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0 16:51:51
序論:在您撰寫勞動教育實踐小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薪資待遇:40元/小時
最低學歷:本科
工作經驗:不限
年齡:22-35歲
招聘人數:10人
工作地點:廣州天河
職位標簽:長期兼職
工作時間: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崗位職責:主要負責成人服裝外貿口語英語和汽配外貿口語英語教學
工作責任強,具有教書育人愛心
任職資格:具TEM-8以上,英語口語流利。
工作時間:晚7:30~9:30
有誠意者可發簡歷至126郵箱:zhideabc
聯 系 人:趙老師
幼兒的滲透教育就猶如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模式,它不是強制性的硬性教育,而是一種結合幼兒自身特點的一種軟教育,在符合幼兒主體的情況下,開展符合幼兒特點的活動。對于幼兒品德教育進行有效的滲透,需要在日常的積累中逐漸形成一種習慣,并通過“五一”勞動節更好地搭建品德教育的平臺??傮w而言,幼兒品德教育對于普通的課堂授課是不相適應的,采取說教式的授課也是行不通的,只有結合實際的活動,通過實踐,才能使得幼兒在教師和家長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中逐漸形成。
一、幼兒“五一”勞動節為幼兒提供陽光成長的環境
1.“五一”勞動節活動為幼兒的心靈提供觸動
要觸動幼兒的最純真的心靈,就要在勞動活動中充分地釋放自我,在具體的勞動環節中了解他們的勞動行徑,進入到幼兒內心的世界中。勞動在成人世界是一項較為枯燥的事情,但是幼兒由于接觸事務較少,反而有很多幼兒樂于勞動,在勞動中可以開心地學習,教師可以在幼兒勞動中開展勞動比賽,不但比速度,還要比質量,在勞動中體會幼兒的一舉一動。例如“五一”勞動節,可以邀請家長到場,學生可以為家長做一件事情表示感謝,從而表達對家長的感激之情。有的幼兒為家長洗腳,有的幼兒為家長捶背等,都通過不同的形式表示了自己的感謝,在勞動中家長和孩子之間進行了溝通,深知父母養育自己的不易,這種經歷在學生今后的生涯中必將是觸動心靈的難忘經歷。
2.“五一”勞動節活動為幼兒品德教育提供空間
在“五一”勞動節的活動中,學生的活動空間不要局限于幼兒園,更應當走出去,走進自然中。在自然中,學會對幼兒的思想品德的思維培養。在活動中很多幼兒為保證自己的成績,故意使壞,使得別的小朋友處于被動地位,對于這種思想,我們要加以及時地制止,如果孩子說了謊話我們要加以正確的引導,指引孩子說謊話不代表自己是不誠實的孩子,勇于承認錯誤,基于改過的空間,才能更好地進入到學生道德的滲透中。如果孩子的品德教育中有足夠的創意空間以及容忍空g的話,那么品德教育就會更好地融入之中。
3.“五一”勞動節活動為幼兒提供適宜品德成長的元素
(1)信心。在教育中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心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例如教師日常的教學,識字、閱讀、表達等多種知識,可以提升自我,隨即提升自信心。在進行幼兒的教育中,要提升自信首先還需要給予幼兒以愛心。(2)愛心。愛心不僅包括自愛,還包括愛他人。對整個社會要進行愛心的培育,指引學生可以更好地愛護自己、照顧自己,對周圍人要心存感恩,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時,應當建立恰當的關系,學會與周圍的事物和諧相處。(3)希望。希望是對幼兒在世界觀以及未來的生活中的一個美好的希冀,保持足夠的希望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成長中品德不斷的豐富。
二、“五一”勞動節引導幼兒主動習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
1.培育幼兒自我體驗、自我提升,加強品德行為的自我感知
我們在引導幼兒體驗親身的活動中,通過“五一”勞動節的契機,適時地激發幼兒良好情感的培養。例如,“五一”勞動節可以進行穿大鞋的活動,穿大鞋的活動中幼兒可以親身地體會到大鞋的感受并且需要兩人互相配合才能完成,需要建立在合作的基礎上,因此,在進行幼兒大鞋投放時,當提出了兩個小朋友穿一雙鞋的時候,此時,幼兒內部就要商量如何穿著大鞋共同行走,并積極尋求同伴進行大鞋活動的進行。一起穿大鞋,在初次嘗試沒有成功,于是老師對他們進行引導并進行討論:為什么穿上大鞋后走路會困難?需要怎樣做才能共同走路?經過一系列的討論,幼兒們總結出了如下幾種方法保證穿大鞋活動可以更自如地運行:(1)兩人需要手臂互相牽引,或者后邊的幼兒手搭在前面的小朋友的肩上。(2)可以進行口號齊聲喊,喊著“一二一”,這樣可以保持步調一致,共同前進。(3)兩個小朋友在走路時需要前后的小朋友腳要抬的一般高,并且步伐要一樣大。
潘小華 王艷姣 黃武 王翼 龍兆豐 高竹林 李艷群
【摘要】 目的 觀察動態血糖監測(CGMS)期間進行階段式強化健康教育對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健康教育效果的近、中期影響。方法 老年T2DM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均進行72 h CGMS監測,監測前均接受糖尿病知識問卷調查,試驗組每日下載血糖數據和圖譜并根據結果與生活事件的聯系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連續4 d,對照組只在72 h CGMS結束后根據結果進行一次性教育,之后兩組均采用快速血糖儀常規測量指尖多點血糖7 d,收集兩組患者10 d的血糖值及住院天數。3個月后查兩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體重指數并再次進行糖尿病知識問卷調查。CGMS期間其他控制血糖措施兩組間無差別。結果 試驗組10 d的血糖均值中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中餐前血糖、晚餐后2 h血糖、睡前血糖、凌晨3點血糖均低于對照組(P
【關鍵詞】 糖尿?。焕夏?;動態血糖監測;健康教育;血糖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CGMS) of stage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in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health education effec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2DM) on the recentmedium term impact. Methods One hundred elderly patients with T2DM were randomly de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each group fifty patients. Two groups were given the CGMS for 72 h, and were all accepted the diabetes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before the monitor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downloaded the blood glucose data and map every day for targeted educa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contact on life event for 4 d straight. The control group only was given onetim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after 72 h CGMS. Then both groups were used the rapid blood glucose instrument to measure fingertips multipoint blood glucose conventionally for 7 d. the blood glucose value and the number of days hospitalized were collected.Three months later, two group were checked the HbA1c,body mass index and the diabetes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one more time. Other control blood glucose implements between two group were no difference. Results The blood glucose of fasting, 2 h after braekfast, before lunch, 2 h after super, before going to bed, 3 o′clock were lower in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 or P<0.01), the time of reaching the standard of blood glucose, frequency of hypoglycemia, the level of HbA1c after three months were lower in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 or P<0.01), the diabetes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scores were higher in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It is better to use the results of every 24 h downloading blood glucose to do the stage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than that just to do onetim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after 72 h CGMS in blood glucose education level and health education effec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2DM on the recentmedium term impact during CGMS .
【Key words】 Diabetes; Elderly;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 Health education;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由于住院病人72 h動態血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期間均與醫護人員共處,且需要受試者密切配合,詳細記錄各種生活事件,是進行強化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理想時期,對于充分利用CGM的優勢提高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血糖控制的精細程度十分有益,但現在的做法還局限在CGM結束后,針對72 h CGM總的結果對受試者進行生活指導〔1〕,有一定的滯后性和回顧性的缺陷,可能會影響利用CGM技術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利用72 h內CGM這一與患者頻繁接觸的有利時期,每日從血糖記錄盒下載數據完備、圖像直觀的血糖圖譜,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即時的個體化健康教育,探索一種高效可行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新模式。本課題組的前期研究結果已經證明CGM組的健康教育效率優于多點血糖監測組。現將100例進行了CGM但教育方法不同的患者分成兩組進行對照,旨在驗證應用逐日下載的CGM結果進行糖尿病教育的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與分組
選擇2007年2月至2009年5月在本院內分泌科住院的60歲以上老年2型糖尿?。═2DM)患者100例,均符合1997 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 規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即空腹血糖(FPG)≥7.0 mmol/L,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2 h血糖(2 hPG) ≥11.1 mmol/L。采用隨機分組方法將病人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其中試驗組男36例,女14例,年齡60~87歲,平均(66.3±17.2)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8例,初中及以下32例;糖尿病病程平均(7.15±6.27)年;體重指數(BMI)平均(24.03±5.15)kg/m2。對照組男34例,女16例,年齡60~83歲,平均(66.5±15.3)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1例,初中及以下29例;糖尿病病程平均(6.52±5.24)年;BMI平均(24.35±4.13)kg/m2。入組時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糖化血紅蛋白〔HbA1c(%)〕、BMI、糖尿病知識問卷得分及控制血糖措施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糖尿病知識水平測試,參考糖尿病知識(DKN)〔2〕基礎上結合本試驗要求并通過有關專家指導后自行設計的糖尿病知識調查問卷,共25題。評分為二級:回答正確1分,不正確0分,滿分25分。兩次測量均采用同一量表。選用美國Minimed公司生產的CGMS監測系統。快速血糖測定采用美國強生公司的穩步血糖儀。
1.2.2 評定方法
采用前瞻性單盲法,兩組病人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接受試驗。
1.2.3 干預方法
兩組均進行糖尿病知識問卷調查,之后實施CGMS。課題組指定專人負責為患者佩帶血糖記錄盒,采用快速血糖儀測定指血糖值后輸入血糖記錄器進行校正。將進餐、運動、用藥等情況輸入“事件”標記,指導病人在佩帶過程中寫好生活日志,告知患者將與血糖有關的生活事件如進食、運動、注射胰島素、口服降糖藥、情緒等記錄下來,每日上午下載一次數據,由專職人員發出即時的書面報告。由課題組專門負責糖尿病教育的人員根據結果與生活事件的關聯性,找出患者血糖控制欠佳的原因,拿著圖譜到試驗組病人床前為其講解并進行針對性的教育,醫生則每天根據CGMS結果調整用藥情況,包括使用胰島素持續皮下注射或分次注射和口服降糖藥以及靜脈輸液中胰島素的劑量,連續4 d〔1〕。對照組則在CGMS滿72 h后一次性下載數據,由教育人員將圖譜和分析報告一并拿到患者床前進行一次針對性的健康教育,CGMS期間醫生只根據手指血糖值調整治療方案。CGMS完成后,兩組病人均追蹤觀察血糖7 d,用快速血糖儀監測血糖,每日8次(三餐前、后+睡前+凌晨3點)。收集兩組患者連續10 d的指尖血糖值。兩組患者均于試驗第1天發放糖尿病知識問卷,都在血糖控制理想后出院,即空腹血糖控制在7 mmol/L以下,2 hPG控制在10 mmol/L以下。并于3個月后復查HbA1c (%)、BMI并再次進行糖尿病知識問卷調查。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兩組對照用兩樣本t檢驗。
2 結 果
2.1 兩組病人CGMS后3個月糖尿病知識得分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糖尿病知識評分等級有顯著性差異,其中試驗組評分等級為優的患者數顯著高于對照組(P
2.2 兩組患者10 d內不同時段的血糖均值差異
試驗組早晚餐后、睡前的血糖均值比對照組低(P
2.3 兩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10 d內低血糖發生次數和平均住院天數差異
CGMS組的血糖達標時間和10 d內低血糖發生次數均較對照組低(P
2.4 兩組患者3個月后HbA1c(%)、BMI和糖尿病知識得分
試驗組3個月后的HbA1c(%)低于對照組(P
3 討 論
3.1 CGMS的過程為糖尿病患者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已經有一些通過CGMS給糖尿病患者進行個體化教育的研究報道〔3,4〕,但大多是在72 h CGMS完成后根據結果進行的一次性教育,且缺乏效果評估的量化指標,本研究利用CGMS技術及與患者密切接觸這個良好的平臺,進行即時的針對性階段式教育,結果顯示,3個月后試驗組健康教育問卷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其中糖尿病基本知識、治療及護理知識三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在監測過程中,每日進行事件和指血糖的輸入,以及提醒患者注意事項等都可通過下載數據的圖譜得到及時且詳細的講解,使患者對治療過程中的各個影響因素有較深刻的認識〔4〕,醫務人員與患者良好的溝通,以充分的、直觀的、有說服力的信息幫助患者改變日常生活習慣,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行為改變的建立,從而提高了糖尿病教育的效果〔5〕。
3.2 CGMS監測期間進行的階段式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達標
從本研究中可以看出,試驗組患者的空腹、早晚餐后、中餐前、睡前及凌晨3點這6個時間點的血糖值均比對照組低,且血糖達標時間、低血糖發生次數均較對照組低,說明試驗組血糖控制較對照組理想。分析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通過每日從CGMS所獲得的數據和圖譜,醫生可以更精細的調整降糖方案;通過及時的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改變某些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配合醫生使自己的血糖達標更迅速。②說明了CGMS監測期間進行及時的針對性階段式教育有助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達標。本研究兩組患者的中餐后2 hPG及晚餐前血糖無明顯差異,可能與中餐進食量較多并波及到晚餐前血糖有關,其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兩組患者平均住院天數比較無顯著差異,可能由于老年患者常多病共存而非單病種那么簡單,因此住院時間的長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3.3 CGMS監測期間進行的健康教育效果更持久
糖尿病的治療有賴于患者終生的自身管理和控制〔6〕,老年人記憶力、視力和聽力會有不同程度的減退,如果只是進行一般性的糖尿病教育,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而CGMS將數、形、色巧妙的結合,更加生動直觀,便于記憶,通過抓住該時間段以及逐日下載的血糖數據為依據,每日安排重點進行糖尿病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的水平更高、時間更省、效率更好〔1〕,且通過4 d時間及時的階段式強化教育,印象更為深刻,效果更持久。從本研究中可以看出,3個月后進行的糖尿病知識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試驗組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HbA1c也較對照組理想,表明近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較對照組控制理想。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BMI沒有顯著性差別,可能由于老年患者運動量受限制,難以通過簡單的生活方式改變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本研究只限于追蹤CGMS后3個月的相關指標,更為長久的追蹤(1年)正在進行中,其效果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分析。
參考文獻
1 劉 昀,劉幼碩,張孟喜.動態血糖監測期間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7):8824.
2 Fitzgerald JT,Funnell MM,Hess GE,et al.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brief diabetes knowledge test〔J〕.Diabetes Care,1998;21(5):70610.
3 崔立霞,徐莜瑋,鄒 彥.根據動態血糖監測結果給糖尿患者個體化的生活指導〔J〕.甘肅中醫,2005;18 (2):201.
4 劉廣業,葛秀榮,任 玲,等.動態血糖監測對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及護理的影響〔J〕.中國康復,2007;22(4):2812.
主持人提示:在未來的社會中,技能的作用會逐漸凸顯,尤其是生存技能的掌握,將決定學生發展的高度。社會、學校、家長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估,必須打破唯成績論這種單一的評價機制。
重慶市第十一中學校校長鐘進友:在未來的社會中,技能的作用會逐漸凸顯,尤其是生存技能的掌握將決定學生發展的高度。社會、學校、家長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估,必須打破唯成績論這種單一的評價機制。對此,我校改變傳統的學生評價機制,建立多維度,多角度的學生評價和教育教學評估體系:通過抓住中學生榮譽感、自尊心和羞恥心比較強這一特點,將清潔勞動納入德育考核之中;通過評選流動紅旗、優秀班級評選等手段將勞動成果融入到學生個人評價之中,融入到集體榮譽之中;通過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正面引導以及班級凝聚力的逐步形成,學校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以期將學生從為了班級榮譽而勞動轉化為熱愛勞動而勞動,最后形成無論何時何地都能積極參加勞動的習慣。我校實行日常早、午、晚三次教室、樓道保潔工作及早晚兩次寢室保潔工作,周四下午放學后和周日晚間返校后進行教學區大掃除和寢室大掃除,讓學生在勞動中明白看似繁瑣簡單的保潔工作卻可以為全體同學和老師營造優良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明白:日復一日的保潔工作,會培養人持之以恒的信念,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好習慣會受用終生。此外,學校規定全校教師要做好本辦公室的保潔工作,做到地面干凈,桌面整齊,窗明幾凈,給學生樹立榜樣,引導學生成長。
福建省南平市第四中學副校長紀聯昕:勞動實踐課對于學生的成長是不可或缺的。對于勞技課內容的選擇,要因地制宜、因人(教師和學生)而異、因時而動,不要求大求全;要一個課程一個課程做完整,做出成效。特別是勞動實踐課要做好分項、分組、分任務的工作。既不能讓學生超過勞動強度,也不能做形式走過場。勞動實踐周的選擇,最好是春季,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也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令人賞心悅目;還可選擇秋天,南方的秋天秋高氣爽、瓜果飄香,可以充分享受勞動果實豐收的喜悅。此外,還要有安全保障。用電安全、勞動工具使用安全、旅途交通安全、吃穿住行及醫療衛生安全,都要有嚴格規范的實施細則。有條件的,可以臨時聘用有經驗的木工師傅、農民師傅現場傳授勞動的技能技巧和經驗,這樣的效果事半功倍。還要注意不能把勞技教育課與平時的學習生活隔離或對立起來,要把平時衛生清潔勞動、家務勞動與勞技課教育有機融合,要把平時學習勞動與勞動教育緊密結合,要把勞技教育與培養勞動最光榮的觀念結合起來。
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睿智學校校長盧大鋒:“學會生存”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培養21世紀新人提出的總目標。對于有特殊需要的智障學生來說,勞動技能教育是殘疾兒童實現全面發展、將來適應社會需要的重要途徑。我校在對智障兒童的勞動技能教育的過程中,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研究,逐步走向科學化、系列化,走出了具有自己辦學特色的育人之路。學校確立了課程建設的核心理念,即“先生存再生活”“先自理再回歸”。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緊緊圍繞“為了生活”“根據生活”“提高生活”的思路,體現適應性、實用性、可操作性。學校依據不同學段,確立了不同教學內容:低年級,以自我服務為主;中年級,以學習家務勞動為主;高年級,以學習簡單的生產勞動為主。
構建了多元評價體系
主持人提示:根據學生平時所參與的課堂活動、學習態度、學習策略、操作能力以及學習效果等評價學生,構建多元評價體系。
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睿智學校校長盧大鋒:通過“弱化學科色彩,強化生活教育”,學校在單科教學的基礎上進行了以生活適應課為載體,與其他學科進行主題整合式綜合教學模式的探索。低年級訓練重點是“個人服務”,像學會洗臉、洗手、刷牙、穿衣、疊被等;生活適應課中的教學重點是“疊衣服”,確立近期學科整合的主題“認識衣服”,各學科結合教學任務,確立了認識各種衣服的名稱(生活語文課),用筆畫出衣服的樣子(繪畫手工課),學唱關于疊衣服的歌曲(音樂課),數數自己疊了幾件衣服(生活數學課)等。
大家走過運動場,運動場的草坪是天然的,平整勻稱,賞心悅目。在學校運動場后邊,有一片占了學校面積一半的農場,有門有裝飾有景點,菜園里,一片綠意盈盈,菜花、卷心菜、油菜、蒜苗等蔬菜長勢喜人。一塊塊菜畦,旁邊都有年級牌和各個班級的口號,既齊整又生機蓬勃。
聽富春七小章振樂校長介紹, 從2009年網絡上流行開心農場“種菜”“偷菜”,他就想辦成一個現實版的開心農場。那時候,他的出發點想給孩子們的成長提供一個可以探索自然奧秘的獨特天地,另外讓沒時間買菜的老師不用再去買菜,學校自己種的還是有機綠色的菜。于是,他利用一切辦法,把學校操場邊的15畝邊角土地統一起來,開辟成種植園地。緊鄰著開心農場,在高速公路的高架橋下面,學校還有一間農具陳列館,放置了風車、紡織機等很多農具,讓學生體驗農耕文化。
章校長說:依據二十四節氣,老師帶領學生及家長們在田地里勞作、種植。一年級種蠶豆,二年級種土豆,三年級種桑養蠶,四年級種油菜,五年級種向日葵,六年級養殖。立春時,孩子們在開心農場里尋找春天;立夏時舉辦收獲節,孩子們到農場摘蠶豆、剝蠶豆、煮蠶豆、吃蠶豆……老師們還把音樂課、美術課、科學課搬到田間地頭上,讓孩子們聆聽鳥鳴,畫藍天白云,尋找自然秘密。參與新勞動教育在學生身上發生了很多故事。從學校2009年創辦活動開始算起,該活動已經持續了十年。孩子們根據節氣,在田野里觀察他們播下的種子發芽、長大、開花、結果……如今的新勞動教育已在富陽區全域推廣,被評為全國十大美好課程之一,富春七小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唯一一所勞動教育試點學校。
我深深感到,在富春七小做一個學生是幸福的。因為那么多老師,把大自然這一堂課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我們的先賢,兩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就曾說過,“多識草木鳥獸之名”??墒俏覀儸F在,不要說孩子,即便是大人,也是跟自然越來越疏離,草木鳥獸多有不識,小麥還是水稻,韭菜還是蒜苗都無法分清。這是不是一種悲哀?其實,在中國傳統鄉村,深藏著源遠流長的文化;在中國的農歷光陰里,蘊含著多么深厚的生活哲學;春種秋收,夏長冬藏,萬物有靈,和諧共生;我們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感受這些文化,體悟這些哲學,使我們的精神受其滋養——這才是我們中國人精神上的故鄉。
站在人群中,我特別感動。我還了解到,這座校園的音樂課,首先是帶孩子們到“開心農場”去聆聽蟲鳴;他們的美術課,則是帶著孩子在草坪上仰望藍天,畫下心中的一朵朵白云;他們的科學課,是帶著孩子們在播種和收獲間發現生命的奧秘。老師們并不奢望這些校本課程能留給孩子們一生的印象,只期盼給孩子們留下一點點痕跡;而且他們有一個心愿:播下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種子,為孩子的幸福人生開啟一扇大門。
短短一個下午的參觀和交流,特別是教師隊伍得到錘煉和進步,實現專業化成長,形成團結向上風清氣正的氛圍,讓我們大開眼界,感慨良多。
從辦學目標角度思考:富春第七小學“新勞動教育課程”以“培育全人”為目標,整合學校的教育資源,形成鮮明的特色。試圖喚醒德育的本真,實現從課堂育人到開放育人,從書本育人到生活育人,從知識育人到實踐育人。富春七小從“開心農場”、 “親子合作”等方面展開“新勞動教育”,通過豐富多彩的學?;顒幼尯⒆觽冇H近土地,親近大自然,培養孩子們的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學習的良好習慣,尊重勞動、尊重勞動成果的優良品行。必將面向全體學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富春七小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致力于孩子的身心發展。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叭姘l展”的辦學理念,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把學生從繁重枯燥的課堂教學解放出來,釋放他們的天性,可能對學習成績相得益彰。
勞動教育工作總結(學校)
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勞動教育必不可少,發展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動實踐意義重大。為此,我校在縣教體局和鎮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把勞動課程納入校本科研和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以場地建設為載體,認真實施勞動教育,具體做法是:
一、多招并舉,建立勞動實踐場所
1、以校園土地資源為依托,搭建學生勞動平臺。
近年來,我們對全鎮各校的校園空地進行調查丈量并有效地整合,組織師生開墾利用,有的種起了蔬菜,有的種起了花生。有的栽種了果樹,各個學校利用勞動課及課余時間進行實踐,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使學校創收增收,為學校辦學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
2、以校外農業企業相聯系,建立勞動合作關系。
為更好地拓展戶外勞動場所,讓廣大學生有更好的勞動實踐機會,我們通過鎮政府搭橋牽線,與學校周邊兩大農業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讓企業生產基地成為我校師生勞動實踐的場所。一是與張公鎮生態葡萄園進行合作,定期組織學生為他們剪枝、打葉、掃地塊、摘葡萄、打包包裝。二是與紅壤研究所的農業場進行合作,我們派師生學習他們企業的勞動技術,然后按照企業的要求和布置,為他們的茶場摘茶葉,洗茶葉;為桔場培土、摘桔、過秤、包裝,為楊梅場除草、摘梅。
3、爭取當地政府支持,開辟新型勞動場所。
近日里,我們通過努力爭取,得到了鎮黨委及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持,鎮領導為發展學生勞動實踐場所,從張廟學校圍墻外劃撥了三畝土地供我校師生建設蔬菜基地,指派了附近農民為我們作技術指導并幫助我們翻耕土地,這一項目的實施對增進我校師生的勞動實踐,改善我校師生生活將有著重大意義。
二、以勞輔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
為更好地增進學生的勞動實踐效果,有效地發揮勞動實踐的教育作用,使這一工作常態化,持續化,我校一方面成立了學校勞動實踐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副校長任副組長,下設勞動教研組和學科組,分班級依場地劃出勞動片區,各片區指定責任人和指導老師。另一方面設立了勞動實踐評價機制和實踐經費保障機制,制訂了《勞動獎懲辦法》、《勞動安全制度》、《勞動課程崗位職責》,要求做到工作有計劃,階段有總結,過程有記載,活動有安排。
2、加強勞動教育,促進學生發展。
勞動課程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課程的設計與管理,應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力求達到以勞育德,以勞啟智,以勞健體,以勞取樂,以勞益美的綜合教育效果。為此,我們要求每一位教師要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對每一次實踐要精心設制,認真安排,嚴格實施。一是要著力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勞動觀念,讓學生在勞動中欣賞勞動的成果,感悟勞動的偉大,認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義,在勞動中培養勤奮,陶冶情操,感受光榮。二是要從教育為
農的高度出發,培養學生的實用技術,同時要結合其他課程的教學實踐,啟迪學生的靈感和智慧,增長學生的知識;三是要充分發揮勞動課的運動功能,把握勞逸結合,勞思結合的規律,達到讓學生強身健體的效果;四是在勞動中培養學生的快樂情趣,讓學生在勞動的成功中享受快樂,在勞動的果實里品嘗喜悅;五是要在勞動實踐中設計曲線美、形象美、節奏美、成功美的動態情形,從而增進學生美的認識。
只有把勞動實踐活動與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樂有有機地結合,勞動實踐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巨大教育功能。
建設勞動實踐場所,有效地發揮勞動教育的功能作用,是一項意義巨大,任重道遠的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校的工作還剛剛起步,但我們相信,有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有當地群眾的大力幫助,有我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勞動實踐教育工作一定能穩步推進、持續發展。
勞動教育工作總結(學校)
在全校師生的參與下,經過近一年的努力,我校的勞動實踐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F將一年的情況作個小結。
一、勞動實踐基地建立的緣起。
今天的小學生承載著明天的希望,擔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然而,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加,家長對孩子的寵愛之風日益盛行。四體不勤,五谷不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學生比比皆是,甚至在我們農村也屢見不鮮。如此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家長和社會的高度警惕。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達,我們的下一代肯定不是每天都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舊式農民的翻版了,但是中華民族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堅韌不拔的品質,卻是我們生活的精髓,不能隨意丟棄。xx是著名的銀杏之鄉,銀杏是xx的名片,是學生最熟悉的樹種。為了抓好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養,真正將新課程的理念全面貫徹落實,讓延續五千年的中華民族文明歷史得以發揚光大。我校建立了以銀杏園為勞動實踐基地,以銀杏的栽培為校本課程的勞動實踐活動。
二、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最終讓學生熱愛勞動,感受勞動的快樂。是我校課外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我們認為學生的素質不僅是基礎文化素質,而且還應包括各種體力、能力和知識面,包括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樹立,只有全面地進行教育教學行為,才會讓學生形成堅韌不拔、吃苦耐勞、樂觀向上、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風貌,才會形成客觀看世界主觀去努力的良好人格。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之間相互溝聯,缺一不可。知識與技能是骨架表皮,方法與過程是血脈筋絡,情感態度價值觀是靈魂思想,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除了認真學習書面教材以外,更需要課外的社會資源的大量補充,才能有機地結合社會理解課文,理解社會,形成能力,造就人才。
三、組織管理及實施。
為了更好地領導開展學校勞動實踐活動,開發課程資源,讓學生有全面發展的機會,學校組織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勞動實踐基地領導小組。制定了詳實可行的計劃,并選派沈軍、常勇、劉國兵三位老師擔任勞動實踐指導老師。老師學生一起干,全員參與,分工合作,老師教學生,學生教學生,互幫互學,教學相長,營造勞動實踐氛圍,讓大家在勞動中快樂,在快樂中成長。。
四、收獲和成果。
人們對聾童的培養目標和模式還存在著許多模糊認識和偏見。如,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將來依靠社會福利,只要一張“殘疾人證明”就“牢靠了”,因此對孩子學習漠不關心;有的認為聾童無法成為社會有用之才,能自食其力已不錯了。
陳鶴琴認為:要把聾童培養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成為具有愛國精神的、掌握一定勞動技能和生活能力的公民,同時能跟上時代的發展,具有現代意識。要相信每個聾童都有潛能,不發展就會有限制。
要根據“功能補償、用進廢退”的原理,處理好全面發展與揚長避短的關系,確立正確的聾童發展觀,只有徹底更新教育觀念,才能使聾校教育符合時代的要求。
二、讓家長參與學校教育
特殊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事業,僅僅依靠學校單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積極配合和參與,而家長的合作與參與有利于教育的有效進行和孩子的良性發展,學校與社會更要為家長參與教育提供幫助和指導,家長自身也要積極爭取機會和權利,并通過提高自身的參與能力,配合學校促進聾童的發展。
首先,學校應發揮自身的優勢,幫助家長提高參與意識與能力。
第二,家長應加強與學校老師的聯系,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并將其在家中的表現向老師反映,互通有無,共同探討孩子的有關問題。
第三,父母是聾童教育的最佳合作伙伴,應盡可能的選擇最能適合孩子發展的教育模式,促進孩子的有效發展。
第四,讓家長參與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及課外活動安排等,讓家長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學校及老師進行協商。
三、改革聾校的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勞動能鍛煉聾童的肌肉、筋骨、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促進身體發展;能培養聾童智慧、情感、意志和品格。能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的鍛煉,促進“以目代耳”的代償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聾童認識活動和智能的發展;能培養聾童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認真負責的態度,促進其自強自立。
根據陳鶴琴提倡“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的活教育理念,聾校的勞動教育應作如下設想:
1. 家校配合對聾童進行勞動目的和意義的教育。在家中,家長勿包辦代替;在學校,教師要敢于放手。通過宣傳人類的起源發展與勞動的關系,讓學生漸漸產生勞動光榮的意識。通過衛生勞動包干、比賽、獎勵等形式,培養聾童熱愛生活、熱愛勞動、主動勞動的品格。
2. 訓練勞動技能。要教會聾童認識和使用簡單勞動工具,獲得初步的生產意識和技能。班級要有計劃地安排一些固定性和機動性的勞動,使聾童在做中求進步。
3. 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班級勞動是培養自覺勞動習慣的最經常性活動,應通過嚴格的勞動紀律,培養聾童的勞動習慣和對工作的責任心。
4. 培養獨立生活能力。要從生活自理入手,如整理書包、疊被子、洗澡洗衣、打掃房間、洗滌碗筷等,逐步增加勞動難度。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反復指導、訓練,逐步形成獨立意識和自治、自理能力。
四、深化聾校課程教材的改革
運用陳鶴琴“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的活教育理論和聾校教育的基本原則,調整現行的學校課程,完善活動課程,構建技藝課程。通過組織大量的自然考察、社會實踐活動以及技藝訓練,解決因聽力障礙而使聾童受教育機會減少的問題,為其開發潛能認識自我,創造適合的環境和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同時,要組織人員根據改革要求編寫實用性較強的校本教材,包括活動課及技藝課教材,以補充統編教材的不足。
課程設置分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和技藝課程三大類:
1. 學科課程。根據實用性、補償性原則增設筆談課(含會話課)、閱讀課及“信息技術課”、“英語初步課”。在總課時量不變的基礎上,用大小結合,長短課結合的形式落實教學內容,以適應聾生的實際要求,補充統編教材的不足。
2. 活動課程。根據實踐性、操作性、主體性原則,設計適合聾生特點和學校實際的課內外系列活動。
3. 技藝課程。將“教學計劃”中“美工”與“勞技”從學科類課程中單列出來,與學校新開設的專業技術課合并為技藝類課程。
作者:石聰穎