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0 16:51:54
序論:在您撰寫市域社會治理經驗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與社會管理的現狀
據調查,目前我國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較好的地區多為一線城市,一些經濟欠發達區域在建設上還存在很多不足,環境污染嚴重、社會管理能力薄弱,制約著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如下:
1.1存在“兩種模式”的弊端所謂的兩種模式。一是在資金投入上存在困難,費用花費較大。二是,相關治理技術和管理能力有限,很多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不過關,地區之間的治理和管理也具有雙重標準,無法保證城市污染建設的正常運轉。
1.2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能力有限城市環境治理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僅僅依靠單一的治理手段,無法保證環境治理的科學性,也不能發揮管理的效力。例如,我國南京在2012年治理水污染中,雖然運用了生物、物理、化學等多種治理對策,但是卻沒有形成制度規范,在實際管理中缺乏效用。
1.3中國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亟待提高中國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市場化起步較晚,在眾多排污企業中,只有少數企業把環境污染治理設施交給專業公司運營的企業。但是從中國大環境上著眼,很多城市的認識還相對薄弱,環境污染得不到有效的治理,管理能力和技術手段都有待提升。
2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應該采取的有效方式
從上述內容中,我們已經清晰直觀的看到了我國環境污染治理在設施建設與社會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這些不足,我國相關單位一定要做好建設工作,根據污染設備建設的實際,完善相關管理對策,從多方面入手解決問題,實現城市的快速發展。
2.1加強社會城市環境污染管理的法制化建設法律是規范行為的基準,是解決城市環境污染治理建設問題的核心,也是引導工作積極開展的重點,有助于規范運營單位的工作流程。因此,我國相關管理機構要制定完善的制度體系,鼓勵城市開展環境污染治理,通過法律的制定明確治理的方式和手段,為城市環境的保護提供法律依據。
2.2環境污染治理要建立激勵政策在現行的政策體系中,扶持和鼓勵環保與社會管理發展的政策還不完善,必須在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上為企業提供優惠政策,加大企業的治污能力,使城市環境污染與社會管理服務盡快實現市場化。例如,國家要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根據城市環境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運營服務方法,形成良性競爭的機制,充分發揮治理功效,為相關機構提供一定政策上的優惠。
2.3強化監督職能有效地監督監管是保證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設施良好運轉的保障,也是做好管理的有效環節,對此,環保管理部門必須要加強運營隊伍監督水平的提高,定期檢查設備使用情況,保證管理運營朝著專業化與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2.4環境污染治理要采取雙贏機制環境污染治理要注重雙贏,加強組織機構建設和科學技術的創新投入,使城市環境治污的市場空間得到擴展。在城市環境污染治理中需要平衡雙方的利益,使城市環境治污企業在優化管理、節約成本、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得到較大的空間。另外,治理機構還要確定合理的、科學的運營經費,這項經費的開支必須要低于排污企業自身的運營成本,從而取得運營市場的最終認可,實現運營公司與排污企業的雙贏。
3結語
關鍵詞:社會組織 社會治理 經驗 啟示
當前我國正在構建新型的社會治理體制,需要進行一系列觀念的更新與重建,其中最主要的是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需要,構建一種適應市場利益主體多元化的新型治理理念。只有真正更新社會治理理念,尊重各方各類利益訴求,才能認識和把握社會治理創新的意義與作用,帶動社會治理方法和手段創新。社會組織對于提供服務,拓展公民利益訴求表達渠道,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實現社區、鄉村基層自治,踐行新型社會治理理念的作用不容忽視。因此,要樹立社會化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依托社會組織和基層組織等治理主體,尊重自治,推動社會自律,使社會治理政府化轉向社會治理社會化,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成了一件至關重要的工作。
一、主要做法和經過
貴陽市觀山湖區秉著積極探索、不斷創新的精神,構建了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人才三者良性互動的“三社聯動”工作機制,在實踐中踐行“小政府、大服務”的管理模式,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發揮社會組織在緩解社會矛盾、融洽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等方面的社會服務功能,有組織地引導群防群治,構建社會和諧。
(一)落實發展政策,引導發展方向
貴陽市觀山湖區通過深入調研,分類發展,傾斜政策,加大扶持等措施,重點發展志愿服務、社區服務、公益慈善、文化體育和自治維權等五類基本型社區社會組織。截止2015年12月,全區已登記注冊社會組織共有79家,其中民辦非企業單位58家,社會團體21家。平均每萬人擁有1.6個社會組織。雖然沒有超過江蘇省現代民政示范區要求的每萬人擁有8個的標準,但是全區社會組織業務范圍覆蓋敬老養老、幼兒教育、文體娛樂與藝術、社區衛生服務、助殘助孤、志愿者服務、環保、社會工作等方面。
具體做法:一是降低準入門檻。通過廣泛宣傳,多層次開展相關業務培訓,根據國務院《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以及《觀山湖區建設社會組織孵化園工作方案》和《觀山湖區社會組織資金扶持辦法(試行)》的要求,對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四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視情繼續適當放寬會員數量及開辦資金要求,進一步簡化手續。對備案組織已達到登記注冊的協助其到民政局注冊登記;二是扶持服務類社會組織發展。深入各社區調研,指導基層挖掘社區好的服務項目,選好項目帶頭人,把項目社會組織化,對社會組織中開展活動好的從專項扶持資金給予支持。同時挖掘社區熱心公益人士、骨干分子帶頭成立社區社會組織;三是積極開展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社會組織生命力的源泉,我區注重引導各社會組織開展貼近居民、滿足群眾需要的各類活動;四是加大財政投入,對社會組織教育培訓、活動開展、基地建設、人員配備等方面給予支持,社會組織數量和質量得到顯著提高,服務能力得到明顯增強。
(二)實施公益創投,提升能力建設
2015年起貴陽市觀山湖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社區公益創投實驗活動,依托社區搭建平臺,引導社會組織服務,通過創新機制、資金保障、培育與孵化等措施,助力初創期社會組織規范化發展。通過公益項目為抓手,引導社會組織挖掘社區居民需求、設計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并逐步實施滿足社區群眾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與此同時,以項目化管理為抓手,針對社會組織實施開展項目活動經驗欠缺大多沒有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支持,期望得到更多專業力量的指導的需求,貴陽市觀山湖區組織專業社工與實施公益項目的組織對接,全程督導公益項目的活動策劃、項目實施、效果評估等,促進獲得財政資金支持的公益項目順利實現有關項目目標的同時,也進一步推進社會組織規范化、專業化建設,提升社會組織能力建設水平,扶持壯大初創期社會組織。
(三)凝聚社工力量,激發組織活力
社會組織的發展需要專業社會工作人才為支撐,為解決。
社會組織專業社工人才缺乏這一瓶頸,云龍區民政局采取多渠道,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培養建設社工人才隊伍。解決這一問題,從而喚醒社會組織的活力,發揮其應有的社會治理功能。
一是提升現有社工隊伍能力水平,促進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良性互動。不定期邀請專家、專業人員開展系列社工人才培訓、社工戶外素質拓展訓練、建立成長支持小組等活動,提升現有社工隊伍能力水平。組織社工人才與社會組織對接,參與社會組織活動,引導社工能把社會工作專業方法運用到社會組織服務中,達到“發展社會工作,增強社工素養,提升服務水平”的目的。
二是加強對社會組織負責人和社會組織團隊成員、志愿者的專業化培訓,積極引導他們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貴陽市觀山湖區積極探索,把開展志愿服務與推進“三社聯動”緊密結合起來,建立健全志愿者注冊管理、志愿服務信息收集、記載、保存機制、志愿服務星級評定與回饋激勵機制、志愿服務記錄信息化等各項制度。將社工與志愿者這兩部分人力資源有效結合,實現互動合作,資源互補,以社會組織為平臺,“社會工作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公益項目聯動運作”的方式,推進社工、志愿者、社會組織在公益領域的深入合作,產生“1+1+1”大于3的效能,在全區引導形成了“專業社工引領志愿者、優秀志愿者組建公益性社會組織、社會組織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共同開展社區公益服務”的良好局面。
三是引導優秀社工人才領辦成立專業社會工作機構,以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理論和技巧服務于社會有需要人群和社區,創造最佳社會服務效益,推進社會工作的本土化、專業化進程。
二、經驗與啟示
貴陽市觀山湖區在實踐中進行培育發展社會組織,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探索,在踐行新型社會治理理念,促進社會和諧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積累了寶貴經驗。初步形成了社區、社工、社會組織“三社聯動”互相促進的良好格局,并探索出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人才為支撐,社會工作專業方法為指導,實施公益項目為抓手,達到提升社會組織能力、培育發展新的社會組織、培養一批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倡導公益和社會治理新理念的目的。
貴陽市觀山湖區在2015年社會治理和群眾工作滿意度調查中,群眾滿意度達89.38%,同比增長0.74個百分點,位列全市第一。
由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和社會公共事務具有復雜性、多樣性的特征,社會組織參與治理依然面臨一些自身無法解決的困境,需要各方協力解決。同時新的社會治理理念在民眾的心里還不是很清晰,人們還需要一個認知、理解、接受到實踐的過程。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增加社會組織的活動頻率,還需加強社會治理理念的教育和宣傳工作,培育發展特色品牌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完善社會組織的內部結構治理,加強社會組織的自身建設,提高社會組織公信度等方面做進一步嘗試。
通過從實際出發,貴陽市觀山湖區結合實地調查分析,在探索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和反思不足,提出下一步發展建議,即:社會治理理念的教育宣傳常態化,監管社會組織構成要素常態化,弘揚公益精神常態化,社會組織內部結構設計規范化,加強社會組織的自身建設現代化,培育自籌資金能力強的專業經濟協會重點化。以明確理念、大膽設計、開拓創新、突出重點、鼓足精神、合法實踐來規劃新一輪社會組織的建設,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過程中的功能與作用。
隨著“小政府、大服務”管理模式、“政社互動”的試行,政府逐步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購買服務,社會組織的發展必將呈現前所未有的內生動力。社會組織扎根于社區的土壤,以社會工作人才為支撐,通過“三社聯動”,倡導“以人為本,慈善為懷”的社會互助精神,增強全社會“助人、互助、自助”的公益意識,吸引社區居民更多的熱情參與,樹立了良好的道德風尚,以治理現代化助推和諧社會的構建,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和改變整個社會。
參考文獻:
[1]鄭琦.社會組織監管:美國的經驗與啟示[J].社會主義研究,2013(2).
[2]吳津,毛力熊.公益組織培育新機制――公益組織孵化器研究[J].蘭州學刊,2011.
1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與社會管理的現狀
據調查,目前我國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較好的地區多為一線城市,一些經濟欠發達區域在建設上還存在很多不足,環境污染嚴重、社會管理能力薄弱,制約著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如下:
1.1存在“兩種模式”的弊端
所謂的兩種模式。一是在資金投入上存在困難,費用花費較大。二是,相關治理技術和管理能力有限,很多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不過關,地區之間的治理和管理也具有雙重標準,無法保證城市污染建設的正常運轉。
1.2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能力有限
城市環境治理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僅僅依靠單一的治理手段,無法保證環境治理的科學性,也不能發揮管理的效力。例如,我國南京在2012年治理水污染中,雖然運用了生物、物理、化學等多種治理對策,但是卻沒有形成制度規范,在實際管理中缺乏效用。
1.3中國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亟待提高
中國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市場化起步較晚,在眾多排污企業中,只有少數企業把環境污染治理設施交給專業公司運營的企業。但是從中國大環境上著眼,很多城市的認識還相對薄弱,環境污染得不到有效的治理,管理能力和技術手段都有待提升。
2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應該采取的有效方式
從上述內容中,我們已經清晰直觀的看到了我國環境污染治理在設施建設與社會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這些不足,我國相關單位一定要做好建設工作,根據污染設備建設的實際,完善相關管理對策,從多方面入手解決問題,實現城市的快速發展。
2.1加強社會城市環境污染管理的法制化建設
法律是規范行為的基準,是解決城市環境污染治理建設問題的核心,也是引導工作積極開展的重點,有助于規范運營單位的工作流程。因此,我國相關管理機構要制定完善的制度體系,鼓勵城市開展環境污染治理,通過法律的制定明確治理的方式和手段,為城市環境的保護提供法律依據。
2.2環境污染治理要建立激勵政策
在現行的政策體系中,扶持和鼓勵環保與社會管理發展的政策還不完善,必須在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上為企業提供優惠政策,加大企業的治污能力,使城市環境污染與社會管理服務盡快實現市場化。例如,國家要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根據城市環境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運營服務方法,形成良性競爭的機制,充分發揮治理功效,為相關機構提供一定政策上的優惠。
2.3強化監督職能
有效地監督監管是保證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設施良好運轉的保障,也是做好管理的有效環節,對此,環保管理部門必須要加強運營隊伍監督水平的提高,定期檢查設備使用情況,保證管理運營朝著專業化與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2.4環境污染治理要采取雙贏機制
環境污染治理要注重雙贏,加強組織機構建設和科學技術的創新投入,使城市環境治污的市場空間得到擴展。在城市環境污染治理中需要平衡雙方的利益,使城市環境治污企業在優化管理、節約成本、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得到較大的空間。另外,治理機構還要確定合理的、科學的運營經費,這項經費的開支必須要低于排污企業自身的運營成本,從而取得運營市場的最終認可,實現運營公司與排污企業的雙贏。
3結語
一、公共管理形式的具體概念分析
(一)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內的具有廣泛性的公共特點的管理組織,而且在社會中不以經營利益為目的的事務組織活動都是公共管理模式范圍內的,例如,廣泛社會自治力量組織的活動、非政府組織的活動它們都是由公共管理主體管理范疇內的,這些組織通過與政府一同進行合作,有效開展公共事務管理工作,并且以公共利益為直接管理目標進行相關公共管理工作。但是近幾年,在公共管理工作中,有效人認為可以將公共事務交給私人自主進行公共管理,進而出現了將公共事務管理內容包給私人組織管理工作的行為,但是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由于私人組織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與公共管理思想不符,所以不可以將公共事務交給私人組織,要嚴格按照相應要求進行公共事務管理工作,確保公共事務能夠正常實施。
(二)公共管理的主要目標就是服務于公共事務,主要是通過提高社會治理活動效率來體現的,它可以有效促進我國社會發展,也確保我國共享社會的成就發展。公共管理目標體系是具有多層次特點的,它最終的目標是提高我國社會發展速度和促進我國各個利益發展,所以在實施公共管理體制時定要注重社會公平,有效提高社會發展效率,并對提供的公共服務能力給與不斷的支持,保障健全的公共服務體系為社會發展帶來幫助,良好提高整體服務質量。
(三)對于公共管理形式來說,其管理手段和管理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主要圍繞的范圍是政治、法律(政策)和管理幾個方面構成的公共管理形式。現今我國社會治理過程由于過分追求專業化要求,已經脫離了政治、法律(政策)和管理的手段,而在工作是只運用其中一種手段進行工作管理,但是隨著公共管理形式的崛起,社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的增長,所以的公共事務都需要將政治、法律和管理的手段進行結合,這樣才能有效對公共事務進行處理。因此,公共管理的手段是法治基礎之上,在通過公眾參與而提供的高質量公共服務形式,通過依法治理、民主行政、科學管理三個基本方面所形成的公共管理手段。
(四)公共管理體系是通過多元社會治理主體所形成的,為社會治理主體的合作關系形成的紐帶,也是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項目為主要目標,傳統的社會治理活動多數有政府來管理,隨著時代的變遷,政治民主也逐漸的成為社會治理的基本機構,但公民權利也受政治途徑所局限,民主治理形勢完全沒有發揮其作用,依然是政府壟斷社會治理形勢。而公共管理形式屬于非政府組織和不同類型的自治力組織的管理范圍,這樣使得政府壟斷社會治理形式受到的不小的>中擊,所以政府現今已經融入到一個更大的治理體系中去了。這樣公共管理系統就會表現出良好的結構體系,有效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良好增強多元治理體系的互動形式。
二、公共行政形式到公共管理形式的變革過程
公共行政轉變為公共管理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公共部門管理的生存環境受到影響,這樣才導致公共行政形成公共管理形式。我國的公共行政在工作中一直承受著社會治理的負擔,并且在工作時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變化。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由二十世紀末,發達的市場體系與先進的私有部門管理意識的襯托中,我國社會主流的公共部門出現管理效率逐漸下降,活力也漸漸匱乏等問題,而且因此還引發了一系列的財政危機事件、管理危機事件和信用危機事件,由于這些因素迫使人們對公共行政管理理念和管理發展進行從新審視。
我國的公共管理形式是直接通過公共行政形式中轉變而形成的,公共管理還沒有出現時,政府一直以公共行政為基本社會治理形式,可以說公共行政形式通過改革形成的公共管理形式,而公共管理形式的出現就意味著,以工業社會治理模式為代表的公共行政形式的終結,但這并不代表公共行政問題的完全消失,公共管理形式一定要根據公共行政形式存在的問題,有效解決其存在的問題,提高我國社會發展速度。公共管理形式是具有多元治理主體合作而成的形式,這樣也使原有的行政管理和社會管理的分化和分離形式進行轉變,逐漸向融合統一的形式發展。而且相關公共部門在管理過程中要與私人管理部門的管理形式相同,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項目,有效確保我國公共管理形式的良好發展。
三、結束語
我國公共管理形式是一種新型的社會管理形式,它是包括政府在內的具有廣泛性的公共特點的管理組織,公共管理形式的主要目標就是服務于我國公共事務,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務體系,確保公共管理制度能為社會發展帶來有利幫助,而且管理手段和管理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有效保障公共管理制度的正常實施,為我國社會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論文關鍵詞:科學知識社會學;歷史背景;科學哲學;科學史
20世紀70年代中期出現的科學知識社會學,其發展脫離了以默頓為代表的科學社會學的研究傳統,它不再把科學看成是具有獨特精神氣質的社會體制來加以分析,而著重對科學知識本身進行考察??茖W知識社會學的轉向不僅造就了歐洲知識社會學在科學社會研究領域的復興,而且從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上都脫離了傳統的科學社會學。
事實上,70年代中期以后,在科學社會學日趨成熟的同時,它所遭受的批評和挑戰也日漸增多。一方面是對默頓學派的兩個基本理論:四條科學規范和科學獎勵系統進行批評;另一方面,對整個傳統科學社會學的研究模式,也就是對默頓模式提出了批評??茖W社會學所遭遇的困難并不是孤立的,這有著深刻的哲學和歷史背景,也正是這種哲學和歷史背景導致了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產生。
一、科學知識社會學產生的科學史背景
科學史是最早出現的研究科學的學科,因此科學史的研究方向自然極大地影響科學社會學的研究。20世紀近大半個世紀,在科學史研究領域中,30年代是“外在論”占據優勢,而二戰期間和戰后20多年,占主導地位的卻是“內在論”?!皟仍谡摗闭吒嚓P注的構筑一幅前后一致的科學進步圖像,而較少考慮,或即便是注意到了科學演進中的爭論,也只是先人為主地肯定或否定了爭論的某一方。雖然庫恩提醒內在論者,“在重構歷史的過程中‘科學家應當特別留意他的對象的明顯錯誤,這不是因為錯誤本身而是因為這些錯誤揭示了更多的實際思想,而不只是給出科學家如何記錄下現代科學家依然保留的那些結論和論據’。但實際情況仍然難盡人意?!睆?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新的“外在論”浪潮又重新占據優勢。70年代以后復興的“外在論”決不意味著簡單“返回”30年代的“外在論”,而是對過去全部爭論中所蘊含的概念意義進行一次徹底再思考,這個再思考導致了新型研究方法迅速進入“科學”(確切地說是進入“自然知識”)。默頓學派的科學社會學家在科學史的研究中,雖然對科學發現中的“優先權”之爭進行了解釋,也在一定程度上通過科學爭論來理解科學的運行過程,但其過多地訴諸于心理因素,而忽略了更深層次的分析。這時,科學的重心發生了變化,從“內部”的思想史轉向復雜文化整體的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英國科學哲學家海斯也談論到這個問題,她認為,科學史界關于內史和外史的傳統爭論或嚴格界限是不存在的,或者說正在消失,科學史的研究注意到了科學理論信念體系的社會條件。
與科學史戚戚相關的科學社會學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在70年代中期開始了深刻的變化,如布魯爾、巴恩斯、夏平等人都做了大量的研究??茖W知識社會學的研究發現:在人們以為最純粹的理論科學領域,如數學、物理學領域仍然是社會力量在起作用,科學發展并不完全是靠它本身的理性力量,科學工作也與非科學工作一樣是從無序到有序,科學并不先驗地比其它知識形式更優越,科學的思維模式也可以與傳統的思維模式進行比較。因此,著重對科學知識進行研究的科學知識社會學正是在這種科學史發展背景中滋生蔓延。同時,科學知識社會學也化解了科學史研究中內外史的矛盾,因為對科學知識進行社會學研究,不僅關注科學理性對知識的影響,也強調社會因素對科學知識的作用。當然,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產生也離不開更大范圍的科學哲學背景。
二、科學知識社會學產生的科學哲學背景
實際上,默頓學派科學社會學的哲學“搭檔”是統治科學哲學領域40多年的邏輯經驗主義。邏輯經驗主義遵循l8一l9世紀理性主義傳統,堅持知識“二分法”,認為科學知識是實證的、客觀的和線性積累的。理論的選擇有統一的客觀標準,判斷知識是否科學應訴諸于經驗證實。這種哲學觀點主張對科學進行純粹的理性重建,完全排除各種非理性因素,把科學認識論或方法論加以高度邏輯化和形式化,把對科學的研究局限在認識論的范圍內,似乎科學只是個別科學家從事的工作,而不是一項集體的或社會的事業。這不但使社會學家從一開始便假定科學知識是“純理性”、“純客觀”的,而且使科學社會學限于研究科學的“合乎理性”的社會關系,使科學社會學不過是“純理性”科學家的社會學和科學職業的社會學。正是實證哲學的影響,使人們排除了對科學知識過程進行社會學研究的可能性??梢赃@么說,科學哲學中邏輯學派的基本觀點,滲入到以默頓為代表的科學社會學的基本假設中來。
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產生最初并非從社會學理論本身,而是從科學哲學的爭論中引發的,更確切地說,是從打破傳統科學哲學中科學知識的實證主義“標準”觀點而開始的。
60年代初,庫恩發表了《科學革命的結構》,代表了科學哲學歷史學派的出現,隨著波普一庫恩的爭論,庫恩的著作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開始產生重大影響。庫恩學說的核心——“范式”學說超過了傳統的哲學概念的范圍,除了理論學說和概念以外,它還包括了科學家使用工具、在科學活動中范例的選擇等等內容,特別是他把“范式”概念與“科學共同體”聯系起來,范式的內容包括了科學團體從事科學活動的一切內容。也有人認為庫恩的觀點是與英國科學哲學家波朗依的觀點一脈相承,因為波朗依早在1942年就提出了“科學家共同體”的概念,他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認為科學不是開始于觀察和實驗,而是開始于進入科學家集體,進入科學家組織。然而,無論怎樣,庫恩理論的影響結束了邏輯學派在科學哲學中的統治地位,以邏輯經驗主義為科學哲學背景的默頓學派當然也就難逃厄運。
庫恩理論認為:所有科學知識都是由科學活動的特定“范式”決定的。離開了“范式”,科學的評價本性不可能得到理解。庫恩同時還提出了常規科學和科學革命交替的發展模式,常規科學就是在范式指導下解決難題,而科學革命則是以一種新范式取代原有的舊范式。庫恩的范式學說、費耶阿本德的多元主義方法論、漢森的觀察滲透理論以及其它相關的科學哲學思想與知識社會學的傳統有緊密的關系,它們直接影響了70年代中期的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產生,這種科學知識社會學力圖突破以默頓為代表的科學社會學的局限,堅持把社會學的分析應用于自然科學的知識本身,并且倡導了某些經驗研究的方法。
應當提出的是,以后出現的后經驗主義科學哲學家(如拉卡托斯和勞丹)的工作,他們確有區別于邏輯經驗主義的地方:他們受到庫恩的常規科學傳統以及“范式”思想的鼓舞,提出了“方法論綱領”和“研究傳統”理論。但他們認為科學家選擇一種“進步”理論是理性行為,無須進一步解釋這些行為,而那些依賴著“退化”理論的科學家是無理性的,解釋這類無理性行為是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的任務。后經驗主義的這一基本立場和邏輯經驗主義如出一轍,因此,后經驗主義科學哲學與科學知識社會學有較大的沖突。
總之,科學知識社會學在70年代中期首先是在英國出現,這與英國的研究傳統和研究者的知識背景有關,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愛丁堡學派,如巴恩斯、布魯爾、埃奇等人。另外,巴斯大學的柯林斯、約克大學的馬爾凱,他們的研究重點也都是對科學知識進行社會學說明,如柯林斯提出了“相對主義的實證綱領”。他們通過著書立說和學術交流互相影響、互相補充,形成了英國的科學知識社會學學派。而法國的拉圖爾在70年代后期運用人類學方法,對美國一個科學實驗室進行實地考察,對在實驗室進行的科學知識生產過程作了社會學的分析,著有《實驗室生活》,在歐洲聯盟和美國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三、結束語
一、南京市土地利用變化分析
本研究在ENVI 5.1遙感圖像處理軟件中對2000年和2010年Landsat-5 TM影像數據進行幾何校正、輻射校正和大氣校正后,根據2007年的《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07)標準,將土地利用類型分為水體、耕地、林地、建筑用地、草地、未利用地六類,利用粗集理論和最大似然法對圖像進行分類,從而得到了2000年和2010年南京市土地利用類型數據。經檢驗,總體分類精度分別達到87.81%和84.09%,Kappa系數分別達到85.12%和83.5%,分類結果的精度符合應用要求。
本研究利用ArcGIS 10.1中的空間分析模塊,對2個時相的分類結果數據進行分析,得出南京市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趨勢。結果表明,2000-2010年南京市耕地面積呈下降趨勢,覆蓋面積由57%減少為42%,面積減少98967.15公頃,而建設用地面積呈增加趨勢,覆蓋面積由15%增加至28%,面積增加87091.09公頃。整體上來看,10年來耕地大量減少的同時,建設用地迅速增加,大量耕地轉變成了建設用地,這一現象在南京市長江以南地區尤為明顯。這主要是由于2000年以來,南京市城市化水平越來越高,城鎮的擴張與發展,侵占了大量的耕地面積,致使耕地面積急劇降低。林地面積呈增加趨勢,覆蓋面積由15%增加至16%,面積增加5278.25公頃。林地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區。草地面積呈下降趨勢,覆蓋面積由1.51%減少至1.3%,面積減少1392.14公頃。草地面積的減少也與建設用地面積的增加密切相關,大量的草地轉變成了建設用地。水體面積呈增加趨勢,覆蓋面積由10%增加至12%,面積增加13195.62公頃,這與南京市近10年來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密切相關。未利用地面積呈下降趨勢,覆蓋面積由1.5%減少至0.7%,面積減少5212.27公頃,減少的未利用地面積絕大多數被建設用地所覆蓋。
二、土地利用變化與社會經濟指標耦合分析
本研究將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趨勢與人口、GDP、農產品產量、房屋建筑施工面積、道路鋪設面積等指標進行耦合分析。研究表明,耕地與草地面積的變化與人口、GDP、房屋建筑施工面積、道路鋪設面積呈負相關關系,而建設用地面積的變化與這些指標呈正相關關系。南京市總人口從2000年的544.89萬人增長至2010年的632.42萬人,由于人口數量的增加,以及非農業人口數量的減少,使得南京市房地產市場需求旺盛,2000年南京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積為2137.66萬平方米,而2010年南京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積為4570.49萬平方米,增長率達到114%。城鎮化的發展,也導致道路鋪設面積的增加,2000年南京市道路鋪設面積為7392萬平方米,而2010年南京市道路鋪設面積達到9576萬平方米。有研究表明,GDP的增長是城市用地擴張最重要的驅動因素[6]。南京市GDP由2000年的1021.3億元增長至2010年的5130.65億元,增長率達到402%,第一、二、三產業GDP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從而導致建設用地的明顯增加。
研究表明,耕地面積的變化與農業人口的變化呈現一定的正相關關系。統計資料表明,2004年以來,南京市農業人口呈現下降趨勢,2004年南京市農業人口數量為165.21萬人,而到2010年,農業人口數量下降至90.22萬人,這與耕地面積的降低有關。
水體面積的變化與水產品產量的變化呈現一定的正相關關系。南京近些年來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特別是高淳縣表現尤為明顯。部分耕地轉換成了水體。統計資料表明,2004年以來,南京市水產品產量呈現上升趨勢。2004年南京市水產品產量為17.41萬噸,而到2010年,水產品產量上升至22.17萬噸。
三、結論
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技術對2000年和2010年南京市Landsat-5 TM影像進行分類,得到水體、耕地、林地、建筑用地、草地、未利用地6種類型的分布數據,并對2000-2010年土地利用變化趨勢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積呈下降趨勢,而建設用地、水體、林地面積呈增加趨勢。通過和人口、GDP、農產品產量、房屋建筑施工面積、道路鋪設面積等指標進行耦合分析,發現耕地與草地面積的變化與人口、GDP、房屋建筑施工面積、道路鋪設面積呈負相關關系,而建設用地面積的變化與這些指標呈正相關關系,同時耕地面積的變化與農業人口的變化呈現一定的正相關關系,水體面積的變化與水產品產量的變化也呈現一定的正相關關系。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生;社會適應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3-0208-02
一、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基本內涵
社會適應性是“社會生活主體與他人、與社會、與周圍環境之間的相互接納、共同作用的一種和諧狀態與過程。這種適應既是一種現存的關系狀態,又是一種能動的、變化的動態過程”[1]。目前,我國大學生群體部分學生在校期間完成職業角色所必需的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的同時,比較缺乏對社會新角色的順利轉換及融入相應的全方位、系統化的培養和訓練,導致大學生在面對陌生的生活學習環境、面對復雜的人際關系、面對自我的角色定位和角色轉換、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面對急劇變遷的社會生活的時候顯得無所適從、無能為力。
社會適應能力就是大學生對于變化的社會環境進行識別和反應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筆者認為,社會適應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認知能力、社會認知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心理調適能力等。對于大學生而言,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剛剛離開父母、獨自踏入大學之后的初期校園適應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大學生從校園到社會過渡期的校內角色轉變適應階段;第三個階段是真正投入社會生活,完成從“校園人”到“社會人”轉變的職場適應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大學生必須“完成從基本理念認知到實際生活觀念準則形成、從基礎知識訓練到職業技能培養的重要轉化,還要學會獨立進行自身心理調整以及復雜人際關系的處理,并能從家庭、學校相對單純的角色扮演過渡到勝任在社會系統中的自我定位與發展”[1]。
二、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培養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在統一
(一)社會適應能力培養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在價值的應然表現
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塑造人、完善人、發展人為價值目標,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大學生社會適應性教育在教育的理念、目標、價值追求等方面是一致的,都突出“以人為本”,旨在通過教育讓受教育者在成長中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八枷胝谓逃膬r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對社會和人的發展的意義?!盵2]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然要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追求,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對人的全面發展的引導價值。針對當前大學生群體中普遍出現的社會適應性危機,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細致分析、理性規劃、主動應對、積極引導。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全過程中,都要始終貫徹提升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理念,以學生的自我認知、自我規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為切入點,從心理和行為兩個層面提升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做事能力、調適能力,為學生的成長和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奠定基礎,并提供條件保障。
(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供有益拓展
一方面,體現在廣度的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標是培養人的政治意識,但其精神不是‘政治’二字能夠完全覆蓋的?!盵3]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思政理論課課程改革的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目標已經從傳統的政治價值延伸到社會價值、人文價值等方面,從國家管理的需要拓展到學生生活和發展的需要,從高高在上轉變為生動鮮活接地氣。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內容上應從宏觀入手、在微觀落腳,其最終目標在于學生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另一方面,體現在深度的拓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深度挖掘、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在教學中實現對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教育。在高校普遍開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基本原理概論》等課程中均包含有大量與學生社會適應性教育直接相關的內容,這些課程在實施過程中自然地形成了一個連續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育途徑
(一)深挖教材內容,實現社會適應能力培養的“過程覆蓋”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為國家和社會服務的功能,缺乏為學生成長服務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實效性和親和力,缺乏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結合大學生教育的三個階段,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凸顯社會適應性教育,在原有的教材體系中對教材內容與“社會適應”這一主題結合緊密的部分進行深度挖掘、充分映射和全面分析,是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大學生活的第一階段即初期校園適應階段,這一階段重點在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角色轉換。這一階段大學新生首先體現在心理上不適應,表現在角色轉換的心理準備不足、學習目標的缺失、優勢地位的喪失以及理想和現實的落差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作為大學新生接觸到的第一門思政課,包含了大量與學生適應性直接相關的內容,如緒論“珍惜大學生活、開拓新的境界”就是對剛踏入大學校園既新奇又迷茫的大學新生給出的最生動一課,內容涉及如何認識大學生活、如何肩負起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及自己成才目標的設定、如何樹立新的學習理念等。在教師講解過程中應緊密結合學生、學校實際,讓學生全面了解自己、了解學校及所學專業,這是大學新生對自我的初步認知過程,同時也是角色轉換和角色定位的過程,是學生能否順利適應大學生活的關鍵環節之一。其次是行為上不和諧。大學新生在行為上的不和諧表現為缺乏包容性、人際關系緊張、成人幼稚化、違背行為規范等。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通過精神管理來實現行為管理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各章節內容中主要是通過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樹立出發,讓學生提升道德修養和法律修養,繼承優良傳統,弘揚社會道德,恪守職業道德,科學對待人生環境,最終形成被社會所認可的社會行為,實現個體生活與社會生活的和諧狀態。
第二個階段是過渡期的校內角色轉變適應階段,重點在于學生對國家和社會的認知。大學生適應校園生活后開始有了對社會的初步接觸和了解,行為規范也初步形成。在此階段,學生通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基本原理概論》等課程相關內容的學習,較為系統地構建社會認知知識體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通過對國家歷史與現在的了解,形成對國家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擔當起建設社會主義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通過對革命人物、革命事跡的了解樹立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不怕困難、敢于面對挫折和失敗的勇氣,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品格?!端枷牒椭袊厣鐣髁x理論體系概論》中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引導學生了解目前中國“五位一體”的建設格局,確立對國家的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心理適應,尤其是在經濟社會的轉型期要看清形勢的主流,有接納多元社會的心理承受力,在大是大非前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痘驹砀耪摗吠ㄟ^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習,教會學生辯證地看問題,認清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及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個階段是大學生的職場適應階段,這一階段重點在于職業認知和生涯規劃。對于職場適應,思想政治理論課重點不在于教會學生勝任工作的具體知識和技巧,而是告訴學生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工作者必須遵守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調查顯示,“誠信品格、責任心、積極態度、吃苦耐勞的意志、溝通與合作的能力、再學習的能力、心理調節能力均排在專業知識與技能之前?!盵4]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已經成為高校學生就業力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二)強化社會實踐,實現社會適應能力培養的“環節覆蓋”
社會實踐是溝通學校和社會的重要橋梁,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鞏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之一。強化社會實踐環節并真正取得實效,對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增加學生對社會環境的真實了解,降低復雜的社會環境對心理的沖擊力;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進行自我認知和自我定位,提升學生的抗挫折力和情緒控制力;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環節分為課內實踐和課外實踐兩部分。課內實踐主要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熱點難點問題的討論、課堂辯論、主題演講等形式,引導學生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深入思考與正確引導,樹立正確的社會觀和政治觀。課外實踐主要通過參觀革命遺址、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創新發明和勤工助學等形式,讓學生了解社會,認識個體與國家社會的關系、強化社會責任感,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要發揮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功能和作用,必須重視發揮學校、教師和學生三者的作用。第一,學校層面。學校應進行總體規劃和系統設計,把社會實踐活動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強化社會實踐教學環節,同時提供政策和經費的支持,從而保障各類社會實踐活動能實現科學化、常態化、高效化運行。第二,教師層面。首先,教師應遵循梯度推進和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課程特點和不同階段學生在知識儲備與社會認知方面存在的差異情況,對課程的社會實踐環節和內容進行綜合設計。低年級學生實踐目標主要體現在品格的形成和行為的養成,高年級學生實踐目標重點體現在自我發展與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其次,在整個實踐過程中要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從主題的選取,到前期的準備,再到過程的開展,直到最后成果的總結與展示,教師都要全程關注、積極推動。最后,驗收要嚴格具體,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勵機制,使社會實踐不流于形式。因此,要制定明確的考核標準,把同學之間互相考核與教師考核相結合,把對實踐團隊的考核與對學生個人考核相結合,考核合格才能取得實踐成績,不合格者則繼續完善,延遲取得成績。第三,學生層面。社會實踐環節是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完成的環節之一,但是很多學生對此項活動的認知度不高,重視不夠,往往在完成社會實踐的時候消極對待,不參與、搭便車、敷衍了事。因此,要加強社會實踐的宣傳和推動力度,充分發揮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參與實踐的自覺性、積極性,讓學生知曉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在未來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使其自覺感受到對其自身發展的重要性,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接納。
總之,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大學生社會適應性教育是理性與感性、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準確把握并力求實現這種結合,無疑給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視野和實現的平臺。思想政治教育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同時也應遵循學生的成長發展規律,并在教學中尋求二者的有效結合點,真正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用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張萍.目前我國大學生群體的社會適應性危機[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l).
[2] 王學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