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1 16:56:33
序論:在您撰寫高校信息化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審計信息化 審計信息化教學 高校教學創新
一、引言
審計信息化是指信息技術與傳統審計相融合后產生的新型審計(計算機審計),不僅包括審計人員為了實現審計目的,采取必要的審計程序,運用計算機審計技術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信息系統進行收集審計證據等以及對其合規性進行審計的工作。這種新型審計具有一個信息化的過程。截至目前,審計信息化的進程時間并不長:如果將1990年山西省審計局開發的工業企業財務收支審計軟件首次通過審計署鑒定并投入使用視為計算機審計開始(因為無審計軟件根本不可能進行計算機審計)時間很短;若將1999年會計信息化的提出視為審計信息化開始(因為會計信息化即要求審計信息化),只有短短幾年時間。雖然現在已有十余種審計軟件通過了審計署組織的鑒定,并在全國推廣使用,但審計信息化水平還不高。因此,要加快審計信息化的進程,提高整個審計信息化的水平。若審計信息化水平不高,則社會經濟發展就要受到影響。高水平的審計信息化將極大地發揮審計的監督作用,最大限度地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然而,審計信息化對審計人員的能力要求更高,也使得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對象的了解必須更加深入、全面。基于審計信息化對人才的高要求,當務之急就是需要高校培養更多的高級審計人才;具有扎實基礎、知識面寬、素質高、能力強、適應性好、就業競爭力強的復合型人才。顯然這一教學是高校的朝陽教學課程,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及需求。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審計信息化教學還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需要,開設課程時間短,教學內容不統一、要求不一致,效果不理想。審計信息化教學應該如何迎接審計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面臨會計信息化的挑戰,帶給審計全方位的沖擊,就高校審計信息化教學應如何進行改革等問題,需要認真思考和探索,并加以解決,從而進入高校審計信息化教學發展的新時期。
二、高校審計信息化教學現狀分析
(一)師資素質 雖然這些年學校教師成分大有改觀、素質大有提高,但就會計審計專業的教師來講,較缺乏信息技術,滿足不了審計信息化教學的需要。另外,信息技術對會計審計專業教師來講,往往會感覺勝任不了審計信息化教學,不易達到較高水平,這樣不盡如人意的教師素質,短期不會有太大變化。一般而言,年輕教師應該能夠較快經過進修,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適應審計信息化的教學要求,從而解決師資素質問題??墒情L期以來高校的教師機制惰性太大,以致審計信息化教學的師資素質不會很快得到提高。
(二)課程設置 目前高校審計信息化課程設置存在著差異,且每位教師又都有自己的思路,這便導致其課程教學的差距較大。各校對于審計信息化這門課程設置的目的和培養學生的目標是什么,應該安排哪些教學內容等一系列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然而任何一門課程在安排教學內容之前,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就是要明確設置這門課程的目的,目的不一致必然造成教學內容的不統一,教學內容的不統一就會教學作用不一樣,教學作用不一樣培養審計信息化人才的水平也不一樣。由此可見,課程設置很重要。
(三)教材編寫 雖然目前審計信息化方面的教材暫時出版了一些,但還是跟不上教學的需要。有些教材編寫偏重計算機程序設計,大部分都是各種程序子模塊,輕審計技術和自身特點,不符合實際審計工作情況。從審計角度考慮,如內部控制、崗位設置、權限劃分、審計步驟、過程等方面的內容涉及太少,這樣不利于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按照審計自身要求和準則較快地進入崗位角色。
(四)教學內容 對審計信息化教學,有的內容簡單,理論脫離實際,往往僅停留在“紙上談兵”,與實際審計的需要相差甚遠;有的教學內容滯后,跟不上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趨勢,還把重點放在計算機操作上面,這樣很難把最新的審計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有的教學內容缺少教學設施的配套支持,如開設了《計算機審計》課程,但由于計算機設備缺乏等原因,學生的實際操作機會得不到有效保證,計算機審計軟件就接觸得更少,更談不上在教師指導下全過程地運用一種審計軟件進行審計教學內容的實訓。
(五)教學方法 審計信息化教學基本上沒有改變傳統的做法,授課方式仍然很單一,主要是教師課堂講授,很少安排審計信息化案例教學。教師講課無新意、學生聽課無興趣,更不用談互動交流了,“教”與“學”嚴重分離。教學方法和手段跟不上信息技術發展步伐,即使采用多媒體教學,也僅是最簡單的PPT應用情形,如此教學方法與審計信息化本身緊跟信息技術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
(六)教學實踐 審計信息化教學與實習經常不同步,以致教學實踐效果受影響。課程安排的不合理,也擠掉了教學實踐的時間,從而使得實踐環節總是流于形式,即使有效果也不佳。教學實踐基地也是各高校審計信息化教學中容易產生的問題,因會計師事務所等審計界與高校聯系松散,缺乏長期固定的合作關系,致使審計信息化的實踐教學環節沒有穩定持久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支撐。
三、高校審計信息化教學的建議
(一)審計信息化教學的教師應加強自身學習 審計信息化的理論知識與信息技術都在不斷地發展,過去那種僅靠教科書上的知識和技能,學生努力學好就能受用終生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F有的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應不斷加強學習,改變自身的知識結構,做到“一專多能”,跟上信息經濟時代的發展步伐。不過,教師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尤其是要深入掌握計算機審計的運用,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教師晉升往往以發表文章多少作為主要依據,這種導向致使不少教師不愿涉足審計信息化領域。因此,學校應為那些有基礎且熱愛審計信息化教學的教師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盡快從傳統“專業型”角色轉變為具有一定信息技術素養的審計信息化教學的合格教師。
(二)審計信息化教學的課程設置內容應符合人才培養的要求 為適應這一需要,高校普遍開設了審計信息化的相關課程,并作為主干課程來安排學習?,F實的情況是審計信息化教學的課程設置內容大相徑庭:有的把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放在首位,注重學生使用審計軟件的技能技巧及熟練程度;有的側重講授審計軟件的原理、設計,注重培養學生開發審計軟件的一般能力;也有的既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審計技能,又要求學生掌握審計軟件的結構原理、開發方法。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開設審計信息化課程的歷史太短,各高校對此課程的認識存在差異,以致該課程設置的教學內容缺乏統一的標準;再加之任課教師自身的偏好,選用不同的教材,即使用相同的教材,各任課教師也可按照自己的想法選擇授課內容。顯然,這些都影響了審計信息化教學的要求,不一定能達到審計
信息化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因而,審計信息化教學的課程設置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審計信息化的發展需要,適應國家、社會對審計信息化人才培養的要求。
(三)審計信息化教學要采用融審計與計算機技術于一體的教學方式 審計信息化教學不是簡單的審計內容加計算機內容的教學,而是融審計學、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管理學為一體的交叉學科內容的教學。然而,審計與計算機畢竟是兩個跨度很大的學科內容,以致長期以來采用的是“兩張皮”的教學方式,即審計信息化課程分別由審計教師和計算機教師承擔審計課教學和計算機課教學。這樣,計算機課程的教師不懂或很少懂審計知識,教審計課程的教師又不懂計算機在審計工作中運用的原理,造成審計信息化教學達不到要求,致使學生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不會針對本單位的具體情況進行計算機審計工作。因此,審計信息化教學要采用融審計與計算機技術于一體的教學方式。
(四)審計信息化教學應大力加強教學實踐 有些趨于老齡化階段的教師雖教學經驗豐富,但對新的計算機審計知識缺乏深入了解,而大多數年輕教師往往是知識結構新但在審計實際方面接觸少,更是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的審計信息化的教學實踐,這些都是造成學生所學理論不能及時融合到實踐中去的原因。再者,沒有安排與審計信息化課程配套的隨課上機實習、課后實踐、課外實訓等實踐課程,而恰恰是這些課程的設置及上機實習、社會實踐,對培養學生的實際審計操作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信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審計信息化教學中,要大力地加強教學實踐,以提高教學效果。
(五)改變單一的教師“一言堂”教學方法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教師和學生之間教與學的互動關系,把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結合寓教于樂的多媒體手段,大力提倡啟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案例教學、研究性教學等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綜合運用上述幾種方法,首先對實例作一些啟發式的引導提問;然后鼓勵學生對報表進行積極的檢查,提出問題、分析討論,并盡可能地找出一些錯漏弊,形成審計工作底稿;最后教師作總緒性指導,使學生得到審計方面實質性的訓練。用這種方法進行課堂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實際審計的能力。
四、高校審計信息化教學創新
(一)教學師資創新 審計信息化教學創新,教師的作用是首要的。在審計信息化教學中,學生作為主體如何進行自我構建知識學習,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著教師的指導。如果無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就等于放棄了教師教學的責任。應該從樹立新的教學觀念,培養新的審計人才等多方面來要求和考察教師。審計信息化教學是跨審計學、會計學與計算機學跨度很大的學科內容的教學,這給擔任該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很大挑戰。但目前審計信息化教學的師資狀況是:有些教師擅長審計或會計專業,有些教師擅長計算機專業,他們在知識結構上不完整,要么審計知識不熟悉,要么軟件知識太缺乏。因此,高校應從長遠著想,加強對教師的進修培養,采用多種形式鼓勵教師提高素質,不斷充實新知識、新技能,不斷在教學中創新,學會運用創新思維進行教學,這樣不僅會有效地提高審計信息化教學效果,而且還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創新表率作用。
(二)教學思想創新 審計信息化的發展,要求高校在高級審計人才的培養上要做出相應的反應,其培養計劃要適應社會對高級審計人才的要求,不能融于會計人才一起培養。由此,審計信息化的教學思想就應該有所創新,不應該按傳統的方式與要求來進行審計信息化教學。傳統那種培養審計人才的要求融于培養會計人才要求之中的做法,使培養審計人才有相對獨立的要求。如此創新審計信息化的教學思想,以指導審計信息化的教學。
(三)教學內容創新 就審計信息化的教學內容而言,普遍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操作技能是最重要的內容。因為現在軟件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些通過審計部門評審的商品化審計軟件,用戶可以直接購得使用,而且這些軟件的基本功能都是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主要任務就是指導其用戶怎樣操作使用。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應將教學重點放在編制程序上,要培養學生能夠根據單位的具體或特殊情況來開發軟件的能力。這兩種觀點都存在片面性:前一種觀點是講商品化審計軟件一般都配備了詳細的操作說明和使用手冊,軟件公司也會對其用戶提供操作人員培訓和咨詢服務,所以雖然操作技能是重要和實用的,但掌握操作卻是一項相對比較容易的事情,將教學內容僅定位于此,似乎是太簡單了。后一種觀點表面是深化了其教學程度,但其可行性較差,因為僅通過一兩門課程的學習,就讓學審計的學生掌握編程的技術和方法顯然是不現實的。事實上,學審計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后,也極少從事具體軟件編程開發工作。因此,讓學生達到熟練掌握主流通用審計軟件的使用、維護,并能通過軟件的預留接口對軟件進行簡單的二次開發顯得尤為合適重要,此為審計信息化的教學內容創新。
(四)教學方法創新 在教學方法方面,傳統的以教師授課為主的教學方法逐步被“教師授課為輔,學生參與為主”的教學方法所取代。在這種新的教學方法下,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承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學生則通過小組協作、案例研究、模擬操作、文章研討等方式,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貫徹了現代教育所倡導的終生學習的思想,充分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組織、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克服習慣思維的障礙,探索創造性思維的方法,培養思維的多向性、批判性和獨立性,給學生以自由想象的空間;具體課程的講授,內容應該與教材體系適當離合,避免“照本宣科”。當前,要創新審計信息化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更生動,效果更滿意。如《計算機審計》課程采用協同學習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如下:由教師根據計算機審計中各個環節涉及到的重要問題,為學生確定學習主題,并為各階段學習組建主題知識庫;幫助學生圍繞學習主題,逐漸建立與計算機審計流程相關的概念體系框架;由不同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模擬不同角色的審計人員,分工合作,開展各小組內部“協同研究”式的學習;各小組問答,展開對抗式競賽學習,通過競賽,激勵學生發現更復雜、更深層的問題;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全班學生展示資料,以更為直觀的形式激發學生討論,讓討論過程更流暢。教師和學生還可以利用在線討論延續學生的學習和討論,使學生在課余時間也可以隨時參與討論和交流。網上討論區可記錄討論過程,教師及學生可通過這些記錄做反思,深化學習和討論;教師根據各小組制訂的學習計劃及實施結果,反饋信息,進行評價。如此利用強大的網絡(互聯網、校園網)功能讓學生查閱所需資料;利用電子郵件方式,可以解決習題作業批改和答疑;利用可視電話和BBS,可以更直觀地滿足學生答疑或學生之間相互切磋。這樣在網絡多媒體環境下實現學生輕松愉快的協同學習。
關鍵詞:信息化 教學管理 高校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7(c)-0195-01
當今社會是一個知識經濟為主導的時代。信息技術作為知識經濟最為重要的一個特征,應用開始日益廣泛。為了順應時代的需求,教育部門提出了用信息化來帶動現代化的教育,不失時機的深化教育改革的發展。在這樣的氛圍環境下,高等學校的管理將面臨著一個很大的難題,怎樣主動的去順應信息化時代的需求。
1 高等學校的信息化管理問題和現狀
這幾年來,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尤其是信息化技術的推廣,在高校的管理上以網絡和計算機作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應用。當然也有各方面的不足之處,如:信息化的要領、內涵、以及人員上的保證等等。目前在信息化這一塊高教的教學管理有如下問題。
(1)對于高校的信息化教學管理本身的內涵方面和認識明顯不足、教學管理上思想陳舊。
眾所周知,作為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高校信息化的教學管理涉及了全方位的教學管理。目前,管理的內容這方面,只關心局部,缺乏對大局的把握;在管理上面的投入重視硬件,忽略軟件。以上方方面面的錯誤認識,經常會導致員工缺乏主動性的發揮,建設信息化的教學管理將會停滯不前。在教學管理的觀念上,人們常習慣傳統的思維模式和管理理念,依舊用陳舊的方式來建設信息以及交換和管理。
(2)教學的管理內容上的信息化程度和含量低。以學習校開設的教學課程來看,課程的信息含量特別低。許多的高校繼續保持原有的一些課程安排和專業上的計劃,幾年都不變動(一些高校在時間上或許更久不變,尤其是在傳統專業上),不少高校僅僅根據國家的明文規定而開設了計算機的基礎化教程,而反應于教學規劃里信息化的課程的安排依舊很少,永遠無法適應當代社會信息化發展的需求。在組織教學過程的問題上,關于多媒體的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沒有充分得到運用。關于網絡化,以及智能化沒有普及。管理上效率極其的低下,這些都反映于教學行政方面的管理手段。
(3)信息管理能力不足,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高。在平時教學管理中,在信息的采集、整理、聯系、以及處理和等依舊用手工作為傳統的主要信息管理的模式,在日常工作中對智能化、網絡化技術并沒有普遍使用,大半管理人員仍然只會操作簡單的文字和處理報表。
2 強化信息教學管理觀念
(1)確定以當代的教育理論作為指導的教學管理全新概念,是推動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的重中之重。要全面的解放思想,用當代教育的理論作為指導,把傳統變革的教育思維方式作為動力,來完成創新管理。教學管理上的創新信息化,必須做到其主體對于原有的教學管理模式、理念、以及方法方式上來進行一個客觀的分析,在這個以知識和經濟時展的今天,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要求,應該做到借鑒吸納國家內外的教學管理上的改革和成功的經驗,摸索出一條與知識經濟時代與之相適應的新路。
(2)全面推動教學信息化管理觀念。人才培養板塊理念的加強:注重培養扎實的基礎、復合類型、寬口徑方面、可以創新的高素質類型的人才;把同時與專業教育放在同一平面,在人才培訓的整個過程里貫穿素質和創新教育;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靈活的選取方法,將人才培養的模式豐富化,其改革應該落實到教學的模式、課程的體制安排、管理方式等各個方面。調整人才培養的目標,它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們注重分析與獲取處理信息和自己去創造新的信息的能力,全面的培養學生們的實踐和終身學習方面的能力,這也是為了適應當代信息化的社會需求。于教學過程中的管理與組織上必須強化的理念:通過對定制的教學內容和大綱上要竭力體現出把信息化資源作為基礎的改革思想;將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引進到課堂教學里,提高整個學習的效率,將課堂上的教育信息量擴大化;在實踐性的環節上,教學方面應該主動地創立可以進行實踐的基地,將網絡化覆蓋于實踐基地。
3 加強教學管理人員的素質建設和思想建設
在當今社會信息化的教學管理背景下,教學的管理人員必須掌握管理和信息科學,具備豐富的管理經驗和能力,了解現代的教學思想,做一個創新型、復合型、技術型的全方位人才,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關于管理隊伍的建設應該堅持培養和引進兩兩結合,側重點在于培養上。在引進有高信息化素質和能力的人才的同時,要重點培養提高現有管理人員的信息素養,提高其開發和應用信息化技術的各方面能力。管理人員應該全面踐行持證上崗的制度(具備一定的能力者,經過成功考核,可以拿到證書),只有不斷地完善各種制度才能組建出一支高素質的教學的管理隊伍。
4 轉變教學管理職能,建立合適的管理制度
關于教學的管理信息化除了在觀念、資金、技術、管理隊伍的水平等各方面因素外,還包括了運行、管理機制和其組織結構的各種問題,需建立與信息化的管理體制相適應的模式。在傳統的教學模式里,通常是以教務處為中心,疏于對教學信息的管理和建設,沒有完善的信息反饋中心和機構。教學基層的單位,一直處于被動的位置,沒有管理上面的自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使其管理效率極為低下。對于其教學管理的制度的改革,將管理權下放,把院系管理作為主要的教學上的管理體制,擴大其自,成立相應的機構,如:教學指揮、信息、注冊、質量評估等各個中心機構,來達到信息化的管理分流。對教學管理制度的全方位改革,實現其職能轉變,加強宏觀調控,給教學管理的相關部門充足的時間來完成其教育信息化的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劉莉萍,劉昱,程凡,等.高校院(系)教學管理信息化的構建[J].孝感學院學報,2011,31(2):119-121.
一、高校中教學檔案管理的狀態
(一)高校對教學檔案管理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
在當前的高校管理中,評價教師工作優良的標準就是教學以及科研,教師自然就會將教學以及科研作為重點進行研究,在此種模式下,教學的目標也就局限在教與學之間,老師與學生也就成為了教學重點關注的對象,對檔案管理沒有形成足夠的認識以及重視。
教學檔案管理工作,較為枯燥乏味,但是其卻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在大多數高校中,還沒有對其的重要程度形成足夠的認識,對于工作也有著較低的標準,導致工作人員的執行力不強。檔案管理工作最為重要的就是管理的時效性,若不能及時有效的完成學生檔案的歸檔,而造成積壓或者丟失,就會嚴重影響檔案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由此證明,若想有效的完善檔案的管理工作,就應該對其加強重視程度以及管理意識。
(二)缺少較為規范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較多的高校檔案管理中,仍未形成規范的管理模式,與此同時,尚未完善的信息化技術對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還會造成一定影響,沒有形成統一的系統平臺,就無法有效的實現共享信息資源。此外,還會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存在于高校的教學檔案中,在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中,忽視了網絡黑客以及病毒的侵襲,對教學檔案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所以,在以后的教學檔案管理中,應加強網絡安全預防,避免出現不良因素影響信息化的發展進程。
(三)檔案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較低
現階段的高校檔案管理中,需要由較高學歷以及素質的人員進行管理,才能夠保證教學檔案工作信息化的順利進行,但多數高校仍未實現有效管理,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對工作流程不夠熟悉,制約了教學檔案信息化的進程。
二、教學檔案管理中應用信息化的重要性
教師課堂上所使用的教學教案、日歷,加之教學中應用的教學方法和成果都可以稱之為教學檔案信息。在高校的檔案管理中應用信息化技術,能夠促進教學改革,改善教學質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學水平得以提升。應用信息化技術,節省了教學花費的時間,使教師能夠將時間以及精力放在教學和科研中,使教學活動能夠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并增加了教學檔案的利用率,使學生對于檔案的需要得以滿足,同時也是高校檔案管理發展的趨勢所在。
三、高校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一)加快數字化信息系統的建立
檔案管理發展的必然形式就是檔案管理數字化,其就是應用寬帶技術,將教學檔案的資源以及信息向數字化轉變,并作為其主要的管理體系。建立統一的數據庫管理系統,便于使用者查閱,使檔案管理的效率得以提高。
(二)信息技術的主要運用形式
第一,應用網絡技術以及管理軟件,將部分的教學以及科研信息公開化,加強使用者的溝通,使其的應用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實現更加快捷的查看。此外,還能夠將存儲失誤率有效降低,使檔案管理更加規范、高效以及精準。第二,利用信息技術培訓的手段,將最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向管理人員傳授,使其的綜合管理能力得到提升,以便更好的服務于信息化檔案管理工作。
(三)建立并健全安全保障體系
信息化對檔案管理帶來的影響是雙面的,其在促進檔案管理的同時,還增添了許多不安全因素,所以,如何加強檔案管理信息的保密性工作就成為了重點。在實際應用中,應加強防范意識,做好重要檔案的備份以保障檔案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
高校院系級教學檔案就是高校內部各院系在具體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和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原始記錄。它真實地記載著各專業院系教學工作的內容、方法、途徑和效果等,是衡量院系教學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制定各類教學計劃、修改教學大綱、計算教學工作量的重要依據。高校院系級教學檔案管理是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加強院系教學基礎建設,規范教學管理和實施素質教育以及推進教育現代化,深化教學改革等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1.院系教學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檔案材料不齊全。普通高校系級檔案管理工作起步較晚,制度不建全,對教學檔案管理的意識較為薄弱,對這項工作的重要性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認識。相當一部分教學檔案材料沒有及時收集整理,從而導致教學檔案材料不齊全,不完整。如每學期都有青年教師培養部署,卻沒有具體實施過程中的文字記載,沒有培養計劃和總結。為了迎接教育評估,補充檔案材料的缺口,需要花費很多物力、財力和人力來進行,這不僅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正常教學工作的秩序,同時也影響了檔案材料的真實性。
1.2 檔案材料不規范。系級教學檔案材料的收集與整理帶有很大的隨意性,缺少歸類統計:如實驗室向學生開放統計;學生使用教材使用率及優秀教材統計等。有部分檔案材料原始記錄書寫用圓珠筆鉛筆或復印件代替,紙張大小不一,長短不齊。有些教學檔案記錄"有頭無尾,有終無始",如重點課程建設,有審報表,缺少上級主管部門的正式批復或具體實施過程中形成的材料。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高校院系級教學檔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討在信息化環境下如何充分發揮教學檔案信息資源為教學工作服務的作用,主動適應21世紀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已成為當前高校院系級教學檔案管理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
2.高校院系級教學檔案信息化管理對策
2.1 教學檔案信息化的含義和內容。教學檔案信息化是指根據信息利用規律實現其利用價值,在院系級教學檔案管理工作中全面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學檔案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并提供后續服務。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院系級教學檔案管理模式從傳統的以教學檔案實體保管為重點向利用教學檔案為教學工作服務的方向逐漸過渡和轉換,充分體現高校辦學的最大服務效益。
高校院系級教學檔案信息化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教學檔案資源收集信息化,教學檔案資源管理信息化,教學檔案資源利用信息化,教學檔案資源共享信息化。院系級教學檔案信息化將使院系廣泛使用的紙質檔案向磁盤、光盤、網絡等信息化介質轉變,使院系級教學檔案文件的收集、管理和利用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有利于院系級檔案信息的長期保存和教學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必將大大提高院系級檔案管理的質量。
2.2 院系級教學檔案信息化的對策。圍繞做好高校院系級教學檔案信息化工作,結合院系級教學檔案管理的特點和存在的不足,在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2.2.1 做好院系級教學原始信息收集工作。建立健全系級教學檔案管理工作規章制度是教學檔案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根本保證。為此,各院系應依據《檔案法》、《高校檔案工作規范》等相關檔案管理規范,根據學校的要求,結合本院系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院系級檔案管理工作的規章制度,統一院系級教學資料分類標準和管理方法,以便于實現院系級教學資料檔案的信息化儲存、檢索和利用。用制度的穩定性、強制性和執行制度的嚴肅性來規范院系級教學檔案工作,使教學檔案建設和教學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進院系級教學檔案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
2.2.2 提高院系級教學檔案資源的利用率。院系級教學檔案這一信息資源的科學管理和開發利用與其管理手段有著密切聯系,既要不斷挖掘傳統管理手段的潛力,更應著眼于強化現代化管理手段,改善檔案管理方法,使教學檔案實現科學、規范管理,提高其利用率更好地為教學這個中心工作服務。借助于信息化管理手段,除了可對院系級教學檔案進行有效管理,實現檢索綜合查詢外,還可嘗試通過信息手段對院系各教學年度的歷史檔案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尋找出教學發展的規律,進而預測教學前景,找出教學發展與努力的方向,實現更加快捷的管理和利用的目的。
2.3 重視院系級教學檔案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檔案信息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圍繞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環節,包括總體設計、設備選型、掃描錄入、系統管理、資料查詢等步驟,其信息化管理模式包含辦公自動化、文檔一體化、管理智能化、服務現代化等內容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開發要充分發揮院系教學檔案管理單位和開發單位的合作,做到系統設計合理。要充分考慮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要求,在整體性能、系統兼容、使用和維護方便等方面盡可能滿足院系級管理人員進行教學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基本需求,適應院系級教學檔案管理長期發展的需要,從系統機制上提高院系級教學檔案信息共享能力。
1.1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設計對教學管理信息化進行設計需要嚴格遵循設計的原則,首先,任何一個學校都會不同的組織機制,所以學校的管理平臺設計也要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進行設計,根據學校和學生的需求進行事先的調查和分析,從而設計符合學校管理的信息化平臺。其次,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的設計應該遵循簡便易行的原則,因為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的主要功能就是方便學校進行信息和數據的存儲、修改,以及方便學生和老師進行信息查詢,所以應該設計的盡可能簡單方便,讓使用者能夠通過簡單的程序進行操作。再次,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需要有規范的程序,讓信息化平臺的管理者能夠方便進行管理,所以需要嚴格相應的責任,讓每個工作者的職責和責任能夠明晰,這樣的信息化平臺能夠更好地為廣大使用者服務。再次,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的設計還需要考慮到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利用最先進的軟件和程序對平臺進行開發。充分利用學校的整體網絡,跟學校的網絡相互結合,當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的數據出來之后,能夠在整個學校網絡中進行傳輸,從而更加有利于學校教學的管理,讓教學的運行更加方便和快捷。1.2明確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的作用打造一個完整的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需要在打造和建設之前,明確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的功能和作用。一般來說,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的主要模塊應該包括以下幾大板塊。第一,學生相關信息的管理,主要包括學生學習的相關信息和學生非學習相關的信息,比如學生的學籍管理,學生已經學習結課的成績分數統計,學生的學歷和學位授予管理,學生的宿舍登記管理,學生的娛樂活動登記管理等。第二是教務信息管理,主要就是學校教務處和教務管理部門對學生設計的培養計劃,對學校課程的安排,對學生選課的登記和記錄,對學生考試成績的登記等信息。第三,是學校的教學資源管理情況,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的主要部分應該就是教學資源的管理,信息化平臺可以將學校各個精品課程到這個平臺上,學生和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學號和工號進行登錄,然后下載觀看;信息化平臺還可以和其他網站進行合作,將其他學校的精品課程資源引入,讓學生們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來源。同時,信息化平臺還可以將學校的教室等學校設備等在網絡上,這樣學生可以知道學校的哪個教室有什么設備,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1.3采取安全措施教學管理信息化是借助于網絡和信息技術而發展起來的,而網絡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也會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快速發展的網絡技術帶動了黑客和病毒的到來,對廣大計算機用戶的安全造成了威脅,對用戶的密碼和賬號進行盜用,從而干擾正常的用戶操作。所以,確保網絡安全性成了計算機網絡技術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樣,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首先要做的也是確保安全。只有具備安全的信息化平臺,才能保證教學管理信息化目標的實現,才能實現平臺投資最初的目的,才能為廣大使用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因此,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應該利用高科技技術,設計和開發最先進的保密技術,在校園網絡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和使用,讓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在校園網絡的控制之下,實現數據和信息的正常和安全傳輸、下載、使用。
2建設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的具體步驟
目前,縱觀全國各大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很多高校已經組織了專門的信息化部門,協助和推動教學管理信息化的建設。一般的信息化部門都是由學校領導直接負責,校長或者副校長負責,教務部門牽頭,設置幾個小部門,配備多名工作人員,專門設置經費,成立專門的辦公室,然后由這些工作人員在領導的帶頭下制定規章制度,從而中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3選擇科學的績效考核方法
績效考核的方法直接影響著績效考核結果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所以選擇科學、合理、符合企業自身條件的績效考核方法是極其關鍵的。當前被廣泛認可的績效考核方法有360度考核方法和目標管理方法等。360度考核方法是現在比較受歡迎的考核方法,它是從不同的維度和角度對員工進行全方位的測評。目標管理方法是很多企業廣泛使用的考核方法,該方法將各項工作制訂一個最終目標,然后通過一系列途徑和方法達到該目標。為了強化企業業績考核的實施效果,要求企業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詳細地進行工作分析,將360度和目標管理方法相結合起來,制定出科學、為本企業量身定制的績效考核方法,對不同崗位的員工采取不同的考核制度,而不是生搬硬套當今流行的某些考核方法。
4加強績效溝通、反饋
關鍵詞:信息化改革;本科高校教學管理;途徑分析
一、重要性
(一)信息化管理有助于高校教學向標準化方向發展
高校教育在近些年來不斷的擴招,因此在教學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大對教學的管理工作,其中會出現教學難度大的狀況,只有在教學中不斷的改善教學方法,通過信息化的方式,提高在教學中收取學習信息,分析信息,并能及時處理各種事物的能力,才能夠保證教育往更加標準、規范的方向發展。
(二)提升教學管理水平和效率
在教學管理中,教學信息量比較大,因此,需要提高教學工作人員的素質,教學管理人員需要借助網絡為學生注冊學籍、制定教學計劃和課程,同時通過網絡可以及時的調整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來收集學生的資料,可以做到隨時掌握學生的動態,在教學中實現教學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時,使教學管理更具有規范性。
(三)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信息化管理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完成對數據的采集、分析與總結。提升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工作人員重復工作的時間,減輕了工作人員工作的壓力,因此,管理人員需要提升自己網絡技術的水平,從而能夠實現信息化管理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
(四)實現教會資源的優化配置
在教學管理體系中,管理人員可以借助教學場所和教學的實驗基地、教學中的儀器等資源,通過信息化管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信息化的管理,可以清楚的指導教學資源的使用情況,同時能夠解決教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二、管理現狀
教學管理是我國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本科高校需要以培養應用性人才為中心,不斷的提高辦學水平,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但是目前在發展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教學管理觀念陳腐
高校校長和教務部門的負責人以及各個院校的負責人來負責本科的教學管理工作,教師和學生都是屬于被管理的范圍,目前,傳統教學中,教師不能參與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在管理上教師的行為受到了約束,由此可見,在教學管理上過于陳腐,影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因此,導致教學質量不高。
(二)對教學管理的評價不具有科學性
在教學中,教學管理工作的評價機制過于程序化、流程化、形式化,沒有從多個方面來綜合考量,對教師的評價主要的權限交給了學生,以學生對教師的滿意度為參考的標準,因此缺乏了對教師在教學目標是否完成上的考核,因此缺乏相對的公平合理性。
(三)教學管理人員素質偏低
在教學管理中,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普遍不高,因此缺乏科學的管理模式,同時,教學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的管理培訓,教師的專業素質也普遍偏低,因此導致教學質量影響了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教學管理體系不合理
首先,在教學管理的模式過于陳舊,現代教學中更加注重對人才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教師需要注重與學生在情感、思想、文化上進行交流,注重思想文化教育的培養,而不是只限于在文化知識上的培養,應當更多的注重在創新思想和創新意識上的培養。其次,教學管理中,規矩過于機械化。在管理中,強制學生服從教師的安排,導致學生的態度不積極,壓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了反感情緒。最后,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的考核標準過于教條,在評價主體上過于單一,并且在考核中只注重教學和學生的考核,而沒有加入家長和社會對教學的評價,因此考核機制不合理、不科學。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提升信息化管理的理念
在高校的教學管理中,教育人員需要不斷的提高教學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學校需要將最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信息向全體師生展示,使最新的教學方法能與傳統教學相互融合滲透。[1]
(二)實現規劃化管理
在管理中,需要根據不同的管理人員,根據自身工作的需求進行收集相關的網絡資料信息,如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難,那么就可以通過使用網絡的方式,尋求其解決方案,同時要保證查找的信息的準確性,從而能夠將準確的信息提供給廣大的教師和學生,使教學管理工作能夠順利的開展。
(三)重視使用現代化信息管理平臺
在教學中應當重視使用現代化的信息管理平臺,整合師生的教學及科研信息,充分的利用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高效的教學管理,工作人員能夠在短時間內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同時需要確保信息輸入的準確性,以此能夠展示出最真實的學生和教師的學習情況和教學質量,同時具有監督和促進提高的作用。
(四)合理分類使體系更具有規范性
在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的信息進行管理,如學生的學歷、學籍、教師任務、教學質量的管理,以及師資情況的管理,在這其中需要運用信息技術對實驗的實習情況、實驗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管理,并且同時也可以應用在對教學后勤的管理工作中。在進行教學信息化的管理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的方案,將管理權限和責任落實到人,層層下發。其次,在建立網絡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必須要實現信息的共享,在管理上需要統一應用軟件系統和使用設備,使整個系統更加具有統一性和規范性。
(五)加大建設現代化信息體系的力度
高校目前已經非常注重信息化的建設管理工作,因此,需要不斷提高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質量,不斷提升服務質量,使高校的信息化建設更加完善、流程更加標準。[2]
(六)加強網絡校園的建設
在教學管理中,需要加強環境建設,要想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就需要加強校園的網絡建設,建立專門的校園網絡,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整體的規劃性,同時需要考慮分期建設校園網絡平臺,最后需要加強網絡軟硬件設施的建設,同時需要設定專人管理的原則,加強對其崗位的培訓工作,注重實踐應用的培訓。
(七)建設高素質的教學管理團隊
在教學中需要加強樹立強烈的服務意識,教學管理服務于教師,教師服務于學生,因此需要加強高校教學的服務意識。同時,加強教師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使教師真正的做到科學培養人才、管理人才的目的。另外,需要教學管理人員掌握先進的信息素養,能熟練的掌握運用現代化的信息管理技能,使自己具有良好的信息知識、意識、運用能力。最后,需要加強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決策能力,具有較強的調查能力和決策能力,并且具有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同時又能全盤把握,有較強協調能力。
(八)加強教學管理運行機制
在教學管理中,需要各個部門的協調合作,才能不斷地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教學質量。[3]因此,需要加快教學管理內部的運行機制,可以在內部分設兩個不同的教學管理機制,同時明確各自的任務和責任,有助于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質量。兩個管理機制一個是學校級別的,另一個是二級學院的,需要充分發揮二級學院的特點,分擔校級管理的任務,同時要注重創新,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不斷地創新,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習的知識。校級教學管理不能任意干預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工作,但是能夠起到監督的作用,并且給予一定的鼓勵,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束語
【論文摘 要】高校教學檔案是高校檔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檔案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促進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對教學檔案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有效的方法,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
高校教學檔案是高等院校對教學實施過程、教學管理、學生管理、教師管理、實驗室管理的真實記錄,是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原始記錄,可全面反映高等院校教學水平和教學管理水平,也是評估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教學檔案管理是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隨著各個高等院校的教學水平評估的展開,教學檔案管理日趨重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檔案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管理方法的推進,實現教學檔案的信息化管理是提高教學檔案的管理水平,是提高高校教學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
一、教學檔案管理的特點
教學檔案是教學過程中形成的原始材料,其特點如下:
1.教學原始性材料分類多,數量大。
教學檔案有來自上級各主管部門對教學工作、教學改革、人才培養、實驗實習等方面的工作安排、管理制度、規定條例等,也有各教學單位對教學過程記錄的原始材料、教學工作安排的工作文件,還有教研室活動、教研室建設、學生活動、學生管理原始記錄和相關材料,分類較多;由于涉及到的內容多、范圍大、人數多,因此檔案數量相對較大。
2.教學檔案整理的周期性比較強
教學過程以學期為單位開展,原始材料的產生具有較強的周期性,因此,教學檔案整理歸檔應按學期進行,形成周期性的檔案。
3.教學檔案學科專業性強
除了學生工作有一定的共性外,高等院校的各系的專業性都比較強,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按不同的專業特色實施教學,各種教學活動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因此,不同學科專業院系的教學檔案的整理具有很強的學科專業特性。
4.教學檔案資料的形式多樣化
各個院系教學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有課堂教學、課外教學、課內實驗、校內實訓、校外實習、野外考查、社會調研等。不同的教學活動所產生的原始材料的形式也是多樣的,有紙質材料、照片、光盤、標本、樣本等,這種多樣性檔案原始資料,可以真實確切地反映多樣性教學活動的面貌,更能體現檔案的作用和價值。
二、教學檔案管理現狀
教學檔案管理由各個教學院系獨立完成,由于缺乏統一的應用系統協調管理,管理的信息化還處于初級階段,沒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來提高管理效率。
第一,以紙質檔案為中心,管理對象是紙質載體檔案,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業務環節大多是手工進行。
第二,電子檔案保存不統一,通常采用按目錄整理保存的方式,缺乏系統的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給電子檔案查詢利用帶來很大的不便。
第三,電子檔案保存比較分散,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沒有依靠強大的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系統集成,資源不能共享,導致很多檔案重復建檔,利用率低,利用手段單一。
第四,電子檔案查詢利用過程中,沒有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在受到計算機病毒攻擊時,會使計算機系統癱瘓,電子檔案存儲目錄結構遭到破壞,造成數據丟失,嚴重時會造成災難性的錯誤,導致數據完全破壞。
第五,教學檔案管理獨立于校園網進行,沒有采用有效手段來協調各部門統一完成,不但造成校園網資源浪費,而且浪費大量的人力資源進行重復建設。
三、教學檔案信息化管理方法
考慮到教學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現狀,結合實際工作需要,進行了初步的探索,逐步實現信息化建設。
1.構建有效多級網絡化教學檔案管理平臺,充分利用校園網絡,提高管理效率和檔案的利用率。
通過采用基于web的網絡化檔案管理系統,實現教學主管部門、教學院系、教研室的多級管理體系。web系統的優勢在于實施、維護簡單,特別是在校園網內運行,通過設置訪問控制列表,可較好的實施安全管理策略,保證系統運行的安全性,提高整個系統運行效率。
2.系統采用多級存儲體系,提高檔案數據存儲的安全性。
數據存儲采用磁盤、磁盤陣列、磁帶庫的多級存儲體系,實現數據的多級存儲,保證數據的安全。有效的實施raid技術,一般情況下通過raid 1(磁盤鏡象結構)來確保數據安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通過raid 5(分布式奇偶校驗的獨立磁盤結構)方式,即可保證數據有較高的安全性,同時可以提高數據讀取的性能。
3.檢索工具多樣化,采用案卷檢索和全文檢索相結合的方式,提高檔案查詢的效率和準確度。
檔案檢索工具是記錄、查找、報道檔案材料的手段,是管理和利用檔案的工具。為了更加有效的進行檔案檢索,除了設置常用的分類目錄、專題目錄、全宗文件目錄、案卷目錄以外,還需要設置全文檢索,將檔案中的各種事物名稱、檔號、關鍵字等進行編排,通過輸入特定的詞來實現全庫數據檢索,可有效提高檢索效率,增強系統的實用性。
4.檔案數據的數字化分級實施,分學期完成。
由于教學檔案的分類多,檔案的產生涉及的部門較多,檔案數據的采集必須按不同的部門分別同步進行。對教學管理部門、教學單位、教研室等不同級別的處室分別規定數字化檔案的范圍,同步實施檔案數據采集,有效避免重復勞動或相互推諉。由于教學檔案的量較大,必須以學期為單位進行歸檔立卷,并有效的實施數據的電子化;對于類似學生活動等較為頻繁開展的活動需要縮短歸檔的周期。
5.檔案收集時,采用“雙套制”,在進行紙質、實物檔案的歸檔的同時,還要有效的完成檔案的電子化。
由于印章和簽署是文件生效的主要標示,所以對于有憑證作用的文件必須以紙質形式保存;由于電子檔案的載體不穩定性,加上電子檔案的易修改性,所以紙質檔案的保存很有必要。歸檔時采用不同的編目方法,資質檔案和電子檔案都必須在備注部分加以說明,注明對應的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的檔案編號,以便利用時相互參照。
6.檔案的查閱采用分權分級流程審核方式,保證檔案的保密性。
由于教學檔案的查閱利用會涉及到教學管理的各個部門,而檔案的保密性針對不同的檔案內容會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必須進行分級別、按權限進行查閱;對于低級別權限的用戶需要查閱高保密檔案時,必須嚴格執行流程審批制度,層層落實責任,確保檔案信息的安全。
7.檔案管理采用專兼職結合,提高管理效率。
由于教學檔案的數量較大,給立卷歸檔和數字化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如果僅有專職檔案管理員統一完成會有較大難度,必須采用專兼職結合,專職檔案員負責檔案歸檔的統一規劃、立卷、審核、指導等工作,兼職檔案員負責具體材料的裝訂歸檔,并完成檔案的數字化工作。
四、教學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問題的對策
教學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由于電子檔案建設會增加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較大阻力,我們必須克服困難,落實責任,保證建設的進程。
1.加強教學管理人員的檔案建設意識和信息化管理的意識
加強檔案意識,進一步增強做好檔案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學管理者發揚兢兢業業、埋頭苦干、默默無聞的優良傳統的同時,要把檔案信息資源的利用價值與教職工的切身利益結合在一起,把檔案的服務意識貫穿在整個檔案的建設過程中,真正使教學檔案為教學服務、為教師服務、為學生服務。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是利用最新的信息技術來服務檔案管理,信息化強調的不僅是計算機軟硬件,更強調人、管理、技術之間的有機集成,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所以管理者對信息化有正確理解和足夠重視是信息化成功實施的關鍵。
2.不斷提高教學檔案管理者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學檔案管理員計算機應用能力會直接影響教學檔案信息化的進程。特別是教學管理人員存在年齡差異性、學歷差異性,導致計算機應用能力參差不齊,對新知識接受能力也不同。因此必須針對不同人群制定不同培訓計劃,以保證管理人員團隊的綜合能力的提高。
3.加強制度建設,把電子檔案建設落實到管理人員的業務考核中。
由于電子化教學檔案建設種類多、數量大、任務重,必須要求廣大教學管理者全員參與、專兼結合。為保證實施的有效性,在信息化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制度建設,把建設任務制度化,并形成可以量化或者物化的指標,作為教學管理人員的業務考核內容。把建設任務與崗位責任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夯實任務、落實責任,確保建設任務有效完成。
4.加大計算機硬件設備投入的力度
信息化建設中,除了需要大量的計算機以外,更需要配置較好的數字化設備,包括高速掃描儀、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等,這些設備的需求也是電子化檔案建設的特色。
五、總 結
高校教學檔案管理工作是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教學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是強化教學管理的需要,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但是教學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工作,需要不斷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識,不斷應用最新的信息技術,不斷完善基礎數據建設,提高管理效率,更好的為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