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9 10:35:55
序論:在您撰寫機械類專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主要表現
1)內容陳舊,缺乏興趣由于高校擴招,學生人數規模不斷擴大,而專業老師的數量有限,導致一位老師指導多名學生的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同時,這個老師還有很重的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而老師的精力有限,勢必影響在指導學生畢業論文和設計等方面的投入,導致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流于形式,質量不高。同時,有些畢業設計的題目和內容比較陳舊,與企業實際現場結合不多,導致學生失去興趣,失去了畢業設計對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機會與價值。2)流于形式,質量有待提高學校把就業率作為一個重要的指標,嚴重影響招生的規模,于是就業率就變成了老師的首要任務。如果學生畢業設計不合格,這樣學生肯定不能畢業,勢必影響學生的就業率。于是在畢業設計答辯階段基本上沒有學生不及格的,無論其畢業設計做的如何,都能畢業,這樣的要求導致學籍管理規定很難嚴格堅持執行。這樣的現象,導致畢業設計流于形式,有些畢業設計的質量非常低劣。3)缺乏引導,焦慮迷茫由于畢業生的素質良莠不齊,心理承受能力不盡相同,導致很多學生出現迷茫。很多學生沒有實踐工作經驗,缺乏人際交往能力,臨近畢業,無法適從。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自己的路如何走,自己的未來和幸福在哪里,感到前途迷茫。對于一些面試失敗或者求職屢次失敗的同學,面對一次次的失敗,會變得焦慮不安,貧困生群體表現的更為明顯。當產生心灰意冷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偏離常態的行為[1]。
1.2原因分析
上述困擾需要老師認真分析原因,正視困難,采用適當的措施,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有效提高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讓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回歸正常軌道,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1)教學管理制度方面的因素缺乏畢業設計教學質量評估機制和有效的激勵機制,導致畢業設計監控缺乏,嚴重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2]。2)學生方面的因素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時間和精力投入有限,影響畢業設計的質量。另外,有些落實了工作的同學,只求及格,不求更好更高,平時表現懶散,不準時達到畢業設計教室、不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等[3]。3)畢業設計指導老師方面的因素指導老師由于經歷有限,既要指導本科生的畢業設計,還要指導研究生,同時還有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面對擴招之后的迅速增加的學生,每個指導老師所帶的學生人數大量增加,勢必影響畢業設計的質量。4)學生工作相關管理部門的原因缺乏長期有效的管理機制,面對粗糙式的管理,學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甚至有些學生容易會仇視學校,因此,畢業時經常有學生出現散伙飯后的酒后失態、打架、鬧事等問題,嚴重干擾了其他學生的正常生活,影響校園甚至社會的安全。
2教學改革措施
2.1加強過程管理,提高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質量
過程控制就是在各實踐教學環節的落實過程中,以教學質量為目標,采取科學合理的手段達成教學目的。過程控制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是本科階段最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前者使學員根據專業知識,從整體的、綜合的、系統的角度認識、理解工業生產過程,后者則是培養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初步具備將相對獨立的各專業知識融會貫通應用于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在此階段應該把切實落實教學目標、使畢業實習不流于形式,畢業設計不走過場作為控制內容。畢業實習和生產實習的內容,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如何使之較少地受外界因素的干擾,符合教學目的的要求,更需認真研究。筆者主要針對冶金高校特點選擇冶金裝備的生產企業作為實習點,同時為擴大學生視野,適當安排現代化制造企業的參觀見學。畢業設計則以與專業相關的硬件設計為主、以實際課題研究為主,前者的目的是克服近幾年來軟課題過多,硬專業不硬的問題,后者的目的使學員接受實戰訓練,增強責任意識、培養實際工作能力[4]。
2.2規范實施計劃,確保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實踐課程的教學不同于一般的理論課,教學參與方多、教學場地變化多,教學的組織實施工作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規范教學計劃的實施不僅有利于保證教學效果,還有助于保證安全減少事故。筆者的建議是對各類實踐性課程都制定實施計劃,在實施計劃中明確各類參與人員的職責、任務,各個任務階段的時間節點等內容。規范化實施計劃的優點是各類人員職責明確、任務明確、實施時間明確、要求明確,這樣無論對于有經驗的老教師,還是經驗不太豐富的年輕教師,都能夠很好地實施教學。需要指出的是規范實施計劃并不抹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創造性,它僅僅規范了教學流程,教師仍然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可以發揮個性特長。
2.3推進畢業設計指導方式改革,建立雙導師制
雙導師制自每屆本科學生從第一學期開始實施導師制,直至完成全部學業。學院成立由院長、書記、教研室主任、實驗中心主任及輔導員組成的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導師制的實施和管理工作。在校學習期間實行“學業導師”+“素質導師”雙導師制,在校企聯合培養項目中實行“學業導師”+“企業導師”雙導師制。其中素質導師由學院統一安排,負責學生日常生活指導;學業導師由教師擔任,與學生在每學期末可進行雙向選擇,負責學生學習指導;企業導師由企業指定,負責學生在企業學習或實習期間的學習指導。學業導師由具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的教師、實驗工程師或任職4年以上的優秀講師擔任;企業導師需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在企業工作5年以上、具有與本專業相關的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一線工程技術人員擔任。雙導師制實施流程如下:①建立導師制實施管理系統,用于學生導師之間的選擇和日常事務管理。②學業導師與學生雙向選擇機制:每年6月初,通過導師制實施管理系統向學生公布學業導師和企業導師個人信息、研究方向及實踐(實驗)能力要求;每年9月下旬,召開新生動員會,介紹實施導師制的指導思想、實施方案及操作程序等,并組織學生選擇導師,安排為期一周的開放咨詢。③從第1學期進校配備學業導師,從第5學期起配備企業導師。④學生根據個人興趣,于10月中旬前填報選擇學業導師和企業導師志愿,每人限報3個志愿。⑤根據學生志愿順序,在教師、企業技術人員與學生之間進行雙向選擇,學院作最終調整,確定每位學業導師和企業導師所指導的學生名單;每個學業導師指導學生數不超過20人;每位企業導師指導的學生人數不超過20人。⑥學業導師指導學生專業學習定位、培養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課程之間以及相關學科之間的關系。第3學期結束前,在導師的協助下制定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個人學習計劃;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指導學生開展科研;對學生的學年論文、畢業論文、階段實習、畢業實習進行指導;指導學生就業、考研、考證等。
2.4提供心理輔導,讓學生意識到光明的前途
引導學生學會客觀評價自己,建立自信,樹立良好心態,尋找屬于你的位置。指導學生對自身能力有正確和客觀的評價認識,對自我有一個合理定位,及早進行人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客觀公正的評價和認識自己,樹立良好的心態,找到自己的優勢,在求職中發揮自己優勢,揚長避短,盡早實現自己的目標。學會正確處理壓力,掌握自我調適的方法和手段,培養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質,堅持既定的目標,學會掌握主動,尋找屬于自己的位置。同時,對于學生的感情問題,要引導學生理性看待分手,善待大學時代的純真愛情,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渡過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期間的美好生活。引導學生組織一些有意義的畢業活動,學校做好服務工作,以學生為本,做好畢業生離校前的教育工作[5]。
3結語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我院機械類專業含機電、機械、數控、模具、汽車等相關專業。目前,畢業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種:
1.關注點不一樣,學校和學生意見分歧由于教育行政部門每年都要對畢業論文(設計)進行抽檢評優,所以學校很緊張,萬一結果不好,影響學校的聲譽。但現狀是,機械類專業絕大多數學生從第5學期中后期開始進行頂崗實習,而且大部分從事的是機床操作和產品檢驗、包裝等工種,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與“設計”無緣。少部分學生在產品銷售崗位實習,還有部分在售后服務崗位實習,與“設計”關系都不大,學生看不到畢業設計對他們將來的工作有多大作用,他們更關注的是就業。因此,沒有太大的動力去認真地搞畢業設計。由于學校對老師有要求,老師本意當然想認真地指導學生,可是學生在頂崗實習階段,不能與老師經常見面,有的根本見不了面,只能通過電話、網絡溝通,學生上網不便,郵件也說不清楚,老師只能過一段時間督促一下,指導效果大打折扣。
2.畢業設計所需信息和資料難以搜集,影響進度畢業設計階段,學生都在企業頂崗實習,企業沒有專門的提供給學生的圖書館、機房、網絡、實驗室等畢業設計所必須的基本條件。學生對相關專業資料的搜集、分析、利用等能力相對較弱,這些資源的缺乏令學生在選題、開題和具體實施階段顯得無從下手,只能胡亂參照往年或網上資料相關題目。例如,機械類專業學生中期檢查交上來的題目大多是軸類、箱體類、圓盤類零件的加工工藝及數控編程、各種零件的模具設計、各種普通機床經濟型數控化改造、電梯和機械手、水位、各種生產線等的PLC控制、機床夾具設計、機械設備的故障診斷與維修等等,題目有的大而空,有的是課程設計內容,有的是教材上的實例。學生撰寫論文時參考教材或網絡公開資料過多,沒有什么數據支撐,也沒有什么自己的觀點和實際作品,談不上論文的質量及學生水平的提高。
3.學生方面的原因江蘇省這幾年的高職招生,有提前單招,有注冊入學,還有中職對口單招,最后,通過真正參加高考錄取的考生,所占比例已經較少了。即使是這些學生,錄取的分數也很低。而且,江蘇省錄取的總人數已經超過了報考學生總數,基本上只要想上學,都能上。所以招進來的學生的知識基礎較差,學習興趣不高,水平和能力又參差不齊。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時間重疊,絕大部分學生是自己通過人才市場選擇的實習企業,崗位要求學生和正式用工一樣的工作時間和強度,學生每天上8小時甚至12小時的班,有的企業兩班倒,有的三班倒,沒有精力再去搞畢業設計。另一方面,在學校的前兩年,也沒有好好學習專業知識,造成很多學生不知道畢業設計要做什么,怎么做。老師給學生的課題,學生做不了,學生自己定的題目,又很不恰當。勉強寫出的論文不規范,文字欠通順,表述設計意圖和設計方案邏輯性不強,質量很低,有的直接抄襲論文或干脆購買,沒有起到培養綜合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目的。
4.指導老師方面的原因由于學生多而專業教師少,教師的指導工作量過大,一般平均每位專業教師要承擔十多個學生的畢業設計指導,學生遠在四處各地,老師無法對學生進行細致、系統和及時的指導和檢查。而且本身又有繁重的教學工作,老師的精力跟不上。另外,各個學校重點關注的是招生就業,使得老師可能不太重視畢業設計工作,不愿多花時間與精力。從教師本身來看,高職院校的年輕教師很多是剛從學校畢業的,沒有實踐環節,只能照本宣科;年長教師,沒有知識更新的再教育環節,對新技術不太了解。老師自己實踐水平不高,給學生的選題,為回避實踐環節,很多選擇了與工程實際相脫離的綜述類題目或計算機仿真題目。這些都使畢業設計指導工作難度增大,難以保證質量。
二、對策分析
1.提前啟動畢業設計工作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將各主要專業課程向前兩學年轉移,減少第三學年的計劃課程。第五學期初開始畢業設計,包括落實任務、查閱資料,掌握畢業設計的基本程序、要求,完成畢業論文的總體框架設計。學生在校完成畢業論文總體框架后,到企業、實習基地邊實習邊做畢業設計,更有針對性,學生不再感到茫然。
2.充分利用畢業頂崗實習到用人單位進行半年以上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件精神,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突出高職教育特色,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舉措。這幾年,我院機械類學生的頂崗實習已提前至第5學期的下半學期,由于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較旺,所以,絕大部分學生自己都能較容易找到相關實習崗位。學生帶著各自初擬的畢業設計課題,分散到不同地方、不同部門進行畢業實習,這種分散實習的方式不會影響企業的生產秩序,比較容易被企業接受;還有部分學生,在第3或者第4學期已經選擇了進入與學校簽有合作培養協議的“訂單班”學習,我系有“上海鴻得利”、“富士康”、“億滋”、“無錫松下”等眾多訂單班,學生完成基本專業知識學習后直接進入這些單位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的內容與實際所從事的崗位聯系,如果與初擬的框架有沖突,可再作研究內容和方法的調整,甚至重新開展課題研究。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
3.校企共同指導學校自己聘請公司的技術人員做企業兼職指導教師,實現校企共同指導畢業設計。校內指導教師主要負責畢業設計規范化指導,負責過程管理,制定畢業設計流程,對畢業設計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檢查,對后期的畢業論文的撰寫進行指導和審核。保持與企業指導教師、畢業生的聯系與溝通。企業的指導教師負責具體的技術、內容指導,提供企業相關資料以及學生與實習企業合作環境的協調。學校應支付企業導師一定報酬,同時,企業導師參與答辯要占到一定比例。我院建立了頂崗實習管理平臺,要求學生頂崗實習期間至少每周寫一次周記,每個周記提出一個工作問題,解決一個工作問題,學習一個工作中需要的新知識點,詳細記錄,并報告指導教師,指導老師進行點評、指導,隨時關注學生動態,及時解決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另外,學生還要完成手寫的實習報告,也按周填寫,學生的企業指導老師,對學生一周的工作進行評價、總結.
4.豐富畢業設計課題來源
(1)指導教師的科研課題。此類型題目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原因主要是近幾年學??蒲协h境的改善及本系教師隊伍的完善,科研項目逐漸增多,項目層次包括院級、市級、省級、國家級。
(2)依托技能競賽及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大賽開展畢業設計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積級申報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參加大學生機械設計大賽、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汽車維修、汽車營銷、數控操作大賽、大學生創業大賽、職業規劃大賽等。畢業設計開始時間可以依據競賽時間進行調整,畢業設計可以以綜合性競賽項目實物作為成果,由競賽輔導教師兼任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對學生在前期創新過程中的作品進行完善和理論升華。通過技能競賽學生熟練了技能,樹立了競爭意識、團隊意識,更嘗到了學習技能、精通技能的甜頭。
(3)學生自己確立的課題。題目主要來自畢業頂崗實習或者將要就業的單位,收集與實際工作相關的資料,在導師的指導下確定畢業設計題目。這說明學生下企業頂崗實習為畢業設計的選題提供了大量的專業實踐機會。對于部分搞不了設計的學生,要求他們將實習體會寫下來,形成實習報告。
(4)模具、數控、機械、機電專業跨專業整合,開展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畢業設計課題探索,使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5)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學生參與教學課件的制作,如機械設計基礎、液壓與氣動技術、夾具設計、數控編程、模具設計等課程中的動畫、視頻的制作。既鞏固了所學專業知識,又熟練掌握常用軟件的操作,為將來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6)不斷完善畢業設計課題類型,開設畢業設計指導課程。經過這幾年的實踐總結,我們大體上把機械類高職畢業設計的類型分為以下幾類,同時,我院已開設指導畢業設計的相關課程或講座。1)工藝夾具類。此類主要完成各種零件的加工工藝編制及加工零件所需夾具的設計。2)數控編程類。主要完成零件的加工工藝編制及數控編程,可以和機械設計類結合,以團隊的形式,完成機構的設計、機構零件的數控編程、加工。3)注塑、沖壓模具類。主要完成各種注塑、沖壓模具設計。4)機械設計類。減速器、機器人、機械手、各種泵、控制裝備、農業機械、汽車、液壓系統及各種設備的設計。5)機床類。機床主傳動系統及進給系統設計、鉆床、銑床、組合機床設計,也可以利用學校的金工實習車間進行各類機床的拆裝、測繪訓練。6)機械類課程圖形庫、動畫庫、試題庫建設。7)機電一體化類普通車床數控化改造及各種設備的PLC控制系統設計。8)機電設備或生產線故障分析與診斷。
(7)答辯形式多樣化。答辯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答辯地點可以選擇校內的多媒體教室、實訓室,也可以搬到校外學生頂崗實習的企業現場,邀請企業指導老師、技術人員、學生的同事一起參加答辯;答辯形式可以是陳述性答辯,也可以是作品展示性答辯;團隊項目,可指定一人進行答辯。要保證各類形式如實習報告類、調查報告類、市場調研類、創業計劃類、售后報告分析類、設計類都可以參加答辯。
三、總結
根據上面分析,現在的畢業設計質量較難保證,而現有國情下高職畢業設計暫時無法替代。但是,畢業設計也應隨著形勢的發展進行較大程度的改革,否則,不能發揮起應有的過渡橋梁作用,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
(1)是否能強化課程綜合實訓和課程設計,淡化畢業設計。例如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結合CAD/CAM課程進行綜合實訓;液壓與氣動技術、機械制造基礎、PLC等進行課程設計;數控編程與操作理論課程結合實訓進行典型零件的數控編程與加工訓練。這樣的訓練更扎實,更有實效。
(2)畢業設計過程要增強學生對畢業設計的認識、讓學生明確其目的和意義。
(3)畢業設計是一個綜合訓練的環節。完整的畢業設計過程應該包括專業實習、文獻檢索、題目選擇、資料收集整理、大綱擬定、試驗數據獲取、理論計算、論文寫作與論文答辯等環節。這些環節能使學生受到完成一個實際項目所必需的綜合基本訓練,對學生將來的工作和可能情況下的深造意義非凡。
對于西部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由于經濟相對落后等客觀因素的限制,尋求校企深度合作確實不易。但就是因為存在一些客觀困難,造成了觀念上的陳舊和行動上的猶豫不決,表現在教學形式上重理論、輕實踐,教學安排上先理論、后實踐。企業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只局限在實訓教學的某個方面,不夠深入,甚至把一些不作為歸因為“條件不足”,有的把校企合作簡單理解為就業合作,認為校企合作就是聯系實習見習單位;有的把校企合作當作校內產業合作,認為校企合作就是建設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等。而更為關鍵的還是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滯后。教師是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直接力量,隨著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教育對象不斷變化,教育需求不斷更新,人才培養規格進一步趨向實用。因此,高等職業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學習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理論,主動探討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校企合作內容、形式、內涵以及實施路徑,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觀念,重新認識教學關系。對于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面對薄弱的硬件條件,更應該進一步主動適應職業崗位能力要求,提高自身職業能力和實踐能力以及職業素養,豐富實踐案例,掌握靈活實用、適合學情的教學方法,量力而行,正視差距,踐行校企合作,樂于實踐,善于實踐。實現傳授知識向促進學生學習的轉變;實現管理學生向培養學生的轉變;實現儲備知識向終身學習的轉變;實現課堂講授向實踐操作的轉變;實現教書向教育的轉變;實現知識向技能的轉變,為校企合作儲備夠用的軟條件基礎。
二、緊貼崗位,構建柔性化課程體系
無論哪種形式的校企合作,最終的目的是實現課堂教學與實際工作的結合。因此,構建與機械類專業實際工作密切相關的職業崗位能力,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了解機械類專業職業崗位的工裝設備、工作要求、工作對象、工作內容與流程,構建柔性化課程體系是校企合作的基礎內容。
(一)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機械類專業立體化課程體系
高職課程體系的主要特征是針對工作崗位的實踐性、適應性。具有實踐能力,能夠勝任崗位技能要求,適應工作崗位,能夠獲得合作企業的認可,是決定校企深度合作的基本條件。因此,要從課程內容著手,遵循認知規律,依據職業崗位能力要求,設計諸多“知識點”,構建一條“能力線”,形成“復合職業面”,完成立體化課程體系的建設。
(二)整合課程內容,完成機械類專業“教材”向“學材”的過渡
“學材”的內容要求以職業崗位的具體任務或工作情景為主,給出完成任務的思路、提示、步驟、參考資料以及具體操作環節的注意事項等[3]。職業教育機械類專業應脫離傳統教育對教材內容的處理方式,根據職業崗位能力對“知識點”的要求重新組合相關知識,結合合作企業實際、學校硬件設備和師資隊伍等,設計和開發一些難度適中,能夠體現完整工作過程的實際任務或模擬工作任務,保證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任務獲取、任務分析、任務實施、任務完成到任務評價的完整過程,達到學技術、煉能力的效果。
(三)突出機械類專業實踐性內容在課程體系中的主體地位
理實一體化教學集“教、學、做”于一體,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緊密結合,邊聽、邊學、邊練,能有效地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是適合高職機械類專業教學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針對行業企業對機械類專業崗位職業能力的要求,引入行業技術標準,參照職業證書考核標準,按照“理實一體化”課程要求開發課程,調整理論與實踐所占時間比例,突出實踐性內容在課程體系中的主體地位,提升實踐教學效果。機械類專業“理實一體化”課程的實施,一方面要求打破傳統教學中理論與實踐截然分開,理論實踐兩層皮的現象,理論主講教師與實訓指導教師必須樹立團隊協作意識,樹立以生為本、以教學效果為本的教學質量意識,保證理實一體化課堂教學效果[4];另一方面要求專業教師積極參加實踐鍛煉,熟悉生產環節,豐富實踐經驗,鉆研實用技術,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提升雙師素質,成為行家里手。
三、聚焦技能,打造“雙師”隊伍
“雙師型”教師是教學改革的承擔者,也是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的實施者,直接決定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效果,是推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直接力量。機械類專業“雙師型”教師借助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了解社會及行業人才需求情況,參與區域經濟建設;另一方面,把生產實踐緊密嵌入教學過程中,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打造一支“上得了講臺,進得了企業”的職教雙師隊伍,發揮“雙師型”教師的作用,才能真正抓住高職機械類專業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關鍵點[5]。
四、多方合作,開展校企合作實踐
校企合作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有實習、就業層面上的淺層次合作;有訂單式培養,工學交替,產、學、研、培多位一體等深層次合作。因此應該根據專業的不同、產業的不同、行業的不同,有針對性地探索多種途徑、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精準定位專業,實施“就業導向”型工學交替
實施“工學交替”意味著走出純理論講授的教室,以“職業人”身份參與實際工作,使學生在學習與工作交替中成長。使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將要從事的職業生涯盡早連接起來,實現學生角色向職業人角色的轉變。對企業來說,可以借助學校把自己的用人要求貫穿到學生教育培養過程中,從而招到企業所需要的實用人才,為企業的發展提供高質量人力資源。對學校來說,可以充分利用企業設備條件和職業氛圍強化對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培養,把教育培養的課堂擴展到生產現場,實現生產育人的目的,充分體現“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2006年開始,蘭州職業技術學院數控專業與蘭州瑞德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并組建第一屆“瑞德”冠名班,實踐了“1+1+1”的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學生第一學年在校內集中學習理論知識,在校內實訓室進行基本技能訓練。第二、三學年在企業集中教學,進行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和專業技能的訓練,其中第二學年由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學生的課堂理論課教學與實訓課完全在企業交叉進行,由學校、企業共同教育和管理并共同組織相關專業教學和技能訓練,企業為學生提供了專業教室和專業機房,采用理實一體化、項目教學及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分組實施。學生和企業員工一樣,嚴格執行企業上下班制度。第三學年采用師傅帶徒弟的教學方式,學生在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接受企業管理及企業文化教育,進一步提高職業技能。學院委派專業教師常駐瑞德公司,瑞德公司委派專門輔導員,校企雙方共同管理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一方面解決學院實訓條件有限、師資短缺等問題,節省了隱性成本;另一方面彌補了專業教師實踐經驗不足等問題,而且還培養鍛煉了師資隊伍。這種培養方式企業需要、學校樂意、學生滿意,三方受益。
(二)多層次校企合作,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
學院時刻關注企業需求的變化,調整專業方向,開發、設計、實施靈活的培養方案,開展多層次、多途徑、多形式校企合作。2004年以來,學院先后與寧夏小巨人機床有限公司、蘭州海紅通信設備有限責任公司、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聯邦制藥(內蒙古)有限公司等建立校企合作關系,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先后成功組建了12屆企業訂單班。2014年學院同寧波北侖區政府溝通,就建立高校、政府以及企業之間校企合作模式進行了探索,在實踐中形成了政府、學校、企業“三方聯動”,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三位合一”的辦學模式?!叭铰搫印⑷缓弦弧睒嫿苏a學共謀、共贏、共發展的新型運行機制。這種合作模式靈活、可操作性強,可以進行專業層面的合作或者課程層面的補充強化,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由校企雙方根據實際需要共同研究,共同參與培養的各個環節,緊貼企業崗位需求,確?!坝唵巍钡囊幐衽c質量,同時通過有計劃地分散學生,減輕了單個企業接受學生的難度。學生的專業基礎與技能訓練課程在校內完成,核心職業技能課程和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等在企業完成,畢業后直接在企業就業。在“訂單培養”的教學過程中,校企雙方始終把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作為首要任務,積極探索“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企業充分發揮設備等資源優勢,為學校提供教學基地進行實戰訓練,解決了學院實訓設備不足等問題,學生有了穩定的就業渠道,企業減少了崗前培訓成本。通過聘請企業技術人員講課,聘請企業一線技術工人進行實踐教學指導,“雙師聯手”提高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實現了“零距離”就業。
(三)產教互補,構建“前校后廠、產學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升校內實訓基地功能
由于近年來高校的大量擴招,高校對于學生的培養質量日漸低下,畢業設計完成質量亦是如此。由于種種原因,學生完成畢業設計質量與教師完成畢業設計教學任務的質量之間的矛盾激化嚴重,隨著時代跨越式的發展,此情況已越演越烈。陳舊的畢業設計課程設置模式已遠跟不上時展的步伐??偨Y起來可歸結為,一方面,學生無法花費大量的精力與時間完成自己的畢業設計。另一方面,部分青年教師由于教學經驗不足等原因對學生的畢業設計不夠重視。
(一)從學生層面看待問題
1.就業形勢。
由于畢業設計課程被多數高校置于大四這個時間段,而學生此時心里考慮的是如何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或考取碩士研究生。尤其是機械專業,就業形勢尤為嚴峻,在沉重的壓力下,在校大學生無法將心思完全放在如何完成自己的畢業設計上以完成自己的最后學業任務,加之有些高校無法把握住學生的心態以作出正確的心理指導。
2.對“畢業設計”重要性認識淺顯。
由于有些高校機械專業類本科生一年級至三年級課程計劃中,沒有類似于“畢業設計”的課程諸如課程設計、在工廠實際操作等學習安排,導致學生對于其認識極為匱乏,認為畢業設計類似于一些基礎課程,臨考試前加班加點復習一些考試范圍就可以輕松過關,從而導致多數學生前期準備工作不夠充分,加之部分高校對于最后畢業設計答辯管理過于寬松,使得學生運用獨立科研能力與扎實實踐能力完成畢業設計并取得較好成果的前期憧憬提前流產。
3.無法靈活運用學校文獻資源。
一個良性的畢業設計完成過程離不開大量的文獻檢索,在機械領域尤為如此,如一些工程應用實例、經驗公式、典型設計案例等對畢業設計幫助極大。但經調查,學生在此重要環節存在嚴重脫節狀況。即便能夠使用紙質圖書資源,也是一些過于陳舊的國家標準與工程應用數據,以致最后設計出來的機械零部件根本無法應用于實際。
4.無法靈活運用計算機軟件
在機械專業畢業設計的完成過程中,一些計算機軟件如繪圖軟件、分析軟件、仿真軟件(UG、Pro/E、Solidworks、Catia、VERI-CUT、ANSYS等)等都起到非常重要的輔助功能。但因為學生前期對這些軟件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后期完成畢業設計過程中的工作量非常龐大,繼而出現學生心理上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情形。
(二)從高校層面看待問題
1.高校畢業設計課程設置問題。
包括畢業設計安排時間、畢業設計前期安排工作與選題工作等在內的所有環節都能體現出其課程設置模式的合理性。不少高校將畢業時間安排在大四這個學生提前找工作的時間段并不是非常合理,此安排方式對學生完成畢業設計時干擾性極大。部分高校畢業設計前期安排并不到位,致使學生對在什么時間段完成什么事情渾然不知。關于選題工作,多數高校畢業設計題目過于陳舊,同樣的題目每年重復使用,畢業設計題庫不能及時得到更新,遠跟不上工廠應用的前沿技術。學生在選題的過程中往往不能掌握選課題的主動權,大多是各個學院隨機將指導教師分配給學生并由教師來分配畢業設計題目,此類型選題方式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興趣愛好與所選畢業設計題目得不到充分匹配,自然無法有效調動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的積極性。
2.高校教師問題。
現多數高校負責指導學生的教師為年青教師,由于教學經驗得不到長年的積淀,并缺少一個與教學時間長且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交流經驗的機會或沒有經過專業的教學培訓,多數教師的教學經驗只能是紙上談兵。因此,在指導學生畢業設計時,時常出現學生某個時間段內應該完成的任務長時間得不到跟進,答辯過程不能保質保量,最終只能流于形式。如此每屆學生反復這樣的過程,畢業設計進況與答辯結果不能及時得到學校總結與改進,久而久之,自然導致高校培養的學生質量每況日下。
3.畢業設計實踐內容安排。
機械專業本科生步入社會更多的是需要其擁有能夠解決生產實踐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更應該有熟練的實際操作能力以減少公司培訓的成本。但部分高校為了節約資金、提高學生的畢業率等目的,學校里面的實驗儀器長時間得不到更換,加上教學管理上的脫節與陳舊實驗儀器的不能使用,導致基礎年級安排的實踐課程變為理論教學課程。而畢業設計課程規劃里面多半沒有實踐操作或者做出實物的環節,此環節的缺失必定會造成學生畢業時的實踐操作能力不足而低于公司引進人才的標準。
二、改進措施的提出
(一)學生層面改進措施
1.心理輔導并及早介入畢業設計課程。
針對學生在大四階段所出現的這種心理問題學院輔導員應及時作出心理輔導等相關措施為學生提供正確導向,在畢業設計課程規劃時間層面可以將畢業設計時間段其提前至3年級第2學期,及早的介入畢業設計對學生的幫助較大,可有效緩解四年級學生心理上的壓力,對于機械專業學生更是如此。
2.加深學生對畢業設計的認識。
高校開設的課程中,基礎年級的課程安排應開設2至3門類似于課程設計性質的課程,使學生提前接觸此性質的課程。再者,高年級學生進行答辯時,可以讓低年級學生在現場感受畢業答辯這種氛圍以使學生對畢業設計課程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
3.提高學生文獻檢索技能。
基礎年級的課程設置中須有1至2門文獻檢索課程,課程設置的場所可以是圖書館,教師可以將檢索電子圖書及文獻的不同方法教給學生,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中快速查找并利用資源。查找紙質圖書也是一樣,查找一些最新文獻資料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路,激發其創新性。
4.提高學生的軟件操作技能。
對于工科類機械專業學生來說,一些基本的繪圖軟件、三維仿真軟件、分析軟件操作技能尤為重要。其可以快速高效的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簡單繁瑣的問題以節省大量的計算與分析時間。因此,學校必須開設此類課程并加以重視,基礎軟件操作能力可以形成厚積薄發的作用。
(二)高校層面改進措施
1.及時更新題庫并合理分配任務。
高校的畢業設計題庫須及時更新,多數高校畢業設計題目跟不上企業實際應用實例,有些題目嚴重時五六屆學生都在使用,導致有些學生直接就能從網上找到資源并原封不動地下載,即使是這樣,學生也可以輕松通過畢業答辯。如畢業設計題目任務量過于龐大,導致學生不能較好的完成任務,如任務量過小,學生輕松就能完成而達不到畢業設計初始的目的。因此須合理分配畢業設計題目,如任務量大,合理分解設計內容并規定好各個學生所做內容不相重復,這樣可以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2.實踐經驗教師之間交流
以學院為單位組織有實踐經驗的教師與年青教師之間互相交流,將好的教學案例與想法提出來與大家分享并交流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3.加大投資成本及時更換實驗儀器。
一個實驗儀器俱全且完好的實驗場所更有利于教師將實踐技能教給學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若單純依靠以上方法還遠遠不夠,學生是否能夠接觸到公司里面前沿的技術難題可以通過校企合作這一途徑達成,而且此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
三、典型教學案例的提出及實際效果
根據職業教育特點,采用了“行動導向”的“工學結合”項目化教學模式,即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實現學習,工作和學習是一體化的。在教學過程中,遵照學生的一般認知規律和工作過程順序進行設計。學生通過對自身經驗的反思和批判性檢查,驗證、豐富和更新自己的行動模式和認知結構,達到提升行動能力、解決職業活動中的問題的目的。在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中,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學生在沒有教師直接幫助的情況下圍繞已經明確的學習目標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獨立學習起起咨詢和輔導的作用。項目教學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是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工作任務。
2根據機械制造類專業課程教學設計的指導規劃教學內容
可將教學資料內容規劃為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教學方案、工作任務單、課程引導文、引導性教學PPT、學習參考資料清單。
2.1學習者特征分析
高職學生已經學過了獨立的和分散的專業課程。如何將這些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相銜接,將學過的知識系統化,是目前高職教育亟需解決的問題。現在學生已經具備了以下的能力:能夠完成中等復雜零件圖的制作和輸出,手工編制較簡單的CNC程序,操作數控銑、數控車床,應用一種CAD/CAM軟件完成零件的三維建模,手動檢測零件的尺寸精度,編寫數控加工工藝文件,使用專業術語交流,借助技術手冊閱讀圖紙的相關技術要求。
2.2教學方案設計的主要內容
課題名稱:低碳環保風力裝置機械部件創新設計與制造。教學時間安排:10課時。學習/工作任務描述:學生根據低碳環保風力裝置的部分圖紙,在“理實一體化”教學區內,以低碳環保的設計和制造方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產品的設計、制造和調試工作,并及時記錄和總結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學生以團隊的形式共同完成該項任務,需要進行必要的分工和合作,最終實現低碳環保產品的設計和制造。每組學生在此過程中,需要與設備管理員、工具管理員做好交流溝通,安排好加工時間段。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學生要明確低碳環保設計理念,注意使用現有設備、工裝夾具、刀具和量具完成加工制造任務,注意設計的零件與現有零部件的配合關系,在幾何精度方面查閱相關技術手冊。該任務需要嚴格遵守國家標準和安全準則,規范設計制圖和設備操作。在任務結束時要歸納整個設計和加工過程,對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自覺保持安全作業,遵守“5S”的工作要求。教學/學習目標:學生以小組的團隊形式,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根據低碳環保產品設計理念和思路以及國家相關技術標準和機床設備使用安全準則,提出對低碳環保風力裝置的產品設計方案,并能夠在小組內進行比較和評價,得到最佳實施方案。學生要能夠對比和評價產品的數控加工工藝方案,最終確定最佳的解決方案,并實施加工。根據產品的裝配和調試的相關技術標準,學生要對已完成的任務進行總結、評價和匯報。學習完本項目后,學生應能夠完成低碳環保小型產品的設計和制造,包括設計原理分析、機械零件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數控加工工藝方案的優化與制訂、數控程序的編制與調試、中等復雜零部件的數控車與數控銑配合的操作加工。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學生更加關注低碳環保產品的設計和制造,其相關的環保意識也有所增強。教學對象:高職教育制造類專業的第五學期學生(制造類專業,例如機械設計與制造、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精密機械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等專業)。教學內容:根據低碳環保的理念,某企業設計出了低碳環保風力裝置?,F給定一風能,根據能量轉換原理,創新設計與制造一風能驅動葉輪轉動,進而帶動傳動機構和驅動機構,實現物料傳送的機械裝置。物料尺寸Φ25mm×10mm,物料材質為塑料或尼龍;頂桿作直線往復運動,行程范圍為30~50mm。教學過程:僅提供該裝置部分工程圖和部分零部件,讓學生根據所提供的產品工程圖(部分),分析、討論該低碳環保產品的設計理念和使用場合,編寫產品設計說明書。在掌握新產品的整體結構后,完成缺少的零部件設計,遵照國家標準完成工程圖的制作;完成該產品的三維實體圖的繪制,實現虛擬樣機的裝配;對設計零件進行工藝分析,制定出合理的工藝方案,按照工藝文件完成零件的數控加工制造;最終將產品所有零部件裝配,進行裝置調試。教師需要參與學生的設計方案和工藝方案的討論過程,指出關鍵問題所在,如對于CAD/CAM軟件使用能力、標準件的選用方法、數控加工工藝的制定思路、數控加工操作尤其是數控車/數控銑的組合加工、裝配調試的注意事項等。
2.3教學環境設計與資源配置
教學車間,學習討論區與加工區以玻璃幕墻隔開,一是避免噪聲,二是保護學習討論區設備。中間區域為小組學習和討論的主要場所,需要配備電腦和電源插座。該設計模式有利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的實施,學生可以在加工現場旁進行討論和學習,這很好地解決了實踐與理論分離的問題,有利于綜合性教學課程的開展。
3結語
【關鍵詞】論文分類;主要任務;寫作步驟指導;典型題目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0)01―0018―03
教育部高教司2001年編寫的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手冊對本科畢業論文的要求是通過畢業論文鞏固所學理論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各項基本技能、實踐能力和決策能力[1]。教育技術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是綜合考查學生運用教育技術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教育教學問題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現有很多畢業論文缺乏科學和規范,論文質量并不高。本文參照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嘗試將論文分類,并就每類的主要任務和具體寫作步驟展開探究,列舉出典型題目,以求為畢業生提供參考。
一 綜述/評述類論文
1 定義
查閱某一專題在一段時期內的相當數量的文獻資料,經過分析研究,選取有關情報信息,進行歸納整理,作出綜述或評述的文章[2]。
2 主要任務和寫作步驟指導
(1) 選題
選題首先要內容新穎,且近幾年確有進展,為本專業所關注的焦點;其次題目不要過大,面面俱到的文章很難深入研究核心問題,往往流于泛泛而談。
(2) 查閱和積累有關文獻資料
一方面,需要搜集權威性的參考書,如專著、教科書、學術論文集等。另一方面是查找期刊和文獻資料。
(3) 提出綜述/評述的問題
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問題。指明寫作目的、意義和作用;闡述所綜述/評述問題的資料來源、歷史、現狀及發展動態。如果所選題目屬于爭論性課題,需要指明爭論的焦點所在。
(4) 進行具體綜述/評述
首先,通讀、細讀、精讀文獻資料,分析每篇文章的主要論點,分類摘記其主要內容,包括技術方法、重要數據、主要結果和討論要點。其次,對摘記的資料進行加工處理,使之系列化、條理化。可以從以下順序進行綜述[3]:①歷史發展:按時間順序說明這一課題的提出及各歷史階段的發展狀況,體現各階段的研究水平。②現狀分析:介紹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及各家觀點,詳細介紹有創造性和發展前途的理論或假說,并引出論據;對有爭論的問題要指出問題的焦點和可能的發展趨勢,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對一般的、過時的或已被否定的觀點可從簡描述。③趨向預測:在縱橫對比中肯定所綜述/評述課題的研究水平、存在問題和不同觀點,提出展望性意見。
(5) 總結
對綜述/評述所得出的結論進行評議,對文章的特色和不足進行總結。
(6) 參考文獻
依引用先后次序或參考程度排列參考文獻,引用的國內外文獻必須真實。由于現在的綜述/評述多為“現狀綜述/評述”,所以70%的引用文獻應為3年內的文獻。
3 典型題目
美國教師專業發展策略綜述/教學設計的國際前沿研究/從網絡教育的發展看回歸教育現象/面向學習者的教學設計評述/教育技術研究范式與發展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現狀與趨勢分析/教育游戲的國際研究動向以及啟示。
二 實證類論文
1 定義
針對教育技術領域的某一問題或專題,有目的地進行調查與考察、試驗與分析,或進行相應的實驗研究,得到系統的觀察現象、實驗數據或效果比較等重要的原始資料和分析結論的論文。實證研究分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研究,近年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后兩者,主要研究方法有調查問卷/量表(常伴有訪談)、文本分析、觀察法,實驗法等[4]。
2 主要任務和寫作步驟指導
(1) 確定研究的問題
明晰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分析課題是否具有創新性、可行性,影響可行性的一般因素是什么。
(2) 分析研究的問題
首先,界定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搜集相關支持理論。其次,分析所研究的問題是否具有普遍性及導致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其可借鑒的研究方法或手段;再次,說明作者擬從哪些創新角度對此問題進行研究,建立研究假設。
(3) 制定研究的方案
運用實證方法展開的研究,需要事先作好周密的設計,以求對實施研究進行嚴格的控制,盡量排除研究者、被研究者主觀因素的影響,具體做法如下:確立研究中需要考慮的相關因素和觀測指標;確定研究方法;明確已具備條件和尚需創設的條件;明確研究的具體步驟和時間安排;設計必要的問卷、調查表、測驗題、實驗過程等。
(4) 實施實證研究
依據方案進行研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時,研究過程也有差異。例如在以調查/訪談為主的實證研究中,首先需要進行預調查,然后根據預調查結果修改調查設計;實際調查中注意尊重客觀事實,如實記錄,不把主觀傾向帶到收集材料的過程中。在以實驗為主的實證研究中,首先,進行實驗前測;控制實驗的各個環節、實驗對象、實驗時間和場所的安排等因素;其次,如實記載自變量的操作情況、無關變量的控制情況、因變量的變化情況和其他相關情況;再次,進行實驗后測,了解實驗后被試在所研究的特質上達到的水平[5]。
(5) 整理資料,作出總結
對研究過程進行總結;用適當統計方法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并詳細分析;得出研究結論,以量化資料反映客觀屬性,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指導性或改進性的策略或建議。
3 典型題目
(1) 課程/課堂教學
幼兒園動漫環境創設效果的研究/非語言符號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小組討論學習在**課堂中的效率研究/**市高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現狀分析/《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現狀調查和研究。
(2) 學生學習
**地區高中學生研究性學習情況與調查研究及推廣措施/概念地圖支持學習困難學生寫作的實驗研究/**市在校大學生博客使用現狀調查與分析/大學生信息技術技能的調查研究。
(3) 教師專業發展
對**市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方式的研究與建議/中學對教育技術師范生能力與素質需求調研/中學信息技術教師職業倦怠調查研究及應對策略/**地區高中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的調查與分析/教育Blog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研究與展望――以**地區為例。
三 設計類論文
1 定義
本文界定的設計類論文是設計課堂活動、模型、系統等一些應用性研究的文章;它重在應用或檢查理論,并依據理論進行分析設計,得出直接的設計成果。本類主要是設計課堂活動及一些應用平臺模型,對于以編程實現的應用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將在第四類論文中闡述。
2 主要任務和寫作步驟指導
(1) 對選題背景和依據理論進行概述
對選題背景進行描述,指出設計的目的;對相關概念和支持理論進行概述。
(2) 對相關研究現狀進行深入調查
深入調查國內外的相關研究現狀,從已有研究成果提煉出本課題可以借鑒的具體內容和要素,并重點指出已有研究成果中的不足之處,分析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初步確定本論文中的設計需要解決什么實際問題。
(3) 對設計進行需求分析
在上一步中已經初步確定所做的設計需要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后,緊接著就要對設計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如果可行,則要進一步具體回答“本設計要做什么”的問題,細化設計任務。
(4) 進行具體的設計
根據細化的設計任務來進行具體的設計,作者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詳細描述具體的設計過程。
(5) 應用所做的設計
應用分兩個階段:試應用和真正應用。前者主要檢測所做的設計是否完善;后者是根據試應用結果對設計進行改進和完善,直接檢測所做設計的應用效果。不管是哪種應用,都需要記錄應用的具體過程。
(6) 分析成果,總結和展望
對應用成果進行分析,將成果與目的對照,看有沒有實現設計目的;指出具備更完善的條件時設計還能改進的地方。
3 典型題目
基于三維動畫技術的視頻課程片頭設計/基于協作學習的課堂活動設計/中學信息技術網絡學習社區的分析與設計/多媒體界面的創意設計/網絡教學平臺的整體設計/績效觀下的企業培訓教學系統設計。
四 開發類論文
1 定義
本文界定的開發類論文是描述為解決教學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而設計的應用軟件系統的開發及應用過程的文章。由于是教學應用軟件的開發過程,所以可以參考各類軟件生命周期模型,在模型指導下融入對教學過程的思考,實現教學過程思想對軟件開發的指導,以及軟件應用對教學過程的反饋與建議。
2 主要任務和寫作步驟指導
(1) 對選題背景和依據理論進行概述
同“設計類論文”,著重描述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性質、簡要解決辦法及對系統功能的大概要求。
(2) 對相關研究現狀進行深入調查
同“設計類論文”,并對該軟件系統解決特定問題進行一定程度的預期。
(3) 進行軟件需求分析,
首先進行可行性分析;其次確定系統可以實現怎樣的功能,即系統“要做什么”,從該步驟開始,可以參考幾種常見的軟件工程生命周期模型來安排系統開發的過程和進度,采用常用的結構化分析方法來進行分析,并且撰寫相應的文檔,例如數據流圖,數據字典,說明以及補充材料等[6],為設計過程做好充足的準備。
(4) 設計過程
包括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過程。對(3)中的系統功能進行細化,進行系統總體結構設計,數據結構以及數據庫的設計,產生若干獨立的功能模塊,然后再對每個模塊進行詳細設計。
(5) 編碼與測試
即軟件開發中實現的環節,可以獨立進行,撰寫相應的文檔,總結一些實現方法和技術優化上的體會。
(6) 系統的應用和反饋
類似于系統開發的調試階段,即讓系統在實際環境中運行,看系統的運行是否能夠適應軟硬件環境,是否真正滿足預期的要求,并記錄反饋信息,以再回到階段(4)進行優化設計,改善系統的性能;在最終成品的應用中記錄最終的應用效果。
(7) 總結和展望
對開發成品及其應用成果進行評價,將成果與開發目的對照;對比目前同領域中的其它系統,總結過人之處和不足之處,指出具備更完善的條件時開發還能改進的地方。
3 典型題目
網絡教學交互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基于.net的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與開發/基礎教育研究性學習平臺的設計與開發/基于Web2.0的在線搜索系統的開發/基于Web2.0的網絡學習平臺的開發。
五 比較類論文
1 定義
比較研究法是通過審查、判斷并列舉事物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的方法,可分為橫向與縱向、同類與異類、定量與定性比較;比較的對象可以是同一事物在時間序列上的特征或現象,也可以是不同事物在同一時間序列、不同空間結構上的特征或現象[7]。它廣泛存在于上述四類論文中,本文探討的比較類論文是指通篇以比較為主要手段,展現和分析比較的內容,以揭示事物本質的論文。
2 主要任務和寫作步驟指導
(1) 確定比較的主題
首先,選擇比較對象,確定比較的主題。其次,在頭腦中產生對此主題比較目的的假想,比較目的需要立足實際,且在比較研究中可驗證。再次,確定比較的具體內容和比較標準。
(2) 獲取相關資料
搜集和初步整理資料??梢酝ㄟ^實地考察、閱讀文獻、調查訪問、座談討論、實驗等多種渠道收集資料,但考慮到所選材料對達到比較目的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需要選擇最優的渠道以保證材料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3) 描述比較內容并進行差異分析
對每一項比較內容進行描述,進而列舉比較對象間的異同,站在歷史、辨證、多維的視角上來分析比較對象間形成異同的原因。
(4) 得出比較結論
對所比較事物的本質進行進一步揭示,并驗證筆者的假想有沒有實現,得出比較結論。
3 典型題目
信息時代電視傳播的嬗變/論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多媒體信息傳播與大眾傳播的比較/網絡課程與精品課程的對比研究/大眾傳媒信息與學校教育信息比較研究/Web2.0應用國內外現狀比較研究/現代遠程教育監督機制中外比較研究/農村受眾媒介素養習得差異性研究/**和**區域信息化差異比較/**市重點小學教育網站主頁設計比較研究。
六 總結
本文探索出的教育技術本科畢業論文的幾種分類及各類的主要任務和具體寫作步驟,只是在為提高畢業論文質量上的一種探究,必有不足之處。在論文實際寫作中學生還需綜合地、靈活地選用各種研究方法,在各類論文具體寫作步驟基礎上學會變通,不能固化在這些框架中,這樣才能寫出創新的、高質量的畢業論文。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手冊:管理卷/理學卷/電子信息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2001:1-6.
[2][3] 如何寫綜述論文全攻略[EB/OL].
[4][5] 馬云鵬.教育科學研究方法[M].吉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7,196-204.
關鍵詞:高職院校;機械類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策略
一、前言
在高等教育中,高職教育已經占據"半壁江山",旨在為社會輸送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勞動者。要想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高職院校必須重視實踐教學,加強實踐訓練環節。機械類專業更需要重視實踐訓練,然而從目前來看,高職院校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不盡如人意,實踐能力不強,實踐技術不扎實。如何培養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是高職院校必須慎重考慮的重要問題。
二、高職院校機械類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現狀
1.實踐能力培養觀念比較落后
從目前來看,高職院校其實并不缺少實踐教學環節,但是機械類專業中很多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不容樂觀,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基本屬于被動實踐,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不高。所謂被動實踐,就是所有的實踐活動目標、內容、步驟等都由教師一手安排,學生只是按照教師規定好的套路進行實踐,顯而易見,這種實踐過程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實效性大打折扣。
2.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比較呆板
眾所周知,機械類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需要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才算完成學習任務。但從目前來看,不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對實踐教學重視不足,在理論教學中也多是采取"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法,這勢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實踐教學師資力量不夠充實
目前,高職院校中的教師基本是從學校到學校,即從學校畢業后直接進入高職院校工作,這樣的教師雖然理論功底扎實,但是缺少應有的實踐經驗,他們在教學過程中也難以勝任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任務。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高職院校機械類專業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方面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要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日后的就業增加籌碼,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勢在必行。
三、提升高職院校機械類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策略
1.優化課程體系
要想切實提升機械類專業學生實踐能力,高職院校必須優化課程體系,可以針對專業特點,設置兩類課程,一是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實踐能力培養為輔的理論類課程體系;二是以實踐能力培養為主、兼顧理論知識傳授的能力類課程體系。在理論類課程體系中,教師要將機械制造技術知識、先進制造技術、理論力學知識、工程制圖技術知識等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在理論授課中,要使用案例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問題式教學法等先進教學法,旨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開設英語、計算機等工具類課程,使學生能掌握基本的英語應用能力和利用網絡獲取信息的能力。在能力類課程體系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掌握應有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進行生產實習、機構設計實踐、制圖設計實踐等活動。在學生實踐活動中,教師不要刻意為學生安排好所有的實踐活動和步驟,這樣會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應該適當放權,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的能力,使學生樹立起實踐自信心。在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雙重作用下,學生能意識到機械類專業學習的重要性,有意識地提升實踐能力。
2.推廣階梯式實踐能力訓練體系
要培養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有鑒于此,高職院??梢試L試建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實踐基地,推廣校園科技文化,使其成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平臺。構建階梯式的實踐能力訓練體系就是建立在這兩大平臺基礎上的。
高職院校要與社會上優秀的機械類企業加強聯系與合作,安排學生進入這些企業進行實習和見習,利用企業的先進設備和服務項目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企業要向學生開放部分創新課題,吸引學生參與,學生要在實習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參與企業的工藝設計、技術開發和設備改造等活動,使學生拉近與企業、社會的距離,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基。
高職生科技創新也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又一大平臺。教師要將高職生科技創新活動納入到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比賽,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積極參與實驗和實踐活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要評價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反饋意見,光靠教師評價是遠遠不夠的,要將學校、企業和學生都納入到評價體系中。高職院校要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將自我評價、同學評價、教師評價、社會評價相結合,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引導和反饋功能。必須指出的是,企業評價至關重要。在工學結合模式下,企業已經參與到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中,學生也在企業中進行過實習,所以企業對學生的評價更有說服力,而且企業往往是基于對所需人才的要求對學生進行評價的,他們提出的意見對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參考作用,可以使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不足,進而查缺補漏,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背景下培養機械類專業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只有具備扎實的實踐能力,才能以更好的面貌參與到未來的社會競爭中,在職業生涯內發揮應有的人生價值。高職院校必須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傅維利?陳靜靜:《國外高校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研究》,《教育科學》2005年第1期?
[2]平萍:《高校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研究》,華北電力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3]姚茜:《強化工程類本科生實踐能力的若干問題研究》,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4]紀穎:《基于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型大學課程體系研究》,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5]張曉婕:《大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模式的構建》,山西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