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0 14:47:24
序論:在您撰寫經濟增長走勢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我們對2008年宏觀經濟發展的基本判斷是:國民經濟將繼續保持11%左右的高位增長,從季度和年度增長來看,經濟正在達到或接近周期性繁榮的頂部區域(經濟增長從年度上講最高點可能是2007年,從季度上講最高點可能是2008年上半年),2008年下半年或明年很可能進入溫和調整期。其有三大理由:
一是消費增速加快是經濟增長周期處于中部(繁榮期頂部區域)的一個重要信號。這是因為隨著人們對經濟增長信心的增強及前期收入的快速增長,人們開始擴大消費,即經濟擴張由投資轉向消費(投資增長仍處于高位),因此,經濟增長將處于周期性最繁榮的區間。上世紀80年代的兩次周期和90年代上半期的一次周期都是這樣(見圖1)。當消費增長達到頂點時,投資增長便會明顯回落,經濟增長也隨之回落。這次繁榮持續的時間比以前任何一次都長,主要是由于國內消費結構升級與產業發展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及與世界經濟景氣重疊而導致的投資與出口的持續性“雙擴張”。
二是物價增長進入第二波上升,其中價格增長的結構變化最引人關注,顯示經濟周期中增長率變化的信息。當前這波價格增長的特點是CPI加速而PPI減速、生產資料價格放慢而生活資料價格加快,這是經濟處于擴張期后期的基本特點(圖2和圖3)。兩波價格上漲中生產資料價格的不同走勢可能意味著經濟周期中增長率階段性變化正在醞釀中。
三是預計國內房地產在2008年下半年后將進入適度調整期,將使投資增長有所減速。房地產特別是住宅的繁榮已經持續10年,我們估計在2008年奧運會之前,房地產仍將保持偏熱增長態勢,正處于中期繁榮的頂部區域,但由于受多重因素的作用,房地產在奧運會后可能步入中期調整期。這些因素是:持續過高的房價對住宅需求的抑制作用、供給的釋放及貨幣信貸的收縮效應以及人們對奧運會后房價上漲預期的變化等。房地產調整將明顯地帶動鋼鐵、水泥等相關重化工業調整,整體投資增長將會逐步放慢。另外,受出口政策調整的影響及世界經濟增長可能逐步放慢的影響,出口增長將趨于放慢,對投資增長也將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GDP增長的高位微調主要是源于周期性的因素及人們對奧運會后房價預期的一定變化,當然還有世界經濟增長周期的變化的影響。預計2008年我國GDP可望突破28萬億元,增長11%,其中上半年超過11%,下半年會有所回落。工業增加值的增長率受出口放慢的影響將會有所回落,但受國內消費旺盛的支撐,將繼續保持高位增長,預計增長17.5%(有關2008年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預測見表2)。
(二)投資、消費和就業增長分析和預測
受高收益率和流動性過剩問題突出等的影響,2007年投資增長呈逐季上升趨勢,但由于前述所講因素的影響,2008年投資增長可能趨于放慢,并逐漸步入周期性的調整期。房地產增長和出口增長可能雙雙調整將是投資回落的直接動因;也因為如此。流動性過剩問題在2008年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這是經濟發展的一種積極性變化。與之相反的是。消費增長將繼續有所加快.這是周期性的變化。這種變化對節能降耗目標的實現是有利的,投資增長放慢意味著高耗能產業投資增長和產出增長的放慢,同時由于經濟的適度調整將影響企業的利潤,一些高耗能的落后企業將會被市場逐步淘汰。
預計2008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為150694億元,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首次突破10萬億元。達104857億元。增長16.5%。
2008年就業增長的形勢依然較好。目前盡管城鎮單位新增就業有放慢的跡象(主要是由于其他企業如外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就業增長有所放慢),但工業企業就業增長一直保持6%以上的較快增長態勢。預計2008年這一趨勢會延續。利用就業彈性預測方法,我們預計2008年城鎮凈增就業量將達到1032萬人。新增就業崗位繼續突破1200萬個。2008年城鎮就業增長的目標可設定為新增城鎮就業1000萬人,失業率控制在4.2%以下。
(三)物價增長走勢分析與預測
2007年經濟增長率和物價上漲率均創本輪經濟周期以來的新高,特別是最近半年來以CPI衡量的通貨膨脹率明顯上升,正因為如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兩防”目標,即防止經濟出現全面過熱及防止出現明顯的通貨膨脹。7月份開始CPI增幅突破5%,之后4個月均處于6%以上,物價加快上升的趨勢相當明顯,且程度強于2004年,而且工資、原料成本上升也較為明顯,一些人開始擔心我國又要出現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高通貨膨脹趨勢。一些專家甚至斷言,全球新一輪高膨脹趨勢正在形成。不過我們相信,當前物價上漲是結構性的,并不意味著已出現全面的通貨膨脹。
物價上漲的結構性表現在以下兩大方面:一是物價加速上漲的根本動力來自于食品價格的劇烈變動。1~11月累計CPI增長4.6%中,食品價格上漲貢獻超過了80%,非食品價格上漲的貢獻不到20%。而食品價格大幅上漲又是由于受一些糧食產品價格較快增長和肉類價格(主要是豬肉出現嚴重的供不應求問題)大幅攀升的帶動。食品價格上升一部分是由于一些原料產品供給的沖擊(如豬供給量大幅減少),另一部分是由于農產品貿易條件惡化及比較優勢的變化而導致的農產品價格長期偏低后的回歸。從這兩方面的原因看,這種價格上升具有相當大的合理性,與貨幣供應量增長沒有什么關系。與此相應的非食品類價格(核心通貨膨脹率)增長率一直不高,2004年以來非食品價格月度增長率一直在0.5%~1.5%之間波動,沒有出現加速增長任何跡象。非食品價格上漲是經濟增長內在的價格增長,明顯的通貨膨脹一定是這部分在加速上漲。以去年為例,CPI的構成中,呈“五漲三落”的態勢,1~10月累計,衣著類同比下降1.3%,交通通信下降了1.7%,文化娛樂下降0.5%;家庭設備用品類、醫療保健類漲幅均不足2%。因此,這不是全面通脹。二是經濟增長快的地方或區域,物價增長較慢,相反,經濟增長慢的地方或區域,物價漲幅更大。就城鄉而言,農村物價漲幅明顯高于城市,而且在城市中,大城市的物價漲幅低于中小城市。如1~10月累計,農村CPI增長為5%。比城市高0.9個百分點;1~9月累計36個大中城市CPI增幅為3.2%。比全部城市平均值低0.7個百分點。這主要是由于農村恩格爾系數明顯高于城市,在物價增長主要是由食品價格上漲推動時,農村的CPI增長必然會高于城市。中小城市物價高于大城市也是由于其恩格爾系數較高。就區域而言,發達地區CPI增幅小于中西部落后地區。如1~9月,北京、廣東等發達地區CPl分別增長1.6%、2.5%和3%,而云南、貴州、四川、青海、廣西、湖南等中西部地區CPI增幅均超過5%。從經濟增
長率來講,本輪經濟增長中,基本上是大城市快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又快于農村,沿海發達地區快于中西部,如果是典型的通貨膨脹,應該是經濟增長越快通脹率越高。從這一點也可以證明當前的物價上漲并不是全面的通脹。
結構性的物價上漲還有一層意義需要強調。即結構性價格上漲包含著價格結構的合理調整。也就是此輪物價上漲是由于農產品和其他資源、要素價格的合理回歸(或市場矯正)而引起的。這與貨幣供應量發行過多而引起的貨幣貶值過程明顯不同(由于實體經濟中絕大多數產品并不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相反是多數產品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結果,流動性過剩問題沖擊的不是物價,而是資產價格,導致房地產與股票價格的明顯上升,并加劇投資需求的膨脹)。另外,就物價與收入增長的對比來講,明顯的通脹必然降低購買力水平,但最近階段所引起的購買力下降并不明顯。2001~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1%,同期物價增長1.4%,實際增長9.5%,去年1~9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2%,CPI增長4.1%,實際增長8.7%,即購買力略有下降。
從中長期物價增長走勢看,我國現階段發生高通貨膨脹的可能性也較小,經濟增長與通脹的組合仍然是“高增長低通脹”,這是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的一個最基本特征。2004年GDP增長10.1%。CPI增長3.9%,2005年和2006年GDP增長10.4%和11.1%,CPI則僅增長1.8%和1.5%。2007年上半年GDP增長1 1.5%,CPI增長3.2%,預計2007年全年GDP增長11.5%,CPI增長4.7%。相對于GDP增長,目前CPI增幅依然不算高,處于可承受的增長區間。而且。從經濟增長的周期性變化看,目前經濟增長正處于或已經達到繁榮期的頂峰區間,2008年下半年或明年的經濟增長極可能出現周期性回落,這對物價增長將形成下壓作用。
因此,我們傾向地認為,2008年物價增長將像2005年一樣,趨于回落。預計CPI增長3.5%左右,宏觀調控的目標可定為4%左右。
(四)出口增長與國際收支平衡的預測
在所有宏觀經濟增長變量中,出口增長特別是貿易順差的預測是最難的。影響因素太多,而且許多因素是相當不確定的。預計2008年出口增長將是回落的,主要是出口政策調整的效果所逐步顯現。這在2007年8月份的出口增長中已有所表現。8月份出口總額為1113.6億美元,增長22.7%。比1~7月放慢5.9個百分點,比7月份大幅回落11.5個百分點,這顯示了7月份開始實施的出口政策調整的積極影響。另一個可能導致出口增長回落的因素是美國經濟增長受次級債危機的影響將趨于放慢。次級債危機的影響將會繼續深化,但不會導致美國經濟進入明顯的衰退或蕭條,不過,會使經濟持續一段時間處于相對低位增長,這對世界經濟景氣和外部對我國出口需求將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自2006年以來,出口最重要的支撐因素是國內工業產能釋放所產生的“外推效應”,如2006年受鋼材產能大量釋放及國內需求放慢的影響,我國鋼材貿易由凈進口轉為凈出口,2006年凈出口額為2450萬噸,2007年上半年則達到2510萬噸,全年鋼材凈出口預計將超過5000萬噸,而最近幾年我國新增鋼鐵產能為7000~8000萬噸,即有很大一部分的新增產能要通過出口來消化。預計2008年出口的這種“外推效應”會繼續加大。我國外貿出口政策調整在相當程度上是抑制這種“外推效應”過大。受以上“兩減一增”因素的影響,預計2008年出口增長將回落到20%左右。貿易順差將繼續有所擴大,但增幅明顯放慢。預計2008年貿易順差為3084億美元,增長20%。
二、2008年宏觀經濟增長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投資再次出現大幅反彈的可能性很大
2007年下半年GDP增長率小幅放慢,表明宏觀調控的效果有所顯現。但并不意味著回落的趨勢會持續,相反,強勁反彈的壓力仍然較大,特別是投資增長有再次出現過熱的跡象。2004年以來,我國每年都大量出臺各類宏觀調控政策,從效果看差不多都是“半年效應”,即每年上半年經濟增長都加快或反彈,下半年在當年的宏觀調控政策作用下有所放慢,第二年上半年又強勁反彈。我們預計,這一規律2008年會重演。即上半年經濟可能再次出現明顯偏熱的趨勢。理由有四:一是房地產投資特別是住宅投資繼續過熱。這是拉動投資下年反彈的最主要的內在因素,1~11月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31.8%,比上半年加快1個百分點。比全部城鎮投資快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快7.8個百分點。二是信貸投放和貨幣供應量又趨于加快。8月份開始,貸款增幅持續4個月超過17%,比上半年和上年同期明顯加快,處于明顯的高位運行(前幾年一般月份的貸款增幅在13%~15%之間)。貨幣供應量M1和M2增幅也再次回升,11月末兩者分別增長21.7%和18.5%,分別比6月末(上半年)加快0.8個和1.4個百分點,均處于2007年以來的高位。這表明當前流動性過剩問題未得到根本緩解,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投資沖動仍然很強。三是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依然不減。下半年以來地方項目投資增長繼續有所加快,1~11月累計地方項目投資增長28.6%,比上半年加快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2.4個百分點。政府換屆的效應已開始顯現,2008年將會更加明顯。四是新開工項目投資大幅提速。這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投資將繼續保持偏快增長的先行指標(一般先行3~5個月)。1~11月新加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28%,比上半年加快21.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24.3個百分點。在消費將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情況下,投資內在反彈壓力增大必然使經濟增長可能再次出現過熱的風險。
(二)結構性通脹問題主要是對民生的影響問題
結構性的物價上漲對中低收入階層的購買力影響很大,因為中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長慢,而且其恩格爾系數高,在同樣的價格水平下,其購買力下降會相當明顯。如2001-2006年,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中等收入戶、中高收入戶、高收入戶年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8.5%、9.7%、11.1%和14.5%。正因為如此。中低收入以下群體對物價上漲的感受最深。即解決結構性通脹問題。除了抑制物價總水平的過快增長,更為重要的解決民生影響問題。一方面要努力抑制食品價格過快增長,另一方面要提高對中低收入家庭的補貼力度。
(三)經濟增長受兩大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存在猛烈下調的風險
第一個不確定性因素是房地產在經過持續10年的過強繁榮后??赡芙鑺W運會召開之機出現超預期的深幅調整(一般在奧運會之后)。最主要的原因是許多住房需求是投資性或投機性的(是造成房地產泡沫的主要原因),即不少人買房的目的是追求短期性暴利,而兌現這
一“暴利”的最好時機當是奧運會召開之前。從周期性因素看,10年的房地產超強繁榮積累了相當大的投資和金融風險,應有一個逐步釋放或迅速釋放期(像美國的次貸風險釋放一樣)。所以,我傾向地認為,房地產調整的拐點越來越近。房地產投資和消費面臨三大風險:一是政策風險,不動產稅遲早要征收,這是一項長期性成本,而且不可轉嫁;二是利率上升的風險;三是周期性波動的風險。這都要消費者、投資者以某種方式承擔。相應的銀行將要承擔壞賬風險。這里再次呼吁。政府及社會不要人為抑制房地產的合理調整,讓其逐步地釋放風險對宏觀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有利,要防止的是過猛的下調而引起的過度波動。第二個不確定性就是美國經濟受次級債危機的影響可能出現衰退,而對我國出口增長產生過大的壓力,從而使我國經濟增長快速回落。盡管許多人傾向地認為美國經濟不大可能出現衰退,但許多跡象表明,次級債危機不會輕易過去,而且美國房地產的調整持續的時間不會短,并極富傳染性,因此,美國經濟即使不出現蕭條也會呈中期的走弱態勢(可能持續兩年)。這會帶動世界經濟的持續調整,從而對我國出口增長造成較大的壓力。出口增長放慢過多(速度放慢到15%~20%對我國經濟穩定增長有利)將會沖擊國內經濟的穩定增長。
三、2008年宏觀經濟政策取向
考慮到流動性過剩問題的繼續發展,“三過”問題依然突出,經濟增長盡管正在或逐步接近經濟周期的頂部區域,但地方政府的內在投資沖動仍十分強,另外受政府換屆效應及對奧運經濟增長的樂觀預期等因素的作用。2008年經濟增長可能會進一步高漲,因此,要以“雙防”為目標,采取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另外,要清醒地認識到,對經濟增長的合理調整(如周期性的)政府不應過度干預,要給市場自主調整留下足夠的空間。具體的政策建議為:
(一)要認識到繼續抑制投資增長的重要性
2005年之前出口增長是以外部拉力為主,而2006年以來出口增長是以推力為主,強大的推力和拉力的結合是導致2006年以來出口順差過大的主要原因,推力增大主要是因為投資增長持續偏熱,導致工業產能的集中釋放,外部失衡是因為內部失衡。抑制投資增長是解決內部失衡和外部失衡的關鍵。要通過繼續小幅升息和發行中長期公共債券的措施抑制房地產和工業的投資;完善信貸結構性調整政策,加大對房地產及相關高耗能產業的信貸收縮力度,同時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
(二)價格調控的重點是房價而不是物價,治理結構性物價上漲,要多管齊下
2007年二季度以來的價格大幅回升是結構性的,并不會導致全面的通貨膨脹,影響經濟增長穩定和金融危險的價格因素主要是房價的長期過快增長,而不是物價,對股市過熱的調控也相對容易,將產業升級與資本市場加快發展結合起來,并配合以合適的金融調控政策,股市會保持穩健增長。價格調控的重點是房價。抑制房價過快增長主要是要調整房地產政策,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住房基本政策是只鼓勵家庭擁有一套住房,而對投資性住房采取較嚴厲的抑制政策。同時限制外籍人員購買住房;二是加大稅收調節作用,盡快出臺征收不動產稅政策,促進“賣房”;三是對購買第二套以上住房采取嚴厲的金融抑制政策,將購買第二套以上住房的首付提高到40%以上,并將其利率大幅提升,以抑制住房的投資需求。
治理結構性物價過快增長,不能僅靠傳統的升息等抑制總需求的辦法,而要多管齊下。首先,要繼續小幅升息,逐步改變實際負利率的狀況,抑制仍然過強的投資需求。不過,由于2007年先后6次加息,我國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與中期均衡利率水平越來越近,我們估計在中期均衡利率水平在4.5%左右,因此,未來升息的空間也不大。二是增加短缺農產品的供給,提高農業的技術進步率,抑制農產品價格過快增長。增加短缺農產品的供給,一方面要增加技術投入,提高農產品的自給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對農村水利及其他基礎設施的投資,改善農業、農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同時,要加強國家對重要農產品儲備的調節作用。三是增加對城鎮和農村中低收入家庭的食品補貼。提高城鎮最低生活標準,解決城鎮最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困難。四是通過信息引導、規范市場行為,減弱通脹預期。盡管目前社會對通脹的預期明顯較強,許多生產企業和服務企業都表現出強烈的漲價沖動,我們承認通脹預期對通脹的強化作用,但如果實體經濟總體并不存在供不應求的局面,持續而明顯的通貨膨脹也是難以發生的,2004年社會的通脹預期也是比較強的,但2005年物價增幅照樣回落,預期必須與市場實際狀態相一致時才能強化通貨膨脹趨勢。除部分農產品外,目前大多數工業品是供大于求的,并不存在長期性內在大幅漲價條件。五是抑制公共服務品(如教育、醫療)和壟斷型產品或服務的“搭車”漲價。
(三)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減弱人民幣升值預期
流動性過剩,為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創造了十分好的條件。央行主要是管基準利率的穩定及其合理變化,其他利率逐步由商業銀行自主決定,應逐步縮小存貸款利息差。減弱商業銀行利潤對利差和貸款規模的依賴。從而有效地抑制商業銀行過強的貸款擴張沖動,同時,鼓勵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打破目前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減弱人民幣升值固化的預期是金融政策最迫切的任務。出口如果出現大的波動,不僅不能加速人民幣升值步伐,而且應適度下調匯率。
前三季度,在世界經濟復蘇疲軟和全國經濟增幅回落的宏觀環境下,四川經濟增勢放緩、增幅回落,但在加大投資力度、加快重大項目建設進度、助力中小企業發展等穩增長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全省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經國家統計局審定,前三季度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536.5億元,同比增長12.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51.9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9313.7億元,增長15.9%;第三產業增加值5670.9億元,增長11.3%。經濟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5.1個百分點,繼續保持追趕跨越的較快發展勢頭。
從生產看,農業生產穩定,工業增長較快,服務業加快發展,產業支撐作用較強
農業方面:前三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2551.9億元,同比增長4.5%。小春糧食增產1.8%,大春糧食作物再獲豐收,產量有望繼續保持增產。油菜籽產量增長3.1%,連續11年增產。蔬菜、水果、茶葉、水產品、畜產品等均保持穩定增長。
工業方面:今年以來,受國際國內市場需求不足影響,全省工業增速繼續放緩,但在新建企業及重點支柱行業的拉動作用下,規上工業在高基數基礎上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1%,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6.1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增長15.4%,連續五個月保持小幅回升。
主要特點:
新建企業拉動作用較強。前三季度,全省新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47戶,實現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2.8%,拉動規上工業增長3.3個百分點。
重點支柱行業增長較快。41個行業大類中38個行業增加值增長,14個行業增幅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計算機通信設備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0.5%,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8.4%,兩個行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10.6%,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2個百分點;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飲料制造業、煙草制品業和醫藥制造業等5個行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的20.8%,同比增長17.4%,拉動規上工業增長3.5個百分點;紡織、服裝制造、家具制造等3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增加值增長21.6%,礦石采選業增加值增長16.1%,拉動規上工業增長3.3個百分點。
產銷銜接較好。前三季度,重點監測的130種重點產品有80種產量增長,其中原煤產量增長3.5%,發電量增長7.6%,鐵礦石增長22.8%,磷礦石增長32.1%,白酒增長18.1%,化學原料藥增長22.5%,汽車增長133.8%,電子計算機整機增長93.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貨值1354.1億元,同比增長38.7%;工業產品銷售率達97.9%,比上半年提高0.5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
服務業方面:在交通、旅游、金融等行業增幅回升的帶動下,服務業發展繼續加快。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金融業增加值761.9億元,增長22.6%。旅游業發展態勢良好,前三季度實現旅游總收入2521.8億元,增長33.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從生產看,農業生產穩定,工業增長較快,服務業加快發展,產業支撐作用較強
農業方面:前三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2551.9億元,同比增長4.5%。小春糧食增產1.8%,大春糧食作物再獲豐收,產量有望繼續保持增產。油菜籽產量增長3.1%,連續11年增產。蔬菜、水果、茶葉、水產品、畜產品等均保持穩定增長。
工業方面:今年以來,受國際國內市場需求不足影響,全省工業增速繼續放緩,但在新建企業及重點支柱行業的拉動作用下,規上工業在高基數基礎上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1%,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6.1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增長15.4%,連續五個月保持小幅回升。
主要特點:
新建企業拉動作用較強。前三季度,全省新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47戶,實現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2.8%,拉動規上工業增長3.3個百分點。
重點支柱行業增長較快。41個行業大類中38個行業增加值增長,14個行業增幅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計算機通信設備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0.5%,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8.4%,兩個行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10.6%,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2個百分點;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飲料制造業、煙草制品業和醫藥制造業等5個行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的20.8%,同比增長17.4%,拉動規上工業增長3.5個百分點;紡織、服裝制造、家具制造等3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增加值增長21.6%,礦石采選業增加值增長16.1%,拉動規上工業增長3.3個百分點。
產銷銜接較好。前三季度,重點監測的130種重點產品有80種產量增長,其中原煤產量增長3.5%,發電量增長7.6%,鐵礦石增長22.8%,磷礦石增長32.1%,白酒增長18.1%,化學原料藥增長22.5%,汽車增長133.8%,電子計算機整機增長93.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貨值1354.1億元,同比增長38.7%;工業產品銷售率達97.9%,比上半年提高0.5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
服務業方面:在交通、旅游、金融等行業增幅回升的帶動下,服務業發展繼續加快。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金融業增加值761.9億元,增長22.6%。旅游業發展態勢良好,前三季度實現旅游總收入2521.8億元,增長33.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從質量看,財政增收,居民收入增長較快,工業效益良好,運行質量穩步提升
財政繼續增收。前三季度,地方公共財政收入1766.3億元,同比增長16.0%。地方公共財政支出3520.8億元,同比增長22.8%,其中民生支出增長較快,教育支出增長39.4%,醫療衛生支出增長27.6%。
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較快。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9元,增長14.0%,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快1個百分點。受主要農產品產量增加、價格上漲以及農民工工資水平提高的共同影響,農民人均現金收入6216元,增長16.3%,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快0.9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效益良好。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1%的大環境下,四川規上工業利潤繼續保持增長。1~8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突破千億元,達1065.6億元,同比增長8.1%,增幅居全國第三位。其中,汽車制造業、計算機通信設備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等行業利潤實現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長。
從運行環境看,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規模繼續擴大,物價漲幅繼續回落,金融平穩運行,運行環境穩中較好
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規模繼續擴大。受新增企業增多、生產發展較快等因素影響,全省勞動力需求進一步增加。截止9月末,城鎮新增就業72.5萬人,同比增長20.4%,失業人員再就業23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7.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
截止9月末,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623.9萬人,比去年末增加83.4萬人。農村新型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379.9萬人,比去年末增加865.5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338.1萬人,比去年末增加83.3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561.3萬人,比去年末增加16.7萬人。
物價漲幅繼續回落。今年以來,受食品類價格漲幅回落、翹尾影響逐步減弱等因素的影響,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繼續回落。前三季度,CPI同比上漲2.6%,比全國平均水平低0.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3.1個百分點。類商品及服務項目價格“六漲二跌”,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4.6%,衣著類價格上漲10.9%。
受能源、紡織等商品價格持續回落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連續5個月下跌,且降幅繼續擴大。前三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0.8%,降幅比1~8月擴大0.4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IPI)同比上漲0.7%,漲幅比上半年回落1.6個百分點。
金融運行平穩。9月末,全社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39919.9億元,同比增長19.4%,增速比6月末提高2.7個百分。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8987.0億元,增長20.6%。全社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4932.5億元,同比增長17.0%,比6月末提高0.6個百分。
經濟運行中值得重點關注的問題
今年以來,在國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的宏觀環境下,全省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但增勢持續放緩,經濟運行中工業保持較快增長壓力加大、部分行業效益大幅下降,農民增收難度增大等問題值得予以重點關注。
工業保持較快增長壓力加大。今年以來,受國際、國內市場需求不足影響,工業品市場需求持續減弱,前三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跌1.5%,31個?。ㄊ?、區)中絕大多數省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均呈現不同程度同比回落。四川PPI自5月份以來連續5個月同比下跌,其中5月下跌0.6%、6月下跌1.6%、7月下跌2.5%、8月下跌3.5%、9月下跌3.9%。市場需求不足導致生產增幅回落,虧損企業增多,經濟效益下滑。同時,作為工業生產先行指標的工業投資增速放緩,前三季度工業投資增長17.4%,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低2.9個百分點。
部分行業效益大幅下降。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利潤持續下降的情況下,全省工業利潤保持增長態勢,但前八個月利潤增速逐月回落,1~8月利潤增速比1~2月回落了21.6個百分點,回落趨勢明顯。1~8月,全省規上工業虧損企業1385戶,虧損總額185.9億元,同比增長124.7%。41個行業大類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虧損總額達23.6億元,另有16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同比下降22.2%,電器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利潤下降24.3%,專用設備制造業利潤下降18.6%。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保持加速上升態勢。國內生產總值一季度增長7.6%,二季度 增長8.0%,初步扭轉了去年經濟增長率前高后低、逐季下滑的走勢。與此同時,物價水平 卻出現了明顯的下降。今年前6個月累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0.8%,降幅比 去年同期增加1.9個百分點;零售物價比去年同期下降1.6%,降幅比去年同期增加1.1個百分 點。報告認為,導致經濟增長率與物價指數走勢背離這一特殊矛盾現象的原因之一是前期經 濟增長率、生產資料價格下滑的滯后。
報告指出,從長期看,由于價格水平是總需求與總供給平衡狀況的綜合反映,經濟增長 率與物價指數變化方向必然是一致的,過高的經濟增長率會引發通貨膨脹,經濟增長率長期 下降會導致通貨緊縮。但在短期中,由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在經濟景氣指標中屬于滯后指標 ,目前的價格水平往往受前一階段經濟景氣先行指標(如生產資料價格、固定資產投資等)和 同步指標(如經濟增長率、進出口等)的滯后影響,出現經濟景氣先行指標、同步指標與滯后 指標走勢不一致是完全有可能的。今年上半年出現的經濟加速增長與物價持續下降并存,正 是同步指標與滯后指標不一致的短期現象。
具體而言,對當前居民消費價格走勢影響最大的滯后因素是去年的經濟增長率的逐季下 滑和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的跌幅加深。
2001年一至四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分別增長8.1%、7.8%、7.0%和6.6%,呈現明 顯的逐季下降趨勢,對物價的運行產生了不利的滯后影響。由于經濟增長速度持續下滑,全 社會對2002年經濟增長的預期不高,甚至有很多人認為國家制定的7%的增長目標很難實現, 這種情況不利于社會信心的穩定,使擴大需求的難度加大。一方面,企業因為對經濟前景不 看好而投資的熱情不高,進而影響投資需求的增長;另一方面,居民因為對經濟增長前景不 看好而影響收入預期和消費信心,進而影響居民消費的增長。投資與消費需求增長的乏力, 導致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劇、通貨緊縮壓力的增加。經濟增長率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滯后影 響約為6~9個月,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目前仍然為負,且下降幅度不小,正是去年經濟增長率 從一季度的8.1%降到4季度的6.6%、這一階段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嚴重不平衡的綜合反映 。
樓市:“成交高峰期”轉向“最佳展示期”
從10月1日到昨天,除了郊區景點沿線上的樓盤外,北京大多數樓盤光顧的人并不多,成交情況一般。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十一長假去外地旅游人數的增加以及買房人“經驗”的增長,北京樓市已經走出“假日經濟”。
十一期間,記者在采訪中看到無論是城北京昌高速沿線的寬HOUSE、回龍觀文化社區、龍澤苑,還是城東的美林香檳小鎮、水木蘭亭等項目,售樓處門前的車不少,售樓處內或樣板間里看房的人也不少。但售樓人員卻告訴記者,與節前相比,看房的客戶成交不多,多數屬于出游郊區順道“瀏覽”的客戶。寬HOUSE銷售負責人權慧峰的看法比較有普遍性:“假日經濟對樓市已經沒有任何作用,在假期到售樓處來的人更多的是在9月就已經有意向,利用假期帶著親朋好友來進行現場‘比對’和‘抉擇’的,因此,十一期間,成交情況并不比平時好,相反,有的項目還有退房的?!?/p>
一些一線的樓盤銷售人員認為,從目前的趨勢看,“十一黃金周”正在由前幾年的“成交高峰期”轉向“最佳展示期”。這就意味著,今后如果哪個項目想在年底取得比較好的銷售業績,就應當利用“十一”的長假充分展示自己,把售樓處、小區的綠化、環境、房子的外立面、配套設施等都做好,讓買房人能親身感受未來新家的居住環境。五一、十一將成為買房人“比對”開發商實力的“現場房展會”,而這兩個長假期間各個樓盤的現場情況如何將會直接影響日后的銷售。
車市:人氣雖旺銷量仍少
記者從京城幾家車市了解到,亞運村汽車市場、北方汽車交易市場、中聯汽車交易市場等在節日期間都舉辦了購車節活動,市場人氣比平日有所增加。據車市經銷商稱,購車節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前來看車,但是與看車市逛車市的人流相比真正買車的消費者卻不多。
據亞運村汽車市場的有關人士告訴記者,今年國慶節期間亞市平均每天客流量在4000人至5000人左右,比往年同期客流量略少,氣氛濃厚但市場冷清。節日期間,亞市銷量并不理想,平均每天銷售20輛至30輛車。這位人士強調說,根據往年的經驗,節日期間市場的銷售情況普遍不及平日,這樣的銷售數字是在計劃當中的。因為節日期間逛車市的消費者,普遍看車針對性不強,絕大多數就是體驗一下市場中過節的氣氛或是大體了解一下市場,購買不是最終目的。
市場專業人士分析稱,節日期間“人氣見旺、銷量萎縮”是多年來的市場規律。主要原因在于長假前的一周至兩周時間,市場銷量通常會有明顯增長,出現節日消費的提前釋放;同時,節日期間不能上牌也抑制了購買。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今年轎車消費市場與前兩年相比增速明顯減緩,汽車市場銷量持續低迷。
不過,據經銷商介紹,從汽車市場的情況來看,標致307、伊蘭特、福美來等新型中檔轎車是市場的熱點,而相對來說,捷達、桑塔納等老車型受到了冷落。對于近來車市的冷清,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將一直延續到年底。由于從明年起,我國將取消對進口車的許可證限制,這意味著明年買進口車將更容易。因此,若沒有特別的利好消息,年內車市可能還是不溫不火。
消費品零售額:到了七十億
今年十一黃金周,京城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70億,比去年同期上升了近一成。據北京商業信息咨詢中心抽樣調查,節日7天,本市85個企業近千家店鋪實現銷售收入10.3億,同比增長6.5%.百貨店、超市、建材市場等的銷售情況紛紛較去年有明顯上升。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信貸投放節奏;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428(2010)09-0013-03
一、遵循科學發展觀,把握信貸投放節奏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進入2010年,盡管國際金融危機的直接沖擊已經緩解,全球經濟復蘇的基礎卻仍非常脆弱,美日歐等主要經濟體在內需和就業等方面仍沒有大的起色。同時,國內宏觀經濟運行也面臨諸多壓力。
鑒于上述宏觀形勢,用科學發展觀來統領商業銀行各項工作,尤其是信貸管理工作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
(一)信貸超額投放形成的結構失衡要求商業銀行準確把握信貸節奏
在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2009年我國經濟工作立足于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此。2009年成為全國信貸大投放的一年。然而,盡管信貸的大規模擴張有效地抑制了經濟總量增長的下滑,對我國積極應對危機,推動經濟企穩回升貢獻重大,但對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卻作用有限。而信貸風險暴露總是有相當長的滯后性,特別是在我國銀行業機制轉換不到位、管理水平跟不上的情況下,過去一年多來,為應對危機、支持經濟企穩向好而大量投放的貸款面臨著很大的風險壓力。因此,控制好2010年全年信貸增量、把握信貸投放節奏和結構,是當前銀行信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要求銀行準確把握信貸投向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運用在銀行信貸管理工作中,就是要將有限的資源突出地調整和投入到與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相關的方面。而當前這一根本利益主要體現在緩解資源瓶頸、抑制資產價格泡沫、關注民生和中小企業發展、實現節能減排的綠色經濟發展等方面。
因此,加快發展“綠色信貸”,通過對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這既是銀行社會責任的體現,也是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要求,更是銀行本身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三)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求信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投放
實現我國經濟科學、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強調資源、環境、生態、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可持續。只有按照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配置資源,維護各方面生態的平衡,才能實現全面可持續的發展。金融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金融生態的穩定正是科學發展觀理論的題中之義,失衡必將影響經濟的發展,造成我國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波折。
(四)統籌兼顧要求銀行在信貸工作中既要考慮經濟效益又要兼顧社會效益
作為商業銀行,追求經濟效益無可厚非,但是,正確運用信貸手段,發揮自身在支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也是商業銀行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商業銀行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統一到中央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統一到中央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上來。既要保持信貸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進一步加大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又要提高針對性和靈活性,發揮信貸對調整經濟結構的促進作用。
二、銀行業超常規過量信貸投放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一)信貸過量投放對急需加大發展的實體經濟企穩回升作用有限
2009年一季度信貸巨額投放后,主要經濟指標并不十分理想,而2010年1月份的信貸投放量與經濟增長幅度的差異依然巨大。這說明天量信貸投放沒有進人經濟實體,或者進入了經濟實體而沒有到生產、流通、消費環節。
(二)信貸過量投放易造成流動性過剩和資產價格泡沫,不利于股市、樓市的健康發展
2009年我國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9.59萬億元,同比多增4.69萬億元。在30%的貨幣供應增長的情況下,經濟增長只有8%左右,同時CPI是負的。據測算,大概不到1/3貨幣供應量被實體經濟吸納,而有2/3進入到了資產領域,這造成了兩方面的問題:
一是推動了股市、房市價格的泡沫。
二是造成市場資金價格倒掛,閑置資金在企業與銀行之間、銀行與銀行之間倒騰牟利。2009年曾出現了一部分企業將借來的信貸資金,通過票據貼現與定期存款之間的利差進行套利的情況。
(三)銀行巨額資金過于集中投向政府融資平臺等領域,給未來信貸資產帶來較大的風險隱患
首先是銀行的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集中度較高,如一些銀行發放的貸款中,一般性貸款占比不到60%,其中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就占30%。雖然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有政府財政信用做擔保,但由于在獲得銀行貸款時各家銀行都要求擔?;驅①J款的還款計劃納入財政預算,這將導致政府擔保杠桿率較高;且地方政府往往通過多個融資平臺從多家銀行獲得巨額信貸資金,形成多頭舉債,負債率居高不下,導致銀行在這一領域的信貸風險日益提高。
二是沉淀在房地產領域的貸款量巨大,據統計,2009年房地產貸款新增量達到2萬億元。在貸款總新增量中的比例平均約占20%左右,而在中小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更是高達40%左右。一旦房地產行業出現問題,將給銀行信貸資產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
(四)信貸過量投放不利于企業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不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銀行信貸集中于政府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領域,造成的關聯問題是傳統行業產能過剩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低下、新興產業發展不足并存。
國家實施寬松貨幣政策、推進信貸投放的初衷一方面是抑制傳統行業產能過剩,另一方面是積極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拉動內需,重點是加強新興制造業和深加工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但與強烈的信貸投放沖動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銀行對新興產業在信貸政策、風險管理機制、市場規劃上的準備卻嚴重不足,在短期利益驅動下。必然導致投放的偏向和“跟風放貸”。
從2010年1月末的數據看,中小企業新增貸款占全部企業新增貸款的比重為19.7%,比年初下降5.2個百分點。從余額看,中小企業貸款占全部企業貸款的比重為22.1%,比年初下降0.1個百分點。信貸資金投放的不足也導致了民間借貸成本的上升。這不僅嚴重限制了其進行產業轉型、科技創新以及建立自主品牌,抑制了民間資本再投資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形成中國健全的內生性經濟增長機制。
三、銀行信貸有節奏均衡投放是科學發展觀深刻內涵的必然要求
(一)信貸均衡有節奏投放,是保持金融資源合理配置和經濟生態穩定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學發展觀
“發展是第一要務”所決定的
從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來看,信貸的均衡投放不是平均投放,而是依據經濟運行的實際需求來把控信貸投放的數量與節奏,“均衡”既指總量的均衡,也指結構的均衡,即信貸投放結構與經濟結構的合理需求達到均衡,確保經濟有效率地運行。
一是要與實體經濟運行的需求進度匹配(即數量和時間)。從滿足實體經濟和工商企業各個時期的資金需要出發,銀行應當均衡地按需投放信貸。
二是要與實體經濟需要的投放對象、投放領域匹配。就是要把有限的信貸資金投向國家支持的、關系民生的、資金最短缺的行業和領域,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二)信貸均衡投放,是銀行業順應國家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調整的必然選擇,也是科學發展觀強調的持續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國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不但要在經濟增長總量上保持一定的水平,更要在經濟產業結構調整上做文章,這既要控制“兩高一剩”行業,又要發展新型制造業、形成自主科技創新能力、擴大內需。商業銀行一是要保證信貸行業集中度的均衡,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二是要保證信貸投放與產業結構調整的時間進度均衡匹配,否則對經濟結構調整的作用將是反向和有害的。
(三)信貸均衡有節奏投放,是銀行業自身風險控制、審慎經營的內在要求,也是科學發展觀倡導的“綠色”“生態”發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中國銀行業可持續發展面臨“四大挑戰”。一是不良貸款反彈壓力明顯;二是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壓力逐步加大;三是案件風險防范壓力長期存在;四是金融信息科技保障壓力依然存在。因此,銀行只有按照企業經營的實際資金需求進度進行信貸投放,才能保證信貸資金的合理使用,從而控制信貸風險;而均衡投放也能減輕銀行風險評審和管理的集中性壓力,降低操作風險等內生性風險的概率。
(四)信貸均衡有節奏投放,有利于落實國家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抑制房地產過熱發展等有保有壓政策,也是科學發展觀著力關注民生、協調統籌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履行金融企業社會責任的必然要求
圍繞宏觀經濟發展的大趨勢進行戰略布局,是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當前,應特別關注國內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滯后、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房地產經濟過熱、居民個人消費需求多樣化、國家城鎮化發展等問題,密切關注市場,加強對宏觀政策及其趨勢的研究,在大的經濟周期內堅持逆向發展思維,合理把握發展節奏,履行商業銀行的社會責任。具體而言,當前必須控制好信貸增量,把握好投放節奏,推進政府融資平臺“解包還原”工作,嚴控房地產貸款,切實將有限的信貸資源投向有利于國計民生發展的行業和企業,并在發展路徑、商業模式、經營管理、業務流程,服務渠道與金融產品等方面形成特色和品牌。
四、商業銀行在促進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過程中的主動作為
首先,商業銀行在信貸投放規模受到控制和貨幣政策逐步收緊的情況下,應按照國家及監管部門的要求,主動確保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繼續推進,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一是繼續支持各地“十一五”規劃的重大市政基礎設施的投入:二是可以加大對國家級戰略產業的信貸投放。
其次,商業銀行應正視超常放貸的隱患。加強風險排查和管控力度,主動調整信貸結構和客戶結構,保持銀行信貸質量和持續發展。一是可以探索信貸業務的優化方案,梳理存量貸款客戶,列出集中度高行業的客戶,通過信貸資產轉讓、發行信托理財計劃、逐步調整退出等方式調整貸款余額,將有限資源用于國家重點項目。二是通過加強對信貸資金流向和用途的監管,從源頭上保證信貸資金更多地流向實體經濟。三是控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房地產貸款的集中度,嚴控自有現金流不足,完全依賴政府擔保補貼的新開工項目貸款。
*年,我國多項宏觀經濟指標的增長比上年有所加快,整體經濟基本實現了“又好又快”的發展目標。
1.經濟增長率再創新高。*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呈逐年小幅加速趨勢,總體經濟運行保持了“高增長、低通脹、高效益”的良好局面。預計*年GDP為24.3萬億元,比上年實際增長11.5%,加快0.4個百分點。
2.受結構性因素的影響,物價增長明顯回升。今年1-8月,累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長3.9%,比上年同期加快2.6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同比增長9.8%,比上年同期加快8個百分點,對CPI增長的貢獻率高達80%以上(拉動CPI增長3.2個百分點),即物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力是食品類價格短期爆發性增長。預計全年CPI增長4.3%,超過年初預計的調控目標,但仍處于可控的范圍內。
3.就業增長形勢良好。今年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62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70%,創下實施積極就業政策以來同期最好水平。預計全年城鎮新增就業將突破1200萬人。城鎮凈增就業量將首次突破1000萬人,達到1011萬人,比上年增加32萬人。這得力于經濟增長的快速平穩增長,也與積極就業政策的逐步落實密切相關。
4.工業增長創10年來的新高,效益進一步提升。受出口和投資持續高增長的帶動,今年工業增長比前幾年明顯加快。1-8月,累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4%,比上年同期加快1.1個百分點。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四季度會有所放慢,主要是受出口增長放慢的影響。企業效益繼續好轉。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9026億元,增長42.1%,比上年同期加快16.6個百分點。
5.三大需求繼續強勁增長,內外需增長的不平衡與內需結構不平衡均有所改善。投資增長繼續偏快。今年1-8月,累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7%,比上年同期回落1.5個百分點,預計全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達12.1萬億元,增長29%,比上年有所加快。從內需增長看,一個積極的變化是消費增長明顯提速,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趨強。1—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7%,比上年同期加快2.1個百分點,預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9萬多億元,同比增長16.2%,比*年加快2.5個百分點。出口增長繼續高增長態勢,受出口稅收政策調整的影響,8月份以后出口增長將趨于放慢。預計全年出口和進口分別達1.2萬億美元和9480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4.3%和20%,外需放慢內需加快(主要是消費增長加快)有利于改善內外經濟的不平衡。*年貿易順差至少可達2570億美元。
二、*年經濟增長趨勢預測
(一)經濟增長走勢分析與預測
對*年宏觀經濟發展的基本判斷是:國民經濟將繼續保持11%以上的高位增長。從季度和年度增長來看,經濟正在達到或接近周期性繁榮的頂部區域(經濟增長從年度上講,最高點可能是*年,而季度上最高點可能是*年上半年),*年下半年或后年很可能進入溫和調整期。
一是消費增速明顯加快是經濟增長周期處于中部區間(繁榮期頂部區域)的一個重要信號。這是因為,隨著人們對經濟增長信心的增強及前期收入的快速增長,開始擴大消費,即經濟擴張由投資轉向消費(投資增長仍處于高位)。因此,經濟增長將處于周期性最繁榮的區間。20世紀80年代的兩次周期和90年代上半期的一次周期即是如此。當消費增長達到頂點時,投資增長便會明顯回落,經濟增長也隨之回落。這次繁榮期持續的時間比以前任何一次都長,主要是由于國內消費結構升級與產業發展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及與世界經濟景氣重疊而形成的投資與出口的持續性“雙擴張”。
二是物價增長進入第二波上升,其中價格增長的結構變化最引人關注,顯示經濟周期中增長率變化的信息。當前,價格增長的特點是CPI加速而PPI(生產資料價格指數)減速、生產資料價格放慢而生活資料價格加快,這是經濟處于擴張后期的基本特點。兩輪價格上漲中生產資料價格的不同走勢,可能意味著經濟周期中增長率階段性變化正在醞釀中。
三是預計國內房地產在*年下半年后將進入適度調整期,會使投資增長有所減速。房地產特別是住宅繁榮已持續10年,估計在*年奧運會之前,房地產仍將保持偏熱增長態勢,正處于中期繁榮的頂部區,但由于受多重因素的作用,房地產在奧運會后可能步入中期調整期。主要原因是:持續過高的房價對住宅需求的抑制作用、供給的釋放及貨幣信貸的收縮效應,以及人們對奧運會后房價上漲預期的變化等。房地產調整將明顯地帶動鋼鐵、水泥等相關重化工業調整,整體投資增長將會逐步放慢。另外,受出口政策調整的影響及世界經濟增長可能逐步放慢的影響,出口增長將趨于放慢,對投資增長也將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GDP增長的高位走平,主要是源于周期性的因素及人們對奧運會房價預期的一定變化,當然還有世界經濟增長周期變化的影響。預計*年,我國GDP可望突破28萬億元,增長11%,其中,上半年可能超過11%,下半年會有所回落。工業增加值的增長率將受出口放慢的影響有所回落,但受國內消費旺盛的支撐,會繼續保持高位增長,預計增長17.5%。為了與以前經濟增長目標保持一致,國家對GDP增長的預期目標仍將設定為8%。
(二)投資、消費和就業增長分析和預測
受高收益率和流動性過剩問題突出等的影響,*年投資增長呈逐季上升趨勢,但*年投資增長可能趨緩,并逐漸步入周期性的調整期。房地產增長和出口增長可能雙雙調整,將是投資回落的直接動因。正因如此,流動性過剩問題在*年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這是經濟發展的一種積極性變化。與之相反的是,消費增長將繼續有所加快,成為周期性的變化。這種變化對節能降耗目標的實現是有利的,因為投資增長放慢意味著高耗能產業投資增長和產出增長的放慢,同時,由于經濟的適度調整,將影響企業的利潤,一些高耗能的落后企業將會被市場逐步淘汰。
預計*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為15.07萬億元,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首次突破10萬億元,達10.5萬億元,增長16.5%。
*年,我國的就業增長形勢依然較好。目前,盡管城鎮單位新增就業有放慢的跡象(主要是由于外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就業增長有所放慢),但工業企業就業增長一直會保持6%以上的較快增長態勢,預計*年這一趨勢會延續。利用就業彈性預測方法,預計*年城鎮凈增就業量將達到1032萬人,新增就業崗位繼續突破1200萬個。*年,城鎮就業增長的目標可設定為新增城鎮就業1000萬人,失業率控制在4.5%以下。
(三)物價增長走勢分析與預測
今年以來,我國物價上漲進入*年以來的第二個上升期。二季度,CPI同比增長3.6%,比一季度加快0.9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2.2個百分點;三季度繼續加快,特別是7月和8月CPI增長分別上升到5.6%和6.5%的相對高位,引起了社會對未來發生通貨膨脹的擔憂。事實上,此輪物價加速上漲,不是一種內在的長期趨勢,而是由于部分糧油及肉類產品階段性的供應緊張而形成的價格“擾動”,不會對未來造成明顯的通貨膨脹壓力。
*年,物價繼續加速上升的可能性較小,原因有:一是目前推動物價大幅回升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價格。本輪經濟周期以來,除食品類的核心產品價格上漲率一直在1%上下窄幅波動,今年核心產品價格上漲率僅為0.7%,這說明經濟增長的內在通貨膨脹的壓力不大。推動食品價格上漲的農產品漲價帶有恢復性質,原因是短期性的供求不平衡;而且,我國農產品的供應是完全有保障的,豬肉的缺口持續時間也不會太長。因此,此輪物價上漲的走勢在性質上與*年至*年相似,持續性不強。*年10月,食品價格上漲首次突破5%(5.1%),持續了13個月,成為導致CPI短期內快速上漲的主要原因。這次物價上漲也是源于食品價格的明顯上升。*年12月,食品價格再次突破5%(5.8%),目前已持續了9個月,預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二是在現階段的增長環境中,流動性過剩與貨幣供應量的持續偏快增長難以傳導到CPI上。多年來,我國貨幣供應量M,都保持了17%-19%快速增長水平。去年以來,雖然MI增速明顯加快,反映了流動性過剩問題日趨嚴重。但由于實體經濟中絕大多數產品并不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相反是多數產品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因此,流動性過剩問題沖擊的不是物價,而是資產價格,導致房地產與股票價格的明顯上升,并加劇投資需求的膨脹(投資的膨脹在經過一段時間后會通過增加產能、抑制產品價格上漲),即近階段貨幣供應量增加或流動性過剩與CPI關系較弱。因為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不在貨幣方面,所以,這是對近期物價增長走勢比較樂觀的原因。
從長期物價增長走勢看,我國現階段發生高通貨膨脹的可能性也較小,經濟增長與通脹的組合仍是“高增長、低通脹”。這是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的一個最基本特征。*年GDP增長10.1%,CPI增長3.9%,*年和*年GDP增長10.4%和11.1%,CPI則僅增長1.8%和1.5%。今年上半年GDP增長11.5%,CPI增長3.2%,預計今年全年GDP增長11.5%,CPI增長4.3%。相對于GDP增長,目前CPI增幅仍較低,處于可承受的增長區間。
因此,可原則判斷,明年物價增長將像*年一樣,趨于回落。預計CPI增長3.5%左右,宏觀調控的目標可定為不超過4%。
(四)出口增長與國際收支平衡的預測
在宏觀經濟增長的各項變量中,出口增長特別是貿易順差的預測難度較大,影響因素較多,而且許多因素是不確定的。預計*年出口增長將是回落的,主要是出口政策調整的效果逐步顯現。今年8月份的出口增長已有所表現。8月份,出口總額為1113.6億美元,增長22.7%,比1-7月放慢5.9個百分點,比7月份大幅回落11.5個百分點,顯示了7月份開始實施的出口政策調整的積極影響。可能導致出口增長回落的另一個因素是:美國經濟增長受次級債危機的影響將趨于放慢,次級債危機的影響將會繼續深化,雖不會導致美國經濟進入明顯的衰退或蕭條,卻會使經濟持續一段時間處于相對低位增長,對世界經濟景氣和外部對我國出口需求將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白*年以來,我國出口最重要的支撐因素是國內工業產能釋放所產生的“外推效應”,如*年受鋼材產能大量釋放及國內需求放慢的影響,我國鋼材貿易由凈進口轉為凈出口。*年,我國凈出口額為2450萬噸,*年上半年,則達到2510萬噸,全年鋼材凈出口預計將超過5000萬噸。最近幾年,我國新增鋼鐵產能為7000-8000萬噸,即70%的新增產能是通過出口增長來消化的。預計*年,我國出口的這種“外推效應”會繼續加大。外貿出口政策調整在相當程度上是抑制這種“外推效應”的擴大。受以上“兩減一增”因素的影響,預計*年出口增長將回落到20%左右。貿易順差將繼續有所擴大,但增幅明顯放慢。預計*年,我國貿易順差為3084億美元,增長20%。
三、*年宏觀經濟政策取向
考慮到流動性過剩問題的影響,“三過”問題依然突出,經濟增長盡管正在或逐步接近經濟周期的頂部區間,但地方政府的內在投資沖動仍十分強勁;同時,受政府換屆效應及對奧運經濟增長的樂觀預期等因素的作用,*年,我國經濟增長可能會進一步高漲。因此,可將“雙穩健政策”調整為“穩中適度從緊政策”,繼續保持政策的穩健性和連續性,但貨幣政策要適當加大緊縮力度,特別是要防止實體經濟偏熱與虛擬經濟偏熱的相互強化,形成全面過熱的風險。
1.要認識到繼續抑制投資增長的重要性。*年之前,我國的出口增長是以外部拉力為主,而*年以來,出口增長是以國內投資的推力為主,強大的推力和拉力的結合,是導致*年以來出口順差過大的主要原因。推力增大,主要是因為投資增長持續偏熱,導致工業產能的集中釋放,外部失衡是因為內部失衡。抑制投資增長是解決內部失衡和外部失衡的關鍵。要通過繼續小幅升息和發行中長期公共債券的措施抑制房地產和工業的投資;完善信貸結構性調整政策,加大對房地產及相關高耗能產業的信貸收縮力度,同時,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
2.價格調控的重點是房價而不是物價,同時加強物價監管和調節。目前,影響經濟增長穩定和金融危險的價格因素,主要來自房價的長期過快增長。價格調控的重點是房價,要抑制房價過快增長主要是調整房地產政策:一是住房基本政策是只鼓勵家庭擁有一套住房,而對投資性住房采取較嚴厲的抑制政策,同時限制外籍人員購買住房;二是加大稅收調節作用,盡快出臺征收不動產稅政策,促進“賣房”;三是對購買第二套以上住房采取嚴厲的金融抑制政策,將購買第二套以上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提高到40%-50%,并將其利率調整到10%以上,抑制住房的投資需求。要加強物價的監管和調節,嚴肅查處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不正當價格行為。有關政府部門要及時監測國內外糧油等農產品價格的變動,同時做好糧、油、肉、蛋、奶等主要食品的生產、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食品價格特別是豬肉等價格的大幅上漲,已對城鄉低收入居民形成了較大的支出壓力。要建立對困難群體補貼的長效機制,可將對困難群體的生活補貼分成兩塊:一是常規部分,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逐年提高;二是根據基本生活品非正常價格變動情況,對困難群體進行相應的直接補貼。
關鍵詞:投資時鐘;經濟周期;中國資本市場
中圖分類號:F830.9:F832.48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5.40 文章編號:1672-3309(2012)05-96-03
一、投資時鐘介紹
投資時鐘是由美林證券根據美國完整的超過30年的資產和行業回報率數據提出的投資概念,即將經濟周期分為衰退、復蘇、過熱和滯漲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由經濟增長和通脹的變動方向來唯一確定;同時每一階段都對應債券、股票、大宗商品或現金中的某一特定資產類別。
(一)長期增長和經濟周期
從長期看,經濟增長取決于生產要素的可獲得性、勞動力、資本和生產能力的提高。從短期看,經濟經常偏離可持續的增長路徑。政策制定者的工作就是要使其回復到可持續增長路徑上來。在潛能之下的經濟增長會使經濟面臨通貨緊縮的壓力,而經濟增長持續保持在潛能之上則會導致破壞性通脹。美林投資時鐘理論采用產出缺口來描述經濟增長走勢,用CPI來描述通脹。拐點判斷方面,金融市場上一貫將增長率的短期偏離認為是其長期趨勢的改變。正確地識別拐點可以通過改變資產配置而盈利,但生硬套用該理論也可能會出現錯誤。針對上述情況,美林的投資時鐘理論中引入了增長評分卡的概念,增長評分卡是一個基于央行政策、OECD領先指標、商業信心指數和實際GDP市場共識預測的擴散指數。它是關于GDP增長方向的很好的6個月的領先指標,可有效用于拐點判斷。
(二)經濟周期的4個階段
美林將經濟周期分為4個階段――衰退、復蘇、過熱和滯脹。
1.衰退階段。經濟增長停滯,產能過剩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驅使通脹降低。企業盈利微弱,實際收益率下降。央行下調短期利率刺激經濟,進而導致收益率曲線急劇下行,此時債券是最佳選擇。
2.復蘇階段。舒緩的政策起了作用,GDP增長率加速并處于潛能之上。同時因空置生產能力還未耗盡使得通脹繼續下降,企業盈利大幅上升,這個階段是股權投資者的“黃金時期”,股票是最佳選擇。
3.過熱階段。企業開始面臨產能約束,增長減慢,通脹抬頭。央行加息給經濟降溫,此時GDP增長率仍處于潛能之上,收益率曲線上行趨緩,股票的投資回報率取決于利潤增長與估值下降的權衡比較。大宗商品是最佳選擇。
4.滯脹階段。GDP的增長率降到潛能之下,但通脹卻繼續上升,產量下滑,企業為了保持盈利而提高產品價格,導致工資一價格螺旋上漲。只有等通脹過了頂峰中央銀行才能有所作為,這就限制了債券市場的回暖步伐。企業的盈利惡化,股票表現非常糟糕。此時現金是最佳選擇。
(三)投資時鐘在美國的測試結果
美林利用美國超過30年的資產和行業回報率數據(1973年4月至2004年7月)驗證了投資時鐘的合理性。以下是一部分研究成果。
1.美國不同資產類收益率:(1)所有資產中股票表現最好,年均實際回報率達到6.1%,相比債券收益率,存在約2.5%的股權風險溢價;(2)債券的收益率高出現金2%,反映其久期風險和違約風險。
2.不同經濟周期階段中資產的收益率比較。根據不同階段各資產的收益率情況,美林展示了投資時鐘的理論對角線和實務對角線。其中理論對角線表示每一時鐘階段的理論最佳資產選擇,在衰退、復蘇、過熱和滯脹期分別對應債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現金;實務對角線則反映每一階段實際收益最好的資產,除滯脹期大宗商品代替現金外,其余階段資產表現與理論對角線相同。
二、投資時鐘在中國資本市場的應用
(一)主要指標和參數選擇
將投資時鐘理論應用于中國資本市場,首先是要選擇合適的指標和參數,用于確定周期的不同階段以及各資產的收益情況對比。對于經濟周期的判斷,美林投資時鐘采用產出缺口來描述經濟增長走勢,用CPI來描述通脹。在我國,影響宏觀經濟增長的因素很多,單純以產出缺口度量增長復蘇與衰退的方式很難實際運用于中國經濟周期的解釋與定義中。當前的研究中,用于表征中國經濟增長的指標主要有就業率、工業增加值、GDP增長率等,也有機構采用多個宏觀指標,通過建立多因素模型進行綜合描述和判斷。本文我們主要采用月度工業增加值增速與季度累積GDP增長率相結合的方式描述經濟增長,通脹部分仍采用投資時鐘理論使用的CPI增長率來描述。
在各資產的收益情況對比中,本文對股票和債券資產分別采用滬深300指數和上證國債指數作為表征指標,大宗商品方面使用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CPI),現金部分采用復利計算的3個月定期存款利率作為表征指標。
(二)經濟周期選取
對于經濟周期時長的選取,投資時鐘理論由美林首次提出時,是對自1973年4月至2004年7月美國超過30年的時間周期進行研究分析。該理論在我國的具體應用,當前不同機構的研究各有不同,其中一個主要區別在于起始時點的選擇,如以1991年底滬深證券交易所成立作為資本市場的形成標志,開始統計股票資產收益情況;或按中國股市與經濟增長相關程度截取起始點,比如2000年后總市值首次突破GDP總量的40%。盡管從統計學的角度,樣本空間越大統計分析所能體現的意義就越突出,但另一方面,由于投資時鐘理論的主要應用是對各經濟周期中不同資產的風險收益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合理選擇資產配置方案,這就要求資本市場具有較高的成熟度以及對于宏觀經濟走勢變化的較高敏感度。對中國資本市場而言,由于起步時間晚,發展過程短,市場本身一直處在一個逐步走向成熟的階段,很多時候(尤其是發展初期)其對于經濟的反映程度會受到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導致統計結果不顯著。近年來,經歷了2007年的股市暴漲暴跌之后,隨著資本市場的日趨成熟,市場的走向與宏觀經濟發展趨勢密切相關,加之一些可以準確反映資產收益走勢的綜合指數,如滬深300、中國大宗商品CCPI等的陸續,投資時鐘理論的適用條件日益完善,理論中有關把握經濟周期、判斷經濟形勢以及資產配置決策等內容也將具有越來越多的借鑒意義和應用價值。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自2008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經濟依次走過了衰退、復蘇、過熱、滯脹四個階段。本研究將選取2008年下半年為起始點,通過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的宏觀經濟數據確定完整的投資時鐘,并對這一時期股票、債券、大宗商品和現金等資產的風險收益情況按照周期中的不同階段進行統計分析。
(三)經濟周期不同階段的確定
在美林投資時鐘理論對于不同階段的定義中,衰退期為經濟與通脹雙降,復蘇期為經濟增長通脹下降,過熱期為經濟通脹雙增,滯脹期為經濟下降通脹增長。通過環比數據確定增長走勢,從而將每一個月份都分別歸納在某一個階段內。本研究中我們采用類似的確定方法,將每月的同比增長數據與上月比較,確定該月所處階段。比如某年4月份經濟增長為10%,通脹率為5%,5月份上述兩個指標分別為8%和6%,則判定5月為滯脹階段。
指標選擇方面,經濟增長指標使用月度工業增加值增速與季度累積GDP增長率加權平均處理,具體計算方法為:某月經濟增長值=1/3*當季累積GDP增長率+2/3*當月工業增加值增速。由于國家公布的月度工業增加值增速指標每年1、2月合并計算,本研究使用此數據時,將分別與上月和下月數據平均計算,得到1月和2月的估計值。
根據上述分析方法,我們對自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的相關宏觀經濟數據進行統計和處理,分別判斷出每一個月份所處的經濟周期階段。結果表明,在所有42個月份中,衰退期占12個月、復蘇期9個月、過熱期10個月、滯脹期11個月,總體來說各周期階段分布較為平均。從時間上看,大致可以將上述3年半的時間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自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此期間,中國經濟完整走過了一個時鐘周期,依次經歷了衰退(2008年7月-11月)、復蘇(2008年12月-09年7月)、過熱(2009年8月-11月)、滯脹(2009年11月-10年10月)四個階段。第二部分是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這段時間內盡管通脹壓力持續走高,但經濟并未直接掉頭下降,呈高位震蕩態勢,在時鐘階段上反映為滯脹期和過熱期的反復,之后最終確認滯脹期。第三部分是自2011年8月至2011年12月,滯脹期確認之后,經濟步入衰退,開啟了下一個時鐘周期。
(四)不同資產在周期各階段的收益率對比
根據已確定的經濟周期各階段,分別按月計算不同資產的平均收益率,其中各資產的表征指標分別為:股票:滬深300指數;債券:上證國債指數;大宗商品:中國大宗商品指數;現金:3個月定期存款利率。
按上述方法計算出的不同階段各資產平均收益率,得到投資時鐘在中國的實務對角線。結果表明,與投資時鐘在美國的測試相同,時鐘前三階段的最佳資產分別為債券、股票和大宗商品,收益率分別為7.1%,40.8%和26.8%。滯脹期于美國投資時鐘不同,股票超過大宗商品成為最佳資產,收益率為20.4%,同時也超過理論對角線上現金的2.2%。
三、總結
(一)投資時鐘的資產配置決策分析
根據不同階段各資產的收益率情況,美林展示了投資時鐘的理論對角線和實務對角線,其中理論對角線表明在各階段理論上最佳的資產選擇,即衰退期選擇債券,復蘇期投資股票,過熱期追捧大宗商品,滯脹期現金為王;實務對角線反映每一個時鐘階段中,實際收益最好的資產。
我們分別統計了中國資本市場中各資產在不同時鐘階段中的表現情況,結果表明,前三個階段中各理論最佳資產的收益明顯好于其它。同時,分別考察股票、債券和大宗商品,其在不同階段的時鐘表現也非常顯著,說明各資產對于經濟周期變化確實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從總體水平上看,債券的平均收益最高,其高出現金的部分基本上可以看作長久期風險和信用風險溢價,這一點與投資時鐘在美國的測試結果相同;與美國歷史結果完全相反的是,中國資本市場上股票的表現最差??偟膩碚f,投資時鐘理論對于我國資本市場的走勢預期、資產配置決策以及風險管理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
(二)投資時鐘理論的深入探索與展望
首先,在周期確定方面,本文使用工業增加值與GDP增長兩項宏觀數據相結合的表征方法,當前已經有很多研究對宏觀經濟數據與經濟周期變化的關系進行深入探索,具體方法包括歷史數據回歸、多因素分析等。實際上,對于經濟周期的準確判斷和預測,是投資時鐘理論有效應用的前提,而對拐點的預判更是及時調整資產配置,避免風險的有效手段。后續的探索工作將嘗試引入增長評分卡的概念,在未來經濟走勢預測方面開展探索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