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0 14:47:30
序論:在您撰寫經濟學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在經濟研究中,定性分析主要通過運用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抽象方法,將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經濟現象的本質上,歸納影響經濟運行機制的主要因素,然后通過對主要因素的分析和綜合,演繹出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卮鸶髦饕蛩貙洕\行的影響,各主要因素間的抽象關系,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等問題,比較適合個案在不同層面進行深入的和多側面的分析研究。定量分析相對于定性分析的主觀性而言的,定量分析基于經驗事實,可以通過數學或計量模型所具有的抽象性和邏輯結構的嚴謹性,對事物的發展變化及狀態趨勢給予客觀的分析,并立刻做出相應的判斷。但由于并非所有的經濟現象都能夠以數量或數值的形式表現出來,也必然造成了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一、定性分析是認識事物的質、尋找事物的本質聯系,是對事物或事件的性質和特點的分析
所謂質,即指事物成為其自身并使之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部規定性。世間萬物之所以能呈現出多樣性,是其自身與他物相區別,具有自身的特定的質。只有正確地認識了事物的質,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區別開來。而只有清楚地認識事物本身并把握其發展變化的趨勢,才能在實踐中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而定性分析正是在這一基礎上,根據事物的現象、性質來確定概念,判斷其未來的發展程度,對事物進行非數量化的分析。如對方針、政策的反映,某些商品的價格調整引起的生產和市場形勢的變化,經濟體制改革對市場形勢的影響,國際化貿易帶動下購買力投向的變化等,這些都難以準確地用數量來表示,只能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做出估計和判斷。定性分析是建立在經驗和邏輯思維的基礎上的,主要依靠個人主觀經驗和直觀材料來進行分析,從而確定未來事件和趨勢的發展性質、發展程度。它對長期遠規劃、重大問題的發展前景、市場形勢的估計和判斷,以及制定工作計劃和企業經營活動,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二、定量分析是指對事物進行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量是指事物的規模、發展程度、速度,以及其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可以數量表示的規定性。它是用數量指標來分析研究事物的實踐結果和發展趨勢及其程度的。定量分析是建立在數學、統計學、計量學、概率論、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運籌學和電子學等學科的基礎上,運用數字、方程、摸型、圖表和計算機等進行分析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數理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兩方面。它可以應用于經濟活動中的市場預測、經營決策、經營動態分析、商品調運分析、庫存分析、成本核算、費用效益、經濟效果、勞動效率、市場動態分析等各個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學研究中數理與計量分析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其作用將越來越大。因素量、時間量和比例量的分析都屬于定量分析的范疇。定量分析的特點在于它的敏感性,精確性和客觀性。
三、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關系
綜上所述,在經濟學的研究中引入數學的方法是具有其必要性的。數學的抽象性可以使復雜的經濟關系變得清晰。數學的精確性可使經濟范疇之間的數量關系得到精確的研究和描述,也有助于經濟范疇得到精確的定義。數學的嚴密的邏輯性可使經濟學理論的推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使理論中的錯誤得到一定程度的匡正。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數學方法所存在的缺陷,數學方法畢竟只是一種工具,它的好壞全在于人對它的使用。同時作為進行量的分析手段,數學分析的運用必須以質的分析為前提。再者,在現實的經濟領域中,有不少經濟現象很難簡單的運用數學模型加以解釋和說明。強性使用數學模型將一些因素量化反會導致與經濟想象的偏離、失真或者脫離研究的現實意義的狀況。
然而,當今的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中對于量的認識和處理出現了不少的偏差。國內外許多學者由于在經濟學研究上很難迅速出成果,就紛紛在數學形式上大做文章,而忽略了所研究經濟現象或事物的本質,缺乏對經濟現象的直觀判斷和價值的認識,只注重數學分析的花哨的表面和模型的復雜性。定量分析雖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它本身只是對大量樣本的部分特征的精確研究,所以只能對經濟現象的比較表層的、可以量化的部分進行測量,但無法對其深層的原因和具體的細節進行深刻剖析。經濟研究的正確取向應建立在對經濟學本身的內容和研究對象的本質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哲學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質的規定性與量的規定性兩個方面,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質是具有一定量的質,量是在一定質的基礎上的量。不同質的事物擁有不同的量和量的界限范圍。一方面,質決定著一定的量,規定著量的活動范圍。另一方面,質必須以一定的量作為必要條件,它決定于數量的界限。量變超過了數量的界限,事物的質就會改變。所以,質和量是互相結合、互相規定的,并形成事物質與量的統一體,即度”。同樣的,在經濟研究中,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實質上是同一認識過程的兩個方面。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礎,是認識的起點。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是認識的精確性。定性分析主要是通過理解和解釋,來把握教育現象的整體意義和價值關系的,它揭示的是教育現象中的價值性、歷史性和社會性。
【關鍵詞】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經濟學研究
研究是通過各種研究方法對事實或材料進行加工整理,以獲取新的可靠知識的思維活動。研究方法的選擇、運用和創新對研究工作至關重要。在經濟學的發展過程中,經濟學家不斷引進別的學科研究方法或開創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為之服務。這些研究方法的引進和創新都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理論及相關科學理論的發展,拓展了經濟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然而我們也必須正確的認識和運用經濟學方法論中的研究方法,把握正確的尺度和方向才能使我們的研究工作事半功倍。但由于經濟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關于經濟研究中的兩種分析方法即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哪一種方法更科學、更合理,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在經濟學界,主張定量分析的觀點認為,采用數學語言,遵循數學所固有的邏輯程序,有助于清晰地表達思想,使概念精確,論證富有邏輯性,避免曲解和混亂,混亂,如經濟學家施蒂格勒認為這種轉換不僅值得搞,而且非搞不可。其轉換有助于經濟學與數理經濟學的發展。另一方面,與其對立的觀點認為,雖然嚴格地遵循數學邏輯程序,能使混亂的思想呈清,但數學只是經濟認識的輔助手段,不能取代質的分析,濫用數學手段,也會產生許多謬誤。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就認為,這種轉換不僅無益,而且涉及到一種陳腐的智力幾何學。結合國內經濟學研究中所出現的對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爭論,本文試圖就定性、定量分析的定義其各自的特點入手,分析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在經濟學研究中的相互關系。
一、定性分析的定義及特點
定性分析是認識事物的質、尋找事物的本質聯系,是對事物或事件的性質和特點的分析。所謂質,即指事物成為其自身并使之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部規定性。世間萬物之所以能呈現出多樣性,是其自身與他物相區別,具有自身的特定的質。只有正確地認識了事物的質,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區別開來。而只有清楚地認識事物本身并把握其發展變化的趨勢,才能在實踐中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而定性分析正是在這一基礎上,根據事物的現象、性質來確定概念,判斷其未來的發展程度,對事物進行非數量化的分析。如對方針、政策的反映,某些商品的價格調整引起的生產和市場形勢的變化,經濟體制改革對市場形勢的影響,國際化貿易帶動下購買力投向的變化等,這些都難以準確地用數量來表示,只能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做出估計和判斷。定性分析是建立在經驗和邏輯思維的基礎上的,主要依靠個人主觀經驗和直觀材料來進行分析,從而確定未來事件和趨勢的發展性質、發展程度。它對長期遠規劃、重大問題的發展前景、市場形勢的估計和判斷,以及制定工作計劃和企業經營活動,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在經濟研究中,定性分析主要通過運用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抽象方法,將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經濟現象的本質上,歸納影響經濟運行機制的主要因素,然后通過對主要因素的分析和綜合,演繹出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卮鸶髦饕蛩貙洕\行的影響,各主要因素間的抽象關系,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等問題,比較適合個案在不同層面進行深入的和多側面的分析研究。如專家調查法、主觀概率法、意見集合法、相互關系分析法、歷史經驗分析法等等,都是屬于定性分析的一些具體方法。
定性分析的特點是簡便易行,在缺乏資料的情況下也可以加以引用。它的不足之處是,缺乏量的分析,是粗放性的,不夠具體,有一定的主觀成份因此容易受分析、判斷者的情緒和形勢氣氛的影響。
二、定量分析的定義和特點
定量分析是指對事物進行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量是指事物的規模、發展程度、速度,以及其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可以數量表示的規定性。它是用數量指標來分析研究事物的實踐結果和發展趨勢及其程度的。定量分析是建立在數學、統計學、計量學、概率論、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運籌學和電子學等學科的基礎上,運用數字、方程、摸型、圖表和計算機等進行分析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數理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兩方面。它可以應用于經濟活動中的市場預測、經營決策、經營動態分析、商品調運分析、庫存分析、成本核算、費用效益、經濟效果、勞動效率、市場動態分析等各個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學研究中數理與計量分析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其作用將越來越大。因素量、時間量和比例量的分析都屬于定量分析的范疇。定量分析的特點在于它的敏感性,精確性和客觀性。定量分析相對于定性分析的主觀性而言的,定量分析基于經驗事實,可以通過數學或計量模型所具有的抽象性和邏輯結構的嚴謹性,對事物的發展變化及狀態趨勢給予客觀的分析,并立刻做出相應的判斷。但由于并非所有的經濟現象都能夠以數量或數值的形式表現出來,也必然造成了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三、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關系
綜上所述,在經濟學的研究中引入數學的方法是具有其必要性的。早在“邊際革命”時期,新古典經濟學派的瓦爾拉斯、帕累托、埃奇沃斯等人就大量的運用了數學方法對經濟理論和經濟現象進行研究分析。李嘉圖在其代表作《經濟學與賦稅原理》中,對等級地租、工資、資本周轉和比較成本等問題的論述,就多次運用了數學圖表分析。20世紀初,計量經濟學鼻祖費里?!ざ〔矊⒔洕碚?、統計學和計量數學結合起來,運用數學模型研究經濟周期,并獲得了豐碩的成果。數學的抽象性可以使復雜的經濟關系變得清晰。數學的精確性可使經濟范疇之間的數量關系得到精確的研究和描述,也有助于經濟范疇得到精確的定義。數學的嚴密的邏輯性可使經濟學理論的推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使理論中的錯誤得到一定程度的匡正。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數學方法所存在的缺陷,數學方法畢竟只是一種工具,它的好壞全在于人對它的使用。同時作為進行量的分析手段,數學分析的運用必須以質的分析為前提。再者,在現實的經濟領域中,有不少經濟現象很難簡單的運用數學模型加以解釋和說明。強性使用數學模型將一些因素量化反會導致與經濟想象的偏離、失真或者脫離研究的現實意義的狀況。凱恩斯在其《通史》中,也批判了“將經濟分析體系形式化了的符號偽數學方法”,認為“在令人自命不凡但卻無所助益的符號迷宮里,作者會喪失對于真實世界中的復雜性與相互依賴的洞察力?!?/p>
然而,當今的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中對于量的認識和處理出現了不少的偏差。國內外許多學者由于在經濟學研究上很難迅速出成果,就紛紛在數學形式上大做文章,而忽略了所研究經濟現象或事物的本質,缺乏對經濟現象的直觀判斷和價值的認識,只注重數學分析的花哨的表面和模型的復雜性。更有甚者,為了使論文和研究滿足數學邏輯一致性,編造經濟數據,并拼湊參數范圍,從而得到“理想”的實證結果,最終不是使經濟研究的內容脫離現實或失去研究的真正意義。定量分析雖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它本身只是對大量樣本的部分特征的精確研究,所以只能對經濟現象的比較表層的、可以量化的部分進行測量,但無法對其深層的原因和具體的細節進行深刻剖析。經濟研究的正確取向應建立在對經濟學本身的內容和研究對象的本質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哲學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質的規定性與量的規定性兩個方面,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質是具有一定量的質,量是在一定質的基礎上的量。不同質的事物擁有不同的量和量的界限范圍。一方面,質決定著一定的量,規定著量的活動范圍。另一方面,質必須以一定的量作為必要條件,它決定于數量的界限。量變超過了數量的界限,事物的質就會改變。所以,質和量是互相結合、互相規定的,并形成事物質與量的統一體,即度”。同樣的,在經濟研究中,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實質上是同一認識過程的兩個方面。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礎,是認識的起點。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是認識的精確性。定性分析主要是通過理解和解釋,來把握教育現象的整體意義和價值關系的,它揭示的是教育現象中的價值性、歷史性和社會性。經濟學研究的問題提出、理論建構、假設驗證、結果評價都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展開的。定量研究中的邏輯命題、數學模型和統計分析都自然應當建立在對基本問題或理論假設的理解和解釋基礎之上。定量方法研究的是事物的量變過程,并通過研究事物所具有的度,即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限度和范圍,來把握事物相對穩定的本質特征。因此,經濟學研究中,不應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割裂開來,對立起來,而應把它們統一起來,通過對經濟學現象本身的量變以及數量關系的分析,來達到對于經濟現象本質規律的認識。
四、結論
總之,經濟學實質上是一門研究在既定資源約束下人類經濟行為和經濟現象的科學。人的行為往往具有盲目性、社會性和主觀性等非理性特征,不是所有都可以用理性邏輯來進行量化分析并加以解釋的。同時人類社會又是一個多變量、多因素和多層次的復雜的動態系統。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決定了其研究方法不能單一,而應該容多角度的不同側面進行求證分析,經濟研究需要更加精密的研究理論加以深化。因此,決定了經濟學必須兼容其他自然學科與社會學科,作到定性與定量分析想結合。
參考文獻
[美]唐·埃思里奇.朱綱譯.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Ml.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廖士祥.經濟學方法論[M].上海:上海社會利學院出版社,1991.
朱成全.經濟學方法論[Ml.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卜衛.方法論的選擇:定性還是定量[J].國際新聞界,1997(5).
沃野.關于社會科學定量、定性研究的三個相關問題[J].學術研究,2005(4).
董瑞華,傅爾基.經濟學說方法論[Ml.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關鍵詞】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經濟學研究
研究是通過各種研究方法對事實或材料進行加工整理,以獲取新的可靠知識的思維活動。研究方法的選擇、運用和創新對研究工作至關重要。在經濟學的發展過程中,經濟學家不斷引進別的學科研究方法或開創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為之服務。這些研究方法的引進和創新都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理論及相關科學理論的發展,拓展了經濟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然而我們也必須正確的認識和運用經濟學方法論中的研究方法,把握正確的尺度和方向才能使我們的研究工作事半功倍。但由于經濟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關于經濟研究中的兩種分析方法即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哪一種方法更科學、更合理,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在經濟學界,主張定量分析的觀點認為,采用數學語言,遵循數學所固有的邏輯程序,有助于清晰地表達思想,使概念精確,論證富有邏輯性,避免曲解和混亂,混亂,如經濟學家施蒂格勒認為這種轉換不僅值得搞,而且非搞不可。其轉換有助于經濟學與數理經濟學的發展。另一方面,與其對立的觀點認為,雖然嚴格地遵循數學邏輯程序,能使混亂的思想呈清,但數學只是經濟認識的輔助手段,不能取代質的分析,濫用數學手段,也會產生許多謬誤。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就認為,這種轉換不僅無益,而且涉及到一種陳腐的智力幾何學。結合國內經濟學研究中所出現的對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爭論,本文試圖就定性、定量分析的定義其各自的特點入手,分析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在經濟學研究中的相互關系。
一、定性分析的定義及特點
定性分析是認識事物的質、尋找事物的本質聯系,是對事物或事件的性質和特點的分析。所謂質,即指事物成為其自身并使之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部規定性。世間萬物之所以能呈現出多樣性,是其自身與他物相區別,具有自身的特定的質。只有正確地認識了事物的質,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區別開來。而只有清楚地認識事物本身并把握其發展變化的趨勢,才能在實踐中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而定性分析正是在這一基礎上,根據事物的現象、性質來確定概念,判斷其未來的發展程度,對事物進行非數量化的分析。如對方針、政策的反映,某些商品的價格調整引起的生產和市場形勢的變化,經濟體制改革對市場形勢的影響,國際化貿易帶動下購買力投向的變化等,這些都難以準確地用數量來表示,只能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做出估計和判斷。定性分析是建立在經驗和邏輯思維的基礎上的,主要依靠個人主觀經驗和直觀材料來進行分析,從而確定未來事件和趨勢的發展性質、發展程度。它對長期遠規劃、重大問題的發展前景、市場形勢的估計和判斷,以及制定工作計劃和企業經營活動,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在經濟研究中,定性分析主要通過運用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抽象方法,將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經濟現象的本質上,歸納影響經濟運行機制的主要因素,然后通過對主要因素的分析和綜合,演繹出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卮鸶髦饕蛩貙洕\行的影響,各主要因素間的抽象關系,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等問題,比較適合個案在不同層面進行深入的和多側面的分析研究。如專家調查法、主觀概率法、意見集合法、相互關系分析法、歷史經驗分析法等等,都是屬于定性分析的一些具體方法。
定性分析的特點是簡便易行,在缺乏資料的情況下也可以加以引用。它的不足之處是,缺乏量的分析,是粗放性的,不夠具體,有一定的主觀成份因此容易受分析、判斷者的情緒和形勢氣氛的影響。
二、定量分析的定義和特點
定量分析是指對事物進行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量是指事物的規模、發展程度、速度,以及其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可以數量表示的規定性。它是用數量指標來分析研究事物的實踐結果和發展趨勢及其程度的。定量分析是建立在數學、統計學、計量學、概率論、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運籌學和電子學等學科的基礎上,運用數字、方程、摸型、圖表和計算機等進行分析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數理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兩方面。它可以應用于經濟活動中的市場預測、經營決策、經營動態分析、商品調運分析、庫存分析、成本核算、費用效益、經濟效果、勞動效率、市場動態分析等各個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學研究中數理與計量分析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其作用將越來越大。因素量、時間量和比例量的分析都屬于定量分析的范疇。定量分析的特點在于它的敏感性,精確性和客觀性。定量分析相對于定性分析的主觀性而言的,定量分析基于經驗事實,可以通過數學或計量模型所具有的抽象性和邏輯結構的嚴謹性,對事物的發展變化及狀態趨勢給予客觀的分析,并立刻做出相應的判斷。但由于并非所有的經濟現象都能夠以數量或數值的形式表現出來,也必然造成了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三、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關系
綜上所述,在經濟學的研究中引入數學的方法是具有其必要性的。早在“邊際革命”時期,新古典經濟學派的瓦爾拉斯、帕累托、埃奇沃斯等人就大量的運用了數學方法對經濟理論和經濟現象進行研究分析。李嘉圖在其代表作《經濟學與賦稅原理》中,對等級地租、工資、資本周轉和比較成本等問題的論述,就多次運用了數學圖表分析。20世紀初,計量經濟學鼻祖費里?!ざ〔矊⒔洕碚摗⒔y計學和計量數學結合起來,運用數學模型研究經濟周期,并獲得了豐碩的成果。數學的抽象性可以使復雜的經濟關系變得清晰。數學的精確性可使經濟范疇之間的數量關系得到精確的研究和描述,也有助于經濟范疇得到精確的定義。數學的嚴密的邏輯性可使經濟學理論的推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使理論中的錯誤得到一定程度的匡正。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數學方法所存在的缺陷,數學方法畢竟只是一種工具,它的好壞全在于人對它的使用。同時作為進行量的分析手段,數學分析的運用必須以質的分析為前提。再者,在現實的經濟領域中,有不少經濟現象很難簡單的運用數學模型加以解釋和說明。強性使用數學模型將一些因素量化反會導致與經濟想象的偏離、失真或者脫離研究的現實意義的狀況。凱恩斯在其《通史》中,也批判了“將經濟分析體系形式化了的符號偽數學方法”,認為“在令人自命不凡但卻無所助益的符號迷宮里,作者會喪失對于真實世界中的復雜性與相互依賴的洞察力?!?/p>
然而,當今的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中對于量的認識和處理出現了不少的偏差。國內外許多學者由于在經濟學研究上很難迅速出成果,就紛紛在數學形式上大做文章,而忽略了所研究經濟現象或事物的本質,缺乏對經濟現象的直觀判斷和價值的認識,只注重數學分析的花哨的表面和模型的復雜性。更有甚者,為了使論文和研究滿足數學邏輯一致性,編造經濟數據,并拼湊參數范圍,從而得到“理想”的實證結果,最終不是使經濟研究的內容脫離現實或失去研究的真正意義。定量分析雖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它本身只是對大量樣本的部分特征的精確研究,所以只能對經濟現象的比較表層的、可以量化的部分進行測量,但無法對其深層的原因和具體的細節進行深刻剖析。經濟研究的正確取向應建立在對經濟學本身的內容和研究對象的本質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哲學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質的規定性與量的規定性兩個方面,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質是具有一定量的質,量是在一定質的基礎上的量。不同質的事物擁有不同的量和量的界限范圍。一方面,質決定著一定的量,規定著量的活動范圍。另一方面,質必須以一定的量作為必要條件,它決定于數量的界限。量變超過了數量的界限,事物的質就會改變。所以,質和量是互相結合、互相規定的,并形成事物質與量的統一體,即度”。同樣的,在經濟研究中,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實質上是同一認識過程的兩個方面。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礎,是認識的起點。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是認識的精確性。定性分析主要是通過理解和解釋,來把握教育現象的整體意義和價值關系的,它揭示的是教育現象中的價值性、歷史性和社會性。經濟學研究的問題提出、理論建構、假設驗證、結果評價都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展開的。定量研究中的邏輯命題、數學模型和統計分析都自然應當建立在對基本問題或理論假設的理解和解釋基礎之上。定量方法研究的是事物的量變過程,并通過研究事物所具有的度,即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限度和范圍,來把握事物相對穩定的本質特征。因此,經濟學研究中,不應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割裂開來,對立起來,而應把它們統一起來,通過對經濟學現象本身的量變以及數量關系的分析,來達到對于經濟現象本質規律的認識。
四、結論
總之,經濟學實質上是一門研究在既定資源約束下人類經濟行為和經濟現象的科學。人的行為往往具有盲目性、社會性和主觀性等非理性特征,不是所有都可以用理性邏輯來進行量化分析并加以解釋的。同時人類社會又是一個多變量、多因素和多層次的復雜的動態系統。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決定了其研究方法不能單一,而應該容多角度的不同側面進行求證分析,經濟研究需要更加精密的研究理論加以深化。因此,決定了經濟學必須兼容其他自然學科與社會學科,作到定性與定量分析想結合。
參考文獻
[1][美]唐·埃思里奇.朱綱譯.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ml.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2]廖士祥.經濟學方法論[m].上海:上海社會利學院出版社,1991.
[3]朱成全.經濟學方法論[ml.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4]卜衛.方法論的選擇:定性還是定量[j].國際新聞界,1997(5).
【關鍵詞】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經濟學研究
研究是通過各種研究方法對事實或材料進行加工整理,以獲取新的可靠知識的思維活動。研究方法的選擇、運用和創新對研究工作至關重要。在經濟學的發展過程中,經濟學家不斷引進別的學科研究方法或開創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為之服務。這些研究方法的引進和創新都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理論及相關科學理論的發展,拓展了經濟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然而我們也必須正確的認識和運用經濟學方法論中的研究方法,把握正確的尺度和方向才能使我們的研究工作事半功倍。但由于經濟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關于經濟研究中的兩種分析方法即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哪一種方法更科學、更合理,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在經濟學界,主張定量分析的觀點認為,采用數學語言,遵循數學所固有的邏輯程序,有助于清晰地表達思想,使概念精確,論證富有邏輯性,避免曲解和混亂,混亂,如經濟學家施蒂格勒認為這種轉換不僅值得搞,而且非搞不可。其轉換有助于經濟學與數理經濟學的發展。另一方面,與其對立的觀點認為,雖然嚴格地遵循數學邏輯程序,能使混亂的思想呈清,但數學只是經濟認識的輔助手段,不能取代質的分析,濫用數學手段,也會產生許多謬誤。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就認為,這種轉換不僅無益,而且涉及到一種陳腐的智力幾何學。結合國內經濟學研究中所出現的對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爭論,本文試圖就定性、定量分析的定義其各自的特點入手,分析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在經濟學研究中的相互關系。
一、定性分析的定義及特點
定性分析是認識事物的質、尋找事物的本質聯系,是對事物或事件的性質和特點的分析。所謂質,即指事物成為其自身并使之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部規定性。世間萬物之所以能呈現出多樣性,是其自身與他物相區別,具有自身的特定的質。只有正確地認識了事物的質,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區別開來。而只有清楚地認識事物本身并把握其發展變化的趨勢,才能在實踐中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而定性分析正是在這一基礎上,根據事物的現象、性質來確定概念,判斷其未來的發展程度,對事物進行非數量化的分析。如對方針、政策的反映,某些商品的價格調整引起的生產和市場形勢的變化,經濟體制改革對市場形勢的影響,國際化貿易帶動下購買力投向的變化等,這些都難以準確地用數量來表示,只能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做出估計和判斷。定性分析是建立在經驗和邏輯思維的基礎上的,主要依靠個人主觀經驗和直觀材料來進行分析,從而確定未來事件和趨勢的發展性質、發展程度。它對長期遠規劃、重大問題的發展前景、市場形勢的估計和判斷,以及制定工作計劃和企業經營活動,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在經濟研究中,定性分析主要通過運用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抽象方法,將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經濟現象的本質上,歸納影響經濟運行機制的主要因素,然后通過對主要因素的分析和綜合,演繹出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回答各主要因素對經濟運行的影響,各主要因素間的抽象關系,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等問題,比較適合個案在不同層面進行深入的和多側面的分析研究。如專家調查法、主觀概率法、意見集合法、相互關系分析法、歷史經驗分析法等等,都是屬于定性分析的一些具體方法。
定性分析的特點是簡便易行,在缺乏資料的情況下也可以加以引用。它的不足之處是,缺乏量的分析,是粗放性的,不夠具體,有一定的主觀成份因此容易受分析、判斷者的情緒和形勢氣氛的影響。
二、定量分析的定義和特點
定量分析是指對事物進行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量是指事物的規模、發展程度、速度,以及其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可以數量表示的規定性。它是用數量指標來分析研究事物的實踐結果和發展趨勢及其程度的。定量分析是建立在數學、統計學、計量學、概率論、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運籌學和電子學等學科的基礎上,運用數字、方程、摸型、圖表和計算機等進行分析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數理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兩方面。它可以應用于經濟活動中的市場預測、經營決策、經營動態分析、商品調運分析、庫存分析、成本核算、費用效益、經濟效果、勞動效率、市場動態分析等各個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學研究中數理與計量分析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其作用將越來越大。因素量、時間量和比例量的分析都屬于定量分析的范疇。定量分析的特點在于它的敏感性,精確性和客觀性。定量分析相對于定性分析的主觀性而言的,定量分析基于經驗事實,可以通過數學或計量模型所具有的抽象性和邏輯結構的嚴謹性,對事物的發展變化及狀態趨勢給予客觀的分析,并立刻做出相應的判斷。但由于并非所有的經濟現象都能夠以數量或數值的形式表現出來,也必然造成了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三、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關系
綜上所述,在經濟學的研究中引入數學的方法是具有其必要性的。早在“邊際革命”時期,新古典經濟學派的瓦爾拉斯、帕累托、埃奇沃斯等人就大量的運用了數學方法對經濟理論和經濟現象進行研究分析。李嘉圖在其代表作《經濟學與賦稅原理》中,對等級地租、工資、資本周轉和比較成本等問題的論述,就多次運用了數學圖表分析。20世紀初,計量經濟學鼻祖費里希?丁伯根也將經濟理論、統計學和計量數學結合起來,運用數學模型研究經濟周期,并獲得了豐碩的成果。數學的抽象性可以使復雜的經濟關系變得清晰。數學的精確性可使經濟范疇之間的數量關系得到精確的研究和描述,也有助于經濟范疇得到精確的定義。數學的嚴密的邏輯性可使經濟學理論的推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使理論中的錯誤得到一定程度的匡正。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數學方法所存在的缺陷,數學方法畢竟只是一種工具,它的好壞全在于人對它的使用。同時作為進行量的分析手段,數學分析的運用必須以質的分析為前提。再者,在現實的經濟領域中,有不少經濟現象很難簡單的運用數學模型加以解釋和說明。強性使用數學模型將一些因素量化反會導致與經濟想象的偏離、失真或者脫離研究的現實意義的狀況。凱恩斯在其《通史》中,也批判了“將經濟分析體系形式化了的符號偽數學方法”,認為“在令人自命不凡但卻無所助益的符號迷宮里,作者會喪失對于真實世界中的復雜性與相互依賴的洞察力?!?/p>
然而,當今的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中對于量的認識和處理出現了不少的偏差。國內外許多學者由于在經濟學研究上很難迅速出成果,就紛紛在數學形式上大做文章,而忽略了所研究經濟現象或事物的本質,缺乏對經濟現象的直觀判斷和價值的認識,只注重數學分析的花哨的表面和模型的復雜性。更有甚者,為了使論文和研究滿足數學邏輯一致性,編造經濟數據,并拼湊參數范圍,從而得到“理想”的實證結果,最終不是使經濟研究的內容脫離現實或失去研究的真正意義。定量分析雖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它本身只是對大量樣本的部分特征的精確研究,所以只能對經濟現象的比較表層的、可以量化的部分進行測量,但無法對其深層的原因和具體的細節進行深刻剖析。經濟研究的正確取向應建立在對經濟學本身的內容和研究對象的本質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哲學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質的規定性與量的規定性兩個方面,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質是具有一定量的質,量是在一定質的基礎上的量。不同質的事物擁有不同的量和量的界限范圍。一方面,質決定著一定的量,規定著量的活動范圍。另一方面,質必須以一定的量作為必要條件,它決定于數量的界限。量變超過了數量的界限,事物的質就會改變。所以,質和量是互相結合、互相規定的,并形成事物質與量的統一體,即度”。同樣的,在經濟研究中,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實質上是同一認識過程的兩個方面。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礎,是認識的起點。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是認識的精確性。定性分析主要是通過理解和解釋,來把握教育現象的整體意義和價值關系的,它揭示的是教育現象中的價值性、歷史性和社會性。經濟學研究的問題提出、理論建構、假設驗證、結果評價都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展開的。定量研究中的邏輯命題、數學模型和統計分析都自然應當建立在對基本問題或理論假設的理解和解釋基礎之上。定量方法研究的是事物的量變過程,并通過研究事物所具有的度,即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限度和范圍,來把握事物相對穩定的本質特征。因此,經濟學研究中,不應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割裂開來,對立起來,而應把它們統一起來,通過對經濟學現象本身的量變以及數量關系的分析,來達到對于經濟現象本質規律的認識。
四、結論
總之,經濟學實質上是一門研究在既定資源約束下人類經濟行為和經濟現象的科學。人的行為往往具有盲目性、社會性和主觀性等非理性特征,不是所有都可以用理性邏輯來進行量化分析并加以解釋的。同時人類社會又是一個多變量、多因素和多層次的復雜的動態系統。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決定了其研究方法不能單一,而應該容多角度的不同側面進行求證分析,經濟研究需要更加精密的研究理論加以深化。因此,決定了經濟學必須兼容其他自然學科與社會學科,作到定性與定量分析想結合。
參考文獻
[1][美]唐?埃思里奇.朱綱譯.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Ml.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2]廖士祥.經濟學方法論[M].上海:上海社會利學院出版社,1991.
[3]朱成全.經濟學方法論[Ml.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4]卜衛.方法論的選擇:定性還是定量[J].國際新聞界,1997(5).
[5]沃野.關于社會科學定量、定性研究的三個相關問題[J].學術研究,2005(4).
[6]董瑞華,傅爾基.經濟學說方法論[Ml.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7]曹均偉,李凌.經濟學的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爭論與融合[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7(5).
[8]劉其昌.經濟學研究工作要自覺地把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結合起來[J].前線,1991.
作者簡介:
關鍵字:分析方法 定性 定量
一、定性、定量分析概念
定性分析是認識事物的質、尋找事物的本質聯系。而定量分析, 是指對事物進行數量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通過運用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抽象方法,將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社會現象的本質上,歸納影響其運行機制的主要因素,然后通過對主要因素的分析和綜合,演繹出研究對象發展的一般規律。
定量分析的理論基石是實證主義。從研究的邏輯過程看,定量分析比較接近于假說-演繹方法的研究,既保留重視觀察實驗、收集經驗資料的特點,又保留重視邏輯思維演繹推理的特點,應用假說使得觀察實驗方法和數學演繹形式結合起來。
二、定性、定量分析的關系
早在經濟學經典著作《資本論》里面就科學地體現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有機統一。對于在邏輯分析、判斷推理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定性分析以及在社會調研及量化發展起來的定量分析,它們在不同的分析領域上都起著不同的重要作用。首先,定性分析可以對事物進行在我看來類似于歸類的一種描述,能反映其事物能夠基本反映的東西,能代表其所代表的一些基本規律以及認識,但是更為嚴謹的規律卻不能很好地展現出來,嚴謹的科學研究會追求更為精細的規律,所以定性分析一般說來只能是作為對科學精細研究的一種基礎、論證、分析及補充。而定量分析則在很大程度上補充了定性分析存在的最大弊病。作為定量分析最強有力支撐的數學科學,其精確性可使研究范疇之間的數量關系得到精確的研究和描述。數學嚴密的邏輯性能夠對研究對象的規律進行很好的推理,同時在一定的研究范圍中能夠使理論中的錯誤得到一定程度的匡正。但是同時數學方法也存在著缺陷,這也就是我們更為支持定性、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原因所在。數學方法在科學研究中充當的是一種工具的角色,它的好壞依賴于科學工作者對它的使用。而科學規律只能在各種外界因素都符合其數學模型的基礎上才能更真實的反映客觀事物的規律,往往實際生活中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現實比理論總是復雜很多,在這個時候,不少的現象就很難簡單的運用數學模型對其進行解釋和說明,如果我們強行的使用數學模型就可能導致與科學想象的偏離、失真或者甚至脫離,也就失去了我們研究現實規律的意義。而此時,運用定性分析可能會取得比定量分析更為融洽、真切的效果。所以對于一個好的分析模型,我們一般要從定性、定量兩方面進行分析,進行相互協調、相互論證,達到一個很好的平衡分析。
三、現代科學分析發展趨勢
1.定量描述越來越占有重要地位
在以前的科學研究工作中,科學工作者總是把事物的質的規定性作為研究的出發點和歸宿,滿足于定性研究,而很少使用定量研究方法。這種研究模式當然具有合理性,同時也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使社會科學往往停留在對研究對象的推理分析和描述界定上,其結論往往只能見仁見智,缺乏自然科學那樣的客觀性、精確性、普適性和權威性,難以得到驗證,因而影響到人們對社會科學科學性的認可。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現代社會的社會關系、社會結構正在變得日益復雜,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及技術科學成為現代科學重點研究的領域,同時科學工作者把加強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相互之間的聯系作為現代科學發展的總趨勢之一。這一總趨勢意味著科學研究行定性的描述進入定量的分析是緊密聯系的。從定性的描述進入定量的研究,是一種人類思想的發揮在那從一種思想規定向另一種思想規定的客觀轉化,是在思想中把握思想的客觀規定。恩格斯說過任何質都具有無窮的大量的數量表現,所以,過去以描述為主,沒有很多數學分析的生物學、經濟學等也相繼地提出了適用于本學科領域的定量研究,逐漸走向了定量化。
2.定性與定量研究會越來越成為永久的搭檔
隨著基礎學科的不斷發展、完善及更多、更為穩定的學科體系的建立,人們越來越注重其他學科的發展,所以近些年來不斷涌現出一些邊緣學科,越來越受人們關心也是越來越熱門的還是能夠幫助人們解決實際情況的這些興起的邊緣學科,同時,對這方面的研究要求也越來越高,面對錯綜復雜的現實情況及大量的不可抗拒因素,就算是科學工作者越來越親睞的定量分析往往也不能滿足分析的需求,所以近些年來的更多分析中,既有精確、客觀的數學分析,同時也有定性分析對其進行調節、說明及論證。
參考文獻:
[1]劉敏祥.論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J].
[2]魯靖文,劉軒宇.淺析經濟學研究中定性分析與量性分析的關系[J].中國證券期貨.2012.12.
[3]郭金彬.試論從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J].福建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02.
[4]劉寧波.經濟學定量分析特征初探[N].湖南商學院學報.
關鍵詞:經濟學;研究;數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F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3-0015-02
當前,在中國經濟學理論的研究中,出現了濫用數學語言和方法的形式主義傾向。這種研究思路把經濟學變成了數學,用定量分析代替了定性分析,把嚴密的科學論證變成了簡單的數學推導,使經濟學理論變成了一種完全虛構的假說,喪失了經濟學作為社會科學應有的特征,從而導致理論研究的混亂和實際操作的重大失誤。因此,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研究態度,正確處理好經濟學和數學、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辯證關系,從而使經濟學理論的研究沿著健康的軌道發展。
一、經濟學和數學是性質完全迥異的科學體系
科學發展的歷史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任何一門科學都具有特殊的科學屬性,這是科學發展的本質規定性,該門科學的發展必須遵循與這門科學相適應的內在規律來進行,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真理。經濟學和數學在研究對象、研究目的、研究結構和研究內容上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科學體系,二者的科學特色、科學范疇、研究思路、作用對象和發展規律是截然不同的。雖然二者在發展過程中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互相滲透和互相利用,但絕不能互相替代。道理很簡單,因為兩種科學體系的運作方式和發展方向絕對不可能結合為一體,無法想象兩種科學體系有朝一日會合二為一,不能改變科學體系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手段的位置,否則就喪失了科學研究的特殊價值和特殊意義。
馬克思在論述經濟學的研究規律時指出:“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盵1]十分明顯,如果沒有抽象分析,僅僅以客觀的具體事物作為認識的出發點,就無法揭示社會科學的本質和規律,社會科學也就不具有一般性和指導性的特征,從而也就喪失了科學存在的真正價值。正是基于這種獨特的分析原則和分析規律,才使該科學具有在更高層次上服務于社會實踐的功能。數學是一種邏輯嚴密和計算精確的思維工具,運用這一思維工具來分析和研究經濟問題時,可以起到純粹經濟理論研究所無法起到的功效與作用。數學作為一種語言和方法,實現了經濟理論的定量化、模型化和簡單化,使之能夠對具有高度復雜性的經濟系統得以在嚴格的假定條件下進行有效的研究,并利用現代信息手段進行加工處理,從中得出一般性的結論,直接為經濟實踐過程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誠然,數學語言和方法的運用,大大拓展了經濟學研究的領域和空間,從而推動了經濟學研究的深化。但不宜人為地把這種功效與作用夸大到不適當的地步,更不宜用數學分析來代替經濟學的分析。在中國當前經濟學的研究中,有些研究者沒有正確處理好經濟學和數學的關系,不是在經濟學的研究中科學、合理、有限地運用數學的語言和方法,而是數學語言和方法的使用已經遠遠超越了科學研究的必要程度,把經濟學引入數學,甚至把經濟學變成數學,從而使經濟學完全變成一系列抽象、假定、復雜的公式和模型的堆積。雖然這些抽象、假定、復雜的公式和模型,對經濟活動也進行了貌似嚴密的推導,但不能忘記一個常識性的問題,那就是數學語言和方法在經濟研究中只起著輔助的、從屬的作用。數學語言和方法只是從屬于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只是作為社會經濟關系分析的輔助,必須密切聯系社會經濟現象的質量來研究其數量表現。
數學畢竟是一門純粹的邏輯科學,它是以一套初始假設開始并運用邏輯法則來推導結論,如果初始假設是錯誤的,無論在假設和答案之間利用了多少復雜的數學,其結論和答案都不是令人信服的。本來有些經濟學理論完全可以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來說明問題,但研究者卻故弄玄虛,極力用大多數人看不懂的數學語言和方法表達出來,而得出的結論卻是人人通曉的一般經濟學常識。顯然,數學公式和模型并不能夠全面反映經濟學理論活動的真實世界,亦不能反映經濟現象的本質內涵,而經濟現象的本質內涵只能通過經濟規律的運行才能揭示出來。同時,經濟發展規律和經濟實踐過程是相當復雜和多變的,還可能會受到制度的、道德的、倫理的、文化的、心理的、歷史的和社會的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幾乎大部分是無法量化的,它們根本不存在數學關系。事實說明,如果能夠科學、恰當地運用數學語言和方法,把經濟學和數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夠極大地推動經濟學理論研究和經濟實踐活動的進展。相反,如果盲目濫用數學語言和方法,企圖將經濟領域的困惑淹沒在無窮的數學演算中,這樣既無助于科學自身的發展,對經濟實踐過程也會產生嚴重的誤導作用。
二、必須處理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辯證關系
任何一門科學只有演化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科學相結合的階段時,也就標志著這門科學已經達到了完善化的程度。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一門科學只有在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2]經濟學在研究過程中,只有科學、有效地運用數學的語言和方法,才能促使經濟學研究朝著定量化、精確化和嚴謹化的方向發展,從而使經濟學成為一門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統一的科學。不可置否,經濟學完善和成熟的最終標志,顯然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科學融合?,F在問題的爭論焦點,不是經濟學要不要運用數學方法,而是如何運用、怎樣運用的問題。目前在經濟學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數學語言和方法運用的范圍過泛過濫。盡管數學也是反映人們思維的一種語言,但并非所有的經濟學范疇都能轉化為數學的語言,有些范疇即使勉強轉化為數學語言,也不具有可解性。理由很簡單,因為經濟學是一門研究社會生產關系的學問,如果試圖將經濟學進行非人性化的解釋,就有可能使經濟學變成一種完全虛構和僵硬的假說,活生生的社會生產活動就會變得機械化、程序化和公式化。
問題的實質在于,經濟學在研究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辯證關系。質是事物在性質上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事物的質通過屬性表現出來,任何質都是具有一定量的質,沒有量也就沒有質,同時質又制約著量。經濟學研究中的質是指事物的本質屬性,而量只是手段和方法。質處于主體地位,起著主導作用;量處于從屬地位,起著輔助作用。判斷事物性質和決定事物發展方向的只能是事物的質。盡管定量分析在經濟學分析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無論如何是不能代替定性分析的。經濟學是主人,數學是仆人,主仆關系是不能顛倒的,數學不能反仆為主。另外,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條件不是一個恒量,而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量。這種變化不僅包括質的變化,而且包括量的變化,質的變化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而量的變化則是經常和頻繁的。因此,定量分析必須適應已經變化了的社會經濟基礎和條件,進行及時的補充和調整。
馬克思不僅通曉經濟學理論,而且通曉數學理論,他是把數學方法成功運用到經濟學研究中的最著名的先驅者。但是,馬克思并不是為運用數學而運用數學,而是對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已經有了定型的把握,即已抽象出可以用數學來表示的范疇體系,并具有數量化、標準化和規范化的度量標準,極力探索把理論加以模型化的最佳路徑。馬克思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其研究的結果幾乎都是通過數學方法推導出來的,可以說是成功運用數學方法的經典范例。社會再生產過程本來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復雜體,但在馬克思的研究模型中,只是表現為社會生產的兩大部類和商品價值的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的這種數學模型,十分清晰地表明了社會總資本再生產活動中的各種錯綜復雜的關系,揭示了生產、交換、分配、消費之間的動態運動規律和條件。這一模型結構的編排,乍一看,似乎很簡單,但卻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是極具科學價值的有機組合,表達了極其復雜的經濟關系和深刻的理論內涵。
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已經證明并將進一步證明,經濟學研究如果僅僅局限在定性分析的層次上,勢必導致經濟學研究的抽象化、空泛化和一般化,從而窒息理論的發展,使其缺乏足夠的說服力和解釋力。相反,如果濫用數學語言和方法,這種分析則缺乏科學性和可信度,也會導致經濟學研究的簡約化、片面化和硬性化。因此,數量關系所反映出來的社會經濟現象的本質聯系,必須以經濟學所論證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律作為基礎,數量研究只有從這個基礎出發,才不至于走偏。同理,經濟學的定量分析也是有條件的。換言之,有些經濟學范疇需要進行定量分析,有些經濟學范疇則不需要進行定量分析;有些經濟學范疇需要進行全面的、一般的定量分析,有些經濟學范疇則需要進行個別的、特殊的定量分析。所以,只能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不能一概而論,如果不管實際需要與否,盲目地、無目的地、一味地運用數學語言和方法去解決經濟矛盾和問題,很容易使經濟學沉湎于方法論的探討,拘泥于微觀經濟體的研究,從而忽略社會生產關系和經濟全局方面的把握與變革。這樣做的結果,只會把經濟學的研究引入歧途,甚或走入死胡同,最終導致研究成本的增加和研究資源的浪費。
綜上所述,濫用數學語言和方法是不能揭示經濟學理論的發展規律的。這是因為經濟學理論的運作過程是相當復雜的,各種范疇盤根錯節,如果用變量來代表,必然是一個極其龐大而難以處理的數理模型。研究者為了方便起見,就只好減少變量,建立脫離現實的假設。又由于這些假設只是提示一些研究結果,根本無法說明為什么應用和怎樣應用的問題,結果使經濟學理論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越來越差,實踐者不敢使用也不知道如何使用這些研究成果。這種研究思路不僅起不到對經濟學理論的抽象概括,反而容易引起經濟學理論的混亂不堪。所以,經濟學理論的研究要實現自身內容的重大突破與發展,決不能僅僅局限于表面上和形式上的數學語言與方法的應用,應當走出數學化的死胡同,努力實現經濟學理論與數學方法的科學結合,從而在更高層次上服務于中國的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關鍵詞:經濟理論;數學化;誤區
中圖分類號:F12/C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5194(2007105-0077-03
當前,在我國經濟理論的研究中,出現了盲目生搬硬套各種數學公式和模型的形式主義傾向。這一傾向把經濟學完全變成了數學,把數學當作經濟分析的唯一手段,不顧主客觀條件地加以運用。數學喧賓奪主,成了經濟學的主人,經濟學卻成了數學的仆人。這種“數學拜物教”式的研究思路,把嚴密的科學論證變成了簡單的數學推導,使經濟學失去了其作為社會科學應有的特征,從而導致經濟理論的研究陷入誤區,甚或走入死胡同。因此,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研究態度,促使經濟理論的研究朝著健康的軌跡發展。
一、正確處理經濟學與數學的關系
科學發展的歷史已經證明并將進一步證明,任何一門科學的發展都必須遵循與這門科學相適應的內在規律來進行,這是科學發展的質的規定性,也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真理。經濟學和數學在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和研究目的上是性質完全不同的二門科學,二者的發展規律和趨勢是迥然不同的。誠然,二者在發展過程中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互相滲透和互相利用,但不能互相代替。道理很簡單,因為二門科學的發展方向絕對不可能結合為一體,不能幻想二門科學會合而為一,不能改變主人和仆人、目的和手段的位置,否則就失去了科學研究的特殊價值和特殊意義。馬克思在論述經濟學這一社會科學的研究規律時指出:“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笔置黠@,如果沒有抽象分析,就無法揭示社會科學的本質和規律,社會科學也就不具有一般性和指導性的特征,從而也就喪失了科學存在的真正價值。正是基于這種獨特的分析原則和分析規律,才使這門科學具有在更高層次上服務于社會實踐的功能。
數學作為一門科學,是一種邏輯嚴密和計算精確的思維工具,運用這一思維工具來分析和研究社會經濟問題,可以起到純粹經濟理論研究所無法起到的功效與作用。數學作為一種語言和方法,實現了經濟理論的模型化、定量化和簡單化,使之能夠對具有高度復雜性的經濟系統能夠得以在嚴格的假定條件下進行有效的研究,并利用現代信息手段進行加工處理,從中得出一般性的結論,直接為經濟實踐過程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另外,數學語言和方法的運用,大大拓展了經濟理論研究的領域和空間,提高了經濟理論的實用價值,從而推動了經濟理論研究的深入發展。
然而,在我國當前經濟理論的研究中,有些研究者卻沒有擺正經濟學和數學的關系,不是在經濟理論的研究中科學、合理地運用數學的語言和方法,而是本末倒置,把經濟理論引入數學,甚至把經濟學變成數學,從而使經濟學完全變成為一系列抽象假定復雜的公式和模型的堆積。雖然這些抽象假定復雜的公式和模型,對經濟活動也進行了藐似嚴密的推導,但不能忘記一個常識性的問題,經濟活動的規律純粹用數學公式和模型是推導不出來的。理由在于,數學公式和模型并不能夠全面反映經濟理論活動的真實世界,亦不能揭示經濟現象的本質特征,況且有些經濟理論并不具有數量特征。本來有些經濟理論完全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但卻故弄玄虛,極力用大多數人看不懂的數學邏輯語言表達淺顯的經濟現象。即便非用數學公式和模型不可的地方,其研究的結論還必須用文字來表述。
事實上,經濟發展規律和經濟實踐過程是相當復雜和多變的,同時還可能會遇到道德的、倫理的、歷史的、社會的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干擾和影響。如果能夠科學、恰當地運用數學的語言和方法,把經濟學和數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夠極大地推動經濟理論研究和經濟實踐活動的進展。相反,如果不顧主客觀條件的允許,盲目地生搬硬套各種公式和模型,把錯綜復雜、若明若暗、若即若離的經濟現象設計成一大堆龐大且難以處理的數學符號,企圖將經濟領域的困惑淹沒在數學演算中,極有可能使活生生的人與人、人與物的社會關系發生嚴重的判斷錯位,從而把彈性十足的經濟科學變成為一種完全虛構和僵硬的假說。這樣的研究思路,無助于學科自身的發展,有可能使經濟理論研究陷入誤區,甚或走入死胡同,對經濟實踐過程也會產生嚴重的誤導作用。另外,經濟理論的研究方法也是形形的,雖然數學語言和方法是分析經濟理論十分重要的方法,但絕不是唯一的方法,不能人為地把這一方法夸大到不適當的地步。
二、正確處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關系
認為:“一門科學只有成功地應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任何一門科學只有發展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階段,也就標志著這門科學已經達到了完善化的程度。正是由于經濟理論研究引入了數學公式和模型的形式,才促使經濟學朝著定量化、精密化和嚴謹化的方向發展,從而使經濟學成為一門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統一的科學。毋庸置疑,經濟科學完善和成熟的標志,顯然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相融合,問題的實質是,經濟理論在研究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辯證關系。質是事物在性質上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事物的質通過屬性表現出來,任何質都是具有一定量的質,沒有量也就沒有質,同時質又制約著量。經濟理論研究中的質是指事物的本質屬性,而量只是手段和方法。質處于主體地位,起著主導作用,量處于從屬地位,起著輔助作用。判斷事物性質和決定事物發展方向的只能是事物的質。盡管定量分析在經濟理論分析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無論如何是不能代替定性分析的,不能反仆為主。
馬克思是一位經濟學大師,而且也是一位數學大師,他是把數學方法成功運用到經濟理論研究中的先驅者之一。但是,馬克思并不是為運用數學而運用數學,而是對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已經有了定型的把握,即已抽象出可以用數學來表示的范疇,并具有數量化、標準化和規范化的度量標準,極力探索把理論加以模型化的最佳路徑。馬克思的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其研究的結果幾乎都是通過數學方法推導出來的,可以說是成功運用數學方法的經典范例。社會再生產過程本來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復雜體,但在馬克思的研究模型中,只是表現為社會生產的兩大部類和商品價值的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首先認為,分析社會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必須運用商品資本的循環公式,因為這一循環公式完全可以把社會總產品實現過程的二重性表現出來。在此基礎上, 馬克思又從物質補償和價值補償的雙重觀點考察社會總資本的運動。馬克思的這種數學模型,清晰地表明了社會資本再生產活動中的各種關系,揭示了生產、交換、分配、消費之間的動態關系。這一模型結構的編排,乍一看,似乎很簡單,但卻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是極具科學價值的有機組合,表達了復雜的信息量和深刻的理論內涵。
十分明顯,經濟理論研究如果僅僅局限在定性分析上,勢必導致經濟理論研究的抽象化、空洞化和一般化,從而窒息理論的發展,使其缺乏足夠的說服力和解釋力。相反,如果只片面強調數學方法的運用,而沒有把經濟理論作為依存的基礎和條件,這種分析則缺乏科學性和可信度,也會導致經濟理論研究的簡單化、模型化和硬性化。因此,數量關系所反映出來的社會經濟現象的本質聯系,必須以經濟理論所論證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律作為基礎,數量研究也只有從這個基礎出發,才不至于走偏。同時,經濟理論的定量分析也是有條件的。換言之,有些經濟理論需要進行定量分析,有些經濟理論則不需要進行定量分析;有些經濟理論需要進行直接的定量分析,有些經濟理論則需要進行間接的定量分析;有些經濟理論需要進行全面的、一般的定量分析,有些經濟理論則需要進行個別的、特殊的定量分析。所以,只能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不能一概而論,如果不管實際需要與否,盲目地、無目的地進行定量分析,只會把經濟理論的研究引入歧途,從而導致研究資源的誤置與浪費。正如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陳岱孫所論述的那樣:“數學本來是一個嚴密的分析工具,沒有理由不讓它為研究我們的經濟服務。這決不是否定定性的研究。我們更反對濫用數學,把經濟探討變為數學游戲。如果我們善于應用,它可以成為經濟分析的一個有用的工具,但是不能對它抱迷信的態度?!边@一見解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
三、正確處理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的關系
社會經濟條件和經濟發展的因素不足一個恒量,而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量。這種變化不僅包括質的變化,而且包括量的變化,質的變化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而量的變化則是經常性的。比如,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前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后,我國的社會經濟條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變化促使表現它的數量關系也必須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定量分析必須適應已經變化了的社會經濟條件的需要,進行及時的補充和調整。同時,要具有戰略眼光,注意未來經濟發展的變化趨勢及不確定性,確定新的標準和方法,制定出科學的思路對策。
馬克思指出:“研究必須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系。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后,現實的運動才能適當地敘述出來。”。尤其在新的經濟時代,經濟發展過程縱橫交錯,各種信息紛繁復雜、氣象萬千。如何從這些大量的信息和資料中總結出帶規律性的東西來,且又可避免被大海般的信息和資料所淹沒,關鍵在于對這些信息和資料進行科學的搜集、整理、篩選、加工和處理。在這一過程中,應盡量收集較全面的信息和資料,既有內在的因素,又有外在的因素;既有直接的因素,又有間接的因素;既有有利的因素,又有不利的因素;既有質的因素,又有量的因素。絕對不能把一些個別、特殊的信息和資料引入到經濟理論的研究中來,然后又用它說明一般的經濟現象和經濟規律,從而導致理論的實際應用能力衰變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