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8 17:26:17
序論:在您撰寫老年醫學專業培訓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高校;老年醫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3-00-01
“十二五”時期,隨著第一個老年人口增長高峰到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老齡化進程與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隨,與經濟社會轉型期的矛盾相交織,社會養老保障和養老服務的需求將急劇增加。老齡社會帶來的諸多社會、家庭、生理、心理等問題,對衛生醫療教育服務部門提出了新挑戰。高校憑借學科門類齊全優勢,在老年病的研究、老年病護理人才培養等方面已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涵蓋老年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信息學等學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老年醫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及養老服務現狀
(一)中國人口老齡化狀況及發展趨勢。21世紀的中國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老齡社會。從2001年2100年,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齡化階段。第二階段,從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齡化階段。第三階段,從2051年到2100年是穩定的重度老齡化階段。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具有老年人口規模巨大、老齡化發展迅速、地區發展不平衡、城鄉倒置顯著、女性老年人口數量多于男性、老齡化超前于現代化等六個主要特征。綜觀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可以概括為四點主要結論:第一,人口老齡化將伴隨21世紀始終。第二,2030年到2050年是中國人口老齡化最嚴峻的時期。第三,重度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將日益突出。第四,中國將面臨人口老齡化和人口總量過多的雙重壓力。
(二)養老服務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各地出臺政策措施,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使我國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養老機構數量不斷增加,服務規模不斷擴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養老服務的運作模式、服務內容、操作規范等也不斷探索創新,積累了有益的經驗。但是,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著與新形勢、新任務、新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缺乏統籌規劃,體系建設缺乏整體和連續性;社區養老服務和養老機構床位嚴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設施簡陋、功能單一,難以提供照料護理、醫療康復、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務等。
(三)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必要性、組成和功能。加強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應對人口老齡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是適應傳統養老模式轉變、滿足人民群眾養老服務需求的必由之路。是解決失能、半失能老年群體養老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當務之急。是擴大消費和促進就業的有效途徑。我國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主要由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等三個有機部分組成。國家鼓勵在老年養護機構中內設醫療機構。符合條件的老年養護機構還應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培訓和指導社區養老服務組織和人員,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實現示范、輻射、帶動作用。在機構養老層面,重點推進供養型、養護型、醫護型養老設施建設??h級以上城市,至少建有一處以收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為主的老年養護設施。在國家和省級層面,建設若干具有實訓功能的養老服務設施。
二、高校開展老年病學研究的基礎和優勢
高校具有學科門類齊全、優勢特色鮮明的特點。社會保障、預防醫學、臨床醫學、神經科學、精神科學、康復醫學、老年護理、中醫中藥、文學、藝術等專業為老年醫學學科的預防保健、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年疾病治療、康復、護理等方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一)高校老年醫學專業目前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資格,為老年醫學事業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
(二)社會保障、公共管理、社會醫學等專業為國家制定老年社會保障體系提供強大的理論支撐;
(三)高校醫學學科齊全,為老年疾病的預防、保健、心理慰藉、基礎研究、臨床治療、康復等提供了技術支持;
(四)文學、藝術等學科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選擇;
三、高校老年醫學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加強老年醫學學科建設及科學研究。整合預防醫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醫中藥學等各方資源,改革培養模式,培養更多適應時代需求的高層次人才。加強老年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為老年慢性疾病的診治、降低老年疾病致殘率、延緩老年老年精神心理疾病發生提供新的思路與方法。
(二)強化老年醫學醫護人才的培養。在發達國家,半個世紀前就已經注意到了老年人這一群體的健康與疾病的特殊性,建立了“老年醫學”學科(Geriatrics),它包含老年學(Gerontology)和老年病學(Geriatricmedicine)。但我國的老年醫學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還停留在以單個器官/系統為中心的傳統??圃\治模式。老年人具有基礎疾病多、器官功能儲備差、起病隱匿、多重用藥、受心理及社會影響較大等特點,老年醫學除具有其綜合性、全面性和個體化的特點外,還需注重維持老年人的能力和生活質量,對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高校教育資源豐富,有管理學、社會學、生命科學、醫學等與老年醫學相關的學科,且實力雄厚。有附屬醫院和教學醫院,在老年醫學人才培養、養老服務專業培訓方面可以做出更多的貢獻。
自1909年美國IgnatzLeoNascher醫生提出老年醫學(Geriatrics)的概念,一個世紀以來,美國老年醫學專家的醫療和教育工作使老年醫學得以不斷完善,迄今已經形成了一門完整的學科。1942年成立全美老年醫學會,1945年成立全美老年學會,1965年設立老年人醫療保險,1966年開始老年醫學??婆嘤枺?974豐在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創建老年研究所。20世紀0年代,設立老年醫學研究基金開始資助本科醫學院校的臨床和科研人員探索改進醫學生課程中的老年醫學內容,職業衛生局資助建立老年醫學教育中心如南德洲老年病教育中心(SouthTexasGeriatricEducationCenter,STGEC),退伍軍人醫療系統成立老年醫學科研、教育、臨床中心(GeriatricResearch、EducationandClinicalCenters,GRECC)。
2美國新型老年醫療模式
美國除了傳統的護理院(nursinghome)外,還有各種現代綜合服務的老年醫學診療、保健方法不斷涌現。這些新型醫療模式旨在全面提高醫療質量、便利老年患者和降低醫療消費。設置老年病房(acutecaref-0rⅡ1eelderly,ACE)。美國的老年病房一般設立在大型三級醫院,由老年醫學??漆t生負責,專門收治老年患者,并會同其他??漆t生對老年患者的會診與治療。該醫療模式能有效診治老年患者疾病,及時發現和防治老年病綜合征,縮短住院曰。開設老年髖部骨折專診(hipfractureservice)。老年人體質虛弱,容易摔倒,且老年人骨質疏松,從而導致髖部骨折發生率高。老年髖部骨折專科診療流程簡捷,由老年科醫生負責患者的術前評估、圍手術期處理和術后亞急性期診療與康復,可使老年患者盡快手術、減少并能及時處理術后并發癥,縮短病程和住院日,加速患者康復,降低治療費用。實施亞急性和過渡性醫療(subacuteandtransi.tionalcare)。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緩解或控制后,老年患者往往不能很快恢復,但其住院過久可能會引起活動能力下降、院內感染等問題,造成其疾病的惡性循環。在亞急性和過渡性醫療模式下,老年醫學團隊負責老年患者的康復理療、壓瘡治療、抗生素治療、腸內外營養、精神行為病癥等診療服務,并負責安排老年患者的出院后連續診療、保健以及指導相關機構改善社會和家庭環境,為老年患者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控制后提供合理而安全的連續性診療服務,有利于患者恢復。開展全面的老年人服務項目(programofall—in-clusivecarefor血eelderly,PACE)。老年人服務項目是一種為衰弱老人提供基礎診療、預防、日問鍛煉與娛樂活動、急性病診治及慢病長期管理等全套醫療保健服務模式。老年科醫生定期對患者進行評估,及時調整服務內容和方式,對難以解決的病案邀請??漆t生會診。同時,為保證老年患者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使其能夠繼續居住在社區,減少住院次數和入住護理院的幾率,提高和維持生活質量,降低醫療費用,組織召開家庭會議,商議護理、診療方案。建立退休養老社區連續醫療(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ies,CCRC)。美國將退休老人聚居,對其提供連續性醫療、保健及日常生活服務與支持。大部分老人加入CCRC時屬低齡,比較健壯,生活能夠自理,CCRC為其提供基礎醫療保健和預防、及各種生活服務支持。隨著老年人年歲增長及急、慢性病患病率升高,需求逐漸增多,老年醫學團隊根據每個老人的具體需求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和長期慢性病管理,除急性病需要住院外,老年患者在CCRC社區可享受連續性的醫療保健服務。
3美國老年醫學教育現況
美國于1988年在全美內科資格認證中加入老年醫學專科資格認證考核,1995年設立老年醫學教育和培訓國家論壇,發表老年醫學和健康保護白皮書,包括老年醫學訓練、分布、應用的建議和獲政府健康體系資格認證人員所必須具備的條件,詳細列舉了醫學生、住院醫師、研究生、老年病??漆t生訓練、繼續醫學教育和資格認證的內容等。1998年美國老年病協會發表老年病專科研究生訓練指南,明確了老年醫學基本教育目標、核心教育內容及專業目標嘲。目前全美125所醫學院校都設置了老年醫學必修課程,旨在醫學生中普及老年醫學基礎知識,不少醫學院校還建立老年醫學臨床和研究中心。以及122個老年醫學??婆嘤柣?。老年科醫生需要經過系統性專業培訓和資格認證考核,包括取得醫學博士學位、3年住院醫生培訓后取得行醫執照,以及1.3年老年醫學??婆嘤柌⑼ㄟ^資格認證考核。
3.1老年醫學課程相關內容
美國老年醫學課程設置合理而全面,主要包括:①衰老的生物學:基因、生物化學、細胞、衰老進程的理論。②衰老的心理社會問題:正常行為、人口統計學和流行病學、公共衛生和政策問題、醫學倫理學和法律、社會資源和規劃、對老年人的態度、生物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③老年病及老年相關臨床問題:衰老過程中的器官組織解剖和生理學、疾病和衰老相關障礙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學、疾病和衰老相關障礙的流行病學和自然轉歸、評估和管理。常見問題有外科手術的評估、麻醉的選擇、事故和跌倒、住院相關損害、醫源性問題、營養問題、行為問題、社會問題。④老年人的評估和管理:面談和功能記錄、交流和相處技能、老年人體格檢查、特殊臨床試驗、臨床診治的做出、病歷的保存、預防醫學、循證醫學、臨床藥理學、康復、醫護團隊/科間合作、治療的連續和機構間交接、人道主義關懷。⑤老年病教育、管理和研究:規劃的制定和評估、基本原則和教學方法、教學的技能、研究設計和方法、研究技術、文獻回顧和解讀、規劃的管理。
3.2老年醫學研究生課程
研究生課程包括6類內容腳。第1類用于達到BHPr要求的老年病初級和高級咨詢專業人員的質量準入標準。第2類培養教員,保證老年病服務領域具有合格和優秀的師資。第3類培養研究生成為老年醫學教育的領導、骨干及學術專家。第4類培養研究生成為熟練的老年科醫師,勝任老年人健康和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第5類培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包括綜述、制定科研計劃、科研實踐及撰寫科研論文等必需技能。第6類培養是為研究生獲得成為醫學管理者及從事臨床計劃、目標、評估等方案制定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其課程設置覆蓋了老年醫學所必需的所有元素。臨床訓練包括初級醫療、綜合老年病評估、院內院外患者的咨詢、護理院的醫療、家庭醫療、臨終關懷和姑息治療、康復、衰老的心理精神問題、醫學倫理、住院患者的救治、老年病的私人門診以及牙科和精神病治療??蒲杏柧毎ɡ碚撜n程和實驗室的實驗、與導師和實驗室成員討論預實驗問題、復習文獻、確定實驗內容、完成實驗內容、撰寫論文。管理訓練包括健康管理和美國醫學管理者協會課程、一些高級導師課程。
3.3老年病醫師資質證明
老年醫學是美國醫學專業委員會(AmericanBo.ardofMedicalSpecialties,ABMS)認證的2級專業組織。ABMS是美國醫師資格監督的初級實體。主修ABMS認證的老年病訓練課程的研究生必須完成內科學、家庭醫學、或心理/神經病學住院醫師的課程。經過1—2年的課程后,通過參加美國內科學和家庭醫學或心理學和神經病學委員會組織的考試,可以獲得老年醫學資質證書。
4對我國老年醫學醫療和教育的啟示
4.1發揮現代老年醫學的特點與作用
當今臨床醫學過度的專業化,不利于身患多系統疾病的老年人,導致他們輾轉于各個???,得不到及時、正確、有效的治療,增加了患者、家屬和社會的負擔。因此,老年科醫生首先在掌握全科知識基礎上應有側重的發展技術專長。教師在教育學生時,以老年患者整體健康需要為中心,綜合考慮患者生理功能和多種急、慢性病的相互影響,權衡各種診療措施的預期效果和不良反應,協調各專科的會診意見,多學科協作。還要系統考慮患者心理、精神和行為等方面的病癥,以及社會和家庭環境因素對患者健康和功能狀態的影響。
4.2騎立連續性健康保障服務的理念
老年醫學在教學中應將醫學實踐從疾病治療延沖割健康管理,使學生深刻理解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時,注重傳授健康管理知識、加強學生健康管理技能的訓練。另外,在健康管理中提供連續性的健康保障服務至關重要。老年人?;加卸喾N不可治愈的慢性病,對其醫療服務需要一個連續的過程,即老年人在疾病慢性期、康復期可以在社區或家中接受繼續治療或功能康復訓練,如病情反復再回到醫院就診。美國的PACE項目即是一個比較成功的范例,值得我們參考和學習。我國應注重老年人養老保健工作,也需要大力發展以社區為基礎的老年健康管理及健康保障體制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鼓勵學生積極投身基層健康促進事業。
4.3制定合理的老年醫學教育計劃
老年醫學作為獨立的學科,在我國還沒有得到充分認可嘲。雖然,老年醫學已納入醫學生的學習課程,但教育資源明顯不足,沒有系統完整的教學組織,理論教學和實踐指南不夠完善。因此,高等醫學院校必須在政府的支持下,聯合多方面力量,制定出一套可行、有效的培養老年醫學人才的教育計劃并大力實施。如在醫學院校本科設置老年醫學必修課程,老年醫學研究要重點突出老年醫學整體特色,在醫學生每年度新生招錄時設置針對社區老年醫療保健服務的定向生;在青年醫生中開展老年醫學繼續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加強系統規范的專科訓練,完善老年醫學資質認證制度等。另外,醫學院校還應重視老年醫學課程的設置,其課程的設置要符合老年醫學發展的需要,開發具有特色的課程,如借鑒美國的老年醫學課程相關內容。
1美國老年醫學現況
自1909年美國IgnatzLeoNascher醫生提出老年醫學(Geriatrics)的概念,一個世紀以來,美國老年醫學專家的醫療和教育工作使老年醫學得以不斷完善,迄今已經形成了一門完整的學科。1942年成立全美老年醫學會,1945年成立全美老年學會,1965年設立老年人醫療保險,1966年開始老年醫學專科培訓,1974作者簡介:杜文津,碩士,主治醫師,第四軍醫大學兼職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老年神經病學。豐在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創建老年研究所。20世紀0年代,設立老年醫學研究基金開始資助本科醫學院校的臨床和科研人員探索改進醫學生課程中的老年醫學內容,職業衛生局資助建立老年醫學教育中心如南德洲老年病教育中心(SouthTexasGeriatricEducationCenter,STGEC),退伍軍人醫療系統成立老年醫學科研、教育、臨床中心(GeriatricResearch、EducationandClinicalCenters,GRECC)。
2美國新型老年醫療模式
美國除了傳統的護理院(nursinghome)外,還有各種現代綜合服務的老年醫學診療、保健方法不斷涌現。這些新型醫療模式旨在全面提高醫療質量、便利老年患者和降低醫療消費。設置老年病房(acutecaref-0rⅡ1eelderly,ACE)。美國的老年病房一般設立在大型三級醫院,由老年醫學??漆t生負責,專門收治老年患者,并會同其他??漆t生對老年患者的會診與治療。該醫療模式能有效診治老年患者疾病,及時發現和防治老年病綜合征,縮短住院曰。開設老年髖部骨折專診(hipfractureservice)。老年人體質虛弱,容易摔倒,且老年人骨質疏松,從而導致髖部骨折發生率高。老年髖部骨折??圃\療流程簡捷,由老年科醫生負責患者的術前評估、圍手術期處理和術后亞急性期診療與康復,可使老年患者盡快手術、減少并能及時處理術后并發癥,縮短病程和住院日,加速患者康復,降低治療費用。實施亞急性和過渡性醫療(subacuteandtransi.tionalcare)。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緩解或控制后,老年患者往往不能很快恢復,但其住院過久可能會引起活動能力下降、院內感染等問題,造成其疾病的惡性循環。在亞急性和過渡性醫療模式下,老年醫學團隊負責老年患者的康復理療、壓瘡治療、抗生素治療、腸內外營養、精神行為病癥等診療服務,并負責安排老年患者的出院后連續診療、保健以及指導相關機構改善社會和家庭環境,為老年患者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控制后提供合理而安全的連續性診療服務,有利于患者恢復。開展全面的老年人服務項目(programofall—in-clusivecarefor血eelderly,PACE)。老年人服務項目是一種為衰弱老人提供基礎診療、預防、日問鍛煉與娛樂活動、急性病診治及慢病長期管理等全套醫療保健服務模式。老年科醫生定期對患者進行評估,及時調整服務內容和方式,對難以解決的病案邀請??漆t生會診。同時,為保證老年患者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使其能夠繼續居住在社區,減少住院次數和入住護理院的幾率,提高和維持生活質量,降低醫療費用,組織召開家庭會議,商議護理、診療方案。建立退休養老社區連續醫療(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ies,CCRC)。美國將退休老人聚居,對其提供連續性醫療、保健及日常生活服務與支持。大部分老人加入CCRC時屬低齡,比較健壯,生活能夠自理,CCRC為其提供基礎醫療保健和預防、及各種生活服務支持。隨著老年人年歲增長及急、慢性病患病率升高,需求逐漸增多,老年醫學團隊根據每個老人的具體需求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和長期慢性病管理,除急性病需要住院外,老年患者在CCRC社區可享受連續性的醫療保健服務。
3美國老年醫學教育現況
美國于1988年在全美內科資格認證中加入老年醫學??瀑Y格認證考核,1995年設立老年醫學教育和培訓國家論壇,發表老年醫學和健康保護白皮書,包括老年醫學訓練、分布、應用的建議和獲政府健康體系資格認證人員所必須具備的條件,詳細列舉了醫學生、住院醫師、研究生、老年病??漆t生訓練、繼續醫學教育和資格認證的內容等。1998年美國老年病協會發表老年病??蒲芯可柧氈改希鞔_了老年醫學基本教育目標、核心教育內容及專業目標嘲。目前全美125所醫學院校都設置了老年醫學必修課程,旨在醫學生中普及老年醫學基礎知識,不少醫學院校還建立老年醫學臨床和研究中心。以及122個老年醫學??婆嘤柣亍@夏昕漆t生需要經過系統性專業培訓和資格認證考核,包括取得醫學博士學位、3年住院醫生培訓后取得行醫執照,以及1.3年老年醫學??婆嘤柌⑼ㄟ^資格認證考核。
3.1老年醫學課程相關內容
美國老年醫學課程設置合理而全面,主要包括:①衰老的生物學:基因、生物化學、細胞、衰老進程的理論。②衰老的心理社會問題:正常行為、人口統計學和流行病學、公共衛生和政策問題、醫學倫理學和法律、社會資源和規劃、對老年人的態度、生物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③老年病及老年相關臨床問題:衰老過程中的器官組織解剖和生理學、疾病和衰老相關障礙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學、疾病和衰老相關障礙的流行病學和自然轉歸、評估和管理。常見問題有外科手術的評估、麻醉的選擇、事故和跌倒、住院相關損害、醫源性問題、營養問題、行為問題、社會問題。④老年人的評估和管理:面談和功能記錄、交流和相處技能、老年人體格檢查、特殊臨床試驗、臨床診治的做出、病歷的保存、預防醫學、循證醫學、臨床藥理學、康復、醫護團隊/科間合作、治療的連續和機構間交接、人道主義關懷。⑤老年病教育、管理和研究:規劃的制定和評估、基本原則和教學方法、教學的技能、研究設計和方法、研究技術、文獻回顧和解讀、規劃的管理。
3.2老年醫學研究生課程
研究生課程包括6類內容腳。第1類用于達到BHPr要求的老年病初級和高級咨詢專業人員的質量準入標準。第2類培養教員,保證老年病服務領域具有合格和優秀的師資。第3類培養研究生成為老年醫學教育的領導、骨干及學術專家。第4類培養研究生成為熟練的老年科醫師,勝任老年人健康和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第5類培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包括綜述、制定科研計劃、科研實踐及撰寫科研論文等必需技能。第6類培養是為研究生獲得成為醫學管理者及從事臨床計劃、目標、評估等方案制定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其課程設置覆蓋了老年醫學所必需的所有元素。臨床訓練包括初級醫療、綜合老年病評估、院內院外患者的咨詢、護理院的醫療、家庭醫療、臨終關懷和姑息治療、康復、衰老的心理精神問題、醫學倫理、住院患者的救治、老年病的私人門診以及牙科和精神病治療??蒲杏柧毎ɡ碚撜n程和實驗室的實驗、與導師和實驗室成員討論預實驗問題、復習文獻、確定實驗內容、完成實驗內容、撰寫論文。管理訓練包括健康管理和美國醫學管理者協會課程、一些高級導師課程。
3.3老年病醫師資質證明
老年醫學是美國醫學專業委員會(AmericanBo.ardofMedicalSpecialties,ABMS)認證的2級專業組織。ABMS是美國醫師資格監督的初級實體。主修ABMS認證的老年病訓練課程的研究生必須完成內科學、家庭醫學、或心理/神經病學住院醫師的課程。經過1—2年的課程后,通過參加美國內科學和家庭醫學或心理學和神經病學委員會組織的考試,可以獲得老年醫學資質證書。
4對我國老年醫學醫療和教育的啟示
4.1發揮現代老年醫學的特點與作用
當今臨床醫學過度的專業化,不利于身患多系統疾病的老年人,導致他們輾轉于各個??疲貌坏郊皶r、正確、有效的治療,增加了患者、家屬和社會的負擔。因此,老年科醫生首先在掌握全科知識基礎上應有側重的發展技術專長。教師在教育學生時,以老年患者整體健康需要為中心,綜合考慮患者生理功能和多種急、慢性病的相互影響,權衡各種診療措施的預期效果和不良反應,協調各??频臅\意見,多學科協作。還要系統考慮患者心理、精神和行為等方面的病癥,以及社會和家庭環境因素對患者健康和功能狀態的影響。
4.2騎立連續性健康保障服務的理念
老年醫學在教學中應將醫學實踐從疾病治療延沖割健康管理,使學生深刻理解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時,注重傳授健康管理知識、加強學生健康管理技能的訓練。另外,在健康管理中提供連續性的健康保障服務至關重要。老年人?;加卸喾N不可治愈的慢性病,對其醫療服務需要一個連續的過程,即老年人在疾病慢性期、康復期可以在社區或家中接受繼續治療或功能康復訓練,如病情反復再回到醫院就診。美國的PACE項目即是一個比較成功的范例,值得我們參考和學習。我國應注重老年人養老保健工作,也需要大力發展以社區為基礎的老年健康管理及健康保障體制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鼓勵學生積極投身基層健康促進事業。
4.3制定合理的老年醫學教育計劃
老年醫學作為獨立的學科,在我國還沒有得到充分認可嘲。雖然,老年醫學已納入醫學生的學習課程,但教育資源明顯不足,沒有系統完整的教學組織,理論教學和實踐指南不夠完善。因此,高等醫學院校必須在政府的支持下,聯合多方面力量,制定出一套可行、有效的培養老年醫學人才的教育計劃并大力實施。如在醫學院校本科設置老年醫學必修課程,老年醫學研究要重點突出老年醫學整體特色,在醫學生每年度新生招錄時設置針對社區老年醫療保健服務的定向生;在青年醫生中開展老年醫學繼續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加強系統規范的??朴柧殻晟评夏赆t學資質認證制度等。另外,醫學院校還應重視老年醫學課程的設置,其課程的設置要符合老年醫學發展的需要,開發具有特色的課程,如借鑒美國的老年醫學課程相關內容。
【摘要】 目的 通過對中日兩國醫科大學醫學專業老年臨終醫療的教學計劃進行對比分析得出基礎資料,以期對今后臨終關懷教育提出參考意見。方法 2007年8月,對中國135所醫學院校中、西臨床醫學專業的教學負責人發送了問卷調查表,內容包含教學計劃中是否包含臨終期醫學、是否有老年人臨終關懷、課程內容、講授形式、成績評定方法、教科書等。結果 問卷回收48份(回收率36%)。有臨終期醫療教育12校,7校為必修,講授形式幾乎全部是課堂講授,10校采用閉卷筆試進行成績評定,有相關教科書的僅4校。最后與日本類似調查資料進行對比。結論 目前我國醫科大學醫學專業教學大綱需要從多方面、多領域進行充實,以實施老年人臨終關懷的教育,并充實完善標準版教科書。
【關鍵詞】 臨終關懷;教育;醫學院校;中國;日本
臨終關懷是一個新興的學科,一般醫務工作者多對這門學科缺少科學的認知,缺乏臨終關懷的專業技術與知識,不適應臨終關懷工作的需要。如果不對他們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與知識更新,而任其固守傳統醫學模式,依靠傳統技術與經驗去進行臨終關懷或辦臨終關懷醫院,其結果勢必與普通醫院并無差異,而不能體現對臨終者的關懷。因此,要對從事臨終關懷的醫務工作者進行培訓,讓他們學習一定的法律常識,尊重和保護臨終患者的各種權利,學習多方面的技能,幫助患者轉移思維方式,緩解臨終焦慮和恐慌,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不被臨終患者痛苦垂喪的情緒所影響,要以熱愛生活的滿腔熱情去護理患者。對老年人而言,如何提供高質量的臨終期醫療、護理服務是我們要面臨的工作,作為未來的醫生,怎樣充實現階段對醫學生這方面的教育。這個問題已經開始漸漸為人們所認識。國外發達國家的醫科大學教育計劃中,有進行臨終期醫療、護理教育課程的大學增加的趨勢。臨終關懷受人們生活社會的歷史、文化、社會等背景影響,國外的這些具體情況不一定適用于我國,但結合我們國內的實際情況看,有必要對臨終期醫療、護理教育進行研究觀察。本研究通過對中日兩國醫科大學醫學專業老年臨終醫療的教學計劃進行調查,對比分析得出基礎資料,目的在于對我國醫學教育今后臨終關懷教育提出參考意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2007年9月以全國135所本科醫學院、醫科大學和中醫學院教育工作者為對象,發送問卷調查表,調查表中的主要內容為:教學計劃中有無老年人臨終關懷的內容,對幾年級學生進行,選修還是必修,課程內容是否包含有老年人臨終關懷的內容,授課內容(臨終關懷的專業詞匯、臨終關懷醫療的歷史背景、臨終關懷的相關法律福利制度、臨終關懷的國內外現狀、臨終關懷醫療中患者的自主權力、和患者溝通的技巧、臨終期相關的疾病和癥狀、臨終期的治療、與臨終期相關的社會倫理問題、臨終期對患者的心理援助、臨終期對家屬的心理援助等)、授課老師所屬部門及課時數,授課方式(有課堂講授、模擬情景教學、與患者對話、看錄像、小組討論、病例研討、臨床實習等供選擇),如何對學生成績進行評價(自我評價、閉卷考試、實際操作考試、撰寫心得報告等供選擇),有無關于臨終關懷醫療的教科書包含書名、出版社名稱等。
1.2 方法
問卷回收后與日本名古屋大學大學院醫學系研究科老年科學平川仁尚、葛谷雅文等〔1〕2005年進行的全日本79所醫科大學及110所大學護理專業的“醫科大學臨床醫療專業、護理專業臨終期教育調查”的結果進行比較。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tatview5.0J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老年臨終關懷課程開設情況
國內135所本科醫學院、醫科大學共回收問卷48份(西醫院校42份和中醫院校6份),回收率36%。有臨終期醫療教育的大學為12所(占25%),開設必修課7校(占58%)。另外臨終期醫療教育涉及老年人臨終關懷的有7校(占58%)。
2.2 臨終期醫療教育的內容
從現行教育內容看,終期醫療教育的內容依次為歷史背景;國內外現狀;社會、倫理問題;相關法律;病癥及癥狀;治療;患者及家屬的心理援助。
2.3 授課方式及成績評定
目前國內授課方式主要以課堂講授(12/12,100%)為主,成績評定多為閉卷考試(10/12,83%),僅2所(17%)學校提出需撰寫心得報告。
2.4 臨終關懷教育相關教科書及入學后何時開設臨終關懷課程時間
4所學校(33.3%)有教科書,7所學校(58.3%)無教科書,采用自編教材,1所(8.4%)未回答。國內開設課程時間8所學校(67%)在入學后第三年,1所(8%)在入學第二年;2所(1%)在入學第四年,1所(8%)在入學第五年。
2.5 中日兩國臨終關懷相關教育情況比較
與日本“醫科大學臨床醫療專業、護理專業臨終期教育調查”的結果進行比較,結果見表1~表3。因為考慮到在我國的高等醫學教育中,中醫學院有其獨特之處,所以將其單列,未與日本的醫科大學進行直接比較。表1 中日兩國臨終關懷相關教育課程的有無,表2 中日兩國臨終關懷授課方式及成績評定方法,表3 中日兩國醫學專業臨終關懷教育內容(略)。
3 討論
以目前中國的情況來看,1.12億以上的人要面對死亡的脅迫,若仍以每人5個親屬、10個朋友計,則中國每年約有6億和12 億人口受到間接的死亡問題的困擾。其實,人到老年時,都會不同程度地接近臨終的體驗,心理上的恐懼和健康質量的每況愈下,都是臨終階段的特點。現在,人們已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在社會衛生保健體系中應該包括3個相互關聯的基本組成部分,即:預防、治療、臨終關懷。無病則防,有病則治,治不好則臨終關懷??梢灶A見,臨終關懷在我國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世界衛生組織(WHO) 指出,臨終關懷是對無治愈希望病患的積極與整體性的照顧;其目的在于確保病患及其家屬最佳的生活品質;臨終關懷以控制疼痛、緩解其他相關癥狀,以及解除患者心理、社會與靈性層面的痛苦為重點;強調的是通過服務者為患者提供保守性的治療和支持性的照顧,盡可能地使病患有尊嚴地達至安詳的死亡。與此同時向患者家屬提供支持系統與哀傷輔導。
本次問卷調查的回收率并不算高,或許并不能完全反映全國臨終關懷教育的真實面貌,但是,作為一個國內的先行調查,我們可以認為取得了這個領域的寶貴的數據資料。
首先,我們高興地看到國內的醫學教育工作者對臨終關懷教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英、美等發達國家幾乎所有的醫學專業都開展了與臨終關懷有關的課程〔2〕,日本此次調查顯示其開設臨終關懷教育課程率在67.5%。相比之下,我們國家對臨終關懷的普及教育遠遠不夠。我們認為應將“臨終關懷學”作為醫學院校的必修課,對在職醫務人員也應進行臨終關懷理論與實踐的培訓及繼續教育。這樣不但能普及和發展我國的臨終關懷教育,而且可以奠定為臨終病人服務的基礎。
從學習時間來看,日本的增田等〔3〕認為在六年制醫科大學中至少要保證30個學時。解放軍白求恩軍醫學院的李惠云等〔4〕根據實踐經驗指出,對于大、中專醫學生可進行10學時的學習。對本科醫學生,尤其是專門研究“臨終關懷”者,應設立此門課程,講授時間應在30學時以上為宜。如何保證學習時間并與其他學科學習保持平衡是我們將來要面臨的問題之一。
關于在校時期何時進行學習,從目前國外的經驗看,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有,有認為新生直接面對死亡的機會和經驗少,對待死亡沒有心理上的抵觸情緒,應該在此時開設這一課程。也有人認為臨終關懷涉及醫學、護理學、社會學、倫理學等內容,學習中要結合臨床教學、臨床實習、病案討論等來進行,只有高年級學生才具備這些條件。我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結合各校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在學習內容方面,國內與國外在內容方面有一些不同〔3〕,我國主要內容為:歷史背景、國內外現狀、社會、倫理問題、相關法律、病癥及癥狀、治療等。國外的內容在上述基礎上比我們多一些已經完善了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患者的自主權利、與患者溝通技巧、專業術語、對患者和家屬的心理援助等內容。
關于教育方法和成績評價,目前國內外的學校幾乎都以課堂教學的形式進行,與日本的同類調查比較,我國采用體驗型教學的諸如情景模擬、臨床實習、小組討論會等的形式比較少。從國外開展這門課的經驗看,體驗型教學對于真正面對臨終期經驗極少的青年學生而言,較為有實際價值。對于學習結果的評價方法,日本采用閉卷考試的學校很少,基本以論述、小論文、自我評定、實際操作等為主。國內的大學幾乎全部是采取筆試,實際操作幾乎沒有。我們認為,臨終關懷不僅僅只是知識的應用,它不可缺少與患者面對溝通的技巧和態度;與其他學科相比,臨終關懷更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大學科。是否掌握了這些知識,從筆試的角度看,是有一定局限的。這些又有待于今后對教學方法評價的改進。
在此次調查的國內135所醫學院校中,中醫學院有25所,回收問卷6份,占中醫學院的24%。在我國高等醫學教育中,中醫藥院校有其特殊的地位和貢獻。中醫專業是否有必要開展老年臨終關懷教育?其實我們可以在老年人臨終期發現中醫藥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我們認為中醫藥在老年臨終關懷領域里可以大有作為。只要結合中醫特色,在中醫學院也完全可以開設老年臨終關懷的課程。
從問卷中我們可以看出,中日兩國在關于教科書的回答中,都比較無法讓人滿意,這是因為目前我們國內還沒有臨終關懷的材,教科書的有無,可以反映臨終關懷教育的現狀。好的教材是提高臨終關懷質量的信息源。美國的調查〔2〕也顯示,在醫學院校尚無學生容易使用的、有充實內容的臨終關懷方面的教科書。這個結果提示我們編寫一本有中國特色的臨終關懷教科書,將有極大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平川仁尚,益田雄一郎,葛谷雅文,他.全國の醫學科、看護學科における終末期醫療、看護教育の実態調査〔J〕.日本老年醫學會雑誌,2005;42(5):5415.
2 Dickinson GE,Field D.Teaching endoflife issues:current status in United Kingdom and United States medical schools〔J〕.Am J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2002;19:1816.
從風靡一時的美劇《豪斯醫生》《急診室的故事》《實習醫生格蕾》,再到近期國內熱播的《醫者仁心》《心術》,醫生已然成為大家關注的“偶像職業”。盡管現在的醫患矛盾越來越尖銳,也經常有報道提出,越來越多的醫科畢業生畢業后改行不愿意做醫生,然而在近幾年研招中,臨床醫學碩士仍然是“香餑餑”,受到眾多醫科學生的追捧,特別是一些熱門學科專業方向的臨床醫學碩士,分數線更是水漲船高。
臨床醫學碩士報考熱度大于學術型碩士
在很多人的意識里,專業學位的含金量并不如學術型學位,理由往往如下:因為中國的學位制度正處于轉型期,專業學位剛剛設立不久,還是個試驗品;因為專業碩士錄取分數線相當低;很多考生都是考不上學術型碩士才不得不調劑到專業碩士;因為專業碩士通常要交學費且不享受獎學金待遇……
其實以上種種,對于臨床醫學專業來說是誤解。
何為“臨床”?原意是診治必臨病床,引申義是醫生為病人診斷和治療疾病。而在現在,很多醫科生從“臨床”走向了“離床”,越來越偏重于理論,越來越看重發了多少論文、做了多少課題,而忽視了技能的操練,越來越重視病情本身而非病人。幾年前,一條“臨床醫學博士不會做闌尾炎手術”的報道見諸報端,引起軒然大波。同時,又有大量數據表明每年的醫學本科畢業生大量轉行,很少有人愿意做醫生,醫院招到的理論與實踐并重的醫生越來越少。人們開始質疑中國醫學教育,認為當代本文由收集整理醫學生只會背書而不會看病,重理論輕實踐。幾年后,臨床醫學碩士應運而生,大大彌補了醫學研究生實踐不足的問題。從目前的臨床醫學碩士就業的情況來看,在招聘碩士研究生時,各大醫院的臨床醫生崗位更傾向于招收臨床醫學碩士畢業生。
相比于學術型的醫學研究生,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恰好可以彌補實踐不足帶來的諸多問題,該學位專為培養高水平的專業醫生而設立,旨在提高醫科研究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事實上,在各醫學院校,臨床醫學碩士報考熱度要大于臨床醫學專業的學術型碩士。而對于學生的職業規劃來看,讀臨床醫學碩士進入醫院做醫生的概率要比學術型碩士大。
特別需要考生注意的是,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一般不接受跨專業推免和考研。根據最新的執業醫師法規定,本科非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不可以參加臨床醫師資格考試,所以即使本科畢業于預防醫學、護理學等相關醫學專業,也很難如愿就讀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科室輪轉兩年半的學習
教育部和衛生部設立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目的在于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臨床醫學碩士學制三年,一般的學校安排半年時間上課、做實驗,兩年半時間在醫院各科室輪轉。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在學的三年里不僅要完成系統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臨床實踐能力上有所提高,培養一批兼具精湛醫學技術與人文素養的臨床醫生。
絕大部分院校的臨床醫學碩士都按具體的三級學科設置培養模式,學生在報考之初就可以按照自己對某一細化學科的興趣去選擇專業。各大高校根據自身特色和重點學科開設不同領域的醫學專業課程,考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院校和專業方向。下面,筆者就臨床醫學碩士階段的課程內容作簡要介紹。
首先,接受系統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知識的學習。這一階段學生需要修讀完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中醫學等多門課程。盡管臨床醫學碩士屬于偏重于應用的專業學位,但是醫學理論仍是臨床實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未正式進行醫院科室的臨床學習之前,各大高校的臨床醫學碩士均開設有醫學理論和實驗的課程,通過理論學習和相關的實驗,學生可以更理解醫學和生命本身,了解疾病的發生機理,為進入正式的臨床學習階段做準備。任何正確的實踐都需要強有力的理論支撐,醫學是以人為對象的科學,醫生承擔治病救人的使命,更需要學生夯實理論基礎,不斷提高科研能力,只有實踐與理論并重才是做好醫生的基礎。
其次,學習所選領域的專業課程。這一階段學生會有明確的導師,碩士生導師同時就是自己的帶教老師。學生的選課也有所側重,大量地閱讀本專業領域的中外文文獻,做相關的實驗等。學生需要掌握常見病發病診斷處理的臨床基本技能、掌握醫學文獻檢索、資料調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如果你選擇兒科學方向,那么你的導師一定是兒科醫生。在碩士期間,研究生至少有兩年時間要和孩子打交道。不僅系統學習兒科知識,更要為成為一個合格的兒科醫生做準備。同樣,選擇其他方向也是如此。筆者的一位朋友考取了精神衛生方向,入學后即在省精神衛生中心學習工作,三年后對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非常了解,畢業后進入醫院精神科工作也非常適應。
最后,臨床實踐。學生在明確分科后,會在相關的科室學習,有醫師執照的往屆畢業生會和在職的醫生一樣,承擔一定的診療任務。病人是醫生最好的老師,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開始接觸病人,培養對急、難、重癥的初步處理能力。同時積極提高醫患溝通能力,為從學生到醫生的轉變打好基礎。進入科室后,導師會著重加強對學生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基本訓練,使其具備對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做出分類鑒別的能力和醫療實踐能力。實踐是臨床醫學碩士教育的最重要一環,特別是對于外科系統而言。醫學本科生在最后一年忙于考研忽略實習,讀研后很多又忙于科研論文,而鮮有動手機會,臨床醫學碩士能彌補這個缺口。外科的研究生跟著老師上手術臺是家常便飯,他們不僅要站在老師身旁認真觀摩,同時也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從拉
鉤、剪線、縫合這些最基本的實踐,逐步學會關鍵步驟的操作,很多研究生會在畢業前成為手術醫生的第一助手。也正是因為這些實踐的不斷積累,學生工作后會更快成為主刀醫生,而非單純的“理論家”。
就業去向
1.臨床醫生
不同的臨床學科方向,就業的側重大有不同。而且,都是做醫生,從事的工作也各有側重。
就內科學而言,是上一年度報考最熱的醫學專業,也就意味著畢業生的就業競爭最激烈。但內科在就業上很重要的一點是,臨床工作不僅注重知識能力,而且非常重視實際的操作經驗,招聘的醫院非??粗剡@一點,這對畢業生來說也是個不利的因素。所以在讀書期間,要特別注重操作經驗的積累,為就業打好基礎。
而對選擇全科醫學、家庭醫學方向的同學來說,新醫改為相關專業學生提供了契機,社區醫院越來越受重視,家庭醫生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外科學也是臨床醫學最重要的分支,神經外科、整形外科等新興外科專業技術更新換代快,急需注入新鮮血液。而年輕醫生接受新知識快,身體素質好,所以就業前景看好,特別是男生。
對于神經病學和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來說,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前者是國內外當前的研究熱點,已然成為前沿科學。而隨著當代生活節奏的越來越快,人們壓力日愈加大,對心理醫生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但是我國的現狀是精神科醫師的收入整體偏低,隨著新的精神衛生法的出臺,該行業也有著光明的前景,盡管道路曲折。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也是臨床醫學碩士就業的熱門選擇。影像醫學與核醫學是涉及多個學科對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一門新興科學。作為輔助檢查的有效方式參與臨床工作,需要高技術的專門人才。
運動醫學醫師這個職業,對于臨床醫學碩士也是不錯的選擇。中國運動醫學具有中西醫結合的特色,在國際體育界享有盛譽。隨著國家“奧運爭光”和“全民健身”兩項宏偉計劃的開展,運動醫學躍入大眾視野。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運動能力,防治運動技術性傷病,指導群眾體育,應用體育鍛煉加速傷病后的功能恢復以及防治運動不足病和老年病等成為運動醫學研究中最重要的課題。
此外,康復與理療學、腫瘤學、急診醫學等醫師崗位都有大量缺口,特別是二、三線城市的高水平醫生數量嚴重不足。
2.公務員、事業單位
千萬不要以為公務員和事業編之類都只是文科生的崗位,作為醫科學生,如果你現階段不想做醫生,需要一份相對輕松安定的工作,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是不錯的選擇。每年衛生部、省衛生廳、市(區)衛生局、各地疾控以及醫院的職能部門等都提供有一定技術要求的行政崗位供臨床醫學碩士等相關醫學專業畢業生報考。
3.醫藥公司
近幾年來,生物科技相關公司在大陸雨后春筍般大規模涌現。藥品研發崗位薪酬高,技術含量高,不僅吸引了藥學專業畢業生,同時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也因為其豐富的醫學背景,備受重視。
另外,伴隨醫藥行業的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私營企業中的貿易、營銷、檢驗和醫藥信息管理等崗位對技術人員的需求也將會增加,像輝瑞制藥、默沙東、諾華公司等每年都招收大量臨床醫學碩士的畢業生。
4.考博深造
在所有專業中,醫學專業是對從業者學歷要求最高的專業。在任何一個行業,遇到博士大家都會特別注意,因為學歷高人一頭,是“稀缺資源”。而在醫院,特別是三甲醫院,年輕的住院醫師,擁有博士學歷者不在少數。特別是對于想進入一二線城市的三甲醫院做醫生,讀博更是必修課。讀博時選城市和導師比學校本身更重要。對于任何一個學科而言,都是學位越高,關注的領域就越專注。臨床醫學專業的博士往往就已經明確了非常細的專科方向。讀博的三到四年里,一定要仔細斟酌未來最想做的研究方向,在期待就業的城市讀書,能大大增強在該地工作的概率。
5.出國留學
2009年,一本《小強海外行醫記》熱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畢業生張德強也一時備受關注。作為國內第一本全面而翔實的中國醫學畢業生申請美國住院醫生培訓的行動指南,讀者在分享他在申請到美國做醫生這段經歷的同時,也把就業的眼光投向了國外。
現在,醫學本科畢業生選擇畢業后去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或攻讀博士學位繼續深造,或在一些前沿的實驗室里做科研助理,或經過專業培訓并通過嚴格的準入制度后在國外行醫。不僅豐富了視野,拓寬了人際
資源,醫學夢想也在異國他鄉得到延續。
6.醫學傳媒
隨著中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國內外的醫學團體交往也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多的醫藥相關協會、學會和學術期刊、雜志需要專職的醫學英語翻譯,薪水不菲。同時一些醫學傳媒機構,如卓信醫學傳媒集團等也需要醫學背景的畢業生承擔采編工作,以保證刊物的專業水平。同時各地的健康教育機構也吸引了大量臨床優秀畢業生就職。
院校推薦
1.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是中國醫學教育的最高學府,其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也走在全國的前列。目前,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臨床醫學碩士在北京協和醫院、阜外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整形外科醫院、天津血研所、南京皮膚病研究所、衛生部老年醫學研究所、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都有招生計劃。涵蓋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麻醉學、影像醫院與核醫學、腫瘤學、老年醫學等多個三級學科方向。臨床醫學碩士每年都是學校報考人數最多的專業。
協和醫學院是財政部 6 所“小規模特色高校”的試點學校之一,研究生經費采取全國最高撥款標準, 公費生基本助學金不低于1500 元/月,專業學位研究生也享受公費生待遇。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于往屆生,報考臨床醫學碩士需要考生已獲得《醫師資格證書》和《執業醫師證書》(均不含待批),未獲得證書者不允許報考。
作為中國最優秀的醫學院之一,競爭相當激烈,專業基礎好和有一定的醫學實踐能力的考生報考占優勢。
2.北京大學
2012年,北京大學醫學部迎來百年華誕。經歷百年發展的北醫已然發展成我國最重要的醫學創新研究基地和高級醫藥衛生人才的培養基地之一 。
優秀的附屬醫院是臨床醫學碩士的重要培養基地,北大醫院、人民醫院、北醫三院、北醫六院、口腔醫院、北京腫瘤醫院、首鋼醫院、北大深圳醫院都招收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此外,積水潭醫院、衛生部北京醫院、北京世紀壇醫院、北京航天中心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地壇醫院、回龍觀醫院、首都兒研所、民航醫院等作為教學醫院,每年都會有一定數量的招生計劃。
北醫的臨床醫學碩士培養側重于臨床醫療技能訓練與研究,學生的實踐機會非常多,而且有諸多參與合作辦學項目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二級學科統考生的招生規模幾乎都在5人以內,還有很多專業僅招收一名學生,在報考時要平衡好興趣與專業冷熱門程度,才能增加勝算。
3.復旦大學
上海作為中國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醫療行業發展更是迅速。在這樣的一座城市讀醫學院視野也更加開闊。
該校的臨床醫學碩士專業的分科較細,涵蓋婦產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運動醫學、麻醉學、急診醫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全科醫學、醫學病理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等多個專業分支。
4.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從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圣約翰大學醫學院、震旦大學醫學院、同德醫學院再到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上海交大醫學院有著光輝的歷史傳統。如今的交大醫學院仍然是眾多考生追捧的熱門醫學院,在教育部組織的學科評估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分別位居國內第一位和第二位。
在內科學范圍內,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內分泌與代謝病、腎病、風濕病、傳染病,外科系統中的整形外科、骨外科等都是國家重點學科,而這些分支在臨床醫學碩士中都有招生。在師資方面,交大醫學院更是力量雄厚,從現任衛生部部長、中科院院士陳竺,到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都是交大校友和終身教授。
瑞金醫院、新華醫院、仁濟醫院等無論從學術水平再到硬件條件,都在全國名列前茅,對于有志于留在長三角發展的同學來說,交大醫學院是不錯的選擇。
5.中山大學
2001年,原中山醫科大學并入中山大學,形成了現在的中山大學北校區。
關鍵詞:舒緩醫學;教育;醫學生
作者:宋爽,寧曉紅,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北京100730
舒緩醫學,以往被稱作姑息治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它是一門通過疼痛與癥狀控制、社會心理與靈性照顧、溝通與家屬支持等方式,為患有致命性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屬全面維護其生活質量的一門學科[1]。1987年,西方的臨終關懷理念傳入中國。自舒緩醫學理念引入中國以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劇、慢性疾病與終末期疾病患者人數增加,近年來我國舒緩醫學有了長足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緩和醫療/安寧療護病房建立起來。然而與之相應的舒緩醫學教育卻相對滯后,僅有極少量從業人員經歷過一些舒緩醫學專業培訓,同時缺乏相應的認證機制。面向醫學生的舒緩醫學教育也亟需普及,張杰等[2]的研究顯示,中國大陸地區醫學院校中僅12所開展了舒緩醫學教育,而設置為必修課的僅有7所,遠達不到舒緩醫學發展的需求。英國、美國、日本均是較早引入舒緩醫學的國家,其對專業從業人員、醫學生甚至是民眾的培訓與教育都有著長時間的探索與豐富的經驗。本文總結了其醫學生舒緩醫學教育發展的歷史與現狀,以期對未來我國醫學生舒緩醫學教育的發展起到一定借鑒意義。
國外舒緩醫學教育發展進程與現狀
英國英國舒緩醫學教育開展較早。1980年,英國常設醫院咨詢委員會首次在其報告中推薦將臨終關懷/安寧療護相關內容納入醫學生的教育與訓練中[3]。自此,醫學教育開始涉及舒緩醫學部分內容。20世紀90年代,舒緩醫學的重要性開始凸顯,諸如癌癥法案、老年人及心臟疾病國家服務框架等國家級的健康服務政策中均包含了緩和醫療/安寧療護的內容。因此,醫學生的舒緩醫學教育也隨之發展,大部分醫學院均開設了相關課程。但由于此時舒緩醫學尚未形成完整的專業學科體系,課程內容更近似于醫患溝通及倫理學課程,且授課教師專業背景各異,課程規范性及專業性欠佳[4]。隨著舒緩醫學本身學科體系的完善,授課內容更加廣泛,2000年一項針對英國24所醫學院的調查顯示,舒緩醫學課程中涉及疼痛及癥狀控制、終末期患者護理的比例較前提高[5]。
近幾年,英國醫學生舒緩醫學教育的普及度進一步提高。2015年一項針對歐洲43個國家與地區的研究顯示,目前歐洲已有13個國家在其所有醫學院校開設了舒緩醫學課程,其中有6個國家將舒緩醫學設置為醫學生的必修課,而英國就是其中之一[6]。此外,舒緩醫學??迫藛T,包括專職教授、助理教授、講師等為課程提供了充實的師資力量。
不僅僅是廣泛程度,其課程形式、內容也趨向成熟。2013年,歐洲舒緩醫學協會結合醫學生特點制定的課程中建議納入以下6個專題:舒緩醫學的基本概念、疼痛與癥狀控制、心理與靈性方面內容、倫理學與法律問題、溝通、團隊協作與自我反思[7]。目前其醫學生舒緩醫療教學主要采取整合課程的方式,即不再開設單獨的舒緩醫學課程,而是在各個專業學科課程中開辟舒緩醫學相關的模塊,其目的在于在盡量不增加學生專業課程負擔的基礎上介紹更多舒緩醫學知識,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將所學更好應用于臨床實踐中[8];課程主要針對畢業前2年的醫學生,時長平均36h;課程形式也不局限于講座和小組討論,還包括案例學習、觀看主題電影、角色扮演等,很多學校還提供自選課程項目,如參觀安寧療護中心、與舒緩醫療團隊成員和患者交流,甚至參與到醫療照護中[9]。
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臨終關懷/安寧療護相關教育進入美國醫學院校[10]。但1991年一項調查顯示,僅有11%的醫學院提供了有關死亡教育的專門課程,而更多學校則僅將相關內容作為其他課程的某個模塊提供,甚至僅設置1~2節講座;37%的學生評價教學質量為“無效的”[11]。盡管此時醫學生對于舒緩醫學知識的興趣很高,但大部分醫學院提供的課程仍不能滿足其需求。
此后,隨著人口老齡化、慢性病患病率升高、臨終照護技術的發展,各種因素都提示了醫學生學習舒緩醫學的必要性。無論是醫學教育者還是醫學生,都在傳授與學習舒緩醫學的重要性方面達成了共識。醫學生舒緩醫學教育的質量也在逐漸提升。Dickinson等[12]針對美國醫學院的調查顯示,2000年有87%的美國醫學院校都提供了舒緩醫學相關訓練,內容涉及與臨終患者及家屬的溝通、靈性支持、疼痛管理、生前預囑等18個專題;而到了2010年,這個數字已接近100%,且專題覆蓋更完善。
然而直至目前,美國醫學教育聯絡委員會(LiaisonCommitteeonMedicalEducation,LCME)并未在其標準中要求醫學院校傳授舒緩醫學相關能力[13]。而美國醫學院協會(AssociationofAmericanMedicalColleges,AAMC)也僅在其《醫學生臨床技能課程建議》中推薦醫學院教授告知壞消息、溝通生前預囑與拒絕心肺復蘇(DoNotRescue,DNR)、應對靈性需求、溝通預后與臨床決策等與舒緩醫學相關的溝通技能[14]。
由于官方沒有給出明確的要求與能力目標,缺乏對于學習內容與達成目標的規范,美國各醫學院校開展的舒緩醫學教育異質性非常大。就學習時長來講,4年醫學專業學習的時間內,學生接受舒緩醫學相關技能培訓的時間從2h到80h不等[15]。而就學習深度、學習內容來講,各個院校的情況也不盡相同。2008年一項針對美國47家醫學院校的調查顯示,30%院校提供必修課程,19%院校設置醫學生實習期間必修的舒緩醫學病房/門診輪轉項目,29%的院校將其整合至其他科室的輪轉中,15%院校提供選修課程,而其他7%的院校不提供舒緩醫學的課程或輪轉。學習形式則包含講座、案例學習、問題式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安寧療護病房見習等[16]。但由于目前美國經受過相關專業培訓的醫生數量較為不足,很多醫學生并不能接受充分且專業的舒緩醫學教育,而是依賴于臨床實習過程中來自上級醫生的傳授,即所謂“隱形課程”[15]。
日本日本是亞洲最早開展緩和醫療的國家,目前相關法案與規范已日趨成熟,且與中國同為亞洲國家,在文化與宗教上的相似性也讓日本的舒緩醫學教育在細節和操作性上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001年,日本正式“醫學教育核心課程模式”以指導醫學生課程設置,其中舒緩醫學相關內容直接促進了日本醫學院校舒緩醫學課程的設置。2006年,日本頒布《癌癥對策基本法》,從法律層面要求醫學院校設置面向醫學生且基于臨床的舒緩醫學訓練,同時在醫學院中設立舒緩醫學系以培養師資力量[17]。
在法律法規的指導下,日本的醫學生舒緩醫學教育發展迅速。2015年針對日本66家醫學院校的研究顯示,醫學生舒緩醫學教育開展形式主要包含兩方面:課程講授與臨床實習。98.5%的受訪學校開設了舒緩醫學講座,主要針對4年級醫學生(6年學制),平均授課時長在8.5h,涉及內容主要包括舒緩醫學基礎知識,疼痛控制與癥狀控制,知情同意,病情告知,家庭照護與臨終關懷。授課老師主要由舒緩醫學專業、麻醉學專業與精神醫學專業的醫生組成。43.9%的院校設置必修的舒緩醫學臨床實習,25.8%的院校將之設置為選修項目,而30.3%的學校不設置該項目。除以上兩種主要教育形式外,分別有19.7%和18.2%的學校設置了案例學習與小組討論的學習形式[17]。
總體看來,日本的舒緩醫學教育由于有統一的指南與法規的指導,普及度較廣,各地區課程設置與發展水平較為一致,但相較歐美國家來講,課程形式相對傳統、單一。
對我國舒緩醫學教育的思考
中國臺灣地區醫學生舒緩醫學教育現狀相較于大陸,臺灣地區舒緩醫學發展較早,1990年即成立安寧照顧基金會與安寧病房[18],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緩和醫療/安寧療護體系:包括病房與居家多種安寧療護模式的選擇,擁有醫護人員與社工、志工的專業團隊和針對民眾與專業人士的相關教育。
在醫學生舒緩醫學課程方面盡管尚無指南或法規出臺,但臺灣地區很早就將緩和醫療/安寧療護這一主題納入醫學教育體系中:早在1972年,高雄醫學院就開設了必修的“醫學倫理”課程講授舒緩醫學相關內容;截至目前,臺灣地區9所大學院校的醫學系都開設了舒緩醫學相關課程[19]。
在課程設置方面,針對二年級本科生設有“生死學”選修課,共計38學時,目的在于引入舒緩醫學與末期照護的基本理念,對緩和醫療的基本模式有初步認識[20]。而在專業學習期間,醫學系設置舒緩醫學專業課程與相關主題課程,形式以課堂講授最多,輔以小組討論、安寧病房參訪、臨床案例討論、實際接觸末期患者等,進一步幫助醫學生建立相關知識結構[19]。大學六年級至大學七年級實習期間,還設置有1~4周的安寧病房實習項目,此時教學的首要目標在于體驗臨床工作中真正面臨的末期照護情境并學習正確的處理方式[20]。
臺灣地區舒緩醫學教育課程設置依照醫學生成長階段與臨床經驗不同,設立不同的教學目標、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授課方式,以達到目標達成式的學習。這也是大陸地區可以借鑒的課程模式。
大陸地區舒緩醫學教育發展的現狀及思考自舒緩醫療引入中國大陸地區以來,其發展已逐漸步入快速階段并初步整合至主流服務中。2017年2月,國家衛生計劃生育委員會《安寧療護中心基本標準和管理規范(試行)》,更是從政策層面對緩和醫療/安寧療護給予了支持[21]。與舒緩醫學的快速發展相適應,大陸地區迫切需要將舒緩醫學納入醫療健康專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經過專業培訓的從業人員與有舒緩醫學觀念意識的未來醫護人員。然而,目前大陸地區醫學生舒緩醫學教育并不普及,僅部分醫學院校開設了相關課程,且授課方式與評定方式單一,以課堂講授與結課閉卷筆試為主。前述歐美國家、日本與中國臺灣地區開展醫學生舒緩醫學教育的探索與經驗,可以為我國大陸地區未來開展舒緩醫學教育提供重要的借鑒。
首先,這些國家與地區舒緩醫學開展較早,緩和醫療服務體系已經建立起來,相關機構的管理、服務團隊的培訓、資金支持等方面日趨完善,這也為舒緩醫學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機會:有較多成熟的經驗可以傳授,經過專業培訓的從業人員數量增多也可以充實師資力量,完善的機構管理與建設可以給醫學生提供充分的參觀、見習甚至是參與臨床實踐的機會。此外,這些國家或地區多數都建立了全國性或地區性的緩和醫療培訓組織,制定指南、標準甚至是法律法規來指導醫學生舒緩醫學課程的設置。我國大陸地區也可借鑒相關經驗,從政策角度予以緩和醫療服務發展空間與支持,并在結合我國大陸地區醫學生舒緩醫學教育實際的基礎上,專家共識或指南性文件普及舒緩醫學教育。
就課程設置來講,目前歐美國家經過嘗試與探索,更傾向于采用整合課程的方式,即將舒緩醫學教育的內容作為小模塊加入其他??频恼n程中,一方面不干擾原有課程設置,盡量少增加學生負擔;另一方面也從應用的角度出發,希望能夠將舒緩醫學技能與相關專業知識結合并應用。但整合課程的模式也對授課者和課程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非整合課程的授課模式也自有其系統性、完整性的優勢。在設置課程時,我們需要結合各個學校教學資源的實際,以知識傳遞效果最優為目的,可按照不同年級醫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設置明確的學習目標,做到目標達成式的學習。
失智癥(Dementia)是一種因腦部傷害或疾病所導致的漸進性認知功能退化。目前全世界有超過3500萬的人患失智癥,預估患者人數在2050年將增加到目前的3倍,達到11500萬人。全球每年有770萬新增病例,也就意味著每4秒鐘就有一人患病[1]。在發達國家,失智癥已逐漸取代腦卒中成為神經與精神科患者所患疾病之首,是導致身體功能喪失最嚴重的慢性疾病之一[2]。目前我國患病人數有1000萬左右,占世界總患病人數的1/4,并且每年有近百萬新發病例[3]。目前失智癥普遍處在“高患病率、低知曉率、低診斷率、低治療率”的“一高三低”狀態[4]。全球僅有13個國家制訂實施了失智癥應對計劃,而大多數國家沒有做好應對準備[5]。在眾多國家失智癥政策和計劃中,提高疾病意識、加強優質及持續的護理和服務、提供照料者支持、開展護理教育與培訓已經成為重點工作內容。
1國外失智癥護理教育現狀
1.1全球失智癥護理教育現狀
日本推出的全國性“失智癥之友”計劃目前已經招募與培訓400萬名失智癥志愿者;英國為公民提供免費的失智癥護理訓練課程,全國已有160萬名一線社會護理工作者在居家護理與養老機構中負責對失智癥患者提供大部分護理服務[6],同時“英國國家失智癥戰略”提出所有的醫療護理人員都應該接受失智癥專業培訓[7];澳大利亞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包括“失智癥認識周”、“失智癥合唱團”、“與喪失的記憶共存”、“肩并肩”等一系列失智癥教育活動[8];歐洲的許多醫學院失智癥教育已經成為了義務教育[9];挪威“2015年國家失智工作癥計劃”明確指出開展對志愿者、護理工作者及患者家屬的教育項目,并加大高等教育院校對老年醫學專業及失智癥專業人才的培養[10]。失智癥研究組針對失智癥照料者進行的“幫助照料者進行照料”的干預計劃在印度、阿根廷、智利、墨西哥、俄羅斯等國家開展[11]。失智癥相關培訓可以幫助護理工作者掌握失智癥的基本知識,學會照料患者,使失智癥患者獲得更好的照料,最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2美國失智癥護理教育
1.2.1失智癥護理政策支持
美國失智癥協會于2007年提出“國家失智癥策略”;2009年7月第一次于國會提出“國家失智癥計劃法案”;2011年1月4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國家失智癥計劃法案”。另外,美國政府撥款2600萬美元發展失智癥教育事業[12]。截止到2004年,美國36個州均對失智癥護理機構工作人員接受失智癥護理教育與培訓出臺了相關規定。例如,馬里蘭州規定護理機構經理必須接受不少于12小時的失智癥護理培訓,包括精神健康與行為管理方面的培訓,所有工作人員在入職3個月內必須接受至少8小時的失智癥專業培訓[13]。
1.2.2護理教育現狀
美國失智癥教育與培訓項目很多。RELATE為醫護工作者與非正式護理工作者提供“以人為本護理”的失智癥專業培訓[13]。許多美國老年人居家護理服務機構為了滿足越來越多失智老人的照護需求,增加了對護理人員有關失智癥專業護理的培訓內容。STAR項目主要是針對失智癥長期照料機構員工進行例如失智癥的癥狀控制、有效溝通及減少并發癥等方面的職業培訓項目[14]?!笆е前Y友好型醫院”項目(Dementia-friendlyhospitals)旨在為醫護人員及在醫院工作的社會工作者提供各種信息及資源,以提高他們對失智癥患者的護理質量[15]。佐治亞西南州立大學的“明智護理者項目”(TheSavvyCaregiverProgram)為患者家屬及專業護理人員提供失智癥基本知識、照料技能及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的培養[16]。
2中國失智癥護理教育現狀
2.1相關政策與教育體系
中國目前沒有出臺正式的失智癥應對相關政策或戰略計劃,無國家級或者政府級失智癥專業教育課程。雖然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衛生部對護理專業的課程結構做了調整,增加了老年護理學課程,但失智癥的相關護理知識內容很少,缺乏完整的教育體系。2002年,我國頒布了《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17],但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常常訓練不足,薪資太低,缺乏專業發展的機會,同時還要面對繁重的工作,造成護理人員高流動率與低護理質量。
2.2失智癥護理教育現狀
我國目前尚無專門從事失智癥教育的政府組織與機構,但近幾年也發起了許多與失智癥相關的社會活動。2012年9月,央視等多家媒體呼吁消除社會歧視,發起為“老年癡呆癥”正名的活動,取得了一定的公眾反響。北京、山東、廣州、寧波等地陸續推出失智癥老人關愛項目,為患者家屬和照護者安排各類講座、聯誼活動。其中,北大六院舉辦的失智癥“醫患聯誼會”為醫護人員與失智癥患者及其家屬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和分享的平臺。然而,社會對失智癥的認識仍有待提高。相對而言,港澳臺地區的失智癥應對行動先于內地。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設有老年護理學專業,其施行的“流金頌培訓計劃”旨在為社會大眾、非正規及家庭照顧者和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醫護人員提供一般性及專業性的老年學教育,其中失智癥預防與護理是主要課程之一。澳門的“仁•愛晚晴”項目是專門應對老齡化挑戰的社會教育系統工程,其中也包含專門的失智癥護理教育[18]。臺灣的醫學院設有失智癥中心,其附屬醫院也為工作人員免費提供失智癥教育訓練課程。目前最需要關注的還是失智癥患者的生存狀態以及生活質量。中國內地有必要加快失智癥應對行動步伐,加強教育,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3對發展我國失智癥護理教育的啟示
3.1政策與財政支持,教科研全面發展
迅速制訂國家級失智癥預防與保健戰略,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設立失智癥專項教育基金;鼓勵醫療衛生、教育學術、社會福利及非政府機構、專業人士、志愿者等的合作,加大對失智癥的研究力度,為失智癥教育和疾病預防保健提供參考數據;支持并鼓勵家庭照顧者的非專業護理,給予他們現金福利,安排有彈性的工作,并給予照護者支持、教育和訓練,從而更好地整合與協調醫療和社會照護資源,完善照護機構監管機制和照護品質評估系統,以提升照護質量。
3.2完善教育體系,強化職業培訓
在醫學院校開設老年護理專業,突出失智癥照料知識與技能訓練,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課程包含老年護理的多方面內容,例如人際溝通、營養與飲食、臨終關懷、異常行為應對、常見癥狀處理等。對養老護理從業人員進行崗前及在職培訓,加強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嚴格持證上崗,通過崗位補貼、職稱考試晉升、參加社會養老保障等獎酬機制來保證護理人員得到適當的經濟報酬和職業認同,同時招募并留住更多的專業護理人員。
3.3倡導全民教育,促進觀念轉變
在學校和社區通過發放印刷材料、播放音像制品、舉辦健康知識講座等形式進行疾病宣傳。經過專業培訓的社區醫務人員與社會工作者可以定期對患者進行家庭訪視,對患者家屬及護理者進行專業護理指導。全社會招募和培訓醫療服務專業志愿者,通過可持續的志愿服務,讓老年人尤其是失智癥患者享受到持久的專業服務,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質量。為了消除社會偏見,使失智癥患者得到盡可能有尊嚴的護理,護理人員與整個社會都需要了解何謂失智癥及如何照顧失智癥患者。因此,為了確保護理鏈上的所有參與者具備基本護理知識、勝任護理工作,凡是健康、社會福利及社會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在職業繼續教育中都應該接受有關失智癥的教育。普及失智癥相關知識,有利于對該疾病的預防、早期診斷與治療;培養失智癥專業醫療護理人才,對于提高醫護人員及其他照護者專業服務技能、增強工作成就感、減少護理人員的流動與流失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需要充分考慮國內的具體情況,并借鑒國際失智癥護理教育的經驗,構建一套適合中國的失智癥護理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Dementia:apublichealthpriority[M].Switzerland: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2.
[2]LillquistPP.ChallengesinsurveillanceofdementiasinNewYorkState[J].PrevChronicDis,2004(1):8.
[3]何伋.老年腦科學[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4]李帆,黃玉玲.老年癡呆癥的現狀分析和健康教育[J].當代醫學,2012,18(22):159.
[5]Alzheimer’sDiseaseInternational.THEGLOBALVOICEONDE-MENTIA,PolicyBriefforHeadsofGovernment:TheGlobalImpactofDementia2013—2050[EB/OL].http://alz.co.uk/research/GlobalImpactDementia2013.pdf.
[6]WorldAlzheimerReport2013.JourneyofCaringANANALYSISOFLONG-TERMCAREFORDEMENTIA[EB/OL].http://alz.co.uk/re-search/world-report-2013.
[7]DepartmentofHealth.ImprovingcareforpeoplewithdementiaLivingwellwithdementia:ANationalDementiaStrategy[EB/OL].https://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living-well-with-dementia-a-national-de-mentia-strategy.
[8]Alzheimer’sAustralia.DementiaFriendlySocieties:TheWayForward[EB/OL].au.
[9]SGHasselbalch,SBaloyannis.EducationandtrainingofEuropeanneurologistsindementia[J].EuropeanJournalofNeurology,2007(14):505-509.
[10]NorwegianGovernmentAdministrationServicesDistributionServices.Makingthemostofthegooddays:SubplanofCarePlan2015[M].Nor-wegian:NorwegianMinistryofHealthandCareServices,2015.
[11]GavrilovaSI,FerriCP.Helpingcarerstocare--the10/66dementiaresearchgroup'srandomizedcontroltrialofacaregiverinterventioninRussia[J].IntJGeriatrPsychiatry,2009,24(4):347-354.
[12]AllanS,Vann.TheNationalAlzheimer'sProjectAct…MissedOppor-tunitiesfromaCaregiver'sPerspective[J].JournaloftheAmericanGeri-atricsSociety,2014,62(5):966-967.
[13]TawnyaL,Dennis.DementiaEducationforFormalCaregivers:Rec-ommendedCurriculum[D].NewJersey:WilmingtonUniversity,2010.
[14]MartinOrrellBC,JudithGoydera.Asystematicreviewofstafftrain-inginterventionstoreducethebehaviouralandpsychologicalsymptomsofdementia[J].AgeingResearchReviews,2013(12):354-364.
[15]GalvinJE,KuntemeierB."Dementia-friendlyHospitals:CarenotCrisis":AnEducationalProgramDesignedtoImprovetheCareoftheHospitalizedPatientWithDementia[J].AlzheimerDisease&AssociatedDisorders,2010,24(4):372-379.
[16]HepburnKW,LewisM.Thesavvycaregiverprogram:developingandtestingatransportabledementiafamilycaregivertrainingprogram[J].Gerontologist,2003,43(6):908-915.
[17]丁盛清,張妙方.江蘇養老護理業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江南論壇,2004(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