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2 23:43:07
序論:在您撰寫酒店會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現代酒店,已然擺脫了傳統酒店固有的經營模式,業務范圍也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發展拓寬。除了既有的住宿業和飲食業外,許多現代酒店也開始經營商品零售、交通票務服務,甚至一些大型現代酒店,還出現了娛樂、旅游等服務項目。業務的不斷拓展,就必然會為財務工作帶來極大的壓力。經營項目的繁多,加之酒店行業資金流轉快速的特點,使得酒店行業的財務工作相較其他行業而言,具有更大的難度。會計核算作為財務工作的核心內容,導致酒店行業的會計核算工作也不同于其他行業的會計核算,有其自身的特點。但因為現代酒店行業的發展歷史相較于其他現代行業而言,在管理方面仍稍顯稚嫩,加之受傳統酒店行業的影響已久,會計核算工作仍然存在著大量問題亟待解決。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近年來大量外國酒店入駐中國市場。對于消費者而言,固然是多了一種選擇。但對于國內酒店行業經營者而言,面對國外酒店品牌進入的壓力也不言而喻。競爭的加劇,對于服務型的酒店行業而言,如何增強酒店的競爭力,使得自己的酒店在國內外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脫穎而出,成為了酒店管理層共同思考的問題。在一個企業中,管理層的管理作用居于核心地位,而財務管理作為公司管理的重要內容,自然更是重中之重了。縱觀國內外酒店行業,盡管中國的酒店行業近年來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和管理理念的基礎上有著迅速的提高,但受歷史因素影響及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和國外領先現代酒店行業仍然有著明顯的差距。國際酒店業會計師協會在1986年曾出版了“酒店業統一會計制度”,以期現代酒店行業的會計核算體系可以實現科學化、標準化。統一會計制度的出臺,使得全球范圍內的酒店行業都有一個共同的標準,對于酒店行業市場資源的統一整合,相互借鑒發展,提高會計效率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然而在中國,如今依然沒有一個行業內統一的核算標準,其目前采用的會計核算制度仍然是適用于大多數企業的制度。缺少了行業自身特點的會計核算,這就導致依據其所產生的會計語言不能為酒店行業提供真正的決策依據。國內籠統的會計報表,因采用標準不同,也無法和國際領先酒店行業進行比對,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國內現代酒店行業的發展。因此,盡快與國際接軌,結合國內行業的自身特點,采用國際標準的會計核算體系,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現代酒店在會計核算中出現的問題
會計核算貫穿于酒店管理的始終,對于酒店而言,會計核算可以有效保證酒店經營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財產安全。但會計核算是一種通過會計方式來達到財務控制,以期提升管理的科學方法,其并不能為酒店提供預防的目的。因為會計核算自身存在著局限性,在具體實施中常常會受許多無法預料的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制定會計核算制度時,應當充分考慮多種因素?,F代酒店會計核算制度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內部腐敗導致核算失效
會計核算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權責發生制原則。實行權責分離,就是為了保證員工之間相互牽制、相互監督、責任明確。但在許多現代酒店中,由于內部腐敗,而產生了會計所得信息的不真實。例如,酒店服務生在收取了費用后,與收銀員共同腐敗,就會導致二者之間的制約變得形同虛設,在會計核算時所得到的信息來源也并不真實。沒有明確真實的信息基礎,會計核算的工作也最終也必然只能得到一個不真實的結果。
(二)人為因素導致核算失效
會計核算在程序執行過程中,因為操作的人為性,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或有意、或無意的因素影響。以有意來說,如果執行會計核算的高級管理人員、虛報費用、私做報表等,都會導致會計核算從根本上失去了作用。酒店會計核算中,對于會計核算重視程度不高,錄用核算人員的門檻過低,導致一些特殊崗位的人員專業知識不扎實,無法勝任自己的工作,在專業問題上出現各種各樣的紕漏,再比如無意而言,稽核人員因馬虎或出錯,或者因為信息不及時等,都會影響會計核算程序失去其原本的效果,導致最終數據的偏差。
(三)會計核查程序本身的局限性
一般而言,會計核查程序是為了那些復雜、頻繁的財務管理工作而單獨設計的。對于一些會計核查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特殊情況,可能有事并沒有明顯的效果。在現實生活中,要設計一個十全十美的程序來應對財務管理工作顯然是不可能的。尤其,在國內現狀而言,大多數現代酒店并沒有采取一個符合行業特點的專業性會計核查程序來進行管理,這就到導致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因為采用的是通用的會計核查方法而無法應對具有強烈行業特點的會計工作。這對于酒店財務管理來說,無意是為其會計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
三、會計核查問題的相關對策
(一)完善核查機構獨立性
強化內部監督會計核查管理工作中出現問題,國內外大量實例已經表明,多數是內部財務腐敗問題所導致。因此,會計核查控制的首要任務就應當是解決內部監督的問題。另外,在現代酒店管理中,很多酒店的會計核查工作并沒有被獨立出來,而是依附于財務工作的一部分,甚至在某些酒店中,出現了自理自查現象的發生。這就使得原本對于公司至關重要的會計核查變成了可有可無的形式主義,只是流于表面程序,而忽略了其真正的意義,會計核查工作也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現代酒店應當建立起自己獨立的核查機構,強化其內部監督職能,真正完善會計核查的財務管理工作。
(二)加強會計核算信息的及時性
由于酒店經營不同于其他行業的經營,有其自身資金流轉快、人流量大的特點。因此,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也應當根據其自身的特點加以調整。酒店以某一旅客或某一團體為單位進行接待,隨之入住而帶來的就是后續的各項服務項目。這些都要求酒店在很短的時間內及時正確的完成。因此,會計核查工作如果依據普通公司企業以月為單位進行展開,必然會導致大量問題的產生。應當編制每日營業報表,簡便手續,這就要求酒店管理者及時提供酒店的經營動態,以服務于會計核算信息的來源及時。例如,應當以日為單位,將每日的信息流水編制報表,次日報給有關部門經理。由此可見,酒店的會計核查工作,相較于普通公司企業而言,在時間方面有著更為高的要求。會計核查是酒店管理的基礎與前提,加強會計核查信息的及時性,有利于加強酒店內部的財務控制。
(三)注重人力資源開發與會計核查工作的標準化、科學化
〔關鍵詞〕人力資源;人力資源會計;酒店管理
在知識經濟時代,世界高新技術革命和進步的浪潮,已把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從自然資源競爭,資本資源競爭推向人力資源競爭,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將成為人類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性制約因素。人力資源會計正是基于人力資源的價值管理方法,特別是對居于第三產業中的酒店業管理來說,作用十分明顯。因此,在我國人力資源會計進入廣泛應用的發展階段,從酒店管理著手研究人力資源會計管理問題,不僅有深刻的理論意義,更有顯著的現實和實踐意義。
一、人力資源會計概念界定
1人力資源本質及特征。廣義人力資源是指智力正常的人。狹義的定義有多種,如:人力資源是指在一定領域內人口所擁有的勞動能力的總和,等等。本文的人力資源主要是指企業內外具有勞動能力的人的總和,包括人力的數量和質量兩方面。
與其他資源如自然資源、物質資源相比,人力資源則具有無形性、壟斷性和長期性的特征。
2人力資源會計定義。人力資源會計是會計學科中新的分支,其主要目的是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管理所需要的信息。目前,會計學界對人力資源會計的定義尚不統一,主要流行的觀點如美國著名人力資源會計學家埃里克·弗蘭霍爾茨認為,人力資源會計是計量和報告組織的資源———人的成本和價值的程序;我國則有人指出:人力資源會計是以貨幣形式反映并控制經濟組織中人的成本和價值的管理活動,是會計科學中的一個新興的分支。筆者認為人力資源會計可定義為:以貨幣和中介變量的形式反映并控制經濟組織中人的成本、價值和效用,為管理者及其他相關人員和機構提供人力資源的投資信息、維護信息或利用信息等的一種管理活動。
二、酒店人力資源會計基本內涵的探討
在會計學術界雖然已有部分涉及人力資源會計核算方面具體問題的研究,但尚未有對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內涵作過系統表述的研究成果。弄清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基本內涵,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對酒店人力資源會計形成及其本質的一般認識。酒店人力資源會計作為一種管理活動,是酒店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基本職能是通過預測、決策、計劃、記錄、計算、分析、控制、考核和反饋各個環節的工作,對酒店的人力資源的投入與產出的全過程,以貨幣和非貨幣的計量形式,將酒店人力資源價值運動而形成的大量數據轉化為具有綜合、連續、系統等特征的信息。從工作內容和程序上看,酒店人力資源會計是一個系統,由人力資源會計信息和會計管理兩個子系統構成,通過這兩個系統的共同作用,來實現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基本目標。
從學科發展的基本規律來分析,社會實踐不僅是其產生的源泉,而且是其逐步形成、發展與完善的基礎。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提出是酒店對人力資源開發與利用這一社會實踐的客觀需要。我國正處于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型期,人力資源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社會環境的變化促成了人力資源會計的誕生。酒店人力資源會計作為人力資源會計的一個分支,對其進行探索,是市場發展的需要。
從社會經濟發展來探討,人力資源與資本、技術和土地一樣,作為一種生產要素進入會計學領域是新經濟時代的要求。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為獲取能夠幫助人們進行財產經管責任的考核評價和經營管理的經濟信息,從而減少決策的不確定性,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力求更全面的提供人力資源會計信息,其產生是酒店管理的客觀要求。
2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內涵。酒店人力資源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但其工作程序又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要認識其基本內涵,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酒店人力資源會計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酒店是一系列契約的聯合,其對資產的依賴程度,由其稀缺程度決定其在契約中的地位。在目前市場的激烈競爭的條件下,決定酒店盈虧、發展的是“人”而不是“物”,也就是只有通過酒店人力資源為客人提供優質的服務質量,才能保證酒店的客源和利潤。這就決定了人力資源與其他資源在酒店契約中不平等的位置,在酒店業充分顯示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事實。(2)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基本職能仍然是反映、控制和參與決策。酒店業是一個具有特定業務內容,特定作業規律的行業。酒店以擁有用于接待賓客使用的大量的固定資產為憑借,酒店取得的效益全靠酒店人力資源活勞動的支出。人力資源的因素是酒店成敗的關鍵,而體現人力資源價值的服務具有特定的綜合性、直接性、不可貯藏性,不確定性等,酒店必須對其人力資源的原狀與增減流動情況,通過會計及時準確地記錄下來。而控制方式可以是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也可以是定量定性相結合的控制。在參與決策時,除了注重酒店經濟效益,同時也注重人力資源的精神文明建設,提高酒店社會效益,使用人力資源不能只重人的能力,而不講人的修養。
酒店人力資源會計是人力資源會計領域內一種行業特征相對較強的企業會計。酒店是以為旅客提供服務為主要對象的經營性實體,它的行業特征首先體現在酒店人力資源對顧客的關注和情懷,對酒店的真誠和奉獻,酒店的生氣、元氣、士氣都源于此。大的首要目標如高利潤和較強的競爭定位的實現是通過提高人力資源的服務質量水平來增加顧客滿意度。其基本程序和方法系統以及對人力資源的價值運動的核算與其他會計有著相近和相似的內容。因此,酒店人力資源會計需要承襲傳統會計學、人力資源會計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之外,還應當吸收旅游學、人事管理以及酒店業管理的相關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以形成自己的獨立的人力資源會計管理體系。
三、酒店人力資源會計對象和任務
1酒店人力資源會計對象。酒店是借助有形的設備、設施、通過提供服務而獲取經濟效益的生產經營單位。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旅游業的不斷發展,酒店業由小到大,酒店數量由少到多,具備了相當的產業規模。目前,酒店人力資源價值運動中各方面的經濟利益關系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
(1)酒店人力資源獲取成本:招聘開支,包括廣告費、測評等開支;上崗培訓開支;重置成本;其它開支。
(2)酒店人力資源使用成本:直接成本,包括酒店工資報酬、個人福利如住房、伙食、探親交通等開支等;間接成本,包括集體福利如食堂、娛樂中心等、各種保險、在職培訓、公差成本、管理成本、其它開支。
(3)酒店人力資源離職成本:離職成本;機會成本;其它開支。
上述人力資源投資價值總和可視為人力資源消耗的“補償價值”,其中一部分是人力資源投資資本化的價值,是可以分攤和逐步轉移的“轉移價值”。酒店人力資源會計以此為對象可以通過多種人力資源會計核算模式取得帳面資料。除此以外,酒店人力資源通過投資后在其使用中所創造出來的“創新價值”,也就是轉移到為客人提供有償服務績效的那一部分價值,是酒店人力資源會計重要的核算對象。其中主要有經營管理者的管理貢獻、決策貢獻、所有員工的勞動貢獻。綜上所述,作為酒店的人力資源,其創造的新價值總是大于人力資源的投入,并具有服務績效潛力。目前將人力資源支出列作費用處理是不妥的。酒店人力資源會計是以人力資源的價值運動為對象,來對酒店進行管理。通過對酒店人力資源價值運動過程實施管理與控制,達到實現人力資源充分利用,促進經營發展,提高酒店效益的目的。
2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任務。酒店作為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需要在管理工作中不斷創新。酒店人力資源會計是一種全新的管理工具,是從價值上對酒店經營活動進行的一種綜合性管理,它的主要任務是圍繞酒店經營目標,保證酒店在經營活動中得以迅速地進行所需的人力資源的價值運動信息分析,主要體現在:加強酒店人力資源核算;真實、準確地向酒店管理當局提供酒店人力資源資源構成、變動的會計信息;監督酒店人力資源管理的全過程;加強對人力資源計劃的考核和分析;發揮人力資源會計在提高酒店經濟效益中的作用。此外,預測酒店經濟前景,參與經營決策也是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重要任務。
四、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作用
目前,在對人力資源投入與產出的管理中,酒店人力資源會計主要表現出以下作用。
1人力資源獲得方面。酒店人力資源獲得包括招聘、選拔、提升等一系列滿足酒店目前及預期人力資源需求的活動過程。在完成人力資源需求預測之后,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提出以酒店員工需求為基礎的人力資源獲得工作預算。人力資源會計可為這種子預算提供比較精確的計算方法,使人力資源在酒店的管理中更實際并具有預見性。例如,酒店人力資源會計提出了用貨幣衡量人的預期價值的方法,能使招聘、錄用、選擇及至整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在量化的基礎上,更具有有效性和科學性,更適合新經濟時代的數字化、程序化、標準化管理。
2人力資源開發方面。人力資源開發是指酒店為提高人的各種技術技能、管理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和精神文明建設而舉辦的定向培訓。酒店業特別注重培訓,崗前基本操作培訓、在崗技巧培訓都是不可少的。但在開發中計算預算時一般需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評估擬議中的酒店人力資源開發投資價值;即資本預算,亦即資源分配問題;二是估算擬支出的成本,即成本估算。人力資源會計通過衡量投資而核算人力資源在酒店中的回報率,幫助酒店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決策。超級秘書網
3人力資源配置方面。酒店人力資源配置是將人分配到酒店的各崗位上去的過程。在人力資源配置決策中,首先要將合適的人配置到具體崗位,其次在酒店人力資源配置時充分考慮工作效率、人力資源潛能開發、個人滿意度這三個變量。人力資源會計可以幫助酒店確定人力資源配置法中所含的變量數,并用常用的量度單位來描述這些變量,便于科學合理地選擇最佳方案。
4人力資源保證方面。為防止酒店人力資源在量和質上的損失,酒店必須經常衡量人力資源的保持狀況。目前,酒店業一般根據人員流動率來計算人力資源保持狀況。人力資源會計可通過計算重置成本說明人才流失的代價。同時,它還能通過測量和報告有關人才市場狀況的某些征兆,提供一種早期預警系統,能在酒店實際出現人才流失之前評估其發展趨勢,進而采取有效措施來保持酒店人力資源的效用。
一、計量一般概念
“計量就是根據特定規則把數額分配給事物或事項”。計量是主體認識客體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過程,必須明確以下三個問題:
1.計量的對象(客體)。
2.計量的屬性。世上的事項與事物是復雜的,一個事物也會呈現不同的屬性,如物體的質量、體積、運動的速度等。計量的屬性需要計量的尺度與規則。
3.計量的尺度與規則。對不同的屬性要用不同的尺度與規則,如質量可以用天平來計量,相應的尺度(國際標準單位)千克。
計量水映了生產力水平,決定了人類對客體的需要程度,如人類對核能的需要不可能在核物理取得突破之前被滿足。當然,人類對某一客體某一屬性的強烈需要,對計量水平又有巨大影響。
二、會計計量的特點
作為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的財務會計,“會計計量是會計系統的核心職能”。會計計量的特點:
(一)會計計量的對象
“會計對象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每一個會計主體范圍內,財務會計能夠反映和控制的經濟事物與經濟行為,通常被稱為價值運動或價值增值運動。”會計不是一種定性的手段,會計主要用于定量,僅僅指出會計對象,不便于量化。為了計量的方便,再將會計對象按照不同性質的基本構成加以分解,一般分為六類要素:資產、負債、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要素是價值運動或價值增值運動的載體或表現,實際上,一個主體單位時間(如一年)的價值增值可以表征其經濟效益。什么是價值?目前,比較流行的觀點有兩種:
l.勞動價值論。由亞當斯密等古典經濟學家創立,馬克思推向科學與完善的勞動價值論的核心思想是:(1)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2)商品價值以交換價值為表現形式,在商品社會,即貨幣價值形式;(3)商品按照價值施行等價交換,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勞動價值論有以下特點:(1)價值是面向過去和現在的(勞動創造價值,沒有勞動當然沒有價值),價值量建立在客觀交易的基礎上,比較可靠;(2)無法解釋價值之謎;(3)無法解釋當今眾多的創新金融工具的價值。
2.邊際效用價值論。由新古典經濟學派代表薩繆爾森(Samulson,B.A)繼承和發展的邊際效用價值論的核心思想是:(1)效用(類似馬克思的“使用價值”)是物品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能力,效用和稀缺性構成價值的充分條件;(2)價值是人們對物品效用的主觀心理評價,效用決定物品的價值;(3)邊際效用(一定量某種物品中最后一單位物品所提供的效用)是衡量價值量的尺度;(4)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和邊際效用均等定律。邊際效用價值論有以下特點:(1)價值不僅面向過去和現在,還面向未來。價值量建立在對效用的主觀評價的基礎上,可靠性差;(2)解釋了價值之謎;(3)解釋了創新金融工具的價值問題。
兩論的共同問題在于:無法給出價值的具體量化模式,一般借用價格來表現價值。在非壟斷條件下,交換價值近似地代表了雙方對價值的共同認識,是主觀心理評價的現實表現。
人們對計量對象尚未達成共識,這是會計計量的第一個顯著的特點。
(二)會計計量的單位
會計計量單位主要是貨幣單位,貨幣本質上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其本身的價值也在不斷變動。因此,貨幣單位至少存在兩種形式:一是名義貨幣,即各國流通貨幣的法定單位;二是不變價值貨幣單位(一般購買力單位),是以一定時日的貨幣的價值為基礎,將其他時日的名義貨幣單位調,整(用物價指數來測算)到該基礎上,從而使不同時期的貨幣保持在不變價值的基礎上。
作為計量單位的一個首要條件是“剛性”,如米、克等單位有嚴格的生成依據。從這個意義上講,一般購買力單位是相對合適的,但這只在持續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才被采用。會計計量通常使用的是名義貨幣,并且假定其價值不變。通過跨國股權投資形成的國際企業集團中,不同國度的企業一般采用東道國的名義貨幣作為計量單位,同樣假定名義貨幣幣值不變。
會計計量單位的這種“柔性”,或者說這種假定的“剛性”,是會計計量的第二個顯著的特點。
(三)會計計量的屬性
1.會計計量屬性。既然會計計量的對象是價值運動,而價值運動又是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那么是要計量會計要素的歷史價值還是現在價值?由于價值往往是由交換價格代替,那么是要計量要素的現實交易價格還是潛在的交易價格?對會計計量屬性一般從時間(過去、現在、未來)、流向(流入、流出、預計,兩個方面考慮,合理的計量屬性如下表所示。
過去現在未來
流入價格歷史成本重置成本
流出價格現行市價
預計價格未來現金流量現值
2.會計計量屬性的分析
(1)價值理念、金融創新與會計計量屬性。勞動價值論和邊際效用價值論均末給出價值的具體計量模式,對用什么代替價值存在分歧。
勞動價值論強調交換(過去的)價值可以代替價值,所以歷史成本計量屬性是恰當的,因為,歷史成本計量屬性最客觀。同時,勞動價值論又認為價值是受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不同時代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又不相同。所以,同一資產在不同時期的價值是不一樣的。對已使用的資產其目前價值的計量,現行市價和重置成本計量屬性是恰當的(往往要求有市場對應的參照物),這兩種計量屬性兼有客觀的和主觀的成份。至于是否有必要對資產重估則受制于許多因素,如成本效益原則、重要性原則等。從計量屬性的時間角度,勞動價值論對應的計量屬性是立足“過去、現在”的,不能突破到“未來”。
邊際效用價值論強調效用(使用價值)代表價值,效用是主觀評價,從計量的時間角度,它可以突破到“未來”,因而未來現金流量現值計量屬性對創新金融工具是可行的。對已使用的資產其目前的價值的計量,即使沒有現實市場作參照也可以“主觀評價”。但是,這些計量屬性的客觀性較差,不保證客觀性,所追求的相關性會成為“空中樓閣”。
實際上,在“過去”的問題上,兩論的觀點基本相同,特別是不存在絕對壟斷的競爭市場上,價格代表了交易雙方對使用價值的共同認可,即交換價值就是使用價值(效用)。歷史成本計量屬性最大的特點是客觀和“有據可查”,并且歷史信息是預測未來信息的重要因素這一特點使這一計量屬性很難退出歷史舞臺。在“現在”的問題上,勞動價值論仍然要求有相應的參照物,使價值重估“有據可查”,邊際效用價值論則忽視這一點,強調“主觀評價”,勞動價值論末涉及“未來”的價值計量。
(2)資本保持觀念與會計計量屬性?!柏攧召Y本保持觀念(financialcapitalmaintenanceconcept)認為:資本是業主投入企業的貨幣或購買力,是企業凈資產的代名詞。因此,企業所要保持的資本,就應當是企業原有的凈資產。
實體資本保持觀念(physicalcapitalmaintenanceconcept)認為:資本是企業的實物生產能力或經營能力或取得這種能力所需的資源或資金,因此是企業生產能力或經營能力的代名詞。所以,企業要保持的資本,也就是企業原有的生產能力或經營能力?!埃ㄇ鷷暂x,1991)。根據財務資本保持觀念,歷史成本、重置成本、現行成本是可選擇的計量屬性,無論是以名義貨幣還是不變幣值貨幣作為計量單位,將物價變動影響的一部分或全部處理為利得或損失的做法,所保持的資本還是業主原來投人的貨幣額,最多是其所形成的購買力。根據實體資本保持觀念,重置成本、現行成本是可選擇的計量屬性。收益只能是當期實體資本的增量。對于物價變動的影響,只能處理為企業實物生產能力或經營能力或取得這些能力所需的資源或資金在計量上的變動,因而不能計入收益表,只能作為單獨項目列示于資產負債表中的股東權益部分。
(3)信息技術與會計計量屬性。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統計與預測技術的進步為預測企業未來現金流量創造了條件。但這種預測從技術上講,只能說明“是X的概率為Y”這樣的問題,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從預測的主體講,信息提供者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由于敗德行為(MoralHazard)和逆向選擇(AdverseSelection)的存在,數據預測的客觀性難以確保。信息使用者期望有關未來的信息,并不意味期望著以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作為會計計量屬性,非定量化信息將更受關注。為此,使用者一般傾向于提供有關前瞻性的信息,由他們自己來作財務預測。Jenkins的報告驗證了這一結果:“使用者并不主張以公允價值模式代替歷史成本模式,其理由主要是出于保證財務信息的一貫性、可靠性和成本效益原則。不過,他們主張多種計量屬性混合模型(Mixed—attributeModel)。
3.會計計量屬性的共存。歷史地看,一種經濟(會計)理論有歷史的局限性,新事物出現之后,無法解釋而存在不足,如勞動價值論無法解釋創新金融工具的價值。而新產生的理論(如邊際效用價值論)尚不成熟,也無法解釋所有的問題,并不能完全取代原有理論。于是,一種自然的選擇就是:取長補短地兼容并處。至于如何選擇計量屬性則要視具體主體、具體要素項目具體分析之后才能確定,如對創新金融工具的計量屬性應當是現值計量屬性,所以多種計量屬性共存是一種趨勢,這是會計計量的第三個特點。
綜上所述,現在學術界對會計計量的對象尚未達成共識;會計計量單位具有高度的“柔性”;會計計量屬性具有多種共存的趨勢。這三方面決定了會計計量是非常復雜的,對許多計量問題的處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注釋:
①保爾·拉法格,1891,馬集譯,1973:《憶馬克思》,輯于《回憶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第7頁。
②劉峰,1996:“財務會計的確認”“財務會計的計量”,輯于葛家謝主筆,1996:《市場經濟下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第99一170頁。
③YujiIjiri,1975:“TheoryofAccountingmeasurement”,asStudiesinAccountingResearchNo.10.P29,AAA
④葛家澍,1996:“會計的對象與要素”,輯于葛家澍主筆,1996:《市場經濟下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第20一61頁。
⑤價值之謎是指這樣一種現象:使用價值很大的物品(如水)往往具有極小的交換價值;交換價值很大的物品(如鉆石)往往具有極小的使用價值(胡寄窗,1989:《西方經濟學史》立信會計出版社,第78、188頁)。
⑥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是指某種物品的邊際效用隨被享用的該物品數量的不斷增加而遞減;邊際效用均等定律是指,在物品供給有限和人的欲望無限的情況下,應盡可能使各種欲望被滿足的程度相等,從而使各類被享用的物品的邊際效用均等。此時,人能獲得一定量收入下的最大總和的享樂。
大部份單位的會計人員年齡都存在老中青的搭配,素質參差不齊,接受能力高低不一,大部份中青人員上手較快。在實行會計電算化中,只要堅持學習,上機操作,大部份會計人員都能適應工作的要求,掌握會計電算化的初級知識和技能;有自學能力的人員,可以進一步學習中、高級會計電算化知識。對上機人員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嚴格要求:
操作規范化:指嚴格按操作程序進行操作,不得隨意超出操作程序。為了保護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確保會計信息的安全、完整,避免人為因素產生破壞,要求每個上機人員按操作程序開機、關機;用正確命令進入、退出網絡和。賬務報表系統;當網絡、賬務報表還處于使用狀態時,不準隨意關機;使用每個電算系統功能,要按照菜單提示正確操作,避免非法操作造成損失。
錄入會計信息標準化:使用計算機處理會計業務,大量會計信息要靠會計人員手工錄入,這就是對會計人員錄入會計信息提出標準化的要求。每個單位財務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做這個工作,具體說,錄入會計信息標準化指:1會計分錄標準化:對經濟業務進行分析、歸納,整理出標準會計分錄清單,并使每個會計人員掌握;同時,要先借后貸、方向一致的科目按編碼順序排列;錯賬更正一律采用紅字更正法,避免借、貸方出現虛增、虛減的現象;2會計分錄中的摘要標準化,做到摘要簡明、額要、準確、完整;3建立標準化專用詞組和定義常用記賬憑證,提高記賬憑證錄入速度。標準化的會計信息,將提高其使用標準摘要或摘要中的標準詞,統計出其他相關信息,為財務分析提供更詳細的數據。
賬務處理流程化:也叫會計核算程序化。具體指對會計信息的記錄、分類、匯總、陳報的步驟和方法。即從原始憑證的整理、匯總,記賬憑證的填制,日記賬、明細賬的登記,會計報表的編制等。合理地組織賬務處理流程,對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充分發揮會計的職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電算環境下的內部控制
手工賬務系統對會計憑證的正確性,一般從摘要內容、數量、單價、金額、會計分錄等項目審核;對賬戶的正確性,一般從三套賬冊相互核對來驗證;通過職能分工相互制約;通過賬卡、賬賬、賬實相符等控制方式,保證數據、物資的正確和完整,堵塞漏洞。
電算賬務系統由于會計工具和賬務處理程序的變化,除原始數據的收集、審核、建賬、填制憑證、編制報表計算公式等由會計人員進行外,大部分數據的計算,匯總工作收計算機處理,使內部控制方式由人工控制轉為人世間機控制。因此,對后者的控制要求更嚴密、范圍更大。
對電算賬務系統的內部控制,既包括原來的手工賬務過程,又包括程序設計、電算賬務處理過程。這種手工和計算機的控制過程,可以分成以下兩部份:1由影響電算會計信息處理的總體控制棗一般控制;2會計電算應用方面的具體控制棗操作控制組成。本文討論在使用用友會計處理軟件環境下的內部控制。
(一)總體控制棗一般控制。
1.會計電算化工作規劃:指擬定本單位會計電算化工作規劃,提出實現會計電算化制度建設,以及會計人員的電算化培訓。
2.崗位分工:主要指職權制,目的是對會計人員有目的、有組織的職務分工,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對職責和權限所作的強制規定,約束和規范作行為,達到:1電長系統只用于規定的工作范圍;2對接觸電算系統操作的只限于經過允許的會計人員;3只能使用經過定義的功能范圍,即權限定義;4及時、準確提供會計信息;5提高會計工作質量和效率。
(二)具體控制棗操作控制
目的是要在會計應用方面確定具體的控制過程,保證全部經濟業務都經過審核、記賬,并作及時、準確、完整的處理。
1.對輸入的控制:經濟業務在由計算機處理之前,經過相應的領導批準,通過會計人員審核,簡明、準確、完整地填制記賬憑證,沒有遺漏、重復或不適當更換的經濟業務,不正確的經濟業務已更正或刪除;
2.對離心賬過程的控制:記賬憑證只有經過會計復核、確定正確無誤,并再次檢查沒有遺漏、重復、添加的記賬憑證,方可由計算機進行記賬處理。記賬之前,必須對賬務數據做備份;記曲過程中,一但出現錯誤,要及時識別和更正,恢復正確數據;
3.對輸出的控制:核對記賬后的科目是否平衡,上下級科目金額是否一致,確保賬賬、賬證符;及時報送會計報表給有關部門和經過允許使用的人員;定期打印憑證、賬簿,備份會計數據。針對以上各控制環節,以職權制為核心,建立會計電算化操作制度、計算機硬件管理制度、會計檔案管理制度,完善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體系,保證系統正常運行,數據安全、完整。
三、電算環境下的兩個協調
人機協調
計算機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從會計發展的歷史來看,這是一次會計的革命。由于會計信息處理方式的改變,引起傳統手工會計各方面的變化,但無論如何變化,計算機只是技術手段,會計人員仍處于會計電算系統的主體地位。因為:1計算機不能完全代替會計人員的工作,如原始憑證審核、記賬憑證復核等;2計算機處理會計信息,是由會計人中進行操作和控制,如建賬、填制記賬憑證等;3會計核算軟件的開發、測試、系統配置及維護是依賴于會計人員及相關人員。人是這個系統的主體,計算機是客體;要充分發揮會計人員的積極主動性,又要利用計算機存儲量大、運算快、計算準確的優點,這些內容,很有必要在結合實際工作的操作培訓中進一步強調,從指導思想上把會計人員放在一個較高的位置上,每個會計人員應有清醒的確良認識,協調好人與機的關系。
崗位協調
在組織會計電算流程當中,合理的崗位分工、崗位協調、崗位牽制及為重要。如何有效地配備好電算流程中的會計人員,是會計電算化后一個難題。除了明確每個崗位的職責、安排好日常工作、特殊事項如何處理及科室之間的憑證、報表流向外,還得認真考慮不性格差別的會計人員搭配對工作的影響。崗位協調,從很大程度上講,是會計人員之間的協調,“認真學習、相互支持、”應是每個上機操作人員持有的態度。
四、電算賬務系統中科目級次結構使用方向
電算賬務系統與手工賬務系統中,科目級次結構設置基本一樣,但在使用方向上是不一樣的。
在手工賬務系統中,目前我國會計科目級次結構是以一級科目為核心,自上而下的結構。各單位在統一的一級科目下根據自己的經濟業特點,設置相應的明細科目。
一、電算會計中借貸記賬法是否不適用
在借貸記賬法中,“借”既可以表示增,也可以表示減,而“貸”既可以表示減,也可以表示增,盧卡?帕喬利提出的復式借貸簿記方法之所以幾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推崇,正是因為其“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錙銖必較、涇渭分明的科學原理。盡管我國會計實務也曾一段時間對增減記賬法和收付記賬法情有獨鐘,但最終仍達成共識,采用了國際上通用的借貸記賬法。有人以會計軟件常以正、負號分別替代借、貸符號為由,企圖說服人們相信這一記賬法已經難以勝任新形勢。應當注意的是,即使借、貸符號在數據庫中不采用“借”和“貸”加以表示,也并不表明借貸記賬法就可放棄。不可否認,在將借貸記賬憑證的發生額登錄到總賬之后,對于登賬后所結計的期末余額往往以正數表示借方余額,而以負數表示貸方余額,甚至在借貸庫文件中只設一個金額字段,在該字段中分別以正負號表示借貸方。但所有這些標記都沒能改變“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規則,其實質仍然是借貸記賬法。這里的正、負號與增減記賬法的增減符號的屬性風馬牛不相及。
從長遠來看,隨著原始憑證的逐步電子化,記賬憑證的自動生成勢在必行,屆時,何種記賬方法使自動生成更可行,當然要根據其科學性而定。智能軟件的設計憑借的是科學的方法和嚴密的思維與推斷,而經過了數百年磨練的借貸記賬法,無疑是未來智能專家設計會計軟件的最佳選擇。當然,一味否定增減記賬法的科學性也是錯誤的。在計算機之中,當采用增減記賬法填制記賬憑證之后,我們完全可以編寫一段簡短的程序將其轉換為借貸記賬法下的相應記賬憑證。其轉換的主要依據是各該科目的記賬符號與所屬科目類別。以從銀行提取現金為例,在增減記賬法下,增記“現金”,減記“銀行存款”?,F金和銀行存款都是資產類科目,對資產類科目,其增加就轉換為“借”,其減少就轉換為“貸”。依此,也可將借貸記賬法下的憑證轉換為增減法下的憑證。
二、“反結賬、反記賬、取消審核”的可行性
至今,尚有不少會計核算軟件設置“取消審核”、“反記賬”、“反結賬”的功能。在實際工作中,這些設置的確給會計人員的會計處理帶來許多方便,盡管許多學者對此提出異議,但不少實務工作者卻對其依依不舍。有的學者甚至認為,在計算機特定的工作環境中,反記賬的作用不可替代。其理由是,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大量錯誤的記賬憑證,如果不施行反記賬的做法,則將導致賬簿中存在大量無用的冗余信息,影響對會計信息的使用。
所謂電算化會計中“反記賬”,事實上也就是將一批原先已經登錄到賬簿上的發生額從各該賬戶再予以扣減,使各該賬簿恢復至該批憑證登賬之前賬簿的發生額和余額狀態。毋庸置疑,沒有人會贊同手工會計下采用“反記賬”。對手工的賬簿記錄,為了保證其有案可稽,當其發生錯誤時,不準涂改、挖補、刮擦或者用藥水消除字跡,不準重新抄寫。同時,對兩種出錯情況的更正應當分別加以嚴格處理:一是登記賬簿時所發生的錯誤,“應當將錯誤的文字或者數字劃紅線注銷,但必須使原有字跡仍可辨認”;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記賬憑證出錯而導致賬簿記錄發生差錯時而發生。一般采用兩種方式進行相應的修改:一是紅字沖銷法,二是補充更正法。這些詳細而又具體的規定所強調的一點,那就是對出錯之處必需留有修改的痕跡。
在電算會計之中,記賬錯誤和記賬憑證填制錯誤仍然在所難免。雖然紅線注銷法在電算會計中難以操作,但對出錯的電子數據,卻不能不留下修改的痕跡。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保留錯誤電子數據,另作更改的記賬憑證,并據以登錄賬簿,換言之,要將正與誤兩張憑證同存于會計檔案之中,同時,其所登錄的正與誤兩處賬簿記錄并存于同一賬簿之中。《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規范》第十八條也作出與上相同的規定:“發現已經輸入并審核通過或者登賬的記賬憑證有錯誤的,可以采用紅字沖銷法或者補充憑證法進行更正;記賬憑證輸入時,紅字可用‘-’號或者其他標記表示”。
由上可見,不管是手工會計,還是電算化會計,對出錯的修改均強調留有痕跡。事實上,電算化會計中,由于電子數據的修改在技術上可不留痕跡,因而更需要對留有痕跡予以強調。 三、產品成本計算方法是否改弦易轍
在成本核算過程中,由于各企業生產組織特點和生產工藝流程的不同,致使至今難有通用的成本核算軟件面市。首當其沖的是,定制式的生產方式及由此而形成的“適時生產控制”(JIT)等生產理念和生產模式。在定制式生產情況下,按批量計算的分批法似可適用,然而,由于成本計算方法的選擇除了要考慮生產組織特點之外,還應當視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而定,即使未來企業生產快捷,但其各自的生產工藝流程的差異卻永遠存在。無論是單步驟連續式生產。還是多步驟連續式生產,抑或是多步驟裝配式生產,都必須在這分批法前提之下再根據各自的生產工藝流程以及管理要求確定各車間、部門的成本計算方法??磥?,傳統成本計算方法諸如逐步結轉分步法、平行結轉分步法等仍有其存在的必要,只是面對日新月異的外部環境,考慮如何將新酒裝入舊瓶而已。
成本信息細化也許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未來市場的競價、壓價的競爭使企業不得不從內部挖掘潛力。以產品為主線,集成了產品設計/制造/控制層的“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的問世,使產品的管理決策、設計開發、加工制造等過程和經營控制等過程通過計算機科學地聯結為一個整體,把管理和技術的信息直接用來控制機器進行加工,最大程度地實現了縱向集成,進而極大地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而在這一背景下,以作業成本管理(ABCM)與”成本企畫“(TC/CD)為代表的兩大成本管理方法崛起并表現出卓越的成效,并以此為基礎,”作業量基準成本計算“(ABC)和”目標成本計算“崛起而成為成本計算的生力軍,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無論從其形式還是內容都面臨著挑戰。例如,采用分批法雖然按產品生產周期計算產品成本計算最終產品,但借助于計算機的海量存儲的優勢,將周期再分割成若干時間段(甚至以天為單位)進行明細計算、匯總與報告,無疑更能適應成本管理的需要。同時,以最終產品為計算對象也顯得粗糙與不適時宜,代之而起的則可能是細分至工序、半成品、在產品的成本計算,如此,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也必然要賦予新的內容。
EXCEL表處理軟件在會計中的使用似乎給了我們許多的啟迪。財務會計報表上的各項信息,盡可以通過公式定義的方式對其取數來源詳加規定,繼而運行報表生成模塊,瞬間編制出所需的報表。從本質上說,輔助生產費用分配、制造費用分配以及成本計算單等賬表數據都是一系列關系型二維數據,均可以使用EXCEL軟件定義、計算并生成用戶所需的成本信息。隨著表處理軟件功能的日益增強,各種產品成本的計算可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頻道點播”。
同時,由于數據倉庫、數據挖掘以及聯機分析處理(OLAP)等技術的采用,成本信息的電子化與實時化呼之欲出,成本計算方法可望日趨準確、科學,成本分析與管理也必將為決策者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參考文獻
[關鍵詞]全通用;中央數據;分組核算;自動轉賬
“會計電算化全通用理論”就是立足于會計核算信息系統,研究會計電算化核算方法、標準化模塊結構和主輔核算貫通等基本問題的一系列觀念和方法體系。
很多學者認為各單位會計核算存在個性,不可能實現全通用的電算會計。無可否認,各會計主體的會計核算的確有很多個性,但這些個性往往是共性基礎上的個性。如各會計主體設置和使用的會計科目有可能不一樣,尤其是明細科目也許相差甚遠,但它們都是會計數據分類核算的歸屬,其賬戶的基本結構仍然是左借右貸,可以用相應編碼來表示各會計主體相差甚遠的這些科目。又如企業會計與預算會計的會計報表差別很大,但它們都是從賬簿中采集數據編制的,可以運行電算會計不同的編表指令來編制這些差別很大的會計報表,而編表指令用戶是可以自定義的。因此,對于共性基礎上的個性,全通用理論研究可以忽略不計。我們最感興趣的是會計核算的高度共性,它是會計電算化全通用理論研究的基本出發點。
會計核算的高度共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共同的會計理論基礎。自15世紀復式簿記誕生以來,會計核算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嚴密的基本理論體系。會計電算化雖然使得核算手段發生了重大變化,但會計基本理論仍然適用。(2)規范的會計核算方法。會計核算有一整套規范化的專門方法,如設置會計科目及賬戶、復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表,形成一個較完整的會計核算方法體系,任何單位的會計核算都要相互配合地運用這些專門方法。(3)整齊的會計數據流程。會計核算數據的總體流程具有高度共性,那就是“憑證數據一賬簿數據一報表數據”。會計電算化中,賬簿數據不是編制報表的依據,而主要為分類管理提供數據,并非可有可無。因而只要是會計核算,任何單位都要遵循這一共同的會計數據處理流程。(4)通用的會計核算制度。2000年12月財政部頒發了《企業會計制度》,這是一一個不分行業、不分部門、不分所有制的全通用企業會計制度。這為全通用理論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5)各模塊的全通用。在實務工作中,賬務處理和報表模塊被公認可以實現全通用,而其他如工資、固定資產、銷售等模塊,普遍認為經過努力也可以逐步實現全通用,但成本模塊則普遍認為不能全通用。實際上各單位成本核算存在高度共性,利用編碼技術和報表模塊可以實現成本核算通用化設計。
綜上所述,全通用理論是可行的。會計核算信息系統的全通用可以為管理信息系統和審計電算化提供標準化和規范化的數據平臺,實現會計數據資源的高度共享,從而有利于會計電算化實務的發展。全通用理論框架主要由以下8個部分內容構成。
一、核算方法全通用
會計電算化核算方法是指利用電子計算機,對會計數據進行采集、編輯、存儲、加工和輸出時所運用的一整套專門方法,其目的是為經營管理提供電子會計信息,實質就是會計核算軟件的設計與開發方法。
會計軟件設計者總是首先調查數據流,完成科目編碼和數據表的設計;然后分析任務,劃分模塊;最后圍繞數據表和科目編碼,自上而下地逐一模塊設計調試,完成初始化、系統維護、數據輸入、數據編輯、數據加工、數據輸出等方面的設計任務。因而會計電算化核算專門方法有9個,即科目編碼、數據表設計、模塊劃分、初始化、系統維護、數據輸入、數據編輯、數據加工和數據輸出。這9個專門方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它們不能相互取代,必須配合運用,共同構成全通用電算會計核算的方法體系。9個專門方法全通用,是會計電算化全通用的技術性保障。
二、主控模塊全通用
會計電算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可用系統論的觀點對它進行層層分解。最高層若干模塊是主控模塊,它們體現了會計軟件的主要功能和系統風格,其模塊結構的劃分標準是否科學將影響會計軟件的整體質量。科學的模塊劃分標準有助于獲得標準化、通用化,甚至是全通用的主控模塊結構。按功能和數據處理流程劃分是電算會計模塊劃分的兩種主要標準,它們各有優缺點,只采用其中任何一種標準,都會顯得美中不足。如果以數據處理流程為主要劃分標準,將各模塊重復的內容抽出來,再按功能劃分,就可以揚長避短,進而獲得全通用標準化主控模塊結構,如圖1所示。
這是一個全通用標準化的主控模塊結構,適合于任何一個會計主體的電算會計,并能實現強大的核算功能。這些核算功能主要包括:加工中央數據,實現雙軌核算制。并為適度的反記賬和反結賬奠定堅實的基礎;結合采用主輔核算,既能滿足傳統編碼內會計核算的需要,又能進行更詳細的編碼外核算;報表模塊全通用,不僅能加工各種實時核算和隨機核算報表,而且結合編碼技術可實現成本核算的全通用。
三、主輔核算全通用
〔關鍵詞〕人力資源;人力資源會計;酒店管理
在知識經濟時代,世界高新技術革命和進步的浪潮,已把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從自然資源競爭,資本資源競爭推向人力資源競爭,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將成為人類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性制約因素。人力資源會計正是基于人力資源的價值管理方法,特別是對居于第三產業中的酒店業管理來說,作用十分明顯。因此,在我國人力資源會計進入廣泛應用的發展階段,從酒店管理著手研究人力資源會計管理問題,不僅有深刻的理論意義,更有顯著的現實和實踐意義。
一、人力資源會計概念界定
1人力資源本質及特征。廣義人力資源是指智力正常的人。狹義的定義有多種,如:人力資源是指在一定領域內人口所擁有的勞動能力的總和,等等。本文的人力資源主要是指企業內外具有勞動能力的人的總和,包括人力的數量和質量兩方面。
與其他資源如自然資源、物質資源相比,人力資源則具有無形性、壟斷性和長期性的特征。
2人力資源會計定義。人力資源會計是會計學科中新的分支,其主要目的是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管理所需要的信息。目前,會計學界對人力資源會計的定義尚不統一,主要流行的觀點如美國著名人力資源會計學家埃里克·弗蘭霍爾茨認為,人力資源會計是計量和報告組織的資源———人的成本和價值的程序;我國則有人指出:人力資源會計是以貨幣形式反映并控制經濟組織中人的成本和價值的管理活動,是會計科學中的一個新興的分支。筆者認為人力資源會計可定義為:以貨幣和中介變量的形式反映并控制經濟組織中人的成本、價值和效用,為管理者及其他相關人員和機構提供人力資源的投資信息、維護信息或利用信息等的一種管理活動。
二、酒店人力資源會計基本內涵的探討
在會計學術界雖然已有部分涉及人力資源會計核算方面具體問題的研究,但尚未有對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內涵作過系統表述的研究成果。弄清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基本內涵,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對酒店人力資源會計形成及其本質的一般認識。酒店人力資源會計作為一種管理活動,是酒店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基本職能是通過預測、決策、計劃、記錄、計算、分析、控制、考核和反饋各個環節的工作,對酒店的人力資源的投入與產出的全過程,以貨幣和非貨幣的計量形式,將酒店人力資源價值運動而形成的大量數據轉化為具有綜合、連續、系統等特征的信息。從工作內容和程序上看,酒店人力資源會計是一個系統,由人力資源會計信息和會計管理兩個子系統構成,通過這兩個系統的共同作用,來實現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基本目標。
從學科發展的基本規律來分析,社會實踐不僅是其產生的源泉,而且是其逐步形成、發展與完善的基礎。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提出是酒店對人力資源開發與利用這一社會實踐的客觀需要。我國正處于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型期,人力資源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社會環境的變化促成了人力資源會計的誕生。酒店人力資源會計作為人力資源會計的一個分支,對其進行探索,是市場發展的需要。
從社會經濟發展來探討,人力資源與資本、技術和土地一樣,作為一種生產要素進入會計學領域是新經濟時代的要求。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為獲取能夠幫助人們進行財產經管責任的考核評價和經營管理的經濟信息,從而減少決策的不確定性,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力求更全面的提供人力資源會計信息,其產生是酒店管理的客觀要求。
2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內涵。酒店人力資源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但其工作程序又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要認識其基本內涵,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酒店人力資源會計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酒店是一系列契約的聯合,其對資產的依賴程度,由其稀缺程度決定其在契約中的地位。在目前市場的激烈競爭的條件下,決定酒店盈虧、發展的是“人”而不是“物”,也就是只有通過酒店人力資源為客人提供優質的服務質量,才能保證酒店的客源和利潤。這就決定了人力資源與其他資源在酒店契約中不平等的位置,在酒店業充分顯示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事實。(2)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基本職能仍然是反映、控制和參與決策。酒店業是一個具有特定業務內容,特定作業規律的行業。酒店以擁有用于接待賓客使用的大量的固定資產為憑借,酒店取得的效益全靠酒店人力資源活勞動的支出。人力資源的因素是酒店成敗的關鍵,而體現人力資源價值的服務具有特定的綜合性、直接性、不可貯藏性,不確定性等,酒店必須對其人力資源的原狀與增減流動情況,通過會計及時準確地記錄下來。而控制方式可以是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也可以是定量定性相結合的控制。在參與決策時,除了注重酒店經濟效益,同時也注重人力資源的精神文明建設,提高酒店社會效益,使用人力資源不能只重人的能力,而不講人的修養。
酒店人力資源會計是人力資源會計領域內一種行業特征相對較強的企業會計。酒店是以為旅客提供服務為主要對象的經營性實體,它的行業特征首先體現在酒店人力資源對顧客的關注和情懷,對酒店的真誠和奉獻,酒店的生氣、元氣、士氣都源于此。大的首要目標如高利潤和較強的競爭定位的實現是通過提高人力資源的服務質量水平來增加顧客滿意度。其基本程序和方法系統以及對人力資源的價值運動的核算與其他會計有著相近和相似的內容。因此,酒店人力資源會計需要承襲傳統會計學、人力資源會計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之外,還應當吸收旅游學、人事管理以及酒店業管理的相關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以形成自己的獨立的人力資源會計管理體系。
三、酒店人力資源會計對象和任務
1酒店人力資源會計對象。酒店是借助有形的設備、設施、通過提供服務而獲取經濟效益的生產經營單位。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旅游業的不斷發展,酒店業由小到大,酒店數量由少到多,具備了相當的產業規模。目前,酒店人力資源價值運動中各方面的經濟利益關系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
(1)酒店人力資源獲取成本:招聘開支,包括廣告費、測評等開支;上崗培訓開支;重置成本;其它開支。
(2)酒店人力資源使用成本:直接成本,包括酒店工資報酬、個人福利如住房、伙食、探親交通等開支等;間接成本,包括集體福利如食堂、娛樂中心等、各種保險、在職培訓、公差成本、管理成本、其它開支。
(3)酒店人力資源離職成本:離職成本;機會成本;其它開支。
上述人力資源投資價值總和可視為人力資源消耗的“補償價值”,其中一部分是人力資源投資資本化的價值,是可以分攤和逐步轉移的“轉移價值”。酒店人力資源會計以此為對象可以通過多種人力資源會計核算模式取得帳面資料。除此以外,酒店人力資源通過投資后在其使用中所創造出來的“創新價值”,也就是轉移到為客人提供有償服務績效的那一部分價值,是酒店人力資源會計重要的核算對象。其中主要有經營管理者的管理貢獻、決策貢獻、所有員工的勞動貢獻。綜上所述,作為酒店的人力資源,其創造的新價值總是大于人力資源的投入,并具有服務績效潛力。目前將人力資源支出列作費用處理是不妥的。酒店人力資源會計是以人力資源的價值運動為對象,來對酒店進行管理。通過對酒店人力資源價值運動過程實施管理與控制,達到實現人力資源充分利用,促進經營發展,提高酒店效益的目的。
2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任務。酒店作為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需要在管理工作中不斷創新。酒店人力資源會計是一種全新的管理工具,是從價值上對酒店經營活動進行的一種綜合性管理,它的主要任務是圍繞酒店經營目標,保證酒店在經營活動中得以迅速地進行所需的人力資源的價值運動信息分析,主要體現在:加強酒店人力資源核算;真實、準確地向酒店管理當局提供酒店人力資源資源構成、變動的會計信息;監督酒店人力資源管理的全過程;加強對人力資源計劃的考核和分析;發揮人力資源會計在提高酒店經濟效益中的作用。此外,預測酒店經濟前景,參與經營決策也是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重要任務。
四、酒店人力資源會計的作用
目前,在對人力資源投入與產出的管理中,酒店人力資源會計主要表現出以下作用。
1人力資源獲得方面。酒店人力資源獲得包括招聘、選拔、提升等一系列滿足酒店目前及預期人力資源需求的活動過程。在完成人力資源需求預測之后,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提出以酒店員工需求為基礎的人力資源獲得工作預算。人力資源會計可為這種子預算提供比較精確的計算方法,使人力資源在酒店的管理中更實際并具有預見性。例如,酒店人力資源會計提出了用貨幣衡量人的預期價值的方法,能使招聘、錄用、選擇及至整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在量化的基礎上,更具有有效性和科學性,更適合新經濟時代的數字化、程序化、標準化管理。
2人力資源開發方面。人力資源開發是指酒店為提高人的各種技術技能、管理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和精神文明建設而舉辦的定向培訓。酒店業特別注重培訓,崗前基本操作培訓、在崗技巧培訓都是不可少的。但在開發中計算預算時一般需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評估擬議中的酒店人力資源開發投資價值;即資本預算,亦即資源分配問題;二是估算擬支出的成本,即成本估算。人力資源會計通過衡量投資而核算人力資源在酒店中的回報率,幫助酒店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決策。超級秘書網
3人力資源配置方面。酒店人力資源配置是將人分配到酒店的各崗位上去的過程。在人力資源配置決策中,首先要將合適的人配置到具體崗位,其次在酒店人力資源配置時充分考慮工作效率、人力資源潛能開發、個人滿意度這三個變量。人力資源會計可以幫助酒店確定人力資源配置法中所含的變量數,并用常用的量度單位來描述這些變量,便于科學合理地選擇最佳方案。
4人力資源保證方面。為防止酒店人力資源在量和質上的損失,酒店必須經常衡量人力資源的保持狀況。目前,酒店業一般根據人員流動率來計算人力資源保持狀況。人力資源會計可通過計算重置成本說明人才流失的代價。同時,它還能通過測量和報告有關人才市場狀況的某些征兆,提供一種早期預警系統,能在酒店實際出現人才流失之前評估其發展趨勢,進而采取有效措施來保持酒店人力資源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