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4 16:50:24
序論:在您撰寫交通工程專業方向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土木工程專業 畢業設計 改革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 土木工程(交通方向)畢業設計現狀及存在問題
目前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本科學生的畢業設計選題一般分為橋梁工程和道路工程兩個大方向,通常由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個方向開展畢業設計。道路工程或橋梁工程方向的選題又細分為工程設計、施工組織設計和工程造價等多種不同的方面。
學生在畢業設計選題時,一般是先確定選擇道路工程或橋梁工程方向,再在選好的方向中選擇設計、施工組織或造價等方面中的一個獨立進行畢業設計,這就勢必使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僅能得到單一方面技能訓練的機會(如選擇道路工程設計的學生,一般僅能掌握道路設計的流程與方法,而對施工過程、施工技術、施工可行性、工程造價等卻不能得到較系統的鍛煉;而對于選擇道路施工組織設計的學生而言,對道路工程設計的內容了解甚少)。
就畢業設計教學效果而言,現有畢業設計選題模式所培養的學生雖然通過畢業設計得到了鍛煉,但沒有系統有效地將大學四年所學的各門課程串聯起來形成解決工程設計、施工、管理以及造價等一個完整工程項目所必需的知識結構體系。雖然各門課程在經歷課堂教學、試驗及課程設計等訓練后,學生對該課程有了較深入的理解并具備一定的應用能力,但各專業的整個培養體系屬于一個系統工程,系統中單個知識結構在沒有形成有效聯系時,系統的效能是極其低下的,專業課程必須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整個專業知識體系,也只有形成了這一知識體系的學生才符合畢業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用人單位要求員工對工程的設計、施工技術、施工管理均有較全面的了解,且對其中某一方面知識掌握的很扎實,到實際工作中能馬上著手工作并懂得如何與同一項目所涉及的其余方面的技術人員開展有效的協作。顯然,當前的這種畢業設計培養方式在人才培養上還有待進一步完善,還達不到用人單位對員工的要求,因而必須與時俱進,對畢業設計培養模式進行適當的改革與創新,以適應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專業教育的發展。
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知識發展和更新也越來越快,雖然整個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但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所從事的工作發生調整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社會分工細化就要求人才能在自己的領域有深厚的知識根基,并且隨時要學習接受并運用新的創新成果。每一項工程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這就要求專業人才必須具有足夠的專業視野以便與相關專業人員開展合作或協調(如對從事橋梁設計的工程師而言,就必須在具備扎實的橋梁專業技能的同時,了解甚至掌握施工、管理、工程造價等專業領域的基本技能),沒有足夠的專業視野就難以在同一項目的不同崗位之間協調與配合,最終就很難生產出令人滿意的產品。因此,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本科學生的畢業設計選題應盡量使學生能得到多方面的鍛煉,使其盡可能獲得較全面、系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后續職業生涯中的工作和終生學習打下堅實而較全面的專業根基。
2畢業設計改革內容與思路
2.1畢業設計的選題改革
讓學生以畢業設計小組的形式在橋梁工程與道路工程兩大方向、橋梁或道路方向中的不同方面中均適當進行橫向聯系,使設計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對道路或橋梁方向以及同一方向的不同方面均獲得鍛煉和協作的機會,同時每一個成員又都選擇一個方面作為自己的側重點開展畢業設計工作,以期獲得最佳的畢業設計鍛煉效果,為學生在職業生涯中的工作和終生學習打下堅實的專業知識體系基礎。主要采用以下兩種選題方式:(1)對立志于從事道橋設計工作的同學,由幾位同學組成一個設計小組,對整個公路工程項目中的道路工程及橋梁工程開展設計工作,全部的設計主體內容由小組成員共同完成,道路工程或橋梁工程中的細節部分則在小組內部進行分工,使學生對道路工程及橋梁工程設計均有一定的理解,同時又能使每一位組員都有自己的主攻方向,最大限度地符合實際工程設計過程。(2)將道路或橋梁工程的設計、施工組織及工程造價作為一個畢業選題,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生合作完成,學生首先根據設計資料完成道路或橋梁設計內容,再對所設計的道路或橋梁編寫施工組織設計(一個學生側重設計,另一個學生側重施工組織設計)。
2.2指導老師配置的改革
每個選題配置兩個以上分別在道路或橋梁設計和施工管理方面有較豐富經驗的指導老師,通過相互配合指導學生畢業設計。
2.3畢業設計考核 (下轉第59頁)(上接第48頁)
由一個設計小組共同完成一個較系統的工程項目,參與畢業設計的小組成員成果考核變得相對較復雜。擬采用“成果權剩答辯權剩平時監控#權數-權數2)”的方式對小組內成員畢業設計質量進行考核。對于小組畢業設計成果,可視整個項目完成質量給予一定的分數(項目分,百分制),同時對每一成員所負責的專題內容進行分項考核(分項分,百分制),每位同學的設計成果成績=項目分系剩分項分#系數1)。在答辯環節,學生根據自己所負責的專業方面設計成果進行闡述,回答答辯小組老師的問題,根據闡述質量和答題質量,形成該學生的答辯成績(百分制)。同時,指導教師在日常指導及考勤過程中要求對小組成員進行評價,形成各自的平時成績(百分制)。
3改革取得的成效與存在問題
對2013屆交通土建方向的40名畢業生進行對比性試驗,其中20名學生(選做道路設計和橋梁設計各10人)按常規的方法進行畢業設計選題、指導、答辯等環節,10名學生按“道路設計+橋梁設計”組合的畢業設計改革實踐,剩余的10名學生按“道路設計+道路施工組織設計”的組合進行改革試驗。
通過對這些學生在畢業設計整個過程中的管理、觀察與考核,情況大體如下:
(1)按常規方法進行道路或橋梁設計的20名學生,在自己的設計領域對設計的內容、思路、方法及涉及的規范了解較全面,對知識有較高的提升,達到畢業設計任務的要求。但他們對自己設計的內容之外的東西涉及很少(如路線與橋位的關系、施工的方法的可行性與經濟性等都沒有考慮)。這些學生基本在10周多或更短一點的時間內基本可以完成畢業設計的初稿。
關鍵詞:工程實際;交通運輸;教學方法;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7-0145-02
近年來一些先進國家逐漸認識到工程教育中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重要性。例如,美國提出了工程教育回歸實踐的觀點,呼吁加強技術與科學的結合,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強調工程實踐和工程能力的培養。高校交通運輸專業具有顯著的工程特點,實踐性強,與運輸生產活動的聯系十分緊密。目前交通運輸專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工程實踐環節薄弱,工程教育與產業和企業的發展需求脫節,進行以“工程實際為導向”的交通運輸專業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加強本科課程教學中的工程實踐方面的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同時也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神的需要。
一、研究的作用和意義
研究對促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和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強調理論與工程實際的結合,推廣先進的教學方法,推動研究性教學,探索案例教學、現場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可以豐富課堂教學,讓科研走進課堂,改善專業課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通過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加深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第三,探討交通運輸專業教學方法管理與改革的具體任務及措施,為提高交通運輸專業實踐教學質量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提供保障。最后,可以提高學生的工程設計與生產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基本工程素質,增強畢業生的就業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內容
1.課堂教學環節的改革與創新。交通運輸專業課是集多學科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具有基礎性強、知識面寬、體系繁雜零散的特點,學生在學習時往往感到無從下手,難以掌握。為提高專業課課堂教學效果,要結合工程課程教學實際,探索以“工程實際為導向”的交通運輸專業課程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實踐環節的改革與創新。實踐環節包括實驗、課程設計和實習三個部分。交通運輸專業具有顯著的工程特點,實踐性強,與運輸生產活動的聯系十分緊密,實踐教學環節最能體現交通運輸的專業特性,是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教學環節,可通過實驗、課程設計和實習促進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因此以“工程實際為導向”的實踐環節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具有重要意義。擬從交通運輸專業實踐教學的特點與作用出發,分析交通運輸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革的任務及具體措施,提高交通運輸專業實踐教學質量。
3.畢業設計環節的改革與創新。畢業設計是一個設計思想、設計方案實施的過程,設計者的重要設計思想和控制技術都要從設計方案中體現出來,畢業設計不但要教授學生掌握工程設計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通過畢業設計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畢業設計中,設計課題要充分體現現代科技發展水平和工程實際,將實際工程項目融入畢業設計之中,真題真做,深入工程實際,抓住設計指導重點,教授工程設計方法,確保設計質量和實用性,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再次升華,使畢業設計水平有突破性進展和質的飛躍。
4.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實施保障機制研究。為了保障以“工程實際為導向”的交通運輸專業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的有效實施,需要學校以及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①建立符合工程實際的教學環境。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離不開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而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涉及到各方面的因素。應該努力保障良好的教學環境,為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打下很好的基礎。②教學資源在教學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對學?,F有的教學資源實現最大限度的開發和挖掘,如何使其發揮最佳效能,應認真研究與探討。③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監督體系,對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的有效實施進行直接或間接引導以及予以協調。
5.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實施效果評估體系研究。在進行“工程實際為導向”的交通運輸專業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一定階段之后,需要全面了解其運作情況,評估這個體系是否能適應未來發展,如何評價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和實施效果事關重要。隨著改革和創新的逐步深入,通過征求和綜合各方意見,結合學校發展前景規劃分析評估結果。評價結果在實踐過程中可以指導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引導教師及時地進行相關修正。因此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實施效果評估體系是至關重要的。
三、前景和展望
通過研究適應不同教學階段特點的以“工程實際為導向”的交通運輸專業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實施模式,探討保障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有效實施的影響因素,對主要影響因素按照重要度進行排序,可以構建合理的以“工程實際為導向”的交通運輸專業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實施效果評估體系。并系統總結實踐中的經驗,找出當前面向工程實際人才培養的主要瓶頸所在,結合交通運輸專業的實際情況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工程設計與生產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基本工程素質,增強畢業生的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時銘顯.美國工程教育改革與發展趨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9-13.
[2]李宏偉,張志遠,李偉,etal.面向工程實際的應用型機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機械管理開發,2010,25(003):149-150.
[3]常治斌,桂定一.結合工程實際培養學生工程意識與創新能力[J].機械工業高教研究,2001,(002):61-63.
[4]胡大偉,魏朗,王生昌.交通運輸專業教學內容改革的思路[J].交通高教研究,2000,(1).
[5]駱勇.交通運輸專業實習模式及探討[J].經濟師,2008,(10):148-149.
[6]馬永財,毛欣,萬霖.交通運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1,(4):86-87.
[7]羅春雷.全程結合工程實際的工科專業教改實踐與思考[J].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9(002):15-17.
[8]謝飛鴻,關惠平.工科畢業設計應突出個性化與實踐能力的培養[J].理工高教研究,2005,(2):115-119.
[9]羅才英.交通運輸專業實踐教學管理與改革研究[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4(001):92-96.
【關鍵詞】電力系統 實踐性教學 CDIO 改革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2-0078-02
一 引言
工科院校的實踐性教學一般分為: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實習環節和畢業設計。在這些教學環節中,“重知識、輕能力,重學術、輕應用,重說理、輕實效”是工科教學存在的普遍問題?;谶@種現狀,我院以體現當今工程教育中先進教育理念CDIO模式為指導思想,對整個學院人才培養模式作了較為深入的改革和探索。本文結合我院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背景,將CDIO教育理念融入實踐性課程設置和教學過程中,針對電力系統方向的實踐環節中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的指導思想、教學模式、設計內容和實施過程做出總結,希望對應用型本科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能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二 我院電力系統方向設置的背景與定位
1.電力系統方向設置的背景
我院從2005年開始實行“按電氣信息類大類招生,兩年后按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分專業”的“2+2+x”教學改革。即兩年基礎課學習,兩年專業平臺課學習,“x”就是同一專業的學生到專業平臺課學習完成后,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和目前的社會需求選報專業方向,選修一組某專業方向的限選課程和該方向的選修課程,并進入該方向為期一年的畢業設計過程,以達到學以致用,學有所長。我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在這項大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背景下形成了“電機設計”、“電機控制”、“建筑電氣”和“電力系統”幾個專業方向。進入專業方向后,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安排除了課程實驗外,主要有:為期3周的方向課程設計,為期2周的畢業實習和為期1年的畢業設計。
2.電力系統方向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電力系統方向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是:培養能從事電力系統運行、設計、試驗、控制和計算機應用等領域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可在電力系統、發電廠、供電企業、電力工程設計單位、電力設備及電力自動化設備開發單位及用電單位等較寬范圍內就業。
三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改革與實踐
1.CDIO工程教育模式概述
CDIO是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運作(Operate)四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它是“做中學”和“基于項目教育和學習”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達。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是充分利用大學學科齊全、學習資源豐富的條件,以盡可能接近工程實際,涉及技術、經濟、企業和社會的團隊綜合設計項目為主要載體,結合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使學生能得到全面的訓練和提高。
2.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板塊式”課程實驗設置
我院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做中學”和“基于項目教育和學習”的思想,改革以往課程實驗以課程為主題,以知識點為核心,專業內各課程間條塊分割,沒有整體優化和統一的培養目標的缺點,提出課程實驗的“板塊化”設置。板塊化實驗項目的設置以專業核心課程和相應的選修課程之間知識點的相互聯系為原則,強調基于項目的實驗構思、設計、實現、運作。讓課程實驗真正起到“親身經歷與感受”的作用。
基于以上原則,我院把教學實驗設計成若干個具體的實際工程系統,每個工程系統由3級項目組成:1級項目為工程要求,提出總的培養目標和要培養的工程實訓能力;2級項目為進一步劃分的工程各子系統的設計與分析;3級項目
才是具體的實驗內容和試驗科目。如我院設置變電站設計與保護大板塊的實驗課程,將電力系統分析、發電廠電氣主系統、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計算機仿真、電力系統規劃、高電壓技術等課程融合成為一個大板塊的實驗課程,這些課程都具有很強的內在聯系,即以發電廠電氣主接線方案為平臺,依托短路計算和潮流計算來實現電力系統中設備選擇與運行、保護的整定與實施、能量的變換和傳遞、系統的控制運行及其動態過程仿真分析等環節。學生通過這一個大板塊理論和實驗課程的學習,其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機制上就更加靈活,學生的實驗課程安排就不再受到理論課程的教學學時數的局限和理論課程教學前后次序的束縛,學生在學習理論課程的細節之前,就能樹立電力系統整體知識的要點和宏觀概念。在教學時間上也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如學生通過開放性實驗室的運行,可以獲得遠遠超過課內實驗學時的工程操作的訓練時間,通過自主性、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內容的設置,在學習效率和質量上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3.基于CDIO模式的課程設計的設置
從電力系統方向培養目標和基本要求中,可以看出:(1)課程設計是本方向主要實踐環節,傳統的課程設計一般是按照各主干課分別設置的,鑒于上述我校的專業設置背景,不可能有這么多的學時。(2)課程設計以發電廠、變電所設計和運行控制為主。基于此,我校在課程設計的模式上作了一些改革,即在完成全部課程后,進行為期3周的電力系統方向課程設計。我校選定電力系統分析、發電廠電氣主系統和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三門課程作為方向必修課程,選定高電壓技術、電力系統綜合自動化、電力系統規劃和電力系統運行和控制作為方向選修課程。按照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知識體系的要求和時間的限制,把課程設計內容定為以發電廠、變電所設計為主線,貫穿所有課程的內容,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設計過程。
基于CDIO工程教育思想,把課程設計分解為一個具有三級項目的工程。項目設計的核心思想是鼓勵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和綜合學習,開展學術研討活動,推動學生學習系統構建、模型分析、算法比較、仿真開發、科學結論分析等技能。在課程設計項目中,教師只起引導作用,通過專題講座、技術研討、方案研究等形式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CDIO模式下的課程設計,學生對于所選研究對象進行系統模型分析計算,可以培養學生用數學邏輯方法準確描述電力系統拓撲結構、反映系統行為的參數體系、系統行為的能力。項目內容可以完全跳出學生個體能力的差異,不同水平的學生可以選擇不同復雜程度且適合自己的設計方案,按照要求完成各個環節設計任務,同樣能起到能力鍛煉和鞏固知識的作用。另外,優秀的選題和成果可以用于替代今后教案中陳舊老套的實例,為更新教學素材作充分的積累。
4.基于CDIO模式的“產、學、研”相結合的畢業設計過程改革
CDIO工程教育思想是讓學生以主動、實踐和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技術。教學過程中加強與社會各行各業特別是專業技術行業的聯系,這也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趨勢之一。我院基于CDIO工程教育思想,實施按“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來組織和管理為期一年的畢業設計(包括畢業實習)的教學過程。
我院按照以下三個環節來管理畢業設計過程:首先,建立嚴格的設計課題審批制度。指導老師按要求填寫畢業設計選題審批表,包括課題來源、設計內容、技術要求、學生人數等。審批表先后通過課程組和學院組織的專家組審核合格后方可作為畢業設計題目;如果學生到生產單位或實踐性教學基地去做畢業設計,須事先提出書面申請,還必須按教學要求選題和選派指導教師,將課題內容摘要、主要指標、文獻資料和校外指導老師的姓名、學歷、職稱等以及單位提供的軟硬件條件以正規格式報送學院,經過審查后方準前往,并同時指定校內指導教師做教學指導。其次,進行定期的檢查匯報。為確保畢業設計的質量和進度,要求學生定期向專業課程組匯報畢業設計情況,我院的畢業設計質量監控體系設計了四個環節,即開題、中期檢查、畢業設計課題驗收、畢業設計答辯。這也是整個畢業設計質量監控體系的四個觀察點。其中開題要檢查的重點是檢查文獻閱讀與利用的情況、總體方案的設計內容;中期主要檢查總體方案中采用到的核心技術的試驗情況;課題驗收主要檢查學生所設計的系統運行情況,數據分析與結果如何,是否完成畢業設計任務;答辯主要考查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最后把好答辯與綜合評分關。學生的畢業設計成績應由綜合評分來確定,包括工作表現、能力和素質等方面的平時考查成績、畢業設計成果的驗收成績、論文成績及答辯成績。無論是在單位還是在學校答辯,都要求綜合考慮上述幾項成績,以確保畢業設計的質量。
四 結束語
從2005年開始,我院開始實施基于CDIO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改革措施,通過這幾年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根據社會和企業的急需技術,有針對性地安排實踐性教學,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與工程實踐能力;堅持這個方針,我院培養的學生在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環境中,具有了自己的獨特優勢和生存空間,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同時,我院與企業聯合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在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實踐性教學基地,也彌補了學校實驗設備不足帶來的不便。因此,可以認為,這種教學模式的改革無論是對于學生,還是對于教師、學校乃至社會都是有利的。
參考文獻
[1]畢睿華、劉海濤、李軍.基于CDIO模式下電力系統分析課程教學的探討[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9):65~68
[2]張慧平、戴波、劉娜等.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自動化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9(Z31):138~141
[3]霍俊儀、萬東梅、靳會超.基于CEC-CDIO模式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J].職業與教育,2009(26):20~22
由于交通工程專業在上述各個高校所處的院校及學校特點的不一樣,每個學校開設的課程也不盡相同,但同類高校之間還是具有共性的,下面分類分析。
(一)全國綜合性大學此類院校
以同濟大學和東南大學為代表,這兩所學校既是最早開設全國交通工程專業的學校,也是該專業的標桿學校。同濟大學的交通工程專業開設于交通學院下,由于該院校知名度高,學生在交通行業口碑較好,學生就業較好。主干課程包括結構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工程地質、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工程項目管理、道路規劃與幾何設計、客運交通系統、運輸經濟學等。根據課程設置可以看出該類型交通工程主要設置軌道交通工程、道路工程設計與交通設計規劃三大方向。
(二)傳統公路交通類院校
此類院?;練w屬于原交通部,交通專業背景性強,學生畢業后也基本是在原交通部的下屬交通單位工作,例如中交公路局等。課程設置包括城市規劃原理、測量學、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測設計、交通規劃、運輸經濟學、交通設施管理與控制、交通安全、公交運營、交通樞紐設計。
(三)傳統鐵路類院校
此類院校的交通工程專業主要是在交通運輸(原鐵道運輸)專業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專業背景性不強。以西南交通大學為例,該校交通工程專業按交通工程和城市公共交通兩個專業方向進行培養,課程設置主要包括交通規劃、運輸布局、高速公路管理與控制、交通運輸智能技術、城市公共交通系統規劃設計。目前公交公司對本科類人才的需求主要還是集中在車輛工程方面,對運輸管理等重視程度還不夠,因此該類學生就業競爭力不夠強。
(四)汽車運輸類院校
此類院校的交通工程專業建設基本依靠汽車工程,交通工程專業的就業方向基本屬于汽車運輸工程方向,學生畢業后多數從事汽車運輸調度工作。專業課程設置主要包括運輸場站設計、交通調查與分析等。由于目前國內汽車運輸業發展緩慢,所以學生就業率普遍不高。
(五)土木類院校
此類院校的交通工程專業基本歸屬于土木工程系,專業方向為道路工程方向,建設基本依靠土木工程,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道路工程設計、施工等工作。專業課程設置主要包括結構力學、土力學、地質工程、結構設計等。由于目前國內公路與鐵路建設發展蓬勃,所以學生就業率較高。
(六)民航類院校
此類院校的交通工程專業基本歸屬于民航系,專業方向為機場工程方向,建設基本依靠土木工程,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機場工程設計、施工等工作。專業課程設置主要包括結構力學、土力學、地質工程、結構設計等。目前國內機場建設發展蓬勃,而且該行業具有一定的壟斷性,因此學生就業率也較高。
二、西華交通工程專業
西華大學交通工程專業于1999年申報,2000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截止2014年10月,共計招收14屆學生,累計培養500余名學生。西華交通工程專業設于交通與汽車工程學院,由上述汽車運輸類專業轉變而來,專業方向目前包括道路工程和交通規劃與設計兩個,但是根據學生就業市場需求,只開設了道路工程方向的教學班。對比上述各類院校的交通工程專業開設課程特點,建議西華大學交通工程專業開設道路施工和軌道施工兩個教學方向。
(一)道路施工方向
四川地處于西部欠發達地區,道路基礎設施條件較差,道路建設需求在未來還是很大,道路施工方向的交通工程專業在未來的需求量將很大。開設課程建議參考南京工業大學的交通工程專業課程,主要專業課程如下:結構力學、土質土力學、道路工程制圖、道路建筑材料、道路施工、路基路面工程。
(二)軌道施工方向
目前全國地鐵與高鐵建設方興未艾,對軌道工程方向需求量巨大,但是在本科專業目錄里沒有軌道工程專業名稱。根據上述分析,我校交通工程專業可以開設軌道交通工程方向。開設課程建議參考同濟大學的交通工程專業課程,主要專業課程如下:結構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工程地質、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工程項目管理、軌道工程、橋梁隧道工程。
三、總結
根據教育部網站統計,截止2013年12月,全國開設交通工程專業的院校有115所,其中江蘇省開設該專業的院校共計13所,四川省4所。該專業全國累計畢業人數達7000人。從性別比例統計上看,男生占80%,女生占20%。近3年全國就業率區間分別為2011年90%-95%,2012年85%-90%,2013年85%-90%。
上述統計結果表明,目前開設交通工程專業的院校不是很多,屬于相對偏冷門的專業,招生和畢業人數也不多,但是總體就業率基本保持在85%以上,高于全國71%的平均就業率。
一、開設交通工程專業院校分類
由于各高校的學科背景及交通工程專業所劃分在的院系不同,所以交通工程專業的培養方向、課程體系設置及學生就業也不盡相同。依照開設院校的特點,本文將開設交通工程專業的院校分為以下六類。
全國綜合性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
傳統公路交通類院校:長安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山東交通學院。
傳統鐵路類院校: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蘭州交通大學。
汽車運輸類院校:武漢理工大學,西華大學,山東理工大學,淮陰工學院。
土木類院校:北京工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湖北工業大學,河南城建學院,長春建筑學院。
民航類院校:中國民航大學,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南昌航空大學。
上述六類院校中只列舉了部分代表性的學校,并未對所有開設學校進行分類。
二、各類院校培養特點分析
由于交通工程專業在上述各個高校所處的院校及學校特點的不一樣,每個學校開設的課程也不盡相同,但同類高校之間還是具有共性的,下面分類分析。
(一)全國綜合性大學
此類院校以同濟大學和東南大學為代表,這兩所學校既是最早開設全國交通工程專業的學校,也是該專業的標桿學校。
同濟大學的交通工程專業開設于交通學院下,由于該院校知名度高,學生在交通行業口碑較好,學生就業較好。主干課程包括結構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工程地質、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工程項目管理、道路規劃與幾何設計、客運交通系統、運輸經濟學等。根據課程設置可以看出該類型交通工程主要設置軌道交通工程、道路工程設計與交通設計規劃三大方向。
(二)傳統公路交通類院校
此類院?;練w屬于原交通部,交通專業背景性強,學生畢業后也基本是在原交通部的下屬交通單位工作,例如中交公路局等。課程設置包括城市規劃原理、測量學、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測設計、交通規劃、運輸經濟學、交通設施管理與控制、交通安全、公交運營、交通樞紐設計。
(三)傳統鐵路類院校
此類院校的交通工程專業主要是在交通運輸(原鐵道運輸)專業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專業背景性不強。以西南交通大學為例,該校交通工程專業按交通工程和城市公共交通兩個專業方向進行培養,課程設置主要包括交通規劃、運輸布局、高速公路管理與控制、交通運輸智能技術、城市公共交通系統規劃設計。目前公交公司對本科類人才的需求主要還是集中在車輛工程方面,對運輸管理等重視程度還不夠,因此該類學生就業競爭力不夠強。
(四)汽車運輸類院校
此類院校的交通工程專業建設基本依靠汽車工程,交通工程專業的就業方向基本屬于汽車運輸工程方向,學生畢業后多數從事汽車運輸調度工作。專業課程設置主要包括運輸場站設計、交通調查與分析等。由于目前國內汽車運輸業發展緩慢,所以學生就業率普遍不高。
(五)土木類院校
此類院校的交通工程專業基本歸屬于土木工程系,專業方向為道路工程方向,建設基本依靠土木工程,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道路工程設計、施工等工作。專業課程設置主要包括結構力學、土力學、地質工程、結構設計等。由于目前國內公路與鐵路建設發展蓬勃,所以學生就業率較高。
(六)民航類院校
此類院校的交通工程專業基本歸屬于民航系,專業方向為機場工程方向,建設基本依靠土木工程,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機場工程設計、施工等工作。專業課程設置主要包括結構力學、土力學、地質工程、結構設計等。目前國內機場建設發展蓬勃,而且該行業具有一定的壟斷性,因此學生就業率也較高。
三、西華交通工程專業
西華大學交通工程專業于1999年申報,2000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截止2014年10月,共計招收14屆學生,累計培養500余名學生。
西華交通工程專業設于交通與汽車工程學院,由上述汽車運輸類專業轉變而來,專業方向目前包括道路工程和交通規劃與設計兩個,但是根據學生就業市場需求,只開設了道路工程方向的教學班。
對比上述各類院校的交通工程專業開設課程特點,建議西華大學交通工程專業開設道路施工和軌道施工兩個教學方向。
(一)道路施工方向
四川地處于西部欠發達地區,道路基礎設施條件較差,道路建設需求在未來還是很大,道路施工方向的交通工程專業在未來的需求量將很大。開設課程建議參考南京工業大學的交通工程專業課程,主要專業課程如下:結構力學、土質土力學、道路工程制圖、道路建筑材料、道路施工、路基路面工程。
(二)軌道施工方向
目前全國地鐵與高鐵建設方興未艾,對軌道工程方向需求量巨大,但是在本科專業目錄里沒有軌道工程專業名稱。根據上述分析,我校交通工程專業可以開設軌道交通工程方向。開設課程建議參考同濟大學的交通工程專業課程,主要專業課程如下:結構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工程地質、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工程項目管理、軌道工程、橋梁隧道工程。
四、總結
西華大學作為地方性高校,專業建設應該貼合地方,專業學科應該具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建議西華交通工程專業按道路工程與軌道工程兩個方向進行人才培養。交通工程作為一個工程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在重視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還應該重視對實踐類知識的教授。因此要求培養的學生具有專業基礎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和適應能力強、能吃 苦等特點。
只有做到以上幾點,西華交通工程專業培養的學生才能在就業中避開與重點高校和其他高校的競爭,做到特色辦專業,特色樹品牌。
[ 參 考 文 獻 ]
2012年,國家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將學科分為12個學科門類。在工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1個,169種專業,其中,交通運輸類(代碼0818),下設專業包括:交通運輸、交通工程、航海技術、輪機工程、飛行技術5個專業①。由于受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學校定位、師資力量、教科研水平、就業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交通運輸專業方向和特色差異較大。第一類是“985”或“211”院校,例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和長安大學,其交通運輸專業隸屬于汽車學院,以實力較強的汽車相關專業為依托而后建立,與學院內部車輛類專業聯系緊密,培養體系和課程設置緊緊圍繞汽車運用和道路運輸工程,主要就業方向為汽車制造行業、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從事運輸組織與規劃管理、車輛技術管理、運輸裝備開發和檢測等。第二類是有一定歷史沿革的特色交通運輸專業,如蘭州大學,培養以軌道交通為主的應用型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立足于航空與地面協同交通,培養以航空運輸為主的復合型人才;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管理學院下設的交通運輸專業主要面向培養水運、港口經營與管理、外貿運輸業務與技術的高級工程與管理人才。該類院校畢業生就業方向明確,大多專業直接與特定單位對接。另一類是地方本科院校,相比于前兩類沒有特別鮮明的專業特色和特定的就業方向,這類專業一般設置在工程學院,但卻是工程學科里面相對偏“軟”的專業,這類院校多數屬于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師資力量、科研實力、社會資源、就業市場的認可度等相對于前兩類院校都有一定差距,培養的畢業生學術和應用兼有,但能力都相對弱。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格局的變化和傳統產業結構的升級,這類院校的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呈現飽和過剩的狀態,而較強的技術技能型交通運輸人才無論在需求數量、需求結構還是在需求層次上都出現了嚴重短缺現象。為解決這目前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的短缺,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采取試點推動示范引領等方式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②。決定指明了我國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基本方向為直接面向就業需求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黑龍江省佳木斯大學屬于黑龍江省的地方型本科院校,該校的交通運輸專業下設于機械工程學院,本文以該專業為例,探討地方本科院校交通運輸專業的以就業導向為目標的課程體系改革。
二、交通運輸專業的人才培養特色和就業趨向
交通運輸和其它工程類專業一樣,需要培養出具備扎實的科學理論基礎、掌握相應的工程原理、能夠將理論和原理靈活地應用于工程實踐中并有所創新的人才。除此之外,交通運輸領域所涉及和涵蓋的內容廣泛,就業面較寬,2007—2010年本專業就業統計數據顯示,畢業生就業形勢較好,就業去向分布廣泛,近49%畢業生進入汽車整車、零配件制造銷售及其相關產業領域,運輸企業、交通工程建設企業和保險公司汽車保險理賠現場查勘定損占8%,各地運輸管理部門5%,職業技術院校和科研單位占5%,物流企業占5%,考取研究生占13%,另有15%跨行業擇業。而2011—2014年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畢業生就業去向趨于分散化,而且超跨專業就業比例越來越大。畢業生進入汽車整車和零配件制造行業、交通工程建設企業,職業技術院校和科研單位的比例在逐年減少,主要原因是近幾年大學畢業生供大于求,這些用人單位在選擇余地更大的情況下,更傾向于車輛工程、機械土木工程等專業的學術和應用“雙強”型畢業生。近四年來,運輸企業和保險理賠現場查勘定損、汽車整車和零部件銷售以及物流企業的就業比例在有所增加,這些以往主要招收管理類專業的用人單位看重的就是交通運輸專業畢業生所具備的厚實的工程應用技能和一定的管理理論和意識。針對就業需求的新形勢,交通運輸專業必須根據社會需求對高校專業設置的反饋進行分析,使人才培養與未來的長期就業需求對接。這就要求大工程背景下構建人才培養方案和設置課程體系時,要著重處理好公共課、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自然科學課程、人文和社會科學課程;必修課和選修課;實驗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之間的關系。缺少了與培養目標緊緊相扣的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厚基礎,寬口徑”輸出人才就只是高校為響應教育部和迎合就業市場的空口號。
三、交通運輸專業課程體系存在問題
在工程大類招生培養模式下,交通運輸專業課程分為理論課程(包括課內實驗實踐)、實踐環節兩大模塊。理論課程的學習分為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課程、專業課程三個階段。新生入學只分班級,不分專業,前三學期學習公共基礎課和學科基礎課程,第三學期期末根據以往學習成績和個人志愿分專業,正式進入專業課程的學習。通識教育課程共計4分,占總學時比例為25%;學科基礎課程包括:高等數學A,大學物理B,大學物理實驗,工程制圖和專業認知導論五門課程,共計27學分,占總學時比例為18%;專業課分為專業基礎課、必修課和選修課,占總學時比例分別為25%、22%和10%;實踐教學環節模塊包括各類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共計44周。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交通運輸專業在宏觀體系結構和學時分布上,注重學科基礎的形成,符合“厚基礎,寬口徑”的人才培養原則。各層次內部的課程設置和綜合培養效果存在一定的問題。問題之一:專業方向的劃分時間。交通運輸有三個主要的專業方向:汽車運用方向、運輸規劃與管理、物流工程。這三個方向所對應的專業課的設置差異較大。學生進入專業課程學習后的第四———第六學期不分方向,三個學期主要以專業基礎課和必修課學習為主。專業基礎課主要是為了強化工程基礎,開設課程包括線性代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等工科必修課程,專業必修課面向寬口徑,包括:運籌學、汽車構造、交通運輸工程學、交通管理與控制等課程,開設課程跨越三個專業方向的主干課。專業方向的劃分和選擇是在第七學期,以選修課為主。這種課程設置方式雖然夯實了學科基礎,有利于學生的興趣發掘和培養,避免專業分方向時的盲目,但單方面強調專業的寬口徑,卻忽視了課程之間的過渡和銜接,導致課程體系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通過了解發現,學生修完所有的專業課程后普遍感覺是“好像什么都懂,又好像什么都不懂”,雖然交通的每個方向都有所了解,但留于表面,很多感興趣的或者是未來欲從事的就業方向的課程學習的不夠深入。問題之二:課程選修體系缺乏彈性,體系需進一步完善。分方向后,學生選課時通常是:“7選5”,即從7門選修課中選取5門,給予學生的選擇余地很小,選修課往往變成了必修課。為了強調課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第七學期專業學習方向確定后,只能在各自方向內選修課程,不能跨方向選修,這也是不合理的。就業市場和用人需求環境是動態變化著的,任何專業方向的劃設都只能是和就業需求大范圍的模糊匹配,實現不了人才培養和崗位要求一一對應,而允許跨專業方向、跨系部、甚至是跨學院任選課程這種彈性選課體系,可以利用現有的工程教學資源,能在不增加教學資源投入和成本的情況下,有助于為那些有明確就業崗位要求和興趣的學生形成個性化的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專業的自我認同感,進一步緩解就業壓力。
四、建立就業導向型專業課程體系
就業導向型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思路大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適當提前專業方向分流的時間,增強人才培養的系統性。針對以上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將專業分流時間提前至第五學期期末,從第六學期期初即進行分專業方向學習。當然,這種提前并不單純是時間上的提前,整個專業課程的設置體系都要隨之進行相應的改動。第五學期開設三個方向的主干課程,讓學生整體對交通運輸每個方向形成基本認知,然后第六———七學期分方向設置專業方向必修和選修課程。
2.建立學生興趣與就業導向相結合的彈性課程選修體系。提前進行專業方向分流能夠提高學生知識體系的系統性,但也有時會禁錮學生的自我發展,這種局限性可以通過靈活的選修課制度和體系來彌補。這里筆者提出,允許跨專業方向、跨系部、甚至是跨學院任選課程,但這種并不是隨意選擇,而是有“邊界”的。綜合本專業教師、業內教育專家和企事業用人單位的意見和建議,針對目前及未來本專業的崗位需求,建立基于就業導向的選課指南,以此作為既有的專業方向課程體系的一種補充,這樣就不會增加教學管理的成本和難度,又為那些有明確就業方向和特別興趣的同學提供個性化的培養模式,這種選課制度彌補了目前課程設置體系的局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
3.逐步建立健全網絡化的課程體系。網絡課程建設是拓寬教學空間,促進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改革,提升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網絡課程是增加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能力。網絡課程建設不僅限于本校本專業教師,而是將企事業單位的技術人員請到網絡課堂上來,與教師共同完成,實現教材中的理論與崗位中的實踐緊密結合的目的。
五、結束語
關鍵詞:交通工程 緊缺專業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a)-0151-02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面向社會需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來,各大城市交通問題矛盾突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猛,社會對交通工程專業人才需求不斷增大,同時也對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由于我校交通工程專業開設時間不長,其人才培養模式不盡完善,在培養計劃的制定與課程體系以及實踐教學的設置上,仍處于探究之中。2011年,我校交通工程專業被評為自治區重點行業緊缺人才專業,對交通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提高交通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就業競爭力和職業實踐能力,在充分分析和掌握區域和地方專業需求的基礎上,確立科學合理的專業課程體系,形成專業特色,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積極培養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滿足社會的需求。
我校交通工程專業成立于2003年,經過10年的發展,本專業從一個全新的學科蛻變成為一個逐漸成熟的特色專業。截止到目前,已有七屆畢業生走向了社會,經過統計分析,約有20%的學生考研,15%的學生進入到交通管理部門工作,大部分的畢業生在施工單位或者其他非交通崗位工作,從就業情況來分析,之所以有很多畢業生進入到非交通部門,是因為新開專業在社會的知名度小,很多用人單位并不了解本校交通工程專業;其次就是因為人才培養方案不盡完善。因此我們除了要擴大本專業的社會知名度,更重要的是確定適應于現在社會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
1 交通工程重點行業緊缺專業的培養目標
隨著社會對畢業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高校的培養目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因此,我校應結合區域特色和學科特點,調整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優化課程結構和實踐教學,使培養出的人才綜合素質高,具備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按新疆重點行業緊缺人才專業建設要求,以及交通工程特色專業體系規劃,本專業面向新疆以及全國其它地區,培養具有交通規劃與設計、交通管理與控制,交通安全工程和交通信息化與智能運輸,以及交通機電等方面堅實基礎,能在交通運輸領域相關行政部門、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展專業應用、開發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
2 交通工程重點行業緊缺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
人才培養的重點是課程設置[3]。交通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既要體現本專業的培養目標與發展特點,同時又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與針對性,結合本專業的就業情況,為了本專業長遠可持續發展,以及培養適應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需要的人才,同時突出本專業的特色,今后交通專業課程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改進。
(1)交通工程學科的課程按專業方向設置。目前,本專業課程多,涵蓋面過于廣泛,課程設置較為籠統,分類不明確,致使學生所學知識多而不精,針對性較弱。因此,應結合交通領域對不同層面的用人需求,建立重點明確、目標清晰的培養模式,設置更為明晰的專業方向。本專業現狀開設的課程可分為以下幾個方向:智能運輸方向,城市交通方向,交通規劃與管控方向,系統工程方向,對每個方向進行課程設置,包括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限選課。
(2)改變學生選課模式。目前,我校交通工程課程設定后,學生沒有自主選擇權,所有學生上同樣的課程,沒有按照學生的意愿來定制課程,這樣很容易大而全,從而缺少了精而專,這樣既不符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建議在課程設置上每個專業方向能夠設置一定量的限選課,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和就業目標自主選擇課程和專業方向。
(3)課程設置上處理要求學生修完必須的學分,對每個專業方向都設定一類職業證書課程。比如,城市交通方向要求學生取得城市規劃師的資格認證,并安排專門的人員進行指導。這樣,可以將學校教育與職業要求相結合,更有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和學生的就業規劃。
(4)對專業課程的教材內容進行整合。我系課程教材每年都有更換,采用更新更適合的教材。通過這十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在交通工程專業選用的教材中,有些不同名稱的教材存在一定的內容重復,且不同的課程由不同的教師講授,如果缺乏整合,講課程之間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內容的重復或遺漏。若對教材授課內容不加以整合,勢必造成教師重復講學生重復學的狀況,這樣不僅浪費了教師的精力和時間,也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 交通工程重點行業緊缺專業的實踐教學建設
交通工程專業的實踐性很強,傳統教學主要采用課堂講授方式,所學知識與實踐結合不緊密,影響了教學效果[4]。學生在常規講授方式中所獲取的理論和技術知識只是停留在記憶和理解上,沒有得到運用和實踐引導,學生很難熟練掌握交通工程從規劃設計到運營管理的技術,也就很難將知識改變成為能力[5]。例如在以往的交通規劃教學實踐中,往往側重于對交通規劃理論與方法的講授,重點教學內容為交通規劃的過程、步驟、內容、方法、手段與模型,而難點又是交通需求預測四階段法的模型和算法,課程實驗也圍繞著模型構建、模型參數標定、算法步驟、算例等展開,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處于被動地位,其結果是將學生培養成解題高手而面對實際問題束手無策。從以往畢業設計反饋的信息來看,許多學生在拿到實際課題后不知從何下手,如不知如何設計交通調查方案、不知如何進行交通小區劃分、面對大型路網不會進行交通分配等等。而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對學生實動手能力的要求日漸提高,熟悉交通設備和專業軟件使用的學生更符合社會需求,也在客觀上要求改進本科實驗教學。通過這10年的教學實踐,本專業實踐教學可以從以下方向考慮。
(1)構建實踐教學新體系。交通工程專業中將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有機結合,建立促進學生能力培養,分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是培養面向交通行業人才的重要環節。整個實踐教學體系可從五個層次來建立:基礎實驗,技能實驗,綜合設計實驗,創新實驗,社會實踐。
基礎實驗主要針對專業基礎課程開設之后對本專業的認知實驗,可以包括交通運輸綜合認知實驗,參觀交通信息中心,客運站,公交調度中心,駕駛實訓等;技能實驗以理解和掌握專業基本理論為主要目的,通過實驗課程并輔以實踐環節,使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比如信號燈配時設計實驗;綜合設計實驗是利用交通專業軟件對道路實際情況進行仿真設計分析的實驗,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交通工程的知識進行綜合設計,如交叉路口改善設計實驗,停車場規劃實驗等;創新實驗是結合交通現狀與科技發展前沿,培養學生的自主設計和創新能力的實驗;社會實踐是依托實訓基地帶學生對城市的交通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分析、設計改善,解決地州城市的交通問題,將所學理論和實踐知識用于解決現實問題。
(2)加強實驗儀器設備的投入和使用。緊缺專業專項資金的支持下,本專業根據課程實驗的需要購入了部分實驗器材,但是實驗設備仍然不足。因此,增加實驗儀器設備的投入.創造良好的實驗條件是保證實踐教學的基礎。此外,加強師資隊伍的建沒也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實驗員的配備。由專門的實驗員管理實驗設備并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將會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3)加強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的培養。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現象及其成因也日趨復雜,一方面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需要指導學生對交通擁堵、交通方式的轉變等交通現象進行觀察,分析出原因并能夠給出應對措施。另一方面,讓學生學習相關軟件工具,掌握相關軟件的使用,增加學生解決實際交通問題的分析技能,比如交通規劃軟件transcad,仿真軟件vissim,事故分析軟件PC-crash等,可以利用軟件對交通現象及改善方案進行分析,有利于掌握問題的實質。
4 結語
面向新疆急需探索交通工程緊缺人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通過課程教學、實踐教學、專業服務訓練、創新科研等環節,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是一項長期的并具有研究價值的課題,因為它是我校向社會輸送大量合格專業人才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吳芳,傅忠寧.關于高校新辦專業建設的探索:以蘭州交通大學交通工程專業為例[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7(5):80-83.
[2] 馬駟,王琳.國內高校交通運輸專業培養計劃的比較分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40-43.
[3] 韓悅臻,王玉鐲.《交通工程》課程建設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07(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