良性循環,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投入的減量化,逐步降低農牧業的各類污染,積極推廣農牧業清潔生產模式。
西藏農區的種植業可以建立立體種植、養殖模式,改造中低產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提高農業用水利用率。發展養殖業的同時與種植業相互補充,可以由過腹還田,直接還田,沼氣發酵等途徑,提高動物糞便的綜合利用效率,完成農業生態系統內的物質循環利用。
(二)發展特色農牧業經濟
西藏地處青藏高原腹地,自然生態獨特,具有發展特色農牧業的基礎。因此,農牧業的發展應當瞄準國內、國際市場,追求特色、綠色、安全,將以綠色生態和特色農牧業作為未來西藏經濟發展的3個支柱產業之一。例如,青藏高原特有農作物品種-青稞,據有關媒體透露,青稞中含有豐富的β-葡聚糖,它對抗拒衰老、延長壽命等,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和多方面的價值。因而日益受到人們青睞。加之西藏自然條件獨特,基本無污染,青稞作為“綠色”食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極具開發價值和市場前景。應當通過青稞基地建設,進一步挖掘青稞的營養和保健內涵,促進種植業結構調整,逐步把西藏建成全國的青稞生產和加工基地,并將循環經濟作為試點運行。另外還有高產優質油菜、專用馬鈴薯、優質專用小麥和蕎麥等,爭取在國內外市場上占有地位。另外,還有以開發蟲草、松茸、紅景天、核桃等系列產品為特征的高原特色康體農業,并集中建立一批國家認定的綠色產品生產基地,以鍛造高原生態農業品牌。
對畜牧業則以循環經濟發展原則為指導,根據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積極穩妥地推進發展牧區畜牧業,穩定畜牧頭數,加強對草原的保護,采取封育、移草、定畜等方法,大力推行草原集約化經營,建設人工草場,改良天然草場,發展灌溉草場,多渠道增加飼草生產能力。高原特色畜牧業則應著重于牦牛系列產品的開發,瞄準國際市場。農區畜牧業可以飼料生產為突破口,在種植業結構調整和改革種植制度的基礎上,結合人工種草、改良天然草場和增加秸稈利用率,使畜牧業發展重心由牧區逐步向農區及半農半牧區轉移。發展“飼料節約型、生態保護型”牲畜,調整畜種結構,適度增加藏綿羊比例,積極發展肉乳用牛和豬、禽,適當減少山羊和馬屬畜類,努力提高牲畜繁殖成活率,加快畜群出欄周期,從而大幅度提高肉類和酥油等畜產品產量,從而不斷提高高原食物安全的保障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