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2 09:05:50
序論:在您撰寫傳統文化理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傳統文化企業物質文化企業制度文化企業精神文化現代企業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1)09(c)-0192-02
我國的傳統文化是在幾千年的悠久歷史中積淀而成的,它不僅滲透著行政、經濟、軍事、文化等社會的各個方面,而且也貫穿于我國的管理實踐。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企業活力逐步增強的當今,從我國傳統文化的沃土中汲取優秀的思想并正確的運用,對促進我國現代企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傳統文化與企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含義
要理解傳統文化的含義,我們應該先要理解一下何謂文化。對于文化的定義,不同的學者有著不同的理解。而在現代意義上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國愛德華·泰勒提出的“所謂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而言,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復合體?!雹僭谖覈拔幕币辉~最早出現于《易經》之中,易經中記載:“文明以止,人文也。關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蔽覈掇o海》對“文化”的定義是:“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獲得的物質、精神的生產能力和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雹谥袊膫鹘y文化是相對于中國近、現代文化而言的,主要是指以前的兩千多年中,以個體農業經濟為基礎,以宗法家庭為背景,以儒家倫理道德為核心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③。
企業的物質文化是企業文化的物質體現,它是由企業員工創造的,凝結在企業的產品、服務以及環境中的、以物質形態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表層企業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個子系統,包括企業物質環境等,這里我們所指的物質環境主要包括生產環境、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三個方面④。
企業的制度文化是指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和管理實踐中發展起來的、以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為目的而制定的、具有本企業文化特色的一系列政策法則、規章制度、道德規范和職工行為準則的總和⑤。
企業的精神文化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受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影響而長期形成的各種行為規范、群體意識和價值觀念,是以企業精神為核心的價值體系⑥。
2和諧思想與我國現代企業物質文化管理
追求和諧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它重視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一思想對于企業如何處理好其自身的物質環境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國傳統文化的和諧思想首先體現在人與自然的和諧。佛教、儒家的“天人合一”,“天地人,萬物之本。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道家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無不都告訴著我們,自然萬物和人類社會都有著其本身運行的發展規律,我們必須遵照客觀規律,以自然為法。也就是說,一個企業想要獲得長久的發展,必須要認識并遵守自然的規律,而不能把企業與個人的意志強加給自然界。此外,還需要把企業的環境、各個部門、人員看成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企業只有謀求了與自然的和諧,達到“天人合一”,才能擁有更好的生產環境與工作環境。
我國傳統文化的和諧思想再次體現在人與社會的和諧。企業不只與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與社會環境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企業在實現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同時,還要實現與社會、合作伙伴、員工的和諧發展。孔子主張“仁”、“愛人”,企業作為一個主體也應懷有“仁愛”之心,即:有社會責任感。儒家在“義”、“利”的問題上主張“先義后利”、“以義求利”,企業在獲取高額的利潤及經濟效益的同時,要意識到社會對企業的幫助與支持,能懂得回報社會,把國家、社會的利益放在首位,實現自身、社會的協調發展。企業與社會的和諧是創造好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的前提與基礎。
3以人為本與我國現代企業制度文化管理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當今我國的現代企業在借鑒西方管理方式過程中,都十分注重制度的建設,但是,我們應該清楚的知道制度文化的有效著力點是“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為中心,以人為目的,注重人的生命與價值,將人置于至尊至重的地位,人類的一切活動與創造,只有在為了人的時候才具有意義⑦。據查,“以人為本”最早是在《管子·霸言》中提出來的,“夫霸王之所使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⑧,儒家認為“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孟子更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可見我國自古就對人有著高度的重視,尊重人的價值。對于當今我國的企業,只有把關心人、尊重人真正的放在首位,以員工為本,才能更好的凝結團隊的力量,使員工領悟企業的精神,自覺的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更好的發揮制度的作用,進而建設更好的制度文化。
“以員工為本”是指企業要關心、尊重員工,重視員工的價值與意義。首先要在生活上關愛員工,不斷滿足和改善員工的工作生活條件,為員工解決實際的困難問題,使員工感受到“企業大家庭”的溫暖,增強團體的凝聚力。其次,要使得每位員工從事著與其能力與興趣相符的崗位,對于人才,企業要做到任人唯賢,充分的發揮員工們的才能與特長。再次,要尊重、信任員工,對員工適當的授權,為員工創造能自由展現的平臺,充分的信任他們,這對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著很大的激勵作用。
4誠信、創新、自強不息與我國現代企業精神文化管理
誠信是企業能否經營成功的關鍵。孔子說:“民無信不立”,孟子認為“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闭\信是人立身處世的根本,同時也是一個企業得以存在并發展的前提,是企業能否經營成功的關鍵。企業需要對合作伙伴誠信,需要對員工誠信,需要對顧客誠信。一個企業的良好信譽,不僅能為企業帶來較高的經營績效,而且為企業增添了一種無形的力量。
正確的人才觀是企業競爭力的保障。兵家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業的競爭最終將要歸于人才的競爭,只有擁有人才這一強大的利器做后盾,這個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而,企業在為人才提供發展舞臺的同時,還要做到為人才服務,滿足人才的需求,讓人才無后顧之憂,充分發揮人才的能力,進而增進企業的競爭力。
創新是企業前進的動力。莊子言:“人皆知有用之用,確不知無用之用也”,對于我們的啟示就是,我們不僅要看到事情有用的一面,同時也要看到其無用的一面,不能因循守舊,而應創新求變,力求發展。易學中的“革”,法家的“事異則治變”,佛家的“諸行無常”,都主張變革、創新的思想。世間的事情總是處在變化之中,企業只有不斷的變革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而在變革中有著創新的思想才能始終走在行業的最尖端。一個企業只有不斷的進行思維、觀念的創新,那么這個企業才能持久不懈的向前發展。
5結語
傳統文化對于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發揮著不可質疑的作用,但是由于文化是不同歷史和時代的產物,在關注其優點的同時也需看到其本身的局限性,因此,我們在繼承傳統文化時,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當今社會的發展和企業管理的特點,正確的運用,使管理取得較好的效果,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促進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剛,陳國生,王志章.現代企業文化理論與實踐[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9).
[2]陳春花,曹洲濤,曾昊,等.企業文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6).
[3]鄭質光,林宏宗.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企業管理的意義及影響[J].現代財經,1996(5):22~25.
[4]李國英.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管理[J].當代經濟,2007(6):46~47.
[5]呂宛青,趙書虹,羅江波.旅游企業跨文化管理[M].天津: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10).
[6]華益梅,陳躍.構建“以人為本”的旅游企業文化[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6):39~40.
[7]黎敏.論儒家思想對現代企業文化的影響[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5(4):97~98.
[8]肖峰.企業文化[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2(2).
[9]張廷偉.國學中的管理智慧[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8(4).
[10]譚力文.文化建設[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1(7).
[11]曾中,李曉濤.(美)約翰·科特,(美)詹姆斯·赫斯科特.企業文化與經營業績[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3).
[12]李寶山,于秀慧.傳統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繼承和發揚[J].軟科學,2006(3):125~128.
[13]郭太祥.論傳統文化在我國企業管理中的運用[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34~36.
注釋
①泰勒,蔡江濃.原始文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2):1.
②楊剛,陳國生,王志章.現代企業文化理論與實踐[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9:2.
③鄭質光,林宏宗.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企業管理的意義及影響[J]·現代財經,1996(5):22~25.
④楊剛,陳國生,王志章.現代企業文化理論與實踐[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9:82.
⑤楊剛,陳國生,王志章.現代企業文化理論與實踐[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9:84.
(一)建立美術文化的教學理念,培養完美人格。
中國傳統繪畫十分重視藝術審美認識 、人文啟示的作用。對人格的崇尚是中國傳統美術所追求的重要人文內容。中國傳統美術描繪 自然的同時注重理想、情感 、志向等主觀因素的表現。中國傳統美術教學就已經明確了審美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格、心性 、品德 、人文等重要方面。以傳統儒、釋、道哲學為主體的文化體系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美術精華在于追求真善美的統一。作品高逸的境界、超拔的精神、雋永的意味、精妙的筆墨是審視和衡量藝術品質高下的完整標準.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就相當于缺失了中國傳統美術特有的藝術精髓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中國傳統美術觀念審美認識和啟示作用.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審美趨向,引導其對真、善、美的完整追求。才能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完善學生的人格,這也是當代藝術教育的方向。
(二)優化課程結構,強調文化傳承美術學。學校藝術教育應當是一種藝術文化教育和情操教育。 一個人不懂得本國的藝術史和世界藝術史。就不能說他懂得藝術。我們要通過加強傳統美術文化的教學.提高學生對美術的理論研究能力.只有把美術傳統理論合理地安排在課程體系中.促進理論與實踐的協調發展。才能激發藝術創造的靈性及膽略;只有正確深厚的思想修養.才能使藝術創造獲得深刻的意蘊及不朽的內涵;只有純真、高尚的人品,才能使藝術品具有高雅、脫俗的品格。
對于多數青年學者而言,要實現這個跨越并非易事,它不僅需要有跳出音樂小文化圈進入國家歷史大文化的宏觀學術視野,更要有扎實的文獻功底和不畏艱苦深入實地考察的學術勇氣。項先生呈現給我們的,其實就是歷史的民族音樂學的研究方法和理念,由此產生的學術意義異常深遠。
首先,它有助于我們更加全面、客觀地看待歷史或當下的各種音樂事像,去表面化和片面化,避免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在專著《山西樂戶研究》中,項先生給學界提供了一種在宏觀把握下的微觀研究,歷時性與共時性相結合的研究,跨學科研究與集體性協同攻關研究等幾種方法相聯合的研究模式。這些全新的研究理念和方法為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條更加有效的途徑,給后學以較大的開示。樂籍制度肇始于北魏,至清雍正元年解體,歷時一千數百年,其間必然形成體系化,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影響也必然是深遠的。但遺憾的是,以往乃至當代的史家對其的研究少之又少。《山西樂戶研究》通過對樂戶的源流、歷史分布、組織形式和文化形態、音樂文化特征以及樂戶對音樂文化傳統的貢獻等幾個方面的考證,揭示出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在大一統的封建樂籍制度背景下有序傳承的歷史脈絡。作者找到了這種制度化傳承的有效方式——輪值輪訓制,并對它進行了詳細的闡述。[2]而作者的獨到之處就在于綜合運用了社會學、民族音樂學、民俗學、歷史學、考古學等多學科方法進行全方位的解讀與剖析。
項先生曾多次在各種學術場合倡導,要高度重視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傳承中這種嚴密的制度化的傳播方式。我們過去想當然地認為民間音樂是由勞動人民世世代代口傳心授傳承下來的,并且這種方式是自然的、無序的。其實不然,一千數百年的樂籍制度所形成的固定的傳承方式,例如宮廷教坊、府縣教坊、府州散樂、衙前樂營等等,才是我國傳統音樂傳承之主脈。這種傳承方式在清雍正元年被官方瓦解后,并沒有真正消失,又被民間音樂悄然接衍,在民間音樂文化中存活。因此,樂籍制度下的傳統音樂文化傳承,好比浩瀚無際的民間音樂大海深處一股宏大的“暗流”。[3]
沿著這一理念,項先生繼續深鑿下去,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大量的研究論文,如《輪值輪訓制——中國傳統音樂主脈傳承之所在》(《中國音樂學》2001年第2期第11-20頁)、《論制度與傳統音樂文化的關系——兼論中國古代音樂史的研究》(《音樂研究》2004年第1期第18-29頁)、《北周滅佛‘后遺癥’——再論音聲供養與音聲法事的合一》(《文藝研究》2007年第10期第72-83頁)、《從<朝天子>管窺禮樂傳統的一致性存在》(《中國音樂》2008年第1期第33-42頁)、《關注明代王府的音樂文化》(《音樂研究》2008年第2期第40-52頁)、《傳統音樂的個案調查與宏觀把握——關于‘歷史的民族音樂學’》(《中國音樂》2008年第4期第1-7頁)、《小祀樂用教坊——明代吉禮用樂新類型(上、下)》(《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第25-35頁、第4期第55-76頁)等等,都屬于這方面的研究。然而,縱觀整個音樂學界,對于樂籍制度與傳統音樂文化傳承的研究仍剛剛起步,有待于更多學者參與進來,做更深入、系統的研究。
其次,有助于我們科學把握音樂小文化與中國傳統大文化之間相輔相成的血肉聯系,避免割裂事物的內在邏輯而孤立地看問題。例如,在中國傳統禮樂文化的研究中,既往的音樂史學家們往往多注重“樂”之形態——音樂本體,而忽略樂與禮之間的對應關系和功能作用?;剡^頭來,文史學者在談及傳統禮樂文化時又往往只關注“禮”的含義與范疇,而對于與“禮”相輔相成、相須為用的“樂”卻淺嘗輒止或干脆避而不談。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除了雙方學者的知識背景使然,還有一個深層次的緣由就是學者們的專業本位觀的影響?;诖?,項先生提出一種從“制度、樂人與音樂本體相結合”的新的研究視角,使人們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
“以樂觀禮”,就是在這種學術理念下導引出來的次生概念。項先生認為,必須將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國家禮制(三禮五禮)與樂的對應、演化與等級關系搞清楚,研究才有意義。只有將國家典章制度下的禮樂樂隊組合、不同場合與不同禮制的關系搞清楚,才能夠真正理解禮樂文化的功能性內涵;只有將雅與俗、雅樂與禮樂的關系加以辨析,并明確各類禮樂的使用范圍,才不至于人云亦云地把禮樂籠統論之。
“以樂觀禮”,只有對禮中用樂的等級觀念有深層把握,明了同一種禮制,哪些等級能夠用樂?明了禮制本身的差異性,才能夠看清楚樂之于禮的嚴肅性和豐富性;只有對國家禮樂如何轉化為民間禮俗用樂的過程作出梳理,并對當下民間禮俗如何承載、接衍傳統意義上的國家禮樂作出合理判斷,才能夠對當下全國各地廣泛存在的傳統用樂形式、不同樂隊組合的內在聯系以及相當數量樂曲的屬性作出合理的解釋。對歷史上國家禮樂承載群體的整體把握是認知“以樂觀禮”的關鍵之一,南北朝以降樂籍制度的存在對于國家禮樂實施的作用是絕對不可以忽略的。對上述問題均需鉤沉稽微、一一廓清,否則,這種論禮樂而混沌的狀況將永遠無法得到徹底的改觀。[4]
換言之,只有對封建禮制的功能與本質,禮與樂對應的內在意涵和互文關系[5]有正確的把握,才有可能建立起普遍聯系的理念,全面客觀地認知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真面目,才能避免孤立地看待傳統音樂文化事像中的某一個案和音樂品種。
此外,在論及古代禮樂制度與各音樂形態的意涵與互通方面,項先生論述頗多,如《當下傳統音樂與民間禮俗的依附與共生現象》(《音樂研究》2005年第4期第5-11頁)、《禮樂•雅樂•鼓吹樂之辨析》(《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第3-12頁)、《中國音樂文化的‘大傳統’與‘小傳統’》(《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第3-10頁)、《以<太常續考>為個案的吉禮雅樂解讀》(《黃鐘》2010年第3期第99-112頁)等,皆屬于這一學術論域中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學術成果。
再次,有利于拓寬本學科的研究領域,夯實本學科的研究基礎,推動本學科的健康發展。一門學科欲獲得全面發展,需要有一個艱難的歷時性過程,需要幾代甚至幾十代學者的共同努力方能完成,期間肯定會面臨新舊觀念、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抉擇與揚棄。音樂學學科的發展,必須引入他學科的研究理念和方法論,以更新和壯大自己的學術生命。
以音樂史學為例,楊蔭瀏先生的《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距今已逾半個多世紀了,近三十年來,我國音樂史學界無論在研究理念還是具體的方法論上都實現了根本性的更新,并取得了豐厚的研究成果。但是,問題隨之而來:當“傳統遭遇現代”,當原有的研究結論與新生的研究理念和成果PK,當傳統的研究理念和方法已經無法把握愈來愈多的學術事像,無法對新生的學術難題[6]作出合理的闡釋時,我們該如何抉擇?正如項先生在《由音樂歷史分期引發的相關思考》一文(《音樂研究》2009年第4期第15-18頁)中指出的那樣,音樂史學在20世紀80年代之后多學科視角的理念增強,從而導致了對本學科發展的重新審視,特別是考古學、文獻學、地理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等學科對音樂史學發展的貢獻尤甚。接著,作者談到關于“重寫音樂史”的話題,認為既有的音樂史學論域只是將音樂作為審美、欣賞的意義,而弱化了中國歷史上音樂既有的社會功能性和實用功能性的豐富內涵。如此則很難反映中國音樂在歷史語境下的整體樣貌,諸如音樂的存在方式、國家禮樂的上下貫通、民間對于國家禮制中吉禮理念與國家禮樂中禮儀用樂的重新組合與拼裝、在“為神奏樂”理念下相當古老的音樂形態可能近乎原樣承繼于當下。項先生建議從社會整體把握的視角,以國家禮制下的多功能性用樂為主線寫出一部中國音樂文化史——國家樂籍制度背景下的封建禮樂文化史。認為對樂籍制度和制度下群體承載的探研,應該成為一個相對長歷史時期音樂史學把握的重點。
在此理念下,才能夠認知傳統社會中主導層面制度下創樂和用樂的整體一致性和體系化,繼而看到在這種一致性前提下所具有的動態延展性和差異性。項先生指出,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展開,并呼吁廣大有志之士“群起而攻之”。
以人性假設為價值前提的角度來看,學校管理過程是管理者通過展開的一系列管理職能,使主客體在相互作用中實現以育人為中心的目標,在各個方面規導與教化著未成年的人。學校管理應成為一種強調人性中的應然層面、合乎人本性的人道管理。首先,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是腦力與體力勞動的結合,具有復雜性、情感性、潛在性等特點,學校管理活動應實施符合人性的、激發工作熱情的管理模式,盡可能滿足教育工作者對尊重、理解、支持等精神上的需要。其次,受教育者具有不同的個性心理特征及身心發展規律,這要求學校管理在尊重必然法則的同時,尤其注重人性的特征,以人性的存在為基礎,以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為準則,盡可能了解人的需要、情感和行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從管理背后的倫理價值選擇來考察,任何一種管理制度和行為的背后離不開深層的倫理和價值的選擇。管理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決策是整個管理活動的核心。學校管理中,常常會出現不同價值之間的差異和矛盾。在不同的價值選擇中,即可能存在雙方平衡的支點,也可能會包含著尖銳的價值沖突。學校決策的依據、學校管理的理念以及學校管理方式的確定都離不開價值的選擇。因此,如何更“好”地抉擇,體現價值沖突中的“合理”與“善”,要彰顯學校管理中的倫理意識和道德目標,以價值觀、倫理準則和規范作為決策的依據和指導,解決管理過程中不同價值選擇之間的沖突,使其符合評價主體的倫理道德取向、倫理追求,從而使學校管理活動具有可行性與科學性,促進學校管理活動的不斷進步。學校的倫理管理并不是一門純粹的技術科學,它與心理、價值、觀念、文化有關。彼得•杜拉克認為,“管理是一種社會職能,隱藏在價值、習俗、信念的傳統里……管理也是文化,它不是無價值觀的科學。”民族文化會影響管理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和全方位,使其體現獨特的民族特色和精神。學校倫理管理中的道德價值向度和公共倫理精神與本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價值、信念息息相關。在某種程度上,我國的國民有著與西方不同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經過五千多年的文化洗禮,中華民族文化根扎于人們的思維、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中,形成了中國人的國民性格。在這樣的民族文化背景下研究學校管理,需要我們深入了解我國管理文化底蘊,實現適合中國文化的學校倫理管理。
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管理哲學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倫理型文化,又叫“崇德型”文化。在中國的倫理文化形態中,以重倫理、倡道德為原則的倫理思想和行為追求,貫穿從先秦孔孟一直到宋明理學、陸王心學,融匯在中國傳統的哲學、政治、教育中,始終處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地位。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不同,其本質是生命文化或修道文化,是生命體驗和直覺感悟的結晶,回答的是人類自身以及人與宇宙萬物的相處之道和終極關懷如何解決的問題,強調的是人與自然圓融無間整體互動的和諧理念。張岱年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一以貫之,即中國傳統文化重視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統一。程思遠根據這種強調和諧與統一的特征,將中國傳統文化稱為“中國和合文化”,并認為“中華民族已經形成了運用和合概念與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研究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關系;研究人的身心統一規律和養生之道的文化傳統”。張立文則開創“和合學”,并認為和合學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和”為價值取向的反思,“和”與“中和”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即“中”是宇宙萬物的根本。“中”是陰陽和合的結合點,是宇宙萬物的能量信息相互轉化的必經途徑和孕育萬物的能量來源,也是宇宙萬物運行的根本法則和相互作用的力量平衡點。人道治理必須知中、守中、體中、執中、用中,從而建中立極,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宇宙元氣能量,才會實現人內在的心身和諧和外在的天人和諧。“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即“和”是亨通天地萬物、人間萬世的宇宙真理。世間萬物包含著差別、矛盾和沖突,這些概念突出了事物內部之間排斥、對抗等方向,卻不能表達世界或其中事物的本然狀態,即多樣性的統一、有機的聯系和秩序。“和”意味著從沖突到融合,內涵各種成分升降相蕩的能動性和生命力。“中道和合”是“中”與“和”體現在認識和把握管理運作過程的方法論。“中道和合”即無差別、無偏倚的至理。它強調在不偏不倚中尋求恒常之道。致中和,以使事物不同因素之間的沖突相互融合。它是管理的最高原則和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中道和合”揭示“中道”之和首先要用在修身做人上。“中道”是仁智雙修,是內圣與外王相統一的大道。孔子認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無論是修身做人,還是治國平天下的管理過程都是修道的過程,都是自度度他、化育群倫的過程。要做到“性之德,合內外之道”,內養與外用不二;其次,世間萬物的生存和發展都是在中和平衡狀態下完成的。“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一陰一陽才成其為道,偏執一端就遠離道,唯有執中才是成事正道,是為“中道”。管理要做到全面辯證地認識分析分歧,把握管理過程的適度性、合理性,在思成并舉、嚴寬相濟中獲得和諧。最后,孔子強調“時而中”,“中”不是空間位置,而是一種狀態。它是動態的,即能夠隨著時空條件的變化而遵循“中道”原則。宇宙萬物,千變萬化。在管理中做到“從容中道”即嫻熟地駕馭事物發展變化的“中道”,體現出“得其圜中以應無窮”的灑脫與超然,游刃有余的管理智慧和管理藝術。
三、啟示:從“中道和合”看學校管理的倫理準則
《論語•子罕》中有“扣其兩端以竭焉”是孔子“中道”的核心思想。其“兩端”關系非兩級對立、非此即彼,而是在變化中保持兩者動態平衡的狀態。在管理中體現出一種由“中和”而產生的合力,使兩級復歸于“中”。在管理活動中,處于“兩端”狀態,以期達到平衡狀態有管理理念、管理過程、管理方式等各方面。本文以尋求學校管理的內在管理哲學為要義,故選取體現學校管理者、管理境界、理念以及方略倫理性的四個方面:“正己正人”、“義與利”、“天與人”以及“乾與坤”進行闡述,并非“中道”思想在管理中的全部體現。
(一)正己正人
中國文化強調“性之德”乃“合內外之道”。“正己正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人與己”不可分的系統整體的思維方式基礎上的。儒家認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個正己正人、“修己安人”的過程。這種以“內修”推動“外治”,由“內圣”達到“外王”。通過“修己”達到安人目的的管理思想,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中國管理哲學的邏輯起點。《大學》提出“三綱領”把“內圣外王”具體化。“三綱領”,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發揚德性;“親民”即推己及人,以己之德教化大眾;“止于至善”即達到仁的至高境界。“正己”與“正人”就是強調通過管理者道德威望的樹立,在無形中影響被管理者,成為普遍的社會行為規范和社會公理解釋體系,并內化為每個人的行為準則,從而達到安穩和諧的狀態。在學校管理過程中,學校管理者要依據倫理道德規范,加強自我心性的修養與管理,做到率先垂范、“上為下效,君行臣甚”,用示范與表率作用帶動影響學校成員,把“修身”視作學校管理工作的一種重要管理手段、首要任務和主軸內容。
(二)義利之辯
中國儒釋道三家都對無形的人的精神層面有著無限的熱情。他們都重視心性之學,其立教弘法的宗旨,都是為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始終把管理的最終目的和最高境界,定位于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合于“道”,把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作為人道治理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境界”同“功利”的區別,在于德性升華與欲望滿足這兩種不同的人生價值取向的分野。儒家認為境界與功利、“以政為德”的管理價值觀與管理成效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因果關系。這種對功利的關注,不在個人利害得失之計較考量,而在萬民之憂樂、國家天下之安危的縈懷牽掛,因而管理是在現實中蘊含著理想,在功利中體現著境界。學校管理是一種有效的、動態的活動過程,是以取得最大化的辦學效益為目標的有效活動與動態過程的總和。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功利與人文的權衡與把握這一倫理原則,存在并體現在學校管理者的管理境界上。管理境界即管理者的思想境界,體現了管理者對管理本質、發展規律的把握,并反映在管理方法中。“大學之道,止于至善。”即明明德與親民實行到至善之境,才算成就大學之道,即圣人之道。正所謂大道至簡,“至善”是學校管理者修己的最高境界,也是學校實行人文管理的極致體現。學校管理者在處理功利與人文的關系時,應當從“至善”的層面著手,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體現人文色彩,挖掘師生的內在潛質,實現師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升,使學校管理在取得辦學效益中體現著“至善”的最高道德境界。
(三)天人合一
中華民族先哲對人的認識,是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運用“精氣”或“元氣”理論,去探索人類生命的起源或構成,是從生命宇宙發生學意義上去說明人與萬物的關系,揭示人類在自然宇宙中的地位和價值。因而,中國文化的重人,是帶有根本意義的重人。從“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出發,古人認為“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人們的愿望反映了自然法則運行的趨向,是天意所歸。但是,人類不能也無權排斥、宰制、征服萬物,應主張“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國文化強調通過贊化育、參天地,實現“天人合一”。把“天人合一”觀念運用于管理實踐主要把握:“天地之性人為貴”,確立與保障人的主體性、人的獨立價值與尊嚴,人道治理和天道運行相和諧,與自然相和諧。學校管理首先是對人的管理。為了實現教育精神和人文價值,管理者必須重視人性中的應然層面,滿足人對個性、尊嚴、潛能的發揮的需求,全方位、深層次地實行合乎人的本性的人性化管理,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其實質是重視人的發展,將個體的全面與個性發展、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養成統一起來,正確認識人的價值,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充分開發個體的智能。“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學校建設中得以實現的關鍵就在于:如何體現人生的價值觀,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從而提升人的生命質量。這也是學校管理者必須具有的觀念。其次,學校是一個開放系統,學校管理活動必然與相關的外部環境發生聯系。如自然、社會、政治、法律等,組成“管理—環境”的互相作用與制約的動態系統。學校環境影響學校管理功能或程序,進而影響學校管理功效的發揮。學校管理者在管理實踐中應自覺認識與把握學校外部環境的變動及其發展趨勢,溝通協調外部社會教育資源、家長等,協同搞好教育。
(四)乾坤相合
“乾”與“坤”,入于“八卦”之中,列為《周易》之首,是我國最早的文字與概念之一。一般代表天地,陰陽。萬物存在最根本的力量就是宇宙間生生不已的陽剛之氣。這就是“天道”,也是太極陰陽的生生不息的運動之道?!吨芤住氛J為世間萬物皆由陰陽構成,陰陽相合,互動互補,相反相成。因此,自然界萬物和諧發展的本質是陰陽和諧。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內外結合、主客兼顧、進退有度、張弛與時、管理與倫理、理性管理與人性管理都在乾坤之列?!峨s卦》開篇道:“乾剛坤柔”。剛柔構成乾坤的基本內容。乾坤相合體現在管理上表現為“剛柔相濟”。在學校管理中體現為理性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的和諧統一。“剛”體現在制度方面。學校管理過程中,要保持學風剛性嚴謹以及制度的明確性與可遵守性。此外,還要注重學校環境和整體設施的氛圍,擴大并延續學術氛圍,在對學校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同時,保持其審慎嚴謹的治學態度。“柔”體現在管理層面上,凸顯育人的管理內涵和人性化管理的韌力。柔性管理不是軟弱的管理方式,而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每一名學生利益訴求的空間,讓學生充分融進管理體系中,實現他律自律的結合,從而保障優質的管理效果。任何單一的方式都不足以為當代的通識教育提供完整的服務。這就要求學校在實施時充會結合校內的實際情況,在權力與非權力之間,理性與非理性之間找到平衡點,制定制度規范和文化約束機制,尋找能同時體現柔性管理,又實現本校特色的運作模式。通過張馳有度的管理方式,形成平衡及理性的教育管理模式。
四、融合:中國傳統管理文化的超越
人是中國現代社會發展中最為重要的,人自身是獨立的個體存在,因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識和感情,同時人因為需要存活在社會中,故而形成了團體,擁有了屬于團體的意識和感情。由于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文化素養、道德觀念,所以在進行現代行政管理是就會遇到很多復雜的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傳統文化與現代行政管理進行有效的銜接來解決遇到各類問題。無論傳統文化的治民思想還是現代中國行政管理的治民思想,都離不開人民,要借助于傳統文化來規范、約束人民的行為,讓人民有社會正義感,積極投身于現代化建設、家庭事業中去,提高社會發展。
二、傳統文化在行政管理中的影響因素
1、傳統文化在行政管理思想中的反映
西方國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是現代行政管理的發源地,在行政管理中注重的是時效性、制度性、規范性,具有較強的制度性和規范性,由于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的管理思想多是剛柔并濟,提倡傳統的仁政,同時又強調法制,用道德和法制共同來治理中國的行政事務。中國一直強調要建設和諧社會,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一直是以禮待人,以禮安邦,凡事都是講究個情、理、法。講究人情是中國行政管理的一大特點,這與傳統文化中的孔孟思想有莫大關系,儒家思想提出的仁政就是讓凡事都講情理,不要追求苛刻的法律,在行政管理中有情有理。在現代中國行政管理中,工作者同樣以傳統文化中的正己化人來進行管理,管理的根據更有文化底蘊,讓管理更有人情味、更加融洽,不刻薄呆板。
2、傳統文化在行政管理目的中的體現
管理目標的設定往往是與利益直接掛鉤的,這樣就使得管理目標變得狹隘,管理目標的制定應該是要符合現代化社會發展進程的,要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要符合人民權益保障的,同時也要符合科學發展觀的,以此來實現中國夢,讓中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在制定管理目標的過程中,不能只是為了眼前的利益制定相應的管理目標。傳統文化有許多與現代中國行政管理相通的地方,尤其是儒家思想對現代中國行政管理的影響,讓行政管理目的更具人性化,不在只是可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更多的是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更適合可持續發展的管理目標制定。當管理受到法家影響時,管理目標就變得更為謹慎,具有較高的規范性,并會因為蠅頭小利而降低管理目標,堅持遵守規范性,拒絕越雷池半步。當管理目標受到道家影響時,管理目標就變得更具備道德性,堅持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制定具有道德性的管理目標。
3、傳統文化在行政管理方式中的運用
傳統文化對中國行政管理的影響在于,傳統文化必然要與管理過程進行相融合,這是根據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要求所進行的。中國現階段社會發展過程的要求就是進行和諧社會的發展,這就相當于道家思想所提出的“無為而治”,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將更多的實至權利下放到個人手中,這樣會更為有效的發揮各個環節的管理機制,更為有效的提高整個管理過程的能力,進而提升管理的實際效果。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強調“人性可朔”人的性格都是會根據周圍的人或事物發生改變的,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運用的方式是完全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的,所以在管理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根據不同事件的特性進行具體的管理措施。
4、傳統文化對人民群眾的管理背景
古代選拔人才通常是通過科舉制,同時以舉孝廉、推大儒來進行國家人才選拔和召集。讓這些人才參與到國家的行政管理機構中,讓這些賢明人才發揮自己的才能服務于國家,服務于人民。兩千多年前的孔孟提出的儒家思想就是提倡“舉賢才”來治理國家,讓有德有才的人來進行國家的行政管理。傳統文化中還提倡儒家的仁政思想,治理人民群眾要合理利用道德和法制來管理人民群眾,讓人民處于一種德、法結合的社會,在這個環境下約束自己的行為,樹立正確的人格。傳統文化管理人民的背景同樣適用于今天中國的行政管理中,也為中國的行政管理提供了文化依據。借古通今是完善現代中國行政管理的有效途徑,當代中國的行政管理更應德、法相結合,在社會樹立一個充滿正確價值觀的大環境,讓人民群眾自律,有正確的價值觀。同時行政管理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法制,制度性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人民的權益,最大化有利于實現民主國家。
5、傳統文化在行政管理中的負面遺留
傳統文化中也存在一些客觀問題,比如重形式,輕效率;重權利,輕人民;重等級,輕民主;在現代中國行政管理中這些情況屢見不鮮,新聞報道的釣魚執法、、效率低下、營私舞弊等。這些傳統文化負面的遺留都與中國現代行政管理相悖,在現代行政管理中要摒棄這些,學習傳統文化中好的方面,提倡德政,讓人民生活在一個和諧的社會之中,更好地發揮行政機構的效能,才是社會進步與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中國是世界的一員,要時刻緊跟世界的變化,同時也要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尋找自己的發展方向,在全球競爭日益激烈保持快速穩定的發展。
三、結束語
一、從儀式崇拜到“德誠于中”
傳統中國最初的禮儀文化根植于古代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古代中國的農業生產要求順天應時,順應自然規律,故而出現了“天人合一”思想。人們賦予“天”某種道德性的品質,上天有“好生之德”,這就要求人們“以德配天”。最初的祭祀禮儀行為和對祭祀儀式的崇拜實際上表達的是對“天”的敬畏與崇拜,并發展出天尊地卑、本末有序的思想。農業生產方式導致農業定居生活的形成,定居生活要求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安排也是為了順應農業生產的需要,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必須順應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才能夠保證人們的生存需要,因此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必須效法天道,以德配天,做到上下有別、尊卑有序,每個個體各得其位、各司其職[1]??梢?,當時的禮儀文化實際上是為了保證中原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也順應了人們對和諧社會秩序的向往和追求。古代中國的禮儀文化事實上是被當時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所規定的,在客觀上保障和促進了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到了夏商周時代,由于政治生活的廣泛存在,原本屬于社會規范的禮儀文化滲透、蔓延到政治領域,以尊卑貴賤親疏為主要內容的禮儀文化逐步發展成為一種意識形態,“周禮”就具有意識形態的功用。這種意識形態在維持政治秩序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維持了社會秩序、規范了家庭及個人的行為。春秋戰國時代,人們改造自然的“人力”和“人為”因素增強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突破了原先的尊卑秩序,諸侯國之間的固有格局也發生了改變,出現了社會動蕩、禮樂崩壞的局面,原先的禮儀文化只剩下了繁瑣的儀式和復雜的程序操作。為了重建社會秩序,孔子提出了恢復“周禮”的主張,意在恢復周代意識形態對政治和社會生活的規范,恢復上下有別、尊卑有序的傳統秩序。孔子提出的恢復“周禮”,不只是在禮儀形式上回到以前的外在儀式上,還為外在的儀式注入了思想內涵,即把“仁”納入了傳統禮儀文化之中?!叭省笔恰岸Y”的核心,“禮”是“仁”的外在化和具體化,“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也”(《論語•顏淵》)??鬃映缟械抡?、追求禮治,“禮治”的目的是“德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孔子理想的社會是外有禮樂、內有仁義,禮追求社會秩序,樂追求社會的和諧適中,二者的有機結合就是“以禮節和”。禮樂是手段,德政是目的??鬃诱J為重建社會秩序要做到“正名”,即做到“親親尊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個人按照禮的要求定位自己的社會角色,各司其職,“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禮記•曲禮上》)??鬃犹岢龅亩Y制思想還表現在做人做事講究秩序和規范上,體現在個人行為上。在做人方面,孔子提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在做事方面,孔子提出“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季氏》)。體現在處理君臣關系上,“君使臣以禮,臣事臣以忠”。在構建社會秩序上,孔子提出“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孔子在傳統中國禮儀文化方面的貢獻,是在傳統的禮儀儀式中充實了“道德”和“仁義”等思想內涵,使外在的禮儀行為具有內在的精神靈魂,“禮行于外,德誠于中”“德輝動于內,禮發諸于外”(《禮記》),把對外在儀式的崇拜發展為對內在道德的信仰,并追求外在儀式與內在道德精神品質的和諧統一,使外在禮治的強制性走向了內在道德信仰的自覺性。比如孔子曾反問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意思是說,難道僅僅玉帛、鐘鼓就是禮樂嗎?所以孔子提倡節儉,“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論語•子罕》)。“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禮儀只是外在的形式,孔子是要人們通過外在的禮儀表達內在的道德誠意[2]。“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論語•八佾》)
二、中國傳統儒家禮儀文化的道德性本質
孔子提出的恢復“周禮”,讓統治者服從道德規范并遵從一系列的禮儀行為,以此垂范天下,從而達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也就是恢復周代和周代以前最高統治者作為道德楷模的理想統治模式。在西方社會,柏拉圖最初追求的理想國是讓哲學家成為國王,讓“哲學王”統治整個國家和社會,也就是讓品質優秀、道德境界和智慧高的人來統治社會,這與孔子的德治思想是一致的。但是,經過在西西里的敘拉古實驗,柏拉圖的政治設想遭到了失敗,當發現自己的理想國模式在現實中行不通時,他改變了以前所追求的哲學家當王的最高理想,轉而求其次,也就是轉到追求“次優狀態的國家”的主張,那就是依法治國,實現法治烏托邦,也就是通過法律來規范人們的日常生活,從而實現治理國家的目的。他認為法律是實現國家正義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法律篇》中他這樣寫道:“人類必須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則他們的生活將像最野蠻的獸類一樣。”[3]柏拉圖的這個轉變非常重要,表明他從推崇以德治國到依法治國的轉變。正像柏拉圖設想的那樣,西方社會的德治與法治最終走向了分離和分裂。在個人行為方面,內在的修養和外在的表現可以不一致,甚至在思想上可以犯法,但只要在行為上不違反法律規定即可。西方社會的與世俗政治最終也相互分離開來,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世俗政治可以用外在的強制手段進行管理,而則通過個體內在的修養和規范達成,二者不相互干涉。這是西方國家社會治理的特點之一,與中國崇尚德治、禮法并重的傳統治理模式形成對照??鬃右苍谝粋€小諸侯國魯國實驗過他的崇尚道德、以禮治國的思想,和柏拉圖一樣,最終也沒有實現他的政治抱負。與柏拉圖不一樣的是,孔子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最初的理想和信仰,一直在堅持著他的“德政”理念,這使得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一直崇尚德治和禮治,而沒有轉向法治??鬃雨U發的“禮儀”不僅是指個人的行為規范,還包括家庭、家族、宗族,乃至整個國家的行為規范,所以“禮儀”是上下貫通的,可見孔子所倡導的禮儀文化體現了一種整體觀,這是把道德信仰與日常行為規范結合起來的表現。筆者認為,孔子的禮治思想更傾向于德治,他所倡導的禮儀規范既是一種外在的行為,更是一種內在的品質,內和外是一體的,不是分離和割裂的。他所強調的“禮儀”是由內而外的道德行為,道德與禮儀是貫通的??鬃右院蟮拿献觿t有舍棄外在禮儀形式,追求內在“仁義”的傾向,把禮儀內化為心理情感的準則[4]。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法家思想,法家強調外在的強制性,儒家側重于內在的道德自律,并強調內在的道德信仰要與外在的禮儀行為和諧統一。事實上只有內外合一才能夠實現天下大治的目的,這導致后來中國在治理社會上出現儒法并重的局面。前期儒家思想,也就是先秦時代的儒家思想是主張內外兼顧的,但是到了宋明時代,外來佛教主張內在的心性修養,強調向內求而不是向外求的修行路徑,使儒家也開始追求內在的超越,這就使得傳統的儒家禮儀更加注重內在的自省和自律,強調由內而外的思想行為規范和道德法則。所以傳統儒家禮儀文化更強調個體的內在規范及內在修養,而非僅僅看重外在的形式和儀式。
三、中國儒家傳統禮儀文化的當代價值
即便沒有這樣的報告,人們從身邊的環境和新聞中,也能感受到當下經濟方式給全球自然資源和環境帶來的壓力。如果把地球比作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超級巨輪,它早已嚴重超載,人類正在逐步耗盡這艘巨輪上儲存的自然資源。報告顯示,在情況最嚴重的熱帶地區,地球生命力指數在40年內降低了60%,熱帶淡水物種減少了近70%。人類追求的現代生活方式,正在讓這艘巨輪帶著人類駛向一條無法預知前景的不歸路。
雖然如今人們都在倡導低碳的經濟方式,降低每個組織和個人的生態足跡,但由于這些生活理念沒有相應的文化和價值基礎,在現實中很難得到民眾的普遍認同。只靠科學數據,是極難讓人們自愿選擇一種新生活方式的。要想建立新的生態倫理,必須從文化上去重新理解人類與地球的關系,只有當這種認知有足夠的力量形成新的文化共識,形成一種文化潮流之時,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生活方式的選擇。
在傳統文化中,有大量的文化和哲學資源,能成為創立今天生態倫理的思想源泉。無論是儒家的“天人合一”,還是道家的“道法自然”,處理的都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梢哉f,中國文化最具超越性的智慧,就體現在人對自然和萬物生命的尊重上。熱愛生命與敬畏自然,一直是中國人修養和天性的一部分?!兑住氛f“天地之大德曰生”,因天地萬物對人有養育的恩德,人會發自內心地對天地萬物懷有感恩之心。儒家文化也是一種生命文化,對“生”的珍視體現在每一個層面,不僅尊重人的生命,也同樣尊重天地萬物甚至日用之物的生命。
古人將人與人之間的買賣或往來稱為“生意”,它原本的含義,就是在提醒人們在做一切事情時,都要關愛與尊重“生”的含義,體現“生”的價值。程頤曾說“心譬如谷種,生之性便是仁也”,在儒家看來,“仁”的最重要的內涵就是“生”。所以人的一切生意,也就是一切活動,是要以不損害人或世間萬物的生命為前提的。所謂仁行,主要也體現在對生命的尊重上。有“生”,才有“生意”,維護一切事物的生命力,是古代各行業人的一個基本操守。孟子說“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認為天下萬物只有一個本源,你珍惜了天地和世間萬物,就等于保護自己的生命本源。
《中庸》更是明確提出,只有平等看待人與物,兩者的關系才能趨于和諧?!吨杏埂飞踔涟选氨M物之性”放在“盡人之性”之上,“盡”的意思就是實現。人想實現自己的本性,就要讓萬物實現自己的本性。如何“盡性”,也就是“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薄R馑际牵喝f物同時發育而不相互妨害,各種規律同時運行而不相違背。人與物的價值平等觀,是儒家世界觀的一個重要基礎。人與物只有實現了共存而不相害,也就是一方的發展不能以損害另一方為代價,才是人類生存的一種理想境界。荀子說的更為直接:“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而王陽明認為,人不僅要對鳥獸之死、草木摧折要有不忍之心,對于瓦石毀棄,也要有顧惜之情。這種對生命的尊重,已超越了通常所說的生命。在傳統中國人的觀念中,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種天人合一、物我共生的境界,像朱熹說的“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用今天眼光看,這些觀念無疑蘊含著非常前沿的生態倫理與生態良知。儒家把人格平等觀推而廣之,擴展到所有生命乃至一切事物。這種思想為傳統中國人的敬畏生命提供了深厚的哲學基礎,所以傳統中國人極少把自然看作可供掠奪的資源。在生活中,恃強凌弱或貴己賤物,也會被看作是缺乏修養的表現。這些傳統觀念,無論是對控制人類的生態足跡,還是重建一種新的生態倫理,都是一種極為豐富的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