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5 16:55:28
序論:在您撰寫工商管理專業的特點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高校教育 工商管理專業 人才培養 素質教育
引言:
各高校應當把握市場經濟帶來的潮流,加強對高素質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整體工商管理專業素質能力,具有較強的經濟管理眼光,促使學生能夠適應市場競爭,把握經濟發展趨勢,從而為中國的貿易經濟發展做出貢獻。[1]
一、新時期中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新時期中國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矚目成就,包括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市場經濟有一個良好的刺激,也加強了企業之間的競爭。人才素質是企業競爭的重要力量,因此一系列的國外留學人員受到了部分企業的重視。而中國培養出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一定程度上被認為競爭力度略遜色于“海歸”。目前中國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教育培養上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1.人才培育缺乏明確目標
目前中國部分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缺乏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教育培養目標,教育特色不突出,導致了中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教育模式單一化、機械化,缺乏教育活力,沒有樹立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教育教學理念沒有得到更新。[2]
2.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硬件設施落后
目前中國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的導師配備以及硬件設施等都在國際教育界較為落后,比如說中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博士點設置不完全,尚有部分高校未能爭取到工商管理專業博士點,造成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情況,不利于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發展,不能滿足市場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同時目前市場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3.人才適應能力強
市場企業要求工商管理專業人才能夠較好地適應社會,并在較短的時間內熟悉企業內部,掌握企業發展基本狀況,從而更好地為企業的經濟效益增長做出貢獻。[3]
4.具有過硬專業素質
企業對人才有著較強的專業素質能力要求。處理專業素質能力,吃苦耐勞、樂于奉獻,能夠及時把握市場發展動向從而做出利于企業發展的管理決策,同時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并且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事業責任感,是企業引進人才的參考標準。
二、淺論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素質與培養
站在市場發展的角度,應當對企業工商管理的發展方向做出合理的分析研究,得出較為科學化的人才管理教育模式。目前工商管理行業趨臨市場飽和,管理工作囊括了經濟學、會計學、管理統計學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對人才整體素質是一個考驗。
1.貴州省某高校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素質的培養實例
貴州省該高校在新時期的劇烈市場競爭下,為了提高本校學生的工商管理專業素質能力,加強了對其的重視。貴州省該高校與省內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性戰略對口,將符合條件的學生送入企業內進行實習,通過實踐來提高自身工商管理專業素質能力,積累企業管理經驗,從而為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同時貴州省該高校還開設了“工商管理專業人士經典案例選編”的課程,通過對工商管理行業的職業性人才的經典實例進行講述剖析,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專業榜樣,促使學生對工商管理專業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從而提高自身專業素質能力。貴州省該高校還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特點,注重培養中小型企業的管理人才,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對口,將學生的學習更加針對化、專業化,加速了人才資源的流通,形成具有該高校自身特點的良好工商管理專業教育模式。
2.對提高中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素質培養教育力度的相關建議
為了適應市場的發展,使得高校培養的人才能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中國各高校應當加強對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學生人才培養。通過研究分析,筆者對中國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教育提出幾點建議:
2.1明確市場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進行課程設置
高校應當對市場進行充分的研究考察,制定出符合本校學生發展的工商管理專業課程。為了提高學生對信息的分析處理能力,學校應當設立相關課程,以提高學生對市場數據信息的分析能力,對于數據的敏感程度加強,從而更好地在管理決策的制定上提高科學性。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工商管理專業能力,高校應當在專業課的開展基礎上加以延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工商管理專業素質能力。[4]
2.2創新工商管理專業教育理念
各高校應當針對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進行人性化教學,使每個學生的發展都得到充分的引導,體現了人本教育理論,真正實現現代教育所要求的基本教育宗旨,即“以生為本”,將學生的發展作為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目的,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實現學生的工商管理專業素質能力的提高。
2.3加強高校創新改革力度
各高校應當促進高素質教師培養,提高工商管理專業導師能力,高校導師應當從自身做起,不斷改善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方式,從而提高工商管理專業的教育能力,加強學生的工商管理專業素質能力。各高校應當深化工商管理專業教育改革,向國際先進的工商管理教學模式學習,進一步擴大教育開放性,實現教育理念的加速發展改革。
三、結語
工商管理專業對于市場經濟的加速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國各高校應當加強對工商管理專業導師素質能力的培養,積極進行工商管理專業教育硬件設施建設投資,合理利用教育資源,從而促進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胡延松.地方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6).
[2]羅華; 何建洪.基于需求的我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分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02).
[關鍵詞] 理工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 C93.4 [文獻標識碼] A
理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從發展起步階段就落后于學校的其他主體專業建設,這是由學校的辦學歷史和定位所決定的,所以理工科高校從整體專業建設來看,無論硬件還是軟件,理工類專業的實力明顯優于文科類,工商管理專業作為文科專業也受此影響,另一方面,理工科高校也給工商管理專業的建設帶來了一些積極因素,這就是工業知識基礎和行業背景,如何將理工科高校的這些積極影響因素轉化為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的特色和優勢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能夠指導理工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建設和發展[1]。
1 工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特點
基于對11所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課程建設情況的調研,結合教育界的相關專家評價,對我國理工類和文科類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特點進行分析,得出理工科高校和財經類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存在較大差異,這種差異體現了學校基于自身特色優勢發展工商管理專業的思路[2]。所調研的工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特點具體如下:
1.1 專業課程方面
工商管理專業必修課程設置中均含有行業基礎概論性課程安排,強化了學生對行業的了解和工業生產過程的認知,有的工商管理專業甚至安排有對應的工業認識實習,更進一步凸顯了學生所在學校的行業背景。
1.2 實踐成果方面
工科學校的聯合辦學單位、實踐教學基地和實習工廠90%均圍繞行業優勢學科分布,所以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80%仍然圍繞相關優勢學科行業背景展開,取得的實踐成果95%以上集中在這些工業行業知識體系內。
1.3 科研成果方面
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受學校所處行業優勢的影響,在開展的橫向和縱向課題申報研究中70%以上的成果均集中在這些工業行業知識體系內,尤其是橫向課題高達90%。
1.4 學生就業方面
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在學校優勢學科相關的行業中就業具有明顯優勢,從課程知識學習和工業企業實踐兩方面的積累,增加了學生的競爭實力,在此類行業中,比其他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受歡迎。
1.5 社會認可度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在工業知識積累方面為社會所認可,行業內企業招聘重點考慮生源地,逐漸形成人才的接續和社會的共識。
綜上所述,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從學生培養、教師科研到學生就業和未來發展都受到所在高校的優勢學科影響和相關行業的發展影響,進而逐漸形成了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的特色和方向,這是對所在工科高校優勢資源的利用,促進專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增加了專業的競爭力。
2 基于SWOT的專業建設策略選擇
SWOT分析工具來源于麥肯錫咨詢公司,主要分析內容包括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s)四個方面,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SWOT分析實際上是將工科高校的內外部條件各方面內容進行綜合和概括,進而分析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的優劣勢、面臨的機會和威脅的一種方法。通過SWOT分析,可以幫助工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建設時把資源和行動聚集在自己的強項和有最多機會的地方。
2.1 機會與威脅分析(OT)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社會分工和管理專業逐漸細化,工商管理專業已由過去的熱門專業逐漸受到冷遇,與之對應的是從工商管理專業分離出來的市場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等專業逐漸成為市場的新寵[3]。工商管理專業由于知識面廣,目標過于寬泛,造成了專業性不強,特點不明確,競爭優勢不突出等問題,受市場經濟激烈競爭的環境影響,企業需要更加專業更加細分的管理類人才,所以工商管理專業受到了營銷、人力、財管等管理類專業的競爭挑戰,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
工商管理專業盡管在市場中受到了其他管理類細分專業的威脅,暴露了專業弱化的特點,但也應看到工商管理專業的機會,這就是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工管專業所學知識涵蓋了企業各類管理崗位的需要,人才成長空間大適應性強,尤其適合我國微小型企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微小型企業近幾年來快速發展,由于受資金和規模的影響,無法設置細化的管理類崗位,所以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完全符合企業初期需要,一人能夠身兼數職且適合整個企業管理活動,性價比較高。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規模數量龐大的微小型企業和部分中小型企業給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帶來了機遇,這也給工商管理專業的建設提出了新的機會。
2.2 優勢與劣勢分析(SW)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受學校的性質定位影響,建設相對落后于學校其他工科專業,這屬于先天不足,而且在發展過程中也會處于弱勢地位,這是工商管理專業在工科高校建設所必須面臨的問題[4]。受此影響,社會各界對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也持弱勢學科專業觀念,始終認為影響力不如財經類高校的工管專業,所以從內外兩方面,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在專業建設中都處于劣勢,對內比不過理工類專業,對外競爭不過財經類工管專業。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又有其顯著的發展優勢,首先,工科高校的工管專業立足理工類行業背景,專業設置鮮明,社會認可其對所屬工科行業企業的服務能力,在同財經類高校競爭時,這種出生所帶來的行業熟悉程度具有很強的優勢。其次,科技和管理對于行業企業的發展都至關重要,在科學技術水平達到成熟階段后,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日益迫切,所以立足工科高校,理工類專業會對工商管理專業的建設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
基于SWOT分析,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在建設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市場的微小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對管理類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機遇,結合自身立足工科高校的行業優勢背景積極進行專業建設,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專業性復合型人才。所以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策略選擇,應堅持立足行業,突出背景的優勢,走管工結合復合型人才培養道路,服務于行業類的各類中小型企業發展建設需要[5]。
3 基于AHP的專業建設策略評價
依據SWOT分析的建設策略選擇,結合現有理論研究和專家經驗構建專業建設評價體系(見表1),采用Delphi法對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策略選擇進行評價,按照評價分值的差異給出不同情況下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策略選擇的建議。
通過專家打分給出權重,并構建評價模型,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1)
式中E為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策略評價;Ki為第i類指標評價值;Wi為第i類指標權重系數。通過計算得出E值,可以通過橫向和縱向的對比確定工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策略選擇的合理性。
4 結論
本文通過對工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分析,針對現狀為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策略提出建議。
4.1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應充分分析自己所在學校的優勢,在利用現有優勢資源的基礎上結合市場發展選擇專業建設方向和策略;
4.2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必須立足行業優勢背景走管理類復合型人才培養道路,在堅持管工結合的基礎上,體現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工業知識素養,滿足行業內企業的需要。
4.3 專業建設應滿足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小微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的管理類人才需求,通過目標市場的細分和定位強化學生培養和課程設置,積極引導學生就業。
參考文獻:
[1]金瑋,梁敏.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的過程研究[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1(11).16-17.
[2]朱寧.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構建[J].中國電力教育,2013(1).14-15.
[3]馬艷華,淺談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應用能力的培養[J].科技與企業.2013(19).13.
關鍵詞:國開大學;工商管理;學習需求
中圖分類號:F203.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7-000-01
國開大學作為一所新型的公益性大學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工商管理專業在全國各地廣播電視大學或國開大學中都是熱門專業,在學生中備受歡迎。
一、國開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及其需求特點
目前國開大學仍實行寬進嚴出的政策,凡是持有高中、中專或職高畢業證通過入學考試,且對工商管理專業感興趣的學生,都可以進入工商管理專業(??疲W習,因為入學門檻相對較低,使國開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體現出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學生年齡差異較大。因為年齡差異,對現有知識的把握和接受能力也體現出極大的不同。第二,知識水平差異較大。因入學沒有嚴格的分數及能力限制,學生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崗位,有些是剛畢業的學生,有些則是參加工作多年,久不學習久不看書的人,所以在知識水平、學習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異。第三,對工商管理專業熟悉程度差異較大。目前來國開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學習的學生主要有三類,有些剛剛高中畢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知識一無所知;有些從事管理崗位多年,有較強的管理實踐能力;另外一些就是從事和工商管理無關甚至相距甚遠的專業,為長遠發展選修第二學歷的學生。這三類主要來源的學生無疑對工商管理專業知識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具有很大差異。第四,在職學生為主,學習時間松散。國開大學作為一所學歷與非學歷并舉的成人學校,其工商管理專業以在職學生,即邊工作邊學習的學生為主,大部分學生平時要工作,只能利用業余休息時間進行學習。第五,學生渴望提高實際操作技能,側重實踐,學以致用。
通過對國開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特點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國開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需求上也有自身的特點,第一,要求學習時間靈活,實現彈性學習。目前國開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學生以在職人員為主,且工作時間不盡相同,傳統的全日制高等學歷教育模式顯然是不適合的。第二,要求擴大實踐課程比重,注重實際操作能力。工商管理專業中很多課程都側重于實際應用,尤其是像會計、市場營銷等專業,因此結合學生自身實際情況,擴大實踐課程比重是很多學生的訴求。第三,要求課程學習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大部分學生基礎較差,很多學生已經長時間未進行過系統的學習,學習方法、學習精力、接受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絕大部分學生要求在課程安排上能夠循序漸進,便于學習和接受。第四,要求在課程選擇上享有一定的主動權。學生在課程選擇上,尤其是選修課的課程選擇上,希望具有一定的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希望擁有一定的自主選課的權利。目前國家開放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學歷教育秉承的是課程完全服從于專業的原則,學生選擇了工商管理專業的同時,也就選擇了既定的不容修改的課程,學生在選修課的選擇上基本沒有主動權,更不用說跨專業選課了。
二、國開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現有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國家開放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在廣播電視大學的發展基礎上,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具有自身特色和自身優勢的課程體系,但隨著電大原有的教學模式向開放大學的轉型和教育教學模式與國際的融合和接軌,工商管理專業現有課程體系所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一)課程安排重理論,輕實踐
工商管理專業是一門實用性、操作性較強的專業,無論是財務管理、市場營銷,還是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課程都離不開具體的管理環境和現實支撐,而目前國家開放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大部分課程缺乏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實踐環節,這就使一些課程的學習流于形式。
(二)課程選擇模式化,缺乏靈活性
目前國家開放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全部課程依附于專業,專業一經選定,課程也隨之固化。課程學習的先后順序取決于學期,每學期的課程是固定的,是學生個人無法更改的。從某種程度上講,選修課形同虛設,基本由學校選定,學生沒有選課的自由。
(三)課程難度標識不明,不利于學生按照難易程度選擇和學習課程
目前國家開放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放在學生面前,往往令學生一頭霧水,不知道進入此專業后如何開始學習,哪些是基礎性課程,哪些是提高性課程,哪些是補充性課程。
三、國家開放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未來課程體系建設的幾點思考
(一)取消專業和學期限制,實行自主選課
在這方面不妨向英國開放大學學習,在工商管理專業群中設置不同的認證層次和專業方向,根據學分的不同,靈活地組合不同專業方向不同層級的認證課程,在滿足專業要求的基礎上,增加課程的通用性。
(二)標注課程難易程度,為學生自主選課提供基礎
通過課程代碼或專門的標注來表明每一門課程的難易程度,使學生可以對課程的難易程度一目了然,進而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個人的學習時間等按照自身需求靈活選課。
(三)為實用性較強的課程設置切實可行的實踐操作環節
合理的安排相關課程的實踐環節,并注重本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有機聯系,通過實踐環節的實施,提高學生學生獨立思考、查閱文獻、實際操作、團體配合等方面的技能。
總之,在由廣播電視大學向開放大學轉型的重大節點上,我們要放寬眼界,在教學計劃的編制和課程體系的安排上避免閉門造車,本著以學生為本,根據用人單位的信息反饋,多多借鑒國外開放大學的有益經驗,建設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能夠充分滿足學生需求的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關鍵詞】工商管理類專業;獨立學院;學生實踐能力
一、引言
獨立學院,也常被稱作為獨立二級學院,獨立學院是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規范后的公有民辦二級學院。所謂“新機制、新模式”即民辦機制、獨立辦學、新的管理體制,獨立學院是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商管理也常被稱為工商企業管理,該專業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其社會實踐性和企業應用性。工商管理專業主要側重于研究企業內部的行為管理以及較高層次的經營戰略決策。所以,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工商管理類的顯著特點在于其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而獨立學院目前的培養體系與普通高校并無不同,側重于培養理論知識型人才,對于社會應用能力和企業實踐能力方面的培養比重并不大,所以,根據社會、企業的具體需求,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已成為獨立學院工商管理類學生培養的重點。
二、獨立學院工商管理類學生培養模式現狀分析
獨立學院在中國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興起,國家考慮到當時的情況,鼓勵本科院校和社會上的資金相結合來擴大高等教育資源。獨立學院的特征是:引入社會資金,有獨立的設施和管理,培養模式上自主性更多。獨立學院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兩個典型階段。獨立學院目前正處于轉型期,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培養模式有其存在的問題,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獨立學院的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設置和普遍高校雷同。這是第一階段獨立學院的遺留特征,由于獨立學院通常是在母體學校的資源上發展起來的,所以與母體高校的整個教學體系、專業課程設置都較為接近。像這種依托于母體學校成長起來的獨立學院的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設置基本是參考一本或二本院校的課程設置,并沒有結合獨立學院學生自身的發展方向,設置符合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獨立學院的應用型特點并未得到突出。
(二)獨立學院的工商管理類專業師資力量不足。獨立學院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師,通常從高校畢業后就直接進入獨立學院,走上了教師的崗位。獨立學院的教師通常都是碩士以上的學歷,這些教師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但卻缺乏其它職業的工作經驗,也缺乏在企業工作的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經驗。因此,既能夠為學生講解理論基礎,又能夠進行科學有效的企業實踐教學的教師極為欠缺,這種師資的現狀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方式,從而使得獨立學院工商管理類學生更關注理論知識,缺少實踐經驗。
(三)獨立學院的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未能完全建立。普通的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應包括課程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社會實踐和畢業論文等環節。這些環節聯系緊密,互為補充,缺一不可,都是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多數獨立學院將重點放在課程理論教學部分,對于實踐和實習環節關注得很少,直接影響到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四)缺乏相對合理的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策劃和內容。雖然我國的獨立學院越來越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實踐在培養應用型人才中的重要性。獨立學院目前正在探索實踐教學基地、校企聯合實踐培養、學生實習方式等舉措,但是對于實踐環節的具體策劃和內容缺乏整體規劃和合理的安排,仍處于摸索階段。
三、獨立學院工商管理類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研究
(一)鼓勵學生創業。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學習了專業理論知識后,需要融入實踐,學校應鼓勵學生開展創業實踐,搭建實踐教學基地,在完成學校教學任務后,學院可以邀請社會上的部分成功創業者來學校與學生一起交流,學院也可通過學生會使得學生與各類商業機構廣泛接觸并實踐,這些鼓勵措施會使得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社會各界的創業人士并能在與其接觸過程中參與創業實踐活動。
(二)獨立學院應針對工商管理專業設置專門的實踐教學考核與評估機制。通過在獨立學院設置專門的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考核和評估機制,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教師在實踐活動和實踐教學中的積極性,從側面促使教師補足自身的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能力。
(三)獨立學院應與部分企業建立真正的工商管理專業校企聯合培養模式。許多獨立學院并沒有與企業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或是形成固定的實習關系,這使得獨立學院的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在畢業之前缺少真正的實習單位或是實踐機會。大多數獨立學院的工商管理專業只能將實踐教學停留在案例教學,無法使學生在實際的環境中去體驗、思考和分析問題。只有建立真正的校企聯合培養模式,才能使得學生在企業實踐過程中處理問題,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將理論知識與現實情況結合起來。獨立學院由于其自身特點,培養的學生應側重于應用型,更應關注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獨立學院應根據社會對工商管理專業大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改變傳統以傳授理論知識為核心的教育觀念,從教學方式方法、課程體系設置、校企合作、師資建設、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改革,推動具備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獨立學院的工商管理專業全面展開。
【參考文獻】
[1]楊旻.基于就業導向的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踐行[J].電子制作,2014,12:251~252
[關鍵詞]工商管理 實踐教學 就業
一、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現狀
1.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缺乏核心競爭力,就業沒有固定崗位。
作為一級學科的工商管理專業的知識結構涉及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二級學科專業的核心知識,其核心課程通常也是其二級學科專業的核心課,因此,在課程體系的安排中,通常出現“工商管理無專業課”的說法,同時,這種寬的知識面也必然導致學生的知識不夠深入,對每個方向的知識只是了解。同時,隨著企業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企業管理工作的分工更加明確,在過去,企業通常設有綜合性的企業管理部門,而目前大多數企業不再設有企業管理部門,而分解為質量部、銷售部、生產部、人力資源部和財務部。企業管理實踐的這種變化,使得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工作崗位最終要落實到企業管理的某個職能部門中,因此沒有特色的課程和能力培養導致工商管理畢業生缺乏核心競爭力,“就業沒有固定崗位”。
2.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技能達不到工作崗位的要求。
現在的企業及其他用人單位對工商管理基層管理人才的需求還是非常大的,包括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專業在內。然而,讓人遺憾的是,面對如此巨大的崗位需求很多畢業生居然只能“望洋興嘆”。究其原因,工商管理類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素養達不到工作崗位的要求。高職高專工商管理類專業畢業生就其本身定位來說,是從事工商企業基層管理的高技能管理人才。然而在當前的高職高專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中普遍存在著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實踐重“量”不重“質”、教學內容和手段更新慢、高素質師資匱乏等諸多問題,這些都與當前人才市場需求不相適應甚至錯位。
二、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首先,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是專業培養目標的客觀要求。實踐教學是當前我國高職教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是聯系理論教學與工作實際的橋梁。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鶎悠髽I管理人才在企業生存與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對高職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目標中不僅要體現現代社會和技術對課程知識結構的要求,反映專業方向的學術前沿內容,更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科學思維方法以及創新精神的培養,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能力,而當前我國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的培養存在著重書本輕實際、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等問題。因此,要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心理素養,較深的經濟理論基礎,扎實的業務素質,掌握管理技術,具有實踐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實驗創新能力,具備較高綜合素質的管理技術應用型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就必須轉換觀念、合理定位,加大教學改革力度,特別要加強實踐教學改革的探索。
其次,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是專業自身特點的實際需要和學生專業發展的現實要求。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不同于工商管理碩士教育面向企業招收有實踐經驗、實際工作經歷的學員,其生源缺乏實踐經驗,這就對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提出了重視提高實踐能力的客觀要求。實踐能力是學生在大學階段需要重點培養的重要能力之一。另外,許多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在主觀上有在專業上進一步發展提高的現實要求,而實踐能力也往往成為制約學生日后在管理崗位上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是就業市場對畢業生的迫切需求。當前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就業市場眾多,用人單位,特別是企業對于學生實踐能力提出了非常迫切的要求,越來越多的企業從企業角度出發,在招聘時對學生明確表示了對實踐經驗、實踐能力的需求,這對于工商管理專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
1.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構建和完善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體系。
高校要想培養受用人單位歡迎的工商管理類人才,首先得明白當前社會需要什么類型的工商管理人才。目前,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以管理為主要職能的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在工作中不僅要獨當一面,同時必須學會協作和協調管理,不僅要有理論知識,同時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如何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進行培養和提高是值得探討的重要問題。
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下,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必須首先從教育指導思想上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構建和不斷完善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體系。
高職院校在合理安排工商管理專業理論教學的同時,要明確教學目標,并根據市場需要加大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力度,構建和完善由專業課程、專業實習、課余實踐等一系列環節組成的專業實踐能力培養體系。
2.以培養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為目標,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體系。
教學內容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規格和培養目標的實現。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體系是提高工商管理類專業就業競爭力的基礎。工商管理專業應根據培養目標,以及專業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要求,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體系:一是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要同專業的社會需求和學生的整體素質一致;二是要優化課程結構,如: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的比例要合理,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同樣要有一個合理的比例;三是要控制課程門數和總學時數。工商管理專業在教學中要注重管理學基本原理和現代企業管理基本知識的學習,注重加強專業技能的訓練和積累,注重分析解決管理問題的專業能力的培養。要強化管理最重要的兩種基本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要加強基本素質和專業素質教育,使學生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具備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同時引導學生根據職業意向和自身特點,從根本上提高專業素質。要面向企事業單位實際需求,面向學生職業生涯設計計劃,改進教學內容,用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全人教育、個性教育和自主教育等現代教育思想,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協調地發展。提高工商管理類學生專業技能和素養水平,增強學生在具體工作崗位上獨當一面的獨立工作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3.以綜合運用和選擇教學方法為手段,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教學方法是達成教育目標的途徑和方式的總稱,直接影響教育教學效果和質量。傳統教學方法,單純依靠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灌輸式的講授,形式單一、死板,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個性塑造及創新能力培養,與創新教育格格不入。管理理論基于管理實踐才能發展,將管理理論應用于管理實踐也才有意義。因此,工商管理專業的教育必須解決專業知識的教學與實際操作脫鉤的矛盾,對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方法的創新顯得十分重要。在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中,一方面需要加強和改進有關實踐內容的教學,一方面強調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考核,積極探索符合本專業特點、學生特點,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專業教學中逐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目前,在工商管理教育中,國內外教學方法的創新可謂層出不窮,多種多樣的創新途徑帶來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
(1)基于工商管理實踐的教學方法創新。如,案例教學、現場教學、企業家講座、管理咨詢項目、管理實習。
(2)基于社會心理學及多學科綜合的教學方法創新。如,團隊學習、拓展訓練、管理游戲。
(3)基于IT技術的教學方法創新。如,計算機模擬教學、遠程教育、多媒體教學。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通過全方位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管理的實用性技能,提高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強學生的崗位的適應能力。
4.以增強工商管理專業學生適應社會能力為目標,加強專業實習與實踐。
實踐教學的重點在于基于真實企業的特定情況,通過專業實習可全面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使學生一走出校門就能快速勝任工作,學??赏ㄟ^與企業的合作,建立相對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在專業實習過程中,聘請企業人士或相關專家擔任指導老師,讓學生親身體驗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了解企業管理的實際工作內容和運作方式,發掘企業經營管理的現狀與問題,鼓勵學生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進行管理實習、企業診斷,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管理實戰教學模式的運作中,除了學校與真實企業合作,以提供學生實踐機會之外,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參與教師科研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各種競技比賽,如企業管理挑戰賽、電子商務大賽、創業計劃大賽等方式執行。鼓勵學生直接進入市場,可以是兼職,寒暑假短期打工,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鼓勵學生做市場調研,以研究的態度學習知識,這樣可以使學生學習更具主動性,也更科學,更能提高學習的時效性??傊?通過這種實戰參與和演練,使學生深入市場調研,系統運用所學知識,為合作企業解決實際問題,這可能是讓學生受益終身的學習方法。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在進行專業課程設置、教學計劃的安排以及具體教學環節的實施方面迫切需要結合專業特點、學生特點及院校特點,貼近社會需求,拓展專業深度,加強實踐環節,提高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謝向英.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的探索[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11.
關鍵詞: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本科院校
工商管理專業從1998年開始正式列入我國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獲得迅速發展,迄今為止,已有超過500所本科院校都開設了工商管理專業。作為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工商管理與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企業更加重視經營管理理念與方法的創新,對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對工商管理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更高,給工商管理專業建設提出了新課題。本文在闡述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走向的基礎上,分析了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的發展趨勢,分析傳統本科教育模式下工商管理專業存在的問題,提出在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模式的構想。
一、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走向
現代意義上的高等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歐洲中世紀。與現代大學不同,中世紀早期的高等教育并無獨立的組織實體,而是借助組織制度的基礎架構,以學生與教師團體的形式組織起來的,并在此基礎上開創了學士、碩士、博士等不同的資格稱謂,構建起學科制度、學院制度、考試制度等,成為現代大學的雛形。其后,歐洲高等教育不斷通過職能拓展,實現其現代化轉型。例如,經過柏林大學改革,確立了高等教育科研職能;通過“威斯康星思想”以及“斯坦福-硅谷模式”的發展,又進一步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基本職能:一是人才培養,二是科學研究,三是社會服務。在走向近代的進程中,高等教育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外延不斷拓展,層次、類型更加多樣化。例如,二戰后,在正規的“大學教育”的模式之外,又興起社區學院、短期大學等各種新型高等教育機構。二是呈現出追求規?;内厔荩鸩接伞熬⒛J健毕颉按蟊娀鞭D變,為更多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20世紀后期,高等教育又出現新的重要變革趨向,即市場化。政府放松管制,將市場邏輯引入高等教育,讓競爭與價格機制引導高等教育機構應對市場的需求。國家與高等教育之間的關系也由“政府控制模式”走向“政府監督模式”。市場化進程對高等教育的經費來源、管理方式、教育評價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傳統本科辦學與高職辦學的區別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目前我國高等教育面臨形態、格局、結構調整的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也面臨變革。教育部提出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從2012年開始,部分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開設本科層次專業,建設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相對于傳統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在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方面存在一定的區別。第一,學生培養目標定位不同。傳統本科沿用的是典型的精英教育模式,強調“綜合型、寬口徑”的通才培養模式。而高等職業教育則以培養“應用型”“專門型”人才作為辦學定位?!睹嫦?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高等職業教育必須面向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適應就業市場的實際需要,培養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實用人才”。第二,課程設計不同。傳統的本科教育追求學科理論、技能的全面系統性,將理論知識的傳授理論作為課程的核心,重視培養學生具有學科縱向發展特點的認知結構;而高職教育則是立足于高等教育層次的基礎上,突出職業教育特點,以服務社會經濟建設為宗旨,以就業為主要導致,以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技力為主線設計課程培養方案。第三,教學方法不同。傳統本科教學主要采取課堂教授的方式,注重對學生理論功底的培養,但是高職教育卻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對學生采取實踐教授的方式,以學生為中心,注重互動式的教學,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三、傳統本科教育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受傳統本科教育模式的影響,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案的設計主要受制于自上而下管理體制,與市場需求銜接不緊密,存在以下問題:第一,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明確。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的目標定位不夠科學,處于“中專延長”和“本科壓縮”之間的模糊地位,培養方案仍按以教育部的工商管理核心課程為主,在教學中重視傳統理論知識,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培養模式仍未真正建立。第二,人才培養規格與社會需求錯位,就業難以找到“對口”崗位。大部分高校根據教育部專業介紹,將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為“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即各單位中的中、高層管理者,而隨著我國MBA教育的迅速發展,以及就業競爭的加劇,社會用人單位招聘大學畢業生大部分僅在某一職能部門中擔任基層管理工作,要求大學生熟練掌握某一職能管理領域的專業知識。由于人才培養規格與社會需求錯位,導致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所學的知識“寬”而不“?!保厴I后無法找到“對口”崗位。第三,專業缺乏特色,缺乏競爭優勢。目前大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制訂的人才培養目標基本相同,沒有按照本地區經濟發展需求,以及本學校的層次定位、教育對象特質的變化而作出調整更新。由于專業服務面向不明確,無法形成專業特色,無法突顯出職業教育的經濟功能與社會功能,無法形成企業與職業教育之間的良性互動,難以滿足市場對人才的層次化、多樣化、差異化需求。第四,課程設置老化。目前我國的高校中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具有趨同性,而且課程設置并未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而進行調整,存在老化的現象。課程是培養學生的重要途徑,傳統的工商管理專業采用普通高等學校的課程體系,依然偏重專業知識體系,涉及的知識面廣泛,但是缺乏專業的特色,一味的將工商管理的理論知識教授給學生,但是這種貪多的課程設置模式難以適應當前精細的社會分工要求。工商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存在脫離企業實際需求人才的現象,難以培養出符合用人單位需求的人才,在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上存在不足,導致工商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難以找到工作。
四、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第一,明確目標定位,突出職業化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與傳統的本科教學相比,應用型本科教育更加貼近社會經濟建設的需求。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建設必須適應社會需求,以培養生產與管理第一線急需的各種高等應用型人才為教學目標,構建以“能力為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打造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同時具備良好的職業適應性的“高技能的專門人才”。目前我國的工商管理專業的建設中缺乏專業建設的反饋機制,許多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并不在意本專業的學生是否找到對口的工作,而是注重學生是否找到工作。因此,難以有效的針對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情況進行專業設置的調整,工商管理專業應加強畢業生反饋調查,通過深入用人單位了解人才技能需求,并了解本校的畢業生工作情況,總結用人單位對于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素質要求,從而調整本校的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與規劃。第二,明確培養方向,突出行業與地方特色。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應根據市場需求與學校自身資源,在專業培養方面大膽創新,突出行業特色,進一步明確學生的培養與就業方向,減少工商管理專業“寬”而“?!钡娜秉c。例如,水利院校的培養方向以適應水利行業工作為主;石油院校的培養方向以適應石油行業為主;財經院校的培養方向要求能夠廣泛地適應工業以及商業領域等等。高等職業院校的特點是專業設置上具有靈活性,而且高等職業院校主要是為社會培養技術型人才,因此工商管理專業的內容設置上應當聯系社會,反映當地的經濟發展需求。工商管理專業的設置應當能夠從行業特色出發,通過培養具有行業與地方特色的人才,用來服務當地的經濟發展。第三,優化課程體系,加強實踐教學。根據市場需求,優化課程體系,以適應新形勢下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的需要。具體工作:一是對公共基礎課與專業基礎課進行重新整合。在公開選修課中開設素質教育、職業生涯規劃等一些課程,以提高學生綜合素養與職業適應性。二是優化專業課設置。將專業課分為專業核心課和專業方向課,根據目前企業對工商管理技能的要求開設項目管理、質量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方向,以增強學生個體在某項專業職能管理上的優勢。第四,打造“雙師型”教學隊伍。工商管理專業與市場經濟的發展存在密切聯系,其人才培養不能僅僅依靠高校自身,而應敞開校門,吸引多種市場資源共同參與。針對當前工商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缺乏的情況,可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法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一是改革高等職業院校的人事聘用制度,健全人事聘任的競爭機制,通過面向社會招聘具有實踐經驗的工商管理人才擔任工商管理課程的實踐指導教師;二是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通過邀請著名企業中的優秀工商管理的人士進入學校開設專題講座的方式,向學生傳達用人單位的最新動態,了解企業最新的用人需求。
參考文獻
[1]陳文藝.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研究[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2]李文文,周喆,肖知亮.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科教縱橫,2011(1).
人才培養的行業適用性是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高校人才輸出與社會人才需求之間的矛盾不斷凸顯而產生的新問題,特別是對于醫學院校這類行業高校,深入分析醫藥衛生行業的適用性需求,從行業適用性的角度出發,研究并建立體現行業高校特色的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發展,尤為重要。
一、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行業需求特點
近幾年,工商管理專業的社會需求與人才輸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明顯,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另一方面,行業企業卻很難找到能夠勝任行業管理職位的優秀人才,需求得不到滿足。社會發展變化與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態決定各行業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呈現出多樣化、特色化的特征和趨勢,如服務業需要大量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管理人員進行客戶管理、服務團隊文化建設等;采礦、石油等技術性專業需要基層技術性的工商管理人才,要求管理人員應具備基本能源知識、基層實踐經驗、一定的專業技術等;金融業、房地產業對市場環境敏感,需要大量的具有市場敏感性,具有很好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的高級管理人才。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藥衛生行業對管理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由于該行業具有較強的行業特殊性,對管理人員的需求也呈現出明顯的特殊性:如制藥企業要打破創制新藥市場化瓶頸、打破知識產權封鎖,需要既具備深厚的藥學專業知識又具有很強的經濟法律知識以及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醫院面對復雜的醫患關系、艱難的市場化進程、沉重的社會責任等行業現實,需要大量的既熟悉醫療衛生行業特點(如衛生法規、公共關系、危機處理等)又具備深厚的管理學理論基礎和較強的管理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二、醫學院校工商管理專業行業適用性現狀
據調查,目前醫學院校開辦非醫學專業的現象在國內比較普遍,其中,工商管理專業是醫學院校開設非醫學專業的熱門選擇之一。大部分醫學院校在開設工商管理專業時是謹慎認真的,但是由于辦學時間短,資金投入不足等原因,醫學院校的工商管理專業與其他優勢學科和傳統學科相比,一定程度上存在先天不足,特別是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未能充分考慮醫學院校的特點,與其他院校同質化現象比較普遍。近年來筆者通過對部分開設了工商管理專業的醫學院校進行調查發現了很多問題,其中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第一,人才培養市場定位不明確,辦學特色不突出;第二,人才培養行業適用性不強,畢業生不能滿足行業企業需求;第三,人才培養模式陳舊固化,創新性不強,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管理制度與評估方式都不能體現人才培養的差異性,更不能反映人才培養的行業適用特點;第四,專業師資隊伍薄弱。
因此,醫學院校開設的工商管理專業要想在越來越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中取得良性發展,必須要重視人才培養的行業適用性,利用醫學院校特有的教育資源,研究醫藥衛生行業對管理人才的特殊需求,探尋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具有明顯競爭優勢,具有較強的行業適用性的專門工商管理人才,使行業的需求和人才的輸出達到良好的吻合效果,解決行業需求和人才培養之間的矛盾,促進畢業生就業。
三、醫學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行業適用性對策
針對市場需求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提出醫學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應該是:基于醫藥衛生行業適用性的多位一體化人才培養。具體改革舉措如下。
(一)人才培養目標制定
醫學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層次分明、定位明確,人才培養定位應具化到為醫藥衛生行業培養應用型復合管理人才;培養目標要個性化明顯、突出競爭優勢,在理論知識、實踐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規格上,都應該側重培養學生在行業企業的實踐適應能力。
(二)課程體系的設計
在課程設置上,要充分體現基于醫藥衛生行業適用性的個性化培養,以管理學、經濟學等通識教育課程為主體,扎實管理理論基礎,加入一定比例的醫藥衛生行業專業主干課程,完成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滲透與融合,增加工商管理專業特色。加大選修課程的比例,以增強學生行業課程的系統性。
(三)實踐教學改革
實踐教學在人才的行業適用性培養中非常重要,為達到培養效果,在實踐教學上可作如下嘗試:構建“多形式、多環節、親行業、高關聯度”的實踐教學體系,增加實踐教學比例,可嘗試采用“3+1”的人才培養模式,即用3年的校內教學完成“平臺+方向+拓展”的理論積累,用1年的時間實行校外教學和綜合實習;加強校企聯合,使學生在實踐教學環節能夠與行業完美對接。
(四)改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要與復合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符合,要側重醫藥衛生行業適用性,組織教師對傳統教學內容進行改革,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模擬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啟發式教學、互動教學法等。
(五)師資隊伍建設
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實踐,師資隊伍是決定性因素,基于行業適用性的人才培養,對教師的理論知識掌握、實踐教學指導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教師的跨學科知識體系、行業實踐經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