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0 14:47:21
序論:在您撰寫心理健康的小知識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高職 心理健康教學 實效性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9-0038-01
隨著高職的不斷擴招,學生的生源情況更為復雜,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預防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增強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顯得尤其重要。
一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不強的原因分析
1.師資力量薄弱
高職院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人員較少,很多心理健康教育角色都是由德育教師或思想政治教師擔任的,高職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化程度較低是導致高職健康心理教學實效性不強的重要原因。這些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沒有全面系統的了解,更沒有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服務的專業素養,從而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發展。
2.心理健康教學的隨意性較強
在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出現了隨意性較強的現象,主要表現在:(1)課程教學時間安排的隨意性大,有的學校安排在一年級的上學期,有的安排在下學期,有的安排在二年級或三年級。(2)必修課和選修課的隨意安排。有的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安排為必修課,有的安排為選修課,一切都是按照學校的意愿、隨意安排的。(3)教學內選擇的隨意性強,在進行心理健康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般都是根據自己的興趣觀點,隨意選擇教學內容與教材,教學隨意性強影響了高職心理健康教學效率的提升。
3.教學方式落后
雖然在高職院校大部分都設有多媒體教室,但多媒體教室的數量有限,難以滿足心理健康教學的現實需要。在教學中,依然是靠教室單方面進行知識傳播的方式進行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參與活動的機會更少,學生對心理健康教學沒有更多的體驗,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 提高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的實踐探索
1.科學安排并保證教學時間
在進行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時,要想有效地提高教學實效性,就必須科學地安排教學時間。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時間要有充足的保證,學校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并安排足夠的時間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不斷地體驗、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學習中去,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質量。同時,教師要能夠科學地安排教學的時間,能夠把心理健康課教學集中在大一上學期,使學生一入學就能接觸到心理健康教育這門學科,從而引導學生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活動,能夠有效地進行心理健康學習。
2.精選教學內容
對于高職學生而言,進行心理健康學習的時間很有限,因而需要精選教學內容,另外,精選教學內容也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舉措,如果學生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就很難真正學好。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現實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心理健康概述。使學生認識到心理健康學習的重要性,使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了解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認識到維護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途徑。(2)積極心理教育。讓學生可以正確地認識自我以及所處的環境,可以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并建立起應用的危機意識。(3)健康情緒教育。讓學生了解情緒的發生機制,了解情緒對健康的重要影響,掌握情緒調節的方法,這對學生的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4)交際心理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人際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技巧,對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5)戀愛心理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大學生戀愛的特點及利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學會處理自己的情感問題,這對青春期的學生而言是極為重要的。(6)挫折應對教育。在高職學生中有很多人的心理素質不高,往往會產生自我放棄的念頭,學生的消極心態較重,因此,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使學生能夠認真分析自己所遇到的挫折,正確認識挫折,積極應對挫折,對提升學生的抗挫能力具有很大作用。
3.改進教學方式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要積極地改進傳統“一言堂”的教學方式,通過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得到有效的發展。如在教學中,教師可成立班級心理健康興趣小組,并引導學生參與進去;可以延伸課堂教學,教師可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外作業,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解決問題;可開展一些心理咨詢服務,指導學生通過個體體驗的方式減輕心理矛盾和壓力;還可開展心理健康知識競賽活動、開展心理健康話題討論活動等。
總之,在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教學實效性的提升,教師要認真研究存在的問題,并通過積極的策略解決問題,在實踐中總結有效的方式方法,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職學校 心理健康 培訓 探索 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038-01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中國發展高峰論壇上明確表示,“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的重要舉措”,要全面培養生產服務一線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所以如果把我們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比喻成為企業輸送技術技能人才“產品”的加工者,那么心理健康教師就是把“產品”變成“精品”的鍛造者。我校心理健康培訓不僅從學生入校就開始進行,而且還把培訓拓展到學生進入企業工作之中,探索出心理健康培訓從校園起步到企業延伸的培訓新模式,為我們輸出的“精品”做好“售后服務”。
一、大環境引發新思考
1.“三無產品”充斥中職校園?,F在,不少中職生在心理上處于“三無”狀態,即無動于衷,謂之無情;缺乏活力,謂之無力;漠不關心,謂之無心。中職生時期是人的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也是產生心理困惑、心理沖突最多的時期。學生中的大多數是經常被忽視的弱勢群體,我校農村戶口學生比例為95%,貧困生比例為21%,單親家庭比例為38%,新入學時心里不健康學生比例為42%,這都決定了他們的心理問題多發易發而且日益復雜,是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特殊群體,所以心理健康培訓要從入學起步。
2.“富士康現象”促思考引發企業培訓?!案皇靠怠眴T工自殺事件人盡皆知,引發了企業對職工心理健康的關注。職工是企業創造財富的最大生產力,職工的心理健康同樣是生產力。所以,要加強對職工的心理關懷,提高職工健康心理水平,培養職工幸福感,延伸企業安全文化創建觸角,提升企業本質安全度,從源頭上預防和竭力減少生產安全事故。
二、小作為實現新目標
1.變“廢”為寶。我校心理健康培訓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和敬業樂群的心理品質,提高應對挫折、匹配職業、適應社會的能力;幫助解決學生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為問題,并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與咨詢,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終把家長口中的“廢物 ”,社會眼中的“廢材”,變“廢”為寶!一年來,我們先后到沈陽職業技術學院、沈信心理學校、沈陽市兒童活動中心、南昌一專、江西化工學校、江西信息學校、北京商貿學校、深圳保安職業技術學校、廣州機電學校等12個單位進行了參觀學習,特別是針對心理咨詢室的設施設備做了認真的研究和交流?;匦:?,撰寫了我?!缎睦碜稍兪以鲈O調研報告》。經過專家論證及對我校相關設施進行研究比較后,形成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培養方案。
2.精雕細琢。隨著人才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節奏加快,壓力加重,學生進入企業工作后,角色一下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一時難以適應,學生在心理上一時難以適應,會引發矛盾、糾紛、甚至離職,給自己和企業均帶來負面影響。學生面對激烈的競爭和工作壓力,容易出現心理緊張、挫折感、痛苦、自責、喪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狀態,所以心理健康培訓走進企業十分必要。實踐證明,良好的心理疏導和訓練,能夠增強員工的意志力、自信心、抗挫折能力、自控能力和力量感,還能提高員工的創新意識、貢獻意識、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經過我們的精雕細琢,“精品”定會綻放光芒!
三、拓思路引入新模式
1.研發教材,引領工作。為了讓學生自助了解心理健康常識,我們編寫了《中職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冊》,方便學生自己閱讀。為了擴充心理健康培訓的團體訓練內容我們編寫了《中職生心理健康實訓教程》,方便教師使用。為了在學生即將實習期前指導學生學習求職就業的專業知識,進行學生心理的積極調試,為順利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還編制了《中職生就業心理指導手冊》,方便學生們隨時運用學習。
2.常規工作,別具匠心。我們的心理健康培訓工作除了完成心理課程、心理咨詢等常規工作外,還針對不同需求的學生開設了人際關系、溝通交流、團隊合作、自我認知等不同內容的工作坊,有的放矢的解決學生不同的心理需求。成立心理社團,組織豐富多彩的各種心理健康學習活動,比如“心理電影”觀摩交流會、心理讀書會、心理茶話會等等。
五、獲成效促進深探索
關鍵詞: 職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建設 必要性 基本情況 主要原因 解決方法
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已經是當前職校教育中刻不容緩的一項任務。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是保障職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長期、有效開展的先決條件。然而,現階段,相當多的職校只注重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往往忽視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所以大部分職校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缺乏、心理輔導經驗缺乏及理論水平不高等多種問題。
一、加強職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建設的必要性
中考的分流在客觀上造成職業學校學生素質低下,成績較差的學生中考后的升學去向多數是職校,導致很多職校生認為自己沒有前途,產生自暴自棄的情緒,一部分職校生存在個性壓抑、逆反心理、閉鎖心理等不良心理因素,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職業學校學生與大多數高中生相比,缺少升學壓力,學習負擔輕、空閑時間多,一旦學校疏于管教,他們就會將剩余精力發泄到不健康活動之中,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與普通高校生相比,職校生在生理上、心理上都不成熟,來自家庭、社會的各種歧視容易讓職校生出現各種心理問題。隨著網絡的日益發達,社會娛樂場所、低級趣味的網站充斥各處,許多涉世未深的職校生沉湎其中,荒廢學業,逐漸走向墮落犯罪之路。
犯罪是一種異常逆的行為,犯罪的發生一定程度地與心理障礙、人格障礙有密切關聯。近年來,從各類報道中得知,在讀職校生的違法犯罪事件逐年增加,尤其是聚眾斗毆、搶劫等犯罪案件所占的比重愈來愈大,不僅直接危害公私財產的安全和社會安定,而且嚴重損害職業技術教育的長遠發展和聲譽,同時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造成極大的摧殘,成為構建和諧社會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社會問題,必須引起職業學校的高度重視。
因此,加強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建設已經成為當前職業學校教育中的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
二、職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的基本情況
職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就是在學校中用心理學理論和技術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教師。目前,制約職校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是缺少一支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隊伍。
1.兼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為主,專職較少。
目前有些職校的心理健康教師數為零,有專職心理健康教師的為數不多,絕大部分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務都是由學生工作人員和班主任完成。
2.教師隊伍缺乏心理學學科背景。
職校絕大多數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尤其是專業課老師缺乏心理學甚至是教育學學科背景。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多學科,是一門專業性、綜合性、實踐性都很強的教育方法和技術,因此對從業者的理論水平、操作技能和實踐經驗要求都非常高。而教師隊伍中很少有系統學習過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心理健康等課程的。目前職校的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尤其是兼職教師還缺乏最起碼的心理咨詢職業素養。以筆者所在的中醫藥學校為例,專業課例如藥學、護理學、藥物分析等教師幾乎沒有畢業自教育學專業的,而這些教師中有部分是班主任或是兼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三、職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1.學校重視度低。
盡管在教育方針上從教育政策的角度,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重視,但在具體落實上并非如此。對一些職業學校而言,因過于注重經濟效益,辦學的功利性較強,在專業設置、招生政策、教師配置和教育方法等多方面都帶有較強的盈利目的。多數職校重技能輕管理,因此在教師的招聘、培養及薪資等多方面都向專業課教師傾斜。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無論是職業發展還是進修培訓的機會都相當少,兼職教師的機會更少。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條件普遍較差,常常缺乏必要的場所、設施及經費,制約了教師隊伍的成長與發展。
2.心理健康教師自身的定位較低。
職校生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就是“差生”,無論是學習、紀律還是品德方面都是難以調教好的“問題學生”,因此,愿意到職校擔任專職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較少,兼職的老師也是迫于學?;蚴锹毞Q等原因勉強為之,有信心真正做好這項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工作的考評也難以形成一定標準,所以在工作中難免流于形式。
四、解決高職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存在問題的方法
1.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支持、管理、監督力度。
政府部門要從根本上重視高職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在人力、財力、物力等多方面給予幫助,解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編制難、薪資福利低的問題。學校配備必要的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其編制由學??偩幹平y籌解決。[1]這樣能夠吸納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素養高、實踐經驗豐富的人才加入高職校的隊伍。
2.學校要加強重視度。
(1)職校要從根本上轉變重技能輕管理的辦學思想,在“進修就是福利”的形勢下,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提供與專業課老師同樣的進修、提高的機會。學校能夠為他們提供較好的福利待遇和發展平臺,這樣能夠使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專兼職教師有志于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通過培訓,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會更加專業化和規范化。
(2)學校通過各種管理、激勵措施調動心理健康教育的專兼職教師的積極性。對工作突出的教師,授予榮譽稱號,并獲得相應的物質獎勵。工作不積極、不負責、不能主動提高自身素養的取消其心理健康教育資格。
(3)提高學校師生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讓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從身邊的學生和同事那里感受到自身工作的意義。
(4)學校要保證足夠數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這樣才能切實解決咨詢人員與學生比例嚴重失調的矛盾。
3.教師要主動提高自身素質。
(1)職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首先要正確地面對自我、認識自我,積極地面對生活,處理好個人情緒。
(2)要用良好的職業道德為學生的心理問題排憂解難,不能因為他們在初中時就是“問題學生”而冷眼相看,頭腦中更不能有職校生就沒有什么大的前途這種錯誤觀念,放任對職校生的教育,任由他們自生自滅。要通過自身師德修養和健康的人格來影響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矯治,及時消除他們的情緒障礙、行為障礙。
(3)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與專業技能,加強學習心理咨詢與輔導的技巧,積累經驗,更好地解決同學在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必須堅決履行崗位職責,堅信付出就有回報,助人就是助己,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 高校;知識分子;心理健康;原因;措施
教育對于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而高校是我國的最高學府,其向社會輸入了大量的人才。教師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們不但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同時還在進行相關的科研工作。大量的工作不但使其身體狀況不是很好,同時也對其心理狀況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加強我國高校知識分子心理健康保健就成為了我國高校發展的必要保證,只有加強對高校知識分子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高校的長遠發展。筆者分析了高校知識分子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對高校的知識分子的心理保健有一定的幫助。
1 我國高校知識分子心理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為了更好地進行搞笑知識分子的心理保健,就需要對產生這些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這樣才能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具體來說,我國高校知識分子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1 社會壓力過大 現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漸加快,落在每個人身上的重擔也越來越重,高校知識分子是社會的骨干精英,其對于生活的要求也相對比較高,在這樣的觀念的影響下,這些高效的知識分子不但需要負擔起自己的基本生活的開支,還需要養育兒女、贍養父母等,這就給其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在這樣多重壓力的影響下,高校知識分子在心理健康方面就產生了問題。
1.2 思想觀念不正確 人們對于心理健康總是避而不談,認為承認自己的心理存在問題就丟了面子,在這樣觀念的影響下。高校的知識分子在長久的科研環境、生活氛圍中難免出現一些焦慮、急躁等心理問題,但是其習慣上認為這并不是“病”,進而使得一些心理健康的隱患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
1.3 重視程度不夠 在學校的管理當中,并未充分考慮到教師的健康狀況,而學校的科研工作不但需要一定的體力,還需要進行大量的腦力活動,由于長時間的精神壓力,使得教師超負荷的工作,使其科研的靈感和思路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不但造成了其心理問題,還對學校的科研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1.4 兼職過多 雖然明確規定高校的教師不能進行兼職,但是還是有好多教師在經濟利益和個人愛好的趨勢下進行兼職。兼職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大量的兼職工作使得其休息的時間大量的縮減,雖然使其財富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長,但是其精神壓力和身體符合卻過大,使其健康狀況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1.5 體育鍛煉不夠 高校的教師有著大量的科研任務,在這些任務的影響下,其往往寄心于考研,缺乏必要的身體鍛煉。這樣就使其缺乏一個緩解壓力、放松身心的環境,長此以往其心理就會出現問題。
2 高校知識分子心理健康保健的措施
導致高校知識分子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為了更好的解決其身上存在的問題就需要采取有效地措施來改善其現在的健康狀況。具體來說,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 親情疏導法 心理問題的出現往往是因為缺乏一種抒發感情的渠道,使得自己不能得到很好地放松,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心理健康保健。教師應該加強與親人的溝通和交流,使親友能夠親近自己,與其分享自己的苦樂,這樣就能夠很好地舒緩心情。
2.2 進行自我調節 心理問題的產生內因是主要的原因,一個人的氣質、性格等往往影響其心理,如果一個人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的話,就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所以,為了能夠使自己的心理健康,就需要多進行自我調節,要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這樣才能減少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
2.3 創設情境調節 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多樣的情境,面對這些情境我們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情感和心態,為了更好地調節自身的心理問題,就要創設必要的情境,或是將自己置身于某種環境中,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例如當我們聽到輕音樂的時候就會放松,看到鮮花團簇就會心生愉悅,只有為自己創設這樣的環境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心理狀態,從而避免自身心理問題的發生。
2.4 體育鍛煉調節 體育運動不僅能夠鍛煉身體,還能夠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師長期處于緊張的工作和科研之中,很少有機會參加體育運動,由于沒有適當的休息,使得其很難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自我調節。大腦長時間的工作,進行大量的記憶、存儲、理解、分析等操作,這樣就造成了大腦的物質代謝比較快,如果長時間進行腦力勞動的話,人就會出現勞累多度,從而影響整個身體的狀況。而如果能夠參加體育鍛煉的話,就能使自己的身體機能恢復到旺盛的狀態,這樣不但能夠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還能提高大腦的思維速度,從而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只有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才能更好地進行工作和生活,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循序漸進,放松心態,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 總結
由于高校的知識分子工作量比較大,這使其用腦過度,從而產生了心理健康問題,為了加深人們對于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本文對造成高校知識分子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地解決措施,以期能夠更好地改善高校知識分子的心理健康狀況。
參考文獻
[1] 張雪琴,張琴.加強職業知識分子的自我身心保健[J].衛生職業教育,2006(10).
[2] 李平,陶德智.高校知識分子的身心保健[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5).
關鍵詞:中職學校 心理健康教育 改革措施 途徑
中職學校學生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普遍是未能升入普通高中而不得不到中等職業學校學習,學習目標又不很明確的學生。他們正值青春期,也正處于人的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產生心理困惑、心理沖突最多的時期。這部分學生是在基礎教育中經常被忽視的弱勢群體,是中職學校的主要生源。這就要求中職學校必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多年來我們按照《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積極探索不斷改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明確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教育的定位,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
《綱要》明確指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強德育工作針對性、時效性的重要舉措”。這就明確了學校德育包含的內容,我們應從更寬泛的范圍、廣義上理解學校德育,即廣義德育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四個方面組成。因此,我們認為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心理教育有其獨特性和獨立性。工作中我們決不能把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混為一談,無視差別,或者簡單地把心理教育看作德育的一個方面,認為沒有必要單獨進行心理教育,或者使心理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歸屬于政治課教學。我們明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學校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學校建立了在校長領導下,以德育教師為主體、專職心理健康、心理咨詢教師、班主任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體制。學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機構,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室,選派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任心理健康教育課和心理咨詢工作。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意識,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每一位教師都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健醫生”。
二、明確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任務
通過學習與實踐探索,我們明確中職學校心理教育的目標是:根據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實際,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學會合作與競爭,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和敬業、樂業的心理品質,提高應對挫折、匹配職業、適應社會的能力;幫助學生解決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為問題,并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與咨詢,提供必要的幫助,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根據《綱要》精神,中職學校心理教育的任務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強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心理和諧發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迎接職業挑戰的信心與能力。
三、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職業需要,優化中職學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內容
依據《綱要》,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特點和職業發展需要,分階段,有針對性地設置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我們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幫助學生適應中等職業學校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樹立信心,在學習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習興趣;鼓勵學生開發潛能,完善自己,明確學習目標及未來要從事的職業,培養職業興趣,職業意識,關注現實與未來職業選擇的關系,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擇業觀,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正確認識自己的人際關系狀況,正確對待與異性的交往,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師生關系、親子關系;幫助學生樹立合作與競爭意識,提高生活和社會適應能力,學會處理壓力與應對挫折,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在工作實踐中我們不斷探索、改進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調整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使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
四、從學校實際出發,挖掘潛能,積極探索適應中職學校心理教育的途徑
1.心理健康教育課是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
根據《綱要》精神,我們積極開辦并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主抓教學的副校長和教務主任親自牽頭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搞好集備、研討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積極參與市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積極為心理健康教師創造和提供學習的條件,保證教師外出參加學習和培訓的時間,安排教師參加市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市教科研活動、中職學校心理健康課教學觀摩研討、市心理衛生協會活動等。提供心理健康教學研究經費。經過幾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師的業務水平不斷得到提高,教學科研熱情高漲,獲得市級《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開發與研究》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課堂教學氣氛活躍,真正實現了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心理交流融洽,和諧相處,及時排解職專學生心理問題,課堂主渠道作用凸現。
2.開展心理輔導與咨詢工作,是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途徑
我們積極創造條件,為做好學生心理輔導與咨詢工作服務。學校開設專門的心理咨詢輔導室,專人負責學生心理咨詢輔導工作。開展心理輔導與咨詢工作主要采用了團體輔導、個別咨詢和心理行為訓練等多種方式。對學生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心理問題給予指導,排解心理困惑。對即將到聯合辦學學校學習的學生、即將畢業面臨就業的學生、參加能力拓展訓練營的學生進行團體輔導、心理行為訓練,幫助學生樹立合作與競爭意識,增強迎接職業挑戰的信心,提高生活和社會適應能力,學會應對壓力與挫折,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在實習實訓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中職學校實習實訓工作是學生接觸社會、體驗職業的重要渠道。實習實訓工作對職業學校學生是一門必修課程。與以往的課堂教學相比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我們在實習實訓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職業心理調適,幫助學生鞏固和強化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們在學生實習實訓工程中,心理健康專任教師、實習指導教師、班主任密切協調,幫助學生調適心理,培養學生職業興趣,愛崗敬業精神和良好的職業心理素質。
4.校園文化建設與家庭教育是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支持
【關鍵詞】 職業;疲勞;精神衛生;對比研究;學生保健服務
【中圖分類號】 R 395.6 G 443 G 4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07-0802-03
Impact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ir Students/ZHU Shu, DONG Li-ping, DU Rui-hong, et al. Medical Department of Northchina University, Jilin(132013), Jili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on mental health of their students in the schools in Jilin area,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First, questionnaires about teacher's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were conducted among 1 192 teachers in 19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Jilin area. Totally 81 Teachers whose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were lower than the norm level and 64 higher than the norm were sampled randomly, and then 3 346 students charged by twogroups of teachers in the classes of 16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mong the school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with mental health test (MHT). Results Mental health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as better than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 class-master's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were at a low level, which led boy's loneliness, girls's phobia, pupils' learning anxiety and phobia,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ersonal anxiety and phobia.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m. Conclusion Teacher's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has influence on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Occupations; Fatigue; Mental health; Comparative study; Student health services
教師的職業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一直受到關注[1]。為針對性開展學生及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據,并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筆者于2009年對吉林地區19所中小學校的教師和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職業枯竭問卷和90項癥狀自評量表,對吉林地區19所中小學校共1 192名教師進行調查,檢測出存在職業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國常模的班主任81人,隨機抽取32人;無職業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國常模的班主任64人,隨機抽取30人;然后對62名班主任所教班級的3 346名學生,采用中小學用學生《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量表》進行問卷調查。得到有效問卷2 982份,有效率為89.12%。其中男生1 554名,女生1 428名;小學生1 396名,中學生1 586名。存在職業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國常模的32名班主任所教的小學生761名,中學生515名;無職業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國常模的30名班主任所教的小學生635名,中學生1 071名。
1.2 方法
1.2.1 中小學教師職業枯竭量表和90項癥狀自評量表(SCL-90) 采用王芳、許燕提供的中國中小學教師職業枯竭量表[1],分別篩選出無職業枯竭和存在職業枯竭的班主任。并采用90項癥狀自評量表(SCL-90)[2],分別篩選出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國常模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國常模的班主任。然后在19所中小學校進行隨機抽樣。
1.2.2 心理健康診斷測驗 采用中小學生用《心理健康診斷測驗》進行測量?!缎睦斫】翟\斷測驗》是我國心理學工作者根據日本鈴木清等人編制的《不安傾向診斷測驗》修訂而成的,可用于綜合檢測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該量表有8個內容量表和1個效度量表(即測謊量表)。8個內容量表分別是:學習焦慮(A)、對人焦慮(B)、孤獨傾向(C)、自責傾向(D)、過敏傾向(E)、身體癥狀(F)、恐怖傾向(G)、沖動傾向(H)。內容量表總分反應個體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同時各分量表統計結果,可診斷個體在某一方面的心理問題傾向與嚴重程度,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狀況越差[3]。
1.3 數據收集與整理 應用Foxpro程序建庫錄入數據、篩選數據;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總體水平 表1結果顯示,心理健康者2 676人,占有效問卷的89.74%。其中中學生1 460人,占92.06%;小學生1 216人,占87.11%。男生1 394人,占89.70%;女生1 282人,占89.78%。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明顯高于小學生(χ2=19.752,P
2.2 教師職業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2.2.1 不同性別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表2結果顯示,小學班主任有職業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男生的孤獨傾向和女生的恐怖傾向有統計學意義(P
2.2.2 不同性別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表3結果顯示,中學班主任有職業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男生的孤獨傾向和女生的對人焦慮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2.2.3 不同年級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表4結果顯示,班主任有職業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小學生的學習焦慮、孤獨傾向和恐怖傾向有統計學意義,中學生的對人焦慮和孤獨傾向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現況 在所調查的中小學生中有心理健康的占89.74%,有心理問題的占8.92%,有心理障礙的占1.34%。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小學生。葉苑[4]的研究顯示,城市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正常的有82.7%,有心理問題傾向的有14.8%,心理問題較嚴重的有2.5%。說明吉林地區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良好。
3.2 教師職業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教師有無職業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低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一直受到關注。研究結果表明,吉林地區教師有職業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小學班主任有職業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男生的孤獨傾向和女生的恐怖傾向有統計學意義。中學班主任有職業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男生的孤獨傾向和女生的對人焦慮有統計學意義。中小學班主任有職業枯竭及心理健康水平低,對男生的孤獨傾向有影響,說明班主任的不良情緒情感、認知、行為導致男生孤獨、抑郁,人際關系不良,表現為退縮、自我評價較低、受同伴歡迎的程度較低。小學女生的恐怖傾向較明顯,說明班主任的不良情緒情感、認知、行為使本來就膽小的女生更害怕教師,進一步泛化害怕所有的“權威”,導致恐懼心理,控制點不適宜,表現為退縮、問題行為、面對困難無法應對。而中學女生的對人焦慮明顯,說明女生人際交往障礙,表現為退縮、怯懦、依賴性強、自卑感強,在他人面前常感不安、焦慮、不善表達,在人際關系上容易產生焦慮。
班主任有職業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小學生的學習焦慮、孤獨傾向和恐怖傾向有統計學意義,中學生的對人焦慮和孤獨傾向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小學班主任的不良情緒情感、認知、行為使小學生易產生情感障礙,學習中遇到困難不敢向教師請教,也不知如何處理此類問題,導致學習焦慮;教師情感枯竭,可使學生產生恐懼心理,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減少,進一步影響到學生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使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產生退縮,表現為孤獨、自我封閉。另外,由于吉林地區小學班主任的帶班時間長,一般是3~6 a,這使教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較長,而小學又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班主任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較大。而中學班主任的不良情緒情感、認知、行為對學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人際關系方面,中學階段恰是學生的青春期,此時的自我意識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心理是否健康往往在人際關系中得到反映;人際關系中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害羞、膽怯、自卑、嫉妒和閉鎖心理。
研究結果顯示,教師有職業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恐怖傾向等方面。這說明教師有職業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對學生的情緒情感、人際關系、學習成績、自信心方面有影響。因此,應加強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便對其學生的心理健康給予積極的影響。主要應從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入手,如政策支持、社會輿論、家長的理解、學校定期開展學生和教師的心理健康講座及必要的個體心理咨詢等活動,提高教師和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4 參考文獻
[1] 王芳,許燕.中小學教師職業枯竭狀況及其與社會支持的關系.心理學報,2004,36(5):568-574.
[2]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31-35.
[3] 郝秀剛.某職業中專學生心理狀況調查.中國校醫,2008,22(1):73-74.
論文關鍵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
近年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國各地的發展勢頭迅猛無比,各級各類學校及廣大教師開展心理教育的熱情空前高漲。由于我國學校心理教育起步較晚,隨著這項工作日漸深入的發展,理論與實踐方面出現的失誤越來越多,所面臨的困難、困惑也越來越突出。作為心理教育工作者,我們有必要追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現實狀況如何?其實效性又如何?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一)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特性認識不清
隨著“劉海洋案件”和“馬加爵案件”留給社會和教育工作者以及家庭許多啟示,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斷加強。但是,由于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性認識不清,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傾向。特別是在一些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處于可有可無的境地。不少老師、同學偏執的認為,走進心理咨詢室就是有心理疾病,忽視大多數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發展性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診治、輕預防的傾向。
(二)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匱乏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著人手嚴重不足,專業化程度偏低的現象。筆者了解到廣西高校以及區外高校心理咨詢中心專職老師一般是2-3名。一項對全國12.6萬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其中20.3%的大學生有心理問題,90%以上的大學生希望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師資隊伍嚴重不足已成為制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瓶頸。
(三)課程建設滯后,不能充分體現心理健康教育育人上的獨特性
筆者參加2011年廣西教育廳組織的全區高校心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培訓班座談會得知,目前,廣西以及陜西高校在大一或大二一般開設一門心理學選修課,也有很多高校開成心理學必修課。必修課是在大一分學期開設,18個學時左右,以大班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從目前我院課程的開設情況來看,只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校開設的一門選修課程,每學期100人左右,存在學時明顯不足、普及率低、針對性差、教學效果不理想(班型大)等問題。
總之,有相當一部分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知識教育,教學形式單調,實踐性、活動性和互動性弱,課程考核流于形式。往往重心理健康課程的開設、輕心理訓練活動的開展。甚至部分高校僅僅把心理健康教育當成一種“點綴”或“額外”的東西,沒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納入到高校的課程體系建設中去,在發揮課程載體作用方面存在漏洞。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思路
為了切實解決這些問題,高校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下發的關于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確立“發展為本,教育為主”的工作理念,建設“專業化、高水平”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隊伍,構建“及早發現、及時預防、有效干預”的科學性與實效性兼備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一)更新觀念,立足教育發展模式
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根據其目的、對象、內容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教育發展型和醫學型,二者之間有本質的區別。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應定位于教育發展型而不應是醫學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要首先面向全體學生,重點關注有特殊問題的學生。當前學者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標比較明確,將目標定位為發展性、預防性,概括而言即為,以發展咨詢為主,障礙咨詢為輔,優化學生心理品質、開發個人潛能。從而在服務對象確定上,要面向全體大學生,而不是個別有心理障礙和有心理疾病的人。這就要求學校將全體學生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針對學生成長、發展的共同課題進行指導,幫助大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和增強社會適應能力,調整解決自身心理問題的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和人格完善。
2.建立“三位一體雙面向”立體工作體系。過去,心理咨詢中心一般是咨詢或科研、咨詢,形式單一,理論深度不夠,應解放思想,科學發展,盡快建立集咨詢、科研、教學為一體的雙面工作體系,即“面向全體學生、全體教職工開展心理咨詢服務、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三位一體雙面向”立體工作體系。
3.發揮以學生自我教育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堅持通過課堂教學、團體心理輔導、心理游戲、心理劇表演、心理素質拓展等活動,充分發揮學校和教師的教育職能,有計劃的實施主動性教育;同時,利用學生社團的作用,舉辦“5.25”教育月系列活動,通過心理知識長廊、心理漫畫展、心理專題片展播、現場咨詢、心理講座、沙龍等呵護自己心靈的主題活動,積極發揮以學生自我教育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實現教育目的。
(二)引入團體輔導,打造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建設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趨勢。只有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才能凝聚隊伍,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才能真正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有效解決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全面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
1.突破原有課程設置,引入團體輔導的必要性。心理健康教育課是面向全體學生,并以學生為主體,建立在學生心理體驗基礎上的發展性生活課程。學者們針對課程教學目標應以發展性、預防性為主達成了共識,但在課程的教學當中如何貫徹、實現這個基本目標,卻成為當前很多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師困惑的問題。
筆者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并借鑒各校的成功案例發現,以傳授為主的教學方法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而實踐表明,以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平臺,將團體訓練活動引入課堂,引起和保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加大了學生對課堂的投入程度。同時,在參加團體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不失時機地講授一些心理學知識,不僅能確確實實地幫助學生,也可以使學生離開團體后能更好地自助。
2.今后課程設置的思考及實踐方向。根據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廳〔2011〕5號]文件精神,要求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必修課程,納入課程體系。但是,目前由于師資緊缺以及其它原因,相當一部分高校還不能實現。結合高校的現實和特點,考慮如下:
先從輔導員中培養一批師資,儲備力量,這時候再順應教育部的要求,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大一新生的基礎必修課,覆蓋全體學生,內容約包括10個模塊、即“健康新觀念、環境適應(自我成長)、自信心提升、人際交往、學習管理、情緒調控、愛情認知、職業心理、人格塑造、堅強意志”訓練等,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訓練,每個模塊可根據課時自主選擇2個經典的心理游戲進行訓練。教務處根據情況可給30個課時,或與安全教育或就業指導課分配課時,分別在不同的學期開設,即16-18個課時,1-2個學分。以小班的形式,在大一分兩個學期授課。若有條件,在其他學期開設相關的公共選修課程,形成系列課程體系。充分利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的科研教學功能,通過豐富多彩的品牌活動和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積極主動,培養學生骨干
為改變只有專業心理咨詢師才開展助人活動的狀況,讓更多的學生成為學院心理咨詢的主體,應積極加強學生朋輩心理互助隊伍的建設,發揮以學生自我教育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在每個班級設立心理委員,在新生班級設立助理輔導員。堅持對心理委員和助理輔導員進行培訓,使其具備初步心理輔導能力,他們在學校心理咨詢中心老師指導、跟蹤、管理、督導下開展朋輩心理輔導活動。朋輩輔導推動了學院心理教育的縱深發展,有利于克服學校專業心理咨詢不能滿足需要的現狀,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覆蓋范圍。
(四)有的放矢,實施針對教育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既有共性又有階段性以及不同群體的特殊問題,主要由適應不良、經濟困難、人際關系緊張、就業壓力等一些實際問題引起,需要我們關注大學生的生活。當然,也不能回避敏感的情感問題,性取向問題等,應將解決心理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1.重點抓好每年的新生和畢業生教育。在新生入學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推出涵蓋以適應、自我成長、團體凝聚力、學習管理為一體的“我的班級,我的班”團體輔導方案,約6-8單元,有輔導員或預約咨詢中心老師同時進行團輔。到第二學期,這時大一學生已基本適應,有一定的歸屬感,這時候人際困惑、戀愛誤區,特別是宿舍矛盾開始凸顯,這時推出“人際你我他”團體訓練、“愛情認知團體訓練”,同時對畢業生進行就業與擇業指導以及生涯規劃等方面的“職業心理團體訓練”等,整個課程安排和以及考核受學生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管理。
總之,應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并結合學校德育工作實際,積極服務于幫助學生適應環境能力的培養、學習心理品質的培養與訓練、健全人格的塑造、人際交往的指導、生活與職業指導、青春期性心理健康輔導等。
2.解決特殊群體的特殊心理問題。主要是貧困生和人格偏常的學生。結合“特殊學生群體”的引導轉化工作開展心理健康關懷活動—“今天你快樂嗎?”,針對各自不快樂的原因,開展團體輔導和心理咨詢。如針對貧困生群體,結合“扶貧助學”的勵志教育開展自信心提升團體訓練等。制定心理危機預警機制,成立了由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和副院長為組長,學院各部門參與的“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對學生心理危機問題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預防、早處理。
(五)反思得失,重點攻堅
1.建設功能齊全的心理咨詢室。目前,很多高校心理咨詢室的建設還比較簡陋,功能還不是很齊全,這些都給我們的心理教育與咨詢工作帶來新的困難和新的挑戰,應進一步改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環境,努力建成一個集個別咨詢、團體輔導、心理測試、圖書閱覽、情緒調節等功能齊全的心理咨詢室,為全體大學生提供主動、便捷、及時、有效的心理咨詢服務,切實加強和改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確保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成才,這也是各項檢查最直觀的印象所在。
2.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建設。引入團體輔導,力爭打造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目前,我院已經研究決定,成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下一步我們將認真組織進行研究,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努力根據課程和學生的特點采用體驗互動式教學,將心理測驗、心理訓練活動、心理體驗與心理知識的講授融為一體,逐步形成“課堂、課外、理論、實踐的有機融合,教師課堂教學與學生課外活動相結合;團體輔導與心理咨詢相結合;課程實踐與心理訓練結合”的教學模式,努力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打造成為富有特色、高品質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