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8 17:26:04
序論:在您撰寫生態農業市場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已婚育齡婦女 生殖道感染 動態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325
資料與方法
2006~2008年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農二師十二個團場中的三個農業團場固定的7022名已婚育齡婦女,進行為期3年的婦女常見病普查進行動態監測研究分析。
方法:①檢查方法:婦科病普查規定對每個育齡婦女進行常規婦科檢查。取陰道分泌物懸滴法顯微鏡下找滴蟲,陰道分泌物10%氫氧化鈉制片顯微鏡下找孢子和假菌絲,常規憋尿后行婦科B超檢查。
統計學分析:采用X 檢驗。
結 果
將3年婦科普查中查出的21066例生殖道感染患者分別進行年齡、文化程度分組和疾病分類。然后按各年齡組、文化程度組中各類疾病分別進行計算。婦女生殖道感染的總體發病率為65.1%,發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宮頸炎癥、陰
道炎癥、外陰炎癥、盆腔炎癥,經統計學分析(X=33.7,P
討 論
加大力度主要對26~45歲年齡段婦女開展生殖道感染預防知識普及,特別是對發病率高的生殖道感染類疾病進行針對性強的科普知識教育,為“三大工程”之一的生殖道感染干預工程提供有利的基礎資料,為有針對性的提出防治措施提供依據,并可獲得較高的投入收益此。不同學歷婦女發病率不同,學歷低者外陰疾病、陰道疾病、宮頸疾病、盆腔疾病較學歷高者發病率高。文化程度低的婦女對自我保健意識較差,接受新知識能力差,大多無固定工作及收入,生活來源不穩定,故感染性疾病發病率較文化程度高者發病率高。
防治措施應首先是加強生殖健康知識宣傳培訓,提高整體健康素質。對于處于不同文化層次、不同民族、不同職業、不同年齡開展豐富多樣的知識宣傳,人口計生部門利用廣闊的空間建立了多層面的宣傳,使生殖保健知識入耳、人心、入腦。其次是重視婦女常見病普查普治工作。廣大育齡婦女是農二師職工中堅力量,保護婦女就是保護生產力。育齡婦女對婦女常見病認識不夠,再加上忙于工作、家庭,忽視了對自身的保健,很多人認為沒不舒適感覺就是沒有病。宮頸炎多為人類瘤病毒感染,多次、長期感染可導致宮頸癌的發生,所以疾病貴在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婦女常見病普查普治工作在降低生殖道感染方面起到了尤為重要的作用。
通過充分掌握婦女常見病的發病規律,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保健及干預措施,通過多方長期努力,一定可以降低生殖道感染發生率,使育齡婦女有較高的生活質量,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和諧兵團建設中。
參考文獻
關鍵詞:形象定位;旅游;雙城市;主題口號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6-0073-02
今天,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旅游者消費心理的不斷成熟,潛在旅游者在選擇旅游目的地時往往更加重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只有那些能形成生動、鮮明而強烈的感知形象的旅游目的地,才能對旅游者產生強大的吸引力,使他們不遠千里到此游覽和觀光。雙城市是隸屬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縣級市,現已把旅游業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但目前其旅游知名度很低,形象定位模糊,這已經成為制約其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對雙城市旅游形象進行準確定位,明確其旅游發展方向,有利于提高雙城市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有效拓展客源市場,促進雙城市的旅游業乃至整個城市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一、旅游形象定位的概念及原則
形象定位是進行旅游目的地形象設計的前提,它為形象設計指出方向。形象定位是建立在地方性分析和市場分析兩方面基礎之上的。地方性分析提示地方的資源特色、文化背景;市場分析提示公眾對旅游地的認知和預期,兩方面的綜合構成旅游形象定位的前提。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區域旅游發展全面的形象化表述,提出旅游形象的核心內容,即總體形象[1]。
對旅游地的形象進行定位時要突出獨特性原則。在當今如此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中,旅游目的地要想吸引更多游客的眼球,要想開拓更為廣闊的市場,在旅游形象定位時就必須要顯示出其鮮明、獨特、深刻的個性,只有新穎獨特的旅游形象才能扣人心弦,讓人浮想聯翩,從而使旅游者產生強烈的出游興趣、對目的地的好奇心和想到目的地旅游的沖動感。旅游地的形象定位還應該遵循市場導向原則。因為我們對城市的旅游形象定位最終是為市場服務的,因此,我們在定位時就必須先對市場和潛在客源進行調查與預測,準確掌握市場需求和競爭狀況,然后站在旅游者的角度,結合市場發展趨勢和當地資源特色,對城市進行整體的旅游形象定位與設計。旅游地的形象定位還應體現動態性原則。我們對于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也要根據旅游地旅游資源開發的逐步加深和旅游業發展水平的日益提高而需要對其進行重新設計。另外,由于旅游者的消費需求和價值觀念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的,因此對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也應該具有動態性。
二、雙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基礎分析
(一)地方性分析
1.地理區位及交通
雙城,又稱雙城堡,是隸屬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縣級市。它是黑龍江省的南大門,位于黑龍江省西南部,處在省會哈爾濱市區西南30公里的松嫩平原上。其交通十分便捷,距哈爾濱國際機場僅30公里,另有京哈、拉濱兩條鐵路和同三、京哈、哈前、哈大四條公路,松花江主航道還通過本市永勝、臨江兩個鄉,并且在臨江鄉的三家村設有船站??梢哉f雙城市的水、陸、空交通條件都十分便利。
2.歷史文化
雙城市是東北歷史名城,滿族發祥地之一,曾流傳有“南有遼陽府,北有雙城堡”之說。八百年前,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曾在拉林河畔煮酒談兵,境內至今仍保存有金代達禾、布達兩座古城遺址。
雙城市的主要人文景觀有承旭門、觀音寺、魁星樓、雙城堡火車站、民俗文化步行街。時期,中國人民第四野戰軍前線指揮部設在雙城,它是中外馳名的紀念地之一,也是東北地區僅有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地主莊園。它不僅是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雙城市有滿族、朝鮮族、回族、蒙古族、達斡爾族及錫伯族等15個少數民族,其中以滿族人口最多,可利用各民族的奇風異俗,積極開展民俗風情體驗游。
3.生態農業及新興食品工業
雙城市屬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是全國聞名的糧食生產大縣,曾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省農村經濟工作綜合先進縣、畜牧業生產先進縣、農業產業化工作先進縣。雙城市結合自身農業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游,并試圖將雙城市的農業與全省的農業特色相結合,進一步微縮、整合,最終達到使游客游雙城就能游全省現代生態農業的目的。雙城市現已開發的生態農業旅游度假村有農豐鎮花果山度假村和蘭棱鎮休閑旅游度假區,游客們在度假村里可以親身體驗農民的生活,欣賞田園風光,采摘蔬菜瓜果。
雙城又是全國食品工業百強縣之一,曾被國家評為食品工業強縣之星、縣域食品經濟發展示范縣。世界五百強企業瑞士雀巢公司、杭州娃哈哈、臺灣旺旺等一大批工業企業先后在本市投資建廠,使其逐漸形成了糧食、肉制品、乳制品、禽蛋四大產業鏈條和大農業―大畜牧業―大加工業―大市場的產業化格局?,F如今,雙城市正利用這些新興的工業旅游資源,大力發展現代工業旅游,開發工業旅游產品。由于這是周邊地區所沒有的,具有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所以在旅游市場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二)市場分析
雙城市不僅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還有獨具特色的生態農業和新興食品工業等旅游資源,但由于雙城市的旅游業發展起步較晚,發展相對滯后。到目前為止,雙城市的旅游資源和旅游市場還有部分仍處于未開發的原始狀態?,F已開發的旅游景點由于缺乏對資源的有效整合,造成旅游景區規模小,形象不突出、不鮮明,缺乏吸引力、感召力、誘惑力、刺激力,基本上沒有進行過有計劃的宣傳促銷活動,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及市場影響力都不高。因此,雙城市缺乏鮮明獨特的旅游形象及有招徠力的旅游口號或旅游標志。
雙城市的主要客源市場來自于市內及哈爾濱市、阿城區、五常市、肇源縣等周邊地區,以“周末游”為主要旅游方式,對短途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另外,由于雙城市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特別是中國人民第四野戰軍前線指揮部就設在雙城,它是中外馳名的紀念地之一。因此,雙城市的省外及國際客源市場主要來自于那些對中國近代史,尤其是中國史感興趣的人和那些現已僑居國外的當時誕生的將領的家屬及其子女。
三、雙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一)雙城市整體旅游形象定位
根據以上對雙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地方性分析和市場分析以及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依據的原則,將雙城市整體旅游形象定位為:體驗“綠色”生態農業,追尋“紅色”歷史文化。
定位雙城市整體旅游形象的基本依據有兩點:一是雙城市所擁有的濃厚的歷史文化和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這是旅游形象形成的基礎。由于雙城市屬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又處在松嫩平原上,其所擁有的土地均是全省最標準的黑土地,而且耕地面積大,所以適宜開展現代化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和高科技農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雙城市所擁有的這些特色資源,將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更好地結合起來,發展雙城市的生態農業旅游。另外,由于雙城市擁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和革命歷史遺跡,這就構成了雙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基礎。二是旅游者心理和行為特征,這是旅游形象定位的市場需求。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長期的城市生活所帶來的高壓生活狀態,使人們迫切地想要回歸生態本原,到那種空氣中充滿著田園氣息和鳥語花香的恬靜安逸的地方好好地休養生息。而這種市場需求正好給雙城市的生態農業旅游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因此,雙城市的旅游形象主題應以生態農業游和歷史文化游為主要內容,輔之以新興工業游、宗教文化游和民俗風情游等其它旅游形式。
(二)雙城市旅游形象口號設計
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最終表述往往由一句精辟而富有創意和感染力的主題口號加以概括和表現,它是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整體形象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而旅游形象的口號設計又能反映出旅游地形象定位的內容,將旅游地最具優勢的特征加以提煉,概括成一句口號,最終達到打動旅游者,激發其出游的意愿。一個恰如其分、通俗易懂、真實誘人的宣傳口號對旅游形象的定位宣傳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根據對雙城市旅游資源的分析和旅游形象的定位可看出,雙城市可以建立以生態農業和歷史文化為主,以現代工業、民族風情和宗教文化為輔的旅游形象。因此,雙城市的旅游形象口號可擬定為如下: “游生態農業,品雙城文化”;“探尋雙城歷史,感受民族風情,體驗現代工業,回歸生態本原”;“生態農業民族情,新興工業雙城行”等。
四、結語
旅游形象是城市的靈魂,旅游形象的塑造是發展城市旅游業的關鍵。而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又是城市旅游形象設計的重要前提,對于指導城市旅游開發、產品設計和影響旅游者旅游決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雙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地方性分析和市場分析的基礎上,將雙城市整體旅游形象定位為:體驗“綠色”生態農業,追尋“紅色”歷史文化。但是,旅游形象定位并不是一經確立就一成不變的,它是具有動態性的,應該隨著旅游業發展水平日益提高和當地旅游資源的不斷開發,而在實踐中不斷地加以完善和予以更新。
參考文獻:
[1] 吳必虎.區域旅游規劃原理[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
>> “淘金”有機農產品 歐盟農產品進口市場分析 農產品進入“有機”時代 有機農產品產業現狀研究綜述 有機農產品吃出“環境大健康” 中國有機農產品發展概況 城鎮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購買意愿分析 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認知及購買行為分析 云南有機農業中主要農產品的比較優勢分析 有機食品、綠色食品與無公害農產品 美國發展有機農產品的經驗做法與借鑒 中國有機食品市場分析 云南特色農產品出口優勢及市場分析 活躍在第一線的農產品市場分析師 關于農產品生產銷售有關問題的思考與探索 我國城鎮消費者有機農產品消費行為分析 我國有機農產品的發展現狀及營銷對策分析 我國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發展成效與解決措施探究 有機食品――我國未來農產品出口的方向 鄉村致富:有機農產品的商業價值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舒惠國,上官新晨.食品質量與安全.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5.
杜相革.農產品安全生產.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9.
臨泉縣新聞網.臨泉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建設成就與展望../Read News.asp?NewsID=1037.
陳丁春.基于市場推廣計劃的鑫康公司生鮮綠色農產品產銷方略研究.長沙:中南大學,2005.
保羅?羅伯茨.食品恐慌.胡曉姣,崔希蕓,劉翔,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The Market Analysis and the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Design
about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Chen Dingchun
(Zhuzhou State-Owned Assets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LTD,Hunan
Zhuzhou,412007,China)
關鍵詞:生態旅游農業;開發模式;市場分析
1 引言
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閑、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態文化旅游產業。隨著我縣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消費需求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加上政府積極宏觀引導,及時推出了“黃金周”節假日,為城鄉居民休閑消費提供時間保障,許多工商企業紛紛響應,加大投資力度,抓緊開發生態旅游資源,增加城鄉居民選擇的旅游天地。據統計,我縣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已見成效。如哈巴湖生態景觀旅游區、南海子、綠色度假村、白春蘭綠色家園、靈應寺等10多家各色旅游項目落戶鹽池,累計接待游客30萬多人,收入可觀,有力地帶動了周邊農民致富。
2 生態旅游農業的內涵
2.1 生態旅游農業的概念
生態旅游農業是以農業生產為依托,使農業與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現代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產業。主要包括“觀光農業旅游”、“休閑旅游”、“鄉村旅游”、“農村生態旅游”等不同概念,具體講是指在充分利用現有農村空間、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村人文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以旅游內涵為主題的規劃、設計與施工,把農業建設、科學管理、農藝展示、農業產品加工與旅游者的廣泛參與融為一體,是旅游者充分體驗現代農業與生態農業相結合的新型旅游產業。
2.2 生態旅游農業的特征
(1)功能齊全、雙重效益。(2)保護環境、持續發展。(3)回歸自然、身心享受。(4)科技特色、高效農業。
2.3 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布局原則
(1)因地制宜。(2)盡可能與旅游業相結合。(3)充分考慮客源市場。(4)必須搞好基礎設施建設。(5)與農村建設規劃相結合。
3 哈巴湖生態景觀旅游區開發實證分析
3.1 市場分析
哈巴湖生態觀光旅游區位于鹽池縣中北部王樂井鄉境內,南北長38公里,東西寬64公里,總面積16萬公頃,環境優美,面積廣闊、交通便利,基礎條件十分好。屬花馬寺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之一。哈巴湖自然保護區的植被在區系上屬歐亞草原區,亞洲中部地區,中國黃土高原草原省至內蒙古草原省的過渡地帶。根據調查,保護區內已知各類植物507種,分屬76科,276屬。保護區具有獨特的荒漠類型景觀,有干旱山地、干草原,有大面積毛柳、沙柳、檸條群落,還有面積可觀的湖泊、沙漠、森林、果園、綠洲及眾多的文物古跡。具有重要的教學和科研價值,同時保護區內文物古跡眾多,山川沙海兼有,具有很高的旅游開發價值。
3.2 設計景觀的理念分析
哈巴湖生態景觀旅游區在策劃理念上注入了旅游、垂釣、休閑、娛樂、商貿的概念。生態景觀旅游區發展旅游業,就在于它可以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不同來顯示出差異,加之把其藝術化處理,就成為非常好的旅游產品。所以,制造差異就可能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市場,并且這種旅游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優勢。
3.3 開發生態旅游農業資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劃理念,走企業化、市場化發展之路。哈巴湖生態景觀旅游區根據自己的地域優勢和產業優勢以及所擁有的有利條件,在主導產業上選擇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設施生產,在策劃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閑、娛樂、垂釣、商貿的概念。
(2)以科技為本,優化資源配置。哈巴湖生態景觀旅游區經過幾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發展優勢,結合區內獨具特色的沙漠景觀,有干旱山地、干草原,有大面積毛柳、沙柳、檸條群落,還有面積可觀的湖泊、沙漠、森林、果園、綠洲及眾多的文物古跡。開發建設哈巴湖自然博物館、哈巴湖度假酒店、沙地運動樂園:馬場、治沙天然博物館、哈巴湖牧耕田園農(牧)家樂等景區。
(3)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設施。利用設施農業和先進的生產模式,種植瓜果、蔬菜、花卉等多個品種,創造出新、奇、特的觀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應的旅游設施“農科之窗”、“山莊果園”、“垂釣走廊”、 “心靈茶莊”等一大批集環保、生產、旅游于一體的生態園林景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單位:萬元
1、項目名稱
大澗山生態農業科普示范園
2、資金類別
財政支農資金
3、項目屬性
∨新建 擴建 改建
4、總 投 資
800萬元
其中:申請財政補助
80萬元
5、項目單位
名 稱:
***正東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地 址:
***保稅區天智大廈9樓
法人代表:
周宗智
法人代表電話:
0532-86959085
開戶銀行: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
銀行帳號:
69040154740001057
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摘要
1
·
項目與項目單位概況
該項目位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澗山,面積約3000畝。集種植農業、觀光農業于一體。融合"生態與生產、觀賞與休閑、民俗特色與娛樂參與"等旅游活動,體現"市場供應、示范推廣、旅游觀光、素質教育"現代生態農業四大"循環經濟"功能。園區現有各種特色果樹300畝左右、蔬菜種植約10畝、200畝的水面用于水產等養殖、品種繁多,面積廣闊的綠化樹木形成一個天然氧吧。示范園將以加快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宗旨,以科技為支撐,以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為主線,走"公司+科技+農戶+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模式,拓展出一條"采用現代農業技術、發展高效農業"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營造出一方"綠水環保、田園漁歌"的農牧生活。創造"健康、生態、綠色、環保"的現代生活模式;將農業生產、經營與觀光、度假、娛樂、參與等旅游活動有機結合,構建現代化的生態農業。
***正東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是以港口與航道、市政公用工程和土石方工程及基礎工程為主的國家二級資質施工企業。集團公司擁有固定資產5億元,下設10個全資公司,1個控股公司,1個參股公司。經營范圍涉及工程設計、施工、建材生產、房地產開發、礦業開發、國際貿易、生態旅游等多項領域,形成了以工程建設項目施工為主導,集礦產資源型、社會服務型、生產制造型、外向型為一體的綜合型企業集團。
2
·
投資必要性分析
***開發區是一個旅游城市,歷史人文景觀和美麗市容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游客。隨著假日的增多,市區居民的休閑旅游的興趣越來越濃。崇尚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農家樂假日休閑旅游,近郊農村現代農業生態模式的建立,可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八生態農業區的建設與生態旅游建設統一起來,提高產業的關聯度,帶動其他產業的共同發展,不帶為***開發區提供了新的旅游項目,而且宣傳了生態農業科普知識,增加了經濟效益,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全面發展與進步。通過示范園的建設,從而起到生產技術、生產方式、經營模式、消費方式和直接參與等方面的示范樣板基地的作用,帶動***開發區和周邊地區農村運用高新生物技術走高產、優質、高效、低耗和無污染的生態新路子達到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因此,建設該示范園是示范必要的。
3
·
市場分析
創新蔬菜品種、發展蔬菜生產時國家種子工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綠色無公害、保健型的蔬菜,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副食品,目前市場上為數不多,供不應求,深受人們的歡迎。
蔬菜生產有害物質污染已越來月嚴重,不少地方出現過使用污染蔬菜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特別是農藥殘留已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人們開始認識到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未來的農業的優勢決定于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研究創新能力及相應研究成果的轉化率,既要大幅提高土地生產率又要維護改善農業資源基礎與生態環境,因此,建設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引導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生產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是人們保證生活質量,提高健康水平的需要。
無公害、綠色、有機水果的需求量逐年增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已成為人們必備的食品,但由于化肥、農藥激素的無節制應用,使水果的農藥殘量超標,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無公害、綠色、有機水果成為市場的熱銷水果產品。
大澗山有較豐富的荒山荒坡資源,合理開發荒山荒坡資源,建立具體生產與環境改善相結合的生態果園,亦是***開發區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個有力方向。同時,監理生態果園,為改善市場供應結構、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提供物質保障。***開發區農村水果消費水平較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水果消費將逐步上升,特別是符合世界健康潮流的有機水果,將進入世界水果市場并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市場前景將十分廣闊。
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摘要
4
·
生產
、
建設條件分析
大澗山有較豐富的荒山荒坡資源,合理開發荒山荒坡資源,建立具體生產與環境改善相結合的生態果園,亦是***開發區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個有力方向。同時,監理生態果園,為改善市場供應結構、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提供物質保障。***開發區農村水果消費水平較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水果消費將逐步上升,特別是符合世界健康潮流的有機水果,將進入世界水果市場并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市場前景將十分廣闊。
5
·
建設方案
在地勢較平坦處建設蔬菜大棚及實驗室、員工食堂等附屬設施。蔬菜生產大棚采用鋼架結構和磚混網結構式,明頂或單體式明頂、大棚內采用自然通風和強制通風相結合,設噴、滴灌系統、大棚明頂采用弧形,最大面積接受光照,有條件可設置太陽能裝置,解決升溫的所需的能源。
利用地形規劃種植各種水果,使春、夏、秋都有果花觀賞、果實采摘,利用部分果蔬間隔地間種種草藥、綠肥,既有原始山村風格,又可按生態要求還原自然。群落式生態果園按規劃布置,讓觀光的游人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在果園中除草、修枝、采摘、品嘗,使游人在勞動中回歸大自然,置身田園中。
道路設計:主要道路東西穿過,各組團均有石子鋪就的次干道。主干道采用石子路面,5米寬,為主要運輸進出路線。次道路路寬3米,聯系各分區,便于組織人流、運輸、觀光。支道路為原土路,寬1米左右,用于步行到各生產點。
給排水分為給水工程和排水工程。給水工程分為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生活用水均為井水。灌溉用水來自塘、庫。水質沒有污染,可供生產用水。排水工程設計:各示范基地就近與水塘貫通,形成排水系統、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通過排水溝形成排水體系,雨水就近排入溝或水塘,再排出。生活污水處理后用于澆灌農田或排入水溝。
電力工程主要為示范基地就近介入各用電場所,采用地下套管式輸送。
綠化各基地開發后要注重植被保護,防止水土流失,采用生態模式形成科學、合理的綜合種植養殖形勢,自然平衡生態鏈、現實生態農業美景。各基地的綠化安排應綜合考慮、統一規劃,形成豐富層次的觀賞景觀。
6
·
財政補助資金支持環節
1、蔬菜大棚及實驗室的建設;
2、果林基礎建設及果樹品種的引進;
3、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4、原生態山體、植被等的保護。
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摘要
單位:萬元
7
·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項目資金來源
金額
一、申請財政補助
80萬元
二、項目單位投入
720萬元
三、銀行貸款
無
四、其他投入
無
合計
800萬元
投資構成
金額
其中財政補助
蔬菜園區
50萬元
10萬元
果樹園區
200萬元
20萬元
園區硬件設施(水、電、路等、)
300萬元
30萬元
旅游休閑
250萬元
20萬元
合計
800萬元
80萬元
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摘要
8
·
主要財務指標
銷售
收入
銷售
利潤
稅金
投資
利潤
率
9
·
社會效益分析
示范
帶動
作用
通過本項目的帶動可以對***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農業產業結構可以起到優化調整的作用。
通過本項目示范園和周邊地區的技術推廣及輻射,可迅速提高***經濟技術開發區農業科技水平和農民的文化素質,廣大農民群眾通過參與項目建設。接受技術培訓,可較快的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和科技應用水平。
促進
農民
增收
示范園將以加快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宗旨,以科技為支撐,以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為主線,走"公司+科技+農戶+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模式。增加就業機會,優化產業結構,實現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
公共
服務
覆蓋
范圍
本項目建成后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預計每年可提供5萬個就業工日,緩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壓力,可為***經濟技術開發區居民提供無公害、綠色優質保健農副產品,豐富城鎮居民的餐桌,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促使產品質量上檔次,補充淡季供應的缺品,本項目實施后,可以推動項目區經濟發展。
本項目建成后,每年上繳稅收,增加了地方財政收入,以示范作用輻射周邊地區,促進該區域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
生態
環境
影響
本項采用生態農業模式建設,不但不會產生環境污染源,而且還可以減少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提高土地的利用價值,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形成以蔬菜、果樹為主的生態模式。在實施前進一步計劃對各子項目的生態效益的具體數據,達到定量分析、科學評價實施生態農業產生的效益,對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資源,都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摘要
10
·
結論
建設生態農業科普示范園是現代農業科技與農業生產的有機結合,在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并舉的基礎上達到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走農業產業化道路;向高產、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方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為市場提供無公害農副產品,是符合當前國家和我省農業產業政策的。
項目區環境條件好、氣候適宜、雨量充沛、土地資源豐富,可充分發展多種農業項目。本項目從現代農業生態示范考慮各子項的綜合開發利用,使項目總體上產生良性循環,變廢為寶,并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保護了環境,有顯著的生態效益。
項目建成后,保證了***經濟技術開發區近郊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生態農業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示范園的建設可帶動***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域農業科學技術推廣和應用,使***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環境質量得以改善,真正做到對資源與生態環境的保護。
本項目各子項均引進良種栽培,采用先進的耕作技術,依托科研院校不斷更新,做到高投入、高效益,在調整生態生產模式的同時,發展深加工,形成產業化生產,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項目擬生產優質農副產品為主,全面開發無公害、有機食品,供應***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場及輻射周邊區域,起到示范推廣作用,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明顯,各項相關指標均高于一般農業項目,項目是可行的。
11
·
結論
項目單位(蓋章): 法人代表(簽字):
農業科技生態園項目已通過杜北鄉西營村委兩會決議、農戶代表會議,征詢各農戶意愿,并達到涉及農戶全部同意,合同簽約,土地承包款項已全部發放。項目申報條件成熟,現懇請給予立項,項目具體情況如下:
一、項目開發商
江恒農業科技生態園由河北江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獨資開發。注冊資金1000萬。河北江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隸屬于河北江恒集團,集團主要項目有新華茶城、東方花園、錦澤房產、農業科技生態園等。是石家莊市新華區的知名企業。
二、項目地址
江恒農業科技生態園位于石家莊市新華區杜北鄉西營村北,東經114`27`,北緯38`7`。友誼北大街東側,學府路政法學院南鄰。緊鄰南水北調??偯娣e531畝。
三、項目現狀
目前此地塊是西營村一般農田用地,土層較薄。屬于沙漏地。所種農作物大部分為麥子、玉米,青菜。有一部分為樹苗培植。所種農作物收入低廉。河北江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解決目前現狀決定開發此地塊,開發農業科技生態園大大改善農村土地收益,幫助村民致富,使當地村民盡快富起來。
四、項目內容
〈一〉、主題定位
生態農業、休閑觀光、科研基地、農產品加工。
〈二〉目標定位
1、第一產業是農產品、第二產業是農產品加工、第三產業是農業加旅游的農旅雙模式的休閑產品。利用第一產業開發第二產業,打造收益較高的第三產業。創立農業科技品牌。
2、將江恒農業科技生態園打造成為具有市場化、專業化、一體化、高新化的高科技園區。
3、使江恒農業科技生態園成為具有生產性、觀賞性、娛樂性、文化性、市場性、生態性、高效性、示范性的科研基地。
〈三〉功能分布
1、科研基地
將150畝土地作為與農科院共同合作的科研基地,高科技特種種植、研發、培育新品種,打造科技人才培訓區、農業科技示范區。
2、溫室大棚
建溫室大棚100畝。種植無土栽培盆景、花卉、草莓、蔬菜、特菜等植物,反季節栽植,既有觀賞價值又有可觀的經濟價值。
3、藥材基地
藥材基地150畝。藥材有著很高的經濟價值,目前市場上缺少的藥材種類很多,結合市場,種植培育新藥材品種。
4、假日農場
將100畝土地分租給市民。鄉下有我一分田、市民休閑好去處。
5、園藝景觀
利用綠植、景觀小品打造農業科技園的生態景觀帶,讓客人在游中觀景、游中養生、游中領略農耕、農科、農技的鄉村文化。
6、荷塘月色
利用現有50畝水塘,養魚垂釣、劃船蕩漾。一派荷塘月色、江南水鄉之美景。
7、農產品加工
利用五谷雜糧、新鮮蔬菜、特色品種、活鮮水產品等食品加工包裝。注冊商標,創立自己的江恒品牌。
五、項目管理
河北江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實行六部一室的管理組織架構即:辦公室、項目部、生產部、經營部、外聯部、后勤部、保安部。
六、項目營銷
1、市場分析
江恒農業科技生態園有很好的地理優勢,離石家莊北二環只有5公里路程,南水北調、小清河從園區經過,北面緊鄰政法學院及武警學院、經貿大學等高校。有著927.3萬人的石家莊市,60歲以上老年人就達到了105萬。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返璞歸真的休閑境界。農業科技生態園有適合他們的開心假日農場,有高效的科研基地,經濟效益可觀、市場潛力巨大。
2、市場營銷
利用不同的媒體做好農業科技生態園的宣傳推廣工作。根據不同的季節、節日、不同植物的生長情況,開展各種活動。利用鄉村文化,搞好農業園區的文化節日活動,以此做好市場營銷,達到收益目的。
七、項目投資
項目總投資擬定3000萬。其中土地租賃150萬、溫室大棚2000萬,科研基地150萬、魚塘50萬、景觀建設150萬、農產品加工150萬、基礎設施建設100萬、廣告投入200萬、其他投入50萬。
八、綜述:
隨著農業技術進步、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這種兼顧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協調發展的農業科技生態園模式將具有廣闊的市場。堅持多產業一體化的發展方向,將第一、三產業有機結合使現有農業發揮多種功能;同時園區有機農業的生產模式也為生態農業走上產業化,即實現生產、加工、銷售的一體化、規?;I化和集約化進行了模式上的探討,以生態農業的
設計實現其生態效益;以現代有機農業栽培模式與高科技生產技術的應用實現農業科技園的經濟效益;以農業科技生態園的規劃設計實現園區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三者相統一,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科技生態園。項目申報條件已成熟,現懇請給予立項為盼!!
申請人:
1.1農產品市場需求的拉動力
在我國農產品短缺時代,農業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產量,生產是農業的中心環節。但是當前主要農產品供給已滿足或超過市場需求,農業由過去的受資源單方面約束轉變為現在的受資源和市場雙重約束,這表明市場流通也將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環節。以市場為導向,加強農產品營銷,將在更大范圍內維持生態農業系統的良性循環,有利于系統功能的提高。
1.2生態環境保護的約束力
長期以來,由于特定的社會和經濟環境,在我國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急功近利的做法,這些行為雖然取得了短期的糧食增產和暫時的經濟效益,卻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生態和環境代價,嚴重損害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與環境基礎。因此,生態農業的轉型應注重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協調資源利用與資源保護的關系。
1.3外部環境變化的沖擊力
加入WTO,是我國農業所面臨的最大的外部環境變化因素。面對WTO的沖擊,唯有全面提升我國農業的競爭實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才能在保住國內市場的前提下,進軍國外市場。為此,實施生態農業產業化的戰略將成為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1.4農業結構調整的推動力
自1978年以來的四次大規模農業結構調整,特別是1998年開始實施的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使我國從過去的單純追求糧食產量逐步轉變成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農產品的競爭力和追求產出效益為主。這一調整戰略的實踐不僅為生態農業的產業化提供經驗支持,而且還能容易的取得政策支持。
2中國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的構建
2.1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的內涵
縱觀20多年來我國生態農業試點的發展歷程,我國生態農業是運用生態學原理和系統科學方法,把現代科技成果與傳統農業精華相結合而建立的農業體系。它具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優化農業結構,它有利于生物種間互利作用的發揮和外部投入效率的提高;二是經濟、高效的農業實用技術體系,即通過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及各種促進土壤肥力提高的生物學措施,提高系統的自我維持能力。我國生態農業給試點地區帶來了可喜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但是,我國目前的生態農業只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中心的生產體系,系統結構單一,缺乏與市場的有機聯合,在一定時期內,生產體系內部雖然能維持高功能和高效益,但是由于受到整個農業與農村發展體系中分散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市場和自然資源雙重約束的矛盾的沖擊,生態農業的功能正在逐漸減弱。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來的,其基本思路就是在現有的生態農業基礎上,改變以往僅僅以農業生產為中心的思維定式,通過與農業產業化的有機聯合,進一步完善生態農業的系統結構,走高效生態農業產業化之路。據此,將我國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的內涵界定為:以農業生產為基礎,以生態化為前提,以市場為導向,以主導產品為中心的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多層面鏈式復合農業產業體系。它是集農業生產過程、工業化過程、市場化過程、資源優化配置和可持續發展過程于一體的生態農業產業化體系[4],這一體系將有利于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業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高效協調統一。
2.2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的基本框架
從內涵分析可知,我國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的實質就是生態農業與農業產業化兩個系統的有機聯合,這種聯合不是系統的簡單相加,而是在更大范圍內整合優化兩個系統的基本要素,構建形成更高一級系統,即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新的模式系統要素包括農業自然資源稟賦、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區位條件、主導產品、經營組織方式、農業產業鏈(產-加-銷)等6項要素,這些要素及其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的基本結構框架。該結構的系統功能則表現為:在區域農業自然資源條件和經濟社會條件的基礎上,以主導產品為中心,進行農業的生態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最終實現生態農業產業化。
2.3生態農業產業化過程分析
生態農業產業化是生態農業由傳統的農業生產向現代產業轉變的過程,一般可以分為創業、起步、發展和完善4個階段。在實踐中,由于各地的自然環境條件、社會經濟基礎以及市場發育程度等方面的差異,其所處的發展階段也不盡相同,從而呈現各自不同的特點[5]。第一階段是種植業結構調整階段,在傳統糧作的基礎上引入蔬菜等經濟作物,以奠定進一步發展的經濟基礎,并打破以往不合理的生產結構。在這一階段,系統的基本要素特點和以前相比并未發生很大變化,在經營方式上仍以農戶為單位,主導產品還不明顯。第二階段是農業結構調整階段,此時系統多元化程度開始增加,利用方式由種植業向養殖業擴展,開始培養支柱產業。第三階段是產業結構調整階段,產業結構逐步向規?;姆N植業和養殖業方向發展,農產品加工開始起步。此時,系統完成了利用方式向養殖和加工業的轉化,產業鏈變得協調。第四階段是完善階段,即通過優化各種循環環節,調整和完善系統結構,初步建成一個以工業和運輸業為主導的良性循環系統[6]??梢钥闯?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實現要素之間結構關系的優化組合是系統結構發育良好的關鍵。
3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的實施途徑
以上分析表明,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實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地區生態農業產業化所處的階段不同,模式實施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也存在差異,因此,需要設計和選擇適合不同區域的實施途徑。
3.1要素優化組合的綜合發展型實施途徑
1)適宜范圍
主要適宜于我國經濟發達、區位條件優越、資源相對緊缺的地區,如城市近郊區。首先,較好的經濟條件能為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的實施提供資金支持。其次,優越的區位條件方便接受城市在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輻射,且城鄉溝通及產銷聯絡迅捷,農產品市場容量大,將為生態農業產業化提供廣闊的空間。第三,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郊地區將不可避免的出現資源破壞、人地矛盾突出等問題,這將是模式實施中應該重點注意的問題。
2)實施方案
該類型區條件符合生態農業產業化過程的高級階段(發展、完善階段)基本特征,由此可確定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實施的基本思路為:完善農業生產結構,構建農業產業結構,通過模式基本要素的優化組合全面實現生態農業的產業化轉型。
第一,農業生產結構的優化組合。借助農業結構調整的推動力,依據生態學原理,以多樣性構造持續的穩定性,優化組合農業生產中不同層次和不同領域的多種結構,如農林牧復合結構,農、林、牧各業的內部結構,農產品品種結構,農戶、專業戶和生產基地(示范園、養殖場等)的經營主體結構等,實現農業生產的時空配合與多種經營的結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第二,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組合。圍繞農業生產環節,以市場為導向有計劃的延伸農產品加工、銷售的產業鏈,以實現產業的協調發展和相互促進,完善模式系統結構。
第三,多維動態綜合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應充分把握市場動向,隨著時間的變化合理調整要素組合結構,開拓新的生產領域,實施多維動態綜合發展戰略。
3)典型案例
瀛海鎮位于北京近郊,區位優越,農業相對發達,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在模式實施初期,該區經過早期的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生產從種植業發展到養殖業,培育了蔬菜、奶牛、肉鴨等主導產品,農業生產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然而,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農產品賣難和初級農產品價格低廉等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限制了農業系統的良性循環。針對以上情況,該鎮在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的推動下,采取了綜合發展型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實施途徑,具體措施為:
①從1998年起,重點扶持了“瀛海蔬菜產銷合作社”的建設,以公司帶農戶的形式擴大蔬菜生產規模。同時,建立了大型的奶牛養殖場和肉鴨飼養基地,以基地帶農戶的形式發展畜禽養殖業。
②綜合發展種植業與養殖業,優化種養結構。具體是減少小麥、玉米的種植面積,擴大牧草的供應規模。同時,建立飼料加工廠和有機復合肥加工廠,其中飼料廠直接為養殖場提供飼料,降低成本;肥料加工廠把禽畜糞便加工后向蔬菜等種植業提供優質肥料,既增加了經濟收益,又改善了生態環境。
③進一步優化產業鏈,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擴展銷售市場。具體是扶持了東二村蔬菜加工、銷售聯合體的建設,進行凈菜、禮品菜生產及醬菜、豆制品等的加工;擴建改造“華宇乳品廠”,并以“北京金大都食品有限公司”為依托,興建禽類屠宰廠,暢通畜禽養殖、畜產品加工及銷售渠道。
經過5年的發展,瀛海鎮蔬菜種植、畜禽養殖兩大支柱產業初具規模,產、加、銷產業鏈基本形成,集中體現了種植業的時空配合、農業的種養結合、產業的規?;洜I的特點,有效的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而緩解了土地資源緊缺的矛盾,最終形成了產業互保,良性循環的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
3.2市場導向為主的經濟型實施途徑
1)適宜范圍
主要適宜于我國經濟條件、區位條件相對一般、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如城市遠郊區。首先,經濟條件一般,農業資金供給不足,限制了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的綜合發展。其次,在城市的支農工作、城市市場利用、市場供求信息和技術信息等方面,城市遠郊區得到城市輻射的強度要低于城市近郊區。第三,經濟建設與農業爭地矛盾不突出??傊?經濟要素是這一類型區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實施的主要限制。
2)實施方案
該類型區條件符合生態農業產業化過程的起步階段基本特征,模式實施的基本思路為:以市場為導向,挖掘當地資源潛力,開發具有經濟前景的自然資源,增強經濟實力,進而推動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第一,進行農產品市場分析與預測,確定區域短期與長期農產品市場需求、市場容量;與此同時,開展自然資源經濟評價,確定農業主導產品,主導產品不宜多,以便于集中投入。第二,以追求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進行農業結構調整,集中力量加大資本、勞力和技術等生產要素的投入,有計劃的擴大主導產品生產規模,獲得規模經濟效益。第三,通過原始資本積累,合理擴大投資,開發新的主導產品,橫向發展,或延伸農產品加工、儲運、銷售等縱向環節,逐步走向綜合發展型道路。
3)典型案例
槐橋鄉位于河北省曲周縣中部,其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的發展更具備有經濟型實施途徑的特點。該鄉經過20世紀70~80年代的鹽堿治理,徹底改變了鹽漬化土地景觀,土地資源豐富,但淡水資源缺乏。由于該鄉經濟建設起步較遲,缺乏農業發展啟動資金,難以象瀛海鎮一樣走綜合發展型產業化道路,而更適合采取市場導向為主的經濟型實施途徑。具體做法是,利用地多的優勢,依托河北賽博板業集團公司,選擇需水量少的經濟林木為主導產品。于1999年,簽訂公司與農戶的購銷合同,建立速生商品林基地3000hm2。其中超短周期的楊樹,輪伐期為2~3年,在2002年的第一次輪伐中增收約1350萬元。依靠這筆資金,該鄉規劃以商品林為基礎,將進一步擴大農業生產,在片林中發展立體種養,在網林中間作經濟作物,并組織產銷集團,優化產業鏈。
3.3資源約束為主的保護型實施途徑
1)適宜范圍
主要適宜于我國經濟落后、環境脆弱、交通相對閉塞的偏遠農村地區,或者因特殊的地理區位條件而形成的落后地區。受交通不便和信息閉塞等因素的制約,偏遠農村一般難以在市場機制下獲取外部支持的發展,其經濟遠遠落后于城市近郊區和遠郊區,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往往又具備一定的資源特色。因此,進行環境治理,合理利用特色資源成為此類地區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實施的首要任務。
2)實施方案
該類型區的條件符合生態農業產業化創業階段的基本特征,模式實施的基本思路為:在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特色資源,推動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第一,綜合診斷區域生態環境問題,明確農業發展的自然制約因素,有針對性的實施生態恢復與環境治理工程,開展各類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當然,由于該類型區的社會經濟條件較為落后,往往需要政府的先期扶持與引導。當前廣泛開展的生態退耕、土地整理等相關工程項目就為此類地區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平臺。第二,在不掠奪資源的前提下,利用特色資源,開發綠色農產品,以品質開拓市場。具體來說應把農家畜產品、果品、蔬菜、茶葉、花卉、園林園藝、竹木產品以及各地山珍、土特產品和特色觀光作為發展綠色農產品的主攻方向,突出綠色農產品的自然性和民族性。第三,改善農業基礎條件與生態環境,擴大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規范生產、加工、儲運、保鮮、營銷、貿易全程的綠色監控與管理,為生態農業產業化綜合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典型案例
櫻桃溝村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北部山區,林地占全村面積的94.67%,山林谷地氣候宜人,景色優美,櫻桃樹為其傳統的優勢經濟林種。村內土壤為硅質巖類山地淋溶褐土,土層較薄,坡度較大,不宜農耕,但在歷史上以糧為綱思想的指導下,常年耕作,水土流失嚴重,農民貧困。在這種情況下,適宜于采取資源約束為主的保護型實施途徑。具體做法是,以生態退耕為契機,發展以櫻桃為主題的綠色采摘與回歸自然休閑觀光農業。2002年,開發櫻桃園30hm2,并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聯合,改良櫻桃品質,提高櫻桃觀賞價值。同時,在政府扶持下,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提高服務水平,從而以特色產品吸引市場,年創收達24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