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7 17:34:44
序論:在您撰寫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的區別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中小學生;體育教學;健康教育
中小學體育教學和健康教育的結合已經逐漸成為體育教學新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方向。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地向前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在面臨著新的發展前景,將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是21世紀體育教育前進的方向。將體育教學和健康教育完美地結合到一起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身心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教師只有弄清楚體育教學和健康教育的本質區別和內在聯系,才能夠更好地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一、中小學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的區別和聯系
1.體育課堂教學和健康教育的區別
中小學體育教學堅持以完善學生身體健康為主,以學生為主體,能夠通過體育課堂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知識和運動技能,從而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質,達到鍛煉學生身體的教學目標。通過體育教學還能夠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品格。而健康教育更加側重于讓學生樹立健康的生活觀念,能夠養成健康的作息時間等,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減少不良生活習慣所帶來的對健康的危害。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增加疾病防護意識。
2.體育課堂教學和健康教育的聯系
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有著很大的聯系性,從兩者的最終目的來看,都是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能夠更好地成長。體育教學正是健康教育在某種意義上的一種手段,而通過體育教學最終又能夠實現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從實施對象來說,體育教學和健康教育都是以學生為主,只不過健康教育的對象更加廣泛。
總之,雖然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存在著一些區別,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最終都是為了促進中小學生的身體健康發育。
二、中小學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相結合的方法及途徑
1.更新教師教學觀念,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提高教師對健康教育觀點的認識
很多中小學體育教師認為體育這門課程是不重要的科目,教師的這種觀念顯然是錯誤的。很多的學校只是一味地強調理論上的重視,而在實際教學上卻不付出行動,在這種巨大的反差下,體育教學往往遭到忽視。體育教學長期以來都沒有受到教育者的重視,在長期忽視的情況下,難免會使得體育教學的質量提升不上去。體育教師首先要充分重視體育教學,雖然,體育這門學科沒有列為考試重點考查科目,但是體育教學與學生的健康狀況密不可分,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學校教育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要認識到健康教育才是教學過程中的首要任務。中小學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要重視自己所教的科目,要讓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健康教育,增強學生的鍛煉意識,健康意識。所以,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要想將體育教學和健康教育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首先就要革新教師教學觀念,重視體育課堂教學。
2.注重培養健康教育的師資力量
教師是實施教學任務的主要力量,教育的向前發展離不開教師,缺乏較為專業的教師也是不利于將體育教學和健康教育結合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部門要抓緊培養專業的師資力量,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建立完善的體育教師培養機制,能夠讓每一名體育教師都是專業的、合格的。培養體育教師的任務是艱巨的,需要教育部門專業人士和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3.將“健康第一”的觀點理論放在首要位置
中小學生雖然首要任務是學習,但是如果喪失了一個健康的身體,學習再好都是無濟于事的。所以,比起灌輸學生學習至上的思想觀念,更應該注重灌輸給學生“健康第一”的思想觀念。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尋找適合的教學內容,形成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相結合的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強調學生要進行體育鍛煉,掌握運動的知識,教師還應該適當地傳授給學生健康運動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在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進行體育練習。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愛好等各個方面,能夠在教學內容上吸引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能夠正確認識體育教學和健康教育二者的關系,中小學生的成長發育是全社會都關注的問題,教師正確認識二者關系,并且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將二者結合起來,增強中小學生的體質健康。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中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德育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有目的的接受教育者品德熏陶與培養的教學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則是幫助受教育者化解心理矛盾、緩解心理壓力,讓受教育者能夠保證良好的心理狀態參與學習生活的重要教學活動。兩者之間既存在區別,又有聯系,如何將兩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從而促進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正是目前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思考的問題。本文首先對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區別與聯系進行了闡述,分析了將兩者融合在一起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將兩者有機地融合到一起進行了探析。
一、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區別與聯系
兩者的區別:第一,理論基礎有所不同,分屬于不同的教學領域。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學為基礎,而德育教育則是以理論為基礎。第二,對學生的評判標準也有所不同,德育教育注重以社會形成的共同品德及行為目標方式為標準,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對學生個體心理狀態進行評價。第三,教育方法不同,德育教育是教授、感知,而心理健康教育是誘導、宣泄。
兩者的聯系:第一,教育群體是高中學生。第二,兩者之間擁有相同的教育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提高全面發展型人才。第三,兩者都需要遵循共同的教育規律,都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尊重學生的人格,注重學生個人訴求的表達。
二、將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
兩者融合首先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由于時代的不斷發展,其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目前最受社會歡迎的無疑是綜合型、高素質的人才,企業在選擇員工時,不僅要工作技能過關,還要心理素質過硬。只有將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性人才。由于兩者在教育方法上面存在相應的區別,德育教育更加注重的是教授,這容易引發學生的抵觸情緒。因此,需要運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來引導。兩者相融合既彌補了德育教育的不足,也為德育教育的發展拓寬了渠道。
三、如何將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
1.強化教師的專業素養,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
教師在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承擔著培養高素質、綜合性人才的責任。因此,高中學校首先需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從而打造一支工作作風優良、教育高效的師資隊伍。教師自身也要重視參加各種教學培訓,借鑒他人的優秀教學方式來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師要以身作則,通過平時教學中的表現來引導學生逐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學生在學生其他科目時,也要加強對心理學方面的學習。學生只有擁有良好的心理,才能根據自身的心理特點進行相應的調整,進而找到戰勝逆境與困境的方法,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學習與生活,從而促進學習成績的不斷提升。
2.在開設校園輔導站的同時,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學生的高中階段正屬于生理發育期,是心理狀態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并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輔導教育。學校在逐漸將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根據各個在校生的心理特點及思維方式開展個性化輔導模式,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個性化疏導,但在疏導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保護學生的隱私。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大的作用,學校在縮小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界限的過程中,還要重視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通過教師做家訪、電話互訪、開家長會的形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進而全面了解學生。這樣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從而調整教學方法。
高中是學生樹立三觀及遠大理想目標的重要階段,教師要注重與家長的溝通,充分了解學生的訴求,讓學生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只有將高中的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地融合到一起,兩者之間才能達到優勢互補、互通有無,才能使教師科學合理地掌握相應的教學方法,從而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與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健.淺談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2(2):37-39.
[2]潘慧榮.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文學教育(中),2013(11):140.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今天,社會價值觀多元碰撞,傳統價值觀念及理論灌輸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對一些大學生來說顯得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包括心理咨詢在內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一種不同于傳統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方法開始介入思想政治工作領域,大大加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黨的十七大報告從國家層面肯定了心理工作方式的重要性,把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放在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更加民主和尊重人的個性。
教育部、衛生部、共青團在《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這預示著心理健康教育將在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筆者曾有幸當了八年的大學生思想政治輔導員,在擔任輔導員過程中開始接觸并嘗試用心理咨詢的工作方式做學生思想工作,并在此過程中完成了一個思想政治工作者到心理工作者的轉變,成了一名專職心理咨詢師,擔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課任務,感受并見證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傳統思想教育的區別與聯系,有機會探索兩者的之間的結合點。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優勢、兩種教育之間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優勢突出表現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比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針對性,更有效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視主要是課堂上教師自上而下的教導和灌輸,以理論教育和宣傳為主,通過榜樣示范、輿論導向、道德約束等方式來實現對大學生的觀念、認知、情感和行為的教化,使大學生按社會和國家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行為,這種教育方法有時不符合大學生個人內心的需求,流于說教,尤其是現在大學生多元化的價值觀的存在,使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滯后于大學生思想意識形態的變化,如刻舟求劍般地顯得假、大、空,不能切合大學生需要,容易引起學生反感,因此工作效果比較差。
心理健康教育和傳統的思想政治方向相反,是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心理工作者會以一種平等、尊重、真誠、理解、包容之心面對大學生,尊重大學生自己的人格和力量,教師主要以協助者的身份進行工作,針對大學生個人需求做工作,以開放性探討的態度去面對大學生,反對強制和灌輸,主要采用心理咨詢、團體輔導、素質拓展等比較柔性的方法進行工作,修渠鋪路,將學生的個人需求同社會需求找到恰當的結合點,從而達到學生自愿接受教育的目的,顯得針對性強,有實效。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區別
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雖然可以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當中,但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可以相互借鑒,不能彼此替代。
1.理論依據的區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屬于社會意識形態的領域和范疇,的哲學、政治學、倫理學是其理論基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力圖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大學生政治覺悟和思想素質,以社會需要為出發點,意識形態濃厚,階級性鮮明。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學、醫學、教育學方面的理論為基礎,通常包括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診斷與統計測量學,人格心理學等。工作過程中心理教育工作者運用心理學原理以及心理咨詢理論和技術幫助大學生化解心理矛盾、減少心理沖突、緩解心理壓力、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品質和生活質量。它的出發點是人的需要,重在個人心理素質的培養和提升,要求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對教育對象不指責,不評判,盡可能保持價值中立。
2.教育目標的區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比較宏觀,主要是對大學生進行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教育,按社會和國家的要求來規范學生的行為,目的是為了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相對來說比較微觀,從學生心理特點出發,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強調個性和諧、潛能開發和人格健康,讓大學生學會以一種平和的心態適應社會環境和人際關系,做到內心不緊張、不焦慮,沒有強烈的矛盾沖突等。
3.教育內容的區別。思想政治教育大致可以分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個方面,重在“德育”,目的是逐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質。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對大學生進行人際關系、情緒管理、壓力應對、生活適應、學習心理、戀愛及性心理等方面的困惑和障礙的指導與幫助,目的是使大學生身心和諧統一,快樂生活。
4.教育方法的區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國家意志代表的教師對學生進行自上而下的教育,多依靠公開的報告講座、組織參觀訪問、群眾輿論宣傳等方法對學生施加影響,自上而下告訴人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教育的效果與學生的接受態度有很大關系。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宣傳、講座、團體輔導等方式宣傳普及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心理健康知識,目的是提高學生對心理疾病預防的意識。心理咨詢為大學生提供自愿、保密、平等探討問題的平臺,讓學生自己明白自己想干什么,該干什么,學生配合性與主動性較好,教育效果好。
5.對從事該項工作的人員要求的區別。思想政治工作人員除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專職人員外,如領導干部、教師、標兵模范等凡是能夠得到社會支持和認可身份的人都有對相對人群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責任和義務。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心理學訓練,尤其是心理咨詢師,沒有受過專門心理咨詢培訓的人員從事心理咨詢工作,不但不能幫來訪者解決心理問題,可能還會對來訪者造成二次心理傷害。
(三)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聯系
雖然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建康教育二者各成體系,有著本質而明顯的區別,但二者也有著內在的聯系和交叉,這使二者結合成為了可能,要將二者結合起來更好地服務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提高。
1.思 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方法論。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一種讓大學生樹立觀念、改變認知和情感并養成一種行為方式的方法,也都與哲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雖然學科體系不一樣,但都是培養和塑造人的一種工具、方法和途徑。
2.兩者的工作對象都是人。顧名思義,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都是人,人是最根本和最寶貴的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要符合人知、情、意、行的規律,才能起作用,這也是這兩種教育方法能夠融合的基礎和保證。
3.二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大方向,沒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失去了方向,一個道德品質有問題的大學生是無法很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在心理上也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困惑。同樣,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內容,一個心理有著這樣那樣沖突的大學生,無法將自己和諧統一起來,也難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從這個角度來說,心理健康教育保證了一個大學生成為一個內心和諧統一健康的自我人,而思想政治教育則促使學生成為一個有利于社會發展方向的社會人,培養有利于社會發展的、人格完善的個人是和心理健康教育共同的目標,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密不可分。
三、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現狀[1]
(一)心理健康教育實現了教育教學與服務學生心理健康雙重職能
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承擔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的雙重功能,中心老師還擔任與心理學聯系緊密的大學生職業規劃與指導課程。目前,從課程的管理和實施角度來講,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歸屬于思想政治理論課部,但是從為學生心理健康服務角度來說,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和學工一起接受主管學工院長的領導,實現了教育教學與服務學生心理健康的雙重職能,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為學院的安全穩定做出了一份屬于自己的貢獻。
(二)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參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培訓,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者由“單一型”向“復合型”身份轉變
近年來,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從領導到基層的學生工作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重視,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各系主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書記和輔導員幾乎每年都會參加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相關培訓,有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組織的,有省教育廳組織的,例如省教育廳每年都會組織兩次“自殺危機干預工作坊”、“大學生心理團體輔導培訓”,幾年來從未更改。有不少書記和輔導員為了更好地做學生工作,還參加了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培訓,取得了心理咨詢師證,實現了由“單一型”的思想政治輔導員到兼具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復合型”學生工作者的轉變,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筆者也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由專職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走上了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道路。
(三)從課程內容安排和授課方式方法上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互借鑒
自從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和思想政治理論課部合并以后,兩種教育體系經常在一起探討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在內容和授課方式上在不斷地相互借鑒。思政課部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使教學內容和形式更加貼近學生內心需求,注重各年級的心理特點授課,還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心理電影賞析、角色扮演等授課形式結合學院“行動導向”課程體系改革融入了自己的教學當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心理工作者發現在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過程中對國家法律、法規、政策、時事的了解,對國家歷史和現狀的分析與把握,對道德和社會價值的看法等等這些與思想政治息息相關的東西,會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的方向和效果,影響來訪者的社會適應性,因為一個人良好的社會適應性離不開健康的心理,同樣也離不開順應社會這個大環境所提倡和要求的美德。如果要實現一個人全面健康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結合起來,缺一不可。
四、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中存在的困惑
(一)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雖然從教學體系上歸屬了同一部門,但是兩者深度融合不夠
由于學科性質的區別,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重在應用,所以離學生距離近,課上課下的主要精力用在解決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上。思想政治教育專職教學隊伍重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整體教育與引導,主要是宏觀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專職教師多不參與具體學生管理工作,課下和學生接觸的比較少,部分專職老師也沒有從事學生管理的經驗,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相對心理健康教育來說比較弱。
也正因為學科性質的區別,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線的書記和輔導員因為有效管理學生的需要,對掌握心理的知識需求迫切,學習主動性強,相比專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需求相對沒有那么迫切。目前很少有思想政治專職教師參加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培訓。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認為大家從小都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認為思想政治教育也沒有什么難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很少專門去學習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內容。從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長遠來說,這兩種認識都是有待提高的。打破學科壁壘,兩種學科內容和工作方法相互借鑒融合才是長遠的發展之路。
(二)具體到一線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來說,用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咨詢的方式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時會有沖突
學生工作者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的工作方法能夠更好地傾聽和共情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尊重與理解,緩解學生不良情緒,有利于拉近師生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但是用心理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也會遇到困惑,對此筆者當學生輔導員時深有感受。比如 輔導員在做學生失戀這個工作的時候,從心理這個角度來說學生有負面情緒,不想學習,情緒低落,容易招惹,甚至不想上課,做出逃課行為都是可以理解和尊重的。但是從一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角度來說,你的情緒是可以有的,影響了別人是不允許的,逃課這種行為是要受到批評教育的,逃課太多不問因果可能還要給予處分的,因為國有國法,校有校規。這就是兩個工作方法之間的沖突。兩者工作方法結合會出現感情上我能理解你,行動上我要約束你的結果,這和純粹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方式中的無條件積極關注是有差別的。這兩者工作方法的沖突也存在與心理健康教育與社會大環境要求之間,這也是為什么心理健康教育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原因,大學生遇到的問題往往不是純粹的思想道德問題,也不是純粹的是心理健康問題,往往是兩者的結合——適應問題。
總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兩種方法工作方法可以相互借鑒,尤其是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是非常有意義的,對心理工作者也有很大的啟發。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
高職學生面對劇烈變化的社會環境,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受到較大的沖擊;而來自生活、學習、人際、感情、就業等方面的壓力逐漸增大,由此而衍生出了很多新的問題。怎樣把思想政治工作目標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是需要進一步探索的新課題。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獨特性,但作為高職學生,他們遇到的各種思想和心理矛盾通常是交織在一起,假如僅依靠一種教育手段將很難起到作用,從另一方面看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精神方面的工作,無論在理論還是實踐的方面,有著很多的交匯點。充分探尋這些交匯點,既擴展工作的思路,也增強了教育的實效性?!皩嵭约从袑嶋H效果的一種狀態或過程,是任何組織活動都必須追求的目標價值。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系統作用于對象并通過結果所反映出來的一種效果狀態。”[1]
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是兩種相對獨立的工作,二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差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使之成為相互滲透、相互補充和相互促進的統一體,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高職學生思政教育與心育的聯系
(一)兩者在教育內容上的聯系。心理健康教育著眼于增進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這種能力的體現,恰恰又是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為前提的。一個人心理發展的方向要受到其思想和價值觀念的支配,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以理想、信念、品德和意志等為重要內容。就內容來說,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聯系、相互交叉和相互滲透的。
(二)兩者在教育作用上的聯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高職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表現為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樂觀豁達的處世方式等,這些都是學生從小就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能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必須先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夠正確認識自我、悅納自我,成功地與他人交往,有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往往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能達到更佳的效果。就功能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互為條件和前提。
(三)兩者在教育方式上的聯系。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在思想教育中,結合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方能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并能坦然接受現實中的自我,從而保持心理健康。
二、高職學生思政教育與心育的區別
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雖然都屬于精神領域的研究范疇。但它們在理論和實踐中有著很多方面的差異,主要表現在:
首先,兩者是理論體系的區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毛,思想品德修養和法律基礎、時事政策等為理論基礎,是社會意識形態的研究范疇,還吸收大量的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階級性明顯。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心理學、醫學、教育學的基礎上進行的一項活動,是以基礎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心理測量學、咨詢心理學等為理論體系。
其次,兩者是價值導向區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求把握價值導向原則,具備鮮明的立場,來對高職學生進行教育。在教育過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注重 “價值中立”的立場,幫助學生了解事實,澄清其價值體系中的矛盾,做出合理的判斷。
再次,兩者是工作目標區別。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側重點在于不斷塑造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個人品格素質;心理健康教育側重點體現在如何進一步改善和調整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發展狀態,進而消除心理困惑和心理疾病,不斷提高心理素質。
最后,兩者是工作領域內的區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輔導都屬于意識領域方面的工作,在內容上有重疊部分,但也有很大的區別。學生理想教育,法制教育,形勢政策教育等教育活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健康問題,不屬于其工作范圍。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健康概述、自我意識、情緒管理、學習輔導、職業輔導、人際關系的調整和其他精神障礙治療,它不能直接解決政治立場,觀點等問題
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途徑
(一)革新觀念,全面育人
由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側重的因素導致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思想教育忽視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雖然在推進教育改革的今天,這一現狀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師傳統教學方式與教學思路的限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中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仍然不夠。針對這樣的情況,高職院校應強化對思想政治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強化思想政治教師對教學目標的認識,使思想政治教師能夠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相互借鑒,取長補短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應互相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自教育方法的獨特優勢。既要心理健康教育發揚思想政治教育的優良傳統,變被動應對型教育為發展型教育。采取課堂教學、團體輔導、專題講座、個體咨詢、小組討論、案例分析、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等多種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識和方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心理自我調適能力,以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又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的方法,把心理學中一系列原則和方法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
(三)培養一支思政教育與心育兼備的教師隊伍
強化教育隊伍的建設。把心理教育教師納入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思想政治覺悟,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傾向問題,而且要全面掌握大學生的主要心理及應對措施,了解、咨詢、調適、矯正、塑造健康人格,提高心理素質,只有這樣,思想政治工作才會有針對性、實效性。
(四)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校園文化和環境是學生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重要陣地,對學生具有多重的教育功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重視校園文化的功能在高職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位置,加大校園文化的建設力度,完善和創新校園文化的功能,努力建設一種高等教育大眾文化階段的創新性、先鋒性、兼容性、民主性的校園文化氛圍。構建高職和諧校園文化,要以和諧理念為指導,這樣才能使全校師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強凝聚力;才能營造和諧輿論氛圍,塑造積極健康的心態;也才能使高校肩負起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重任。
綜上所述,高職學生心理健康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內容,是我國高等人才綜合素質培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高職院校與思想政治教師強化對心理健康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聯系的認識,并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進行相關教學內容的側重與引導,以此使學生能夠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為心理健康培養提供思想基礎,促進其心理健康的養成與培養。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的結合為學生提供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彌補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不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期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1.1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主要為學校心理咨詢師)根據人的心理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運用心理學及相關學科理論和技術,通過一定的方法,進行以激發學生心理潛能、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為目的的教育[3]。
1.2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主要為教師或輔導員)以辯證法、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指導,將社會主義的政治信念、思想觀念和道德規范等轉化為學生的政治觀念,逐步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教育過程[3]。
2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區別
從我們對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定義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著本質區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據的是社會主導意識形態和主流價值觀念,具有鮮明的正面導向特征,往往是一種集體主義教育,強調個體應當遵循群體利益和社會規范[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據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對大學生給予積極關注,使其個性能夠更好地發展。另外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尤其是進行個體或團體心理咨詢時,會涉及學生個人隱私,因此為學生保密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職業道德要求之一。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會根據大學生具體情況,把保密和公開相結合。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種教育和服務,也是一種強制性的管理[4]。在學校實際工作中,生行為不符合社會道德規范時,學校會對其進行批評教育甚至行政處分,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則是通過對受教育者的積極引導,從問題發生的最根本原因出發,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調節情緒,改善人際關系,實現自我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學生學習并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社會意識、道德判斷的引導性。心理健康教育則是無條件尊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一般不會對學生做出道德判斷。
3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聯系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心理發展的方向受到主體思想的支配,思想的產生、發展和變化又要受到心理發展的影響與制約[4]。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強調平等、尊重人格,堅持以人為本,都是以學生的人格發展和人格塑造為目標。不同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注重個體生理、心理因素的結合,使其更加完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塑造,注重個體社會性與個性的結合,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部分相同的原則、相同的目標,將二者相結合,能夠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4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在實際工作中,將心理健康教育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對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有著重要作用,而探討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機制也是高校重要的研究課題。楊芷英[5]從接受心理、激勵、人際交往心理、學習心理、態度、自我教育等方面,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機制進行了系統闡述。本文主要就心理健康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機制進行補充,并說明學習、情緒以及個性心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4.1學習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學習唯物辯證法、社會主義政治信念、思想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并將其納入自己的思想觀念中的過程。因此,學習心理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體現在其必須主動讓新知識與已有的經驗和認知結構發生聯系,對新現象進行歸類和推理[6]。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產生對新觀念、新發現的好奇心,增加自信心是關鍵。同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要重視對學習結果的反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后,學生接受多少內容、接受的內容是否存在偏差,都是從反饋中體現出來的。奧蘇貝爾強調學習過程是自上而下的同化過程。同化的實質是新知識通過已有認知結構中的知識或觀念,建立實質性的非人為聯系,進而被同化到已有認知結構中來。其結果一方面使新知識被學習者理解,獲得心理意義;另一方面使已有的認知結構發生改變,增加新的內容,建立更廣泛的聯系[6]。因此,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需要對新學習到的知識、理念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之間的區別和聯系等進行分析,最后形成一個適合當代大學生的完整的系統的思想體系。這個體系既有社會適用性,同時又考慮到每位學生的特殊性。只有當大學生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同化為自己的思想觀念,才能做出與思想觀念相一致的行為,減少思維混亂和行為偏差。
4.2情緒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主要表現為情緒。情緒對我們的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等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情緒具有適應功能、動機功能、組織功能、社會功能,可以幫助個體適應社會需求,激勵人的活動,提高活動效率。當人處在積極、樂觀的情緒狀態時,容易注意到事物美好的一面,其行為比較開放,愿意接納外界的事物;而當人處在消極的情緒狀態時,容易失望、悲觀,放棄自己的愿望或者產生攻擊性行為。同時,情緒也在人際交往中具有傳遞信息、溝通思想的作用。當代大學生情感豐富,情緒波動較大,行為更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當學生處于負面情緒狀態時,片面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會取得良好效果,甚至會產生反作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要的內容便是指導學生學會調節情緒,當面對沖突、困擾、挫折、失落時,進行積極、有效的自我情緒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善于運用情緒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在良好的情緒狀態下,學生內心更容易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并有效將其內化,從而產生思想觀念以及行為習慣上的改變。
【摘 要】當今的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內容過于簡單或者德育不力,不恰當地用懲罰、強制教育、思想灌輸等方式解決學生成長中出現的不良行為,造成德育教育工作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夠讓我們更深入地走進學生的心靈,使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雙贏雙利。
【關鍵詞】基于;家?;ヂ摵献?;德育;心理健康;有機結合
小學生思想品德(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相同之處。在學校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加強和促進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補充,并有機結合起來,不要將任何一方獨立起來。在教育的實踐活動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才能很好的體現以德育為首的教育原則,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應有的作用,實現心理健康教育c德育雙豐收。
一、學校思想品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孿生兄弟
1.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區別
“德育是教育者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教育方針的要求對學生施加政治、思想和道德影響,將學生培養成社會所需要的人的活動。心理健康教育是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的理論、知識和方法給教育對象的心理發展以幫助和啟發的過程,是一種技術,根本指向在于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二者的最終目的都是培養人格完善的全面發展的人,但是其理論依據、包含內容及其實施方法等方面還是有區別的。
2.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聯系
德育與心理健康教看起來存在著明顯的區別,但它們之間的聯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其內容具有共同的教育目的和相互銜接的內容,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活潑可愛的學生),基本功能都是“育人”,都是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雙方的教育目標都關注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四個方面,心理健康教育針對學生認知、情感、意志、行為心理層面解決學生某一時段出現的問題,思想品德(德育)教育是培養學生道德認知、愛國主義情感、遵守道德觀念的意志、文明行為等思想道德等層面的引導教育,通過在家?;ヂ摵献鹘逃^程中對學生心靈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洗禮,譬如最近有段時間國家提出的“中國夢”和“孝心少年”等一些教育活動主題對學生進行感染性的教育。
三、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
思想品德教育(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雖然有內容與形式區別,但具有教育學生健康心理上的聯系,而且從教育原理上能夠相互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與德育的基礎
人類思想品德的形成就是一個心理發展過程,任何一種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以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基本心理成分為基礎,而思想品德價值觀和道德修養情操等是人心理中最高層次的精神東西。如果一個人沒有健康和健全的心理過程和人格,是不可能培養自己高層次的心靈精神世界,也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操和修為。因此,壓迫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意識,首先要通過家?;ヂ摵献鹘逃龑W生學會做人、尊老愛幼、孝敬父母、適應社會、承受挫折、情緒的控制、人際關系交往、生活習慣目標等。同時,只有將學生的心靈和心理引導教育在良好的狀態下,才能讓他們心甘情愿的順利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學生構建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學生在經過幾年的學校生活后,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水平有所提高,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恰當的人生目標,并且能正確認識自己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能及時調整自我需要以適應社會需要,從而確立個人需要與他人需要、社會需要相統一的科學的人生價值觀。
四、基于家?;ヂ摵献髌脚_整合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點
1.在德育過程中和內容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不僅重視政治思想教育,還要把現代人的觀念和素質、心理問題的防范和調節等內容納入德育內容中來,使學生不僅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而且知道如何為自己創造健康、幸福、美好的人生。
2.把“健全人格”的建構與培養作為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整合的“切入點”
健全人格的建構與培養是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標和整合基礎。人格健全是個體心理健康的核心,而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過程實質上也是健全人格的形成過程。通過健全人格的建構與培養,能把道德認識、道德情操、道德行為統一起來,建立一個完整、健全的心理結構,使個體具有較高的動機水平和自我意識,從而形成一個高層次、高效能的自我調節與控制系統。
參考文獻:
[1]葉一舵.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關系[J].廣西社會科學,2002,(2):210-211.
【關鍵詞】德育 心理健康 融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79
隨著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逐漸重視,其為學生成長及發展奠基的優勢逐漸凸顯。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也因此受到關注。兩者在一定程度上有區別,各具特色,不能替代。但兩者又有一定聯系,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輔相成,內在的聯系為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融合提供了可能。針對于此,本出了有益的探討。
一、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
(一)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聯系
學校進行心理教育與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雖然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兩者之間是有著直接的聯系的。德育教育主要就是教會學生如果做人,而心理健康教育則是按照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來提高其自身的綜合素質,加強學生的整體素質。德育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延伸,這兩者都是以人的發展作為教育的目標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綜合素質。這兩者都是為了幫助中小學生樹立健全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幫助學生健全其自身的人格并形成良好的教育品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所以在中職階段進行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時也對中職教育有著直接的影響。
(二)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區別
1.理論基礎上的差異。中職的德育與心理教育所遵循的理論來源存在一定的差異,德育教育的理論基礎是原理與倫理學原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來源主要是來自教育學與心理學。
2.特征上的差異。德育教育與心理教育的特征受到外界與自身的影響相對較為明顯,由于受到外界影響因素的不同,所需要的學科方法與社會形態改進之間存在一定的差別;其自身的特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穩定性對易變性,恒常性與時期性等等。
3.學生觀念上的差異。在心理健康的教育過程中,可以將學生稱之為教育者與求助者,這也是對教師態度的表明,也就是將教師與學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上,使雙方可以不必顧忌身份上的差異,暢所欲言的討論問題,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與幫助。但德育并不是這樣,德育主要是從階級社會開始,其被看作是統治階級用來維護自己權益的手段,具有一定程度的權威性,這也就使被教育的人員可以遵守這一規范。
4.目標上的差異。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標上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向的是學生,通過不同的方法來對學生的認識與觀念進行改善,這不僅與教師有關系,與家庭也有著直接的關系;其工作的核心是心理不正常的學生,通過對其進行治療來對其不正常的心理狀況進行矯正。在價值取向上,德育主要是服務與社會的,其目標就是對人們的觀念進行轉變面,使學生在思想、政治以及道德的方向上與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相符,進而保障社會的穩定與進步。
二、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徑
(一)創設優良的學校環境
學校是學生學習與生活的主要地點,所以其對學生素質的建設也有一定的影響,以下對其進行明確的分析。
1.提高教師的素質。教師是教育的主體,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想要完善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就應該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師的道德品質與心理健康都會影響到中小學生,所以學校應該對教師進行培養,以此來提高中職教師的工作責任心、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素質等等,教師的為人師表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2.建設校園文化環境。校園文化是對學校的主體文化進行的反應,學校的教育氛圍離不開校園文化。這就要求學校根據自身的教育資源來營造校園文化,例如設立雕塑、圖書館以及報欄等等,通過廣播、講座、圖展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正確的看待人生,幫助學生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
(二)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德育有著重要的影響,很多學生的習慣、個性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都與家庭有著直接的關系。這就要求學校與家庭進行結合,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對中小學生的教育進行指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這就要求對孩子的動向進行掌握,并有效的配合學校的教育,積極參與校園活動。
(三)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社會本身就是一部“活”教材,無時不刻地起著教育的作用,周圍的自然景觀、風土人情以及各種社會機構都是對學生可利用的教育資源。比如環境保護、希望工程、抗震救?、杜?、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等活動都可作為學生的教育內容,使社會環境成為教育的課堂。作為德育教育工作者,教師不僅要利用現有的社會資源對學生進行教育,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多種有益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情感,同時也能為德育教學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中職學校把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不但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求,而且還實現了共同“育人”的目標,為世紀所需人才奠定了生存適應力的基礎。
當然,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一方面使人類享受著豐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另一方面社會生活中快速的節奏、頻繁的應激、劇烈的競爭,也給人類帶來了空前的心理壓力和社會道德適應問題。將心理教育融入中職德育之中,可以更多地關注到學生的心理狀況,有效的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葉水湖.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