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8 17:26:29
序論:在您撰寫心理學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地理教學 心理學 心理教育 情感
心理學理論認為,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是相輔相成的矛盾統一體。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憑借自己的情感,讓學生懷著快樂的情緒進行學習,從而熏陶、感化和塑造學生,使學生愛學、樂學。反思自己的教學經歷,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能否運用教育心理學的原理,讓學生喜愛地理這門學科、樂意去學、有興趣去學,充分發揮情感因素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心理學在課程改革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地理教學的基本過程應該徹底擺脫純形式化的模式,以開放的體系再現學科內容與大自然和人類社會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和認識特征,遵循優良情感發展的一般規律,在考慮認知因素的同時,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以完善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過恰當的途徑和方法,激起學生健康、積極的情緒體驗,以優良的情感感染學生,促使學生自覺接受教育。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參與、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合作能力。即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強調學習過程和方式。
一、在地理教學中融入心理教育的途徑和手段
1.地理教師的心理學素養,以及教學方法的運用要符合心理學規律。
地理教師的良好心理學素養,以及教學方法運用符合心理學規律,也是提高地理教學質量的關鍵。除了教師的地理學基礎理論是否扎實、教學技能是否嫻熟外,與教師是否掌握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動規律,以及教學方法的運用是否符合心理學原則也是密切相關的。如果地理教師能夠運用心理學理論,根據學生學習動機、興趣、激發規律潛移默化地進行學習地理目的的教育,能夠根據學生注意力變化規律巧妙地組織地理教學活動,能夠根據學生思維規律并結合教師自身特點妥善地安排恰當方法掌握知識技能,根據學生的記憶特點和規律有針對性地布置復習和作業,就會在地理教學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師要有健康的心理,這是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前提。
對于教師來說,心理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教育的成敗。應該說,絕大多數的地理教師具有高尚的品德、完善的人格,有自己豐富的個性、鮮明的風格,愛崗敬業,默默耕耘,既做學生的“經師”,更做學生的“人師”。在中學階段,地理學科長期以來是一門被忽視的學科,地理教師心理壓力較大,很容易產生心理疾病,而教師的心理對學生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起著一定的影響作用。學生的向師性,決定了教師心理影響的深刻性、長遠性和多重性。只有教師心理健康,才能教育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地理教師要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這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前提。
3.選擇正確的方法,讓心理學在地理教學中發揮作用。
(1)利用心理學知識增強學生的記憶。教師應該重視和充分利用無意識記的作用,讓學生在更多的途徑和環境下有效識記地理學的知識點。這種利用無意識記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運用幽默生動的語言、直觀活潑的圖表、形象的多媒體課件等多種手法積極地消除學生存在的記憶障礙。
(2)要善于創設情境,揭示問題。在地理教學中,如果課堂關系就是單一的教師與學生你講我聽,就不可能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這門學科的學習。這樣,教師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就顯得尤為重要。讓學生始終面臨著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手段。所謂“問題情境”不僅僅是教師的發問,實際上是滲透在教師的啟發式講授中,滲透在學生的感知和理解中。這些問題應該是系統深入的,而不是雜亂無章的;應該是充滿情趣的,而不是呆板枯燥的;應該是力所能及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這樣,在一節課中,教師質疑設問,學生獨立思考,整個課堂成為思維的王國。
4.挖掘地理教學內容中潛在的教育因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地理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促進學生智慧和人格的發展,必須挖掘教材的潛在的智力價值和精神價值,使教學內容既有意義又有興趣,以驚異吸引學生,以懸念維持學生的注意,以滿足增強學生的自信,以情趣感染學生。同時,還可以利用地理學科教學內容的特點,如人物、事物等來引導學生自我教育,完善自我意識,學會自我控制,培養自我發展能力,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的健康成長的榜樣和范例。如教師在學科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緊密結合教學內容,介紹科學家的百折不撓、攀登科學高峰的感人事跡,使學生獲得積極的心理體驗。在上地理課時激勵學生奮發圖強、不怕困難的精神和形成堅持性、自制性、果斷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質。例如向學生介紹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的事跡,使學生懂得科學技術要面向國家的經濟建設,急國家所急,想人民所想,為祖國和民族的富強而奮進。
二、在地理教學中融入心理教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轉變教育觀念和評價體系。
不要用單一的學習成績去對學生進行評價。地理教學的目的是多樣性的,絕不是把一個學生培養成一個考試的工具,要教會學生學習掌握地理的方法,領會地理知識的魅力,能夠正確地對地理現象進行評價,從而讓所有的學生在地理的學習中體會到不同程度的操縱感和自我勝任感,既提高學習能力,又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
2.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沒有學生自由發展的天地,就根本沒有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F在很多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產生的很重要的心理問題就是成天跟著老師被動地學習,老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伏案不停地記筆記,久而久之,學生在心理上對本應愉快的地理教學產生極度的恐懼感,自然也就談不上教學的成功了。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讓他們去想象、去創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
3.成功體驗,鞏固情感教育的成果。
心理學研究認為,成功體驗是指個體在學習中取得成功所產生的自我滿足、積極愉快的情緒。當學生學習取得成功時,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滿足、快樂、自豪等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產生一種“好了還要再好”的自我激勵、自我要求心理,成為促使其進步學好的內部誘因;當學生學習遭受失敗時,可能引起學生灰心、煩躁、自卑等消極的情感體驗,以致喪失學習信心,挫傷學習的熱情。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對不同層次、不同特點的學生分別施教。要注意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梯度,創設更多的條件和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經常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八街?,可以攻玉”。當前,在地理教學中,要改變學生學得苦、教師教得苦的被動局面,教師必須重視發揮情感的教育功能,通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學生體會學習地理的樂趣,這是我們所面臨的新課題,也是我們所肩負的光榮使命。
總之,當心理學越來越成為一門獨立而成熟的學科時,我們不要錯誤地認為學生的心理指導工作僅僅是由心理學教師去完成的。地理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向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如果我們能夠利用本學科的優勢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及思想教育,就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觀,而且可以讓地理教學在學生心理上產生割舍不下的親和力,從而成功地完成教書育人的光榮使命。
參考文獻:
[1]仲小敏.基于探究教學的地理教師知識素養的思考[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0,(5).
[2]彭相剛.淺析如何培養中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第[J].讀與寫雜志,2008,(7).
[3]雷春花.淺議地理教學中的心理學教學[J].教研論壇,2010,(4).
一、應用積極心理學調整教師的教學理念
積極心理學告訴我們,每個人、每件事都有積極的一面,如果我們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去看待人和事,或許結果會更理想一些。從心理學、教育學角度分析,由于學生受生理、心理特征的限制,出錯是難免的。只要有認識就會有錯誤,但在這些錯誤中也包含了認知個體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經驗,客觀反映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如果我們站在新的視角對錯誤的價值進行重新定位,會發現錯誤是一種豐富的資源。然而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沒有很好地把學生學習中所犯的錯誤當成一種積極有效的課程資源加以開發,甚至害怕學生出錯,認為“沒有錯”便是成功,于是“沒有錯”成了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因此,教師應轉變觀念,容許學生犯錯,以把握生成之美。面對成績差的學生,我們不能厭惡他們,應該換個角度去看待學生的缺點,用真實的情感、真摯的語言獲取學生的信任和依賴。
二、應用積極心理學構建幸福的地理課堂
教育以人的生活為目的,而人的生活以幸福為目的,所以教育最終是以人的幸福為目的的。教育從根本意義上來說,就是以人為本,培養人的生活能力,培養人的幸福能力。
1.讓學生體驗成功、感受幸福。
積極心理學認為,如果學生在學習中能享受到成功體驗,就能避免產生消極的自我暗示,進而煥發學習熱情。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一些操作性強的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實踐,讓學生在獨立完成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用智慧生活是幸福的。學生要想用智慧生活,就必須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是學會學習的最高要求。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了地理原理之后,讓其設計制作驗證地理原理的實驗裝置,如讓學生設計驗證熱力環流、水循環的實驗裝置等,還可以變作業為作品。地圖對學習地理非常重要,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整理編繪自己的地圖冊。另外,鼓勵學生編寫練習題,可大大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對待作業的心態,讓其充分感受作業帶來的幸福。
2.幫學生揚起信心的風帆。
1968年,美國有兩位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去一所小學對所有學生進行了智能測驗,然后把一份名單交給教師,說名單上的學生具有在不久的將來產生學業沖刺的潛力。其實這份名單是隨意擬定的。但八個月后再次進行智能測驗時卻出現了奇跡:凡被列入名單的學生,不但學習成績提高快,而且性格開朗,求知欲望強烈,與教師的感情也特別深厚。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結果呢?原因是由于這兩位都是著名心理學家,教師對他們提供的名單深信不疑,于是在教學過程中產生一種情感,其掩飾不住的深情通過語言、眼神表現出來。在這種深情厚愛的滋潤下,這些學生建立了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心理。在這種心理的推動下,這些學生有了顯著進步。這個實驗對地理教學的啟迪是,要重視對學生的激勵、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筆者在課堂上讓學生發言的時候,無論是什么樣的學生,都會給他們熱忱的眼神、鼓勵的笑容,如果發言很精彩會以掌聲表示感謝和鼓勵。批改作業時筆者嘗試不打叉,而是用問號或是寫評語去評價以細心捕捉學生的閃光點。
3.激發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生命力。
積極心理學提倡,讓學生幸福地學習不但要重視認知教育,更要重視情感教育。在教學中,教師可針對各章節的難點,寓教于樂,舉一些生動的例子。如講授地球自轉意義中的時差時,可以成龍主演的電影《環游地球八十天》為例。劇中“成龍”一行,環繞地球一周,再次回到出發地,實際比預期提前一天,共用79天。原因是過國際日界線,日期往東要減一天,借助劇情以讓學生理解日界線這一地理概念。再如講洋流時可用電影《海底總動員》劇情導入,小丑魚瑪林和一群海龜正是乘著東澳大利亞暖流南下,借用洋流的力量最終找到兒子尼莫的。用熟悉的電影舉例,能使學生興趣十足。
4.教學生學會審視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和社會美。
駕馭學習的能力
學生學習生活中有“專念”和“潛念”兩部分,前者是有益的,而后者是有害的,它們的力量都非常強大。 “專念”狀態能讓學生更好地駕馭地理學習,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迎來“第二陣風” 在地理學習中,學生經常會說“累死了”“煩死了”。這種疲勞和厭倦感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他們未仔細推敲的預期。比如,一位學生重復寫“自然帶、自然帶……”,身心俱疲才停筆,他說自己的手都麻了,連一個標點都寫不動了。此時,如果讓他在試卷上寫下班級和姓名,他會輕松地完成,他并沒有真正耗盡能量。當學習背景發生改變后,學生又找到了新的力量,這種新背景下的新能量稱為“第二陣風”。感知是一個建構的過程,同樣是地理學科的學習,在不同的背景下會產生不同的刺激。具有專念意識的學生會主動想辦法改變,迎來“第二陣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改變地理學習的內容、方式等,這些都有助于打破疲憊的定勢。
從平常中洞見創思 如果學生嘗試了很多次,但都無功而返,那么許多學生就會放棄。心理學家塞利格曼(Seligman)通過研究告訴人們,即便是有了轉機,這種習得性無助也會讓他們坐以待斃。被心理定勢掌握頭腦的學生不會重新審視周圍的情況,不會對新出現的有利信息做出反應。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不受思維定勢的束縛,才能把世界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水循環》一節中,筆者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以辯論的形式讓學生表述對“水循環”的理解。辯題是:水資源是否可以永續利用,并且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筆者把全班同學分成正方、反方兩組。此過程主要是讓學生明白兩點:水循環維護全球水體動態平衡;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水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人類取用水量超過水資源的更新數量,或使水資源遭受污染,就會造成水資源的枯竭。
轉變角色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壓抑學生創造性的教學環境,通過優化教學模式,改變教師獨占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的信息傳遞方式。
變被教為互相學習 在地理課堂上,教師要盡量和學生保持一種平等的關系,不把自己的形象定格為“權威”,而應該和他們一起學習、探討,對他們的優秀表現,及時給予表揚,在課堂上多說一說“你真棒”。
變被問為主動質疑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學生有了安全感,才會充滿信心,思維才會被激活,在課堂上才敢于提出問題,敢于質疑。
變被考為自我診斷 教師主要是改變考試的內容和形式,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本身才是最好的獎勵,從而樂于參與考試。
變被評為參與評價 教師要把定性評價和定量相結合,弱化評價的甄別功能和選拔功能,以激勵學生創新。評價內容包括以下五個方面:是否能將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評價學生的探索性活動水平;評價學生的理解水平;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的自評和互評。
課堂心理氣氛是學生課堂學習賴以發生的心理背景,通過影響課堂活動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行為以及評價效應,進而制約學生課堂有效性。
積極情感感染學生 師生的情感共鳴是課堂心理氣氛的重要變量。學生是否樂于接受教師所傳授的信息,關鍵在于信息能否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筆者在地理課堂上對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總是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即便是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的答案,也熱情鼓勵和引導。
合理利用信息傳遞 教師所傳遞的信息也是影響課堂心理氣氛的重要因素。教師所傳授的內容是否新穎、科學,教學結構是否嚴密,對內容的表述是否形象、生動、具體,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等,都會影響知識的可信度。
創設多種情境教學 積極心理學認為,人的情緒有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在積極情緒下,人會獲得幸福,促進其工作和學習;而在消極情緒下,人的生活學習滿意度下降,行為禁止系統發生回避行為。這就是“你怎么講課他都麻木了”。所以教師應創設多種情境教學,從學生角度設計課堂活動。
及時激勵
學習不是一種異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及時激勵指教師、學校、家長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任何良好學習心理品質和學習行為水平的行為或結果及時給予的激勵。運用及時激勵要注意:第一,激勵的內容。主要激勵良好學習態度、積極學習行為、發散的學習結果。第二,激勵的手段。以精神激勵為主,輔以物質激勵。精神激勵可通過明示激勵和暗示激勵加以實施。第三,激勵的場合。包括當眾激勵、個別交流激勵和師長面前激勵等。通過及時激勵能讓學生更多地體驗學習過程中的成功樂趣,增強學習的自信。
【關鍵詞】地理信息系統 高中地理 教學
隨著人類步入信息社會,地理學與計算機科學、航天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結合,孵化出地理學的一門新型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結合地理學和地圖學,已經廣泛的應用在不同的領域,是用于輸入、存儲、查詢、分析和顯示地理數據的計算機系統,而它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和核心,把它引進高中地理課堂將會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地理信息系統作為一項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信息技術將會對高中地理教學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現代教學論認為:“掌握知識的最終目的是要到實踐中去應用。學生獲得的知識只有回到實踐中去才有生命力。如果只會機械的背誦概念、記住一些定義、原理和公式、而一遇到實際問題就感到束手無策,那么所學知識就是毫無意義的?!倍趥鹘y的地理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因為輔助工具的約束性,偏重于如何加強學生的記憶,導致學生只是依靠死記硬背去記地名、背物產、記地形、背氣候等地理知識,或者通過機械訓練獲得一些地理技能,缺乏較高層次的地理學科能力。學生學會了如何應付考卷上的試題,卻沒有學會如何解決實際問題,不能靈活正確的應用所學到的地理知識,在實際問題或者實踐面前只能束手無措。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引進地理信息系統的必要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的蓬勃發展,當今時代已然成為一個信息時代,而在這個時代的到來給地理教學提供了各種各樣的信息和資料,豐富了地理教學。然而面對這個龐大的信息庫,傳統的教學輔助工具,例如地圖、多媒體計算機等往往不能夠很好的處理這些信息。而地理信息系統作為信息收集與分析的一個重要載體,能為改變落后的教學方法提供了契機,同時地理信息系統在地理課堂中應用體現出的互動性和可視性等特點更能加強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從而豐富地理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一位叫楊根平的老師曾經說過:“擁有正確的教育思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現代化的教具,科學教法的地理基礎教育,必將為全民素質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貢獻。”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引進地理信息系統不但是信息時代對地理教學的要求,還是實行素質教育的要求。
三、關于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地理信息系統的幾點思考
1.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優化教學結構。我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曾經說過:“觀念是行動的先導,行動可以促進觀念的轉變?!庇捎谑軅鹘y教育教學思維模式和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教材和教學方式僅僅注重文字的推理和記憶,而這種教學模式與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程教學觀念相悖。所以要將地理信息系統更好的應用于高中的地理課堂,首先就要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讓教師認識到現階段地理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地理信息系統在地理課堂中應用的必要性。地理信息系統在地理課堂中的應用,能夠幫助教師用簡捷的方法形象的展現各種思維重組,幫助學生理性的升華認知過程。
2.在教學內容上適度引入地理信息系統。當今時代是一個知識日新月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的地理課堂中,學生的第一學習目標不應該是對地理知識的掌握,而應該是對學生的地理自學能力的培養,這樣做不僅能夠順應信息時代的潮流,還能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與傳統的學習方式相比,應用地理信息系統輔助教學,強調個性化學習,教師可以指定一個課題,讓學生利用網絡上的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庫、地圖庫進行自主性研究學習,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到一定的地理知識的同時,還掌握了如何應用地理信息系統自主學習的能力。
3.將地理信息系統引入高中地理教學的方案設計中。地理現象的多樣性經常讓學生不能對地理知識有非常直觀的認知,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將地理信息系統引入到高中地理教學的方案設計中。例如中國地理上有一條很重要的界限——秦淮線,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通常只是籠統的告訴學生這條界限是根據氣溫、天氣、降水等地帶性問題確定的,但是如果將地理信息系統引入到地理教學中,應用地理信息系統的軟件圖層疊加功能,將中國地形圖、中國積溫圖、年降水量分布圖、年均溫分布圖等在地理信息系統中進行疊加,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秦淮線并不是一條線,而是一條帶,在地理知識的傳授中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學地理
中學地理教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在整w教學環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學地理教學質量的好壞與學生的思維發展具有重要的關系。在新課程改革下,在信息技術發展到今天的成熟階段,信息科技運用到中學里比教學中,為中學地理帶來了重要的變化,為中學地理教學增添生機與活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鑒于此,本文將具體探討信息技術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一、信息技術在中學地理教學中運用的優勢
1.信息技術承載的信息量比較大。在信息技術融入到中學地理教學之前,教師教學一般都是依照粉筆、黑板等傳統的手段,教師將自己要講解的內容寫在黑板上,然后一一的進行講解,書寫的時間就要占好多,特別是地理課程中,地圖的描繪更浪費時間。信息技術的運用,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弊端,信息技術大多采用的是課件教學,PPT的容量比較大,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可以在課件上展示出來,教師備課的時候將課件制作好,上課的時候直接運用,為教學節省了許多的時間,省下來的時間學生可以自由的思考、討論,便于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利用課件展示,還可以有動畫的功能,山川地形展現出來,可以反復播放,節省時間,提高教學效果。
2.信息技術表達形式靈活多樣。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教學基本上就是教師教課,學生聽課,信息技術運用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聲音、圖片、文字、影響結合在一起的集成功能,將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處理,對學生視覺、聽覺進行刺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學習丘陵地帶的時候,傳統的學習方式下,教師只能圖像來想象,現在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展示丘陵的視頻,理解的更加的透徹,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二、中學地理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存在的問題
1.過分依賴信息技術。信息技術不論是多么發達,那也是輔助作用,取代不了人的作用但是在具體的教學與實踐中,大多數老師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時候,往往過分依賴,將傳統教學的優點全部丟棄,必須要的板書環節也被忽略了,更是沒有依據地理教學實際采取多媒體教學的手段。多媒體展示教學速度非常快,一節課可以講解很多內容,學生吸收不了過多的知識,慢慢就會對課程教學失去興趣,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提升。
2.信息技術與教學目的背道而馳。信息技術的運用,豐富多彩的畫面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有的時候,學生并沒有對學習內容有多大的興趣,而是對其中的畫面產生興趣。并沒有達到信息技術御用的目標。讓他們討論的時候,往往討論的是多媒體上的畫面,而不是具體的知識,在課后更不會繼續學習,信息技術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三、總學地理教學中信息技術運用的策略
1.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體作用。信息技術可以將聲音、圖片、文字、音像結合在一起,具有豐富多彩的顏色,還可以用動畫進行展示,有利于直觀的展示教學內容,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彌補傳統教學手段下的不足,為地理教學提供一種全新的、新穎的教學方式,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識通過信息技術通俗易懂的的教給學生。信息技術不僅僅有利于傳授知識,還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信息技術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技術上的保證,幫助學生優化學習的環境,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發揮。
2.利用多媒體,創設適應的學習環境,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傳統的地理教學中,地理教學的主要工具是掛圖、插圖、投影等等,這些工具雖然好用,但是展現出來的教學內容都是靜止的,地理事物中的運動變化展現不出來,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學生也了解不到位,學習興趣調動不起來。信息技術有利于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可以在網站上搜集資料,并且利用動畫進行模擬與展示,讓學生感受到地理事物的變化,學生在觀察中思考交流與討論,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動力。同時,教師的主導作用也要發揮出來,讓教師的教育學生學習統一起來,發展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可以展示動態畫面,可以隨時觀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3.信息技術有利于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在中學地理教學中那個,有很多重點與難點,利用傳統教學方法來講解,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地理知識形象化、直觀化,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將重點與難點展示出來,便于學生更加容易的理解與掌握,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加強教學容量,合理分配課堂時間,零散的知識點更容易整合在一起,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4.信息技術可以對學生產生刺激,提高學習的效率。大量的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記憶的時候需要受到感官上的刺激,刺激越大,人的記憶就會越長久,在地理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學生的視覺聽覺都受到刺激,文字、聲音、圖片結合在一起,采取交互式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
5.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在中學地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優化課堂教學,信息技術具有交互性、開放性、個性化的特點,可以創新教學手段與教學模式,促進教學觀念的轉變。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下,主要采取演示型的、探索型、練習型教學模式等等,將重點難點、切入點都呈現出來,便于學生探索思考,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運用,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模式,符合教育教學的目標。中學地理教師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況,有效的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便提升中學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ultimedia assisted instruction in education play an increasing role. In this paper, geography teaching, for example, discusses the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geography teaching.
關鍵詞:多媒體 地理教學 應用
Key words: multimedia Geography Teaching and Learning
作者簡介:姜惠玲,女,(1972.11-),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地理教學
地理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給教學過程增添了無限生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本文以地理教學為例,論述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 地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通過圖文音像的有機結合、豐富的色彩和動畫的展示、直觀的教學效果來創設生動、愉悅的學習氛圍,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給地理教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使得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識,可以通過多媒體通俗易懂地教給學生。多媒體信息技術注重知識的傳授,也重視智力的開發與能力的培養,通過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技術保證,優化了學生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感興趣的內容與學習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二. 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傳統地理教學中,主要使用的教具是掛圖、課本里面的插圖和一些投影,但這些圖像都是靜止的,不能反映出地理事物的運動變化過程,一些抽象的知識,學生也難于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不起來。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利用網絡搜集相關的資料,通過動畫模擬和演示過程,使學生感受地理事物的變化過程,讓學生在觀察中思考、討論,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求知欲,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教與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把地理學科中的很多畫面通過動態過程表現出來,比如大氣環流、水循環、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各種地質地貌的形成過程等,多媒體通過動畫模擬,直觀形象地展示出這些畫面??梢栽?DS平臺上利用動畫來模擬大氣環流,再顯示在地球自轉偏向力影響下,三風四帶及三圈環流的形成、移動等。多媒體可以動態演示也可以靜態觀察,可以局部也可以整體來看大氣環流的情況,教師根據教學需求,隨時調整畫面,引導學生從直觀到抽象,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 借助多媒體可以突出重難點,提高教學質量
高校地理學科,有很多重點和難點,使用傳統教學方法,教師講起來比較吃力,學生學起來也難理解。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地理教學中借助多媒體,可以使地理教學形象化、直觀化,提高教學效果,易于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學生容易理解。利用多媒體,既可以增強課堂的生動性,又可以廣泛地獲取知識,突出教學中的重難點,使難點簡易化,易于被學生所理解、接受,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在介紹黃山風景區是,涉及到黃山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這既是這一課的重點,也是這一課的難點。很多學生沒有去過黃山,不了解黃山為什么是我國特點最多的名山。針對此,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搜集相關的黃山四絕圖片,再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使這些知識變得直觀、形象、具體,學會易于理解,也提高了教學效果。講“地球的形狀”時,可以利用動畫來演示,用動畫海岸觀察船的變化過程和月食中月相的變化過程來解釋地球是一個球體。講“我國東部季風影響的雨帶移動規律”時,可以畫出鋒面同時也配以風聲、雨聲,并用醒目的顏色來標注冷氣團、暖氣團,這樣學生可以了解整個過程,也同時學到了一些專業術語。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大大增加課堂容量,合理分配課堂利用率,運用于復習課教學更有優勢,可以復習比較零散的知識點,通過點擊鼠標使主界面與分支界面之間自由跳轉,學生能夠很清楚地了解這些散亂的知識點在整個單元知識結構中的位置。這樣在復習中,達到了點面結合,學生的知識也得到了升華,形成完備的知識面,提高教學效果。
四. 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給學生以刺激,提高學習效率
心理學研究表明,刺激對人的記憶起著重要作用,刺激越多越大,人對這個刺激的記憶就越長久,越清晰。地理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課堂提供多重刺激,讓學生獲得各種感官信息,組合起文字的、聲音的、圖像的材料,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記憶和學習效率,也可以采用交互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說給學生提供復述的機會,這樣達到的效率會更高。
五. 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豐富教學過程,創新教學模式
地理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優化了課堂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交互性、開放性、個性化的特點,創新了現代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創新了教學模式,促使教學觀念的轉變,提高了教學質量。多媒體輔助教學環境下,主要教學模式有演示型模式,即是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給學生播放教學軟件,主要是一些難以用口頭表達清楚的教學難點;探索練習型模式主要是利用多媒體技術,提出一些探索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思考,從中發現問題、進而通過分析、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個別化模式就是說根據學生的個性和愛好,借助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應用多教學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使用不當,會得不償失。因此,在多媒體教學中,要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選擇最為適宜的教學媒體,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參考文獻:
摘 要:近幾年,微信軟件迅猛發展,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和工作平臺,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影響的同時,自然也給教育領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和機遇。于是,微信也慢慢地出現于高中地理教學領域,在地理教學中嶄露頭角,發揮其作用。
關鍵詞:微信;高中地理;教學
微信具有通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資源共享的功能,微信的使用主體是學生,學生又是學習的主體,這一事實使得微信走入高中地理教學成為可能。而微信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勢必會促進學科教育領域多方位的革新。如學生的學、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呈現以及教學互動等,還會豐富學生的學習環境及學習工具。鑒于此,筆者從四個方面探討微信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利用微信平臺建立學習資料庫
現實的課堂學習受時間的限制,教師的教學任務不能圓滿完成,學生也不可能僅僅通過教師的講解獲得全部知識,所以就必須利用課外時間自主學習,進一步吸收、消化課堂上的知識點,才能更加豐富、夯實自己的知識面。教師利用微信平臺建立班級微信群,設置學習資料庫,學生共享資料并展開探究。也可以將課余作業發送給學生,學生直接在微信群里完成作業,教師及時批閱。新型的微信平臺讓高中地理教學突破教室以及學時的限制,將其延伸到課外。借助微信,可以進入群聊模式,師生建立微信群,相當于構建了全天候的在線課堂。學生在方便的時候,隨時都可打開微信進行學習。學習不再囿于教室里,也不限于上課時間,學生宛如隨時置身于一個開放的課堂中,打造以自我為中心的時空學習環境,將高中地理教學延伸到課外,促進高中地理的彈性教學。
二、利用微信平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心理學中有一個效應叫“曝光效應”,是指人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也就是說若某個事物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就能增加人們對該事物的喜歡程度,也叫作“熟悉定律”。按照此定律,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地理,熟悉地理,有助于增強其對地理的喜歡程度。
微信公眾平臺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每天可以向關注用戶群發多媒體信息。因此,教師可結合教學進度,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編輯圖文信息或視頻信息,向學生推送地理新聞閱讀、地理事件分析、地理話題討論、地理美文欣賞、地理問題解答、地理試題選做等,將豐富多彩的地理課外知識與課堂知識整合,使地理每天都能出現在學生的視線里,讓學生從多方面感知地理知識的實用,進而感受到地理學科的魅力。
三、利用微信,促進師生、生生互動
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但學生是否認真聽講、是否理解講授內容,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何評價,有何疑問,很難及時收到反饋意見。而微信帶來的互動式教學中老師和學生可以雙向交流、溝通、分享、討論,在這樣彼此平等的交流環境下,甚至是辯論的環境中,老師和學生可以達到不同觀點相互碰撞的目的,這也是使教學雙方的主動性都能得到極大提高的一種教學方式。首先,老師(學生)可以將精簡的學習材料(文字、圖片、動態圖、視頻)在微信平臺上,繼而對學生進行輔導。學生閱讀之后,對于簡單易懂的知識點可以通過“收藏”和“轉發”的形式將知識點進行梳理,對于理解困難和存在疑問的知識點則可以通過“評論”老師的朋友圈內容或給老師發“私信”的方式解答疑惑;其次,老師和學生也可以就某個地理問題、熱點等自己感興趣的地理內容發起群聊,并可邀請對地理感興趣的其他同學參與討論研究,方便快捷地聚集地理教學資源;再次,學生也可以通過“創建微群”把具有相同興趣或者相近知識準備的同學聚攏在一起,讓志趣相投的同學在相互尊重與互信的基礎上,以微信的形式更加方便、集中地進行交流。
四、讓微信互動課堂成為師生感情交流互動的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