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0 14:47:39
序論:在您撰寫化學的質量分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 基本型
在求發生化學變化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時,關鍵是熟練掌握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和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并能夠把它們綜合運用。同時還必須搞清所求的是什么溶液,溶質是什么?質量是多少?溶液質量是多少?現舉例說明:
例1(河南中考題)若73g質量分數為20%的鹽酸與127g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試計算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解設反應后,生成氯化鈉溶質的質量為x
HCl+NaOHNaCl+H2O
36.5 58.5
73g×20% x
36.5∶73g×20%=58.5∶x
x= 23.4g
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23.4g∶(73g+127g)×100%=11.7%
評析該題是最基本的求反應后溶質質量分數的題型,但在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必須代入的是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質量,溶液中的溶劑沒有參加反應的不能代入計算,例如127g NaOH溶液不能代入方程式計算,因為NaOH溶液中的水并沒有參加反應。其次該題反應后溶液質量的計算很簡單,只是反應前溶液質量總和,但是若化學反應中有氣體或沉淀生成的,則應另當別論。
二、 化學反應中有氣體或沉淀生成
對于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有兩種求法:
a. 溶液組成法
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其中溶質一定是溶解的,溶劑水根據不同的題目通常有兩種情況:①原溶液中的水,②化學反應新生成的水。
b. 質量守恒法
溶液質量=m(反應)-m-m,此法較為簡單,其m(反應)代表反應物(或溶液)質量總和,m表示不溶固體或生成沉淀的質量,m表示生成氣體的質量。
例2已知6.5克鋅與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求反應后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
解法一根據溶液的組成計算.
解設硫酸溶質質量X,生成硫酸鋅溶質的質量為Y,氫氣的質量為Z。
Zn+H2SO4ZnSO4+H2
65981612
6.5gX Y Z
65∶6.5g=98∶X=161∶Y=2∶Z
X=9.8gY=16.1gZ=0.2g
溶質質量:16.1g
溶劑質量:100g-9.8g=90.2g
溶質質量分數:16.1g∶(16.1g+90.2g)×100%= 15.1%
解法二根據質量守恒來計算
解首先與方法一相同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出生成硫酸鋅溶質的質量為16.1g,氫氣的質量為0.2g。
溶質質量:16.1g
溶液質量:6.5g+100g-0.2g=106.3g
溶質質量分數∶16.1g∶106.3g×100%=15.1%
評析根據上題的兩種解法來看,運用質量守恒進行計算簡單一些,但是該題與例1相比不同的是有氣體產生,所以在求所得溶液質量時應該用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減去生成氣體的質量。但如反應后還有沉淀生成的,還要減去沉淀的質量。但是如果反應物中有雜質的,在計算時還要特別留意不同的情況。
三、 反應物中含有雜質
反應物中含有雜質的分兩種情況:(1) 雜質不參加反應也不溶于水,(2) 雜質不參加反應但可溶于水。
例3將含雜質的鋅8克(雜質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應)投入燒杯中,加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稱得燒杯中總物質質量為107.8克。求反應后所得溶液溶質分數?
解氫氣的質量為8g+100g-107.8g=0.2g
設純鋅質量為X,生成硫酸鋅的質量為Y
Zn+H2SO4ZnSO4+H2
651612
X Y0.2g
65∶X=161∶Y=2∶0.2g
X=6.5gY=16.1g
溶質質量:16.1g
溶液質量:6.5g+100g-0.2g=106.3g
溶質質量分數:16.1g∶106.3g×100%=15.1%
評析本題與例2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鋅,例2中的鋅是純鋅而例3中的鋅中含有雜質,可是在計算反應后所得溶液質量時都是6.5g+100g-0.2g= 106.3g。為什么例3中溶液質量不是8g+100g-0.2g=107.8g呢?原因在于8克鋅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應,及雜質不能看成溶液的組成部分。但如果雜質能參與反應或能溶于水呢?那又該怎么辦呢?
例4將16.9g碳酸鈉與氯化鈉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 7.3%的稀鹽酸中恰好完全反應,求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解法一根據溶液的組成計算.
解設反應中生成的NaCl的質量為X,CO2的質量為Y,水的質量為Z,Na2CO3的質量為M。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73117 44 18
M 100g ×7.3%XYZ
73∶100g×7.3%=117∶X=44:Y=18∶Z=106∶M
解得X=11.7 gY=4.4gZ=1.8gM=10.6g
溶質的質量:11.7g+16.9g-10.6g=18g
溶劑的質量:100g-7.3g+1.8g=94.5g
溶質的質量分數:18g/(94.5g+18g)×100%=16%
解法二:根據質量守恒來計算
解首先與方法一相同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出反應后生成NaCl質量為11.7g,CO2質量為4.4g
溶質的質量:11.7g+16.9g-10.6g =18g
溶液的質量:16.9g+100g-4.4g=112.5g
溶質的質量分數:18g/112.5g×100%=16%
評析該題中的NaCl雖不參加反應但能溶于水,所以它就算是溶液的組成部分,所以反應后所得溶液質量:16.9g+100g-4.4g,而不是用10.6g+100g-4.4g。但是還有一點值得大家注意的是NaCl溶質有兩種來源,一是本來混合固體中含有的,二是反應后生產的。而同學們再計算時往往會忽略混合固體中含有的NaCl。
四、 溶質與水反應導致溶質變化.
很多物質溶解到水中時會發生化學變化,從而導致溶質的種類和質量都發生變化。這類物質主要有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最常見的是Na2O、K2O、SO3等.
例題5將6.2gNa2O溶于3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解設NaOH質量為X.
Na2O+H2O2NaOH
62 80
6.2g X
62∶6.2g=80∶X
X=8g
溶質質量:8g
溶液質量:6.2g+30g=36.2g
溶質的質量分數為:8g∶36.2g×100%=22.1%.
評析此題最常見的錯誤也是直接用Na2O的質量去除以溶液的質量而得出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7.1%,而實際上是氧化鈉溶于中會發生化學變化從而使溶質變成了NaOH,所以溶質不再是Na2O。
【關鍵詞】化學教學;教學行為;評課;質性描述;量化分析
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徑是教師間的聽課、評課、磨課,在評課中推動聽課者、評課者、授課者的共同提高。近兩年福建省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大賽有評課這一項目,為了提高教師的評課能力和評課水平,筆者根據自己對教師教學行為的研究結合實際評課經驗,認為評課不能只是簡單評述某節課氣氛好,收獲多,細節處理到位,或引入巧,重點突出,結課妙等等,也就是說以前的單純質化描述已不能適應了,必須引進量化分析,把質化描述和量化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從量化中認識一節課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客觀、科學評價一節課。
一、化學評課中的質化描述
質化描述評價是指評課者用語言或文字對授課情況進行描述性的評價,主要是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師素質,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評說。近幾年有研究者還對上面五個方面進行細分,賦予一定的分值,根據達成度分等次給分,最后評出總分。根據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要求,以及多年的評課經驗,我認為可以從“一看面,二看線,三看點,四看輔助線”來描述評價一節課。一看面:即課的整體效果。主要看課堂是否整體把握住學科體系,在學科體系中展開教學;看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看課的結構與安排是否合理,課堂教學節奏是否合理;看課的目標達成度,即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二看線:即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這條主線。師生互動、交流,達到共同成長,教學是否關注到主體與個體的成長。具體一條是教師教的這條線,從教師的語言、教態、機智、親和度、課堂表現、教學基本功、教師情緒等方面評價。另一條是學生學的這條線,從學生學得如何、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生的參與度與參與愉悅度來考量。三看點:即課堂教學的亮點、創新點、個性特色。可以是教師對問題的處理有特色,也可以是師生教與學認知的碰撞點、課的延伸點的絕妙處理,還可以是教師教學的個性特色,他人難于模仿雷同的,不能是大家都差不多的。四看輔助線:即教學的輔助與服務。考量教學資源的整合利用情況;多媒體的合理應用情況;作業的布置與反饋情況;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幫助、方法的指導情況。從以上四個維度來描述一節課已是較全面準確的,對單課堂也能較好地評說,但他取決于評課者的專業水平、經驗,沒有固有標準,是一種模糊評價,比如課堂教學怎樣的節奏才能算是合理呢,沒有量的限度;學生的參與度如何計算;教師的提問、講解、追問等語言行為是否合理等等。這就需要有量化的分析。
二、化學評課中教學行為的量化分析
我們通過對教師教學行為的研究,選取東北師大鄭長龍教授在《化學課程與教學論》一書中對教學行為的分類法,即語言行為、指導行為和直觀行為三類,具體如下:
教
學
行
為
語言行為 直觀
行為
指導
行為
講
述
直
接
提
問
啟發式提問
追問
設問
要
求
重
復
強調
過渡
總結
指正
板
書
實
驗
展
示
學練
法習
指指
導導
表1課堂教學行為分類
根據評課的要求和聽課者在聽課過程中易于記錄關注的點,我們只選擇其中幾項重要的教學行為進行統計比較,通過比較、分析讓教師們從量的觀點認識教學成功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從量化的觀點來評價一節課。下面以《鹽類的水解》第一課時為例來進行說明。
在學習《鹽類水解》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平衡特征及移動原理,并討論了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包括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和水的電離平衡兩個平衡體系。學生也初步從微觀角度認識了溶液酸堿性的實質。本節內容包括鹽類水解和鹽類水解的利用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重點內容。教材在設計上先是通過實驗讓學生感受鹽溶液的酸堿性,獲取鹽溶液并不一定呈中性的感性認知,并通過討論活動從宏觀上認識并概括出鹽的組成與其溶液酸堿性之間的關系,這是第一層。在學生完成感性認識后,教材引導學生從微觀角度去探究鹽溶液呈酸堿性的本質,教材分類討論了鹽在水溶液中形成弱酸或弱堿的過程,分析了這一變化對水電離平衡的影響,從微觀粒子變化的角度揭示了鹽溶液酸堿性的本質。第二部分實際上是討論平衡移動原理在鹽類水解平衡上的應用,及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意義。第一課時的知識目標是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鹽類水解的實質,掌握水解的規律,學會鹽類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一)課堂教學時間控制分析
表2課堂教學時間分配表
引入
(分鐘) 展開(分鐘) 小結
(分鐘)
老師 7 鹽類水解規律 鹽類水解實質 水解離子方程式 4
8 9 14
從教學時間的分配來看(見表2),老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對教材內容進行處理,在引入時,先復習初中堿跟酸反應生成鹽的類型歸類,為后面講解鹽的類型與其水溶液的酸堿性的關系打下伏筆,接著由學生生活中玩過或抹過肥皂水的滑膩感引出氯化銨水溶液與鎂條的實驗,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并提出學習目標,這樣從學生熟知的生活現象中發現問題,形成認知沖突,激發探究欲望,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到準備解決的問題上來,講課很順又節約時間。在水解規律,水解實質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分別用8、9、14分鐘,從本課的重點、難點分析是合理的,課堂節奏較好,結課用了4分鐘,結合課本練習的講評歸納本節學習內容。在水解實質中,老師抓住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因素,醋酸根結合水電離出來的氫離子,生成弱電解質,使氫離子濃度降低,促進水的電離,溶液呈堿性。既簡單明了,又抓住本質。接著讓學生依據例子自己解決氯化銨的水解,將教材中其余鹽的水解的分析,改成問題解決由學生自行解決,既能及時鞏固剛剛學習的分析方法,又能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在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老師用14分鐘,時間充足,練習到位,易錯點點撥到位。結課用了4分鐘,歸納引導好,指導學生學法。
(二)課堂教學行為時間控制分析
表3課堂教學行為時間表
教師類別 教師展示、實驗講解
(分鐘) 師生互動、問答
(分鐘) 學生小組活動(分鐘) 總教學時間(分鐘)
老師 時間 25 11 6 42
占總課時比例 59.5% 26.2% 14.3%
從課堂教學行為時間上看(見表3),講解時間占總教學時間的59.5%,講述時間太長說明老師沒有采取實驗探究教學,在時間統計時我們將教師展示、演示實驗計為教師講解,老師總體安排合理,講解時間若扣去演示時間8分鐘,對本節屬概念教學是合適的;從課堂上學生小組活動的時間占總教學時間的14.3%,老師給學生留出了比較充分的時間去觀察實驗現象和練習,課堂上老師演示實驗操作完,五支試管分五組讓學生傳遞細致觀察,討論實驗現象,另留出3分鐘來讓學生練習水解離子方程式書寫,時間充分有效;老師課堂上師生互動、問答的時間占總教學時間的26.2%,這說明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都是在和教師的對話和交流中學習的,師生問答的大部分時間是在交流分析水解的規律和實質,教師給與及時的反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緊湊,思維流暢,有老師對這節課評價為“行云流水”,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提問的有效性分析
表4提問情況統計表
提問次數 單獨提問次數 提問停頓(在3秒以下的次數) 學生個別回答人次 “是非型”提問的次數 提問后學生沉默次數
老師 70次 2 0次 2人 0 0
從課堂提問的次數來看(見表4),提問70次,老師采取的是“引導、討論”為主的啟發教學,由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質疑,通過師生共同分析討論得出結論,故整堂課都是在師生的問答、討論、交流中完成的。還有老師善于設計臺階式問題,降低了提問的難度,課堂連續性較好;如在剖析水解本質時,設置如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①溶液顯堿性的本質是什么?②是由CH3COONa溶液中哪種離子引起的呢?③為什么CH3COO-會引起這種變化?這樣設計的思考題,既切合學生實際,又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推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從思維起點逐漸向終點延伸,最終得到了答案。
老師提問次數多,但提問很多是對學生的啟發式提問,在課堂上沒有出現“是不是”、“對不對”的簡單低效提問,這個是我們在課堂上應該注意的問題。
總之,在課堂教學評課中,評課者有意識記錄教學行為時間,次數,在評課中把量化化分析和質性描述有機結合起來,會達到有理有據的評說效果。這樣,才能讓上課者恍然大悟,讓聽課者茅塞頓開。
參考文獻
摘要:初中階段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兩極分化呈現出比小學階段更嚴重的趨勢,學困生所占的比例較大,特別在初二表現得尤為明顯,這種狀況直接影響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初二數學 兩極分化 教學質量
引言
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甚至初一年級,數學成績都名列前茅,可是到了初二,成績出現分化,呈現每況愈下的趨勢。針對這一現象,如果我們不能真正分析其原因,對癥下藥,只會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逐漸喪失信心,無法自拔。那么,造成學生數學成績分化嚴重的成因究竟是什么?我們又該如何防止學生的成績分化呢?
一、初二學生成績分化的原因
1、初二年級數學教材的特點
從理論上說有以下幾點:系統性、抽象性、空間想象能力,中學數學中的空間想象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對客觀事物的空間形式進行觀察、分析、抽象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初中數學的邏輯性表現在教材知識的銜接上如果學生對前面所學的內容未達到教學大綱規定的要求,不能及時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就會造成知識脫節,跟不上集體學習的進程,學習分化。除了年齡特征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老師沒有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去組織教學活動,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發展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這也是學生數學成績分化的原因之一。
2、學生的心理變化迅速
到了初中二年級,學生在心理上表現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狀態。在性格上,兒童和成人的成分都有,極小穩定。他們不再唯老師之命是聽,對老師的教育時違時從,對枯燥的說教和單一陳舊的訓練方式都不感興趣,他們的注意力也比較難集中到學習上來。
3、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逐漸缺失
數學學科,由于其本身的學科特點,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抽象枯燥,連貫性較強,邏輯性較高,對學生的認知能力要求較高。如果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挖掘教材中的興趣元素,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與趣味,一味的讓學生沉浸在繁雜機械的重復計算中,就會自然的使學生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直至厭倦數學,抵制數學。
4、缺乏學習數學的方法
一個重要原因是初中階段數學課程對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有了明顯提高,而初二學生正處于由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為主過渡的一個關鍵期,學生個體差異較大,因此表現出數學學習接受能力的差異,學生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又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學要求進行指導,久而久之,形成分化,
二、如何防止學生成績的兩極分化
1、提前準備,預防分化
初二數學教學,要使學生過好有理數運算的符號和有理式的運算關,有理數運算和算術運算比較,雖然只增加符號運算。但是,無論是運算方法還是思維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使部分學生不能適應。教師在教學中應把把這一特點,無論是在講課還是對學生進行運算訓練,都要突出“符號”二字,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在作業或復習中,也要突出“符號”二字,促進學生鞏固和加深。在代數式教學中,要講明白字母表示數的意義,著眼點放在代數式的運算能力的培養上,這也是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
2、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學生一旦喪失了數學興趣,在學習上將敷衍了事、不思進取,也就不會形成較強的求知欲,更不可能積極主動的去探究數學問題。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很多,如讓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感覺;創設良性的學習競爭環境,讓學生在競爭中體驗追逐的樂趣;讓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實際中的作用,體會數學獨特的學科魅力;提高教師自身的授課技巧、提升自身的教學藝術等。只有讓學生真正體會了數學學習的樂趣,讓數學學習成為學生的內在需求,學生的數學學習才能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學生也才能自覺修正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偏差,使學習行為始終建立在良性的軌道上。
例如,優秀的新課引入猶如一節課的引擎,它能有效牽引學生朝著課堂目標前進,更能使學生在新課伊始就形成了對新知強烈的探究欲望。如我在教學“乘方”的知識時,給學生出示問題:將一張足夠大的紙不斷折疊,假如折疊30次,其高度與我們的教學樓相比,哪個更高?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很容易想當然的回答,而此時教師給予斷然否定后,必然會引發學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從而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教學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3、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生先預習再上課,可大大提高學習效率。那么,如果學生能進行自學,對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就顯而易見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可分領學、導學、自學三步進行。初二數學特點是幾何概念多,結論多,不好理解,推理方法難度大。不易掌握。因為,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擬好自學提綱,由教師領導學生根據提綱學習。可邊領學,邊提問,邊講解。使學生漸漸習慣自學。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讓學生根據教師擬好的自學提綱自學,教師巡回輔導,排疑解難;第三步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要求學生邊做筆記,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分解,根據,總結出知識重點,遇到疑難問題再由老師點撥,對自學有困難的學生,教師也有時間重點輔導。學生有了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就能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培養對“分化”的免疫力。
4、愛護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培養學生的興趣大有幫助,因此,教師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普遍關心學生,尤其差生,同他們交朋友,不歧視他們,不要動輒斥責他們,常鼓勵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熱情。數學成績下滑不全是學生的錯。數學成績不好也不是世界末日,只要你努力了就行。平時就多做一些課本的題日,爭取考得及格就行。然而現實教學中,許多老師對這些學生要求太高,達不到要求而過多的責怪,學生不高興老師也不愉快,導致惡性循環,數學成績越來越差,而對學生降低要求,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研究和改進數學教學方法,對于每一位教師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好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和縮小兩極分化。建議每位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試驗,總結經驗教訓,來推動教學工作的改進。
參考文獻:
[1]王城居.對數學成績兩極分化提前現象的思考[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7
關鍵詞:中職機械數控?實訓教學質量?強化途徑
因數控專業自身的實踐性較強,加之學習難度大,目前我國中職數控專業的學生普遍存在操作水平低等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學生未來的工作能力。實訓教師采用何種教學方法才能有效地完成實訓教學課程,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是亟需教師以及學校解決的問題。
一、合理優化教學資源
要結合學校實訓基地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硬件設備條件,為學生營造出一種真實的職業氛圍。首先,在構建實訓基地的過程中要以生產型設備為主,合理購置不同作用的先進設備,從而使實訓基地無限接近真實的職業現場。其次,還可以建立現代制造中心小組,配備專門的科室對實訓基地進行管理,并安排專門的機電維修人員,從而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另外,在進行實訓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具體的操作過程要積極好對現場的控制,從而真正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二、強化校企合作
現階段,學校普遍存在這樣的教學問題: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在工作中并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這是因為缺少實踐環節。強化校企間的合作,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學校在建設實訓基地的過程中,也要強化和企業間的合作,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可以實踐的平臺。在實施校企合作模式之后,學??梢猿浞掷闷髽I的廠房、車間以及實驗室建立校外的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實訓場所,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校企合作模式,還可建立相應的人才訂單培養機制,針對企業特殊需要培養相關方面的人才,從而使學校以及企業之間可以實現零距離接觸,學生以及企業之間實現零距離接觸,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其崗位責任意識,有效縮短學生的崗位適應期。這樣可以更好地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要,并解決了學校教學經費不足以及學生操作能力不強的問題。
三、調整教學內容
提升實訓教學質量要體現在課程實施教學的方方面面。數控課程教學不僅要體現實用性以及操作性,教學內容也要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在進行課程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課程內容如何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將提升學生對問題獨立處理的能力作為課程設置的基礎。通過對數控知識相關基礎性內容的學習,為未來的實訓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并使數控教學的目的變得更加明確。在選擇教材的過程中,要進行多方面的比較和研究,選擇那些可以反映數控先進理論的教材,逐步完善數控技術現有的教學內容。
四、優化教師隊伍
機械數控教學的專業性較強,因而需要一支優秀的教學隊伍來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教學。為了有效解決目前一些中職教師教學經驗不足教學水平不高的問題,需要不斷強化對機械數控專業教師的知識更新以及教學水平優化,從而建設一支優秀的數控教學隊伍,從根本上解決提升機械數控的教學質量問題。因此一方面,學校應定期對教師進行教學水平以及教學基礎知識方面的培訓,并有針對性地選擇一批教師到擁有先進的數控技術水平的高校去學習,同時也可以讓教師深入到工廠車間去進行專業技能相關的培訓,從而彌補教師在教學經驗以及教學能力的欠缺。另一方面,學校還要鼓勵青年教師攻讀碩士以及博士學位,由此來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為機械數控技術教師團隊提供更加優秀的教育人才。另外,教師要深入到班級中對數控技術課程進行針對性的聽課,并定期學習以及討論相關教學方法,總結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的經驗。
五、小結
綜上所述,數控實訓教學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實訓課程。數控實訓教師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數控實訓教學的質量,就要不斷地探索相應的教學方法。因而若是想有效提升數控實訓教學的質量,就要不斷優化學校的教學資源、強化和企業間的合作、合理地調整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并對教師隊伍進行優化,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最終提升數控實訓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黃元東.淺談如何提高高校機械類學生的數控實訓質量[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3(25).
[2]宋福林,黃登紅.《數控機床機械裝配與調試實訓》虛實結合教學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3(17).
在高中有機化學中,有一類求混合物中某種元素質量分數的考題,同學們常感到無處入手,其實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這類習題有一定的解題技巧,現將其解法分類舉例說明如下。
一、利用兩種元素的質量比一定求解
例1.甲醛和某烯烴的混合物含氫的質量分數為x,則含氧的質量分數為()。
解析:由甲醛分子式CH2O和烯烴通式CnH2n可知,二者不論以何種比例混合,C與H的質量比均為6∶1。含氫的質量分數為x,含碳的質量分數為6x,則含氧的質量分數為1-x-6x=1-7x。
練習1.某一溫度下,將20克乙炔、30克苯乙烯依次溶于40克苯中,所得混合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二、利用分子通式求解
例2.甲醛、乙醛、丙醛組成的混合物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9%,則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解析:由甲醛、乙醛、丙醛的分子通式CnH2nO可知,混合物中C與H的質量比為6∶1,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9%,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9%=54%,則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9%-54%=37%。
例3.有一系列有機化合物按以下順序排列:CH3℃H=CHCHO,CH3℃H=CHCH=CHCHO,CH3(CH=CH) 3℃HO…在該系列有機物中,分子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的最大值接近于()。
解析:該系列有機化合物的分子通式為CH3(CH=CH)n℃HO,則混合物中w(C)=(2n+2)×12(44+26n)= (12n+12)/13n+22,當n∞時,w(C)=12/13≈92.3%。
練習2.下列是一系列α-氨基酸:
該同系列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的最大值接近于()。
三、利用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同求解
例4.將C6H5-CH3和C3H5(OH)3(甘油)以一定比例混合,測得混合物含碳51.3%,那么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解析:C6H5-CH3和C3H5(OH)3的相對分子質量均為92,且它們的分子中均含有8個H原子,故其混合物中w(H)=8/92≈8.7%,則w(O)=1-51.3%-8.7%=40%。
練習3.苯乙烯和羥基乙酸乙酯(HO-CH2-COOCH2℃H3)組成的混合物中,若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0%,則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 )。
四、利用拆分分子式的方法求解
例5.乙炔、苯和乙醛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2%,則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解析:乙炔分子式為C2H2,苯分子式為C6H6,可寫成(C2H2)3,乙醛分子式為C2H4O,可拆分成C2H2•H2O,它們的混合物可看成(C2H2)n•H2O,即視為C2H2和H2O兩部分。因為w(C)=72%,則w(C2H2)=(26/24)×72%=78%,故w(H2O) =1-78%=22%,則w(O)=(16/18)×22% =19.56%。
練習4.經測定由C3H7OH和C6H12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8%,則此混合物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掌握一種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并能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2`,學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重點難點】
1、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2、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學習方法】
自學法
交流討論法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
1、100
g某硫酸溶液恰好與13
g鋅完全反應,與鋅反應的是硫酸溶液中的?溶質、溶劑、溶液是什么?
2、計算配制50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所需氯化鈉和水的質量?
【課堂探究】
一、溶質的質量分數應用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例題1:100
g某硫酸溶液恰好與13
g鋅完全反應。試計算這種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交流討論]解出此題的關鍵是什么?
[總結]關鍵是利用化學方程式先解出硫酸溶質的質量。
[小結]本節課學習了關于溶質質量分數的兩種計算類型。了解了不同計算類型的關鍵點,并會分析題意,能找準各量之間的關系。
二、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例題2:配制50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哪些儀器和步驟?
【自主檢測】
一、選擇題
1.在30
℃時,將10
g食鹽溶解在40
g水中,該食鹽水中食鹽的質量分數為( )
A.10%
B.25%
C.40%
D.20%
2.從2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取出5
g,所取出的溶液與原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比( )
A.變小
B.變大
C.不變
D.無法判斷
3.生理鹽水是溶質質量分數為0.9%的氯化鈉溶液,現用1000
g生理鹽水給某病人輸液,進入病人體內的氯化鈉的質量為( )
A.0.9
g
B.9
g
C.90
g
D.18
g
4.某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①在100份質量溶液中含有10份質量溶質 ②在110份質量溶液中含有10份質量溶質?、墼?00份質量溶劑中含有10份質量溶質?、茉?0份質量溶劑中溶有10份質量溶質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在一定溫度下,往某飽和溶液中加入原溶質,此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
A.不變
B.減小
C.增大
D.無法判斷
6、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驟見下圖,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二、填空題
1.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2%的食鹽溶液50
g,一般可用________稱取________g食鹽,再用________量取________毫升水,倒入已盛有食鹽的________中,并用________攪拌即可.
三、計算題
1:50
關鍵詞:媒體技術;美術;教學資源;美術欣賞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通過聽覺獲得,視覺方面獲取僅限于書本和黑板等靜態的內容。因此,為了能讓學生更直觀、更全面地獲取知識,充分發揮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多媒體教學的推廣和應用是數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產物。多媒體教學具有其它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優越性。
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變枯燥為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笨梢娂ぐl和培養興趣在求知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計算機軟件用直觀的圖形及和諧的聲音使枯燥而又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而又具體,使藝術教學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從而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主動地獲取知識,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抽象思維
多媒體集形、聲、光、色、動、靜為一體,突破時空限制,可以大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愉快地參與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思維正處于抽象思維不斷發展的時期,而數學知識又是極其抽象的。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把靜止圖象變為動態畫面,把問題的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形式,起到變復雜為簡單、變抽象為具體的作用。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開始是教師譜寫一首優美的教學樂章的前奏,是師生情感共鳴的第一音符。精心設計好這個“開端”,使學生從新課開始就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對于學生學習新知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美術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針對性的原則,根據新課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巧妙運用電教媒體,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如:我在教學《對印的樂趣》一課伊始,演示自然界各種肌理現象的視頻影像進行欣賞,絢麗的色彩,變化無窮的神秘圖像,以及優美的音樂,給學生的視覺、聽覺以美的享受,使課堂教學進入輕松、愉悅的氛圍,這樣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探究新知識奧秘的心情油然而生,他們帶著強烈地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開始了新課的學習,為完成教學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達到了“課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學效果。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演繹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鞏固新知
學生的創作熱情源于美的啟迪,也是通過繪畫的形式達到鞏固新知、發展思維、反饋信息的目的的一種訓練過程,更是反映教學效果的主要環節。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利用學生的好奇、愛動、爭強、樂勝的心理,運用電教媒體,演繹情境,進行啟迪誘導,激起學生強烈創作欲,鞏固所學知識、技能,因材施教,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果。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升華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強化新知
美術教育是一種智力活動的教育,重視在經驗的層次中訓練學生的感知能力,訓練學生在現象世界中發現異同現象的能力。美術具有超時空的重組表現特色,適合發揮想象與思維的自由性。欣賞《中國古代雕塑》之前,也需要先從各網站搜集到不同年代、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代表性、不同類型的雕塑圖片若干,每張圖片有整體和局部的欣賞,以及當時的設計構思,再配以恰當的優美的古典音樂,學生可以自己點擊,了解不同雕塑的歷史背景及設計意圖,在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有了一種主動參與意識,再加上學習中產生的現場感、真實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間的中國古代雕塑的造型美及其藝術價值,并突破以往習以為常的觀念,在欣賞的基礎上還產生了新的認識和發現,從而使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作業展評、課堂小結,是鞏固和強化新舊知識內在聯系的重要過程,也是一節課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因此,教師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差異,遵循計劃性、針對性、趣味性原則,精心設計一個新穎有趣的作業展評區和課堂小結,讓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出現,使他們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他們在完成創作后,將自己的作品放在自己的桌子或黑板上,予以展示,并結合電教媒體——實物投影儀的運用,對典型問題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對突出作品進行分析、點評、鼓勵、表揚,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升華情境。最后,小結本課所學內容,讓學生統攝知識綱目,使整節課在學生探索求知的積極地歡聲笑語中結束教學內容。
現代信息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作用概括地說是承載和傳遞教學信息。高品質、設計良好且使用得當的現代教學媒體會給學生帶來一系列的變化。建構主義認為學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情境或通過媒體創設的接近實際的情況下進行學習,可以利用生動的直觀的情境有效地激發聯想,喚醒長期記憶中的有關知識、經驗或表象,從而使學生能利用原有的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知識與經驗去同化(或順應)和索引當前學到的新知識,并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對原有知識進行改造和重組。在傳統的課堂講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實際情況的生動性和豐富性,又缺乏促使學生觀察的基礎,難以激發學生的聯想與想象,更難以提取長時記憶中的有關內容,因而使學習者對知識的意義建構發生困難。實踐證明: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教學的整合有利于改變這種狀態,可以有效地從欣賞、工藝設計及繪畫課等方面發揮作用,現代教育技術帶給學生的時空感受使學生懂得了藝術的博大與多變,優化了課堂教學,更促進了學生“廣義視覺”的形成。
大自然是美麗的,它包含了很多美的法則。很普通的材料,很親近的內容,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神奇,都變成一種充滿神奇趣味的課題,讓人感悟到生活中這些普普通通的東西都蘊含著美,一種讓人從心中產生共鳴的美——原來美就在我們身邊! 教學中不僅讓學生只通過膚淺的“看”來發現這些美,還看如何去促使學生去觀察、發掘與創造,必須多方位合理運用各種媒材,積極調動多種感官,通過眼看、耳聽、口說、手腦并用,拓寬孩子們的視野,讓“廣義視覺”逐漸達到完美,使孩子們個個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學會用藝術的眼光觀察生活,用藝術化的方式表現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總之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不斷地優化電教媒體的組合,充分發揮其作用,并符合教材體系,就能優化課堂教學,突破教學難點,解決教學重點,并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又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開拓了視野,激發了興趣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從而更好地推進了現代化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